溴素的生产工艺及生产过程危害因素分析
溴素的生产工艺及生产过程危害因素分析
![溴素的生产工艺及生产过程危害因素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10a355355727a5e9856a61fc.png)
卤水 输送 至吹 山塔后 ,刚鼓 风机 向吹 出塔鼓 空
气 ,B ’ 卤水 中 分离 并进 入 吸 收塔 、捕 沭塔 ,塔 r从 底 的脱溴 卤水排 向盐 田。
经 过近儿 十年 的研 究及 生产 , 目前 国内外 卤水 捉 溴 的生产主要 有 以’儿 种 i : 卜 I 艺
山米 ,而后进 行蒸馏 、冷 凝 、分离 制得 。
川泵 将母 液池 内的氢溴 酸母 液送入 蒸馏塔 ( 常 压 蒸馏 ) ,同时 向塔 内通 氯气 ,把溴重 新置换 出米 , 经 蒸馏 、 冷凝制 得 溴素成 品, 山的废 酸进入酸 池 , 蒸
3 二氧 化硫法 :将 含 溴 的空气 与二氧 化硫进 )
9 %。海 水 中溴 的浓 度约 为 6 pm,而 岩盐 矿 中溴 9 5p 的含量 仅有 01p . m,某些 地 区地 下 卤水溴 含量 为 p 20 0p m ( 山东渤 海湾 地 区的地 下 卤水 ) 0  ̄30p 如 。
溴素作 为一种 重要 的基 础性 化: 原料 ,广泛 应 7 1
1 吹 山塔 : 1
2 蒸 馏塔 ) _业 上常 川 的蒸 馏 设备 有泡 罩塔 、筛板塔 、填 _ l : 料 塔等 , 种塔 均 有独 自的特 点 , 各 填料 塔结 构简单 、
流 体 阻力 小 ,可 以选 不 同 的陶瓷 材料 做填料 。
.
在吹 山塔 中 ,当液体 喷淋 密度 为 3 m3 ' 、同 5 / . mh
摘 要 :澳索 作 为一 种 重 要 的基 础 性 化 _ 原料 ,广泛 应 用 于 阻燃 剂 、石 油 开采 、精 细 化 T等 T 领域 。利 用 我 围庞 人 的 自然 资 源 生 产 澳 素 , 实现 了资 源 的 综合 利用 ,符 合 国家 能 源 综 合 利 用 的产 业政 策 。本 文 介 绍 _ 索 的 生 产 - 艺及 生 产 过 程 中 的危 害 因素 分 析 。 r澳 T 关 键 词 :溴 素 ;生 产 T 艺; 危 害 因 素 中 图分 类 号 : T 45 文 献 标 识 码 :A Q1 . 2
某溴素化工企业化学毒物危害现状及风险管控
![某溴素化工企业化学毒物危害现状及风险管控](https://img.taocdn.com/s3/m/263a89551fd9ad51f01dc281e53a580216fc506e.png)
某溴素化工企业化学毒物危害现状及风险管控摘要: 目的分析某溴素化工企业化学有毒物质危害现状,并进行风险评估,提出切实可行的管控措施,减少事故发生。
方法采用现场调查法、检测检验法及风险评估法对溴素生产企业进行综合分析和定量评价。
结果氯气可能发生职业病危害的等级属于高风险,溴、硫酸、氯化氢、氢氧化钠、二氧化硫属于中等风险。
结论根据风险评估结果,提出分级管控措施,指导企业进行科学管理。
关键词:溴素化工;化学毒物;危害现状;风险管控溴素作为一种重要化工原料来制取溴化物,可用作各行业的分析试剂、氧化剂以及有机合成的溴化剂,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溴素生产企业日益增加。
溴素生产过程存在多种化学有毒物质:氯气、氯化氢、溴、硫酸、二氧化硫、氢氧化钠等,其中氯气属于高毒物质,一旦泄露易导致急性中毒事故。
因此,把握溴素化工生产企业化学毒物的产生环节以及关键控制点就显得尤为重要。
本文以天津市某溴素生产企业为例,对其工作场所存在的化学毒物进行危害现状分析和风险评估,从风险管理的角度提出切实可行的的分级管控措施。
1 对象与方法1.1对象选择天津市某溴素化工企业为研究对象,年产溴素约7000吨。
生产使用的主要原辅料包括浓海水、液氯、硫磺、硫酸、氢氧化钠等。
生产岗位主要包括氯气岗、硫磺岗、班长岗、中控岗、压溴岗,班制为四班两运转,每班12h。
溴素生产工艺采用空气吹出二氧化硫吸收法,即酸法工艺进行提溴。
工艺过程包括浓海水供给、溴的吹出富集、蒸馏、二氧化硫制备、灌装等。
主要装置设备密闭化、DCS系统控制;主要反应封闭循环、连续生产;生产过程设置安全连锁及报警;设置控制室主要生产过程在控制室内控制操作,作业工人主要操作方式为巡检。
1.2方法采用职业卫生调查法、检测检验法、风险评估法[1-2],对该溴素化工企业进行化学毒物的危害识别、现状分析和危害风险分析,进一步明确溴素生产过程中化学毒物的危害控制关键环节以及防控措施。
1.2.1职业卫生调查法通过对生产过程、作业环境以及企业管理等方面的调查,确定工作场所存在的职业病危害因素的种类、数量、存在形态、存在部位、劳动者接触人数、接触方式及接触时间等1.2.2检测检验法依据国家职业卫生检测相关规范和标准方法,通过现场检测和实验室分析,对其作业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的浓度或强度以及职业病危害防护设施的防护效果进行评定。
溴素制备原料
![溴素制备原料](https://img.taocdn.com/s3/m/0cbfd5b3cd22bcd126fff705cc17552707225ec0.png)
溴素制备原料溴素是一种重要的化学品,广泛应用于医药、农药、染料、光敏材料等领域。
溴素的制备原料有多种途径,下面将介绍其中几种常见的方法。
一、溴化钾制备溴素溴化钾是一种常见的溴素制备原料,其化学式为KBr。
制备溴素的方法主要有以下几个步骤:1. 将溴化钾溶解在水中,得到溴化钾溶液。
2. 在溴化钾溶液中加入盐酸,发生反应生成溴气和氯化钾。
3. 将产生的溴气通过冷凝器冷却,得到液态溴。
二、溴化亚铜制备溴素溴化亚铜是另一种常用的溴素制备原料,化学式为CuBr。
其制备方法如下:1. 将溴化铜和亚铜反应生成溴化亚铜。
2. 将溴化亚铜加热,使其分解产生溴气。
3. 将产生的溴气通过冷凝器冷却,得到液态溴。
三、溴化铁制备溴素溴化铁也是一种常见的溴素制备原料,其化学式为FeBr2。
制备溴素的方法如下:1. 将溴化铁与过量的氧气反应,生成溴化铁和氧化铁。
2. 将产生的溴化铁加热,使其分解产生溴气。
3. 将产生的溴气通过冷凝器冷却,得到液态溴。
四、溴化氢制备溴素溴化氢是制备溴素的重要原料,其化学式为HBr。
溴化氢制备溴素的方法如下:1. 将溴化氢溶解在水中,得到溴化氢溶液。
