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中国居民生活质量指数报告

合集下载

2020居民幸福感调查报告范文5篇

2020居民幸福感调查报告范文5篇

2020居民幸福感调查报告范文5篇2020居民幸福感调查报告范文(一)一.调查背景:国民幸福指数(GNH)最早20xx70年代是由不丹国王提出的,他认为“政策应该关注幸福,并应以实现幸福为目标”,人生“基本的问题是如何在物质生活(包括科学技术的种种好处)和精神生活之间保持平衡”。

在这种执政理念的指导下,不丹创造性地提出了由政府善治、经济增长、文化发展和环境保护四级组成的“国民幸福总值”(GNH)指标。

如果说“生产总值”体现的是物质为本、生产为本的话,“幸福总值”体现的就是以人为本。

完全受经济增长左右的政策往往使人陷入物欲的陷阱,难以自拔。

20xx年,“十二五”规划开局幸福成为地方热词。

很多地方逐步呈现了“GDP 减速,幸福提速”的趋势。

由此,我们可以看到“幸福指数”被置于一个十分重要的位置,它也将会更多的关注和重视。

二.调查准备:为反映居民主观幸福程度,在调查问卷设计中,分别设计了基本情况和问卷部分的调查项目,包括身心健康、社会幸福(社会保障、社会环境)、经济收入、自我价值实现、家庭幸福和人际关系等多维度构建指标体系,并在抽样调查的基础上编制幸福指数。

为了使本次调查具有广泛的代表性,这次调查采用问卷调查和网上问卷调查,抽样对象为年龄在0-70周岁之间的常住居民,涵盖社会各年龄、各阶层、各行业。

并且在中山市实地进行了社会实践,通过与社区群众的沟通,来了解当前社会中民众对于生活的满意度和自身的幸福感。

在网上查阅了一些有关调查问卷及报告的信息,通过收集各方面信息并参考范例初步设计出了调查表,通过自己反复查看并参考别人意见,反复修改最终做出用于调查的问卷.最后根据实际情况确定了调查人群及较为可行的实施方案,对具体的调查实施作出计划。

自此,调查的筹备工作基本完成。

三.调查报告说明:1.调查时间:***********2.调查对象:普通社区居民及及街道路人3.调查单位:中山市4.调查目的:通过了解当前居民的幸福感,加深对此社会问题的了解与重视,了解政府工作的成效。

20210119:2020年居民收入和消费支出情况

20210119:2020年居民收入和消费支出情况

20210119:2020年居民收入和消费支出情况一、居民收入情况2020年,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2189元,比上年名义增长4.7%,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2.1%。

其中,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43834元,增长(以下如无特别说明,均为同比名义增速)3.5%,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1.2%;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7131元,增长6.9%,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3.8%。

2020年,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中位数27540元,增长3.8%,中位数是平均数的85.6%。

其中,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中位数40378元,增长2.9%,是平均数的92.1%;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中位数15204元,增长5.7%,是平均数的88.7%。

图1 2020年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平均数与中位数按收入来源分,2020年,全国居民人均工资性收入17917元,增长4.3%,占可支配收入的比重为55.7%;人均经营净收入5307元,增长1.1%,占可支配收入的比重为16.5%;人均财产净收入2791元,增长6.6%,占可支配收入的比重为8.7%;人均转移净收入6173元,增长8.7%,占可支配收入的比重为19.2%。

二、居民消费支出情况2020年,全国居民人均消费支出21210元,比上年名义下降1.6%,扣除价格因素,实际下降4.0%。

其中,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支出27007元,下降3.8%,扣除价格因素,实际下降6.0%;农村居民人均消费支出13713元,增长2.9%,扣除价格因素,实际下降0.1%。

2020年,全国居民人均食品烟酒消费支出6397元,增长5.1%,占人均消费支出的比重为30.2%;人均衣着消费支出1238元,下降7.5%,占人均消费支出的比重为5.8%;人均居住消费支出5215元,增长3.2%,占人均消费支出的比重为24.6%;人均生活用品及服务消费支出1260元,下降1.7%,占人均消费支出的比重为5.9%;人均交通通信消费支出2762元,下降3.5%,占人均消费支出的比重为13.0%;人均教育文化娱乐消费支出2032元,下降19.1%,占人均消费支出的比重为9.6%;人均医疗保健消费支出1843元,下降3.1%,占人均消费支出的比重为8.7%;人均其他用品及服务消费支出462元,下降11.8%,占人均消费支出的比重为2.2%。

从衣食住行看改革开放以来的变化

从衣食住行看改革开放以来的变化

从衣食住行看改革开放以来的变化一、本文概述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历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这种变化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表现得尤为明显。

本文旨在通过衣食住行这四个基本生活方面,来揭示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社会发生的巨大变革。

我们将从衣物的多样化、食品的丰富性、住房条件的改善以及交通方式的革新等方面,深入探讨改革开放给普通民众生活带来的深远影响。

在衣物方面,改革开放使得人们的穿着从单一走向多元,从朴素走向时尚。

在食品方面,改革开放带来了食品种类的极大丰富,人们的饮食习惯和消费观念也发生了深刻的变化。

在住房方面,随着城市化的推进和住房制度的改革,人们的居住环境得到了显著改善。

在交通方面,改革开放推动了交通方式的革新,人们的出行更加便捷和高效。

通过对这四个方面的详细分析,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到改革开放对中国社会产生的深远影响,以及这些变化如何深刻改变了人们的日常生活。

本文旨在展现改革开放带来的巨大成就,同时也期待在未来,中国能在更多领域实现更大的发展和进步。

二、衣:时尚与多元化的演变自改革开放以来,人们的衣着打扮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从最初的“蓝海洋”到如今的“彩虹世界”,体现了时代的进步和人们审美观念的多元化。

在改革开放初期,物资匮乏,布料短缺,人们普遍穿着颜色单一的衣物,尤其是深蓝色的工作服和军装,成为了那个时代的标志。

那时的人们,对于“时尚”这个词还十分陌生,更多的是追求实用和耐用。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经济的蓬勃发展,人们的物质生活逐渐丰富起来,衣着也开始发生变化。

80年代,开始有了“时髦”的概念,喇叭裤、花衬衫、高跟鞋等外来元素开始进入人们的视野,虽然还伴随着一些争议,但无疑为人们的着装带来了更多的可能性。

到了90年代,随着国际交流的增多,时尚杂志和电视节目的普及,人们开始更加关注自己的穿着打扮,追求个性和潮流。

这一时期的服装,开始呈现出多元化的趋势,不同风格、不同材质、不同颜色的衣物,开始出现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

