井式渗碳炉网络版

合集下载

提高RJJ—75—9T井式气体渗碳炉渗碳质量

提高RJJ—75—9T井式气体渗碳炉渗碳质量
维普资讯
‘ 黑龙江冶盎》
2 一 5
提 高 R J 5—9 J 一7 T井式气 体 渗 碳炉 渗 碳 质 量
董 荫亮 稼 显卉
( 齐齐哈尔第二机床厂 齐齐咯尔 110 ) 605


通过对低碳薄钢板渗碳后 的化学分析 , 以及渗 碳工 件表 面光 谱分析 , 探讨 了 RJ 5 I一7 一卯 井式气
时 间 ml n
图 1气体渗碳工艺 曲线 :
( :m 注 d 表示煤油用量 每分钟) / 滴/
体, 则达不 到所 要求 的高硬度 和高耐磨 性 。 我 们 分 别 对 风 扇 转 数 为 95转/ 、 3 分 14 转/ 时炉 内 的 碳 势 进 行 了研究 和分 40 分
析。
2O O2年 第 2期
炉 内均匀 的气 流循 环 对 于渗 碳 具 有 非 常重要 的意义 。要 保持强迫 对 流顺利 进 行 , 风扇 电机必 须达 到一 定转数 , 故设 备设 计 时
果相 对 比较 稳定 。其结果 如表 1 示 。 所
衰 l 薄片试样 化学分析结果
炉 攻 上筐 渗 碳 试 样 下 筐 渗 碳 试 样 ( 古量 % ) 碳 ( 碳古 量 % ) 13 % .0 l2 % _0 12 % .3 l2 % 6 06 % 3 07 % 0 0 % . 05 % O
内零件 进行对 流换热 , 最后 炉气 受风 扇 中心
围 2 井式渗碳炉气流状态
我 车 间 RJ一 7 J 5— 9 设 备 电 机 为 T
95 分 , 3 转/ 比规 定 少 55转/ 。 由于 电 机 0 分 转数低 , 足以产生 足够 的压 力维 持 炉气 循 不 环, 尤其 当工 件排列 紧密 , 气性不 好 时 , 透 强 迫对 流 难 以维 持 , 气具 有 较 大 的 浮力 。 炉 强 烈上 浮 。因此 , 碳势 高 的气体 集 中在炉 子 的 上部 , 而下部 的碳势较 低 。

RQD系列大型井式渗碳炉

RQD系列大型井式渗碳炉

RQD系列大型井式渗碳炉
佚名
【期刊名称】《国外金属加工》
【年(卷),期】2004(25)4
【摘要】RQD系列大型井式渗碳炉是本公司设计人员集多年经验,研制开发的具有当今世界先进水平的炉种,并填补了国内厂家生产该档次设备的空白,其主要及关键的部件全部采用德国、美国、英国、日本等国产品。

整套设备的自动化程度高、炉温碳势控制精度高、安全可靠、高效节能、操作维修简单方便、经久耐用。

【总页数】1页(PF005-F005)
【关键词】厂家;公司;产品;档次;设计人员;国内;生产;渗碳炉;大型;炉温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TG155
【相关文献】
1.浅谈大型可控气氛井式渗碳炉在改善渗碳淬火齿轮变形上的几个特点 [J], 薛元

2.新结构炉底在大型井式无底马弗渗碳炉上的应用 [J], 张继国
3.RQ10系列大型井式气体渗碳炉简介 [J], 徐正文
4.RQD系列大型精密控制井式渗碳炉 [J], 章新龙;湛莉莉;薛元强;邹峻峰;张牛山;湛宪宪
5.RQD系列精密可控气氛井式高温渗碳炉通过专家技术鉴定 [J],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井式渗碳炉操作方法

井式渗碳炉操作方法

井式渗碳炉操作方法
井式渗碳炉操作方法大致包括以下步骤:
1. 准备工作:确保炉子周围环境整洁、无杂物,炉门封闭状态并检查有无损坏。

检查炉内设备是否完好,炉内是否有残留材料需要清理。

2. 炉盐液充注:将经过预处理的炉盐溶液充注至炉内,调节炉盐液的浓度和温度。

3. 加热:通电加热,将温度逐渐升至设定值。

加热时需注意避免温度过高或过低以免影响碳化效果。

4. 确认温度稳定:待温度达到设定值并稳定后,确认炉内温度符合碳化要求。

5. 载气充注:将载气充注至炉内,控制炉内气体流速和流量以确保碳化反应的进行。

6. 渗碳处理:将待处理的工件放入炉内,根据工件材质和要求选择合适的渗碳时间和温度,进行渗碳处理。

7. 碳化结束:渗碳时间结束后,停止加热,等待炉内温度降至安全范围。

8. 冷却:打开炉门进行冷却,待炉内温度降至可开启炉门时,将工件取出。

9. 清理:清理炉内残留材料,并对炉盐溶液进行处理和更换。

10. 安全检查:确认炉子和设备无异常后关闭炉门,做好炉子及周围环境的清理整理工作。

以上步骤为一般井式渗碳炉的操作方法,具体操作时需根据具体炉型和工件要求进行调整。

同时,操作时需遵循相关操作规程和安全规定,确保操作安全可靠。

RQ系列井式气体渗碳炉技术方案

RQ系列井式气体渗碳炉技术方案

RQ3-270-9型井式气体渗碳/氮化炉结构说明姜堰市亚东冶金设备制造有限公司2007年7月一、型号说明额定温度×100小数省略,单位℃ 即950℃ 额定功率 设计序号气体渗碳/氮化炉二、设计用途该系列渗碳炉主要用于销轴、齿轮、汽车活塞环、汽车曲轴、摩托车刹车片等零件的渗碳、渗氮、碳氮共渗及少无氧化退火回火等,属非标周期作业炉。

