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类带薪休假天数的计算方法大全
职工带薪年休假的21种核算公式
![职工带薪年休假的21种核算公式](https://img.taocdn.com/s3/m/c240ab40eef9aef8941ea76e58fafab069dc44ec.png)
1.基本公式:职工带薪年休假的计算公式为“年工作小时数/规定的工作时间×年假天数”。
2.细分计算公式:根据国家规定的休假天数,将职工带薪年休假进一步细分,例如:-年假总天数/12:将年假总天数按照每个月的天数进行平均分配。
-年假总天数/52:将年假总天数平均分配到每周的天数。
-年假总天数/365:将年假总天数平均分配到每天的小时数。
3.累积计算公式:员工在满一定年限后,可累积更多的年假天数。
例如,每满一年增加一天年假,每满五年增加两天年假,以此类推。
4.工龄加成:随着员工工作年限的增长,享受的年假天数也会逐渐增加。
例如,每工作一年增加0.5天年假,每工作五年增加1天年假,以此类推。
5.连续工作天数加成:员工在一定连续工作天数后,享受额外的年假天数。
例如,连续工作超过10天增加0.5天年假,超过30天增加1天年假。
6.销售额加成:根据员工的销售业绩,给予额外的年假天数。
通常是按照销售额的百分比来确定年假加成的比例。
7.团队绩效加成:根据整个团队的绩效,给予团队成员额外的年假天数。
8.年龄加成:员工年龄越高,享受的年假天数也会逐渐增加。
例如,每满一岁增加0.5天年假。
9.婚假加成:员工结婚后,给予额外的年假天数。
10.生育假加成:员工生育后,给予额外的年假天数。
11.病假累计:员工因病请假的天数可以累计到年假中,用于延长休假的时间。
12.加班调休:员工加班的小时数可以用于抵扣年假的天数。
例如,每加班一小时抵扣0.5天年假。
13.公司利润加成:根据公司的盈利情况,给予员工额外的年假天数。
14.公司规模加成:根据公司的规模和人员数量,给予员工额外的年假天数。
15.劳动模范加成:根据员工的劳动模范表现,给予额外的年假天数。
16.节假日加成:员工在特定节假日期间工作的小时数可以用于抵扣年假的天数。
17.公休假日补偿:员工在公休假日上班的,可以获得相应的年假补偿。
18.转岗天数调整:员工转岗后,可能会影响到年假的计算方式,需要调整相应的计算公式。
史上最全职工带薪年休假的21种核算公式
![史上最全职工带薪年休假的21种核算公式](https://img.taocdn.com/s3/m/ee16153400f69e3143323968011ca300a6c3f606.png)
职工带薪年休假是指员工在单位工作一定年限后享受的一定时间的休假制度。
这是在劳动法中规定的职工权益之一,旨在保障员工的工作休息平衡。
公司应根据员工实际工作时长和计薪周期,合理计算并支付员工的带薪年休假工资。
下面是史上最全的职工带薪年休假核算公式:1.标准工资核算法:每天工资=(月工资/当月天数)或(年工资/365)年休假工资=每天工资×年休假天数2.实际工资核算法:每天工资=(实际工资/当月天数)或(实际工资/365)年休假工资=每天工资×年休假天数3.工资合计核算法:年休假工资=年休假合计工资/365×年休假天数4.加班费计算法:年休假工资=(正常工资+加班费)/365×年休假天数5.基本工资计算法:年休假工资=(基本工资/实际工作天数)×年休假天数6.按月计算法:年休假工资=(每月工资/实际工作月份)×年休假月份7.工龄补贴计算法:年休假工资=(基本工资+工龄补贴)/实际工作天数×年休假天数8.应发工资计算法:年休假工资=(应发工资/实际工作天数)×年休假天数9.迟到早退扣款计算法:扣除的迟到早退工资除去的天数/当月实际应发工资年休假工资=(应发工资-迟到早退扣款)/实际工作天数×年休假天数10.计件工资计算法:年休假工资=(计件工资/当月计件天数)×年休假天数11.提成工资计算法:年休假工资=(提成工资/当月提成天数)×年休假天数12.奖金计算法:年休假工资=(奖金/当月实际工作天数)×年休假天数13.调休工资计算法:年休假工资=(调休工资/当月实际工作天数)×年休假天数14.月度固定津贴计算法:年休假工资=固定津贴/实际工作日期×年休假天数15.质检奖金计算法:年休假工资=(质检奖金/实际工作天数)×年休假天数16.餐补计算法:年休假工资=餐补/实际工作天数×年休假天数17.加班津贴计算法:年休假工资=加班津贴/实际工作天数×年休假天数18.工龄工资计算法:年休假工资=(工龄工资/实际工作天数)×年休假天数19.剧组休假工资计算法:年休假工资=剧组休假工资(剧组休假工资可按固定数额或按照合同约定)20.绩效奖金计算法:年休假工资=(绩效奖金/实际工作天数)×年休假天数21.全勤奖金计算法:年休假工资=(全勤奖金/实际工作天数)×年休假天数这些核算公式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灵活调整,确保员工按照合理的标准获得带薪年休假工资。
各类带薪休假天数的计算方法大全
![各类带薪休假天数的计算方法大全](https://img.taocdn.com/s3/m/ac336b874128915f804d2b160b4e767f5acf801e.png)
各类带薪休假天数的计算方法大全在不同的国家和地区,以及不同的公司和组织,计算带薪休假天数的方法可能略有不同。
下面将介绍一些常见的计算方法,供参考:1.固定带薪休假天数:根据劳动法规定,在一些国家和地区,例如中国,雇主会根据员工的工作年限来确定每年的带薪休假天数。
通常,工作年限越长,带薪休假天数越多,例如,0-1年工作年限为5天,1-10年工作年限为10天,10年以上工作年限为15天。
2.劳动年限累积计算:有些国家和地区将带薪休假天数与员工的劳动年限累积计算。
例如,在澳大利亚,雇主会根据员工的工作年限逐渐增加带薪休假天数。
通常,员工在工作满1年后可以获得4周(20天)的带薪休假,接下来每满一年,带薪休假天数增加一天,直到满10年后达到5周(25天)。
3.工作小时数计算:一些雇主会根据员工在公司工作的小时数来计算带薪休假天数。