《2020中国民生发展报告》发布 2020中国地级市民生发展百强出炉

《2020中国民生发展报告》发布 2020中国地级市民生发展百强出炉

《2020中国民生发展报告》发布 2020中国地级市民生发展百强出炉作者:暂无来源:《民生周刊》 2020年第26期北京师范大学政府管理学院、政府管理研究院2020年是极不平凡的一年,中国在打赢新冠肺炎疫情防控阻击战的同时,迎来了消除绝对贫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伟大胜利。

12月3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务委员会召开会议,听取脱贫攻坚总结评估汇报。

习近平总书记主持会议并发表重要讲话。

习近平指出,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团结带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把脱贫攻坚摆在治国理政突出位置,充分发挥党的领导和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政治优势,采取了许多具有原创性、独特性的重大举措,组织实施了人类历史上规模最大、力度最强的脱贫攻坚战。

经过8年持续奋斗,我们如期完成了新时代脱贫攻坚目标任务,现行标准下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贫困县全部摘帽,消除了绝对贫困和区域性整体贫困,近1亿贫困人口实现脱贫,取得了令全世界刮目相看的重大胜利。

消除贫困、实现小康,是几千年来中华民族发展史上无数仁人志士和贤明政治家抛头颅、洒热血、前仆后继的夙愿。

然而,几千年来没有任何一个朝代让人民摆脱贫困、实现小康,即便是文景之治、贞观之治、康乾盛世,也从未真正使老百姓普遍吃饱过饭、穿暖过衣,更谈不上让人民丰衣足食、消除贫困、过上小康日子。

中国共产党从成立之日始,就确定了为中国人民谋幸福的初心和使命。

在革命战争年代,领导人民打土豪、分田地,让穷苦人耕者有其田,有饭吃、有衣穿,翻身得解放。

新中国成立以后,特别是改革开放以后,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消除贫困、实现小康,成为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团结带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把脱贫攻坚摆在治国理政突出位置,充分发挥党的领导和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政治优势,采取了许多具有原创性、独特性的重大举措,组织实施了人类历史上规模最大、力度最强的脱贫攻坚战,为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打下坚实基础,极大增强了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彻底改变了贫困地区的面貌,改善了生产生活条件,提高了群众生活质量,“两不愁三保障”全面实现,形成了卓有成效的消除贫困、实现小康的中国经验、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

关于2020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与2021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草案的报告(摘要)

关于2020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与2021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草案的报告(摘要)

关于2020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与2021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草案的报告(摘要)文章属性•【公布机关】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公布日期】2021.03.05•【分类】国务院政府工作报告正文关于2020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与2021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草案的报告(摘要)受国务院委托,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3月5日提请十三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审查《关于2020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与2021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草案的报告》。

摘要如下:一、2020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我国经济运行逐季改善、逐步恢复常态,在全球主要经济体中唯一实现经济正增长,脱贫攻坚战取得全面胜利,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取得决定性成就,交出一份人民满意、世界瞩目、可以载入史册的答卷。

——坚持把人民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放在第一位,抗疫斗争取得重大战略成果。

面对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带来的严峻考验,习近平总书记亲自指挥、亲自部署,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迅速打响疫情防控的人民战争、总体战、阻击战,用1个多月的时间初步遏制疫情蔓延势头,用2个月左右的时间将本土每日新增病例控制在个位数以内,用3个月左右的时间取得武汉保卫战、湖北保卫战的决定性成果,此后又有效处置多起局部地区聚集性或散发疫情。

——围绕市场主体的急需制定和实施宏观政策,经济运行持续稳定恢复。

面对历史罕见的冲击,我们在“六稳”工作基础上,明确提出“六保”任务,特别是保就业保民生保市场主体,以保促稳、稳中求进。

立足国情实际,既及时果断又保持定力,坚持不搞“大水漫灌”,科学把握规模性政策的平衡点,加大宏观政策应对力度,经济发展的内生动力、平衡性和可持续性进一步增强。

——坚决打好三大攻坚战,主要目标任务如期完成。

瞄准突出问题和薄弱环节狠抓政策落实,脱贫攻坚战取得了全面胜利,污染防治力度不断加大,重大风险得到有效防控。

——深入推进创新驱动发展,科技实力进一步提升。

中国在人民生活改善方面取得的成就

中国在人民生活改善方面取得的成就

中国在人民生活改善方面取得的成就
中国在人民生活改善方面取得了显著的成就。

以下是一些主要的方面:
1. 脱贫攻坚:中国取得了令人瞩目的脱贫成就。

根据联合国的定义,中国自1978年至2020年底已经有近8亿人口摆脱贫困,占全球减贫人口的70%以上。

中国政府通过推进乡村发展、
农业现代化、社会保障制度建设等一系列措施,成功解决了绝对贫困问题,并向着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目标继续努力。

2. 教育提升:中国大力推进教育事业发展,实现了教育水平的快速提升。

义务教育普及率达到了100%,基本教育质量显著
提高。

高等教育也得到了大规模扩展,高等教育毛入学率逐年增加。

此外,中国还大力发展职业教育和继续教育,提升了劳动力素质和技能水平。

3. 医疗保障:中国加大了对公共卫生事业的投入,创建了全民医保体系。

全国范围内建立起覆盖城乡居民的基本医疗保险,大幅度提高了人民的医疗保障水平。

此外,中国还逐步扩大了药品和医疗设备的普及范围,提高了医疗服务的可及性和质量。

4. 住房保障:中国政府大力推进保障性住房建设,提高了人们的居住条件。

通过实施棚户区改造、农村危房改造等项目,大量人口从简陋、危险的住所中搬迁出来,住房条件得到明显改善。

此外,中国还加大了住房供应的力度,通过租赁市场的发展和人民住房公积金制度的完善,为人们提供了更多的住房选
择。

总的来说,中国在人民生活改善方面取得了巨大的成就,通过脱贫攻坚、教育提升、医疗保障和住房保障等方面的努力,显著提高了人民的生活质量,实现了广大人民群众的幸福感和获得感。

农村全面小康社会标准

农村全面小康社会标准

农村全面小康社会标准(一)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6000元根据"三步走"的战略目标,从总体小康水平到全面小康的20年间,我国的经济总量将翻两番,但根据GDP 增长和农民纯收入增长的关系测算,届时农民可支配收入只能增长1.5倍左右,人均接近6000元。

