伤寒论 一方二法初探 继 柏

合集下载

伤寒论(赵开美翻刻宋版)

伤寒论(赵开美翻刻宋版)
1
《伤寒论》赵开美翻刻宋版
病有发热恶寒者。发于阳也。无热恶寒者。发于 阴也。发于阳七日愈。发于阴六日愈。以阳数七、 阴数六故也。(007) 太阳病。头痛。至七日以上自愈者。以行其经尽 故也。若欲作再经者。针足阳明。使经不传则愈。 ( 008) 太阳病。欲解时。从巳至未上。(009) 风家。表解而不了了者。十二日愈。(010) 病人身大热。反欲得衣者。热在皮肤。寒在骨髓 也。身大寒。反不欲近衣者。寒在皮肤。热在骨 髓也。(011) 太阳中风。阳浮而阴弱。阳浮者。热自发。阴弱 者。汗自出。啬啬恶寒。淅淅恶风。翕翕发热。 鼻鸣干呕者。桂枝汤主之。(012)
8
《伤寒论》赵开美翻刻宋版
芍药甘草汤方 芍药 甘草各四两[炙] 右二味。以水三升。煮取一升五合。去滓。分温再服。 调胃承气汤方 大黄四两[去皮清酒洗] 甘草二两[炙] 芒消半升 右三味。以水三升。煮取一升。去滓。内芒消。更上火 微煮令沸。少少温服之。 四逆汤方 甘草二两[炙] 干姜一两半 附子一枚[生用去皮破八片] 右三味。以水三升。煮取一升二合。去滓。分温再服。 【强人可大附子一枚。干姜三两。】
去皮破八片]
右五味。以水七升。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一升。【本 云。桂枝汤。今去芍药。加附子。将息如前法。】
太阳病。得之八九日。如疟状。发热恶寒。热多 寒少。其人不呕。清便欲自可。一日二三度发。 脉微缓者。为欲愈也。脉微而恶寒者。此阴阳俱 虚。不可更发汗、更下、更吐也。面色反有热色
5
《伤寒论》赵开美翻刻宋版
伤寒。脉浮。自汗出。小便数。心烦。微恶寒。 脚挛急。反与桂枝。欲攻其表。此误也。得之便 厥。咽中干。烦躁。吐逆者。作甘草干姜汤与之。 以复其阳。若厥愈足温者。更作芍药甘草汤与之。 其脚即伸。若胃气不和讝语者。少与调胃承气汤。 若重发汗。复加烧针者。四逆汤主之。(029)

【《伤寒论》六病理法方药和代表方】

【《伤寒论》六病理法方药和代表方】

【《伤寒论》六病理法方药和代表方】《伤寒论》全方,不过113方,全部用药,不过九十余味,确实“经方难得”。

因其用药精当,配伍谨严,功效卓著,堪称典范,因之被誉为“方书之祖”。

而伤寒方所体现在传统医学形成与发展过程中的意义与价值,也就早已超出了原有方剂的本身。

正如严器之在《注解伤寒论。

序》中所言:“伊尹以元(亚)圣之才撰成《汤液》,俾黎庶之疾疚,咸遂蠲除,使万代之生灵,普蒙拯济。

后汉张仲景,又广《汤液》为《伤寒杂病论》十数卷,然后医方大备。

”尤其难得的是,仲景将《内经》倡导的辩证逻辑的哲学理念,与复方的运用有机结合起来,理辨阴阳,方从法立,药显方义,创立了理法方药圆融的辨证论治体系,成为传统医学发展中上的里程碑。

所以,我们今天学习《伤寒论》,就要以理法方药的钥匙,开启伤寒六经辨证的门户,由博返约,领会其代表方剂所表现的理法,并以此为基础,扩大范围,才有可能将六经、三焦和脏腑的辨证融会贯通。

1 理法方药中医的理法方药,概括起来说,就是理辨阴阳,法应症候,方从法立,药显方义,是传统医学辨证论治全过程的反映。

分之为四,合之为一。

(1)理。

理是真理,是事物固有的内在规律,是指符合客观条件、符合科学的实事求是的精神。

所谓理辨阴阳,是判明病性。

阳症因此而用阴药,阴症因此而用阳药;里症多用补泻药,外症多用发散药。

使辨证施治的理,与患者的病性、病情与病位相符。

(2)法。

法是选择方法。

所谓法应症候。

张仲景的伤寒方有八法,即“汗吐下和,温清消补”。

后来有张景岳补充而至完善的“攻和补散,寒热固因”八法。

两个八法,互为补充,相互完善。

(3)方。

所谓方从法立,这里指药方。

如治表寒,选择汗法,是用止汗的桂枝汤还是发汗的麻黄汤;选择下法,是用大承气汤还是小承气汤等。

(4)药。

所谓药显方义,要求选配符合方义与理法的药。

所谓医不执方,合宜而用。

如小青龙汤(特别是其中的干姜、细辛、五味子),可与异功散合,可与补中益气汤合。

与地黄汤合,则治肾气;与真武汤合,则调胃阳等。

伤寒论方药歌诀(附清代名医陈修园《长沙方歌括》)

伤寒论方药歌诀(附清代名医陈修园《长沙方歌括》)

伤寒论方药歌诀(附清代名医陈修园《长沙方歌括》)【资料说明】本方录的方药内容主要来自《伤寒论》,以广州中医药大学中医专业本科使用教材《伤寒论讲义》(国家“十三五”规划教材第3版李赛美、李宇航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为蓝本;方歌主要来自清代著名医家陈修园所著的《长沙方歌括》。

《长沙方歌括》是陈修园对《伤寒论》中的方剂,以韵文的方式,总结、整理而成。

它最大的优点是歌里不仅包含了方剂中药物的组成,而且有剂量,是学用经方非常好的基础材料。

本文编排格式为“方名(课本对应页码)+方歌+伤寒论原文”中医经典《伤寒论》方录1、桂枝汤(P25)项强头痛汗憎风,桂芍生姜三两同。

枣十二枚甘二两,解肌还藉粥之功。

桂枝(三两,去皮)芍药(三两)甘草(二两,炙)生姜(三两,切)大枣(十二枚,擘)上五味,㕮咀三味,以水七升,微火煮取三升,去滓,适寒温,服一升。

服已须臾,啜热稀粥一升余,以助药力。

温覆令一时许,遍身漐漐微似有汗者益佳,不可令如水流漓,病必不除。

若一服汗出病差,停后服,不必尽剂。

若不汗,更服依前法。

又不汗,后服小促其间,半日许,令三服尽。

若病重者,一日一夜服,周时观之。

服一剂尽,病证犹在者,更作服。

若汗不出,乃服至二、三剂。

禁生冷、粘滑、肉面、五辛、酒酪、臭恶等物。

2、桂枝加葛根汤(P31)葛根四两走经输,项背几几反汗濡。

只取桂枝汤一料,加来此味妙相须。

葛根(四两)麻黄(三两,去节)芍药(二两)生姜(三两,切)甘草(二两,炙)大枣(十二枚,擘)桂枝(二两,去皮)上七味,以水一斗,先煮麻黄、葛根,减二升,去上沫,内诸药,煮取三升,去滓。

温服一升,覆取微似汗,不须啜粥,余如桂枝法将息及禁忌。

3、桂枝加附子汤(P34)汗因过发漏漫漫,肢急常愁伸屈难;尚有尿难风又恶,桂枝加附一枚安。

桂枝(三两,去皮)芍药(三两)甘草(三两,炙)生姜(三两,切)大枣(十二枚,擘)附子(一枚,炮,去皮,破八片)上六味,以水七升,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一升。

