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感病毒属正粘病毒科
流感防治培训测试试题及标准答案-(公共卫生科-)
流感防治培训测试试题及答案-(公共卫生科-)作者:日期:流行性感冒防治知识培训测试试题姓名:多选题(每小题3分,共15 分)1. 关于流感的叙述下列正确的是 (ABCDEA. 患者、隐性感染者为主要传染源B. 病初2~3天传染性最强C. 某一时期的流行多由单一血清型引起D. 少数重症病例病情进展快,可因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 脏器衰竭而死亡E. 咳嗽明显,食欲减退,可有鼻塞、流涕、胸骨后不适等 2. 下列哪些是典型流感的主要临床表现(ABCD )A. 突起畏寒、寒战和高热B. 全身酸痛明显,尤以背部和腿部最为明显C. 部分以呕吐、腹痛、腹泻为特点,常见于感染乙型流感的儿童D. 可有咽喉刺痛、胸骨下烧灼感、干咳E. 头疼及中毒症状明显3. 关于流感患者的肺炎,下列描述正确的是(ABCE )A. 流感病毒本身可引起病毒性肺炎B. 病程中若持续或反复发热,呼吸道症状加重,提示可能并发细菌性肺 炎C. 并存慢性心、肺疾病和免疫功能低下者,容易迅速致死D. 都必须尽早应用抗生素E. 护理上应密切观察患者的体征 4. 流感需与下列疾病鉴别(ABCDE )A. 伤寒、麻疹B. 肺炎支原体肺炎C. 钩端螺旋体病D. 急性细菌性扁桃体炎E. 肺炎球菌性肺炎和流脑的早期5.出现以下情况之一者为危重病例(ABCDE A. 呼吸衰竭; B. 急性坏死性脑病; C. 脓毒性休克; D. 多脏器功能不全;E. 出现其他需进行监护治疗的严重临床情况分数:(ARDS )和/或多、单选题(每小题2分,共20 分)1.关于流行性感冒下列哪项是错误的(D )A甲型流感易发生变异B由流行性感冒病毒引起C临床表现以上呼吸道症状较重D全身中毒症状较重2.关于流行性感冒病毒下列哪项是正确的(B )A流行性感冒病毒属副粘液病毒B甲、乙、丙、丁四型C甲型不变异D乙型及丙型可感染人类及多种动物3.流行性感冒的确诊的主要依据是(C )A发病季节B呼吸道症状轻微而全身中毒症状重C病毒分离D血凝抑制试验4.流行性感冒的临床表现,下列不符合的是(B )A发热、头痛、肌痛和全身不适起病B上呼吸道其他症状较轻或不明显C年老患者或免疫力低下的患者感染流感,病情可持续发展D肺外合并症多见5.流感的预防措施中下列哪项是错误的(C )A对流感患者进行隔离及治疗B流感流行前接种流感疫苗C流感流行前,给所有易感人群使用金刚烷胺进行药物预防D减少公众集会活动6.流行性感冒的确诊办法错误的是(C )A病毒分离培养阳性B流感病毒核酸检测阳性C发病季节D急性期和恢复期双份血清的流感病毒特异性IgG抗体水平呈4倍或4 倍以上升咼7.关于流行性感冒的流行病学特征,下列哪项是错误的(D )A流感患者及隐性感染者为主要传染源B动物亦可能为主要的贮存宿主和中间宿主C呼吸道经空气飞沫传播D乙型流感均为散发E肺外并发症多见8. 流行性感冒病毒分为甲、乙、丙、丁四型的依据 (C )A 所致疾病的临床特征B 流行特征C 病毒内部和外部抗原结构不同D 表面抗原血凝素9. 关于流感的表述下列哪些是错误的(C )A 由流行性感冒病毒引起B 临床表现以上呼吸道症状较重C 发热及全身中毒症状较重D 传染性强10. 关于流感的治疗下列哪些是错误的(D )A 对临床诊断病例和确诊病例应尽早隔离治疗。
流感病毒
抗原转变(antigenic Shift)
变异幅度大属质变,即病毒株表面抗原结构 发生变异,或者由于两种或两种以上甲型流感病 毒感染同一细胞时发生基因重组,出现新亚型,由 于人群对变异病毒株缺少免疫力而容易引起流感 的大流行。
Antigenic drift and antigenic shift
复习
• 病毒的大小、形态与结构。
Q:什么是H7N9?
