苏教版必修五《报任安书(节选)》

合集下载

苏教版高二语文必修五_《报任安书(节选)》名师课件1

苏教版高二语文必修五_《报任安书(节选)》名师课件1

第二段
教以慎于接物,推贤进士为务 勤勤恳恳 望 相 师 阙 幸 过
第三段
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用之所趋异也。 由此言之,勇怯,势也;强弱,形也。审矣,何足怪乎? 古人所以重施刑于大夫者,殆为此也。
《赵氏孤儿》
公孙杵臼 程婴
• 公孙杵臼一腔血气地问:“育孤与死,哪件事容易?” • 程婴回答:“死容易,育孤当然难。” • 公孙杵臼:“赵君生前待你最好,你去做最难的事情。让我去做
容易的事情——我先去死吧!”
报任安书
司马迁
第一课时学习目标
1.介绍有关背景、写作缘起; 2.朗读,感知全文; 照注释,小组合作,积累、掌握文章前三 段重点词句。

报任安书(节选)原文翻译及赏析

报任安书(节选)原文翻译及赏析

报任安书(节选)原文翻译及赏析《报任安书》是司马迁写给任安的回信,其中修辞手法的多样,丰富了感情表达的内涵,使人读来司马迁那卓绝千古的浩荡雄伟的气势仿佛就在眼前。

下面是由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报任安书(节选)原文翻译及赏析”,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报任安书(节选)原文太史公牛马走司马迁再拜言。

少卿足下:曩者辱赐书,教以慎于接物,推贤进士为务,意气勤勤恳恳,若望仆不相师用,而流俗人之言。

仆非敢如是也。

虽罢驽,亦尝侧闻长者遗风矣。

顾自以为身残处秽,动而见尤,欲益反损,是以抑郁而无谁语。

谚曰:“谁为为之?孰令听之?”盖钟子期死,伯牙终身不复鼓琴。

何则?士为知己用,女为说己容。

若仆大质已亏缺,虽材怀随、和,行若由、夷,终不可以为荣,适足以发笑而自点耳。

书辞宜答,会东从上来,又迫贱事,相见日浅,卒卒无须臾之间得竭指意。

今少卿抱不测之罪,涉旬月,迫季冬,仆又薄从上上雍,恐卒然不可讳。

是仆终已不得舒愤懑以晓左右,则长逝者魂魄私恨无穷。

请略陈固陋。

阙然不报,幸勿过。

仆闻之,修身者智之府也,爱施者仁之端也,取予者义之符也,耻辱者勇之决也,立名者行之极也。

士有此五者,然后可以讬于世,列于君子之林矣。

故祸莫僭于欲利,悲莫痛于伤心,行莫丑于辱先,而诟莫大于宫刑。

刑余之人,无所比数,非一世也,所从来远矣。

昔卫灵公与雍渠载,孔子适陈;商鞅因景监见,赵良寒心;同子参乘,爰丝变色;自古而耻之。

夫中材之人,事关于宦竖,莫不伤气,况伉慨之士乎!如今朝虽乏人,奈何令刀锯之余荐天下豪隽哉!仆赖先人绪业,得待罪辇毂下,二十余年矣。

所以自惟:上之,不能纳忠效信,有奇策材力之誉,自结明主;次之,又不能拾遗补阙,招贤进能,显巖穴之士;外之,不能备行伍,攻城[野战],有斩将搴旗之功;下之,不能累日积劳,取尊官厚禄,以为宗族交游光宠。

四者无一遂,苟合取容,无所短长之效,可见于此矣。

乡者,仆亦尝厕下大夫之列,陪外廷末议。

不以此时引维纲,尽思虑,今已亏形为埽除之隶,在阘茸之中,乃欲印首信眉,论列是非,不亦轻朝廷,羞当世之士邪!嗟乎!嗟乎!如仆,尚何言哉!尚何言哉!且事本末未易明也。

《报任安书(节选)》原文、注释、译文及赏析

《报任安书(节选)》原文、注释、译文及赏析

《报任安书(节选)》原文、注释、译文及赏析[原文]太史公①牛马走②司马迁再拜言。

少卿足下:曩者③辱④赐书,教以慎于接物⑤,推贤进士为务⑥。

意气⑦勤勤恳恳⑧,若望⑨仆不相师⑩,而用流俗(11)人之言。

仆非敢如此也!请略陈固陋(12)。

阙然(13)久不报(14),幸(15)勿为过(16)。

仆之先非有剖符丹书(17)之功,文史星历(18),近乎(19)卜祝(20)之间,固(21)主上所戏弄,倡优(22)畜(23)之,流俗之所轻也。

假令(24)仆伏法(25)受诛,若九牛亡一毛,与蝼蚁何以异(26)?而世俗又不能与死节(27)者比(28),特(29)以为智穷罪极,不能自免,卒就(30)死耳。

何也?素所自树立(31)使然(32)也。

人固有一死,死或重于太山,或轻于鸿毛,用(33)之(34)所趋(35)异也。

太上(36)不辱先,其次不辱身(37),其次不辱理色(38),其次不辱辞令;其次诎体(39)受辱,其次易服(40)受辱,其次关木索(41)、被箠楚(42)受辱,其次剔毛发(43)、婴金铁(44)受辱,其次毁肌肤、断肢体(45)受辱,最下腐刑(46)极矣!传(47)曰,“刑不上大夫。

”此言士节不可不勉励也。

猛虎在深山,百兽震恐,及在槛(48)阱之中,摇尾而求食,积威约之渐(49)也。

故士有画地为牢,势不可入,削木为吏,议不可对(50),定计于鲜(51)也。

今交手足,受木索,暴肌肤,受榜(52)箠,幽于圜墙(53)之中。

当此之时,见狱吏则头枪(54)地,视徒隶(55)则心惕息(56)。

何者?积威约之势也。

及以(57)至是,言不辱者,所谓强颜(58)耳,曷足贵(59)乎?且西伯(60),伯也,拘于羑里(61);李斯,相也,具于五刑(63);淮阴(64),王也,受械于陈(65);彭越(66)、张敖(67),南面(68)称孤,系狱(69)抵罪;绛侯(70)诛诸吕,权倾(72五)伯,囚于请室(73);魏其(74),大将也,衣赭衣(75),关三木(76);季布为朱家钳奴(77);灌夫(78)受辱于居室(79)。

