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的生物学基础

合集下载

心理的生物学基础ppt课件

心理的生物学基础ppt课件

情绪的生理反应
自主神经系统
如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影响 心跳、呼吸等生理反应。
激素
如肾上腺素、皮质醇等,在情绪状 态下分泌水平发生变化。
免疫系统
情绪状态影响免疫细胞的活性,从 而影响身体健康。
情绪与激素
肾上腺素
在紧张、焦虑等情绪状态下分泌 增加,引起心跳加速、血压升高
等生理反应。
皮质醇
在压力状态下分泌增加,长期高 水平的皮质醇可能导致身心健康
合成和释放等机制实现。
突触可塑性在神经网络的连接和 信息传递中起着重要作用,是大
脑学习和记忆能力的基础。
记忆的存储与提取
记忆的存储是指信息在大脑中的 持久保存过程,而提取则是将存 储的信息回忆或再认出来的过程。
短期记忆主要依赖于大脑皮层神 经元的活动和突触可塑性,而长 期记忆则需要新的蛋白质合成和
THANKS
谢谢
焦虑症的生物学基础
神经回路异常
焦虑症患者大脑中的某些神经回路存在异常,导致情绪调节和应 激反应的障碍。
荷尔蒙水平变化
焦虑症患者体内某些荷尔蒙如肾上腺素、皮质醇等水平发生变化, 影响情绪状态。
免疫系统反应
焦虑症可能与免疫系统的异常反应有关,导致身体对压力和紧张的 过度反应。
双相情感障碍的生物学基础
问题。
多巴胺
与快乐、兴奋等积极情绪相关, 增加多巴胺的分泌可以改善抑郁
症状。
04
CHAPTER
学习与记忆的生物学基础
突触可塑性
突触可塑性是指神经元突触在受 到刺激后发生的形态和功能变化, 是学习与记忆的生物学基础之一。
突触可塑性包括突触传递效能的 增强或减弱,主要通过改变突触 后膜上的受体数量、神经递质的

心理的生物学基础

心理的生物学基础

促激素一方面调节相应腺体内激素的合成和分泌, 另一方面还维持相应腺体的正常生长发育。
甲状腺


甲状腺分泌甲状腺激素 作用:促进人体的生长发育和新陈代谢,提高 神经系统的兴奋性 甲亢、甲低
胰岛

分泌胰岛素 有降低血糖浓度的作用
肾上腺



位于肾脏的上端,左右 各一 分为内外两层,外层叫 皮质,内层叫髓质 皮质分泌的激素有盐皮 质激素、糖皮质激素和 性激素,统称为肾上腺 皮质激素 ——调节糖、 盐、水的代谢
脊 神 经 图
(二) 脑神经



由脑部发出,共有12对:
1.嗅神经; 2.视神经; 3.动眼神经; 4.滑车神经; 5.三叉神经;6.外展神经; 7.面神经; 8.听神经; 9.舌咽神经; 10.迷走神经;11.负神经;12.舌下神经。
脑 神 经 图

(三) 植物性神经(自主神经)
的反射;初级听反射是动物的头与躯干转向声源的反 射)

大脑皮层与脊髓间的所有上行及下行神经通路 都经过中脑,同时,中脑通过白质与中枢神经 系统的其他部分相联系
(三) 间脑

间脑包括丘脑和下丘脑



丘脑是上传信息的中继站,是除嗅觉之外的各 种感觉的皮层下中枢 下丘脑是调节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的主要皮 层下中枢,控制内分泌腺的活动 下丘脑有快乐中枢和痛苦中枢。
言语区

