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函数”教学设计_首都师范大学附属育新学校见海荣 (PDF)

合集下载

《函数》(完整版)精品导学案

《函数》(完整版)精品导学案

精品"正版〞资料系列,由本公司独创 .旨在将"人教版〞、〞苏教版"、〞北师大版"、〞华师大版"等涵盖几乎所有版本的教材教案、课件、导学案及同步练习和检测题分享给需要的朋友 .本资源创作于2021年8月,是当前最||新版本的教材资源 .包含本课对应内容,是您备课、上课、课后练习以及寒暑假预习的最||正确选择 .函数学习目标:【知识目标】1、初步掌握函数概念,能判断两个变量间的关系是否可看作函数.2、根据两个变量间的关系式,给定其中一个量,相应地会求出另一个量的值.3、会对一个具体实例进行概括抽象成为数学问题.【能力目标】1、通过函数概念,初步形成学生利用函数的观点认识现实世|界的意识和能力.2、经历具体实例的抽象概括过程,进一步开展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情感目标】1、经历函数概念的抽象概括过程,体会函数的模型思想.2、让学生主动地从事观察、操作、交流、归纳等探索活动,形成自己对数学知识的理解和有效的学习模式.学习重点:1、掌握函数概念.2、判断两个变量之间的关系是否可看作函数.3、能把实际问题抽象概括为函数问题.学习难点:1、理解函数的概念.2、能把实际问题抽象概括为函数问题.一.学前准备:1 )表示两个变量之间的关系有几种方法?2 )(阅读教材P177)预习疑难摘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探究活动(一)师生探究1 )从图中大致可以判断给定的时间所对应的高度h .下面根据图进行填表:t/分0 1 2 3 4 5 ……h/米想一想:对于给定的时间t ,相应的高度h确定吗?2 )做一做瓶子或罐子盒等圆柱形的物体,常常如以下列图那样堆放,随着层数的增加,物体的总数是如何变化的?填写下表:层数n 1 2 3 4 5 …物体总数y …想一想:在这个问题中的变量有几个?分别是什么?(二)议一议1 )在上面我们研究了几个问题的共同点是什么?不同点又是什么?2 )函数的概念如何理解?三.学习体会1.预习的问题解决了吗?2.本节课有哪些收获?四.自我测验一、选择题1.以下变量之间的关系中 ,具有函数关系的有 ( )①三角形的面积与底边 ②多边形的内角和与边数 ③圆的面积与半径④y =12-x 中的y 与x个个个个2.对于圆的面积公式S =πR 2,以下说法中 ,正确的为 ( ) A.π是自变量 B.R 2是自变量 C.R 是自变量D.πR 2是自变量3.以下函数中 ,自变量x 的取值范围是x ≥2的是 ( ) A.y =x -2B.y =21-x C.y =24x D.y =2+x ·2-x4.函数y =212+-x x ,当x =a 时的函数值为1 ,那么a 的值为 ( ) A.3B.-1C.-5.某人从A 地向B 地打长途 6分钟 ,按通话时间收费 ,3分钟内收元 ,每加一分钟加收1元.那么表示 费y (元 )与通话时间x (分)之间的函数关系正确的选项是 ( )二、填空题6.轮子每分钟旋转60转 ,那么轮子的转数n 与时间t (分)之间的关系是__________.其中______是自变量 ,______是因变量.7.方案花500元购置篮球 ,所能购置的总数n (个)与单价a (元 )的函数关系式为______ ,其中______是自变量 ,______是因变量.8.某种储蓄的月利率是0.2% ,存入100元本金后,那么本息和y(元)与所存月数x之间的关系式为______.9.矩形的周长为24 ,设它的一边长为x,那么它的面积y与x之间的函数关系式为______.10.等腰三角形的周长为20 cm,那么腰长y(cm)与底边x(cm)的函数关系式为______ ,其中自变量x的取值范围是______.三、解答题11.如下列图堆放钢管.(1 )填表层数 1 2 3 (x)钢管总数(2 )当堆到x层时,钢管总数如何表示?12.如图,这是某地区一天的气温随时间变化的图象,根据图象答复:在这一天中:(1)______时气温最||高,______时气温最||低,最||高气温是______ ,最||低气温是______;(2)20时的气温是______;(3)______时的气温是6 ℃;(4)______时间内,气温不断下降;(5)______时间内,气温持续不变.13.某市出租车起步价是7元(路程小于或等于2千米) ,超过2千米每增加1千米加收元,请写出出租车费y (元)与行程x (千米)之间的函数关系式.14.一个小球由静止开始在一个斜坡上向下滚动,其速度每秒增加2 m/s ,到达坡底时小球的速度到达40 m/s.(1 )求小球的速度v(m/s)与时间t(s)之间的函数关系式;(2 )求t的取值范围;(3 )求3.5 s时小球的速度;(4 )求n(s)时小球的速度为16 m/s.以下为赠送内容别想一下造出大海,必须先由小河川开始 .成功不是只有将来才有,而是从决定做的那一刻起,持续积累而成!人假设软弱就是自己最||大的敌人,人假设勇敢就是自己最||好的朋友 .成功就是每天进步一点点!如果要挖井,就要挖到水出为止 .即使爬到最||高的山上,一次也只能脚踏实地地迈一步 .今天拼搏努力,他日谁与争锋 .在你不害怕的时候去斗牛,这不算什么;在你害怕的时候不去斗牛,这没什么了不起;只有在你害怕的时候还去斗牛才是真正的了不起 .行动不一定带来快乐,但无行动决无快乐 .只有一条路不能选择- -那就是放弃之路;只有一条路不能拒绝|| - -那就是成长之路 .坚韧是成功的一大要素,只要在门上敲得够久够大声,终会把人唤醒的 .只要我努力过,尽力过,哪怕我失败了,我也能拍着胸膛说:"我问心无愧 ."用今天的泪播种,收获明天的微笑 .人生重要的不是所站的位置,而是所朝的方向 .弱者只有千难万难,而勇者那么能披荆斩棘;愚者只有声声哀叹,智者却有千路万路 .坚持不懈,直到成功!最||淡的墨水也胜过最||强的记忆 .凑合凑合,自己负责 .有志者自有千计万计,无志者只感千难万难 .我中|考,我自信!我尽力我无悔!听从命运安排的是凡人;主宰自己命运的才是强者;没有主见的是盲从,三思而行的是智者 .相信自己能突破重围 .努力造就实力,态度决定高度 .把自己当傻瓜,不懂就问,你会学的更多 .人的活动如果没有理想的鼓舞,就会变得空虚而渺小 .安乐给人予舒适,却又给人予早逝;劳作给人予磨砺,却能给人予长久 .眉毛上的汗水和眉毛下的泪水,你必须选择一样!假设不给自己设限,那么人生中就没有限制你发挥的藩篱 .相信自己我能行!任何业绩的质变都来自于量变的积累 .明天的希望,让我们忘了今天的痛苦 .世|界上最||重要的事情,不在于我们身在何处,而在于我们朝着什么方向走 .爱拼才会赢努力拼搏,青春无悔!。