人均6000元以上农民的消费结构与2000年城镇居民消费结构非常接近,也靠近世界主要国家和地区人均GDP达到3000美元时的平均消费结构(据测算,三者的恩格尔系数分别为0.37、0.39和0.34),这说明人均6000元的可支配收入水平能够使农民享有全面小康社会所要求的生活质量。

因此,将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目标定在6000元以上。

要实现这个目标,今后20年农民收入每年要平均增长5%以上,而1990-2000年农民收入的平均增速只有4.5%,从近两年农民增收形势看,仍没有根本扭转农民收入增速下降的趋势。

因此人均可支配收入6000元的目标其实是个不低的目标。

(二)第一产业劳动力比重低于35%目前世界中等收入国家第三产业劳动力所占比重在40%左右,第二产业劳动力所占比重不低于35%,两项合计在75%以上,而农业劳动力所占比重多数低于25%。

我国是典型的农业大国,农业人口众多,滞留在农业上的劳动力转移难度很大,因此达到工业化成熟阶段时从事非农产业劳动力所占比重应比国际上的一般标准要低一些,农业劳动力比重可能要高于25%。

但也不能过高,否则不能称之为工业化成熟社会。

我们认为这一目标值确定为35%以下为宜。

目前我国第一产业劳动力比重为50%,今后平均每年要下降近1个百分点。

2000年,上海、北京、天津的农业从业人员比重已在20%以下。

浙江省农业就业人员的比重已下降到38%。

因此,实现这一目标虽然压力很大,但通过努力是可以实现的。

(三)农村小城镇人口比重35%实现全面小康社会时,要基本实现工业化,而基本实现工业化的重要标志是城镇人口超过农村。

目前世界平均城市化率已达到47%,已有80个国家和地区其城市化率达到50%以上,世界中上等收入国家的城市化率为66%,其下游国家也多在55%以上。

中国老年人生活质量调查,北京第一  

中国老年人生活质量调查,北京第一  

中国老年人生活质量调查,北京第一作者:来源:《恋爱婚姻家庭·养生版》2020年第02期中国老龄科学研究中心、社科文献出版社在北京发布的《中国老年人生活质量发展报告(2019)》显示,中国老年人生活质量指数综合排名前10的省份依次是:北京、上海、天津、福建、浙江、江苏、辽宁、山东、重庆、广东。

统计数据显示,我国老年人的文化程度总体偏低,未上过学的约占29.6%,小学文化程度的约占41.5%。

而目前,我国已经进入信息社会,受教育程度较低的老年人在获取信息、使用电子设备等方面都有较大困难,其生活质量极大可能会降低;而受教育程度较高的老人则更容易融入现代社会生活,拥有较高的生活质量。

报告称,教育素质、夫妻关系、子女是否孝顺等因素影响着我国老年人的生活质量。

除此之外,中国老龄科学研究中心主任王深远还表示,居住条件、慢性病、随年龄增长的孤独感、健康预期、经济保障、医疗服务、精神文化生活、继续学习等方面,也都会对老年人的生活质量造成影响。

(完)《2019年中国跨境旅行消费报告》显示,“银发游”和“亲子游”是国人出境旅游的两个主要类型。

出境游游客的年龄分层呈现出哑铃式增长。

90后、00后出境游人次迅猛增长,而逐渐步入中年的80后的增长占比首次低于30%。

另外,已经退休的50后由于逐渐拥有更多能够自由支配的时间,出境游人次的增长率达到12%。

另外,银发族在旅游时也更舍得花钱,50后行前预订人均单次花费6706元人民币,在50后、00后、90后、情侣、亲子五大游客群中排名第一。

(完)12月30日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指出,我国已进入老龄化社会,60岁以上老年人已达2.5亿人,需要提供适应他们需求的商业保险产品,同时要改善其他群体的保险供给。

为此,要积极发展社会服务领域商业保险,为更有力地应对老龄化提供支撑,满足群众其他保险保障需求。

会议确定,一是加快发展商业养老保险,支持开发适应60岁以上老人需求的医疗、意外伤害、长期护理等保险产品。

论经济增长与居民生活质量

论经济增长与居民生活质量

论经济增长与居民生活质量【摘要】十八大报告提出了在2020实现国内生产总值和城乡居民人均收入比2010年翻一番。

本文分析经济增长和居民生活质量之间的关系,通过经济发展水平的“量”与“质”来说明实现经济增长的同时提高居民生活质量的重要性,分析了影响居民生活质量的基本因素,并针对性的提出政府应采取的有效措施。

【关键词】经济增长,居民生活质量,幸福一、经济发展逐渐重视经济增长的“质”——居民的生活质量现今,政府在发展指标上淡化GDP,重视民生指标,则反映了发展观念的深刻变化,把落实科学发展观变为实际行动。

从经济学角度看,生活质量就是经济增长的“质”和“量”,“量”可以通过GDP加以数字化,而“质”就可以通过幸福指数、恩格尔系数等来进行反映。

(一)幸福指数。

在现实经济中要正确认识幸福指数与GDP之间的关系:GDP体现物质指标,没有客观物质资料的积累和增长,幸福感就无从谈及,社会财富的增长是实现现代化建设,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提升居民生活质量的基础和前提。

因此要在发展经济的同时不断提升居民的生活质量,将幸福指数作为GDP指标的必要补充,成为考察社会和谐发展程度的重要依据。

作为制定发展规划和社会政策的一个重要参考因素的幸福指数.与GDP之间的关系应该是辩证的。

GDP是硬指标,幸福指数是软指标,两者在发展规划和社会政策中各具独特的地位与作用。

能够关怀幸福,说明发展理论与发展实践上升了一个层次,发展的内涵更加丰富了。

(二)恩格尔系数。

根据联合国的划分标准,一个国家的平均家庭恩格尔系数大于0.6为贫穷,0.5-0.6为温饱;0.4-0.5为小康;0.3-0.4属于相对富裕;0.2-0.3为富足;0.2以下为极其富裕。