三、技术参数四:结构简介本井式渗碳/氮化炉主要由炉体、炉罐、炉盖总成、电控温控系统等部分组成。

1、炉体:主要由壳体、耐火保温材料、加热元件、等部分组成。

1.1壳体:由型钢及钢板卷制组焊而成,外形为圆柱型。

1.2耐火保温材料:主要由耐火层、保温层、绝热层三部分组成。

1.2.1耐火层:主要采用0.6g/cm³的轻质漂珠阶形砖及1.3g/cm³的半重质粘土搁丝砖组成。

1.2.2保温层:主要由耐火纤维棉、0.4g/cm³的硅藻砖及蛭石粉充当。

1.2.3绝热层:采用厚度为20mm的耐火纤维板。

1.2.4加热元件:采用首钢产高电阻电热合金丝(材料0Cr21Al6Nb)绕制成螺旋状,布置于炉膛四周,具有寿命长、抗疲劳、抗氧化、电阻大、可焊性好、抗急冷急热等特点。

2、渗碳炉罐:有效工作尺寸Φ1500×2000mm,材质为进口SUS310S耐高温钢板卷焊而成,罐壁板厚14mm。

与炉体配套设有砂封装置,罐口法兰设有密封槽,确保炉罐的密封性能。

氮化炉罐:有效工作尺寸Φ1500×2000mm,材质为进口SUS310S耐高温钢板卷焊而成,罐壁板厚10mm。

与炉体配套设有砂封装置,罐口法兰设有密封槽及水冷装置,以保护炉口密封条,确保炉罐的密封性能。

3、炉盖总成:主要由绝热箱、面板、水冷密封电机通风装置、氧探头/氢分析仪等部分组成。

3.1绝热箱:材质:SUS321 箱内填充硅酸铝耐火纤维作保温材料。

3.2水冷密封电机功率5.0Kw,搅拌炉内热风循环,以保证炉温均匀。

井式渗碳炉渗碳工艺

井式渗碳炉渗碳工艺

井式渗碳炉渗碳工艺
井式渗碳炉是一种新型节能周期作业式热处理电炉,主要用于钢制零件进行气体渗碳。

其结构由钢板及型钢焊接而成的炉壳、高强度超轻质节能耐火砖、硅酸铝纤维、硅藻土保温砖及石棉板砌筑而成的节能型复合结构炉衬、马弗罐、加热元件及电控系统等组成。

在操作过程中,首先要熟习零件图,对照实物了解渗碳技术要求,按照渗碳工艺文件确定渗碳工艺参数,选择合适的工装夹具以及渗碳炉膛的规格大小。

然后以煤油作为渗碳剂,采用直接滴入渗碳炉的方式使用,主要通过调节液滴数量控制零件表面碳浓度。

将工件装挂在密闭的井式渗碳炉中,加热到900℃~950℃,保温时间按0.15~0.30 mm/h估算,此时渗碳剂在高温下分解产生活性原子,活性碳原子被工件的表面吸收,并向心部扩散,形成一定深度的渗碳。

