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理必修一知识清单
高中物理必修一知识点梳理归纳
高中物理必修一知识点梳理归纳1500字高中物理必修一主要包括运动学、力学、能量与动量、电学四个部分。
下面将对这些知识点进行梳理归纳。
一、运动学1. 物体的位置:位移、直线运动和曲线运动、速度、加速度。
2. 运动的规律:匀速直线运动、变速直线运动、匀速曲线运动、变速曲线运动。
3. 运动的描述:用图象来描述运动、用函数来描述运动。
二、力学1. 牛顿的运动定律:第一定律(惯性定律)、第二定律(物体的加速度与作用力成正比,与物体的质量成反比)、第三定律(作用力与反作用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
2. 弹簧力与摩擦力:胡克定律、摩擦力的类型及计算。
3. 静力学:静平衡、平衡力的条件。
4. 动力学:动量的概念、动量守恒定律、冲量及冲量定理。
5. 万有引力:质点的万有引力、行星的运动、地球表面附近物体的重力、弹力与重力的比较。
三、能量与动量1. 功与机械能:功的定义、功的计算、功的单位、功率的定义及计算、能量的转化与守恒、动能与重力势能、机械能的守恒、机械能的应用。
2. 惯性力与非惯性力:匀速圆周运动、牛顿力学的局限性。
四、电学1. 电流与电阻:电流的概念、电路的基本组成、电阻和电阻器。
2. 电压与电功:电压的概念、电压和电动势、电功和功率。
3. 理想电源电路:理想电源的作用、电流分布、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
4. 半导体与 PN 结:半导体的性质、PN 结的形成、PN 结的特性与应用。
以上是高中物理必修一的主要知识点梳理,通过学习这些知识点,可以建立起对物理基本概念和原理的理解,为后续物理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当然,学习物理最重要的是理解和掌握物理规律和运用物理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因此在学习过程中要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积累解决问题的经验。
同时,物理知识与实际生活紧密相关,学习物理过程中要善于与实际应用结合,通过观察、实验和实际操作,加深对物理知识的理解和应用能力的培养。
高二物理必修一必学必背知识点总结
高二物理必修一必学必背知识点总结第一章机械基础1. 描述力的大小和方向的物理量称为矢量,常见的矢量有力、加速度、速度等。
2. 两个力矢量的和力可以用图矢法、力的三角法则或力的分解法来求解。
3. 牛顿第一定律:物体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的状态,只会在外力作用下改变。
4. 牛顿第二定律:物体的加速度与作用力成正比,与物体的质量成反比;F = ma5. 牛顿第三定律:作用力和反作用力在大小上相等、方向上相反、作用在不同的物体上。
6. 力的单位是牛顿(N),1N = 1kg·m/s²。
第二章热学基础1. 温度是表征物体热平衡状态的物理量,常用单位是摄氏度(℃)和开尔文(K)。
2. 热量是物体之间或物体内部传递的能量,常用单位是焦耳(J)。
3. 热平衡是指两个物体或物体内各部分之间没有热传递的状态,热平衡温度相等。
4. 物体的温度上升是因为吸收热量,温度下降是因为释放热量,与物体的热容有关。
5. 热传递有三种方式:导热、对流和辐射。
6. 热量的传递方式可以用热传导方程、热对流方程和斯特藩-玻尔兹曼定律来描述。
7. 热力学第一定律:热量交换等于内能变化加做功,ΔQ = ΔU + W。
8. 热力学第二定律:热不会自发地从冷物体传递到热物体,熵随时间单调增加。
第三章光学基础1. 光是一种波动现象,既具有粒子性又具有波动性。
2. 光的传播速度是光速,即3 × 10^8 m/s。
3. 光的反射和折射规律可以用光线模型或光的波动模型来解释。
4. 光的反射规律是:入射角等于反射角。
5. 光的折射规律是:入射角的正弦值与折射角的正弦值成正比。
6. 光根据其波动性质可以被分为:可见光、红外线、紫外线、X射线和γ射线等。
7. 可见光在空气中的折射率为1,不同介质中的光的折射率不同。
8. 聚焦是指光线经过透镜或曲面反射后被聚集到一点上。
9. 焦距是指透镜或曲面反射器对平行光线所集聚的焦点与透镜或反射面的距离。
物理高一必修一知识点归纳
物理高一必修一知识点归纳1. 力学基础- 描述物体运动状态的物理量:位移、速度、加速度。
- 牛顿运动定律:第一定律(惯性定律)、第二定律(力的作用)、第三定律(作用与反作用)。
- 力的合成与分解:矢量加法与减法;力的平行四边形法则。
- 功与能:功的定义、功与能的关系;动能定理、势能。
2. 运动学- 匀速直线运动:速度恒定,位移与时间成正比。
- 匀变速直线运动:加速度恒定,速度与时间成正比。
- 抛体运动:平抛运动和斜抛运动的规律。
- 圆周运动:角速度、线速度、向心加速度、向心力。
3. 动力学- 重力:地球表面物体受到的重力与质量成正比。
- 摩擦力:静摩擦力与动摩擦力,摩擦力与正压力的关系。
- 弹性力:胡克定律,弹性限度。
- 流体力学:伯努利方程,流体的压强与流速的关系。
4. 能量守恒与转化- 能量守恒定律:能量既不会创生也不会消失,只能从一种形式转化为另一种形式。
- 机械能守恒:在没有非保守力做功的情况下,系统的机械能保持不变。
- 能量转化:动能与势能的相互转化,机械能与其他形式能量的转化。
5. 振动与波动- 简谐振动:振幅、周期、频率、角频率。
- 阻尼振动:振幅随时间逐渐减小的振动。
- 波动:波长、波速、频率的关系;横波与纵波。
- 干涉与衍射:波的叠加原理,干涉现象,衍射现象。
6. 光学基础- 光的直线传播:光的反射定律、折射定律。
- 光的反射:平面镜、球面镜的成像规律。
- 光的折射:斯涅尔定律,透镜成像规律。
- 光的波动性:光的干涉、衍射、偏振现象。
7. 电磁学初步- 静电场:库仑定律,电场强度,电势。
- 电流与电阻:欧姆定律,电阻定律。
- 磁场:磁感应强度,磁通量,安培环路定理。
