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文性议论文段落结构
一文讲透高考散文阅读结构思路
【苏派语文备考】一文讲透高考散文阅读结构思路一、行文思路(一)纵向式1.时间顺序:这种思路主要适用于写人记事散文和文化历史散文,写人记事散文特点是按照一定的时间顺序写人记事,文化历史散文特点是追叙史实、联系现实来抒发感慨和思考。
这类散文内部结构一般为相承式。
示例:《一个消逝了的山村》作者就是按照时间顺序来思考“一个消逝山村”的“前世今生”。
(也可参考古代散文《登泰山记》)2.空间顺序:这种思路主要适用写景类散文和场景变换类叙事散文,写景类散文以移步换景、景变情迁为特点,其内部结构关系一般为相并关系。
场景变换类以在场景变换中进行叙事为特点,其内部结构一般是相属式。
示例:《荷塘月色》作者的游踪是出家门—去荷塘—观荷塘—回家门(空间顺序)《故都的秋》作者通过“破院赏秋”“秋槐落蕊”“秋蝉残鸣”“秋凉闲人”“秋日红枣”五幅画面来表现故都秋的“清、静、悲凉”。
3.逻辑顺序:这种思路主要适用于抒情说理类散文。
作者以情感抒发或哲理思考统率全文,最能体现散文“形散神不散”的特点。
逻辑顺序通常从事物事理的不同方面展开,彼此之间没有前后关系,有主次联系、因果联系、递进联系、总分联系,或没有明显的时空联系,都可以看作是逻辑顺序。
示例:《荷塘月色》情感变化:不静——求静——得静——出静《故都的秋》紧紧围绕故都的秋“清、静、悲凉”的特点展开描写《记念刘和珍君》无论是“有写一点东西的必要”,还是“无话可说”,都饱含着鲁迅先生的“悲愤”。
(也可参考古代散文《赤壁赋》)(二)横向式1.总分式:这种思路多适用于情理类散文。
一般结构是开门见山点明主旨(或是感情基调、或是观点态度),然后从不同的维度、层面展开论述或抒情。
示例:《故都的秋》文章开篇将故都的秋与江南的秋进行对比,点明故都的秋清、静、悲凉的特点,然后整篇文章是以“清、静、悲凉”为中心层层递进,逐步刻画了故都的清秋景色。
2.对比式:这种思路多适用于抒情类散文。
一般结构是通过时空对比来突出作者所要表达的情感或感悟。
散文结构思路技巧
▪ 开头:我的文学梦从水缸萌芽。
▪ 结尾:我的文学梦在等待和追求中变 成了奇迹般的现实。
▪ (首尾照应)
▪ 中间:起因——本质——意义 ▪ 全文思路:递进式结构
文章是围绕“水缸里的蚌壳”展开的,请梳 理作者的思路。(6分)
参考答案:
文章主体运用了递进式结构;开头直接点题, 写出“我的文学梦从水缸萌芽”;接着回 忆小时候对蚌壳仙女的想象;中间写这份 小时候的想象对人成年后的影响,最后写 “我的文学梦在等待和追求中变成了奇迹 般的现实”。
光头。他们支起膝盖,半蹲半坐的,在溪沿的短墙上休
息。每人手里一件简单的东西:一个是白木棒,一个篮
子,那两个在树荫底下我看不清楚。无疑地他们已经走
了许多路,再过一刻,抽完一筒旱烟以后,是还要走许
多路的。兰花烟的香味频频随着微风,袭到我官觉上来
,模糊中还有几段山西梆子的声调,虽然他们坐的地方
是在我廊子的铁纱窗以外。
方式三:文章运用总分总结构,先总 写……,再分为……,最后又总写……
方式四:①……②……③……
▪ 实例:2017全国卷2:《窗子以外》林徽因
▪ 开头:话从哪里说起?等到你要说话,什么话都是那样 渺茫地找不到个源头。
▪
此刻,就在我眼帘底下坐着,是四个乡下人的背影
:一个头上包着黯黑的白布,两个褪色的蓝布,又一个
散文结构思路技巧
一、要求:分析作品结构,把握文章思路 所谓结构,就是文本中段落与段落间的关
系。有并列、承接、递进、总分、因果、条 件、转折等关系。
所谓思路,就是作者对整篇文章结构的总 体设计和安排。
分析文章的层次结构,除了可直接解答结 构层次方面的题目,更重要的是,可通过分 析结构层次,进一步强化对文章内容思想情 感的整体把握和准确筛选出重要内容。
散文结构思路
散文结构思路
1.时间序列结构:按照故事发生的时间顺序来组织散文。
通过描述事件的发生和发展,使读者能够跟随故事的进展,并逐步了解主题或观点。
这种结构适用于叙事性散文,例如回忆故事、旅行故事等。
2.空间结构:按照空间关系来组织散文。
通过描述不同地点或场景的特点和变化,使读者对所描述的地方有更深入的了解。
这种结构适用于描述性散文,例如描写自然风景、城市风貌等。
4.对比结构:通过对比不同的人、事、物或思想,使读者更加清晰地认识到其中的差异和共同点。
这种结构可以使散文更加有趣和生动,同时也有助于加深读者对话题的理解。
5.主题结构:以围绕一个主题展开不同的观点和体验为主线,组织散文。
通过从不同的角度对主题进行探讨,使读者对主题有更全面的理解,并产生思考和共鸣。
此外,在组织散文结构时,也可以采用以下手法:
1.开头引入:通过一种有吸引力的方式,引入读者的注意力,并激发他们对文章的兴趣。
2.过渡句:使用过渡句帮助文章内部各段落或段落之间的衔接,使文章的逻辑流畅。
3.梯度推进:从一些更小、更具体的事物开始,逐步推进到更广泛、更抽象的层面。
这种方式可以吸引读者,并使他们逐渐理解文章的核心思想。
4.结尾总结:在文章结束时,通过总结和回顾,强调主题或观点,给读者留下深刻的印象。
2020高考语文散文阅读分析行文脉络和文章结构
考点解读
• 高考命题愈来愈注重考查分析结构、梳理行文脉络、把握散文谋篇 布局的技巧。
• 考向一 确定并分析文本线索