3、言语区 在左半球 ( 1 )布罗卡区:在左半球颞叶的后下方 — 言 语运动区;说话—受伤后得运动性失语症

(2)威尔尼克区:颞叶上方,靠近枕叶—
言语听觉区;听话 — 受损伤后得听觉性失 语症
言语区

普通心理学第三章 心理学的生物学基础 PPT

普通心理学第三章 心理学的生物学基础 PPT

第三章
3
第一节 历史的回顾
第三章
4
第一节 历史的回顾
哲学家对动物心理和人类心理的关系的理解
亚里士多德认为,生物有灵魂,分为三等:植物具 有滋长的灵魂,动物具有感性的灵魂,人类具有理 性的灵魂。
第三章
5
第一节 历史的回顾
哲学家对动物心理和人类心理的关系的理解
中国古代哲学家: 告子主张“自然人性论”,“生之谓性”,“食色,性也” 孟子认为,人性是人区别于动物的特性,人性即人
第三章
19
第三节 人类心理的产生
人类的起源 人类心理的产生
第三章
20
人类的起源
人类的起源
化石资料表明,从古猿到人类经历了的漫长的发展历程。 人类产生后,又经历了四个发展阶段: (1)早期猿人; (2)晚期猿人; (3)早期智人; (4)晚期智人。
第三章
21
人类心理的产生
劳动在人类心理产生中的作用 双手的解放和直立行走,为类人猿的劳动准备
语言是人类心理产生与发展的最直接原因。语 言是人类的本能。
语言的功能:语言具有概括的职能;语言 具有交际的职能;语言还具有自我调节的职 能。
第三章
24
第四节 心理遗传学
第三章
25
第四节 心理遗传学
染色体和基因 心理遗传学的研究途径
第三章
26
染色体和基因
染色体是生物遗传的基本运作单位。
(5)高等脊椎动物 ——脑的结构和机能的发展和分 化
第三章
14
大脑进化的一般趋势
(1)脑的相对大小增加。
第三章
15
第三章
16
大脑进化的一般趋势
(2)皮层的相对大小增大。

心理的生物学基础

心理的生物学基础

1,内环境:人体的绝大多数细胞并不是直接与外界环境接触的,细胞外液成为体内细胞直接接触的环境2,脑电图(EEG):大脑皮层连续的有节律性电位变化的记录3,计算机轴断层扫描技术(CAT):将X光照相技术与计算机处理方法结合起来观察活脑的组织病变技术。

4,正电子放射层描技术(PET):给人体注射经过加速其处理后能放射正电子的葡萄糖,通过PET仪器可以测量脑代谢时消耗的葡萄糖的数量,从而获得放射性物质在脑内的分布图。

5,生命中枢:即延髓,是脊髓向上延伸到颅腔内的一段脑结构,与人的基本生命活动如呼吸、心跳、吞咽等有关。

6,联络纤维:又称大脑内纤维,它将半球内的不同部位连接起来,包括短程纤维和长程纤维。

7,连合纤维:又称大脑间纤维,它连接两半球内相应的或同级的区域或结构,包括胼胝体,前连合,海马连合。

8,神经细胞又称神经元,是神经系统的结构与功能的单位。

9,树突:较短,负责接受刺激,并把刺激传向胞体。

10,轴突:由胞体发出的单根突起,呈细索状末端常有分支,称轴突末梢,轴突将冲动从胞体传向轴突末梢。

11,神经冲动:神经元传递信息的过程是以电的或化学的形式进行的,而且能被记录下来。

12动作电位:神经元内部的电信号,是细胞膜内部的电位差变化。

13,静息膜电位:细胞内外离子浓度不同,存在的电位差14、突触:突触是神经元与神经元之间,或神经元与非神经细胞之间的一种特化的细胞联接,通过它的传递作用实现细胞间的通讯。

15、神经递质:是在突触前神经元内合成并于轴突终扣处释放,经突触间缝隙特异性的作用于突触后神经元,使信息得以传递。

16,放射:是机体对某一刺激的无意识应答17:反射弧:是神经系统的基本功能单位。

有感受器,感觉神经元,中间神经元,运动神经元,效应器组成。

18、内分泌系统是动物体内所有内分泌腺和散在的内分泌腺细胞的总成。

19,激素:是由内分泌腺或内分泌细胞的高效能生活性物质,经血液或组织液传递而发挥其调节作用。

心理的生物学基础

心理的生物学基础

第一章绪论一.心与生的关系传统医学的主要观点:希腊传统医学:希波克拉底创立了体液说,认为人体里有血液、黑胆汁、黄胆汁及痰四种波斯传统医学:主要学说也是体液说,认为某种液体的过多或过少而引起各种疾病。

