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胞呼吸学案第一课时

合集下载

00细胞呼吸导学案

00细胞呼吸导学案

ATP的主要来源——细胞呼吸第1课时导学案本节课知识目标:1、通过探究实验,分析、概述酵母菌细胞呼吸的方式,并理解细胞呼吸的概念2、结合教材图5-8,描述能线粒体的结构3、结合教材图文,能概述有氧呼吸的三个阶段,在此基础上概括有氧呼吸的概念知识连接:1、实验过程中可以变化的因素称为,其中人为改变的变量称作,随着自变量的变化而变化的变量称做。

《比较过氧化氢在不同条件下的分解》实验中自变量是,因变量是,无关变量有。

2、细胞的能量“通货”是___________。

人和动物ATP分子高能磷酸键中能量的主要来源是___________________。

由于呼吸作用是在细胞内进行的,因此也叫________________。

3、有氧呼吸的主要场所是。

请再右图标出各结构的名称。

课前自主预习1、细胞呼吸(呼吸作用):是指有机物在____________经过一系列的_______________,生成____________或其它产物,释放出_____________并生成___________的过程。

P912、酵母菌是一种单细胞,在条件下都能生存,属于兼性厌氧菌。

P913、CO2可使变浑浊,也可使由蓝变再变。

橙色的溶液,再酸性条件下与酒精发生化学反应,变成。

P924、预习有氧呼吸过程,根据有关文字填写下列表格。

P93-94有氧呼吸场所反应物产物释放的能量第一阶段第二阶段第三阶段探究活动一:探究酵母菌细胞呼吸的方式:CO2以及酒精是酵母菌在什么条件下产生的?:将实验装置放于25——35℃的环境中培养8——10h.结果:产生CO2的还可以多少用来判定。

结论:酵母菌在条件下,能产生二氧化碳,条件下产生的二氧化碳更多,只有条件下能产生酒精。

小结:细胞呼吸的概念:细胞呼吸是指在内经过一系列的氧化分解,生成,释放出并生成ATP的过程。

细胞呼吸分为和两种类型。

探究活动二:有氧呼吸的过程一、有氧呼吸的过程1、写出有氧呼吸的三阶段细胞质基质2、补充完善有氧呼吸总反应式葡萄糖(C6H12O6)+ O2酶 CO2+ H2O + 能量3、总结有氧呼吸的概念有氧呼吸是指细胞在的参与下,通过多钟酶的催化作用,把葡萄糖等有机物氧化分解,产生,释放能量,生成ATP的过程。

细胞呼吸教案1

细胞呼吸教案1

细胞呼吸教案1 -CAL-FENGHAI-(2020YEAR-YICAI)_JINGBIAN《ATP的主要来源-细胞呼吸》教学设计第一课时备课人:陈裕一、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1)、了解细胞呼吸的概念、类型、场所、生理意义以及在生产、生活实践上的运用;2)、理解有氧呼吸与无氧呼吸的概念、总反应式过程。

3)、理解有氧呼吸中的产物二氧化碳和水中的各种元素来自那个反应物。

2、能力目标:1)、通过引导学生分析有氧呼吸的过程,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

2)、通过学生观看多媒体演示及与教师的讨论活动,培养学生自学和主动理解新知识的技巧。

3)、通过学生讨论对比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的异同,培养学生自我构建知识体系的能力和对比、归纳的能力。

4)、适当扩展认知面,培养学生联系生活、生产实践的能力。

3、情感目标:1)、通过分析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的关系,渗透生命活动不断发展变化以及适应的特性,从而使学生逐步学会自觉用发展变化的观点,认识生命。

2)、通过联系生产、生活等实际,激发学生学习生物学生兴趣和动机,培养学生关心科学技术的发展,关心社会生活的意识和进行生命科学价值观的教育。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重点:1)、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的过程、场所、条件和产物;2)、细胞呼吸原理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可以通过多媒体课件演示、提问思考、归纳总结反应式来突出,并用课堂练习巩固、反馈。

2、难点:1)、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的过程、场所和产物。

可通过引导、思考,写相关反应式来突破,使学生清楚的知道生物体生命活动所需要的能量的来源,并可通过列表比较,启发学生思考联系点和区别点。

2)、有氧呼吸的产物二氧化碳和水中的各种元素来自那个反应物是本节书的另一个难点。

三、教学资源1、文字资源——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生物必修1《分子与细胞》。

2、多媒体资源——利用网络资源查找细胞呼吸有关的各种信息如图片等,并自制的多媒体课件。

四、教学流程多媒体演示上一节课探究酵母菌细胞呼吸的方式这一实验的结果,并让学生归纳出细胞呼吸的两种方式: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教师讲授细胞呼吸的概念介绍细胞呼吸的类型多媒体演示有氧呼吸的过程学生:观察、讨论、总结、回答问题,并概括有氧呼吸的概念多媒体演示无氧呼吸的过程学生:观察、讨论、总结、回答问题,并概括无氧呼吸的概念师生共同归纳、总结有氧呼吸与无氧呼吸的区别和联系多媒体演示细胞呼吸原理在实际生产生活小结学生:练习学生提问,师生共同答疑五、教学过程六、学习评价方法本节课内容的教学效果可以从课堂问答、反馈练习、巩固练习和课后作业四个方面进行评价。

《第三节 细胞呼吸》示范公开课教学设计第1课时【北师大版高中生物必修1】

《第三节 细胞呼吸》示范公开课教学设计第1课时【北师大版高中生物必修1】

第三节《细胞呼吸》教学设计(第1课时)◆教学目标1.利用细胞呼吸的模式图或概念图等,阐明细胞呼吸过程中贯穿着物质和能量的变化,以及这些变化发生的条件和场所;在理解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异同点的基础上,从进化和适应的角度比较两者的进化地位。

