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装结构设计2
女西装纸样设计2
❖ 完成的女西装结构图
❖ 女西装面布纸样净样图
❖ 女西装里布纸样净样图
❖ 前片里布纸样可以是侧片与前片合为一片(后片也是)如 图:
❖ 女西装面布纸样毛样图
面布缝份加放及标注:弧线部分端角与净缝线垂直,袋盖上口线处加 1.5cm,底摆加放4cm贴边,袖口加3.5cm外其余部位加放1cm缝份 (嵌线布宽为袋口+2cm,高4cm已包含缝份无需加放)。
2、枪驳领
❖ 尺寸配置: 领尖尺寸一般相于或大于衣领角度; 领尖伸 出部分一般不超过衣领领角宽的一倍。
❖ 戗驳领制图步骤(与平驳领一样) 1)绘制搭门,确定第一粒扣位; 2)绘制翻驳线; 3)根据倒伏量,绘制翻领; 4)根据驳头宽和前领宽,画出驳头和前领宽。
4)根据驳头宽和前领宽,画出驳头和 前领;
(5)修顺领子外口线。
两片袖结构制图
两片袖是合体型袖子,把前后袖片进行分割,并 把袖肥与前后袖口宽的差值在后袖缝处去除,构 成袖肘弯度,达到符合人体自然状态。
该袖型特点:袖肥窄、袖山高,常用在活动量较 小的服装中,如西服、套装等。
袖长/2+2.5 或0.2号+1
胸围
腰围
臀围 下摆围 袖口
肩宽
60(58~62 55
96
78
100
经验值 24(22~26) 38(37~4
(53~60) (94~98) (76~8 (98~102) (100~1
0)
0)
04)
❖ 衣长:以人体身高为基准(0.4号+4~6cm)或参照 GB表中坐姿颈椎点高数值(一般是指后衣长);
4、确定袖肘线:袖长/2+2.5或0.2号+1
《服装结构设计》核心课程标准
《服装结构设计》核心课程标准一、学习领域描述(课程计划)二、学习情境设计方案(课业计划)三、教学设备标准一个教学班30名学生标准配置1、服装样版制作与工艺实训中心教学实训基地;2、打版桌18台;3、缝纫机一台;4、人台30个5、设备清单。
四、教师技能要求1、本课程授课教师需要具有服装样版制作设计的专业能力以及企业工业制版的技术水平,具有放缝,放码以及排料和相应的企业实践能力。
2、熟练掌握服装的工艺制作、板型及品质要求,熟悉品牌服装的纸样板型要求和放码规格等有深刻的理解,会电脑制作纸样和放码,会立体裁剪。
熟练服装图案设计,能独立排版并有较多的裁剪经验,成本节约意识强,严格控制材料的预算。
3、熟悉面料配置(如颜色等)和印花,绣花等制作。
4、时尚触觉敏锐,独特的颜色搭配能力,能把握公司产品风格定位和设计师意图,灵活将工艺制作和设计结合。
5、能发现纸样问题所在并及时给出解决方案6、且具有团队合作精神,热爱服装事业五、课程实施建议1、建议本课程采用理论与实践一体化的教学模式、教学场所和行动导向的教学方法。
2、教学场所中准备挂图或者教师预先准备的课件或者图片等学习资料。
3、为保证教学安全和教学效果,建议指导教师将学生分组,每组4~7人,并指定小组长负责指导本组成员。
4、教师在讲授或者演示教学中,应借助多媒体教学设备,丰富的教学课件和相关的图片。
5、评价方式以学生自评为主,学生互评为辅,教师在评价过程中起到引导调控作用。
教师评价内容包括对学生学习过程的观察,根据学生自我评价和小组评价的情况,给出总体评价和改善意见。
6、在教材的实际使用中,可以根据师资、学生、教学设备特别是学生的实际情况对教学内容进行相应的调整。
六、课程(学习领域)评价考核标准所有学生必须通过表1所列写方法能力和社会能力评价,才能参加课程考核;课程专业能力考核的具体考核内容和评价标准见表2。
方法能力和社会能力考核项目。
《服装结构设计与制图》——第二章 服装结构制图基础
《服装结构设计与制图》——第二章服装结构制图基础一、教学目标教学目的:通过对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服装结构制图的规范,了解制图的方法与原理,做到准确、规范。
教学要求:1.明确服装结构制图的基本概念。
2.正确使用服装结构制图的基本知识、制图要求与规范和制图的一般步骤。
二、课程内容第一节服装制图规则和工具服装制图的规则和符号都有严格的规定,以便保证制图格式的统一、规范。
一、制图规格1、结构制图的程序一般是先作衣身,后作部件;先作大衣片,后作小衣片;先作前衣片,后作后衣片。
对于具体的衣片来说先作基础线,后作轮廓线和内部结构线。
在作基础线时一般的先横后纵,即先定长度、后定宽度,由上而下、由左而右进行。
作好基础线后,根据轮廓线的绘制要求,在有关部位标出若干工艺点,最后用直、曲线和弧线准确地连接各部位定点和工艺点,作成轮廓线。
服装结构制图时的尺寸一般使用的服装成品规格即各主要部位的实际尺寸。
但要注意用原形制图时须知道穿衣者的胸围、臀围、袖长、裙长等重要部位的净尺寸。
在制图和读图时,有常用的图线,有粗实线、细实线、虚线、点划线、双点划线等五种,各种制图用线的形状、作用都不同,各自代表不同的含义。
2、具体制图线条的绘画顺序:服装结构制图的平面展开图是由直线和直线、直线和弧线、曲线等的连接构成衣片(或部件)的外形轮廓以内部的衣缝分割。
制图时,一般先定长度、后定围度,即先用细实线画出横竖的框架线。
长度包括衣长线、袖长线、裤长线、开领深和袖窿深等:围度包括胸围宽、肩宽、开领宽、腰围宽、臀围宽等。