• 线索是梳理行文思路时的一个重要参考。散文的重要特征之一是形 散而神不散,这里的“神”体现在结构上就是线索,“一根思想的 红线串起生活的珍珠”。散文线索的主要形式有以下几种:
• ①事物线索。 把发生在不同地点、不同时间、不同情况下的事件 借助物组合在一起。许多托物言志的散文就是以物为线索的。
• 考向三 分析散文句段的作用
• 句段的作用,是指某些关键语句、语段在表现文章主旨、情感和观 点态度上的作用。具有特殊作用的句段往往是全文行文思路中的重 点句子或段落,结构上有特殊作用的句子或段落,表达上富有特色 的句子或段落。句段作用是文章考查的重点和热点。分析某句段的 作用或某段落安排的用意,应考虑两方面:
• ⑥这座城就是一座戏台、一个巨大的发声体,风吹过、雨打过、脚 步走过,都会发出奇妙的声响。它收纳了自然的笙箫和历史的烟云, 既性感,又立体。作为北方人,我听不懂绍兴话,更无法听懂戏文, 但我依旧觉得自己能够“懂”。我想象着越王勾践用古老的绍兴话 发出的复仇誓言;想象着西施、范蠡在绍兴话里谈情说爱;“五四” 时代的文学热涌中,假如没有了蔡元培、鲁迅、周作人黄酒般浓郁 的绍兴口音,也会变得索然。因为那戏台,就是一部老式录音机, 漫长的河道,就是咿咿呀呀反复播放的旧磁带,它们“合作”,呈 现出有声音的历史。有了这些声音,书本上出现过的人物就不再遥 远,我们会相信自己正和他们生活在一起,水乳交融。
• (3)抓语言标志,注意文中反复出现的词语、句子,有的散文线索出 没于文章的开头、中间、结尾,有明显的提示性的语言。
• 2.分析散文线索的作用
• 线索在文中的作用有:(1)组织材料,贯穿全文;(2)结构清晰,事 件集中;(3)揭示主题;(4)使行文富于变化。
议论文的五种结构模式
1.结构模式议论文一般两种思路,一是“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一是“是什么1.1 层进式结构特点:结构上,按照“提出问题(是什么)——分析问题(为什么)——解决问题(怎么样)”层层推进,环环相扣;让梦想在现实中起舞(1号文,以演绎推理展开的层进式议论散文)仰望星空,那似乎没有纤瑕的星辰在银河中闪耀,它带给我们无限的遐想,那不染纤尘的星空里,放飞了多少人美丽的梦想!飞上星星的人知道,那里像地球一样,有灰尘也有石渣,于是他们失去了对幻想的渴望。
我们虽不能一味沉溺于自己的幻想之中,却也不能让自由飞翔的思想湮没在无情的现实里。
(第一段提出论点,即论述“是什么”)阮籍目瞩世间的浑噩不堪和好友的身首异处,借醉酒逃避现实,他的一生一直在逃避、逃避、逃避,却终因一篇《为郑冲对晋王笺》被人唾弃。
嵇康则完全生活在现实之中,不肯向生活做出任何妥协,最终以一曲《广陵散》而成为绝响。
其实人生由阮籍的醉酒向前一步便是嵇康的《广陵散》,人生有嵇康的《广陵散》向后退一步便是阮籍的醉酒,殊途同归者的境遇竟是如此迥异。
若是两人各向中间迈出一步,将幻想与现实稍加中和,也许就不会落得生者隐入迷幻,死者融入苍穹,只留给后人无尽的怅惘。
(第二段举例,正反对比分析原因,即论述“为什么”)我们如何才能让仰望星空的人了解现实,又如何才能让飞上星星的人保留梦想呢?在那个人人埋怨的时代,沈从文先生目瞩现实的残酷,却依然将那个江南小城写成了山美、水美、人美的世外桃源,现实没有湮没他对人生的希望,他用一份最原始的情感和一颗赤子之心看待这个社会,看待自己的人生。
他没有沉醉于自己的幻想,亦没有让现实麻木自己的心灵。
张允和先生亦是一位智慧的老人,她一生经历了大富大贵,也经历了战火纷飞,十年浩劫,而她却永远葆有一副悲天悯人的情怀,一颗永不衰老的童心。
她那悲天悯人的情怀使她正视现实并战胜现实,而她那颗永不衰老的童心则使她在任何艰难的情况下都不放弃幻想的权利。
散文阅读之结构方式与行文思路
散文阅读之结构方式与行文思路李顺富1、结构方式及简要分析【解题分析】结构方式是就文章的结构特点设题,所以首先要在浏览全文的基础上思考文章的结构特点,如:总分总、先抑后扬、逐层递进等。
然后追寻行文的思路和内容、表达方式及作者情感的变化,逐层理出文章层次,思考并概述说明。
【规范答题】1.先说明行文结构特点。
2.分层具体概括文章内容并扣住结构特点解说。
3.组织答题顺序:说明行文结构特点十具体解说。
如:《朦胧的敬慕——悼念鲁迅先生》(萧乾)这篇文章采用了“总——分——总”的结构方式。
①②段总写作者对死人的不同心理感受。
③-⑩段分写:其中③-⑤段写作者为鲁迅守灵的所见所感,⑥-⑩段写作者回忆幼时瞻仰孙中山先生遗体时的所见所感及对自己的深远影响。
⑾⑿两段总结全文,点明主题,照应标题。
文章常见的结构方式:结构方式通常是固定的,不外乎以下的基本格式——①纵向结构:(时间、事件先后)如《西溪的晴雨》,《荷塘月色》。
②并列式结构:(横向)(性质分类,各个侧面,空间),如《故乡的榕树》《泰山很大》,《泊》。
③纵横交错结构(网状结构):如《山屋》。
④层进式结构(观察、认识的过程):如《泰山之思》,《感谢生命》。
⑤流动式结构(作者情感的变化):如《雾》⑥对比式结构:《马缨花》⑦总分结构(总—分,分—总,总—分—总):如《雅舍》。
2、行文思路及简要分析【解题分析】行文思路是作者按照一定的条理表达思想的路径、脉络。
思路有不同层面,对全篇而言有总体思路,对具体段落或层次而言就是局部思路。
常见的行文思路有:从古到今、由此及彼、由表及里、由浅入深、由具体到抽象等。
文章的思路通常表现在组材顺序、线索、过渡、伏笔与照应、段落层次等方面,判断文章思路可以从这些方面入手。