按照这个标准可以得出:我国城镇和农村居民家庭恩格尔系数已由1978年的57.5%和67.7%分别下降到2012的36.2%和39.3%。

中国由已经在由一个贫困国家向相对富裕国家发展。

二、影响居民生活质量的基本因素(一)经济政策。

中国公众生活满意度状况及影响因素

中国公众生活满意度状况及影响因素

值观变化对公众生活■满意度的影响。
[关键词]生活满意度;后物质主义;代际;社会经济地位
[中图分类号1C913.6
[文献(2020)01 -0137 - 08
一、问题的提出
自英国经济学家庇古提出生活质量这一概念以来①,生活质量的内涵不断丰富和发展,从最初 用以描述福利的非经济方面,拓展到包括客观生活质量和主观生活质量在内的综合概念,即“人们 所获得的物质上和心理上的福利”②。比较来看,客观生活质量重视人们生活的物质条件的改善, 尤其是在发展中国家更倾向于这样的理解③;但是当经济实现显著增长和公众客观生活质量得到 显著改善后,主观生活质量会越来越受到重视。在此意义上,对主观生活质量的不断重视,体现经 济社会发展阶段性的转变,是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重要标志。
二、分析框架与研究假设
从现有研究文献来看,有关主观生活质量的研究,早期的主流观点是认为经济增长与物质生活 条件的改善对提高生活满意度有着重要的作用,Cantril基于多个国家的数据分析发现人均国民生 产总值和主观幸福满意度之间呈现出密切的关联⑥,表明经济繁荣与生活满意度正相关。然而, Easterlin在重新分析Cantril所用的数据后,提出二者间的关系实际上相当薄弱,在一些贫穷国家公 众的生活满意度要高于那些富裕国家。这一现象被称之为“Easterlin悖论”,即长期的经济发展并 不必然地持续提高人们的幸福水平(这里所指的幸福水平与生活满意度并没有做严格的区分)⑦。 后来的研究既有否定这一悖论的⑧,也有支持该悖论的⑨。对此,英格尔哈特认为“Easterlin悖论” 成立的重要前提是将经济因素视为生活满意度的最主要因素。在这一前提下,当经济因素对生活 满意度的解释极为有限时,自然出现二者间的悖论。事实上,生活满意度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

休闲消费的经济分析

休闲消费的经济分析

休闲消费的经济分析一、引言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休闲消费逐渐成为人们日常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

本文旨在从经济学的角度对休闲消费进行深入分析,探究其现状、影响、趋势与挑战,并提出相应的建议,以期为休闲产业的发展提供一定的指导。

二、休闲消费的当前情况近年来,我国休闲消费发展迅速,市场规模不断扩大。

据统计,2022年我国休闲消费总额已达到10.4万亿元,比2017年增长了近50%。

休闲消费的种类也日益丰富,包括旅游、娱乐、健身、美容等多个领域。

同时,消费者对休闲消费的需求也不断升级,品质化、个性化、体验化的消费趋势日益明显。

三、休闲消费的经济影响1、促进经济增长:休闲消费的快速发展对经济增长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一方面,休闲消费带动了相关产业的发展,如旅游业的崛起为交通、住宿、餐饮等行业带来了巨大的商机;另一方面,休闲消费也刺激了消费者的购买力,提高了市场活跃度,进一步拉动了经济增长。

2、改善生活质量:休闲消费有助于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

通过参加各种休闲活动,人们得以释放压力、丰富精神生活,从而提高了生活满意度。

3、促进产业结构优化:休闲消费的发展推动了第三产业的繁荣,为国民经济结构调整和优化做出了积极贡献。

四、休闲消费的趋势与挑战1、趋势:(1)多元化发展:未来休闲消费将朝着多元化的方向发展,满足消费者多样化的需求。

(2)科技创新:科技的进步将为休闲消费带来更多的创新,如虚拟现实(VR)、增强现实(AR)等技术将广泛应用于休闲产业。

(3)环保理念:随着环保意识的提高,绿色休闲消费将成为未来一个重要的趋势。

2、挑战:(1)市场规范不足:当前休闲消费市场存在一定的无序竞争现象,亟需加强市场规范和管理。

(2)专业人才匮乏:休闲产业的发展需要大量高素质的专业人才,但目前市场上人才缺口较大。

(3)地区发展不平衡:我国休闲消费市场存在一定程度的地域不平衡现象,需要加强政策引导和资源优化配置。

五、结论与建议休闲消费作为新时代经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既促进了经济增长,又改善了人们的生活质量。

全国2020城镇恩格尔系数

全国2020城镇恩格尔系数

全国2020城镇恩格尔系数恩格尔系数(Engel's Coefficient)是指居民家庭中食物支出占消费总支出的比重。

这个概念由19世纪德国统计学家恩斯特·恩格尔提出,他在研究“萨克森王国的生产与消费关系”时发现,在家庭人口构成相同的情况下,食品消费份额与收入或消费水平成反向相关关系,即收入或总消费支出越高,食品消费份额越低,反之亦然。

恩格尔系数在国际上被广泛地用作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居民生活水平高低的重要指标。

根据联合国粮农组织提出的标准,恩格尔系数在59%以上为贫困,50-59%为温饱,40-50%为小康,30-40%为富裕,低于30%为最富裕。

在我国,恩格尔系数也常被用来衡量居民生活水平的变化。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居民收入持续较快增长,消费水平和质量稳步提升,恩格尔系数持续下降。

然而,在使用恩格尔系数时,也需要注意到一些不可比因素,如消费品价格比价不同、居民生活习惯的差异等,以及由于社会经济制度不同所产生的特殊因素。

因此,在分析和比较恩格尔系数时,应做相应的剔除,同时也要注意恩格尔系数反映的是一种长期的趋势,而不是逐年下降的绝对倾向。

它是在熨平短期的波动中求得长期的趋势。

、城镇恩格尔系数是指城镇居民家庭食品消费支出占家庭消费总支出的比重。

这个指标是衡量城镇居民生活水平的重要指标之一,通常用于评估居民生活水平和消费结构的变化。

在我国,随着经济的发展和居民收入的提高,城镇恩格尔系数呈下降趋势,表明城镇居民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消费结构不断改善。

根据国家统计局的数据,我国城镇恩格尔系数在20世纪80年代较高,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和经济的发展,恩格尔系数逐年下降。

到2013年,我国城镇恩格尔系数已经下降到35%左右,表明城镇居民的生活水平已经有了显著的提高。

然而,需要注意的是,恩格尔系数并不能完全反映居民的生活质量和消费结构的变化,还需要结合其他指标和数据进行分析和评估。

住户收支与生活状况调查方案(2021)

住户收支与生活状况调查方案(2021)

○T住户收支与生活状况调查方案(公开版)(2020年统计年报和2021年定期统计报表)国家统计局制定2020年11月本调查制度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统计法》的有关规定制定《中华人民共和国统计法》第七条规定:国家机关、企业事业单位和其他组织以及个体工商户和个人等统计调查对象,必须依照本法和国家有关规定,真实、准确、完整、及时地提供统计调查所需的资料,不得提供不真实或者不完整的统计资料,不得迟报、拒报统计资料。