- 电磁感应: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楞次定律。
8. 热学基础- 温度与热量:温度的概念,热量的传递方式。
- 热力学第一定律:能量守恒在热力学中的应用。
- 理想气体状态方程:描述理想气体状态的方程。
- 热机:热机的工作原理,效率的计算。
必修一物理知识点
必修一物理知识点(实用版)目录1.必修一物理知识点概述2.知识点的具体内容2.1 力和运动的关系2.2 万有引力和重力2.3 运动的描述2.4 相互作用力的性质2.5 机械能守恒定律2.6 动量守恒定律2.7 圆周运动2.8 简单谐振动正文一、必修一物理知识点概述必修一物理知识点主要涵盖了力和运动的关系、万有引力和重力、运动的描述、相互作用力的性质、机械能守恒定律、动量守恒定律、圆周运动和简单谐振动等方面的内容。
这些知识点是高中物理学习的基础,对于后续深入学习物理具有重要的意义。
二、知识点的具体内容2.1 力和运动的关系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物体受到力的作用会产生加速度,从而改变其运动状态。
力与运动的关系可以通过牛顿第一、第二和第三定律来描述。
2.2 万有引力和重力万有引力是物体间普遍存在的一种相互作用力,其大小与物体的质量和距离成反比。
重力是地球对物体产生的吸引力,可以看作是万有引力的一个分力。
2.3 运动的描述运动的描述主要包括速度、加速度、位移、路程等物理量。
其中,速度是描述物体运动快慢的物理量;加速度是描述物体速度变化快慢的物理量;位移是描述物体位置变化的物理量;路程是物体运动轨迹的长度。
2.4 相互作用力的性质相互作用力是物体间同时产生的、大小相等、方向相反的一对力。
它们遵循牛顿第三定律,即作用力与反作用力的关系。
2.5 机械能守恒定律机械能守恒定律是指在只有重力或弹力做功的物体系统中,物体的机械能(动能 + 势能)保持不变。
2.6 动量守恒定律动量守恒定律是指在没有外力作用或外力之和为零的系统中,物体的动量之和保持不变。
2.7 圆周运动圆周运动是指物体在圆周轨道上运动的现象。
圆周运动的速度、加速度、向心力等物理量有特定的关系。
2.8 简单谐振动简单谐振动是指物体在恢复力作用下,沿着某一平衡位置附近做周期性的振动。
其运动规律可以用正弦或余弦函数表示。
(完整版)高中物理必修一知识点_整理版
物理必修一知识点一、运动学的基本概念1、参考系: 运动是绝对的,静止是相对的。
一个物体是运动的还是静止的,都是相对于参考系在而言的。
通常以地面为参考系.2、质点:①定义:用来代替物体的有质量的点。
质点是一种理想化的模型,是科学的抽象.②物体可看做质点的条件:研究物体的运动时,物体的大小和形状对研究结果的影响可以忽略。
且物体能否看成质点,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③物体可被看做质点的几种情况:(1)平动的物体通常可视为质点.(2)有转动但相对平动而言可以忽略时,也可以把物体视为质点.(3)同一物体,有时可看成质点,有时不能.当物体本身的大小对所研究问题的影响不能忽略时,不能把物体看做质点,反之,则可以.[关键一点](1)质点并不是质量很小的点,要区别于几何学中的“点”.3、时间和时刻:时刻是指某一瞬间,用时间轴上的一个点来表示,它与状态量相对应;时间是指起始时刻到终止时刻之间的间隔,用时间轴上的一段线段来表示,它与过程量相对应.4、位移和路程:位移用来描述质点位置的变化,是质点的由初位置指向末位置的有向线段,是矢量;路程是质点运动轨迹的长度,是标量.5、速度:用来描述质点运动快慢和方向的物理量,是矢量.(1)平均速度:是位移与通过这段位移所用时间的比值,其定义式为vxt∆=∆,方向与位移的方向相同。
平均速度对变速运动只能作粗略的描述。
(2)瞬时速度:是质点在某一时刻或通过某一位置的速度,瞬时速度简称速度,它可以精确变速运动.瞬时速度的大小简称速率,它是一个标量.6、加速度:用量描述速度变化快慢的的物理量,其定义式为v at∆=∆.加速度是矢量,其方向与速度的变化量方向相同(注意与速度的方向没有关系),大小由两个因素决定。
补充:速度与加速度的关系1、速度与加速度没有必然的关系,即:⑴速度大,加速度不一定也大;⑵加速度大,速度不一定也大;⑶速度为零,加速度不一定也为零;⑷加速度为零,速度不一定也为零。
2、当加速度a与速度V方向的关系确定时,则有:⑴若a 与V方向相同时,不管a如何变化,V都增大。
物理必修一知识点总结
物理必修一知识点总结1. 力学基础- 力的概念:力是物体间的相互作用,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
- 力的分类:重力、弹力、摩擦力、电磁力等。
- 力的合成与分解:根据力的平行四边形法则进行力的合成与分解。
2. 运动的描述- 描述运动的物理量:位移、速度、加速度。
- 速度与加速度的关系:速度是位移对时间的导数,加速度是速度对时间的导数。
- 匀速直线运动:物体在直线路径上以恒定速度运动。
3. 牛顿运动定律- 牛顿第一定律:惯性定律,物体保持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
- 牛顿第二定律:力等于物体质量与加速度的乘积,F=ma。
- 牛顿第三定律:作用力与反作用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
4. 功与能量- 功的定义:力与物体在力的方向上移动距离的乘积。
- 能量守恒定律:在一个封闭系统中,能量既不能被创造也不能被消灭,只能从一种形式转换为另一种形式。
- 动能定理:物体的动能变化等于外力对物体做的功。
5. 动量与动量守恒- 动量的定义:物体的质量与速度的乘积。
- 动量守恒定律:在一个没有外力作用的封闭系统中,系统总动量保持不变。
6. 机械振动与波动- 简谐振动:物体在平衡位置附近进行的周期性往复运动。
- 波动:能量在介质中的传播方式,包括横波和纵波。
7. 光学基础- 光的反射:光线遇到不同介质的界面时,部分光线返回原介质的现象。
- 光的折射:光线从一种介质进入另一种介质时,传播方向发生改变的现象。
- 光的干涉与衍射:光波在相遇或通过障碍物时,波前发生叠加或弯曲的现象。
