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线测量外业记录表
导线外业测量的实训报告
一、实习目的本次导线外业测量实训旨在巩固和加深课堂所学理论知识,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技能,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和严谨的工作态度。
通过本次实训,使学生熟练掌握导线测量的基本原理、方法及操作流程,为今后从事相关领域工作打下坚实基础。
二、实习时间与地点实习时间:2022年X月X日至X月X日实习地点:XX市XX区XX镇三、实习内容1. 导线测量的基本原理导线测量是利用一系列相互连接的控制点,通过测量角度和距离,建立地面平面坐标系统的一种方法。
导线测量可分为外业测量和内业计算两个部分。
2. 导线测量的外业操作(1)选点与标记根据设计图纸,确定导线点的位置,并做好标记。
选点时应注意以下几点:① 导线点应选择在地势平坦、易于观测的地方;② 导线点之间应保持一定的距离,避免因距离过近而影响精度;③ 导线点应避免选择在易受外界干扰的地方,如高压线、树木等。
(2)测角使用经纬仪进行测角,包括方向角和水平角。
测角时,应注意以下几点:① 经纬仪应置于测站中心;② 确保照准器与目标点在同一水平面上;③ 测量角度时,注意读数准确。
(3)量距使用钢尺或全站仪进行距离测量。
量距时,应注意以下几点:① 选择合适的量距方法,如直接量距、间接量距等;② 确保钢尺或全站仪的精度;③ 量距时,注意读数准确。
(4)记录与计算将测量的角度和距离记录在测量记录表上,并进行计算。
计算内容包括:① 计算各导线点的坐标;② 计算导线闭合差;③ 判断导线精度是否满足要求。
3. 导线测量的内业计算根据外业测量结果,利用测量平差理论进行内业计算。
计算内容包括:(1)坐标计算根据导线点的坐标和角度,利用坐标计算公式计算各导线点的坐标。
(2)闭合差计算根据导线点的坐标和角度,计算导线闭合差。
(3)精度评定根据闭合差和精度评定标准,判断导线精度是否满足要求。
四、实习成果1. 完成导线测量的外业操作,包括选点、测角、量距、记录与计算等。
2. 完成导线测量的内业计算,包括坐标计算、闭合差计算、精度评定等。
导线测量外业和内业计算表完整版
表3
水平角测量记录表
场次-线路抽签号:观测日期:
测量(号): 记录(号):
注:角度的计算取位至1秒
观测日期: 记录(号):
距离测量记录表
场次-线路抽签号: 测量(号):
注: 距 离 平 均 值 的 计 算 取 位 至 1mm 。
精品文档
导线测量成果计算表
场次-线路抽签号: 计算者(号):计算日期:
注:角度及改正数的计算取位至 1秒,距离、坐标及相关改正数的计算取位至1mm
精品文档
精品文档
欢迎您的下载,
资料仅供参考!
致力为企业和个人提供合同协议,策划案计划书,学习资料等等
打造全网一站式需求。
测量实操考题
测量考试实践操作题
一、(30分)已知A、D点标高,测量出B点、C1点或C2点标高(C1、C2点由操作人员现场抽签确定)。
要求按大赛规定水准线路往返观测;按四等水准测量精度评定各项限差和精度完成以下内容:
1.四等水准测量完整的外业资料填入表1。
2.四等水准测量按简易平差的成果计算填入表2。
3.计算出近似平差后待定点的高程填入表2。
4.四等水准测量精度评定填入表2。
(注:记录表与计算表每人2张)
四等水准测量外业记录表1
日期:天气:仪器型号:组号:观测者:记录者:司尺者:
四等水准测量成果计算表2
二、(50分)已知闭合导线ABC i D i,其中A(1000.000,1000.000),AB 方位角为175°29′36.6″,(测点C1、C2;D1、D2由操作人员现场抽签确定)。
要求:角度采用测回法观测闭合导线内角三测回,并同步观测距离三测回;参照四等导线测量精度评定各项限差和精度。
完成以下成果:
1.导线测量外业资料填入表1;
2.导线测量按简易平差计算成果填入表2;
3.导线测量精度评定填入表2。
导线观测记录表
平面控制测量:四等闭合导线成果计算(表2)
草稿纸(注:记录每人4张,计算每人2张)
三、(20分)已知A、B两点坐标,使用RTK建站,测出未知点C或D点坐标。
C点坐标:
D点坐标:。
CHT 2002-1992 导线测量电子记录规定
DxI
M 目A
SDH A 丫又 X
UL
S DV XXX X
尺R RK -
D 1
u 火 X X
N火
21 火
 ̄一
x义x
SD D X X 火 火
D〕1I
xRRxRx
9 丫 x x X X
X X x
:
以方 向号 为序
节
| | | 州 一
一
一 一 一 一 一 一 神 一 月 一 , 一 . 目 白 - - . 月 响 自 白 ̄ . .. . . .. 网 . .