而横线和竖线的交点就的定寸点,两个顶寸点之间的距离,就是这一部位的注寸距离。
制图中的弧线。
是根据框架和定寸点相比较后画出的。
因此可将制图步骤归纳为:先横后竖、定点画弧、定位。
3.服装部件(或附件)制图顺序:服装部件(或附件)制图顺序包括每一件衣片之间的顺序:面辅料之间的顺序:上下装之间的顺序。
每一单件衣片的制图顺序按先大片、后小片、再零部件的原则,即一般是先依次画前片、后片、大袖、小袖、。
服装结构制图教案
服装结构制图教案服装结构制图》教案课题:服装结构制图的依据——人体体型和人体测量目的:1.了解结构制图的依据,为以后的制图作准备。
2.简单了解本课程所学的内容。
重点:1.激发学生对本课程的研究兴趣。
2.了解结构制图的依据。
3.理解人体各部位的测量方法并能动手操作。
难点:1.激发学生兴趣。
2.人体测量。
方法:理论讲解与操作相结合。
准备:1.测量工具:皮尺、直尺、记录笔、腰节带。
2.临时测体对象。
课时安排:4课时过程:A。
讲解本课程知识点与研究方法,激发学生兴趣。
B。
讲授新课:一、服装结构制图的含义:服装结构制图是以人体体型、服装规格、服装款式、面料质地性能和工艺要求为依据。
通过服装制图的方法,在纸上(或直接在面料上)画出服装衣片和零部件的平面机构图,然后制作成样板或接着将面料裁成衣片。
二、结构制图的依据有哪些?1.人体是主要依据。
所谓“量体裁衣”,精辟地概括了人体和服装的关系。
2.直接数据是测量人体有关部位的长度、宽度、围度的规格数据。
人体运动规律则是作为服装放松的主要依据之一。
三、人体体型:人体体型可分为人体比例和人体结构两个方面:一)人体比例:测量单位为“头”,成年男性为7.5个头,成年女性为7个头,1-2岁为4个头,5-6岁为5个头,14-15岁为6个头,16岁接近成年人,25岁达到成年人身高。
二)人体结构:为方便测量,可将人体的体表部位用假设的点、线、面表示,如颈间点、肩端点、颈窝点、胸高点、颈围线、颈根围成、前中心线、胸围线、腰围线、臀围线等等。
四、人体测量:人体测量是取得服装规格的主要来源之一。
一)测体工具(常用):软尺是主要工具,腰节带围绕在腰节最细处,测量腰节所用工具。
二)测体方法(以女体为例讲解):测净体规格(仅穿内衣),规格即为净规格。
服装规格为净规格+放松量(人体活动量和穿着层次量)。
若按穿着层次测量,则只加人体活动量。
三)测量部位:1.身高:头骨顶点量至脚跟。
2.衣长:前衣长由右颈肩点通过胸围最交点,向下量至衣服所需长度;后衣长由后领圈点向下量至衣服所需长度。
服装结构设计2--衣袖(PPT45页)
4.按袖的造型分:喇叭袖、灯笼袖、泡泡袖、花瓣 袖、蝙蝠袖
第一节 袖子的结构种类与袖基型
第一节 袖子的结构种类与袖基型
二、袖基型
规格:M AH=42 SL=52
作图步骤 1.作十字线确定袖山高、袖肥 2.完成其他基础线 3.作袖山曲线 4.作袖摆曲线 5.确定袖符合点
第四节 连身袖的结构原理与设计
二、基本连身袖的结构制图
1.中性插肩袖
插肩袖成型后呈现中间状态,既不十分贴体也不十分宽松,选择基本 袖山高,袖中线平分肩端点直角,袖笼深点位于1/2胸凸量。
第四节 连身袖的结构原理与设计
第四节 连身袖的结构原理与设计
2.中性插肩袖结构制图
第四节 连身袖的结构原理与设计
第三节 圆装袖的结构原理与设计
一、合体一片袖的结构设计
合体一片袖
第三节 圆装袖的结构原理与设计
通过合体一片袖的肘省转移和袖内缝线转化为断线的结构处理,而得到的两片 袖结构造型更加丰满美观。
第三节 圆装袖的结构原理与设计
二、合体两片袖 1.原型法两片袖结构制图
第三节 圆装袖的结构原理与设计
1.比例法两片袖画结构制图
第四节 连身袖的结构原理与设计
4.蝙蝠袖的结构设计
第四节 连身袖的结构原理与设计
蝙蝠袖的结构制图
第四节 连身袖的结构原理与设计
与衣身无分割线的蝙蝠袖
第四节 连身袖的结构原理与设计
5.拼角型(合体性)连袖 袖裆(拼角)实际上就是
袖肥:圆袖的两端袖山底点之间的距离被称为袖肥,又叫袖壮。
第二节 袖子的结构分析
2.袖山高、袖肥、袖子贴体程度、袖窿形状的关系 (1)袖山幅度(袖山高)与袖肥
服装结构设计(女装篇)第二章衣原型的结构基础与变化
(二)绘制衣身原型轮廓线,见图2-2
1.绘制前领口弧线:从B点起沿水平线取B/24+3.4cm为前领宽,记为◎,得到SNP点; 再从B点起沿前中心线向下取◎+0.5cm为前领深,然后画出长方形领口;画长方形对角 线,将其进行三等分,以三分之一等分点向下0.5cm作为参考点,最后画顺领口弧线。
2.绘制前肩线:以SNP点为基准点、水平线为基准线,取前肩斜度22°作前肩斜线, 与前胸宽线交汇,后将其顺延1.8cm形成前肩线。
总省量
f
e
d
c
b
a
100%
7%
18%
35%
11%
15%
14%
9
0.63
1.62
3.15
0.99
1.35
1.26
10
0.7
1.8
3.5
1.1
1.5
1.4
11
0.77
1.98
3.85
1.21
1.65
1.54
12
0.84
2.16
4.2
1.32
1.8
1.68
12.5 0.875 2.25 4.375 1.375 1.875 1.75
根据服装的不同部位,可以将原型分为: 1.上半身原型:通常称为衣身原型,通过转移胸省和收腰省的方法以达到衣身合体的效果。上