试析《伤寒论》中的两步疗法

试析《伤寒论》中的两步疗法
挽 不 治 、 疴 于彼 岸 。 沉
( 收稿 日期 :08— 1 0 20 0 —1)
如《 伤寒论 ・ 辨太 阳病脉证并 治》 9 条 ,伤寒论 ・ 厥 第 l 《 辨
阴病 脉证并治》 32条指 出 , 第 7 表里 同病 , 实表 未解 的, 里 当先解 表 , 用桂枝 汤 , 表解后 再攻 其里 ; 虚表 未解 的 , 里 则 当先温其 里 , 四逆 汤 , 用 尔后 攻 其 表 。前 后 两 步 相互 照 应, 方能药到病除 , 达到满意 的治疗效 果。
维普资讯
河 北 中医 20 08年 4月 第 3 0卷
誊 j 。 -- ≤ 苦 害 豢 一 蓦 簟 每 : - : 誊
一 ‘ 誊 = 。 差j 害 : . × 垂

4 ] H b i C A r 0 8 V l 0 N .  ̄ ee JT M, pi 2 0 , o 3 , o 4 l
作 者 简介 : 建 新 (9 6_ , , 治 医 师 , 士 。 从 事 中 医 临 床 尚 16 _ ) 男 主 学 工作。









¨

¨

一Leabharlann …一…一











[ ] 何蓓晖 , 4 陈芝芸 , 严茂祥 , 大鼠溃疡性结肠 炎模 型的实验 等. 研究 [] 中国中西 医结合 消化 杂志 ,04 1( )22 J. 20 ,4 4 :4 .
证并治》 10 , 第 0 条 提示少 阳兼 里虚寒证 , 治当先补后 和之
法。补里虚用小建 中汤 , 和少 阳用小 柴胡汤 。 13 先 和少 阳 , . 后下里 实 如《 伤寒 论 ・ 辨少 阳病 脉证 并 治 》 13 , 乃少 阳病兼里 实之 证。少 阳病不解 , 先 第 0条 此 如

【《康平本伤寒论》全文】

【《康平本伤寒论》全文】

【《康平本伤寒论》全文】伤寒卒病论余每览越人入虢之诊。

望齐侯之色。

未尝不慨然叹其才秀也。

怪当今居世之士。

曾不留神医药。

精究方术。

上以疗君亲之病。

下以救贫贱之厄。

中以保身长全。

以养其生。

但竞逐荣势。

企踵权豪。

孜孜汲汲惟名利是务。

崇饰其末。

忽弃其本。

华其外而捽其内。

皮之不存。

毛将安附焉。

哀乎趋世之士。

又驰竞浮华。

不固根本。

卒然遭邪风之气。

婴非常之疾。

患及祸至。

而方震栗。

降志屈节。

钦望巫祝。

告穷归天束手受败。

赉百年之寿命。

持至贵之重器。

委付□医。

而恣其所措。

咄嗟呜呼。

厥身已毙。

神明消灭。

变为异物。

幽潜重泉。

徒为啼泣。

痛夫举世昏迷。

莫能觉悟。

不惜其命。

若是轻生。

彼何荣势之云哉。

而进不能爱人知人。

退不能爱身知己。

遇灾值祸。

身居厄地。

蒙蒙昧昧。

惷若游魂。

忘躯徇物。

危若冰谷至于是也。

余宗族素多。

向余二百。

建安纪年以来。

犹未十稔。

其死亡者三分有二。

伤寒十居其七。

感往昔之沦丧。

伤横夭之莫救。

乃勤求古训。

博采众方○注撰用素问九卷。

八十一难阴阳大论。

胎胪药录。

并平脉辨证。

为伤寒卒病论。

虽未能尽愈诸病。

庶可以见病知源。

若能寻余所集。

思过半矣。

夫天布五行。

以运万类。

人禀五常。

以有五藏。

经络府俞。

阴阳会通。

玄冥幽微。

变化难极。

自非才高识妙。

岂能探其理致哉。

上古有神农黄帝岐伯伯高雷公少俞少师仲文。

中世有长桑扁鹊。

汉有公乘阳庆及仓公。

下此以往。

未之闻也。

观今之医。

不念思求经旨。

以演其所知。

各承家技。

终始顺旧。

省疾问病。

务有口给。

相对斯须。

便处汤药。

按寸不及尺。

握手不及足。

人迎趺阳。

三部不参。

动数发息。

不满五十。

短期未知决诊。

九候曾无髣髴。

明堂阙庭。

尽不见察。

所谓窥管而已。

夫欲视死别生。

实为难矣。

孔子云。

生而知之者上。

学则亚之。

多闻博识。

知之次也。

余宿尚方术。

请事斯语。

汉长沙守南阳张机着晋大医令王叔和撰次伤寒例凡春气温和。

夏气暑热。

秋气漓冷。

冬□冰冽。

此则四时正气之序也。

○注冬时严寒。

万类深藏。

君子固密。

则不伤寒。

触冒之者。

乃名伤寒耳。

说白伤寒论(二)

说白伤寒论(二)

说白伤寒论第二讲上一次,我们说到《伤寒杂病论》是中华文化三大体系之一。

因为这一个,这个中医医文化,在中华文化这个大系统里头这个排列,以前没人这么排列过,我今天看到的是一个天中的人,是人与大自然的关系,被老庄解决了,人与人的关系被孔孟解决了,但是人与自己的关系,我们讲的是人中的这个天,人体内的这个大自然是被中国的医家解决了。

这个医文化的代表应该是《内经》、《伤寒杂病论》、《神农本草经》与《灵枢经》这四部经典,但是这四部经典只有《伤寒杂病论》的作者张仲景我们知道,《内经》是谁著的不知道,《灵枢经》也不知道,《神农本草经》是谁著的也不知道,那我们只好以张仲景为代表的,说,张仲景是解决人自己的问题的,说张仲景是解决人体内的大自然还有一个原因,因为前三部经典都没有方法,基本上没有方法,现在从中国到外国,从古代到现今,公认的是一个科学体系最重要的是方法。

什么方法?三个方法,一个哲学方法、一个一般方法、一个具体方法,我们换一个说法就是方法的哲学性和方法的一般性,一般性就是普遍性,和方法的具体性,具体性就是一对一的错了不行。

我们按照古今对科学体系的认定,统一的认识方法,从这一点来说,说解决人中的大自然的这位先师这位圣人是张仲景,出于这两个原因,我说是张仲景。

当然,也许有一些人呢不同意这个说法,我希望不管是谁有异议可以跟我提出来,我回答。

但是,有的朋友学中医不一定是先学的经典,也许学的其他的流派。

特别一个大的流派是温热派,就是守温病的这些朋友们,我想你如果说是学温病的,温病你要学好了你应该知道温病是从哪儿来的,温病学叶天士的《温热经纬》,吴鞠通的《温病条辨》,还有余师愚的《疫疹一得》,还有吴又可这些先生们,以至于薛生白等等都有一些建树,但是与经典相比还是小学生,我认为温病学派这个大流派在中国的现今,医学界百分之九十五以上的人是学的温病,他每天的门诊,所用的方法都是温病学的方法。