号
标识符
M HA M VA CD S SDHA SDV SD D RRR
N 2C
、 2】
表5
代码 字符 数
内容代码 、单位 及注 释
xxx xc'x> x x x 刀)(至 0-1”)
丽ihti4x} xxx xx x x x (什)(至 0 1’‘) n 】In
x丫K ︸水 一垂 一距 平直离 角角重 重重测 测侧数 数数
续表 9
变 量字符 位置
备
注
SFNC) T FN (〕 SFIE INTY SFN() N ()〔)
0 无距离 1 单 向 2 对 向 3一二时段
A ---1,2,3 B一1,2
C 一1.3 D 一 2. 3
适用经纬仪代号:
。 u107及更高精度仪器
1一 DJ 1 2 - DJ2 6 -[)j6 A 一1,2,5
B- 1,2 C- 2,6
一序
- 号
标题 文件序号 测站文件序号
信息类型
CH/T 2002一 92
标 识 符
H R2 V R1 VR2 DI D2 D3 D4 SET SIC;N HA
03 导线测量外业工作
准备工作:
收集资料:测区旧地形图、已 知点(平面和程控制点)资料、测量 规范; 仪器工具:所用仪器(包括仪 器的检验和校正)、工具、记录手 簿、材料。
踏勘选点
导线测量外业工作
测角
量边
定向
一、踏勘选点及建立标志
1、踏勘测区 实地了解测区地形; 了解已知点状况。
2、图上(指原有旧图)设计布网方案
n n n n n
≤1/55000 ≤1/35000 ≤1/15000 ≤1/10000 ≤1/5000
注:1、表中n为测站数。 2、当测区测图的最大比例尺为1: 1000,一、二、三级导线的导线长度、 平均边长可适当放长,但最大长度不应大于表中规定相应长度的2倍。
《工程测量规范》测距仪器的标称精度:
右
三、测角
闭合导线测量内角。 顺时针编号, 内角为右角;
2
逆时针编号, 内角为左角。
5
2
1
2 3
3
1
1 5
5
右
4
1 5
左
4
3
4
4
2
3
四、导线测量的主要技术要求
导线测量的主要技术要求
《工程测量规范》2007 测回数 导线 平均 测距 测角 测距相对 边长 中误差 中误差 等级 长度 1″级 2″级 6″级 ( km) ( km) (″) ( mm) 中误差 仪器 仪器 仪器 三等 四等 一级 二级 三级 14 9 4 2.4 1.2 3 1.5 0.5 0.25 0.1 1.8 2.5 5 8 12 20 18 15 15 15 1/150000 1/80000 1/30000 1/14000 1/7000 6 4 — — — 10 6 2 1 1 — — 4 3 2 方位角 导线全长 闭合差 相对闭合差 (″) 3.6 5 10 16 24
一级闭合导线测量
一级闭合导线测量(一)、导线的布设形式:闭合导线如图1所示,导线从已知控制点B和已知方向BA出发,经过1、2、3、4最后仍回到起点B,形成一个闭合多边形,这样的导线称为闭合导线。
闭合导线本身存在着严密的几何条件,具有检核作用。
图1 闭合导线(二)、导线测量的外业工作1.踏勘选点在选点前,应先收集测区已有地形图和已有高级控制点的成果资料,将控制点展绘在原有地形图上,然后在地形图上拟定导线布设方案,最后到野外踏勘,核对、修改、落实导线点的位置,并建立标志。
选点时应注意下列事项:(1)相邻点间应相互通视良好,地势平坦,便于测角和量距。
(2)点位应选在土质坚实,便于安置仪器和保存标志的地方。
(3)导线点应选在视野开阔的地方,便于碎部测量(4)导线边长应大致相等,其平均边长应符合表2所示。
(5)导线点应有足够的密度,分布均匀,便于控制整个测区。
2.建立临时性标志导线点位置选定后,要在每一点位上打一个木桩,在桩顶钉一小钉,作为点的标志。
也可在水泥地面上用红漆划一圆,圆内点一小点,作为临时标志,并导线点统一编号。
3.导线边长测量导线边长可用钢尺直接丈量,或用光电测距仪直接测定。
用钢尺丈量时,选用检定过的30m 或50m 的钢尺,导线边长应往返丈量各一次,往返丈量相对误差应满足表2的要求。