苏教版语文必修5讲义:03报任安书(节选)

苏教版语文必修5讲义:03报任安书(节选)

报任安书(节选)本课话题——理想朗读——课文中的名段“所以隐忍苟活,幽于粪土之中而不辞者,恨私心有所不尽,鄙陋没世,而文采不表于后也。

”受刑之后,司马迁曾因屈辱痛苦而打算自杀,可想到自己写史书的理想尚未完成,于是忍辱奋起,历时18年,终于完成《史记》,这全靠理想信念的支撑。

链接——生活中的素材36岁前他默默无闻,36岁后他站在舞台上用歌声感动世界;36岁前他是平凡的,36岁后他是非凡的。

今日我们看到他在舞台上光芒万丈,可谁知道那36年的辛酸和苦楚。

36年,他对音乐的热爱和对理想的孜孜以求始终没有改变。

他就是《英国达人秀》冠军得主——保罗·帕兹。

一个三十多岁的手机业务员能站在世界的舞台上表演歌剧并获得如此佳绩,这是个震撼世界的奇迹。

他的成功告诉我们只要每个人都坚持自己的理想,并为之而努力奋斗,终有一天会创造出奇迹!背诵——相关的名言警句理想是指路明灯。

没有理想,就没有坚定的方向,而没有方向,就没有生活。

——(俄)列夫·托尔斯泰没有目标的生活,就像没有舵的船。

——英国谚语无论何等显赫的行为,若不是出于伟大的目标,便不能算是伟大。

——(法)拉罗什富科凡事以理想为因,实行为果。

——鲁迅《译文序跋集》[知识·梳理]第1步读准字音——千言万语总关音箠.楚()圜.墙()卜.祝()羑.里() 强.颜() 曩.者()阙.然() 诎.体() 绛.侯()膑.脚() 愠.色() 赭.衣()累.百世() 暴.肌肤() 缧绁..()()剌.谬()囹圄..()()槛阱..()()..()() 倜傥【答案】chuíyuán bǔyǒuqiǎnɡnǎnɡquēqūjiànɡbìn yùn zhělěipùléi xièlàlínɡyǔjiàn jǐnɡtìtǎnɡ第2步识记通假——奥妙无穷方块字(1)其次诎体受辱()(2)其次关木索、被箠楚受辱()(3)见狱吏则头枪地()(4)及罪至罔加()(5)古者富贵而名摩灭()(6)大底圣贤发愤之所为作也()(7)网罗天下放失旧闻()(8)则仆偿前辱之责()【答案】(1)“诎”同“屈”(2)“关”同“贯”,套上(3)“枪”同“抢”,撞击(4)“罔”同“网”,法网(5)“摩”同“磨”(6)“底”同“抵”(7)“失”同“佚”(8)“责”同“债”。

高中语文《报任安书(节选)》课件 苏教必修5

高中语文《报任安书(节选)》课件 苏教必修5

在这封信中,司马迁以无比愤 激的心情,述说了因李陵事件而蒙 受的奇耻大辱,倾诉了郁积在内心 的痛苦和愤懑,披露了封建最高统 治者的专断不公。说明了自己“隐 忍苟话”的原因,表达了他“就极 刑而无愠色”、坚持完成《史记》 一书的决心。
司马迁写作《史记》的历程,可 以用“悲壮”二字来概括。我们要认 识司马迁。了解他的曲折丰富的思想 感情,了解他的忍辱负重的生命历程, 并进而读懂《史记》,读懂中国的历 史,《报任安书》是不可不读的。因 为这是司马迁用自己的笔蘸着自己的 血泪写下的,通过它,我们可以走进 司马迁的内心世界。
第二部分,主要申述自己遭受 极辱而不自杀的原因。
第1层,从“仆之先”至“素所 自树立使然也”。先说这祖先的不 为天子所重,且为世俗所轻,再说 自己假如不选择受腐刑,而是“伏 法受诛”,在周围人眼里,自己是 罪有应得,并不能显示出自己有什 么气节。
第2层,从“人固有一死”至“殆 为此也”。“人固有一死……”承上启 下。然后列举不辱、受辱的不同等次, 说明自己受到了极辱。接着用比喻、 对比来说明人的志气在困辱的境地中 会逐渐衰微的,再举王侯将相受辱后 不能自杀的例子,用来反复说明“士 节”不可以稍加折辱,自己若要死节 的话,在受刑之前就应该自杀。
完成了他的大业。 今天我们读着这部不朽的巨著,遥想司 马迁当年写作时的艰辛与坚毅,怎能不对他
的崇高精神无比敬佩。
铺排句
太上不辱先,其次不辱身,其次不辱理 色,其次不辱辞令;其次诎体受辱,其次易服 受辱,其次关木索、被箠楚受辱,其次剔毛发、 婴金铁受辱,其次毁肌肤、断肢体受辱,最下 腐刑极矣!
盖文王拘而演《周易》;仲尼厄而作《春 秋》;屈原放逐,乃赋《离骚》;左丘失明, 厥有《国语》;孙子膑脚,《兵法》修列;不 韦迁蜀,世传《吕览》;韩非囚秦,《说难》、 《孤愤》;《诗》三百篇,大底圣贤发愤之所 为作也。

2018-2019学年高中语文苏教版必修5课件:3.2报任安书(节选)

2018-2019学年高中语文苏教版必修5课件:3.2报任安书(节选)

-4-
报任安书(节选)
背景助读 知识链接 基础梳理
首 页
课前预习案
课堂探究案
课外拓展案
《史记》:《史记》记载了从上古传说中的黄帝时期,到汉武帝 太初年间,长达3 000多年的历史。《史记》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 纪传体通史,被鲁迅誉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对后世的 影响巨大。包括十二“本纪”,三十“世家”,七十“列传”,十“表”,八“书”, 共五个部分。记述了从传说中的黄帝至汉武帝太初年间上下三千 年的历史。它开创了我国纪传体史书的先河,也开创了我国传记文 学的先河。其主体部分是本纪、世家和列传,其中列传是全书的精 华。 文体介绍:本文是司马迁写给任安的一封书信。“报”是回复的意 思。“书”是古代的一种文体,就是“书信”的意思。古人写信,多有题 目,说明是写给谁的信,信题多为“报……书”“答……书”“与…… 书”“上……书”“寄……书”等,例如《答司马谏议书》(王安石)、 《与朱元思书》(吴均)、《上枢密韩太尉书》(苏辙)等。
-9-
报任安书(节选)
背景助读 知识链接 基础梳理
首 页
课前预习案
课堂探究案
课外拓展案
曩者辱赐书(敬辞,使……受辱) 辱 其次不辱身(动词,使……受辱) 忿恚尉,令辱之(动词,玷辱,辱没) 草创未就(动词,完成) 就 亦颇识去就之分矣(动词,就死) 是以就极刑而无愠色(动词,承受) 今少卿乃教以推贤进士(副词,却,竟然) 乃 乃欲引节,斯不亦远乎(副词,才) 然后是非乃定(副词,才) 至激于义理者不然,乃有所不得已也(动词,是)
报任安书(节选)
-1-
报任安书(节选)
首 页
课前预习案
课堂探究案
课外拓展案
题乌江亭 杜 牧 胜败兵家事不期, 包羞忍耻是男儿。 江东子弟多才俊, 卷土重来未可知。