半身原型使用范围很广,例如可以和多类下半身原型共同组成新的服装款型,连衣裙、连体裤 等服装款式就是综合运用的典例。 2.下半身原型:分为裤原型和裙原型两大类。裤原型一般以经典西裤款式作为基础裤型进行结 构制图;裙原型往往以直筒裙作为基础裙型进行结构制图。 3.袖原型:是人体上肢所用到的衣原型。 (三)按服装不同的宽松程度分类 根据服装造型合体程度的不同,可以将原型分为合体型原型、紧身型原型、宽松型原型,如日 本新文化原型属于合体型原型。
裙子结构的设计
三、斜裙
将两个基础省都合并,省量转到裙下摆
1.款式特点
斜裙又称小波浪裙。主要特点是腰口不收省、不打褶;臀围较宽松,臀围线
以下呈波浪形;右侧装拉链、装腰头。
2.制图规格
cm
15
号型
裙长
腰围
臀围
臀长
腰头
160/68
60
68
100
18
3
3.结构制图(见图 2-13)
4.制图说明
(1)净腰围为 68cm、净臀围为 90cm;腰围放量是 0cm、臀围放量是 10cm。
的
重
教
点 规格设计的方法
材
分
析
难
点 裙子规格的设计
教 学 方 讲解方法、绘图演示、实训练习 法
教
学
手 段
教材、参考书、样板、人台
一、复习(10 分钟)
教
学
二、裙子腰部设计(10 分钟)
过
程
三、裙子臀部设计(5 分钟)
及
时
四、裙长设计及其他关键尺寸的设计(50 分钟)
间
分
五、小结(15 分钟)
配
教研室主任检查签字
10
第三节 裙子廊形的变化 教 学 课 题 裙子廓型的变化
学时 2
教
学
了解裙子廓型变化的种类,理解裙子廓型变化的原理,掌握基本裙
目
型的制图方法。
的
重
教
点 基本裙型的制图
材
分
析
难
点 A 字裙
教 学 方 讲解方法、绘图演示、实训练习 法
教
学
手 段
教材、参考书、样板、人台
一、复习(10 分钟)
服装结构设计_张文斌_女装平面结构设计2
测试一一、填空题(每题2分,共20分)1. 服装放松量是指在基础上加放的尺寸,它是构成的重要依据。
2. 衣袖的结构种类主要分圆袖、连袖和分割袖,其袖身的结构种类主要分直身袖和。
分割袖(插肩袖、半插肩袖等)的前袖中线与水平线的夹角最小值为,最大值为。
3. 衣领的结构种类主要分、立领和翻折领,当翻折领的领下口线<领窝线时,应采用结构上的处理方法和工艺上的处理方法,使其长度与领窝线长度相等。
4. 在文化式原型中,前后领宽的关系是前领宽后领宽,而前领宽+cm=前领深。
5.原型进行省道转移的方法有、、。
6. 在衣袖结构设计中,若AH一定,袖山高尺寸越大,越好,越差。
7. 女装原型衣袖的袖口曲线前凹后凸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袖长的计算公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袖肘位置的计算公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 扁领(坦领、开领)制图时,需前后肩线有重叠量,原因是________ _____ 。
10. 就前衣片而言,连身领通常表现为三种结构类别:一类为前衣片与衣领相连;第二类为前衣片与衣领通过全部相连;第三类为前衣片与衣领通过部分相连。
二、判断题(正确的画√,错误的画×,每题1分,共10分)1. 连翻领领凹越大,则领型越平坦,领凹越小,则领型越耸立。
……()2. 女子上衣前、后衣片横开领的大小始终应保持一致。
………………()3. 在连身袖结构制图中,前后袖中线的倾斜度一般是不一致的。
……()4. 在袖窿弧长一定的前提下,袖山愈高,袖肥愈小,反之袖山愈低,袖肥愈大。
……………………………………………………………………()5. 分割线是省道的组合,在服装上应用分割线主要是使服装合于体型。
()4. 翻折领结构设计中最重要的是使领外轮廓线的长度与衣身上衣领翻下时所在的轨迹线相等。
……………………………………………………()6. 影射法只适合于驳领结构设计中。
服装女装结构设计
等。 10.塔克:将衣料折成连口后缉成细缝,起装饰作用,取自于英语tuck的译音。
第一章 绪论
服装女装结构设计
第二节 服装结构制图基本概念与术语
三、部件术语
1.衣身:覆合于人体躯干部位的服装部件,是上装的主要部件。 2.衣领:围于人体颈部,起保护和装饰作用的部件。
第一章 绪论
服装女装结构设计
第二节 服装结构制图基本概念与术语
四、结构制图术语 (一)基础线 1.衣身基础线 :前后衣身基础线共有17条, 如图1-5所示。
第一章 绪论
图1-5
服装女装结构设计
第二节 服装结构制图基本概念与术语
2.衣袖基础线 袖片基础线共有11条,如图1-6所示。
第一章 绪论
图1-6
缝合线的总称。如止口线、领窝线等。
第一章 绪论
服装女装结构设计
第二节 服装结构制图基本概念与术语
服装女装结构设计
第二节 服装结构制图基本概念与术语
6.各种图示 (1)效果图:也称时装画,是设计师为表达服装的设计构思以及体现最终穿着效果的一种
绘图形式(图1-2)。 (2)设计图:也称款式结构图,为表达款式造型及各部位加工要求而绘制的造型图,一般