8. 电磁学基础- 电荷与电场:电荷是物质的基本属性,电场是电荷周围空间的物理场。
- 电流与电阻:电流是电荷的定向移动,电阻是阻碍电流流动的物理量。
- 电磁感应:变化的磁场在导体中产生电动势的现象。
9. 原子物理与核物理- 原子结构:原子由原子核和电子云组成,原子核由质子和中子组成。
- 放射性衰变:不稳定的原子核自发地放出辐射能,转变为更稳定状态的过程。
- 核反应:原子核通过吸收或放出粒子,转变为其他原子核的过程。
物理必修1知识点总结
物理必修1知识点总结一、力和运动的基本概念1. 力的定义:力是物体间相互作用的一种推或拉的作用。
2. 力的分类:重力、弹力、摩擦力、支持力、张力、浮力等。
3. 力的图示:用带箭头的线段表示力的大小和方向。
4. 力的合成与分解:多个力可以合成一个等效力,一个力也可以分解为多个分力。
5. 牛顿第一定律:物体若未受外力,将保持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
6. 牛顿第二定律:F=ma,力等于质量乘以加速度。
7. 牛顿第三定律:作用力和反作用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
二、直线运动1. 位移:物体在空间中的位置变化。
2. 速度:物体单位时间内的位移变化量。
3. 匀速直线运动:物体以恒定速度沿直线路径运动。
4. 加速度:物体速度的变化率。
5. 匀加速直线运动:物体以恒定加速度沿直线路径运动。
6. 运动学公式:用于描述速度、位移与时间之间的关系。
三、曲线运动1. 平行四边形定则:力的合成遵循平行四边形法则。
2. 圆周运动:物体沿圆周路径的运动。
3. 向心力:使物体沿圆周路径运动的力。
4. 向心加速度:物体在圆周运动中,指向圆心的加速度。
四、功、能和功率1. 功:力与物体沿力的方向位移的乘积。
2. 功率:单位时间内完成的功。
3. 动能:物体由于运动而具有的能量。
4. 势能:物体由于位置或状态而具有的能量。
5. 机械能守恒定律:在没有非保守力作用的情况下,系统的总机械能保持不变。
五、简单机械1. 杠杆原理:通过杠杆平衡条件分析力的传递和放大。
2. 滑轮系统:通过滑轮改变力的大小和方向。
3. 斜面原理:通过斜面改变力的方向和大小。
4. 浮力原理:物体在流体中受到的向上的力。
六、压强和流体静力学1. 压强:单位面积上受到的压力。
2. 流体静力学:研究静止流体的性质和行为。
3. 帕斯卡定律:流体中的压力在任何方向上都相等。
4. 阿基米德原理:物体在流体中受到的浮力等于它排开的流体重量。
七、功和能的综合应用1. 功的计算:通过力和位移的关系计算功的大小。
物理高一必修一知识点必背
物理高一必修一知识点必背一、力学基础知识1. 质量和重量的概念:质量是物体所固有的属性,与物体的独立于位置的惯性有关;重量是物体受到地球引力作用的结果。
2. 力的合成与分解:多个力合成时,可利用平行四边形法则求合力的大小和方向;一个力可以分解成两个正交力,使力的分量之和等于原有的力。
3. 牛顿第一定律:一个物体如果受力为零,则物体将保持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惯性定律)。
4. 牛顿第二定律:物体的变速度与作用力成正比,与质量成反比(F=ma)。
5. 牛顿第三定律:两个物体之间的相互作用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与反作用力)。
二、匀速直线运动1. 位移与位移矢量:物体从初始位置到末位置所经过的直线距离称为位移,位移具有大小和方向。
2. 平均速度与瞬时速度:物体在某一时间间隔内位移的比值为平均速度,趋近于无限小的时间间隔时,得到瞬时速度。
3. 加速度和直线运动的速度变化:物体在单位时间内速度的变化量称为加速度,正加速度表示速度增加,负加速度表示速度减少。
4. 自由落体运动:没有任何初速度向上抛出的物体,受到重力的作用,以匀加速度自由向下运动。
三、运动图象与运动分析1. 位移-时间图象:横轴为时间,纵轴为位移,曲线的斜率为速度。
2. 速度-时间图象:横轴为时间,纵轴为速度,曲线下方的面积表示位移。
3. 加速度-时间图象:横轴为时间,纵轴为加速度,曲线表示加速度的变化情况。
4. 初速度、末速度与加速度的关系:若已知初速度、末速度和加速度,可以通过公式v=at求解缺失量。
四、斜抛运动1. 斜抛运动的速度分解:将斜抛运动的速度分解为水平速度和竖直速度,水平速度匀速不变,竖直速度受重力作用加速度a=-g,g为重力加速度。
2. 斜抛运动的轨迹:轨迹为抛体自由落体运动的轨迹,是一个抛物线。
3. 抛体在时间t内的水平位移与竖直位移的关系式:由抛体的速度分解和位移公式得出。
五、牛顿力学1. 惯性和惯性系:惯性是物体保持静止或匀速运动状态的属性,惯性系是观察物体运动时所处的参照系。
高一物理必修一必背知识
高一物理必修一必背知识知识要点】1.质点:质点是一个理想化的物理模型,没有形状和大小,但具有质量。
一个物体能否看成质点,取决于所研究的问题中物体的形状、大小和运动情况是否为可以忽略的次要因素。
2.参考系:在描述一个物体运动时,选来作为标准的另外的物体,叫做参考系。
对参考系应明确以下几点:①对同一运动物体,选取不同的物体作参考系时,对物体的观察结果往往不同的。
②在研究实际问题时,选取参考系的基本原则是能对研究对象的运动情况的描述得到尽量的简化,能够使解题显得简捷。
③因为今后我们主要讨论地面上的物体的运动,所以通常取地面作为参照系。
3.路程和位移:位移是表示质点位置变化的物理量,是矢量,可以用以初位置指向末位置的一条有向线段来表示。
路程是质点运动轨迹的长度,是标量。
一般情况下,运动物体的路程与位移大小是不同的。
只有当质点做单一方向的直线运动时,路程与位移的大小才相等。
在研究机械运动时,位移才是能用来描述位置变化的物理量。
路程不能用来表达物体的确切位置。
4.速度、平均速度和瞬时速度:速度是表示物体运动快慢的物理量,是矢量,既有大小也有方向,其方向就是物体运动的方向。
平均速度是描述作变速运动物体运动快慢的物理量,是矢量,其方向就是物体在这段时间内的位移的方向。
瞬时速度是指运动物体在某一时刻(或某一位置)的速度,瞬时速度的大小叫瞬时速率,简称速率。
5.加速度:加速度是表示速度改变快慢的物理量,定义式:a=v/t。
