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感激励法在构建计算机高效课堂中应用论文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情感激励法在构建计算机高效课堂中的应用摘要:在计算机高效课堂教学实践中,教师的情感对学生的学习有很大影响,教师要以亲切的态度去讲解,要以准确的操作去示范,要以关心、信任的态度去倾听学生的提问;要以热情的态度去帮助学生纠正错误,要以微笑的态度对待偶发性事件,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感到亲切、温暖,得到鼓励,并且乐于接受教学内容而提高学习效率。
关键词:高效课堂;情感激励;高效课堂的基本要素
一、高效课堂的概念
高效课堂是指在课堂教学中,通过学生积极主动的学习过程配合老师的点拨指导,在单位时间内高效率、高质量地完成教学任务,促进学生获得高效益发展。教学高效益就其内涵而言,是指学生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三维目标”的协调发展。就其外延而言,涵盖高效的课前精心预习、课堂教学中的实践展示和课后反馈,以此来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二、高效课堂的基本要素
1.教学设计精当
准确解读教材与学生,在能把握学情的基础上对教材、教学资源进行加工提炼,形成目标明确、重点突出、脉络清晰、方式灵活、学法指导切合学生实际的教学设计。
2.讲授精炼高效
能抓住知识主线,做到层次分明、思路清晰、重点突出、讲练
适度、组织严密。
3.发挥主体作用
加强学法指导,努力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参与性,发挥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作用,使学生在激励、鼓舞和自主中学习,掌握知识与技能,培养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
4.落实分层教学
根据学生个性、认知能力、思维类型等差异,实行分层设计、分层教学、分层指导、分层训练,使每一个学生都在原有基础上获得充分的最大化的发展。
5.师生关系和谐
师生之间具有愉快的情感沟通和智慧交流,课堂里才会充满欢乐、微笑、轻松、和谐、合作和互动。教师与学生应建立一种民主、平等、尊重、温暖、理解的师生关系。教师的亲和力和教学艺术对学生将会产生积极影响。
6.达成教学目标
完成教学任务,达到既定的教学目标。“两基”落实,当堂练习的完成率和准确率良好;学生掌握基本的学习方法,并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
三、构建高效课堂的前提
高效课堂的核心是教学三维目标的达成。其前提则是看学生是否愿意学、会不会学、乐不乐学!正如苏霍姆林斯基所说:“如果学生没有学习的愿望,我们所有的计划,所有的探索和理论统统都
会落空。”
四、构建计算机高效课堂的困境
目前各级各类学校为构建高效计算机课堂开展了丰富多彩的研究,并且进行了大量有益的尝试,有的还取得了很好的成果,老师们在构建高效课堂中都花费了大量的心血,能够依据课程标准的要求和学生的实际情况,科学合理地确定课堂的三维教学目标,编制科学合理的导学案。但是,即便老师们做了这么多的工作,还是不得不面对一个最根本的问题:学生们的课堂学习热情并不如大家所预想的那么高!
五、情感激励法
当代管理心理学研究指出,情感激励法是最高层次的有效管理手段。学生是活生生的具有思想、情感心理的个体,以情感切入或是在教学中渗透情感激励能达到良好的效果。只有以情动其心,才能以理明其志;只有以情动其心,才能以“法”导其行。老师的情感激励就会变成学生内在的强大驱动力,释放出巨大的力量,进而转化为强烈的学习热情。
情感激励法可以增强课堂感染力,激发学生创造力,提高学生理解力,从而有效地提高“基础”课教学效果。具体运用时应遵循真诚关爱、平等尊重、知情信任、满足需求四原则,采取用赞美的语言鼓励、创设友好的情境激励、寄予合理的期望诱发、运用饱满的激情感染四方法。
六、情感激励法在计算机课堂中的应用效果
在教学实践中,教师的情感对学生的学习有很大影响,教师要以亲切的态度去讲解,要以准确的操作去示范,要以关心、信任的态度去倾听学生的提问;要以热情的态度去帮助学生纠正错误,要以微笑的态度对待偶发性事件,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感到亲切、温暖,得到鼓励,并且乐于接受教学内容而提高学习效果。例如在课堂上,我在安排课的内容时,我会充满自信地对学生说:“同学们,你们有信心完成今天的任务吗?”学生肯定的回答为他们完成教学任务打下了良好的心理基础。在学生进行操作练习时,我常用“再加点油,你就会成功”等鼓励他们;在课后总结时,对学生说“这节课上得真不错,我想下节课将会令大家更满意!”教师通过各种激励语言,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有针对性地运用激励教育手段,才能使激励教育恰到好处。高效课堂的核心理念是促进学生更好更快的发展。在课堂教学中的更好更快发展,首先是健康发展,教学效率的提升不能以牺牲学生的身心健康为代价。其次是主体发展、全面发展和优质发展。
参考文献:
[1]张芳.高校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改革研究与实践[j].成人教育,2010(3).
[2]袁芳.新环境下《计算机文化基础》课程教学模式探索[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0(2).
(作者单位河南省三门峡市卫生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