领上口、领下口、领外口、领座、翻领、领串口、领豁口 3.衣袖:覆合于人体手臂的服装部件,广义包括与袖山相连的衣身部分。 袖山、袖缝、大袖、小袖、袖口、袖克夫。 4.口袋:插手和盛装物品的部件,按功能和造型的需要可有多种不同的形式。 5.袢:起扣紧、牵吊等功能和装饰作用的部件,由布料或缝线制成。 6.腰头:与裤身、裙身的腰部缝合的部件,起束腰和护腰作用。
《服装结构设计》课件
高科技在结构设计中的应用
3D打印技术
利用3D打印技术实现快速原型制作,提高设计效率。
智能纤维与传感器
将智能纤维和传感器融入服装,实现功能性和智能化。
虚拟现实与增强现实
利用虚拟现实和增强现实技术进行结构设计,方便设计师进行实时预 览和调整。
个性化与定制化设计趋势
个性化需求
关注消费者的个性化需求,提供定制化的服 装设计服务。
裙子结构设计
探讨裙子的基本结构,包括裙腰、裙摆、前后裙 片等,分析如何通过结构设计实现不同风格和功 能的裙子。
特殊服装款式结构设计
礼服结构设计
分析礼服的基本结构特点,探讨 如何通过结构设计展现礼服的优 雅和华丽。
运动装结构设计
研究运动装的基本结构要求,如 舒适度、透气性、弹性等,分析 如何设计出符合人体工学、功能 齐全的运动装。
左右装
左右对称或不对称的服装 结构设计,如左右开叉、 左右拼接等。
内外装
内衣、外衣等不同穿着层 次的服装结构设计,如内 外叠加、内外拼接等。
服装结构的基本要素
领子
领子的基本结构、变化及与脸 型的配合。
袖子
袖子的基本结构、变化及与手 臂的配合。
口袋
口袋的位置、形状及与服装整 体的协调。
省道与褶皱
省道与褶皱的设计、作用及变 化。
结构设计中的空间关系
空间关系
指服装内部的空间布局和层次感。
宽松度与紧身度
根据不同的款式需求,结构设计时应合理安排宽 松度与紧身度,以营造出不同的空间效果。
层次感
通过结构设计,使服装呈现出丰富的层次感,增 强视觉效果。
结构设计中的动态与静态关系
动态与静态关系
指服装在不同运动状态下的结构变化和稳定性 。
(完整版)男装结构设计
例:胸围追加量16cm的变形放量
变形放量的袖子:袖山高=基础袖山-袖窿开深量
两种不同放量的 袖山高与袖窿开深 量的关系
C 相似形缩量
礼服背心、内穿衬衫设计
男装中即使内衣类的放松量也要保持在16cm左右。
围度缩量设计非常有限,其缩量主要集中在前衣身的 基本结构中。 长度缩量只在前肩线基础上向下平移,一般≤2cm
1、经典西装
款式分析:合体,四开身,
平驳领,两粒扣,两片袖
结构平衡:前片设有胸腰省
、前侧缝省,后片设有后侧 缝省,后中线收腰
尺寸分配:原型松量,注意
后中缝追加1cm,同时要在 前侧缝减掉
制图:
在六开身上加腹省——强调 男装结构和造型关系的紧密 性和内在的含蓄性。 腹省使作用于前胸的菱形省 变成剑形省而减少了前身的 S曲线,同时将前身通过做 腹省使前摆收紧又保持了作 用于腹部微妙的曲面造型。 加工工艺上增加了难度,巧 妙的和嵌线口袋工艺合二为 一,是高端西装版型的重要 标志。
1、男女体型差异比较
(正面比较) 男体:肩宽,肩斜度小,胸廓体积大,骨盆窄而薄,整体呈
上宽下窄的倒梯形。
女体:肩窄,胸廓体积小,骨盆宽而厚,整体呈上窄下宽的
正梯形。
(侧面比较) 男体:外形起伏不平,而整体平直呈“筒型”,前腰节比后腰
节短1.5cm左右。
女体:乳房隆起,颈部前伸,肩胛突出,骨盆宽厚使臀大肌高
4、结构的保守性------男装整体风格以静制动。
取决于人体的生理因素。 ①男人的体型起伏小,在结构中余缺处理的量和变化小 ②男装中省缝和断缝完全按照功效和程式化范围设计, 尤其是打褶的应用。 ③由于男装程式化要求,结构变化范围小而稳定,主要 是结构的修正和收放量有一定的尺度范围。
服装结构设计2-衣身结构原理与设计 (1)
第四节 衣身的结构变化原理与应用
第四节 衣身的结构变化原理与应用
例1.颈侧省设计
第四节 衣身的结构变化原理与应用
例2.肋省设计
第四节 衣身的结构变化原理与应用
例3.公主线结构设计 必考 省的构成(5大省都有什么)与转移
定义:公主线设计往往是通过乳点上下连成断线,实质是两个省的组合 把部分省移到肩部,使腰线呈水平状,同时把剩余在腰上的省量复原。 ★注意:当我们选择贴身设计的时候,需要完成全省的余缺处理,但是 根据理想立体造型原则,如果全省的处理都集中至一个地方,虽然在使用量 上是相同的,但造型效果生硬死板,使穿着着和观者都有不舒服的感觉。全 省的分解转移,分解省的部位越多,造型和实体越接近。
2.生理舒适量
3.装饰舒适量 三者的关系:如满足1则2就可以,但满足3,1不一定满足
(二)第三节 上装原型
上装原型结构制图
作图步骤: 1.作长方形:宽 B*1/2+6=47cm (成品B=94cm),长 背长 =38cm 2.作基础线:胸围线 B*1/6+7.5=21.2cm,胸宽线 B*1/6+3=16.7cm,背宽线= B 1/6*+4.5=18.2cm。侧缝线 胸围 1/2处向后片偏移1cm。 3.后领窝线: 后领宽= B*1/12=6.8cm, 后领深= 后领宽/3=2.3cm 4. 前领窝线:前领宽=后领宽0.2=6.6cm,前领深=后领宽 +1=7.8cm 5. 后肩斜线、前肩斜线(前后肩 斜线差1.5cm) 6. 完成袖窿弧线 7. 胸围大点、前腰省、后腰省、 侧缝省
第三节 上装原型
★本讲作业布置: 1.完成上装原型制图,1:5 2.将上装原型用硬纸板拓下,1:5,标注前后腰 省与胸凸点;并准备5份左右的副本(较软的 A4纸即可),下节课携带剪刀等工具。