流感病毒 (influenza virus)
概
述
流行性感冒病毒(influenza virus),是正粘 病毒科的代表种,简称流感病毒,包括人流感病 毒和动物流感病毒,人流感病毒分为甲(A)、 乙(B)、丙(C)三型,是流行性感冒(流感) 的病原体。其中甲型流感病毒抗原性易发生变异, 多次引起世界性大流行。
H1N1 haemagglutinin "H"
neuraminidase "N"
H1N1
drift
low affinity = partial immunity
shift
high affinity = immunity
H5N1
no recognition
= no immunity
(三)培养特性
流感病毒能在鸡胚羊膜腔和尿囊腔中增 殖。增殖的病毒游离于羊水或尿囊液中, 用红细胞凝集试验即可检出。
5.变异性
• 形态结构变异:
–结核杆菌的L型:颗粒状、丝状
• 毒力变异:
–卡介苗(BCG):1908年,Calmette和Guerin 将有毒的牛分枝杆菌培养在含甘油、胆汁、马 铃薯的培养基中,经13年230次传代而获得的减 毒活疫苗株,用于预防结核病。
• 耐药性变异:
H9N2---背景资料
一、H9N2病原特性1.病毒分类流感病毒属于正粘病毒科,根据流感病毒核蛋白和基质蛋白的抗原性不同,可将流感病毒分为A、B、C 三个型(或称为甲、乙、丙三个型),三个型之间没有共同抗原,可通过琼脂免疫扩散试验鉴别。
其中A型易发生变异,可以引起禽、鸟类、人、猪、马和海洋哺乳动物暴发流行;B型变异缓慢,只感染人,流行比较局限;C型很少变异,在人类和猪中存在,但病毒相对温和,不常发生。
A型与B型在形态特征和分子生物学特征方面更相似,而C型与两者之间的差别较大;A型和B型都具有8个核酸片段,而C型的基因组只有7个片段。
A型流感病毒可根据囊膜糖蛋白的血凝素和神经氨酸酶抗原性不同又可分为很多亚型(即子型),目前已发现15种HA抗原(H1~H15)和9种NA抗原(N1~N9)。
目前,从禽类中已分离到所有15种HA抗原和9种NA抗原的流感病毒。
而引起发病的禽流感病毒主要有H5N1、H5N2、H9N2、H7N7、H7N1、H7N3、H1N1、H6N1、H6N2、H6N8、H3N2、H4N8。
我国从病禽中分离的主要为低致病性的H9N2,占90%以上,还有H5N1、H4N6、H3N2、HINI、H3N8,并在国际上首次从病鸡群中分离到H14N5。
2.病毒的形态、结构与功能流感病毒为单股负链RNA的多形性病毒,典型的A型流感病毒粒子呈球型,直径为80-120nm,平均为100nm。
从家禽分离的流感病毒,有些毒株主要为球形,而有些毒株为多形性,并且大小差异很大,有的呈长丝状,有的为奇形怪状的颗粒。
流感病毒的多形性是一种遗传特征,在病毒遗传学研究中可作为一种遗传标志。
但初分离的多形态的病毒粒子,经过鸡胚或细胞培养物连续传代后主要变为球形。
流感病毒具有囊膜,在囊膜表面有许多放射状排列的突起,即为纤突或刺突(Spike),这种表面纤突可分为两类,一类呈棒状,由血凝素(HA)分子的三聚体构成;另一种呈蘑菇状,由神经氨酸酶(NA)的四聚体构成。
以下属于正黏病毒科的是
正黏病毒科从属
正粘病毒科中原来只有一个属,即流感病毒属。
根据国际病毒分类委员会(ICTV) 第6次分类报告(1995)将正粘病毒科由原来的一个流感病毒属分为三个病毒属:甲、乙型流感病毒属(Influenza virus A, B);丙型流感病毒属(Influenza Virus C);“类托高土病毒属”(“Thogoto-like viruses”)。
三个属的代表种分别为甲型流感病毒、丙型流感病毒、托高土病毒(Thogoto virus)。
现将正粘病毒科的分类现状列表18-1。
表18-1. 正粘病毒科分类现状
科属代表种成员正粘病毒科(orthomyxoviridae)
甲、乙型流感病毒属(Influenza virus A, B) 甲型流感病毒(Influenza virus A)
丙型流感病毒属(Influenza Virus C) 丙型流感病毒(Influenza Virus C)
“类托高土病毒属”(“Thogoto-like virus”) 托高土病毒(Thogoto virus)。
流感病毒的分类(专业文档)
流感病毒的分类(专业文档)流感病毒的分类,流感病毒流感病毒属正粘液病毒科,流感病毒属,包括甲、乙、丙三型,甲型抗原变异性最强,感染人类和其他动物,引起中、重度疾病,侵袭所有年龄组人群,常引起世界性大流行。
乙型变异性较弱,仅感染人类,一般引起轻微的疾病,主要侵袭儿童,可引起局部爆发。
丙型抗原性比较稳定,仅引起婴幼儿感染和成人散发病例。
抵抗力流感病毒在外界抵抗力较弱,对热相当敏感,56℃经30min、65℃经5min、100℃经1min即可灭活病毒的感染性和酶的活性。
病毒在低温环境中较稳定,保存4℃冰箱中,可存活1周至1个月。
-70℃以下至少可保存数年。
病毒在PH7.0~7.8范围内较稳定,PH3.0时病毒感染力即被破坏。
紫外线、X射线等能灭活流感病毒。
病毒对乙醇、升汞、氯、酸、酚、福尔马林、乙醚、氯仿等化学药物均较敏感,肥皂和去污剂对流感病毒亦有灭活作用。
流感病毒的分类根据病毒抗原特性及其基因特性的不同,流感病毒分为甲、乙、丙三型。
甲型流感病毒根据H和N抗原不同,又分为许多亚型,H可分为15个亚型(H1~H15),N有9个亚型(N1~N9)。
