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代四大奇书是什么
浅谈明代小说四大奇书叙事结构
![浅谈明代小说四大奇书叙事结构](https://img.taocdn.com/s3/m/74def5f26e1aff00bed5b9f3f90f76c661374ca4.png)
浅谈明代小说四大奇书叙事结构浅析明代小说四大奇书叙事结构——中点的分界线及四分之三的高潮产生于元末明初的《三国演义》和《水浒传》,产生于明中后叶的《西游记》以及明末出现的《金瓶梅》被并称为明代小说的四大奇书。
从内容上来看,《三国演义》的叙事指《水浒传》的叙事指向是北宋时期的江湖草莽;《西游记》借唐朝背景着构建一个人神魔共融的意象世界;《金瓶梅》则体现为一种即时性的世情叙事。
因此无论是从产生的时间还是从叙事内容来看,这四大小说共同出现在明朝似乎是一个偶然现象,长期以来学界对它们的研究也是分而论之。
但四大奇书在叙事结构上有着一定的内在联系,这使得四本小说可以作为一个整体研究。
纵观四大奇书的结构篇幅,值得注意的是,其实在《三国演义》中已经形成了一种引人注目的中国小说结构的通用模式,即小说随着情节的发展的各个阶段逐渐聚集各股势力,一步步展开写诗境界,到文本的中点前后越过一条分界线,并在本文三分之二或四分之三处左右进入故事的最高潮;此后这一进程就发生逆转,注意力移向舞台的拆除和主要演员的退场。
《三国演义》目前通行版本为120回,恰好在49回和50回的“赤壁之战”作为《三国演义》情节高潮分界线将整部小说分成了两大单元,第一大单元即赤壁之战前部分,按照叙述内容又可以分割成董部分、吕布部分、曹操部分、刘备部分和诸葛亮部分这样五大部分。
或许有人觉得该事件在故事中的位置在某种程度上是历史记载的既定年代顺序造成的,但比较一下《金瓶梅》和《西游记》特别突出50回的做法就不得不让人联想到这一做法是取材于《三国演义》的结构划分了。
处于近文章四分之三的78回的曹操之死标志着它是一个阶段的重心,一些主要人物在这个阶段里相继死去:关羽在77回,张飞在81回,刘备在85回。
虽然诸葛亮继续在三国的舞台上活跃并在一定程度上主宰着舞台达20回之久,但他在104回去世之后也留下了长约15回的一段让一些次要人物把戏演完。
《水浒传》情节布局乍看之下曲折而松散,但实际上这部作品却“有着某种不可侵犯的结构完整性”——故事的叙述焦点依次变动,先是循着一个主人公的经历一路写去,直到碰上了另外一位主人公,于是故事就沿着后者冒险经历的新路线发展。
古代文学复习资料-明清
![古代文学复习资料-明清](https://img.taocdn.com/s3/m/9070cec616fc700aba68fc0a.png)
古代文学复习资料一、填空明代部分1、明朝“开国文臣之首”宋濂。
2、“明代四大奇书”:《三国演义》(罗贯中)、《金瓶梅》、《西游记》、《水浒传》。
3、《三国演义》虚与实的结合:“七分事实,三分虚构。
”4、《水浒传》从文字的详略、描写的细密来分,有繁本和简本。
繁本有71回本、100回本、120回本三种;简本有103回本、110回本、115回本、124回本等;简本中也有120回本和不分卷本。
现存较早而完整的简本《水浒志传评林》。
《水浒传》是白话语体成熟的标志。
明末金圣叹将120回本“腰斩”成70回本。
5、“吴中四杰”:高启、杨基、张羽、徐贲。
均为吴人。
6、茶陵派代表:李东阳。
7、前七子:李梦阳、何景明、王九思、边贡、康海、徐祯卿、王廷相。
8、【9、后七子:李攀龙、王世贞、谢榛、吴国伦、宗臣、徐中行、梁有誉。
10、唐宋派代表:王慎中、唐顺之、茅坤、归有光。
11、茅坤的《唐宋八大家文钞》采录韩愈、柳宗元、欧阳修、苏洵、苏轼、苏辙、曾巩、王安石八家之文,将上述唐宋古文名家标榜为效法的“正统”。
12、标志了明代戏剧的最高水平:徐渭《四声猿》——《狂鼓史》、《玉禅师》、《雌木兰》、《女状元》。
13、明代中期三大传奇:李开先《宝剑记》、梁辰鱼《浣纱记》、王世贞《鸣凤记》。
14、四大声腔:昆山、弋阳、海盐、余姚。
15、梁辰鱼《浣纱记》是第一部用改革后的昆山腔谱曲并演出的传奇剧本。
16、汤显祖的《临川四梦》:《紫钗记》、《牡丹亭》、《南柯记》、《邯郸记》。
17、《牡丹亭》是一部兼悲剧、喜剧、趣剧和闹剧因素于一体的复合戏。
戏曲风格悲喜交融。
18、《金瓶梅》是中国第一部文人独立创作的白话长篇小说。
19、]20、《西游记》的来源:玄奘口述,门徒辨机辑录《大唐西域记》。
21、冯梦龙“三言”:《喻世明言》、《警世通言》和《醒世恒言》。
22、凌濛初“两拍”:拟话本小说集《初刻拍案惊奇》和《二刻拍案惊奇》的合称。
23、至明末,有署“姑苏抱瓮老人”从中选取40种成《今古奇观》,后三百年中,它就成为一部流传最广的白话短篇小说的选本。
明代四大奇书名词解释
![明代四大奇书名词解释](https://img.taocdn.com/s3/m/48a873e5250c844769eae009581b6bd97e19bc55.png)
明代四大奇书名词解释
明代“四大奇书”即《三国演义》《水浒传》《西游记》《金瓶梅》。
1.罗贯中与《三国演义》
《三国演义》是我国第一部长篇历史小说,描写了起自黄巾农民起义、终于西晋统一的近百年的历史。
它是我国章回小说的开山之作,在思想和艺术上都成为我国历史小说的楷模,在人们的社会生活和文学活动中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2.施耐庵与《水浒传》
《水浒传》是一部英雄传奇小说,取材于北宋末年宋江起义的故事,在史实的基础上,结合民间传说、民间通俗文学,再经过作者的加工、敷演而成的。
3.吴承恩与《西游记》
《西游记》是一部杰出的浪漫主义神话小说,它既是吴承恩天才的创作,也是吴承恩对历来西游故事的总结。
这部小说神幻奇异的外表下,蕴涵着作者对当时黑暗社会的讽刺与批判,歌颂了人类为争取自由、向往美好境界而勇敢探索的精神。
4.兰陵笑笑生与《金瓶梅》
《金瓶梅》是中国古代小说史上一部奇书,是中国文学史上第一部由文人独立创作的长篇小说。
《金瓶梅》在中国小说史上是一部具有划时代意义的作品,在艺术表现手法上也取得了突出的成就。
《金瓶梅》的弊病在于毫无节制的性描写,这是阅读时应加以批判的。
文学常识:明代四大奇书
![文学常识:明代四大奇书](https://img.taocdn.com/s3/m/15a109004a73f242336c1eb91a37f111f0850d55.png)
文学常识:明代四大奇书人们通常把《三国演义》、《水浒传》、《西游记》和《金瓶梅》称为中国古代小说的“四大奇书”。
以下是小编搜索整理一篇文学常识:明代四大奇书,欢迎大家阅读!明末著名通俗文学家冯梦龙曾把明代的四部小说《三国演义》《水浒传》《西游记》《金瓶梅》合称为“四大奇书”。
“四大奇书”也称“明代四大长篇小说”。
所谓“奇”者,不仅指它内容或艺术的新奇,还包含着对它们所取得的创造性成就的肯定。
“四大奇书”分别开创了历史演义传统、英雄传奇传统、神魔小说传统、世情小说传统,代表了中国古大章回小说的四大类型.中国明代四大奇书《三国演义》《水浒传》《西游记》《金瓶梅》,又称“明代四大长篇小说”,这四部书是明代文学中最出色的四部小说。
“四大奇书”说法的流行与明代中后期的资本主义萌芽、市民文化勃兴、传统儒家经典遭到怀疑、大众文化需要确立自身经典的社会文化背景相关联,与通俗小说成为大众的主要文化消费对象、通俗文学对大众精神生活和文化生活产生重大影响的社会现实相关联。
因此,“四大奇书”的命名具有深刻的文化意义。
