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空间与创新理论发展脉络与思考-中国浦东干部学院

合集下载

地理时空格局的演变与分析

地理时空格局的演变与分析

地理时空格局的演变与分析近年来,随着全球化的深入发展,地理时空格局正在发生着翻天覆地的变化。

这种变化既在地理空间上显现,也在时间维度上呈现。

本文将从不同维度对地理时空格局的演变进行分析与探讨。

首先,从空间维度来看,全球化的进程使得世界各地的联系日益紧密,地理空间的收缩正在加速。

过去,跨国贸易主要集中在沿海城市,如纽约、伦敦和东京等。

然而,随着交通和通信技术的飞速发展,内陆城市也逐渐走入全球贸易的舞台。

例如,中国的内陆城市成都和重庆因其优越的地理位置和良好的基础设施而吸引了许多跨国公司的投资。

这种地理时空格局的演变,不仅为地方经济发展提供了新的机遇,也促进了区域间的互动与合作。

其次,从时间维度来看,随着交通和通信技术的快速发展,人们的交往距离被大幅缩短,时间延展性得到极大提高。

过去,国际商务活动需要花费数天或数周的时间才能完成。

然而,如今仅需数小时就可以完成整个过程。

这一变化极大地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和工作方式。

人们可以更加自由地选择居住地点,不再受限于距离和时间的限制。

同时,地理时空格局的演变也为全球旅游业的繁荣带来了机遇。

人们可以更便捷地实现远程旅行,探索世界的美景。

这种时空格局的演变,同时也向我们展示了人类社会文明的进步与创新。

此外,地理时空格局的演变还与自然灾害和环境变化密切相关。

随着全球气候变暖的问题日益严峻,各地频繁发生的自然灾害已经对地理时空格局产生了重大影响。

例如,许多地区的海平面上升导致了海岸城市的淹没和生态系统的破坏,迫使人们进行迁徙和重建。

此外,干旱、洪水和风暴也经常威胁到人们的生命和财产安全。

这些自然灾害的发生和地理时空格局的变化之间存在着密切的联系,需要我们采取积极的措施来应对气候变化和环境问题,以实现可持续发展。

总之,地理时空格局的演变是多重因素交织而成的结果。

全球化、交通和通信技术的飞速发展,以及自然灾害和环境变化等因素的影响,共同塑造了当今世界的地理时空格局。

了解和分析这些变化对于我们更好地适应和引导未来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地理空间与创新:理论发展脉络与思考

地理空间与创新:理论发展脉络与思考
中 图 分 类 号 : 19 9 F 2 . 文 献 标 识 码 : A D I 1 . 9 9 j i S . 0 4 9 7 . 0 2 0 . 1 O :0 3 6 / . S F 10 — 4 9 2 1 . 3 0 0 I
1 在 “ 理 已死 ” 论 中重 新 发 现 地 理 空 间 的 意义 地 争
( 中国 浦 东干 部学 院教 学 研 究 部 , 海 2 10 ) 上 02 4
摘 要: 为回应“ 理已死 ”“ 地 、 地理不再重要 ” 的质疑 , 经济地理学者通过创新与空 间关系 的研究 , 重
新 发现 了地 理 空 问 的意 义 。 新 互动 研 究 表 明 , 纯 的地 理 邻 近 并 不 能促 进 区 域 创 新 , 了地 理 邻 创 单 除 近 之 外 , 新 主体 之 问需 要 建 立 组 织邻 近 和 认 知 邻 近 。 创 新研 究 中 的地 理 空 间 已经 不 再 是 简 单 的 创 地理 距 离 的邻 近 , 而是 由地 理 邻 近 与 组织 邻 近 及 认 知 邻 近 构 成 的 多 维 空 间 。 虽 然 地 理 邻 近 既 非 促 进 创 新 的 充 分 条 件 , 非必 要 条 件 , 地 理 邻 近 能 够 促 进 创 新 主 体 问 认 知 邻 近 和 组 织 邻 近 关 系 的 也 但
研 究地 理邻 近和 因此 而成 的空间集 聚现象 。 些传统 研 究视角 认为 , 这 经济 主体 在追 求经济 利 益 的时候, 会从 与 同行 、 客 、 争对 手 的邻 近所 产生 的正 外部 性 中受 益 , 顾 竞 这些 正外 部性主 要
包括运 输 费用 的节约 、 享劳动 力 市场和基 础 设施等 Ⅱ。 共 ] 2 世纪 8 0 0年代 以来 , 卷全 球 范 围的经 济 自由化 风潮 , 之现 代交 通 、 讯 技术 、 产 席 加 通 生 技术 革新 浪潮 的推 动, 生产要 素得 以更 加容 易地跨 越 国界在 全球 范围不 停地 流动 。以前基 于 空问 的主 要 问题 ( 典型 的如 运输 费用 ) 正在 被现代 信 息 、 通讯 技 术逐 步 消解 , 资本 、 地 、 土 劳动 力等 传统 空 间要素对 经济 活动 空 间布 局 的影 响正在 消失 或减 弱,于 是一 些研 究者提 出

中国浦东干部学院的组织文化

中国浦东干部学院的组织文化

中国浦东干部学院的组织文化吴涛一.单位简介中国浦东干部学院是中组部管理的中共中央直属事业单位,日常工作由上海市委负责,学院实行理事会领导下的院务委员会负责制。

学院是对党政领导干部,企业经营管理者,专业技术人员和军队干部进行改革开放意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信念,现代化建设只是和能力教育以及开展国际培训交流合作的国家基地。

学院坐落于上海市浦东新区中心腹地,占地面积619亩(含水面),建筑面积11万平方米,拥有行政中心,教学中心,会议中心,图书馆信息中心,文化中心,国际交流中心,餐饮中心,以及宿舍楼等15栋单体建筑。

教学设施先进,可同时容纳800人在校培训。

校园绿化率达79%,三面环水,景色怡人。

学院内设办公厅,教务部,培训部,教学研究部,科研部,对外交流与培训开发部,信息技术部,人力资源部等8个部门。

遵循“实事求是,与时俱进,艰苦奋斗,执政为民”的办学要求,本着“忠诚教育,能力培养,行为训练”的培训理念,中国浦东干部学院将建设成为具有国际性,时代性,开放性特点的国内一流,国际知名的新型干部学院。

二.组织文化体系中国浦东干部学院的目标和使命,决定了它从一开始就必须建设与之相匹配的组织文化。

从我们党的历史看,中国干部教育机构具有优良的组织文化传统,毛泽东同志为中央党校题词“实事求是”,就是干部教育机构组织文化的核心理念和精髓。

新时期,党中央强调要“联系实际创新路,加强培训求实效”,并确定了“实事求是,与时俱进,艰苦奋斗,执政为民”的办学总要求,也是新时期干部教育机构组织文化建设的总目标,总方针。

干部教育机构的组织文化是一种教育的软环境,也是机构特色的形象显示和识别系统。

依据CIS策略理论,中国浦东干部学院的组织文化建设实际上就是学院综合形象的整体构思,设计,实践和展示。

因此,学院的组织文化是一个具有学院个性特色的系统的综合识别体系。

它包括MIS,即理念识别系统;BIS,即行为识别系统;VIS,即视觉识别系统。

初中生地理空间思维能力培养的研究

初中生地理空间思维能力培养的研究

初中生地理空间思维能力培养的研究作者:张轶贤耿鹏旭孙建国彭剑峰来源:《科技风》2024年第03期摘要:本文在地理空間思维能力概念界定的基础上,分别设计了中学生地理空间思维能力测试(学生)及中学生地理空间思维能力培养现状(教师)调查问卷。

通过对调查数据的整理分析,发现在当前地理空间思维教学中,无论是在学生的“学”还是教师的“教”上都存在一些问题,最后针对发现的问题提出一些培养策略和教学建议,以期对今后的教学有所帮助。

关键词:中学生;地理空间思维能力;培养策略一、概述地理空间思维能力是指在地理空间概念的前提下,借助空间的想象融合空间思维的规律以及方式,最后了解与地理事物的空间分布、联系、变动相关的思维能力[1],或借助图形对地理问题进行各种空间维度、逻辑思维的心理活动[2]。

实质上,地理空间思维能力就是指在掌握基本地理知识与图表分析基本技能的基础上,对地理事物空间感知、地理事物间的相互关系进行逻辑分析,解释一定地理现象产生的原因、规律,最终解决地理问题的一种能力,主要包括地理空间感知能力、地理空间记忆能力、地理读图分析能力、时空动态推理能力、地理空间想象能力、地理空间综合思维能力。

国外学者对地理空间思维能力的研究开始较早,主要对地理空间思维的概念界定、地理空间思维能力的组成要素、地理空间思维的测量、影响要素、发生机制、发展规律等方面进行了深入的研究[3]。

我国对地理时空思维能力的研究起步较晚,主要对地理空间思维的概念、空间思维的培育途径等方面进行了研究[4]。

袁孝亭认为,地理空间理论是“核心地理理论”[5],鲁学军将地理空间能力界定为对地理事物的知觉继而获取空间特征、辨识空间格局的能力[6],徐志梅[4]认为地理空间思维能力的划分要由大的空间尺度为根基,关注地理事物间的关系,对如何培养中学生的空间思维能力研究主要集中在运用地理信息技术方面,培养地理空间思维的策略研究明显不足。