北京版数学九年级下册《函数的应用》教学设计

北京版数学九年级下册《函数的应用》教学设计

北京版数学九年级下册《函数的应用》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北京版数学九年级下册《函数的应用》主要包括线性函数、二次函数和反比例函数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本章内容是学生在学习了函数基础知识后的进一步应用,旨在让学生掌握函数在实际问题中的运用,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材通过丰富的例题和习题,引导学生学会用函数的观点看待实际问题,培养学生的数学建模能力。

二. 学情分析九年级的学生已经掌握了函数的基本知识,对函数的概念、性质和图象有一定的了解。

但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时,往往难以将实际问题转化为函数问题,缺乏用函数解决实际问题的经验。

此外,学生对二次函数和反比例函数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还不够熟练,需要通过本章内容的学习加以巩固。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使学生掌握线性函数、二次函数和反比例函数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培养学生将实际问题转化为函数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的数学建模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勇于探索、积极思考的精神。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线性函数、二次函数和反比例函数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2.难点:将实际问题转化为函数问题,二次函数和反比例函数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五. 教学方法采用案例教学法、问题驱动法和小组合作法。

通过丰富的例题和习题,引导学生学会用函数的观点看待实际问题,培养学生的数学建模能力。

同时,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和合作交流,提高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具:多媒体教学设备、黑板、粉笔。

2.学具:学生用书、练习册、文具。

3.教学资源:与本节课相关的网络资源、案例素材。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一个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引入本节课的主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例如:某商店进行打折活动,原价100元的商品打8折,问打折后的价格是多少?2.呈现(15分钟)教师引导学生将实际问题转化为函数问题,展示如何用函数来描述这个问题。

北京课改版数学八年级下册14.1《函数》教学设计2

北京课改版数学八年级下册14.1《函数》教学设计2

北京课改版数学八年级下册14.1《函数》教学设计2一. 教材分析北京课改版数学八年级下册14.1《函数》是学生在学习了初中数学基础知识后,进一步深入研究数学中的一种基本概念和运算方法。

本节内容主要包括函数的概念、函数的表示方法、函数的性质和函数图像等。

通过本节内容的学习,使学生了解函数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学习本节内容前,已经掌握了实数、代数式、方程等基础知识,具备了一定的逻辑思维和抽象思维能力。

但对于函数这一概念,由于其抽象性,学生可能存在一定的理解难度。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关注学生的学习需求,通过实例引入、图像展示等方法,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函数的相关概念和性质。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使学生理解函数的概念,学会用函数表示实际问题中的数量关系,掌握函数的表示方法,会绘制简单的函数图像。

2.过程与方法:通过实例分析、合作交流、动手操作等方法,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数学思维水平。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学习函数的兴趣,培养学生积极思考、勇于探索的精神,体会数学在生活中的重要作用。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函数的概念、函数的表示方法、函数的性质和函数图像。

2.难点:函数概念的理解,函数图像的绘制和分析。

五. 教学方法1.实例引入法:通过生活中的实际例子,引导学生理解函数的概念。

2.合作交流法:学生在小组内讨论、交流,共同解决问题,提高学生的合作能力。

3.动手操作法:学生动手绘制函数图像,加深对函数性质的理解。

4.引导发现法:教师引导学生发现函数的性质,培养学生的发现能力和思维品质。

六. 教学准备1.教学课件:制作函数概念、表示方法、性质和图像等方面的课件,辅助教学。

2.练习题:准备一些与函数相关的练习题,用于巩固所学知识。

3.教学工具:准备黑板、粉笔、直尺、圆规等教学工具。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生活中的实例,如气温随时间的变化、商品价格随数量的变化等,引导学生思考这些现象背后的数量关系,引出函数的概念。