《中华人民共和国统计法》第九条规定:统计机构和统计人员对在统计工作中知悉的国家秘密、商业秘密和个人信息,应当予以保密。

本制度由国家统计局负责解释。

住户收支与生活状况调查方案(公开版)- 1 -目录一、总说明 (2)二、报表目录 (4)三、调查表式 (5)四、主要指标解释 (15)- 2 -住户收支与生活状况调查方案(公开版)一、总说明(一)调查目的为全面、准确、及时了解全国和各地区城乡居民收入、消费及其他生活状况,客观监测居民收入分配格局和不同收入层次居民的生活质量,更好地满足研究制定城乡统筹政策和民生政策的需要,为国民经济核算和居民消费价格指数权重制定提供基础数据,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统计法》规定,开展住户收支与生活状况调查(以下简称住户调查)。

(二)调查对象住户调查对象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的住户,既包括城镇住户,也包括农村住户;既包括以家庭形式居住的户,也包括以集体形式居住的户。

无论户口性质和户口登记地,中国公民均以住户为单位,在常住地参加本调查。

(三)调查内容住户调查内容主要包括居民现金和实物收支情况、住户成员及劳动力从业情况、居民家庭食品和能源消费情况、住房和耐用消费品拥有情况、家庭经营和生产投资情况、社区基本情况以及其他民生状况等。

(四)样本抽选样本抽选包括抽样方法设计、县级调查网点代表性评估、调查小区抽选以及摸底调查、调查住宅抽选、调查户落实等现场抽样工作。

样本量按满足以下代表性需求的标准确定:在95%的置信度下,分省居民及分省分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消费支出以及主要收入项和消费项的抽样误差控制在3%以内(个别人口较少的省在5%以内)。

全球幸福指数报告

全球幸福指数报告

全球幸福指数报告全球幸福指数报告是一个评估全球国家幸福程度的年度报告。

该报告是由联合国可持续发展解决方案网络(SDSN)和哥伦比亚大学地球研究所合作编制,通过对全球155个国家进行调查和分析,测量每个国家的幸福指数,以及影响幸福指数的因素。

以下是该报告的三个重要案例。

案例一:芬兰芬兰在2019年和2020年的全球幸福指数报告中都排名第一。

这主要得益于芬兰的公共服务、社会安全网、教育水平和个人自由。

芬兰政府致力于改善居民的生活质量,例如提供免费医疗服务、公共交通和教育。

这些政策提高了居民的福利水平,使芬兰成为了全球最幸福的国家之一。

案例二:沙特阿拉伯沙特阿拉伯在2019年的全球幸福指数报告中排名第32位,而在2020年的报告中上升到了第21位。

这主要由于沙特政府在过去几年中一直在开展改革,特别是在社会领域方面,不断改善社会福利和公民生活。

同时,沙特政府还投入大量资金发展旅游、文化和娱乐产业,以激发经济增长,提高人民的福祉。

案例三:布隆迪布隆迪是全球幸福指数报告中排名最低的国家之一,位居第145位。

这主要由于该国政治和经济不稳定,缺乏公共服务和社会保障,以及仇恨言论和歧视等社会问题。

政府存在很多缺陷,投入较少的资金进入社会福利或基础设施建设,导致国民的生活水平极度困难。

布隆迪需要通过社会和政治改革,改善居民的生活质量。

总之,全球幸福指数报告揭示了不同国家之间幸福程度的差异,提供了深入洞察世界范围内的人类福利和健康状况,从而鼓励各国政府和国际组织采取更加积极的措施,为提高全球福利和幸福水平做出积极的贡献。

此外,全球幸福指数报告还提供了一些有助于改善幸福指数的措施。

例如,在政治方面,报告指出通过民主良好运作以及建立透明和公正的社会制度,可以帮助增强人们对政府的信任和参与感,从而提高幸福感。

在经济方面,使经济繁荣和更公平的资源分配可以提高幸福指数。

在社会方面,鼓励人们沟通和建立密切关系,并采取措施减少社会不平等,有助于提高人民的幸福感。

中国居民营养与慢性病状况报告(2020年)

中国居民营养与慢性病状况报告(2020年)

中国居民营养与慢性病状况报告(2020年)中国居民营养与慢性病状况报告(2020年)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改革开放的推进,中国的经济水平和居民收入不断提高,人们的生活方式也发生了显著变化。

然而,与此同时,营养问题和慢性病问题日益突出,给国家和人民的身体健康带来了不小的挑战。

本文将重点探讨中国居民营养状况以及慢性病的现状,并提出改善措施。

首先,我们来看中国居民的营养状况。

根据最新的调查数据显示,中国居民普遍存在膳食不均衡问题。

研究发现,大部分中国人摄入的能量主要来自于主食,而蔬菜、水果和优质蛋白质的摄入不足。

此外,中国居民的膳食纤维摄入也偏低。

这种膳食结构的不均衡会导致微量元素和维生素缺乏,进而影响人体的正常生长发育和健康。

其次,慢性病在中国居民中的发病率不断攀升。

数据显示,中国是全球最大的慢性病患者国家之一,包括心脑血管疾病、糖尿病、肥胖症、高血压和高血脂等疾病的盛行率急剧增加。

在中国的城市和农村地区,这些慢性疾病已经成为居民的头号“健康杀手”,给人们的身体健康和生活质量带来了巨大压力。

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有很多,其中包括不良的生活方式习惯。

现代社会的高速节奏和工作压力使人们缺乏锻炼的时间和动力,加上油腻、高糖、高盐的饮食习惯,进一步加剧了慢性病的发病率。

此外,吸烟、酗酒和缺乏睡眠等不健康行为也是慢性病的重要诱因。

针对当前的问题和挑战,采取相应的措施是必不可少的。

首先,加强公众的营养教育,提高居民对于健康饮食的认识和理解,鼓励摄入均衡、多样化的食物,增加蔬菜、水果和优质蛋白质的摄入量,同时减少盐、糖和油脂的摄入。

其次,促进体育锻炼,鼓励人们增加日常的身体活动量,建立健康的生活方式。

此外,应加强公共卫生意识,提倡戒烟、限酒,保证充足的睡眠。

政府在改善国民营养和减少慢性病方面也应发挥重要作用。

政府应制定并完善相关政策和法规,加大对营养健康的宣传力度和执法力度,控制食品安全和饮食环境的质量。

此外,应建立健全的医疗体系,提高慢性病的早期筛查率和诊治水平,加强医学教育,培养更多的专业医护人员。

2021中国现代生命发展指数74.8 六成受访者最担心患癌

2021中国现代生命发展指数74.8 六成受访者最担心患癌

46 小康INSIGHT CHINA中国现代生命发展指数CHINA LIFE DEVELOPMENT INDEX六成受访者最担心患癌2021中国现代生命发展指数74.8“您是否担心自己会生病?”这是“2021中国现代生命发展指数”调查中的一道题目,93.5%的受访者给出了肯定回答。

