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人教统编版中考语文模拟试卷(含答案)
2023年中考模拟试卷语文试题(含答案解析)

2023年中考模拟试卷语文试题(含答案解析)一、语文累积与运用(35分)(1)树树皆秋色,____________。
(王绩《野望》)(2)晴川历历汉阳树,____________。
(崔颢《黄鹤楼》)(3)____________,似曾相识燕归来。
(晏殊《浣溪沙》)(4)____________,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
(孟子《生于忧患,死于安乐》)(5)杜甫的《春望》中,写战火不断,久盼家音,抒发千古以来战争中人们共同感受的两句诗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李清照《渔家傲》中写出了词人晚年孤独无依的痛苦、空有才华而遭遇不幸的感伤以及对现实不满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在《答谢中书书》中,陶弘景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描写了夕阳西下时潜游的鱼儿争先恐后跃出水面的情景。
2.在《红星照耀中国》的读书活动中,学习委员找来下面两幅画,请你完成下面两小题。
(10分)(1)分别用一句话概括两幅图片所反映的事件图一事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图二事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阅读《红星照耀中国》后,你从中获得了哪些启迪?3.学校将举办“磨炼·成长”主题晨会,请你结合阅读《童年》的经历,参与晨会筹备工作。
(15分)(1)以下是晨会开场白,排序正确的一项是()①尊敬的老师、亲爱的同学们,大家早上好。
②今天,让我们一起走近高尔基和他的《童年》,思考今天的我们该如何看待“苦难”与“成长”的关系。
③在如此艰难困苦的环境里,阿廖沙为什么没有被压垮或变坏,而是成长为一个坚强、勇敢、善良的人?④世界上许多伟大人物小时候都曾历经磨难,苏联作家高尔基就是其中的一位。
人教部编版2020年中考语文专题练习《古诗词鉴赏》(含答案)

2020年中考语文专题练习《古诗词鉴赏》1. (2019苏州)阅读下面一首诗,完成(1)~(3)题。
(8分)赠苏绾书记①杜审言知君书记本翩翩,为许从戎赴朔边?红粉②楼中应计日,燕支山②下莫经年!【注】①书记:指官府或军幕中主管文书工作的人员。
诗句中的“书记”指文字、书籍、文章等。
②红粉:这里指诗人好友苏绾的妻子。
③燕山支:在今甘肃省山丹东南,泛指友人将要赴任之地。
(1)一二两句写出了苏绾怎样的特点?这样写有什么用意?(3分)(2)诗中“应计日”和“莫经年”表达了怎样的感情?(2分)(3)下面诗中的“闺中只独看”与“红粉楼中应计日”的写法有什么相似之处?请作简要分析。
(3分)月夜①杜甫今夜鄜州②月,闺中只独看。
遥怜小儿女,未解忆长安。
香雾云鬟湿,清辉玉臂寒。
何时倚虚幌,双照泪痕干。
【注】①本诗是诗人被禁于长安时望月思家之作。
②鄜(fū)州:今陕西省富县。
当时杜甫的家人在鄜州的羌村。
2. (2019宿迁)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1)~(3)题。
(9分)夜泊旅望白居易少睡多愁客,中宵起望乡。
沙明连浦月,帆白满船霜。
近海江弥阔,迎秋夜更长。
烟波三十宿,犹未到钱唐。
【注】长庆二年(822年),作者自请外任,此诗即他自长安赴钱塘(杭州)途中所作。
(1)联系全诗,说说诗人“愁”的原因有哪些。