但是,我们讲到科学,这个问题不是受哪一个的人数多少,而是他对人类的贡献大小,它的科学性的深度,我们要从这里看,谁也超越不了这位圣人张仲景。

拓展《伤寒论》方临床运用

拓展《伤寒论》方临床运用
《伤寒论》方临床运用途径
2003年11月
1
第一页,编辑于星期日:二十三点 五十三分。
《伤寒论》方,为外感热病立法,然其兼说杂病者, 亦复有之,而辨证论治,原理互通,故《伤寒论》之方, 可兼疗杂病;其中杂病之方,略加变化,亦可兼治伤寒(广 义)。此所以拓展其临床运用之来由,一也。石寿棠谓 “汉张太守著《伤寒》一书,立一百一十三方,三百九 十七法,随病之变迁用之,千变万化。灵妙无穷,万病 皆当仿之为法,不可仅作伤寒书读也。”[1]“万病”, 言其多也。“仿之为法”,并非按图索骥,谓其仿效、近 似、以类相从,灵活变通之意也。是以一百一十三方,虽 为伤寒而立,然不专治伤寒,更非仅治百十三证,医者务 须穷其理致。精于变化,触类旁通,以少应多。方得《伤 寒》之奥妙。
乌梅10g,黄连10g,炒黄柏10g,炒川椒10g,细辛5g,干 姜炭10g,党参10g,附片10g,桂枝10g,焦楂炭10g。经
服二周,已不腹泻,偶尔大便日行二次,为成形软便,后以 调理脾胃月余,一年未见复发。此方治寒热不显之慢性痢疾 及长期低烧,而寒热虚实难以分辨者,每获满意效果。
8
第八页,编辑于星期日:二十三点 五十三分。
10 10
第十页,编辑于星期日:二十三点 五十三分。
二、谨守病机,不拘证侯
谨守病机,不拘证候而用《伤寒》方者,尤为多见, 此为拓展《伤寒》方运用范围之重要途径。盖以症状为表
象,病机为实质故也,有表象迥异而实质相同者,故可异病 同治,论中有吴茱萸汤,能治阳明寒呕;少阴吐利,手足逆 冷,烦燥欲死;厥阴头痛、干呕、吐涎沫三证,以其浊阴上 逆下犯所同也。笔者常以此方略事加减,治疗胞宫虚冷之痛 经证,疗效亦佳。
件,可出现相同之病理阶段,阶段既同,是必病机大体相同, 于是投方则一,故不得谓其某方专治某病。以此而证之临床, 并非虚妄,如太阳、阳明病之汗多亡阳,热利及肺热毒盛之虚 脱等,皆可投四逆汤类,待阳回再议清热。前人有同书四逆、 白虎二方,先后与服之验案,今有四逆、参附注射液,用于多

简析伤寒论各个版本伤寒杂病论哪个版本好

简析伤寒论各个版本伤寒杂病论哪个版本好

简析伤寒论各个版本伤寒杂病论哪个版本好一、敦煌本伤寒论《敦煌本伤寒论》的发现,无疑地对研究和校勘《伤寒论》具有极高的学术价值,这是因为《敦煌本伤寒论》的抄写年代较早.而且在一千余年中,也未再发现与《敦煌本伤寒论》相同的版本,因此可以说《敦煌本伤寒论》是一部独立的《伤寒论》版本,其价值不言而喻。

敦煌莫高窟藏经洞的封洞时间,多数学者考证认为在西夏时代,而他的发现距今仅一百年,且对《敦煌本伤寒论》的研究也仅仅是近五十年的事,真真研究并获得成果还是近二十年的事.因此元明清研究《伤寒论》的诸多名家均未见到《敦煌本伤寒沦》,所以研究《敦煌本伤寒论》可以澄清元明清诸多学者是似而非模糊的观点,也就是说我们现在研究《伤寒论》较元明清学者多了一份史料,其观点又多了一份有力证据,当然论点也就较为明确了。

现将《教煌本伤寒论·辨脉法》残卷之一((S-202)与《金匮玉函经》、《注解伤寒论》、《宋本伤寒论》对照,可以发现有如下四条,是另外两者没有的。

即:①嗫嗫如吹榆英,名曰数。

②跌脉微涩,少阴反坚,微即下逆,(涩)则燥烦.少阴紧者,便即为难,汗出在头,谷气为下。

便难者,愈微溏,不令汗出,甚者遂不得便.烦逆奥鸣,上竭下虚,不得复通。

③脉虚而不吐、下、发汗,其面反有热,令色欲解,不能汗出,其身必痒。

④跌阳脉浮而微,浮则为虚,微则汗出。

二、金匮玉函经金匮著作。

八卷。

系东汉·张仲景所撰《伤寒杂病论》的古传本之一。

1066年经北宋校正医书局校定,与宋本《伤寒论》同时刊行。

共内容与宋本基本相同,但体例编次不同。

其中卷一为证治总例;卷二-四为痓、湿、暍、辨脉、六经病、厥利、呕哕、霍乱、阴阳易、差后劳复等病证;卷五-六为汗、吐、下、灸刺、水等治法的“可”与“不可”及热病阴阳交并生死证;卷七-八共收载方剂115首。

作为一种较早的古传本,在校勘和研究《伤寒杂病论》方面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现存清刻本。

1949年后有影印本。

《金匮玉函经》就是《伤寒论》,同体而别名,是《伤寒论》的一个古本。

伤寒论一二级条纹 简体顺序版

伤寒论一二级条纹 简体顺序版

辨太阳病脉证并治1.太阳之为病,脉浮,头项强痛而恶寒。

2.太阳病,发热,汗出,恶风,脉缓者,名为中风。

3.太阳病,或已发热,或未发热,必恶寒,体痛,呕逆,脉阴阳俱紧者,名为伤寒。

4.伤寒二三日,阳明、少阳证不见者,为不传也。

5.太阳病,发热而渴,不恶寒者,为温病。

若发汗已,身灼热者,名风温。

风温为病,脉阴阳俱浮,自汗出,身重,多眠睡,鼻息必鼾,语言难出。

若被下者,小便不利,直视失溲,若被火者,微发黄色,剧则如惊痫,时瘛疭,若火熏之。

一逆尚引日,再逆促命期。

6.太阳病,头痛至七日以上自愈者,以行其经尽故也。

若欲做再经者,针足阳明,使经不传则愈。

7.太阳病欲解时,从巳至未上。

8.风家,表解而不了了者,十二日愈。

9.太阳中风,阳浮而阴弱。

阳浮者,热自发,阴弱者,汗自出。

啬啬恶寒,淅淅恶风,翕翕发热,鼻鸣干呕者,桂枝汤主之。

10.太阳病,项背强几几,反汗出恶风者,桂枝加葛根汤主之。

11.太阳病,下之后,其气上冲者,可与桂枝汤。

方用前法。

若不上冲者,不得与之。

12.太阳病三日,已发汗,若吐、若下、若温针,仍不解者,此为坏病,桂枝不中与之也。

观其脉证,知犯何逆,随证治之。

桂枝本为解肌,若其人脉浮紧,发热汗不出者,不可与之也。

常须识此,勿令误也。

13.若酒客病,不可与桂枝汤,得之则呕,以酒客不喜甘故也。

14.喘家,作桂枝汤,加厚朴杏子佳。

15.太阳病,发汗,遂漏不止,其人恶风,小便难,四肢微急,难以屈伸者,桂枝加附子汤主之。

16.太阳病,下之后,脉促胸满者,桂枝去芍药汤主之。

17.若微寒者,桂枝去芍药加附子汤主之。

18.太阳病,得之八九日,如疟状,发热恶寒,热多寒少,其人不呕,清便欲自可,一日二三度发。

脉微缓者,为欲愈也;脉微而恶寒者,此阴阳俱虚,不可更发汗、更下、更吐也;面色反有热色者,未欲解也,以其不能得小汗出,身必痒,宜桂枝麻黄各半汤。

19.太阳病,初服桂枝汤,反烦不解者,先刺风池、风府,却与桂枝汤则愈。

《伤寒论》113方集锦(附剂量换算)(二)