2.基于实验证据,归纳概括出细胞呼吸的概念,运用类比、推理的方法比较有氧呼吸与无氧呼吸的异同;根据科学史的系列实验构建细胞呼吸过程的模式图。

3.设计探究酵母菌呼吸方式的实验方案,做出假设并进行结果预期;分析科学史中的经典实验,得出正确结果和结论。

4.运用细胞呼吸的相关知识,参与社会问题的讨论并创造性地提出社会生产或生活实践中问题的解决方法,为农业生产和健康生活提出可行性措施或合理建议。

◆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有氧呼吸的过程及原理。

【教学难点】1.细胞呼吸的原理和本质。

2.探究酵母菌细胞的呼吸方式。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

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把葡萄酿成美酒的过程中,要归功于酵母菌。

在利用酵母菌生产葡萄酒时,需要密封发酵。

但是在培养酵母菌用作饲料添加剂时,要给培养基通气。

都是培养酵母菌,为什么有的需要通气,有的却需要密封呢?二、讲授新课(一)细胞呼吸的概念呼吸作用的实质是细胞内的有机物氧化分解,并释放能量,因此也叫细胞呼吸。

(二)细胞呼吸的方式细胞呼吸是否都需要氧?生物在有氧和无氧条件下是否都能进行细胞呼吸呢?我们一起设计实验来探究吧。

1.探究酵母菌细胞呼吸的方式【课前准备】(1)材料:酵母菌细胞(2)探究的基本步骤一般包括:提出问题—作出假设—设计实验—进行实验—得出结果—推知结论背景资料:酵母菌:单细胞真菌,真核生物,有细胞壁和液泡。

营养条件好时可进行出芽生殖(无性生殖);营养条件不好时可通过减数分裂进行有性生殖,故在有氧和无氧条件下都能生存,属于兼性厌氧菌。

酵母菌电镜照片酵母菌结构模式图NaOH溶液能够吸收CO2。

葡萄糖能够与本尼迪特试剂发生反应,生成砖红色沉淀。

细胞呼吸导学案设计.doc

细胞呼吸导学案设计.doc

《细胞呼吸》导学案第1课时细胞呼吸的过程姓名: ________________ 班级: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一、学习目标1.能运用结构与功能观、物质与能量观等观念,举例说明有氧呼吸、无氧呼吸过程中的物质与能量转换。

2•能基于细胞呼吸的事实,采用归纳与概括,以概念图形式说明细胞呼吸的实质。

二、重点难点有氧呼吸、无氧呼吸的过程以及过程中的物质与能量转换三、新课学习(一)细胞呼吸概念:有机物在细胞内经过一系列的_____ ,最终生成 ______ 或其他产物,释放出能量并生成 ______ 的总过程。

实质:氧化分解—,释放________ 「(二)类型1•有氧呼吸概念:细胞在____ 的参与下,通过多种酶的催化作用,把_____ 等有机物彻底氧化分解,产生 __ 和—,同时释放能量,生成大量—的过程。

总反应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场所:主要在________ O (第一阶段反应场所在细胞质基质)C概念:一般是指细胞在____ 的条件下,通过酶的催化作用,把葡萄糖等有机物不彻底氧化分解生成乳酸或 ___ 和酒精的产物,同时释放出少量能量的过程。

场所:细胞质基质过程:第一阶段:与有氧呼吸完全相同即葡萄糖氧化分解成___ 和____ ,并释放少量能量。

第二阶段:方式①丙酮酸在酶1的作用下分解成酒精和________方式②丙酮酸在酶2的作用下转化成___________ -方式①总反应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方式径②总反应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比较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的异同点1.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哪些因素可能会影响细胞呼吸?如何影响?2.结合所学知识、生活实例以及教材P85-P86内容分析细胞呼吸原理的应用。

人教版必修一《ATP的主要来源——细胞呼吸》(第1课时)教案

人教版必修一《ATP的主要来源——细胞呼吸》(第1课时)教案

人教版必修一《ATP的主要来源——细胞呼吸》(第1课时)教案——细胞呼吸●从容说课本节课内容需要约2课时完成。

第一节课为探究活动,探究酵母菌细胞呼吸的方式,第二节课学习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的概念以及细胞呼吸原理应用于生活和生产实践的实例。

学生学过了ATP的知识,对于A TP作为能量的通货有了一定的认识,教师可以此为切入点,提出问题引入新课。

探究酵母菌细胞呼吸方式的活动要注意解决几个问题:了解酵母菌作为单细胞生物采取何种方式进行细胞呼吸;酵母菌在有氧和无氧条件下细胞呼吸的产物是什么;在实验中如何控制实验条件和检测实验结果;如何设计对照实验等。

当问题明确后,学生探究的过程就会成为探究学习细胞呼吸概念的过程,同时也是学习科学方法,养成科学态度以及建立科学价值观的过程。

教师要随时注意学生在探究过程中的问题,及时引导学生对科学概念的学习和理解。

比如在准备实验、观察现象、记录结果等方面,需要特别提醒学生,注意养成尊重事实的习惯,然后根据实验现象来分析可能的原因,将学习引向深入,为下面的概念学习铺设道路。

通过酵母菌细胞呼吸方式的探究,学生认识到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的条件和生成的产物,这样就为后面学习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打下了基础。