2. 在溴化氢溶液中加入过氧化氢,发生反应生成溴气和水。
3. 将产生的溴气通过冷凝器冷却,得到液态溴。
以上是几种常见的溴素制备原料及相应的制备方法。
在实际应用中,根据不同的需求和条件,可以选择合适的原料和方法进行制备。
同时,制备溴素过程中需要注意安全操作,避免溴素泄露或对人体和环境造成危害。
卤水制溴素的工艺原理
![卤水制溴素的工艺原理](https://img.taocdn.com/s3/m/48745e35f02d2af90242a8956bec0975f465a497.png)
卤水制溴素的工艺原理卤水制溴素是一种工业生产溴素的常用方法,其工艺原理主要涉及以下几个步骤:1. 卤水的采集:卤水一般是从地下卤水资源或海水中提取的。
卤水中含有氯化物离子、溴化物离子以及其他一些杂质。
2. 预处理:卤水中的杂质需要通过预处理步骤进行去除。
首先,卤水会通过过滤、沉淀等方式去除悬浮物和颗粒物。
然后,通过加入硫酸铵或硫酸钾等化学试剂,以沉淀形式去除卤水中的铁、铝等金属离子。
此外,还可以通过调整卤水的酸碱度来加速杂质的沉淀。
3. 提溴:卤水中的溴化物离子需要被处于高含氧环境的阳极氧化转化为游离态的溴气。
在提溴过程中,通常使用电解槽进行反应。
电解槽包括阴极和阳极,卤水通过阳极时,阳极会放出氧气,同时溴化物会发生氧化反应转化为溴气释放出来。
而阴极则会被还原为氢气。
4. 溴气净化与液化:通过提溴后,需要将溴气进行冷凝净化,以去除其中的杂质和水分。
此外,溴气还需要被液化,以方便后续的处理和储存。
5. 溴素的分离:液化的溴气会通过一系列的分离步骤进行溴素的提取。
首先,通过渗入蒸馏塔中进行进一步的净化和分离。
溴素的提纯可以通过多级蒸馏或结晶过程来完成。
6. 产品收集与处理:分离出的溴素可以进一步被处理和精制。
溴素可以被用于制造有机溴化合物,如溴代烷烃、溴代芳香烃等。
同时,溴素也可以用于制造溴化银等无机化合物。
卤水制溴素的工艺原理基本如上所述,具体的工艺流程可能因生产厂家、设备等因素而有所不同。
然而,这些步骤构成了卤水制溴素的基本原理。
这个工艺过程在利用地下卤水资源或海水中的溴化物离子,并通过电解槽进行反应,最终提取得到纯净的溴素。
溴素生产操作规程
![溴素生产操作规程](https://img.taocdn.com/s3/m/501dc373ff00bed5b8f31d2a.png)
安全操作规程编辑审核签发山东新远盐化有限公司目录一、生产工艺流程概况及设备: (2)1.工艺流程简述: (2)2.安全操作范围: (3)3.主要设备情况....................................................................................... 错误!未定义书签。
二.开停车操作规程: (4)1.开车操作规程: (4)2.停车操作规程: (4)3.突然停电操作规程: (4)三、蒸馏岗位操作规程 (5)四、氯气岗位操作规程 (6)六、化验工操作规程 (7)七、行车操作规程 (8)八、锅炉岗位操作规程 (8)九电焊安全操作规程 (11)十气焊安全操作规程 (13)十一电工安全操作规程 (14)十二硫酸卸车操作规程 (15)十三液氯卸车安全操作规程 (16)十四溴素装车安全操作规程 (16)十五、硫磺卸车操作规程 (17)十六、主要原材物理化学性质及化学事故处理: (17)十七化验操作法及试剂的配制 (21)溴素生产操作规程一、生产工艺流程概况及设备:本艺采用目前最先进的酸性空气吹出法制溴工艺:工程流程图及工艺概况:工艺流程图:1.工艺流程简述:卤水由泵加压输送,把稀酸和氯气加入泵出口管道中,经氧化塔,卤水酸化后氧化。
进入吹出塔上部喷淋而下,与塔底风机鼓入,与向上流动的空气逆向接触。
当空气与卤水在塔内接触时,因卤水表面上溴分压大于空气中溴分压,使卤水中游离溴被解吸吹出。
脱溴后吹出废液从塔下部排出。
由吹出塔顶部排出的含溴空气在顶部风道中加入二氧化硫气体、淡水喷雾进行混合吸收,含氢溴酸的小液滴经吸收塔、吸收器富集,凝成小液滴,汇入初级酸贮槽。
净化后的空气经风机鼓动。
,在塔内循环使用。
初级酸液从蒸馏塔顶部加入,水蒸汽与氯气从塔底部通入。
初级酸液自上而下沿填料表面流动时,与自下而上的氯气、水蒸汽接触,不断氧化、蒸馏,溴从蒸馏塔顶排出到冷却器冷却,经溴水分离瓶分离后到溴贮罐得溴素。
危险化学品系列之三-溴素
![危险化学品系列之三-溴素](https://img.taocdn.com/s3/m/c91c9ca869dc5022aaea00fb.png)
溴素事故案例
【富阳市向新化工溴素泄漏事故】
2009年3月29日上午8时40分左右,富阳市向新 化工有限公司十溴二苯醚生产车间的溴化反应釜垫片 处发生溴素泄漏事故。经及时救援和处置,反应釜中 的溴素转移至溴素应急罐中,消除了险情,未造成人 员伤亡和重大经济损失。 初步分析,事故的主要原因是,机修工未按规范 要求安装阀门,擅自采用小口径螺栓代替正常螺栓安 装阀门(阀门孔径不配套),造成法兰连接间的密封 垫片密封不严,并在生产过程中未实施旋紧加固等检 查方法,因管线结合部位受力不均、螺栓松动导致密 封不严造成物料渗漏。
本品不燃。根据着火原因选择适当灭火器灭 火
喷水保持火场容器冷却,直至灭火结束。用 雾状水赶走泄漏物的液体。用氨水从远处喷射, 驱散蒸气,并使之中和。但对泄露出来的溴液不 可用氨水喷射,以免引起强烈反应,放热而产生 大量有毒的溴蒸气。
溴素的应急处置原则
【急救措施】
皮肤接触:立即脱去污染的衣着,用大量流动清 水冲洗20-30min。如有不适感,就医。
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正压自给式呼吸器。穿防腐 蚀、防毒服,戴橡胶耐酸碱手套。穿上适当的防护服 前严禁接触破裂的容器和泄漏物。尽可能切断泄漏源。 防止泄漏物进入水体、下水道、地下室或限制性空间。 小量泄露:用干燥的砂土或其他不燃材料吸收或 覆盖,收集与容器中。 大量泄露:构筑围堤或挖坑收容。用耐腐蚀泵转 移至槽车或专用收集器内。 工作现场禁止吸烟、进食和饮水。工作完毕,淋 浴更衣。单独存放被毒物污染的衣服,洗后备用。保 持良好的卫生习惯
溴素的应急处置原则 溴素事故案例
溴素的性质
溴素
深棕红色重质液体,容易挥发,常压下沸点 58.78℃(控制精馏温度的依据),相对水密度3.1, 相对空气密度5.5,气温低时能冻结成固体。有极强 烈的毒害性与腐蚀性。在常温时,能挥发出有强烈 刺激性的烟雾,刺激眼睛和呼吸道的粘膜,使人流 泪和咳嗽,能灼伤皮肤,产生剧烈刺痛,不易医治。