为促进学生地理空间思维的进一步发展,提高教学效果,探究操作性强、可持续使用的空间思维能力的培养方法显得尤为紧迫和重要。

erqikegai

erqikegai

二期课改理论与实践篇目索引(2007.1-12)新课程理念下的绿色教学/丁静舞(舟山市普陀三中)//素质教育大参考(上海).—2007,no.1A..—P.9“双自主发展教育”促师生共同发展/任博生(上海市位育中学)//素质教育大参考(上海).—2007,no.1A.—P.26新课程改革难以持续推进的原因分析/程富蒙(南京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素质教育大参考(上海).—2007,no.2B.—P.8新课改背景下的学校教育评价改革/纪明泽(华东师范大学)//素质教育大参考(上海).—2007,no.2B.—P.11校本课程开发的相关因素分析/刘彩霞//素质教育大参考(上海).—2007,no.2B.—P.44新课城市是中学生院学习能力的培养/钱美芳(南通市第二中学)//素质教育大参考(上海).—2007,no.2A.—P.23对课堂“自主、合作、探究”学习的冷思考/李慧芳(绍兴市柯桥中学)//素质教育大参考(上海).—2007,no.2A.—P.53校本课程开发中课程整合的探索/李玉珠//素质教育大参考(上海).—2007,no.1B.—P.33新课程的重要切入点—如何培养中学生良好的质疑习惯/郭瑞春(苏州市苏苑高级中学)//素质教育大参考(上海).—2007,no.1B.—P.56实施新课程教学必须正确处理四个关系/苏耕水(厦门同安第一中学)//教育艺术(北京).—2007,no.1.—P.56新课程数学教学中学生非智力因素的培养/周建洋(江苏清江中学)//教育艺术(北京).—2007,no.1.—P.58对新课程部分内容的思考/曾纯红(广东龙川县谷前中学)//教育艺术(北京).—2007,no.1.—P.60数学新课程教学的困惑与解码/梁丽庆(佛山市顺德区勒流中学)//教育艺术(北京).—2007,no.2—P.60可城市是:教育变革的秘密所在—第八届两岸三地课程专家论坛略吉/青木(本刊记者)//人民教育(北京).—2007,no.1—P.40寻找理想与现实的桥梁—浙江省杭州市按记录实验学校的课程规划实验/赖配根(本刊记者)//人民教育(北京).—2007,no.1—P.43建构创新课程/强光峰等(泰安市教科所)//人民教育(北京).—2007,no.3-4—P.19实施创新教学/齐健(山东教育学院)//人民教育(北京).—2007,no.3-4—P.31新课程发展中学校文化的重建/何娟(乐山师范学院)//教学与管理(太原).—2007,no.1—P.9新课程精神观照下的听课观念变革/林存华等(中国浦东干部学院)//教学与管理(太原).—2007,no.1—P.34语文阅读教学中如何实施“对话”/祁正飞(华东师范大学)//教学与管理(太原).—2007,no.1—P.61新课程数学教学设计应树立的五种意识/王丽君(浙江慈禧教师进修学校)//教学与管理(太原).—2007,no.1—P.63简析课程改革中的教师认同感/王文岚(华南师范大学)//上海教育科研(上海).—2007,no.2—P.28落实二期课改方针倡导有效教学模式—有效教学的理论与实践专题研讨会综述/沙力//教育参考(上海).—2007,no.1—P.24课程改革的实践惰性及其成因/王帅//教育参考(上海).—2007,no.2—P.49用良知扬起新课改的风帆/段雪芹//教育参考(上海).—2007,no.2—P.52也论“中国国情与课程改革”—兼与王本陆同志商榷/应学俊(芜湖市教育学院)//全球教育展望(上海).—2007,no.1—P.40课程实施研究:理论转向与研究焦点/于泽元(西南大学)//全球教育展望(上海).—2007,no.1—P.63论新课程背景下的教学观/余文森(福建师范大学)//新课程(上海).—2007,no.1—P.8理性分析规范操作成绩显著—校本课程开发的实践探索/马向阳艾瑞堂(海口市第一中学)//新课程(上海).—2007,no.1—P.42物理认知策略教学:框架与案例/熊赟华(上海市宜川中学)//新课程(上海).—2007,no.1—P.54怎样培养教师的课程设计能力/朱权华(上海奉贤区教师进修学院)//新课程(上海).—2007,no.1—P.59课程改革背景下充分发挥课堂笔记的生成作用/郭嫒(辽宁师范大学)//现代中小学教育(长春).—2007,no.1—P.19现代教学实践中“以学生为主体”的反思/耿翠娥(南京师范大学)//现代中小学教育(长春).—2007,no.1—P.23浅论影响课堂教学生成有效性的因素/李云吾丁琬琰(温州市实验中学)//现代中小学教育(长春).—2007,no.1—P.30生动-互动-感动型英语阅读课堂教学模式/王永美(宁波市四明中学)//现代中小学教育(长春).—2007,no.1—P.49新课程经验化与学习环境建构/彭虹斌(华南师范大学)//课程教材教法(北京).—2007,no.2—P.15论英语课程理念向教师个体观念的转化/黄远振(福建师范大学)//课程教材教法(北京).—2007,no.1—P.78探讨新课程下的说课/应周武(缙云壶镇中学)//中学物理(哈尔滨).—2007,no.1—P.3实施科学素养教育培养终生学习乐趣—解读香港《物理课程指引》/姚蓓(暨南大学)//中学物理(哈尔滨).—2007,no.1—P.10如何在课堂教学中落实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徐金红(通州市高级中学)//中学物理(哈尔滨).—2007,no.1—P.18感悟在新课程背景下的上海高考“辨析题”/孙俊(江苏阜宁中学)//中学物理(哈尔滨).—2007,no.1—P.42面对新课程的思考/吴加澍(义乌中学)//物理教学(上海).—2007,no.2—P.8上海二期课改中物理课堂教学设计/陆伯鸿(上海市教委)//物理教学(上海).—2007,no.1—P.14新课程下物理作业的创新设计/袁国道(庐江第四中学)//中学物理教与学(上海).—2007,no.1—P.16普通高中课程物理教材整体设计/彭前程(人民教育出版社)//中学物理教与学(上海).—2007,no.2—P.4新课程理念下的物理习题设计/孙晓林袁海泉(苏州大学)//中学物理教学参考(西安).—2007,no.1-2—P.28新课程下高中物理实验教学资助探究模式的构想与实施/王军晖(浙江师范大学)//物理实验(长春).—2007,no.1—P.27对新课程标准的几点思考/王笑虹(深圳皇岗中学)//上海中学数学(上海).—2007,no.1-2—P.34新课程标准下新课引入的探讨/沈保琪(上海市张堰中学)//上海中学数学(上海).—2007,no.1-2—P.37以问题为中心推动课堂教学/纪尧兵(盐城市龙冈中学)//上海中学数学(上海).—2007,no.1-2—P.44挑战自我再谱新章—与中学中老年数学教师谈如何适应新课程改革/刘淑珍(绍兴文理学院)//中学数学教学参考(西安).—2007,no.1-2—P.114高中新课程数学史选讲的教学设计/柳笛(华东师范大学)//数学教学(上海).—2007,no.2—P.45新课程:实践与反思/张淑伟(河南省新密市教师进修学校)//中小学教师培训(长春).—2007,no.1—P.33新课程背景下中小学教育科研工作的新取向/李世春(阜新市教师进修学院)//中小学教师培训(长春).—2007,no.1—P.61习惯养成获益终生—构建新课程理念下“大语文习惯养成”/王海萍(邹平县台子中学)//中小学教师培训(长春).—2007,no.2—P.33还政治课堂以生活本色—高中政治新课程“生活逻辑”解读/鲁新民(杭州市长征中学)//中学政治及其他各科教与学(北京).—2007,no.1—P.13普通高中新课程生物教学与评价的案例评析/杨计明(广州市教育厅)//中学政治及其他各科教与学(北京).—2007,no.1.—P.15浅析新课标理念下高中生物技能体系的构成/程晴华(南京师范大学)//中学政治及其他各科教与学(北京).—2007,no.1—P.18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新课改下高中生物实验探讨/李欢颜(嘉兴第五高级中学)//中学政治及其他各科教与学(北京).—2007,no.1—P.32从“两个方式”的转变看生物新课程的“导”与“学”/魏莲花刘功正(湛江市教育局)//中学政治及其他各科教与学(北京).—2007,no.1—P.57新课程背景下思想品德教学的价值追求/刘建德(常德市教科所)//中学政治及其他各科教与学(北京).—2007,no.2—P.4中学体育新课程标准出现的不适宜及对策研究/陈斌(福州第一中学)//中学政治及其他各科教与学(北京).—2007,no.2.—P.11正确理解新体育课程“以学生发展为中心”的理念/季浏(华东师范大学)//中学政治及其他各科教与学(北京).—2007,no.2.—P.15新课改下“生物学”探究性学习刍议/唐林(江西省南城县第一中学)//中学政治及其他各科教与学(北京).—2007,no.2.—P.38浅析新课标下的几对关系/刘其中(蓬莱市第四中学)//中学政治教学参考(西安).—2007,no.1-2—P.61找出“关键词”解读新课标/肖明亮(岳阳市岳阳中学)//中学政治教学参考(西安).—2007,no.1.-2.—P.63新课改下思想政治教师应注重自我反思/谢仰贵(福建长汀县河田中学)//中学政治教学参考(西安).—2007,no.1-2.—P.123展示新课堂体验新理念换发新活力/胡碧漪(浙江丽水中学)//思想政治课教学(北京).—2007,no.1.—P.23思想政治新课程血液评价改革构想/曾建明(厦门市第六中学)//思想政治课教学(北京).