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九年级化学《第七单元-燃烧及其利用》知识点汇总
第七单元燃料及其利用知识点总结--九年级化学人教版上册
第七单元燃料及其利用
一、燃烧和灭火
1.燃烧:通常的燃烧是指可燃物跟氧气发生的一种发光、放热的剧烈的氧化反应,属于化学变化。
2.燃烧的条件:可燃物、氧气(或空气)、达到可燃物燃烧的最低温度(也叫着火点)。
【燃烧必须同时满足三个条件】
3.灭火的方法原理:【只要满足其中一条就可以灭火】
① 清除可燃物或使可燃物与其他物品隔离;
② 隔绝氧气(或空气)
;
③ 降低可燃物的温度,使其
降低到着火点以下。
二、燃料
的合理利用与开发
1.化石燃料:煤、石油、天然气(均为混合物,并且均为不可再生能源)称为化石燃料。
2.大量使用化石燃料或化石燃料燃烧不充分都会造成空气污染,如煤燃烧排放的污染物SO2、NO2可导致酸雨。
3.新能源:太阳能、核能、风能、地热能、生物质能、潮汐能、
可燃冰和氢气等。
三、最友好、最环保清洁、最高效新能源——
氢气
1.氢气只一种无色、无味、密度小于空气(密度最小的气体),难于水的气体。
氢气具有可燃性和还原性,可用来作燃料和冶炼金属等。
2.制取方法:通常可用锌片与稀硫酸或稀盐酸反应来制取,采用固液混合常温下制气体装置作发生装置。
由于氢气密度小于空气且难溶于水,所以可采用向下排空气法或排水集气法来收集。
四、防治空气污染的具体措施:
1.开发使用新能源;
2.减少化石燃料的使用;
2.使燃料充分燃烧(如增大与空气的接触面积);
3.汽车尾气、工业废气经处理达标再排放;
4.大力植树造林、种草等。
1。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化学第七单元燃料及其利用复习总结
燃料及其利用课题1 燃烧和灭火1.燃烧(1)燃烧:通常情况下,可燃物与氧气发生的一种发光、放热的剧烈的氧化反应叫做燃烧。
(2)燃烧的条件:①可燃物;②氧气或空气;③达到燃烧所需的最低温度(也叫着火点),三者缺一不可。
2.灭火(1)灭火的实质:根据燃烧必须同时具备三个条件,如果破坏燃烧条件之一,就能达到灭火的目的。
(2)灭火的原理:①清除可燃物或使可燃物与其他物品隔离;②使可燃物隔绝氧气或空气;③使可燃物的温度降低到其着火点以下。
(3)灭火的方法:①隔离可燃物。
例如森林火灾,设置隔离带,使森林中的树木与燃烧区隔离;②将可燃物与空气或氧气隔绝。
例如用灯帽盖灭燃着的酒精灯、油锅着火盖上锅盖等;③使可燃物的温度降低到其着火点以下。
例如建筑着火时,用高压水枪灭火。
(4)常见的几种灭火器材及适用范围①干粉灭火器:适用于一般火灾及油、气等燃烧引起的火灾;②二氧化碳灭火器:适用于图书、档案、贵重设备、精密仪器等的失火;③水基型灭火器:适用于木材、棉布等燃烧引起的火灾;④高压水枪:适用于一般火灾。
(5)如果发现火险或遭遇火灾,一定不要慌张,要沉着应对。
如果火势不大,可根据起火原因选择合适的方法和灭火器材将火扑灭;如果火势较大或有蔓延的趋势和可能,应立即拨打119火警电话,并采取必要的自救措施,如用湿毛巾捂住口鼻,蹲下靠近地面或沿墙壁跑离着火区域等。
3.易燃物和易爆物的安全知识(1)爆炸:可燃物在有限的空间内急剧地燃烧,就会在短时时间内聚集大量的热,使气体的体积迅速膨胀而引起爆炸。
(2)爆炸极限:可燃性气体等在空气中达到一定的含量时,遇到火源就会发生爆炸。
这个能发生爆炸的含量范围,叫做爆炸极限。
(3)易燃物和易爆物①易燃物:指的是易燃气体(氢气、液化石油气等)、易燃液体(酒精、汽油等)和容易燃烧、自燃或遇水可以燃烧的固体(硫、白磷、面粉等)。
②易爆物:指空气中混有可燃性的气体或粉尘,遇明火有爆炸的危险;或受热、受到撞击时易发生爆炸的物质。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化学第七单元《燃料及其利用》知识点汇总
第七单元燃料及其利用一、燃烧和灭火1、燃烧(1)燃烧的条件探究实验【实验装置】【实验步骤】①在500mL烧杯中加入400mL热水,并放入用硬纸圈圈住的一小块白磷。
在烧杯上盖一片薄铜片,铜片上一端放一小堆干燥的红磷,另一端放一小块已用滤纸吸去表面上水的白磷,观察现象。
②用导管对准上述烧杯中的白磷,通入少量氧气(或者空气),观察现象。
【实验现象】①铜片上的白磷燃烧,水中的白磷和铜片上的红磷都没有燃烧。
②对水中的白磷通入氧气(或者空气)后,水中的白磷也燃烧。
【实验分析】①对比铜片上的白磷和红磷,说明燃烧需要达到一定的温度。
②对比铜片上的白磷和水中的白磷,说明燃烧需要与氧气(或者空气)接触。
③观察步骤二的现象,说明燃烧需要氧气(或者空气)。
【实验结论】燃烧需要可燃物、达到一定的温度、氧气(或者空气)。
(2)燃烧的三个条件通常情况下,可燃物与氧气发生的一种发光、发热的剧烈的氧化反应叫做燃烧。
燃烧需要三个条件:①可燃物;②氧气(或者空气);【不是所有的燃烧都需要氧气,有助燃物就行】③达到燃烧所需的最低温度(着火点)。
2、灭火(1)灭火的原理①清除或使可燃物与其他物品隔离;②隔绝氧气(或者空气);③使温度降到着火点以下。
3、爆炸(1)爆炸的定义可燃物在有限空间内急剧地燃烧,在短时间内聚积大量的热,使气体的体积迅速膨胀。
(2)爆炸的预防在油库、面粉厂、加油站等地区应该注意通风,严禁烟火。
二、燃料的合理利用与开发1、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1)有些化学反应会放出热量,如:(2)有些化学反应会吸收热量,如:2、化石燃料(1)煤①煤的组成煤是复杂的混合物,主要含有碳元素,此外,还含有氢元素和少量的氮、硫、氧等元素和无机矿物质。
②煤的综合利用将煤隔绝空气加强热,可以使煤分解出如焦炭、煤焦油、煤气等有用物质。