把握思路的流程:追寻行文的思路和内容上的变化、作者情感的变化,思考“开头(先)写了什么?接着写什么?再写什么?最后写什么?” 再逐层概括揭示文意,理出各层的内在联系,并作简要评析。
作文结构框架
作文结构框架篇一:高中作文结构架构高考结构架构(一)议论文、哲理散文类一.横式总分结构这是一种最常见的结构形式。
其特点是观点明确,层次分明,从不同的侧面阐述或证明中心论点。
三个分论点要紧扣中心论点。
分论点要简洁、鲜明、突出,从不同的角度或层面上服从或服务于中心论点。
三个分论点连缀起来可构成一个排比句。
比如,2007年江西省高考文科状元朱虹璇的满分作文《语文,心中的一泓清泉》。
变式一:“三三三”式开头三个排比句,中间三个事例(或抒情,或描写,或论述),最后三个排比句,前后一一对应。
开头三个排比句,或议论,或抒情,起统领或起兴作用;,最后三个排比句,或议论,或抒情,起总结或升华作用。
比如,2006年河南高考满分作文《做真正的自我》。
变式二:小标题式开头一段总领全文,然后用三个小标题分别统领一个部分,最后简要总结,回扣开头。
比如,2007年江西省高考有一篇满分作文《语文,心中的一泓清泉》就分别加了三个小标题“抚慰心灵之痛”“陶冶心灵的情操”“心的清泉”。
二.纵式总分结构这种结构的各个分论点之间有着层层递进的关系。
2007年江苏高考满分作文《怀想天空》,有一篇就添加了三个小标题:“一个人的天空”“三个人的天空”“一群人的天空”。
这三个小标题呈递进式展开,逐层深入地论述了“用爱点亮天空”的主题。
其变式与横式总分结构类同。
三.一事一议式结构这种结构模式由一件具体事件入题,对事例的叙述较为详细,然后对其进行分析,分析简要,重在显“理”,最后得出结论。
或者,简要引述事例,然后,从不同角度或方面展开论述。
比如,2006年福建高考优秀作文《抓住根本看轻其余》,是一篇典型的议论文,在结构上属于“一事一议式”。
四.正反对比论述结构这是比较传统的结构样式,优点是简洁鲜明,作为应试作文来说,具有较好的第一观感,容易较快得到阅卷人的认同。
(二)记叙文、抒情散文类一.画面组合式就是围绕一个中心,连续将几个不同场景下的画面排列在一起,给人以电影蒙太奇式的感觉,结构层次简单,如同一组图片连接在一起。
议论散文结构
作业:请以“假如生命是水” 为中心论点,写出三个并列的 分论点: 生命如水般灵动;
生命如水般执着;
生命如水般坚韧。
A:优美语言成段,阐述分论点
内容相关;多用比喻排比等修辞;句式多用 假设句、因果句、条件句、…… B:引用诗文名句成段,阐述分论点
名句的含义要切合话题;引用要忠实于原 文 C:精当事例成段,论证分论点
事例要典型;可点面结合;可正反对比
练习:以“洒脱”为话题,在以上方法任选 一种,写一段议论散文的段落。
洒脱:言谈、举止自然,不拘束;潇洒超脱
正面事例:陶渊明、李白、苏轼、范仲淹、 徐志摩、但丁…… 反面事例:项羽、周瑜…… 陶渊明洒脱,毅然弃官归田也不为五斗 米折腰……
只有用积极健康的心态去为人处 世,才能有心境的悠然、处世的洒 脱。陶潜淡泊名利,才有“采菊东 篱下,悠然见南山”的洒脱;太白 乐观自信,才有“天生我材必有用, 千金散尽还复来”的洒脱;东坡心 胸旷达,才有“竹杖芒鞋轻胜马, 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的洒 脱……
教学目标:
1、掌握考场议论散文的框架和结构 组合方法 2、片段练习议论散文的笔法
一、议论散文的特点:议论文的框架, 散文化的笔法。
(一)标题要求简洁、明确、有内蕴, 最好能体现文章观点 (二)凤头:语言优美,开篇点题。 (三)豹尾:总结有力,深化主题。
(四)猪肚::多片段组合式 1、围绕一个主题,剪接组合一个 个相关的事例片段做论据;
2、每个片段之后,要紧扣主题作 精要的议论,也可以在几个片段之 后集中议论。
B:子话题结构式
1、从一个中心话题中分解出若干个 具体的子话题(一般三个), 2、按一定逻辑顺序依次放在每一段 的开头,形成排比段形式。
三、单个段落模式
高考语文复习 专题4 散文类文本阅读 分点突破1 分析行文脉络和文章结构17
我看得呆了,循了那挑灯的手望去,恍恍的灯影下,只见是一个穿猩红 雪衫的姑娘。许是那衣衫太红,那灯光太朦胧了,我看不清姑娘的眉眼儿, 只见她那笑盈盈的脸蛋儿,被身上那件红衫,手中的那盏红灯,映照成了一 团艳艳的红云……
2.圈——圈点勾画,抓住关键 在阅读过程中,要特别注意圈画重点词句。 (1)关联词可以清楚地显示作者的思维路径。 (2)指示语、概括语、情态语等可以提示写作对象、内容以及文章的 情感基调等,往往能揭示文章的层次。 (3)文章的开头、结尾,每一段的起始句、收束句,这些地方往往被作 者安排上中心句,以起到总领或收束的作用。明确了这些语句,整体思路 和结构也就变得清晰了。
汴京城名不虚传,而汴京人也果有奇术异能!你看那一盏盏巧夺天工 的彩灯,真个是收尽了祥云五色荧煌炫转,那千百盏争奇斗俏的灯,一一地 当街密密地排列开来,交相辉映,金光四射。近近地看,真是千姿百态,大放 光华,直教人眼花缭乱;远远地望,只见高高低低,五颜六色,飞旋流转,闪闪 烁烁,道它是银河垂地,一点也不夸张。不信的话,此时你抬头望望中天,平 日如练的素月,也悄然失色,端端地消淡了很多光华。
⑮可是我要说,你还是忘不了天湖啊!那天外世界的干净,那自然原 始的真朴,那对生命本质的贴近,多么深厚,多么坦然;多么沉静,多么空 灵;多么神秘,多么纯粹。寻阅一次,就会成为生命链条上的一个链扣。 无须想起,不会忘记。没有痛苦,不思喜悦;没有哀伤,不求幸福……所有 的只是那亲爱之中的本真的渴望,所有的只是那深不可测的生命的悲壮和 交响……