《服装结构设计》课程标准
1《服装结构设计》课程标准[课程名称]服装结构设计[适用专业]高等职业学校服装设计专业及其它相关专业[课程性质本课程为高等职业学校服装设计专业的一门专业主干课程。
是以学习服装结构规律为主要内容的课程。
其专业内容实用性强、针对生产实践。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和训练,使学生了解服装结构制图的基本方法和变化规律,熟练掌握操作技能和技巧,熟悉服装生产流程,具备从事服装设计、服装制版工作的职业能力和职业素养,并获得中级工职业资格证书,为继续学习和职业生涯的发展奠定基础。
[参考课时] 718[总学分] 40[课程目标]通过任务引领的项目教学活动,使学生掌握服装设计工作必备的知识、工作规范、工作流程、操作技能和技巧。
本课程以专业教学大纲为依据,掌握服装结构制图的基本理论、基本方法;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具体要求包括:掌握服装款式、结构、工艺制作方法,使学生具有独立完成基础纸样和样板制作。
确定缝制工艺流程及成衣效果控制的基本能力。
同时在平时的练习中训练学生精细的工作态度,严谨的工作作风,并在课堂知识的基础上训练学生的创新与设计能力。
职业能力培养目标:1.能胜任服装纸样设计2.能胜任服装工业制版3.能胜任服装推版、排版4.能胜任服装驳样制版5.能胜任服装用料测算6. 能胜任产品设计与开发[设计思路]本课程以就业为导向,以职业能力为本位,通过行业专家、课程专家对相关岗位工作任务的分析得出从事服装设计与服装制版应具备的职业能力;在课程分析、课程内容分析的基础上,以工作岗位为专门化方向模块;以工作任务为线索采用并列式与流程式相结合设计课程内容;以实用够用为原则兼顾知识结构、能力结构的完整,保证技能证书考试的要求,为职业生涯的发展奠定基础。
形成以项目教学、任务教学为主体的课程模式,以工作流程和任务为线索设计项目,把工作过程设计成项目过程,以工作任务负载知识,通过技能操作、仿真模拟、角色扮演、创设情境、发现学习、范例教学、案例分析、实地参观、市场调查、小组合作等多种教学模式,在工作情境中开展学习过程。
服装结构设计
服装结构设计服装结构设计是服装设计中非常重要的一环,它涵盖了服装的整体形态、线条、比例、立体感等方面,是服装设计师必须要掌握和熟练运用的技能之一。
一、服装结构设计的定义服装结构设计是指在服装设计基础上,对服装的外形和构造进行立体分析,并对服装的线条、比例、轮廓、立体感等方面进行修改和优化的设计方法。
它是连接服装设计和服装制作的桥梁,是保证服装质量和穿着效果的关键所在。
二、服装结构设计的原则1.比例原则:服装的各部分的尺寸大小要与整个服装的比例匹配,使服装看上去更加协调和美观。
2.功能性原则:服装的结构设计必须满足其使用和穿着的要求,保证服装的舒适性、耐用性和易穿着性。
3.美学原则:服装结构设计必须考虑到服装的美学要求,注重设计的美感和视觉效果。
三、服装结构设计的要素1.立体形态:服装的外形和结构决定了其立体感和整体形态,需要通过服装结构设计合理配合,以达到更好的服装效果。
2.线条:服装的线条直接影响到服装穿着的视觉效果,需要通过服装结构设计调整线条的弯曲、长度、粗细等特征,以实现不同的视觉效果。
3.比例:服装的各部分尺寸要与整个服装的比例匹配,从而呈现出更加协调和美观的效果。
4.面料结构:服装的面料结构对于服装的整体形态和穿着效果也有很大的影响,需要考虑到面料的纹理、材质和弹性等特征,从而更好地与服装结构进行配合。
四、服装结构设计的应用在服装结构设计的过程中,需要考虑到服装的具体功能和使用场景,以及穿着者的身形特征和个人喜好等因素。
1.针对不同的服装类型和款式,如外套、衬衫、裤子等,需要通过服装结构设计分析其不同的特点和构造,并提出相应的改进和优化方案。
2.针对不同的穿着者体型和身材特征,如身高、体型、曲线等,需要通过服装结构设计合理调整服装的比例和线条,使其更加符合穿着者的身体构造,并达到更好的舒适性和穿着效果。
3.针对不同的使用场景和环境,如形式场合、运动场合、休闲场合等,需要通过服装结构设计调整服装的功能性和外形,以满足不同的穿着需求和场合要求。
服装专业精品课件:分体翻折领的结构设计
翻折领
2 分体翻折领
找不同点 翻折领上没有分割线而②号领子采用了分割。
分体翻折领的结构设计
一、分体翻折领的定义: 领座和翻领分开的翻 折领称为分体翻折领
翻折领
分体翻折领
二、分体翻折领结构设计原理
1、人体颈部与衣领的关系:
颈部上细下粗,颈围与颈根围度不同,体现在衣领上的 尺寸是上领口小,下领口大。
构
设
计
三
、
分
体
翻
折
领
的
步骤六:
结
合并领座剪切量。
构
设
计
三
、
分
体
翻
折
领
的
结
构
步骤七:
设
画顺翻领和领座的轮廓线。
计
学生实操训练
根据提供的1:1翻折领净样板,进行分体翻折领的结构设计。
课堂小结
一、分体翻折领的定义 (掌握) 二、分体翻折领结构设计原理 (理解) 三、分体翻折领的结构设计步骤和方法 (操作)
课后拓展训练
要求:根据下列款式图和所提供的1:1基本样板,进行分体西服领纸样结构处理。
下课啦!谢谢聆听!