然后从酵母菌转向其他生物,为学生介绍普遍存在于生物体中的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同时通过学习细胞呼吸作用,让学生了解细胞呼吸的本质是通过有机物的氧化分解为生命活动提供能量,维持细胞的正常生活。

关于细胞呼吸原理在生产和生活中的应用,可以先让学生分析课本中相关的图文资料,说明这些事例中所应用的细胞呼吸原理,再让学生联想其他事例,进行讨论和交流,从而认识到细胞呼吸原理在实践中应用的广泛性。

●三维目标1.知识与技能(1)说出线粒体的结构和功能。

(2)说明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的异同。

(3)说明细胞呼吸的原理,并探讨其在生产和生活中的应用。

(4)进行酵母菌细胞呼吸方式的探究。

2.过程与方法(1)通过酵母菌细胞呼吸方式的探究,学生认识到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的条件和生成的产物,为后面学习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打下了基础。

高中生物5.3.1细胞呼吸第一课时优秀教案

高中生物5.3.1细胞呼吸第一课时优秀教案

细胞呼吸第一课时一、复习导入1.生物体生命活动的主要能源物质、直接能源物质、最终能源物质各是什么?2.把光能转化为高等动物肌肉收缩的机械能需要经历那些过程?二、细胞呼吸与实验在前面的内容中,我们学习了ATP,ATP高能磷酸键断裂会释放什么?〔能量〕而能量的主要来源就是呼吸作用,由于呼吸作用就在细胞内进行,因此也叫细胞呼吸。

注意:呼吸和呼吸作用的区别〔呼吸就是你吸气出气的过程;呼吸作用是体内的有机物被氧气氧化的过程,发生很多的化学反响。

〕〔1〕酵母菌大家都听过,它可以干嘛呢?它能够将糯米发酵制成我们常喝的甜酒。

由于酵母菌在有氧和无氧条件下都能生存,因此我们可以用它来研究细胞呼吸的不同方式。

A.提出问题:酒精和CO2是酵母菌在什么条件产生的〔有氧?无氧?〕B.作出假设C.设计实验D.进行实验E.得出结论问:想一想,你会如何设计这个实验呢?这个实验中的自变量、因变量、无关变量分别是?〔2〕讲解实验问:1、如何检测因变量〔CO2和酒精〕?2、如何控制自变量〔有氧和无氧〕?〔澄清的石灰水、溴麝香草酚蓝水溶液,橙色的重铬酸钾溶液在酸性下与酒精发生反响:橙色→灰绿色〕问: 有氧和无氧条件下CO2和酒精产生的量的多少如何判断?〔讲解结果〕三、有氧呼吸:〔1〕有氧呼吸的主要场所?〔2〕线粒体在细胞质中的分布情况?〔3〕内膜折叠形成嵴,有什么作用?〔4〕线粒体的哪些部位含有与有氧呼吸有关的酶?〔5〕有氧呼吸最常利用的物质是什么?〔6〕有氧呼吸的化学反响式?2.阅读教材P93—94三个自然段的内容并完成表格的填写4.思考:〔1〕产生CO2的阶段__(2)产生H2O的阶段__(3)氧气参与的阶段__(4)产生ATP的阶段____(5)产生ATP最多的阶段__(6)三个阶段的酶是否一样_______5.总结有氧呼吸中C、H、O的来龙去脉及有氧呼吸中能量的转化值板书细胞呼吸一、根本概念1.细胞呼吸2.有氧呼吸二、有氧呼吸过程总过程:第一阶段:葡萄糖的初步分解〔细胞质基质〕第二阶段:丙酮酸彻底分解〔线粒体基质〕第三阶段:[H]的氧化〔线粒体内膜〕。

高中生物细胞呼吸备课教案

高中生物细胞呼吸备课教案

高中生物细胞呼吸备课教案
年级:高中
课时:1课时
主题:细胞呼吸
教学目标:
1. 了解细胞呼吸的概念和重要性。

2. 了解细胞呼吸的过程和产物。

3. 掌握细胞呼吸的方程式。

4. 能够分析细胞呼吸与光合作用之间的关系。

教学重点:
1. 细胞呼吸的概念和过程。

2. 细胞呼吸的方程式。

教学难点:
1. 细胞呼吸与光合作用之间的关系。

教学准备:
1. PowerPoint课件
2. 实验器材:葡萄糖、试剂、试管等
3. 细胞呼吸示意图
教学步骤:
一、导入(5分钟)
通过展示细胞呼吸的示意图,向学生介绍细胞呼吸的概念和重要性。

二、讲解(15分钟)
1. 讲解细胞呼吸的过程和产物,引导学生理解呼吸过程中ATP的合成。

2. 展示细胞呼吸的方程式,帮助学生掌握细胞呼吸的化学反应过程。

三、实验(20分钟)
进行细胞呼吸的实验,让学生亲自操作并观察细胞呼吸产生的结果,加深他们对细胞呼吸过程的理解。

四、讨论与总结(10分钟)
让学生讨论细胞呼吸与光合作用之间的关系,总结两者之间的异同点,加深对细胞能量转化过程的理解。

五、作业布置(5分钟)
布置练习题,巩固学生对细胞呼吸的掌握程度。

教学反思:
在教学中要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通过实验让学生亲自操作,能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细胞呼吸的相关知识。

同时,要引导学生主动思考和讨论,提高他们的理解和分析能力。

4.3 细胞呼吸 第1课时 学案 苏教版必修一 (1)

4.3  细胞呼吸 第1课时 学案 苏教版必修一 (1)