(3分)(2)请简析颔联的表达特色及其效果。
(3分)(3)颈联从空间与时间两个维度表现情感的深挚,下列诗句手法与之相同的一项是(3分)()A.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B.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C. 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
D. 晓镜但愁云鬓改,夜吟应觉月光寒。
3. (2018宿迁)阅读下面两首诗,完成(1)~(2)题(6分)山中【唐】王勃长江悲已滞,万里念将归。
况属高风晚,山山黄叶飞。
初至巴陵与李十二白裴九同泛洞庭湖(其一)【唐】贾至①江上相逢皆旧游,湘山永望不堪愁。
明月秋风洞庭水,孤鸿落叶一扁舟。
(选自《全唐诗》,中华书局1960年版)【注】①贾至曾谪守巴陵。
重庆市2020年中考语文仿真模拟试卷分类汇编:名著阅读专题(含解析)

重庆市2020年中考语文仿真模拟试卷分类汇编名著阅读专题仿真模拟试卷16.名著阅读(6分)(1)下列情节叙述符合原著内容的一项是()(2分)A.简爱在舅妈家曾倍受折磨,经常被从早晨骂到晚上,所以到舅妈临死时,简爱依然讨厌她,而且最终也没有原谅她。
B.“大闹天宫”表现了孙悟空敢作敢当、不畏强权;“三打白骨精”表现了他嫉恶如仇、除恶务尽;“三借芭蕉扇”表现了他有勇有谋、藐视权威。
C.傅雷素来主张教育的原则是:先为人,次为艺术家,再为音乐家,终为钢琴家。
D.《朝花夕拾》中,有对严谨治学无民族偏见的藤野先生的由衷敬意;有对范爱农的永久恨意;有对阿长的深切感激与怀念。
(2)叛徒A带领特务窜到乡下,B不幸被捕。
在狱中,B受尽折磨,特务把竹签钉进B的十指。
面对毒刑,B傲然宣告:“毒刑拷打是太小的考验,竹签是竹子做的,共产党的意志是铁铸成的!”这段文字中,A是_________,B是_________,从这段文字看,B表现出怎样的性格特点?小说中,B的性格还有哪些?(4分)6.(1)【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对名著的知识积累。
A项中,“揭示出中国农民的生命和活力被扼杀的根源”不属于《朝花夕拾》的主题思想。
简爱在舅妈临死前原谅了她。
B项中,三借芭蕉扇表现了孙悟空有勇有谋,但不是藐视权威。
D项中,鲁迅先生后来不再恨范爱农。
(2)【答案】甫志高江姐性格:对革命事业无比忠诚。
小说中江姐的而性格还有:①机敏警惕,稳重精细,例如他和甫志高一起化装出去执行任务,让穿大褂的甫志高不要自己搬运行李;②深沉坚强,例如她去川北途中,看到自己的丈夫的头颅挂在城头,她强忍悲痛,英勇投入新的战斗;③她身上还有母性的温柔,例如她对监狱之花的照顾和疼爱。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名著阅读的积累能力。
阅读《红岩》,把握其人物形象和故事情节,再根据问题进行回答即可。
“A带领特务窜到乡下”是《红岩》臭名昭著的叛徒甫志高。
“受尽折磨,特务把竹签钉进B的十指”此情节明显写的是革命者江姐受酷刑的情形。
部编版教材语文中考模拟试卷(含答案解析)

部编版教材语文中考模拟试卷(一)试卷说明:本卷共三大题29小题,共计120分,时量120分钟。