其中煤气的主要成分是氢气、甲烷、一氧化碳和其他气体。
(2)石油①石油的组成石油中主要含有碳和氢两种元素。
②石油的综合利用利用石油中各成分的沸点不同,可以分离得到不同的产品,如沥青、石蜡、润滑油、柴油、煤油、航空煤油、汽油、溶剂油等。
九年级化学燃烧及其利用知识点总结
燃烧及其利用是九年级化学中的重要知识点之一,下面是对燃烧及其利用知识点的详细总结。
一、燃烧的基本概念1.燃烧是指物质与氧气或其他氧化剂接触时,并伴有发热和发光现象的化学反应过程。
2.参与燃烧反应的物质称为燃料,主要包括固体燃料、液体燃料和气体燃料。
3.通常燃烧需要三个条件:燃料、氧气(或其他氧化剂)和足够的温度。
二、燃烧的类型1.全燃烧:燃料完全与氧气反应,产生大量的热能和光能。
2.不完全燃烧:燃料只与氧气部分反应,产生少量的碳氧化物和水蒸气,同时释放出较少的热能和光能。
3.反燃烧:物质自身反应生成较稳定氧化物。
三、燃烧的方程式1.燃料+氧气→二氧化碳+水+热能2.燃料+氧气→氧化物+热能四、燃烧产物1.燃烧产物中主要包括二氧化碳、水和二氧化硫等无害物质,还可能包括一些有毒物质和固体颗粒物。
2.燃烧产物的污染对环境和人体健康造成不良影响,如大气污染、酸雨、温室效应等。
五、燃烧与能源利用1.燃烧是主要的能源利用方式,主要包括化石燃料的利用和可再生能源的利用。
2.化石燃料主要有煤炭、石油和天然气,其燃烧产生的二氧化碳是主要的温室气体之一,对全球气候变化产生影响。
3.可再生能源包括太阳能、风能、水能、地热能等,其燃烧过程中不产生二氧化碳等大气污染物,对环境更友好。
六、燃烧与生活1.燃料在日常生活中广泛应用,如煤气、汽油、柴油、燃气等。
2.点火器制作火光、炉子加热食物、车辆燃油驱动、电源发电等都与燃烧有关。
3.燃烧的安全性和环保性是我们生活中需要关注的重要问题,正确使用和管理燃料能够减少事故和环境污染。
七、燃烧实验1.木材燃烧实验:通过将不同木材放入燃烧器中进行燃烧实验,观察燃烧现象并比较燃烧产物与燃料的关系。
2.燃烧剂实验:通过使用不同的燃烧剂(如氧气、氯气、氟气等)进行燃烧实验,研究燃烧剂对燃烧反应的影响。
总结:燃烧及其利用是九年级化学中的重要知识点,燃烧是物质与氧气或其他氧化剂接触时产生发热和发光现象的化学反应过程。
初中九年级《化学》第七单元燃料及其利用重要知识点梳理
第七单元燃料及其利用1.燃烧(1)燃烧的定义:通常是指可燃物与氧气发生的一种发光、放热的剧烈的氧化反应。
(2)燃烧的条件:①可燃物;②与氧气(或空气)接触;③温度达到着火点(着火点是物质的固有属性)可通过右图实验探究燃烧的条件:观察到试管里的白磷燃烧而红磷不燃烧说明燃烧需要温度达到着火点;由试管里的白磷燃烧而热水下白磷不燃烧的事实,说明燃烧需要与氧气(或空气)接触。
(3)使可燃物充分燃烧(或燃烧更剧烈):①增加氧气的量;②增大与氧气的接触面积(如将煤做成蜂窝煤等)2.灭火(1)原理:破坏燃烧的条件(2)方法:①移除可燃物;②隔绝空气(或氧气);③降低温度至可燃物着火点以下例如:用CO2灭火的原理就是隔绝空气。
油锅着火时立即盖紧锅盖,原理是隔绝空气。
3.爆炸(1)爆炸原理:可燃物在有限的空间内急剧地燃烧,就会在短时间内聚积大量的热,使气体的体积迅速膨胀而引起爆炸。
(并非所有爆炸都是化学变化,如气球爆炸、轮胎爆炸等都属于物理变化)(2)预防措施:①可燃性气体在点燃前要先检验其纯度(验纯),防止爆炸。
②油库、面粉加工厂、纺织厂和煤矿的矿井内,都要标有严禁烟火的字样和图标(因为这些地方的空气中常含有可燃性气体或粉尘,遇到明火,有发生爆炸的危险)。
4.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化学反应过程中均伴随有能量的变化)(1)放热反应:反应过程中有热量放出的反应。
如:燃烧、金属与酸反应(如镁与盐酸反应)、大多数化合反应(如CaO与水反应)是放热反应。
(2)吸热反应:反应过程中要吸收热量的反应。
如:碳与CO2反应、大多数分解反应(如煅烧石灰石)是吸热反应。
5.化石燃料与能源的开发利用(1)化石燃料包括煤、石油、天然气等,均为混合物,属于不可再生能源,应合理开采,节约使用。
(2)煤的主要组成元素是C,还含有H、N、S、O等元素,如果直接燃烧煤,可能会产生CO、NO2、SO2、烟尘等污染空气的物质,其中NO2、SO2会引起“酸雨”(所以燃烧时最好使用脱硫煤)。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燃料及其利用知识点汇总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燃料及其利用知识点汇总
1.燃烧的条件(控制变量法):可燃物氧气(或空气)温度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
缺一不可
2.探究燃烧条件实验,烧杯中热水的作用:隔绝氧气,提供热量使温度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
3.探究燃烧的条件:酒精灯放置的位置:两者之间这样做的目的是:受热温度相同
4.乒乓球碎片先燃烧,滤纸碎片后燃烧
5.充分燃烧的条件:①燃烧时要有足够的空气②燃料与空气要有足够大的接触面积
6.灭火的原理:清除可燃物隔绝氧气(或空气)使温度降低到可燃物的着火点以下
例如:灯帽盖灭酒精灯油锅着火锅盖盖灭酒精灯着火湿抹布盖灭灭火原理都是隔绝氧气(或空气)
森林着火前方树木砍掉(设置隔离带)关闭燃气灶阀门灭火原理都是清除可燃物
高层建筑物着火用高压水枪灭火用嘴吹灭蜡烛灭火原理都是使温度降低到可燃物的着火点以下
7.例如:人要实,火要虚,这里面的虚就是燃料与空气要有足够大的接触面积
将煤球变为蜂窝煤这一变化目的是:燃料与空气要有足够大的接触面积
7.三大化石燃料:煤石油天然气均属于可再生能源,为混合物煤的干馏是化学变化石油的分馏是物理变化