同时相信人体内的各种内脏与精神活动有关印度传统医学:源于其历史上的古经,基本病理学说也是体液说,但含有印度哲学的道理。

中国传统医学:提出五行说—相生关系: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金生水、水生木;相克关系:金克木、木克土、土克水、水克火、火克金;另一个特色是重视五脏的功能,并且每一内脏均予以归为。

如心生血,主藏神,为人体生命的主宰;肝藏血,主谋虑;脾统血,主运化;肺主气,司清肃;肾主骨,主藏精。

现代医学的主要观点:机体内环境:1.内环境:细胞外液成为体内细胞直接接触的环境,在生理学中称之为2.内环境的稳态:内环境各项物理和化学因素是保持相对稳定的,称为内环境的稳态3.人体内是如何维持内环境稳态的?对身体健康有何意义?内环境的稳态是细胞能维持正常生理功能的必要条件,也是整个机体能维持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

内环境稳态的保持,是机体各个细胞、器官和系统的活动,以及机体和环境相互作用的结果。

疾病时,体内细胞和器官的正常活动受到损害,导致内环境物理和化学性质的改变生理功能的调节:1.机体对细胞、器官功能活动的主要调节方式包括神经调节、体液调节和自身调节。

2.神经调节的基本过程是通过神经系统的活动来调节,其调节过程是反射。

相对于神经调节而言,体液调节一般比较慢,作用也比较弥散和持久怎样理解“心理”和“生理”的统一?1.脑是各种心理活动的生理基础。

一方面,大脑的发育及功能状态的维持等需要不断地有新鲜的氧和营养物质支持;另一方面,大脑对机体生理功能的各个系统也起到中枢调节的作用。

2.正常的大脑结构与功能是心理活动的生理基础,一旦出现障碍,会对心理功能产生明显影响,出现一系列认知、情感和意识活动方面的障碍。

3.可见,脑本身就是心理活动和生理活动的统一体二.心理的生理基础研究1.心理的生理基础研究进展总是与研究方法有关:1.1811年,贝尔根据高等动物和人的脑形态与功能不同,将脑分为大脑、小脑,又将脊髓分为背根和腹根。

2023年10月自学考试05621《心理的生物学基础》试题和答案

2023年10月自学考试05621《心理的生物学基础》试题和答案

2023年10月自学考试05621《心理的生物学基础》试题和答案一、选择题1.下列哪个结构是大脑的控制中心? A. 小脑 B. 脑干 C. 中脑D. 大脑皮质2.下列哪个脑区与情绪有关?A. 边缘系统 B. 皮质 C. 小脑 D. 中脑3.下列哪种神经递质与记忆有关? A. 多巴胺 B. 内啡肽C. 乙酰胆碱 D. 5-羟色胺4.下列哪种细胞是神经系统中的传导细胞? A. 淋巴细胞B. 神经元 C. 红细胞 D. 上皮细胞5.下列哪个脑区与语言理解有关? A. 大脑皮质B. 海马体 C. 间脑 D. 小脑二、判断题1.大脑是人类思维和行为的控制中心。

