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健顺 我们为什么要吟诵

合集下载

徐健顺:什么是吟诵

徐健顺:什么是吟诵

什么是吟诵(2011-08-29 21:27:50)徐健顺李白诗云:“吟诗作赋北窗里。

”杜甫诗云:“新诗改罢自长吟。

”吟诗,是古代文人的一项基本技能,是人人都会的事情。

诗词文赋,从来就不是朗诵的,而是吟诵的。

所谓吟咏诗词,诵读文赋,吟诵,就是“吟咏”和“诵读”的合称。

它们的共同特点,是都按照诗文内在的格律或节奏来吟诵,而这一点,正是西方传来的朗诵法所忽略的。

吟咏和诵读的区别,在于吟咏多有曲调,而诵读多无曲调。

现在我们已经按照有没有音阶和曲调,来区分“吟”(吟咏)和“诵”(诵读)。

吟诵和歌唱的区别,在于歌唱是曲为主词为辅的,而吟诵却是以词为主的,它的目的是更充分地表达词意,所以严格地依字行腔。

是像唱歌一样地诵读,不是像诵读一样地唱歌。

所以吟诵听起来,又像唱歌,又像诵读,介于唱和读之间。

吟诵的曲调,各地都不一样,甚至每个人都不一样,与当地的官话以及地方的音乐有密切的关系,但是又有一些普遍遵守的原则,比如平长仄短、依字行腔、文读、曼声长吟、摇头摆身等等。

这些都有它科学的道理。

吟诵是古代文人创作诗词文赋的手段,所以是古典诗文的活态。

欣赏的时候,也只有通过吟诵最能体会古典诗文的神气韵味。

吟诵还是学习古典文化的方法,在私塾中代代相传了三千多年。

因为中国的文化和西方的文化不同,学习者需要掌握大量的经史子集知识,要大量地背诵,才会有所习得。

吟诵不仅是记忆的高效方法,而且吟诵本身就是对作品的反复揣摩,所以它也是理解作品的自学方法。

鲁迅在《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中描写道:那就是鲁迅的老师寿镜吾先生在吟诵。

鲁迅、胡适、朱自清这些老一代的白话文大师们,之所以能写出那么好的白话文,也是因为他们从小就打下了深厚的古典文化功底。

这其中,吟诵功不可没。

朱自清、叶圣陶等许多文化大师们都曾经撰文,大力提倡在中小学恢复和发展吟诵传统。

今天,吟诵已经濒临失传的边缘,我们是不是应该抓住这最后的机会,做点什么呢?。

徐健顺教授:吟诵的方法(建议收藏)

徐健顺教授:吟诵的方法(建议收藏)

徐健顺教授:吟诵的方法(建议收藏)徐健顺,著名吟诵专家,中华吟诵学会秘书长。

中央民族大学副教授,硕士生导师。

吟诵是一种方法,而不是腔调吟诵是一种方法,不是腔调。

各地的吟诵调是不一样的,每个人的吟诵调都是不一样的,同一个人吟两遍,还是不一样的。

关系越近的吟诵,其腔调就越接近。

“吟”跟“唱”表面相似,实际是相反的。

吟诵更注重自我精神的表达,而不是欣赏曲调;而唱,则更注重听众对乐曲的欣赏。

一本:声韵涵义吟诵之本,即吟诵的目的,是把诗文的涵义以及吟诵者的精神真实完整深刻地传达出来。

吟诵的时候,尤其要运用声韵手段,传达声韵涵义。

九法:入短韵长、虚实重长、依字行腔、依义行调、平长仄短、平低仄高、模进对称、文读语音、腔音唱法。

1、入短韵长。

这是所有的汉诗文的所有的声音形式都遵守的规则:入声读短、韵字读长。

入声实际上原来是读促、读塞的,因为有塞音尾。

当然也读短。

现在想在普通话中恢复是不可能了。

而短是最重要的特征,普通话可以做到,所以我只强调短。

而且,一旦短,你想刹住读音,就自然要紧喉加上塞尾,自己就加上了,不用教。

入声之短是有意义的。

因为当初哪些字是入声字,也是有规则的。

入声是感情最激烈的一类,有急促、快速、决绝、痛苦等意。

在诗文中,当别的音都拖长的时候,它拖不长,只能还是短,所以对比更加突出,它的语音的涵义也就更加突出了。

韵字之长(不包括入声韵),也是统一的。

不长不叫韵。

韵字拖长也是有意义的。

而且,押韵是汉诗最重要的事。

2、虚实重长。

这是文赋的读法。

字分实、虚、入,音分短、重、长。

我们的汉诗文,历来就是长长短短、高高低低、轻轻重重、快快慢慢的,而且一般是长中短、上中下这样三分的。

现在我们的朗读,都给读没了。

入声字读短。

实字和虚字,各分平、重、长三种读法。

平读,就是平常地读。

重读,就是用力地读。

实字的逻辑重音、语法重音要重读。

虚字的副词一般要重读。

长读,就是比重读还重读。

实字的特别重音的字,尾字重读字等等,会长读。

古诗词诵读文献

古诗词诵读文献

古诗词诵读文献一、吟诵的概念由于吟诵艺术濒危,很多人不清楚吟诵的概念,一些人将吟诵理解为有节奏的读书,将吟诵和朗诵相等同,这是错误的。

吟诵的概念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研究方向,对于吟诵的发展、传承和研究而言至关重要。

徐健顺在文章《什么是吟诵》中提出:“吟诵,是汉文化圈中的文人们诵读汉诗文的传统方式,从先秦开始,通过私塾、官学等教育系统,口传心授,代代相传,流传至今,一百年以前,几乎没有一个中国人会朗诵,朗诵是后来从西方和日本传入的。

”一句话道明了吟诵的起源、生存环境和传承方式,并且徐健顺根据鲁迅先生的《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一段描写总结出了吟诵的四个特性,即吟诵是传统诵读方式、是教学方法、吟咏是有曲调的、吟诵者是怡然自得的。

秦德祥的《吟诵定义及文化定位之我见》中对吟诵的概念进行了细致的辨析,对“吟”“诵”“吟咏”等方面阐释了各自的定义,肯定了吟诵的音乐性,并认为“吟诵中的许多问题,若不从音乐角度上阐说,常常难以说得清楚”,华锋在《传统吟诵与新吟唱》一文中对传统吟诵和新吟唱进行的区分,明确提出二者是不同的艺术,有着本质区别,他认为传统吟诵是一种读书方法,以语言为本体,而新吟唱是以音乐为本体。

