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秋节小班教案-赵阳

合集下载

年幼儿园小班活动教案《中秋节》

年幼儿园小班活动教案《中秋节》

年幼儿园小班活动教案《中秋节》
一、教学目标
1.了解中秋节的由来和意义;
2.认识中秋节的相关风俗和传统活动;
3.提高幼儿的手眼协调能力和合作意识;
4.增强幼儿对传统节日的尊重和热爱。

二、教学准备
1.中秋节的图书、图片、物品等教学资源;
2.红、黄、白、黑、绿等各种颜色的纸张、剪刀、胶水等制作工具;
3.中秋节传统食物如月饼、柚子等;
4.中秋节的手工制作材料如彩纸、灯笼等。

三、教学过程
1. 主题引入
教师向幼儿介绍中秋节的由来和意义,引起幼儿的兴趣和好奇心,让幼儿了解到中秋节是我国的传统节日之一。

2. 中秋节故事讲解
通过生动有趣的方式,向幼儿讲解中秋节的相关故事,帮助幼儿更好地理解这个节日的来历。

3. 制作中秋节手工
让幼儿动手制作中秋节的相关手工制品,如灯笼、月饼模型等,培养幼儿的动手能力和创造力。

4. 中秋节游戏
设置一些与中秋节相关的游戏和活动,如赏月、吃月饼等,增进幼儿对中秋节的体验和感受。

5. 中秋节美食分享
让幼儿品尝中秋节传统美食,如月饼、柚子等,体验中秋节的美好传统。

四、教学总结
通过本次活动,幼儿对中秋节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增进了对传统节日的热爱和尊重,同时也提高了幼儿的动手能力和合作意识。

希望通过这次活动,幼儿能够在未来的日子里继续传承和发扬中华传统文化。

以上就是年幼儿园小班活动教案《中秋节》的详细内容,希望能够对您的教学工作有所帮助。

幼儿园小班中秋节安全教育教案(精选14篇)

幼儿园小班中秋节安全教育教案(精选14篇)

幼儿园小班中秋节安全教育教案(精选14篇)幼儿园小班中秋节安全教育教案(精选14篇)幼儿园小班中秋节安全教育教案篇1一、活动时间:20xx年9月18日二、活动地点:一(3)班教室三、活动对象:一(3)班教室全体学生四、活动目的:1、通过这次主题班会,引导学生学习假期安全知识,进一步增强学生的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意识;2、通过班会,增强同学们的假期安全意识,学会一些安全知识,达到积极预防危险的发生并提高学生自我保护能力的目的。

让广大同学度过一个欢乐祥和的中秋节、国庆节,安全顺利返校。

五、活动准备:安全教育ppt六、活动过程:(一)告知学生放假通知,引起学生的兴致。

同学们好!时间过得很快,转眼间我们又迎来了中秋节小假期,假期从9月19日(星期四)至9月21日(星期六),共三天。

9月22日正式上课,补星期五的课程。

然后话题一转,转移到严肃的问题上:假期安全问题。

随之开始有关假期交通安全、防溺水教育、食品安全的阐述。

(二)观看相关图片进行中秋小假期安全知识竞赛。

1、火警电话和医疗急救及交通事故举报电话分别是多少?2、行人通过红绿灯时的交通规则是什么?3、当发生火灾时,应该怎么正确对待?4、灭火器如何正确使用?5、常见的毒品有哪些?他们一般对身体有什么危害?6、外出旅游注意事项有哪些?(三)师生共同学习安全常识。

附相关安全常识:一、交通安全:1、提醒学生回家、外出旅游时注意乘车安全,保管好自己的钱物。

禁止自行包车,尤其是手续不完备的黑车、个体运输车。

2、过马路走人行横道,遵守“一看,二停,三通过”的交通规则。

不闯红灯,不和机动车辆抢道。

横穿公路要走斑马线、人行道等,不得随意横穿。

3、严禁在公路上骑自行车。

乘车时,注意自己的财物和交通安全。

爬山时,注意穿运动鞋,禁止攀登险要处。

游泳时,注意观察水的深度,在自己力能所及的地方徘徊。

同时注意和亲人在一起,不擅自离开。

玩娱乐设施时,注意听从工作人员的指挥,同时注意了解设施的使用注意事项。

中秋节主题活动小班教案(5篇)

中秋节主题活动小班教案(5篇)

助教案可以提高教学质量,收到预期的教学效果。那么应当如何写教案呢?
3、动手操作能力的锻炼。
以下是整理的中秋节主题活动小班教案〔通用 5 篇〕,仅供参考,盼望能
活动预备:
够关心到大家。
1、视频《月亮姑娘做衣裳》、爷爷为我打月饼、中秋月儿圆
中秋节主题活动小班教案 1 活动背景: 中秋节是我国的传统节日,是幼儿所熟识、感兴趣的,又是具有教育 价值的。大班幼儿已经有多次中秋节庆祝的体验,对中秋节的传统风俗有 肯定的了解。此次开展中秋节庆祝活动,更注重的是让幼儿了解中秋节的 有关学问,以及感受现代中秋节所特有的艺术性。 活动时间: 20xx 年 9 月 29 日(星期六)下午 3 点整 活动目标:
的欢乐。
穿了好半天都还没穿完。
活动预备:
目的:锻炼孩子的耐力和腿部力量。
⒈水果、月饼家长提供。
预备:给孩子看蜈蚣的图片,让孩子知道蜈蚣走路的方式。
⒉呼啦圈、气球若干个。
1、由孩子做排头,家长将手搭在孩子肩上,蹲下。
⒊一次性水果盘
2、随着一、二、一、二的口令,孩子和家长向前行走,脚步要协调,
活动过程:
四、活动过程
五天又过去了,月亮姑娘又长胖了一点,弯弯的象只小船。她来取衣裳,
1、介绍节日向幼儿介绍有关中秋节的来历,让幼儿知道农历八月十 衣裳做得更秀丽了,可惜月亮姑娘连套也套不上。
五日是中秋节。
裁缝师傅涨红了脸,说:"我只好重做了。"又是五天过去了,月亮
2、欣赏故事听故事"月亮姑娘做衣裳",了解月亮是不断改变的。 姑娘来取衣裳,裁缝师傅看到月亮姑娘变得圆圆的,象一只圆盘那样,吃
本文格式为 Word 版,下载可任意编辑,页眉双击删除即可。
中秋节主题活动小班教案(5 篇)