(正确/错误)答案:正确2.脑干主要负责人体基本生命活动的调节和控制。

(正确/错误)答案:正确3.小脑是负责肌肉协调和身体平衡的区域。

(正确/错误)答案:正确4.乙酰胆碱是大脑中的一种神经递质,与记忆有关。

(正确/错误)答案:正确5.海马体是大脑皮质的一部分,与语言理解有关。

(正确/错误)答案:错误三、问答题1.请简要介绍大脑的结构和功能。

答:大脑是人类思维和行为的控制中心,分为左右两半球。

大脑皮质是大脑最外层的薄层,负责高级认知功能,如语言、记忆和决策。

脑干位于大脑之下,主要负责人体基本生命活动的调节和控制。

小脑位于大脑后方,主要负责肌肉协调和身体平衡。

2.什么是神经递质?请举例说明一种神经递质及其功能。

答:神经递质是一种能够在神经元之间传递信号的化学物质。

乙酰胆碱是一种重要的神经递质,参与调节学习和记忆过程。

它在大脑皮质中发挥关键作用,帮助实现信息的处理和存储。

3.请解释情绪与边缘系统的关系。

答:边缘系统是人脑中与情绪处理有关的一个重要区域,包括扣带回、杏仁核等结构。

这些结构与恐惧、愉悦等情绪状态有密切关系。

边缘系统参与情绪的产生和调节,并与其他脑区相互影响,共同形成人类的情绪体验。

4.神经元是神经系统中的什么角色?请简要描述神经元的结构。

答:神经元是神经系统中的传导细胞,负责将信息传递到不同部位。

心理的生物学基础自考复习资料

心理的生物学基础自考复习资料

心理的生物学基础自考复习资料心理的生物学基础复习资料一、引言心理学是研究人类心理活动及其规律的科学,而心理的生物学基础是心理学的一个重要分支。

心理的生物学基础研究人类心理活动与生物学机制之间的关系,探索大脑、神经系统、激素等生物因素对心理活动的影响。

本文将为您提供一份心理的生物学基础的复习资料,匡助您系统地复习相关知识。

二、神经系统与心理活动1. 神经元神经元是神经系统的基本单位,它由细胞体、树突、轴突等组成。

神经元之间通过突触传递信息。

2. 神经递质神经递质是神经元之间传递信息的化学物质,例如多巴胺、血清素等。

它们对情绪、学习、记忆等心理活动有重要影响。

3. 大脑结构与功能大脑由大脑皮层、边缘系统和脑干组成。

大脑皮层是人类高级认知功能的中心,包括感知、思维、决策等。

边缘系统负责情绪调节、记忆等功能。

脑干控制基本生理功能。

4. 神经可塑性神经可塑性是指神经系统对外界刺激和体验的适应能力。

它使得大脑能够改变结构和功能,适应环境变化。

三、激素与心理活动1. 内分泌系统内分泌系统由内分泌腺体和激素组成,它们通过血液循环调节身体的生理和心理活动。

2. 应激反应与激素应激反应是人体对外界刺激的生理和心理反应。

应激会引起肾上腺激素、催产素等激素的分泌,影响情绪、记忆等心理活动。

3. 生物钟与激素生物钟是人体内部的生物节律系统,调节睡眠、饮食、情绪等。

褪黑素是生物钟的重要调节物质。

四、遗传与心理活动1. 遗传与行为遗传是指个体通过基因传递给后代的特征。

遗传因素对智力、人格等心理活动有一定影响。

2. 双生子研究双生子研究通过比较一对双胞胎的相似性,探索遗传与环境对心理活动的影响。

3. 基因与心理疾病某些心理疾病如抑郁症、精神分裂症与基因有一定关系。

基因突变可能导致心理疾病的发生。

五、药物与心理活动1. 神经系统药物神经系统药物如抗焦虑药、抗抑郁药可以影响神经递质的释放和再摄取,从而调节心理活动。

2. 毒品与心理活动毒品如海洛因、大麻等会对神经系统产生毒性作用,导致心理活动异常,如幻觉、嗜睡等。

05621心理的生物学基础名词解释

05621心理的生物学基础名词解释

心理的生物学基础名词解释:第一章:1、内环境:1-3细胞外液成为体内细胞直接接触的环境,在生理学中称之为内环境。

2、内环境的稳态:1-4内环境各项物理和化学因素是保持相对稳定的,如一定的体温、酸碱度、血糖水平,称为内环境稳态。

3、脑电图:1-7将大脑皮层连续的节律性电位变化叫做自发脑电活动,它的记录叫脑电图(EEG)。

第二章:1、联合区:2-18除了大脑皮层上的特定功能分区外,其他部分的皮层被称为联合区。