4.3 细胞呼吸第1课时学案苏教版必修一【双基提要】1.细胞呼吸是指有机物在经过一系列的氧化分解,最终产生或其它产物释放出并生成过程。

3.有氧呼吸是指在参与下,通过多种酶的催化作用,把有机物彻底的氧化分解,产生释放生成许多的过程。

4.有氧呼吸的主要场所是,线粒体具有,内膜的某些部位向线粒体的内腔折叠形成,它使大大增加,嵴的周围充满了液态的。

线粒体的含有许多种与有氧呼吸有关的酶。

5、对比实验是指设置实验组,通过对实验结果的比较,来探究。

【课堂反馈】例1.有氧呼吸过程中,产生二氧化碳和水的场所依次是( )。

A.细胞质基质、线粒体 B.细胞质基质、细胞质基质C.线粒体、细胞质基质 D.线粒体、线粒体例2.下列关于有氧呼吸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A.有氧呼吸必须有氧气的参与B.在细胞质基质内,葡萄糖被分解成丙酮酸C.只有第三阶段释放能量D.有机物被分解得最彻底例3、右图是有氧呼吸过程图解,请依据图回答:(1)在长方框内依次写出①、②、③所代表的物质名称。

(2)在椭圆框内依次填出④、⑤、⑥所代表的能量的多少。

(3)有氧呼吸的主要场所是,进入该场所的物质主要是。

有氧呼吸的反应式可以写成。

(4)从图可知,有氧呼吸可分为三个阶段,其中产能最多的是阶段,场所为产氢最多的是阶段,场所为,从有氧呼吸的全过程来看,参与有氧呼吸的酶分布在、、。

(5)如果氧气供应不足,酶母菌细胞内C6H12O6的分解产物是,放出的能量(多或少),反应的场所是,该反应式可以写成,。

[双基提要]1.细胞内二氧化碳能量ATP3.细胞氧的葡萄糖等二氧化碳和水能量ATP4.线粒体内、外两层膜嵴内膜的表面积基质内膜上和基质中5.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某种因素与实验对象的关系【课外练习】答案:(1)丙酮酸H2O C02(2)少量能量少量能量大量能量(3)线粒体丙酮酸−酶6CO2+6H2O+能量(4)三线粒体内膜二线粒体基质细胞质基质C6H12O6+6O2−→−酶2C2H5OH+2CO2+能量线粒体基质、内膜上(5)少C6H12O6−→。

高三生物一轮复习细胞呼吸(第一课时)学案

高三生物一轮复习细胞呼吸(第一课时)学案

《细胞呼吸第一课时》学案复习目标:1. 说出有氧呼吸的过程(n)。

2. 说出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的区别2. 实验:探究酵母菌的呼吸方式。

【情境诱思】早春地膜覆盖(播种后在地表覆盖一层透明薄膜并密封)有利于提高地表温度和湿度,促进种子萌发F图为从地膜覆盖农田中取一独立样方进行研究后, 匕曲线图(其它生物的影响忽略不计)。

据图回答4播种出芽【合作探究】【探究i】:植物细胞呼吸过程1、播种后5天到出芽前,氧含量一直降低,原因是?2、若测得CO/O2比值大于1,则说明什么问题?写出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的反应式,并进行比较。

3、写出播种后5天到出芽前产【H】、ATP的场所并对各场所产生的多少进行比较。

参照下列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过程图解进行填写ADP+Pi无価呼吸第:阶段4rTTl47軌呼吸饰Y阶段冇氧呼吸第二阶段和幼苗生长。

的变化30ij绘制的从播种到幼苗期间氧气含量小结:细胞呼吸方式的判断⑴呼吸作用中各物质之间的比例关系(以葡萄糖为底物的细胞呼吸)①有氧呼吸:葡萄糖:O : CQ= 1 : 6 : 6。

②无氧呼吸:葡萄糖:CQ :酒精=1 : 2 : 2或葡萄糖:乳酸=1 : 2。

③消耗等量的葡萄糖时,无氧呼吸与有氧呼吸产生的C02摩尔数之比为1 : 3。

④消耗等量的葡萄糖时,有氧呼吸消耗的02摩尔数与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产生的比为3 : 4。

【强化训练1】例1、如图所示为某绿色植物细胞内部分物质的代谢过程,下列相关叙述中正确的是A. 图解中的①②两种物质依次是H20和OB. 图解中(一)、(二)两阶段产生[H]的场所都是线粒体C. 图解中(三)阶段产生的H20中的氢最终都来自葡萄糖D. 1分子丙酮酸在(二)、(三)阶段产生的能量一样多变式训练1、(2016 •合肥模拟)下图表示萌发的小麦种子中可能发生的相关生理过程,表示物质,①〜④表示过程。

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A. 催化反应②和④的酶都存在于细胞质基质中B. 图中物质c为[H],它只在有氧呼吸过程中产生C. 图中①②过程主要发生在小麦种子萌发的早期,其中e为ATPD. ①④③过程为有氧呼吸的三个阶段,其中物质a、d分别是丙酮酸和Q【探究2】酵母菌的呼吸方式实验步骤(1)配制酵母菌培养液(酵母菌+葡萄糖溶液)。

生物:《细胞呼吸》教案(1课时)(苏教版必修)

生物:《细胞呼吸》教案(1课时)(苏教版必修)

细胞呼吸(3课时)第一课时 有氧呼吸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说出线粒体的结构和功能。