4.转折角测量导线转折角的测量一般采用测回法观测。
在附合导线中一般测左角;在闭合导线中,一般测内角;对于支导线,应分别观测左、右角。
不同等级导线的测角技术要求详见表2。
图根导线,一般用DJ6经纬仪测一测回,当盘左、盘右两半测回角值的较差不超过±35″时,取其平均值。
5.连接测量导线与高级控制点进行连接,以取得坐标和坐标方位角的起算数据,称为连接测量。
如图2所示,A 、B 为已知点,1~5为新布设的导线点,连接测量就是观测连接角βB 、β1和连接边DB1。
如果附近无高级控制点,则应用罗盘仪测定导线起始边的磁方位角,并假定起始点的坐标作为起算数据。
导线测量的外业工作
第二节导线测量的外业工作将测区内相邻控制点用直线连接而构成的折线图形,称为导线。
构成导线的控制点,称为导线点。
导线测量就是依次测定各导线边的长度和各转折角值,再根据起算数据,推算出各边的坐标方位角,从而求出各导线点的坐标。
导线测量是建立小地区平面控制网常用的一种方法,特别是在地物分布复杂的建筑区、视线障碍较多的隐蔽区和带状地区,多采用导线测量的方法。
用经纬仪测量转折角,用钢尺测定导线边长的导线,称为经纬仪导线;若用光电测距仪测定导线边长,则称为光电测距导线。
一、导线的布设形式1.闭合导线如图6-3所示。
导线从已知控制点B和已知方向BA出发,经过1、2、3、4最后仍回到起点B,形成一个闭合多边形,这样的导线称为闭合导线。
闭合导线本身存在着严密的几何条件,具有检核作用。
图6-3 闭合导线2.附合导线如图6-4所示,导线从已知控制点B和已知方向BA出发,经过1、2、3点,最后附合到另一已知点C和已知方向CD上,这样的导线称为附合导线。
这种布设形式,具有检核观测成果的作用。
图6-4附合导线3.支导线支导线是由一已知点和已知方向出发,既不附合到另一已知点,又不回到原起始点的导线,称为支导线。
如图6-5,B为已知控制点,αBA为已知方向,1、2为支导线点。
B 2图6-5支导线二、导线测量的等级与技术要求表6-3 经纬仪导线的主要技术要求表6-4 光电测距导线的主要技术要求三、图根导线测量的外业工作1.踏勘选点在选点前,应先收集测区已有地形图和已有高级控制点的成果资料,将控制点展绘在原有地形图上,然后在地形图上拟定导线布设方案,最后到野外踏勘,核对、修改、落实导线点的位置,并建立标志。
选点时应注意下列事项:(1)相邻点间应相互通视良好,地势平坦,便于测角和量距。
(2)点位应选在土质坚实,便于安置仪器和保存标志的地方。
(3)导线点应选在视野开阔的地方,便于碎部测量(4)导线边长应大致相等,其平均边长应符合表6-3所示。
测绘常用记录表格样本
一记录表格1上水管道实地调查表上水管道实地调查表测区:图幅号:权属单位:调查者(检查者):记录者:作业日期:2污(雨)水管道实地调查表污(雨)水管道实地调查表测区:图幅号:权属单位:调查者(检查者):记录者:作业日期:3煤气管道实地调查表煤气管道实地调查表测区:图幅号:权属单位:调查者(检查者):记录者:作业日期:4电力管道实地调查表电力管道实地调查表测区:图幅号:权属单位:调查者(检查者):记录者:作业日期:5电信管道实地调查表电信管道实地调查表测区:图幅号:权属单位:调查者(检查者): 记录者: 作业日期:6工业管道实地调查表工业管道实地调查表测区: 图幅号: 权属单位:调查者(检查者):记录者:作业日期:7新增地下管线调查成果表新增地下管线调查成果表调查者:记录者:调查日期:8房屋查丈原图房屋查丈原图查丈人:年月日深圳市研究研究院9水准测量观测手簿()等水准测量观测手簿测自:测至:第页总第页观测者:记录者:仪器型号:仪器号:10导线外业观测手簿()级导线水平角手簿仪器型号:观测者:测站:气温:第页()级导线垂直角手簿地界测量外业记录12水准标尺分米分划误差的测定水准标尺分米分划误差的测定标尺:年月日观测者:检查尺:记录者:水准标尺名义米长的测定标尺:年月日观测者:检查尺:记录者:倾斜观测记录表15界桩放(测)点关系略图界桩放(测)点关系略图测量起算成果边长和方位角计算表二检查表格1测量技术检查卡片测量技术检查卡片2 