加速度是矢量,其方向与速度改变的方向一致。
2、加速度是一个矢量,其方向是速度变化的方向。
3、在变速直线运动中,如果加速度的方向与速度方向相同,则质点将做加速运动;如果加速度的方向与速度方向相反,则质点将做减速运动。
6、使用电火花计时器(或电磁打点计时器)研究匀变速直线运动。
电火花打点记时器使用220V交流电,电磁打点记时器使用4~6V交流电。
当交流电频率为50Hz时,打出两个相邻点的时间间隔为T=0.02s。
高中物理必修一重点知识
高中物理必修一要点知识高中物理必修一要点知识( 一 )1、电子与电荷电子是物质中的一种基本粒子,它带负电。
电荷是人们对电的一种传统的认识。
在古代,因人们对电的本质缺少认识,以为电是附着在物体表面上的,因此把电称为电荷。
物体“带电”和“带了电荷”是同一个意思。
此刻大家所说的电荷,一般是指带电的物质微粒,如带电的原子核、质子、电子及正、负离子等。
明显电荷这一观点的范围要比电子大。
2、自由电子与自由电荷自由电子是指离开了原子核约束的电子,而自由电荷既能够是自由电子,也能够是正、负离子。
金属导体中的自由电荷是自由电子,酸、碱、盐的水溶液中的自由电荷则主要是正、负离子。
3、带电与导电带电是指物体失掉电子或获得剩余的电子,进而使物体对外显电性。
导电则是指导体中有电流,其本质是导体中有大批的自由电荷作定向挪动。
4、导体与绝缘体简单导电的物体叫做导体。
不简单导电的物体叫做绝缘体。
导体简单导电是由于导体内部有大批能够自由挪动的电荷,而绝缘体不简单导电是由于绝缘体内几乎没有自由电荷。
导体和绝缘体之间并无绝对的界线,在必定条件下两者可相互转变。
如在常温下玻璃是一种特别好的绝缘体,但在加热到红炽状态时,它就变为了导体。
5、导体与导线导体是指简单导电的物体。
而导线则是指用导电性能较好的金属制成的电线,它一般用来连结电路元件使之构成电路,一般导线的电阻很小,经常能够忽视不计。
6、电中性与电中和电中性是指一种状态,即原子核所带的正电与核外电子总合带的负电电量相等,整个原子对外不显电性。
电中和是指一种过程,当两个带等量异种电荷的物体相互接触时,带负电的物体上剩余的电子转移到带正电的物体上,进而使两个物体都恢复成不带电的状态。
7、电源与电压电源是指能够供给连续电流的装置,或定义为是把其余形式的能量转变为电能的装置。
电源的作用是在电源的内部不停地使正极齐集正电荷,负极齐集负电荷,以连续为电路两头供给电压。
电压是使电荷发生定向挪动形成电流的原因。
物理高一必修一知识点总结
物理高一必修一知识点总结一、运动的描述。
1. 质点。
- 定义:用来代替物体的有质量的点。
- 条件:当物体的大小和形状对研究问题的影响可忽略不计时,物体可视为质点。
例如研究地球绕太阳公转时,地球可视为质点;研究地球自转时,不能将地球视为质点。
2. 参考系。
- 定义:为了描述物体的运动而假定为不动的物体。
- 性质:参考系的选取是任意的,但选择不同的参考系,物体的运动情况可能不同。
例如坐在行驶汽车中的乘客,以汽车为参考系是静止的,以地面为参考系是运动的。
3. 时间和时刻。
- 时刻:是指某一瞬间,在时间轴上用点表示,如第2s末、第3s初等。
- 时间:是指两个时刻之间的间隔,在时间轴上用线段表示,如前2s、第2s内等。
4. 位移和路程。
- 位移:是矢量,用由初位置指向末位置的有向线段表示,其大小等于初位置到末位置的直线距离,方向由初位置指向末位置。
- 路程:是标量,是物体运动轨迹的长度。
只有当物体做单向直线运动时,位移的大小才等于路程。
5. 速度。
- 平均速度:定义为位移与发生这个位移所用时间的比值,即v = (Δ x)/(Δ t),是矢量,方向与位移方向相同。
- 瞬时速度:物体在某一时刻(或某一位置)的速度,是矢量。
当Δ t趋近于0时,平均速度就趋近于瞬时速度。
- 速率:瞬时速度的大小叫速率,是标量。
6. 加速度。
- 定义:速度的变化量与发生这一变化所用时间的比值,即a=(Δ v)/(Δ t),是矢量,方向与速度变化量的方向相同。
- 物理意义:描述速度变化快慢的物理量。
加速度与速度方向相同时,物体做加速运动;加速度与速度方向相反时,物体做减速运动。
二、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研究。
1. 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基本公式。
- 速度公式:v = v_0+at,其中v_0为初速度,v为末速度,a为加速度,t为时间。
- 位移公式:x = v_0t+(1)/(2)at^2。
- 速度 - 位移公式:v^2 - v_0^2=2ax。
高中物理必修一知识点归纳总结
一、力学1.1 牛顿三定律1.1.1 第一定律1.1.2 第二定律1.1.3 第三定律1.2 动能和势能1.2.1 动能的计算公式1.2.2 重力势能和弹性势能1.2.3 动能和势能的转化1.3 力的合成与分解1.3.1 平行力的合成与分解1.3.2 斜面上的力的合成与分解1.3.3 其他情况下的力的合成与分解二、热学2.1 内能和热量2.1.1 内能的定义2.1.2 热量的概念和计算2.1.3 内能和热量的转化2.2 热力学第一定律2.2.1 热力学第一定律的表达式2.2.2 等温过程与绝热过程2.2.3 热机效率和制冷系数2.3 热传递2.3.1 热传递的三种方式2.3.2 热传递的计算公式2.3.3 传热系数和传热面积对热传递的影响三、电磁学3.1 电荷和电场3.1.1 电荷的基本性质3.1.2 电场强度的定义和计算3.1.3 电场中的电荷受力分析3.2 电流电路3.2.1 电流的定义和计算3.2.2 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的特点3.2.3 电阻和电阻率3.3 磁场和电磁感应3.3.1 磁场的产生和性质 3.3.2 电磁感应现象3.3.3 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四、光学4.1 光的反射和折射4.1.1 光的反射定律4.1.2 光的折射定律4.1.3 高级定律和全反射4.2 光的成像4.2.1 凸透镜成像规律4.2.2 凹透镜成像规律4.2.3 光学仪器的应用4.3 光的波动性4.3.1 光的双缝干涉4.3.2 光的单缝衍射4.3.3 光的偏振现象五、原子物理5.1 原子结构5.1.1 原子核和质子中子的结构5.1.2 原子的电子排布5.1.3 元素的光谱特性5.2 放射性和核能5.2.1 放射性衰变和半衰期5.2.2 核能的应用和风险5.2.3 核聚变和核裂变的区别结语:以上便是物理必修一涉及的主要知识点的归纳总结。