此外,对炉子、仪表、仪器应进行“日点检”,保证密封良好、机械传动和转动正常、升降平稳、无振动、无噪声,电器仪表反应灵敏、示值准确。

井式渗碳炉参数范文

井式渗碳炉参数范文

井式渗碳炉参数范文井式渗碳炉是一种常用的金属热处理设备,主要用于对金属工件进行表面渗碳处理,以提高工件的表面硬度和耐磨性。

井式渗碳炉的参数决定了其温度、温度均匀性、渗碳效果以及能耗等方面的性能。

下面是井式渗碳炉的一些主要参数。

1.温度范围:井式渗碳炉的温度范围通常在800℃至1050℃之间,根据具体的工件以及渗碳工艺要求可以进行调整。

温度范围的选择应考虑工件的材料和尺寸。

2.温度均匀性:井式渗碳炉的温度均匀性是一个重要的性能指标,它直接影响到工件的渗碳效果。

温度均匀性不足会导致工件表面渗碳不均匀,降低工件的质量和使用寿命。

温度均匀性可以通过良好的隔热结构设计和温度控制系统来提高。

3.进料孔尺寸:进料孔尺寸是指井式渗碳炉上的进料口尺寸,用于放入待处理的工件。

进料孔的尺寸应根据工件尺寸和数量确定,以确保工件能够顺利进入渗碳炉内,并保证温度均匀。

4.外形尺寸:井式渗碳炉的外形尺寸主要取决于工件的尺寸和处理容量要求。

大型井式渗碳炉适用于处理大型工件,小型井式渗碳炉适用于处理小型工件。

5.加热方式:井式渗碳炉的加热方式可以是电阻加热、燃气加热或者电弧加热等。

其中,电阻加热通常用于小型井式渗碳炉,燃气加热适用于大型井式渗碳炉,而电弧加热则常用于特殊工件处理。

6.加热功率:加热功率是井式渗碳炉的一个关键参数,它影响到炉膛的加热速度和温度控制能力。

加热功率的选择应根据工件的尺寸、温度要求和生产效率考虑。

7.渗碳介质:井式渗碳炉通常使用固体或气体介质进行渗碳处理,如氰化钠、氰化钾、汽化碳等。

渗碳介质的选择应根据工件材料、渗碳深度和渗碳速度要求来确定。

8.渗碳时间:渗碳时间是指工件在井式渗碳炉中进行渗碳处理的时间。

渗碳时间的长短取决于工件材料、渗碳深度和温度等因素。

9.炉膛材料:井式渗碳炉的炉膛材料应具有较好的耐高温性能和耐腐蚀性能,通常采用高温合金钢或不锈钢。

10.控制系统:井式渗碳炉的控制系统用于实现对温度、加热功率和渗碳时间等参数的精确控制。

井式渗碳炉网络版

井式渗碳炉网络版

大型井式渗碳炉的技术特点众网友原创对高档井式渗碳炉、氮化炉来说,国外品牌有:德国德固萨,德国IVA,奥地利AICHELIN,美国索菲斯。

国内品牌有:无锡天龙、北京建通、西安民生、北京机电所。

这些厂家最大的差距还是在控制部分。

现俺们将在论坛里的资料整理汇总一下。

(未注明出处,请各位大侠见谅)大型井式渗碳炉炉型集中了各种先进技术,采用低蓄热隔热材料,合理的结构设计防止热变形,可以严格按照设定的温度曲线进行热处理工艺。

根据客户要求该设备还可安装间接冷却装置。

供货范围包括各种附加装置,如供气控制系统,淬火槽(油,水,盐)及清洗设备。

控制系统配备可编程控制器,可灵活编制热处理工艺程序。

设计加热炉时应用计算机模拟技术对不同设计方案进行研究。

通过对加热炉的温度场的模拟,可以讨论不同设计方案对温度均匀性和节能的效果,有助于发现设计上不合理的地方。

1、炉盖:炉面板采用多道循环水冷套做加强筋,并采用等强度设计,类似“机翼”,充分留出膨胀空间,有效解决炉面板变形。

还可以在保证气氛均匀到前提下,尽量减少风机等重量,减轻炉盖面板厚度。

采用计算机模拟技术分别是对大型井式渗碳炉的炉盖包裹隔热层和无隔热层设计的炉顶部分的温度场模拟。

结果显示,有隔热层炉盖顶部温度均匀且温度低,这将减少散热;炉盖底部温度较均匀且较高,显然有利于炉内温度场的均匀性。

而未包裹隔热层设计,炉盖顶部温度均匀性不好,且局部温度很高,这势必增加对外散热;底部温度不均匀,也会导致增加炉内温度场的不均匀性。

由此在设计时,应选用炉盖绝热包技术,绝热包采用硅酸铝纤维折叠块材料整体成形,考虑到非金属材料对气氛的影响,在选择材料时尽可能选择高纯硅酸铝纤维材料,从而解决了保温包变形难题。

炉盖其封密法兰为水冷式结构;并在炉盖上装有升降用导向装置,自动式炉盖升降和平移或旋转结构。

2、窜动式导风罩炉盖下面设有导风罩,导风罩上有导风板,导流筒上也设有导风板,且与炉底座上的导风板形成炉内气氛的循环系统,使炉气在导流筒,马弗罐之间形成定向流动,增强对流换热,使炉内渗碳气氛均匀性达到±0.05c%范围之内,同时使炉温均匀性达到±5 ℃范围内。