2024春新教材高中数学3.1.2函数的表示法教学设计新人教A版必修第一册

2024春新教材高中数学3.1.2函数的表示法教学设计新人教A版必修第一册
解析:由于函数图像开口向下,我们知道a < 0。对称轴为x = 1,意味着函数的顶点坐标为(1, f(1))。我们可以利用顶点公式来表示顶点坐标:
f(1) = a(1)^2 + b(1) + c = a + b + c
同时,由于对称轴是顶点的x坐标,我们可以得到b的关系:
b = -2a
答案:a < 0,b = -2a,c的值任意
在教学设计中,应注重让学生通过实际问题来理解函数的概念,通过绘制函数图像来直观感受函数的特性,通过解析式来精确描述函数的关系。在教学过程中,要注重学生的参与和实践,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思维能力。同时,要结合学生的实际水平,适当加深知识点的深度,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力。
核心素养目标
学情分析
教学方法与策略
2024春新教材高中数学3.1.2函数的表示法教学设计新人教A版必修第一册
授课内容
授课时数
授课班级
授课人数
授课地点
授课时间
教材分析
“2024春新教材高中数学3.1.2函数的表示法教学设计新人教A版必修第一册”这一章节主要介绍了函数的表示方法,包括列表法、图象法和解析式法。内容涵盖了函数的基本概念、函数的图像以及函数的解析式。本章节内容是高中数学的基础知识,对于学生理解函数的内涵和外延具有重要意义。
5.函数的图像:通过绘制函数的图像,可以直观地观察函数的特性,如峰值、谷值、拐点等。
6.函数的解析式:通过解析式,可以精确地描述函数的关系,进行数学推导和计算。
板书设计
①条理清楚、重点突出、简洁明了
1.函数的概念:通过列表法、图象法、解析式法三种方式来表示函数的关系。
2.函数的表示方法:列表法(例:f(x) = x^2)、图象法(例:y = 2x + 1)、解析式法(例:f(x) = ax + b)。

北师大版八年级上册《函数》教案

北师大版八年级上册《函数》教案

北师大版八年级上册《函数》教案《北师大版八年级上册《函数》教案》这是优秀的教学设计文章,希望可以对您的学习工作中带来帮助!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目标:1、初步掌握函数概念,能判断两个变量间的关系是否可看作函数。

2、根据两个变量间的关系式,给定其中一个量,相应地会求出另一个量的值。

3、会对一个具体实例进行概括抽象成为数学问题。

过程与方法目标:1、通过函数概念,初步形成学生利用函数的观点认识现实世界的意识和能力。

2、经历具体实例的抽象概括过程,进一步发展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尝试从函数的角度看问题,培养学生的知识整合能力和建模意识,体验数学的工具功能,体会数学的价值。

重点:掌握函数概念。

判断两个变量之间的关系是否可看作函数。

能把实际问题抽象概括为函数问题。

难点:1、理解函数的概念。

2、能把实际问题抽象概括为函数问题教学流程:情境引入探究1:你坐过摩天轮吗?想一想,如果你坐在摩天轮上时,随着时间的变化,你离开地面的高度是如何变化的?因为人随轮一直做圆周运动。

所以人的高度过一段时间就会重复依次,即转动一圈高度就重复一次。

请看下图,反映了旋转时间t(分)与摩天轮上一点的高度h(米)之间的关系。

大家从图上可以看出,每过6分钟摩天轮就转一圈。

高度h完整地变化一次。

而且从图中大致可以判断给定的时间所对应的高度h。

问题:在这个问题中,我们研究的对象有几个?分别是什么?回答:研究的对象有两个,是时间t和高度h。

想一想:对于给定的时间t,相应的高度h确定吗?探究2:罐子盒等圆柱形的物体,常常如下图那样堆放,随着层数的增加,物体的总数是如何变化的?填写下表:层数n12345…物体总数y1361015…问题:在这个问题中的变量有几个?分别师什么?回答:变量有两个,是层数与圆圈总数。

想一想:对于给定的层数n,相应的物体总数y确定吗?探究3:一定质量的气体在体积不变时,假若温度降低到-273℃,则气体的压强为零.因此,物理学把-273℃作为热力学温度的零度.热力学温度T(K)与摄氏温度t(℃)之间有如下数量关系:T=t+273,T≥0.(1)当t分别等于-43,-27,0,18时,相应的热力学温度T是多少?230k,246k,273k,291k问题:本题中反应了哪两个变量之间的关系?回答:摄氏温度t与热力学温度T想一想:给定一个大于-273℃的t值,你能求出相应的T值吗?议一议:1、上面的三个问题中,都有几个变量?①时间t、相应的高度h;②层数n、物体总数y;③热力学温度T、摄氏温度t。

初中京教版函数教案

初中京教版函数教案

初中京教版函数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理解函数的概念,掌握函数的表示方法;(2)了解函数的性质,学会分析函数的单调性、奇偶性、周期性;(3)学会运用函数解决实际问题,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观察、分析、归纳、推理等方法,探索函数的性质;(2)运用数形结合的思想,理解函数的图象与性质之间的关系;(3)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和好奇心,激发学生学习函数的积极性;(2)培养学生勇于探究、勇于挑战的精神,增强学生的自信心;(3)培养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二、教学内容1. 函数的概念与表示方法(1)函数的定义:一般形式为y=f(x);(2)函数的表示方法:解析式、表格、图象等。

2. 函数的性质(1)单调性:增函数、减函数;(2)奇偶性:奇函数、偶函数;(3)周期性:周期函数、周期。

3. 函数图象的分析(1)了解函数图象的形状、位置、趋势等;(2)学会利用函数图象分析函数的性质;(3)学会运用函数图象解决实际问题。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重点:函数的概念、表示方法,函数的单调性、奇偶性、周期性,函数图象的分析。