2.掌握有氧呼吸的过程及原理。

3.将细胞呼吸区别于有机物的燃烧。

过程与方法1.掌握并熟记有氧呼吸全过程的几个阶段,学会在实际生活中的分析应用 。

2.学会用化学方程式表达有氧呼吸的过程,领会有氧呼吸的实质。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培养学生养成科学的学习态度,建立科学价值观。

重点难点重点有氧呼吸的过程及原理 难点有氧呼吸的过程及原理教学流程【提问】那么,生物体又是如何产生和提供能量的呢?有机物燃烧演示实验:取2g的葡萄糖在空气中点燃。

设问:1.仔细观察实验,说说你观察到了什么现象?2.葡萄糖在细胞呼吸中也是如此剧烈燃烧吗?葡萄糖中储存的能量也是以发光、发热的形式一下释放出来的吗?观察实验,思考讨论相关的问题不求立马完整准确解决相关问题,目的在于激发学生的认知冲突,明确本节课的学习目标。

细胞呼吸的概念【提问】“细胞呼吸”与我们通常所说的“呼吸”是一回事吗?(可以带学生回忆人体呼吸的过程,让学生比较呼吸与细胞呼吸的不同。

)【指导学生交流】师生共同得出:“细胞呼吸”并非我们学习过的“呼吸”,我们熟悉的“呼吸”指的是人和动物体从周围环境中吸入空气,利用其中的氧气,同时呼出二氧化碳。

它是一种宏观的气体交换过程。

而“细胞呼吸”是指细胞在有氧条件下从食物分子(主要是葡萄糖)中取得能量的过程。

任何生物体进行的生命活动所需要的能量无不来自细胞呼吸。

“呼吸”与“细胞呼吸”的现象和本质是有所区别的。

【提问】那么,细胞呼吸的过程又是如何发生的呢?细胞呼吸的实质又是什么呢?回忆旧知,小组讨论、交流、比较,最后得出结论。

提出问题,引起思考。

在学生已有的知识背景下主动建构新知识。

线粒体结构功能1.布置学生绘制线粒体的亚显微结构模式图:2.思考:为什么飞翔的鸟类胸肌细胞线粒体的数目比不飞翔的鸟类的多?1.学生板演绘制线粒体的结构,具体说出各部分的结构2.讨论回答:回顾巩固已学知识,更好理解细胞的结构和功能的统一有氧呼吸过程1.用课件动画分步展示有氧呼吸的过程,2.学生尝试完成下表2.在完成表格的基础引导学生书写出反应式并思考以下问题:①呼吸作用产生的H2O中的O来自哪种原料?〔H〕来自于哪些阶段?②哪几个阶段产生能量?哪一阶段的能量最多?③为什么说线粒体是有氧呼吸的主要场所?3.完整演示有氧呼吸全过程的动画,请同学归纳出有氧呼吸的概念的概念1.学生根据课件完成表格2.写出反应式并讨论回答思考题3.归纳有氧呼吸的概念培养学生根据课件的演示归纳总结的能力,着力训练学生图表信息与文字信息的相互转换的能力,及知识的灵活运用能力板书设计有氧呼吸1、区别于有机物的燃烧2、细胞呼吸的概念3、线粒体的结构和功能4、有氧呼吸的过程教案点评结合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经验,从学生所熟悉的“呼吸”和“木头燃烧”入手,引导学生思考“呼吸”与“细胞呼吸”的区别,“细胞呼吸”与“木头燃烧”的区别,从而真正理解细胞呼吸的实质。

《细胞呼吸》教学设计(第一课时)(共5篇)

《细胞呼吸》教学设计(第一课时)(共5篇)

《细胞呼吸》教学设计(第一课时)(共5篇)第一篇:《细胞呼吸》教学设计(第一课时)《细胞呼吸》教学设计(第一课时)设计理念新课程标准倡导对学生能力的培养,因此本节课以探究实验的一般步骤为主线,让学生参与到探究实验的具体过程中来,以掌握探究的一般方法,培养科学的探究精神。

通过小组讨论、表达与交流等环节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严谨的思维能力、表达能力等。

一、教学目标1、进行酵母菌细胞呼吸方式的探究2、说明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的异同3、说明细胞呼吸的原理,并探讨其在生产和生活中的应用二、教学重点和难点1、教学重点有氧呼吸的过程及原理2、教学难点(1)细胞呼吸的原理和本质(2)探究酵母菌细胞的呼吸方式三、教学方法讨论法、提问法、探究法、讲述法四、教学过程一、复习提问,导入新课提问:细胞生命活动所需的主要能源物质和直接能源物质分别是什么?ATP分子高能磷酸键中的能量主要来源于什么?总结过渡到细胞呼吸概念。

二、实验探究细胞呼吸产物1、提出问题提出生活中的问题引导学生描述:家庭如何蒸馒头?如何酿酒?蒸熟的馒头为什么比较松软?酒的主要成分是酒精,它是酵母菌在什么条件下产生的?酒精和二氧化碳是酵母菌在有氧条件下还是无氧条件下产生的?2、做出假说学生甲:CO2是酵母菌在有氧条件下产生的,酒精是酵母菌在无氧条件下产生的;学生乙:CO2是酵母菌在无氧条件下产生的,酒精是酵母菌在有氧条件下产生的;学生丙:CO2和酒精都是酵母菌在有氧条件下产生的;学生丁:CO2和酒精都是酵母菌在无氧条件下产生的。