2、(0810考期)生命中枢2-21延髓是脊髓向上在颅腔内的直接延续,与脊髓没有明显的界限。

延髓与人的基本生命活动,如呼吸、心跳或脉搏、吞咽、胃肠运动、排泄等有关,被称为生命中枢。

3、(0910考期)脑结构与脑功能模块学说2-26福多尔提出的脑结构与脑功能模块学说,这种学说认为,人脑在结构和功能上是由高度专门化并相对独立的模块组成的。

这些模块复杂而精巧的结合,是实现复杂和精细的认知功能的生物基础。

4、(1010考期)感觉神经元2-12躯体神经系统的神经元之一,与感受器相连,功能是把外部刺激引发的神经冲动传送到中枢。

5、(1210考期)边缘系统2-20边缘叶包括扣带回、海马回、齿状回等,它们与附近的一些皮层及皮层下的结构之间有着密切的神经联系,从而构成一个统一的机能系统,称为边缘系统。

6、(1410考期)自主神经系统2-12自主神经系统曾称植物神经系统。

通常自主神经系统活动不受意志支配而自主工作,因而得名,它主要控制内脏,包括身体各种腺体的活动,例如心跳、呼吸、消化、排泄、体温碉节及性活动等。

7、(1510考期)连合纤维:2-22连合纤维又称大脑间纤维,它联接两半球内相应的或同等的区域或结构,包括胼胝体、前连合和海马连合。

第三章:1、(1310考期)神经元3-29人类中枢神经系统内约含有1011个神经细胞,神经细胞又称神经元,是神经系统的结构与功能单位。

典型的神经元很小,只有在显微镜下才能看得清楚它的结构,是神经系统活动的物质基础。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05621心理的生物学基础南京师范大学编(高纲号0754)一、课程性质及其设置目的与要求《心理的生物学基础》是江苏省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心理健康教育专业(独立本科)的一门专业基础必修课程。

本课程的设置是为了使考生基本掌握有关心理现象发生与变化的生理学基础知识,为进一步学习与掌握其他心理学专业课程打基础。

本课程是《基础心理学课程》等之后的后继课程。

通过系统学习,可使考生比较系统地掌握心理现象生理机制的基础知识、原理和研究方法,加深对脑与心理关系的辨正唯物主义观的理解,学会运用相关知识分析和解释心理及心理疾病发生的生物学基础。

二、考试目标(考核知识点、考核要求)第一章绪论(一)考核知识点1、研究的对象、性质和意义2、研究的方法与技术3、相邻学科4、研究历史(二)考核要求1、识记:(1)概念(2)研究对象与性质(3)刺激法、电记录法和PET技术(4)心理生理学、神经心理学和认知神经科学(5)近代的主要研究2、领会:(1)研究的意义(2)各种方法与技术的基本特点(3)冯特的贡献和现代进展3、应用:谈谈生理心理学与心理生理学、神经心理学和认知神经科学的关系。

第二章注意的神经过程(一)考核知识点1、注意的神经解剖学基础2、注意的神经生物学理论(二)考核要求1、识记:(1)警觉网络中NA,DA,5-TH和胆碱能系统的作用(2)顶叶、中脑上丘和丘脑枕核在注意定向中的作用(3)丘脑闸门控制理论2、领会:(1)额叶在执行网络中的作用(2)形状识别的选择性神经模型第三章感觉过程(一)考核知识点1、视网膜的结构特点2、颜色视觉的现代观点3、外侧膝状体对视觉信息的平行处理4、视皮层对视觉信息的平行处理5、声音频率与强度分析(二)考核要求l、识记:(1)视网膜中各种细胞的主要功能(2)颜色视觉过程的三阶段(3)视皮层神经元的简单细胞,复杂细胞、方位柱、颜色柱、优势眼柱和超柱2、领会:(1)外侧膝状体对视觉信息的平行处理(2)视觉信息处理系统(3)声音频率与强度分析3、应用:视皮层的方位柱、颜色柱和优势眼柱与超柱之间的关系是什么?第四章知觉生理学(一)考核知识点1、联络区皮层与知觉2、事件相关电位与知觉过程3、视知觉的理论(二)考核要求l、识记:(1)颞上回与听知觉(2)颞下回与视知觉(3)顶叶联络区皮层与空间知觉(4)事件相关电位内源性成分与认知过程2、领会:(1)视像形成的多步骤整合学说(2)神经元同步放电学说3、应用:简单评价视像形成的多步骤整合理论。