关于小班中秋节教案(通用11篇)

关于小班中秋节教案(通用11篇)

小班中秋节教案关于小班中秋节教案(通用11篇)作为一名专为他人授业解惑的人民教师,常常要根据教学需要编写教案,借助教案可以让教学工作更科学化。

那么大家知道正规的教案是怎么写的吗?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关于小班中秋节教案(通用11篇),欢迎大家分享。

小班中秋节教案篇1活动目标:1、通过各种活动,让幼儿知道阴历八月十五是中秋节,初步了解中秋节的来历,知道中秋节是我国传统的团圆节。

2、了解中秋节人们的活动,让幼儿通过品尝月饼、观赏月亮、学习和欣赏歌曲、制作水果拼盘等活动来体验节日的快乐,感受中国人的文化习俗。

3、通过活动,促进亲子交流,增进幼儿与父母之间的感情,体验节日的快乐。

4、体验分享与同伴老师一起合作过节的快乐。

活动形式:班级集体活动活动内容:介绍中秋节、故事、儿歌、各类游戏。

环境创设:1、和幼儿一起布置中秋的大型壁画,其中有月亮的变化、宫灯。

2、悬挂灯笼,水果图案营造热闹的节日气氛。

3、展示幼儿在节前观察月亮、绘制出的“月亮变化册”。

(事先发放记录单)。

区域活动:1、绘画:提供水果图片,供幼儿绘画——好吃的水果。

2、泥工:橡皮泥,供幼儿制作月饼。

3、美工:提供各色彩纸、胶水、绘画笔供装饰节日的灯笼。

4、制作灯笼:运用空瓶子、彩色胶带、色纸、粘贴素材,做一个灯笼。

家园共育:1、家长晚上带着孩子一起观赏中秋的月亮,并讲讲关于月亮的故事或教给幼儿有关月亮、中秋的古诗。

2、与幼儿一起准备灯笼,最好是共同制作的。

3、督促幼儿节前节后连续观察月亮,并记录月亮的变化。

小班中秋节教案篇2活动目标1、了解中秋节的习俗,体会过节的气氛。

知道中秋节是我过传统的民间节日。

2、初步了解月亮阴晴圆缺的规律。

3、激发幼儿探索月球的欲望。

4、让幼儿了解月亮变化的规律。

5、交流月饼的形状和味道。

重点难点月亮为什么有圆缺。

活动准备月饼(若干份)、图画纸、彩色水笔、范画:月之中、月中、月末时的月亮。

活动过程一、出示:月饼。

谈话导入课题。

《中秋节》小班教案

《中秋节》小班教案

《中秋节》小班教案《中秋节》小班教案1活动目标与预备:本活动的主要目标是引导幼儿观看月亮的变化,知道中秋之夜月亮最圆、最亮;初步激发幼儿对民族文化的爱好;进展幼儿的想象力和语言表达力气。

活动开展前,进行墙饰布置,墙饰的主要内容包括花灯、嫦娥奔月图等;给幼儿叙述关于月亮的故事、中秋节与月饼的传奇;美工课上,幼儿学会了用橡皮泥捏月饼,会沿着扎有小孔的月亮图形纸撕月亮(供应用缝纫机扎出小孔的月亮图形纸;制作投影片或挂图:一幅中秋节夜景图,四张月亮慢慢变圆的投影片或图片;录像带:中秋赏月;音乐磁带《飞月夜》、《月光曲》、《爷爷为我打月饼》。

活动过程:1、引导幼儿观看教室墙饰的变化,激发爱好,导入课题。

2、出示投影片或挂图:中秋节夜景图,引导幼儿描述自己观看到的月亮,老师依据幼儿的描述分别出示四张不同形状的月亮投影片或图片,启发幼儿想象,月亮像什么?(如:像弯弯的小船、像一块西瓜、像咬了一口的月饼、像圆镜子等。

)3、放录像:“中秋赏月”,向幼儿介绍中秋节。

今日是农历八月十五中秋节。

中秋节的晚上月亮特别圆、特别亮。

我们中国人有个习惯,中秋节这一天,圆圆的月亮挂在天上,一家人一边看月亮,一边吃月饼,也可以玩花灯、放焰火,一家人团团聚圆,真欢快,所以把中秋节叫做团聚节。

又香又甜的月饼也被人们做成圆圆的,像月亮一样,“月饼”古代也被人们叫做“团聚饼”,中秋节是我们中国的传统节日。

秋天也是收获的季节,粮食丰收了,水果丰收了,所以中秋节也叫丰收节。

4、老师叙述《嫦娥奔月》的故事(播放录音:《月光曲》或《月夜》二胡曲)。

5、师生一边欣赏歌曲《爷爷为我打月饼》(放录音),一边品尝月饼和秋天的水果,共享节日的欢快。

6、操作活动:幼儿用橡皮泥捏月饼、撕月亮(用缝纫机扎出小孔,变成月亮的形状,让幼儿撕下来。

)活动区域设置与日常活动组织:1、组织幼儿参观大班的玩耍“乐乐月饼超市”;观看大班小伴侣的幻想画《到月亮上去做客》。

2、在美工区,供应月饼盒子、橡皮泥、吹塑纸、蜡光纸等材料,引导幼儿运用各种材料制造性地表现月亮和月饼。

幼儿园小班教案《中秋节》(精选14篇)