构 向后领方向3.5CM画一条,最后向前领方向
设 计
3CM处画一条。
三
、
分
体
翻
折
领
的
步骤三:
结
画剪切量,在分割线上的剪切线位置分
构
别定0.3CM的量,以剪切线为中线,两边平分,
设 计
并连线。
三
、
分
体
翻
折
领
的
步骤四:
结
按分割线将领子剪开,分成翻领和领座。
-《服装结构设计》教案
课号 1 授课班级服装133 授课时间2013年12月29日授课时数 4授课单元名称第一章服装结构设计基础授课设计主要教学知识或能力要求1. 服装结构构成方法2. 基本概念和制图规则3. 人体体型特征和人体测量4. 服装规格系列主要教学方法主要以教师讲授为主,学生参与讨论,并且应用案例进行教学主要教学互动点通过让学生自己进行人体测量的使用,让学生初步了解人体特征与服装的关系。
采用教辅手段用图片进行展示和理论分析教学内容处理人体测量的现场示范授课环节引入新课通过不同服装造型方法,引入服装结构设计的基础和重要性教学内容及主要板书第一章服装结构设计基础1.1 服装结构设计概述1.2 服装结构构成方法一.间接法1、原型法2、基型法二.直接法1、比例制图法2、短寸法1.3基本概念和制图规则1、制图方法2、制图顺序3、制图工具4、纸样制图符号1.4人体体型特征与人体测量一、人体体型特征二、人体测量三、号型规格教学小结掌握人体体型特征与人体测量的技巧使用。
课后作业复习上课内容课后总结课号 2 授课班级服装133 授课时间2013年12月30日授课时数 4授课单元名称第二章服装基础纸样设计授课设计主要教学知识或能力要求2.1原形采得方法2.2英式、美式基础纸样2.3 标准女子基础纸样设计主要教学方法主要以教师讲授为主,学生参与讨论,并且应用案例进行教学主要教学互动点通过立体裁剪示范原形形成原理,并通过示范教学,讲解原型的平面制图方法采用教辅手段用图片进行展示和理论分析教学内容处理通过示范和巡回指导,讲解原型的结构制图原理授课环节引入新课通过在人台上进行立体构成,讲解原型构成中前后浮余量的处理方法第二章服装基础纸样设计2.1女装基本纸样采得方法一、立体方法二、立体、平面结合的方法2.2 英式、美式基本纸样适合套装设计基本纸样英式纸样分类贴身设计基本纸样适合弹性面料基本纸样青年型----发育成熟的妇女美式纸样分类少女型----体型较小的妇女3.3标准女装基本纸样一、衣身前、后浮余量二、原型的构成要素三、原型基本纸样制图(文化式)教学小结掌握选区工具的使用和属性设置课后作业复习上课内容课后总结课号 3 授课班级服装133 授课时间2013年12月31日授课时数 4授课单元名称第二章服装基础纸样设计授课设计主要教学知识或能力要求2.4 女装基本纸样与人体关系2.5 男装基本纸样设计主要教学方法主要以教师讲授为主,学生参与讨论,并且应用案例进行教学主要教学互动点通过示范让学生了解基本纸样的概念,并通过示范教学,讲解原型的平面制图方法采用教辅手段用图片进行展示和理论分析教学内容处理男装原型设计方法。
2袖子基本样板结构分析
三、袖子的基本结构
▲ 3.袖山的吃势
袖片的袖山曲线大于衣片的袖窿曲线,两者之差即为吃势
一般情况下: 袖子上部覆曲面构成的面积大时,吃势要大 相反,吃势要小
即使没有覆曲面,只要是袖子的缝份倒向袖 片的缝制方法,都要根据面料的厚度及面料 的外围重叠情况,适当加长袖山的曲线。
三、袖子的基本结构
▲ 4.袖口线
默写:
▲ 1. 插肩袖的种类、应用及类别 ▲ 2.插肩袖纸样设计要点 ▲ 3.后小肩线略长于前小肩线的原因 ▲ 4.西服领倒伏量的设计
返校考试卷、作业讲评:
181
文 服 陈 露
一、上肢与衣袖的关系
1.上肢由上臂、前臂和手三个部分组成。上肢的肩关节、肘关节、 腕关节使手臂能够旋转和屈 伸。女性手臂较细,较男性短,手掌较 男性窄小。 2.上肢的形状决定了衣袖的基本结构,当上臂弯曲时,上臂与前臂 呈一定角度,反映在衣袖上是前袖弯线内凹、后袖弯线外凸。一 片袖收肘省,就是为了适应手臂前弯后凸造型的需要,同时 也符合 手臂的活动需求。 3.肩端和肩部三角肌的浑圆外形形成了袖山弧线,后袖山弧线比前 袖山弧线更饱满,其中重要的 原因就是背部肩胛骨突起形成的。
三、袖子的基本结构
▲ 1.影响袖山高的因素
②绱袖点位置
不同绱袖点位置对应样板的变化
三、袖子的基本结构
▲ 1.影响袖山高的因素
③绱袖角度
绱袖角度小、袖山高显得高 袖山弧线曲度较大、有较大吃势
着装状态下,手臂下垂时较紧贴身体, 腋下显得平整、合体度较好
常用于手臂活动幅度较小的服装: 如:西服、合体大衣
3.衣片袖窿可根据设计需要在衣片增加放松量的同时应加深袖窿的尺寸。当衣片的胸围放松量逐渐增 加时,袖窿也应逐渐向下加深,肩线也会随之抬高并演变为落肩结构,与此相配合的袖片则应降低袖 山高,从而增加袖肥和袖下线的长度,服装整体从合体、严谨变为宽松、随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服装结构设 计模块