第五章学习与记忆的神经生物学(一)考核知识点1、学习与记忆的分类2、学习与记忆的神经基础3、学习与记忆的突触可塑性4、学习与记忆过程的调控5、记忆障碍(二)考核要求1、识记:(1)颞叶在记忆中的作用(2)海马在记忆中的作用(3)杏仁核在记忆中的作用(4)陈述性记忆的神经回路(5)非陈述性记忆中习得性行为的神经调控回路(6)神经的可塑性(7)海马中的三突触回路与长时程增强(LTP)效应(8)顺行性遗忘症与逆行性遗忘症2、领会:(1)学习与记忆的主要类型(2)额叶与记忆的关系(3)小脑的学习记忆功能(4)工作记忆与前额叶的关系(5)哺乳动物学习过程中皮层神经元的变化(6)LTP与学习记忆能力的关系(7)中枢胆碱能递质如何影响学习与记忆(8)肾上腺素与去甲肾上腺素对记忆的调节(9)GABA对记忆的调节作用3、应用:你认为学习与记忆的脑活动存在单一的功能系统吗?第六章语言和思维的脑机制(一)考核知识点1、语言的神经基础2、思维的脑机制3、语言与思维障碍(二)考核要求1、识记:(1)Broca失语症(2)Wernicke失语症(3)Damasio的三个语言活动系统(4)意义性失语症(5)传导性失语症2、领会:(1)如何证明语言活动的大脑功能一侧化现象(2)Wernicke-Geschwind模型如何解释言语复述和阅读的加工过程(3)语言具有遗传性的证据(4)顶叶与额叶在思维中的作用(5)左右脑功能在思维中的互补性3、应用:语言与思维活动的大脑机制对智力开发有何启示?第七章情绪生理学(一)考核知识点1、情绪的神经解剖基础2、情绪的生理反应3、变态情绪和精神分裂症的生物学基础(二)考核要求1、识记:(1)下丘脑在情绪表达中的作用(2)杏仁核在“恐惧”反应中的作用(3)Papez的情绪环路理论(4)情绪的激素变化(5)情绪的内脏功能变化(6)精神分裂症的多巴胺假说2、领会:(1)杏仁核在情绪信息加工中的“短路”机制(2)大脑皮层与情绪的关系(3)右半球在情绪加工中的作用(4)脑内自我刺激的研究及其解释(5)中枢(蓝斑核)产生的NA对情绪活动的作用(6)肾上腺髓质产生的NA和肾上腺素如何参与应急反应(7)5-HT与紧张、抑郁和焦虑的关系(8)情绪活动中α波和θ波的变化(9)抑郁症的中枢神经递质异常3、应用:当你参加一次紧张而激烈的比赛时体内的生物化学有何改变?第八章摄食与饮水的机体内部调节(一)考核知识点1、与摄食有关的中枢2、摄食的代谢信号学说3、消化器官的局部信号4、肥胖问题及其危害5、两类饮水与饮水的调节6、摄食与饮水的关系(二)考核要求1、识记:(1)下丘脑腹内侧区(VMH)和外侧区(LH)(2)葡萄糖恒定说、脂肪恒定说和温度恒定说(3)胰岛素、苗条素和胆囊素(CCK)与进食抑制(4)渗透性渴和容积性渴(5)饮水行为的启动与终止2、领会:(6)双重中枢的证据和不足(7)三种摄食代谢信号学说的关系(8)CCK抑制进食的证据(9)肝脏与摄食改变(10)肥胖的危害3、应用:谈谈摄食与饮水神经机制的关系。