开辟历史演义传统的《三国演义》:《三国演义》全称《三国志通俗演义》(英文名:The romance of Three Kingdoms),是中国古代第一部长篇章回小说,为四大名著之一,是历史演义小说的经典之作。
小说文不甚深,言不甚俗,简洁明快,气势充沛,描写了公元3世纪以曹操、刘备、孙权为首的魏、蜀、吴三个政治、军事集团之间的矛盾和斗争。
在广阔的社会历史背景上,展示出那个时代尖锐复杂又极具特色的政治军事冲突,在政治、军事谋略方面,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开辟英雄传奇传统的《水浒传》:《水浒传》全称《忠义水浒传》,是第一部描写农民起义的小说。
全书围绕“xx”这一线索展开情节,表现了一群不堪暴政欺压的“好汉”揭竿而起,聚义水泊梁山,直至接受招安致使起义失败的全过程。
小说充分肯定了被封建统治者视为“盗贼草寇”的起义农民,深刻揭露了上至皇帝和朝廷大臣,下至地方官吏的昏庸无能、横行霸道,致使民不聊生,尖锐的阶级矛盾逐渐加深的社会现实,说明了社会的黑暗和腐朽才是农民起义的社会根源。
明代四大奇书
![明代四大奇书](https://img.taocdn.com/s3/m/fbaa40f9f61fb7360b4c657c.png)
明代四大奇书摆渡者H明末著名通俗文学家冯梦龙曾把明代的四部小说《三国演义》《水浒传》《西游记》《金瓶梅》合称为“四大奇书”。
“四大奇书”也称“明代四大长篇小说”。
所谓“奇”者,不仅指它内容或艺术的新奇,还包含着对它们所取得的创造性成就的肯定。
“四大奇书”分别开创了历史演义传统、英雄传奇传统、神魔小说传统、世情小说传统,代表了中国古大章回小说的四大类型.中国明代四大奇书《三国演义》《水浒传》《西游记》《金瓶梅》,又称“明代四大长篇小说”,这四部书是明代文学中最出色的四部小说。
“四大奇书”说法的流行与明代中后期的资本主义萌芽、市民文化勃兴、传统儒家经典遭到怀疑、大众文化需要确立自身经典的社会文化背景相关联,与通俗小说成为大众的主要文化消费对象、通俗文学对大众精神生活和文化生活产生重大影响的社会现实相关联。
因此,“四大奇书”的命名具有深刻的文化意义。
开辟历史演义传统的《三国演义》:《三国演义》全称《三国志通俗演义》(英文名:The romance of Three Kingdoms),是中国古代第一部长篇章回小说,为四大名著之一,是历史演义小说的经典之作。
小说文不甚深,言不甚俗,简洁明快,气势充沛,描写了公元3世纪以曹操、刘备、孙权为首的魏、蜀、吴三个政治、军事集团之间的矛盾和斗争。
在广阔的社会历史背景上,展示出那个时代尖锐复杂又极具特色的政治军事冲突,在政治、军事谋略方面,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开辟英雄传奇传统的《水浒传》:《水浒传》全称《忠义水浒传》,是第一部描写农民起义的小说。
全书围绕“官逼民反”这一线索展开情节,表现了一群不堪暴政欺压的“好汉”揭竿而起,聚义水泊梁山,直至接受招安致使起义失败的全过程。
小说充分肯定了被封建统治者视为“盗贼草寇”的起义农民,深刻揭露了上至皇帝和朝廷大臣,下至地方官吏的昏庸无能、横行霸道,致使民不聊生,尖锐的阶级矛盾逐渐加深的社会现实,说明了社会的黑暗和腐朽才是农民起义的社会根源。
古人所说的“四大奇书”具体指哪四部名著?
![古人所说的“四大奇书”具体指哪四部名著?](https://img.taocdn.com/s3/m/cf54f94903020740be1e650e52ea551810a6c9ee.png)
古人所说的“四大奇书”具体指哪四部名著?“四大奇书”,指《三国演义》、《水浒传》、《西游记》和《金瓶梅》四本古典长篇小说,因为均为明代人所写,又称“明代四大奇书”。
这种说法最早由明末小说家冯梦龙提出。
所谓“奇”者,除了指内容和艺术上的新奇之外,还指这几本书对于小说体裁本身的开拓。
“四大奇书”分别开创了中国古典章回小说的历史演义传统、英雄传奇传统、神魔小说传统、世情小说传统四大传统。
《三国演义》写于明初,由罗贯中在民间传说和有关话本、戏曲的基础上写成,是中国第一部长篇章回体小说。
小说文不甚深,言不甚俗,气势雄浑,娓娓道来。
《水浒传》也是创作于明初,作者施耐庵。
同《三国演义》一样,它也是在民间故事和话本、戏曲基础上创作而成。
《水浒传》是中国第一部描写农民起义的小说,全书围绕“官逼民反”这一线索展开情节,讲述了政治上一个永久的话题——合法政权体制内的反叛者与政权的关系。
该小说被清代著名文学评论家金圣叹评为“六才子书”之中的“第五才子书”,并被其从一百回删减至七十回。
《西游记》先是由许多民间艺人口头创作,在嘉靖年间,由吴承恩最后完成。
它是中国最优秀的神话小说作品,书中借助唐朝僧人玄奘法师西天取经的故事,融佛道于一炉,幻想出了一个超自然的世界。
《金瓶梅》不同于前面三部的集体创作,是中国第一部文人独创的长篇小说,成书时间大约在明万历年间。
作者署名兰陵笑笑生,至今不知究竟为何人。
《金瓶梅》的题材由《水浒传》中“武松杀嫂”一段故事演化而来,是第一本将目光投向市井小人物的小说。
《金瓶梅》对后世小说产生了非常大的影响,《红梦楼》就明显地受到它的影响。
因其淫秽内容太多,成为明清以来历代禁书。
知识链接六才子书明末清初著名文学品评家金圣叹将他所推崇的《庄子》、《离骚》、《史记》、杜甫的律诗、《水浒传》、《西厢记》六本书合称为“六才子书”。
金圣叹本打算对之逐一详细评论,但他后因“哭庙案”获罪被腰斩,只完成了对《西厢记》和《水浒传》的评论,“杜诗”评论只写了一部分。
什么是“明代四大奇书”
![什么是“明代四大奇书”](https://img.taocdn.com/s3/m/889078e4162ded630b1c59eef8c75fbfc77d9436.png)
什么是“明代四大奇书”明代人称《三国演义》、《水浒传》、《西游记》和《金瓶梅》为“四大奇书”。
《三国演义》诞生于元末明初,由罗贯中在民间传说和有关话本、戏曲的基础上写成。
全书始于黄巾起义,终于西晋统一,展现了公元184年到280年间的历史风云画卷。
《水浒传》创作于元末明初,相传作者为施耐庵,它也是在民间故事和话本、戏曲基础上创作而成的。
《水浒传》是第一部描写农民起义的小说,全书围绕“官逼民反”这一线索展开情节,表现了一群不堪暴政欺压的“好汉”揭竿而起,聚义水泊梁山,直至接受招安致使起义失败的全过程。
《西游记》经无数民间艺人和作者付出巨大劳动之后,于明朝中叶,由吴承恩最后完成,它是中国神话小说最优秀的作品。
《金瓶梅》是我国第一部文人独创的长篇小说,大约成书于明代万历年间,作者署名兰陵笑笑生。
《金瓶梅》的题材由《水浒传》“武松杀嫂”一段故事演化而来,全书以土豪恶霸西门庆发迹暴亡为中心情节线,多方面地描绘了上自封建最高统治机构,下至市井无赖所构成的一个鬼蜮世界。
所谓“奇”者,不仅指它内容或艺术的新奇,还包含着对它们所取得的创造性成就的肯定。
首先,“四大奇书”创始了章回小说的四种结构模式。
(1)《三国演义》开创了以时间为顺序的“线”式结构。
《三国演义》的结构以蜀汉矛盾为中心,以时间的先后为顺序来展开情节,既保证了前后发展的一贯性,又富于曲折和变化,于清晰明朗的脉络间,构成了一个古典小说中少见的,既宏伟又严密的结构。
(2)《水浒传》开创了章回小说以人物为顺序的“环”式结构。
对一、二十个性格鲜明的英雄人物的成功塑造,是这部小说具有光辉艺术生命的重要因素。
小说以人物群像来联络结构,由一个主要人物引出另一个主要人物,形成一个“环”式结构以推动整体发展。
(3)《西游记》开创了以事件为顺序的“环”式结构。
(4)《金瓶梅》首创章回小说以时间、人物、事件为顺序的“网”状结构。