2. 难点:函数性质的证明,函数图象与性质之间的关系。

四、教学过程1. 导入:(1)引导学生回顾已学过的数学知识,如方程、不等式等;(2)提问:这些知识与函数有什么关系?引发学生对函数的思考。

2. 知识讲解:(1)讲解函数的概念,引导学生理解函数的本质;(2)介绍函数的表示方法,让学生掌握不同的表达方式;(3)讲解函数的单调性、奇偶性、周期性,并通过实例进行分析;(4)讲解函数图象的分析方法,引导学生学会从图象中获取信息。

3. 课堂练习:(1)布置练习题,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2)鼓励学生相互讨论、交流,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3)挑选学生上台展示解题过程,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

北师大函数教案

北师大函数教案

北师大函数教案教案标题:北师大函数教案教案概述:本教案旨在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函数的基本概念、性质以及函数的应用。

通过引导学生进行实际问题的建模和解决,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案适用于北师大的函数教学,适用年级为高中数学课程。

教学目标:1. 理解函数的定义及其相关概念,如定义域、值域、图像、反函数等。

2. 掌握函数的性质,如奇偶性、单调性、周期性等。

3. 能够应用函数解决实际问题,如函数建模、函数关系的分析等。

4. 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1. 函数的定义及其相关概念。

2. 函数的性质和特点。

教学难点:1. 函数的应用,如函数建模和实际问题的解决。

2. 函数性质的证明和推理。

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a. 熟悉函数的定义、性质和应用。

b. 准备相关教学资源,如教材、课件、实例题等。

c. 确定教学方法和教学步骤。

2. 学生准备:a. 复习前置知识,如数集、坐标系等。

b. 准备教材和学习工具。

教学过程:Step 1: 引入函数的概念 (10分钟)a. 通过提问和讨论引导学生思考函数的定义和基本概念。

b. 介绍函数的定义,包括定义域、值域、图像等。

Step 2: 函数的性质和特点 (20分钟)a. 介绍函数的奇偶性、单调性、周期性等性质,通过图像和实例进行说明。

b. 引导学生观察、总结函数的性质和特点。

Step 3: 函数的应用 (30分钟)a. 通过实际问题引导学生进行函数的建模和分析。

b. 分组讨论和展示各自的解决方案。

c. 教师进行点评和总结。

Step 4: 练习与巩固 (20分钟)a. 提供一些练习题,让学生巩固所学的函数概念和性质。

b. 鼓励学生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

Step 5: 总结与反思 (10分钟)a. 教师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和归纳。

b. 学生对所学内容进行反思和提问。

教学延伸:1. 鼓励学生进行更多的实际问题建模和解决,提高应用能力。

2. 引导学生进行函数性质的证明和推理,培养逻辑思维和数学推理能力。

北京版数学八年级下册《14.1 函数》教学设计

北京版数学八年级下册《14.1 函数》教学设计

北京版数学八年级下册《14.1 函数》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14.1 函数》是北京版数学八年级下册的教学内容,本节内容主要介绍了函数的概念、性质和简单的函数图像。

这部分内容是学生学习数学的基础,也是进一步学习高中数学的重要基础。

通过本节内容的学习,学生应该能够理解函数的基本概念,掌握函数的性质,能够绘制一些简单的函数图像。

二. 学情分析八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数学基础,对数学符号和概念有一定的理解。

但是,对于函数这一抽象的概念,学生可能初次接触,理解起来可能存在一定的困难。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注重引导学生从具体的事物中抽象出函数的概念,逐步理解函数的性质。

三. 教学目标1.了解函数的概念,能够准确地描述函数的关系。

2.掌握函数的性质,能够运用函数的性质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3.学会绘制一些简单的函数图像,能够通过函数图像理解函数的性质。

四. 教学重难点1.函数的概念和性质的理解。

2.函数图像的绘制和理解。

五. 教学方法1.采用问题驱动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从实际问题中抽象出函数的概念。

2.使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展示函数的图像,帮助学生直观地理解函数的性质。

3.采用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让学生在合作中探讨和发现函数的性质。

六. 教学准备1.多媒体教学设备。

2.函数图像的示例。

3.练习题和学习资料。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通过展示一些实际问题,如温度随时间的变化、物体的高度随时间的变化等,引导学生思考这些问题的共同特点,从而引出函数的概念。

2.呈现(10分钟)呈现函数的定义和性质,让学生初步了解函数的概念。

同时,展示一些简单的函数图像,让学生直观地感受函数的性质。

3.操练(10分钟)让学生通过小组合作的方式,探讨和发现函数的性质。

教师提供一些函数图像,让学生分析函数的性质,并能够用语言准确地描述出来。

4.巩固(10分钟)让学生独立完成一些练习题,巩固对函数概念和性质的理解。

教师对学生的解答进行指导和评价。

八年级数学下册14.1.1函数教案北京课改版

八年级数学下册14.1.1函数教案北京课改版

14.1。

1函数一、教学目标1、了解变量与常量的意义;2、体会运动变化过程中的数量变化.3、会用含一个变量的代数式表示另一个变量.二、课时安排:1课时。

三、教学重点:变量与常量。

四、教学难点:对变量的判断。

五、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世界上的万物都在不停地发展着、变化着,在这些发展和变化的过程中,存在着各式各样相关联的量。

例如,从家走向学校,在商店里购物,在操场上进行百米赛跑,飞机从北京飞往上海……在这些活动中存在着很多变化着的量。

这些量在变化中有什么规律?有什么相依关系?用什么方法来反映这些量的变化规律和它们之间的相依关系?怎样运用这些规律和关系来解决我们生活中遇到的问题呢?下面我们学习函数.(二)讲授新课交流:1、在章前页所列举的每一项活动中,都存在着哪些相关联的量?这些量中,哪些量是在不断变化的?哪些量是保持不变的?2、在你的身边是否有这样的事物,它涉及变化的量和不变的量?同学们思考并回答。