8.粉尘爆炸实验:鼓入大量空气的目的是:使面粉充满金属罐,增大与氧气的接触面积。
8. 甲烷在空气中燃烧:CH4 + 2O2点燃CO2 + 2H2O
9. 酒精在空气中燃烧:C2H5OH + 3O2点燃2CO2 + 3H2O。
九年级人教版化学教材知识点梳理第七单元燃料及其利用 课题1燃烧和灭火-
九年级人教版化学教材知识点梳理【实验结论】燃烧的条件:可燃物、与氧气(或空气)接触、温度达到着火点通风橱是一种不完善的尾气处理装置,若改进上述实验,可将红磷和白磷装入密闭的容器内(还要套一个气球),这样便于进行尾气处理。
燃烧的条件:①可燃物;②与氧气(或空气)接触;③温度达到着火点。
【注意事项】①着火点不是固定不变的。
对固体燃料来说,着火点的高低跟表面积的大小、颗粒可惜的粗细、导热系数的大小等都有关系。
②并非所有的燃烧都需要氧气,如氢气在氯气中燃烧生成氯化氢。
③只有三个条件全部满足,燃烧才能发生。
自燃:由缓慢氧化引起的自发燃烧。
★知识点2:灭火的原理:1.灭火的原理:破坏燃烧必须具备的三个条件;①清除或隔离可燃物;如森林着火砍掉树木,开辟隔离带;煤气罐着,火关闭阀门等;②隔绝O2;如油锅着火,盖锅盖;酒精在桌面上燃烧,用湿抹布扑盖;熄灭酒精灯,灯帽盖灭等;③降温到可燃物的着火点以下;如油锅着火,放青菜;水灭火;吹灭蜡烛等;2.其它应用:A.生煤炉火时,需先引燃纸和木材,因为纸和木材的着火点比煤低,容易点燃B.室内起火,如果打开门窗,会增加空气的流通,增加氧气的浓度,反应剧烈,燃烧更旺C.用扇子扇煤炉火,虽然降低了温度,但没有降至着火点以下,反而增加了空气的流通,所以越扇越旺。
用扇子扇蜡烛火焰,虽然增加了空气的流通,但却降低了温度至着火点以下,所以一扇就灭。
D.电器着火,先应切断电源,再灭火。
拓展:煽风点火、风助火威——为燃烧提供充足的氧气(空气)火上浇油、抱薪救火——增加可燃物钻木取火——使温度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釜底抽薪——清除可燃物杯水车薪——水太少了,不能使温度降至可燃物着火点以下【注意事项】①着火点是可燃物着火燃烧时所需的最低温度,是物质的一种性质,不随外界条件的变化而变化。
②在燃烧的三个条件中,只需破坏一个条件就可以使燃烧停止。
灭火器泡沫灭火器的反应原理:Na2CO3+2HCl=2NaCl+H2O+CO2↑干粉灭火器的反应原理:2NaHCO3ΔNa2CO3+H2O+CO2↑二氧化碳灭火器内盛装的是液态二氧化碳,使用时不会留下任何痕迹。
(人教版)中考化学考点 第七单元 燃料及其利用
(人教版)中考化学考点第七单元燃料及其利用
考点1 燃烧及燃烧的条件
⒈通常的燃烧是指可燃物跟氧气发生的一种发光、发热的剧烈的氧化反响。
燃烧需要同时满足三个条件:⑴可燃物;⑵与氧气(或空气)接触;⑶温度到达可燃物的着火点。
⒉着火点:到达燃烧所需的最低温度,着火点是物质本身的固有属性,因此不能说用降低着火点的方法来灭火,而只能是降温到着火点以下。
考点2 灭火的原理和方法
⒈灭火的原理:(破坏燃烧的条件,三者破坏其一就可灭火,也可同时都破坏)
⑴去除可燃物或使可燃物跟其他物品隔离;⑵隔绝氧气(或空气)⑶使温度降低到着火点以下
⒉几种常用灭火器的适用范围
⑴泡沫灭火器:用来扑灭木材、棉花等燃烧而引起的失火。
⑵干粉灭火器:除用来扑灭一般火灾外,还可用来扑灭油、气等燃烧引起的失火。
⑶二氧化碳灭火器:用来扑灭图书档案、贵重设备、精密仪器等处的失火。
考点3 易燃物和易爆物的平安知识
⒈可燃物与氧气接触面积越大,燃烧越剧烈爆炸越危险。
⒉一切可燃性的气体或粉尘,在空气中到达爆炸极限遇到明火就易发生爆炸,家用煤气一旦泄露,千万不要开动电器开关,以免发生爆炸。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化学第七单元:燃烧及其利用单元复习(共17张PPT)
是 开门使空气形成对流,使室内氧气更充足 。
(3)同寝室同学惊醒后,一边拨打“119”,一边采取了下列自救措施,
其中正确的是 A (填序号)。
A.用湿毛巾捂住口鼻迅速逃离
B.跳楼逃生
C.藏在桌子底下等待求援
(4)消防队员用高压水枪喷水将大火扑灭,水灭火的原理
是 降低温度至可燃物着火点以下
。
【解析】关于一些意外灾害及自救措施近年来考查增加。本题以 火灾为背景考察燃烧的条件、自救以及防范措施。
资料:白磷着火点为 40 ℃,红磷着火点为 240 ℃,五氧化二磷
会污染空气,五氧化二磷易溶于水。
(1)在探究可燃物燃烧条件的课堂上,老师用甲图所示装置进行
实验。实验时观察到的现象是:铜片上的红磷和水中的白磷不燃烧,
铜片上的白磷
燃烧,产生大量的白烟
。
(2)小明同学设计了乙、丙两个对比实验,完成了探究过程,得到以下实 验事实:
程中也有 热量的放出,只是不易察觉,如 铁生锈
、
食物腐烂
等。
2.燃烧的条件(缺一不可): 可燃物 、与氧气(或空气)接触 温、度达到着火点 。
3.灭火的原理(满足其中之一即可): 清除可燃物 、隔绝氧气(或空气)、降温到着火点以下 。
4.促进燃烧的方法: ① 增大氧气浓度Leabharlann ;② 增大与氧气的接触面积 。
5.爆炸:燃烧引起的爆炸是由于可燃性气体 或 易燃粉尘 在
有限空间内达到 爆炸极限 ,遇到 明火 迅速燃烧,瞬间产生大
量的 热,气体体积 急剧膨胀 造成的。
爆炸不一定 (“一定”或“不一定”)属于化学变化;由燃烧
引起的爆炸一定
(“一定”或“不一定”)属于化学变化。
6.几种消防安全标志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七单元燃料及其利用知识点汇总