一、积累与运用(共24分)1. 下列加点的字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2分)A.眼眶.(kuàng) 殉.职(xún) 搓捻.(niǎn) 混.为一谈(hùn)B.确凿.(záo)伛.偻(yǔ)沆砀.(dàng)忧心忡.忡(zhōng)C.愧怍.(zuò) 棱.镜(léng) 镌.刻(juān) 坦荡如砥.(dĭ)D.自矜.(jīn)谒.见(yè)佝.偻(gōu)瞠.目结舌(chēn)2. 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2分)A. 荧光帐蓬络绎不绝沥尽心血B. 秀颀遏制吹毛求疵名副其实C. 谛造蔓延目眩神迷德艺双馨D. 荫蔽料峭大相径廷正襟危坐3. 下列句子中加横线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2分)A.时间真如行云流水,刚进入初中时的豪言壮语犹在耳畔,中考的决胜时刻就已经来临。
B.中国男子足球队厉兵秣马,计划在国际赛场上大放异彩,结果却以大比分惨败于国际三流球队,再次让人感到差强人意。
C.游玩途中不乏秀色美景:仰面遥望峰巅,但见色彩斑斓,彩霞满天;俯瞰清流,浮光掠影,清澈见底。
D.顺境和逆境都是人生常态,不因成功而固步自封,也不因挫折而一蹶不振,此之谓智。
4.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2分)A.能否全面打赢脱贫攻坚战,关键要做到因村因户因人施策,对症下药、精准滴灌,扶到点上、拱到根上。
B.把新冠肺炎诊疗救治纳入医保基金支付范围,确保患者、医院不因费用问题影响就医、救治,这是“人民至上”执政理念和社会制度优越性的重要体现。
C.《史记》被称为“百科全书式的通史”,主要是因为它是研究古代典章制度、人文历史、自然科学、经济文化的重要史料的原因。
D.为了有效防止流感病毒的泛滥和滋生,我们应做到勤洗手,常通风,注意个人卫生。
5.下列文学文化常识有误的一项是()(2分)A.古人对自己的谦称有“愚、鄙、敝、子”等,称对方或对方亲属有“令、尊、贤、仁”等,对尊长者的称谓有“足下、先生、大人”等。
2023年人教部编版语文九年级中考模拟题(一)(含答案)

2023年人教部编版语文九年级中考模拟题(一)(含答案)人教部编版语文九年级中考模拟题(一)(时间:120分钟分值:120分)班级: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 等级:一、积累与运用(29分)1.某班要在班会上诵读李大钊先生的《青春》,小勇试读时,碰到了以下三个问题,请你帮他解决。
(6分)青年循蹈乎此,本其理性,加以努力,进前而勿gù________后,背黑暗而向光明,为世界进文明,为人类造幸福,以青春之我,创建青春之家庭,青春之国家,青春之民族,青春之人类,青春之地球,青春之宇宙,资以乐其无涯之生。
乘风破浪,迢迢乎远矣,复何无计留春望尘莫jí________之忧哉?(1)依次给这段文字中的加点字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2分)A.循(xún) 迢(tiáo) B.循(dùn) 迢(zhāo)C.循(dùn) 迢(tiáo) D.循(xún) 迢(zhāo)(2)根据拼音在横线处填汉字,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2分)A.故汲B.顾及C.顾汲D.故及(3)请联系文段语境,帮小勇确定画线句中“资”的解释( )(2分)A.积蓄B.资质C.凭借D.资历2.依次填入下列横线上的成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4分)世园会北京园里,上演了一场花艺音乐秀,四位歌手化身花艺模特,带来《北京记忆》等歌曲,歌声在胡同里荡漾回旋。
花影、树影,云影、风声、水声、曲声,还有鸟语花香,无形之景,有形之景,________,成为世园会里一道别样的风景。
相比于耳熟能详的歌声,歌手身上的配饰更是________,那些配饰不是________的钻石玛瑙,而是与世园会主题________的花艺。