(三)重难点精讲从北京到上海的飞机在飞行过程中,涉及的量有:飞行时间、飞行里程、乘客的总人数、行李的总质量、油箱内的剩余油量……其中,飞行时间、飞行里程、剩余油量等都是不断变化的量;乘客的总人数、行李的总质量都是不变的量……一般地,在一个变化的过程中,可以取不同数值的量叫做变量,只取同一数值的量叫做常量.典例:例1、判断下列各题中,哪些是常量,哪些是变量:(1)用公式S=πr2计算圆的面积;(2)用公式s=vt计算汽车以每小时80千米匀速行驶的路程;(3)一个容积是10万升的储油罐内储满了汽油,如果每天运出4000升,计算储油罐内的剩余油量。

解:(1)在S=πr2中,π是常量,r和S都是变量;(2)在s=80t中,80是常量,s和t都是变量;(3)“10万升”和“4000升”是常量,“供油的天数”和储油罐内的“剩余油量”都是变量.跟踪训练:指出下列关系式中的变量与常量:(1)y = 3x -4,(2) y=x,(3) y= x2+2x-8。

八年级数学上册(北大师版)配套教学教案:4.1函数

八年级数学上册(北大师版)配套教学教案:4.1函数

全新修订版教学设计(教案)八年级数学上册老师的必备资料家长的帮教助手学生的课堂再现北师大版4.1函数1.掌握函数的概念以及表示方法;(重点)2.会求函数的值,并确定自变量的取值范围.(难点)一、情境导入在学习与生活中,经常要研究一些数量关系,先看下面的问题.如图是某地一天内的气温变化图.从图中我们可以看到,随着时间t(时)的变化,相应地气温T(℃)也随之变化.那么在生活中是否还有其他类似的数量关系呢?二、合作探究探究点一:函数的有关概念【类型一】函数的识别下列关系式中哪些是函数,哪些不是?(1)y=x;(2)y=x2+z;(3)y2=x;(4)y =±x.解析:要判断一个关系式是不是函数,首先看这个变化过程中是否只有两个变量,其次看每一个x的值是否对应唯一确定的y 值.解:(1)此关系式只有两个变量,且每一个x值对应唯一的一个y值,故它是函数.(2)此关系式中有三个变量,因此y不是x的函数.(3)此关系式中虽然只有两个变量,但对于每一个确定的x值(x>0)对应的都有2个y值,如当x=4时,y=±2,故它不是函数.(4)对于每个确定的x值(x>0)对应的都有2个y值,如当x=9时,y=±3,故它不是函数.方法总结:由函数的定义可知在某个变化过程中,有两个变量x和y,对于每一个确定的x值,y值都有且只有一个值与之对应,当x值取不同的值时,y的值可以相等也可以不相等,但如果一个x的值对应着两个不同的y值,那么y一定不是x的函数.根据这一点,我们可以判定一个关系式是否表示函数.【类型二】自变量的取值范围。

北师大版八年级数学上册4.1 《函数》集体备课教学案

北师大版八年级数学上册4.1 《函数》集体备课教学案

八年级数学上册集体备课教案4.1 函数一、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通过本节学习,应初步掌握函数的概念,会判断两个变量间的关系是否可以看作函数关系通过具体实例的抽象概括过程,发展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

◆过程与方法1.由一些实际生活中的例子引入一个量随着另一个量变化而变化的问题—一次函数。

2.让学生自己探索在一些关系中一个量是如何随着另一个量而变化的,体会函数的内涵。

3.总结函数概念的内容,通过一部分练习,让学生深入理解函数的定义。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讲述函数的概念让学生建立变量和运动的观点。

二、教学重难点1.重点:变量的理解以及函数概念的理解。

2.难点:能够从日常生活中领语一些变量之间的一些函数关系,应用函数解决现实生活中的愿。

三、教法学法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学习方法,数形结合和转化的数学思想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复备记录创设情景引入新课展示有关古诗词,提请学生思考问题。

早穿皮袄午穿纱,围着火炉吃西瓜。

高处不胜寒。

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

分析古诗词中的句子,找出有关时间,温度的词语,分析它们之间的关系。

承接上一学期变量关系的学习,让学生感受到变量之间关系的是通过多种形式表现出来的,感受研究函数的必要性。

新授课设置情景情景一:你去过游乐园吗?你坐过摩天轮吗?你能描述一下坐摩天轮的感觉吗?当人坐在摩天轮上时,人的高度随时间在变化,那么变化有规律吗?摩天轮上一点的高度h与旋转时间t之间有一定的关系,右图就反映了时间t(分)与摩天轮上一点的高度h(米)之间的关系.你能从上图观察出,有几个变化的量吗?当t分别取3,6,10时,相应的h是多少?给定一个t值,你都能找到相应的h值吗?情景二:瓶子或罐头盒等圆柱形的物体,常常如下图这样堆放。

随着层数的增加,物体的总数是如何变化的?填写下表:情景三:一定质量的气体在体积不变时,假若温度降低到-273℃,则气体的压强为零.因此,物理学把-273℃作为热力学温度的零度.热力学温度T(K)与摄氏温度t(℃)之间有如下数量关系:T=t+273,T≥0.(1)当t分别等于-43,-27,0,18时,相应的热力学温度T是多少?(2)给定一个大于-273 ℃的t值,你能求出相应的T值吗?学生讨论、交流、发言。