3.标——标示段意,显露脉络 在找出中心句后,分析综合每一个自然段表达的意思,给每一个段落 来一个总结,用一句简明扼要的话标示出文段的段意。这样做的目的是把 成百上千字的文章浓缩成几句话,显露出文章内在的脉络。 4.通——通读全段,概括大意 无明显总领或总结性信息的段落,应该通读全段,找出概括性语句或 关键词语,分析并概括段意。这些都没有时,要考虑句间的关系,先划分层 次,概括出各层意思,再综合考虑。
散文结构知识点归纳总结
散文结构知识点归纳总结一、引言:散文是一种广泛运用于文学作品中的文体形式,具有独特的结构特点。
本文将对散文的结构知识点进行归纳总结,以便读者更好地理解和欣赏散文作品。
二、起承转合结构:散文作品具有起承转合的结构,即由引子引起读者的兴趣和关注,进而展开承接部分,然后进行情节或主题的转折,最后达到合理的结尾。
这种结构可以使散文更具有情节衔接和逻辑性。
三、开头部分:散文作品的开头部分通常通过生动的描写、引用名句或者提出问题等方式引起读者的兴趣。
充分运用修辞手法,如比喻、拟人、夸张等,能够让散文更加生动。
四、主体部分:散文的主体部分是对主题或情节的进一步展开和描述,可以通过叙述、描写、议论等方式来呈现。
在主体部分中,作者可以选取具体的事例、故事或者历史典故来支持自己的观点,以增加说服力和吸引力。
五、转折部分:散文作品中的转折部分起着连接前后段落的作用,常常采用对比、对立、转折等方式呈现。
转折部分能够加强情节的展开,激发读者思考,并起到烘托、深化主题的作用。
六、结尾部分:散文作品的结尾部分是对主题的总结和展望,既可以呈现出笔触的回归、心境的变换,也可以通过问答、反问等形式引发读者的思考。
合理的结尾能够给读者留下深刻的印象。
七、语言表达:散文作品中的语言表达要求准确、精炼,既要符合语法规则,又要有一定的声调和韵律。
适时运用修辞手法可以增强作品的艺术感染力,但不宜过分追求华丽的文字而影响了内容的清晰度。
八、段落结构:散文作品的段落结构要求清晰,每一段落应该有一个明确的主题或情节。
段落之间的过渡要流畅自然,使整篇文章具有良好的连贯性。
九、篇章结构:散文作品整体的篇章结构要有层次感,层层递进,紧密衔接。
适当的分节和段落划分可以使阅读更加舒适,有助于读者抓住重点和理解整个作品的脉络。
十、总结:散文作品的结构是使作品更具有艺术性和吸引力的关键要素。
通过合理的起承转合,精细的语言表达以及清晰的段落和篇章结构,散文作品能够更好地传达作者的思想和情感,给读者带来愉悦的阅读体验。
散文结构分析
散文结构分析散文,作为一种自由灵活的文学体裁,以其独特的魅力吸引着众多读者。
它不像诗歌那样受格律的束缚,也不像小说那样有复杂的情节架构,而是以一种自然、随性的方式表达着作者的思想、情感和对生活的感悟。
要深入理解散文,对其结构进行分析是关键。
散文的结构形态丰富多样,没有固定的模式,但总体上可以分为线性结构和非线性结构两大类。
线性结构的散文通常有清晰的时间顺序、空间顺序或者事件发展的逻辑顺序。
比如,作者按照自己一天的经历来写,从早晨起床开始,到晚上入睡结束,这种按照时间先后顺序展开叙述的方式,让读者能够清晰地跟随作者的脚步,一同感受一天中的点点滴滴。
或者,作者描写一个旅行的过程,先到达某个城市的某个景点,再移步到另一个景点,按照空间的转换来组织文章,使读者仿佛身临其境。
而非线性结构的散文则相对较为自由和灵活。
它可能打破时间和空间的限制,通过作者的思绪、联想、回忆等方式来组织内容。
比如,作者在看到一片落叶时,可能会由此联想到童年的某个秋天,然后又跳转到对人生无常的感慨,最后再回到当下对落叶的凝视。
这种看似跳跃的结构,实际上是由作者内心的情感和思考线索所串联起来的。
在散文的结构中,开头往往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一个好的开头能够迅速抓住读者的注意力,激发他们的阅读兴趣。
有的散文开头会营造一种氛围,如宁静的乡村夜晚、热闹的集市等,让读者一下子沉浸其中;有的则会提出一个引人深思的问题,或者讲述一个新奇的故事,勾起读者的好奇心,促使他们想要继续读下去了解更多。
与开头相对应的结尾,同样不容忽视。
结尾可以是对前文的总结和升华,让读者对整篇文章的主题有更深刻的理解;也可以留下一些余味,让读者自行去思考和回味。
有的结尾以一种平和、舒缓的方式结束,给人一种宁静致远的感觉;有的则以一种强烈的情感冲击或者深刻的哲理启示来收尾,给读者留下难以磨灭的印象。
除了开头和结尾,段落之间的过渡也是散文结构中需要精心处理的部分。
过渡自然流畅,能够使文章的各个部分紧密相连,不会让读者感到突兀。
散文格式和写作技巧
散文格式和写作技巧散文是一种表达思想和情感的文学形式。
它不像诗歌那样需要遵守特定的韵律和节奏,也不像小说那样需要一个完整的故事情节。
相反,散文更注重作者的个人表达与思考,以及对生活和社会的观察。
散文的格式并没有固定的规定,但一般来说,它可以按照以下几个方面来组织和呈现:1.开篇:散文的开篇非常重要,它需要吸引读者的注意力并引起他们的兴趣。
可以通过描述一个有趣的场景、引用一句有启发性的名言或者分享一个引人思考的问题来开篇。
2.主体段落:主体段落是散文的核心,它包括了作者想要表达的思想和观点。
可以通过事实、实例、比喻等手法来加强论述的说服力。