其中仅H1N1、H2N2、H3N2主要感染人类,其它许多亚型的自然宿主是多种禽类和动物。
其中对禽类危害最大的为H5、H7和H9亚型毒株。
一般情况下,禽流感病毒不会感染鸟类和猪以外的动物。
但1997年香港首次报道发生18例H5N1人禽流感感染病例,其中6例死亡,引起全球广泛关注。
1997年以后,世界上又先后几次发生了禽流感病毒感染人的事件。
具有高致病性的H5N1、H7N7、H9N2、等禽流感病毒,一旦发生变异而具有人与人的传播能力,会导致人间禽流感流行,预示着禽流感病毒对人类已具有很大的潜在威胁。
流感病毒命名根据血凝素(HA)和神经氨酸酶(NA)的抗原性特点,人们将甲型流感病毒进一步分为许多亚型。
到目前为止,人们已经发现了15种不同的血凝素亚型和9种神经氨酸酶亚型。
医学微生物学病毒学整理
呼吸道病毒
附注:
(1)正黏病毒包膜上的两种刺突
(2)麻疹病毒的致病机制:
麻疹病毒经呼吸道进入机体f感染麻疹病毒受体CD46分子的靶细胞,在其中增殖一侵入淋巴结增殖一入血(第一次病毒血症)f同时病毒在全身淋巴组织中大量增殖后再次入血(第二次病毒血症)f出现上呼吸道卡他症状(发热、病毒感染结膜、鼻咽黏膜和呼吸道黏膜引起)
f病愈后一周,0.1%的患者可以发生迟发型过敏反应疾病,引起脑脊髓炎,伴有永久后遗症,病死率为15%。
f恢复后数年或学龄前,百万分之一的患者可以发生亚急性硬化性全脑炎(SSPE),为急性病毒感染的迟发并发症,表现为渐进性大脑衰退,一般在1-2年内死亡。
(3)冠状病毒:
1、非分节段的单正链RNA
2、普通感冒和咽喉炎、严重急性呼吸道综合征
3、无疫苗
4、基因组最大的RNA病毒
肠道病毒
无包膜的小RNA 病毒,衣壳为二十面体立体对称,基因组为单正链RNA 。
能在有相应病毒识别受体的易感细胞中增殖,迅速产生病变 对理化因素抵抗力较强,对酸具有一定的抵抗力,能耐受蛋白酶和胆汁的作用,对乙醚、 去垢剂有一定抗性。
免疫力持续时间短
共同特征: 1、
2、
3、
急性胃肠炎病毒
虫媒病毒
指通过吸血的节肢动物叮咬易感的脊椎动物而传播疾病的病毒。
①病毒能在节肢动物体内增殖,并可经卵传代。
因此节肢动物既是病毒的传播媒介,又是储存宿主。
②大多数是自然疫源性疾病,也是人畜共患病。
③明显的地方性和季节性。
其余病毒。
正粘病毒科
第四节正粘病毒科(Orthomyxoviridae)科的一般特性:1、分类及感染谱:有四个属,甲型流感病毒属---感染马、猪、貂、海豹、鲸、禽和人类。
乙型流感病毒属---仅感染人类。
丙型流感病毒属---感染人和猪。
托高土病毒属---虫媒病毒。
2、病毒的主要特性:病毒粒子为多形性,直经80-120nm,有囊膜和纤突。
核衣壳为螺旋对称。
基因组为线状负股、单股RNA,A、B两型为8个片段,丙型为7个片段。
神经氨酸酶和血凝素。
1、高致病力毒株(HPAI):H3N2、H5N1、H7N72、命名:主型/感染动物/分离地点/病毒编号/分离时间(亚型)一、禽流感病毒(AIV)1、病毒的主要特性:1、病毒的培养:2、病毒的抗原:3、病毒的致病性:4、诊断病原分离病毒的鉴定:琼脂扩散(NP和MP), HA和HI决定亚型。
RT-PCR5、免疫与控制药物—盐酸金刚烷胺疫苗:6、国内现状:亚型分布,研究现状(分子生物学,预防和控制)二、猪流感第五节副粘病毒科(Paramyxoviridae)科的一般特性:病毒颗粒呈多形性,可呈丝状,直径150-300NM。
有囊膜及纤突。
核衣壳螺旋对称。
基因组为单股负链RNA,大小为15-16KB,含有6-10个基因。
纤突具有二种糖蛋白:血凝素神经氨酸酶(HN)及融合蛋白(F)。
鸡新城疫病毒(Newcastle disease virus)1、病毒的特性2、病毒的血凝:能凝集鸡、火鸡、鸭、人等的红血球。
3、病毒的培养:4、病毒的致病性:强毒株、中等毒力的毒株和无毒株。
它们的抗原性无差异。
感染鸡和火鸡,哺乳动物和人也可感染。
3、病毒的诊断:病毒的分离:病毒的鉴定:4、预防血清抗体的监测:免疫:弹状病毒科(Rhabdoviridae)(一)、狂犬病病毒P779(二)、牛三日热病毒(三)、水泡性口膜炎六、疱疹病毒科(Herpesviridae)病毒的基本特征:病毒粒子呈圆形或椭圆形,核酸为双股DNA,衣壳二十面对称,有囊膜。
第18章正粘病毒科(Orthomyxoviridae)讲解
第十八章正粘病毒科(Orthomyxoviridae)一、概述主要参考文献一、概述流行性感冒病毒(以下简称流感病毒)的血凝素和神经氨酸酶对粘(糖)蛋白有亲和力,因此,原称为粘病毒,后统称为正粘病毒科(Orthomyxoviridae),以与另一科病毒--副粘病毒相区别。
甲型流感病毒的感染范围很广,常以流行的形式出现,发病急剧,蔓延迅速,危害很大。
在1918年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时,流感大流行,席卷全世界,死于流感的人比战争本身死亡的还多。
1933年,Smith等自人体分离出了甲型流感病毒。
家畜和家禽的流感都是流感病毒引起的。
Shope于1931年研究猪的流感,从猪体分离出一株病毒,将此种病毒接种易感猪后,使其发生了典型的猪流感。
Sovinova和Waddell等先后从马体中分离出马甲1型和马甲2型两株马流感病毒。
1955年证明鸡流感病毒含有甲型流感病毒核蛋白。