北京课改版数学八年级下册14.1《函数》教学设计1

北京课改版数学八年级下册14.1《函数》教学设计1

北京课改版数学八年级下册14.1《函数》教学设计1一. 教材分析《函数》是北京课改版数学八年级下册14.1章节的重点内容。

本章节主要让学生理解函数的概念,掌握函数的性质,以及运用函数解决实际问题。

函数是数学中的重要概念,也是初中数学的核心内容。

在现实生活中,函数有着广泛的应用,如物理学、经济学、生物学等领域。

二. 学情分析八年级的学生已经学习了初中数学的大部分内容,对数学概念和数学思维有一定的理解。

但函数的概念较为抽象,学生可能难以理解。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用生动形象的语言和生活中的实例,帮助学生理解函数的概念和性质。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理解函数的概念,掌握函数的性质。

2.培养学生运用函数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提高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和数学素养。

四. 教学重难点1.函数的概念和性质。

2.运用函数解决实际问题。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生活实例引入函数的概念,让学生在实际情境中理解函数。

2.启发式教学法:引导学生主动思考,发现函数的性质,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

3.小组合作学习:让学生在小组讨论中,共同解决问题,提高学生的合作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学PPT:制作包含函数概念、性质和实际应用的教学PPT。

2.教学实例:准备一些生活中的实例,用于导入和巩固函数知识。

3.练习题:准备一些有关函数的练习题,用于课堂操练和家庭作业。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PPT展示一些生活中的实例,如温度随时间的变化、物体运动的速度等,引导学生思考这些现象背后的数学规律。

通过这些实例,引出函数的概念。

2.呈现(10分钟)讲解函数的定义和性质,让学生理解函数的概念。

通过PPT展示函数的图像,让学生直观地感受函数的性质。

3.操练(10分钟)让学生进行一些函数的练习题,巩固所学的函数知识。

教师在旁边指导,解答学生的疑问。

4.巩固(5分钟)用一些实际问题,让学生运用函数解决。

教师引导学生思考,提示解题思路。

北京版数学九年级下册《函数的应用》教学设计2

北京版数学九年级下册《函数的应用》教学设计2

北京版数学九年级下册《函数的应用》教学设计2一. 教材分析《函数的应用》是北京版数学九年级下册的教学内容,这部分内容主要让学生了解函数的概念,掌握函数的性质,以及运用函数解决实际问题。

教材通过实例引入函数的概念,让学生在具体的情境中感受函数的意义,进而学习函数的表示方法、性质和应用。

本节课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函数的图像、函数的性质以及函数的实际应用。

二. 学情分析九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函数基础知识,他们对函数的概念和性质有一定的了解。

但是,对于函数的图像和实际应用,部分学生可能还存在一定的困难。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注重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实例,理解函数的图像和性质,提高他们运用函数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让学生掌握函数的图像和性质,能够运用函数解决实际问题。

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实例,培养学生抽象概括的能力,提高他们运用函数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他们勇于探究、积极向上的学习态度。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函数的图像和性质,以及运用函数解决实际问题。

2.难点:函数的图像和性质的理解,以及如何运用函数解决实际问题。

五. 教学方法采用问题驱动法、案例教学法和小组合作学习法。

通过设置问题,引导学生观察实例,分析问题,总结规律;通过案例教学,让学生在实际情境中感受函数的意义;通过小组合作学习,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他们合作交流的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学素材:准备相关的实例和实际问题,以及函数的图像和性质的图片。

2.教学工具:准备多媒体教学设备,如投影仪、电脑等。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通过一个实际问题,如“某商店进行打折活动,原价100元的商品打8折,求打折后的价格”,引导学生思考如何用数学模型来表示这个问题。

让学生认识到,解决这个问题需要用到函数的知识。

2.呈现(10分钟)呈现一个具体的实例,如“某城市的气温随时间的变化”,引导学生观察这个实例,分析其中的数量关系。

《函数》教学设计.docx

《函数》教学设计.docx

北师大版八年级上册第四章《一次函数》4.1函数教学设计单位:登封市区第三初级中学姓名:李晓娜日期:2016年1月—、教材分析《函数》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北师大版实骑教科书八年级(上)第四章《一次函数》第一节的内容。

教材让学生分析了大量的问题,感受到在实际问题中存在两个变量,而且这两个变量Z间存在一定的关系,它们的表示方式是多样地,如可以通过列表的方法表示,可以通过画图象的方法表示,还可以通过列解析式的方法表示,但都有着共性:其中一个变量依赖于另一个变量。

教材中的函数概念就是这样从具体实际问题的数量关系和变化规律中抽象出来的,主要是通过学生探索实际问题中存在的大量的变量之间关系,进而抽象出函数的概念。

本节内容是在七年级知识的基础上,继续通过对变量间的关系的考察,让学生初步体会函数的概念,为后续学习打下基础。

同吋,函数的学习可以使学生体会到数形结合的思想方法,感受事物是相互联系和规律的变化。

二、学情分析由常量数学到变量数学的过渡,以函数的引入为标志,宣布了数学问题的研究由处理相对稳定的数学问题进入处理运动、变化的量与量关系的数学问题的领域,抽象层次的再一次提升;由数到形,又到数形结合,研究量与量之间运动、变化过程中表现出的关系,则又是一类研究对象与研究方法的转变而导致的不适应,就岀现了由常量数学到变量数学过渡的这一难关。