地下管线接边点数据对比统计表地下管线接边点数据对比统计表注:表中N为新探测或本测区管线点成果;W为原探测或邻测区管线点成果制表:制表日期:检查者:检查日期:3明显管线点检查记录表明显管线点检查记录表测区:施工单位:检查:记录:年月日4隐蔽管线点检查记录表隐蔽管线点检查记录表施工单位:检查:记录:年月日5导线精度统计表统计者:校对:6隐蔽管线点开挖检查记录表隐蔽管线点开挖检查记录表测区:7 测绘项目成果校审验收表测绘项目成果校审验收表8项目检查验收表9测绘工程技术设计书评审记录深圳市勘察研究院零星测绘工程质量审核记录11测绘施工环境安全检查记录表测绘施工环境安全检查记录表受检负责人签字12房产测绘校审过程记录表14测绘工程质量整改通知单测绘工程质量整改通知单15管线探查工作量及质检量统计表管线探查工作量及质检量统计表测区:月份:施工单位:检查级别:年月日三计算表格1高程计算计算者检验者2三角高程路线计算三角高程路线计算3经纬仪导线计算表计算者:检查者:4待定点、水平角、垂直角观测记录计算表待定点、水平角、垂直角观测记录计算表第页测站:日期:仪器:X:Y四成果表格1管线点成果表管线点成果表制表:校对:检查:2水平位移量统计表3 导线点成果表4沉降点高程及沉降量统计表沉降点高程及沉降量统计表()5倾斜量统计表制表:校对:目录一记录表格 (1)1上水管道实地调查表 (1)2污(雨)水管道实地调查表 (1)3煤气管道实地调查表 (2)4电力管道实地调查表 (3)5电信管道实地调查表 (4)6工业管道实地调查表 (5)7新增地下管线调查成果表 (7)8房屋查丈原图 (7)9水准测量观测手簿 (9)10导线外业观测手簿 (10)11地界测量外业记录 (10)12水准标尺分米分划误差的测定 (11)13水准标尺名义米长的测定 (12)14倾斜观测记录表 (13)15界桩放(测)点关系略图 (14)16边长和方位角计算表 (15)二检查表格 (16)1测量技术检查卡片 (16)2地下管线接边点数据对比统计表 (18)3明显管线点检查记录表 (18)4隐蔽管线点检查记录表 (19)5导线精度统计表 (20)6隐蔽管线点开挖检查记录表 (22)7测绘项目成果校审验收表 (23)8项目检查验收表 (23)9测绘工程技术设计书评审记录 (24)10零星测绘工程质量审核记录 (25)11测绘施工环境安全检查记录表 (26)12房产测绘校审过程记录表 (27)13水准精度统计表 (28)14测绘工程质量整改通知单 (29)15管线探查工作量及质检量统计表 (30)三计算表格 (31)1高程计算 (31)2三角高程路线计算 (32)3经纬仪导线计算表 (33)4待定点、水平角、垂直角观测记录计算表 (34)四成果表格 (35)1管线点成果表 (35)2水平位移量统计表 (36)3导线点成果表 (37)4沉降点高程及沉降量统计表 (37)5倾斜量统计表 (38)测绘常用记录表格样本深圳市勘察研究院有限公司测绘公司2007.10。
导线测量记录及计算表.doc
观测日期:天气:成像:仪器型号:仪器编号:
测
站
点
测
回
数
照
准
点
水平度盘读数
盘左盘右
°′″°′″
2C
″
2C
互差
″
(左+右)/2
°′″
一测回归零
方向值
°′″
各测回归零
方向平均值
°′″
水平距离
(m)
平均
水平距
离
(m)
备注
(仪
高、镜
高)
观测:记录:复核:
绘制测图区
比例尺1:500()、1:1000()、1:5000()
观测:记录:复核:
导线测量外业观测记录表(表2)
观测日期:读数半测回数值角指标差一测回竖直角
站测点竖盘位置
点(°′″)(°′″)(°′″)(°′″)
盘左
盘右
盘左
盘右
盘左
盘右
盘左
盘右
盘左
盘右
盘左
盘右
观测:记录:复核:
导线测量外业观测数据计算表(表1)
点号
水平角平均值
°′″
往测距离平均值
(m)
返测距离平均值
(m)