乙型流感病毒发现于1940年,能引起人的呼吸道感染,但流行规模比甲型流感病毒小得多。
丙型流感病毒也是感染人的病毒,但极少引起流行。
1982年郭元吉等发现了猪的丙型流感病毒。
1.分类现状与命名正粘病毒科中原来只有一个属,即流感病毒属。
根据国际病毒分类委员会(ICTV) 第6次分类报告(1995)将正粘病毒科由原来的一个流感病毒属分为三个病毒属:甲、乙型流感病毒属(Influenza virus A, B);丙型流感病毒属(Influenza Virus C);“类托高土病毒属”(“Thogoto -like viruses”)。
三个属的代表种分别为甲型流感病毒、丙型流感病毒、托高土病毒(Thogoto virus)。
现将正粘病毒科的分类现状列表18-1。
表18-1. 正粘病毒科分类现状科属代表种成员正粘病毒科(orthomyxoviridae)甲、乙型流感病毒属(Influenza virus A, B)甲型流感病毒(Influenza virus A)丙型流感病毒属(Influenza Virus C)丙型流感病毒(Influenza Virus C)“类托高土病毒属”(“Thogoto-like virus”)托高土病毒(Thogoto virus)有关流感病毒的分类与命名,世界卫生组织1971年推荐首先以病毒蛋白为依据,将其分为甲、乙、丙三型,再按表面抗原区分为血凝素(H)和神经氨酸酶(N)的不同亚型。
flu的化学式
flu的化学式
Flu,也称为流感,是一种常见的呼吸道疾病,由流感病毒引起。
流感病毒属于正纳病毒科,主要分为A、B、C三个亚型。
其中,流感A病毒是最常见的类型,也是最容易引发大流行的亚型。
流感病毒的化学式是C10H15N8O1,这个简单的化学式背后隐藏着病毒的复杂结构和危害。
流感病毒的外层覆盖着膜蛋白,它们可以识别并结合人体细胞上的受体,从而进入细胞内部。
一旦进入细胞,病毒开始利用细胞的机制合成自身的蛋白质和核酸,从而复制自己。
流感病毒的感染方式多种多样,最常见的是通过空气中的飞沫传播。
当一个感染者咳嗽或打喷嚏时,病毒会从他们的呼吸道释放出来,并通过空气中的微小水滴传播给其他人。
此外,流感病毒也可以通过直接接触被病毒污染的物体或表面而传播。
一旦感染了流感病毒,人们往往会出现发热、咳嗽、喉咙痛、鼻塞、头痛和全身不适等症状。
在某些情况下,流感还可能导致严重并发症,如肺炎、心脏病和中枢神经系统疾病。
为了预防流感,人们可以采取一些简单的措施。
首先,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如勤洗手、避免接触眼、鼻、口、避免与患者近距离接触。
其次,接种流感疫苗是预防流感的有效措施之一。
此外,避免去人群密集的场所,保持室内的通风也有助于减少感染的风险。
尽管流感是一种普遍存在且严重的传染病,但我们可以通过提高人
们的意识和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来减少其传播。
只要我们保持良好的卫生习惯,并且在病毒流行季节接种疫苗,我们就可以更好地保护自己和他人免受流感的侵害。
切记,预防胜于治疗,我们每个人都应该积极参与到流感防控中,共同守护我们的健康。
历年口腔助理医师练习及答案
口腔助理医师练习(总分100分,考试时长90分钟)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 分,共 60分)1、以下关于厌氧芽胞杆菌的描述正确的是A、多数为病原菌,少数为腐生菌B、厌氧芽胞杆菌属于厌氧芽胞梭菌属C、内、外毒素同时致病D、多引起内源性感染E、繁殖体抵抗力强于其他无芽胞细菌2、Mφ不表达A、C3b受体B、细胞因子受体C、IgGFc受体D、MHCⅡ分子E、膜免疫球蛋白3、可促进人类IgE类抗体转换的是A、IL-5B、IL-4C、IFN-γD、TNF-αE、IL-84、常用的前牙充填材料是A、银汞合金B、复合树脂C、氢氧化钙D、玻璃离子水门汀E、磷酸锌粘固粉5、下列哪项超声心动图检查结果不支持肺源性心脏病的诊断A、右室流出道内径≥30mmB、右室前壁增厚C、右心内径≥20mmD、左右心室内径的比值>2E、右肺动脉内径及右房增大6、TH细胞主要分泌A、IFN-αB、IL-4C、IFN-γD、FNF-βE、IL-27、常见的可引起先天性婴儿畸形的病毒是A、风疹病毒B、麻疹病毒C、狂犬病病毒D、脊髓灰质炎病毒E、流感病毒8、流感病毒属于A、正粘病毒科B、副粘病毒科C、小RNA病毒科D、呼肠病毒科E、冠状病毒科9、男性,60岁,2年来劳累后心悸,气短,并常出现夜间阵发性呼吸困难,不能平卧,咳白色泡沫样痰。
查体:心律齐,心率120次/分,双肺哮鸣音及肺底湿性啰音,诊断应首先考虑为A、支气管哮喘B、支气管内膜结核C、急性左心衰竭D、慢性阻塞性肺疾病E、自发性气胸10、男,8岁。
言语发音不清,词汇贫乏,不能完整表达意思,能做简单加法,但不会减法,简单活动难以完成。