幼儿园小班教案《中秋节》(精选14篇)

幼儿园小班教案《中秋节》(精选14篇)幼儿园《中秋节》篇1活动目标:1、了解中秋节的来历,传统,和习俗2、知道月饼是圆圆的,有不同的口味。

2、能够大胆地在同伴面前分享自己的想法。

3、体验和同伴一起品尝月饼的快乐。

活动准备:材料准备:PPT,中秋节来历,习俗,传统的若干张图片,月饼若干张图片,嫦娥奔月的故事视频。

经验准备:知道中秋节要吃月饼的习俗,且知道月饼有多种味道。

重点:知道月饼是圆圆的,有不同的口味。

难点:会用各种材料装饰“月饼”,尝试用撕、粘、团等方式制作月饼。

活动过程:一、情境导入,激发兴趣。

1、教师创设小猫准备开一家月饼店的情境,充分调动幼儿的兴趣。

师:今天,我们班来了位小客人,我们一起来认识她吧。

(大家好,我是小猫咪咪,很高兴到小2班来做客。

)师:你们猜猜咪咪来我们班干什么的?我们听一听咪咪是怎么说的?(快到中秋节啦,小朋友们想知道中秋节是什么吗,现在就由我来告诉你们吧,(播放中秋节的故事,习俗,传说的视频,或图片,边放,老师边说)播完后,(小猫咪:我开了一家月饼店,最近新推出了几种月饼,想请你们尝一尝,小朋友们,你们愿意帮我试吃月饼吗?)师:你们愿意帮助咪咪吃他做的新月饼吗?今天呀,咪咪把月饼带到了我班,我们一起来看一看。

二、看一看,说一说。

出示实物月饼,师幼一同观察月饼外观,并请个别幼儿品尝月饼。

师:这些月饼是什么形状的?看上去像什么?师总结:原来啊,月饼是圆圆的。

三、尝一尝,说一说。

师:嗯,好香啊,谁愿意来尝一尝,告诉我们它是什么味道的。

师:宝贝,你吃的月饼是什么味道的啊?四、仔细观察月饼,知道月饼有各种口味。

师:哎呀,你的月饼里有什么呀,请你仔细观察月饼,告诉我你在月饼里面发现了什么?师小结:中秋节大家都吃圆圆的月饼,月饼有五仁的、肉松的、水果味的,特别好吃。

师:小朋友们,咪咪做的月饼怎么样?我们一起谢谢咪咪请我们吃月饼。

(谢谢你们,小2班的小朋友,你们想不想学做这些好吃的月饼呢?师:宝贝们,你们想不想跟爸爸妈妈一起做月饼呢?现在,我们先来玩个游戏热热身,再做月饼吧(播放中秋节儿歌)五、播放游戏音乐家长与幼儿一起玩游戏六、游戏过后,做手工老师:好了,小朋友们。

小班《中秋节》教案精选

小班《中秋节》教案精选

小班《中秋节》教案精选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小班教材《快乐中秋节》,涉及章节为第二章“中秋节的来历”和第三章“中秋节的习俗”。

详细内容包括:了解中秋节的起源,掌握赏月、吃月饼、放天灯等传统习俗,并通过故事、儿歌、手工制作等形式,使幼儿全面了解中秋节的文化内涵。

二、教学目标1. 了解中秋节的来历,知道中秋节是我国传统的节日之一。

2. 学习中秋节的相关习俗,培养幼儿对传统文化的热爱。

3. 培养幼儿的动手操作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和合作意识。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了解中秋节的来历和习俗,感受传统节日的氛围。

难点:如何引导幼儿通过实践活动,深入理解中秋节的文化内涵。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PPT、故事图片、儿歌音频、手工材料等。

2. 学具:画纸、彩笔、剪刀、胶水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PPT展示月亮、月饼等与中秋节相关的图片,引导幼儿谈论自己对中秋节的了解,激发幼儿兴趣。

2. 故事环节:讲述《嫦娥奔月》的故事,让幼儿了解中秋节的起源,感受传统节日的魅力。

3. 儿歌环节:学唱《月儿圆》,让幼儿在欢快的旋律中,进一步体验中秋节团圆的氛围。

4. 实践活动:分组进行手工制作,如制作月饼、灯笼等,培养幼儿的动手操作能力和合作意识。

5. 例题讲解:通过PPT展示例题,引导幼儿观察、思考,掌握中秋节的相关习俗。

6. 随堂练习:让幼儿用自己的话描述中秋节的特点,巩固所学知识。

六、板书设计1. 中秋节的来历:嫦娥奔月2. 中秋节的习俗:赏月、吃月饼、放天灯3. 儿歌:《月儿圆》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画一幅中秋节的主题画。

答案要求:画面中包含月亮、月饼、灯笼等元素,展现出中秋节团圆的氛围。

2. 作业题目:用剪纸的方式制作一个中秋节灯笼。

答案要求:灯笼形状美观,色彩搭配合理,体现出中秋节的特点。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关注幼儿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针对不同幼儿的表现,调整教学策略,提高教学效果。