溴素生产企业危险性分析及对策措施
![溴素生产企业危险性分析及对策措施](https://img.taocdn.com/s3/m/28a393096c175f0e7cd13743.png)
溴素生产企业危险性分析及对策措施【摘要】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建设的不断发展,国内医药化学领域受经济带动也取得了较大的发展。
溴素作为基本化工生产原料,其市场需求也在不断扩大。
溴素生产过程中存在着诸多危险有害性,目前国内溴素生产企业普遍存在生产规模小,管理不规范,布局分散,存在诸多安全问题。
笔者结合溴素生产工艺,分析了溴素生产过程中存在的主要危险有害因素,并提出了相应的安全对策措施与建议,以期为溴素企业安全管理提供一些参考。
【关键词】溴素生产;危险性分析;对策措施1.溴素生产中的主要危险化学品1.1氯气第2.3类有毒气体。
一般可燃物大都能在氯气中燃烧,易燃气体或蒸气都能与氯气形成爆炸性混合物。
1.2溴素属于第8.1类酸性腐蚀品,毒物危害分级属于中度危害。
与易燃物(如苯)和可燃物(如糖、纤维素等)接触会发生剧烈反应,甚至引起燃烧。
和氢、甲烷、硫磺、砷、磷、钠钾及其他金属粉末剧烈反应,甚至引起火灾爆炸。
与还原剂能发生强烈反应。
能腐蚀大多数金属及有机组织。
1.3硫酸第8.1类酸性腐蚀品,具有一定的氧化性,与易燃物(如苯)和有机物(如糖、纤维素等)接触会发生剧烈反应,甚至引起燃烧。
1.4硫磺易燃固体,与卤素、金属粉末等接触剧烈反应。
硫磺为不良导体,在储运过程中易产生静电荷,可导致硫尘起火。
粉尘或蒸气与空气或氧化剂混合形成爆炸性混合物。
1.5二氧化硫不燃气体,具有一定的腐蚀性,如遇高热,容器内压增加,有开裂和爆炸的危险2.生产过程中危险性分析2.1溴素蒸馏工序蒸馏过程中涉及的物质氯气、溴素、硫酸,均具有一定的毒性和刺激性。
当有毒物料泄漏后,在空气中积聚到一定浓度,人员在现场操作、巡检或抢修时,未佩戴劳动防护用品,或劳动防护用品型号不对、失效等,可引发人员的中毒、窒息事故。
硫酸蒸气或雾可引起结膜炎、结膜水肿、角膜混浊,以致失明;引起呼吸道刺激,重者发生呼吸困难和肺水肿;高浓度引起喉痉挛或声门水肿而窒息死亡。
2.2吹出及吸收工序吹出及吸收工序使用氯、二氧化硫及硫酸,均属于有毒物质,当其在生产过程中发生泄漏,操作人员在现场操作时未及时发现和处理,存在发生人员在毒的危险。
溴素生产工艺
![溴素生产工艺](https://img.taocdn.com/s3/m/2f3eb12d876fb84ae45c3b3567ec102de2bddfd4.png)
溴素生产工艺溴素是一种常见的化学元素,其化学符号为Br。
它是一种红棕色液体,在常温下具有刺激性气味。
溴素广泛应用于医药、农业、化工等领域,并且其生产工艺也非常重要。
溴素的生产工艺主要有两种方法,即海水法和矿石法。
海水法是目前应用最广泛的溴素生产工艺之一。
首先,将海水中的溴化物与氯气反应生成溴气。
这个过程可以经过多个步骤来实现。
首先,将海水与氯气一起通入溴化铵溶液中,得到溴化铵。
然后,将溴化铵与浓硫酸反应,生成溴气和硫酸铵。
最后,通过冷凝和洗涤等步骤,得到纯净的溴素。
海水法生产溴素的优势在于原料资源丰富,成本相对较低。
此外,海水中的溴化物含量较高,可以提高产量和效率。
然而,这种方法也存在一些问题。
首先,溴气具有一定的毒性,需要采取安全措施。
其次,溴化物在海水中的浓度较低,需要经过多个步骤进行提取和纯化,工艺较为复杂。
另一种常见的溴素生产工艺是矿石法。
这种方法主要是从溴化物矿石中提取溴素。
溴化物矿石主要存在于地下盐水层或地下矿床中。
首先,需要将矿石破碎并浸泡在水中,使溴化物溶解。
然后,通过蒸发结晶、过滤和洗涤等步骤,得到纯净的溴化物。
最后,将溴化物与氯气反应生成溴素。
矿石法生产溴素的优势在于溴化物矿石含量较高,提取效率较高。
此外,溴化物矿石可以通过采矿和加工等步骤进行提取,生产工艺相对较简单。
然而,矿石法也存在一些问题。
首先,溴化物矿石的资源有限,不同地区的矿石含量和质量存在差异。
其次,矿石法需要大量的水和能源消耗。
无论是海水法还是矿石法,溴素的生产工艺都需要注意环境保护和安全生产。
溴气具有一定的毒性,需要进行安全控制和排放处理。
此外,溴化物矿石的开采和加工也会对环境造成一定的影响,需要进行合理的资源管理和环境监测。
溴素的生产工艺主要包括海水法和矿石法。
海水法利用海水中的溴化物提取溴素,具有原料丰富、成本较低的优势。
矿石法则是从溴化物矿石中提取溴素,具有提取效率较高的优势。
无论哪种方法,都需要关注环境保护和安全生产。
最简单的溴素生产工艺
![最简单的溴素生产工艺](https://img.taocdn.com/s3/m/6e268eadf9c75fbfc77da26925c52cc58bd6902f.png)
最简单的溴素生产工艺溴素是一种常见的无机化合物,可以用于农业、医药、化学工业等领域。
溴素的生产通常涉及溴化铵的制备和氧化制溴两个过程。
下面将详细介绍最简单的溴素生产工艺。
首先,我们需要准备溴化铵的原料。
溴化铵可以通过氨气和溴化氢反应得到。
该反应可以在氯化铵溶液中进行。
首先,我们将氨气通入氯化铵溶液中,通过气体分配装置控制氨气的流量和进气时间。
接下来,我们逐渐加入溴化氢,同时保持反应温度在20-30摄氏度范围内。
在此条件下,氨气和溴化氢反应生成溴化铵。
反应完成后,滤掉产生的氯化钠和其他杂质,得到溴化铵晶体。
下一步是氧化制溴。
溴化铵可以通过氯气氧化得到溴素。
首先,我们需要将溴化铵溶解在水中,形成溴化铵溶液。
然后,将溴化铵溶液放入氧化釜中。
在通入氯气之前,需先加入适量的酸,例如硫酸。
接下来,我们通入氯气,此时氯气与溴化铵溶液中的碱性离子反应生成卤素。
反应完成后,将产生的溴素气体通过吸收塔冷却并收集。
最后,经过凝析和干燥处理,得到纯净的溴素产品。
需要注意的是,在整个生产过程中要注意安全。
氨气和氯气都具有一定的毒性,需采取相应的安全措施,使用专门的设备进行操作。
此外,反应过程中产生的气体应及时排放或吸收,避免对环境和人员造成危害。
此外,溴素生产过程中还有其他一些工艺细节需要注意。
例如,溴化铵的制备需要控制好氨气和溴化氢的流量和反应温度,以确保高产率和高纯度的溴化铵产物。
在氧化制溴的过程中,需在恰当的条件下通入氯气,避免过量或不足,影响反应效果。