人们最担心自己得的十种疾病分别是癌症(63.9%)、三高(37.4%)、心脏病(31.1%)、中风(28.7%)、抑郁症(25.0%)、脱发(24.2%)、肺病(24.1%)、糖尿病(18.7%)、颈椎病(17.3%)、肾病(15.6%)。

文|《小康》·中国小康网记者 刘彦华提高了1岁,再提高1岁。

“十三五”期间,中国人均预期寿命从76.3岁提到了77.3岁,提高了1岁。

3月5日,国务院总理李克强代表国务院在十三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上作政府工作报告,在对“十四五”规划目标任务进行介绍时明确提出,“人均预期寿命再提高1岁。

”“社会在进步,人的寿命也在增长,愿大家都有一个好的健康的身体。

”“努力工作,科学生活,争取赶超,绝不落后!”“储蓄金钱的同时,也要储蓄健康。

”……人均预期寿命再提高1岁相关话题随之迅速登上了微博热搜,阅读量高达9500多万。

国民健康,既是家事,也是国事。

“人均预期寿命再提高1岁”的目标被提出后,很快便成为全国两会代表、委员们讨论的焦点。

全国人大代表、武汉大学全球健康研究中心主任毛宗福的一句话引起广泛共鸣,“这是一个有难度的指标,也是一个有温度的指标。

”人均预期寿命是联合国提出的人类发展指数三大核心指标之一,近年来,人们除了关注预期寿命的长短外,也更关注生命质量的改善和健康期望寿命的延长。

过半受访者自评“亚健康”,超九成受访者担心生病2021年3月,《小康》杂志社联合国家信息中心,并会同有关专家及机构进行了“2021中国现代生命发展指数”调查。

经过对调查结果进行加权处理,并参照国家有关部门的监测统计数据和大量社会信息,得出“2021中国现代生命发展指数”为74.8分。

全球幸福指数报告

全球幸福指数报告

全球幸福指数报告全球幸福指数报告是一个旨在测量世界各地人民幸福感的报告。

自2012年以来,该报告每年发布一次,其数据根据各国民众对生活质量、健康、社会支持、自由度等因素的评估得出。

以下是关于全球幸福指数报告的文章,同时列举三个案例。

全球幸福指数报告旨在测量全球各国家的居民生活质量和幸福感。

与地区的经济实力和物质环境相比,报告更专注于人们的情感体验和生活质量。

该报告利用一些变量进行测量,以确定每个国家的幸福级别。

这些变量包括国内生产总值、社会支持、寿命、自由、慷慨捐赠、社交支持和对腐败的看法。

测量这些变量的目的是为了测量一个国家的幸福指数。

三个案例分别为:1、芬兰在2019年和2020年的全球幸福指数报告中,芬兰被评为最幸福的国家。

人们认为,芬兰之所以能够保持这个顶级名号,是因为该国提供了健康、教育和社会支持保障,这一切都是不可或缺的幸福构成要素。

2、卢森堡在2019年的全球幸福指数报告中,卢森堡被评为全球第十五个最幸福的国家。

该国创造了良好的商业环境,提供了广泛的机会、富有的收入和高品质的生活。

3、印度在全球幸福指数报告中,印度始终排名较低。

虽然印度是一个拥有丰富文化和历史的国家,但是该国的物质环境、教育和健康保障、社会支持等方面存在问题,导致印度被评为全球最不幸福的国家之一。

综上所述,全球幸福指数报告是一个重要的指标,能够帮助人们了解世界各地人民的情感体验和生活质量。

这些数据可以为政策制定者提供指导,以帮助改善民众的生活质量和提高人民的幸福指数。

因此,在认真分析全球幸福指数报告的基础上,制定最合适的政策和措施,能够为国家和地区提高幸福指数做出巨大贡献。

例如,在教育方面,政府可以制定政策,提供更好的教育资源,有效提高人们的受教育程度,创造更多的职业机会,以及增强个人能力和竞争力。

此外,政府也可以提供更多的社会保障和医疗保健服务,为需要帮助的人提供更多的支持和关注。

此外,全球幸福指数报告也提醒我们,人的幸福感并非完全取决于物质环境,还包括精神和情感方面的需求,包括人际关系、社交支持和自由等因素。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统计监测指标体系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统计监测指标体系
计算公式为:
失业率=某时点(期)失业人口÷同时点(期)经济活动人口×100%
这里,失业是指16岁以上的城镇常住人口中,有劳动能力、调查期间未参加社会劳动、当前有就业的可能并正在以某种方式寻找工作的人员。这是国际通行的失业统计定义。也是国家统计局与原劳动部于1995年联合确定的统计定义。失业人数与失业率均可计算时点指标和时期指标。但由于失业现象的变化在短期内是渐变的,因此两类指标差别不大。目前国际上和我国一般使用的是时点指标。公式中的失业人口数是指调查失业人数,而不是登记失业人数。
吨标准煤/万元
4
≤0.84
22.耕地面积指数
%
2
≥94
23.环境质量指数
%
6
=100
说明:①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单位GDP能耗按2000年不变价计算。②因目前城镇调查失业率统计数据还没有对外公开使用,可暂用城镇登记失业率代替。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暂用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代替。
附件2
资料来源:统计部门能源统计资料。
二十二、耕地面积指数
指报告期耕地面积与基期耕地面积的比率。
计算公式为:
耕地面积指数=报告期耕地面积÷基期耕地面积×100%
当耕地面积增加时,比率大于100%;当耕地面积减少时,比率小于100%。
资料来源:国土资源部门。
二十三、环境质量指数
环境质量是包括水环境、大气环境、土壤环境、生态环境、地质环境、噪声等环境要素优劣的一个综合概念。由于环境统计数据的限制,环境质量指数的计算目前暂由水环境、大气环境、绿化等环境要素构成,待条件成熟时,再加其他。环境质量综合指数包括:城市空气质量达标率、地表水达标率和国土绿化达标率。计算公式为:
附件1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统计监测指标体系

从量到质恩格尔系数之变

从量到质恩格尔系数之变

6CURRENT EVENTS 时局中等城市核心期刊·封面故事·责任编辑丨孙莉 潘义军Z'Magazine 丨2021丨从量到质:恩格尔系数之变文丨■ 记者 马云才新中国成立之初,中国城镇居民恩格尔系数超过60%,农村的更高。