对该患儿首选的心理测验为A、情绪测验B、智力测验C、精神评定量表D、投射测验E、人格测验11、口腔的部分缺损或畸形会影响言语功能,导致难以发双唇音是因为A、下颌后缩或过小B、舌缺失或畸形C、唇裂或唇缺损D、腭裂E、下颌前突或过大12、长期大量服用氯丙嗪治疗精神病时引起最常见的不良反应是A、直立性低血压B、过敏反应C、内分泌障碍D、锥体外系反应E、消化系统症状13、与胃窦炎、十二指肠溃疡、胃溃疡和胃腺癌等疾病有密切关系的病原菌为A、空肠弯曲菌B、幽门螺杆菌C、胎儿弩曲菌D、鼠伤寒沙门菌E、副溶血性弧菌14、慢性肺源性心脏病急性加重期患者应慎重使用的药物是A、抗生素B、祛痰药C、解痉平喘药D、呼吸兴奋剂E、镇静剂15、有关糖酵解途径的生理意义叙述中错误的是A、成熟红细胞ATP是由糖酵解提供B、缺氧性疾病,由于酵解减少,易产生代谢性碱中毒C、神经细胞,骨髓等糖酵解旺盛D、糖酵解可迅速提供ATPE、肌肉剧烈运动时,其能量由糖酵解供给16、减少ITP母亲所生新生儿颅内出血最有效的是A、泼尼松B、CsAC、血小板D、丙种球蛋白E、脾切除17、成釉细胞瘤的好发部位是A、下颌前牙区B、上颌后牙区C、上颌前牙区D、下颌体及下颌角部E、下颌骨升支部18、上颌前磨牙与下颌前磨牙区别中哪一点是错误的A、上颌前磨牙的牙冠靠近牙体长轴颊侧B、下颌前磨牙的牙冠略偏牙体长轴颊侧C、下颌前磨牙的牙冠方圆D、上颌前磨牙的牙冠较窄长E、下颌前磨牙多为扁圆单根19、舌杆位于下颌舌侧龈缘与舌系带或黏膜皱襞之间,距牙龈缘A、1mmB、2~3mmC、3~4mmD、5~6mmE、7mm20、躯体疾病所致精神障碍最常见A、幻觉B、失语症C、不同程度的意识障碍D、被害妄想E、智能障碍21、属于B细胞缺陷病A、慢性肉芽肿B、DiGeorge综合征C、Bruton病D、SCIDE、补体系统缺陷22、患者,女性,21岁,反复出现双下肢紫癜,月经过多一年,病前无服药史。
2020年度继续医学教育试题及答案
狂犬病诊疗与防控医德故事单选题:1. 中国医师节是哪一天(D)A8月16日B8月17日C8月18日D8月19日多选题:2. 下列哪些人是“建安三神医”的人物(ABD)A华佗B董奉C葛洪D张仲景单选题:1. 医务人员发现临床诊断或实验室确诊狂犬病病例应在诊断后(D)小时内填写报告卡进行网络直报。
A2 B6 C12 D242. 狂犬病毒RNA基因组编码的(A )能与乙酰胆碱受体结合,决定了狂犬病毒的嗜神经性,是主要的病毒保护性抗原,可以刺激机体产生病毒中和抗体。
A糖蛋白G B磷蛋白P C核蛋白N D基质蛋白M3. 狂犬病毒属于(B)A布尼亚病毒科B弹状病毒科C黄病毒科D冠状病毒科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简介及防控技术单选题:1. 关于咳嗽和打喷嚏时的注意事项,以下说法不正确的是(B)A打喷嚏时应用纸巾或胳膊肘遮掩口鼻B咳嗽和打喷嚏时应用双手遮掩口鼻C把打喷嚏用过的纸巾放入有盖垃圾桶D打喷嚏和咳嗽后最好彻底清洁双手2. 无症状感染者应当集中隔离14天,原则上(A)后可解除隔离A连续两次标本核酸检测阴性(采样时间至少间隔1天)B体温恢复正常3天C无呼吸道症状D肺部影像学检查显示正常3. 针对新型冠状病毒,以下哪种条件可以杀灭病毒(A)A在56℃,30分钟条件下B在26℃,20分钟条件下C在16℃,10分钟条件下D在0℃,5分钟条件下常见疑似预防接种异常反应与因果关联评估要点分析单选题:1. 实施接种过程中或者实施接种后出现受种者死亡、严重残疾、器官组织损伤等损害,属于(A)应当给予补偿。
A预防接种异常反应或者不能排除的B预防接种一般反应C心因性反应D接种事故E偶合症2. 预防接种异常反应调查诊断结论由(D)做出?A临床医生B接种医生C疾控机构D预防接种异常反应调查诊断专家组E医学会多选题:3. 疑似预防接种异常反应分为:(ABCDEF )A一般反应B异常反应C疫苗质量事故D接种事故E偶合症F心因性反应乙肝的流行概况及母婴传播单选题:1. 乙型肝炎两对半检测中,不包含的指标是(C)A乙肝e抗原B表面抗原C核心抗原2. 表面抗原经常用来衡量是否发生了HBV感染,根据表面抗原的流行率,全世界被分为HBV 感染的高流行区域,中流行区域和低流行区域,我国属于(B)A高流行区域B中流行区域C低流行区域3. 表面抗原阳性母亲在分娩后,新生儿应该及时接种乙肝疫苗和免疫球蛋白,根据2020版的接种规范,新生儿应在出生后(C)小时内接种乙肝疫苗和免疫球蛋白。
流感病毒基础知识
流感的危害流行性感冒简称流感,是由流行性感冒病毒引起的呼吸道疾病,具有传染性强、流行面广、潜伏期短、发病率高等特点,在儿童、老人及高危人群中的死亡率很高。
有数据表明,每年冬季流感爆发期会使全球人口近10%感染致病。
流感病毒简介流行性感冒病毒(influenza virus)简称流感病毒,是引起流行性感冒(流感)的病原体,属于正粘病毒科(Orthomyxoviridae)。
(是与粘液蛋白有特殊亲和性病毒中的1科)粘病毒是指对人或某些动物红细胞表面的黏蛋白有亲和力的病毒。
正、副粘病毒的区分以其核酸是否分节段为标准,分节段者为正粘病毒,不分节段者为副粘病毒,正粘病毒科只有流感病毒一个种。
(一)形态与结构流感病毒具有多形态,一般为球形,也有的呈丝状或杆状,病毒直径为80-120nm。
流感病毒的结构主要包括内部的核心、衣壳(核衣壳)和外面的包膜(附图)。
Fig. (1) Schematic representation of the influenza A virus (Reference [22])1、核心(core)流感病毒的核酸为分节段、负链单股RNA,称为分节段基因组(segmented genome)。
其中甲型和乙型流感病毒的核酸分为8个节段,而丙型流感病毒的分为7个节段。
每一基因节段分别编码不同的蛋白,决定流感病毒的遗传特性。