《伤寒论》113方集锦(附剂量换算)(二)

《伤寒论》113方集锦(附剂量换算)(二)小编有话说《伤寒论》为东汉张仲景所著汉医经典著作,是一部阐述外感病治疗规律的专著,全书10卷,共22篇。

本书记载了397法,113方,提出了完整的组方原则,介绍了伤寒用汗、吐、下等治法,并将八法具体运用到方剂之中,介绍了桂枝汤、麻黄汤、大青龙汤、小青龙汤、白虎汤、麻黄杏仁石膏甘草汤、葛根黄芩黄连汤、大承气汤、小承气汤、调胃承气汤、大柴胡汤、小柴胡汤等代表名方。

书中记载的的方剂,大多疗效可靠,切合临床实际,一千多年来经历代医家的反复应用,屡试有效。

由于张仲景所博采或个人拟制的方剂,精于选药,讲究配伍,主治明确,效验卓著,后世誉之为“众方之祖”,尊之为“经方”。

25葛根汤方:31葛根四两麻黄三两,去节桂枝二两,去皮生姜三两,切甘草二两,炙芍药二两大枣十二枚,擘右七味,以水一斗,先煮麻黄、葛根,减二升,去白沫,内诸药,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一升,覆,取微似汗。

余如桂枝法,将息及禁忌,诸汤皆仿此。

(桂枝汤加葛根,麻黄——小编按)26葛根加半夏汤方:33葛根四两麻黄三两去节甘草二两,炙芍药二两桂枝二两,去皮生姜二两,切半夏半升,洗枣十二枚,擘右八味,以水一斗,先煮葛根、麻黄,减二升,去白沫,内诸药,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一升。

覆,取微似汗。

27葛根黄芩黄连汤方:34葛根半斤甘草二两,炙黄芩三两黄连三两右四味,以水八升,先煮葛根,减二升,内诸药,煮取二升,去滓,分温再服。

28桂枝加葛根汤方:14葛根四两麻黄三两,去节芍药二两生姜三两,切甘草二两,炙大枣十二枚,擘桂枝二两去皮右七味,以水一斗,先煮麻黄、葛根,减二升,去上沫,内诸药,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一升。

覆取微似汗,不须啜粥,余如桂枝法将息及禁忌。

(宋本方后注云:'臣亿等仅按,仲景本论,太阳中风,自汗,用桂枝,伤寒无汗用麻黄,今证云,汗出恶风,而方中有麻黄,恐非本意也,第三卷有葛根汤证云,无汗恶风,正与此方同,是合用麻黄也,此云桂枝加葛根,恐是桂枝中但加葛根耳。

《伤寒论》中最有名的10个经方,全部整理好了!收藏备用

《伤寒论》中最有名的10个经方,全部整理好了!收藏备用

《伤寒论》中最有名的10个经方,全部整理好了!收藏备用伤寒论中100多个方子中,复杂方剂并不多,包括金匮五味药以下的占了大部分,甚至三味以下的方剂还不在少数。

在这110多个方剂中,很多至今在临床中仍频繁应用。

甚至妇幼皆知,比如小柴胡汤,大名鼎鼎,举世闻名。

为什么,伤寒论中的一批经典方剂能够流行至今,甚至,给人的感觉,其应用范围还不断扩大。

原因何在?常用的10个方剂归纳如下:1、桂枝汤(调和营卫)组成:桂枝(去皮)三两,芍药三两,生姜三两,大枣(擘)十二枚,甘草二两方解:风寒伤人肌表,原应恶寒发热而无汗,今汗自出而发热,恶风不解,且有鼻鸣、干呕,是腠理不固,卫气外泄,营阴不得内守,肺胃失和之故,所以是表虚证。

究其病机,是风寒外感,卫强营弱,即《伤寒论》第五十三条所说:“以卫气不共营气谐和故尔。

”风寒在表,当用辛温发散以解表,但本方证属表虚,腠理不固,且卫强营弱,所以既用桂枝为君药,解肌发表,散外感风寒,又用芍药为臣,益阴敛营。

桂、芍相合,一治卫强,一治营弱,合则调和营卫,是相须为用。

生姜辛温,既助桂枝解肌,又能暖胃止呕。

大枣甘平,既能益气补中,又能滋脾生津。

姜、枣相合,还可以升腾脾胃生发之气而调和营卫,所以并为佐药。

炙甘草之用有二:一为佐药,益气和中,合桂枝以解肌,合芍药以益阴;一为使药,调和诸药。

所以本方虽只有五味药,但配伍严谨,散中有补,正如柯琴在《伤寒论附翼》中赞桂枝汤“为仲景群方之魁,乃滋阴和阳,调和营卫,解肌发汗之总方也。

”2、小柴胡汤(和解少阳及半表半里枢机)组成:柴胡半斤,黄芩三两,人参三两,炙甘草三两,半夏(洗)半升,生姜(切)三两,大枣(擘)十二枚方解:(1)胆为清净之府,无出无入,其经在半表半里,不可汗吐下,法宜和解。

邪入本经,乃由表而将至里,当彻热发表,迎而夺之,勿令传太阴。

(2)柴胡味苦微寒,少阳主药,以升阳达表为君。

黄芩苦寒。

以养阴退热为臣。

半夏辛温,能健脾和胃,以散逆气而止呕。

《伤寒论》四大注本体系

《伤寒论》四大注本体系

《伤寒论》四大注本体系如果您喜欢我的文章,请长按“”给我一个“太棒了”,非常感谢您的支持!历代以来,关于《伤寒论》的注本多不胜数,如果要一本一本的看,肯定看不完,不如先知其体系,后看其代表,知其大概以参习之。

成无已系金代成无已于公元1144年完成《注解伤寒论》一书,这是我国第一本《伤寒论》的全注本。

他应用《内经》、《难经》的理论注解《伤寒论》中的条文方证,即所谓“以经注论”;同时,也用《伤寒论》的方证去验证《内经》、《难经》的理论,所谓“以论证经”。

成无已的注释质朴,对后世产生了较大影响。

属于该系的重要注本尚有明末张遂辰的《张卿子伤寒论》、清代王丙的《校正王朴庄伤寒论》等。

方、喻系即明代方有执和明末清初喻嘉言的注本体系。

他们认为《伤寒论》年代久远,简册曾经散乱过,再加上王叔和附为己意,故现存的《伤寒论》已经不是原貌,主张对《伤寒论》进行订正和重新编次,后人称之为“错简重订派”。

方有执的《伤寒论条辨》不仅对《伤寒论》条文逐一考证辨难和重新编排,而且删去成无已注本中的《伤寒例》,认为这样才能符合仲景原意。

他还提出《伤寒论》以六经为纲,六经则以太阳为纲,而太阳又分为“风伤卫”、“寒伤营”、“风寒两伤营卫”三纲,这就是后世所谓的“三纲鼎立”说。

方氏之后,喻嘉言在方有执《伤寒论条辨》的基础上,著成《尚论篇》。

书中以六经各自为篇,每一经之前,均叙述证治大意,以下则以“法”为目,有将合病、并病、坏病等附于三阳经末,使全书提纲挈领,条理清晰,对后世影响更大。

方喻系强调对《伤寒论》治法的研究,认为“举三百九十七法分隶于大纲之下,然后仲景之书始为全书。

无论法之中更有法,即方之中亦更有法”(喻嘉言《尚论篇》),“大约六经证治中,无非是法,无一字一句非法也”(钱潢《伤寒溯源集》)。

各家的重编虽然缺乏充分的依据,但都是从不同的角度去认识《伤寒论》的辨证论治精神,使《伤寒论》原文的条理性得到加强。

属于方喻系的重要注本还有清代张璐的《伤寒绪论》、程应旄的《伤寒论后条辨》、钱潢的《伤寒溯源集》、舒诏的《舒氏伤寒集注》、高学山的《伤寒尚论辨似》、沈明宗的《伤寒六经辨证治法》等。