赵敏俐的《论传统吟诵的语言本位特征》一文论述了吟诵的概念,肯定了传统吟诵和音乐有着直接的关系,论述了吟诵的音调是根据汉字的语音平仄声调等决定的,作者对传统吟诵、普通话吟诵和新式吟唱进行了区分,并认为传统吟诵从本质上来讲是一门语言的艺术。

吟诵概念的研究文章大多都肯定了吟诵和语言、音乐的关系,区分了容易混淆的概念,以上文章具有一定的代表性。

二、关于吟诵本体的研究关于吟诵本体的研究的文章,一部分是从诗词格律声调平仄的视角出发,一部分是采用来了语音实验法进行分析。

刘静、王萍的《古诗吟诵的韵律分析——以叶嘉莹吟诵为范本》⑤通过声学实验的研究手段,以叶嘉莹的十首吟诵资料为对象,对其在吟诵和诵读时各自的声韵特征、音高音长的进行了数据分析,并得出了“平低仄高之说不能概括吟诵时的音高特点”和“平长仄短之说不能概括吟诵时的音长特点”等结论,这篇文章的专业性较强,对传统观点有一定的反驳。

24 徐健顺 在首都师范大学国学吟诵社的演讲

24  徐健顺  在首都师范大学国学吟诵社的演讲

2011年9月15日在首都师范大学国学吟诵社的演讲徐健顺我们这个国学社活动呢,今天是第一次做。

我们在民大已经做了一个学期,所以我希望在首师大也做起来,因为我是吟诵学会的,吟诵学会就在首师大。

我希望能给首师大带来一点东西,所以把这个形式带到首师大。

今天实际上是一个动员会,我跟檀作文老师实际是这个活动的主持人。

今天这个沙龙其实没有主讲,是两个主持人在这儿先鼓动鼓动,让大家以后能来听。

后面我们会尽量请一些专家、学者,我们认为够水平的到这儿来,与大家来分享一下国学。

今天的题目叫“为什么要兴国学”,是吧?这个很好啊。

你们今天能来到这儿听,一定是因为你们对国学已经有感觉了。

要不然的话你们不会到这儿来听的。

现在大学生爱学习的也不是太多。

你们既然有感觉了,好像我再说就是废话。

但我又怕有些学生的感觉不深,所以还是再说一点废话。

从哪儿开始说呢?这样吧,我们刚刚开学,我想知道在座的有没有新生,哦,有一位......哦,还是有几位新生的,很好,很好,那其他同学是老生了。

老生也好,新生也好,都可以想一个问题,尤其是新生。

我想问的是,你们为什么要背井离乡来到北京?就是这个问题。

尤其是开学第一天,尤其是刚刚考上大学的同学。

老生也一样,想想当年我们为什么,包括现在都是,为什么?因为很快你们就面临找工作。

找工作时候,大部分同学还是想留在北京,那么为什么要背井离乡地留在北京?到底,我们为什么要上大学?再向前说,为什么我们要上学?干嘛我们要上学,我们是为了什么?还有就是再往后,当然很快面临的就是为什么我们要考研?为什么我们要再向前走,到底是为了什么?这个是需要想清楚的。

你们说是为什么?每个人问问自己吧,为什么?为什么要在这儿,为什么?想想这个问题。

再说个别的话题。

这几年来一直有人在对“孝”做调查,全国各地都有。

我知道四川、广东、黑龙江、辽宁、山东都有,北京也有。

调查的结果是非常令人担忧的,当然他们的调查本身也可能是不全面的。

但是总的来说,调查的结果,比如说,小学生的调查,我看到那次的调查结果是58%的小学生是达不到“孝”的标准的。

16徐健顺:我们为什么要吟诵

16徐健顺:我们为什么要吟诵

16徐健顺:我们为什么要吟诵我们为什么要吟诵?徐健顺吟诵,是汉文化圈中的文人们诵读汉诗文的传统方式,从先秦开始,通过私塾、官学等教育系统,口传心授,代代相传,流传至今。

一百年以前,几乎没有一个中国人会朗诵,朗诵是后来从西方和日本传入的。

从一百年以前上溯到三千多年前,所有的中国读书人,都是吟诵的。

吟诵经典文献,吟诵诗词文赋,吟诵一切汉文作品。

吟诵着创作,吟诵着欣赏,吟诵着学习和记忆。

吟诵就是汉诗文的活态和原貌。

鲁迅先生在《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中,对自己的私塾老师寿镜吾先生有这样一段回忆:先生自己也念书。

后来,我们的声音便低下去,静下去了,只有他还大声朗读着:——“铁如意,指挥倜傥,一座皆惊呢∽∽;金叵罗,颠倒淋漓噫,千杯未醉嗬……”我疑心这是极好的文章,因为读到这里.他总是微笑起来,而且将头仰起,摇着,向后面拗过去,拗过去。

这里所谓的“朗读”,为什么要加曲线符号呢?因为那就是吟诵。

吟诵的很多性质,在这一段描写中都得到了说明:第一,吟诵是传统的诵读方式,是通过教育体系(私塾和官学)代代相传的。

第二,吟诵是教学方法、学习方式,也是自娱的方式,修身养性,大有助益。

第三,吟诵中的吟咏是有曲调的。

第四,吟诵的时候,吟诵者是摇头摆身,陶然自得的。

鲁迅自己有这样一首诗:惯于长夜过春时,挈妇将雏鬓有丝。

梦里依稀慈母泪,城头变幻大王旗。

忍看朋辈成新鬼,怒向刀丛觅小诗。

吟罢低眉无写处,月光如水照缁衣。

这首诗的后两句,描写了自己创作诗歌的过程,这个过程也就是“吟”。

诗是“吟”成的.而后才要找纸笔录出来。

再往上追溯,李白“吟诗作赋北窗里”,杜甫“新诗改罢自长吟”,韩愈“口不绝吟于六艺之文”,白居易“终日歌吟如狂叟”。

总而言之,吟诵是古代文人创作诗词文赋的方式。

也就是说,当李白们写诗的时候,他们心中流淌的是吟诵的声音。

一直到鲁迅们,也仍然是如此。

而如乐府、词、曲这类歌诗,在其音乐失传之后,也是可以吟诵的。

可以说,吟诵就是古代汉诗文主要的创作方式、诵读方式、传承方式。

吟诵的规则一本九法徐健顺老师

吟诵的规则一本九法徐健顺老师

吟诵的规则:一本九法徐健顺吟诵,是汉文化圈中的文人们对汉诗文的传统诵读方法,也是汉诗文的重要创作方法,自先秦以来,在私塾官学等教育系统中,口传心授,代代相传,流传至今。

吟诵是汉诗文的活态,是汉诗文的声音载体,是“乐”的功用的实际主要承载者,是汉诗文的传承形式,也是重要的传统教学方法,对我们理解汉诗文、学习汉诗文,都具有重大的意义。