A.此起彼伏别有用心珠光宝气相辅相成B.相映成趣别具匠心花枝招展因地制宜C.相映成趣别具匠心珠光宝气相辅相成D.此起彼伏别有用心花枝招展因地制宜3.下列文学文化常识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4分)A.《唐雎不辱使命》《邹忌讽齐王纳谏》均选自国别体史学著作《战国策》,该书由西汉刘向编定,主要记述了战国时期的游说之士的政治主张和言行策略。
统编版九年级语文中考模拟复习练习题(含答案)

统编版九年级语文中考模拟复习练习题(含答案)一、基础知识部分。
(共26分)1.下列词语中加下划线字的读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
(2分)A 妖娆.ráo 怨怅.chàng 恪.尽职守kè持之以恒.hénB 风骚.sāo 停滞.zhì顿开茅塞.sai 强聒.不舍guoC 旁骛.wù阴晦.huì不省.人事shěng 孜孜..不倦zīD 恣睢.suī褴褛.lǚ五行.缺土xíng 前仆.后继pū2.下列成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2分)A . 陨落强聒不舍心无旁鹜红装素裹B . 愕然十拿九稳怒不可遏形销骨立C . 遵循鸠占雀巢随机应变相得益彰D.嬉闹扭捏作态言行相顾一代天娇3.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3分)A . 据业内专家估计,仅在我国,未来5年内大数据人才缺口就将超过130万人以上。
B.唱着毕业的骊歌,回眸初中生活的阴晴雨雪,七彩校园里回响着我们青春的誓言和浓浓的师生情谊。
C .《我们的小城》中收录的文章,以不同叙事方式抒写小城生活的方方面面,朴|实流畅的文字展现了一幅幅生动的小城图景,也表现了爱、恨、荒诞、困惑、美好和离别等复杂的人生况味。
D . 由于电影《摔跤吧,爸爸》以真情动人,使它取得了意想不到的成功,深受广大观众赞誉。
4.下列句中加下划线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3分)A.端午节包粽子、插艾叶、赛龙舟等传统习俗,已在我们的头脑中根深蒂固。
B.在第五届国际矿博会上,当看到世界最|大碧玺“长征火箭”时,我的脚步戛然而止。
C.5月22日恐怖分子在英国曼彻斯特了骇人听闻的恐怖袭击,造成22死59伤。
D.张大爷是个棋迷,连走路、吃饭、睡觉都在琢磨棋谱,真是乐此不疲。
5.下列文学常识正确的一项是( ) .(2分)A《就英法联军远征中国致巴特勒上尉的信》一文作者法国雨果,代表作有小说《巴黎圣母院》、《悲惨世界》、《战争与和平》和《九三年》等。
人教版中考语文模拟试卷及答案(一)

人教版中考语文模拟试卷及答案(一)研究必备,人教版中考语文模拟试题(一)及答案一、积累及运用(每题3分,共18分)1.下列各项中字形和加点字字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B、仄歪(zè)嶙峋(xún)干涸(gù)唯妙唯肖(xiào)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D.亵赌鸿鹄睥睨独具XXX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D.近年来,在种种灾害面前,各级政府防患未然,及时启动应急预案,力争把人民的生命财产损失降到最低限度。
4.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参加第二十一届冬奥会的中国体育代表团载誉归来,勇夺五金实现历史突破。
5.填入下面横线上的句子,排列恰当的一项是()要取得成功,首先要学会低头。