其次,“四大奇书”创始了古代章回小说的四种表现模式。
明代四大奇书原文与解析
![明代四大奇书原文与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95239ded81eb6294dd88d0d233d4b14e85243e21.png)
明代四大奇书原文与解析明代四大奇书,指的是《西游记》、《红楼梦》、《水浒传》和《三国演义》。
这四部作品都是明代文学的经典之作,对中国文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下面将分别对这四部奇书的原文进行解析。
《西游记》是明代作家吴承恩创作的一部浪漫主义神魔小说,讲述了唐僧师徒四人西天取经的故事。
原文中融入了大量的神话传说和民间故事,充满着戏剧性与幻想性。
其中最著名的角色是孙悟空,他的故事和形象深入人心。
同时,小说中也反映了明代社会的一些现实问题,通过虚构的故事情节进行了隐喻和讽刺,具有较高的文学价值。
《红楼梦》是清代作家曹雪芹所著的一部章回体小说,被誉为中国古代小说的巅峰之作。
小说通过对贾、史、王、薛四大家族的描写,展现了封建社会的荣华富贵和腐败衰落。
原文中深入刻画了众多丰满的人物形象,揭示了人性的复杂性和社会的虚伪。
同时,小说也借助诗词曲赋和对古代文学的引用,展现了作者卓越的文字表达能力。
《水浒传》是明代作家施耐庵所著的一部历史长篇小说,通过对108位好汉的描写,展现了明代社会的黑暗与腐败。
原文中生动刻画了各种各样的英雄豪杰,以及他们对抗不平等和不公正的斗争。
小说以武松杀嫂、梁山泊起义等故事情节为主线,通过对人物性格和命运的塑造,展示了正义与邪恶的对决。
《三国演义》是明代作家罗贯中所著的一部历史演义小说,描绘了中国历史上三国时期的政治斗争和战争。
原文中通过对刘备、曹操、孙权等各个角色的描写,展现了他们之间的权谋和相互斗争。
小说中还融入了大量的战争描写和战略谋略,展示了古代军事力量的角逐与碰撞。
综上所述,明代四大奇书的原文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和文化内涵。
它们通过不同的题材和手法,展示了明代社会的方方面面,同时也通过虚构的故事情节进行了讽刺和批判。
这些作品不仅是文学的瑰宝,更是对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贡献。
中国古代四大奇书和六大才子书
![中国古代四大奇书和六大才子书](https://img.taocdn.com/s3/m/767eda8e50e79b89680203d8ce2f0066f533644e.png)
中国古代四大奇书和六大才子书《三国演义》《水浒传》《西游记》和《金瓶梅》是明代小说中最为出色的四部作品,这四部被称为“四大奇书”的作品现在已公认为中国文学史上之经典。
通俗小说何以在中国古代能成为经典?实与晚明以来小说评价体系的转化和文人批评家对小说文本的精细修改密切相关,有一个明显的“经典化”过程。
“经典”一词主要表现为作品在接受空间上的“广在文学领域,泛性”和传播时间上的“持续性”。
明代小说无疑以《三国演义》、《水浒传》、《西游记》和《金瓶梅》四部作品最为出色。
晚明以来,这四部作品被称之为“四大奇书”,成为明代小说之经典,在中国小说史上影响深远。
然而“四大奇书”能够成为明代小说乃至中国文学史上的经典,实与明代小说评价体系的转化和文人批评家对小说文本的精细修改密切相关,它的“经典化”过程大致经历了两个层面的鼓吹和改造。
一、评价体系的转化与小说经典之生成在中国古代,以“小道可观”看待小说由来已久,“小道”指称小说的非正统性,“可观”则有限度地承认小说的价值功能,可谓一语而成定评,深深制约了小说发展进程与价值定位,中国古代小说始终处于一个尴尬位置和可怜地位正与此相关。
这一评判小说文体的基本术语经数千年而不变,可以看成是中国古代小说评价体系中的核心内涵。
至明代,小说创作与传播空前风行,“小道可观”这一核心内涵虽然没能彻底改变,但具体到对于《三国演义》《水浒传》《西游记》和《金瓶梅》的评判,评价体系已开始有所转化,这一转化直接促成了明代小说经典之生成。
明中后期以来,随着通俗小说的盛行,文人士大夫对通俗小说加以评判,他们阅读、鉴赏、遴选,并将通俗小说置于中国文学史的发展长河中予以考察,而在这种考察中,《三国演义》《水浒传》《西游记》和《金瓶梅》脱颖而出,成了文学史上不可多得的佳作,也为后世小说的发展提供了范本。
且看史料: 周晖《金陵琐事》卷一记载李贽“好为奇论”,称汉以来“宇宙间有五大部文章”,汉是《史记》、唐是杜甫集、宋是苏东坡集、元是施耐庵《水浒传》、明是在当时享有盛名的“前七子”之首的李梦阳集。
“四大奇书”为何集中出现在明代
![“四大奇书”为何集中出现在明代](https://img.taocdn.com/s3/m/a60efb32482fb4daa58d4b60.png)
“四大奇书”为何集中出现在明代□人民日报报记者/王云峰看点中国“四大奇书” 集中出现在晚明,有其经济、文化和社会背景。
“四大奇书”的结构精致而老练,和十八、十九世纪西方长篇小说在结构上追求直线发展、叙述的连续统一性不同。
季羡林先生曾说:外国的中国学家研究中国文化、中国问题,能看到我们习而不察的事物。
美国汉学家浦安迪所著《明代小说四大奇书》在跨文化的视域中审视中国古典文学,将其和《堂吉诃德》比对研究,提出新颖独到的见解,也使此书不断再版。
晚明集中出现“奇书文体”《三国演义》、《水浒传》、《西游记》、《金瓶梅》是中国古代著名的四部长篇章回体小说,被合称为“四大奇书”。
所谓“奇”,不仅指其内容或艺术的新奇,还包含着对它们所取得的创造性成就的肯定。
“四大奇书”分别开创了历史演义传统、英雄传奇传统、神魔小说传统、世情小说传统,代表了中国古代章回体小说的四大类型。
美国汉学家浦安迪所著《明代小说四大奇书》(三联书店)认为,“四大奇书”在本质上完全不同于宋元的通俗话本,它是当时精致文化的伟大代表,是明清之际的思想史发展在艺苑里投下的影子。
浦安迪把“四大奇书”的创作期界定在明朝弘治(1488—1505年)至万历中期(1573—1619年),也就是通常所说的晚明时期。
晚明是一个商品经济急剧扩张(美洲白银大量流入我国以及白银的货币化)、思想与宗教生活走向开放(北宋以来的三教合流倾向接近完成,一种吸收了佛道两派因子的新儒学体系——心学开始占据思想领域的统治地位以及耶稣会士来华带来的西方科技)、城市文化繁荣、社会阶层的界限浮动消融的时代。
社会巨变促成了一个蓬勃多元的文化环境。
伴随经济成长而来的是教育的发展,一般民众的识字率也随之提高;而教育发展又促进了印刷文化的勃兴,为满足各种读者群的需求,刻书业倾其全力出版各样的印刷品,带来戏曲、小说、说书、笑话以及消遣性读物的日益流行。
正是在这种背景下,晚明的一些文人开始了浦安迪所言的“奇书”文体的创作。
明代四大奇书
![明代四大奇书](https://img.taocdn.com/s3/m/d95dbff9f705cc1755270997.png)
明代四大奇书明代四大奇书:《三国志通俗演义》、《水浒传》、《西游记》和《金瓶梅》为“四大奇书”。
所谓“奇”者,不仅指它内容或艺术的新奇,还包含着对它们所取得的创造性成就的肯定。
三国演义《三国演义》是中国第一部长篇章回体历史演义小说,以描写战争为主,反映了吴.蜀.魏三个政治集团之间的政治和军事斗争。
大概分为黄巾之乱、董卓之乱、群雄逐鹿、三国鼎立、三国归晋五大部分。