在主体段落中,要尽量避免过多的文字堆砌,而是要注重逻辑清晰、结构合理。
3.结尾:结尾是散文给读者留下深刻印象的关键部分。
可以通过总结已经讨论过的观点和思考、提出问题或者给予读者一个启示来结束文章。
结尾要简洁明了,同时给读者以思考和回味的空间。
写作技巧:1.选择一个合适的主题:散文的主题可以是生活、爱情、友谊、自然、社会等各种各样的话题。
选择一个自己感兴趣且熟悉的主题,这样可以更好地发挥个人的观察和思考。
2.细致观察和感受:散文的写作需要作者有敏锐的观察力和丰富的感受力。
要留意身边的细节,观察生活中的小事物,体验并感受它们给自己带来的情感。
3.用简洁的语言表达:散文不需要华丽的辞藻和冗长的句子。
相反,它更注重表达清晰和简洁。
要用简单直接的语言来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思考,并且避免重复和啰嗦。
4.使用形象化的语言:散文要求作者用生动的语言描述和描绘事物。
要尽量使用形象化的词语和比喻来增加文章的表现力和艺术性。
5.注意篇章结构:散文的篇章结构对于文章的呈现非常重要。
要合理安排各个段落的顺序和关联,以确保整篇文章的逻辑性和连贯性。
6.审慎使用修辞手法:修辞手法可以使文笔更加生动有趣,但也要注意适度使用,不要过分夸张或产生歧义。
常见的修辞手法包括比喻、拟人、排比等。
7.反复修改和润饰:写作是一个反复修改和润饰的过程。
2025届高考一轮总复习语文 专题二 散文阅读 分析结构思路
专题二散文阅读分析结构思路题型一分析行文思路1.《故都的秋》结构类型属感悟式,整体结构关系属相属(总分)式,中间主体段落——五幅图画在结构关系上属相并式。
2.《我与地坛》结构类型属感悟式,结构关系属前后相承式。
一、常见结构类型1.静赏式先交代赏景的缘由,暗示主题;多角度写景;使用联想,用抒情的方式来深化主题。
思路:景点概述―→景点静赏―→景点联想。
2.参游式移步换景,因空间转换而景色不同,情感因之而变化;有时虚实相间,适当联想,篇末暗示主旨。
思路:进入景点→依次欣赏→赏景联想→离开景点。
3.象征式详细描写物,目的是用物来象征人,形在写物,旨在象征人;卒章显志;篇末深化(升华)主题。
思路:物的描述―→物的品性―→由物及人―→表达志向。
4.怀念式借联想和想象写怀念之物,表达寄托的情思;抓住景物的主要特征,从一景联想到相关的另一景,且另一景中寄托着作者的主要情感。
思路:睹眼前景―→思从前景(人、事)―→抒怀念情。
5.叙史式追叙史实,侧重与现实有某种程度上的契合;联系现实,追昔是为了抚今,表达对现实社会的思考、感慨。
这类散文大多被称为文化散文。
思路:一语统篇―→追述史实―→抚今而感慨、抒情。
6.感悟式撷取日常生活片段,以情感或见闻为线索。
思路:抒情触媒―→相关场景―→相关人物―→生活感悟。
二、常见结构关系文章内部结构关系有三种:梳理行文思路“两方法”(2020·全国Ⅲ卷)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的题目。
记忆里的光蒋子龙我八岁才第一次见到火车。
1949年初冬,我正式走进学校,在班上算年龄小的。
一位见多识广的大同学,炫耀他见过火车的经历,说火车是世界上最神奇、最巨大的怪物,特别是在夜晚,头顶放射着万丈光芒,喘气像打雷,如天神下界,轰轰隆隆,地动山摇,令人胆战心惊。
许多同学都萌生了夜晚去看火车的念头。
一天晚上,真要付诸行动了,却只集合起我和三个大一点的同学。
离我们村最近的火车站叫姚官屯,十来里地,当时对我来说,就像天边儿一样远。
2023届高考语文复习:散文阅读2——结构思路
高考文学类(散文)文本阅读 2 ——结构思路+例题分析【知识梳理】散文的结构思路是作者按照一定的条理表达思想的路径、脉络,是作品的内容的外在体现。
通常包括文章整体结构、段落结构、段与篇的逻辑关系、段与段之间的关系等。
主要题型分四大类:整体——把握文章组织材料的线索,分析散文线索的类型和作用;梳理文章的思路脉络;文章谋篇布局思路。
局部——分析句段在文中的作用(需了解散文结构组织的技巧)。
一、题型1——行文线索分析(一)线索就是文章结构的脉络。
是文章前后内容中都有的某个共同的东西,回答的是“围绕什么展开”的问题。
它是作者组织材料的思路在文章中的反映。
文章中所用的各种材料,犹如一粒粒散珠,只有用线索把它们串起来,才能成为光彩照人的珠链。
(二)散文常见的线索类型及作用:(三)分析线索作用的思路第一步——“定线索”第二步——“两个角度”分析线索作用二、题型2——行文思路的分析(一)分析散文结构思路主要涉及分析综合能力,散文“形散神不散”的特点决定了我们只有首先梳理清楚作品结构思路,才能理解散文内容。
行文思路分析就是梳理分析作者的这一构思布局。
高考考查行文思路分析题的侧重点在“梳理”上,又有两种考法:一是直接考查(即明考型),梳理行文思路;二是间接考查(即暗考型),梳理人物心理(感情)变化。
(二)行文思路行文思路是作者写作时为了深化和表达其思想感情而遵循的思维活动的线路,回答的是“先写什么、后写什么”的问题。
(三)行文思路分析的思路1.划分层次法——给全文划分层次,归纳层意,根据事件发生、发展的各个阶段,梳理出明确的结构思路。
(先写……再写……接着写……最后写……)。
2.寻找线索法——先找出文章线索,再按照线索归纳梳理。
(文章紧扣……展开叙事,先写……再写……最后写……)3.心理词(感情词)组合法——结合文本的层次或线索,以心理(感情)变化为突破口,用心理词(感情词)串起合理的先后顺序。