因此,你再优秀,再有名,也没有人愿意与你合作。
②这恰如演奏一支高昂的曲子,起首往往是低调的。
④低头,既是正确,也是对他人的一种尊重。
③什么时候都高昂着头,实际上是抬高自己,看低别人。
①你瞧不起别人,人家干吗要瞧得起你呢?B.②③④①6.下列关于名著中人物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文章中没有这道题目)研究必备,人教版中考语文模拟试题(一)及答案一、积累及运用(每题3分,共18分)1.下列各项中,字形和加点字的字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B、仄歪(zè)嶙峋(xún)干涸(gù)唯妙唯肖(xiào)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D.亵赌鸿鹄睥睨独具XXX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D.近年来,在种种灾害面前,各级政府防患未然,及时启动应急预案,力争把人民的生命财产损失降到最低限度。
4.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参加第二十一届冬奥会的中国体育代表团载誉归来,勇夺五金实现历史突破。
5.填入下面横线上的句子,排列恰当的一项是()要取得成功,首先要学会低头。
因此,你再优秀,再有名,也没有人愿意与你合作。
2019-2020年中考语文模拟试卷(4月份)(解析版)

2019-2020年中考语文模拟试卷(4月份)(解析版)一、填空题(共5小题,满分26分)1.根据汉语拼音写出汉字。
①lín选②jiǎo健③相得益zhāng④中流dǐ柱。
2.下面一段话中有四个错别字,把它们找出来填入表中,然后改正。
时光如梭,稍纵既逝。
人们常常在感叹人生,悲哀命运的时候,时光就匆忙划过。
其实,所有的衷叹,都原于过多贪婪与无谓的索取。
一旦事与愿违,心灵的堤坝瞬间崩溃。
其实,人生是一次长途拔涉,扎实走好每一步,珍惜沿途中的每一处风景,生活就是一种享受。
珍惜生活中的点点滴滴,珍爱生命的每一个人,懂得春赏嫩绿、夏赏花开、秋赏落叶、冬赏雪飘,看日出、观日落、追晨昔、赏夕阳……我们就会活得轻松愉快。
错别字改正3.默写古诗文名句,并写出相应的作家、篇名。
①,君子好逑。
(《诗经•关雎》)②怀旧空吟闻笛赋,。
(《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③,则不复也。
(《<论语>八则》)④落红不是无情物,。
(龚自珍《己亥杂诗》)⑤水何澹澹,。
(曹操《观沧海》)⑥,却话巴夜雨时。
(李商隐《夜雨寄北》)⑦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
(李煜《》)⑧而或长烟一空,皓月千里,,,渔歌互答,此乐何极。
(范仲淹《岳阳楼记》)4.下面这段话中有三处语病,请找出来并修改。
①许多仁人志士,从古至今以国事为己任,前赴后继,保卫祖国。
②通过这种可贵的爱国精神,使中华民族历经劫难而不衰。
③爱国就是对祖国的忠诚和热爱,热爱祖国的山河,热爱民族的历史,在危难之时英勇战斗,为祖国捐躯,都是爱国主义的表现。
④在五千年的发展历程中,中华民族养成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伟大的民族精神。
(1)第句,修改意见:(2)第句,修改意见:(3)第句,修改意见:。
5.名著阅读。
(1)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问题。
“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功夫。