在广阔的背景上,上演了一幕幕波澜起伏,气势磅礴的战争场面,成功刻画了一千多个人物形象,其中曹操、刘备、孙权、诸葛亮、周瑜、关羽、张飞、[1]等等人物形象脍炙人口,不以敌我叙述方式对待各方的历实描述,对后世产生了极其深远的影响。
编者罗贯中将兵法三十六计汇融于字里行间,既有情节,也有兵法韬略。
《三国演义》反映了丰富的历史内容,人物名称、地理名称、主要事件与《三国志》基本相同。
人物性格也是在《三国志》留下的固定形象基础上,才进行再发挥,进行夸张、美化、恶搞、丑化等等。
其实这是历史演义小说的套路。
历史演义小说都是虚实相间,穿越恶搞;古今兼顾,讽古说今;一段故事,说两朝事情,一个人物,兼具两朝特点。
《三国演义》把这种艺术方法发挥得很好,一方面,既尽量地反映了真实的三国历史,照顾到读者希望了解真实历史的需要;另一方面,明朝社会肯定有与三国人物相似类型的人,所以又尽量去符合明朝社会的实际情况,根据明朝社会的实际情况对三国人物进行了一定程度的夸张、美化、恶搞、丑化等等,给予读者一些的启发或引导,照顾到读者希望增长见识,统治者希望巩固统治的需要。
从历史演义小说的创作套路可以知道,《三国演义》不但比较真实地反映了三国历史的真实面貌,还反映了许多明朝社会内容。
三国时代是迥然不同于明朝的一个时代,三国时代没有青楼和赌场,无论是官方还是民间都奉行儒家文化,宣扬仁、义、道、德、礼、信、忠、贞、孝、廉、真、善、美,是很单纯、很典型的汉文化;而宋朝、元朝和明朝有大量青楼和赌场,虽然儒家文化是官方文化,但佛教文化在统治者心中以及在社会各阶层中的影响力也很大,青楼、赌场等异域民风得以长久发展,民间实际奉行的是兼具华夏文化特点和西域文化特点的市井文化,骄、奢、淫、佚、假、丑、恶、作奸犯科、强取豪夺思想在民间可以广泛宣扬。
明代四大长篇小说之文化内涵与批判
![明代四大长篇小说之文化内涵与批判](https://img.taocdn.com/s3/m/02198ed150e2524de5187e17.png)
明代四大长篇小说之文化内涵与批判广西科技大学汉语言文学20XX级张三指导老师:李四【内容摘要】明代的四大长篇小说分别为:《三国演义》、《水浒传》、《西游记》、《金瓶梅》,这四本书在中国文化格局当中创造了异军突起的情形,小说中的叙事以及结构等方面形成了新的角度。
本文通过考究明代小说的传统与理论的基础上考究各种版本、作者与时代特征,运用修辞与结构将明代的文化背景与思想特征相连接。
这四本小说虽然素材都与当时的时代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但是却各有特点,每一本小说都代表文本的结构与人物的描述,从文学的理论出发提出争辩性的观点。
这四本小说脱胎于通俗的民间故事、说书等形式,每一位作者都着重建立一种润色的文体,除了明代作家常用的美学手法,也呈现了一种思想抱负,字里行间体现意蕴深远,所以明代四大长篇小说带有文人的色彩,展现了中国文化传统中雅俗共赏的伟大精神。
【关键词】明代;长篇小说;文化内涵;批判【Abstract】Ming's four novels are: "Three Kingdoms", "Water Margin", "Journey to the West", "Golden Lotus", these four books in Chinese culture to create a pattern in which the sudden emergence of the case, as well as the novel's narrative structure has formed a new perspective. In this paper, elegant Ming Dynasty novel based on the theory of traditional and elegant various versions, authors and characteristics of the times, the use of rhetoric and structure of the cultural background of the Ming Dynasty, is connected with the ide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which are four novels although material has one thousand times and then Wanlv contact wire, but each has its own characteristics, each represents the novel structure of the text and characters of description, from a literary theory to argue viewpoint. This four Novel Emerges popular folk tales, storytelling and other forms of Every author focuses on establishing a stylistic touches, in addition to the aesthetics of the Ming Dynasty writer commonly used techniques, but also presents an ideological vision, between the lines reflect the far-reaching implication, so with four novels in Ming literati colors, displaying traditional Chinese culture tastes great spirit.【Keywords】Ming Dynasty; novels; cultural connotations; criticism明代的四大长篇小说《三国演义》、《水浒传》、《西游记》和《金瓶梅》也被称为四大奇书,它们之所以被称为奇书是因为它们的内容、艺术上达到了一个新奇的顶峰,更包含着创造性的成就。
明代四大奇书是什么
![明代四大奇书是什么](https://img.taocdn.com/s3/m/ed3421a8e43a580216fc700abb68a98271feac02.png)
明代四大奇书是什么明代四大奇书是什么?人们通常把《三国演义》、《水浒传》、《西游记》和《金瓶梅》称为中国古代小说的“四大奇书”。
下面就是店铺给大家整理的明代四大奇书资料,希望对你有用!明代四大奇书是什么人们通常把《三国演义》、《水浒传》、《西游记》和《金瓶梅》称为中国古代小说的“四大奇书”。
这四部小说基本上代表了中国古代小说的四种类型,即历史演义小说、英雄传奇小说、神魔小说和世情小说。
历史演义的杰作《三国演义》,以历史为结构的形式,陈寿的《三国志》已为它奠定了基本框架。
作者叙说三国故事,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一国故事总与其它两国有内在的联系。
诚如毛宗岗《读三国志法》所说的:“《三国》一书,有首尾大照应,中间大关锁处”;“自首至尾,无一处可断”。
这种结构形式在西方的历史小说中是罕见的,研究者称之为绳辫式结构。
英雄传奇的典范《水浒传》,其结构形式,用金圣叹的术语,叫做“鸾胶续弦法”,即描写一个人物的经历时,与互不相识的另一个人物在特定的场合相遇,从而引出另一个人物的故事。
例如,鲁智深倒拔杨柳树引出林冲,宋江于柴荣家中一绊引出武松。