往返平均距离较差
(mm)
往返平均距离
(m)
∑
测角中误差计算:
辅助
计算
测距中误差及相对中误差计算:
观测:记录:复核:
导线测量坐标计算表(表2)
坐标增量坐标增量改正后坐标增量坐标
角度
点(m)点
(m)改正数(mm)(m)
号内角观测值
°′″
改正数
全站仪导线测量实验报告
全站仪导线测量实验报告实验3 认识全站仪及全站仪导线测量实验三认识全站仪及全站仪导线测量一、实验目的与要求1、了解全站仪的性能及主要部件的名称和作用;2、了解全站仪的基本操作方法;3、掌握全站仪导线测量的方法与步骤。
二、实验仪器与器材1、全站仪与三角架1套;2、对中杆1个,照准标志1个;3、记录夹一个、记录纸若干;(以上仪器到工科楼C座C255领取)4、自备:铅笔、计算器。
三、实验方法与步骤在熟悉全站仪的基础上,每组观测一条4边闭合导线如右图所示。
(要求:选择边长在20m到50m之间)A点坐标为A(500.000m,500.000m),A、B边的坐标方位角为0?; A点海拔高为10.17m。
1、全站仪的安置(对中、整平的步骤自填~),量取仪器高和目标高2、按测回法观测水平角:(步骤自填~)每个水平角观测2测回,每人至少有1测回的观测; 步骤自填~) D3、竖直角观测:每个竖直角观测1测回,每人至少有1个竖直角的观测;4、水平边长观测:(盘左、盘右观测取中数)每条边观测1测回,每人至少有1条边的观测;每条边最终边长为往、返观测平均值。
5、导线计算:按导线计算表计算各点坐标;高差(三角高程法计算)取往、返观测的平均值,按高程误差配赋表计算各点高程(步骤自填~)。
四、实验总结与心得实验结果总结、发现问题及解决办法、收获等。
五、注意事项1、用铅笔记录,坚决杜绝用橡皮涂改数据,不允许打草稿;2、应尽量照准目标的下部;3、观测过程中,若发现气泡偏移超过1格时,应重新整平仪器并重新观测该测回;4、一测回测完并合格后再进行侠义测回,测回间要重新配置度盘;5、若发现仪器功能异常,应及时向实验教师或实验室工作人员报告,不得擅自拆卸仪器;6、爱护仪器,严格按操作规程操作,观测者不得离开仪器半米远(特殊情况下请人代看仪器),不得在仪器附近打闹,以免发生摔仪器事件;7、实验报告必须用实验报告纸书写,且必须认真、独立完成,以确保实验顺利进行。
导线测量外业记录表
日期: 2009 年 3 月 15 日 天气: 晴 仪器型号: TC802 组号:S
日期: 2009 年 3 月 15 日 天气: 晴 仪器型号: TC802 组号:S
日期: 2009 年 3 月 16 日 天气: 晴 仪器型号: TC802 组号:S
日期: 2009 年 3 月 16 日 天气: 晴 仪器型号: TC802 组号:S
日期: 2009 年 3 月 17 日 天气: 晴 仪器型号: TC802 组号:S
日期: 2009 年 3 月 18 日 天气: 晴 仪器型号: TC802 组号:S
日期: 2009 年 3 月 19 日 天气: 晴 仪器型号: TC802 组号:S
日期: 2009 年 3 月 20 日 天气: 晴 仪器型号: TC802 组号:S
日期: 2009 年 3 月 21 日 天气: 晴 仪器型号: TC802 组号:S
日期: 2009 年 3 月 21 日 天气: 晴 仪器型号: TC802 组号:S
日期: 2009 年 3 月 22 日 天气: 晴 仪器型号: TC802 组号:S
日期: 2009 年 3 月 22 日 天气: 晴 仪器型号: TC802 组号:S
日期: 2009 年 3 月 23 日 天气: 晴 仪器型号: TC802 组号:S
日期: 2009 年 3 月 24 日 天气: 晴 仪器型号: TC802 组号:S
日期: 2009 年 3 月 25 日 天气: 晴 仪器型号: TC802 组号:S
日期: 2009 年 3 月 25 日 天气: 晴 仪器型号: TC802 组号:S
日期: 2009 年 3 月 25 日 天气: 晴 仪器型号: TC802 组号:S。