物理是一门探求自然规律的学科,通过学习物理可以更好地理解世界的运行规律,并且应用物理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高中物理必修一知识点总结
高中物理必修一知识点总结一、力和运动的基本概念1. 力的概念- 力是物体间相互作用的量度,国际单位制中力的单位是牛顿(N)。
- 力的作用效果: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或物体的形状。
2. 力的分类- 重力:地球对物体的吸引力,与物体质量成正比。
- 弹力:物体发生形变后产生的力,与形变量成正比。
- 摩擦力:物体间接触面之间的阻力,与接触面间的正压力成正比。
- 万有引力:任何两个物体间的相互吸引力,与两物体质量的乘积成正比,与两物体间距离的平方成反比。
3. 运动的描述- 速度:物体位置随时间的变化率,分为平均速度和瞬时速度。
- 加速度:物体速度随时间的变化率,是速度的变化量与时间的比值。
4. 牛顿运动定律- 第一定律(惯性定律):物体保持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除非受到外力作用。
- 第二定律(动力定律):物体的加速度与作用力成正比,与物体质量成反比,加速度方向与作用力方向相同。
- 第三定律(作用与反作用定律):作用力和反作用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不同物体上。
二、力的合成与分解1. 力的合成- 合力:多个力作用在同一个物体上时,可以合成为一个等效的力。
- 合成法则:平行四边形法则或三角形法则。
2. 力的分解- 分力:将一个力分解为两个或多个分力,分力的合力等于原力。
三、功、能和功率1. 功- 功是力在物体上做功的量度,当力使物体沿着力的方向产生位移时,力对物体做了功。
- 功的计算公式:W = F × d × cosθ,其中W是功,F是力,d是位移,θ是力与位移方向的夹角。
2. 能- 动能:物体由于运动而具有的能量,与物体的质量和速度的平方成正比。
- 势能:物体由于位置或状态而具有的能量,包括重力势能和弹性势能。
- 机械能守恒定律:在没有非保守力作用的情况下,系统的总机械能(动能+势能)保持不变。
3. 功率- 功率是单位时间内做功的多少,是做功的速率。
- 功率的计算公式:P = W / t,其中P是功率,W是功,t是时间。
高一物理必修一(全)知识点梳理
高一物理必修一(全)知识点梳理第一章运动的描述概念:机械运动:一个物体相对于另一个物体的位置的改变叫做机械运动,简称运动,它包括平动、转动和振动等形式。
参考系:被假定为不动的物体系。
对同一物体的运动,若所选的参考系不同,对其运动的描述就会不同,通常以地球为参考系研究物体的运动。
质点:用来代替物体的有质量的点。
它是在研究物体的运动时,为使问题简化,而引入的理想模型。
仅凭物体的大小不能视为质点的依据,如:公转的地球可视为质点,而比赛中旋转的乒乓球则不能视为质点。
’物体可视为质点主要是以下三种情形:(1)物体平动时;(2)物体的位移远远大于物体本身的限度时;(3)只研究物体的平动,而不考虑其转动效果时。
时刻和时间(1)时刻指的是某一瞬时,是时间轴上的一点,对应于位置、瞬时速度、动量、动能等状态量,通常说的“2秒末”,“速度达2m/s时”都是指时刻。
(2)时间是两时刻的间隔,是时间轴上的一段。
对应位移、路程、冲量、功等过程量.通常说的“几秒内”“第几秒内”均是指时间。
位移和路程(1)位移表示质点在空间的位置的变化,是矢量。
位移用有向线段表示,位移的大小等于有向线段的长度,位移的方向由初位置指向末位置。
当物体作直线运动时,可用带有正负号的数值表示位移,取正值时表示其方向与规定正方向一致,反之则相反。
(2)路程是质点在空间运动轨迹的长度,是标量。
在确定的两位置间,物体的路程不是唯一的,它与质点的具体运动过程有关。
(3)位移与路程是在一定时间内发生的,是过程量,二者都与参考系的选取有关。
一般情况下,位移的大小并不等于路程,只有当质点做单方向直线运动时,二者才相等。
速度(1).速度:是描述物体运动方向和快慢的物理量。
(2).瞬时速度:运动物体经过某一时刻或某一位置的速度,其大小叫速率。
(3).平均速度:物体在某段时间的位移与所用时间的比值,是粗略描述运动快慢的。
①平均速度是矢量,方向与位移方向相同。
②平均速度的大小与物体不同的运动阶段有关。
物理必修一知识点总结
物理必修一知识点总结一、力和运动的基本概念1. 力的定义与分类- 力是物体间相互作用的量,可由重力、弹力、摩擦力等产生。
- 力的作用效果包括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和形状。
2. 力的合成与分解- 合力与分力的关系,以及如何通过平行四边形法则进行力的合成与分解。
3. 牛顿运动定律- 第一定律(惯性定律):物体保持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除非受到外力作用。
- 第二定律(动力定律):F=ma,力等于物体质量与加速度的乘积。
- 第三定律(作用与反作用定律):作用力与反作用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
4. 摩擦力- 静摩擦力与动摩擦力的区别及其计算方法。
- 摩擦力的方向和大小与接触面的性质和正压力有关。
5. 圆周运动- 匀速圆周运动的特征和向心力的计算。
- 向心加速度的概念及其与线速度、角速度的关系。
二、功、能和功率1. 功的定义和计算- 功是力在位移方向上所做的工,计算公式为W=Fscosθ。
- 功的单位是焦耳(J)。
2. 功率的概念- 功率是单位时间内做功的多少,计算公式为 P=W/t。
- 功率的单位是瓦特(W)。
3. 动能和势能- 动能:Ek=1/2mv^2,与物体的质量和速度有关。
