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课堂教学的基本方法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是不是对于所有的 错误都必须纠正?
对于学生的表达练习,特别是口头表达练习,一般来说, 不必没错必纠。首先,要看错误的严重程度。所谓错误的严 重程度,是指该错误在多大程度上影响了交际的顺利进行。 如果错误严重影响了双方的理解,甚至造成误解,或者使交 际无法继续,那就一定要纠正。至于其他的错误,则不一定 都要纠正。其次,取决于表达练习的目的,是侧重于准确性 还是流畅性?如果是侧重准确性,则要求严一点,如果是侧 重流畅性,则不妨适当宽容一点。第三,纠正的错误应该是 学生可以理解的,与学生当前水平相适应的。
《汉语听力教程》(初级)第十一单元:在邮局 新课导入: 1.复习钱的表示法 2.复习量词 3.引入新课 和邮局有关的物品和量词 一张邮票 一套邮票 一个信封 一封信
《高级汉语口语》(下)第一课:有志者事竟成 导入: 学生之间分组简单问答:人们通常有哪些心愿? 你新学期的心愿是什么? 选两组学生作演示。 教师简单总结,导入本课学习。
暗示式的纠正,即不是明确地纠正学生的错误,而是采 用重述等方式把正确说法呈现给学生,如: …… 学生:都我们要去。 老师:我们都要去。 学生:对,我们都要去。 或者通过让学生自己重新说一遍等方式暗示学生自己改正 错误。如: 学生:都我们去? 老师:嗯? 学生:呃,我们都要去。
什么时候纠错 比较好?
在教学过程中会局部地修改教案和变更教案。
教师在拟制教案和执行教案过程中,还必须处理 好: 1.组织教学——教学内容的导入、展开、转换和 结束,以及提问和改错等 2.文化导入——文化导入和语言教学的关系、文 化导入的方法、以及跨文化意识的培养等 3.课堂教学与课外实践——课内与课外的关系和 课堂教学与课外实践的配合和方法
四、文化导入与跨文化意识的培养
(一)文化导入 1.文化导入的意义 学习新内容之前,进行文化导入,主要是提供或布置一 个中国的文化环境或文化背景,让学习者循着这种环境或背 景线索来理解并接受新的知识和内容。 (1)理解课文 (2)理解思维 (3)了解民俗 2.文化导入的内容 教学中所导入的文化内容大致可分为知识文化、交际文 化和习俗文化。
谁来纠正?
在大多数情况下,无疑是由教师纠正学生的错 误。但是,有时候也可以采用学生相互之间纠正对 方的错误,或者由学生自己纠正自己的错误的方式。 当然,这建立在学生对相应的规则已经有一定认识 的基础上,否则他不可能自我纠正的。这两种方式 肯定需要在教师的监控下进行,而且,教师应该对 学生自己纠正错误的能力有准确的判断。
三、组织教学
组织教学——就新内容的落实而言,指教师在执教过程 中组织和开展一系列的教学活动,主要是新内容的导入、展 开、转换和结束,以及提问和改错,将新内容进行分解、组 合、归纳,从而使学习者易于感知、接收、加工、记忆和应 用。 (一)教学内容的导入、展开、转换和结束 1.教学内容的导入 从导入的内容来看,有: (1)文化导入。如时代特征、社会风俗、人物关系、地 理位置、自然环境、历史沿革、经济体制等入手。 (2)旧知导入。利用学习者已掌握的知识导入新内容, 使之最大限度地接收和加工新的信息。
纠正错误要注意时机,一个基本原则就是不要 影响学生的连贯表达。如果只是一个暗示式的、简 单的纠正,可以紧接在错误之后,一般不会影响表 达的连贯性。当然,这钟纠正不y宜频率过高,否则, 如果讲话老是被人打断,被人纠正,总是让人不太 舒服,难免影响情绪。至于明确式的纠正,则应该 放在学生的发言结束之后的讲评阶段进行。这样可 以讲得比较透彻、从容,也有助于让全班学生从中 得益。