根据国家统计局发布我国2020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显示,2020年全国居民恩格尔系数为30.2%,其中城镇为29.2%,农村为32.7%。

恩格尔系数是指食品支出总额占个人消费支出总额的比重,它作为判断一个社会生活水平高低的根据,记录着人们生活的点滴变化。

时代的记忆恩格尔系数的降低意味着,“吃喝”不再是Copyright©博看网 . All Rights Reserved.7家庭支出的大头,精神层面的消费成为主要需求。

如果今天有人问你,闲暇时光,你会选择什么样的娱乐方式放松一下,是玩手游、刷抖音、唱歌跳舞,去电影院看一场3D大片,还是去一场说走就走的旅行等等,太多的娱乐方式可能会让你选择困难。

不过在几十年前,人们只愿意花钱在吃饭上,休闲娱乐舍不得花钱。

20世纪80年代,孩子们的娱乐方式就是跳皮筋、踢毽子、跳房子、滚铁环,快乐的时光融进这种户外的集体活动。

到了90年代,台球厅、旱冰场、录像厅、KTV等如雨后春笋般在街头巷尾涌现,逐渐成为大众的娱乐方式。

休闲娱乐的变迁,可以看到遵义经济发展的点点滴滴。

曾经的老电影院和流动乡村电影放映队承载了一个时代的记忆。

在那个没有网络的年代,看免费广场电影就成了老百姓最佳的娱乐方式。

后来,买票看电影,黑白影片也丝毫没有影响观众的情绪,电影院回荡着人们的欢声笑语。

当改革开放的大潮席卷而来,那些被视为高档的电子产品进入寻常百姓家庭,声像制品占据着人们的业余时间,新闻和电视剧开始改变人们的日常生活。

与此同时,数百种报刊杂志争先上架,书籍的种类和形式也开始变得丰富,人们的精神需求越来越迫切。

本地电视台、本地报纸相继创办,遵义人的视野开始变得更开阔。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6中国居民生活质量指数报告中国居民生活质量指数报告是零点有数集团(原零点研究咨询集团)从1993年即已开始的年度追踪调查项目,具有较高的社会价值。

该项研究致力于反映中国居民生活质量的变化,并预测未来的发展趋势。

2016中国居民生活质量指数调查囊括城市地区和农村地区,于2016年11月在全国共计195个地级市、县级市和县展开调查。

第一部分:生活满意度指数一、中国城市居民生活总体满意度稳中有升,较上年略有回落零点持续跟踪调查了城市居民的生活满意度情况。

用“如果用5分表示非常满意,1分表示非常不满意,总的来说,请问您对您的生活满意吗?”来探测城市居民的生活满意度水平。

结果显示,在最近十年间,中国城市居民的生活满意度水平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对生活的满意度始终保持在一个稳中有升的状态。

2016年的数据显示,中国城市居民的生活总体满意度指数得分为3.64分,比近十年的满意度均值(3.53分)高出0.11分,较2015年的历史峰值得分3.83分略有回落。

图 2007-2016年城市居民总体生活满意度变化趋势趋势线平均值注:图中数据为基于5级量表的得分,5分表示非常满意,1分表示非常不满意。

资料来源:零点有数集团2007-2016《中国居民生活质量指数报告-城市卷》。

具体来看,71.6%的城市居民对生活总体感到满意(包括非常满意和比较满意),这一数值较2015年(78.7%)下滑了7.1个百分点,但仍比2014年(61.0%)高出10.6个百分点。

对生活总体满意度感到一般的城市居民达到17.6%,这一比例与去年基本持平(17.9%)。

图 2014-2016年城市居民总体生活满意度比较(%)资料来源:零点有数集团2014-2016《中国居民生活质量指数报告-城市卷》。

居民生活满意度指标体系可划分为微观和宏观两个层面。

其中,微观部分主要围绕居民对个人职业生活相关的满意度评价指标,主要包括“个人职业状况满意度”、“个人业余生活满意度”、“个人社会保障满意度”、“个人经济状况评价”、“消费信心指数”、“未来竞争力预期”、“物价变动承受能力”和“社会治安安全感”8项指标;而对“国家经济发展水平评价”、“政府管理经济事务信心度”、“政府管理国际事务信心度”、“政府管理社会事务信心度”4项指标是关于国家和外部的大环境,可列入宏观环境评价层面。

分析发现,城市居民对国家宏观环境的评价更高,国家经济发展和政党执政能力的满意度和信心度得分明显高于其对自身发展状况的满意度得分。

表 2016年各项满意度指标得分与近10年均值的比较(得分由高至低排序)二、城乡居民生活总体满意度大致相同,城市居民安全感和获得感更强本年度的中国居民生活质量指数调查除了面向城市居民以外,还探测了部分农村居民的生活感受。

数据显示,农村居民生活总体满意度为3.63分,与城市居民(3.64分)大致相同。

进一步分析后可以发现,城市和农村居民在生活满意的程度上略有差异:数据显示,有更多的农村居民对当前生活总体满意度感觉“一般”,这一比例为26%,高出城市居民(17.6%)近10个百分点,而对于生活总体表示非常满意和比较满意的比例加总为65.7%,在城市地区,对当前生活明确认可(非常满意和比较满意)的人群比例则相对更高(71.6%)。

城乡地区居民对于生活感到不满意的比例大致相当,城市地区的比例约为一成(10.2%),农村地区的比例则是7.6%。

从各项满意度指标得分来看,城市居民对于涉及自身生活以及个人发展状况的微观因素满意度得分均相对较高,其中关于安全感和获得感的各项得分均高于农村居民;而农村居民对于国家的经济发展状况和政党的执政能力的满意度则相对较高。

注:资料来源:零点有数集团2016《中国居民生活质量指数报告》。

三、社会问题关注点开始分散,贫富分化、食品安全和房价问题受关注2016年的数据显示,贫富分化、食品安全和房价问题是备受关注的三大社会问题,其比例分别为29%、28%和27.3%。