伤寒论方药歌诀(附清代名医陈修园《长沙方歌括》)

伤寒论方药歌诀(附清代名医陈修园《长沙方歌括》)

伤寒论方药歌诀(附清代名医陈修园《长沙方歌括》)伤寒是一种传染性疾病,其症状严重,危害人体健康。

而伤寒论则是我国古代医学最具代表性的经典之一,为治疗伤寒病提供了重要的理论指导和药方依据。

为了更好地传承和学习伤寒方药,清代名医陈修园创作了《长沙方歌括》,将伤寒方药制剂以歌曲的形式进行了总结和归纳。

下面将分章节介绍《长沙方歌括》中的方药歌诀。

第一章:“麻黄附子细辛汤”麻黄附子细辛汤,发汗解表热当传。

卫分抑郁痛特克,其形成的是啊赛恩。

有些症状发汗剂,可解郁热化卫罡。

如多汗浑身没力气,头身体烦躁是不堪。

第二章:“麻黄杏仁细辛汤”麻黄、杏仁和细辛,汤剂是解卫表药。

咳嗽多痰烦厌风,汤中配湿热风邪。

不过表证发汗适,但少阳、阳明闹分界。

便溏痰喘属厌风痰,发虚冷汗患血结。

第三章:“麻黄桂枝杏仁甘草石膏汤”麻黄与桂枝甘草汤,杏仁石膏结方量。

解表发热助和津,寒凉咳嗽多舌腭肿。

或是两手心热汗还涌,夏日衣多遇郁悒。

若不咳嗽心前寒痛,虎丘山上感湿气。

第四章:“麻黄杏子甘草石膏汤”麻黄汤、杏仁草石膏,治邪传袭解表尤。

咳嗽久痰症特辟,壮阳玉溪麻辣客。

面有心虚恶寒意,恍恍若有不清楚。

取刺法透症非多者,拉不尽而呕清汤陈。

第五章:“麻黄附柏枳籽细辛生姜石膏汤”伤寒患者出汗退血,仍有邪热损卫气。

可用麻黄附柏枳籽,细辛石膏草凉气。

发热口渴烦闷重,再加上泻温阳气。

头热项僵腰背损缺,呷喷壶中发冷液。

第六章:“黄连汤”黄连四两于汤甑,已刻细漫姜汁龙。

解卫清气龙胆汁,解毒逐风进行功。

两胆、小肠、心和三焦,勿令青黑成热胞。

若有黄胆色黄常苦,急切治疗须救扶。

第七章:“大建中汤”大建中汤方之要,大黄二两细辛少。

解血卫分郁热力,有利于通便小腹疼。

三焦热结所迁怀,核桃干皮烧为火。

急心烦不离卧静,肓上虚的输人为饵。

第八章:“牛黄清毒汤”牛黄清毒方汤名,排脓、尿血龙蛇光。

疖出癌症恶之粟,熊胆胆汁合甲黄。

白鱼二两法千一,驱寒疫疡急痛点。

少阳泻利神舜得力,鹤顶红珠水二预约。

“一方二法”在《伤寒论》中的应用浅析

“一方二法”在《伤寒论》中的应用浅析
能 自转侧 ,不 呕不 渴 ,脉 浮虚 而 涩 者 ,桂 枝 附 子 汤 主
如 《 伤寒论 》第 l 4条 和第 l 6条抵 当汤 与抵 当 2 2
丸证 :“ 阳病 六七 日,表证 仍在 ,脉 微 而沉 ,反不 结 太
胸 ,其 人发 狂者 ,以热 在 下 焦 ,少 腹 当硬 满 ,小 便 自 利者 ,下血 乃愈 。所 以然 者 ,以太 阳 随经 ,瘀 热 在里 故也 ,抵 当汤 主 之 。 “ ” 伤寒 有 热 ,少 腹满 ,应小 便 不 利 ;今反 利者 ,为有 血 也 ,当下 之 ,不 可余 药 ,宜抵 当丸 ” 。抵 当汤 方 :水 蛭 ( ) 熬 、虻 虫 ( 翅 足 ,熬 ) 去
3 方 剂 组 成 及 剂 量 相 同但 每 次 服 用 的 量 不 同
如 伤寒 论 》第 2 3条小 承气 汤 证 : “ 明病 ,其 1 阳
人多汗 ,以 津液外 出 ,胃中燥 ,大便 必 硬 ,硬则 谵语 , 小承气 汤 主之 。若 一 服 谵 语 止 者 ,更 莫 复 服 ” 。用 法 : 大黄 、厚 朴 、枳壳 三味 ,以水 四升 ,煮取一升二 合 ,去 滓 ,分温 二服 。初 服汤 ,当更 衣 ,不尔者 ,尽饮之 。若 更 衣者 ,勿服之 。而第 2 4条 : “ 1 阳明病 ,谵语 ,发 潮 热 ,脉滑 而疾者 ,小 承气汤 主之 。因与承气汤一升 ,腹 中转气者 ,更 服一 升 ;若 不转气 者 ,勿更 与之” 。
药浓煎 1次 ,分 3次 温 服 。② 服 药 后 约 一 顿 饭 的 时
间 ,可 喝些 热 粥 ,并 温 覆取 暖 ,以助 药力 。 理 中丸 为治 疗太 阴病 虚寒 下 利 的 主 方 ,因具 有 温
两方 皆 由 水 蛭 、虻 虫 、桃 仁 、大 黄 组 成 。抵 当

北宋校正医书局校定《伤寒论》情况简考

北宋校正医书局校定《伤寒论》情况简考
二篇 , 证外合 三百 九 十七法 , 除 复重 , 定有 一百 一 十二 方。
之徒 , 尤足名 于一 时。文庄 , 运州人 。至今 运州 多医 , 尤工 伤寒 , 皆本 高氏。余崇 宁 、 大 观间之京 师 , 见 董汲 、 刘寅 辈 , 皆精 晓张 仲 景 方 术 , 试之须数验, 非 江 淮 以来 俗 工 所 比
也。 ”
今请颁行 。 ” 观序文 , 乃孙奇所校 , 序亦成 于孙奇 。《 金匮玉
宋 ・ 王洙《 王氏谈 录》 : “ 高文庄 , 方药精通 , 聚奇 药 , 价
及 巨万 , 雅 尚之 一 也 。 ”
函经 ・ 序》 : “ 国家诏儒 臣校正医书 , 臣等先校定《 伤寒论》 ,
次校成此经” 。文 末联 署高 保衡 、 孙奇、 林 亿 之名 , 似 3人
是高保衡 为高若 讷次 子 , 林 亿 为高 若讷 二女 婿 , 史 有
《 伤寒论》 、 《 金匮玉函经》 、 《 金匮要 略》 各 为理法方 药
集 于一身之 临证经 典著 作 , 奇虽 以儒 臣入选 , 却 以精于 医
理与临证 见称。邵博《 河 南邵 氏 闻见 前录》 卷 二云 : “ 仁 宗 初纳光献皇后 , 后有疾 , 国医不效 。帝 日: ‘ 后在 家 , 用何 人 医? ’ 后日: ‘ 妾随 叔父 官河 阳, 有疾 , 服孙 用 和药辄 效。 ’ 寻