有的心理词(感情词)可从原文中检索,有的则需要自己概括加工。
散文的结构技巧
散文的结构技巧散文是一种以自由的形式,以文字表达思想情感的文学形式。
它没有受到特定的格律和形式限制,因此在写作散文时,结构的安排尤为重要。
一个良好的结构可以使散文更具有条理和逻辑性,让读者更易于理解和接受作品的主题和思想。
下面将介绍散文的结构技巧。
1.引言散文的开头非常重要,它能够吸引读者的注意力并引起他们的兴趣。
在引言部分,作者可以用一个有趣的事件、一个引人入胜的故事或者一个引人深思的问题来开篇。
引言的目的是打开读者的思维,让他们愿意继续阅读下去,因此应该简明扼要,不要过于冗长。
2.主体段落散文的主体段落是文章的核心部分,这些段落用来展示作者的观点、讲述故事或者阐述主题。
主体段落应该紧密围绕着文章的主题展开,逻辑清晰,条理性强。
为了增加可读性,可以采用分段的写作方式,每个段落都专注于一个主要观点或一个相关的话题。
同时,段落之间也要有过渡,以确保文章写作的连贯性。
3.结尾散文的结尾是文章的收尾之处,它应该是具有力度的、引人深思的,让读者对散文的主题有更深的思考。
结尾可以采用总结全文的方式,回归文章的主题,并提出一些观点或者思考。
也可以采用反转的方式,给读者一种意想不到的结局。
不管是采用哪种方式,结尾都应该是有力的、令人印象深刻的。
4.非线性结构散文的结构可以灵活多样,不一定要求采用传统的线性结构。
非线性结构可以使散文更具个性和创意。
比如可以采用回忆的方式,通过回忆过去的事件来叙述故事;也可以采用闪回的方式,通过回忆或者梦境来重访过去的经历。
非线性结构可以给读者一种全新的阅读体验,让散文更具有层次感和想象力。
5.运用修辞手法修辞手法是散文中常用的技巧,它可以增强散文的表现力和感染力。
比如可以运用比喻、拟人、排比等手法来丰富散文的语言形象;也可以运用对比、转折、反问等手法来突出文章的论点。
修辞手法的巧妙运用可以使散文更加生动有趣,并引起读者的共鸣。
综上所述,散文的结构是写作中不可忽视的一部分,良好的结构可以使散文更具艺术性和表现力。
议论文的五种结构模式
议论文的五种结构模式1.结构模式议论文一般两种思路,一是“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一是“是什么—为什么—怎么样”。
按照这样的思路,一般议论文的结构模式体现在:一、新材料作文:“引——析——提——联——结”论证结构。
“引”——概述材料。
所谓“概述”,就是不能将题目所给材料原文照搬,而是对准自己立论的指向剪裁材料,使材料为我所用的“定向剪裁”。
应抓住材料的核心内容简要叙述。
“析”——分析材料。
“析”,就是围绕议论的中心对引录材料内容的寓意进行扼要分析。
要求分析得准确,切合事理,语言精要。
“析”的目的是为中心论点的提出创造理论的条件。
“提”——提出论点。
“提”,就是通过材料的分析之后,顺势提出中心论点。
根据内容的需要,有时也可以将“析”与“提”两部分的观点“合二为一”。
中心论点是全文内容的“神”,材料组合的“纲”,起统帅作用。
因此,论点的提炼,必须做到:扣材、准确、稳妥、鲜明、简洁。
(“引、析、提”可以为一段,也能够为两段)“联”——联想联系,论证论点。
“引”“析”后,作文就完成了对材料的处理。
“联”是运用材料提供的道理来类比社会生活,议论社会生活的过程。
可以联想类似的道理(从道理上论证),也可以联想相关的社会生活现象(从事实上论证)。
这部分是作文的重点,既要放开思路,又要概括力强;既要重点突出,又要正反结合。
“结”——重申材料,深化论点。
结尾呼应开头,或进一步强调论点,或提出解决问题的办法,或提出希望要求。
二、其它形式的议论文(包含话题作文)一般体现在:1.层进式结构(是什么?即提出观点;为什么?即分析原因;怎么办?即提出对策、分析对策、论证对策。
)(参考1-2号文)2.并列式结构(分论点并列、论据并列)(参考3-5号文)3.对照式结构(正反对比、转折补充)(参考6-7号文)4.推迭式结构:立论(提出论点)——入据(论据最好选用史实,一般应是较古老的历史论据,有时可以是寓言、传说、历史掌故、名人轶闻轶事等)——结承(小结,联系现实,阐释意义)——迭据(运用现实生活事例)——归纳(进一步揭示论点)(参考8号文)注:应与“2.编写提纲”结合起来看,选择自己最适合的。
散文 分析文章结构 把握文章思路
结构作用题答题要点:
1.首先要看提问语句的位置,根据位置定作用。
2.这类题目一般都会有提示要分内容和结构两面回答, 尤其是散文中一些描写性的语句,更要从文句本身的内 容和其与上下文的关系两个方面作出解说。
3.答题要看赋分。2分的提问可以简略作答,如只答出 承上启下即可。4分的提问则回答要更细致全面一些,如 可以把承上的内容和启下的内容答出来。
③—⑩段分写:③④⑤段写作者为鲁迅守 灵时的所见所感;⑥—⑩段写作者回忆幼时 瞻仰孙中山先生是的所见所感及对自己的深 远影响。
⑾⑿两段总结全文,点明主题,照应标题。
2.第①段在全文结构中起什么作用?试 作简要分析。
(1)自然引起下文对三位死人的回忆;
(2)与下文内容形成对比(抑扬),突出了对伟 人的敬意。
隐含了作者希望摆脱羁束的思想和做 人要坦白真诚的观点,这些文字让人读 来饶有兴味,自然引出下面对所谓“仙 家的或凡间的”隐身衣的评说。
2.文中引用《儒林外史》中“王太 太”和《堂吉诃德》中“桑丘”的例 子,有什么用意?