此外,氯气氧化反应是一个放热反应,需要合理控制反应温度,避免温度过高导致溴素热分解。
对于溴素的凝析和干燥处理,也需要选择适当的装置和工艺参数,以确保产品质量。
综上所述,最简单的溴素生产工艺包括溴化铵的制备和氧化制溴两个过程。
通过控制反应条件和合理选择设备,可以得到高产率和高纯度的溴素产品。
当然,实际生产中还有其他细节和工艺优化的问题需要考虑,但基本的生产原理和步骤如上所述。
溴素生产企业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辨识与分级研究
![溴素生产企业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辨识与分级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ee9d9f6e7275a417866fb84ae45c3b3567ecddbf.png)
溴素生产企业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辨识与分级研究摘要:溴素生产企业,重大危险源辨识与分级研究极为重要,因危险化学品存储量超了临界量就构成重大危险源,若假如在生产过程中没有针对性的做好安全风险辨识工作,则会受到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出现各类事故。
在新的时候要结合实际的发展情况,积极做好危化品重大危险源的辨识与分级工作,可以对其实际情况加以了解,预测发生事故的可能性及严重程度,并进一步判断危险等级,也能有效推进危化品重大危险源的等级与数据库构建工作,为政府和企业对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的监督和管理提供科学的参考依据。
本文介绍了溴素生产企业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辨识与分级研究。
关键词:危化品;重大危险源辨识;分级;安全在进行危化品重大危险源辨识与分级的过程中要贯彻“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安全生产方针,并严格按照相关政策,将法律、法规作为重要的支撑手段。
本文是依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及标准、规范对某溴素生产企业进行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辨识、分级及风险研究,确定其影响范围,识别存在的危险有害因素,并提出安全对策措施。
1 溴素生产工艺技术的安全性与可靠性1.1 生产工艺流程简述溴素生产装置利用中级卤水为原料,其生产工艺采用酸法-空气吹出法。
采用以中度卤水为原料,经过酸化、氯气氧化、空气吹出、二氧化硫为吸收剂的生产工艺技术路线。
包括酸化、氧化、吹出、吸收和蒸馏工序。
1.1.1液氯气化工序液氯钢瓶中的液氯经水浴气化器气化后,经氯气缓冲罐通入原料卤水管道,对原料进行氧化。
1.1.2二氧化硫制备工序原料硫磺(颗粒状)经罗茨鼓风机送入硫磺炉燃烧,生成二氧化硫气体经洗气塔洗涤降温后,输送至吸收塔顶空气管道。
1.1.3卤水吹吸工序原料卤水进入吹出塔前,分别在管道中加入稀酸,调节 PH 值,通入氯气,将卤水中的溴离子在管道中氧化成游离的溴分子。
经氯气氧化后的卤水进入吹出塔顶,与二氧化硫和淡水充分接触后形成含溴母液。
1.1.4蒸馏工序含溴母液经尾气回收塔,流入蒸馏塔,与氯气和蒸汽逆流接触,发生氧化置换反应,经冷却后得到产品溴。
简述溴素生产的工艺流程及过程
![简述溴素生产的工艺流程及过程](https://img.taocdn.com/s3/m/7907734343323968001c9261.png)
简述溴素生产的工艺流程及过程我化工厂为以生产海水盐化工产品为主导的化工企业,主要产品为氯化钾、氯化镁、硫酸镁、溴素等。
其中溴素的年产量约为550吨,为我化工厂主要化工产品之一。
我厂生产的溴素产品为一种赤褐色发烟液体,在室温时暴露于空气中挥发,生成红棕色蒸汽,具有强烈刺激性恶臭味,能引起流泪、咳嗽、喉痛、头晕、头痛和鼻出血,浓度较高时还会引起窒息和支气管炎,甚至引起死亡。
溴素的用途广泛,与许多工业部门都有关联。
大量的溴用于石油工业,制造二溴乙烯,作为石油燃料的抗爆剂。
在塑料工业中,溴系列的阻燃剂日益发展,使塑料制品的防火性能显着提高。
溴素在工农业的不断发展中也起到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我厂生产的溴素产品原料为光卤石母液,其主要的生产原理为氯气氧化水蒸气蒸馏法制取溴素。
其简单过程为光卤石母液和氯气在蒸馏塔内接触,氯与溴离子交换,溴被游离,再用水蒸气加热蒸馏,经冷凝、分离精馏得到成品。
氯气氧化水蒸气蒸馏法用化学反应式表示为:MgBr2+Cl2→MgCl2+Br2一、工艺流程及过程提取光卤石后的母液含溴量一般为6—7克/升。
由于提取光卤石过程中高温浓缩,部分氯化镁水解,生成的氯化氢溶于卤水中,使光卤石母液呈酸性(pH3—5),因此用这种原料,可不必酸化。
水蒸气蒸馏法制溴工艺包括预热、氧化、蒸馏、冷凝、分离、精馏、尾气吸收等过程。
光卤石母液从光卤石沉降器上部溢流入光卤石母液槽。
用泵送到高位槽,保持一定的液位,使流出的卤水压力稳定,高位槽中的光卤石母液均匀的通过流量计进入预热器,用生蒸汽加热。
预热后自蒸馏塔顶部加入塔内,经分配板均匀喷淋在填料表面上,向塔的下部流动。
液氯贮存于钢瓶内。
用热水淋浴在钢瓶外表,加速汽化。
氯气经过气液分离瓶稳定地经流量计进入蒸馏塔下部,沿塔上升,与流下的光卤石母液逆向接触,进行化学反应。
经过减压后的生蒸汽,从分气缸的调节阀稳定均匀地进入蒸馏塔下部,加热光卤石母液,并将游离溴汽化。
溴蒸汽与水蒸气和过量氯气一起加热后,容重减小,借蒸汽推动沿塔上升,制溴废液容重较大,沿塔下流由于重力差,在蒸馏塔内完成了溴与卤水的分离。
溴素 工艺
![溴素 工艺](https://img.taocdn.com/s3/m/6a81642811a6f524ccbff121dd36a32d7375c7ca.png)
溴素工艺溴素,又称为卤素的一种,化学符号为Br,具有放射性,并且拥有一定的毒性。
它广泛应用于合成有机合物、药品、颜料等方面,也可以用于军事制造、半导体工业等领域。