3 8・
山西 中 医
2 0 1 3年 4月第 2 9卷第 4期
S H A N X I J O F T C M A p r .2 0 1 3 V o 1 . 2 9 N o . 4

文 献研 究 ・简考
钱 超 尘
摘要 : 北 宋治平二年 ( 1 0 6 5 ) 刊行之 大字本《 伤寒论》 及北宋元祜三年( 1 0 8 8年) 刊行之 小字本《 伤寒论》 至今 尚无 处寻觅。 明万历二十七年 ( 1 5 9 9年 ) 江苏常熟赵 开关据元祜本翻刻 , 以逼近原貌 , 故今通称为“ 宋本伤寒论” , 实指赵开 关翻刻本。通过 考证 宋本《 伤寒论》 所据底本来源及其十大特征 , 可以辨析“ 法” 与“ 证” 的重 大区另 q 。

《伤寒论》一方两法探

《伤寒论》一方两法探

《伤寒论》一方两法探
李心机
【期刊名称】《山东中医学院学报》
【年(卷),期】1995(019)002
【摘要】《伤寒论》中有若干方剂的药物组成相同,吸是用量或服用方法不同,
因而治疗作用不同。

这种灵活多变一是根据邪之深浅,如桂枝汤或温覆发汗,或服后顺其自然,氤氲而解;或如挡一方,汤丸两法,同法蓄血,急病急治用之以汤,缓病图之以缓,治之以丸。

二是根据正邪之盛衰,如调胃承气汤和小承气汤,若邪盛正气不虚,各运用常规之法与量,若正气略有不足,或邪气太盛,则调胃承气汤”少少与微服之“,小承气汤加大服用量至一升。

另外,
【总页数】3页(P96-98)
【作者】李心机
【作者单位】无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222.26
【相关文献】
1.《伤寒论》对偶统一方证鉴别 [J], 石杨
2.《伤寒论》"一方二法"思想在临床实践中的应用 [J], 罗彤;江松平
3.大承气汤一方两法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 [J], 方国栋;魏霞
4.《伤寒杂病论》\"一方两法\"思想探究 [J], 张鑫蕾;曹鹏;郭梦莹;孙燕
5.《伤寒论》汤剂一百零一方初探 [J], 曾浩; 魏连海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转:李继昌运用附子经验

转:李继昌运用附子经验

转:李继昌运用附子经验李继昌运用附子经验李继昌(1879-1982),云南昆明人。

李氏出生于中医世家,其父为名医李明昌。

一生钻研《伤寒论》与温病学说,著有《伤寒衣钵》,曾任昆明市盘龙区医院院长伤寒误治变证同道孙某某之孙,男,16岁。

因高热5日不退而邀余往诊。

据云初病起于风寒,因误作湿温而服三仁汤加石膏1剂,以致病势转增。

诊视患者,恶寒发热,无汗,头身疼,四肢酸楚,神志迷蒙,肢冷,舌质淡,苔薄白,脉沉紧。

此属伤寒失汗,误用渗利清里,导邪入于少阴而太阳之邪未罢之候。

当即投以麻黄附子细辛汤加味1剂,以温少阴之里而祛太阳未罢之寒。

麻黄6克,附片30克(开水先煎透),细辛6克,甘草3克,生姜2片,大枣2个。

二诊:上方服后,夜间烦热加剧,继则得汗而热退,头身疼痛亦觉减轻,唯肢冷脉弱,大便微溏,此为太阳表寒已解,少阴里寒未罢,阳气未复,兼有水湿之故,以真武汤续治:附片30克,(开水先煎透),茯苓18克,白术9克,杭芍9克,生姜3片。

三诊:上方服1剂后各症均减,手温思食,二便正常,仍觉精神倦怠,此阳气渐复;故守上方以干姜9克易生姜,以助其回阳温里之力,连服2剂。

四诊:各症均解,脉和神复,以补中益气汤调理善后。

生口芪15克,潞党参12克,白术9克,当归9克,炙柴胡3克,陈皮3克,炙升麻3克,炙甘草3克,生姜3片,大枣2个。

附注:附片(包括制川乌、制草乌)的煎煮方法:此类药物有剧毒,且方中用量较大,故须先煎3小时左右,以熟透尝之无麻辣味为度,然后再将其他药物放入同煎半小时后,方可服用。

煎煮过程中,一律用开水煎煮。

伤寒误治,虽见神志迷蒙,但仍有恶寒、无汗、头身疼、四肢酸楚等太阳见证,又见肢冷、舌质淡、脉沉紧等少阴见证,故用麻黄附子细辛汤加味助阳解表。

药后太阳表解,但里寒未罢,兼有水湿,再以真武汤而取效,最后以补中益气汤善后。

足见李氏顺风转舵,随证变化之功。

尤须注意前后两诊运用附子之指征及麻黄附子细辛汤、真武汤运用之差异。

伤寒论序----方术(解开伤寒杂病论的钥匙)

伤寒论序----方术(解开伤寒杂病论的钥匙)

伤寒论序----方术(解开伤寒杂病论的钥匙)《灵枢》,《难经》,试着去解读伤寒论。

我们发现缺少了最重要的《阴阳大论》,而这本书是作为“方术”内容的总纲,随着最重要的这一个解读伤寒论的钥匙失传,我们只有从《易经》中,把他重新找出来。

今天,我就讲讲方术,仲景运用《阴阳大论》总纲的方法,认为生理与病理,总归于一气,从阴阳两方面,从无极,到阴阳,到二阴二阳,到三阳三阳,四阴四阳,到五阴五阳,六阴六阳,从而发展到一元两仪三才四象五行六经七星八卦九宫,从升降浮沉,从开合出入,从表里寒热虚实,再具体到河图洛书象数代入法,代入一切脉症体征。

再切入到气化当中,具体到气血营卫津液的运行,描述邪正所致五藏六腑五行六经九宫十二经的气化失常,表里寒热虚实的状态。

方术的核心是气化,气化即是气的变化,在人体表现为生理状态的“气机”与病理状态的“病机”,具体用阴阳来推演,可以有六经气化模式(三阴三阳),五行气化模式(五阴五阳),河洛九宫气化模式(四阴四阳),十二经圈气化模式(六阴六阳)。

张仲景的诊治程序:病 + 脉(寻证) = 证(立证)------治(对证)我简化总结了一下。

中医方术==“方证(诊断)-----方机(辨证气化情况)-----方药(用药)”。

(证方对应,以机为枢)那我们怎样用方术去解读这个过程:1、如何通过病症、脉征以及各种主次体征,搜集相关方证数据,以便确立诊断代表邪正目前气化状态的现象模式,分主证与次证,多重方证,主要是抓主证。