此种结构的关键,在于精心构思一个特定的场合,使一个人物故事过渡到另一个人物故事,必须自然而巧妙。
用今人的概括,《水浒传》乃是扣环式结构:一个或二三个好汉的故事叙说完毕,自然地引出另一个或二三个好汉的故事,环环相扣,最后一百零八个好汉聚义梁山。
金圣叹《读第五才子书法》总结得好:“《水浒传》一个人出来,分明便是一篇列传。
至于中间事迹,又逐段自成文字。
”神魔鬼怪小说的翘楚《西游记》,其故事情节由三个部分组成:孙悟空的出世、学艺和造反;取经缘由和唐僧来历;唐僧师徒四人的西天取经历程。
由于受原来唐僧西天取经故事题材的限制,《西游记》采用了单线发展的纵式结构。
但作者凭其高超的艺术手腕,把错综复杂、光怪陆离的内容有机地组织在一个统一、完整的巨大结构中,人们称之为珠链式结构。
人情世态小说的首创者《金瓶梅词话》,其结构特点是透过家庭看社会、人生和时代。
明代“四大奇书”之首《金瓶梅》:初看是风月,再看是沉沦的人性
![明代“四大奇书”之首《金瓶梅》:初看是风月,再看是沉沦的人性](https://img.taocdn.com/s3/m/2d0193dbdb38376baf1ffc4ffe4733687e21fc29.png)
明代“四大奇书”之首《金瓶梅》:初看是风月,再看是沉沦的人性《金瓶梅》,中国明代长篇白话世情小说,堪称是奇书。
书名颇有讲究,取三位女主人公潘金莲、李瓶儿、庞春梅名字中各一字,千百年来,对于《金瓶梅》的争论和研究从来没有停止过。
很多人谈到《金瓶梅》就是:性和欲望。
中国自古以来有句话叫:食色性也,性则色也,色则罪也,色乃生命大欲。
这样讲,也无可厚非,但是如果单纯的这样去看待这部著作,太过片面,它的艺术成就非常高。
清初文艺理论家张竹坡称《金瓶梅》为“第一奇书”。
对于金瓶梅,鲁迅非常欣赏。
曾在《中国小说史略》写道:“作者之于世情,盖诚极洞达。
同时说部,无以上之”。
毛泽东曾这样评价:“中国小说写社会历史的只有三部:《红楼梦》、《聊斋志异》、《金瓶梅》.....暴露了封建统治,揭露统治和被压迫的矛盾,也有一部分写得很细致!”因为,《金瓶梅》极具写实意义,侧面再现了当时民间社会的黑暗和腐败,朝堂权臣当道,市井上恶霸、流氓、地痞横行,具有深层次的反思。
三个女子的沉沦命运,写尽“性”和‘欲望”的梦境水花潘金莲,本是武大郎之妻,常常哀叹命运的不公,嫌弃丈夫长相丑陋粗鄙、身材矮小。
这潘金莲是清河县南门外潘裁缝的女儿,排行六姐。
她长的姿色妖娆,勾人心魄,请看书中描写:从九岁卖在王招宣府里,习学弹唱,就会描眉画眼,傅粉施朱,梳一个缠髻儿,着一件扣身衫子,做张做势,乔模乔样”。
一日,西门庆自紫石街闲游,遇上潘金莲后便一发不可收拾,西门庆面对貌美的潘金莲便魂魄都丢了。
书中描写西门庆初见潘金莲:只见她香喷喷樱桃口儿,直隆隆琼瑶鼻儿,粉浓浓红艳腮儿,娇滴滴银盆脸儿,轻袅袅花朵身儿,玉纤纤葱枝手儿,一捻捻杨柳腰儿,软浓浓粉白肚儿,窄星星尖翘脚儿。
李瓶儿,本是西门庆结交好友花子虚的妻子,在一次偶遇之后,被西门庆看上,并多次行苟且之事,花子虚最终被气死。
李瓶儿最终也嫁入西门府。
《金瓶梅》对李瓶儿有描述:月画烟描,粉妆玉琢。
俊庞儿不肥不瘦,俏身材难减难增。
明代文学试题
![明代文学试题](https://img.taocdn.com/s3/m/978c3e86f111f18583d05ae3.png)
填空:1、明代“四大奇书”是、、和。
2、《三国志演义》现存最早刊本是明嘉靖壬午年刊刻的《》。
3、《三国志演义》最突出的语言特点是“,。
”4、《水浒传》最早的名字叫《》,或叫《》。
5、《第五才子书施耐庵水浒传》有回,编者是。
6、明初诗坛上被称为“袁白燕”的诗人是。
7、“金玉其外,败絮其中”之语出自的《》一文。
8、“前七子”的代表人物是和。
9、明代戏曲主要有和两大类组成。
10、朱权除了创作杂剧外,还作有兼戏曲史和曲谱为一体的著作《》。
11、徐渭的《四声猿》包括《》、《》、《》和《》四个杂剧剧本。
12、《西游记》中最成功的篇章是,最成功的形象是。
13、《西游记》是一部经过民间长期流传,最后由编定的一部长篇小说。
14、唐僧、孙悟空、猪八戒、沙僧师徒四人取经故事在代渐趋定型。
15、作为文学作品,猪八戒首次出现实在元末明初人所作的杂剧《》中。
16、在神怪小说中,除《西游记》外,影响最大的是《》。
17、《》是我国第一部由文人独创,以日常家庭生活为主要题材的长篇小说。
署名为“”。
18、现存最早的话本小说总集是嘉靖年间洪楩编刊的《》。
19、“三言”即、和的合称,编撰者是。
20、公安派最著名的文学主张是“,”。
21、冯梦龙除了编撰“三言”外,还编辑了两部明代民歌专集《》和《》。
单项选择:1、历史小说的开山之作是()。
A、《三国志演义》B、《列国志传》C、《唐书志传通俗演义》D、《隋唐演义》2、《三国志演义》名播四海,最早传入的国家市()。
A、英国B、朝鲜C、日本D、法国3、《三国志演义》的结构是宏伟而严谨的,贯穿全书的主线是()。
A、蜀汉的兴衰B、吴蜀的矛盾斗争C、蜀魏的矛盾斗争D、吴蜀魏的矛盾斗争4、《三国志演义》中“拥刘反曹”的思想实质是()。
A、宣扬封建正统观念B、宣扬仁政,反对暴君C、歌颂统一,反对分裂。
5、按照作品内容的主要特点来分类,《水浒传》属于()一类。
A、历史演义小说B、英雄传奇小说C、神魔小说D、侠义公案小说6、杂剧《杜甫游春》的作者是()。
明代四大奇书中的神鬼奇幻与道教思想
![明代四大奇书中的神鬼奇幻与道教思想](https://img.taocdn.com/s3/m/02b90b440640be1e650e52ea551810a6f524c8af.png)
明代四大奇书中的神鬼奇幻与道教思想1. 引言1.1 概述明代是中国历史上一个辉煌的文化时期,文学艺术也达到了巅峰。
其中,明代四大奇书以其独特的魅力吸引了广大读者,成为后世不可忽视的重要作品。
这些奇书包括《封神演义》、《聊斋志异》、《西游记》和《水浒传》,它们不仅在情节和人物塑造上令人着迷,同时还融入了丰富多彩的神鬼奇幻元素和道教思想。
1.2 文章结构本文将首先对明代四大奇书进行概述,简要介绍每部作品的背景和主要内容。
接着,将重点探讨其中存在的神鬼奇幻元素,并分析其描绘与形象塑造、创新手法以及魔法、法术和仙侠世界的构建与描述。
然后,我们将探讨道教思想对于这些作品的影响,包括道教宇宙观在作品中的展示、道德经思想在人物形象和情节发展中的体现以及道家修炼方式对人物成长和故事发展的影响。
最后,我们将总结神鬼奇幻与道教思想的关系及其意义,评价明代四大奇书对文学的影响,并展望未来神鬼奇幻文学中道教元素的运用。
1.3 目的通过分析明代四大奇书中的神鬼奇幻与道教思想,本文旨在探究这些作品在当时社会背景下创作背后的深层含义,并研究它们对于明代文学和后世作品的影响。
希望通过这样一篇详细而系统的长文,读者可以更好地理解明代四大奇书中所蕴含的神秘与智慧,同时也能够对中国古代文学及其文化传统有更深入的认识。
2. 明代四大奇书概述:2.1 四大奇书介绍:明代是中国文学史上一个辉煌的时期,其中最为著名的便是明代四大奇书。
这四部作品分别是《聊斋志异》、《金瓶梅》、《水浒传》和《西游记》。
它们不仅在当时风靡一时,而且对后世文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首先,《聊斋志异》是清代蒲松龄创作的一部收集了各种幽灵鬼怪、灵异事件的奇书。
这本小说以其生动有趣、诙谐幽默的笔调赢得了广泛的读者群体。
故事情节包含了许多与神鬼有关的元素,如妖魔鬼怪、灵异事件等。
其次,《金瓶梅》是明代兰陵笑笑生创作的一部描写官场生活和私欲纷争的长篇小说。