系统工具均以形象图标表示,操作中只需将鼠 标放在图标上,在图标下面即会自动显示图标 名称意义,在屏幕左下角同时显示自动提示, 且在帮助系统里有每个图标工具的操作详细说 明。对照图文说明即可完全掌握其操作使用
服装CAD放码模块
服装CAD 排料模块
2D虚拟试衣
虚拟试衣(3D)
二、服装结构设计的方法
(一)、立体法 1、立体法 2、立体法特点: ①、最基本最原始的裁剪方法,其他方法均在其基础上研究发展起来的。 ②、最难的一种方法,要求操作者具有较高的审美能力和艺术素养。在服装 业高度发达的国家(法国、意大利等),设计师的设计过程都通过立体方法 完成。 ③、效率低、成本高,适用于单裁单做。 (二)、平面法(19世纪由法国一数学家提出) 1、平面法:对服装结构通过分析计算在纸张或布料上绘制出服装结构线的过 程。有多种方法。 2、平面法特点: ①、款式变化方便。②、计算方法科学。③、易学易懂。 (三)、平面与立体相结合 日本采用的主要方法,正从这种方法向立体裁剪过渡。
★、※三、人体舒适量
1、颈部舒适量:
①、衣领的倾斜度应小于和等于颈部倾斜角,否则会使
颈部感到拘紧和压迫感。 ②、一般在结构设计中给予在该部位的舒适量为2~3.5cm, 男女运动量不同,内外衣受运动影响程度不同,且颈 围形态大小亦有差异,故舒适量也不同,一般女取下
值,男取上值。
③、领子高度:衣领高度不能高于下颚和第一颈椎点。
的发达程度,通常
②、颈斜度:指人体的颈向与垂直线形成的夹角,女性起付度较大,颈向前伸而长,称 “S”形;男性颈向竖直,呈直筒形,女性颈斜度大于男性,女性为19°,男性为17°。
③、手臂下垂自然弯曲平均值:当人体自然直立时,手臂稍向前弯曲的状态。弯曲程度男
性为6.8cm,女性为6cm。男性手臂前倾大于女性是由男女平衡关系差异决定。 * 男女装的标准基本纸样结构线的确立在很大程度上是根据人体的静态尺寸推算而出。
计算公式:臀围/10+15+腰宽。
§3 结构设计人体静态参数及应用
一、人体静态尺度
1、人体静态:指人自然垂直站立的状态。 2、人体静态尺度概念:指人在人体静态时所构成的固定的体型数据标准。 3、人体静态尺度:
①、肩斜度:指肩端至颈根与水平线所形成的夹角,其取决于斜方肌
男性的斜方肌比女性发达,女性为20°,男性为21°。
Bottom Girth 96 100 104 108 112 116 120 124 128 132 136 140 144
Jacket Length 74,5 76 77,5 79 80,5 82 83,5 84,5 85,5 86,5 87,5 88 88,5
Arm Length 59 60,5 62 63,5 65 66,5 68 69 70 71 72 72,5 73
3、厘米制测量:国外采用英寸,1英寸=2.54厘米。
4、测量按顺序进行:例肩宽 袖长,避免肩峰点的误差。
★、※五、人体测量方法
(一)、围度测量及名称 1、胸围:腋下,胸部最丰满处围量一周( 内含四指)得净数加放
松量。
2、腰围:腰部最细处围量一周(内含二指)得净数加放松量。 3、臀围:臀部最丰满处围量一周(内含四指)得净数加放松量。
Waist Band Girth 76 80 84 88 92 96 102 106 112 118 122 126 130
Inseam 76 78 80 81 83 84 85 86 87 88 89 89 89
[TC]2人体扫描过程
数据提取 2S 人体扫描 10S
3D 点云 18S
总时间 53S
中包括呼吸引起的变化量。
3、臀部、腰部、膝部舒适量
①、臀部舒适量: 一般舒适量要大于5cm,至于因款式需要而增加的装 饰性舒适量则可很大。 ②、腰部舒适量: 腰部舒适量一般取2~3cm。 ③、膝部舒适量: 膝围最大需求量是138cm,最小需求量是93cm,裙
子膝围舒适量应大于最小值。
性别 名称
男
女
图
解
肩斜线
21°
20°
颈斜度
17°
19°
手臂弯曲距离
6.8cm
6cm
二、服装舒适量构成
1、 形态舒适量: 人体在进行工作、运动等各种活动时,服装为保证人体 活动的安全性、舒适性而配置的余量。
2、 生理舒适量:
人体的呼吸等生理活动对服装所需要的余量。 3、 装饰舒适量: 由于款式造型的各种风格所需求的服装余量。例:蝙 蝠袖。
★、※三、服装结构设计形式(对平面方法而言)
1、人工制板:使用工具对常规服装进行制图。 2、计算机制板:主要通过人机交互方法进行制图,即用计算机代替纸 张及制图工具进行平面制图,目前软件公司正在研制半自动化制图方 法,即建立领、袖、衣身模型库输入参数,自动生成各个部件。自动 化较为困难,因为涉及到面料的特性等。在欧洲国家达到70%,台湾 30%,我国不到3%,因此,使用服装CAD制板是服装结构设计的一 大趋势。
最丰满处:①、凭经验;②、有裤子时,在直袋向上1cm处,