要制备溴素,可以采用多种工艺,其中最为常用的是直接制备和间接制备两种工艺。
1. 直接制备直接制备溴素的方法主要有三种。
第一种是在软钾和氢溴酸的存在下,利用电解作用来制备溴素。
在这个过程中,软钾会被氧化成钾离子,并且会把产生的电子移交给溶液中的氢离子,从而生成氢气。
氢气与氧气的反应会生成水,放出能量,这一过程促进了氢离子和溴离子之间的还原反应,使得溴离子被还原成了溴素。
第二种方法是在无水溴化钾和浓硫酸的存在下,通过加热来制备溴素。
当加热溴化钾和浓硫酸到一定的温度时,就会发生分解反应,产生气体。
在这个过程中,生成的溴气不断地冷却和凝结,最终形成液态的溴素。
这种方法制备的溴素纯度较高,但需要一定的反应条件和较高的温度。
第三种方法是利用溴化碱金属和氧气的反应来制备溴素。
首先,将溴化碱金属与氧气混合,然后通过高温加热或者光化学反应,制造出溴型氧化物。
这种物质与水反应时,可以生成溴酸,进而被还原成溴素,最终获得高纯度的溴素。
间接制备溴素是指利用其他化学物质与溴酸或溴酸钾反应来制备溴素的方法。
这种方法可以在相对较低的温度下制备溴素并且能够获得纯度较高的产品。
目前比较常用的是以下两种方法:第一种方法是利用溴化物和氢氧化物的中和反应来制备溴酸钾。
这个反应的产物可以通过添加还原剂来被还原成溴素。
对于这种方法,最为常用的还原剂是氨气,氨气可以与溴酸钾发生反应,生成氯化铵、氨水、水和溴素等多个产物。
第二种方法是利用二氧化锆和溴酸钾反应来制得溴素。
在这个过程中,二氧化锆会作为催化剂,促进溴酸钾分解。
产生的溴素会被吸附在催化剂表面上,然后被剥离下来。
这个方法可以制得高纯度的溴素,并且不需要太高的反应温度。
总之,溴素具有很高的研究价值和广泛的应用前景,其制备方法也在不断地进行改进和完善。
溴素生产工艺
![溴素生产工艺](https://img.taocdn.com/s3/m/3d1b1740df80d4d8d15abe23482fb4daa58d1ddf.png)
溴素生产工艺溴素是一种常见的卤素元素,广泛应用于医药、化工、农药等领域。
溴素的生产工艺主要分为两种,一种是从天然溴化物中提取,另一种是通过人工合成。
一、从天然溴化物中提取溴素1. 原料准备:选择富含溴化物的天然矿石,常见的有海水、盐湖等。
海水中含有约0.065%的溴化物,可通过蒸发浓缩提取。
盐湖中富含固体溴化物,可以通过采矿、粉碎和浸泡等步骤进行提取。
2. 浓缩蒸发:将采集到的天然溴化物溶解在水中,然后进行蒸发浓缩。
通过加热,使水分蒸发,溴化物逐渐浓缩。
蒸发浓缩可以采用溴化物的物理性质与水的性质不同而实现分离。
3. 结晶分离:将浓缩后的溴化物溶液加热至一定温度,使其达到饱和溶液状态。
然后冷却溶液,溴化物会逐渐结晶。
通过过滤可以将结晶分离出来,得到溴化物固体。
4. 氧化反应:将溴化物固体与氧气进行反应,得到溴气。
这一反应需要在高温下进行,可以使用电炉等设备进行加热。
溴气是溴素的一种常见物态,可以用于医药、农药和化工等领域。
5. 净化与提纯:溴气具有一定的毒性,需要经过一系列步骤进行净化和提纯。
可以使用吸附剂、活性炭等材料吸附并去除溴气中的杂质,得到高纯度的溴素。
二、人工合成溴素1. 原料准备:人工合成溴素的原料主要是氯气和铁液。
氯气是一种广泛应用的气体,铁液是一种常见金属,可以通过冶炼获取。
2. 氧化反应:将氯气和铁粉反应,生成氯化铁。
这一步骤是将氯气氧化铁,形成溴化铁的重要步骤。
3. 溴化反应:将氯化铁与水反应,生成溴酸铁。
溴酸铁是人工合成溴素的中间产物,通过后续的反应可以转化为溴素。
4. 消化过程:将溴酸铁与酸进行消化反应,生成铁离子和溴离子。
随着反应的进行,溴离子逐渐集中,生成溴素。
5. 溴素提取:通过过滤或蒸馏等方式,将溴素从反应物中提取出来。
可以采用溴素对溴化银的溶解性进行分离,得到纯净的溴素。
溴素生产工艺的选择取决于溴素的用途、市场需求以及原料的可获取性等因素。
从天然溴化物中提取溴素具有较低的成本,但原料获取相对困难,生产周期较长。
溴素的生产工艺
![溴素的生产工艺](https://img.taocdn.com/s3/m/6234892a7f21af45b307e87101f69e314332fae7.png)
溴素的生产工艺
溴素的生产工艺主要包括电解法和氧化法两种。
1. 电解法
电解法是目前主要的溴素生产工艺之一。
该工艺利用电解池进行溴化钾或溴化钠的电解,同时生成溴气和氢气。
具体工艺过程如下:
首先,将溴化钾或溴化钠溶解在水中,形成溴化钾溶液或溴化钠溶液。
其次,将该溶液注入电解池中,正极为钛罐,负极为聚丙烯容器。
在电解过程中,正极反应为:2H2O + 2e- → H2 + 2OH- ,负极反应为:2Br- → Br2 + 2e- 。
最后,将生成的溴气和氢气从电解池中分离收集。
溴气会通过冷凝器冷却,变成液态溴。
2. 氧化法
氧化法是另一种常用的溴素生产工艺。
该工艺利用氧气将溴化钠氧化生成溴气。
具体工艺过程如下:
首先,将溴化钠溶解在水中,形成溴化钠溶液。
其次,通过氧化反应将溴化钠溶液中的溴离子氧化成溴气。
这一步通常使用高温和高压的条件,一般在铂催化剂的催化下进行。
最后,将生成的溴气通过冷却装置冷却,使其变成液态溴。
总的来说,溴素的生产工艺主要包括电解法和氧化法两种。
电解法通过电解溴化钾或溴化钠的溶液来生成溴气。
氧化法则是通过氧化反应将溴化钠溶液中的溴离子氧化成溴气。
这两种工
艺均需要进行一系列的处理和收集过程,以获取高纯度的溴素产物。
溴素生产安全隐患
![溴素生产安全隐患](https://img.taocdn.com/s3/m/39dd719381eb6294dd88d0d233d4b14e84243e5e.png)
溴素生产安全隐患溴素是一种常用的化工原料,广泛应用于制冷剂、消毒剂等领域。
然而,溴素生产过程中存在着一些安全隐患,如果不加以妥善控制,可能对生产人员和环境造成严重伤害。
下面将详细介绍溴素生产安全隐患,并提出相应的安全措施。
首先,溴素生产涉及到强氧化剂的使用,如溴化钠和氧气等。
这些物质具有较高的氧化性,如果不小心操作,极易引发燃烧,甚至爆炸事故。
因此,生产现场应配备适当的消防设施,并进行防火防爆措施,如设置消防器材、配备应急灭火剂,建立完善的消防预案等。
其次,在溴素生产过程中,可能产生毒性气体,如溴气等。
溴气具有强烈的刺激性和腐蚀性,对呼吸系统和眼睛有较大危害。
因此,生产车间应依法配置适当的通风设备,确保空气流通和净化,减少有害气体的浓度。