苏教版必修五《报任安书(节选)》85页PPT

苏教版必修五《报任安书(节选)》85页PPT

41、学问是异常珍贵的东西,从任何源泉吸 收都不可耻。——阿卜·日·法拉兹
42、只有在人群中间,才能认识自 己。——德国
43、重复别人所说的话,只需要教育; 而要挑战别人所说的话,则需要头脑。—— 玛丽·佩蒂博恩·普尔
44、卓越的人一大优点是:在不利与艰 难的遭遇里百折不饶。——贝多芬
45、自己的Biblioteka 量自己知道。——苏联苏教版必修五《报任安书(节选)》
16、人民应该为法律而战斗,就像为 了城墙 而战斗 一样。 ——赫 拉克利 特 17、人类对于不公正的行为加以指责 ,并非 因为他 们愿意 做出这 种行为 ,而是 惟恐自 己会成 为这种 行为的 牺牲者 。—— 柏拉图 18、制定法律法令,就是为了不让强 者做什 么事都 横行霸 道。— —奥维 德 19、法律是社会的习惯和思想的结晶 。—— 托·伍·威尔逊 20、人们嘴上挂着的法律,其真实含 义是财 富。— —爱献 生

苏教版必修5高中语文报任安书(节选)教案

苏教版必修5高中语文报任安书(节选)教案

报任安书(节选)★新课标要求(一)知识与技能1.理清文章的思路。

2.积累实词、虚词与句式。

(二)过程与方法体会本文叙述、说理、抒情融于一炉的写法。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学习司马迁忍辱负重、发愤著书、树立正确的荣辱观和生死观。

2.美育渗透点体会字里行间蕴含的沉郁悲壮的情感。

★教学重点掌握更多大实词、虚词与句式,增强语感,提高对文言文的阅读能力。

★教学难点通过具体句段,揣摩体会作者遭受奇耻大辱后的精神苦痛和著书雪耻的顽强意志。

★教学方法12★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背景介绍指名学生朗读课文前学习提示1、2节,了解作者的写作背景,把握文章的主题和写作特色。

二、全文把握未经节选的全文共分六段:第一段:向任安说明未能及时回信的原因。

第二段:向任安说明不能在武帝面前“推贤进士”的原因。

第三段:叙述因为李陵事件下狱的经过。

第四段:写自己忍辱受刑。

第五段:写自己完成《史记》的心情。

第六段:表达自己痛定思痛的心情。

课文节选了后三段。

三、课文分析学习第一段1、教师范读第一段2、字音头抢地(qiāng)伏法受诛(zhū)暴肌肤(pù)鞭(chuí)圜墙(yuán)占卜(bǔ)囹圄(wǔ)槛(jiàn)缧绁(léi)3、主要词句①不能自免,卒就死耳②不能与死节者比③其次不辱理色④及在槛阱之中⑤函粪土之中而不辞者⑥此人皆意有所郁结⑦恨私心有所不尽⑧鄙陋没世,而文采不表于后世也4、思路分析:这一段司马迁重点写了自己受刑后对生死的看法。

(1)作者先叙述自己卑微的身份。

先人只是掌管一些文史星历的记载的小官,“主上所戏弄,倡优所畜”,本来就被人看不起。

现在子承父业,更是微不足道。

(2)接着写卑策的地位带来的结果:假如我伏法被诛的话,就好像九牛身上掉下的一根毫毛;好像一只蝼蚁一样渺小,我的死是无足重轻的。

命如蝼蚁草芥,生命有什么价值可言?(3)引出第二个问题,人的生命价值:“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用之所趣异也。

苏教版《报任安书》(节选)

苏教版《报任安书》(节选)

赏 析 “天下奇文” 报任安书
任 安 :慎于接物,推贤进士 司马迁 :阙然不报,幸勿为过 因 为
本段重点词、句:
谦敬词:辱、幸 固定用法:教以——以……相教 古今异义:意气、勤勤恳恳
活用:固陋 其他:若、相
第二部分
第一层说自己和祖先的职务不为天子所重, 且为世俗所轻,死了毫无价值; 文史星历,近乎卜祝之间 所从事的是起草文书、编写史料、记录天象、 制定律历的工作,(其职位)接近于占卜之官 和太祝之间。 流俗之所轻也
太史公牛马走司马迁再拜言 象牛马一般供人驱走的仆役
拜两拜 陈述
第一段
原文 重点解析 足下:古代对人的敬称。 少卿足下: 曩:从前。 者:表示停顿。 曩(nǎng)者 辱赐书,教 推:推荐。 进:引荐。 贤、士:有才 德的人。 为务:作为应当做的事情。 以慎于接物,务,事、任务。当时司马迁任中书令 推贤进士为 (由宦官担任,掌管推选人才和文书 等),能较多地接近皇帝,任安希望 务。 司马迁利用自己的条件向皇帝举荐人
优美 予观夫巴陵胜状 胜利 终不能加胜于赵 十旬休假,胜友如云 优秀 童子何知,躬逢胜饯 盛大
古者富贵而名摩灭,不可胜记,唯倜傥非常之人称焉。
古代拥有财富、尊位而姓名埋没的人,不可胜数, 只有卓越超群的人才为后人所称道。
左丘失明,厥有《国语》;
左丘明失明后,才写出了《国语》;
《诗》三百篇,大抵贤圣发愤之所为作也 。
赏 析 “天下奇文” 报任安书
任 安 :慎于接物,推贤进士 司马迁 :阙然不报,幸勿为过 因 为
1、地位卑微 —— 主上戏弄 流俗所轻 2、威约之渐 —— 虎, 士, 王侯将相
本节重点词、句:
虚词:固、若、于、用、而、以 通假;箠-捶、剔-剃、 以-已、罔-网、 枪-抢 活用:倡优、渐、不辱先、受辱 其他:若、比、或、吏、拘 句式:与蝼蚁何以异? 或重于太山,或轻于鸿毛 安在其不辱也? 古人所以重施刑于大夫者,殆为此也