斜袋向下1cm处;③、腰 肛下1/3处。 4、颈围:颈根部围量一周(内含1指)得净数加放松量。
5、中腰围:亦称腹围,腰围至臀围二分之一处水平围量一周( 内
含四指)得净数加放松量。对于凸肚体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在做裙、裤时须测量。
(二)、宽度测量及名称
1、前胸宽:由左前腋点至右前腋点得净数加放松量。 2、后背宽:由左后腋点至右后腋点得净数加放松量。 * 一般后背宽大于前胸宽1cm左右,原因:①、人体结构; ②、人体运动。
人体模型 25S
人体姿态和数据提取
人体轮廓分析
四、人体测量的要领
1、净尺寸测量:
净尺寸是各尺寸的最小极限和基本尺寸,是确立人体基本模型的参数。
被测者穿紧身衣。设计者可依据这些尺寸进行设计。 2、定点测量:
定点测量是为了保证各部位测量的尺寸尽量准确,避免凭借经验猜测。
围度测量需确定测位的凹凸点,再作水平测量;长度测量是有关各测 点的总和,如袖长是肩点、肘点、尺骨点连线之和。
第一章
一、服装结构设计的概念和依据
绪论
§1 服装结构设计课程概述
1、服装结构设计课程性质: ①、服装结构设计隶属服装工艺学,是服装专业的专业理论课之一。 ②、其知识结构涉及到人体工程学、服装卫生学、服装生产工艺学、美学、数学等。 ③、具有艺术和科技相互融合、理论和实践密切结合的实践性较强的科学。 2、服装结构设计的特点: 现代服装工程由款式造型设计、结构设计、成衣工艺设计组成,结构设计起着承上 启下的作用。本课程主要讲解工业制板,在成衣化工业(Ready-made Industry) 中,结构设计内容如下: 人(非个别人) 模型(标准) 基本纸样 纸样(推档) 采集成衣规格 样衣平面图 生产样板 成衣生产
人体尺寸—原型衣片
人体测量—样板修改—虚拟展示
二、人体测量的基准点与基准线
(P28) 三、人体测量工具
1、手工测量工具( P31 ) 2、莫尔体型描绘仪( P31 ) 3、三围人体测量仪
3、三围人体测量仪
Size 44 46 48 50 52 54 56 58 60 62 64 66 68
§2 人体测量
一、人体测量的意义
1、人体测量是进行服装结构设计的前提: 通过人体测量,掌握人体有关部位的具体数据,保证服装人体的体型 特征,舒适美观。 2、制定服装生产中号型规格标准的基础: 服装号型标准的制定,是建立在大量人体测量的基础上,通过人体普 查的方式,对成千上万的人体进行测量,取得大量的人体数据,而后对 数据进行科学的分析研究,制定正确的号型标准。 3、介绍MC (mass customization)、MTM(made to measurement) 生 产 方式
3、胸高点(BP点)
/10+13;
长:由肩颈点量至胸高点,胸
宽:两胸高点距离的二分之一,胸/10-1。
(三)、长度测量及名称 1、前腰节长:由肩颈点经过胸高点量至腰部最细部。 2、后腰节长:由肩颈点经过肩胛部位量至腰部最细部。 * 前腰节长-后腰节长=0~0.5cm(属正常体型) 3、总肩宽:由左外肩端点经过第七颈椎点量至右外肩端点,为弧线,外衣 要加2cm。 4、袖长:由肩端点量至所需长度(短、中、长袖)。 ①、 由肩端点垂直量至所需长度加1cm(中、长袖); ②、 由肩端点经过肘点量至所需长度,不要加1cm。 5、背长:由第七颈椎点量至后腰中点(或腰部最细处)。 6、衣长:由第七颈椎点量至所需长度。 7、裤长:由腰部最细处往上2cm左右量至所需长度( 腰部最细处是裤带的 中部位置)。 8、臀长:由腰部最细处往上2cm左右量至臀部最丰满处。 * 一般裙、裤取腰围向下18cm左右。 9、上档(直档):腰上口至裤脚分衩处之间的部位,是关系裤子舒适与造 型的重要部位。由腰部最细处往上2cm左右量至大腿根部的鸿沟处。 ①、 侧量:由腰部最细处往上2cm左右量至用手向上叉止处; ②、 坐量:由腰部最细处往上2cm左右量至凳面。
2、人体躯干部位舒适量: ①、人体躯干部位的生理舒适量:成人因呼吸而需要的 舒适量围3cm左右,再考虑皮肤弹性的因素,在最小 舒适量应为4cm左右,约占净胸围的4.7%。 ②、人体躯干部位的形态舒适量:当双手抱合胸部时, 胸围和腰围都减少,但背宽增加约4cm;挺胸时,胸 围、背宽呈减小倾向,但胸宽增大2cm,这些变化量
Body Height 168 171 174 177 180 182 184 186 187 188 189 190 191
Chest Girth 88 92 96 100 104 108 112 116 120 124 128 132 136
Waist Girth 80 84 88 92 96 100 106 110 116 122 126 130 1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