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诗经《蒹葭》课件【三篇】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初中语文诗经《蒹葭》课件【三篇】
初中语文诗经《蒹葭》课件篇一
教学目标:
1.知识技能
(1).让学生在把握全诗感情基调的基础上,准确、流利、富有感情地朗诵全诗。
(2).品味与赏析诗歌美的语言、美的意境。
(3).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激发他们创造美的动力。
2.情感、态度、价值观
《蒹葭》塑造了一个不懈地追求心上人的执著的形象。教学中,对诗中所表达的男女纯真爱情既不能回避,也不可过分渲染,要把握好讲授的分寸和尺度。
教学重点:
1.理解这首诗所抒发的思想感情,能够顺畅记诵、翻译。
2.掌握起兴的手法及重章叠唱的结构特点。
教学难点:
品味与赏析诗歌美的语言、美的意境。
通过歌曲《在水一方》和诗歌的比较,感受美。并能由此归结出本文写作特色。
教学方法:
通过创设情景导入课文。
采用问答法、小组讨论法、比较法和图表演示法学习课
文。
教学媒体:
使用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中国古典诗词是中国古代文学艺术的精华,是中国文化的宝藏。伤情离别,吊古怀今,社会生活,政治风云,无不在诗词中体现。任凭时光流逝,岁月更替,古老的诗词仍以它无限的魅力超越时空。品中国古典诗词,无不让人沉醉心迷。今天,让我们一起学习《蒹葭》这首诗歌,再一次用诗歌滋润我们渴求的心灵。(放幻灯片1)
二.解题
请打开课本p165,指导看注解6。
三.朗读欣赏
1.用心听朗读(课件视频播放朗读)
把自己认为应该注意的生字画出来
2.在读的过程中你认为哪些生字词应该注意的,说一说。(学生自由发言)
3.教师认为学生应该掌握的生字词多媒体展示。并集体读两遍。
4.让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自由朗读。或摇头晃脑读或浅吟低读或高声畅读。
5.集体朗读。要求学生体会诗的感情,读出诗的感情。
四.诗意理解
1.教师讲解疏通每章诗重点词语。
2.学生发挥联想想象,谈谈对诗的理解,再现诗的美丽画面和优美意境。(自由发言,各诉己见。幻灯片8)
3.教师点评。展示自己的理解。师生共赏。(诗歌赏析投影显示)
秋风轻轻吹拂,芦苇飘摇着柔柔的腰肢。我的心如霜如露,似梦似幻——我到哪里去追寻你呢?你总是若即若离,日暮时分飘飘然泊在我的心湖上。
河水清清,碧波荡漾,我仿佛看到了你在临水梳妆。解挽柔长的秀发垂落水里,河面波纹里流动着是你娇羞的容颜。
我远远地望着你,想要追寻你。你和我只有这一水的距离吗?我沿着堤岸寻你,踏过泥泞沼泽涉过碧荷池塘,却总是找不到你的方向。
芦苇抽穗,芦花飞扬,冰冷的河水,无情地流淌,让心儿荡起双浆,寻遍每一寸岸,寻遍每一处沙汀,只见白鹭向天飞,不知伊人在何方。
白露结霜,浓雾迷茫。思念的泪光里,总有你温婉的身姿。是幻觉吗?你是一朵清莲,在我的心湖里悄然绽放。我只能隔岸望着你——可望而不可求。那淡淡的忧伤啊,“才下眉头,却上心头。”
初中语文诗经《蒹葭》课件篇二
一、创设情境,激趣导入
(课前播放秋水边芦苇画面配《在水一方》二胡曲,课中以不同的画面和需要低声循环播放)
1、导语:中国是一个诗的国度,中国古典诗歌灿若星河,佳篇如林,大家知道诗歌的源头是哪吗?是《诗经》。《诗经》是中国古典诗歌的源头,是人类文明的源头清水,它开阔,丰盈,简单,洁净。诗歌赋予了我们柔情、豪情和激情!现在就让我们溯洄而上,走进诗歌的源头——诗经,去聆听三千年华夏先民的吟唱,去感受公元前东方文明的辉煌!
2、介绍诗经
学习之前,我们有必要了解一下《诗经》,它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收集了西周初年至春秋中叶约五百年间的作品。《诗经》通称为《诗》或《诗三百》,宋代儒家把它奉为经典,才称《诗经》。《诗经》共305篇。分为“风”“雅”“颂”三部分。
《诗经》是我国现实主义优良传统的源头,其思想内容和艺术成就,对我国文学,尤其是诗歌的发展有着深广的影响。诗歌的形式,多数为隔句用韵,并普遍运用“赋”“比”“兴”的手法,在章法上具有重章叠句反复咏唱的特点。
你看,那从《诗经》中走出的女子袅袅娜娜,款款盈盈游历在秋水之畔晓雾朦胧中,痴情少年千回百转却找不到她的岸。这节课让我们走进《诗经》,走进《蒹葭》,吟诵这优美的文字,传唱这古老的歌谣。(出示课题)
3、解题
《蒹葭》选自《国风秦风》,属秦国民歌。“秦风”多言
车马田猎,粗犷质朴,而本诗却神韵缥缈,引人遐想,也是一首优美的怀人诗作。
二、感知朗读,理解内容
1听读;
2、检查字词掌握情况
给下列词语中加点字注音
蒹葭溯洄萋萋晞湄跻坻涘沚
3、自由朗读全诗,注意把握感情分寸。
读出凄迷之景,惆怅之情。
4指名朗读;
5、感受诗的音乐美
音乐美:节奏、音调、声情
韵脚第一章:苍、霜、方、长、央;第二章:萋、晞、跻、坻;第三章:已、涘、、沚。
叠词苍苍,萋萋,采采……
重章叠唱反复咏唱,一唱三叹,余音袅袅
重章叠句、一唱三叹,是上古民歌,也是现代民歌常用的形式。它的美感价值,主要应从两个方面去看:一是从情感方面看。十个重在以情动人。情感不是一次性概念告知所能奏效,须反复感染方能起到动人心弦的效果。二是从音乐方面看。上古民歌都是口头传唱的,是以声调和旋律来感染人的情感,唱者须反复才能尽情,听者须反复才能动情。因此,一唱三叹,回环往复本身,就是在层层推进感情,就是在不断强化美感效应,并非一定要在每章的内容上有了发展
变化,才算是有了推进。这是应当意识到的。
三、理解诗意
1、同桌合作,结合注释弄清诗歌大意,不明白的地方做标记,一会提出共同解决;
2、共同释疑:可能的问题①所谓:所说的,所思念的
②白露为霜:白露变成霜
3、把《蒹葭》翻译成白话诗,体会其诗味。
河边芦荻青苍苍,秋深白露凝成霜。意中人儿何处寻,就在河水那一旁。
逆着河水去找她,道路坎坷险又长。顺着河水去找她,仿佛人在水中央。
河边芦荻湿漫漫,白露滴滴叶未干。意中人儿何处寻,就在河岸那一端。
逆着流水去找她,道路险阻攀登难。顺着流水去找她,仿佛人在水中滩。
河边芦荻密稠稠,清晨露水未全收。意中人儿何处寻,就在河岸那一头。
逆着流水去找她,道路弯弯险难求。顺着流水去找她,仿佛人在水中洲。
4、哪位同学能概括诗歌内容?
一个男子强烈思念心上人,苦苦追寻而不得的失望、惆怅的心理。
四、赏析景物,感受意境
1、诗歌写的是哪个季节的内容呢?依据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