报任安书(节选) (苏教版)

报任安书(节选) (苏教版)

【教学目的】了解《史记》的写作过程和成书原因,理解本文的背景与司马迁的遭遇。

学习本文的行文特点:借水行舟,排解胸中郁结,迂回曲折,但又脉络清晰。

体会文中表现出的作者身受极辱后忧愁幽思、激愤慷慨的情感。

学习司马迁忍辱负重、发愤著书的精神,树立正确的荣辱观和生死观。

积累实词、虚词与句式。

【教学重难点】积累重要实词、虚词与句式。

把握课文内容安排上借水行舟的特点。

通过具体句段,揣摩体会作者遭受奇耻大辱后的精神苦痛和著书雪耻的顽强意志。

【教学设想】教学方法:诵读点拨、讨论指导。

媒体设计:课文录音。

投影展示课文结构和部分文句。

教学安排:三课时【教学步骤】布置预习:学生看单元后知识短文《司马迁和〈史记〉》第一课时一、导语设计“生存还是毁灭:这是个问题。

”哈姆雷特被生活的困境逼到了死角,开始了关于生与死的思考。

而早在两千多年前,中国一位伟大的史学家司马迁在生死抉择中已经做出了响亮的回答:“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用之所趣异也。

”不仅如此,他也用自己的行动实现了自己的人生价值。

下面,我们就通过《报任安书》来走近司马迁,走入司马迁的内心世界。

二、作者与写作背景1、请学生默读由看单元后知识短文《司马迁和〈史记〉》,然后介绍自己所了解的司马迁。

2、教师补充介绍作者及《史记》(投影片1)司马迁简介司马迁(约前145——约前90),西汉著名史学家、文学家和思想家。

字子长,夏阳(今陕西韩城南)人。

其父司马谈是汉朝太史令(掌管起草文书、编写史料,兼管国家典籍、天文历法的官职)。

司马迁早年游踪遍及南北,到处考察风俗,采集传说。

《史记·太史公自序》有这样的记载:“二十而南游江、淮,上会稽,探禹穴,闚九疑,浮于沅、湘;北涉汶、泗,讲业齐鲁之都,观孔子之遗风,乡射邹、峄、彭城,过梁、楚以归。

”初仕郎中,曾奉使西南。

元鼎六年(前111)回家,值父病笃。

父亲临终前嘱咐他说:“余先周室之太史也。

自上世尝显功名于虞夏,典天官事。

苏教版 高中语文 必修五 3.2 报任安书节选

苏教版 高中语文 必修五 3.2  报任安书节选

∈受辱后“退而论书策,以舒其愤”,终于成功
相信自己也能成功
进一步表明自己“隐 忍苟活”的原因
(4—5)说明忍辱含垢为的是完成《史 记》
第六段
仆窃不逊,近自托于无能之辞,网罗 天下放失旧闻,考其行事,稽其成败兴坏 之理,上计轩辕,下至于兹,为十表,本 纪十二,书八章,世家三十,列传七十, 凡百三十篇。亦欲以究天人之际,通古今 之变,成一家之言。草创未就,会遭此祸, 惜其不成,是以就极刑而无愠色。仆诚以 著此书,藏之名山,传之其人,通邑大都, 则仆偿前辱之责,虽万被戮,岂有悔哉!然 此可为智者道,难为俗人言也。
非常 古:不同寻常 今:很,十分,极(副词) 厥 1、乃,就 2、他的 大放厥词 思厥先祖父
结合注释疏通第五段,概括此段的内容。
西伯拘而演《周易》
屈原放逐,乃赋《离骚》 孙子膑脚,《兵法》修列
仲尼厄而作《春秋》
左丘失明,厥有《国语》 不韦迁蜀,世传《吕览》
韩非囚秦,《说难》《孤愤》 《诗》三百篇,大底贤圣发愤之所为作
殆 危险 大概 知彼知己,百战不殆 古人所以重施刑于大夫 者,殆为此也 几乎 殆例送死 通“怠”懒怠 农者殆则土地荒
且西伯… …到本段结束
西伯(周文王)——拘you里 淮阴(韩信)——受械 绛侯(周勃)——囚于请室 季布——为朱家钳奴 李斯——具五刑 彭越、张敖——系狱 魏其——衣赭衣关三木 灌夫——受辱居室
第四段
自读第4节
夫人情莫不贪生恶(wù)死,念父母,顾 妻子。至激于义理者不然,乃有所不得已也。 今仆不幸,早失父母,无兄弟之亲,独身孤 立,少卿视仆于妻子何如哉?且勇者不必死 节,怯夫慕义,何处不勉焉。仆虽怯懦,欲 苟活,亦颇识去就之分矣,何至自沉溺缧 (léi)绁(xiè)之辱哉?且夫臧(zāng)获婢妾, 犹能引决,况仆之不得已乎?所以隐忍苟活, 幽于粪土之中而不辞者,恨私心有所不尽, 鄙陋没世,而文采不表于后也。

高一语文苏教必修5(江苏专用)课件3.2 报任安书(节选)

高一语文苏教必修5(江苏专用)课件3.2 报任安书(节选)