三、教学目标1、初步掌握函数概念,能结合具体实例认识函数,并能判断两个变量Z间是否存在函数关系。

2、根据两个变量之间的关系式,给定其中一个量,对应的会求出另一个量的值。

3、了解函数的三种表示方法。

4、通过函数概念的学习,初步形成利用函数观点认识现实世界的意识和能力。

四、教学重点初步掌握函数概念,能判断两个变量间的关系;了解函数的三种表示方法。

五、教学难点函数概念的理解。

六、突破重、难点的方法引导、启发,合作交流七、教学过程设计同学们你还记得我们七年级下册第四章《变量之间的关系》的内容吗?在那一章我们知道了什么是自变量,因变量和常量。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函数》教学设计首都师范大学附属育新学校见海荣
课题名称:14.1.2 函数 数学 学段:第三学段 年级 八年级 书名: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 (八年级 上册) 出版社:人民教育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0 年 5 月 教师姓名 单位 见海荣 首都师范大学附属育新学校 教师年龄 教龄 40 20 指导思想与理论依据 1.数学课程标准指出,从现实生活或具体情境中抽象出数学问题,用数学符号建立函数表示 数学问题中的数量关系和变化规律,有助于学生形成模型思想,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和应用 意识。 2.奥苏泊尔的认知同化学习理论认为,学生从事新的有意义的学习时,必须有适于新知识学 习的原有的认知结构,学生学习就是一个同化和发展自身认知结构的过程。 3.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教师要为学生提供足够的材料和思维空间,要鼓励与提倡解决问题策 略的多样化,恰当评价学生在解决问题过程中所表现出的不同水平;并引导学生通过与他人 的交流选择合适的策略,丰富数学活动的经验,提高思维水平。 教学背景分析 (一)本课时教学内容的功能和地位 本节课是《函数》单元的起始课,主要内容是函数的概念。函数概念来源于客观实际需 要,也来自于数学内部发展的需要。它是以变化和对应的思想为基础的数学概念,是研究运 动变化的重要数学模型,它反映的是变量间的对应规律,它在研究数量关系、空间形式中发 挥了巨大作用,同时它有着广泛的应用。本课的内容也是今后继续学习初等函数的概念、图 象及其性质的基础。 (二)学生情况分析 在本节课之前,学生理解平面直角坐标系的有关知识,能判断图象上点的坐标的实际意 义和变量的变化趋势,知道常见的公式,会求代数式的值,能解一次方程。并在前一节课了 解了变量、常量的意义。八年级学生的思维处于具体运算阶段向形式运算阶段的过渡时期, 这是一个关键时期,因此,本节课需要由具体到抽象的形成新概念。 (三)教学准备 教学方法:主要采用“设置情境-引导发现”的教学法引入新课。在教法和学法上都注 重从具体到抽象、从特殊到一般的概念形成过程。 教学手段:PPT 课件结合板书。 技术准备:PPT 课件。 教学目标
4
学生在老师引导下解决问题。 将 新 知 运 用到生活 中, 用数学 的眼光看 身边的问 题, 体会数 学的应用 价值。
《函数》教学设计首都师范大学附属育新学校见海荣
解 决 问 题
中还有多少汽油? 练习:目前,全球淡水资源日 学生先独立思考,解决问题, 益减少,提倡全社会节约用水。据 测试:拧不紧的水龙头每分钟滴出 然后在老师引导下讨论、交流。 100 滴水,每滴水约 0.05 毫升。小 康同学洗手后, 没有把水龙头拧紧, 水龙头以测试的速度滴水,当小康 离开 x 分钟后,水龙头滴出 y 毫升 的水。 请指出这个问题中的自变量, 哪个量是自变量的函数,试写出用 自变 中学高级
《函数》教学设计首都师范大学附属育新学校见海荣
1.经历函数概念的形成过程,结合实例,了解函数的概念,能举出函数的实例。能确定简单 实际问题中函数自变量的取值范围,并会求出函数值。 2.在函数概念的形成过程中,建立数感和符号意识,体会函数是刻画现实世界中变量间对应 规律的一种数学模型。 3.在函数概念的形成过程中,初步学会用函数思想去描述、研究其变化规律,初步理解对应 的思想,逐步学会运用函数的观点观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4.在积极参与数学活动中,激发求知欲。 教学重点和难点分析 (一)教学重点:函数的概念的形成。 (二)教学难点:对函数概念的理解。 教学过程 教学 环节 (一) 创 设 情 境 , 引 入 概 念 教学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使学生经 历从具体 到抽象的 函数概念 的形成过 程, 符合学 生的年龄 特征、 认知 规律, 有利 于突破难 点。 同时使 学生体会 函数概念 来源于客 观实际需 要, 是以变 化和对应 的思想为 基础研究 运动变化 的重要数 学模型。 开 放性的问 题设计, 给
(三) 正 反 实 例 , 辨 析 概 念
1.判断 y 是否为 x 的函数。 (1) y x 3 。 (2) y
1 ( x 0) 。 x
(3) y x 。 (4) y 2 x 。 2.下列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的曲线, 不能表示 y 是 x 的函数的是:
(1) (2)