闭合导线外业测量实验报告
闭合导线外业测量实验报告实验名称:闭合导线外业测量实验一、实验目的1.学习闭合导线的外业测量方法;2.掌握闭合导线的上下临边测量;3.熟悉测量仪器的使用和操作;4.能够准确测量闭合导线的长度。
二、实验仪器和材料1.现测仪器:总站仪、钢卷尺、三角架;2.相关工具:标尺、笔、方巾。
三、实验步骤1.确定测量区域,选择一段闭合导线作为测量对象;2.在测量区域内张设三角架,使其固定稳定;3.使用总站仪在三角架上测量,确定起点和终点的三维坐标;4.使用钢卷尺测量起点和终点之间的水平距离,并记录测量结果;5.使用钢卷尺测量起点和终点之间的垂直距离,并记录测量结果;6.使用总站仪在起点和终点进行临边测量,记录测量结果。
四、实验结果分析1.根据钢卷尺测量的水平距离和垂直距离,可以计算闭合导线的长度;2. 计算闭合导线的长度公式:L = sqrt((DelX)^2 + (DelY)^2 + (DelZ)^2),其中DelX、DelY、DelZ为起点和终点的三维坐标差;3.根据总站仪的测量结果,可以确定起点和终点之间的临边差。
五、实验结果1.起点坐标:X1=100m,Y1=50m,Z1=10m;2.终点坐标:X2=150m,Y2=80m,Z2=20m;水平距离测量:Lh=50m垂直距离测量:Lv=10m闭合导线长度计算:L = sqrt((150-100)^2 + (80-50)^2 + (20-10)^2) = sqrt(2500 + 900 + 100) = sqrt(3500) ≈ 59.2m临边差测量:Lxy = 10m六、误差分析1.仪器误差:测量仪器的精度将影响测量结果的准确性;2.人为误差:操作不熟练或不规范也会导致测量结果的误差;3.环境因素:地形、天气等环境因素也会对测量结果产生一定影响。
七、实验总结通过本次实验,我学习了闭合导线的外业测量方法,并掌握了闭合导线的上下临边测量。
同时,我也熟悉了测量仪器的使用和操作,能够准确测量闭合导线的长度。
导线测量记录及计算表
观测日期: 天气: 成像: 仪器型号: 仪器编号:
测
站
点
测
回
数照准点来自水平度盘读数2C
″
2C
互差
″
(左+右)/2
°′″
一测回归零方向值
° ′ ″
各测回归零方向平均值
° ′ ″
水平距离
(m)
平均
水平距离
(m)
备注(仪
高、镜高)
盘左
° ′ ″
盘右
° ′ ″
绘制测图区
比例尺1:500()、1:1000()、1:5000()
导线测量外业观测记录表(表2)
观测日期: 天气: 成像: 仪器型号: 仪器编号:
测
站
点
测点
竖盘位置
竖盘读数
(°′″)
半测回数值角
(°′″)
指标差
(°′″)
一测回竖直角
(°′″)
盘左
盘右
盘左
盘右
盘左
盘右
盘左
盘右
盘左
盘右
盘左
盘右
导线测量外业观测数据计算表(表1)
点号
水平角平均值
° ′ ″
往测距离平均值
(m)
δx
ΔX
ΔY
X
Y
∑
辅助计算
一级导线测量坐标成果表(表3)
点号
坐标(m)
反算坐标方位角
° ′ ″
反算边长
(m)
备注
X
Y
返测距离平均值
(m)
往返平均距离较差
(mm)
往返平均距离
(m)
∑
辅助
计算
导线测量及计算
导线测量一、导线测量概述导线——测区内相邻控制点连成直线而构成的连续折线导线边;导线测量——在地面上按一定要求选定一系列的点依相邻次序连成折线,并测量各线段的边长和转折角,再根据起始数据确定各点平面位置的测量方法;主要用于带状地区、隐蔽地区、城建区、地下工程、公路、铁路等控制点的测量;导线的布设形式:附合导线、闭合导线、支导线,导线网;附合导线网自由导线网钢尺量距各级导线的主要技术要求注:表中n为测站数,M为测图比例尺的分母表 6J-1 图根电磁波测距附合导线的技术要求二、导线测量的外业工作1.踏勘选点及建立标志2.导线边长测量光电测距测距仪、全站仪、钢尺量距当导线跨越河流或其它障碍时, 可采用作辅助点间接求距离法;α+β+γ-180o改正内角,再计算FG边的边长:FG=bsinα/sinγ3.