从导入方法看,有: (1)提问 (2)回忆 (3)复述 (4)讲述 (5)对比 (6)游戏 (7)练习 2.教学内容的展开和转换 教学内容的展开:用分解和合并的方法进行语言材料的 教和学。 分解——把整体的材料分拆成一个个部件来分析,如段落 的分解、句群的分解、句子的分解、语词的分解等。 合并——把一个个小的部件整合成较大的部件,如归纳段 落大意、归纳句子类型、归纳词语结构等。 教学内容的转换——从一个内容转移到另一个内容的教学 活动。转换的基本方式有二:一是重新导入,然后进行下一 材料的分解和合并;二是自然过渡或人为过渡。
2.学习材料的重点 确定学习材料重点的准则是: (1)既是课文所安排的语言点,又是学习者以前没有接触过 的新内容 (2)出现率比较高的词语; (3)学习者不容易辨别而又常用的同义词或有一个词素相 同的词语; (4)某一种表达功能常用的句式或句子; (5)课文所表达的有关中国文化习俗或价值观念的内容。
3.学习材料的难点 确定学习材料难点的准则是: (1)妨碍和影响理解课文内容的文化知识; (2)妨碍和影响理解课文内容的疑难句子; (3)语言点中极易受母语干扰的部分; (4)学习者说话和写作中经常性出错或故意回避的部分; (5)是汉语所特有的、又很难转化为技能的部分。 每一课要解决的难点不能太多,以一二个为宜。如果学 习材料的难点过于集中,则要设法在每一课堂中去展示和解 决。
6.文化内容的确定 讲什么,怎么讲,都必须考虑成熟,所讲的重点和关键 语句都需写进教案。 7.作业的布置 要注明教材中的哪几道题,如另行补充,则要附上练习题。 8.执教记录 教案执行完毕后,可写一点教学笔记,记录执教心得和学习 者反馈的情况。
(三)教案的修改和变更
修改和变更的项目只要在于: 1.教学目的、要求的拟定,其高低是否恰当? 2.原先确定的重点和难点是否符合学习者实际? 3.原先拟采用的教学方法是否需要改换? 4.教学步骤的先后顺序是否要重新安排? 5.词语解释、例句、问题和练习的再次补充。
7.讲解新课——由下列步骤组成: (1)朗读; (2)词语解释; (3)分段; (4)难句解释; (5)提问和回答; (6)归纳段落大意和中心思想; (7)语法点的讲授、操练和小结; (8)解释有关的文化内容。 8.巩固新课(课堂练习、复述或小结) 9.布置作业
(二)教案撰写的注意事项
1.教学目的、要求的撰写 要反映学习者的学习结果,且学习结果要有层次性:理 解、记忆、运用三个层次。 2.五大环节的安排 每个环节需要花多少时间应该大致框定。 3.教学步骤的组织 合理安排好教学步骤的先后次序。 4.例句的编排 除了书上的例句外,一般均需补充一些典型的例句等, 这些例句都要事先拟好,并落实在教案中。 5.问题的设计 教师的提问要经过有计划地周密设计,有连贯性、启发 性,并给学生创造性发挥的机会。上课准备发问的问题, 连同参考答案都要写进教案。
(五)提高教材可懂度
提高教材可懂度的方法一般有: 1.分段和归纳 2.难词难句的解释 3.语法规则的举例 4.问题设计 5.练习的设计和补充 6.利用图表和心理图式 7.情景的设计和营造
二、教案的撰写
(一)教案的构成要素
一份完整的教案,一般依照下列诸要素的次序撰写: 1.课文的教学目的、要求。 2.课时分配及分课时教学目的、要求。 3.教学的重点和难点 4.本堂课运用的教学方法 5.复习旧课 6.导入新课
(3)情景导入。导入的情景,可是真实情景、现实情景、 历史情景、想象情景,wenku.baidu.com以加深阅读和听力的理解、开展交 际会话、促进写作内容的想象和构思。 (4)图片导入。图片有人物图片、风景图片、示意图片、 表格图片、连环图片等,它们就是通过视觉形象,唤醒学习 者头脑中已有的跟图片类似的经验图片。 (5)教具导入。展示跟新内容有关的实物,如服饰、配 饰、小摆设、餐具、玩具、体育用品等等,可以在上课开始 时出示,有可以在课中出示,特别是很难讲清楚的语词,展 示一下实物,学习者就能一目了然。 (6)随机导入。临时利用周围发生的事,如节庆、生日、 天气、旅游、新闻等联系新内容,帮助理解新内容。
《汉语写作教程》第五课:访德二三事