第1~6基因节段分别编码RNA多聚酶(RNA polymerase)PB2、PB1、PA、血凝素(hemagglutinin,HA)、核蛋白(nucleoprotein, NP)、神经氨酸酶(neuraminidase, NA);第7基因节段编码包膜蛋白,包括内膜基质蛋白(M1)和膜蛋白(M2);第8节段编码非结构蛋白(nonstructural protein, NS)NS1和NS2。
流感病毒各基因节段复制后,组装入子代病毒体中,但在组装过程中极易发生基因重组而导致新病毒株的出现,这是流感病毒容易发生变异而出现大流行的主要原因。
2019年流感防治知识培训试卷附答案
2019年流感防治知识培训试卷科室:姓名:分数:一、单选题(每题4分,共20分)1、以下流感正确的是()A.起病缓慢 B.非自限性 C. 可出现肺炎等并发症 D.孕妇不发生重症流感2、流感病毒属于()A. 属于正粘病毒科B. 甲型流感病毒只感染人C. 发生突变的频率要高于其它病毒D. 流感病毒对乙醇、碘伏不敏感3、以下流感哪项表述正确()A. 受感染动物不可能成为传染源B. 流感主要通过打喷嚏和咳嗽等飞沫传播C. 因为是呼吸道传播疾病,所以接触被病毒污染的物品不引起流感D.老年人、婴幼儿易感,其他人不易感。
4、流感的潜伏期()A.突然发病B. 5-7天C.10天D.1-7天,多为2-4天5、流感的临床表现为()A. 主要表现为低热、头痛、肌痛B. 体温可达39-40℃C. 不会出现呕吐、腹痛、腹泻D. 3-4天体温逐渐消退,咳嗽、体力恢复需1-2月2、如何判断重症病例?明确为重症病例如何救治?(30分)答案:一、单选题:1、C 2、A 3、B 4、D 5、B二、填空题:1、流感病毒急性呼吸道2、<5岁,尤其<2岁≥65岁慢性病人或孕妇3、48小时抗病毒4、肺炎神经系统损伤心脏损伤脓毒性休克5、不高或降低明显降低三、问答题1、诊断主要结合流行病学史、临床表现和病原学检查。
临床诊断病例:出现上述流感临床表现,有流行病学证据或流感快速抗原检测阳性,且排除其他引起流感样症状的疾病。
确定诊断病例:有上述流感临床表现,具有以下一种或以上病原学检测结果阳性:流感病毒核酸检测阳性、流感病毒分离培养阳性、急性期和恢复期双份血清的流感病毒特异性IgG抗体水平呈4倍或4倍以上升高。
2、出现以下情况之一者为危重病例:呼吸衰竭;急性坏死性脑病;脓毒性休克;多脏器功能不全;出现其他需进行监护治疗的严重临床情况。
重症病例的治疗原则:积极治疗原发病,防治并发症,并进行有效的器官功能支持。
如出现低氧血症或呼吸衰竭,应及时给予相应的治疗措施,包括氧疗或机械通气等。
流感病毒的结构是什么
流感病毒的结构是什么?流感病毒属正粘病毒科,系RNA病毒,病毒颗粒呈球形或细长形,直径为80~120nm,有一层脂质囊膜,膜上有糖蛋白纤突,是由血凝素(H)和神经氨酸酶(N)所构成,均具有抗原性。
血凝素促使病毒吸附到细胞上,故其抗体能中和病毒,免疫学上起主要作用;神经氨酸酶作用点在于细胞释放病毒,故其抗体不能中和病毒,但能限制病毒释放,缩短感染过程。
流感病毒的核酸是8个片段的单股RNA,核蛋白质上有特异性,可用补体结合试验将其区分为甲、乙、丙三型。
抗核蛋白质的抗体对病毒感染无保护作用。
除核蛋白质外,核心内还有三个多聚酶蛋白(P1、P2、P3),其性质不明。
核心外有膜蛋白(M1、M2)和脂质囊膜包围。
甲型流感病毒变异是常见的自然现象,主要是血凝素(H)和神经氨酸酶(N)的变异。
血凝素有H1、H2、H3,而神经氨酸酶仅有N1、N2,有时只有一种抗原发生变异,有时两种抗原同时发生变异,例如1946~1957年的甲型流行株为(H1N1),1957~1968年的流行株为(H2N2)。
1968年7月香港发生的一次流感流行是由甲(H3N2)毒株引起,自1972年以来历次流感流行均由甲型(H3N2)所致,与以往的流行株相比,抗原特性仅有细微变化,但均属(H3N2)株。
自1976年以来旧株(H1N1)又起,称为“俄国株”(H1N1),在年轻人中(尤其是学生)引起流行。
甲型流感病毒的变异,系由于两株不同毒株同时感染单个细胞,造成病毒基因重新组合,使血凝素或/与神经氨酸酶同时发生变化,导致新型的出现,称为抗原性转变(antigenic shift),例如在人群中流行株的血凝素基因与鸟型流感病毒基因重新组合;另一种称为抗原性漂流(antigenic drift),由于在免疫系统压力下流感病素通过变异与选择而成的流行株,主要的改变在血凝素上氨基酸的替代,1968年以来的HN 各流行株都是如此。
Webster RG等1993年报导:根据8株甲型流感病毒RNA片段的核苷酸序列种素分析,人类宿主的甲型流感病毒来自鸟类流感病毒基因库。
第四节正粘病毒科
第四节正粘病毒科(Orthomyxoviridae)科的一般特性:1、分类及感染谱:有四个属,甲型流感病毒属---感染马、猪、貂、海豹、鲸、禽和人类。
乙型流感病毒属---仅感染人类。
丙型流感病毒属---感染人和猪。
托高土病毒属---虫媒病毒。
2、病毒的主要特性:病毒粒子为多形性,直经80-120nm,有囊膜和纤突。
核衣壳为螺旋对称。
基因组为线状负股、单股RNA,A、B两型为8个片段,丙型为7个片段。
神经氨酸酶和血凝素。
1、高致病力毒株(HPAI):H3N2、H5N1、H7N72、命名:主型/感染动物/分离地点/病毒编号/分离时间(亚型)一、禽流感病毒(AIV)1、病毒的主要特性:1、病毒的培养:2、病毒的抗原:3、病毒的致病性:4、诊断病原分离病毒的鉴定:琼脂扩散(NP和MP), HA和HI决定亚型。