汉语诗歌多半是先吟后录的。

鲁迅有诗云:“吟罢低眉无写处”——鲁迅尚且如此,何况唐人乎?何况汉人乎?所以古人叫“作诗”不叫“写诗”。

诗是吟出来的——这件事有什么重要意义吗?有的,太重要了。

吟诵的时候,字音拉的很长,字音本身的声音意义就被放大、加强、夸张,从而占据了诗歌意义的很重要的部分。

声韵的意义与字面的意义的结合,才是汉语诗歌涵义的全部。

当我们抛弃声韵意义的时候,诗歌的涵义不仅仅是不完整、不深刻的,而且我们对字面意义也往往会产生误解。

百年以来,我们是用西方的poetry理论来解释汉语诗歌的,只讲字义、意象、结构、背景,不讲声韵,这是对汉语诗歌的根本性误读。

文赋也是这样。

关于这一点,我已另文撰述,在此不多谈了。

吟诵为什么又是教学方法?再深言之,为什么要吟诵?因为吟诵是对诗文的理解。

吟诵的声音里包含着三层涵义:第一,字面的意义。

吟诵是严格依字行腔的,绝不倒字,声母、韵母、声调,清清楚楚,准确地表达出是哪个字。

第二,声韵的意义。

诗文的声韵,包括押韵、格律、入声字、开闭口音等等,都在吟诵中表现出来,这些声韵的意义也通过吟诵而得以展现,这是现代的朗诵、朗读所做不到的。

百年以来,我们把对汉诗文的理解建立在朗诵的基础上,这就出现了意义的偏差。

第三,吟诵者个人对诗文的理解。

每个人的吟诵调都是不一样的,一个人吟诵不同的诗,也是不一样的,吟诵两次,也会不一样,为什么?因为理解不一样了。

反复吟诵的过程,就是一个自觉学习、主动思考、理解品味的过程。

如此,教学的时候就一定要吟诵,老师把自己的理解浓缩在吟诵中教给学生,学生反复体会,再加上自己的理解,形成自己的吟诵,如此代代相传。

01徐健顺什么是吟诵

01徐健顺什么是吟诵

01 徐健顺什么是吟诵什么是吟诵徐健顺什么是吟诵呢,吟诵是汉诗文固有的声音、本来的声音、传统的声音。

几千年来,我们的汉诗文就是这样的声音,它是汉诗文的活态。

为什么要强调吟诵呢,因为现在汉诗文的声音,古诗文的声音,都是所谓朗诵、朗读、歌唱的声音,与吟诵大为不同。

不同在哪里呢,朗诵和唱歌,不遵守吟诵的规则。

吟诵的规则是哪些,我总结叫“一本九法”:声韵涵义为本,入短韵长、虚实重长、平长仄短、平低仄高、依字行腔、依义行调、模进对称、腔音唱法、文读语音为法。

您也可以自己总结,但总之,古诗文的声音是有规则的。

当然这些规则——一本九法——有的是所有的汉诗文共同遵守的,像入短韵长、依字行腔;有的是某些文体遵守的,如近体诗词要平长仄短、平低仄高。

比如入短韵长,入声字读短,韵字读长,这是所有古诗文,所有的声音形式——唱、吟、诵、读、念——都遵守的。

现在的朗诵和唱歌,不遵守了。

比如近体诗词要平长仄短,二四六平声字读长,现在的朗诵和唱歌,不遵守了。

比如依字行腔,以前所有的吟咏、歌唱都遵守的,现在唱歌不遵守了,倒字一大片,不上字幕谁也不知道他在唱什么。

朗诵和唱歌,什么都不遵守,一切都是从自己的理解出发,想怎样就怎样。

所以那“自己的理解”常是无根的乱解。

朗诵来自话剧,在中国出现还不到90年。

话剧需要大声,所以“朗”读“朗”诵。

朗诵是汉语欧化的产物。

什么是吟诵,守吟诵规则的就是吟诵。

我现在不强调古代唱、吟、诵、读、念等等之间的区别,是因为我们现在需要强调更大、更重要的区别,就是古代的声音和现在的声音的差异~这里有一条巨大鸿沟,而且国人不知道有这条大沟。

古代所有的声音形式,唱吟咏哦读念诵歌,都遵守吟诵的规则。

其间的差异,只是音乐性多少、发声方法如何等等的问题。

现在的朗诵、唱歌,都不遵守这些规则,它们的规则都是所谓“西方”的。

读错就会理解错。

现在我们读汉诗文,可以说没有一句是读对的,唱对就更不可能了。

所以没有一句理解到位,只是差多少的问题。

(完整版)徐建顺:吟诵理论

(完整版)徐建顺:吟诵理论

吟诵理论第一讲什么是吟诵一、什么是文学?1、文学是语言的艺术。

2、语言归根到底乃是声音。

3、语音的四要素:音长、音强、音高、音质。

音质又分普通音质、个人音质.每个要素都产生意义。

4、文字只记录所谓语义(普通音质),与真正的语义(语言的意义)相去有距.书不尽言,言不尽意。

5、创作文学、欣赏文学、学习文学、研究文学,都应以把文学还原为语音为起点.二、什么是吟诵?1、一个文学作品,一定是以某种声音形式进行创作的。

其声音形式与意义关联甚大。

文学作品的声音形式分四种:唱、吟、诵、念.不独汉语。

唱:有曲调,目的在曲。

吟:有曲调,目的在词.诵:没有曲调,是口语的艺术化。

念:没有曲调。

口语方式。

2、文学作品的意义绝不是狭义的语义(普通音质),所以,世上绝少有用念的方式创作的作品.3、中国古典文学,基本上是唱、吟、诵的方式。

昆腔以前的唱法基本失传,而中国的唱与吟的音乐特征是一致的,所以以吟法代替唱法是最接近歌诗原貌的。

其余以吟、诵的方式创作的作品更毋庸论。

4、吟诵的概念历来不统一.以下是我的概念:世界上所有语言都有唱、吟、诵、念四种形式。

对汉语而言,吟诵是吟咏与诵读的合称。

吟咏与诵读都是汉语传统的诵读方法,自三千余年前的先秦,代代相传、口传心授,流传至今.吟诵是按照汉语的特点和汉诗文的创作规则来诵读的。

吟咏与诵读的唯一区别就是吟咏有曲调而诵读没有曲调。

(古人多言吟咏诗词,诵读文赋,吟咏与诵读以文体区别;现在我们以有无曲调而区别。

)世界上很多民族都吟诵汉诗文。

日本尤其发达.中华吟诵即中华民族对汉诗文的吟诵,并特指古代教育系统(私塾与公学)的吟与诵,即私塾调.5、自古以来,汉诗文就是吟诵的,创作、欣赏、学习,都用吟诵,诗词文赋,都可吟诵.用什么方式创作,就应该用什么方式欣赏,因此白话诗文当朗诵,而古诗文当吟诵.三、怎样吟诵?1、吟诵是像唱歌一样地诵读.其依字行腔远比戏曲民歌严格。