另外,工人应戴好防护面具、手套、防护眼镜等个人防护装备,避免接触溴气。
此外,溴素生产中使用的溴化钠是一种强腐蚀剂,对皮肤和黏膜具有较强的腐蚀性。
因此,操作人员应严格遵守操作规程,防止溶剂溅溢、皮肤暴露等情况发生。
在操作和运输过程中,应佩戴适合的化学防护服,并设立应急洗眼器、洗手器等设备,以便及时洗净身体和眼部的溴化钠。
此外,溴素生产过程中也会产生废水和废气。
这些废水和废气中可能含有有机物和重金属等污染物,对环境造成污染。
因此,企业应建立废水和废气处理设施,确保排放标准符合环境保护要求。
同时,定期对废水和废气进行监测和处理,确保排放的废水和废气不会对周围环境造成不良影响。
最后,溴素生产过程中还存在安全管理不严、作业人员不够专业等问题。
为了确保生产安全,企业应加强安全培训,培养员工对安全隐患的敏感性和应对能力。
并制订完善的安全管理制度,建立健全的安全生产责任制,明确各岗位的安全职责,加强生产现场管理。
总之,溴素生产过程中存在着一系列安全隐患,如火灾、爆炸、有毒气体、腐蚀性物质等。
为了预防和避免这些安全风险,企业应制定详细的安全措施,包括消防防爆设备、通风系统、个人防护装备和废水废气处理设施等,并加强安全培训和管理,以确保生产过程安全、环保。
溴素生产工艺及生产过程危害因素辨识分析
![溴素生产工艺及生产过程危害因素辨识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26767619f011f18583d049649b6648d7c1c708ac.png)
溴素生产工艺及生产过程危害因素辨识分析摘要:作为一种卤族元素,溴素是化工生产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同时也是海洋化学工业的分支,在不断研究中,溴素更是衍生出了众多的无机化合物与有机化合物,其作用重大。
比如在灭火器、制冷剂、医药、油田等多个行业中均可以看见溴素的身影。
我国是溴素生产大国,凭借其优势,进一步实现资源的整合,借助相关政策与规定,实现溴素的生产。
其中在本文中则主要分析了溴素生产工艺及生产过程危害因素辨识,以此实现溴素生产的可行性与安全性。
关键词:溴素;工艺;危害因素;辨识分析溴在1842年被发现,其在自然界以溴化物形式存在,室温下为暗红棕色发烟液体。
因海水量巨大,海水中的溴含量占地球上总资源量的99%。
从属性上分析,溴主要存在于海水或者盐湖水之中,因海洋资源占据了重大比例,所以经过相关统计得知,海水之中的溴含量中的,占据了地球总资源量的99%。
溴素作为一种重要的基础性化工原料,溴能溶于水,易溶于酒精、乙醚、四氯化碳等有机溶剂中。
溴是氧化剂,能与碳氢化合物作用取代氢,又能与未饱和的有机物进行加成反应。
溴素的应用呈现出广泛性与多样性,在医药行业、农药行业、油田行业、灭火剂等均存在,溴素生产利用我国庞大的自然资源,实现了资源的综合利用。
1 溴素生产工艺目前国内外卤水提溴的生产主要有空气吹出碱吸收法、空气吹出酸吸收法、蒸汽蒸馏法等生产技术。
本文所阐述的是以海水为原料,通过酸化、氧化、吹出、吸收和蒸馏等工序提溴的酸法-空气吹出生产技术。
此法在我国已经得到普遍采用,该工艺技术是在引进山东盐业技术的基础上,不断改进、发展起来。
1.1工艺流程简述1.1.1 配氯工序钢瓶中的液氯通过水浴汽化器加热,气化后进入缓冲罐,再通过管道输送至吹吸工序和蒸馏工序。
1.1.2 酸化氧化工序海水进入吹出塔前,先加入稀硫酸,调节PH值,再向管道中通入氯气,将溴离子氧化成游离的溴分子,氯气被还原成氯离子溶解在海水中。
1.1.3 吹出工序经氧化后的海水输送至吹出塔顶,均匀喷淋到填料上,氯气氧化出的溴分子,经风机吸入吸收塔顶部与二氧化硫和淡水充分接触后,形成吸收液流入吸收液缓冲罐作蒸溴原料,未吸收的溴及空气吹入除沫塔顶喷进淡水除沫净化,净化的液体用泵打入吸收塔,使溴蒸汽和二氧化硫发生作用转化成含溴酸。
溴素安全检查表危害分析XXXX826
![溴素安全检查表危害分析XXXX826](https://img.taocdn.com/s3/m/cc56345aad51f01dc281f1b1.png)
溴素安全检查表危害分析XXXX826安全检查分析表(SCL)区域/工艺过程:供氯区/供氯装置、气化分析人员:日期:序号检查项目检查标准未达标准的主要后果现有控制措施建议更改/控制措施L S R1 吊装作业1开动停止行车前向相关人员发出信号1伤害他人1制度规定检查管理/ 1 3 3 2配戴安全帽。
2磕碰伤害2同上/ 2 2 43停用时关闭电源。
3误开伤害3同上/ 1 2 24无酒后作业。
4人员伤害4同上/ 1 4 45不在起吊物下行走。
5人员伤害5同上/ 1 3 3 6有相关资质。
6人员伤害设备损坏6操作人员必须经过培训/ 1 4 42 向汽化器供氯1氯瓶不能全开1爆炸1严格执行操作规程/ 1 3 32戴防护手套2冻伤2同上/ 1 2 23无其他人员进入卸瓶区。
3泄漏毒害3严格禁止/ 2 2 44换瓶时管道阀门及瓶阀关闭。
4泄漏毒害4严格执行操作规程/ 2 2 45钢瓶不能用蒸汽直接加热。
5泄漏毒害5同上/ 2 3 6 6无酒后作业6重大危害6泄漏爆炸/ 1 4 43 汽化器操作1无酒后作业1泄漏爆炸1严格禁止/ 1 4 42安全阀正常2爆炸2定期检查/ 1 2 23压力控制合适3爆炸3巡查检查/ 2 2 44温度控制合适4爆炸4巡查检查/ 2 2 44 开停设备1开停设备经过允许1泄漏爆炸1严格执行规定开停车/ 1 3 32开停设备通知相关岗位2系统影响2同上/ 1 3 3 3操作正确3泄漏爆炸3严格执行操作规程/ 2 3 6 4按规定着装4人员伤害4严格按照规定着装/ 1 2 25按规定穿戴防护用具5人员伤害5严格按照规定执行/ 1 2 25 存放1氯瓶不能混放1爆炸1严格操作规程/ 1 2 22空重瓶按照要求存放2倒塌2同上/ 2 2 4/2.1.2地址地形安全检查分析(SCL)记录表安全检查分析表(SCL)区域/工艺过程:地质地形分析人员:日期:序号检查项目标准产生偏差的主要后果以往发生频率及现有安全控制措施L S R建议改正措施偏差发生频率管理措施安全措施1 地形化工企业建筑设计标准厂房倒塌、停产未发生建设前由有资质单位进行勘探,符合建设要求1 4 4 /2 地质化工企业建筑设计标准厂房倒塌、停产未发生建设前由有资质单位进行勘探,符合建设要求1 4 4 /3 周围环境符合安全距离环境污染、周围人群中毒未发生对重大危险源建立应急预案、严格执行安全操作规程及规章制度对重大危险源进行监控、配齐各种安全防护、监测设施1 