”药引寻到了,然而还有一种特别的丸药:败鼓皮丸。
这“败鼓皮丸”就是用打破的旧鼓皮做成;水肿一名鼓胀,一用打破的鼓皮自然就可以克伏他。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20年人教部编版语文中考模拟试卷一、积累与运用(25分)1.请用正楷或者行楷将下面的诗句抄写在方格内。
(4分)2.给加点字注音,(1)馈. 赠 (2)风雪载.途 (3)j í 取 (4)花团锦cù 3.用诗文原句填空,其中第(2)题须填写作品名。
(9分)(1)宁为百夫长, 。
(杨炯《从军行》)(2) , 对影成三人。
(李白《 》)(3) ,家书抵万金。
(杜甫《春望》)(4)千里莺啼绿映红, 。
(杜牧《江南春》)(5)了却君王天下事, 。
(辛弃疾《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6) ,燕然未勒归无计。
(范仲淹《渔家傲·秋思》)(7) ,猛浪若奔。
(吴均《与朱元思书》)(8)而那过去了的, 。
(普希金《假如生活欺骗了你》)4.根据下面提供的汉字,运用对联知识补全下联。
(2分)凤凰鸣矣,于彼高岗。
梧桐生矣,于彼朝阳。
(《诗经》)夫鹓雏发于南海,而飞于北海,非梧桐不止,非练实不食,非醴泉不饮。
(《庄子》)【材料二】梧桐的“果毛”是一种过敏原,容易诱发皮肤过敏、过敏性鼻炎等疾病。
2017年起,江苏省气象服务中心与南京市绿化园林局合作,针对全市58条主干道4-6月份开展梧桐飘絮预报。
自从使用悬铃散抑制剂以来,南京部分路段的梧桐果球数量已经减少60%左右。
未来几年,“毛毛雨”有望缓解。
(扬子晚报网 2017年4月12日)▲6.有时,遇见一个人或遭遇一件事情会对一个人的人生产生深远的影响。
下面名著中的人物命运是否能印证这个说法?请任选一例加以分析。
(3分)二、阅读与理解(45分)(一)阅读下面古诗,完成7-8题。
(4分)夏初雨后寻愚溪(唐)柳宗元悠悠雨初霁,独绕清溪曲。
引杖试荒泉,解带围新竹。
沉吟亦何事,寂寞固所欲。
幸此息营营①,啸歌静炎燠②。
【注释】①营营:指追求奔逐。
②燠:yù,热。
7.久雨初晴,诗人独自来到清澈的愚溪,绕溪、引杖、、解带、、啸歌,迎接炎夏。
(仿照示例填空,每空两字。
)(2分)8.这首诗也写于柳宗元被贬永州期间,它与《小石潭记》表达的情感有何不同?(2分)(二)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9-12题。
(14分)芍药芍药与牡丹媲美,前人署牡丹以“花王”,署芍药以“花相”,冤哉!予.以公道论之。
天无二日,民无二王,牡丹正位于香国,芍药自难并驱。
虽别尊卑,亦当在五等诸侯之列,岂王之下,相之上,遂无一位一座,可备酬功之用者哉?历翻种植之书,非云“花似牡丹而狭”,则曰“子似牡丹而小”。
由是观之,前人评品之法,或由皮相而得之。
噫,人之贵贱美恶,可以长短肥瘦论乎?予于秦之巩昌①,携牡丹、芍药各数十种而归,牡丹活者颇少,幸此花无恙,不虚负戴之劳。
岂人为知己死者,花反为知己生乎?牡丹牡丹得王于群花,予初不服是论,谓其色其香,去芍药有几?择其绝胜者与角雌雄,正未知鹿死谁手。
及.睹《事物纪原》,谓武后冬月游后苑,花俱开而牡丹独迟,遂贬洛阳,因大悟曰:“强项若此,得贬固.宜,然不加九五之尊,奚洗八千之辱乎?”韩诗“夕贬潮阳路八千”。
物生有候,葭动②以时,苟.非其时,虽十尧③不能冬生一穗;后系人主,可强鸡人使昼鸣乎?正面宜向阳,此种花通义也。
然他种犹能委曲,独牡丹不肯通融。
处以南面即生,俾④之他向则死,此其肮脏⑤不回之本性,人主不能屈之,谁能屈之?(选自李渔《闲情偶寄》,有删改)【注释】①巩昌:府名,今属甘肃省。
②动:萌发。
③尧:传说中上古帝王名。
④俾:使。
⑤肮脏:读音kǎng zǎng,意为不屈不厄。