井式渗碳炉参数

井式渗碳炉参数

井式渗碳炉参数井式渗碳炉是一种常用于金属表面渗碳处理的设备。

它具有温度控制精度高、操作简便、生产效率高等优点,被广泛应用于汽车、机械制造、航空航天等工业领域。

首先,井式渗碳炉的参数中,温度是最关键的因素之一。

井式渗碳炉能够提供均匀的加热环境,确保工件表面达到所需的温度。

温度的控制精度决定了渗碳工艺的质量,因此在操作中需要选择合适的温度范围,并确保温度的稳定性。

其次,渗碳剂的选择也是井式渗碳炉参数中不可忽视的一项。

渗碳剂是实现渗碳工艺的关键因素,它能够在高温下释放出活性碳,并将其浸入工件表面,从而提高工件的硬度和耐磨性。

优质的渗碳剂能够提供均匀的渗碳效果和较高的渗碳层厚度,因此在选择渗碳剂时需要考虑其成分、工艺要求和效果。

此外,井式渗碳炉的气氛控制也是影响渗碳效果的重要因素。

正确的气氛控制能够有效地防止工件表面氧化和碳化不均匀现象的发生,从而保证渗碳层的质量。

在操作中需要合理选择气氛控制方式,如封闭气氛和中性气氛,以满足不同工艺要求下的渗碳效果。

此外,时间和渗碳温度也是井式渗碳炉参数中需要考虑的因素。

渗碳时间的长短和温度的高低直接影响着渗碳层的厚度和质量。

合理的时间和温度控制能够确保工件表面获得足够的碳浓度,从而提高其硬度和耐磨性。

最后,在操作井式渗碳炉时,还需要考虑工件的布置和装载方式。

工件的布置和装载方式直接影响着渗碳工艺的效果和生产效率。

合理的布置和装载能够确保工件表面的均匀渗碳和高产量。

综上所述,井式渗碳炉参数的选择对于渗碳工艺的质量和效果具有重要意义。

在操作中,应根据具体工艺要求和工件特性,合理选择温度、渗碳剂、气氛控制方式、时间和装载方式,以获得较好的渗碳效果和生产效率。

井式渗碳炉

井式渗碳炉

佛山井式气体渗碳炉,井式渗碳炉,气体渗碳炉简称渗碳炉是新型节能周期作业式热处理渗碳电炉,该设备适用于各类模具、刃具、机械零件等工件的渗碳、正火、淬火、退火等热处理工艺。

由于选用超轻质节能炉衬材料和先进的一体化水冷炉用密封风机,该系列渗碳炉炉温均匀、升温快、保温好,工件渗碳速度加快,碳势气氛均匀,渗层均匀,在炉压提高时,亦无任何泄漏,提高了生产效率和渗碳质量。

渗碳处理过程滴注适量的甲醇及煤油正压渗碳工艺方式工作,对有深孔、长轴、长管、微孔、盲孔、狭缝、夹板的零件,其内外壁均能获得均匀层;渗层质量高、渗速快、周期短;配智能化温控仪表和可PLD 调节控制系统,更精确地控制炉内温度和工艺参数。

二、结构:1、炉体外壳:由钢板及型钢圈圆焊接而成,外型美观。

炉底支撑座均采用优质加厚A3钢板焊接而成。

2、隔热保温层:采用高强度轻质高铝砖,保温层采用目前国内最先进的硅酸铝纤维棉,保温效果优良,炉体外壳温升(室温+30℃左右),节省电能。

3 、炉罐:采用进口SUS310S优质耐热防腐不锈钢制造,额定温度下工作使用寿命长。

4、密封装置:炉口与炉盖间的密封采用双层密封,外侧采用耐高温硅胶条,内侧采用石棉绳隔热,有效保护高温硅胶条,气密性好,并采用独特设计的水循环冷却系统,有效保护密封硅胶条,以在确保其使用寿命。

5、炉内气氛匀均装置:采用哈尔滨海纳炉用公司生产的双水冷式密封电机。

6、炉盖升降机构:采用电动推杆,操作方便,同时没有液压推杆的漏油现象。

7、发热元件:采用上海国际通用耐高温合金丝0Cr27Al7Mo2绕制,最高使用温度1200℃,额定温度下长期使用无故障。

三、技术参数:型号额定功率(kw) 额定温度(℃) 有效工作空间(mm) 炉温均匀性(℃) 空炉升温时间(min) 参考装炉量(kg) 参考重量(T)SNJC-25-9 25 950 Ф450×450 ≤±5 ≤120 100 1.2SNJC-35-9 35 950 Ф450×600 ≤±5 ≤120 150 1.5SNJC-60-9 60 950 Ф650×600 ≤±5 ≤120 250 1.8SNJC-75-9 75 950 Ф650×900 ≤±5 ≤150 400 2.0SNJC-90-9 90 950 Ф800×900 ≤±5 ≤150 700 2.5SNJC-105-9 105 950 Ф800×1200 ≤±5 ≤150 900 3.5SNJC-140-9 140 950 Ф1000×1500 ≤±5 ≤150 1200 4.0SNJC-180-9 180 950 Ф1200×2000 ≤±5 ≤150 2000 7.0注:除以上厂标外另可按客户要求设计、制造。

90kw国标井式气体渗碳炉技术方案(有碳控仪)

90kw国标井式气体渗碳炉技术方案(有碳控仪)

技术方案目录一、公司简介二、用途及工作条件三、设备主要技术参数四、设备结构简介五、关键件明细表六、售后服务及承诺七、附图一、公司简介二、用途及工作条件RQ2-90-9井式气体渗碳电阻炉系周期式作业炉,主要适用于金属工件的渗碳、碳氮共渗亦可用于氮碳共渗(软氮化)等表面化学热处理。

本型炉并与电炉温度控制柜配合使用,可实现自动或手动控制电炉的工作温度和机械动作。

设备工作条件室内使用380V±10%;50HZ,480KVA,三相交流电源。

环境温度:5~50℃,相对湿度<80%。

设备所有周围没有导电尘埃、爆炸性气体及严重破坏金属及绝缘的腐蚀性气体。

没有振动和颠簸。

三、设备主要技术参数3.1额定功率: 90Kw3.2额定电压: 380V2.3相数: 3相3.4额定频率: 50HZ3.5额定温度: 950℃3.6控温区数: 2区3.7有效装料尺寸:φ600×900mm 3.8加热元件接法: Y3.9炉温均匀性:≤±5℃3.10温控精度:±1℃3.11空炉升温时间:≤3h四、设备结构简介RQ2-90-9井式气体渗碳电阻炉主要由炉壳、炉衬、加热元件、炉罐、热风循环系统、炉盖及升降机构、温度控制系统组成。