—2007,no.1.—P.27创建教学理念提高教学质量/缪礼端(湖南师大附中)//思想政治课教学(北京).—2007,no.2.—P.8新课标条件下传统教学方法的运用/郑楚彬(广东省普宁市第二中学)//思想政治课教学(北京).—2007,no.2.—P.28新课程下化学教学过程与方法的思考与策略/杨军(鉴湖中学)//化学教学(上海).—2007,no.2.—P.26浅议高中化学新课程必修模块的主要教学策略/胡久华(北京师范大学)//化学教学(上海).—2007,no.2.—P.29浅谈新课程下初中化学教学中的探究式学习/陈思学(崇明县育林中学)//化学教学(上海).—2007,no.2.—P.32新课程理念下创设“问题情境”的途径/苏维礼(淮北市前岭矿中学)//中学化学(哈尔滨).—2007,no.1.—P.2谭新城中开设“化学与生活”的教学体会/袁艳(贵阳市第二十一中)//中学化学(哈尔滨).—2007,no.1.—P.4新课程下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侯著宏(孝感市第一高级中学)//中学化学(哈尔滨).—2007,no.1.—P.5新课改背景下课堂教学模式初探/汪中还(江苏省邗江中学)//中学化学(哈尔滨).—2007,no.2.—P.2“探究-创新”教学模式在化学教学中的应用/魏鹏宇(大庆市第一中学) //中学化学(哈尔滨).—2007,no.2.—P.4新课表下的化学教学要重视学生表达能力的培养/唐维祯(云南师范大学附中)//中学化学教学参考(西安).—2007,no.1-2.—P.21新课程:给学生终生难忘的学习体验/庄德刚(苏州市相城区陆慕高级中学)//中学化学教学参考(西安).—2007,no.1-2.—P.32新课程化学教学中合作学习的思考/李永红(佛山市教育局)//中学化学教学参考(西安).—2007,no.1-2.—P.34浅谈对中学化学新课程改革认识的误区/朱如昌(福安市第一中学)//中学化学教学参考(西安).—2007,no.1-2.—P.44从绿色化学视角例析高中化学教科书实验设计的变化/阎红梅(河北师范大学)//中学化学教学参考(西安).—2007,no.1-2.—P.47新教材必修课程教后感/邢入德(黄埭中学)//中学化学教学参考(西安).—2007,no.1-2.—P.49“好问题”背后蕴含着高质量的思维—对新课程探寻“好问题”的思考/包朝龙(衢州第二中学)//中学化学教学参考(西安).—2007,no.3.—P.17建模思想在化学学习中的几种应用/王敬义(象山第二中学)//中学化学教学参考(西安).—2007,no.3.—P.20从课程结构变革看高中化学教育发展面临的机遇与困难/何永红(扬州大学)//中学化学教与学(北京).—2007,no.1.—P.4新课程理念下基于多元智能理论的化学教学评价观/姜幸光(宁波鄞州高级中学)//中学化学教与学(北京).—2007,no.1.—P.9化学新课程理念和科学探究方法实施的案例研究/李静雯(南京师范大学)//中学化学教与学(北京).—2007,no.1.—P.23化学新课程课时教学目标设计与表述的基本策略(一、二)/洪碧瑜(泉州市教育科学研究所)//中学化学教与学(北京).—2007,no.1.—P.29,31新课程理念下高一化学作业的设置探究/张国兰(莆田六中)//中学化学教与学(北京).—2007,no.1.—P.33二期课改高中化学教材实验的特点及实施模式/李文亮(上海市东辉外国语高级中学)//中学化学教与学(北京).—2007,no.1.—P.40语文课改呼唤价值思想/程红兵(上海建平中学)//语文教学通讯(太原).—2007,no.1.—P.11新课改背景下阅读教学现状的反思/褚兴中(四会市四会中学)//语文教学通讯(太原).—2007,no.1.—P.72007年新课标语文考纲新在哪里?/冯涛(山东滕州市第五中学)//中学语文教学(北京).—2007,no.2.—P.70试论语文课程标准的“语感”观/邵统亮(苏州大学附属中学)//中学语文教学(北京).—2007,no.3.—P.15高中语文新课程实施面面观/潘涌(浙江师范大学)//中学语文教与学(北京).—2007,no.2.—P.4高中语文新课程:下一步你该如何走/苏盛葵(海南教育研究培训院)//中学语文教与学(北京).—2007,no.2.—P.12实施语文新课程的三点反思/严景东(安徽师大附中)//中学语文教与学(北京).—2007,no.2.—P.14聚焦语文课程改革深化课堂教学研究/张机武(本刊主编)//中学语文教学参考(西安).—2007,no.1-2.—P.卷首高中英语新课标教法:愉快教学/黄少真(邵武市第四中学)//中学外语文教与学(北京).—2007,no.1.—P.12新课程标准实施过程中的难点及对策/王治娴(北京市六一中学)//中学外语文教与学(北京).—2007,no.2.—P.14新课程理念下高中地理试题编制的思考/彭琰清等(宜兴市中小学教学研究室)//地理教学(上海).—2007,no.1.—P.20新课标下地理教师的多重角色/张玉强(江苏沛县第五中学)//地理教学(上海).—2007,no.2.—P.34鸳鸯绣出凭君看欲把金针度与人—2006年广东省高中历史新课程教学观摩与交流研讨会综述/鲁力(华南师范大学)//中学历史教学(广州).—2007,no.1-2.—P.84高中新课程教学方式的思考和探索/陈立信(福建省连城二中)//中学地理教学参考(西安).—2007,no.1-2.—P.11高中地理新课程的过程性评价方法/窦立祥(扬州大学附中)//中学地理教学参考(西安).—2007,no.1-2.—P.14新课标下的高中地理课堂教学设计/李石永(华南师范大学)//中学历史、地理教与学(北京).—2007,no.1.—P.45新课程下历史开放性作业的探索/夏如君(奉化市江口中学)//中学历史、地理教与学(北京).—2007,no.1.—P.55新课程背景下的好课应该是什么样的/李桦(安徽无为中学)//中学历史、地理教与学(北京).—2007,no.3.—P.8高中历史新课程:构建学业水平测试体系的设想/陈伟国(徐州市教育局)//中学历史、地理教与学(北京).—2007,no.3.—P.38例说新课程理念的历史课堂教学设计/黄燕(上海市曹杨二中)//中学历史教学(西安).—2007,no.1-2.—P.51新课程背景下增强历史教学有效性摭谈/谢国平(西安市第三十中学)//中学历史教学(西安).—2007,no.1-2.—P.59新课程背景下的中学历史教学—聂幼犁教授做客中国历史课程网回答网友问答实录/朱继军(华东师范大学)//中学历史教学(西安).—2007,no.3.—P.4用新课程理念指导历史课堂教学实践/叶德季(阜阳市教研室)//中学历史教学(西安).—2007,no.3.—P.18高中新课程课堂教学的问题与反思/孙才周(东海市教研室)//历史教学(天津).—2007,no.1.—P.39新课程高中历史教学的困惑和试验探索/周道贵(邹容市教育局)//历史教学(天津).—2007,no.3.—P.27按新课程理念促进高中生物学集体备课/张从福(南京市金陵中学)//生物学教学(上海).—2007,no.1.—P.12新课程理念下生物常规教学创新设计的基本途径和方法/徐红铃(上海市师范大学附中)//中学生物教学(西安).—2007,no.1-2.—P.4新课程教学的灵魂-让教育学活起来/邱敏(徐州市铜山中学)//中学生物教学(西安).—2007,no.1-2.—P.6与专家对话:中学生物新课程的实践与反思—与人教社专家的网上远程对话交流活动//中学生物教学(西安).—2007,no.1-2.—P.8在新课标实施中切实加强模型方法的教育/于梅(烟台市教育科学研究所)//中学生物教学(西安).—2007,no.3.—P.17浅谈新课标下一堂好课的评价标准/胡秀隽(深圳市碧波中学)//中学生物教学(西安).—2007,no.3.—P.22新课程实施中生物学科命题的思考与实践/金海尔(齐齐哈尔市教育教学研究院)//中学生物教学(西安).—2007,no.3.—P.46新课程中教师应具备的教学技能/张英(唐山市第36中)//教育艺术(北京).—2007,no.4—P.57成为有课程智慧的教师/刘良华(华南师范大学)//基础教育(上海).—2007,no.3—P.39高中新课程与教学新理念/唐桂春(北京市通州区教师研修中心)//北京教育(北京).—2007,no.4—P.57浅谈新课程实施中的快乐教学/胡乔翰(湖南省涟源一中)//素质教育大参考(上海).—2007,no.4A—P.8新课程下课堂教学改革的反思/陈科频(福建师范大学)//素质教育大参考(上海).—2007,no.4A—P.49视频案例研究—新课程背景下教师培训的有效方式/成效俊(上海卢湾区教师进修学院)//素质教育大参考(上海).—2007,no.4A—P.52新课程改革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分析/马健生//素质教育大参考(上海).—2007,no.5B—P.9新课改下,什么样的教师才是理想的教师/杨滢(西南大学教育学院)//素质教育大参考(上海).—2007,no.5A—P.33在优化环境中促进课堂交往/吕庆东(南京市盘城中学)//素质教育大参考(上海).—2007,no.5A—P.53创设教学情景激发学生兴趣/肖华(山东省胶南市第四中学)//素质教育大参考(上海).—2007,no.5A—P.55新课程呼唤中小学音乐教师教学行为的全方位转变/张辉(吉林艺术学院)//现代中小学教育(长春).—2007,no.3—P.70语文新课程:从问答走向对华/姜洪根(江苏省镇江中学)//新课程研究(武汉).—2007,no.3—P.9涉及性试验:新课程实验教学新模式/谢志东(赣南师范学院)//新课程研究(武汉).