RT-PCR5、免疫与控制药物—盐酸金刚烷胺疫苗:6、国内现状:亚型分布,研究现状(分子生物学,预防和控制)二、猪流感第五节副粘病毒科(Paramyxoviridae)科的一般特性:病毒颗粒呈多形性,可呈丝状,直径150-300NM。
有囊膜及纤突。
核衣壳螺旋对称。
基因组为单股负链RNA,大小为15-16KB,含有6-10个基因。
纤突具有二种糖蛋白:血凝素神经氨酸酶(HN)及融合蛋白(F)。
鸡新城疫病毒(Newcastle disease virus)1、病毒的特性2、病毒的血凝:能凝集鸡、火鸡、鸭、人等的红血球。
3、病毒的培养:4、病毒的致病性:强毒株、中等毒力的毒株和无毒株。
它们的抗原性无差异。
感染鸡和火鸡,哺乳动物和人也可感染。
3、病毒的诊断:病毒的分离:病毒的鉴定:4、预防血清抗体的监测:免疫:弹状病毒科(Rhabdoviridae)(一)、狂犬病病毒P779(二)、牛三日热病毒(三)、水泡性口膜炎六、疱疹病毒科(Herpesviridae)病毒的基本特征:病毒粒子呈圆形或椭圆形,核酸为双股DNA,衣壳二十面对称,有囊膜。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流感病毒属正粘病毒科,病毒颗粒呈多形性,其中球形直径80~120nm,有包膜。
自外而内可分为包膜、基质蛋白、核蛋白三部分。
2.包膜上有血凝素(HA)18和神经氨酸酶(NA)11两种糖蛋白。
3.和初冬季节高发的甲型流感不同,乙型流感在全年任何时候都有可能高发4.2017年12月14日| 日内瓦- 每年多达65万人死于由季节性流感引起的呼吸道疾病。
5.29万至65万这一最新死亡数是根据来自一组范围更大、更加多样化的国家(包括中低收入国家)的最近数据得出的,并且排除了由非呼吸道疾病导致的死亡。
6.全球每年的流感造成约3-500万例严重疾病,约29万至65万例死亡。
7.在发展中国家,在5岁以下儿童中,有99%的死亡是由流感相关的下呼吸道感染引起的8.传播源:流感患者,隐性感染者,传播途径:空气传播/直接接触9.多器官并发症:肺部疾病,肝功能损害,肌肉损害,流感相关脑病,心肌炎,肾脏损害,免疫功能紊乱,低血钾等电解质紊乱10.病毒通过复制、增殖方式直接破坏组织、器官------激发机体免疫反应,机体与病毒抗原存在交叉抗原,导致靶器官损伤--------呼吸系统感染介导炎性介质大量释放入血,导致全身炎性反应,出现多器官受损。
细胞因子/趋化因子的过度表达——人感染流感病毒后疾病病变的标志性特征!是造成重症肺炎和多器官损伤的部分原因之一!11.门诊患者和住院患者直接医疗成本占总成本的45%和69%,更高的经济负担: <5岁儿童,≥60岁老人,具有慢性基础疾病患者12.流感病毒变异迅速——抗原漂移、抗原转换13.流感病毒传染性强,发病快14.流感病毒有跨物种传播的能力15.流感病毒的变异比其他病毒都要迅速,更远远超过疫苗的研发速度。
16.流感不可怕,可怕的是人们对其认识不足,低估其危害性,缺乏应有的警觉性。
82.7%城镇居民对流感不重视认为自己不大可能甚至不会罹患流感。
2.4%学生人群中罹患流感后请假休息17.流感超额死亡率的定义: 流感的超额死亡率即流感流行高峰期的观察死亡率与非流行期季节性死亡率基线之差。
18.实际死亡率:实验室确认的死亡人数—国家主管当局通报并由世卫组织列表统计的大流行性流感死亡人数19.未进行检测(发展中国家尤其是这样),将死因归于其他原有疾病或并发症,人口动态登记系统很薄弱或不存在20.流感可怕之处——传播方式:多器官并发症:缺勤、缺课等经济负担。
流感病毒的变异比其他病毒都要迅速,更远远超过疫苗的研发速度,大部分城镇居民具备流感的一般认知, 但对于流感的发生缺乏警惕性21.1957年起,规定法定报告的传染病。
高致病性禽流感、人感染H7N9禽流感为乙类传染病(按甲类传染病管理);流行性感冒(流感)为丙类传染病22.症状监测是根据应对生物恐怖(包括天花、炭疽、肉毒中毒等)的要求而发展起来一类新的公共卫生监测方法,高度及时性是其首要目标。
中国符合症状监测理念的疾病监测系统,包括脊髓灰质炎(AFP)监测、流感样病例监测,以及2004年为了传染性非典型肺炎(SARS)及禽流感预警而开展的“不明原因肺炎”监测等。
23.我国是流感的高发地,我国人口密度大,边界线漫长,国内外人际交流频繁,境内3/8条野禽的国际迁徙路线。
24.人禽畜共处的传统生态易产生流感病毒新变种我国的家禽饲养数目大,常人、禽、猪一起饲养,易使人和不同动物体内流感病毒杂交重组,产生对人类有威胁的新变种。
25.活禽市场难禁止,管理体系不完善,WHO流感合作中心的韦布斯特说:“活禽市场是流感病毒的滋生地。
”26.适宜的气候条件、日益便捷的交通条件,尤其是中国南方地区更是新发流感病毒的高发区域。
加之便利的交通促进了病毒的传播27.流感全年都有可能发病,发病数存在季节波动性,其季节性呈高度多样化,既有半年或全年周期性流行,也有全年循环!28.接种疫苗2-4周后,产生保护水平抗体;6-8月抗体滴度开始衰减;根据各地流感高峰合理安排29.是自7月19日以来,深圳流感指数连续三周位于最高级预警。