这个是方证内容。

2、如何通过方证内容,确定目前人体的这个气化的状态,以五行六经九宫八卦十二经的各种模式,以确立人体五脏六腑三焦气血营卫津液的寒热虚实表里的状态。

如何用河洛易数气化方术代入这个状态,这是方机内容。

3、如何通过方机的确立,选择相应的药物处理这个失常的状态。

这是方药的内容。

一、诊断心法:(寻找方证)1、要思求经旨,不能各承家技。

2、省疾问病,不能务在口给,不能相对斯须,便处汤药,按寸不及尺,握手不及足,人迎趺阳,三部不参,动数发息,不满五十。

伤寒论法外有法

伤寒论法外有法

谈谈《伤寒论》之法外有法J湖北中医学院李培生Xk宋臣林亿等人校定《伤寒论》,始有三百九十七法之说,后人对此多有探讨,见仁见智。

愚意《伤寒论》六经病篇所论之病脉证治,前后贯串,首尾相应,似分又合。

通篇每节文字所述,皆论中有方,方中有论,法外有法,处处示人以大法。

何谓法?“六经皆有主治之方,而他经有互相通用之妙……,合是证便用是方,方各有经,而用不可拘,是仲景法也”(柯韵伯语)。

盖所谓“法”者,常需于方之中,有正有反,有常有变,无不随方之所用而明显昭然,曲尽其妙。

故探讨法外有法之说,自当于仲景方中求之。

Y:YY1.太阳病HGON太阳篇中,如“太阳中风,阳浮而阴弱,阳浮者热自发,阴弱者汗自出,啬啬恶寒,淅淅恶风,翕翕发热,鼻鸣干呕者,桂枝汤主之”。

(宋本12条,下同)此用桂枝汤主治中风,正取其解肌祛风调和营卫的作用。

并啜热稀粥取微似汗法,又是顾护胃气、资助汗源,而加强其助正祛邪之力。

若“太阳病,头痛,发热,汗出,恶风者,桂枝汤主之”。

(13条)是既柯琴所云:“此是桂枝汤本证,辨证为主,合此证既用此汤,不必问其为伤寒中风杂病也”。

因桂枝汤为表证习用之方,通治之法,然汗不出及有热象者,又须慎用。

表证初起,多在早期阶段,所谓“伤寒一日,太阳受之”。

然《金匮》“产后风续之数十日不解,头微痛,恶寒,时时有热,心下闷,干呕,汗出,虽久,阳旦证续在耳,可与阳旦汤。

”(《妇人产后症脉证并治第二十一》)阳旦汤即桂枝汤,是有此证即用此方,不必顾虑病程之久也,亦与“太阳病十日已去……与麻黄汤”(37条)同义。

桂枝汤所治,多属表证。

有因表证及里而用者。

如“伤寒,不大便六七日,头痛有热者,与承气汤;其小便清者,知不在里,仍在表也,当须发汗,……宜桂枝汤。

”(56条)是纯用解表而使里自和之法。

更有病因不属风寒,证见中热汗出,如“病人脏无他病,时发热自汗出而不愈者,此卫气不和也,先其时发汗则愈,宜桂枝汤”。

(54条)用先其时发汗法,以和卫气,而使病解。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方二法有深意
一 方 二 法 虽 仅 见 于 第 !"$ 条 方 后 注 # 但 ! 伤寒论 " 许多条文体现了这一精神 # 值 得考究 $ 桂枝附子汤方证在 ! 金匮要略*痉 湿病脉证并治 " 重出 # 方名白术附子汤 # 但方后注自 % 法当 & 以下 '( 字缺如 $ 删 去 的 原因 ' 两者孰前孰后 # 很难断定 ) 但方后注 是对方证的注释 # 又多是后世对前人的 注 释 # 是对前人的经验总结 # 是可以肯定的 $ 因此 # 一方二法是后人继承前人用方证 的 体会 # 是对一个方证变化规律的认识 $ 这 样一个个方证认识的积累# 不但丰富方 证 # 而且使治法 ' 理论提高发展 $ 细读 ! 伤寒论 " 原文 # 体现一方二 法 的 方证还是很多的 # 如桂枝汤证和桂枝去 桂 加茯苓白术汤证' 桂枝汤证与小建中汤
梁倩君 杨国文 古求知
广州中医药大学
&'()*$%+, 朱梦龙
北京中医药大学
同很多中医学子一样 # 笔者常困 惑 ( 临床中疾病纷繁复杂 # 病情变化莫测 # 如 何 才 能 在 诸 多 症 状 中 #准 确 辨 证 #处 事 不 惊呢 , 方证初悟 笔者之前一直习惯于脏腑辨证 $ 围 绕 主诉 # 通过四诊搜集临床症状 # 推断病因 # 归纳病机 # 辨明病位 # 从而辨出证型 # 选方 加 减 变 通 $但 很 多 情 况 下 #自 认 为 辨 证 还 算 准 确 #选 方 与 课 本 理 论 相 宜 #但 疗 效 却 不甚理想 ) 虽多方求教 # 仍百思不得其解 $ 近来有幸到胡希恕名家研究室学 习 # 有 感 拨 云 见 日 $数 月 来 #给 笔 者 最 深 的 体 会 即 是 (辨 方 证 #能 够 最 直 接 达 到 方 证 对 应 #从 而 将 临 床 辨 证 化 繁 为 简 #治 病 效 如 桴鼓 $ 临证中笔者观察到 # 胡希恕名家 研 究 室的冯世纶教授对来诊患者必问的症状 # 除了围绕主诉的症状外 # 还有 ( 有无恶寒 ' 出 汗 '盗 汗 #汗 出 是 否 恶 风 #有 无 头 身 疼 痛 # 有无口干 ' 口苦 ' 咽干 # 有无手足冷 # 饮 食 ' 二便异常 ++ 初触还有疑惑 # 后经其耐心讲解 # 始 悟一二 $ 冯世纶常说 # 经方是以八纲 ' 六经 ' 方 证理论治病的医药学体系 $ 它起源于我国 上古时代用方证治病的经验总结 # 其理论 是 八 纲 '六 经 $理 论 特 点 是 (先 辨 六 经 #继 辨 方 证 #求 得 方 证 对 应 治 愈 疾 病 $其 代 表 著 作 是 ! 神 农 本 草 经 "! 汤 液 经 法 "! 伤 寒 论 "# 是不同于 ! 内经 " 的医学理论体系 $