例如,根据欧洲劳动法规定,员工每工作40小时就有资格获得1小时的带薪休假,因此,如果员工每周工作40小时,那么一年将获得104小时的带薪休假。
4.假期滚存制度:有些公司和组织采用假期滚存制度,员工可以将未使用的带薪休假天数累积到下一年使用。
例如,一年的带薪休假天数为10天,员工只使用了5天,那么剩下的5天可以在下一年继续使用,从而累计到下一年的带薪休假天数。
5.劳动/工作时间百分比计算:一些雇主会根据员工的劳动或工作时间百分比来计算带薪休假天数。
例如,在一些兼职或临时工作岗位中,雇主会按照员工实际工作时间的百分比来确定带薪休假天数。
如果员工每周工作3天,那么按照一周7天的标准,他们将获得3/7的带薪休假天数。
6.劳动/工作时间段计算:在一些特殊行业,如教育或医疗,带薪休假天数可能会根据特定的劳动或工作时间段进行计算。
例如,在一些大学或学校中,带薪休假天数可能会根据学期或学年来计算,通常在每个学期或学年结束时获得带薪休假。
史上最全职工带薪年休假的21种核算公式
![史上最全职工带薪年休假的21种核算公式](https://img.taocdn.com/s3/m/bbc12aebdc3383c4bb4cf7ec4afe04a1b071b0b8.png)
职工带薪年休假是劳动法规定的一项权益,是指员工在工作满一年后所享有的带薪休假。
根据国家相关规定,员工的带薪年休假的计算有不同的公式,下面将介绍21种核算带薪年休假的公式。
一、按照工作时长计算:1.标准工时年休假核算公式:年休假天数=累计工作时间/工作日工时*每年的工作日天数2.非标准工时年休假核算公式:年休假天数=累计工作时间/每年的工作时间*每年的工作日天数二、按照工资计算:3.年休假工资核算公式:年休假工资=员工的月工资/工作日的天数*年休假的天数4.平均工资核算公式:平均工资=员工过去一年的总工资/365*年休假的天数三、按照工龄计算:5.按工龄递增计算:例如,工作满一年后,年休假天数=基础休假天数+(工龄-1)*递增休假天数6.按工龄递增比例计算:例如,工作满一年后,年休假天数=基础休假天数+基础休假天数*递增比例*(工龄-1)四、按照连续工作时间计算:7.连续工作时间多少天后获得年休假:例如,工作满一年后,第n天开始享受年休假,即年休假天数=总的工作天数-n五、按照年龄计算:8.按年龄递增计算:例如,年满18周岁后,年休假天数=基础休假天数+(年龄-18)*递增休假天数六、按照服务期计算:9.按服务期递增计算:例如,工作满3年后,年休假天数=基础休假天数+(服务年限-3)*递增休假天数10.按服务期递增比例计算:例如,工作满3年后,年休假天数=基础休假天数+基础休假天数*递增比例*(服务年限-3)七、按照连续工作天数计算:11.连续工作天数满一定天数后,享受年休假:例如,工作连续365天后,获得年休假,即年休假天数=总的工作天数/连续工作天数八、按照试用期计算:12.需要通过试用期后,才能获得年休假:例如,试用期满后,年休假天数=基础休假天数九、按照加班时长计算:13.加班时长累计到一定程度后,可抵扣年休假:例如,加班满8小时后,抵扣一天年休假,即年休假天数=累计加班小时数/8十、按照达到目标计算:14.达到一定的销售目标后,可获得年休假:例如,年销售额达到一定数额后,获得年休假,即年休假天数=基础休假天数+额外休假天数十一、按照病假和事假计算:15.根据员工的病假和事假情况,进行折算计算:例如,每累计一定天数的病假和事假,扣减一天年休假十二、按照年休假转化计算:16.将未休假的天数转化为年休假:例如,每未休假1天,转化为0.5天年休假,即年休假天数=未休假天数*0.5十三、按照工作成效计算:17.根据员工的工作成效,进行折算计算:例如,工作成效超过一定标准后,增加一定天数的年休假,即年休假天数=基础休假天数+额外休假天数十四、按照公司规定计算:18.根据公司规定的具体计算方式核算年休假天数。
【薪酬福利】职工带薪年休假的21种核算公式(图文详解)
![【薪酬福利】职工带薪年休假的21种核算公式(图文详解)](https://img.taocdn.com/s3/m/0861320f5b8102d276a20029bd64783e09127d12.png)
【薪酬福利】职工带薪年休假的21种核算公式(图文详解) 【薪酬福利】职工带薪年休假的21种核算公式(图文详解)1-年休假概述1-1 年休假的定义1-2 年休假的法律依据1-3 年休假的目的与意义2-年休假的计算方法2-1 年休假的基本计算方法2-2 年休假的工作日计算方法2-3 年休假的服务期限计算方法3-年休假的核算公式3-1 标准的年休假核算公式3-2 弹性工作制下的年休假核算公式3-3 轮班制下的年休假核算公式3-4 薪资结构变动时的年休假核算公式3-5 职工跳槽或离职时的年休假核算公式4-年休假的额度管理4-1 年休假的最低额度规定4-2 年休假的最高额度规定4-3 年休假的额度可兑换管理4-4 其他特殊情况下的年休假额度管理5-年休假的请假与补休5-1 年休假的请假流程与规定5-2 年休假的补休流程与规定5-3 年休假的销假与剩余假期管理6-年休假的计提与发放6-1 年休假的计提规则与频率6-2 年休假的发放时间与方式6-3 年休假的计提与发放记录管理7-年休假的结余与结转7-1 年休假的结余管理规定7-2 年休假的结转规定与操作7-3 年休假结余的处理与补偿8-年休假的合规性与防范措施8-1 年休假的法律合规性维护8-2 年休假的风险预警与辨识8-3 年休假的违规与纠纷解决【附件】1-年休假申请表格2-年休假计算表格3-年休假记录表格【法律名词及注释】1-年休假:指职工在连续工作一年以上后享有的休假时间。
2-弹性工作制:一种灵活的工作时间安排方式,根据工作量的变化,允许职工调整工作时间。
3-轮班制:职工按照一定的班次轮换上班。
4-计提:指将年休假的时间算入薪资结构中。
5-结转:将一年内未休假的额度延续到下一年。
6-合规性:符合法律法规和公司规章制度的合法性和规范性。
7-风险预警:对可能产生风险的事项提前预判和警示。
8-违规:违反相关法律法规或公司规章制度的行为。
职工带薪年休假的二十一种核算公式
![职工带薪年休假的二十一种核算公式](https://img.taocdn.com/s3/m/a990d419814d2b160b4e767f5acfa1c7aa0082ae.png)