2、近体诗词、骈文赋吟诵为一类,古体诗文赋又为一类。

徐健顺:吟诵让我更好地自由呼吸

徐健顺:吟诵让我更好地自由呼吸

徐健顺:吟诵让我更好地自由呼吸被誉为“中华吟诵第一人”的徐健顺日前做客“天一讲堂”。

一身书卷气的他,举手投足均才华横溢,浅吟低唱更露学富五车。

采访中,徐健顺随意指着桌上的一盆鲜花,结合窗外淅淅沥沥的雨点,一个曲调涌上心头,脱口而出;一首古诗信手拈来,即兴吟诵。

曲调时急时缓,配合韵律和磁性的嗓音,一曲终了仍给人余音绕梁之感,不由感慨原来诗文还有这样迷人的演绎方式。

汉诗文是有一套读书规矩的新侨报:吟诵被称为中国式读书法,它同我们通常接触的朗诵、朗读有什么区别?徐健顺:吟诵是汉诗文的一种声音,是诗词文赋本来的声音。

而朗诵是九十年前受西学影响,在上海诞生的欧洲式读法,现在中小学读的方式和朗诵家的读法,都是欧洲式读法,并不是汉诗文固有的读法。

新侨报:看你的吟诵表演更像是在说唱,那如果把吟诵放到古时的生活中,走街串巷的小贩常常也是边说边唱,这与吟诵有关联么?徐健顺:世界上每个民族的音乐都来自语言,有什么样的语言就有什么样的音乐,我国的唱歌方式也有很多,像是戏曲曲艺、名歌名谣,抑或是小贩的叫卖吆喝、唱账唱名等等。

这里有的自由有的有谱,有的宏大有的私密,看似截然不同,但它们都大致遵循同样的规律。

同样是唱“鲜花”一词,口语和书面语中的唱法对于字声长短的把握就会不一样。

汉诗文是有一套读书规矩的,比如入声字的问题,韵的问题,格律的问题。

入短韵长、依字行腔、虚字重长等就是吟诵的规则。

新侨报:欧洲的唱诗班同宗教有关,那么中国的吟诵是否也有宗教意义?徐健顺:古时候修道家思想去道观,礼佛学思想去寺庙,只有学儒家思想是去学校,可以称为上学,而吟诵是中国式的读书学习法,所以吟诵与宗教无关,与儒学有关,是儒家的。

新侨报:吟诵有不同的曲调,这些调子是约定俗成的,还是有规则的?徐健顺:曲调每个地方不一样,每个人也不一样,同一个人读两遍也会不一样。

所以调子是无所谓的,我自己也不讲调子,只要符合规矩就可以。

我们可以把吟诵理解成语言,我们说话有语法:“我喝水”,不能说是“水喝我”或是“水我喝”,吟诵也有类似语法的规矩,却没有固定的旋律。

徐健顺吟诵与教育

徐健顺吟诵与教育

徐健顺吟诵与教育徐健顺先生,是中国著名的教育工作者与诗人。

他以其独特的“吟诵教育”理念,在教育界引起了广泛的关注和反响。

徐健顺主张以传统的吟诵方式,来启迪孩子们的心灵和智慧,使诗歌阳光化、时尚化、实用化,成为教育的有效“工具”。

“吟诵教育”,是徐健顺先生近年来倡导的一种新型教育模式。

他认为,吟诵是最能唤醒孩子灵魂的教育方式,通过吟诵,可以激发孩子们的学习热情,增强他们的学习兴趣。

同时,也可以促进孩子们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思维能力的发展,提高他们的审美修养和文化素养。

徐健顺先生的“吟诵教育”理念,深刻地诠释了诗歌对教育的积极作用。

他认为,诗歌不仅是语言的艺术,更是一种智慧的表达。

诗歌可以通过对人生、情感、伦理、文化等方面的思考与表达,引导孩子们正确地认识、把握生命的意义和价值,进而塑造他们坚定的人生观、价值观和道德观。

徐健顺先生所提倡的“吟诵教育”,关键在于将诗歌赋予一种实际意义,把诗歌与生活结合起来。

他主张,教育应该注重实践、注重情感和注重创意,使孩子们在吟诵中逐渐获得视觉、听觉、语言、思维等多方面的感悟,并发挥自己的创意和想象,以此来推动诗歌的更好传承、更好发扬。

徐健顺先生近几年来,在教育领域的探索和实践取得了显著成效。

他所创建的“吟诵教育”模式,不仅在国内教育界产生广泛影响,也在国际教育领域占据一席之地。

他所著的《吟诵教育》、《诗歌即教材》等专著,更是为广大教育工作者提供了宝贵的理论思考和实践经验。

在我看来,徐健顺先生的吟诵教育理念,无疑为教育界注入了新的活力和新的希望。

他所倡导的教育方式,有助于提升教育的文化品质和人文关怀,培养更具有责任感和良好素养的新一代。

相信,在徐健顺先生的引领下,我们的教育事业一定能够不断创新发展,迈向更加美好的未来。

我们为什么要吟诵?

我们为什么要吟诵?

我们为什么要吟诵?
徐健顺
【期刊名称】《语文建设》
【年(卷),期】2010(000)004
【摘要】@@ 吟诵,是中国传统的诵读方式,从先秦开始,通过私塾、官学等教育系统,口传心授,代代相传,流传至今.一百年以前,几乎没有一个中国人会朗诵,朗诵是后来从西方和日本传入的.从一百年以前上溯到三千多年前,所有的中国读书人,都是吟诵的.吟诵经典文献,吟诵诗词文赋,吟诵一切汉文作品.吟诵着创作,吟诵着欣赏,吟诵着学习和记忆.吟诵就是汉诗文的活态和原貌.
【总页数】3页(P74-76)
【作者】徐健顺
【作者单位】中央民族大学
【正文语种】中文
【相关文献】
1.千年吟诵今仍在,不复更忧古道穷——吟诵之于语文学科核心素养的价值与落实[J], 李哲峰
2.浅析格律诗吟诵的优势局限和《诗经》吟诵的未来 [J], 周晶
3.浅析格律诗吟诵的优势局限和《诗经》吟诵的未来 [J], 周晶
4.海外吟诵资料:程曦以《哀江南赋序》为例论骈文吟诵 [J], 刘红霞
5.吟诵经典尚美启智——基于统编教材的小学古诗词吟诵教学策略研究 [J], 张雪英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吟诵与教育 徐健顺