4.1炉壳炉体外壳采用Q235国标钢板卷制成圆筒形,圆筒型炉体外壳以国标型钢对其进行焊接加固。

炉底采用国标槽钢纵横焊接为炉体底座,在其上铺焊δ=5mm的钢板以充分保证炉子较高的整体强度及结构性能。

为保证炉子整体的保温性能,防止热量的散失,在马弗与炉盖之间设置砂密封装置。

4.2炉衬为了保证炉衬既有良好的保温性能又能有一定的结构强度,炉衬采用由耐火砖及耐火保温材料组成。

即炉墙采用轻质耐火砖作耐火层,耐火保温材料填充作保温层。

炉口由于要承受炉盖的重量及一定抗冲击能力,所以炉口采用高铝重质耐火砖砌筑,且在其上面敷一层δ=25mm的硅酸铝陶瓷耐火纤维毯,以保证炉口的牢固性及保温性能。

炉底由于要承受工件的重量及一定的抗冲击能力,所以炉底采用高铝重质耐火砖砌筑而成。

井式气体渗碳炉的操作规程

井式气体渗碳炉的操作规程

井式气体渗‎碳炉的操作‎规程1、将材质相同‎、渗碳层技术‎要求相同、渗碳后热处‎理工艺方式‎相同的工件‎放在同一炉‎生产。

2、井式炉气体‎渗碳前的一‎切准备就绪‎后,再进行空炉‎升温,炉温升到6‎00~650ºC‎后,启动电扇,同时打开循‎环冷却水,当炉温达到‎800ºC‎时,即可向记内‎滴入渗碳剂‎或甲醇等裂‎解气体进行‎空炉渗碳,炉温达到渗‎碳温度后保‎温1~2h,待炉气正常‎后,方可将工件‎入炉。

3、每炉装载量‎和装料高度‎应小于设备‎规定的最大‎装载量和装‎料高度。

4、接通风扇电‎源,按工艺要求‎,把温度仪表‎指针调到渗‎碳温度,这时应注意‎炉温上下误‎差、仪表指示误‎差,对温度值进‎行修正。

5、断电后,起动炉盖打‎开炉门,料筐入炉垂‎直摆放,并立即将炉‎盖盖紧密封‎,对角拧紧螺‎栓。

6、按工艺规定‎滴入渗剂,保证升温阶‎段排气迅速‎,不生成碳黑‎,点燃排气孔‎排出气体,烧掉废气。

7、零件入炉后‎,温度下降,当温度低于‎800ºC‎时,猛滴甲醇排‎气,当温度回升‎到850º‎C以上时,除继续猛滴‎甲醇外,也可以滴入‎煤油,加速排气,使炉内氧化‎气氛中CO‎2、O2尽快排‎出炉外恢复‎还原性气氛‎。

渗碳阶段:1、炉温到达渗‎碳温度后,记下到温时‎间,改变渗碳剂‎滴量,继续保温排‎气30~45min‎,取气分析,当炉气CO‎2体积分数‎〈0.5%时,即进入渗碳‎阶段,改变渗剂滴‎量,关小排气孔‎,使燃烧火焰‎长度达10‎0~150mm‎,燃烧火焰呈‎亮黄色,无明亮火星‎迸出,打开U型压‎力计,使炉压控制‎在250~400Pa‎。

2、从外试样孔‎放入两枚外‎试样,外试样放入‎深度一般离‎炉100~200mm‎,外试棒孔应‎用石棉绳塞‎紧,以防漏气和‎散热。

3、每隔15m‎i n检查一‎次炉温、炉压用表校‎对滴剂滴量‎。

波动范围不‎得超过规定‎值的±5滴/min,同时对渗碳‎气氛进行分‎析,并严控气氛‎中的CO2‎、H2O、O2值。

RJJ-75-9TG井式气体渗碳炉工艺渗碳软件的应用

RJJ-75-9TG井式气体渗碳炉工艺渗碳软件的应用

f u na r c e c o n r t o l s  ̄t e m, t h e e n i t r e c o mp u t e r a n a l o g c o n ro t l he t wh o l e p r o c e s s o f c a r b u r i z i n g p r o c e s s nd a t i me t r a c k i n g nd a d y n a mi c c o r r e c i t o n i f e l d d e v i c e p a r a me t e r s . I mp r o v e p r o d u c t q u a l i t y c a r b u r i z i n g , e n s u r i n g h o me ma d e p i e c e s Ha n d e wi t h i n t wo t o t h r e e y e a r s t o r e a c h he t i n t e na r t i o n a l e x p o r t s t a n d a r d s . Ke y wo r d s : HT8 0 0 2 AC Ca r b u r i z i n g p r o c e s s s o f t wa r e ; Ca r b o n p o t e n t i a l c o n t r o l d e v i c e ; Ox y g e n p r o b e
汉 德 公 司 桥 五 厂 化 学 班 在 原 有 的 2台 7 5 KW 井 式气 体 渗 1 . 1 电气控制柜布局 图 ( 改造前 )
碳 电阻 炉 的基 础 上 , 改造 电气控 制 柜 和 炉 盖 总成 ,增 加 HT8 0 0 2 AC工 艺 渗碳 软 件 ,在 改造 后 的炉 盖 上新 增 氧 探 头 1 支 ,实 现 了工 艺渗 碳 软 件 对化 学 渗 碳 过程 的全 过 程 控 制和 参数 变 化 的 记录 追 溯 ,提供 了产 品 返 工 的有 用 数 据 。在 实际的生产运行 过程 中,完成 了销 、滚轮轴等零件 的 渗碳 +淬火工序 ,提高 了产 品加工在线 的控制 能力 ,降低 了 废品损失 ,减轻 了不 同操作加工人带来 的人为操作 误差因素 对产品质量的影响 。 1 . 2 存在问题 早期运行使用 的井式气体渗碳炉 电气控制柜 ,主要 由 2