第七单元燃料及其利用(知识点)知识点一:燃烧和灭火1.下列气体与空气混合后遇明火,可能发生爆炸的是()A.氮气B.氮气C.甲烷D.二氧化碳2.(1)炒菜的油锅着火了,可用采用的方法灭火;图书、档案等着火了,可以用灭火器;(2)森林着火时,常将大火蔓延路线前的一片树林砍刀,原理是;(3)加油站、面粉厂、纺织厂内都标有“严禁烟火”的字样,目的是防止这些地方的空气中混有的可燃性气体或粉尘,引发爆炸。
知识点二: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1.人类需要的大部分能量是由化学变化产生的,物质发生化学变化时着能量的变化,有些反应热量,有些反应热量。
2.下列属于放热的化学反应的有,属于吸热的化学反应的有①燃烧②光合作用③生石灰和水④镁和稀盐酸⑤碳和二氧化碳⑥食物腐烂⑦金属生锈⑧呼吸作用3. 下列属于吸热反应的的是()A. 乙醇燃烧B.呼吸作用C.光合作用D.苹果腐烂4. 下列属于吸热反应的的是()A.铁钉生锈B. 生石灰和水C. 镁和稀盐酸D.碳和二氧化碳5. 能量可以相互转转化,氢气燃烧时化学能主要转化为能,电解水时电能主要转化为能;请列举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被用于生产和生活的一个实例。
知识点三:化石燃料的利用1. 化石燃料三大化石燃料是指煤、和,它们都是(填“可”或“不可”)再生的能源,它们都是(填“纯净物”或“混合物”)2.(1) 煤主要含有元素,将煤做燃料,主要利用元素与氧气反应所放出的。
(2)将煤隔绝空气加强热,可以得到煤的加工产品:煤焦油、、,该过程属于(填“化学”或“物理”)变化,其中可以用做生活燃气。
3. (1)石油主要含有两种元素,将石油加热炼制,利用石油中各成分的不同,将它们分离,可得的产品有、、,该过程属于(填“化学”或“物理”)变化。
(2)石油的加工产品中,可以用做汽车燃料的有、;可作为家用燃料的是;可用于铺路的是。
4. 天然气是比较清洁的化石燃料,其主要成分是_ ,在空气中充分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5.(1) 有时燃气灶或煤炉会产生黑烟,是因为燃料中的碳不能燃烧,并会产生。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七单元燃料及其利用知识清单
燃料及其利用单元知识清单一、燃烧与灭火1.燃烧:(1)概念:通常情况下,可燃物与氧气发生的一种发光、放热的剧烈的氧化反应叫做燃烧。
(2)需满足的条件:①可燃物;②氧气(或空气) ;③温度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三者缺一不可。
2.灭火的原理和方法:破坏燃烧条件灭火满足任意一个条件即可二、易燃物和易爆物的安全知识1.爆炸:可燃物在有限的空间内急剧地燃烧,就会在短时间内聚集大量的热,使气体的体积迅速膨胀而引起爆炸。
爆炸不一定属于化学变化,但由燃烧引起的爆炸一定属于化学变化。
除了可燃性气体能发生爆炸外,可燃性粉尘(如面粉、煤粉等)也能发生爆炸。
2.燃烧、爆炸、缓慢氧化的区别和联系:三、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1.化学反应在生成新物质的同时,还伴随着能量的变化,能量的变化通常表现为热量的变化,有些化学反应会放出热量,如可燃物的燃烧等;有些化学反应会吸收热量,如碳与二氧化碳在高温条件下的反应、大多数分解反应等。
2.化学反应中能量的利用:做饭、取暖、火力发电、烧制陶瓷、冶炼金属、发射火箭等。
四、燃料的合理利用1.化石燃料:(1)三大化石燃料:煤、石油和天然气,都是不可再生能源,都属于混合物。
其中天然气是比较清洁的能源。
(2)天然气:主要成分是甲烷。
①甲烷的物理性质:无色、无味的气体,密度比空气小,难溶于水。
②甲烷的化学性质:能在空气中燃烧,具有可燃性,其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CH4+2O2CO2+2H2O 。
2.使用燃料对环境的影响:(1)燃料中的一些杂质(如硫等)燃烧时,产生空气污染物(如二氧化硫等),煤燃烧时排放出SO2、NO2等污染物,这些气体或气体在空气中发生反应后的生成物溶于雨水,会形成酸雨。
(2)燃料燃烧不充分,产生一氧化碳等空气污染物。
(3)未燃烧的碳氢化合物及炭粒、尘粒等排放到空气中形成浮尘。
3.燃料充分燃烧的条件:(1)燃烧时要有足够的空气;(2)燃料与空气要有足够大的接触面积。
五、能源的利用和开发1.乙醇:(C2H5OH)俗称酒精,属于可再生能源,具有可燃性,其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C2H5OH+3O22CO2+3H2O 。
知识点精简
第七单元《燃烧及其利用》一、燃烧和灭火1、燃烧的条件:(缺一不可)(1)可燃物(2)氧气(或空气)(3)温度达到着火点2、灭火的原理:(只要消除燃烧条件的任意一个即可)(1)消除可燃物(2)隔绝氧气(或空气)(3)降温到着火点以下3、影响燃烧现象的因素:可燃物的性质、氧气的浓度、与氧气的接触面积使燃料充分燃烧的条件:(1)要有足够多的空气(2)燃料与空气有足够大的接触面积。
4、爆炸:可燃物在有限的空间内急速燃烧,气体体积迅速膨胀而引起爆炸。
一切可燃性气体、粉尘与空气(或氧气)的混合物遇火种均有可能发生爆炸。
二、燃料和能量1、三大化石燃料: 煤、石油、天然气(混合物、均为不可再生能源)(1)煤:“工业的粮食”;煤燃烧排放的污染物:SO2、NO2(引起酸雨)、CO、烟尘等(2)石油:“工业的血液”(主要含碳、氢元素);(3)天然气是气体矿物燃料(主要成分:甲烷),是较清洁的能源。
2、两种绿色能源:沼气、乙醇(1)沼气的主要成分:甲烷 CH4(最简单的有机物,相对分子质量最小的有机物)物理性质:无色,无味的气体,密度比空气小,极难溶于水。