2. 拓展延伸:鼓励幼儿回家后,与家人一起赏月、吃月饼,感受传统节日的氛围,将所学知识运用到生活中。

中秋节小班教案赵阳

中秋节小班教案赵阳

中秋节小班教案-赵阳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中秋节的传统习俗和意义。

2. 培养学生对传统文化的兴趣和热爱。

3. 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二、教学内容:1. 中秋节的来历和意义2. 中秋节的习俗:赏月、吃月饼、赏花灯等3. 制作月饼和花灯三、教学准备:1. 月饼和花灯的制作材料2. 月饼和花灯的图片3. 教学视频或故事书籍四、教学步骤:1. 引入:通过展示月饼和花灯的图片,引导学生猜测节日的名称,进而引入中秋节的主题。

2. 讲解:讲解中秋节的来历和意义,以及相关的习俗。

3. 制作:分组让学生动手制作月饼和花灯,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4. 展示:让学生展示自己制作的月饼和花灯,增强学生的自信心。

5. 总结:总结中秋节的习俗和意义,引导学生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

五、作业布置:1. 让学生回家后与家长一起了解更多关于中秋节的传统习俗。

2. 让学生画一幅关于中秋节的画,下节课分享。

教学评价:通过学生的参与度、作业完成情况以及对中秋节知识的掌握程度来评价学生的学习效果。

六、教学延伸活动:1. 组织学生进行中秋主题的诗歌朗诵或歌曲演唱,增强学生对中秋节的文化感受。

2. 开展中秋知识问答,检验学生对中秋节知识的掌握情况。

3. 邀请家长参与中秋庆祝活动,增进家校互动。

七、教学注意事项:1. 在讲解中秋节习俗时,注意尊重不同地区的风俗习惯,避免文化偏见。

2. 在制作月饼和花灯的过程中,注意安全使用工具,如刀具、烤箱等。

3. 在教学过程中,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给予每个学生适当的指导和鼓励。

八、教学资源推荐:1. 《中秋节的故事》绘本,适合小班学生阅读,图片生动,文字简短。

2. 中秋节相关视频资料,如中秋节的来历、各地的中秋习俗等。

3. 制作月饼和花灯的教程,包括图片和文字说明,方便学生跟随步骤操作。

九、教学反馈与调整:1. 在教学过程中,收集学生的反馈,了解他们在学习中的困惑和需求。

2. 根据学生的反应,适时调整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以提高教学效果。

小班《中秋节》教案

小班《中秋节》教案

小班《中秋节》教案(精选一、教学内容本节课我们将学习《中秋节》的相关内容。

教材为《幼儿园小班主题活动指导手册》第三章“传统节日”中的第二节“中秋节”,详细内容包括中秋节的来历、习俗、月饼的制作过程以及相关的民间故事。

二、教学目标1. 了解中秋节的来历和习俗,感受传统节日的氛围。

2. 学习制作简单的月饼,提高动手操作能力。

3. 培养幼儿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兴趣和热爱。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难点:中秋节来历和习俗的理解,月饼的制作过程。

重点:培养幼儿动手操作能力,感受传统节日的氛围。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PPT、月饼模具、面团、馅料、烤箱。

学具:画纸、水彩笔、剪刀、胶水。

五、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通过PPT展示中秋节的图片,引导幼儿观察并讲述他们在图片中看到了什么,从而引出本节课的主题——中秋节。

2. 讲解中秋节的来历和习俗(5分钟)结合PPT,讲解中秋节的来历和习俗,如赏月、吃月饼、放天灯等,让幼儿了解中秋节的相关知识。

3. 制作月饼(15分钟)(1)教师示范月饼的制作过程。

(2)幼儿分组进行制作,教师巡回指导。

4. 讲解与中秋节相关的民间故事(5分钟)通过PPT展示,讲解《嫦娥奔月》的故事,让幼儿了解中秋节的民间传说。

5. 随堂练习(10分钟)(1)让幼儿用水彩笔在画纸上画出自己喜欢的月饼。

(1)让幼儿分享自己制作月饼的体验。

六、板书设计1. 在黑板上画出中秋节的元素,如月亮、月饼、天灯等。

2. 用不同颜色的粉笔,将教学内容和民间故事的关键词书写在黑板上。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和家人一起赏月,观察月亮的变化,并用画笔记录下来。

2. 答案:根据观察,画出月亮的不同形态。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观察幼儿在课堂上的表现,了解他们在理解中秋节知识和动手操作方面的掌握程度,为下一节课做好准备。

2. 拓展延伸:鼓励幼儿回家后,与家人分享所学的中秋节知识,培养他们对传统文化的传承意识。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内容的讲解与示范2. 教学难点与重点的针对性教学3. 教学过程中的互动与指导4. 作业设计与课后反思一、教学内容的讲解与示范在讲解中秋节的来历和习俗时,教师应使用生动的语言和形象的图片,以便幼儿能够更好地理解和记忆。

小班中秋节教案2023(通用8篇)

小班中秋节教案2023(通用8篇)