—2007,no.3—P.13新课程理念及其对教师角色的影响/康钊(西华师范大学)//新课程研究(武汉).—2007,no.3—P.49实施新课程,教师要有哲学素养/易安定(陕西省旬阳县师训教研中心)//新课程研究(武汉).—2007,no.3—P.52新课程理念下有效课堂管理策略刍议/史巍(天津师范大学)//新课程研究(武汉).—2007,no.3—P.58新课改下高中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现状透视/王宁(陕西师范大学)//新课程研究(武汉).—2007,no.3—P.65新课程:呼唤学校重视体验式教育/赵佩旋(长江大学)//新课程研究(武汉).—2007,no.4—P.6新课程标准适切性的两难处境—基于课程改革功能的反思/张计兰(南京师范大学)//新课程研究(武汉).—2007,no.4—P.10新课程背景下构建青少年户外运动课程的思考/李大春(广西教育学院)//新课程研究(武汉).—2007,no.4—P.60新课程理念下中小学英语教学需要处理的几个辩证关系/张献臣(课程教材研究所)//课程教材教法(北京).—2007,no.4—P.41初中物理新课程实施情况调查报告/韩琴等(山西师范大学)//课程教材教法(北京).—2007,no.4—P.52新课改实验中课程实施问题的反思/林淑媛(广州市教育局)//课程教材教法(北京).—2007,no.3—P.11浅谈新课程“三维目标”的确立与编写/王连高(余庆县烟松中学)//当代教育(北京).—2007,no.3—P.41浅谈新课标下对中学体育教师素质的要求/肖锋(遵义县新舟中学)//当代教育(北京).—2007,no.3—P.19解读政治学科在新课改下的学生资源/钱蓉(杭州市夏衍中学)//现代中小学教育(长春).—2007,no.4—P.7从“中间人”到“中坚力量”—课改背景下怎样做好教学副校长/李明新(北京小学)//中小学管理(北京).—2007,no.5—P.28新课程人格建构目标及实现/许占权(湛江师范学院)//现代教育科学(吉林).—2007,no.2—P.46高中思想政治新课程实验中难点、关键点及着力点的思考/张云平(广州市教育局)//中学政治及其他各科教与学(北京).—2007,no.4—P.13新课程操作层面存在的主要问题/高胜光(江苏宿迁市实施中学)//中学政治及其他各科教与学(北京).—2007,no.4—P.17新课程背景下现代教育技术在生物教学中的应用/吴文耀(连云港市新海高级中学)//中学政治及其他各科教与学(北京).—2007,no.4—P.48与专家对话:中学生物新课程的实践与反思—与人教社专家的网上远程对话交流活动/王利亚(重庆市渝中区教师进修学院)//中学政治及其他各科教与学(北京).—2007,no.5—P.12刍议中学生物实验教学应对新课改的挑战与对策/刘科建(云南瑞丽市第一民族中学)//中学政治及其他各科教与学(北京).—2007,no.5—P.15思想政治新课程学业评价改革构想/曾建明(厦门市第六中学)//中学政治及其他各科教与学(北京).—2007,no.5—P.17新课标理念下高三复习课的教改创新性尝试/邓立昉(中山市第二中学)//中学政治及其他各科教与学(北京).—2007,no.5—P.19新课标下生物课堂中的情感渗透/梁平(南京市文枢中学)//中学政治及其他各科教与学(北京).—2007,no.5—P.31新课程新策略—福建省南安市高中新课程研修工作策略/梁祥居(福建省南安市教师进修学校)//中小学教师培训(长春).—2007,no.4—P.20基础教育新课程的实施呼唤教师教学观念的转变/郭民(东北师范大学)//中小学教师培训(长春).—2007,no.4—P.31新课程理念下的高中英语师生互动学习/吕美兰(浙江省台州市洪家高级中学)//中小学教师培训(长春).—2007,no.4—P.45高中思想政治新课程教学的几点反思/施维东(宁波市鄞州中学)//思想政治课教学(北京).—2007,no.4—P.22课程改革呼唤师德师风新理念/张敬华(河北省灵宝市第一高中)//中学政治教学参考(北京).—2007,no.4—P.5谈谈高中政治新课程的教学策略/纪立芳(南京市东山外国语学校)//中学政治教学参考(北京).—2007,no.4—P.10新课程背景下高中政治作业设计/王亚东(杭州市余杭二中)//中学政治教学参考(北京).—2007,no.4—P.24把握高中数学新课标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毛建国(丹阳市访仙中学)//上海中学数学(上海).—2007,no.4—P.12执行新课标实施新课改的一次成功尝试—对向量的加法课例点评/魏本义(雎宁县教育局)//中学数学教学参考(西安).—2007,no.4—P.16谈新课程中“力的分解”教学设计/姜立东(姜堰市第二中学)//物理教师(苏州).—2007,no.4—P.8教不越位学要到位—谈新课改下物理课堂的教与学/杨雪切(厦门第一中学)//中学物理教学参考(西安).—2007,no.4—P.11试谈新的课程理念下的情景教学和教学情景的创设/潘法风(上海市新会中学)//中学物理教与学(北京).—2007,no.4—P.4新课程背景下的课堂对话/潘守理(上虞市春晖中学)//中学物理教与学(北京).—2007,no.4—P.35新课程理念下的初三物理复习课/单小红(上海金山区罗星中学)//中学物理教与学(北京).—2007,no.4—P.37在新课程实施过程中要注重开发身边的实验资源/苏士才(江苏省新海高级中学)//中学物理教与学(北京).—2007,no.4—P.42论新课程理念下的物理教学改革/施传柱(曲靖师范学院)//中学物理(哈尔滨).—2007,no.4—P.3在物理改革背景下学生自能发展的培养/徐金红(山东微山县第三中学)//中学物理(哈尔滨).—2007,no.4—P.7新课程倡导的物理教学新理念/管建祥(南京河海大学)//中学物理(哈尔滨).—2007,no.5—P.1新课标下物理实验设计应遵循的几个原则/周九亮(阜宁县明达中学)//中学物理(哈尔滨).—2007,no.5—P.5树立课程新理念走出备课七误区/金伯明(温岭市温中实验学校)//中学化学(哈尔滨).—2007,no.4—P.1高中化学教学中合作学习的思考/李永红(佛山市教育局)//中学化学教与学(北京).—2007,no.4—P.4高中化学新课程教学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对策思考/吴启建(厦门外国语学校)//中学化学教与学(北京).—2007,no.4—P.7谈新课程中开设“化学与生活”的教学体会/袁艳(贵阳市第二十一中学)//中学化学教与学(北京).—2007,no.4—P.10实施新课程化学教师应具备的几种能力/陆亚东(武进高级中学)//中学化学教学参考(西安).—2007,no.4—P.12新课程理念下化学课堂教学的转变/陈晓晔(南通市第一中学)//中学化学教学参考(西安).—2007,no.4—P.22新课程下化学课堂教学中教师的换位思考/徐明武(新昌中学)//中学化学教学参考(西安).—2007,no.4—P.28高三化学付息教学中如何体现新课程理念/童晓燕(鄞州区姜山中学)//化学教学(上海).—2007,no.4—P.23高中化学新课程中STS内容的教学设计/赵玉玲(青岛普通教育教研室)//化学教学(上海).—2007,no.4—P.56对话现场反思细节—试论新课程背景下的案例研读/李新地(浙江省东阳市巍山高级中学)//语文教学通讯(太原).—2007,no.4—P.11学科的迷茫和课标的缺憾/缪晓明(江苏西亭高级中学)//语文教学通讯(太原).—2007,no.4—P.12新课标理念下的高中作文评价研究综述/李中彦(广东华侨中学)//语文教学通讯(太原).—2007,no.4—P.38新课程改革下中学英语教师教育的目的与模式研究/王雪梅(曲阜师范大学)//中学外语教与学(北京).—2007,no.4—P.10新课改背景下高中英语教师的自我专业发展/雷军(内蒙古自治区教研室)//中学外语教与学(北京).—2007,no.5—P.9命题理论与技术:新课程背景下如何改革—聂幼犁教授做客中国历史课程网在线研讨实录(节选)/朱继军//中学历史教学参考(西安).—2007,no.4—P.9关于新课程背景下教学有效性的思考/徐为章(江苏省外国语学院)//中学历史教学(广州).—2007,no.4、5—P.84基于地理新课标的素质教育研究/查书平(南通大学)//中学历史、地理教与学(北京).—2007,no.4—P.18浅谈高中地理新课标下地理案例教学方法—以“农业的区位选择”/刘玉琴(呼和浩特市第八中学)//中学历史、地理教与学(北京).—2007,no.4—P.32探索新课程背景下地理教研的新路/魏建国(河北省内邱县文体局)//地理教学(上海).—2007,no.4—P.38高中地理新课程实施过程中阻抗因素研究/朱雪梅(扬州市教育局)//中学地理教学参考(西安).—2007,no.4—P.7新课程下地理课堂教学开放性的思考/王兴仁(徐州市九里区文体局)//中学地理教学参考(西安).—2007,no.4—P.10新课程呼唤主体间性地理课堂/沈斌(常州市教育教研室)//中学地理教学参考(西安).—2007,no.4—P.11高中新课程课堂教学中的创新与继承/边清杰(山东省滨州市教研室)//中学生物教学(西安).—2007,no.4—P.9高中生物新课程中“案例研究”学习模式初探/朱东跃(江苏省东海高级中学)//中学生物教学(西安).—2007,no.4—P.11生物新课程多元教学评价体系探索/徐金良(淮安市教育局)//中学生物教学(西安).—2007,no.4—P.13。