化学性质: 可燃性 CH4+2O2点燃CO2+2H2O (发出蓝色火焰)(2)乙醇 (俗称:酒精, 化学式:C2H5OH) 工业酒精中常含有有毒的甲醇CH3OH化学性质: 可燃性 C2H5OH+ 3O2点燃2CO2+3H2O3、反应中能量变化○1放热反应:所有的燃烧○2吸热反应:一般条件为“加热”的反应4、新能源:氢能源、太阳能、核能、风能、地热能、潮汐能(电能不是新能源)氢气是最理想的燃料:(1)优点:资源丰富,放热量多,无污染。
第八单元《金属》一、金属材料纯金属(90多种)1、金属材料合金(几千种)2、金属的物理性质:(1)常温下一般为固态(汞为液态),有金属光泽。
(2)大多数呈银白色(铜为紫红色,金为黄色)3、金属之最:(3)有良好的导热性、导电性、延展性(1)铝: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2)钙:人体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3)铁:目前世界年产量最多的金属(铁>铝>铜)(4)钨:熔点最高的金属(5)银:导电、导热性最好的金属(银>铜>金>铝)(6)铬:硬度最高的金属(7)汞:熔点最低的金属(8)锇:密度最大的金属(9)锂:密度最小的金属4、合金:一种金属跟其他一种或几种金属(或金属与非金属)熔合成的具有金属特性的物质。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 第七单元 燃料及利用 知识点总结
课题一燃烧和灭火一、燃烧及燃烧的条件1.实验7-1:在500ml的烧杯中加入300ml热水,并放入用硬纸圈圈住的一小块白磷。
在烧杯上盖一块薄铜片,铜片上一端放一小堆干燥的红磷,另一端放一小块用滤纸吸去表面水的白磷,观察现象。
用导管对准上述烧杯中的白磷,通入少量氧气(或空气),观察现象。
实验现象:①烧杯中的白磷不燃烧,原因是没有与氧气接触。
②铜片上的红磷不燃烧,原因是温度未达到红磷的着火点。
③铜片上的白磷燃烧,原因是白磷是可燃物;白磷与氧气接触;温度达到白磷的着火点;④通氧气后水中白磷能燃烧,原因是白磷与氧气接触。
2.定义:通常情况下,可燃物与氧气发生的一种发光、放热的剧烈的氧化反应叫做燃烧。
3.燃烧的三个条件:①可燃物;②与氧气(或空气)接触;③达到燃烧所需的最低温度(也叫着火点)。
同时具备,缺一不可。
★着火点是物质的固有属性,是不能改变的。
二、灭火的原理和方法1.原理:破坏可燃物燃烧的三个条件中的任意一个,可以达到灭火的目的。
2.方法:①隔离可燃物。
②隔绝氧气(或空气)。
③降温到该物质的着火点以下。
灭火器灭火原理适用范围干粉灭火器利用压缩的CO2吹出干粉(主要含有碳酸氢钠或磷酸铵盐)。
具有流动性好、喷射率高、不腐蚀容器和不易变质等优良性能,除可用来扑灭一般火灾外,还可用来扑灭油、气等燃烧引起的失火。
CO2灭火器在加压时将液态CO2压缩在小钢瓶中,灭火时再将其喷出,有降温和隔绝空气的作用。
灭火时不会因留下任何痕迹而使物体损坏,因此可用来扑灭图书、档案、贵重设备、精密仪器等处的失火。
水基型灭火器产生的泡沫喷射到燃料表面,泡沫层析出的水在燃料表面形成一层水膜,使可燃物与空气隔绝,达到灭火的目的。
泡沫和水膜的双重作用,能快速、高效灭火,可用来扑灭非水溶性可燃性液体,如汽油、柴油等,以及固体材料,如木材、棉布等燃烧引起的失火。
三、易燃易爆的安全知识1.爆炸:可燃物在有限空间内急剧地燃烧,就会在短时间内聚集大量的热,使气体的体积迅速膨胀而引起爆炸。
人教版初中化学九年级上册《第七单元 燃烧及其利用》知识点归纳
第七单元燃烧及其利用课题1 燃烧和灭火一、燃烧1、概念:可燃物与空气中氧气发生的一种发光、放热的剧烈的氧化反应。
2、条件:(1)可燃物(2)氧气(或空气)(3)温度达到着火点(三者缺一不可,否则不能燃烧)如右图所示:A、薄铜片上的白磷燃烧而红磷不燃烧,说明了燃烧需要温度达到着火点;B、薄铜片的白磷燃烧而水中的白磷不燃烧,说明了燃烧需要氧气白磷的着火点低,应贮存在装有水的试剂瓶中3、燃烧与缓慢氧化的比较:相同点:都是氧化反应、都放热;不同点:前者发光、反应剧烈;后者不发光、反应缓慢二、灭火的原理和方法1、燃烧的条件决定着灭火的原理,只要破坏燃烧的任何一个条件,就可以达到灭火的目的2、灭火的原理:(1)消除可燃物(2)隔绝氧气(或空气)(3)降温到着火点以下。
3、泡沫灭火器:扑灭木材、棉布等燃烧引起的失火。
干粉灭火器:扑灭一般的失火外,还可以扑灭电器、油、气等燃烧引起的失火。
液态二氧化碳灭火器:扑灭图书、档案、贵重设备、精密仪器等处的失火4、泡沫灭火器的反应原理:利用碳酸钠与浓盐酸迅速反应产生大量的二氧化碳来灭火化学反应方程式:Na2CO3+2HCl=2NaCl+H2O+CO2↑①爆炸可能是化学变化(如:火药爆炸)也可能是物理变化(如:车胎爆炸)②化学变化的爆炸:可燃物在有限空间内急速燃烧,放出的热使气体的体积迅速膨胀③可燃性气体(氢气、一氧化碳、甲烷)或粉尘(面粉、煤粉)与空气或氧气混合,遇到明火可能会发生爆炸;可燃性气体在点燃或加热前都要验纯,以防止发生爆炸。
④油库、面粉加工厂门口贴有“严禁烟火”的标志:空气中常混有可燃性气体或粉尘,接触到明火,就有发生爆炸的危险⑤可燃物与氧气的接触面积越大,燃烧越剧烈常见灭火的方法①油锅着火,用锅盖盖灭②电器着火,先应切断电源③煤气泄漏,先应关闭阀门,再轻轻打开门窗,切忌产生火花④酒精在桌面上燃烧,用湿抹布扑盖⑤扑灭森林火灾,将大火蔓延前的一片树木砍掉其它:A、生煤炉火时,需先引燃纸和木材,因为纸和木材的着火点比煤低,容易点燃B、室内起火,如果打开门窗,会增加空气的流通,增加氧气的浓度,反应剧烈,燃烧更旺C、用扇子扇煤炉火,虽然降低了温度,但没有降至着火点以下,反而增加了空气的流通,所以越扇越旺。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化学第七单元燃料及利用复习总结