吟诵与教育 徐健顺
这就是吟诵的作用和价值, 吟诵之所以代代为教育手段的 原因。 诗词文赋, 既然是吟诵着 创作的, 当然也就要吟诵着欣 赏。 而吟诵的妙处, 还不仅仅在 于它是古诗文的活态。
教育现代化, 某种意义上讲 就是教育西方化。 西方非为不 美, 只是我们学的都是皮毛。 自 新学堂代替私塾, 学生都像商品
人民教育 2009.23 39
推 广
吟 者

诵 与 教●

育京 徐 健 顺
诗作赋北窗里”, 此句互文, 也 明指诗是 “吟” 成的; 杜甫有 句 “新诗改罢自长吟”, “吟” 是 修改诗歌的一种方法。 文献之 中, 此类字句甚多, 就不一一 列举了。 总而言之, 吟诵也是 古代文人创作诗词文赋的方式。
再进一步说, 诗歌格律是 如何形成的? 比如近体诗词, 为什么要押韵? 为什么要押平 声韵? 为什么要平仄相间? 为 什么要粘对? 为什么要整齐的 五七言? 这些都是因为吟诵而 形成的。 没有吟诵也就没有诗 词格律。 所以不吟诵, 也就无 法体会出古诗声律之美。

Hale Waihona Puke 实 践不妨试试吟诵法


●广东 陈 琴
古诗词教学曾经一度令我 困扰不已: 学生背诵得多, 遗忘 得也快。 后来知道, 这也是一 个令大多数教师感到特别棘手 的问题。
奇怪的是, 我曾有幸遇到 好几位有过旧时私塾 “童子功” 的老先生, 尽管已是发稀齿落的 耄耋之年, 儿时诵读过的诗词 歌赋却能倒背如流。 为什么会 这样? 当然不是现在的学生记 性不如旧时私塾里的小童子好, 肯定是我们的教学方式没有契 合诗词教学的规则。 先看看古人 是怎么教孩子读书的。 《周礼·春 官·大 司 乐 》 记载 :“以 乐 语教 国 子, 兴、道、讽、诵、言、语。” — —— 这几种方式我们现在有多少人 在用呢? 《墨子·公孟》 说:“诵诗 三百, 弦诗三百, 歌诗三百, 舞 诗 三百 。” — ——这 “三 百 ”、“三 百” 的诗竟然是这样读下来的 呀! 我们今天极难想象, 读诗

徐健顺《吟诵概论》读后感

徐健顺《吟诵概论》读后感

徐健顺《吟诵概论》读后感
今天我读了《吟诵概论》,书里面有好多有趣的东西哦!我最喜欢的是,徐健顺老师说,吟诵其实是一种特别的读书方法,可以让我们念的诗歌更有味道,就像唱歌一样好听呢!我觉得好神奇啊,原来念诗也可以这么有趣,不只是普通的读。

徐老师还教我们,要把诗词的每个字都念清楚,要有节奏感,这样听起来才不闷,也不会让人觉得无聊。

诶诶,就像我平时读课文时,觉得好枯燥,可是如果我试着用吟诵的方法来读,也许就不一样了呢!
书里有个部分说,吟诵不仅是读书,它还是一种表达感情的方式。

我觉得这个好像很对呀,像我每次读课文的时候,如果能加入自己的感情,念出来的感觉就会不一样,就不只是读出来,而是带着我的心情去读。

我觉得这本书好有意思!我以后也要试着吟诵,看看能不能把诗读得更好听!
—— 1 —1 —。

徐健顺|“吟诵”概念辨析(连载1)

徐健顺|“吟诵”概念辨析(连载1)

徐健顺|“吟诵”概念辨析(连载1)“吟诵”概念辨析徐健顺(首都师范大学中国诗歌研究中心,北京,100089)摘要:吟诵,其定义是“汉诗文传统读法的统称”。

在古代文献中,文人读书的方式有唱、歌、吟、咏、哦、叹、诵、念、哼、呻、讽、背等多种,统称为“读”。

20世纪以后,为了与现代朗读、阅读等方式区别开,而改名为“吟诵”。

改名“吟诵”的首倡者是叶圣陶先生,后经赵元任等先生的使用,至近年已得到政府和学界的认可。

同时,社会上也存在着各种相关概念名词,需要辨析。

关键字:吟诵;读书法;汉诗文;叶圣陶;“吟诵”作为一个词,古已有之。

这个词的内涵,却古今有别,今人之间也有别。

本书所讨论的“吟诵”,其定义是“汉诗文传统读法的统称”,从教育的角度又称为“中华传统读书法”。

这也是我和同事们在全国进行吟诵采录研究、吟诵教育推广所使用的概念。

在我看来,现在很多关于吟诵的争议、困惑、辩论等等,往往都与所持概念的差异有关。

概念有别,则争论无果。

我们在讨论问题时,可以不同意对方的概念界定,但是必须要知道对方的概念界定。

本书所用“吟诵”的概念虽然来源于古代,但是又有所发展,不能以古代文献上的“吟”“吟咏”“吟诵”等而视之。

之所以要以读书法的统称为概念,是因为只有这样,汉诗文的读法与含意的关系才能完整、准确、深刻地显露出来。

因此,本书首先要讨论“吟诵”的概念,梳理其名称源流,阐明其内涵外延。

一、古代的读书方式本书的“吟诵”概念既然是“汉诗文传统读法的统称”,就要先说明“汉诗文的传统读法”有哪些,古代有没有“统称”,有的话又是什么。

“汉诗文的传统读法”,即古人的读书方法,在文献上经常出现的,有歌、唱、诵、念、吟、咏、哦、叹、哼、呻、讽、背等多种。

此事前人早有指出。

民国时期的学者黄仲苏说:即以可读之书而论,种类甚多,结构不同,性质亦各有差异;近复有文言语体之别。

是习朗诵法者,于风格之辨别,体裁之区分,皆不能不三致意焉。

以组织、格调、节奏、声韵之异,读法亦当分为“吟”“诵”“咏”“读”数类。

徐健顺谈谈吟诵调之“何为吟诵调”

徐健顺谈谈吟诵调之“何为吟诵调”

徐健顺谈谈吟诵调之“何为吟诵调”大家好,今天我想聊一聊吟诵调这个话题,因为学吟诵的老师们当中,很多人都是非常关心调子的,关心自己怎么创调,关心怎么学调,怎么形成自己的吟诵调,还有传统的吟诵调是怎么回事,今天我就想综合的说一说这方面的一些个人的想法。