- 重力势能:Ep=mgh,与物体的质量、重力加速度和高度有关。
4. 机械能守恒定律- 在没有非保守力做功的情况下,系统的总机械能保持不变。
三、万有引力和天体运动1. 万有引力定律- 任何两个物体间都存在引力,其大小与两物体质量的乘积和距离的平方成反比。
2. 天体运动- 开普勒定律描述了行星围绕恒星运动的规律。
- 行星轨道的椭圆形状和面积速度定律。
3. 卫星运动- 卫星在地球引力场中的运动规律。
- 轨道速度、周期与轨道半径的关系。
四、流体静力学1. 流体静压力- 流体静压力与深度的关系,以及如何应用流体静力学方程。
2. 阿基米德原理- 浮力的计算和原理,物体在流体中受到的向上力与其所排流体的重量相等。
3. 压强测量- 利用U型管和压力计测量流体的压强。
高一物理必修一必背知识点
高一物理必修一必背知识点高一物理必修一知识点总结一、运动的描述1.机械运动:物体在空间中所处位置发生变化,这样的运动叫做机械运动。
2.运动的特性:普遍性,永恒性,多样性。
3.质点:在研究物体运动的过程中,如果物体的大小和形状在所研究问题中可以忽略时,把物体简化为一个点,认为物体的质量都集中在这个点上,这个点称为质点。
4.时间与时刻:钟表指示的一个读数对应着某一个瞬间,就是时刻,时刻在时间轴上对应某一点。
两个时刻之间的间隔称为时间,时间在时间轴上对应一段。
路程和位移:路程表示物体运动轨迹的长度,但不能完全确定物体位置的变化,是标量。
从物体运动的起点指向运动的重点的有向线段称为位移,是矢量。
二、探究匀变速直线运动规律1.物体仅在中立的作用下,从静止开始下落的运动,叫做自由落体运动(理想化模型)。
在空气中影响物体下落快慢的因素是下落过程中空气阻力的影响,与物体重量无关。
2.伽利略的科学方法:观察→提出假设→运用逻辑得出结论→通过实验对推论进行检验→对假说进行修正和推广。
三、研究物体间的相互作用:探究弹力1.产生形变的物体由于要恢复原状,会对与它接触的物体产生力的作用,这种力称为弹力。
2.弹力方向垂直于两物体的接触面,与引起形变的外力方向相反,与恢复方向相同。
绳子弹力沿绳的收缩方向;铰链弹力沿杆方向;硬杆弹力可不沿杆方向。
弹力的作用线总是通过两物体的接触点并沿其接触点公共切面的垂直方向。
3.在弹性限度内,弹簧弹力F的大小与弹簧的伸长或缩短量x成正比,即胡克定律。
F=kx。
4.上式的k称为弹簧的劲度系数(倔强系数),反映了弹簧发生形变的难易程度。
5.弹簧的串、并联:串联:1/k=1/k1+1/k2并联:k=k1+k2。
四、牛顿第二定律1.物体的加速度跟所受合外力成正比,跟物体的质量成反比,加速度的方向跟合外力的方向相同。
2.a=k·F/m(k=1)→F=ma。
3.k的数值等于使单位质量的物体产生单位加速度时力的大小。
高一必修第一册物理知识点
高一必修第一册物理知识点一、力学1. 速度速度的定义和计算公式平均速度和瞬时速度的区别相对速度的概念及计算方法2. 加速度加速度的定义和计算公式速度与时间、位移之间的关系自由落体运动中的加速度3. 力的作用与受力分析力的定义和计量单位力的合成与分解牛顿第一定律及其应用牛顿第二定律及其应用牛顿第三定律及其应用4. 匀速直线运动匀速直线运动的特点匀速直线运动的数学描述匀速直线运动中的图像分析5. 一维运动的规律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特点匀变速直线运动的数学描述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图像分析匀变速直线运动中的加速度6. 斜抛运动斜抛运动的特点斜抛运动的数学描述斜抛运动的图像分析斜抛运动中的加速度7. 万有引力万有引力的定义万有引力定律的表达式万有引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二、力与动力学1. 力的分类接触力与非接触力弹力、重力、摩擦力等具体力的介绍2. 弹力弹簧弹力的特点与计算弹力的应用与示例解析3. 摩擦力静摩擦力与动摩擦力的区别摩擦力的特点与计算摩擦力的应用与示例解析4. 动量与动量守恒定律动量的定义与计算动量守恒定律的表述碰撞过程中动量守恒定律的应用5. 能量与能量守恒定律能量的定义与计算能量守恒定律的表述机械能守恒的应用与示例解析6. 功与功率功的定义与计算功率的定义与计算功与功率的应用与示例解析三、热学1. 温度与热量温度的定义与测量方法热量的定义与单位热平衡与温度计2. 物质的内能与热容内能的定义与计算热容的定义与计算热容的应用与示例解析3. 理想气体的状态方程理想气体的性质与实验定律气体状态方程的表达式理想气体的温度与压强定律4. 热力学第一定律热力学第一定律的表述热力学第一定律的应用与示例解析5. 热传递与热工作热传递的方式与方法热工作的定义与计算热工作效率的计算与应用四、光学1. 光的传播与光速光在介质中的传播速度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光速与折射率的关系2. 光的反射定律光的反射定律的表述光的反射定律的应用与示例解析3. 光的折射定律光的折射定律的表述光的折射定律的应用与示例解析4. 球面镜凸面镜与凹面镜的特点凸面镜与凹面镜的成像规律球面镜应用场景与示例解析5. 光的波动性质光的波动现象与波动模型光的干涉与衍射实验光的干涉与衍射现象五、电学1. 电荷与电场电荷的性质与量度电场的定义与计算电荷与电场相互作用2. 静电场静电场的产生与特点静电场的保存定律静电场与带电物体的相互作用3. 电流与电阻电流的定义与计算电阻的定义与计算电流与电阻的关系与应用4. 欧姆定律欧姆定律的表述与推导欧姆定律在电路中的应用与实例解析5. 串联与并联电路串联电路与并联电路的特点串联电路与并联电路的计算与分析串并联电路在电路分析中的应用6. 电功与电功率电功的定义与计算电功率的定义与计算电功与电功率的应用与示例解析以上是高一必修第一册物理的主要知识点概览。
高中物理知识点必修一
高中物理知识点必修一物理知识点必修一11.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
⑴力不能脱离物体而独立存在。
⑵物体间的作用是相互的。
2.力的三要素:力的大小、方向、作用点。
3.力作用于物体产生的两个作用效果。