小班中秋节教案2023(通用8篇)小班中秋节教案2023篇1活动目标1.知识目标知道中秋节是我国的一个传统节日。

2.能力目标了解人们过中秋节的各种方式。

3.参与节日游戏。

4.简单了解节日的来历,知道其全称、日期和意义。

活动重点了解人们过中秋节的各种方式,知道中秋节是我国的一个传统节日。

活动难点画月饼活动准备白纸、彩笔若干,关于中秋节的音乐。

活动过程一、中秋节的来历和传说1.说说自己家的中秋节是怎样度过的。

2.听一听神话故事《嫦娥奔月》。

二、中秋节的风俗1.欣赏图片了解中秋节。

(与家人团圆,吃月饼等)2.朗读儿歌知道中秋节。

八月十五赏月节,摆上果饼来拜月。

八月十五团圆节,亲人团聚像过年。

八月十五丰收节,敲锣打鼓庆丰年。

八月十五中秋节,传统节日记心间。

三、中秋节有关的歌曲。

欣赏歌曲《爷爷为我打月饼》知道中秋节是农历八月十五,是个团圆的日子。

四、中秋节绘画每个幼儿画出自己心目中最喜欢的月饼形状,并装饰。

活动小结1.复习学习的儿歌,加深对中秋节的印象。

2.欣赏歌曲《中秋大团圆》。

教学反思:从本次活动的整个开展情况来看,对幼儿对传统节日文化中秋很感兴趣,了解了中秋要团圆,并能够教育幼儿在节日时献给爸爸妈妈自己制作的礼物。

小班中秋节教案2023篇2活动目标1、品尝月饼,学会分享,体验分享的快乐。

2.知道每年农历八月十五是中秋节,是全家人团圆的好日子。

3.初步萌发对民族文化的兴趣,了解中秋节吃月饼的习俗。

活动准备1.ppt课件:月饼的制作方法2.月饼及切月饼的塑料小刀3.音乐歌曲《八月十五月儿圆》活动过程一、听音乐,跟唱歌曲《八月十五月儿圆》。

1.教师:歌曲里唱了什么?八月十五是什么日子?这一天人们一般怎样庆祝?2.教师引导幼儿归纳我国过中秋的习俗。

二、观察并了解月饼。

1.请幼儿将各自的月饼拿出来,看一看、说一说,月饼是什么形状的?闻一闻,月饼是什么味道?2.幼儿自由交流并讨论:你吃过的月饼是什么味道?月饼馅里都放些什么?3.课件-月饼的制作方法让幼儿观看月饼是怎样制作的。

小班《中秋节》主题活动教案三篇

小班《中秋节》主题活动教案三篇

小班《中秋节》主题活动教案三篇教案一:认识中秋节一、活动目标1、让幼儿了解中秋节的由来和习俗。

2、培养幼儿对传统节日的兴趣和热爱。

3、通过活动,锻炼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和动手能力。

二、活动准备1、有关中秋节的图片、故事书、动画视频。

2、月饼、水果等食物。

3、制作灯笼的材料(纸、剪刀、彩笔等)。

三、活动过程1、导入活动(1)教师通过提问,引导幼儿回忆自己所知道的节日。

(2)引出中秋节,问幼儿是否知道中秋节,并简单说一说自己对中秋节的了解。

2、讲解中秋节的由来(1)利用故事书或动画视频,给幼儿讲述中秋节的传说,如嫦娥奔月的故事。

(2)让幼儿了解中秋节是我国的传统节日,有着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文化内涵。

3、介绍中秋节的习俗(1)展示中秋节相关的图片,如赏月、吃月饼、猜灯谜等。

(2)向幼儿详细介绍这些习俗的意义和做法。

4、品尝月饼和水果(1)准备各种口味的月饼和水果,让幼儿品尝。

(2)引导幼儿观察月饼的形状、颜色,说一说自己喜欢的口味。

5、制作灯笼(1)给幼儿发放制作灯笼的材料。

(2)教师示范制作方法,然后让幼儿自己动手制作。

(3)制作完成后,将灯笼挂在教室里,营造节日氛围。

6、活动总结(1)请幼儿分享自己在活动中的感受和收获。

(2)教师对活动进行总结,再次强调中秋节的意义和重要性。

四、活动延伸1、让幼儿回家后,给家人讲述中秋节的故事和习俗。

2、鼓励幼儿在中秋节当天,和家人一起赏月、吃月饼。

教案二:中秋月儿圆一、活动目标1、引导幼儿感受中秋节月亮的变化。

2、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和想象力。

3、激发幼儿对自然现象的好奇心。

二、活动准备1、不同时期月亮的图片(满月、半月、月牙等)。

2、绘画工具(纸、彩笔、油画棒等)。

3、黏土、模具等手工材料。

三、活动过程1、观察月亮的变化(1)展示不同时期月亮的图片,让幼儿观察并比较它们的形状和大小。

(2)提问幼儿为什么月亮会有这些变化,引导幼儿思考。

2、讲述月亮的故事(1)给幼儿讲述与月亮有关的故事,如玉兔捣药、吴刚伐桂等。

幼儿园小班中秋节优质教案(精选

幼儿园小班中秋节优质教案(精选

幼儿园小班中秋节优质教案(精选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幼儿园小班教材《快乐中秋节》,主要围绕中秋节的来历、习俗以及相关的儿歌、故事展开。

教学内容包括:1. 知识点:了解中秋节的起源、习俗,学习与中秋节相关的儿歌、故事。

2. 技能点:培养幼儿的观察力、想象力,提高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

3. 情感点:培养幼儿对传统文化的热爱,增进幼儿对家庭、亲情的感悟。

涉及教材章节:第三章《我们的节日》第三节《中秋节》。

二、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让幼儿了解中秋节的来历、习俗,认识与中秋节相关的儿歌、故事。

2. 技能目标:培养幼儿的观察力、想象力,提高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

3. 情感目标:让幼儿体验中秋节的欢乐氛围,感受家庭、亲情的温暖。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让幼儿理解中秋节的来历和习俗,掌握与中秋节相关的儿歌、故事。

2. 教学重点:培养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感受家庭、亲情的温暖。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中秋节故事挂图、月饼模具、彩泥、灯笼、中秋节儿歌CD等。

2. 学具:画纸、彩笔、剪刀、胶棒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实践情景引入:展示中秋节故事挂图,引导幼儿观察、讲述中秋节的故事。