9.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
(4分)(1)予.以公道之(2)及.睹《事物纪原》(3)得贬固.宜(4)苟.非其时10.下面各项中加点字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2分)A. 署牡丹以.“花王”俯身倾耳以.请(《送东阳马生序》)B. 花似牡丹而.狭学而.不思则罔(《论语》)C. 或由皮相而得之.辍耕之.垄上(《陈涉世家》)D. 牡丹得王于.群花,贤于.才人远矣(《伤仲永》)11.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句子。
(4分)(1)岂人为知己死者,花反为知己生乎?12.对于“前人署牡丹以‘花王’,署芍药以‘花相’”的说法,作者李渔有怎样的看法?请结合两篇文章内容加以分析。
(4分)(三)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13—16题(13分)嘘契诃夫伊凡·叶果罗维奇·克拉斯努兴,一个第四流的报纸文章作家,夜深回到家,皱紧眉头,神色严肃,不知怎的,显得心事重重。
他在他的房间里闲走一阵,然后停住脚,揪乱头发,用莱阿替斯①准备为妹妹报仇的那种口气说:“一个人已经精疲力尽,精神劳累,心里又郁积着愁闷,可是对不起,你得坐下来写东西!这就叫生活!一个作家明明心情忧郁,偏偏要强颜欢笑给读者凑趣;或者明明心里畅快,却不得不按照编辑部的命令大流眼泪。
他灵魂里的这种痛苦的矛盾,为什么就没有人来描写一下?”他一面说,一面挥着拳头,转动眼珠……然后他走进寝室去,叫醒他妻子。
“娜嘉,”他说,“我要坐下来写文章了……劳驾,别让人家来搅扰我。
要是孩子哭喊,或厨娘打鼾,我就写不下去了……还有,替我烧点茶……再煎块肉排什么的……你知道,没有茶喝,我写不下去……只有茶,才能给我写作的精力。
”的神情,在写字他回到自己的房间,脱掉上衣,坎肩儿,靴子。
他脱得很慢,然后,现出委屈..台旁边坐下。
他把身子往圈椅的椅背上一靠,闭上眼睛,考虑他已经想出来的题材。
他听见他妻子穿着拖鞋提哩踏拉地走动,劈出刨花来烧茶炊。
不久茶炊的滚沸声和煎肉的咝咝声,传到他这儿来。
他妻子仍旧在劈刨花,还弄得火炉的门和风箱哗啦哗啦的响。
忽然间,伊凡猛一扭动,睁大惊吓的眼睛,嗅空气。
“天呐!炉子冒烟啦!这个讨厌的女人存心要毒死我!”他嘟哝着,皱起脸来做出一脸的苦相。
“”他跑进厨房,大闹一通。
过后不久,等到他妻子战战兢兢地踮起脚尖,给他送来一杯茶,他跟先前一样坐在安乐椅上,闭着眼睛,专心想他的文章。
他没动弹,拿两个手指头轻轻叩着他的脑门子,假装没觉得他妻子走过来……他的脸现出委屈的神气。
在下笔写题目以前,他按太阳穴,他扭动,他把腿从椅子底下抽出来,仿佛腿痛似的;要不然就懒洋洋地闭上眼睛,仿佛一只躺在沙发上的猫一样。
末了,他勉勉强强往墨水瓶那边伸出手去,脸上的表情就跟他在签署死刑执行令似的,他这才写下了题目……“妈,给我点水喝!”他听见他儿子的声音。
“嘘!”母亲说。
“爸爸在写文章呐!嘘!”爸爸写得飞快,飞快,既不涂改,也不停顿,几乎来不及翻篇。
摆放在书桌上的那些名作家的半身像似乎在想:“嘿!老兄,你可真行啊!”“嘘!”笔尖叫道。
“嘘!”那些作家说。
忽然,伊凡挺直腰,放下笔,听……他听见一种匀称单调的低语……那是尼古拉,隔壁房间的房客,在念祷告。
“我说呀!”伊凡叫道。
“劳驾,您不能小声祷告吗?您妨碍我写作啦!”“对不起,先生……”尼古拉胆怯地回答。
写满了五页,伊凡伸个懒腰,瞧一瞧表。
“天,已经三点钟啦,”他叨唠着。
“别人全睡着了,我呢……唯独我非工作不可!”昏昏沉沉,筋疲力尽,他的头往一边偏倒,他上寝室去叫醒他妻子,用有气无力的声调说:“娜嘉,再给我烧点茶吧!我……觉着浑身没劲了。