使受力物体发生形变或使受力物体的运动状态发生改变。
4.力的分类:⑴按照力的性质命名:重力、弹力、摩擦力等。
⑵按照力的作用效果命名:拉力、推力、压力、支持力、动力、阻力、浮力、向心力等。
5、重力(A)1.重力是由于地球的吸引而使物体受到的力⑴地球上的物体受到重力,施力物体是地球。
⑵重力的方向总是竖直向下的。
2.重心:物体的各个部分都受重力的作用,但从效果上看,我们可以认为各部分所受重力的作用都集中于一点,这个点就是物体所受重力的作用点,叫做物体的重心。
①质量均匀分布的有规则形状的均匀物体,它的重心在几何中心上。
②一般物体的重心不一定在几何中心上,可以在物体内,也可以在物体外。
一般采用悬挂法。
3.重力的大小:G=mg6、弹力(A)1.弹力⑴发生弹性形变的物体,会对跟它接触的物体产生力的作用,这种力叫做弹力。
⑵产生弹力必须具备两个条件:①两物体直接接触;②两物体的接触处发生弹性形变。
2.弹力的方向:物体之间的正压力一定垂直于它们的接触面。
绳对物体的拉力方向总是沿着绳而指向绳收缩的方向,在分析拉力方向时应先确定受力物体。
3.弹力的大小:弹力的大小与弹性形变的大小有关,弹性形变越大,弹力越大.弹簧弹力:F=Kx(x为伸长量或压缩量,K为劲度系数)4.相互接触的物体是否存在弹力的判断方法:如果物体间存在微小形变,不易觉察,这时可用假设法进行判定.物理知识点必修一21、质点:(1)没有形状、大小且有质量的点(2)质点是一个理想化模型,实际并不存在(3)一个物体是否能看成质点并不取决于这个物体的大小,而是看所研究的问题中物体的形状大小和物体上各部分运动情况的差异是否为可以忽略的次要因素,要具体问其具体分析。
2、加速度(A)(1)加速度的定义:加速度是表示速度改变快慢的物理量,它等于速度的改变量跟发生这一改变量所用时间的比值,定义式:(2)加速度是矢量,它的方向是速度变化的方向(3)在变速直线运动中,若加速度的方向与速度方向相同,则质点做加速运动;若加速度的方向与速度方向相反,则则质点做减速运动.(1)表示物体运动快慢的物理量,它等于位移s跟发生这段位移所用时间t的比值。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物理必修一知识清单1-1质点、参考系、坐标系1、质点:研究物体的运动时,在某些特定的情况下,可以不考虑物体的形状和大小,把它简化为一个有质量的物质点。
2、质点是一种理想化模型,实际并不存在。
3、考点直击:判断物体能否看做质点?判断条件:看物体的大小和形状在研究物体的运动中是否为次要因素。
注意: 一般的,研究物体的“动作”“姿态”时,物体不可以看做质点。
4、参考系:在描述物体的运动时,用来做参考的物体称为参考系。
a 、参考系的选取任意的;一般以大地作为参考系;一旦选定,就假定不动。
b 、参考系的选取不同,对运动的描述可能不同。
c 、简单适用原则。
5、坐标系:为了定量描述物体的位置和位置变化。
组成部分:原点、正方向和单位长度。
种类:一维坐标系、二维坐标系和三维坐标系。
注意:写坐标时,注意不同种类坐标的格式和坐标正负。
6、坐标的变化量(位移)=末位置坐标-初位置坐标 方向:初位置指向末位置。
注意:所有的“变化量”都是末减初。
例:动能变化量、动量变化量等。
1-2时间与位移1、我们常说的“时间”包括:时刻(某一瞬间):时间轴上对应某一点。
时间间隔(某一段时间):时间轴上对应某一线段。
考点直击:学会区分时刻与时间间隔。
尤其要会“第2秒内”“2秒内”“第2秒初”“第2秒末”等类似叙述的区分,需要借助时间轴(时间轴从0开始)。
2、路程:物体运动轨迹的长度。
位移:从初位置到末位置的一条有向线段。
(请记住路程、位移的概念)a 、物理意义:表示物体的位置变化。
b 、大小:有向线段的长度。
注意 “路程为0,位移一定为0;位移为零,路程不一定为0”(正确,例“转圈”) 3、矢量:既有大小,又有方向的量。
位移、速度、加速度、所有的力等。
标量:只有大小没有方向的量。
时间、路程、温度、质量、速率等。
考点直击:学会区分常见物理量的标、矢量。
标量的运算为简单的代数运算。
而矢量的运算则不能代数相加,遵循“平行四边形法则” 4、 14左上标题)15页左上标题) a 、坐标变化量(位移)=末坐标-初坐标b、位移是矢量,前面的正负表示方向。
为正,表示位移的方向与规定的正方向相同;负号,表示相反。
c、标量大小的比较一般只看自身数值的大小,而矢量大小的比较要看其数值的绝对值大小,绝对值大的矢量大。
如两位移x1=5m和x2= -7m,则x1<x2;而两温度t1=2度,t2= -5度,则t1>t2。
1-3运动快慢的描述——速度1、速度的概念:发生这个位移与所用时间的比值(比值定义法)物理意义:描述物体运动快慢的物理量公式:xVt(注意:位移要用x表示,路程用s表示,不要混淆!)单位:m/s km/h 1m/s=3.6km/h标矢量:矢量,大小为单位时间内位移的大小方向:速度方向就是物体运动方向。
(直线运动时,与位移方向相同)2、平均速度对应某一段位移或某一段时间瞬时速度对应某一位置或者某一时刻考点:学会区分平均速度和瞬时速度。
二者关系:瞬时速度是时间无限小的平均速度。
3、平均速率是路程s比时间t;注意:匀速直线运动是瞬时速度保持不变的运动。
1-4实验:用打点计时器测速度1、打点计时器是一种计时仪器,采用每隔固定的时间打一个点的方式计时,通过对纸带进行分析,可以间接测出纸带运动的速度。
2、考点:常见的打点计时器有两种,分别是电磁打点计时器和电火花打点计时器。
电磁打点计时器使用交流电源,由学生供电,工作电压在6V以下(4~6V).频率f为50Hz,周期T为0.02s。
计时器的频率由交流电源的频率决定。
电火花打点计时器采用220V交流电源,频率为50Hz,周期为0.02s。
电火花计时器结构简单,操作简便,且较为准确。
3、使用打点计时器时,先启动电源,再手动水平拉动纸带。
随后立即关闭电源。