目标导航
文本助读
基础导练
预习导读
(4)固 (5)书 (6)通 (7)重
请略陈固陋(固执) 人固有一死(本来) 书不能悉意(信) 丹书之功(契券) 通邑大都(四通八达) 通古今之变(通晓) 古人所以重施刑于大夫者(慎重) 重为乡党所笑(更加)
目标导航
文本助读
基础导练
预习导读
4.古今异义 (1)意气 勤勤恳恳 .. 古义:情意。今义:①意志和气概;②志趣和性格;③由于主观和偏激 而产生的情绪。 (2)素所自树立 使然也 .. 古义:立身处世。今义:建立。 (3)念父母,顾妻子 .. 古义:妻子和儿女。今义:男子的配偶。 (4)何至自沉溺 缧绁之辱哉 .. 古义:陷身。今义:陷入不良的境地,不能自拔。 (5)恨私心 有所不尽 .. 古义:自己的心愿。今义:①个人心里,内心;②为自己打算的念头。 (6)仆以口语 遇遭此祸 .. 古义:言论。今义:谈话时使用的语言,与“书面语”相对。
目标导航
文本助读
基础导练
预习导读Βιβλιοθήκη 3.一词多义 亦颇识去就之分矣(卒,终,引申为赴死) (1)就 草创未就(完成) 是以就极刑而无愠色(靠近,引申为“承受”) 古者富贵而名摩灭,不可胜记(尽,全) (2)胜 沛公不胜桮杓(禁得住) 胜地不常,盛筵难再(优美的) 赵尝五战于秦,二败而三胜(胜利) 夫人情莫不贪生恶死(没有) (3)莫 一夫当关,万夫莫开(不能) 至莫夜月明(同“暮”)
目标导航
文本助读
基础导练
预习导读
5.词类活用 (1)倡优 所畜(名词作状语,像乐师、优伶一样) .. (2)太上不辱 先(动词的使动用法,使……受辱) . (3)曷足贵 乎(形容词用作动词,尊重) . (4)衣 赭衣,关三木(名词用作动词,穿) . (5)且勇者不必死 节(动词的为动用法,为……而死) .

【语文】文本14《报任安书(节选)》课件1(苏教版必修5 )

【语文】文本14《报任安书(节选)》课件1(苏教版必修5 )
(极辱之痛、生死观)
(忍辱之势、人生观) 三(5—6)说明隐忍苟活是为了完成《史 记》。 (忍辱之力) 四(7—8)抒写痛辱愤郁之心情,再点复信 之意。 (忍辱之难、照应开头)
• 一(1—2) • 提出了任安来信要点,说明了自己此时写这 封信的原因。
诉说自己困厄受辱的处境,陈说无力 “推贤进士”的苦衷,倾吐了愤懑的心情, 并表达了对即将离世的朋友的怜念。
《报任安书》
司马迁以极为激愤的心情,申述了自己 的不幸遭遇,抒发了内心的无限痛苦,表 现了他为实现可贵的理想而甘受凌辱、坚 韧不屈的战斗精神。文章感情真挚,语言 流畅,具有强烈的艺术感染力。
理清文章的主旨和行文脉络。
一(1—2)说明复信之由。 (领起下文) 二(3—4)陈述自己遭极辱而不自杀之事由。
③“我”(司马迁)受辱——学习前贤,选择隐 忍——为了完成巨著《史记》。
情切:
在文中,司马迁以极为激愤的心情,申述了自己 的不幸遭遇,抒发了内心的无限痛苦,表现了他 为实现可贵的理想而甘受凌辱坚韧不屈的战斗精 神。文章感情真挚,语言流畅,具有强烈的艺术 感染力。
二、善于运用排比和对偶手法来抒情 。
编修史书需要四种素养
1. 2. 3. 4. 史德(“不虚美,不隐恶” ) 史学(材料丰富) 史识(善于决断) 史才( “言之无文,行而不远”)
司马迁有着浪漫的诗人气质
从《报任安书》和《史记》中,处处可 以看到他富于同情心、感情强烈而容易冲 动的性格特点。他由李陵事件而遇祸,也 是一场性格的悲剧。因为无论从私交还是 从官职来说,他都不负有为李陵辩护的义 务。 西汉末的扬雄说:“子长多爱,爱奇 也。”(《法言》)

太上不辱先,其次不辱身,其次不 辱理色,其次不辱辞令,其次诎体受辱, 其次易服受辱,其次关木索、被箠楚受 辱,其次鬄毛发、婴金铁受辱,其次毁 肌肤、断肢体受辱,最下腐刑极矣!

2019年高中语文第三专题第12课报任安书节选讲义苏教版必修5

2019年高中语文第三专题第12课报任安书节选讲义苏教版必修5

报任安书(节选)(一)作者简介(二)人物轶事司马迁:洁身与求实公元前99年,司马迁在汉武帝朝中做太史令。

一天,朝廷中有个将军派人送来一件礼盒,里面放着一对世上少有的白玉璧。

对象牙、珍珠、玉石等宝物从来都不屑一顾的司马迁,也忍不住把白玉璧抚摸了一下,感叹地说:“这样圆润,这样光洁,真是白璧无瑕啊!”接着他又说:“白玉璧最宝贵之处是没有斑迹污点,所以人们才说‘白璧无瑕’。

这玉是如此,人又何尝不是如此呢!”于是,司马迁嘱咐女儿把礼盒包好,交给来人带回。

司马迁著《史记》,写到魏国历史时,听到这样一条传闻:秦在攻魏时,遭到魏的顽强抵抗,秦国就引黄河水灌进魏国都城大梁,从而淹死很多人。

为了考证历史的真实性,司马迁亲临大梁城旧址,进行实地考察。

他沿着城垣边走边看,终于发现水淹过的痕迹,再加上其他资料的印证,终于有了秦国当年放水淹大梁城的确证,然后才在书稿上记述下来。

(一)背景链接《报任安书》是司马迁给朋友任安的一封复信。

司马迁因李陵之祸,被捕下狱,惨遭宫刑。

出狱后,任中书令;表面上看,这是宫中的机要职务,实际上却是以一个宦者的身份在内廷侍候,为一般士大夫所鄙视。

任安,字少卿,西汉荥阳人。

年轻时比较贫困,后来做了大将军卫青的舍人,由于卫青的举荐,当了郎中,后迁为益州刺史。

征和二年(前91年)朝中发生巫蛊案,江充乘机诬陷戾太子(刘据),戾太子发兵诛杀江充等,与丞相(刘屈髦)军大战于长安,当时任安担任北军使者护军(监理京城禁卫军北军的官),乱中接受戾太子要他发兵的命令,但按兵未动。