带薪年休假是指员工在法定工作年限内享受的具有薪资待遇的休假。
不同国家和地区对带薪年休假的计算方式有所不同,以下列出了一些常见的核算公式供参考:1.按照工作年限核算:根据员工的实际工作年限,每满一年享受一定天数的带薪年休假,如每满一年休假5天。
2.按照工作日核算:根据公司制定的工作日计算,每满一定工作日享受一天的带薪年休假,如每满60个工作日休假1天。
3.按照工作时长核算:根据员工的实际工作时长,每满一定时长享受一天的带薪年休假,如每满1000个工作小时休假1天。
4.按照出勤天数核算:根据员工的实际出勤天数,每满一定出勤天数享受一天的带薪年休假,如每满200天休假1天。
5.按照劳动合同规定核算:根据劳动合同中约定的带薪年休假天数和时间计算,如每年带薪年休假10天,期间为7月1日至6月30日。
6.按照劳动法规定核算:根据国家或地区的劳动法规定,每年享受一定天数的带薪年休假,如每年享受带薪年休假15天。
7.按照年龄核算:根据员工的年龄进行核算,年龄越大享受的带薪年休假天数越多。
8.按照职务级别核算:根据员工的职务级别进行核算,职务级别越高享受的带薪年休假天数越多。
9.按照工作表现核算:根据员工的工作表现进行核算,工作表现越好享受的带薪年休假天数越多。
10.按照工龄核算:根据员工的实际工龄进行核算,工龄越长享受的带薪年休假天数越多。
11.按照公司规定核算:根据公司制定的带薪年休假政策进行核算,如公司规定每年带薪年休假7天。
12.按照个人选择核算:员工可以根据个人需求选择带薪年休假的天数,公司根据员工的选择安排相应的休假天数。
13.按照生育假核算:女性员工在生育期间享受一定天数的带薪年休假。
14.按照病假核算:员工在病假期间享受一定天数的带薪年休假,以补偿因疾病而不能工作的情况。
15.按照婚假核算:员工在婚假期间享受一定天数的带薪年休假,以补偿因婚礼等活动而不能工作的情况。
16.按照年度绩效核算:根据员工的年度绩效进行核算,绩效越好享受的带薪年休假天数越多。
带薪年假天数计算的三种公式
![带薪年假天数计算的三种公式](https://img.taocdn.com/s3/m/31c887ebbb0d4a7302768e9951e79b8968026815.png)
带薪年假天数计算的三种公式带薪年假是法律规定给职工的基本权利,一般的公司都是有的,那天数是怎么计算的?有什么计算公式吗?以下是店铺为你整理的带薪年假天数计算的三种公式相关资料,希望大家喜欢!带薪年假天数计算公式公式一、符合休假资格的新入职员工当年度年休假=(当年度剩余日历天数÷365)×全年应享受天数【法条规定】《企业职工带薪年休假实施办法》第五条职工新进用人单位且符合本办法第三条规定的,当年度年休假天数,按照在本单位剩余日历天数折算确定,折算后不足1整天的部分不享受年休假。
前款规定的折算公式和折算方法为:(当年度在本单位剩余日历天数÷365天)×职工本人全年应当享受的年休假天数。
【实例解析】张三在a公司已连续工作2年以上,今年8月31日离职,9月1日入职b公司,张三在b公司剩余日历天数为122天。
按照年休假条例的规定,张三年度休假天数应为5天。
因其新入职b 公司,则张三在b公司当年度的年休假天数应为(122÷365)×5天≈1.67天。
由于0.67天不足1整天,因此张三今年的年休假天数为1天。
【特别提示】按照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的复函,“职工连续工作1年以上”,既包括在同一用人单位连续工作满1年以上的情形,也包括在不同用人单位连续工作1年以上的情形。
所以,有些员工一入职就可折算享受当年度年休假。
公式二、离职时年休假=(当年度已过日历天数÷365)×全年应享受天数-当年度已休天数【法条规定】《企业职工带薪年休假实施办法》第十二条用人单位与职工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时,当年度未安排职工休满应休年休假的,应当按照职工当年已工作时间折算应休未休年休假天数并支付未休年休假工资报酬,但折算后不足1整天的部分不支付未休年休假工资报酬。
前款规定的折算公式和方法为:(当年度在本单位已过日历天数÷365天)×职工本人全年应当享受的年休假天数-当年度已安排年休假天数。
职工带薪年休假的二十一种核算公式
![职工带薪年休假的二十一种核算公式](https://img.taocdn.com/s3/m/7755004a7ed5360cba1aa8114431b90d6d858961.png)
职工带薪年休假的二十一种核算公式职工带薪年休假是国家法律规定的劳动者福利之一,其实施对于保障劳动者权益、提高职工生产积极性、增强用人单位的竞争力起着重要作用。
那么,如何正确计算职工带薪年休假的天数和费用是每个雇主都需要了解的问题。
下面列出了二十一种精确的计算公式供大家参考:1.全年带薪年休假天数=员工服务年限/12+基础年休假天数2.按小时计算每小时的带薪年休假费用=职工每月薪水/20/8/21.753.全年带薪年休假费用=每小时带薪年休假费用*全年可休时数4.按天计算每天的带薪年休假费用=职工每月薪水/21.755.全年带薪年休假费用=每天带薪年休假费用*全年可休天数6.带薪年休假天数=平均每月工作天数*服务年限/127.带薪年休假费用=带薪年休假天数每日工资当地最低工资标准8.全年带薪年休假费用=每日工资日平均工作天数全年带薪年休假天数9.全年带薪年休假费用=全年应发工资/12*1.5%10.带薪年休假费用=当地月最低工资标准*带薪年休假天数11.带薪年休假费用=当地月平均工资*带薪年休假天数12.带薪年休假费用=员工的收入总额/工作实际天数*带薪年休假天数13.带薪年休假费用=员工上一年度的收入总额/工作实际天数*带薪年休假天数14.全年带薪年休假费用=(员工上一年平均每月收入当地缴纳公积金比例)带薪年休假天数15.带薪年休假费用=净利润/职工数*年度可休假天数16.全年带薪年休假费用=年薪*发工资的月数/1217.全年带薪年休假费用=基本工资1.5%带薪年休假天数18.全年带薪年休假费用=基本工资当地法定带薪年休假比例服务年限19.全年带薪年休假费用=基本工资法定带薪年休假比例服务年限+公司五险一金基数1.5%带薪年休假天数20.每日的带薪年休假费用=员工的月工资/当月的工作天数21.全年带薪年休假费用=每日的带薪年休假费用*全年可休假天数,雇主们可以根据企业自身的情况和当地的劳动法规,选取相应的计算方法,切实做好职工带薪年休假的核算工作,让企业的管理更加科学、合理。