燃料及其利用课题1 燃烧和灭火1.燃烧(1)燃烧:通常情况下,可燃物与氧气发生的一种发光、放热的剧烈的氧化反应叫做燃烧。
(2)燃烧的条件:①可燃物;②氧气或空气;③达到燃烧所需的最低温度(也叫着火点),三者缺一不可。
2.灭火(1)灭火的实质:根据燃烧必须同时具备三个条件,如果破坏燃烧条件之一,就能达到灭火的目的。
(2)灭火的原理:①清除可燃物或使可燃物与其他物品隔离;②使可燃物隔绝氧气或空气;③使可燃物的温度降低到其着火点以下。
(3)灭火的方法:①隔离可燃物。
例如森林火灾,设置隔离带,使森林中的树木与燃烧区隔离;②将可燃物与空气或氧气隔绝。
例如用灯帽盖灭燃着的酒精灯、油锅着火盖上锅盖等;③使可燃物的温度降低到其着火点以下。
例如建筑着火时,用高压水枪灭火。
(4)常见的几种灭火器材及适用范围①干粉灭火器:适用于一般火灾及油、气等燃烧引起的火灾;②二氧化碳灭火器:适用于图书、档案、贵重设备、精密仪器等的失火;③水基型灭火器:适用于木材、棉布等燃烧引起的火灾;④高压水枪:适用于一般火灾。
(5)如果发现火险或遭遇火灾,一定不要慌张,要沉着应对。
如果火势不大,可根据起火原因选择合适的方法和灭火器材将火扑灭;如果火势较大或有蔓延的趋势和可能,应立即拨打119火警电话,并采取必要的自救措施,如用湿毛巾捂住口鼻,蹲下靠近地面或沿墙壁跑离着火区域等。
3.易燃物和易爆物的安全知识(1)爆炸:可燃物在有限的空间内急剧地燃烧,就会在短时时间内聚集大量的热,使气体的体积迅速膨胀而引起爆炸。
(2)爆炸极限:可燃性气体等在空气中达到一定的含量时,遇到火源就会发生爆炸。
这个能发生爆炸的含量范围,叫做爆炸极限。
(3)易燃物和易爆物①易燃物:指的是易燃气体(氢气、液化石油气等)、易燃液体(酒精、汽油等)和容易燃烧、自燃或遇水可以燃烧的固体(硫、白磷、面粉等)。
②易爆物:指空气中混有可燃性的气体或粉尘,遇明火有爆炸的危险;或受热、受到撞击时易发生爆炸的物质。
人教版化学九年级上册第7单元《燃烧及其利用》知识点总结(3课题)
第七单元燃烧及其利用课题1 燃烧和灭火一、燃烧1、概念:可燃物与空气中氧气发生的一种发光、放热的剧烈的氧化反应。
2、条件:(1)可燃物(2)氧气(或空气)(3)温度达到着火点(三者缺一不可,否则不能燃烧)如右图所示:A、薄铜片上的白磷燃烧而红磷不燃烧,说明了燃烧需要温度达到着火点;B、薄铜片的白磷燃烧而水中的白磷不燃烧,说明了燃烧需要氧气3、燃烧与缓慢氧化的比较:相同点:都是氧化反应、都放热;不同点:前者发光、反应剧烈;后者不发光、反应缓慢二、灭火的原理和方法1、燃烧的条件决定着灭火的原理,只要破坏燃烧的任何一个条件,就可以达到灭火的目的2、灭火的原理:(1)消除可燃物(2)隔绝氧气(或空气)(3)降温到着火点以下。
3、泡沫灭火器:扑灭木材、棉布等燃烧引起的失火。
干粉灭火器:扑灭一般的失火外,还可以扑灭电器、油、气等燃烧引起的失火。
液态二氧化碳灭火器:扑灭图书、档案、贵重设备、精密仪器等处的失火4、泡沫灭火器的反应原理:利用碳酸钠与浓盐酸迅速反应产生大量的二氧化碳来灭火化学反应方程式:Na2CO3+2HCl=2NaCl+H2O+CO2↑②化学变化的爆炸:可燃物在有限空间内急速燃烧,放出的热使气体的体积迅速膨胀③可燃性气体(氢气、一氧化碳、甲烷)或粉尘(面粉、煤粉)与空气或氧气混合,遇到明火可能会发生爆炸;可燃性气体在点燃或加热前都要验纯,以防止发生爆炸。
④油库、面粉加工厂门口贴有“严禁烟火”的标志:空气中常混有可燃性气体或粉尘,接触到明火,就有发生爆炸的危险⑤可燃物与氧气的接触面积越大,燃烧越剧烈常见灭火的方法①油锅着火,用锅盖盖灭②电器着火,先应切断电源③煤气泄漏,先应关闭阀门,再轻轻打开门窗,切忌产生火花④酒精在桌面上燃烧,用湿抹布扑盖⑤扑灭森林火灾,将大火蔓延前的一片树木砍掉其它:A、生煤炉火时,需先引燃纸和木材,因为纸和木材的着火点比煤低,容易点燃B、室内起火,如果打开门窗,会增加空气的流通,增加氧气的浓度,反应剧烈,燃烧更旺C、用扇子扇煤炉火,虽然降低了温度,但没有降至着火点以下,反而增加了空气的流通,所以越扇越旺。
最新人教版初三化学第七单元_知识点总结
第七单元燃烧及其利用12燃烧和灭火3一、燃烧1、概念:可燃物与氧气发生的一种发光、放热的剧烈的氧化反应。
452、条件:(1)可燃物(2)氧气(或空气)(3)温度达到着火点(三6者缺一不可,否则不能燃烧)73、燃烧与缓慢氧化的比较8缓慢氧化:铁生锈、食物腐烂、动植物的呼吸作用、酒和醋的酿造9相同点:都是氧化反应、都放热;10不同点:前者发光、反应剧烈,后者不发光、反应缓慢11二、灭火的原理和方法121、燃烧的条件决定着灭火的原理,只要破坏燃烧的任何一个条件,就可以达13到灭火的目的142、灭火的原理:(1)消除可燃物(如森林大火时制造隔离带)15(2)隔绝氧气(或空气)(如锅盖、酒精灯帽盖灭火焰,如泡沫灭火器)16(3)降温到着火点以下(如吹灭蜡烛、用水灭火)173、泡沫灭火器:扑灭木材、棉布等燃烧引起的失火。
18干粉灭火器:扑灭一般的失火外,还可以扑灭电器、油、气等燃烧引起的失火。
1920液态二氧化碳灭火器:扑灭图书、档案、贵重设备、精密仪器等处的失火4、泡沫灭火器的反应原理,利用碳酸钠与浓盐酸迅速反应产生大量的二氧化21碳来灭火22化学反应方程式:Na2CO3+2HCl=2NaCl+H2O+CO2↑23二、爆炸24①可能是化学变化(火药爆炸)也可能是物理变化(车胎爆炸)25②化学变化引起的爆炸:可燃物在有限的空间内发生急剧燃烧,短时间内积26聚大量的热,使气体体积迅速膨胀而引起爆炸27③可燃性气体(氢气、一氧化碳、甲烷)或粉尘(面粉、煤粉)与空气或氧28气混合,遇到明火可能会发生爆炸;可燃性气体在点燃或加热前都要检验纯度, 29以防止发生爆炸的危险30④油库、面粉加工厂门口贴有“严禁烟火”的标志:空气中常混有可燃性31气体或粉尘,接触到明火,就有发生爆炸的危险32⑤可燃物与氧气的接触面积越大,燃烧越剧烈33常见灭火的方法34②油锅着火,用锅盖盖灭——隔绝空气35②电器着火,先应切断电源,再灭火。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化学第七单元:燃烧及其利用单元复习(共17张PPT)