(3) (4) 例:一辆汽车的油箱中现有汽油 (四) 50L,如果不再加油,那么油箱中的 应 油量 y(单位:L)随行驶里程 x(单 位:km)的增加而减少,平均耗油量 用 为 0.1L/km。 概 (1) 写出表示 y 与 x 的函数关系 的式子。 念 (2)指出自变量 x 的取值范围。 , (3)汽车行驶 200 km 时,油箱
2 3 1 4
每当面积 S 取定一个值, 一边 长 x 不能随之确定一个值。 3.学生在教师引导下, 结合实 例理解函数定义:在用 10 m 长的 绳子围长方形这个变化的过程中, 另一边长 y 是一边长 x 的函数; 面 积 S 是一边长 x 的函数, 但一边长 x 不是面积 S 的函数。
3.教师给出函数定义。
在一个变化过程中,有两个变 量 x 与 y,并且对于 x 的每一个确 定的值,y 都有唯一确定的值与其 强调: (1)另一变量有对应值。 对应,我们就说 x 是自变量,y 是 x (2)对应值只有一个。 的函数。如果当 x=a 时,y=b,那么 b 叫做当自变量的值为 a 时的函数 4. 教师引导学生提出自己的 值。 不同的表 疑惑,老师为学生解惑。 达方式, 都 预设: 学生可能会认为可以用 揭示了函 解析式表示变量间关系的是函数, 数概念的 老师可以举出其他形式给出的函 本质, 有利 数实例, 进行解惑。 学生认识到函 于学生对 数与表达形式无关。 函数概念 的理解, 同 时认识到 各种方法 表示的必 要性。 (二) 纵 向 联 1.函数与代数式的联系。 学生反思环节填表过程 x 1 2 3 让学生在 反思中建 5-x 4 3 2 1 立函数与 1.已知一边求另一边的过程, 代数式、 方 本质是在下列条件下: ( 1 ) x=1 ; 程 之 间 的 (2) x=2; (3) x=3 分别代数式 5-x 联系, 体会 4
6
3
《函数》教学设计首都师范大学附属育新学校见海荣
系 , 同 化 概 念 2.函数与方程的联系。
的值的过程,从而认识代数式 5-x 函 数 概 念 是代数式中字母 x 的函数。 也来自于 数学内部 2.已知另一边求一边的过程, 发 展 的 需 本质是下列方程: (1)5-x=1.5; 要。 这样的 (2)5-x=2.2; (3)5-x=3.5 的求 设 计 符 合 解过程,认识方程 5-x=y 中的 y 最近发展 是 x 的函数。 区理论, 有 利于学生 形成知识 发展链。 学生独立思考并解决问题, 在 通过正例、 教师引导下进行讨论交流。 反例, 使学 生更加深 刻的认识 函数概念 的本质。
方法多角度谈本节课 方法多角度谈本 学生从知识、 (五) 1. 让学生从知识、 升华学生 的收获体会。 的认识。 节课的收获感悟。 总 结 感 悟 , 升 华 认 识 学生活动的说明 本节课学生首先经历从具体到抽象的函数概念的形成过程, 然后在反思中建立函数与前 面学习的代数式、方程之间的联系,形成知识发展链。接着通过正例、反例的辨析,使学生 更加深刻的认识函数概念的本质。最后将新知运用到生活中,解决实际问题。 学习效果评价设计 评价方式:本节课的效果评价以当堂师生互动反馈为主。既关注学生数学思维能力与发 展水平,也关注学生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作为全章起始课,我对学生能否顺利形成 概念给予了特别的关注。因此,设计了开放的问题情境,为学生提供思维的空间,让不同层 次的学生可以选择不同的问题加以解决, 并恰当评价学生在解决问题过程中所表现出的不同 水平。此外,通过知识应用的反馈进一步评估教学效果。 教学设计说明 本节课在以下几个方面做了一些思考和探索:
1.复习旧知识:用 10 m 长的绳 1.学生依次回答 2 个问题, 这 子围长方形。这里存在变化的过程 里存在变化的过程,有三个变量: 吗?如果存在,请指出其中的变量。 长方形面积 S,长方形一边长 x 和 另一边长 y。 2.(1)学生在老师引导下研 2.思考:上面问题中,每两个 究其中两个变量 x 和 y 之间的关 变量之间有什么联系呢? 系。 一边长 x/m 1 2 3 4 另一边长 y/m 4 3 2 1 用含 x 的代数式表示 y 为 y=5-x(0<x<5)。 每当一边长 x 取定一个值, 另 一边长 y 就随之确定一个值。 (2) 请学生自己任选其中的两 个变量,研究它们之间的关系。 预设 1: 用含 y 的代数式表示 x 为
5
2. 布置作业: 课本第 99 页练习,习题 14.1 第 2 题至第 5 题、6( 必做)。 习题 14.1 第 11 题。(选做)
学生课后独立完成作业, 自我评价 反 馈 课 堂 学习效果。 学习效果。
《函数》教学设计首都师范大学附属育新学校见海荣
1.使学生经历从具体到抽象的函数概念的形成过程,符合学生的年龄特征,符合学生的 认知规律,有利于突破难点。同时使学生体会函数概念来源于客观实际需要,是以变化和对 应的思想为基础的研究运动变化的重要模型。 2.让学生在反思和问题解决中建立函数与前面学习的代数式、方程之间的联系,体会函 数概念也来自于数学内部发展的需要。这样的设计有利于概念的同化,有利于学生形成知识 发展链。 板书设计 1. 函数概念。 2. 函数的表示方法。 例
x =5- y (0< y<5)。
每当一边长 y 取定一个值, 另 一边长 x 就随之确定一个值。
2
《函数》教学设计首都师范大学附属育新学校见海荣
预设 2: 一边长 x/m 面积 S/ m2
1 4
2 6
3 6
4 4
学生提供 探索的空 间和时间。
用含 x 的代数式表示 S 为 S=x(5-x)( 0<x<5) 。 每当一边长 x 取定一个值, 面 积 S 就随之确定一个值。 预设 3: 面积 S/ m2 一边长 x/m 6 4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