2023年带薪休假工资计算公式大全
![2023年带薪休假工资计算公式大全](https://img.taocdn.com/s3/m/0b5aa284f021dd36a32d7375a417866fb84ac0eb.png)
2023年带薪休假工资计算公式大全2023年带薪休假工资计算公式大全带薪休假工资计算公式律师解析:在一般情况下职工享受年休假期间可以获得与日常工作期间相同的工资,其具体计算公式为:职工本人月工资÷月计薪天数×休假天数。
法律依据:《劳动法》第45条国家实行带薪年休假制度。
劳动者连续工作一年以上的,享受带薪年休假。
具体办法由国务院规定。
员工的工伤休假工资怎么算员工的工伤休假工资的计算方法主要是:1.依据《工伤保险条例》第三十三条之规定,职工因工作遭受事故伤害或者患职业病需要暂停工作接受工伤医疗的,在停工留薪期内,原工资福利待遇不变,由所在单位按月支付。
2.一般来说,应该是按工伤职工受伤前12个月的平均工资来发放工伤停工留薪期工资。
3.但在实际中,很多单位是按照底薪,地区最低工资标准等发放,这种做法是违法的,工伤职工可以到当地劳动监察大队投诉或直接去劳动仲裁委员会提请仲裁申请,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3.至于病假工资,根据《关于贯彻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若干问题的意见》第五十九条规定“职工患病或非因工负伤治疗期间,在规定的医疗期内由企业按有关规定支付其病假工资或疾病救济费,病假工资或疾病救济费可以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支付,但不能低于最低工资标准的80%。
”产假工资计算公式生产女职工的产假:单胎顺产90天,其中产前休息十五天,产后休息七十五天;难产者,增加15天;符合计划生育晚育条件的,另增加晚育假15天;多胞胎生育者,每多生育1个婴儿增加产假15天。
自然流产女职工的产假:妊娠3个月以内自然流产或者宫外孕者,产假30天;妊娠3个月以上7个月以内自然流产,产假45天。
产假,“工资”应全拿。
女职工产假期间一般不从单位领工资,而是享受生育生活津贴,有多长产假,就领多久的生育生活津贴。
(一)从业生育女职工缴纳社会保险费累计满一年的,其生育生活津贴按本人生产或流产当月的城镇养老保险费缴费基数乘以本人按规定享受的生育生活津贴期限计发。
各类带薪年休假天数的计算方法大全
![各类带薪年休假天数的计算方法大全](https://img.taocdn.com/s3/m/15c498763186bceb19e8bba4.png)
各类带薪年休假天数的计算方法大全职工带薪年休假的计算公式随着国家《职工带薪年休假条例》及《企业职工带薪年休假实施办法》的颁布,年休假越来越成为企业和员工不断关注的重点,员工关心可以休多长时间,如何休?而企业更多关心的是到底应该给几天年休假?是不是给的合理?有没有少给?如员工A,2008年10月15日新进用人单位,入职前累计工作时间为11个月,那么A在08年可以休年假吗?如果可以,能休几天?如果职工的年休假不能计算出准确天数,一旦发生少算少给的情况,可能引发诸如损害劳动者权益要求解除劳动关系给予经济补偿金、要求按照职工日工资收入的300%支付年休假工资报酬等劳动争议,用人单位将面临巨大的经济风险。
但是对于一个上百人的企业来说,要准确核算出每位员工当年度的年休假天数是不容易的。
笔者根据企业与员工的实际情况,对相关情况与计算公式做了分析,希望能给人力资源管理者一定的启发。
根据《职工带薪年休假条例》第五条的规定和《企业职工带薪年休假实施办法》第五条的精神,考虑到大中型企业人数众多、情况复杂的原因,笔者建议按照企业按照自然年度为周期计算员工的年休假天数,而不是按照员工入职日期为年度周期起点计算员工年休假。
针对上面08年10月15日入职,累计工作时间11个月的情况,根据《企业职工带薪年休假实施办法》第三、四条,职工连续工作满12个月以上的,享受带薪年休假,年休假天数根据职工累计工作时间确定的规定,员工自08年11月15日起就满足工龄满一年的条件可以享受年休假。
问题是从08年11月15日到08年12月31日,企1、社会工龄为零:这是最简单的情况。
员工本年度内年休假为零。
一般常见于应届毕业生第一次工作。
例如:姓名入职时间社会工龄(月)08年年休假天数A 2008.1.1 0 0B 2008.5.20 0 0C 2008.10.13 0 02、有社会工龄:1) 社会工龄小于12个月,员工入职后在本年度遇到临界点。
职工带薪年休假的二十一种核算公式(1)
![职工带薪年休假的二十一种核算公式(1)](https://img.taocdn.com/s3/m/c129af821b37f111f18583d049649b6648d709d0.png)
职工带薪年休假的二十一种核算公式导言按照《劳动法》和《年休假条例》的相关规定,每位职工均有带薪年休假的权利。
对于企事业单位而言,如何把握好职工的带薪年休假,不仅是一项法律义务,更是一份人力资源管理的任务。
那么,如何准确地核算职工的带薪年休假的时间和工资呢?本文将介绍二十一种职工带薪年休假的核算公式,以供企业和职工参考。