首先是何为吟诵调。

调就是字和字的关系,它和旋律是不完全一样的,旋律除了调之外还有腔,腔就是每个字的唱法,就是每个字的音程是什么,调只是字和字的关系,就是前面的字高还是后的字高,高多少,前面的字重还是后面的字重,这个叫做调。

吟诵调就是吟诵的时候,每个人有每个人的特点,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一个大概近似的一个调,它会表现在不同的文体当中。

每个人的吟诵调虽然是不一样的,但是在每个地区来说,吟诵调也有一定的近似性,每个人来说,吟诵调也有一定的稳定性,但是这并不表示它每一次吟诵的调都是一样的,更不用说旋律是一样的,旋律受到依字行腔的影响,只要字一变旋律就会变,但是调来说,也不是说就是稳定的,就是每个人每一次都得是同样的文体同样的调,不是这样的,其实每一次都有一些微小的变化,这些微小的变化积累起来也许就会变成比较大的变化。

各地的吟诵调都和各地的音乐是同一个系统,也就是说西北地区的吟诵调和秦腔和花儿和信天游等等,是一个系统,广东地区的吟诵调和花鼓和粤剧和歌仔戏等等这个都是一个系统。

在音乐上一个地方音乐基本上就是一个系统,吟诵调也属于地方音乐。

但是这些调虽然各地是不一样的,每个人也都有差异,甚至每个人自己也不是说就是恒定的,但是这些吟诵调之间它们有共通的东西,这就是我们经常说的吟诵的规矩,或者叫读法,就是读诗词文赋的方法。

现在在吟诵界,流行着一种方式,叫做套调,套调就是一个调只要是同一种文体,不管是什么内容,就把它套上去,然后就这样唱,那我觉得套调是不可取的,有几个方面的问题说明它不可取,首先就是我们搜集到的这些吟诵调,它并不是一种文体就一个调,我在网络课程中有一节专门就是讲阴调和阳调这个关系,一般来说老先生的调子至少有阴阳两调,就比如说仄起七绝有两个调,平起七绝有两个调,仄起五绝有两个调,平起五绝有两个调,古体诗有两个调,骈文有两个调等等,一般都是这个样子,它是有阴调和阳调。

吟诵在文本理解中的作用

吟诵在文本理解中的作用

吟诵在文本理解中的作用作者:刘云凤来源:《中学课程辅导·教师通讯》2015年第24期【内容摘要】吟诵是来自于我国传统文化中的一种学习方式。

吟诵的过程中,学生可以通过听觉和语言,来表达文章的情感和作者的意图,吟诵在提高学生阅读能力的同时,也会促进学生对本文的理解。

本文以苏教版初中语文课本为例,分析吟诵在文本理解中的作用。

【关键词】吟诵 ;文本理解 ;作用我国的语言博大精深,语言的韵律、文字的优秀,可以带给读者吟诵的享受。

而苏教版语文课本选择的文章,大多文字优秀,意境悠远,非常适合吟诵。

吟诵在我国存在已久,吟诵的过程中,学生可以通过听觉和语言,来表达文章中的情感和作者的意图,因此,吟诵在提高学生阅读能力的同时,也会促进学生对本文的理解。

本文以苏教版初中语文课本为例,分析吟诵在文本理解中的作用。

一、吟诵是用口语表达文章的思想感情吟诵的过程中,学生可以通过自己的声音,来体会文本中语言的变化及声音表达的效果。

专业的吟诵训练,首先会教给学生伴随着不同的标点符号,使用不同的语气,比如感叹号,问好或者破折号都如何朗读,如何控制声调。

这就给学生营造了身临其境的体验课文内容的情景,必然能促进学生对课文思想感情的把握。

因此,对于情感浓烈的文本,例如散文,叙事和短篇小说、古诗,都可以采用吟诵的方式。

而苏教版初中语文教材中,《为你打开一扇门》、《冰心诗三首》、《往事依依》都是非常适合吟诵的文本。

可以自由吟诵,也可以由同学领读吟诵,其他同学倾听。

二、吟诵可以有效地培养学生的记忆能力为了提高学生对汉语的掌握能力,初中语文教材中的很多课文,都要求学生要熟记或者达到能够背诵的效果。

一篇语文课文,仅仅是默读,只能带来视觉的感受,吟诵可以补充听觉感受。

而自己亲自吟诵,将视觉和听觉结合起来,将知识信息传输到人的脑海之中,具有增强记忆的作用。

大声的吟诵会暂时排空学生脑海中的杂念,强化记忆和体验。

对于要求学生熟悉掌握内容的重点课文,老师应该组织学生反复吟诵,以促进牢固的记忆。

这样“吟”小学必背古诗词,深入骨血,一辈子也不会忘公益课④

这样“吟”小学必背古诗词,深入骨血,一辈子也不会忘公益课④

这样“吟”小学必背古诗词,深入骨血,一辈子也不会忘公益课④中华吟诵学会理事胡谭珠老师曾讲过这样一个真实的故事:有一位患老年痴呆的老母亲,已经忘记了她的儿子和儿媳妇。

但有一天,她看到儿子写的书法作品,突然说:“这里面少了一个字,少了‘琵琶行’的‘行’。

”接着,这位老母亲居然就开始背《琵琶行》这首长诗,一字不落。

为什么?因为老人在少年时期,学过《琵琶行》的吟诵!这让我们意识到,传统文化是根植于我们血脉中的。

让传统文化根植于中国人的血脉,也是“跟我学小古文”坚持推送“吟诵公益课”的初衷,每周一期,今天已经是第4期了。

想看前三期的朋友,可以点击下方链接“补课”:1.吟诵公益课:第一课《春晓》2.吟诵公益课:第二课《村居》3.吟诵公益课:第三课《惠崇春江晚景》那么,什么是吟诵呢?前面也都讲过,这里简单说说:吟诵就是传统的“中国读书法”。

汉语最独特的地方之一,是有声调。

还记得小学第一课学的“āáăà”吗?古人则称为“平上去入”。

音调带来了高低错落的韵感,把腔调一拉长,就可以吟唱起来。

▲昨天大家被这首小诗刷屏了吗?点击收听中国教育电视台播出的吟诵版听回你明白了吧,古代读书人背诗带有旋律,就像我们现在唱歌一样,不用刻意记背歌词,也能“熟读成诵”,对记忆太有帮助了。

难怪他们动不动就能背个四书五经,吟诗作对,出口成章,而现在的孩子背文言,简直就像没了谱子,光背歌词一样困难和乏味!首都师范大学副教授徐健顺老师说:吟诵才是传统的“中国读书法”,现在流行的朗诵,反而是90年前从日本传来的。