戾太子事件平定后,汉武帝认为任安“坐观成败”“怀诈,有不忠之心”,论罪腰斩。

任安入狱前曾写信给司马迁,希望他尽“推贤进士”之义。

司马迁出于以往的沉痛教训和对黑暗现实的深刻认识,觉得实在难以按任安的话去做,所以一直没有复信。

因担心任安一旦被处死,就会永远失去给他回信的机会,使他抱憾终生,同时自己也无法向老朋友一抒胸中的积愤,于是司马迁写下了这封《报任安书》。

高中语文苏教版必修五《第12课报任安书》课件

高中语文苏教版必修五《第12课报任安书》课件

3.解释下列古今异义词的古义。 意.气.勤.勤.恳.恳. (1)意气 古义: 今义:①意志和气概;②志趣和性格;③由于主观或偏激而产 生的情绪。 (2)勤勤恳恳 古义: 今义:勤劳而踏实。 明确:(1)情意。 (2)诚恳的样子。
4.指出下列句子的句式特点并翻译。
(1)教以慎于接物。(
)
译文:
(2)阙然久不报,幸勿为过。(
评价 很高的文学价值,被鲁迅先生称誉为“史家之 绝唱,无韵之《离骚》”
◎人物颂歌 想起了英雄司马迁
公元前 99 年,由于李陵兵败投降了匈奴,汉武帝气得暴 跳如雷。被吓坏了的文武大臣们翘着屁股匍匐在地上,你看看 我,我看看你,突然心领神会,于是争先恐后爬起来,对原来 的同事李陵展开了批判。只有耿直的司马迁实事求是替李陵辩 解,祸遂从口出。
)
译文:
明确:(1)状语后置句,状语“于接物”放在了“慎”的后面
教导我谨慎地待人接物。
(2)省略句,“为”后省略宾语“之” 隔了很久还没有给您回
信,希望您不要责怪。
步骤二 分析文意 5.下列对这两段有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表述不.正确的一项 是( ) A.前两段先说明任安来信的内容,领起下文,并对迟迟没有 回信表示歉意。 B.“太史公牛马走司马迁再拜言”,这是古代书信格式语, 由此领起下文。“太史公”是汉代对太史令的尊称,“牛马 走”是牵着牛马一起走。
◎作者档案 司马迁(前 145~约前 90),字子 长,西汉夏阳(今陕西韩城)人, 中国古代杰出的史学家、文学家
简介 和思想家。先后任郎中、太史令, 后因李陵事件遭受腐刑。出狱后 任中书令
作品 《史记》《报任安书》等 《史记》,又称《太史公书》,是我国第一部纪 传体通史,不仅具有极高的史学价值,也具有

苏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五 第3专题 《报任安书(节选)》课件

苏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五 第3专题 《报任安书(节选)》课件

屈原 欧阳修 司马迁 杜甫
学习目标
1.理解本文的背景与司马迁的遭遇。 2.理解本文的确思路,认识司马迁的人生观、价
值观及其意义。
3.学习本文叙事、说理、抒情相结合的表现方法。 4.掌握更多实词、虚词与句式,增强语感,提高 对文言文的阅读能力。
整体感知
作者简介
司马迁(前145-约前90),字子长,我国西汉伟 大的史学家、文学家、思想家,夏阳(今陕西韩城)人。 司马迁10岁于长安求学,20岁开始漫游,足迹踏遍全 国。后任郎中,成为汉武帝的侍卫和扈从,多次驾西 巡,并奉命出使巴蜀。38岁时继承父职做太史令,得 以博览皇家图书典籍,历时五年,至太初元年(公元 前104年)开始撰写《史记》。后因李陵事件被捕入狱, 翌年遭受宫刑。出狱后忍辱负重,发愤著书,倾名摩灭,不可胜 记,唯倜傥非常之人称焉。在内容和结构上有何作用?
是对“唯倜傥非常之人”方能扬名后世这样一种历 史现象的总结概括,从正面延伸第3段内容,表明自己 已经找到人生的方向,同时也起到领起下文的作用。
4.如何理解司马迁提出的不朽著作“大抵圣贤发愤 之所作”的“发愤著书”理论?
“发愤著书”理论源于司马迁对古代许多境遇悲惨
而德才不凡又将不朽著作留给后世的历史人物的认识和
总结;同时也源于他本人发愤著书,雪耻传名的决心和 顽强的历史责任感。
5.概述《书记》的编著思路、体例、规模及宗旨, 说明自己“就极刑而无愠色”正是为了完成《史记》。
编著思路:网罗天下放失旧闻,略考其行事,综其终始, 稽(考查)其成败兴坏之纪(规律)。 体例规模:上计轩辕,下至于兹,为十表,本纪十二,书八 章,世家三十,列传七十,凡百三十篇。 编著宗旨:亦欲以究天人之际(关系),通古今之变( 变化),成一家之言(言论,观点)。 由此可见,孔子以来儒家“立德、立功、立言”的“三 不朽”思想,正是司马迁逆境困厄中奋斗不止的精神支柱。