大中城市地理学教学改革与创新策略研究

大中城市地理学教学改革与创新策略研究

大中城市地理学教学改革与创新策略研究近年来,大中城市的快速发展带来了诸多新的地理学问题和挑战,这也对大中城市地理学教学提出了新的要求。

为了适应时代发展的需求和培养优秀的地理学人才,大中城市地理学教学需要进行改革与创新。

本文将对大中城市地理学教学改革与创新策略进行研究,提出一些可行的改革方案。

首先,大中城市地理学教学需要在教学内容上进行改革。

我们可以将传统的地理学知识与新近的发展和趋势相结合,引入更多的实例和案例,增加学生与实际问题的联系。

例如,我们可以加入一些有关大中城市的案例,让学生通过地理学的视角去解读和分析,从而加深他们对大中城市的理解。

同时,我们还可以将一些最新的研究成果和经典的地理学理论融入到教学内容中,使学生能够接触到最新的知识和理论,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

其次,大中城市地理学教学需要在教学方法上进行创新。

以往的地理学教学主要是传授知识,学生被动接受。

现在,我们应该采用更加互动和参与的教学方法,例如小组讨论、案例分析、实地考察等。

通过这些方式,学生可以主动思考和探索,增强他们的实际操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同时,我们也可以运用现代教育技术,如多媒体教学、虚拟实验室等,来丰富教学手段,提高教学效果。

第三,大中城市地理学教学需要在教学资源上进行改革。

大中城市拥有丰富的地理资源和优势,我们可以充分利用这些资源来开展教学活动。

例如,我们可以组织学生进行实地考察和调研,让他们亲身体验和感受城市的地理环境。

同时,我们还可以与城市规划、环境保护、交通管理等相关部门进行合作,共享他们的资源和信息,为教学提供更多的案例和实践机会。

最后,大中城市地理学教学需要在评价方式上进行创新。

我们应该摒弃传统的以考试为主要评价方式,更加注重学生的实际能力和发展潜力。

我们可以采用学科竞赛、实践报告、小组项目等多种评价方式,鼓励学生全面发展和不同层次的能力提升。

同时,我们还可以将学生的自主学习和研究成果纳入评价范围,激发他们的学习动力和创新精神。

中国城市群空间规划的历史演化与空间逻辑——基于新国家空间视角

中国城市群空间规划的历史演化与空间逻辑——基于新国家空间视角

中国城市群空间规划的历史演化与空间逻辑+—基于新国家空间视角HISTORICAL EVOLUTION AND SPATIAL LOGIC OF SPATIAL PLANNING OF URBAN AGGLOMERATIONS IN CHINA: FROM THE PERSPECTIVES OF NEW STATE SPACE张衔春唐承辉许顺才岳文泽ZHANG Xianchun; TANG Chenghui; X U Shuncai; YUE Wenze【摘要】国家空间重构中,城市群空间规划成为缓解城市间竞争和提高地区竞争力的重要工具。

本文基于新国家空间理论分析中国城市群空间规划的发展历程与演变特征,结合国家空间选择性探讨城市群空间规划的空间逻辑,包括空间特征与空间效应。

研究表明:首先,在不同发展阶段,中国城市群空间规划内容及其扮演的角色存在较大差异,其发展转型折射出国家空间选择性由城市尺度向区域尺度转变;其次,在社会转型宏观背景下,中国城市群空间规划是国家对区域崛起的制度回应,通过多样化策略的分层叠加,塑造 了动态与嵌套的国家空间形式;最后,作为柔性的尺度重组策略,城市群空间规划以灵活与低成本的方式引导资本在特定城市群地区实现了再领域化和权力尺度重组,提高了国家空间治理能力,实现了治理模式转型。

然而,中国城市群空间规划主要依赖高尺度政府自上而下的推动,存在实 施效果不一致等现实矛盾,亟待强化国家空间策略的内部整合与国家空间项目的衔接。

【关键词】新国家空间;城市群;空间规划;尺度重组;中国ABSTRACT: In the restructuring o f state space, sp a tia l p la n n in g o f urban a g g lo m e r a tio n s has functioned as an important m eans to alleviate the fierce intercity com petition and enhance regional co m p etitiv en ess. B ased on the new state space theory, this paper exam ines the developm ent process and evolution characteristics o f spatial planning o f urban agglom erations in C hina, and explores its spatial logic in com bination w ith the conceptual fram ework o f state spatial selectiv ity, including spatial characteristics and spatial effects. This paper unfolds that firstly, at different developmental stages, the contents and the role o f spatial planning vary that state spatial selectivity has changed from thesca le o f city to that o f region. S eco n d ly, underthe m acro background o f social transform ation,the spatial planning o f urban agglom eratio n s inChina is deem ed as a strategical deploym ent o f thestate in response to the rise o f city-reg io n s, andthrough layered superposition o f diverse strategies,a dynam ic and em bedded form o f state space isshaped. In the end, as a flexible rescaling strategy,spatial planning o f urban a gglom eration s bringsabout capital re-regionalization and power rescalingin sp ecific regions in a flexible and low-cost way,w h ich im proves the national spatial govern ancecapacity and realizes the transform ation o f localgovernance m ode. H ow ever, the spatial planningo f urban a g g lo m er a tio n s in C h in a has h e a v ilyrelied upon top-dow n prom otion from upper-levelgovernm ents, and there are structural tensions in itsimplementation processes. It is urgent to strengthenth e internal in teg ra tio n in the im p lem en ta tio no f d ifferen t n a tion al sp atial str a teg ie s and theconnection o f national projects.KEYWORDS: n e w s t a t e s p a c e;u r b a nagglomeration; spatial planning; rescaling; China1970年后.在全球化和信息化的冲击下,国家间竞争转向核心城市及其所属城市群间的综合角逐m.同时.西方发达国家掀起了重塑政府角色的新公共管理运动.将国家管制权力向城市群等区域尺度下放.重建新的国家竞争力121。

地理科学的基本方法

地理科学的基本方法
常识 世界图景
三个层次的概 念框架
科学
思维方式
哲学
价值规范
(三)理论的内涵与性质
科学和哲学与常识的根本区别,在于科学和哲学是理论思维(概念思维)的两种 基本方式,而常识则是一种依附于经验的表象思维方式。这里需要理解什么是“理 论”。孙正聿教授在其《哲学通论》中在介绍了有关“理论”的定义之后,给出了 “理论”的概念。他认为:作为“理论”的科学与哲学,它们都具有三重基本内涵: 其一,它们都是由一系列的概念、范畴和原理构成的知识体系。这些知识体系既为人 们提供了关于世界的相应的图景,又为人们解释这种世界图景提供了某种“原理”或 “公理”;其二,它们的知识体系中都蕴涵着构成该种知识体系及其相应的世界图景 的思维方式;其三,作为知识体系和思维方式的科学与哲学,规范着人们的所思所想 和所作所为,即规范着人们的价值评价和价值选择。因此,科学与哲学的三重基本内 涵,就是知识体系、思维方式和价值规范的统一。他的这些认识,对于我们全面认识 与理解以及创新地理学是非常重要的。 作为理论的基本形态之一的科学理论或作为科学的基本形态之一的科学理论具有 鲜明的系统性、逻辑性、真理性、多元性和还原性。这是作为理论思维形态的科学理 论与同是理论思维形态的哲学理论的重要区别,也是作为科学知识形态的科学理论与 同是科学知识形态的科学常识的重要区别。
科学理论的系统性是指科学理论不是各种孤立的概念、原理的简单堆砌,也不 是互不相关的各种论点、论据的机械组合,而是根据自然界的有机联系,由它的知识 单元(概念、定律、原理等)按系统性原则组成的内在联系的知识体系。科学理论的 逻辑性是指科学理论是一种具有严密逻辑联系的概念、范畴体系。它概念明确、判断 恰当、推理正确,亦即合乎逻辑。不但可以从基本命题和基本原理出发推论出各种具 体的命题和结论,而且各种具体的命题和结论可以从逻辑上加以推演和证明。科学理 论的真理性是指科学理论是客观事物的本质及其规律性的正确反映。这种正确反映一 般具备(1)建立科学理论所凭借的事实材料是经过实践复核且证明是真实的;(2) 根据这些事实材料所提出试探性理论已经得到实践确证,并经得起实践的进一步检验 和(3)根据这些理论所得出的科学预见已在实践中得到证明等基本条件。但是实践 是历史的活动,受到历史条件的制约,因而科学理论也是一定历史条件下的产物,具 有客观性和绝对性的一面,又具有条件性和相对性的一面。科学理论的多元性是指理 论模式的多元性。科学理论的多元性只是表明科学真理的形式并非是唯一的,而不是 指真理本身的多元性。科学理论的还原性是指从逻辑和认识论的角度来看,一个科学 理论能够用另一个科学理论来理解或解释。被还原解释的理论为次级理论,用于解释

十八大报告有十大重大理论创新和突出亮点

十八大报告有十大重大理论创新和突出亮点

十八大报告有十大重大理论创新和突出亮点人民网记者秦华2012年11月11日来源:中国共产党新闻网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8日上午在人民大会堂开幕。

胡锦涛同志向大会作题为《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的报告。

会议期间,就如何把握十八大报告的精神实质,记者专访了中国浦东干部学院科研部主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研究院执行院长刘靖北教授。