核算公式公式1职工带薪年休假工资 = 每日工资 × 年休假天数公式2每日工资 = 年薪 ÷ 365公式3年休假天数 = (年度休息日天数 + 年度节假日天数)× 年休假比例公式4年休假比例 = 工龄 ÷ 12 (最高为20天)公式5年度休息日天数 = 365 - 累计工作天数公式6累计工作天数 = 累计工作年限 × 365 + 累计班次数公式7累计工作年限 = 劳动合同签订日期至计算日期的时间公式8累计班次数 = (请假天数 + 加班天数)÷ 7.5 ÷ 2请假天数 = 工作日请假天数 + 休息日请假天数公式10加班天数 = 工作日加班小时数 ÷ 每日工作小时数公式11工作日请假天数 = (总请假天数 - 节假日请假天数)× 当月正常工作日数÷当月实际工作日数公式12节假日请假天数 = 总请假天数 - 工作日请假天数公式13当月正常工作日数 = 当月实际工作日数 - 当月节假日天数公式14当月实际工作日数 = 当月天数 - 当月休息日天数公式15当月节假日天数 = 当月所有节假日的天数之和公式16当月休息日天数 = 当月天数 - 当月正常工作日数公式17工作日加班小时数 = 工作日加班次数 × 每次加班小时数公式18工作日加班次数 = 工作日加班总小时数 ÷ 加班每次工时数公式19工作日加班总小时数 = 工作日实际工作小时数 - 工作日法定工作小时数公式20工作日实际工作小时数 = 计算周期内工作日总数 × 每日工作小时数计算周期内工作日总数 = (请假时长之和+计算周期内班次数)×(周一至周五的天数/每周的天数)以上就是职工带薪年休假的二十一种核算公式。
史上最全职工带薪年休假的21种核算公式
![史上最全职工带薪年休假的21种核算公式](https://img.taocdn.com/s3/m/839ca92aa88271fe910ef12d2af90242a895ab88.png)
职工带薪年休假是指根据国家法律规定,工人、职员在满足一定条件下享受的带薪休假。
这种年休假是劳动者的合法权益,也是企业与员工之间的一种权责关系。
年休假的核算公式决定了员工在年休假期间的薪资支付方式。
本文将介绍21种职工带薪年休假的核算公式。
1.按工资计算核算公式:年休假工资=年工资/年有效工作日×实际休假天数2.按小时计算核算公式:年休假工资=平均时薪×实际休假小时3.按天计算核算公式:年休假工资=平均日薪×实际休假天数4.综合计算核算公式:年休假工资=(年综合工资/年有效工作日)×实际休假天数5.根据法定节假日调整核算公式:年休假工资=平均日薪×(实际休假天数-法定节假日)6.按月计算核算公式:年休假工资=月工资×实际休假月数7.按周计算核算公式:年休假工资=周工资×实际休假周数8.按季度计算核算公式:年休假工资=季度工资×实际休假季度数9.按年度计算核算公式:年休假工资=年度工资10.综合计算(包括加班工资)核算公式:年休假工资=(年总工资/年有效工作日)×实际休假天数11.按销售额计算核算公式:年休假工资=平均销售额×实际休假天数12.按利润计算核算公式:年休假工资=平均利润额×实际休假天数13.按产量计算核算公式:年休假工资=平均产量×实际休假天数14.按佣金计算核算公式:年休假工资=平均佣金×实际休假天数15.按单位时间业绩计算核算公式:年休假工资=平均单位时间业绩×实际休假时间16.按计件工作量计算核算公式:年休假工资=平均计件工资×实际休假工作量17.按定额工作量计算核算公式:年休假工资=定额工资×实际休假工作量18.按提成计算核算公式:年休假工资=平均提成×实际休假天数19.按目标完成度计算核算公式:年休假工资=平均目标完成度×实际休假天数20.按职务等级计算核算公式:年休假工资=职务等级工资×实际休假天数21.按销售组织计算核算公式:年休假工资=销售组织工资×实际休假天数这些核算公式可以根据不同企业的具体情况和法律规定进行调整和变动。
{财务管理财务知识}职工带薪年休假的二十种核算公式
![{财务管理财务知识}职工带薪年休假的二十种核算公式](https://img.taocdn.com/s3/m/925f517da9956bec0975f46527d3240c8447a1b7.png)
职工带薪年休假是指员工在工作期满后,享受一定的带薪休假。
在财务管理中,需要进行核算和计算员工带薪年休假的费用。
下面是二十种常见的核算公式。
1.带薪年休假费用=员工基本工资×年休假天数员工的基本工资与年休假天数的乘积,即为带薪年休假费用。
2.年休假天数=可休假总天数-已休假天数年休假天数减去已休假天数,即为员工尚未使用的年休假天数。
3.带薪年休假费用=(员工基本工资+绩效奖金)×年休假天数在一些情况下,员工的年休假费用可能不仅包括基本工资,还包括绩效奖金。
4.年休假费用=年度工资总额×年休假天数/年度总工作天数年休假费用按照员工工资总额的比例来计算,与具体的基本工资有关。
5.带薪年休假费用=(员工基本工资+基本工资的10%×经验年限)×年休假天数根据员工的经验年限,给予一定的加成,然后计算带薪年休假费用。
6.平均带薪年休假费用=全年带薪年休假费用总和/员工人数计算所有员工带薪年休假费用的总和,再除以员工的人数得出平均费用。
7.带薪年休假费用=((年工资总额-年休假费用总和)/年总工作天数)×年休假天数根据公司的总年工资和所有员工已经使用的休假费用总和,计算剩余员工的带薪年休假费用。
8.年度带薪年休假费用预算=年度员工基本工资总和×平均年休假天数根据员工基本工资的总和以及平均年休假天数,预算公司的带薪年休假费用。
9.平均年休假天数=(全年可休假总天数-全年已休假天数)/员工人数计算所有员工平均每人的年休假天数。
10.年度已休假天数=员工已休假天数之和计算所有员工已经使用的年休假天数之和。
11.平均年度带薪休假费用=年度带薪年休假费用总和/员工人数计算所有员工带薪年休假费用的平均值。
12.平均带薪年休假费用=总带薪年休假费用/员工人数计算所有员工带薪年休假费用的平均值。
13.年度带薪年休假费用=年度员工基本工资总和×平均年休假天数根据员工基本工资的总和以及平均年休假天数,预算公司的带薪年休假费用。
各种带薪年休假天数的计算方法
![各种带薪年休假天数的计算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dc4a45f2c67da26925c52cc58bd63186bceb928b.png)
带薪年休假是许多员工享有的福利之一,它为员工提供了休息和放松的时间,有助于提高工作效率和工作积极性。
通常情况下,员工的带薪年休假天数是根据公司政策和员工的工作年限来确定的。
下面将介绍各种计算带薪年休假天数的方法。
1.根据工作年限计算许多公司的带薪年休假政策是根据员工的工作年限来确定。
通常情况下,随着员工在公司工作的年限增加,其带薪年休假天数也会相应增加。