苏教版必修五《报任安书(节选)》

苏教版必修五《报任安书(节选)》

司 马 迁
报 任 安 书
学习目标
• 1、了解《史记》的写作过程和成书原因, 理解本文的背景与司马迁的遭遇。 • 2、感受司马迁逆境中发愤的高尚人格和 他的生死观。 • 3、体会本文叙事、说理、抒情融于一炉 的写法。 • 4、积累实词、虚词与句式。
• • • •
重点: 积累重要实词、虚词与句式。 难点: 感受司马迁逆境中发愤的高尚人格和他 的生死观。
书:
记载典章制度,天文地理
《史记》是作为正史的二十 四史中的第一部,鲁迅赞誉它为 “ 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意即它既是史学巨著,又是 文学巨著。 《史记》它与 《汉书》 《后汉书》 《三国志》 合称“四史” 。
《史记》
• 司马迁自述其写作此书的目的是:“究 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
原文:今交手足,受木索,暴肌肤,受榜箠,幽于圜 (yuán)墙之中,当此之时,见狱吏则头枪(qiāng) 地,视徒隶则心惕息,何者?积威约之势也。及以至 是,言不辱者,所谓强(qiǎng)颜耳,曷足贵乎!
交手足 :手脚被捆绑。 如今捆绑手脚,戴上枷索,暴露肌肤,受 交,交叉,这里可译为 到鞭打,囚禁在监狱之中。在这时候,看 强颜耳:厚脸皮罢了。耳, “捆绑”。 到狱吏就要叩头触地,看到狱吏就吓得不 语气助词,而已、罢了。 暴:裸露。Pù 敢出气。为什么呢?这是长期用威力制约 曷:即“何”,怎么。 头枪地:用头碰地。同 造成的情势。等已经到了这种地步,还说 “抢”,碰撞 足:值得, 不受辱的人,不过是所谓的厚脸皮罢了, 及以至是:等到了这种 还有什么值得尊重的呢! 贵:称道 ,尊重 地步。 以同“已”,已 经。
人本来都有一死,但有的人死得比泰山还重,有 的人却比鸿毛还轻,这是因为他们的追求不同啊! 千古名句,阐述了作者的人生观:生命有崇 高、贵重和卑下、轻微的区别,不同的生命 追求,决定了死的价值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司马迁为何受腐刑
将军李陵是汉代名将李广的孙子,他武艺高强,爱兵如子,深受汉武帝的 喜爱,授骑都尉职。公元前99年,匈奴单于亲率二十万大军南下,连夺汉朝 西北方上谷、五原、酒泉诸郡,汉朝主帅李广利被围在两狼山,派人回朝求救。 汉武帝派李陵率五千步兵策应主帅李广利夹击匈奴。李陵率军前往,一路昼夜 兼程,抵达两狼山时,人衔枚马摘铃,夜袭匈奴中军大营,令弓箭手射火箭将 敌营帐全部烧着,一时间,敌营乱成一团,李陵挥军杀入,如同神兵天降,砍 瓜切菜一样,杀得敌人蒙头转向,鬼哭狼嚎。李广利从山上看见敌营大乱,火 光冲天,一片喊杀之声,知道救兵到了,遂率兵顷巢而出,杀下山来,与李陵 合兵一处,突出凶奴重重包围,李广利被救出两狼山,退据冀州。南还时,李 陵断后,将至燕门关外,不料遭遇三万匈奴骑兵围堵。
一个人最重要的是不污辱祖先,其次是自身不受侮 婴:绕。如“素婴疾病” 辱:使动,使 …… 辱,再次是不因别人的脸色而受辱,再次是不因 受辱 极矣:到顶点了。 别人的言语而受辱,再次是被捆绑在地而受辱, 诎,同“屈”。 再次是穿上囚服受辱,再次是戴上脚镣手铐、被 被:遭受。 杖击鞭笞而受辱,再次是被剃光头发、颈戴枷锁 箠 而受辱,再次是毁坏肌肤、断肢截体而受辱,最 :同“棰” 下等的是腐刑,侮辱到了极点。古书说“刑不上 剔:剃光 大夫”,这是说士人讲节操而不能不加以自勉。
作家作品
司马迁和《史记》
司 马 迁 , 字子长 。 文学 家 和 西汉( 朝 代 ) 史学 家 , 思想 家。元封三年任太史令, 后因替李陵 辩 解,得罪下狱,受腐刑。出狱后任中书令,发愤 继续完成所著史籍。人称其书为《太史公书》, 后称 《史记》 ,是我国最早的 纪传体通史 ,对后代史 学有深远的影响。对许多历史人物的叙述, 语 言生动,形象鲜明。也是优秀的传记文学作品。
司 马 迁
报 任 安 书
学习目标
• 1、了解《史记》的写作过程和成书原因, 理解本文的背景与司马迁的遭遇。 • 2、感受司马迁逆境中发愤的高尚人格和 他的生死观。 • 3、体会本文叙事、说理、抒情融于一炉 的写法。 • 4、积累实词、虚词与句式。
• • • •
重点: 积累重要实词、虚词与句式。 难点: 感受司马迁逆境中发愤的高尚人格和他 的生死观。
原文:今交手足,受木索,暴肌肤,受榜箠,幽于圜 (yuán)墙之中,当此之时,见狱吏则头枪(qiāng) 地,视徒隶则心惕息,何者?积威约之势也。及以至 是,言不辱者,所谓强(qiǎng)颜耳,曷足贵乎!
交手足 :手脚被捆绑。 如今捆绑手脚,戴上枷索,暴露肌肤,受 交,交叉,这里可译为 到鞭打,囚禁在监狱之中。在这时候,看 强颜耳:厚脸皮罢了。耳, “捆绑”。 到狱吏就要叩头触地,看到狱吏就吓得不 语气助词,而已、罢了。 暴:裸露。Pù 敢出气。为什么呢?这是长期用威力制约 曷:即“何”,怎么。 头枪地:用头碰地。同 造成的情势。等已经到了这种地步,还说 “抢”,碰撞 足:值得, 不受辱的人,不过是所谓的厚脸皮罢了, 及以至是:等到了这种 还有什么值得尊重的呢! 贵:称道 ,尊重 地步。 以同“已”,已 经。
探究自然现象和政治社会的关 系,通晓古今历史变革的进程, 成就自己的一家学说。
二、解题 体裁解说:“书”是古代的一种 文体,就是“书信”的意思。古人写信, 多有题目,说明是写给谁的信,信题多 为“报„„书”“答„„书” “与„„ 书”“上„„书”“寄„„书”等,例如 《答司马谏议书》(王安石)、《与朱元 思书》(吴均)、《上枢密韩太尉书》 (苏辙)等等。
简析:
第2段:第1层,先说祖先的职务不为天子所重,为世俗所轻, 再说自己假如不选择受腐刑,而是“伏法受诛”,在周围人 眼里,自己是罪有应得,并不能显示出自己有什么气节。
原文: 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 轻于鸿毛,用之所趋异也。
固:本来 或:无定代词,有的、有的人。
于:比。 用之所趋异:因为死的意义不一 样。用,介词,因为。之,代词,代人。趋:追 求。