他告诉记者,党的十八大报告,主题鲜明深刻,内容博大精深,提出了一系列的新观点、新论断、新表述、新概括、新要求、新任务、新部署、新举措,是一篇闪耀着马克思主义真理光芒的纲领性文献。

经过对报告的初步学习和梳理,他认为报告至少有十大重大理论创新和突出亮点。

一、对科学发展观作出新的历史定位。

党的十八大报告将科学发展观同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一道,列为我们党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实现了党的指导思想的又一次与时俱进。

我们知道,党的十七大报告对科学发展观的内容进行了概括和阐述,并把它作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指导方针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长期坚持和贯彻的重大战略思想写入党章。

但是,中央认为,当时科学发展提出时间还不长,还需要进一步经受实践检验,因此没有在党章中把科学发展观列为党的指导思想。

党十六大以来的10年来,我们紧紧抓住和用好我国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战胜一系列严峻挑战,奋力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推进到一个新的发展阶段。

我们之所以能取得这样的历史性成就和进步,最重要的就是坚持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勇于推进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形成和贯彻了科学发展观,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提供了有力的理论指导。

同时,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仍然是一项长期艰巨的任务,面临着一系列极具挑战性的矛盾和困难。

因此,对科学发展观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历史进程中的地位进行新的定位,以进一步地发挥其对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指导作用,就具有十分紧迫的必要性。

论述板块构造学说的发展过程及主要内容

论述板块构造学说的发展过程及主要内容

论述板块构造学说的发展过程及主要内容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对于地理空间的研究也开始愈加深入。

在简单的人类社会模式中,社会空间更像是一个平面布局,但在复杂社会空间中,这一概念就变得更加复杂。

板块构造学说(block structure theory)一种探索复杂社会空间的结构,它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复杂的空间结构及其影响。

板块构造学说的发展可以追溯到20世纪30年代,由荷兰地理学家发展出来。

荷兰地理学家倡导一种新的地理概念,即“地理的复杂性”。

1931年,他们将此概念应用到社会空间建构,提出了一种以板块构成的社会空间模型,从而形成了板块构造学说。

板块构造学说试图用空间结构来提供社会经济现象的解释。

它认为,社会空间是由传统的社会元素(如宗教、种族、文化)和分化的地理元素(如地形、土壤、植被)构成的,并且受到社会变化的影响。

因此,它认为地理空间的发展不仅受到人口流动的影响,还受到自然环境和社会秩序的影响。

板块构造学说一直是地理学研究的重要部分,它认为地理空间是一个事物的实体,而不仅仅是一种抽象概念。

它重视地理空间中的细节,而不是忽略它们。

它通过在地理空间中选择一个特定的特征,将复杂的空间结构进行分解,以便更好地理解社会空间的内涵。

板块构造学说的实质是一种应用社会学的研究方法,它强调以空间为导向的社会学分析。

例如,它可以用来研究社会的分化,社会的不均等,社会的政治,社会的文化以及社会的隔离等。

它通过这些空间元素的研究来探索空间结构的影响,并且可以用来了解社会间之间的交互作用。

此外,板块构造学说还在许多不同的领域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如城市规划,国家发展规划,环境规划,交通规划等。

它可以帮助相关部门和机构更好地了解空间结构及其影响,从而能够为社会发展提供更好的指导。

从以上讨论可以看出,板块构造学说是一种重要的地理学理论,它为我们提供了一种更好的理解复杂社会空间的模型,并且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其影响。

由于它所涉及的面向多样性,它也可以应用到许多不同的领域中。

创新思维与创新方法ppt课件

创新思维与创新方法ppt课件

22
友情提示A
• 智慧不等于知识: 运用之妙存乎一心!
精选PPT课件
23
友情提示B
• 智慧在训练中提升: 思考自己的思考!
精选PPT课件
24
友情提示C
• 智慧在实践中完满:
快鱼吃慢鱼! 精选PPT课件
25
梁作民教授简介
• 笔名梁良良,1986年北京大学毕业获硕士学位,现任 江苏省委党校教授、校学术委员。
精选PPT课件
26
此课件下载可自行编辑修改,此课件供参考! 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与我联系删除!感谢你的观看!
此课件下载可自行编辑修改,此课件供参考! 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与我联系删除!感谢你的观看!
11
信息社会新理念
思维训练:
想想自己头脑中
• 哪些已被淘汰?
• 哪些应被淘汰?
• 哪些将被淘汰?
精选PPT课件
12
3、全球化新理念
做世界公民? 做世界公民!
•物品背后有观念
•行为背后是思维
精选PPT课件
13
世界公民看中国
黄土黄河—农耕农精民选PPT—课件 重群体—重血1缘4
世界公民看西方
海洋海岛-商业商精人选PPT-课重件 个体-重契约 15
最近一次创新是在
3天之前?
30天之前?
300天之前? 精选PPT课件
5
4、习惯需训练
习惯的养成:
• A不知道自己不知道
• B知道自己不知道
• C知道自己知道
• D不知道自己知道
精选PPT课件
6
习惯需训练
• 下课之后才是
真正的上课
• 新的习惯
引导新的人生 精选PPT课件

中国浦东干部学院网络学院培训心得

中国浦东干部学院网络学院培训心得

中国浦东干部学院网络学院培训心得2017年5月11日王珑在市委组织部通知下,2017年4月是我第一次登录中国浦东干部学院网络学院参加了网络培训学习,进入学习中心,选修课程的内容非常丰富、贴近时事,视屏中各位老师们的生动讲解在我脑海留下深刻印象,在这个平台上我系统的学习了政治理论、经济发展和社会建设等等一系列课程,弥补了我们因日常工作忙而疏忽的理论学习,使我受益匪浅。

首先我学习了黄川老师的《“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及党员管理重点难点》,2016年开始全国上下积极开展“两学一做”学习教育,这是一个面向全体党员深化党内教育的重要实践,是推动党内教育从“关键少数”向广大党员拓展、从集中性教育向经常性教育延伸的重要举措,老师通过丰富的知识全面分析了党员队伍建设的重点和难点,让我们每位同志更加清晰自觉加强思想政治建设,积极投身“两学一做”教育活动中。

近几年,规范党内政治生活和党员自身建设一直被重视,作为一名入党积极分子,我更应该了解并遵循党的方针和政策。

《把全面从严治党的要求落实到位》《学习六中全会精神加强和规范党内政治生活》《培育法治文化、建设法治中国》《全面治党的新号角》《论党员的修养》《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届六中全会精神》《思想建党、制度治党-学习中共十八届六中全会精神的体会》《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问题》这一系列课程通过老师的讲解,我懂得党的宗旨是党的一切活动的根本目的和意图,是党组织每一个成员一切言论和行为所必须遵循的准则,是出发点,是规范,同时也是落脚点。

我们应该深刻理解、努力践行会议上的各个重大理论观点、重大工作举措和各项任务要求,才不辜负党对于我们的期望。

我还学习了《中国文化如何走向世界》《李克强总理经济公开课》,总理对中国经济发展现状和未来中长期走势的深刻思考和研判,对中国宏观经济形势进行了深入浅出的讲解,让我明确国家的发展形势和任务,也让我了解了我们所面临的机遇和挑战。

理念不会自动变为现实,如果不想干、不敢干、不会干,蓝图再清晰、方向再明确,也难以把新理念转化为新成效。

引领创新,实行有效领导——访中国浦东干部学院常务副院长、上海市领导科学学会会长奚洁人

引领创新,实行有效领导——访中国浦东干部学院常务副院长、上海市领导科学学会会长奚洁人

邓小平 同志 强调 作 为全球 化时 代的新 一代 政治 家必 须 “ 眼界要 非 常宽 阔 , 襟 要非常 宽阔 ” 胸 。他 明 确 指 出 “ 从 大 局 看 问题 , 眼 世 界 , 眼 未 要 放 放
来 , 放 眼 当前 , 眼 一 切 方 面 ” 可 见 , 种 眼 界 , 一 种 宽 阔 的 世 界 眼 也 放 。 这 是 光 . 种 深 邃 的 历 史 眼 光 , 种 敏 锐 的现 实 眼 光 , 是 一 种 周 密 而 系 统 的 一 一 也
更善于学 习 景 下 我 们 面 临 着 诸 多 的 、 日
益 变 化 的 新 问 题 .要 顺 利 地 解 决 这 些 问 题 , 二是创新 体制机 制的能 力 。人们 创 奚 洁 人 近 影 不 能 简 单 地 沿 用 过 去 的 老 办 法 , 须 进 行 新 必 新实 践活 动 的正常 进行 , 必须 要 有一 定 的体 制 机 制 保 证 。 般 地 讲 , 的 体 制 机 制 适 合 于 旧 的 事 物 的 运 行 , 的 一 旧 新 的 实 践 、 的 探 索 . 须 创 造 出 新 的 思 路 、 的 方 法 、 的 举 措 , 能 有 效 新 必 新 新 才
是理 念 创新 的能 力 。我 们知 道 , 创 新 . 括 理 论 ( 想 的 、 念 的 、 识 包 思 观 意

的 ) 新 , 度创 新 , 技 创 新 等方 面 。 创 制 科 而 理 论 创 新 、 想 观 念 的 创 新 是 最 为 根 思 本 的 . 为 人 们 的 一 切 行 动 都 是 受 思 想 因 指 导 和 支 配 的 。领 导 的 本 质 和 重 要 作 用 是 引 领 、影 响 被 领 导 者 或 一 个 团 队 , 所 以 实 行 理 念 创 新 , 新 的 观 点 、 的 思 以 新 想 、 的 理 论 去 影 响 、 导 人 们 的 能 力 新 引 是 领 导 创 新 的首 要 能 力 。