▲古人口中的“读书”就相当于“吟诵”所以,古人“见字能歌”。

他们背诗时带着旋律,不仅能够加强记忆,更能在一遍遍唱诵中,反复体会诗歌的情感,把握诗作的韵律。

一次性解决理解、感受和品味语言等多个问题。

徐教授认为:吟诵像一扇门,推开它,就进入了另一个世界——中国历史文化的真相。

因为吟诵不仅仅是诵读方式,它还是创作方式、教育方式、修身方式、养生方式,是汉文化的意义承载方式和传承方式,是一个博大精深的文化系统。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我们为什么要吟诵?徐健顺吟诵,是汉文化圈中的文人们诵读汉诗文的传统方式,从先秦开始,通过私塾、官学等教育系统,口传心授,代代相传,流传至今。

一百年以前,几乎没有一个中国人会朗诵,朗诵是后来从西方和日本传入的。

从一百年以前上溯到三千多年前,所有的中国读书人,都是吟诵的。

吟诵经典文献,吟诵诗词文赋,吟诵一切汉文作品。

吟诵着创作,吟诵着欣赏,吟诵着学习和记忆。

吟诵就是汉诗文的活态和原貌。

鲁迅先生在《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中,对自己的私塾老师寿镜吾先生有这样一段回忆:先生自己也念书。

后来,我们的声音便低下去,静下去了,只有他还大声朗读着:——“铁如意,指挥倜傥,一座皆惊呢∽∽;金叵罗,颠倒淋漓噫,千杯未醉嗬……”我疑心这是极好的文章,因为读到这里.他总是微笑起来,而且将头仰起,摇着,向后面拗过去,拗过去。

这里所谓的“朗读”,为什么要加曲线符号呢?因为那就是吟诵。

吟诵的很多性质,在这一段描写中都得到了说明:第一,吟诵是传统的诵读方式,是通过教育体系(私塾和官学)代代相传的。

第二,吟诵是教学方法、学习方式,也是自娱的方式,修身养性,大有助益。

第三,吟诵中的吟咏是有曲调的。

第四,吟诵的时候,吟诵者是摇头摆身,陶然自得的。

鲁迅自己有这样一首诗:惯于长夜过春时,挈妇将雏鬓有丝。

梦里依稀慈母泪,城头变幻大王旗。

忍看朋辈成新鬼,怒向刀丛觅小诗。

吟罢低眉无写处,月光如水照缁衣。

这首诗的后两句,描写了自己创作诗歌的过程,这个过程也就是“吟”。

诗是“吟”成的.而后才要找纸笔录出来。

再往上追溯,李白“吟诗作赋北窗里”,杜甫“新诗改罢自长吟”,韩愈“口不绝吟于六艺之文”,白居易“终日歌吟如狂叟”。

总而言之,吟诵是古代文人创作诗词文赋的方式。

也就是说,当李白们写诗的时候,他们心中流淌的是吟诵的声音。

一直到鲁迅们,也仍然是如此。

而如乐府、词、曲这类歌诗,在其音乐失传之后,也是可以吟诵的。

可以说,吟诵就是古代汉诗文主要的创作方式、诵读方式、传承方式。

吟诵是吟咏和诵读的合称。

吟咏和诵读都是按照汉语的特点和汉文作品的创作规律来进行的。

两者的区别在于,吟咏有曲调,诵读没有曲调。

朗诵和吟诵相比,带有更多的西方文化因素,而且和汉语、汉文的特点不完全契合。

吟诵才是汉语文的原生态形式。

吟诵是中国文化精神的集中体现。

中国文化之不同于西方,基础在于生产方式不同,社会结构不同,表现在于价值观不同、人生观不同。

中国自古就是一个宗族社会,更重视集体利益,更重视推己及人,重视人生的和谐、社会的和谐。

《大学》说:“自天子以至于庶人,壹是皆以修身为本。

”中国传统的各种活动,从治国、济世、做官到隐居、读书、写诗、琴、棋、书、画等等,一切都是以修身为核心的。

比如西方人写poetry,是为了抒情,为了发泄,而中国人写诗,是为了修身,为了观照。

目的不同,因此形态大异。

所以中国古代文化是礼乐文化。

有礼以立规矩,有乐以和人心。

只有在乐中,才能把社会的伦理道德价值观念化成个人的自觉和快乐。

乐者,乐也。

中国的乐不是西方的music,西方的乐是人心的思索和发泄,中国的乐是人心的快乐与和谐。

自春秋时期礼崩乐坏,孔子开创私学,“弦歌”《诗经》,吟诵就在中国的教育系统中,在中国的文人阶层中,作为礼乐精神的继承者,实际上承担起了“乐”的作用。

而雅乐、词曲、民歌、曲艺等,并不是以教化为主要目的的。

因此,吟诵从规则到形式,从外观到内涵,从吟诵内容到吟诵神态,都渗透着中国传统文化,尤其是儒家文化精神。

中华民族除了汉族以外,还有很多少数民族也吟诵汉诗文,比如满族、回族、朝鲜族、壮族、布依族、白族、纳西族等等,这些民族的汉诗文吟诵,有的是直接使用汉语的,有的是使用汉语转读音的,有的是使用本民族语言的。

汉诗文也是通过吟诵的方式进入了这些民族的文化之中。

在我国的台湾地区,吟诵的教育是从幼儿园就开始的。

同时,在东亚东南亚汉文化圈里,日本、朝鲜、韩国、越南、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菲律宾、新加坡等国家都有吟诵汉诗文的传统,而且这个传统一直在传承。

在日本,现今各种吟诗社的会员达500万人以上,也就是说每20个日本人就有一个是吟诗社会员!实际上会吟诗的人又超过这个数字,而他们吟诵的主要是汉诗文。

吟诵在日本也早就进入了卡拉OK,一直是民众生活的一个部分。

他们每年都有多个代表团访华。

而欧美国家,很早就知道中国诗歌是吟诵的,并把这视为中国文化的魅力之一。

所以说,吟诵是中华民族的凝聚力的一个重要方面,也是中国文化对世界发生影响的一个重要途径。

目前中国文化建设面临困境。

主要的原因,就是我们中不中,西不西。

我们引进的西方文化,只是、也只能是皮毛,是表层的技术,不是深层的精神。

而同时我们也丢失了自己文化的内涵。

结果,就造成了我们的文化整体缺乏内涵,缺乏内在统一性的问题,造成了中国人普遍缺失信仰,缺失理想,缺失幸福感,缺失凝聚力。

要解决这个问题,需要重建中国文化。

我们需要在内涵精神的层面上,沟通中西,融汇古今。

首先要做的,就是弄清楚自己文化的原貌,继承自己的文化。

自“五四”新文化运动以来,中国的知识分子为中国文化的发展做出了巨大的努力和贡献,但也应该看到,中国的历史和文化也被西方理论重新筛选和解释了一遍。

今天普通中国人所知道的传统文化,就是被西方理论筛选和解释过的那一个,而不是传统文化的原貌。

中国的历史和文化的真实样貌,还笼罩在一团学术迷雾之中。

“五四”以来一百年前辈们做出的努力值得我们敬重,但是,一百年以后的今天,当中华民族要实现伟大复兴的时候,我们也需要让国人了解中国历史和中国文化的原貌。

吟诵,尽管从90年前赵元任写论文以来,有朱自清、叶圣陶、朱光潜、杨荫浏、南怀瑾、叶嘉莹等等许多大教育家、大学者进行研究和呼吁,但是毕竟为数尚少,没有受到西方理论多少的侵染,可以以中国文化的本来面目进行传承和推广,所以能比较好地起到教化人心、凝聚民族、重塑文化的作用。