例如,刚入职的员工可能会享有较少的带薪年休假天数,而在公司工作多年的老员工则可能享有更多的带薪年休假天数。
2.根据年假制度计算有些公司采用年假制度来计算带薪年休假天数。
根据年假制度,员工在一定的工作年限后就可以获得一定数量的年假天数。
例如,老员工可能会享有超过20天的年假,而新员工可能只有10天的年假。
员工可以根据自己的年假天数来计算自己的带薪年休假天数。
3.根据法律规定计算在一些国家或地区,法律规定了员工享有的最低带薪年休假天数。
员工的带薪年休假天数不能少于法律规定的最低标准。
根据法律规定计算带薪年休假天数是一种比较简单和直接的方法,但员工可能无法获得足够多的休假时间。
4.根据公司政策计算每个公司都有自己的带薪年休假政策,员工可以根据公司政策来计算自己的带薪年休假天数。
公司的带薪年休假政策通常包括了员工工作年限、年假天数、休假时间安排等方面的规定。
员工可以查阅公司的员工手册或HR政策,了解自己享有的带薪年休假天数。
总的来说,计算带薪年休假天数的方法有很多种,员工可以根据自己的情况来选择适合自己的计算方法。
重要的是,员工应该合理利用自己的带薪年休假天数,保护好自己的健康和工作效率。
带薪年休假是员工的一项重要福利,员工应该珍惜和合理利用这段宝贵的休息时间。
各类带薪休假天数的计算方法大全
![各类带薪休假天数的计算方法大全](https://img.taocdn.com/s3/m/d2749c28571252d380eb6294dd88d0d233d43c8e.png)
各类带薪休假天数的计算方法大全带薪休假是员工享受的一项重要福利,它可以提供给员工休息、休闲和调整自己身心的机会。
不同地区和不同公司对于带薪休假的规定也有所不同。
在下面的文章中,我们将一起了解各类带薪休假的计算方法。
1.年假:年假是员工按照工作年限和公司规定的比例享受的带薪休假。
一般来说,员工每工作满一年,可以享受一定的年假天数。
例如,公司规定员工每工作满一年可以享受5天年假,工作满三年可以享受10天年假,以此类推。
年假的计算方法可以通过以下公式来确定:年假天数=每年基本年假天数+(工作年限-1)×年增长天数。
2.病假:病假是员工因疾病或非工伤导致无法工作时,可以享受的带薪休假。
病假的计算方法通常根据具体的疾病情况和医生的诊断提供确定。
一般来说,公司会根据政府的相关规定规定最低和最高病假天数限制。
3.事假:事假是员工因私人事务需要而请假的一种带薪休假方式。
事假包括婚假、丧假、产假、陪产假、哺乳假等。
事假的计算方法也通常根据具体的情况和全球政府的相关规定而有所不同。
例如,产假通常是按照预产期前后的时间计算的。
4.婚假:婚假是员工因结婚而享受的带薪休假。
根据不同的公司规定,婚假的天数也有所不同。
有些公司规定婚假为3天,有些公司规定为7天。
婚假的计算方法可以通过以下公式来确定:婚假天数=基本婚假天数+(婚假标准-基本婚假天数)×工龄系数。
5.丧假:丧假是员工因家人去世而享受的带薪休假。
丧假的天数通常根据家人的亲缘关系和公司规定来确定。
例如,有些公司规定配偶去世可以享受3天丧假,父母去世可以享受5天丧假。
6.异地探亲假:异地探亲假是员工因家庭原因需要回乡探亲而享受的带薪休假。
异地探亲假的天数通常根据公司规定和员工离家地点的距离来确定。
例如,有些公司规定每年可以享受一次3天的异地探亲假。
7.陪产假:陪产假是员工因妻子生育而享受的带薪休假。
根据不同的公司规定和国家政府的相关规定,陪产假的天数也有所不同。
各种带薪年休假天数的计算方法
![各种带薪年休假天数的计算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083111400640be1e650e52ea551810a6f524c823.png)
带薪年休假是指在员工享有工资待遇的同时,还有权利可以享受一定的年假。
不同国家和地区,计算带薪年休假天数的方法可能有所不同,下面将介绍几种常见的计算方法。
1.国际标准计算方法:
根据国际劳工组织(ILO)关于年休假的建议,员工的带薪年休假天数应与其每年工作的总天数有关。
一般来说,按照ILO的建议,员工每年应获得的带薪年休假天数为工作总天数的2.5%。
例如,一个员工每年工作总天数为250天,那么他的带薪年假天数应为250*2.5%=6.25天。
一般情况下,小数位会向下取整,所以这个员工的带薪年休假天数为6天。
2.法律规定计算方法:
不同国家和地区的法律法规对带薪年休假天数有具体规定。
例如,欧盟规定,员工每年至少应享有4周(20个工作日)的带薪年假。
在澳大利亚,劳工法规定,员工每年的带薪年假天数应根据工作年限来确定,通常为4至6周。
3.公司内部规定计算方法:
除了法定标准,很多公司还会根据自身情况制定内部规定,来确定员工的带薪年休假天数。
这种方法一般会综合考虑员工的工作年限、职位等因素。
例如,在一些公司中,员工的带薪年休假天数可能是根据工作年限来确定的,初始工作年限为5年,每年增加1天,达到10年后稳定在20天。
4.奖励制度计算方法:
一些公司会设置一种奖励制度,员工在完成一定的业绩目标后可以获得额外的带薪年休假天数。
例如,在家公司中,员工每年初始的带薪年休假天数为10天,但如果员工在全年的绩效考核中达到了优秀水平,可以额外获得3天的带薪年假。
带薪休假的天数规定是要怎么计算
![带薪休假的天数规定是要怎么计算](https://img.taocdn.com/s3/m/88ae09c651e2524de518964bcf84b9d528ea2c9c.png)
带薪休假的天数规定是要怎么计算根据劳动法规定符合相关条件的员工可以享有一定时间的带薪休假,那天数是规定怎么计算的呢?以下是店铺为你整理的带薪休假的天数规定是要怎么计算相关资料,希望大家喜欢!带薪休假的天数规定如何计算1、累计算根据国务院《职工带薪年休假条例》,连续工作满12个月以上,都能享受到带薪年休假。
其中,累计工作满1年不满10年的,年休假5天;已满10年不满20年的,年休假10天;已满20年的,年休假15天。
国家法定休假日、休息日不计入年休假的假期。
《企业职工带薪年休假实施办法》第四条进一步明确,年休假天数根据职工累计工作时间确定。
职工在同一或者不同用人单位工作期间,以及依照法律、行政法规或者国务院规定视同工作期间,应当计为累计工作时间。