2. 讲解(15分钟):(1)讲述中秋节的来历、习俗,引导幼儿了解传统文化。

(2)播放中秋节儿歌,教唱并引导幼儿模仿、跟唱。

(3)讲述中秋节故事,引导幼儿发挥想象,分享自己的感受。

3. 操作(10分钟):(1)组织幼儿用彩泥、月饼模具制作月饼,培养幼儿动手能力。

(2)引导幼儿制作灯笼,体验中秋节的欢乐氛围。

4. 随堂练习(10分钟):(1)分组进行中秋节儿歌比赛,提高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

(2)组织幼儿进行观察、讲述灯笼制作过程,培养幼儿的观察力。

(1)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让幼儿复述中秋节的来历、习俗。

(2)让幼儿分享自己制作月饼、灯笼的体验,感受家庭、亲情的温暖。

六、板书设计1. 中秋节的来历、习俗。

2. 中秋节儿歌歌词。

幼儿园小班中秋节教案

幼儿园小班中秋节教案

幼儿园小班中秋节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认知目标:让幼儿了解中秋节的传统习俗,如赏月、吃月饼等。

2. 技能目标:培养幼儿动手操作能力,制作中秋节相关的手工作品。

3. 情感目标:培养幼儿对传统文化的兴趣,体验中秋节的美好氛围。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让幼儿了解中秋节的基本习俗。

难点:让幼儿通过手工制作活动,体验中秋节的美好氛围。

三、教学准备:1. 教具准备:中秋节相关图片、视频、手工材料等。

2. 环境布置:教室布置成中秋节的氛围,如悬挂灯笼、彩带等。

四、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歌曲、故事、图片等方式,引导幼儿了解中秋节的基本习俗。

2. 主题活动:组织幼儿进行手工制作活动,如制作月饼、灯笼等。

五、作业与评价:1. 作业:让幼儿回家后,与家长一起调查中秋节在家中的传统习俗。

2. 评价:通过幼儿的表现、作品展示等方式,评价幼儿对中秋节的认识和动手操作能力。

六、教学内容:1. 学习中秋节的故事,如《嫦娥奔月》。

2. 学习中秋节的相关诗词或儿歌。

3. 了解不同地区的中秋节习俗。

七、教学过程:1. 故事时间:讲述《嫦娥奔月》等中秋节故事,引导幼儿感受故事中的情感。

2. 诗词欣赏:教唱或朗诵中秋节相关的诗词或儿歌,让幼儿感受中秋节的气氛。

3. 习俗分享:邀请家长分享不同地区的中秋节习俗,让幼儿了解中秋节的多样性。

八、教学活动:1. 组织中秋主题的角色扮演活动,如扮演嫦娥、后羿等故事角色。

2. 举办中秋主题的诗歌朗诵比赛,让幼儿积极参与。

3. 开展中秋主题的绘画活动,让幼儿用自己的方式表达中秋节的美好。

九、教学评价:1. 通过故事讲述、诗歌朗诵、绘画作品等方式评价幼儿对中秋节的理解和表达能力。

2. 观察幼儿在角色扮演活动中的表现,评价其合作和创造能力。

3. 家长反馈,了解幼儿在家中参与中秋节活动的情况。

十、教学延伸:1. 让幼儿在家与家长一起制作中秋节相关的手工作品,如月饼、灯笼等。

2. 鼓励幼儿在家尝试制作中秋节诗词或儿歌,增强其对传统文化的兴趣。

幼儿小班中秋主题课程设计

幼儿小班中秋主题课程设计

幼儿小班中秋主题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让学生了解中秋节的来历,认识中秋节是我国传统的重要节日。

2. 引导学生掌握中秋节相关的习俗,如赏月、吃月饼等。

3. 帮助学生了解月亮的变化,认识月相的基本知识。

技能目标:1. 培养学生通过观察、描述月亮的变化,提升观察力和表达能力。

2. 引导学生动手制作中秋节相关手工艺品,如月饼、灯笼等,提高动手操作能力。

3. 培养学生合作分享的团队精神,学会在集体活动中与他人沟通、协作。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培养学生热爱祖国传统文化,增强民族自豪感。

2. 培养学生关爱家人、朋友,懂得分享快乐,传递温暖。

3. 培养学生尊重自然、珍惜生态环境的观念。

本课程针对幼儿小班学生特点,结合中秋节主题,以生动有趣的方式传授知识,注重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观察力和表达能力。

通过课程学习,使学生达到以上目标,为后续学习奠定基础。

同时,关注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使他们在感受中秋节团圆、温馨氛围的同时,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二、教学内容1. 中秋节的来历与意义:介绍中秋节的起源,讲解其在我国传统文化中的重要地位,使学生了解中秋节的历史背景和文化内涵。

2. 中秋节的习俗:详细讲解赏月、吃月饼、放灯笼等传统习俗,让学生感受中秋节的热闹氛围,培养对传统文化的热爱。

3. 月亮的变化与月相:引导学生观察月亮的变化,认识月相的基本知识,培养学生观察自然现象的兴趣。

4. 中秋主题手工制作:教授制作月饼、灯笼等手工艺品的方法,锻炼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提高创造力。

5. 中秋故事与诗词:讲述与中秋节相关的民间故事和诗词,培养学生的文学素养,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

教学内容依据课程目标进行选择和组织,确保科学性和系统性。

教学大纲明确以下安排和进度:第一课时:中秋节的来历与意义,月亮的变化与月相;第二课时:中秋节的习俗,中秋主题手工制作(制作月饼);第三课时:中秋主题手工制作(制作灯笼),中秋故事与诗词分享。