将王太太的浮夸造作与桑丘不装斯文、 不讲礼数的生活状态进行对比,意在 表现“卑微”这种“隐身衣”,可以 让人拥有自由的生活,率真的个性, 而财富地位却可能让人变得虚伪造作, 愚蠢可笑。
6、 这是一篇悼念鲁迅先生的文 章,作者却用了大量笔墨回忆十多 年前瞻仰孙中山先生遗体等有关情 况。这里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试 作简要分析。(6分)
衬托:用孙中山先生的伟大人格 衬托鲁迅先生的伟大人格;用作者 孩提时代对孙中山先生的敬慕衬托 跛脚小孩对鲁迅先生的敬慕。
《隐身衣》
1.文章开头写作者夫妇“说废话玩 儿”,这些“废话”隐含了作者怎样的 思想和观点?这些文字在文中有什么作 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议论性散文所谓议论性散文,就是用“散文”的笔法“发议论”,或者说是以阐述某个观点为中心的“散文”。
从“议论”角度看,它是“议论文”,是要阐明一个论点;从“笔法”角度看,它是“散文”,它不像一般议论文注重理性和逻辑,它侧重的是形象的描绘和情感的抒发。
具有抒情性、形象性和哲理性的特点,它给读者一种富于理性的形象和情感,从而提供一个广阔的思索和联想的空间。
1、简介议论性散文具有抒情性、形象性和哲理性的特点,它给读者一种富于理性的形象和情感,从而提供一个广阔的思索和联想的空间。
它往往蕴含深邃的哲理,熔情感、哲理、形象于一炉。
鉴赏议论性散文,要注重从情中悟理,在理中染情,仔细体会情理交融的艺术特点。
议论性散文属于散文,属于文学作品,而不是议论文。
但是,它和一般性的散文如叙事性散文、写景性散文、抒情性散文有所不同,它的思想内涵是理,是对关于社会、人生等问题的独特思考,其目的在于启发人、教育人,散文只是它的写作笔法。
从这个意义上讲,议论性散文的教学首先应该让学生明理,即把握文章表达的事理或象征意义。
但是,议论性散文又不是规规矩矩的议论文,它不是按照概念、判断、推理的逻辑形式来推理表达的,也不完全是按照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结构形式来组织成文的,它的写法比较灵活自由,套用一句现成话来说,就是“形散神不散”。
还有两点特别值得我们注意(在我看来,恰恰是最为重要的两点),那就是:1议论性散文在说理时常常是运用文学语言来表达,有时说得很委婉、含蓄。
2这种散文在说理时还常常伴随着强烈的感情色彩和鲜明的个性化色彩。
议论性散文的特点,在比较中更容易理解。
比较一:在结构和语言方面,议论性散文与议论文有明显不同。
先看一组例子。
高考议论文《把握人生的弯道》片段:开头部分:弯道是赛车运动中的必经路段,而“弯道超越”则是每位一流赛车手的必备技术。
一些车手注重车行中的弯道,于是他们登上了最高领奖台,而一些车手却轻视弯道,于是他们注定要失败……人生又何尝不是如此,一些人成功了,因为他们实现了“弯道超越”;而相反,一些人则将自己的前途断送在了弯道上。
结尾部分:面对弯道,我们无法避免;面对弯道,我们只有向前。
前方是绝路,希望在拐角。
勇敢面对,把握人生的弯道,超越对手,超越自我,实现人生的腾飞。
高考议论性散文《让弯道一马平川》片段:开头部分:当“挑战无处不在”的竞争口号在现代人身上已得到切肤刻骨的体现时,当“走别人的路,让别人无路可走”的求胜意志已渗透芸芸人心时,我们在哪里攀援、超越、享受胜利之后的生命大欢欣?我们在哪里获得失败后修复生命的回天之术?李敖给出了漂亮的答案:“若是生命没有弯曲的荆棘之原,创造会终结,信念会熄灭。
”他的神来之语让答案昭然若揭——在弯道处超越,弯道便将一马平川。
结尾部分:苍山不语,尚倚红日傲风云;流水不止,犹作清泓向碧心。
弯道,不仅要迎接,更要超越。
迈出坚定的双脚,弯道也将一马平川。
从上述对比中,我们可以看出,议论文开头直截了当地提出问题,结尾旗帜鲜明地解决问题,行文过程着眼于概念的阐释和问题的分析,语言理性、冷静、严密;而议论性散文不管是开头的入题,还是结尾的总结,似乎把理性的目的收在身后,而在身前举出感性的大旗,摇动大旗鼓动人心,语言鲜活,充满感情甚至是激情,指引人走向既定的目标。
打个比方来说,如果把写议论文比作身着校服做广播操,那么写议论性散文则像手执彩带表演自由体操。
比较二:在内容的展开方面,议论性散文、议论文、一般性散文,也各有不同。
再看一组例子:高考议论文《熟悉》(其一)片段:“一个崇高的目标,经过不懈的努力,就会成为壮举”,主观能动性使我们积极地改造熟悉的世界。
瓦特面对熟悉的部件,改造出工业革命的龙头——蒸汽机;居里夫人面对熟悉的反应堆,提炼出放射性元素镭;富兰克林面对熟悉的风筝,证实了雷电的本质;西门子面对熟悉的电磁理论,制造出实际可用的发电机。
面对熟悉的事物,人类需要动手实践,给它带来新的动力。
(阅读提示:关注“理—事—理”的内容层次)高考一般性散文《熟悉》(其二)片段:熟悉的家乡,有清凌凌的水与蓝盈盈的天。
爷爷的渔网在这长歌短诗般的山水之中,日复一日地收缩。
我时常怀念那一场景:爷爷站在小木船头,划动着双桨,哼着农家小曲儿“清凌凌的水啊,蓝盈盈的天……”我将小手放进清凉的河水中,随着船的前行划出优美的曲线……我熟悉的家乡,我多想投入你的怀抱,洗涤我心灵的尘埃,回到熟悉的山水中。
(阅读提示:体会画面感、情感性)高考议论性散文《熟悉》(其三)片段:我们熟悉的,只是天才的成功。
“八金”的荣耀环抱了菲尔普斯,我们以为凭他的体质和条件,这是自然而然、甚至是理所当然的,却忽略了他从小每天被母亲逼入泳池进行训练,忽略了他大学每天近10个小时的高强度训练。
而正是这些不为人知的苦痛,才成就了游泳史上的奇迹啊!(阅读提示:有事,有理,有情,三者浑然一体)高考议论性散文《熟悉》(其四)片段:我时常独自思考:最熟悉的人——自己,可我是否足够了解真实的自己,是否曾经违背自己的心智?最熟悉的物——太阳,可我是否深知它四季的变化,是否曾经在阴天忽视它的光芒?最熟悉的事——生活,可我是否认真过好了每一天,是否曾经误解了生活的蕴涵?(阅读提示:自由自在的表达,而自由的表达更容易创造个性)从上面的四个例子中,可以明显看出三种文体在内容的展开上使用的方式是不相同的。