比如北京李先生在甲单位工作了8年,跳到乙单位工作了3年,那么他的累计工作时间就是11年,他在乙单位的年休假天数,就按11年计算。
”2、打折算(1)对于刚跳槽到新单位的劳动者第一年的年休假天数,《企业职工带薪年休假实施办法》规定,劳动者新进用人单位,且连续工作满12个月以上的,当年的年休假的天数,按在本单位剩余“日历天数”折算后确定,折算后不足1整天的部分不享受年休假。
这一规定,在保障了劳动者权益的前提下,也兼顾了用人单位的利益。
这里的日历天数,从每年的1月1日至12月31日计算。
折算方法为:当年度在本单位剩余日历天数÷365天×职工本人全年应当享受的年休假天数。
比如前面提到的李先生在甲单位干满了8年,是今年8月1日跳到乙单位工作的,那么他今年在乙单位剩余的“日历天数”为153天。
按累计工作时间算,工作已满10年,年休假天数应为10天。
那么今年他的年休假天数应为153÷365×10天=4.2天。
由于0.2天不足1整天,不能享受年休假,因此他今年的年休假天数是4天。
从在新单位工作的第二年起,李先生在乙单位的休假天数就按第一种累计算了。
带薪休假天数怎么算
![带薪休假天数怎么算](https://img.taocdn.com/s3/m/f885361303020740be1e650e52ea551810a6c9eb.png)
带薪休假天数怎么算带薪休假是每个在职的员⼯都能享受的,⽽休假的天数就是和员⼯在企业的⼯作时间有关,并且休假天数还有计算的⽅法,以下是店铺⼩编为你整理的带薪休假天数的计算相关资料,希望⼤家喜欢!⼀、带薪休假天数怎么算1、对于⽼员⼯的规定:根据国务院带薪年休假条例:所有与⽤⼈单位建⽴劳动关系的职⼯,连续⼯作满12个⽉以上,都能享受到带薪年休假(下称年休假)。
其中,累计⼯作满1年不满10年的,年休假5天;已满10年不满20年的,年休假10天;已满20年的,年休假15天。
《企业职⼯带薪年休假实施办法》第四条进⼀步明确,年休假天数根据职⼯“累计⼯作”时间确定。
职⼯在同⼀或不同⽤⼈单位⼯作期间,以及依法、⾏政法规或国务院规定视同⼯作期间,应合并为“累计⼯作”时间。
《企业职⼯带薪年休假实施办法》此项规定明确了年休假是劳动者的福利,保障的是全体劳动者的休息权,不是根据对某个企业的贡献来确定的。
2、对于新⼊职的规定:《企业职⼯带薪年休假实施办法》还规定:劳动者新进⽤⼈单位,且连续⼯作不满12个⽉的,当年的年休假的天数,按在本单位剩余“⽇历天数”折算后确定,折算后不⾜1整天的部分不享受年休假。
假如刘先⽣⼯作了7年,在今年8⽉1⽇跳到⼄单位⼯作的,那么他今年在⼄单位剩余的“⽇历天数”为153天。
按累计⼯作时间算,他不⾜10年,年休假天数应为5天。
那么今年他的年休假天数应为(153÷365)×5天=2.1天。
由于0.1天不⾜1整天,不能享受年休假,因此他今年的年休假天数是2天。
⼆、带薪休假的申请规定根据《企业职⼯带薪年休假实施办法》第三条职⼯连续⼯作满12个⽉以上的,享受带薪年休假(以下简称年休假)。
享受年休假的前提条件是连续⼯作满12个⽉以上,既包括职⼯在同⼀⽤⼈单位连续⼯作满12个⽉以上的情形,也包括职⼯在不同⽤⼈单位连续⼯作满12个⽉以上的情形。
职⼯在不同企业之间流动的就业的,连续时间原则上要求不能间断,也就是说在适⽤同时需强调“连续⼯作”必须是⽆缝对接,即劳动者在进⼊新单位时⼯作⽇不能间断,否则不适⽤该款规定。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职工带薪年休假的计算公式随着国家《职工带薪年休假条例》及《企业职工带薪年休假实施办法》的颁布,年休假越来越成为企业和员工不断关注的重点,员工关心可以休多长时间,如何休?而企业更多关心的是到底应该给几天年休假?是不是给的合理?有没有少给?如员工A,2008年10月15日新进用人单位,入职前累计工作时间为11个月,那么A在08年可以休年假吗?如果可以,能休几天?如果职工的年休假不能计算出准确天数,一旦发生少算少给的情况,可能引发诸如损害劳动者权益要求解除劳动关系给予经济补偿金、要求按照职工日工资收入的300%支付年休假工资报酬等劳动争议,用人单位将面临巨大的经济风险。
但是对于一个上百人的企业来说,要准确核算出每位员工当年度的年休假天数是不容易的。
笔者根据企业与员工的实际情况,对相关情况与计算公式做了分析,希望能给人力资源管理者一定的启发。
根据《职工带薪年休假条例》第五条的规定和《企业职工带薪年休假实施办法》第五条的精神,考虑到大中型企业人数众多、情况复杂的原因,笔者建议按照企业按照自然年度为周期计算员工的年休假天数,而不是按照员工入职日期为年度周期起点计算员工年休假。
针对上面08年10月15日入职,累计工作时间11个月的情况,根据《企业职工带薪年休假实施办法》第三、四条,职工连续工作满12个月以上的,享受带薪年休假,年休假天数根据职工累计工作时间确定的规定,员工自08年11月15日起就满足工龄满一年的条件可以享受年休假。
问题是从08年11月15日到08年12月31日,企业应该给几天年休假呢?同理,如果员工是08年新进用人单位,他的累计工作时间在08年内达到1年或10年或20年,那么08年年度内企业应该给几天年休假呢?如果员工不是08年新进用人单位,但是在08年内他的累计工作时间达到1年或10年或20年的情况,08年应该给几天年假呢?如何公平、合理解决这些问题困扰着我们人力资源管理者。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我们把员工累计工作时间达到1年(12个月)或10年(120个月)或20年(240个月)的那一天称之为“临界点”。
考虑到实际操作情况,我们使用“月”累计工作时间的计算单位。
当本年度内遇到临界点日期,根据上述两个条例和办法的相关条款,我们采用分段安排年休假的方式计算当年度总的年休假天数,即分别计算临界点前可以享受的年休假和临界点后可以享受的年休假。
在计算过程中,一般需要用到以下几个数值:累计工作时间(月)、年初或者入职之日距临界点日期的天数、临界点日期距年底的天数、全年天数等,具体计算公式根据不同情况在下文有所详细说明。