点燃
(3)热值高
3.新能源 目前正在开发的新能源有太阳能 、 风能 、 核能 、潮汐能 、 地热能 、 氢能 等。其中, 氢能 是最理想的能源,原因 是 原料来源广 、 无污染 、 热值高 ,但亟待解决廉 价制备和安全贮运的问题。
4.能量变化
各种形式的能量之间是可以转化的。如化学能可以转化为内
能,也可以转化为光能、电能等。
【答案】A
二、填空题 1.继汽车使用乙醇汽油之后,人们又在开发以植物油、动物脂肪
为原理而制得的生物柴油。
(1)通常汽车使用的汽油和柴油是 石油 加工后的产品。
(2)生物柴油主要由碳、氢、氧三种元素组成,生物柴油在空气中
完全燃烧的两种主要产物是 温室效应 。
(3)在普通柴油中添加 20% 的生物柴油,能减少约 70% 的二氧化硫
排放,可减少 酸雨 的形成,但不能缓解日益加剧的二氧化碳和水 ;
开发使用生物柴油还有利于节省 化石燃料
。
2.(2010·邵阳)某校五楼寝室,学生熄灯就寝后,一同学违规点蜡
烛看书,不小心引燃蚊帐,导致火灾。就此事件回答下列问题:
(1)从物质燃烧的条件看,蚊帐是 可燃物 。
(2)该同学慌忙拉开房门,致使火势迅速扩大,其原因
的使用范围将越来越广。下列有关说法中,错误的是( )
C
A.水力发电,符合“低碳经济”理念
B.风力发电时,不会对大气造成污染
C.太阳能发电时,太阳能直接转化为化学能
D.煤和石油都是化石燃料 2.“蜂窝煤”比煤球更有利于煤的完全燃烧、提高燃烧效率,这
主要是因为( )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D
A.降低了煤的着火点
B.升高了煤的着火点
化学电池是一种把 化学能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第7单元燃烧及利用知识点(无答案)
第7单元 燃烧及其利用一、燃烧的条件1、燃烧的定义:可燃物与氧气发生的一种发光、放热的剧烈的氧化反应叫燃烧。
2、可燃物燃烧要同时满足三个条件(缺一不可):①可燃物②与氧气(或空气)接触 ③达到燃烧时所需的最低(也叫着火点)。
二、灭火的原理和方法(破坏燃烧的条件,三者破坏其一就可灭火,也可同时都破坏)1、 原理:①清除或使可燃物与其他物品隔离②隔绝氧气(或空气)③使可燃物温度降到着火点以下。
⒉几种常用灭火器的灭火原理和适用范围。
泡沫灭火器灭火原理:(如右图)1、 爆炸(是氧化反应)的定义:可燃物在有限空间内急剧地燃烧,就会在短时间内聚集大量的热,使气体的体积迅速膨胀而引起爆炸。
如轮胎爆炸、锅炉爆炸、气球爆炸等因压强引起的爆炸是物理变化。
2、可燃物与氧气接触面积越大,燃烧越剧烈爆炸越危险。
3、一切可燃性的气体或液体的蒸气或粉尘,在空气(或氧气)中达到爆炸极限遇到明火就易发生爆炸,家用煤气一旦泄露,千万不要开动电器开关,以免发生爆炸。
4、加油站、油库、面粉厂、纺织厂、煤矿矿井等处要保持通风、严禁烟火。
5、一些与燃烧和爆炸有关的图标:(P 133)6、影响燃烧现象的因素:可燃物的性质、氧气的浓度、与氧气的接触面积缓慢氧化举例:铁生锈、动植物的呼吸、食物腐烂、酒和醋的酿造、农家肥料的腐熟。
四、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1、化学反应在生成新物质的同时,还伴随着能量的变化,其表现为热量的变化。
有些反应是放热的,如物质的燃烧、镁与盐酸反应、氧化钙与水反应等,这称为放热现象,反应条件是点燃的(燃烧)、无条件等;;有些反应是吸热的,如CO2在高温条件下与碳反应等,这称为吸热现象,反应条件是高温或加热的。
2、人类生活对能量的利用:①生活燃料的利用做饭、取暖等②利用燃料产生的热量发电、烧制陶瓷、冶炼金属、发射火箭③爆炸产生的热量开采煤矿、开山炸石、拆除危旧建筑④食物在体内发生化学反应放出热量,可维持体温供给日常活动所需的能量⑤能量的转化:电池充电时电能转化为化学能;使用电池是化学能转化为电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7单元燃烧及其利用
一、燃烧和灭火
1、燃烧的条件:(缺一不可)
(1)可燃物(2)氧气(或空气)(3)温度达到着火点
2、灭火的原理:(只要消除燃烧条件的任意一个即可)
(1)消除可燃物(2)隔绝氧气(或空气)(3)降温到着火点以下3、使燃料充分燃烧的两个条件:(1)要有足够多的空气;(2)燃料与空气有足够大的接触面积||。
4、爆炸:可燃物在有限的空间内急速燃烧||,气体体积迅速膨胀而引起爆炸||。
一切可燃性气体、可燃性液体的蒸气、可燃性粉尘与空气(或氧气)的混合物遇火种均有可能发生爆炸||。
二、燃料和能量
1、三大化石燃料: 煤、石油、天然气(混合物、均为不可再生能源)
(1)煤:“工业的粮食”(主要含碳元素);
煤燃烧排放的污染物:SO2、NO2(引起酸雨)、CO、烟尘等
(2)石油:“工业的血液”(主要含碳、氢元素);
汽车尾气中污染物:CO、未燃烧的碳氢化合物、氮的氧化物、含铅化合物和烟尘
(3)天然气是气体矿物燃料(主要成分:甲烷)||,是较清洁的能源||。
沼气、瓦斯、天然气的主要成分:甲烷CH4
物理性质:无色||,无味的气体||,密度比空气小||,极难溶于水||。
化学性质: 可燃性CH4+2O点燃CO2+2H2O (发出蓝色火焰)
2、乙醇(俗称:酒精||,化学式:C2H5OH)
化学性质: 可燃性C2H5OH + 3O点燃2CO2+3H2O
工业酒精中常含有有毒的甲醇CH3OH||,故不能用工业酒精配制酒!