议论文的内容展开,从整篇着眼,分为“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三个环节;从局部看,主体部分的一个单元内容也要分为“说理—举例—再说理”三个层次,开头的说理提出观点,接着进行举例论证,其后再进行议论,深化主旨。
一般性散文的内容展开,首先是带着感情寻找相应的对象,在叙写对象时重视画面感、情境感,让人如临其境,深受感染。
议论性散文的内容展开,重目的而不拘泥于形式。
它首先有说理的内在目的,然后或在叙事中寄托这种目的,或在抒情中点化这种目的。
有时候,还可以直截了当地直奔主题,通过各种途径和方法来达到自己的目的。
打比方说,如果把写议论文比作火车沿论证的轨道前行,把写散文比作水流沿情感的河床跳跃,那么,写议论性散文则像天马于空中只管方向而不拘形式地飞翔。
2、写作特点所谓议论性散文,就是用“散文”的笔法“议论”,或者说是以阐述某个观点为中心的“散文”。
从“议论”角度看,它是“议论文”,是要阐明一个论点;从“笔法”角度看,它是“散文”,它不像一般议论文注重理性和逻辑,它侧重的是形象的描绘和情感的抒发。
语体风格因此,议论性散文与一般议论文相比,最明显的特点就是它的语体风格。
一般议论文属政论语体,要求以抽象思维为内核的“线状结构”的语言,它更强调清晰的理性和严密的逻辑性。
而议论性散文属文学语体,它用的是以形象思维为内核的“片状结构”语言,它要通过具体的充满情感的描写,展现一幅幅画面,而且要把自己的观点蕴涵其中。
论证结构就结构而言,议论文要求有严密的论证过程(即形成“论证结构”),按照逻辑层层展开,或是起承转合,或是演绎归纳,设置分论点则环环相扣,使用论据则精要概括,总之都强调规整严正、简洁清晰。
议论性散文也是“议论”,也有议论的层次,但它不像一般议论文那样严格,它往往以内心感受为线索,由若干片段描写衔接而成。
例如下面两段文字,主题都是:赞扬守住自己的精神家园,提倡抛弃世俗。
3、举例例1跟随他人的期望可以声名显赫,可以去争取物质世界的充裕,这事实上是一种普遍的历史现象。
但并非所有的人都是如此追求。
他们视功利如鸿毛,内心澄澈如水,如入无碍之境。
司马迁在他人眼里完全是个废人,苏格拉底日日拖着肥大的身躯踽踽独行,贝多芬在他人看来只是个聋子,但他们都超乎他人的期望成为伟人。
我们不仅要反省他们对于人生的自我认识,凡是精神伟大的人都拥有一颗自我认识的心,强烈的精神意识能帮助他们摒除外界的干扰,他们选择的是通向精神殿堂的捷径。
不论世殊事异,他们在自己选择的路上奋斗拼搏,从未放弃,“艰难困苦,玉汝于成”,他们在他人期望的悖论中走向辉煌。
例2桀骜不驯的李白把人生看作是一场漂泊,沸腾的血液使他不能在任何一个地方安住,他永远行走在自己设置的轨道上,不为周遭的一切所牵绊,包括富贵功名——尽管他也曾十分向往功名利禄;而淡泊名利的诗人陶渊明则毅然拒绝了朝廷上的钩心斗角,远离喧嚣,归隐田园,过着“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清闲生活;还有范仲淹选择了“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人生态度,辛弃疾选择了时刻准备着为国捐躯,上阵杀敌的人生道路——虽然直到双鬓斑白他仍壮志难酬。
无论这些伟人的选择是否高尚,无论最终他们是否都实现了自己的理想,只要在人生的道路上做出选择,就应该义无返顾地走下去。
评析例1是议论文的写法。
先说事实,再行分析,最后总结出“在他人期望的悖论中走向辉煌”的一般规律。
整个语段虽然渗透着作者的情感,但有鲜明的理性和逻辑。
例2是议论性散文的写法。
它展现在读者面前的是一个个特写镜头,一个个意象,作者的观点、理念就渗透在这些镜头、意象之中,读者要通过这些镜头、意象去感悟作者的观点、理念。
整个语段,虽然不乏内在的逻辑,但人物的形象性更为突出,情感也更加强烈。
例1 侧重理性,除了给人理性的认识,还能给人审美的愉悦。
例2侧重于感性,文字显然更有“视觉冲击力”,更能吸引读者。
4、总结构思议论性散文的基本途径就是“渗透”和“寄托”。
把观点“渗透”到某一具体的人物事件中去,是议论性散文写作的重要因素。
比如讲“心灵的选择”,一般议论文要分层分点,举例分析。
议论性散文则往往从一人一事中选择最能表达自己理念的关节,通过想象联想,描绘出动情的画面,把观点渗透到画面中去。
比如,写谭嗣同在生死关头的选择,写闻一多作最后演讲的选择,写项羽不肯过江东的选择等等。
写议论性散文需要深厚的文化积淀和丰富的语言材料。
因此,要想写好议论性散文就得在平时多观察,多积累。
高考满分议论性散文精选谦让不可弃面对激烈的招聘竞争,一位名叫张媛媛的女大学生却数次让座,不过就是这份谦让,却被认为不适合激烈的市场竞争。
这让我深思。
(简单摘引材料,语言简洁,抓住了关键)中华民族优秀传统美德流传千年,指导着千万代的炎黄子孙找到人生中的航标,成就大业。
其中,谦让一词,占据的重量犹如泰山之重。
谦让是一种美德,是具有良好道德修养的人所必备的。
因此,无论何时,谦让不可弃。
(提出观点,鲜明有力)谦让不可弃,它是一种人格美。
孔融让梨的故事流传至今,成为了小孩启蒙时期的必读名篇。
孔融在吃梨子时,将大的好的让给兄长和父母,把最小的留给自己。
孔融的谦让,也许有人认为他吃亏了,不过这只是人格低下的人才这么认为的。
从中看到的,是一种孝道,尊敬之道,是一种道德高尚的人格美。
(分论点1,谦让是人格美)谦让不可弃,它是一种宽广和崇高。
在中国古代的帝制中,世袭制之前禅让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