导线转折角测量一般采用经纬仪、全站仪用测回法测量,两个以上方向组成的角也可用方向法;导线转折角有左角和右角之分;当与高级控制点连测时,需进行连接测量;三、导线测量的内业计算思路:①由水平角观测值β,计算方位角α;②由方位角α及边长D, 计算坐标增量ΔX 、ΔY;③由坐标增量ΔX 、ΔY,计算X、Y;计算前认真检查外业记录,满足规范限差要求后,才能进行内业计算坐标正算由α、D,求 X、Y已知Ax A,y A,D AB,αAB,求B点坐标 x B,y B;坐标增量:待求点的坐标:一闭合导线计算图6-10是实测图根闭合导线示意图,图中各项数据是从外业观测手簿中获得的;已知数据:12边的坐标方位角:12 =125°30′00″;1点的坐标:x1=, y1=现结合本例说明闭合导线计算步骤如下:准备工作:填表,如表6-5 中填入已知数据和观测数据.1、角度闭合差的计算与调整:n边形闭合导线内角和理论值:1 角度闭合差的计算:例: fβ=Σβ测-n-2×180o=359o59'10"-360o= -50";闭合导线坐标计算表 6-52 角度容许闭合差的计算公式可查规范图根导线若: f测≤ fβ容,则:角度测量符合要求,否则角度测量不合格,则1对计算进行全面检查,若计算没有问题,2对角度进行重测本例: fβ= -50″根据表6-5可知,=±120″则 fβ<fβ容,角度测量符合要求3 角度闭合差 fβ的调整:假定调整前提是:假定所有角的观测误差是相等的,角度改正数: n—测角个数角度改正数计算,按角度闭合差反号平均分配,余数分给短边构成的角;检核:改正后的角度值:检核:2、推算导线各边的坐标方位角推算导线各边坐标方位角公式:根据已知边坐标方位角和改正后的角值推算,式中,α前、α后表示导线前进方向的前一条边的坐标方位角和与之相连的后一条边的坐标方位角;β左为前后两条边所夹的左角,β右为前后两条边所夹的右角,据此,由第一式求得:填入表 6-5中相应的列中;3、计算导线各边的坐标增量ΔX、ΔY:ΔX i=D i cosαiΔY i==D i sinαi如图:ΔX12=D12cosα12ΔY12==D12sinα12坐标增量的符号取决于12边的坐标方位角的大小4、坐标增量闭合差的计算见表6-5根据闭合导线本身的特点:理论上:坐标增量闭合差实际上:坐标增量闭合差可以认为是由导线边长测量误差引起的;5、导线边长精度的评定见表6-5由于f x f y的存在,使导线不能闭合,产生了导线全长闭合差11' ,即f D:导线全长相对闭合差:限差:用 K容表示,当K≤K容时,导线边长丈量符合要求 ;K容的大小见表6-2 表6J-1 6、坐标增量闭合差的调整:见表6-5调整: 将坐标增量闭合差反号按边长成正比例进行调整;坐标增量改正数:检核条件:例1-2边增量改正数填入表6-5中相应的位置;7、计算改正后的坐标增量:见表6-5检核条件:8、计算各导线点的坐标值:见表6-5依次计算各导线点坐标,最后推算出的终点1的坐标,应和1点已知坐标相同;二、附合导线的计算附合导线的计算方法和计算步骤与闭合导线计算基本相同,只是由于已知条件的不同,有以下几点不同之处:如图是已知点,起始边的方位角αABα始和终止边的方位角αABα终为已知;外业观测资料为导线边距离和各转折角;1计算角度闭合差:fβ=α'终 - α终其中: α'终为终边用观测的水平角推算的方位角;α终为终边已知的方位角终边α推算的一般公式:如图:为以右转折角为例用观测的水平角推算的终边方位角;2测角精度的评定:即:检核:各级导线的限差见规范3闭合差分配计算角度改正数:式中:n —包括连接角在内的导线转折角数4计算坐标增量闭合差:其中:如图始点是B点; 终点是C点.由于f x,f y的存在,使导线不能和CD连接,存在导线全长闭合差f D:导线全长相对闭合差:5计算改正后的坐标增量的检核条件:检核条件:6计算各导线点的坐标值:依次计算各导线点坐标,最后推算出的终点C的坐标,应和C点已知坐标相同;如图,A、B、C、D是已知点,外业观测资料为导线边距离和各转折角见图中标注;2 坐标反算由X、Y,求α、D,已知Ax A,y A、Bx B,y B求D AB,αAB;注:计算出的αAB ,应根据ΔX 、ΔY的正负,判断其所在的象限;计算器的使用a.