乙醇汽油:优点(1)节约石油资源(2)减少汽车尾气(3)促进农业发展(4)乙醇可以再生
3、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
(1)放热反应:如所有的燃烧;⑵吸热反应:如一般条件为“高温”的反应
4、新能源:氢能源、太阳能、核能、风能、地热能、潮汐能
氢气是最理想的燃料:
(1)优点:资源丰富||,放热量多||,无污染||。
(2)需解决问题:①如何大量廉价的制取氢气?②如何安全地运输、贮存氢气?
自我综合评价(七)
[测试范围:第七单元燃料及其利用时间:30分钟分值:100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3分||,共36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意)
1.下列物质属于可再生能源的是()
A.煤B.石油C.氢气D.天然气
2.为了使天空变得更蓝||,人类正在积极行动||。
下列做法不可行的是()
A.大量使用煤作燃料B.开发太阳能和风能
C.加强空气监测D.积极植树造林
3.工业上常把煤块粉碎后使其充分燃烧||,其目的是()
A.减少煤的浪费B.减少氧气的消耗
C.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D.减少酸雨的形成
4.下列灭火方法中不正确的是()
A.油锅着火用锅盖盖灭
B.酒精灯倒在实验桌上着火||,用湿抹布扑灭
C.燃气泄漏着火||,立即关闭阀门并开窗通风
D.电器着火用水扑灭
5.下列关于燃烧或灭火的操作||,其表述正确的是()
图7-Z-1
A.图甲中水下白磷未燃烧是由于没有与氧气接触
B.若将图乙中的白磷换成红磷也能观察到燃烧现象
C.图丙中移走石油液化气罐是为了使其与氧气隔绝
D.图丁中用水灭火时||,水的作用是降低可燃物的着火点
6.液化石油气瓶的标识上要含有下列选项中的()
图7-Z-2
[7.在我国南海海底发现了巨大的“可燃冰”分布带||。
目前发现的“可燃冰”储量大约是化石燃料总和的2倍||,“可燃冰”的主要成分是一水合甲烷晶体(CH4·H2O)||。
请结合初中化学知识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可燃冰”能燃烧||,说明水具有可燃性
B.“可燃冰”的发现为我国在新世纪使用高效新能源开辟了广阔的前景
C.“可燃冰”由四种元素组成D.“可燃冰”的主要成分是固态水
8.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燃烧不一定有火焰产生B.物质与氧气的反应就是燃烧
C.物质在有限的空间内燃烧||,可能会引起爆炸
D.物质燃烧的剧烈程度与氧气的浓度有关
9.下列变化属于物理变化的是()
A.煤在自然界的形成过程B.乙醇汽油在汽车发动机内燃烧
C.石油分离得到汽油、柴油等物质D.由水分解得到氢气的过程
10.下列化学反应中能产生吸热现象的是()
A.镁条与稀盐酸反应B.碳与二氧化碳反应
C.生石灰与水反应D.木炭与氧气反应
11.开发使用新能源||,是解决城市大气污染问题的根本途径||。
下列与新能源有关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研制、使用氢燃料电池汽车||,能真正实现“零排放”||,是解决汽车尾气污染的有效措施
B.晶体硅不仅是电子和信息工业的基础材料||,也是研制太阳能电池的基础材料
C.核能不属于清洁能源
D.风能、水能、地热能均属于清洁能源
12.人们在生活和生产中为了防止事故发生||,常需要采取一些安全措施||。
下列做法不属于安全措施的是()
A.加油站、面粉厂附近严禁烟火
B.进入久未开启的菜窖前先做灯火试验
C.夜晚发现煤气泄漏立即开灯检查
D.严禁旅客携带易燃、易爆物品乘车
二、填空题(共46分)
13.(15分)人类目前所消耗的能量主要来自化石燃料||。
(1)石油加热炼制得到的产品中||,常用作汽车燃料的是________(一种即可)||。
(2)煤燃烧时排放出________、________等污染物||,溶于雨水会形成酸雨||。
(3)天然气的主要成分是________||,它燃烧时将化学能主要转化为________能||。
14.(16分)我国“海洋石油981”钻井平台在西沙开钻||,标志着我国能源开发迈上新台阶||。
(1)目前||,人类使用的燃料大多来自化石燃料||,如煤、石油和____________等||。
(2)“嫦娥三号”探测器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发射||,承担发射任务的火箭使用的推进剂是液氢和液氧||,液氢在液氧中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该反应的基本类型是______________||,根据化学方程式提供的信息||,可以判断氢气是理想能源的依据之一是________(填序号)||。
A.氢气便于贮存和运输
B.氢气资源丰富
C.氢气燃烧的产物不污染空气
D.获得氢气成本低
15.(15分)某兴趣小组将大小相同的若干块棉布在五份不同体积分数的酒精中浸透后取
(2)综合所学知识||,分析②③中“酒精烧完||,棉布无损”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实验室里的酒精灯常出现灯内有酒精却不能被点燃的现象||,你认为可能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计算题(共18分)
16.煤是一种化石燃料||,用煤作燃料生成的SO2气体会造成环境污染||。
有一种煤每燃烧1 t 就会释放出53.3 kg SO2||。
如果将产生的SO2用熟石灰来完全吸收||,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SO2+Ca(OH)2===CaSO3+H2O||,那么燃烧5 t 这种煤产生的SO2在理论上需用多少千克的Ca(OH)2来吸收?(结果保留整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