4、考点:纸带分析a、计算某一段的平均速度b、计算某一点的瞬时速度(一般的,我们取这一点前后相邻各一点之间的平均速度看做这个点的瞬时速度)c、计算纸带加速度如果所给位移个数为偶数,则将位移分成前后两组,分子上为后面一组位移之和减去前面一组位移之和,分母上T2的系数为分子中两个括号里下标和之差;如已知S1、S2、S3、S4、S5、S6 ,则如果所给位移个数为奇数,则将中间一个位移舍弃掉,然后将位移分成前后两组,分子上为后面一组位移之和减去前面一组位移之和,分母上T2的系数为分子中两个括号里下标和之差;如已知S1、S2、S3、S4、S5、S6 、S7,则舍弃S4,易错点,千万注意:a、一定注意,单位转化要准确,会影响位移xb、每两个计数点之间是否有点未显示出来或者每隔几个点算作一个计数点,会影响时间tc、尺子最开端是否从零开始,会影响位移xd、计算准确,按要求保留小数,未说明情况保留两位小数:1-5 速度变化快慢的描述——加速度1、定义:速度的变化量与发生这一变化所用时间的比值2、物理意义:描述速度变化的快慢3、公式:a t V4、单位:2/m s 5、标、矢量:矢量,方向与速度变化量方向一致6、如何判断物体加减速: 看加速度与速度方向是否一致(一致则加速;不一致则减速) 考点强调(对加速度物理概念的理解):a 、加速度大,表示速度变化快;加速度小,表示速度变化慢。
b 、加速度是由速度变化量和时间共同决定的,并不是单纯地与速度大小或速度的变化量的大小有关。
c 、加速度和速度大小没有直接关系。
速度大,加速度不一定大;加速度大,速度不一定大。
加速度为0 ,速度不一定为0(匀速直线运动);速度为0,加速度不一定为0(火箭起飞).1-6补充:图像专题(一)位移时间X-t 重点知识:1.图像的上某一点表示某时刻物体处在离原点多远的位置。
2、X-t 图像的斜率表示速度。
斜率的大小表示速度的大小(越陡,越倾斜,表示速度越大)斜率的方向表示速度的方向(图像过1、3象限,速度为正;图像过2、4象限,速度为负) 3、X-t 图像的交点表示相遇。
4、常见X-t 图像的运动描述(二)速度时间V-t 重点知识:1、图像的上某一点表示某时刻物体的瞬时速度。
2、V-t 图像的斜率表示加速度。
斜率的大小表示加速度的大小(越陡,越倾斜,表示加速度越大)斜率的方向表示加速度的方向(图像过1、3象限,速度为正;图像过2、4象限,速度为负) 3、V-t 图像与时间轴围成的图形面积表示位移。
位移大小看面积大小;位移方向看面积所处纵轴的正负半轴;正负位移可以抵消。
4、根据V-t 图像判断物体加减速时,速度方向(看纵轴正负半轴:正半轴,速度为正;负半轴,速度为负)加速度方向(看象限:1、3象限,加速度为正;2、4象限,加速度为负。
) 两方向一致,加速;不一致,减速。
5、图像与横轴的交点前后表示速度方向发生改变;折点前后表示加速度方向发生改变。
6、各种速度时间图像的运动描述(三)加速度时间a-t 重点知识:1、图像中任一点的意义为:某一时刻的加速度。
2、图像与横轴围成的面积表示速度变化量(矢量)。
位移时间图像一般看不出加速度情况! 除非明确告诉是抛物线,则是匀变速,有可能计算出加速度。
面积处在横轴之上,说明速度变化量为正值,表示速度增加;变化量的值表示速度增加量。
面积处在横轴之下,说明速度变化量为负值,表示速度减少;变化量的值表示速度减少量。
注意:知道a-t 图像,最后先准确画出对应的V-t 图像,是解题的基础过程。
面积抵消为零,说明速度变化量为零。
2-2、3、4匀变速直线运动1、概念:沿一条直线,加速度恒定的运动匀变速直线运动。
2、知识框架: 五个物理量:V, V 0, a, t, x,三个基本规律(公式):V=V 0+at x=V 0t+0.5at 2 V 2-V 02=2ax 一个要求:“知三求二”3、几点强调:1、一般是答题,严格按照老师强调的“五步法”去做:a 、“解设正方向”:一般设初速度方向为正方向b 、“已知条件”: 找足三个已知(数字对应的,文字隐含的);单位转换;加速时,加速度为正,减速时,加速度为负。
c 、“求”:求多个问题时,注意下标区分开d 、“公式代入计算”:公式变形一定要正确,注意物理量单位对应e 、“认真作答”:不可缺少!矢量要作答方向。
2、当初速度为零时,00,,V V x V t ==,212x at =,22Vax =当加速度为零时(匀速直线运动),00,,V Vx Vt == 4、4个推论:(重要考点)(1)平均速度做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物体,在一段时间t 内的平均速度等于这段时间内中间时刻的瞬时速度,还等于这段初、末速度矢量和的一半。
即:022t v v V V -+==例:导28页例3、跟3(2)逐差相等在任意两个连续相等的时间间隔T 内,位移之差是一个常量,即22132......x xx x x a T =-=-== 应用:判断物体是否做匀变速直线运动;用以求加速度。
(3)中间位置在匀变速直线运动中,某段位移x 的初末速度分别为V 0,V ,加速度为a ,中间位置的速度为,则22022x V VV +=(4)4个重要比例(重要前提: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a 、nT 秒末瞬时速度之比V 1:V 2:V 3:···:Vn=1:2:3:···:n;b 、前nT 秒内位移之比S 1:S 2:S 3:···:Sn=1:22:32:···:n2;c 、,第n 个T 秒内位移之比 S 1':S 2':S 3'·:Sn ' =1:3:5:·:(2n-1)d 、通过连续相等的位移之比t 1':t 2':t 3':···:tn '1:(21):(32):(32)...........:(1)n n -2-5自由落体运动1、自由落体运动的概念(特征、条件):a、初速度为0 b、只受重力2、本质:自由落体运动是初速度为0,加速度为g的匀加速直线运动。
3、g的名称:自由落体加速度、重力加速度;是矢量;大小取9.8或者10;方向:竖直向下;影响因素:纬度、高度(随着纬度升高增大,随着高度升高而减小)4、自由落体运动的3个基本规律、4个推论。
注意:第二章我们研究时是先普遍后特殊的思路,先研究普遍规律:匀变速直线,再研究特例:自由落体运动。
3-1重力基本相互作用1、力的定义:力是物体与物体之间的相互作用。
(有力必有施力物体和受力物体!)2、力的作用效果:运动状态发生变化、使物体形变。
(“运动状态”说的是“速度”;有力时,作用效果出现其一即可!!!)3、力三要素:大小、方向、作用点(任何一个要素改变都可能影响其作用效果!)4、力的图示:包括作用点、正方向、单位长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