幼儿园小班中秋节教案三篇

幼儿园小班中秋节教案三篇

幼儿园小班中秋节教案三篇教案是教师为顺利而有效地开展教学活动,根据课程标准,教学大纲和教科书要求及学生的实际情况,以课时或课题为单位,对教学内容、教学步骤、教学方法等进行的具体设计和安排的一种实用性教学文书,包括教材简析和学生分析、教学目的、重难点、教学准备、教学过程及练习设计等,下面是由小编为大家整理的范文模板,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中秋节,又称月夕、秋节、仲秋节、八月节、八月会、追月节、玩月节、拜月节、女儿节或团圆节,是流行于中国众多民族与汉字文化圈诸国的传统文化节日,小编准备了以下教案,希望对你有帮助!做月饼[活动目标]1.尝试用团圆、压扁的方法制作“月饼”,并用辅助材料印出花纹。

2.愉快地参与活动,体验成功的快乐。

[活动准备]1.油泥、泥工板、塑料娃娃各一个,小盘子六只。

2.幼儿玩超市游戏用的货架。

3.幼儿认识过月饼。

[活动过程]1.由故事导入课题,引起制作“月饼”的兴趣。

2.迁移已有经验,交流和讨论。

指导语:我们都见过月饼,谁来说说月饼是什么样子的?它是怎么做出来的呢?3.观察教师制作“月饼”,了解材料的使用方法和制作的过程。

(1)认识材料,知道使用的方法。

(2)观察老师示范,了解制作的过程。

4.自由尝试制作月饼。

(教师巡回指导幼儿掌握团圆和压扁的方法,提醒幼儿压时不要过于用力,花纹要清楚。

)5.欣赏自己做的“月饼”,体验成功的快乐。

(教师引导幼儿观察形状好、花纹清晰的“月饼”,并请幼儿把“月饼”送到“超市”。

)歌曲《爷爷为我打月饼》[活动目标]1.欣赏歌曲,初步理解、感受歌曲的内容和所表达的情感。

2.尝试用声音、动作等方式表达自己对歌曲的理解。

[活动准备]1.歌曲《爷爷为我打月饼》的录音磁带、录音机。

2.情景表演:《爷爷和我一起过中秋》。

[活动过程]1.欣赏歌曲,感受歌曲所表达的情感。

指导语:听完这首歌曲,有什么感觉?2.再次欣赏歌曲,初步感受歌曲的内容。

指导语:歌曲里说了一件什么事情,我们再仔细地听一听。

《中秋节》小班的教案

《中秋节》小班的教案

中秋节小班的教案一、教学目标1.了解中秋节的由来和传统习俗;2.学习制作中秋节的手工艺品;3.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动手能力;4.增加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了解和兴趣。

二、教学内容1.中秋节的由来和传统习俗介绍;2.手工制作中秋节灯笼;3.中秋节的歌曲和舞蹈。

三、教学准备1.中秋节的相关图片、视频和故事书籍;2.彩纸、剪刀、胶水、蜡烛等制作灯笼的材料; 3.中秋节歌曲和舞蹈音乐。

四、教学步骤第一步:导入(10分钟)教师向学生大声问候“大家好!你们知道什么是中秋节吗?”并引导学生回答。

第二步:呈现(15分钟)1.教师播放中秋节的相关视频,并向学生讲述中秋节的由来和传统习俗。

2.教师展示中秋节的图片,并逐一解释其中的含义和象征物。

第三步:制作中秋节灯笼(40分钟)1.教师向学生展示制作中秋节灯笼的制作步骤和材料。

2.教师分发彩纸、剪刀、胶水等材料,并指导学生制作灯笼。

3.教师在制作过程中提醒学生注意安全事项和使用工具的方法。

第四步:展示灯笼(10分钟)学生完成灯笼制作后,教师组织学生展示自己制作的灯笼,并让学生亮灯展示。

第五步:学习中秋节歌曲和舞蹈(20分钟)1.教师向学生介绍中秋节的歌曲和舞蹈。

2.教师播放中秋节的歌曲和舞蹈音乐,并向学生示范动作。

3.教师和学生一起练习唱歌和跳舞。

第六步:总结(5分钟)教师向学生复习中秋节的由来、习俗和制作灯笼的过程,并询问学生对中秋节的理解和感受。

五、教学延伸1.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在班级内展示各自制作的灯笼,并由其他同学进行评选和投票;2.组织学生参观当地的中秋节庆祝活动,让学生亲身感受中秋节的氛围;3.让学生通过调查问卷了解家庭中的中秋节习俗,并在班级内分享。

以上就是《中秋节》小班的教案,通过本次活动的教学,希望能够让学生更深入地了解中秋节的文化内涵,并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团队合作意识。

同时,也能够让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产生兴趣,并加深对传统节日的认知。

幼儿园小班《中秋节》教案

幼儿园小班《中秋节》教案

幼儿园小班《中秋节》教案一、教学目标1、了解中秋节的历史渊源、传统习俗及食品。

2、能听懂并自然朗读《嫦娥奔月》。

3、通过手工制作月饼,培养观察、动手、合作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1、中秋节的渊源及传统习俗。

2、中秋节的食品:月饼。

3、使用儿歌《嫦娥奔月》的方式,让幼儿身临其境,了解传统故事。

4、手工制作月饼。

三、教学步骤1、引入教师与孩子们诉说这个特殊节日的来历和习俗,指出中秋节是中国的传统节日之一,让孩子们感受中秋节的传统文化底蕴,培养类比思维,说出类似的节日和习俗。