5 5 /4 平面布局国家标准火灾、爆炸、财产损失未发生建设前按化工企业设计规范进行设计和布局配备各种安全防护设施、设备、消防通道畅通1 4 4 /5 功能分区国家标准中毒、环境污染未发生建设前按功能进行合理设计和分区配备各种安全防护设施、设备、消防通道畅通1 4 4 /6 建筑、设施安全距离国家标准火灾、爆炸、环境污染、周围人群中毒未发生对重大危险源建立应急预案、严格执行安全操作规程及规章制度对重大危险源进行监控、配齐各种安全防护、监测设施2 3 6 /2.1.3事故及潜在的紧急情况安全检查分析(SCL)记录表安全检查分析表(SCL)区域/工艺过程:事故及潜在的紧急情况分析人员:日期:序号类别检查项目检查标准产生偏差的主要后果现有控制措施L S R 建议改进措施1 火灾硫磺库库内硫磺按要求堆放、人员禁止携带火种进入财产损失、人员伤害、环境污染安全管理制度、日常检查2 5 10/ 硫炉设备良好、料斗外及硫炉附近无散落硫磺财产损失、人员伤害、环境污染安全管理制度、操作规程、日常检查2 4 8/变配电室及电气设施电器开关、线路无老化、发热现象;电气设施设备良好无短路现象财产损失、人员伤害、环境污染安全管理制度、操作规程、日常检查2 4 8/2 危化品泄漏溴素泄漏蒸馏塔完好、溴素管线及阀门完好、溴包装物完好、溴罐完好财产损失、人员伤害、环境污染安全管理制度、操作规程、日常检查2 5 10/ 氯气泄漏钢瓶瓶体及瓶嘴等附属设施完好、汽化器完好、管线及阀门完好、安全阀完好、转子流量计完好财产损失、人员伤害、环境污染安全管理制度、操作规程、日常检查2 5 10/ 酸泄漏酸罐及酸管道完好、管线、酸泵完好、转子流量计完好财产损失、人员伤害、环境污染安全管理制度、操作规程、日常检查2 2 4/3 爆炸液氯汽化器爆炸液氯汽化器及安全阀等附属设施完好、接地装置完好财产损失、人员伤害、环境污染安全管理制度、操作规程、日常检查3 5 15/氧气、乙炔瓶氧气、乙炔瓶瓶体及管路和回火阻止器完好财产损失、人员伤害、环境污染安全管理制度、操作规程、日常检查2 4 8/2.1.4蒸馏塔安全检查分析(SCL)记录表安全检查分析表(SCL)区域/工艺过程:蒸馏塔分析人员:日期:序号检查项目检查标准未达标的主要后果现有控制措施建议更改/控制措施L S R1 基础1表面无裂痕1设备损坏1大修检查1定期检查 1 3 32无明显沉降2设备损坏2大修检查2定期检查 1 3 33地脚螺栓无松动断裂腐蚀3设备损坏3大修检查3定期检查 1 3 32 建筑物1表面无裂痕1设备损坏1定期检查/ 1 4 42无明显沉降2设备损坏2定期检查/ 1 4 43各层地面楼顶无裂痕、损坏。
溴素生产工艺综述
![溴素生产工艺综述](https://img.taocdn.com/s3/m/e13245126bd97f192279e941.png)
的溴 离 子 转 化 成溴 分 子 。用 空 气 将 溴 从 卤 水 中 吹 出 , 后 经 二 然
氧 化 硫 和 水 吸 收 , 到 吸 收 完 成液 。 成 液 被 氯 气 氧 化 , 得 完 同时 进 行 水 蒸 汽 蒸 馏 , 被 蒸 出 , 凝 后 制 得 粗 溴 , 溴 废 液 用 于 卤水 溴 冷 蒸 酸 化 。 溴 经两 步 完 成 液 除 氯 提 纯 后 , 分 离 制 得 成 品 工业 溴 。 粗 经
度 为 33 /0 I8g1 0g水 , 溶 于 四氯 化 碳 、 硫 化 碳 、 易 二 乙醇 等 有 机
11 基 本 原 理 .. 1
在 酸 性 条 件 下 ,用 氯 气 作 氧 化 剂 ,溴 离 子
( r) 氧 化 成 溴 分 子 ( r , B - ̄ B ) 反应 式如 下 :
2Br + C1= Br2+ 2 一 一 2 C1
溶 剂 中 。化 学 性 质 和 氯 相 似 , 与 氢 、 属 和 多 数 非金 属 反 应 , 能 金
只是 活 泼 性 比氯 差 。
游 离 出来 的溴 用 空 气 吹 出 , 称 空气 吹 出法 。酸 性 制 溴 是 故
溴 用 于 制 溴 化 物 、 物 、 料 、 蒸 剂 、 火 剂 ; 用 于 漂 药 染 熏 灭 还 白 、 毒 。溴 蒸 汽 即使 浓 度 很 低 时 也 会 灼 伤 粘 膜 , 消 出现 咳 嗽 、 粘 膜 分 泌 物 增 多 、 出 血 、 晕 等 症 状 。液 态 溴对 皮 肤 有 烧 灼 作 鼻 头 用 , 使 皮 肤 染 成 黄 色 , 高 容 许 浓 度 为 0 / 中毒 3 可 最 . mg , 5 m 0~ 4 i 可 致 死 。 作 人 员 必 须穿 戴 防护 用 具 , 工 作 服 、 皮 手 0r n a 工 如 橡 套、 围裙 、 风镜 和滤 毒 口罩 等 。应 避 免 与 皮肤 接 触 , 皮肤 灼 烧 时 要 用 大 量 清 水 冲洗 , 后 敷 油 膏 并送 医 院治 疗 。 然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溴素的生产工艺及生产过程危害因素分析溴素的生产工艺及生产过程危害因素分析宁汲化
INingboChemicalIndustry2010年第l甥
溴素的生产工艺及生产过程危害因素分析
刘黎艳1,慧2
(1.宁波市化_I二研究设计院有限公司,宁波315040:2.宁波远东化_丁=集团有限公州,宁波3l5040)
摘要:澳索作为一种重要的基础性化_T原料,广泛应用于阻燃剂,石油开采,精细化T等
领域.利用我围庞人的自然资源生产澳素,实现了资源的综合利用,符合国家能源综合利用的产
业政策.本文介绍_r澳索的生产-T艺及生产过程中的危害因素分析. 关键词:溴素;生产T艺;危害因素
中图分类号:TQ124.5文献标识码:A
溴的天然资源主要存在丁海水,地下浓缩卤水
利古海洋的沉积物岩盐矿以及盐湖水中.由于海水
量巨人,海水中的溴含量占地球上总资源量的
99%.海水中溴的浓度约为65ppm,而岩盐矿中溴
的含量仅有0.1ppm,某些地区地下卤水溴含量为
200~300ppm(如山东渤海湾地区的地下卤水).
溴素作为一种重要的基础性化:71原料,广泛应
用丁阻燃剂,石油开采,精细化f等领域.利川我
国庞人的自然资源生产溴素,实现了资源的综合利
用,符合国家能源综合利川的产业政策.
1溴素生产工艺
经过近儿十年的研究及生产,目前国内外卤水
捉溴的生产主要有以'卜儿种Ii艺:
1)空气吹出法:用硫酸酸化卤水,然后与氯
气一并送至溴游离塔进行氧化,用纯碱吸收,最后进行蒸馏,冷凝,分离制得.