3、设计实验a.通过提问引导出实验设计思路:(1).本实验的自变量是什么?因变量是什么?设置几个实验组?(2).怎样控制有氧和无氧的条件?(3).怎样保证酵母菌在整个实验过程中能正常生活?(4).怎样鉴定有无酒精产生?怎样鉴定有无CO2产生?如何比较CO2产生的多少?第二篇:细胞呼吸教学设计《细胞呼吸》的教学设计一、教材分析呼吸作用是高中生物必修部分必考的重要内容之一,本部分教材内容由三大知识块构成,即有氧呼吸、无氧呼吸和细胞呼吸的意义,按照教学层次要求,均要求“理解”。

细胞呼吸的原理和应用(第1课时)学案-高一上学期生物人教版必修1

细胞呼吸的原理和应用(第1课时)学案-高一上学期生物人教版必修1

第3节细胞呼吸的原理和应用(第1课时)【学习目标】1.学习如何针对一个科学问题做出假设。

2.学习如何设计实验,重点是如何控制自变量,检测因变量和如何找到无关变量以及如何控制无关变量。

3.学习什么是对比实验,与对照实验区别。

4.了解酵母菌的细胞呼吸方式及其产物。

【情景导入】【预习案】1.搜集酵母菌的相关资料,如酵母菌的细胞类型、繁殖方式、代谢类型及在生产生活中有何应用?2.探究酵母菌细胞的呼吸方式实验材料:酵母菌产物检测: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的石灰水变________,也能使__________水溶液由蓝变绿再变黄。

在酸性条件下橙色的溶液与乙醇反应,变成________。

实验结论:酵母菌在________条件下进行有氧呼吸,产生大量的________和水,在________条件下进行无氧呼吸,无氧呼吸的产物有________,同时也产生少量的CO2。

【探究案】任务一:做出假设针对“酵母菌什么条件产生酒精?什么条件下产生二氧化碳?”这个问题提出假设任务二:设计实验1.请你根据自己所做出的假设,确定一个合理可行的探究性实验课题学习设计实验,并针对“探究酵母菌细胞呼吸的方式”进行实验设计(1)本实验的自变量是什么?如何控制自变量?(2)本实验的因变量是什么?(3)如何鉴定产物中有无CO2?如何鉴定产物中有无酒精?如何比较CO2和酒精的多少?(P91)(4)无关变量有哪些?如何排除无关变量对实验结果造成的影响?【探究反馈1】运用下列元件分别搭建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装置,并说明你的理由A B C D E有氧呼吸:无氧呼吸:任务三:学习什么是对比实验什么是对比实验?与对照实验有什么不同?【联系生活】1.为什么在冬天发面需要延长时间?请你提出改进措施,并说明你的理由。

气泵气泵2.制作的包子和馒头比较硬,不够松软,影响口感。

原因分析,提出改进措施。

第3节细胞呼吸的原理和应用(第1课时)提升案1、在检验酵母菌细胞呼吸产物时,常用到一些特殊的颜色反应,下列描述不正确的是()A.CO2可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混浊B.CO2可使溴麝香草酚蓝水溶液由蓝变绿再变黄C.乙醇在碱性条件下能与灰绿色的重铬酸钾溶液反应变成橙色D.乙醇在酸性条件下能与橙色的重铬酸钾溶液反应变成灰绿色2.如图是探究酵母菌细胞呼吸方式的实验装置。

高中生物细胞呼吸第一课时学案新人教版必修Word版

高中生物细胞呼吸第一课时学案新人教版必修Word版

第三章第四节细胞呼吸(第一课时学案)学习目标1、解释细胞呼吸就是糖的氧化2、能够说明糖酵解、柠檬酸循环的主要过程3、能够描述电子传递与氧化磷酸化过程4、尝试用表格形式归纳细胞呼吸的三个阶段(简化的方式)思考的核心问题:有氧呼吸过程中物质变化......的产生....和ATP学习过程思考:“呼吸”和“细胞呼吸”有什么区别?一、细胞呼吸就是糖的氧化需氧呼吸是细胞呼吸的主要方式。

请写出反应式。

1.概念:是指生物细胞在的参与下,通过酶的催化作用,把等有机物氧化分解,产生出和,同时释放出大量的过程。

2ⅠⅡⅢ第一阶段:第二阶段:第三阶段:比较需氧呼吸三个阶段的场所、反应物、产物、产生的能量、与氧的关系巩固练习1.下列有关糖酵解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糖酵解是需氧呼吸的第一阶段(B)糖酵解是在线粒体中进行的(C)糖酵解的产物有丙酮酸、NADH和ATP (D)丙酮酸是含有3个碳原子的化合物2.关于需氧呼吸的论述,不正确的是( ) (A)三个阶段都产生氢(B)三个阶段都产生能量(C)三个阶段都需要酶催化(D)三个阶段都能产生ATP3.需氧呼吸中,吸进的氧气的作用是( ) (A)直接氧化葡萄糖(B)参与酶的催化作用(C)与ADP结合成ATP (D)与氢结合生成水4.人体呼出的CO2产生于需氧呼吸的( ) (A)第一阶段(B)第二阶段(C)第三阶段(D)第二、三阶段5.需氧呼吸产物CO2中的氧和水中的氧( ) (A)都来自葡萄糖 (B)都来自氧气(C)分别来自葡萄糖和氧气 (D)分别来自氧气和葡萄糖6.科学家用含18 O的葡萄糖来追踪需氧呼吸中的氧原子,发现其转移途径是( ) (A)葡萄糖→丙酮酸→水 (B)葡萄糖→丙酮酸→氧(C)葡萄糖→氧→水 (D)葡萄糖→丙酮酸→二氧化碳7.把小鼠和青蛙从25℃温室中移至5℃环境饲养,小鼠和青蛙的耗氧量变化将是 ( ) A.小白鼠减少,青蛙增加 B.小白鼠增加,青蛙减少C.小白鼠和青蛙都减少 D.小白鼠和青蛙都增加8.在需氧呼吸过程中,水参与分解和合成水分别发生在 ( ) A.第一阶段和第二阶段 B.第二阶段和第三阶段C.第三阶段和第一阶段 D.第三阶段和第二阶段9.右图为需氧呼吸图解。