冯世纶
0123 年 4 月 05 日 星期四
责任编辑 王 韬 版面制作 于 婧 白宇虹 校对 李 娜
!"#$% $&'( )* +,%-#+#)$%. !"#$&(& /&-#!#$&
!"#$%
熊 继 柏
伤寒论一方二法初探
胡希恕名家研究室
医 案
每次整理胡希恕先生的遗作及学习 !伤 寒 论 "原 文 #总 有 不 同 的 收 获 $而 今 整 理其注解 ! 伤寒论 " 的原文时 # 引起笔者深 思的是论中的 % 一方二法 &$ 此四字是方后 注解 # 既往对此一读而过 # 未引为重视 $ 但 近几年常思考六经类证' 方证的六经归 类 #对 不 少 方 证 难 以 认 定 六 经 归 属 #故 在 临床中常思考这一问题$ 再次读到此四 字 # 有所感悟 $
一方二法之原意
% 一方二法 & 四字 # 仅见于 ! 伤寒论 " 第
!"# 条 的 桂 枝 附 子 去 桂 加 白 术 汤 方 后 注 (
% 右五味 # 以水六升 # 煮取二升 # 去滓 # 分温 三 服 $初 一 服 #其 人 身 如 痹 #半 日 许 复 服 之 #三 服 都 尽 #其 人 如 冒 状 #勿 怪 $此 以 附 子 '术 #并 走 皮 内 #逐 水 气 未 得 除 #故 使 之 耳 $ 法当加桂四两 # 此本一方二法 # 以大便 硬 #小 便 自 利 #去 桂 也 )以 大 便 不 硬 #小 便 不利 # 当加桂 $& 原文的大意是 # 治风湿相搏本应 用 桂 枝附子汤 # 因大便硬 # 小便频利而去桂枝 ) 若大便不硬 # 小便不频利 # 还应用桂枝 $ 方后注其原意# 是对桂枝附子汤方 证 ' 对第 !"$ 条原文做进一步注 释 $ 原 文 %伤 寒 八 九 日 #风 湿 相 搏 #身 体 疼 烦 '不 能 自 转 侧 '不 呕 '不 渴 '脉 浮 虚 而 涩 者 #桂 枝 附子汤主之 ) 若其人大便硬 ' 小便自利者 # 去桂加白术汤主之 $& 是说平时多湿患太阳伤寒证 # 则 呈 现 为风湿相搏证 $ 身体疼烦 # 谓身体尽疼痛 # 以 至 烦 躁 不 宁 $不 能 自 转 侧 #谓 动 则 痛 益 剧 # 以是不能自力转动 $ 不呕 # 为病未传少 阳 ) 不渴 # 为病未传阳明 ) 脉浮 # 为病在表 # 但 虚 而 涩 #故 此 辨 六 经 为 少 阴 病 #辨 方 证
一方二法的启发
笔者由一方二法得到启发 # 对 经 方 的 方证认识更加清晰 $ 如对温经汤方证 # 临
床常用本方 # 但对其六经归类一直举棋 不 定 $ 因 从 条 文 看 (% 妇 人 年 五 十 # 所 病 下 利 - 血 . 数十日不止 # 暮即发热 # 少腹里急 # 腹 满 # 手掌烦热 # 唇口干燥 # 何也 , 师曰 ( 此病 属带下 $ 何以故 , 曾经半产 # 瘀血在少腹不 去 $何 以 知 之 ,其 证 唇 口 干 燥 #故 知 之 $当 以 温 经 汤 主 之 $& !% 金 匮 要 略&妇 人 杂 病 ' 第 )条 $ 此时上热下寒明显 # 似可归属 于 厥 阴 病 $从 方 药 分 析 #治 属 上 热 下 寒 亦 似 属 厥 阴 $ 但在临床中 # 常有患者不见唇口干燥 ' 暮 即 发 热 #辨 六 经 是 否 还 为 太 阴 病 ,而 临 床常以温经汤去麦冬治疗 # 疗效颇佳 $ 这 样 看 来 #温 经 汤 治 上 热 下 寒 #麦 冬 清 上 热 可属阳明# 那本方亦可归属阳明太阴合 病 ,这 样 属 厥 阴 还 是 属 阳 明 太 阴 ,方 证 的 六经归属犹豫不定 $ 而今受一方二法启发 # 对其归 类 心 中 较 为 明 了 #即 温 经 汤 由 芎 归 胶 艾 汤 '当 归 芍药散 ' 吴茱萸汤 ' 桂枝茯苓丸 ' 麦门冬汤 诸方合并组成 $ 既用吴茱萸汤去大枣加 桂 枝降逆止呕以温胃驱下寒 # 又用麦门冬 汤 去大枣滋枯润燥以补胃之虚# 凉血清上 热$ 同时 # 又以桂枝 ' 生姜引邪外出 # 故 本 方当属清上温下 # 为治厥阴半表半里较 为 合理 $ 温下寒主用吴茱萸汤 ' 当归芍药散 # 清 上 热 主 用 麦 冬 #如 无 口 干 '手 掌 烦 热 则 去麦冬 # 则治由厥阴变为太阴为主 $ 这样在临床治病 # 遵循经方辨 证 论 治 规律 # 先辨六经 # 继辨方证 # 当辨六经为太 阴病时 # 辨方证不必拘泥温经汤原属治 厥 阴# 可选用原治厥阴病的温经汤加减治 疗 # 做到方证对应治愈疾病 $ 此正是体现有是证用是方'%观 其 脉 证 #知 犯 何 逆 #随 证 治 之 &之 道 #其 道 亦 即 一 方 二 法 $由 一 方 二 法 也 可 知 #六 经 是 诸 多方证一方二法变化而成 $
气血瘀滞热入血室闭经案
顾某 # 女 #*+ 岁 # 长沙人 #(,++ 年 + 月 +* 日初诊 $ 主诉 停经 ( 个月 $ 时畏寒热 # 口苦 # 胁 下 闷 $ 患 者 曾 行 人 流 术(次 $诊 时 (面 色 淡 黄 #舌 边 紫 #苔 薄 黄 #脉 弦 细 $ 妊娩试验 -- .$ 辨证 气血瘀滞 # 热入血室 $ 治法 活血化瘀 # 和解少阳 $ 主方 桃红四物汤合小柴胡汤 $ 组 成 柴 胡 !, 克 # 黄 芩 !, 克 # 党 参 !' 克 # 法 半 夏 !, 克 # 甘草 . 克 # 桃仁 +, 克 # 红花 . 克 # 当 归 +, 克 # 赤 芍 +, 克 # 川芎 +, 克 # 熟地 +, 克 $+, 剂 # 水煎服 $ + 月 (" 日 二 诊 ( 药 后 月 经 已 行 # 但 见 头 痛 # 便 秘 $ 舌 边紫 # 苔薄黄 # 脉滑 $ 改拟玉烛散 $ 组成 当归 +, 克 # 赤芍 + 克 # 酒 大黄 ' 克 # 桃仁 +, 克 # 甘草 . 克 $+' 剂 # 水煎服 $ 药后诸症皆解 # 病告痊愈 $ 按 " 伤 寒 论 ' 云 () 妇 人 中 风 * 七 八 日 续 得 寒 热 * +, 经水适断者 * 此为热入血室 * 其血 必 结 -. 本 案 患 者 闭 经 而 兼 寒 热 时 作 *口 苦 /胁 下 闷 *故 按 )热 入 血 室 .论 治 * 用小柴胡汤 - 因其经闭二月 * 瘀滞明显 * 故 用 桃 红 四 物汤 - 二方合用 * 取效明显 熊继柏名老中医药专家传承工作室 李点整理
为桂枝附子汤证 # 即用桂枝附子汤治疗 # 治属少阴 $ 如果临床上见到以上的症状 # 但 同 时 伴 见 小 便 频 数 '大 便 干 硬 者 #是 因 小 便 过 多 而 致 大 便 硬 #则 证 由 表 传 里 #呈 现 少 阴 太 阴 合 病 #虽 有 少 阴 表 证 #但 此 为 津 液 亡 失于里 # 不可大发汗 # 应重在温中生津液 # 治在太阴 # 因此治疗用桂枝附子汤去桂 枝 加白术 !" 金匮要略 # 名为白术附子汤 $ $ 后 来 的 经 方 传 承 者 %! 伤 寒 论 " 作 者 &# 反复研究认识 # 感悟到这一方二法的变 化 蕴涵理论的升华 # 把这一认识记载于方 后 注 $即 认 为 桂 枝 附 子 汤 一 方 #原 是 治 疗 风 湿相搏的少阴病之剂 # 因又见小便频数 ' 大 便 硬 #故 去 桂 枝 加 白 术 #变 为 治 少 阴 太 阴合病之法剂 # 这样一个方既可以用于 解 表法 # 又可用于温里法 # 因称一方二法 $ 显 而 易 见 #所 谓 二 法 #是 指 八 纲 病 位 概 念 的 不 同 #治 用 不 同 的 方 法 $一 方 二 法 的提出 # 具有深意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