第九章睡眠与觉醒(一)考核知识点1、人类的睡眠时相及其特点2、觉醒与睡眠的神经机制3、睡眠的功能(二)考核要求1、识记:(1)慢波睡眠与快波睡眠(2)人类夜间的睡眠周期(3)脑干网状上行激活系统与觉醒(4)脑干的诱导睡眠区(5)孤束核和中缝核与睡眠诱发(6)睡眠剥夺及其影响2、领会:(1)两种睡眠状态的生理功能改变(2)两种睡眠与梦的关系(3)睡眠的年龄特征(4)行为觉醒与脑电觉醒的神经化学机制(5)睡眠与神经递质的关系(6)视交叉上核与昼夜节律的维持(7)睡眠的保护性作用(8)睡眠与激素分泌和脑的发育(9)睡眠对记忆的影响(10)发作性嗜睡基本特征3、应用:睡眠的神经机制对于认识儿童少年睡眠健康的重要性有何启示?三、有关说明和实施要求为了使本大纲的规定在个人自学、社会助学和考试命题中得到贯彻和落实,兹对有关问题说明如下:(一)关于考核目标的几点说明为使考核内容具体化和考试要求标准化,本大纲在列出的考试内容基础上,对各章具体内容还规定了考核目标,这样应考者自学与应考时能进一步明确考试内容和要求。

社会助学者也能够更全面地有针对性地分层进行辅导,使应考者更有效地学习。

命题严格按照考试大纲进行,不超出范围,同时安排好试题的知识能力层次和难度。

本大纲在考核目标中,按照识记、领会和应用三个层次,它们在能力层次是递进关系,其含义是:识记:能知道有关的名词、概念、知识的意义,并能正确认知和表述。

领会:在识记的基础上,能全面地把握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基本方法,能掌握有关概念、原理、方法的区别与联系,并内化成自己的实际能力。

应用:在识记和领会的基础上,能对心理学的理论和现实问题进行确当的阐述与分析,并能回答一些实际问题。

(二)自学与课程考试所用教材本课程使用教材为:《生理心理学》,李新旺编著,科学出版社,2001年。

(三)自学方法的指导本课程由于内容较多,同时有一定难度,应考者在自学时应注意以下几点:1、在学习前,应仔细阅读本课程的考试大纲以及每章的第一部分考核知识点的有关内容。

2、认真学习考核知识的具体要点和内容,注意各知识点的能力层次要求,以便在学习教材时做到心中有数,有的放矢。

3、在自学时要注意严格依据考试大纲进行学习,吃透每一个知识点,对基本概念必须深刻理解,基本原理要牢固掌握。

(四)对社会助学的要求1、社会助学者应根据本大纲规定的课程内容和考核目标,认真学习和钻研自学教材,明确本课程的特点与学习要求,对应考者进行切实的辅导,引导他们防止自学中的各种偏向,把握社会助学的正确导向。

2、要正确处理基础知识与综合能力之间的关系,在全面辅导的基础上,着重培养和提高应考者的分析和综合能力。

3、要正确处理重点和一般的关系。

课程内容有重点和一般之分,但考试内容是全面的,而且重点与一般是相互联系的。

社会助学者应指导应考者全面系统地学习教材,掌握全部考核知识点与考核要求,在此基础上突出重点。

总之,要把重点学习与兼顾一般结合起来,切勿孤立地抓重点,把应考者引向猜题押题。

附录题型示例一、名词解释(每题4分,共5小题20分)1、Wernicke失语症二、选择题(每题1分,共15小题15分)1、下丘脑主要在情绪()中起关键作用。

A表达B体验C认知D唤醒三、填空题(每题1分,共15小题15分)1、人类睡眠可以分为两种主要类型:慢波睡眠和___________。

四、简答题(每题5分,共6小题30分)1、顶叶在思维中有何作用?五、论述题(每题10分,共2小题20分)1、陈述性记忆神经回路是怎样构成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