人教版必修一5.3细胞呼吸教学设计

人教版必修一5.3细胞呼吸教学设计

细胞呼吸教学设计(第1课时)一、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1)有氧呼吸的场所(2)有氧呼吸的过程2、能力目标:通过构建有氧呼吸的过程模型,培养自主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及合作能力3、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对能量来源的理解,树立生物体与外界环境相适应的生物学观点。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有氧呼吸的过程解决方法:通过模型构建及视频有氧呼吸的过程及原理。

三、教学方法与手段:讲授、讨论、提问、启发法。

四、教材处理1.学生状况分析与对策对于生物体的呼吸作用,学生并不陌生,通过初中阶段的学习,学生已经知道呼吸作用的本质是细胞内的有机物和氧化分解释放能量,并且通过高中生物的学习,学生已具备了细胞能源物质和直接能源物质等生物学知识,但是,有机物是怎样氧化分解并释放能量的?能量是像燃烧一样一下释放的吗?这些问题学生并不清楚,可利用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创设新的问题情境,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

有氧呼吸是一个微观的化学反应过程,学生理解起来可能有一定的困难,需要教师借助于多媒体课件及视频等手段把细胞呼吸的过程直观形象地表示出来,帮助学生理解。

五、教学过程导入:萤火虫发光的原因是什么?能量从哪里来?有氧呼吸的概念及总反应式对于绝大多数生物来说,有氧呼吸是细胞呼吸的主要形式,这一过程必须有氧的参与。

1.主要场所:线粒体。

引导学生复习线粒体的结构(利用多媒体课件)2..过程有氧呼吸过程可以概括地分为三个阶段,每个阶段的反应都有相应的酶催化。

第一阶段:葡萄糖的降解阶段。

a. 发生部位:细胞质基质。

b. 过程:在酶催化下葡萄糖分解为丙酮酸。

c. 产物:丙酮酸、少量[H]和少量ATP。

第二阶段:丙酮酸分解阶段。

a. 发生部位:细胞线粒体的基质内。

b. 过程:在酶的催化下,丙酮酸和水彻底分解成二氧化碳和[H]。

c. 产物:二氧化碳、[H]、少量ATP。

第三阶段:[H]和氧结合生成水,释放大量能量的阶段。

a. 发生部位:细胞线粒体内膜上。

b. 过程:在酶的催化下,前两阶段释放的[H]和氧结合形成水,并释放出大量能量,形成大量ATP。

细胞呼吸第一课时

细胞呼吸第一课时
桥山中学集体备课教案 桥山中学集体备课教案 中学集体备课
执案 周次 十五周 学科 生物 主备人 唐炜 人 课题 细胞呼吸(第一课时) 主备课教师教学设计
知识与技能 了解细胞呼吸的概念, 理解无氧呼吸和有氧呼 吸的过程及其相互关系
课时
1 课时 个性设计
三 维 目 标
通过学习无氧呼吸与有氧呼吸的过程和概念,让学 方法与过程 生综合、归纳两个总反应式,分析比较二者的区别 和联系,培养学生综合、归纳、分析、比较能力。
通过对细胞呼吸过程的学习, 了解物质变化过 程中伴随有能量变化, 细胞呼吸与外界环境相 情感态度与 联系, 很多生物具有相同的细胞呼吸过程, 从 价值观 而树立事物普遍联系、 个性与共性辩证统一和 进化发展的观点。
重点 难点 重难点: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的过程及异同 及突 破 教学 方法
第 一 一, 导课 个环 肌肉收缩,生物发电,生物发光,细胞的分裂和生长,细胞的主动运输, 节 恒温动物保持体温等生命活动都需要能量。 师问:这些能量是由什么物质直接供给的呢? 生答:ATP。 师问:前面我们学过,ATP 是通过哪些生理过程产生的呢?

细胞呼吸:主要是指糖类,脂质和蛋白质等有机物在活细胞内氧化分解 细胞呼吸 为二氧化碳和水或分解为一些不彻底的氧化产物,且伴随着能量释放的 过程。
1
根据是否需要氧气,可以分为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 二,有氧呼吸 有氧呼吸:活细胞在氧气的参与下,通过酶的催化作用,把糖类等有机 有氧呼吸 物彻底氧化分解,产生二氧化碳和水,同时释放大量能量的过程。
探究与讲授相结合


生答: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 师问:光合作用的结果产生了 ATP 吗?(引导学生得出下列的准确答案) 生答:没有。光反应产生 ATP 被暗反应用掉了。