角度加减计算例: 求26°45'36"+125°30'18"的值;①输入后按→DEG ,接着按 + , 再输入后按→DEG;②按 = 得, 再按 2ndF 和→DEG ;此时该键功能是“→”,得结果152°15'54";b.坐标正算例:已知αAB=60°36'48",d AB=1523m,求Δx AB、Δy AB ;①输入边长后按 a,接着输入方位角,再按→DEG 和 b;②按 2ndF ,再按 b,显示数值约数,Δx AB,再按 b,显示数值约数,Δy AB ;c.坐标反算例:已知Δx AB=,Δy AB= 求 D AB、αAB;①输入Δx AB的值后按 a,接着输入Δy AB的值,再按 b;②按 2ndF ,再按 a ,显示数值约数,D AB;③再按 b显示数值,接着按 2ndF 和→DEG 此时该键功能“→”,屏幕显示即56°37′39"对所得角值的处理原则是:若显示值>0,则该值即为所求的αAB ;若显示值<0,则该值加上360°后,才是所求的αAB;。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Ⅱ测回角水平值
各测回平均角值
距离测量(m)
平均距离(m)
( º´")
( º´")
( º´")
( º´")
( º´")
( º´")
( º´")
端点号
边长
端点号
边长
导线测量外业记录表
日期:_____年___月___日天气:_____仪器型号:____________组号:________
观测者:_______________记录者:_______________参加者:_____________________
测点
盘位
目标
水平度盘读数
° ′ ″
水平角
示意图及边长
第一次=__________m。
第二次=__________m。
平均=__________m。
导线测量记录表
日期:_____年___月___日天气:_____仪器型号:_________组号:________观测者:___________记录者:___________检查者:________________
平均=__________m。
边长名:__________
第一次=__________m。
第二次=__________m。
平均=__________m。
边长名:__________
第一次=__________m。
第二次=__________m。
平均=__________m。
边长名:__________
第一次=__________m。
第二次=__________m。
平均=__________m。
边长名:__________
第一次=__________m。
第二次=__________m。
平均=__________m。
边长名:__________
第一次=__________m。
第二次=__________m。
测站
盘位
目标
第Ⅰ测回
水平角值
Ⅰ测回水平角值
第Ⅱ测回
水平角值
Ⅱ测回角水平值
各测回平均角值
距离测量(m)
平均距离(m)
( º´")
( º´")
( º´")
( º´")
(º´")
( º´")
( º´")
端点号
边长
端点号
边长
导线测量记录表
组号:计算者:检查者:
测站
盘位
目标
第Ⅰ测回
水平角值
Ⅰ测回水平角值
第Ⅱ测回
半测回值
° ′ ″
一测回值
° ′ ″
边长名:__________
第一次=__________m。
第二次=__________m。
平均=__________m。
边长名:__________
第一次=__________m。
第二次=__________m。
平均=__________m。
边长名: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