新课导入: 教师提问:假期你们喜欢做什么? (分类板书学生回答要点,突出与“旅游”相关的词语): 看书、看朋友、逛街、爬山……旅游 教师提问:这个假期你去了什么地方? 学生表达:我去了…… 教师提问:在那儿有什么有趣的,或难忘的经历? 引导学生自由表达,并用上“了、过”,如: 我这个假期去/看/吃了…… 我以前没去/看/吃过…… 教师:到某地旅游,或在某地生活一段时间后,一定会有 很多见闻感受,是不是想告诉别人,或在日记里记下这些有 趣的、难忘的经历和感受?今天我们的学习内容就是:
一、课堂教学的准备
(一)对学习者先前学过的知识的了解
1.一般的文化程度和文化常识 2.目的语语言基础知识 3.目的语听说读写四种技能的掌握程度 (二)对学习者理解能力和接受能力的把握 1.学习者的概括能力 2.学习者的推理能力 3.学习者同化新知的能力
(三)对学习材料的地位和价值的分析 1.确认本课学习材料是后续知识的基础。 2.确认本课学习材料是培养某种技能的必要条件。 3.确认本课学习材料是交际活动中必须具备的文化知识。 4.确认本科学习材料是知识向能力转化的关键。 5.确认本课的学习材料与其他课的教材是并列的知识内 容或并列的功能意念。 (四)对学习材料的分析 1.学习材料的结构 对本篇课文的构成进行具体分析: (1)生词在课文中出现的情况和复现率。 (2)语言点在课文中的体现和落实情况。 (3)注释部分的内容。 (4)词语例释所作的词语辨析情况。 (5)练习落实课文、生词、语言点、功能点的情况。
中级汉语课:牵手一生是幸福还是谎言 结束部分: 1.小结本次课中重点出现的四个语法点: 一旦 拿……来说 何苦呢 ……也好……也好 2.总结本节课所学的课文内容 学习了课文前两个部分: 第一部分是正方观点,让学生概括正方的观点是什么。 第二部分是反方观点,让学生总结反方观点。
另外还布置了作业: 思考:牵手一生是由于爱还是其他原因?(下一节大家讨 论)
第六章 课堂教学的基本方法
课堂教学前需要做的工作: 一、对学习者的学习情况、汉语水平和接受能力 的了解和把握 二、对教学材料的分析和分解 教案——课堂教学准备的书面体现,是教师上课 的教学方案和教学工程蓝图。
教案一般包括以下几个内容: 教学目的或要求 教学难点和重点 教学环节的安排 教学步骤的链接 具体教学内容的分析、解释、提问、归纳、展示等
(二)提问和改错
1.提问。课文理解中设计的一系列问题一般是讲解课文的 纲目。问题一般有: (1)提示性问题:带着问题阅读。 (2)复述性问题:阅读以后回忆。 (3)剥笋性问题:边阅读边思考。 (4)归纳性问题:阅读以后思考。 2.改错。它是纠正学习者表达中出现偏误的有效方法。 学习者表达中出现偏误的原因和情况是不同的,因此教 师纠错也得区分错误的性质而分别对待: (1)大错误,有错必改。那些明显不符合汉语语法规则 的错句,如成分残缺、语序颠倒、搭配严重不当等偏误, 教师应有错必改,并指出错误缘由。
怎么纠正 错误?
纠正错误要讲究方式方法,不要挫伤学生的自尊心和积 极性。 从方式上看,纠正错误可以分为明确式的纠正和暗示性 的纠正。所谓明确式的纠正,就是明确告诉学生某个表达方 式有错误,不应该怎么说,应该怎么说。如: …… 学生:都我们要去。 老师:不不,要说“我们都要去”。“都”是副词,要 放在 动词前面。 (板书:都+V)
阅读课《北京的四合院》: 学生看课文前老师提问:北京的四合院是 什么样的建筑?
(2)小错误,适当提醒。那些用词不当能过得去的可迁就过 去,严重用错的则要加以纠正。 (3)一时失误,可让学习者自己修正或相应改正。这样可以 提高学习者学习汉语的积极性和自信心。
关于“纠错”:
1.是不是所有的错误都必须纠正? 2. 怎么纠正? 3. 什么时候纠正错误比较好? 4. 谁来纠正?
教学内容的展开和转换的具体做法如下: (1)理解类的材料,一般通过提问、回答、复述等方式。例 如听力课、精读课和泛读课。 (2)记忆类的材料,一般通过讲—练 、练—讲、边讲边练 等方式。例如词语例解、语法等内容。 (3)应用类的材料,一般通过练习和应用的方式 3.教学内容的结束 常用的结束形式有: (1)小结形式 (2)思考形式 (3)归纳形式 (4)复述形式 (5)朗读形式 (6)讨论形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