即使在今天,《金瓶梅》仍然因其真实而细腻地描绘了人性弱点和社会阴暗面而备受关注。
四大名著资料整理
![四大名著资料整理](https://img.taocdn.com/s3/m/65601a390622192e453610661ed9ad51f01d54c4.png)
明代四大奇书:金圣叹最早提出“明代四大奇书”的说法,这四大奇书是:三国演义、水浒传、西游记和金瓶梅;四大名著:后来,曹雪芹创作红楼梦,顶替了金瓶梅的位置,就把三国演义、水浒传、西游记和红楼梦合称为“四大名著”;三国演义,全名三国志通俗演义,也称为三国志演义;三国,指东汉末年的魏国、蜀国、吴国;演义则是长篇小说的一种体裁,它由史话本发展而来,是根据史传,并经过艺术加工而成;三国演义不仅是我国章回小说的开山之作,也是我国古代历史演义中成就最高、影响最大的一部作品;三国时代是一个风云变幻、激烈动荡的时代,又是一个英雄辈出、“武勇智术、瑰伟动人”的时代;有关三国的故事,早在三国后期就开始流传,隋唐时代传播益盛,到宋代更是喧腾众口、深入民间;元代刊行的全相三国志平活,为三国演义的创作奠定了基础;罗贯中在吸取前代丰富遗产的基础上加工、再创作,写出了这部“七分实事,三分虚构”的长篇小说;罗贯中,名本,号湖海散人,太原人;他由元入明,是著名的通俗小说家;有关罗贯中生平的史料极少,据传他“有志图王”,是个有政治抱负的人;他多才多艺,但主要成就是在小说方面;除三国演义外,他还写过隋唐志传、三遂平妖传等小说;相传他还参与过水浒传的写作;三国演义一百二十回,描写的是魏、蜀、吴三国的兴亡史;故事起自汉末黄巾起义,止于西晋统一,其间共九十六年;小说开篇写汉末昏君无道,民不聊生,激起了黄巾起义;在镇压农民起义的过程中,各路军阀拥兵自立,互相混战;先是十七路诸侯联合讨伐董卓;董卓被杀后,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削平北方,进兵江南;孙权、刘备联合抗曹,在赤壁击败曹操,从此天下三分;此后三国互有战争,各有胜负;由于成书过程的复杂性等原因,三国演义的思想内容十分复杂;概而言之,小说表现了渴求和平统一,反对战乱分裂的思想;反映了老百姓拥护仁君、反对暴君的愿望;此外还宣扬了“忠义”观念;三国演义真实地描写了战乱和分裂给人民带来的苦难,而通过这种描写所表现出来的对和平与统一的渴望,便成为它的一个主要思想;三国演义调和忠义、宣扬忠义;刘备、关羽、张飞桃园结义所体现的义气,打动了一代又一代的读者;这种“义”,表现了广大人民扶危救困、互相帮助的精神,但它又常以个人恩怨为行为准则,因而具有两面性;像关羽的华容道义释曹操,实际是认敌为友,把个人恩怨放在整体利益之上,并不足取;三国演义的艺术成就是多方面的;善于描写战争是它的独特成就;全书写了大大小小的一系列战争;作者不但深悉统治集团的政治矛盾和利害冲突,重视不同思想性格的人物在战争过程中的作用;而且也通晓军事艺术,熟知奇谋异策,因而能够用他的生花妙笔,把战争场景写得千姿百态,各具特色,毫无雷同之处;第四十二回到第五十回的赤壁之战,最为精彩;在八回书里,作者不仅巧妙地组织了舌战群儒、智激周瑜、蒋于盗书等引人入胜的情节,错综复杂地表现了交战双方的斗争和周瑜、孔明之间的内部矛盾,而且在紧张的斗争中,还用抒情的笔调巧插闲曲,点染了孔明草船借箭、庞统挑灯夜读、曹操横槊赋诗等情节,从而使一场大战显得更加波澜壮阔,气象万千;此外如官渡之战等战役,都写得十分出色;总之,三国演义描绘战争的高超艺术,不仅在中国文学史上,就是在世界文学史上也是相当杰出的;三国演义通过记叙惊心动魄的军事和政治斗争,运用夸张、对比、烘托、渲染等艺术手法,成功地塑造了一批鲜明丰满的人物形象;全书写了四百多个人物,其中家喻户晓的就有几十个,而曹操、诸葛亮、关羽等形象最为出色;权诈百出、才足欺世的曹操成了奸雄的代表曹操:字孟德,小字阿瞒,沛国谯今安徽亳县人;东汉末年政治家、军事家、诗人“古往今来奸雄第一奇才”——“宁教我负天下人,休教天下人负我”,挟天子以令诸侯,奸诈多疑,骄横自负;“治世之能臣”——驻军屯田,兴修水利;用人唯才,打破世俗门第观念,网罗地主阶级中下人物,抑制豪强,加强集权;精兵法,著孙子略解、兵法接要等书诸葛亮则成了忠贞和智慧的化身;他竭忠尽智,赴汤蹈火,为蜀汉的霸业立下了巨大功勋;刘备死后,诸葛亮在极其困难的情况下独立支撑局面,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作为封建时代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诸葛亮这一光彩照人的形象,历来受到人们喜爱;字孔明 ,号卧龙先生;三国时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被誉为“千古良相”的典范;身高八尺,面如冠玉,头戴纶巾,身披鹤氅,飘飘然有神仙之概;常自比管仲、乐毅,有经天纬地之才,鬼神不测之机;其手摇羽扇,运筹帷幄的潇洒形象,千百年来已成为人们心中“智慧”的代名词;舌战群儒,草船借箭,三气周瑜,挥泪斩马谡,空城计,火烧新野收二川,排八阵,六出七擒,五丈原前,点四十九盏明灯,一心只为酬三顾;取西蜀,定南蛮,东和北拒,中军帐里,变金木土革爻卦,水面偏能用火攻;成语、俗语:万事具备,只欠东风;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三个臭皮匠,顶一个诸葛亮诫子书: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 ;出师表: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三顾频烦天下计, 两朝开济老臣心; 出师未捷身先死, 长使英雄泪满襟;——杜甫蜀相功盖三分国,名成八阵图江流石不转,遗恨失吞吴;——杜甫八阵图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陆游书愤关羽也是三国演义的重要人物;他骁勇善战、武艺高强,温酒斩华雄,诛颜良、文丑等情节都表现了他的神武;小说更多地渲染的是他的“义重如山”,千里走单骑、过五关斩六将,使关羽成了“义”的化身;字云长,面如重枣,唇如涂脂,单风眼,卧蚕眉;手持青龙偃月刀,武艺超群、忠义耿直,刚强勇烈;温酒斩华雄、单刀赴会,千里走单骑、过五关斩六将、水淹七军,威震华夏;刮骨疗毒而笑谈自如;最重情义,身在曹营心在汉,华容道义释曹操;因性情高傲,败走麦城;以忠贞、守义、勇猛和武艺高强称著于世;成为历史上最受崇拜的神圣偶像之一,以致与孔夫子齐名,并称“文武二圣”;第一回宴桃园豪杰三结义生逢乱世,刘关张三人来至桃花园中,义结兄弟,誓盟亲如手足,共赴患难,匡扶汉室,共图大业,从此开始了数十年惊心动魄之艰难历程;第二十一回曹操煮酒论英雄曹操设酒把杯,与刘备纵论天下英雄,一边为“乱世奸雄”,唇枪舌箭,暗藏杀机;一个是“圣主贤君”,深藏不露,虚与委蛇,举杯交盏之声较之惊天动地之沙场更加扣人心弦;第三十七回刘玄德三顾茅庐刘皇叔求贤若渴,三顾茅庐寻访卧龙;诸葛亮为试其心,两番回避以探虚实;一旦相遇,如鱼得水,宏论三分天下大计;第四十六回用奇谋孔明借箭两军对恃,晨雾锁江,忽金鼓大作,杀声震天,曹军惊疑万状,以乱箭迎击来犯之敌;孔明驾20只草船借回利箭10万,笑曹操之蠢笨,又笑周瑜暗算落空第七十九回兄逼弟曹植赋诗父亲尸骨未寒,兄长方执牛耳,便苦苦相逼幼弟,欲剪除后患;幼弟于刀斧丛中,含泪行走七步,赋出一首千古绝句;水浒传是一部著名的描写农民起义的长篇小说;史籍曾载宋江等36人造反的事迹,而后水浒故事在民间广泛流传;宋末明初,以水浒故事为题材的话本、戏剧相继问世,最后由明人施耐庵加工整理、再创作而成; 