中国浦东干部学院学习体会

中国浦东干部学院学习体会

中国浦东干部学院学习体会一X年X月X日至X日,由县委部组织举办的“XX党政干部高级研修班”,在县委组织部XX部长的带队下,一行X人组团赴中国浦东干部学院学习参观。

我有幸参加了这次学习,在此十分感谢县委组织部给我提供这次学习机会。

浦东干部学院以其先进的教学理念和独特的教学方式令人耳目一新,感触颇深,下面我就粗浅地谈一点自己本次出行的体会。

一、先进的教学理念、独特的教学方式、丰富的培训内容令人耳目一新,受益匪浅我们这次短短一周的培训,课程安排内容丰富、结构合理、形式新颖。

X月X日上午开班仪式后专题讲授“新型工业化建设的基本内涵、发展趋势与我国的现实选择”,接下来培训班依次讲授了“全球产业变迁与中国产业发展”、“工业开发区土地的集约化经营与管理”、“循环经济到低碳经济”、“城市规划与提升城市竞争力”、“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精神解读”、“农村土地流转政策与浙江的探索”、“农村改革发展与新农村建设”、“案例教学”等专题讲授,并且通过危机管理情景模拟和媒体沟通情景模拟培训,加深了学员的直观感受。

另外,学院采取现场讲学使我们对“建设现代农业与现代新农村”标准有了更加深刻、透彻的理解。

学习中日程安排的非常紧凑,专题讲授、现场教学、互动研讨“三位一体”的教学方式给我们这次学习锦上添花。

讲解者对宏观经济形势分析、工业化建设、土地经营管理、十七届四中全会精神、土地流转、新农村建设等问题没有坐而论道,而是结合现实案例加以分析,把理论放在人民群众的实践中让学员去感悟、去认识。

培训的课程新、范围广,既有热点又有理论,既有现场讲学又有专题讲座,还有情景模拟,没有重复,每一次听课都有新的认识、新的收获。

几天的培训,忙碌而充实。

知识在专题讲授中得到丰富,思想在现场体验中得到升华,认识在互动研讨中得到深化。

特别是媒体沟通情景模拟培训,模拟新闻发布会,面对镜头,面对咄咄逼人的“记者”,如何主持新闻发布会、回答媒体提问、解决突发事件?如何判定案件?新颖、贴切的案例教学和实景模拟,有效增强了我们的应对能力、分析能力、判断能力。

区域发展与空间结构读后感

区域发展与空间结构读后感

区域发展与空间结构读后感本周阅读了著名经济地理学家陆大道大师的著作《区域发展及其空间结构》,本书阐述了近几十年来,特别是近十多年来国内外在区域发展研究方面的进展及主要理论,并且论述了产业结构,空间结构,资源与环境及一系列实际问题,揭示了区域发展过程中空间结构演变的一般特征。

书中从理论中,与实践中,对区域开发与发展的点一轴系统理论及我国区域经济发展的t字形结构作了深入系统地论证,对位置及差地租,区域可达性,技术创新等对区域发展的影响作了,理论上的探讨。

现在,已经是21世纪了。

而在我国,还存在着很多区域发展的问题,而城乡发展日益失衡,城乡间相对差距均呈不断拉大趋势。

受二元经济结构,城乡产业特性,农民自身素质,国家经济政策等原因影响,城乡发展已经成为日益严重的问题。

而城乡发展,则是区域发展的一个重要的体现。

区域发展,包括了经济发展,产业结构的改变,资源在区域中的利用,环境的保护以及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

我国是个大国,经济区域众多,条件千差万别,因而区域经济发展有很大差异,尤其是东部地区及西部地区的差异,东部经济发展较快,而西部发展较为落后。

因此,统筹东西部发展,统筹城乡发展,联合东西两部区域发展极为重要。

现在,已经有了南水北调,西气东输等项目的实施,使两区域下的经济发展极为密切,西部的经济发展也迈上了一个新台阶。

而现在,产业结构也发生了变化,由原来的工业化阶段,逐步发展到现在后工业化阶段,高技术产业及服务业日益成为国民经济发展的主导部门。

资源环境,在当今的大学里已经成为相当重要的专业。

当今社会中,资源的利用及环境的保护是非常非常重要的,它关系着我们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以上的种种的本质都是为了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只有你生活水平提高了,国家才能真正发展起来。

而任何一个区域或者国家,在不同的发展阶段,都有着起特有的空间结构。

而本书提到的空间结构,则是与开发与发展不平衡问题联系在一起的。

在我国,国土资源分布和社会经济发展时不平衡的。

新时期干部培养的基地--中国浦东干部学院的建筑设计

新时期干部培养的基地--中国浦东干部学院的建筑设计

新时期干部培养的基地--中国浦东干部学院的建筑设计
黄蓓;方超
【期刊名称】《时代建筑》
【年(卷),期】2005(000)005
【摘要】文章介绍了中国浦东干部学院的建筑设计.该学院由法国安东尼奥·贝叙事务所和华东建筑设计研究院合作完成.建筑群以反常规的布局、醒目的色彩和新颖的材料与结构,成为浦东地区一个新的标志性建筑.
【总页数】8页(P132-139)
【作者】黄蓓;方超
【作者单位】上海华东建筑设计研究院;上海华东建筑设计研究院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TU244.3(251)
【相关文献】
1.浅谈新一代干部学院情报服务工作的特色——以中国浦东干部学院图书馆工作为例 [J], 张信琦
2.新时期中高层领导干部教育培训模式初探——以中国浦东干部学院中青班为例[J], 李莉;苟燕楠
3.中国浦东干部学院成都网络教学基地成立 [J],
4.中国浦东干部学院成都网络教学基地成立 [J],
5.中国浦东干部学院工程质量创优计划——2006年度鲁班奖获奖工程中国浦东干部学院工程 [J],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浦东干部学院干部教育培训工作情况分析

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浦东干部学院干部教育培训工作情况分析

131中图分类号:文献标识码:文章编号:D262.3A 1674-0955(2021)06-0131-06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浦东干部学院认真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干部教育培训的重要讲话精神,贯彻落实《干部教育培训工作条例》《2013—2017年全国干部教育培训规划》《2018—2022年全国干部教育培训规划》《2010—2020年干部教育培训改革纲要》和《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党校工作的意见》,坚持党校姓党根本原则,积极探索干部教育培训新理念、新途径、新方法,不断提高干部教育培训质量,为培养造就高素质干部队伍和推进党的干部教育事业发展作出了积极贡献。

本文系统总结党的十八大①以来学院干部教育培训工作的主要特点、成效,并提出工作打算。

一、党的十八大以来学院干部教育培训工作主要特点(一)从大规模培训转变为高质量培训摘 要: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浦东干部学院坚持党校姓党根本原则,积极探索干部教育培训新理念、新途径、新方法,突出理论教育、党性教育,强化专业化能力培训,坚持问题导向、需求导向,开门办学、开放办学,积极创新教学方式方法,严以治院、严以治教、严以治学,教学培训质量不断提高,充分发挥了干部教育培训主渠道、主阵地作用。

下一步,中国浦东干部学院将全力打造“一个统领、三个支撑”特色课程体系,持续推进理论教育、党性教育与专业化能力培训“三育”融合,进一步提升专业化能力培训的针对性、有效性,完善教学制度体系和管理体制,用好新技术、新手段,推动教学方式方法创新。

关键词:中国浦东干部学院;干部教育培训;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理论教育;党性教育收稿日期:2021-10-15基金项目:本文系2021年中组部办公厅组织工作统计分析课题成果。

作者简介:课题主持人:何立胜,男,河南太康人,中国浦东干部学院教务部主任、教授;课题主要参加者:翁文艳、冯飞、赵丽娅、张华、黄云龙。

①本文所指“党的十八大以来”,数据统计口径为2013年至2021年7月。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地理空间与创新:理论发展脉络与思考谭文柱(中国浦东干部学院教学研究部,上海201204)摘要:为回应“地理已死”、“地理不再重要”的质疑,经济地理学者通过创新与空间关系的研究,重新发现了地理空间的意义。

创新互动研究表明,单纯的地理邻近并不能促进区域创新,除了地理邻近之外,创新主体之间需要建立组织邻近和认知邻近。

创新研究中的地理空间已经不再是简单的地理距离的邻近,而是由地理邻近与组织邻近及认知邻近构成的多维空间。

虽然地理邻近既非促进创新的充分条件,也非必要条件,但地理邻近能够促进创新主体间认知邻近和组织邻近关系的建立,因此,促进企业之间的地理集聚仍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实证研究虽然发现地理邻近与创新绩效存在联系,但尚不清楚各种邻近各自对创新绩效的效果如何,各种邻近与创新的关系目前还停留在理论建构阶段,亟待开展相关的实证研究。

关键词:地理邻近;组织邻近;认知邻近;创新中图分类号:F129.9文献标识码:ADOI:10.3969/j.issn.1004-9479.2012.03.0101在“地理已死”争论中重新发现地理空间的意义产业集聚本身并不是新现象。

从古到今,从西方到东方,产业集聚区从时间和空间上都有非常普遍的分布,工业的发展史就是产业集聚的历史,工业发展的地图就是产业集聚区分布的地图。

自杜能的农业区位论和韦伯的工业区位论研究算起,国际学界对产业集聚方面的观察和研究已经有了百余年的历史。

在农业经济和工业经济时代,资本、土地、劳动力等有形资源是经济的决定变量,节约运输成本是地理邻近的主要因素。

传统的地理学和空间经济学也一直基于成本节约的视角来研究地理邻近和因此而成的空间集聚现象。

这些传统研究视角认为,经济主体在追求经济利益的时候,会从与同行、顾客、竞争对手的邻近所产生的正外部性中受益,这些正外部性主要包括运输费用的节约、共享劳动力市场和基础设施等[1]。