2、学习《嫦娥奔月》儿歌通过听儿歌、朗读和表演,让孩子们了解嫦娥奔月的故事情节和意义,感受民间传说的神韵。

孩子们将自然而生对月亮的好奇和喜爱,顺带培养了孩子们的口语表达能力。

3、制作月饼教师带领孩子们一步步制作月饼,包括糖粉制作、皮的制作、添馅、刻图案等。

除了观察、动手的能力,孩子们也需要注意和其他小伙伴进行配合,细致认真,完成一件美好的事情。

4、讲解月饼文化及食品安全常识教师诉说月饼的传统文化,如造型、寓意、食用和特别定制等,让孩子们了解更多。

同时带领孩子们回顾食品安全常识,如切断电源,洗手和消毒,防止烫伤,等等。

5、总结让孩子们在欣赏月饼的同时,回顾本次教学的内容,梳理所学,并把自己手工良心制作的月饼,带回家和家人一起分享。

四、教学方法1、情景演练通过身临其境的活动,让孩子们更深地了解中国传统节日文化和儿歌文化。

2、鼓励互动分享让孩子们多交流,多表达,既能展现自己的见解,又能激发其他孩子们的兴趣和思考,形成共同交流、共同学习的氛围。

3、手工制作孩子们动手制作月饼,能够发挥自己的创造力、动手能力、观察力和合作性。

五、教学延伸1、亲子学习将学习成果带回家,和家人一起分享、品尝、刻画,并在家庭中传承和弘扬中华传统文化。

2、游览家乡文化组织全班或小组幼童走访家乡,在自然与人文交错的地方,让孩子们亲身体验。

例如,走访一家制作月饼的店铺,让孩子们看到从糖粉到包装所需要的一切工艺过程,更好地了解中秋节的文化底蕴。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秋节小班教案
活动目标:
1、了解中秋节的来历及传统习俗。

2、体验分享的快乐。

活动准备:
1、中秋节传统习俗视频。

2、幼儿自备月饼。

3、灯笼谜题。

活动过程:
1、教师手提灯笼,灯笼上有谜语。

“小朋友们,今天老师给你们带来了一种又圆又
方,又甜又香;平时少见,中秋用上的好吃的,你们猜猜看它是什么食品呢?”。

2、“那好,小朋友们闭上眼睛坐好了,老师把它们请出来了。

小朋友睁开你们的
眼睛。

哇!好多的月饼啊!”“小朋友们告诉老师,月饼是什么时候吃的啊?”
3、“是中秋节啊,那小朋友们知道中秋都有哪些习俗么?中秋节你们都是怎么过
的呢?”
4、“小朋友们说的都很好啊,下面老师给你们讲一个好听的故事好么?仔细听一
听,为什么要过中秋节呢?”
5、“故事听完了,小朋友们回想一下,后羿过中秋节是为了思念谁啊?”“对,嫦娥。

小朋友们说的真好,我们在过中秋都离不开吃月饼,现在老师把月饼发给小朋
友们,不过在此之前,老师还有一个关于月饼的小游戏要告诉小朋友们。

你们想
玩么?”
6、“这个游戏的名称就叫做交换月饼。

你们猜猜怎么玩?现在啊,每个小朋友的
月饼都被分成了好几份,用你手上的月饼去和其他小朋友进行交换,比一比哪
个小朋友交换的次数最多。

”“好了,现在洗干净你们的小手,我们准备玩游戏
了,游戏结束后,我们就来尝一尝哪种口味的月饼最好吃。


7、组织幼儿交换月饼。

结束后试吃,并让幼儿交流月饼的味道。

备注:
中秋传说之一——嫦娥奔月
相传,远古时候天上有十日同时出现,晒得庄稼枯死,民不聊生,一个名叫后羿的英雄,力大无穷,他同情受苦的百姓,登上昆仑山顶,运足神力,拉开神弓,一气射下九个多太阳,并严令最后一个太阳按时起落,为民造福。

后羿因此受到百姓的尊敬和爱戴,后羿娶了个美丽善良的妻子,名叫嫦娥。

后羿除传艺狩猎外,终日和妻子在一起,人们都羡慕这对郎才女貌的恩爱夫妻。

不少志士慕名前来投师学艺,心术不正的蓬蒙也混了进来。

一天,后羿到昆仑山访友求道,巧遇由此经过的王母娘娘,便向王母求得一包不死药。

据说,服下此药,能即刻升天成仙。

然而,后羿舍不得撇下妻子,只好暂时把不死药交给嫦娥珍藏。

嫦娥将药藏进梳妆台的百宝匣里,不料被小人蓬蒙看见了,他想偷吃不死药自己成仙。

三天后,后羿率众徒外出狩猎,心怀鬼胎的蓬蒙假装生病,留了下来。

待后羿率众人走后不久,蓬蒙手持宝剑闯入内宅后院,威逼嫦娥交出不死药。

嫦娥知道自己不是蓬蒙的对手,危急之时她当机立断,转身打开百宝匣,拿出不死药一口吞了下去。

嫦娥吞下药,身子立时飘离地面、冲出窗口,向天上飞去。

由于嫦娥牵挂着丈夫,便飞落到离人间最近的月亮上成了仙。

傍晚,后羿回到家,侍女们哭诉了白天发生的事。

后羿既惊又怒,抽剑去杀恶徒,蓬蒙早逃走了,后羿气得捶胸顿足,悲痛欲绝,仰望着夜空呼唤爱妻的名字,这时他惊奇地发现,今天的月亮格外皎洁明亮,而且有个晃动的身影酷似嫦娥。

他拼命朝月亮追去,可是他追三步,月亮退三步,他退三步,月亮进三步,无论怎样也追不到跟前。

后羿无可奈何,又思念妻子,只好派人到嫦娥喜爱的后花园里,摆上香案,放上她平时最爱吃的蜜食鲜果,遥祭在月宫里眷恋着自己的嫦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