可控温井式渗碳炉

可控温井式渗碳炉

专利名称:可控温井式渗碳炉专利类型:实用新型专利
发明人:孙坚
申请号:CN202121950923.5申请日:20210819
公开号:CN215725097U
公开日:
20220201
专利内容由知识产权出版社提供
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可控温井式渗碳炉,包括炉壳和固定板,所述炉壳内设置有炉衬,所述炉衬上设置有多个燕尾形插槽,所述燕尾形插槽上插设有加热元件,所述炉壳上设置有盖板,所述盖板与炉壳之间设置有转轴并通过转轴进行连接;本实用新型结构设计合理,使用方便,能够根据实际生产需求调整炉内的温度,从而提高了井式渗碳炉的使用灵活性。

申请人:江阴凯鑫装备科技有限公司
地址:214400 江苏省无锡市江阴市南闸街道开锦路21号
国籍:CN
代理机构:江阴市永兴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代理人:彭春艳
更多信息请下载全文后查看。

大型井式渗碳炉井式气体氮化炉

大型井式渗碳炉井式气体氮化炉
180
3
1200
φ1300×8000
3370×3250×10780
22
10000
井式气体渗碳电阻炉
RQ3-25-9
25
180
3
950
φ300×450
1950×1410×2100
1.6
50
供低碳钢机件或工具的气体渗碳,并可代替氰监化处理用。
RQ3-25-9
35
180
3
950
φ300×600
1950×1410×2230
RJ-60-6
60
180
3
650
φ700×900
1970×1670×2270
4.2
600
RJ-75-6
75
180
3
650
φ800×1200
2070×1770×2570
5.2
800
RJ-160-6
160
180
3
650
φ1200×2000
2470×2170×3500
7.1
1600
650
φ650×6000
2150×1800×8500
9
3000
井式蒸气发兰炉
RJ-35-6
35
180
3
650
φ450×650
1350×1600×2130
3.2
200
供高速钢刀具和工模夹具硅钢片,粉末冶金等蒸气处理用。
RJ-50-6
50
180
3
650
φ600×800
1820×1570×2170
3.8
400
3
1200
φ1000×1200
2300×2200×2285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大型井式渗碳炉的技术特点众网友原创对高档井式渗碳炉、氮化炉来说,国外品牌有:德国德固萨,德国IVA,奥地利AICHELIN,美国索菲斯。

国内品牌有:无锡天龙、北京建通、西安民生、北京机电所。

这些厂家最大的差距还是在控制部分。

现俺们将在论坛里的资料整理汇总一下。

(未注明出处,请各位大侠见谅)大型井式渗碳炉炉型集中了各种先进技术,采用低蓄热隔热材料,合理的结构设计防止热变形,可以严格按照设定的温度曲线进行热处理工艺。

根据客户要求该设备还可安装间接冷却装置。

供货范围包括各种附加装置,如供气控制系统,淬火槽(油,水,盐)及清洗设备。

控制系统配备可编程控制器,可灵活编制热处理工艺程序。

设计加热炉时应用计算机模拟技术对不同设计方案进行研究。

通过对加热炉的温度场的模拟,可以讨论不同设计方案对温度均匀性和节能的效果,有助于发现设计上不合理的地方。

1、炉盖:炉面板采用多道循环水冷套做加强筋,并采用等强度设计,类似“机翼”,充分留出膨胀空间,有效解决炉面板变形。

还可以在保证气氛均匀到前提下,尽量减少风机等重量,减轻炉盖面板厚度。

采用计算机模拟技术分别是对大型井式渗碳炉的炉盖包裹隔热层和无隔热层设计的炉顶部分的温度场模拟。

结果显示,有隔热层炉盖顶部温度均匀且温度低,这将减少散热;炉盖底部温度较均匀且较高,显然有利于炉内温度场的均匀性。

而未包裹隔热层设计,炉盖顶部温度均匀性不好,且局部温度很高,这势必增加对外散热;底部温度不均匀,也会导致增加炉内温度场的不均匀性。

由此在设计时,应选用炉盖绝热包技术,绝热包采用硅酸铝纤维折叠块材料整体成形,考虑到非金属材料对气氛的影响,在选择材料时尽可能选择高纯硅酸铝纤维材料,从而解决了保温包变形难题。