”他写到四点钟才罢手,要不是文章已经写完,真会一口气写到六点钟。
他就这样远远地避开别人的窥探,在自己的小窝里对那些不得不受他支配的人称王称霸。
这个暴君在这儿,在家里,跟我们在编辑部里常见到的那个低声下气、沉默寡言、毫无才华的小人物相比,是何等的不同!“我累极了,恐怕反倒会睡不着觉了……”他一面上床,一面说。
“我们的工作,这种倒楣的、没好处的苦工,弄得人的灵魂比肉体还要疲乏……我不如吃点澳化钾②的好……天知道,要不是为这一家子人,我早就丢掉这差使了……按编辑部的命令写文章真是要命!”他睡到中午十二点钟或一点钟,睡得又酣畅又踏实。
……啊!要是他是名作家,或成了名作家,要是他做了编辑,哪怕是副编辑呢,那他会睡得多么舒服,他会做什么样的梦,他会怎样伸懒腰啊!“他写了整整一夜!”他妻子脸上现出惊吓的表情,低声说。
“嘘!”谁也不敢说话,不敢走动,不敢弄出一点声音来。
他的睡眠是一种神圣的事,谁要是侵犯它,那个罪人就会为自己的过失大吃苦头!“嘘!”这个声音在这所房子里飘荡。
“嘘!”(选自《契诃夫小说》,安徽文艺出版社。
有删改。
)【注释】①莱阿替斯:莎士比亚的作品《哈姆雷特》中的人物。
②澳化钾:一种镇静剂。
13.概括说说伊凡在写作过程中依次遭遇了哪些打扰。
(3分)14.从全文来看,对于写作,伊凡为什么深感“委屈”?(3分)15.阅读文章,根据要求答题。
(4分)(1)“我要坐下来写文章了……劳驾,别让人家来搅扰我。
要是孩子哭喊,或厨娘打鼾,我就写不下去了……还有,替我烧点茶……再煎块肉排什么的……你知道,没有茶喝,我写不下去……只有茶,才能给我写作的精力。
”(几处省略号在文中有何作用?)(2)根据上下文,合理想象,为第六段画线处补写一个句子。
16.下列说法错误的...一项是()(3分)A.文章第七段划线的句子表现了伊凡在为报纸写文章时神圣与庄重的态度。
B.文中情节设置时有多处的伏笔和照应,使得文章结构严密、紧凑,环环相扣。
C.结尾处的“嘘”,表现大家对发出声响的恐惧之心并自觉保持一致,不敢发声。
D.小说刻画了伊凡夜间创作过程,用幽默讽刺的语言塑造了一个“暴君”形象。
(四)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17—20题。
(14分)说朋友之道冯英子“朋友”这个名称,在我们这个国家里是古已有之的,古代的“五伦”中间,就有“朋友”这一伦。
据后汉的郑玄说:“同师曰朋,同志曰友。
”看来朋与友之间,还有一点儿区别。
不过时移世迁,现在我们讲的朋友,大抵具有更广泛的意义。
“我们的朋友遍天下”,已经有些“四海之内皆兄弟”的味道了。
交朋友要讲一个“信”字。
《论语》讲到“吾日三省吾身”时,第二条就是“”,这个“信”,就是诚实、不欺之解。
朋友能成为诤友,就要能诚实、不欺,知无不言,言无不直。
因为诤者,争也。
能够在朋友面前以言相争,争出一个是非,希望朋友少犯错误或不犯错误,始称得上诤友。
可是要所有的朋友诚实、不欺,也非易事。
因为人的地位不断变化,友谊也常常随之升降。
刘邦在泅水做亭长的时候,当然同萧何、樊哙之流很有一点儿友谊,但一旦身登九五,他还是相信叔孙通的办法,要大讲“君臣之义”了。
陈余、张耳,落魄时患难与共,休戚相关,总算够得上朋友了吧。
但后来却变成你死我活的对头冤家。
一面信誓旦旦,一面翻脸不认人,“当面输心背面笑,翻手为云覆手雨”,你得意时锦上添花,你倒霉时落井下石,渐渐变成了后来的朋友之道。
无怪乎《今古奇观》中描写的那位楚国上大夫俞伯牙先生,老早就有“春风满面皆朋友,欲觅知音难上难”之叹了。
有人讲了一句“贫贱之交的反映。
不可忘”,史家就大书特书,好像从沙子中淘出了黄金一样,也正是这种情况....我以为倘要真正“信于朋友”,使朋友成为诤友,第一条是大家要有点儿雅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