译文:前时,承蒙您
重点文句翻译
2、若望仆不相师,而用流俗人之言。仆 非敢如此也。(4分)
得分点:望、 师、相、大 意
译文:好像抱怨我没 有遵从效法您的教诲 ,而是(附和)听了 世俗之人的意见。我 是不敢这样做的。
结合注释阅读第1段,概括此段的内容。
先是写信的客套话。然后是说明任安来信的内 容,再就答复迟表示歉意。“推贤进士”是任 安要求作者“说情”的婉转说法,“仆非敢如 此也”是本段的核心,由此引出自陈己志。
第1-2段重点句子
1、曩者辱赐书,教以慎于接物,推
贤进士为务。(4分) 、若望仆不相师,而用流俗人之言。 仆非敢如此也。2(4分)
翻 译 方 法 指 点
重点文句翻译 1 、曩者辱赐书,教以慎于接物,推 贤进士为务。(4分)
得分点:曩者、 屈尊写信给我,教导我 辱、接物、句 把谨慎地待人接物,推 荐贤士当作自己的事务 子大意。
人本来都有一死,但有的人死得比泰山还重,有 的人却比鸿毛还轻,这是因为他们的追求不同啊! 千古名句,阐述了作者的人生观:生命有崇 高、贵重和卑下、轻微的区别,不同的生命 追求,决定了死的价值
原文: 太上不辱先,其次不辱身,其次不辱理色, 其次不辱辞令,其次诎(qū)体受辱,其次易服受辱, 其次关木索、被箠(chuí )楚受辱,其次剔毛发、婴金 铁受辱,其次毁肌肤、断肢体受辱,最下腐刑极矣。 传曰:“刑不上大夫。”此言士节不可不勉励也。
务,事、任务。当时司马迁任中书令(由宦官担任,掌管推选人 才和文书等),能较多地接近皇帝,任安希望司马迁利用自己的 条件向皇帝举荐人才。
意气勤勤恳恳,若望仆不相师,而用流俗人之 言,仆非敢如此也。请略陈固陋。阙(quē)然久 不报,幸勿为过!
意气勤勤恳恳 :情意诚挚恳切。 望 :怨望,埋怨。 不相师:不效法。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这里指对 对方。 固陋:固塞鄙陋(的意见)。 阙然久不报:意思是拖了很久没 有回信。 阙然 :(时间)隔了很久。 幸:希望。 为过:见责。过,责备。
匈奴单于佩服李陵的英雄气概,把女儿嫁给他,让他有尊贵的地位,期望 他能效忠于匈奴。 汉廷上下得知李陵投降的消息,朝野震惊。汉武帝盛怒之下,竟要杀害李 陵的母亲、妻子和孩子,以报复和惩罚李陵。汉武帝召集群臣廷议李陵的罪行。 大臣们都顺着汉武帝的看法,痛斥李陵贪生怕死,投降变节的不忠行为。只有 太史令司马迁替李陵辩解。司马迁的看法很客观,但却激怒了汉武帝。武帝大 怒道:“你的意思是我派李陵出兵就错了?对李陵亲属也不该处理啦?”汉武 帝不容司马迁分辨,直接把他打入监牢。 作为史官,必须有坚持真理,客观记述史实的精神。司马迁没有虚伪地给 统治者歌功颂德,而是如实地记录和评价他们的得失。对本朝汉武帝的毛病, 也是毫不客气的指出来。汉武帝早就对司马迁恨之入骨了,早就准备收拾他了, 此次借李陵事件,把他下到监狱加以迫害。 司马迁被判宫刑,被剥夺了作男子汉的权利,这种令人备受污辱失掉尊严 的刑罚,并未摧毁他的钢铁意志。他发奋著书,经过十多年的努力,完成了伟 大的史学巨著——《太史公书》,即《史记》。 司马迁秉性不改,被同僚从狱中救出,改任中书令,然而,他又在《报任 安书》中直言贬损当朝皇帝,惹下杀身之祸,被汉武帝以大逆不道的罪名,严 刑拷打后再度下狱,第二天就暴死狱中。司马迁虽死犹生,千古留名。
导入新课
• 人生来不可能一帆风顺,注定痛苦相随, 人生也正是由于有了痛苦,才让我们真 切地感受到幸福,才让我们的人生更加 丰满充实。那么,我们今天一起来走进 一个痛苦的人的内心世界,看他是如何 走进痛苦,如何面对痛苦,又如何在痛 苦中成就一番伟大的事业的。这个人就 是司马迁。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司马迁 的《报任安书》。
(qiāng)伏法受诛(zhū) 头枪地 暴肌肤 (pù ) 臧获婢妾 (zāng bì)
n) 厥有 (jué 圜墙(yuá ) ) 强颜 (qiǎng) 赭 (zhě) 桎梏 (gù
囹圄 (yǔ) 槛 (jià n) 缧绁 (lé i xiè )
课文层次结构
第一部分:先说明任安来信的内容,再 就答复迟表示歉意。(1—2)
《史记》全书一百三十篇,包 十二本纪 三十世家 七十列传 括 、 、 、 、 、 十表 八书 共五十二万六千五百字,叙述了上起 黄帝,下到汉武帝太初四年约3000年 的历史;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
本纪:
世家: 列传: 表:
叙述历代帝王的历史
叙述贵族王侯的历史 历代诸侯之外名官名人的事迹 各个历史时期的简单大事记
李陵率部浴血奋战,杀死敌兵万余人,令匈奴单于心惊胆战,准备退兵。 不幸的是,李陵部下管敢投降匈奴,招供出李陵孤军无援,且已弹尽粮绝的 内情。匈奴大军疯狂反扑,李陵拼死厮杀,五千精兵只剩十几人。看着越围 越深的包围圈,看看伤痕累累,赤手空拳的部下,李陵不由得流泪道:“全 军覆没,还有何面目去见汉武帝?只能日后见机立功吧!”说罢,下马投降 匈奴。
写作背景:
《报任安书》是司马迁给朋友任安的一封复信。司 马迁因李陵之祸,被捕下狱,惨遭宫刑。出狱后, 任中书令;表面上看,这是宫中的机要职务,实际 上却是以一个宦者的身份在内廷侍候,为一般士大 夫所鄙视。在这期间,任安写信给他,希望他利用 中书令的地位“推贤进士”。出于以往的沉痛教训 和对黑暗现实的深刻认识,司马迁觉得实在难以按 任安的话去做,所以一直没有复信。后来,任安以 重罪入狱,司马迁担心任安一旦被处死,就会永远 失去给他回信的机会,使他抱憾终生,同时自己也 无法向老朋友一抒胸中的积愤,于是写下了这篇 《报任安书》。
原文: 猛虎在深山,百兽震恐,及其 在槛阱之中,摇尾而求食,积威约之渐也。 故士有画地为牢,势不可入;削木为吏, 议不可对,定计于鲜也。
猛虎在深山里,百兽都震惊恐惧,等它 到了陷阱或兽笼里,就得摇着尾巴乞求食物, 这是由于长期用威力约束,逐渐形成的结果。 因此,即使有个在地上划出的监牢,士人也 绝对不能进去;有个用木头削成的狱吏审判 你,也不能去对答。受刑之前就决计自杀, 这才是鲜明的态度。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