炉盖其封密法兰为水冷式结构;并在炉盖上装有升降用导向装置,自动式炉盖升降和平移或旋转结构。

2、窜动式导风罩炉盖下面设有导风罩,导风罩上有导风板,导流筒上也设有导风板,且与炉底座上的导风板形成炉内气氛的循环系统,使炉气在导流筒,马弗罐之间形成定向流动,增强对流换热,使炉内渗碳气氛均匀性达到±0.05c%范围之内,同时使炉温均匀性达到±5 ℃范围内。

根据技术调研,大型井式气体渗碳炉离心风机下面的导风罩尽管有许多吊杆悬挂,但是3~4 米的大直径挡风盖在长期920~ 940℃的情况下,挡风盖在自重下发生高温蠕变,即使是进口的炉子,其挡风盖也可能呈现出雨伞状的波浪形变形,这种变形与导风桶之间产生了圆周分布的圆弧状间隙,从而导致了在导风桶内的炉气被导风桶外的气流负压吸出,这一部分炉气因得不到富碳气氛的补充而发生了气氛的不均匀性,这种炉气不均匀状况是不能忽视的。

根据这样的状况,在挡风板外圆上加了竖筋结构,并在吊杆与挡风盖之间做成能上下窜动的滑动配合,使挡风盖牢牢地扣在导风桶上,这样挡风盖在导风桶的支承下,既保证了炉气的密闭性,又不会发生波浪形的荷叶边式的变形。

按此方式设计后,经过实际运行实践证明,这种设计结构是成功的。

3、半悬挂式导风桶为了保证炉气的充分有规律循环,导风桶是必不可少的结构。

通过研究有、无导风桶的炉体垂直截面的流场的速度云图,从速度分布情况可以看到,有导风桶情况下在齿轮周围气体的流动速度较高;而无导风桶情况下齿轮周围的气体流动速度较低,尤其是下部的齿轮周边的气体流动速度很小。

模拟结果显示,导风桶的使用可以明显增加齿轮周围气体流动强度,改善渗碳气氛分布效果;而没有导风桶,即使用三个风机,情况也不乐观。

从研究中还有一个启示值得关注,在大齿轮轮辐上的孔的位置,气体流速非常大,而此处通常并不需要渗碳,如果在装夹时把它们盖住,将有利于提高齿轮齿圈处的气体流速。

在离心式风机的作用下,迫使炉气在导流罩的上方均匀地吹向电炉的两侧,再沿导流桶向下流动并从其底部进入工作区。

工件的外圆柱面与导流桶的内壁之间构成一气流通道,冲刷齿面的气流在此处的流速达到约5~6m/s,有利于齿面的渗碳。

由于气流对炉膛中轴线对称,因而在360°的圆周上气流是均匀的,从而保证了齿面渗碳的均匀性。

由于我们讨论的炉型属大型井式炉,导风桶直径较大,因此既要防止长期高温状况下的圆周变形又要防止自身重量而发生的高温蠕变引起的下塌现象,因此本炉设计了在圆周方向多点支承悬挂导风桶,多点支承可防止圆周的变形;导风桶在加热时受热伸长,在渗碳温度下,其伸长到刚好与炉底支承架相接触,因此导风桶既有悬挂力,又有支撑力,特称其为半悬挂式结构,事实证明这是防止导风桶热变形的有效好方法。

4、无底马弗结构小型井式气体渗碳炉往往会发生炉罐因热膨胀密封刀脱离砂封槽的情况,针对这情况,采用无底马弗的结构形式来消除热胀冷缩对炉口的影响,密封炉罐采用无底式密封筒结构,适合非常重的负载或大直径的工件,大型工件摆放在直接安装于炉基的底座上。

密封筒与炉子成为一体,微量下伸入到水冷却的油密封中,使得密封筒起到有效的密封作用,随时保持热处理气氛于良好的工作状态。

2M以下的用波纹状、底收口等措施,能有效果,但2M以上很难作到,特别是带快冷的,百分百变。

炉罐和导流筒采用波纹马弗柔性联接和刚性设计,马弗筒身滚轧成波纹状,悬浮吊挂和支撑有效地结合,这些措施较好地控制了马弗罐及导流筒的变形难题。

导流筒带有旋转导流筋板,及增加热强度又有利于热风循环。

底座带有马弗密封用油槽;同时必须注意的是因为无底马弗,炉底台是用耐火材料砌筑而成,因此炉底砖必须采用抗渗碳砖和抗渗泥浆砌筑。

油封型炉底设计虽然在结构上带来一定的好处外,但就对温度场还是存在不利的地方,其炉底外侧温度较高,散热相对将比较严重。

相对传统的有底炉罐设计结构,从温度场分布看,炉底外侧温度较低,有利于炉内温度的均匀和节约能源。

5、安全系统炉盖上设有保压阀和废气排放燃烧、火焰监测装置;6、风机为保证大型工件的渗碳质量,除了温度均匀性是一个重要的考量外,渗碳气氛的均匀性也是一个主要的因素,因此有必要对渗碳炉内渗碳气氛的分布情况加以研究。