20世纪80年代以来,席卷全球范围的经济自由化风潮,加之现代交通、通讯技术、生产技术革新浪潮的推动,生产要素得以更加容易地跨越国界在全球范围不停地流动。

以前基于空间的主要问题(典型的如运输费用)正在被现代信息、通讯技术逐步消解,资本、土地、劳动力等传统空间要素对经济活动空间布局的影响正在消失或减弱,于是一些研究者提出了“地理已死”、“距离不再重要”的观点[2-5]。

收稿日期:2012-05-31;修订日期:2012-06-28基金项目:中国浦东干部学院长三角典型经验研究课题(2012-YZD-CAS-13)。

作者简介:谭文柱(1974-),男,博士,讲师,研究方向为产业集群与技术创新。

E-mail:twz555@126.com.世界地理研究WORLD REGIONAL STUDIES 第21卷第3期2012年9月Vol.21,No.3Sep .,2012谭文柱:地理空间与创新:理论发展脉络与思考95 3期“距离不再重要”的质经济地理学者大致从两个方向开展研究,以此来回应“地理已死”、疑。

一是考察各种地域空间尺度和组织尺度(如区域、国家、跨国公司、超国家结盟单位、NGO等)对经济活动的影响力,探究全球与当地两股力量的交错;二是寻找自然资源禀赋之外,是否还有能够固着于空间,难以移动、复制或取代的事物,并探寻这些事物如何受到各种地理空间的形塑,藉此证明地理空间依然有作用,是理解经济全球化中不可缺少的角色。

在第二个方向的研究路径中,经济地理学家开始将目光转向那些在福特式制造业大发展时期处于外围,而依靠新兴的所谓后福特式工业取得了经济快速发展的地区。

这些研究发现,在全球经济变革中,虽然一些曾经繁荣的区域如昙花一现般稍纵即逝,但也有一些区域一直引领着产业的技术未来,在市场需求多变的环境中始终保持着稳定的经济表现,成为其它地区模仿的对象,这些产业集聚区除了呈现高度的空间集聚之外,更具有密集的地方企业网络、基于创新的持续经济增长等鲜明特征[6,7]。

这些“新产业区”、“新产业空间”等集聚区域的研究,突破了主要从成本节约(特别是运输费用节约)来理解地理邻近的传统研究视角,将研究焦点转向了空间集聚与创新关系的理论探寻,从空间与创新依存关系的存在,来驳斥“地理已死”、“距离不再重要”的观点。

2由传统区域发展理论到基于创新的区域发展理论上述研究回顾表明,地理学在回答“地理已死”的质疑中,通过对创新区域和高新技术集聚区的研究中,发现了地理空间对创新的重要意义。

地理学对地理空间对创新重要意义的研究,也引发了区域发展理论的变革。

区域经济发展是很多国家公共政策的核心问题之一。

传统的区域发展理论主要基于产业的物质投入-产出联系出发,来构建区域发展理论,典型代表理论包括Perroux[8]的增长极理论、Myrdal[9]和Hirschman[10]的累积循环理论以及Isard[11]的区域科学理论。

增长极理论是在区域内发展推动型产业,通过乘数效应而带动其它产业,从而促使周围其它区域经济增长的学说。

瑞典经济学家缪尔达尔所提出的循环因果原理详细地描述了新工业的增加所带来的连锁效应:带来地方就业机会和总人口的增加,吸引其它资金来开发服务业和地方产品;使熟练工人增加,为新工业产生创造条件;带来与其相关的一系列工业,使外部经济得到发展;使地方服务业得到发展,通过这些环节的相互联系、相互作用,又形成一个新的循环,从而完成一个大循环。

上述基于投入—产出联系的传统区域发展理论曾经得到广泛采用,但是到20世纪70年代后期,以垂直一体化的主导工厂为主、后向联系广泛的增长政策受到了质疑。

很多采用增长极理论的区域,并没有形成一种良性的循环而获得区域发展。

即使那些依靠自上而下的行政手段而成为增长中心的地方,会在很长一段时间内发生强大的极化效应,导致边缘与中心差异的拉大,中心地区会像空吸泵一样,把边缘地区的有事业心的年轻人、资金、劳动力等吸引到中心地区,使边缘地区更加贫困,然而此时中心地区的经济扩散效应却是微弱的,从而形成一种中心———边缘关系的二元结构。

更为重要的是,传统的区域发展理论是一种以自然资源、土地和廉价劳动力的循环积累的发展模式,这种区域发展政策可能会在短期内部分地缓解落后地区的经济增长问题,但是,容易在更低成本优势区域的挑战中再次出现衰退。

因此,挖掘内在的区域发展潜力问题在全世界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很多国家都在探寻和实践依靠内力发展地方经济的道路,寻96世卷界地理研究21求以知识和技术为本的区域发展战略。

为此,创造良好的软环境,挖掘本地区的企业家能力、技术创新和文化创造力,加强地区技术接收力,以技术和知识为本发展区域经济的理念逐渐受到重视。

3从创新互动论到创新的空间生产要素全球流动的全球化浪潮,进一步加剧了国家之间的竞争,使得创新在竞争中的关键作用进一步凸显出来。

创新既成为各国决策层关注的焦点,也成为国际学界研究的热点。

创新从何而来的问题,促使学者们研究创新的过程以打开技术变革的黑箱。

有关技术史的研究发现,创新并不是一个从基础研究—工程开发—制造—销售这样一个简单的线性过程,而是一个涉及多部门、多主体的互动过程[12,13]。

互动学习论则将创新视为一个学习过程,特别强调产业和学术机构以及产业和创新的最终用户之间的相互作用[14,15]。

3.1从创新互动论到区域创新系统和国家创新系统早期的互动创新论主要从创新过程的各个相关主体的互动来研究创新活动,很少关注创新的空间维度,创新活动的地理集聚现象并没有引起互动创新研究者的关注。

但是,20世纪90年代以后,创新互动论逐渐发展为创新系统理论,认为知识积累和技术创新是市场和非市场组织的相互作用以及各种制度所塑造的,创新不仅是产业部门内部或部门之间主体的互动,而且也是制度、文化、社会资本与创新组织的互动。

由于制度、文化和社会资本,都依附于特定的地理范围,具有明显的地理空间特性,于是创新系统逐渐发展为区域创新系统和国家创新系统,使得创新研究有了地理空间含义。

国家创新系统和区域创新系统都强调互动学习是一个具有地域空间的过程,突出地理接近对于创新的重要性,将空间内的互动联系作为国家或区域竞争优势的重要因素,来解释区域或国家的创新绩效及竞争优势。

3.2非贸易关系及学习与创新的空间随着对产业集聚现象研究的不断深入,对聚集效应的理解逐渐延伸至交易成本和贸易关系之外,地理临近与知识创造的视角日益受到研究者的关注。

许多研究者通过基于地理临近基础上的社会互动对传播知识的重要性来凸显地理空间的意义[7,16,17]。

有相当多的文献表明,空间上集聚在一起的企业能够从邻近的正外部性中获益。

距离缩短使主体间能更容易、更充分地进行面对面的交流信息和转移隐性知识。

相反,距离越远知识的正外部性就越弱,隐性知识的转移就变得更加困难。

即使是显性知识的使用和传播上,距离也会产生重要影响,因为显性知识的解释和吸收需要隐性知识和空间的邻近。

尽管现代通讯技术使知识的可贸易性(tradability)和可编码程度(codification)增强,但虚拟现实的邻近性仍然不能完全替代物理距离的邻近性。

面对面是一种有效的交流技巧,有助于解决问题,有助于社会化和学习,有助于心理激励。

实证研究倾向于表明知识的外部性与地理有关:距离知识源近的企业比远的企业有更好的创新绩效。

这种选择的目的不仅仅是因为费用,还因为邻近能给企业的学习和创新带来便利。

这些研究,强调地理邻近所具有的非贸易性依赖,强调区域内共享的社会属性(惯例、风俗、理解)能够促进厂商间的学习,经济行为镶嵌于区域文化之中,构成维持创新和竞争性的脉络性条件。

然而,在提升地理空间的地位之后,透过对知识形式的申论,发现了知识传递还存在着比地理邻近更关键的其它支持性条件。

正如feldman[18]指出,虽然已经认识到知识溢出与社会互动密切相关,但对于社会互动如何产生、它如何发展为工作关系以及谭文柱:地理空间与创新:理论发展脉络与思考97 3期经济上游的知识是如何创造出来的这些命题,我们并不清楚。

对这些创新相关问题的研究,使得邻近逐渐由基于物理距离的地理邻近向多维邻近拓展,各种邻近之间的关系以及各种邻近与创新的关系逐渐引起学界的广泛关注。

4多维邻近及其相互关系地理邻近(geographicalproximity)有时也被称为地域邻近(territorialproximi-ty)、空间邻近(spatialproximity)、本地邻近(localproximity)、或物理邻近(physicalproximity)。

在一般的集群研究中,通常将组织的地理集聚就叫该地区的地理邻近,这时一般暗指互动组织之间的距离,并且通常仅指之间的物理距离。

对于地理邻近在创新中的作用,一般研究认为主体间较近的地理距离更有利于面对面的交流与互动,而频繁的交流有利于组织间良好合作关系的建立,进而提高组织间信息交换的频率和效率,促进知识尤其是隐性知识的转移和创新活动的产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