2蒸汽蒸馏法:将提取氯化钾后的卤料液加入溴反应塔,与氯气平?蒸汽进行反
应将溴氧化置换山米,而后进行蒸馏,冷凝,分离制得.
3)二氧化硫法:将含溴的空气与二氧化硫进行还原反应,J{j水吸收溴化氢气体,经蒸馏制得溴素.
本文所阐述的生产方法是在二氧化硫法艺的基础上进行改进,建立新的生产方法.该方法的一
1O.
特点是:生产成本低,l:艺简单,废气少,生产周 _期短,生成的产品纯度高.
1.1生产工艺流程简述
向管道内加入废卤水泵将卤水抽至输送管道,
酸(当酸度达不到pH值要求时加入稀释后的硫酸),在酸性环境下通入氯气,在管道内发生氧化反应,反应如下:
2Br-+C12————2C1.+Br2
卤水输送至吹山塔后,刚鼓风机向吹出塔鼓空气,Br'从卤水中分离并进入吸收塔,捕沭塔,塔底的脱溴卤水排向盐田.
二氧化硫(硫磺经密闭燃烧氧化生成)在吸收塔瞬间负压状态下吸入,同时加水,含溴空气与二氧化硫进行还原反应,水吸收溴化氢气体成为氢溴酸母液,母液池收集一定量的氢溴酸母液后进入蒸馏.1段.
Br2+SO2+2H20—————2HBr+H2804
川泵将母液池内的氢溴酸母液送入蒸馏塔(常压蒸馏),同时向塔内通氯气,把溴重新置换出米, 经蒸馏,冷凝制得溴素成品,蒸山的废酸进入酸池, 循环使川.
2HBr+C12————Br2+2HCI I艺流示意图见t,-.
宁波化77.NingboChemicalIndustry2010年第l甥卤水
浓硫酸
液氯铡瓶硫磺
r1,蒸氯
汽化器脱溴废水去盐田燃硫炉汽气 ?
1
c-z
Tll,S02Jr
输送管道———.1吹u塔十——吸收塔H蒸塔. t窄气T土I
陵池l冷凝器l
+lI废酸
ll
配
睃
罐
1.2消耗定额
图1溴素生产工艺流程
n屯产品艺消耗定额见下表:
表1吨产品T艺消耗定额
1.3主要设备选择
本项目采川的主要_l:艺没备由蒸馏塔,吹出塔,吸收塔,冷凝器,鼓风机,泵等
设备组成. 11吹山塔:
在吹山塔中,当液体喷淋密度为35m3/m'.h,同时气液比为5O:1时,溴素的吹山率可达剑95%以 I.
由酸性卤水和氯气,溴等介质对普通金属材料的强烈腐蚀,吹出塔的材料为混
凝_十塔体,玻璃钢衬里.
2)蒸馏塔
__l:业上常川的蒸馏设备有泡罩塔,筛板塔,填料塔等,各种塔均有独自的特点,填料塔结构简单, 流体阻力小,可以选不同的陶瓷材料做填料. .
】1一
溴素的生产__=l二艺致生产过程危害因袭分析2010年第l
根据本装置介质的特点,选用填料塔.
2生产过程中危害因素分析
本艺涉及到的原,辅材料,产品及中间产物为液氯,液溴,硫磺,硫酸,二氧化硫,氢溴酸, 均属丁危险化学.按《危险化学品名录(2002版)》中确定,液氯归类为有毒气体,液溴,硫酸,氢溴酸,盐酸归类为酸性腐蚀品,硫磺归类为易燃物品, _二氧化硫归类为有毒气体.根据《剧毒化学品目录》 (2002年版),氯气属丁剧毒品;根
据《易制毒化学品管理条例》,硫酸属于第三类易制毒化学品. 溴素装置由于其生产艺的特点,决定了在生产过中存在着一些潜在的危险.在整个生产操作过中,始终存在着易中毒,易燃,易爆等危险冈
素,同时冈生产_l:艺连续性强,设备长期承受内部介质的冲刷,渗透和外部环
境的腐蚀等,可能导致事故的发生,尤其是氯气中毒事故的发生. 2.1中毒危险分
析
本装置涉及人量有毒物质,其中使量较人的原料氯气还为剧毒品,中间产品二
氧化硫,溴化氢及产品溴素也为毒害性物品.在运输,储存和生产操作过程中存在中毒的危险.
液氯钢瓶瓶阀长期使川,出现密封不严维修不及时,出现泄;液氯汽化过程中,
明火加热导致容器爆炸,物料泄漏;设备,管道冈质量不好或安装不当发生故障泄漏;设备,管道检修时,没有进行彻底的置换,清洗,生产过中人量使川玻璃部件,极易破损.损坏后引起泄漏,有发生中毒的危险.
2.2火灾与爆炸危险分析
且与生产生产过中使刚的硫磺为易燃同体,
原料氯气,产品溴接触能剧烈反应;硫磺粉尘也能与空气或氧化剂形成爆炸性
混合物,有爆炸的危险.
生产所川的原料氯气可助燃,一般可燃物人都能在氯气中燃烧,一般易燃气体
或蒸气也都能与氯 .
12.化
气形成爆炸性混合物.油类,棉纱等易燃物和与氯气易发生反应的物品放在氯
气管道,钢瓶附近,容易引发爆炸;氯化设备中,使川与氯气发生化学反应的润滑剂,容易引发爆炸.
液溴为强氧化剂,与易燃物(如苯)和可燃物
(如糖,纤维等)接触会发生剧烈反应,甚至引发火灾爆炸.
生产中能引起火灾的火源种类较多,分布也较 Jr'.常见的主要有明火(如蒸汽
锅炉及检修中的电, 气焊作业等),高温物质及电气所产生的火花等. 2.3锅炉及容器超压爆炸危险
生产及贮存过程中使J=Ij蒸汽锅炉,使川的液氯钢瓶,液氯汽化器为压力容器,输送蒸汽,氯气的管道为压力管道,如因存在设计,制造或施一T质量缺陷,腐蚀导
致强度降低,容器超装或超温超压且泄压保护装置失效,液氯的质量达不剑要求等,
压力容器或压力管道有可能发生破裂或爆炸. 2.4化学灼伤和高温烫伤产品溴素,原料氯气利硫酸,生产过程中的中间产品氢溴酸及蒸馏后产生的含
硫酸,盐酸的酸液等,皆为腐蚀性物品,若发生泄漏,触及人体就可能造成化学灼伤.
稀释浓硫酸时,浓硫酸与水的加入顺序颠倒, 混合液将产生沸腾,会引发化学灼
伤事故. 在蒸馏I:段要使川蒸汽加热.蒸汽温度较高, 如果管线保温损坏裸露,人
员触及就可能造成高温烫伤.在汽硫段,使刚硫化炉米燃烧硫磺制取二氧化硫,炉
体的温度较高,人员触及就可能造成高温烫伤.在锅炉的操作过程中,高温的蒸汽和
炉体部千1:有可能对人员造成高温烫伤.
另外生产过中也存在机械伤害,电伤害,噪音伤害,高处落及高空落物打击等危险. 冈此,设计干?建设应落实安全对策措施,生产中加强安全防范和管理措施,确
保安全生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