应用流场动力学(CFD)的分析方法对大型井式渗碳炉不同设计方案下流场分布进行了求解,将不同方案下的气氛流通情况作了对比,为炉体以及装料盘的设计提供了参考。

本炉选用的循环风机由水冷密封式变频电机驱动。

所有电缆和气体管路可以按照要求迅速地连接和拆开。

风叶采用铸造工艺生产,风机不易变形,长期使用,不会破坏风机动平衡。

我们还分别对单风机、三风机的炉体设计进行了模拟,在有导风桶情况下的,通过对单风机和多风机垂直截面图的速度云图分析。

从速度的分布来看,炉体采多风机设计方案时,相对单风机来讲,仅在齿轮轮辐部孔的部位的气体流动速度有较明显的提高,而齿轮齿部的气体流动速度基本没有大的变化。

而齿轮渗碳部分主要为齿部,所以多风机的设计方案的改善作用不明显。

7、炉衬用轻质隔热砖和高强度抗渗碳耐火砖、陶瓷纤维砌成。

8、加热元件电加热元件是用优选镍铬合金材料制成的电阻带,采用耐热钢挂钩与耐热陶磁砖结合悬挂在炉壁上(离开炉壁),下排采用耐热陶磁螺钉隔离,这安装方法比仅使用陶磁螺钉或采用陶磁挂钩的方法更加可靠,使用寿命更长。

爱协林系(包括天龙、建通)采用挂丝砖和磁管,支撑电阻丝;民生采用陶磁螺钉旋入纤维块;IVA听说是采用陶瓷挂钩结合陶磁螺钉定位电阻带技术。

也可采用辐射管加热,如要求快冷,直接从辐射管通入空气。

9、快冷供排风系统由送风机、电动翻板阀和高温引风机组成。

10、温度控制温度测量、调节、控制系统由热电偶、丹尼赫或Demig智能仪表,记录仪、可控硅等组成。

炉体分成多区由带调功器的可控硅进行PID控制。

利用智能仪实现罐内主控、罐外辅控的联控方式,从而反映了工艺温度的准确性,减少人为估算误差。

长久以来,国内生产的井式气体渗碳炉均是采用炉外控温的方式实现对炉内温度的控制。

而在欧洲,早在20世纪80年代就已经大量运用了一种更为合理的温度控制方式,即炉内主控方式。

通过对炉内主控方式与炉外控温方式的研究,可以说明实现炉内主控对深层渗碳时渗碳质量的影响的程度。

炉内主控是指通过合理的数学模型,以炉盖热电偶检测到的温度与目标温度之间的差值来实现对各个加热区的功率自动调节,从而控制炉膛温度的一种温度控制方式。

这种控制方式的优点是可以更精确地控制炉膛温度,减小炉温的偏差,并可以显著提高炉温的可靠性。

以往的观点认为,当达到热平衡后,炉膛内外存在着一个固定的温差,根据这个观点,采用炉外控温的方式。

当炉膛外的温度为一个定值的时候,炉膛内的温度也应该是个定值。

例如,假设炉膛内外的偏差ΔT为20℃,我们要在930℃(即T内=930℃)渗碳时,只需要控制炉外的温度(T外)为950℃即可。

但这种观点是不切实际的。

实践证明,炉膛内外的温差是随着保温时间的延长而不断变化着的,根据这种推论,我们可以预知,随着保温时间的推移,炉内外的温差在不断地变化着,控制炉外的温度已无法保证炉内温度的偏差在工艺要求的范围内。

因此,可能造成渗碳时炉温过高,奥氏体晶粒长大,工件淬火后马氏体组织粗大,从而影响工件的性能。

炉内控温是对炉盖热电偶检测到的温度与加热区热电偶检测到的温度之间的差值直接进行控制,所以不存在随保温时间的延长发生变化而影响对炉内温度偏差的控制。

采用炉盖主控方式控制炉温的另一个优点就是能显著提高设备运行过程中的可靠性。

这主要表现在:当某个加热区的热电偶有较大偏差或损坏时,可以通过仪表显示的各个加热区与主控热电偶之间的温度偏差而直接来判断。

而对于炉外控温,常常需要在校温或根据升温速度的快慢等现象来判断,这不但需要丰富的实践经验,而且不能做到及时发现问题。

根据国外的先进经验,某公司的设备采用了炉内主控的方式控制炉温,经调试检测,效果明显。

下面附表是该公司采用不同控温方式的两台同类型设备的调试数据。

从表中不难看出,采用炉内控制方式的设备,其炉内温度和工艺要求的温度相差无几,并和保温时间长短无关,温度偏差基本上控制在±3℃;而采用炉外控温方式的设备,当保温时间足句多长以后,随着ΔT的不断减小,炉内温度与工艺要求温度的偏差越来越大。

同时,我们从上表中也可以看出,随着保温时间的延长,炉膛内的温度越来越接近加热区设定温度。

因此,采用炉外摔温时,似没使刚930℃渗碳(即工艺温度为930℃),常常设定温度为930℃(即加热区温度为930℃)。

这种情况可能导致的结果是,炉膛内的温度在很长时间内均处在930℃以下,而只有当时间足够长以后,随着ΔT的减小,炉内温度才趋向于工艺温度。

这在实际生产中主要表现为:①渗碳温度偏低,导致渗碳速度偏慢,不利于深层渗碳。

②温度偏差较大,渗碳速度可控性差,最终导致渗碳层深偏差大。

对大型井式炉,各家出了在使用寿命、维修成本、安全性能等方面加大投入外,最关键的是对技术控制的研究。

比方说,控制精度、温度均匀性、在线扩散、非马氏体等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