通过吟诵,可以使今天的中国人学习到真正的中国文化,并潜移默化地起到教化心灵的作用,荡涤乖戾之气,养成君子之风。

我们吟诵,不是为了吟诵而吟诵。

我们把吟诵事业看成是中国文化重建和复兴事业的一个部分,而且是很切实的一个部分。

吟诵还是一种传统的教育和学习方法,是祖先们几千年的总结和发明,特别适合于学习中国传统文化。

学习中国传统文化最需要的就是背诵,那不是几个公式就可以举一反三的事情。

我们都知道唱歌比朗诵要容易记住歌词,所以吟诵有帮助记忆的功用。

然而,这还不是它的主要作用。

吟诵更大的作用在于激发自觉的学习和个性的理解。

吟诵不仅有旋律、节奏、结构,而且有声音之高下、强弱、长短、清浊,这一切都是用来表达理解的。

现在的老师,讲一首诗,要两节课,写两黑板。

古代的老师们,教一首诗很简单,就是吟诵三遍。

我采访过的很多老先生都说,几十年过去了,那些老师在黑板上写的东西几乎全忘了,而吟诵的老师教的吟诵调,却永远记得。

而且,随着年龄的增长,慢慢体会出老师为什么这么吟,为什么这个字高,那个字低,甚至老师的表情、动作、姿态,都清清楚楚地想起来——原来,老师把自己的理解融进吟诵中一股脑地教给了自己。

然后,学生自然又要加进自己的理解,觉得老师理解得不对的地方,自己也会修正,慢慢成了自己的吟诵调。

——这又是一个学习的过程。

所以,吟诵就是教学的过程。

有人问:吟和唱有什么区别?区别很多,但归根到底就是一点:唱的目的在曲,吟的目的在词。

唱歌,目的是唱旋律,歌词只是提示而已。

不然,为什么那么多烂词、不知所云的词,大家也唱?吟却相反,是因为想充分表达诗中的意思,不得不运用音长、音强、音高各方面的手段,于是吟起来。

所以,吟诵是严格地依字行腔。

大家明白了吟诵不是唱,也就明白了吟诵不是一个曲调,而是一种方法。

吟诵分为基本调和吟诵调。

基本调就是对付不同声调的字的方法。

吟诵的人,什么都可以吟,只要是汉字就可以吟。

依照诗词格律,就会形成不同诗体、文体的基本腔调,这就是基本调,以前又叫“读书调”。

用基本调吟诗,同样的格律就会吟的基本上一样。

然而,每个人都有自己喜欢的诗文,这些诗文,他会在一生之中,反复吟诵。

这个反复涵咏的过程,实际上也就是反复思考、体会作品的过程。

吟诵者会慢慢修改基本调以适合这首特定的诗文。

等到终有一天,吟诵者对自己满意了,认为自己找到了此篇诗文的真感觉,他就拥有了一个吟诵调。

这个吟诵调,是在基本调的基础上改变而来的,只适合这首诗。

吟诵调才是最有价值的。

吟诵调像现代歌曲一样,也是一词一曲的。

这些年来,大家于声律之美是很不讲究了,甚至无视它的存在。

讲文学,只讲文字内容,分析思想内涵、社会背景、段落划分、艺术特点。

语文语文,讲的是我们的母语汉语,怎么能不了解汉语传情达意的方法呢?须知道,汉语的古典文学,最讲究声律,声律乃是表达思想情感的重要手段。

上面说过,汉诗文是吟诵着创作出来的。

吟诵的时候,声音拉的很长。

《尚书·尧典》说:“诗言志,歌永言,声依永,律和声。

”就是说汉语的歌是把说话拉长,而且符合声律(即宫商角徵羽)。

这是声调语言的特点。

像英语这类重音语言,是不可能做到“歌永言”的。

声音拉长的时候,声音本身的意义就被放大、加强、夸张,从而在诗文中占据了重要的地位。

所以汉诗文的涵义,是由字面意义和声韵意义两部分组成的。

一百年来,我们都忽略了声韵意义。

现在的学生念诗,跟外国人的RAP一样,这是外国人读中国诗,而且是不尊重中国诗歌的读法。

我们怎么能学这样的读法呢?声韵的意义全都没有了。

而这种读法,也直接影响到我们对诗文涵义的理解。

脱离母语的特点诵读母语的作品,就等于是脱离了自己的文化在诵读。

作品中的文化底蕴被剥离了。

我举最简单的诗歌为例,像王之涣的《登鹳雀楼》,从小学到大学,都是讲这首诗的意思是积极向上、奋发图强,百尺竿头更尽一步。

这么理解就是由于朗诵的缘故。

古人的诗,是没有标点的,如果那时候有标点的话,那么每个字的后面都要加上一个或者两个破折线:古诗是拉长声音来读的!你这样读一读,还是朗诵时的感觉吗?这首诗用的是“尤”韵,汉语拼音写作“ou”,这是个闭口音。

三十平声韵,各有情绪色彩。

古代的诗话都会告诉你,什么韵飘逸,什么韵萧淡,什么韵豪放,什么韵缠绵。

古人不是乱用韵的,为什么?因为拖长声音的吟诵会加强韵母的感觉的!“尤”韵的字:忧、流、留、游、悠、羞、秋、柔、愁、休、囚、幽等等,哪一个字是积极向上的?朗读的时候觉不出来,一拉长声音吟诵,这个韵的味道就显现了。

这是一首感叹人生易老的愁闷的诗啊。

日头西沉了,一天又要过去,生命像流水一样逝去,所以多想留住时间啊。

要问我是怎么知道千年之前的诗人的心思的?你听一下吟诵就全明白了。

因为一吟诵,什么入声啊,音韵啊,格律啊,全出来了,你一听就知道,这不是一首快乐的诗。

简单的诗是这样,复杂的诗更不用说了。

吟诵就是把诗文的内容吟出来,不是旋律曲调。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