5.3细胞呼吸的原理和应用第1课时导学案高一上学期生物人教版必修1

5.3细胞呼吸的原理和应用第1课时导学案高一上学期生物人教版必修1

5.3 细胞呼吸的原理和应用(第一课时)——探究酵母菌细胞呼吸的方式学习目标:1. 通过对呼吸作用的装置进行分析、产物验证,学会控制变量,培养科学思维。

2. 根据实验目的,设计改进探究酵母菌细胞呼吸方式的实验装置,实施方案,观察实验结果,得出正确结论,培养科学探究能力。

3. 通过对酵母菌呼吸方式的探究,认识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

学习重点:探究酵母菌细胞呼吸的方式。

学习难点:探究酵母菌细胞呼吸的方式并设计改进实验及操作。

【自主学习】阅读课本90页和91页探究实践“探究酵母菌细胞呼吸的方式” 明确本实验的实验原理和实验思路,思考以下几个问题: 1. 为什么选择酵母菌做实验材料?2. 怎样控制有氧和无氧的条件?NaOH 溶液的作用是什么?3. 该实验有无对照组?4. 用什么试剂检验产物CO 2 ?现象是什么?5. 用什么试剂检验产物酒精?现象是什么? 【合作探究】现提供材料:注射器、输液器滴壶、流量调节器、H 2O 2、FeCl 3、酵母菌培养液、澄清石灰水等,小组合作讨论以下几个问题。

1. 无氧呼吸装置中锥形瓶封口放置的原因?2. 利用下方元件(注射器、流量调节器、软管)搭建无氧呼吸装置,并阐明如何检验是否产生CO 2?酵母菌 培养液澄清石灰水 质量分数 10%NaOH 溶液 D C气泵酵母菌 培养液澄清 石灰水3.检验酒精时,两支试管均出现灰绿色,原因是什么?4.如何排除葡萄糖的干扰?有什么更好的检测方法?(提示:酒精沸点78℃,5%葡萄糖溶液沸点101.56℃)5.利用下方元件(注射器、滴壶、软管)搭建有氧呼吸装置,并阐明如何检验产物?【实验操作】利用现有材料,根据搭建的探究酵母菌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的装置模型,小组合作分别完成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实验,并检测产物的生成,只检测CO2即可,做好实验记录。

实验过程注意事项:1.用注射器开口吸取4ml酵母菌培养液。

2.制氧方法:用注射器吸取4mlH2O2, 2mlFeCl3, 轻轻晃动注射器,连接输液管及滴壶,为酵母菌提供氧气。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四章第三节 ATP的主要来源—细胞呼吸(第1课时)
主备人:王升友审核人:王婷使用时间:编号:18
【学习目标】1.说出线粒体的结构和功能。

2.说出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的概念及过程。

3.通过比较有氧呼吸与无氧呼吸的概念及过程,培养归纳分析、比较的能力。

【学习重难点】1、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的生理过程2、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全过程的物质与能量变化
【教学过程】观看视频神舟十号发射及2012科比集锦,思考这两者需要能量吗?能量分别来自哪里?有何异同点?
想一想:区别呼吸(运动)与细胞呼吸?思考:是不是细胞呼吸一定需要氧气?
一、有氧呼吸
活动一、画出线粒体的结构模式简图,思考线粒体有哪些与有氧呼吸有关的结构?
活动二、阅读教材有氧呼吸的内容,尝试写出每个阶段的反应式?(注意各阶段的反应场所)活动三、概括写出有氧呼吸的总反应式,并用双桥箭头标出各元素的来源和去向?
活动四、小组讨论完成下列表格并概括出有氧呼吸的概念?
有氧呼吸第一个阶段第二个阶段第三个阶段
场所
反应物
生成物
产生能量
二、无氧呼吸
活动一、请你参照有氧呼吸的概念,用准确而简练的语言概括出无氧呼吸的定义。

活动二、阅读教材无氧呼吸的内容,尝试写出每个阶段的反应式?(注意各阶段的反应场所)活动三、概括写出无氧呼吸的总反应式?
活动四、列表比较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的异同点
呼吸方式有氧呼吸无氧呼吸
不同点场所条件
分解产物
能量
相同点联系实质
四、当堂巩固
1.小麦种子萌发时,如果长时间缺氧,就会引起烂芽,这主要是由于()
A.二氧化碳中毒 B.酒精中毒 C.乳酸中毒 D.供能不足
2. 人在繁重劳动后长感觉腰酸腿疼,这是由于葡萄糖氧化不彻底产生了()
A、酒精
B、乳酸
C、酒精和二氧化碳
D、乳酸和二氧化碳
3.如果呼吸作用过程产生二氧化碳,则可以断定()
A.一定是有氧呼吸
B.一定是无氧呼吸
C.一定不是乳酸发酵
D.一定不是酒精发酵
4. 在有氧呼吸过程中,添加水与生成水分别发生在()
A.第一阶段和第二阶段
B.第二阶段和第三阶段
C.第三阶段和第一阶段
D.第三阶段和第二阶段
5.在线粒体内进行的有氧呼吸过程是()
A.第一、二阶段
B.第二、三阶段
C.第一、三阶段
D.第一、二、三阶段
6 .在线粒体内进行有氧呼吸的具体部位是()
A.外膜和内膜
B.内膜和基质
C.外膜和嵴
D.所有膜结构
7. 高等植物进行无氧呼吸,.其产物一般是()
A.酒精和CO2
B.只有乳酸
C.酒精和乳酸
D.酒精或乳酸
8.C6H12O6 是细胞进行有氧呼吸最常利用的物质。

将一只实验小鼠放入含有放射性18O2气体的容器内,18O2进入细胞后,最先出现的放射性化合物是:
A、丙酮酸
B、乳酸
C、CO2
D、H2O
9.酵母菌既能进行有氧呼吸,又能进行无氧呼吸,如果两种呼吸都分解C6H12O6,产生等量的CO2,则所消耗的C6H12O6之比为()
A.1∶2
B.2∶1
C.1∶3
D.3∶1
10.生物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都产生的物质是()
A. 乳酸
B.二氧化碳
C. 酒精
D.水。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