文学名著水浒传如一幅长长的历史画卷,展示了宋代的政治文化,市井风情,社会景观;梁山好汉最引人注目,他们侠肝义胆,敢报天下不平,其性格性格光彩照人,令世人敬仰; 水浒中的一百单八将传说是三十六个天罡星和七十二个地煞星转世;大宋仁宗嘉佑年,天下瘟疫盛行,民不聊生;仁宗皇帝命钦差太尉洪信为天使,前往江西信州龙虎山,宣请嗣汉天师星夜进京,施用法术,消灾保民;不料洪太尉在伏魔大殿无意中放出了三十六员天罡星,七十二位地煞星,共是一百单八个魔君;这就是水浒中的一百单八将;水浒传的思想:“忠义”说、“发愤”说、“诲盗”说、“农民起义”说、“投降主义”说、“为市井细民写心”说、“忠奸斗争”说 ;1、“忠义”说2、“发愤”说3、“诲盗”说4、“农民起义”说5、“投降主义”说6、“为市井细民写心”说7、“忠奸斗争”说西游记是最优秀的神话小说;共100回;所写取经故事本于以下史实:唐太宗贞观三年,玄奘为了研究佛经本义,费时17年,经历百余国,行程几万里,备尝辛苦,前往天竺取回佛经657部;这一故事在700多年的流传过程中,又加入了大量的神话传说和奇异故事;小说用幻想的形式反映社会矛盾,写出了个人的自由本质与不得不受制约的矛盾处境,歌颂了孙悟空不畏强暴、机智英勇以及百折不挠的斗争精神;作品运用浪漫主义的创作方法,想象丰富、情节曲折,语言生动会写,别具风格;西游记主要描写的是孙悟空保唐僧西天取经,历经九九八十一难的故事;唐僧取经是历史上一件真实的事;大约距今一千三百多年前,即唐太宗贞观元年627,年仅25岁的青年和尚玄奘离开京城长安,只身到天竺印度游学;他从长安出发后,途经中亚、阿富汗、巴基斯坦,历尽艰难险阻,最后到达了印度;他在那里学习了两年多,并在一次大型佛教经学辩论会任主讲,受到了赞誉;贞观十九年645玄奘回到了长安,带回佛经657部;他这次西天取经,前后十九年,行程几万里,是一次传奇式的万里长征,轰动一时;后来玄奘口述西行见闻,由弟子辩机辑录成大唐西域记十二卷;但这部书主要讲述了路上所见各国的历史、地理及交通,没有什么故事;及到他的弟子慧立、彦琮撰写的大唐大慈恩寺三藏法师传,则为玄奘的经历增添了许多神话色彩,从此,唐僧取经的故事便开始在民间广为流传;南宋有大唐三藏取经诗话,金代院本有唐三藏、蟠桃会等,元杂剧有吴昌龄的唐三藏西天取经、无名氏的二郎神锁齐大圣等,这些都为西游记的创作奠定了基础;吴承恩也正是在民间传说和话本、戏曲的基础上,经过艰苦的再创造,完成了这部令中华民族为之骄傲的伟大大文学巨著唐太宗贞观二年,玄奘历尽艰辛,费时七年,经历百余国,到古印度取回经书657部,整理写成大唐西域记稍后,大唐慈恩寺三藏法师传宋代大唐三藏取经诗话元明时,唐僧师徒四人西天取经故事逐步成型明代吴承恩进一步加工创作成长篇章回小说西游记吴承恩,生于1499年,逝世于1582年,活了81岁;字汝忠,号射阳山人,淮安府山阳县今江苏淮安人;我国明代著名小说家,他所创作的西游记为我国古代四大名著之一,是一部长篇章回体神话小说;吴承恩出生于一个小商人的家庭,小时候勤奋好学,一目十行,过目成诵;少年时,就已名冠乡里,他除好学外,特别喜欢搜奇猎怪,爱看神仙鬼怪,狐妖猴精之类的书籍;两次乡试的失利,对吴承恩的打击是沉重的;生活困顿,父亲去世,他需要操持全家的所有开支,但他却没有支撑门户的能力,更没有养家活口的手段;品尝了社会人生酸甜苦辣的吴承恩,开始更加清醒地、深沉地考虑社会人生的问题,并且用自己的诗文向不合理的社会进行抗争;前七回描写主要人物形象孙悟空的出世和大闹天宫等故事,塑造了一个叛逆的英雄形象;八至十二回,交待了取经故事的缘起,为取经前奏;十三回至一百回是故事的主体,写唐僧师徒四人历经九九八十一男难,终于取得了真经,他们自己也修成了正果;贾、王、史、薛四大家族以宝、黛爱情悲剧为主线着重描写贾家荣、宁二府由盛到衰的过程,使读者预感到封建制度必然要走向覆灭的命运; 歌颂了以贾宝玉、林黛玉为代表的叛逆者,肯定了他们对婚姻自由的追求;表现了作者反抗封建制度束缚、追求个性解放的思想;它突破了中国古典小说人物类型化的局限,是一部我国封建社会后期社会生活的百科全书; 曹雪芹1715 —1763,名霑,字芹圃,号雪芹、梦阮、芹溪,祖籍一说辽宁辽阳,一说河北丰润;其远祖于明末在辽阳、铁岭一带归入满洲正白旗,成为满洲皇室的“包衣”其高祖随清军入关,身份由“包衣下贱”变为“从龙旧勋”,隶属内务府;雪芹……其人身胖头广而色黑,善谈吐,风雅游戏,触境生春;闻其奇谈娓娓然,令人终日不倦;是以其书绝妙尽致;……闻其尝作戏语云:“若有人欲快睹我书,不难,惟日以南酒烧鸭享我,我即为之作书”云;他的悲剧体验,他的诗化情感,他的探索精神,他的创新意识,成就了伟大的红楼梦,从而把中国古典小说创作推向高峰;爱情悲剧说——描写宝黛爱情的幽微曲折和悲剧结局,肯定了追求自由自主的叛逆人物,表达了对青春生命的礼赞和对悲剧命运的深沉叹息;家族盛衰说——借贾府的衰败过程昭示了封建社会必然走向灭亡的命运;两个世界说——以大观园为象征,描写了一个理想世界的兴起、发展和幻灭;贾宝玉是主要中心人物;作为荣国府嫡派子孙,他出身不凡,又聪明灵秀,是贾氏家族寄予重望的继承人;但他的思想性格却促使他背叛了他的家庭;他的叛逆性格的形成不是偶然的;小说充分描写造成他的性格的生活环境和他的具体境遇的各方面特点,深刻揭示了他性格成长的主客观原因;贾宝玉性格的核心是平等待人,尊重个性,主张各人按照自己的意志自由活动;他的思想性格具有悲剧性的严重矛盾;他的理想无疑是对封建主义生活的否定,却又十分朦胧,带有浓厚的伤感主义和虚无主义;林黛玉是一个比贾宝玉更多一些悲剧色彩的艺术典型;她出身在一个已衰微的封建家庭,由于母亲早逝,加上身子得病弱;封建礼教和世俗功利对她的影响有限得很,她保持着纯真的天性,爱自己之所爱,憎自己之所憎,我行我素,很少顾及后果得失;这种性格最不宜寄人篱下,可是她因父母相继去世,偏偏不得不依傍外祖母家生活;她寄居在声势显赫的荣国府里,环境的势利与恶劣,使她自矜自重,警惕戒备;使她孤高自许,目下无尘;使她用真率与锋芒去抵御、抗拒侵害势力,以保卫自我的纯洁,免受轻贱和玷辱;机关算尽太聪明,反算了卿卿性命;生前心已碎,死后性空灵;家富人宁,终有个家亡人散各奔腾;枉费了,意悬悬半世心,好一似,荡悠悠三更梦;忽喇喇似大厦倾,昏惨惨似灯将尽;呀一场欢喜忽悲辛;叹人世,终难定薛宝钗皓齿明眸,婉转之余,肌肤似雪,妩媚里有着英气,眉宇里可以看到贵族的优越和不可一世的感觉;在柳絮的飞翔里,她高叹"送我平步上青云",较之黛玉大有意境开阔之意;她写下的诗词,格调里尽是那些权势里的高贵,才情不下于林;终是顺境里成长的女子,眉眼里自是自在与轻松;宝钗自是八面玲珑之人,连赵姨娘都赞叹宝姑娘;她是处理事情的圆滑之辈,深思数虑里可以不得罪任何一人,连林都被她感动;然而,她也自有可怜之处,虽得宝玉,却失之心;贾迎春肌肤凝白,丰满之态,沉默温柔,宛如木头; 怯弱可亲却没有应该有的骄气,一脸的温和,一脸的微笑;迎春没有傲人的才情,只有沉默如水的承受; 她慢慢地在这个世界里安静下来,退让,退让,从来不知道争取, 连攒珠垒丝金凤丢失了也不予追究;这样的性格终是一生的悲剧;也许,她是用着沉默来对这个社会做着无声的反抗;也许,在身份的卑微里已经遗忘了自己的性子; 纵然温柔可亲,却被迫入了孙家;遍体鳞伤,受着虐待,除了哭泣也就注定最后的死;。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明代四大奇书是什么
明代四大奇书是什么?人们通常把《三国演义》、《水浒传》、《西游记》和《金瓶梅》称为中国古代小说的“四大奇书”。
下面就是给大家整理的明代四大奇书资料,希望对你有用!