同时根据员工的入职时间,我们把员工的情况分为本年度新进用人单位和非本年度新进用人单位两种情况,在每一种情况下,又存在职工累计工作时间是否为零、年度内职工累计工作时间是否达到临界点等不同状态。
对于入职前的累计工作时间,我们简称为社会工龄。
对于入职后的累计工作时间,我们简称为本司工龄。
通过以上分类分析,我们发现有二十一种年休假核算公式。
一、本年度新进用人单位1、社会工龄为零:这是最简单的情况。
员工本年度内年休假为零。
一般常见于应届毕业生第一次工作。
例如:2、有社会工龄:1) 社会工龄小于12个月,员工入职后在本年度遇到临界点。
计算公式为:临界点日期距年底的天数/全年天数×5天。
例如:2008年5月20日入职,入职前社会工龄是10个月,那么到2008年7月20日就满足连续工作一年以上的条件,这一天我们称之为临界点。
从临界点到2008年12月31日,一共165天,占全年天数的比例为165/365,165/365×5=2.26天,则08年度年休假为2天。
2) 社会工龄小于12个月,且员工入职后在本年度无临界点。
年休假为0。
例如:3) 社会工龄大于12个月小于120个月,员工入职后在本年度遇到临界点。
计算公式为:入职日期到临界点的天数/全年天数×5天+临界点日期到年底天数/全年天数×10天。
例如:2008年5月20日入职,入职前社会工龄是118个月,那么到临界点2008年7月20日就满足连续工作十年以上的条件。
从临界点到2008年12月31日,一共165天;从入职当日到临界点的天数是62天,则08年度年休假计算公式为62/365×5+165/365×10=5.36天,按照不满一天不算,即年休假为5天。
4) 社会工龄大于12个月小于120个月,员工入职后在本年度无临界点。
计算公式为:入职日期到年底天数/全年天数×5天。
例如:2008年5月20日入职,入职前社会工龄是105个月,那么从入职日到08年年底,一共有226天,则08年度年休假计算公式为226/366×5=3.08天,按照不满一天不算,即年休假为3天。
5) 社会工龄大于120个月小于240个月,员工入职后在本年度遇到临界点。
计算公式为:入职日期到临界点的天数/全年天数×10天+临界点日期到年底天数/全年天数×15天。
例如:2008年5月20日入职,入职前社会工龄是238个月,那么到临界点2008年7月20日就满足连续工作二十年以上的条件。
从临界点到2008年12月31日,一共165天;从入职当日到临界点的天数是62天,则08年度年休假计算公式为62/366×10+165/366×15=8.45天,按照不满一天不算,即年休假为8天。
6) 社会工龄大于120个月小于240个月,员工入职后在本年度无临界点。
计算公式为:入职日期到年底天数/全年天数×10天。
例如:2008年5月20日入职,入职前社会工龄是130个月,由于到本年底没有临界点,则08年度年休假计算公式为226/366×10=6.17天,按照不满一天不算,即年休假为6天。
7) 社会工龄大于240个月。
计算公式为:入职日期距年底天数/全年天数×15天。
例如:二、非本年度新进用人单位A)无社会工龄1) 本单位年初工龄小于12个月,本年度有临界点。
年休假计算公式为:临界点日期到年度天数/全年天数×5天。
例如:2) 本单位年初工龄大于12个月小于120个月,本年度无临界点。
年休假为5天。
例如:3) 本单位年初工龄大于12个月小于120个月,本年度有临界点。
年休假公式为:年初到临界点天数/全年天数×5+临界点日期到年底天数/全年天数×10。
例如:1998年5月20日入职,入职前无社会工龄,2008年前的工龄是大于12个月,且2008年5月20日到达临界点,满足连续工作十年以上的条件。
按照分段计算的原则,先计算年初到临界点的天数为(366-226)=140天,从临界点到年底天数为226天;则08年度年休假计算公式为140/366×5+226/366×10=8.08天,按照不满一天不算,即年休假为8天。
4) 本单位年初工龄大于120个月小于240个月,本年度无临界点。
年休假为10天。
例如:5) 本单位年初工龄大于120个月小于240个月,本年度有临界点。
年休假公式为年初到临界点天数/全年天数×10+临界点日期到年底天数/全年天数×15。
例如:计算过程参见前例6) 本单位年初工龄大于240个月,则年休假天数为15天。
例如:B) 有社会工龄1) 本年度年初综合工龄(即社会工龄+年初的本公司工龄,以下同)小于12个月,且本年度有临界点。
年休假公式为:临界点日期到年底天数×5天。
例如:2007年5月20日入职,入职前社会工龄为4个月,2008年1月20日到达临界点,满足连续工作一年以上的条件。
临界点到08年年底的天数为347天,则08年度年休假计算公式为347/366×5=4.74天,按照不满一天不算,即年休假为4天。
2) 本年度年初综合工龄大于12个月小于120个月,且本年度有临界点。
年休假公式为年初到临界点天数/全年天数×5+临界点日期到年底天数/全年天数×10天。
例如:2007年5月20日入职,入职前社会工龄为105个月,2008年8月20日到达临界点,满足连续工作十年以上的条件。
临界点到08年年底的天数为134天,则08年度年休假计算公式为(366-134)/366×5+134/336×10=6.83天,按照不满一天不算,即年休假为6天。
3) 本年度年初综合工龄大于120个月小于240个月,且本年度有临界点。
年休假公式为年初到临界点天数/全年天数×10+临界点日期到年底天数/全年天数×15天。
例如:计算过程参见前例4) 本年度年初综合工龄小于120个月,且本年度无临界点。
年休假为5天。
例如:5) 本年度年初综合工龄大于120个月小于240个月,本年度无临界点。
年休假为10天。
例如:6) 本年度年初综合工龄大于240个月,本年度无临界点。
年休假为15天。
例如:7) 社会工龄大于240个月,年休假为15天。
例如:笔者通过以上分析,根据不同的入职时间和社会工龄,运用不同的公式进行分段计算,并结合EXCEL函数运用到实际工作中,不仅实现了年休假计算的公平合理,也大大提高了计算效率,减少了计算差错,为企业避免了隐形的劳动争议风险。
11 / 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