但值得注意的是,城市居民对所有社会问题的关注度比例均没有高过三成,较往年来看,本年度城市居民关注的社会问题的集中度被大大分散。

公众对物价的关注有所提升,从去年的第六位上升至第四位,关注度也增长了2个百分点(21.9% 24%)。

此外,反腐败问题排在城市居民关注的社会问题的第五名,公众对此的关注度从去年的25.2%下降到21.3%。

与前两年有较大变化的是,社会稳定问题重新引起了城市居民的关注,关注该问题的城市居民比例为20.5%,排在第六位。

而近年来持续备受关注的医改和就业问题,在本年度均跌出了前六位。

资料来源:零点有数集团2007-2016《中国居民生活质量指数报告-城市卷》。

第二部分:消费信心指数四、城市居民认可当前的消费时机,消费信心达新高根据我们对城市消费信心指数的长期考察,近十年间城市居民的消费信心指数基本上可以以2013年为节点划分成两个阶段:2007年至2012年基本处于稳定持平状态,2013年开始出现稳定增长。

2016年的消费信心指数为3.45分,达到了最近10年以来的最高峰。

消费信心的增强,从居民消费率的变化上得以体现出来。

据国家发改委的数据表示,2016上半年我国居民消费稳定增长,在投资和出口依旧低迷的情况下,消费需求对经济增长的带动作用进一步凸显,最终消费支出贡献率突破70%,达到73.4%,同比提高了13.2个百分点。

图 2007-2016年城市居民消费信心指数得分变化趋势注:图中数据为基于5级量表的得分,5分表示非常有信心,1分表示没有信心。

资料来源:零点有数集团2007-2016《中国居民生活质量指数报告-城市卷》。

消费信心指数由消费时机认可度、个人经济状况评价和国家经济状况评价三项指标构成。

在2016年的数据中,三项指标的得分均有一定提升,其中消费时机认同度的得分时隔6年后第二次破“3”,达到新峰值3.05分,较上一年提高了0.17分。

但值得注意的是,城市居民的消费信心增长仍然主要依赖于对国家经济发展的信心,而不是个人经济状况。

2016年的城市居民消费信心指数中,国家经济状况评价得分3.81分,个人经济状况评价得分3.52分。

因此,消费信心的提升应该始终坚持两条腿走路:一是增加居民收入,提高居民消费能力,同时完善消费政策,培育消费热点,这是提升居民消费信心指数的直接途径。

二是要回到根本问题上来,通过社会保障、医疗、养老、教育、住房等微观指标的改善,增加居民对未来生活的确定感,让居民敢于消费。

只有两者合力,才能切实提升居民消费信心。

表 2007-2016年消费信心指数三项分指标的得分历年比较第三部分:热点话题五、反对延迟退休的城市居民比例超过六成自国家决定研究制定渐进式延迟退休年龄政策以来,延迟退休一直是我国公众讨论的热点话题之一。

在本次中国居民生活质量调查当中,零点继续关注这一热点话题。

数据显示,超过六成的城市居民反对延迟退休,其比例达到62.4%,而支持延迟退休的城市公众仅有18.2%。

另外,16.5%的城市居民对于延迟退休没有过多想法,持“无所谓”的态度。

反对延迟退休的城市居民仍多出于对个人经济压力和年轻人就业机会的考虑,认为“还要交养老保险,经济压力太大了”的比例接近一半,达到47.4%(2015年45%);而认为“老人延迟退休,占用了年轻人的就业机会”的比例也突破三成,达到32.7%(2015年32.8%)。

另一方面,认同延迟退休的城市居民还是主要从老年人和国家的视角出发,因为“可以让老人继续工作,发挥点余热”而支持延迟退休的比例是41.6%(2015年44.3%);其次是因为“国家养老金压力太大,可以减轻国家负担”,比例是27.2%(2015年31.5%)。

研究还发现,经济发展越好的城市,当地居民反对延迟退休的呼声越高。

生活和工作压力都非常大的一线城市居民明显排斥延迟退休,反对者的比例高到84%,支持率则仅为 6.9%。

在生活更加安逸的三线及以下城市,由于生活和工作压力相对较小,不少当地居民对于这一话题表现出更强的承受力,选择“无所谓”的比例达到21.5%,同时持反对意见的比例也相对较低(53.9%)。

图不同线级城市居民对于延迟退休的态度(%)资料来源:零点有数集团2016《中国居民生活质量指数报告-城市卷》。

进一步分析可以发现,企业中不同职位群体对延迟退休的反对态度均过半,其中公司的一般职员态度最为激烈,不支持的态度达到68.3%;其次是普通劳动者,其比例为67.8%。

另外,企业的中坚力量,即管理和专业技术人员对延迟退休的态度最为积极,持支持意见的比例分别是23.1%和22.5%。

可以看出,企业职员对延迟退休这一话题存在一定的意见分化,相较于一般职员,位于企业中坚层,对于企业发展更为重要的管理技术人员更希望继续发光发热。

图企业中不同职业群体对于延迟退休的态度(%)资料来源:零点有数集团2016《中国城市居民生活质量指数报告-城市卷》。

在本次调查中,我们还设置了一道“您希望自己在什么年龄退休?”的自填题。

结果显示,60岁是最受城市居民支持的退休年龄,其比例达到29.1%,其次是50岁(28.4%)和55岁(20.8%)。

不过分性别来看的话,男性居民最支持在60岁退休,其比例高达43%;而女性居民最支持在50岁退休,其比例是44.9%。

考虑到现行法定退休年龄即为男性年满六十周岁,女性年满五十周岁,可以说,当前的退休制度仍然最受支持,延迟退休政策的实施仍欠缺民意基础。

六、网约车新规对深度用户的心理冲击较大,但未影响使用2016年11月1日,《网络预约出租汽车经营服务管理暂行办法》(以下简称为《暂行办法》)正式施行,网约车再次受到社会舆论的关注。

在本次调研中,零点设计了一系列题目,试图了解《暂行办法》出台之后,网约车用户的心理变化和出行模式选择。

研究中,我们按照过去一年中对网约车的使用频次将城市居民划分为网约车的“深度用户”和“浅层用户”。

“深度用户”是指那些每周或每月利用数次网约车,高度依赖网约车出行的人;而“浅层用户”是指那些一年或更长时间之中仅利用数次或从不使用网约车的人。

结果显示,过去一年中,网约车“深度用户”占比27.9%,而“浅层用户”占比为72.1%。

其中,“深度用户”主要是生活和工作在一、二线城市的年轻白领群体,他们拥有大专及以上学历,并且收入达到中高水平。

通过分析可以得知,《暂行办法》对“深度用户”在网约车选择上产生了较大影响,担心“网约车费用会越来越高”和“网约车减少,约到车的概率会降低”的人群比例分别达到51.8%和42.6%。

这两个比例均高于“浅层用户”10个百分点以上(34.6%,21.7%)。

图公众对于《暂行办法》施行后网约车变化的看法比较(%)注:本题为多选题,选项比例之和大于10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