人们通常把《三国演义》、《水浒传》、《西游记》和《金瓶梅》称为中国古代小说的“四大奇书”。
这四部小说基本上代表了中国古代小说的四种类型,即历史演义小说、英雄传奇小说、神魔小说和世情小说。
历史演义的杰作《三国演义》,以历史为结构的形式,陈寿的《三国志》已为它奠定了基本框架。
作者叙说三国故事,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一国故事总与其它两国有内在的联系。
诚如毛宗岗《读三国志法》所说的:“《三国》一书,有首尾大照应,中间大关锁处”;“自首至尾,无一处可断”。
这种结构形式在西方的历史小说中是罕见的,研究者称之为绳辫式结构。
英雄传奇的典范《水浒传》,其结构形式,用金圣叹的术语,叫做“鸾胶续弦法”,即描写一个人物的经历时,与互不相识的另一个人物在特定的场合相遇,从而引出另一个人物的故事。
例如,鲁智深倒拔杨柳树引出林冲,宋江于柴荣家中一绊引出武松。
此种结构的关键,在于精心构思一个特定的场合,使一个人物故事过渡到另一个人物故事,必须自然而巧妙。
用今人的概括,《水浒传》乃是扣环式结
构:一个或二三个好汉的故事叙说完毕,自然地引出另一个或二三个好汉的故事,环环相扣,最后一百零八个好汉聚义梁山。
金圣叹《读第五才子书法》总结得好:“《水浒传》一个人出来,分明便是一篇列传。
至于中间事迹,又逐段自成文字。
”
神魔鬼怪小说的翘楚《西游记》,其故事情节由三个部分组成:孙悟空的出世、学艺和造反;取经缘由和唐僧来历;唐僧师徒四人的西天取经历程。
由于受原来唐僧西天取经故事题材的限制,《西游记》采用了单线发展的纵式结构。
但作者凭其高超的艺术手腕,把错综复杂、光怪陆离的内容有机地组织在一个统一、完整的巨大结构中,人们称之为珠链式结构。
人情世态小说的首创者《金瓶梅词话》,其结构特点是透过家庭看社会、人生和时代。
诚如张竹坡《金瓶梅读法》所指出的:“《金瓶梅词话》因西门庆一份人家,写好几份人家,如武大一家,花子虚一家,乔大户一家,陈洪一家,吴大舅一家,张大户一家,王招宣一家,应伯爵一家,周守备一家,何千户一家,夏提刑一家。
……这几家,大约清河县官员、大户屈指已遍,而因一人写及全县。
”百回巨著的情节主线,则是西门庆家的兴衰史和罪恶史,以及一群女子的悲剧命运。
明代四大奇书:三国演义《三国演义》不仅是较早的一部历史小说,还代表着古代历史小说的最高成就。
小说采用浅近的文言,明快流畅,雅俗共赏;笔法富于变化,对比映衬,旁冗侧出,波澜曲折,摇曳多姿。
又以宏伟的结构,把百年左右头绪纷繁、错综复杂的事件
和众多的人物组织得完整严密,叙述得有条不紊、前后呼应,彼此关联,环环紧扣,层层推进。
《三国演义》的艺术成就更重要的是在战争描写和人物塑造上。
小说最擅长描写战争,并能写出每次战争的特点。
注意描写在具体条件下不同战略战术的运用,指导作战的主观能动性的发挥,而不把主要笔墨花在单纯的实力和武艺较量上。
如官渡之战、赤壁之战、夷陵之战等,每次战争的写法也随战争特点发生变化,在写战争的同时,兼写其他活动,作为战争的前奏、余波,或者战争的辅助手段,使紧张激烈、惊心动魄的战争表现得有张有弛,疾缓相间。
如在赤壁之战前描写孙、刘两家的合作、诸葛亮、周瑜之间的矛盾,曹操的试探,孙、刘联军诱敌深入的准备等等,在人物塑造上,小说特别注意把人物放在现实斗争的尖锐矛盾中,通过各自的言行或周围环境,表现其思想性格。
如曹操的奸诈,一举一动都似隐伏着阴谋诡计;张飞心直口快,无处不带有天真、莽撞的色彩;诸葛亮神机妙算,临事总可以得心应手,从容不迫。
著名的关羽“温酒斩华雄”、张飞“威震长坂桥”、赵云“单骑救幼主”、诸葛亮“七擒孟获”等更是流传极广的篇章。
《三国演义》虽以历史为题材,但它毕竟不是史书而是文学作品。
因为它经过了艺术加工,有不少虚构。
《三国演义》的艺术成就是多方面的:
1.它成功地塑造了众多的人物形象。
全书写了1798人,其中主要人物都是性格鲜明、形象生动的艺术典型。
各类人物各有共性;同
类人物各有个性。
作者描写人物,善于抓住基本特征,突出某个方面,加以夸张,并用对比、衬托的方法,使人物个性鲜明生动。
这是作者塑造人物的一条基本原则。
小说中运用这一原则的最好说明,就是向来人们所谓的“三绝”,即曹操的“奸绝”;;奸诈过人;关羽的“义绝”;;“义重如山”;孔明的“智绝”;;机智过人。
小说刻画人物的主要方法是:把人物放在惊心动魄的军事、政治斗争中,放在尖锐复杂的矛盾冲突中来塑造。
对于主要人物,往往通过一系列的故事情节和人物语言表现其复杂的性格。
2.它长于描述战争。
全书共写大小战争四十多次,展现了一幕幕惊心动魄的战争场面。
其中尤以官渡之战、赤壁之战、夷陵之战(又称彝陵之战、猇亭之战)最为出色。
对于决定三国兴亡的几次关键性的大战役,作者总是着力描写,并以人物为中心,写出战争的各个方面,如双方的战略战术、力量对比、地位转化等等,写得丰富多彩,千变万化,各具特色,充分体现了战争的复杂性和多样性;既写出了战争的激烈、紧张、惊险,而又不显得凄惨,一般具有昂扬的格调,有的还表现得从容不迫,动中有静,有张有弛。
3.它的结构,既宏伟壮阔而又严密精巧。
时间长达百年,人物多至数百,事件错综,头绪纷繁。
而描述既要符合基本事实,又要注意艺术情节的连贯。
因此,在结构的安排上是有很大困难的。
可是作者却能写得井井有条,脉络分明,各回能独立成篇,全书又是一个完整的艺术整体。
这主要得力于作者构思的宏伟而严密。
他以蜀汉为中心,以三国的矛盾斗争为主线,来组织全书的故事情节,既写得曲折多变,
而又前后连贯;既有主有从,而又主从密切配合。
4.语言精练畅达,明白如话。
今天看来,这种语言似乎半文不白,但在当时它却近于白话;用这种语言来写长篇小说,是一种创举,和过去某些小说粗糙芜杂的语言相比,是一个明显的进步。
明代四大奇书:水浒传创作于明初,作者施耐庵。
同《三国演义》一样,它也是在民间故事和话本、戏曲基础上创作而成的。
《水浒传》是我国历史上第一部描写农民起义的小说,全书围绕“官逼民反”这一线索展开情节,表现了一群不堪暴政欺压的“好汉”揭杆而起,聚义水泊梁山,直至接受招安致使起义失败的全过程。
对一、二十个性格鲜明的英雄人物的成功塑造,是这部小说具有光辉艺术生命的重要因素。
小说常常将人物置身于不同的环境中,通过他们不同的经历、身份来表现他们不同的性格特征和不同的反抗道路。
语言具有口语化的突出特点:明快、洗练、生动、准确、富于表现力,并在个性化上取得了很高的艺术成就。
《水浒传》的艺术成就,最突出地表现在英雄人物的塑造上。
全书巨大的历史主题,主要是通过对起义英雄的歌颂和对他们斗争的描绘中具体表现出来的。
因而英雄形象塑造的成功,是作品具有光辉艺术生命的重要因素。
在《水浒传》中,至少出现了一二十个个性鲜明的典型形象,这些形象有血有肉,栩栩如生,跃然纸上。
明代四大奇书:西游记经无数民间艺人和作者付出巨大劳动之后,于明朝中叶,由吴承恩最后完成。
它是中国神话小说中最优秀的
作品。
浓郁的浪漫主义是《西游记》的基本艺术特征。
书中作者幻想了一个超自然的世界,在这个世界里神话人物、他们的神奇法宝和所处的环境又大都有现实的基础,同时在神奇的形态下体现了人们的某种意愿。
在各色神魔形象的塑造上,既表现他们超自然的神性和动物属性,又能找出社会化个性的踪影。
象孙悟空灵活多变、急躁、好动的个性,分明就是猴的特点,这一动物特性与他乐观反叛的人格化个性和谐地融为一体,使得作品既有色彩瑰丽的奇想,又有细节的真实性。
明代四大奇书:金瓶梅词话是我国第一部文人独创的长篇小说。
它的成书大约在明代万历年间,作者署名兰陵笑笑生。
《金瓶梅词话》的题材由《水浒传》“武松杀嫂”一段故事演化而来。
全书以土豪恶霸西门庆发迹暴亡为中心情节线,多方面地描绘了上自封建最高统治机构,下至市井无赖所构成的一个鬼蜮世界。
西门庆原有一妻二妾,又先后谋取孟玉楼、潘金莲、李瓶儿为妾,并和婢女春梅等发生淫乱关系。
作者还描写了他与宰相蔡京、和太尉、巡抚等大臣串通一气,鱼肉人民的种种勾当。
另外,在艺术上,作者比较成功地塑造了几个主要人物形象。
如“害死人还要看出殡”的狠毒恶霸西门庆,淫荡泼辣的潘金莲,以及打诨趋时的帮闲应伯爵,都描写得惟妙惟肖,入木三分。
小说的结构颇为讲究,作者把复杂的故事情节,组织得严整有序。
地方风土人情描写也很生动,具有一定的民俗学价值。
语言酣畅明快、活泼生动。
这些都显示了作者的艺术才能。
《金瓶梅词话》对后世人写小说,产生过不小的影响,例如《红楼梦》在题材和细节描
写等方面,就明显地受到它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