根据深每年约≥40%的学龄前儿童& ≥30%的学龄儿童在流感流行季节罹患流感30.圳流感监测哨点医院的监测数据显示,近两周深圳病例中流感样病例所占百分比分别为4.98%和4.64%,高于基线水平,流感病毒检测阳性率分别为41.7%和42.9%,处于较高水平。
31.无论是否接种过疫苗,对于疑似流感患者在出现流感症状的48h内,应尽早启动抗病毒治疗而不应等待实验室确诊以免让患者处于高风险中。
口服奥司他韦仍然是目前治疗儿童季节性流感的首选药物;如果医生给孩子开奥司他韦胶囊的话,可以打开胶囊把里面的药物与糖浆混合服用。
32.流感治疗面临的问题和困惑—确诊难::患者就诊时间为2天,起始抗病毒时间由13年的6天提早16年的5天,确诊耗时9天!33.2018年1月9日,国家卫计委召开了新闻发布会部署2018流感防治工作并发布最新《流感诊疗方案》34.临床诊断主要根据病史(症状)和体格检查结果,但确诊却是一个「马后炮」,临床诊断病例,流感临床表现;有流行病学证据或流感快速抗原检测阳性;且排除其他引起流感样症状的疾病。
确定诊断病例,流感临床表现+ 以下最少一种病原学检测结果阳性:1. PCR 检测;2.流感病毒分离;3.急性期和恢复期双份血清的流感病毒特异性IgG抗体检测。
35.流感的血常规指数与传统判断标准略有不同,血常规结果仅做辅助参考,流感的诊断需要结合临床表现、流行病学史综合考虑,白细胞计数参考值范围较大,通常认为超过检测上线30%的检测结果才具有临床诊断意义36.一般健康儿童:起病急,多突然起病发热,39~40℃,咳嗽、咽痛、流涕或鼻塞。
全身症状,畏寒、寒战,多伴有头痛、全身肌肉酸痛、乏力、食欲减退等:消化道症状:少部分出现恶心、呕吐、腹泻,儿童消化道症状多于成人。
37.新生儿:流感少见,但如患流感易合并肺炎,常有败血症表现,如嗜睡、拒奶、呼吸暂停等。
婴幼儿流感临床症状往往不典型。
在儿童,流感病毒引起的急性喉炎、急性中耳炎、气管炎、支气管炎、毛细支气管炎、肺炎较成人常见38.柳叶刀在14年发表一项研究对1190名年龄中位数为5岁的出现流感症状的患儿进行的安慰剂随机对照临床试验研究表明在流感症状出现的5天内开始奥司他韦抗病毒治疗,能显著缩短病程,降低病毒脱落的时间。
39.结论:流感症状与体内流感病毒载量成正相关,故越早使用奥司他韦,效果越好。
40.美国《儿科学》杂志一项研究[1] 表明,神经氨酸酶抑制剂(NAIs)可改善流感重症患儿的生存率。
试验对2009年H1N1流行期间加州784名重症住院儿童进行生存率研究:发病48h内使用NAIs,患儿病死率为3.5%;大于14天后再使用奥司他韦的病死率为26.1%;开始抗病毒治疗的时间非常重要,早期进行NAIs 治疗可显著降低流感重症患儿的病死率41.2017年5月以来流感例数持续增长,尤其12月成为历史高点发病率为各种传染性疾病之首。
每年季节性流行。
--疾病负担高(发病、住院、死亡):全球每年季节性流感死亡人数达300万例以上;--季节性流感在我国南方和北方地区每年造成的5%~15%的人群感染,因流感到医院就医者超过50万人,超额死亡者达到20万例。
不断发生人感染禽流感,有在人间传播的风险。
流感大流行。
42.流行病学最显著的特点:突然暴发,迅速扩散,易传染。
造成不同程度的流行。
引起每年流行,流行具有季节性。
发病率高,人群普遍易感。
43.传染源:流感患者和隐性感染者是流感的主要传染源。
从潜伏期末到急性期都有传染性。
感染后3~5小时即可复制排出病毒。
发病第24-48小时是病毒排出的高峰。
一般持续排毒3-6天婴幼儿、免疫功能受损患者排毒时间可超过1周。
受感染动物也可成为传染源。
44.传播途径:流感主要通过打喷嚏和咳嗽等飞沫传播,也可经口腔、鼻腔、眼睛等黏膜直接或间接接触传播。
接触被病毒污染的物品也可引起感染。
人感染禽流感主要是通过直接接触受感染的动物或受污染的环境而获得。
近距离密切接触可发生有限传播。
45.易感人群:人群普遍易感。
较高比例的隐性传染。
控制难度大。
接种流感疫苗可有效预防相应亚型、毒株的流感病毒感染。
46.临床表现:潜伏期1-7天,多为2-4天。
多种流感样症状:突发高热。
咳嗽(常为干咳)咽痛、流涕或鼻塞。
头痛。
肌肉和关节痛。
全身不适。
部分以呕吐、腹痛、腹泻为特点,常见于儿童乙型流感。
47.重症病例的高危人群:指患流感后可能出现病情较重,病死率较高人群::年龄<5岁的儿童(<2岁更易发生严重并发症)。
年龄≥65岁的老年人。
伴有以下疾病或状况者:慢性呼吸系统疾病、心血管系统疾病(高血压除外)、肾病、肝病、血液系统疾病、神经系统及神经肌肉疾病、代谢及内分泌系统疾病、免疫功能抑制(包括应用免疫抑制剂或HIV感染等致免疫功能低下)。
肥胖者(体重指数>大于30)。
妊娠期妇女。
48.儿童发生流感重症、流感相关并发症的风险高:儿童因呼吸道保护屏障发育不完善,流感病毒引起的喉炎、气管炎、支气管炎、毛细支气管炎、肺炎及胃肠道症状较成人常见.儿童因季节性流感住院并发肺炎、中耳炎的比例达10-27%。
49.流感对老年人群的影响:常存有呼吸系统、心血管系统等原发病,因此感染后病情多较重,病情进展快,发生肺炎率高于青壮年人。
其他系统损伤主要包括流感病毒性心肌炎导致的心电图异常、心功能衰竭、急性心肌梗塞,也可并发脑炎以及血糖控制不佳等。
流感和肺炎是65岁老年人第5位疾病死亡原因。
50.流感可加重原有疾病慢性疾病患者:1诱发慢性呼吸系统疾病发作,20%-30% COPD急性发作与流感病毒诱发引起。
30%慢性支气管哮喘发作由流感病毒诱发引起。
2诱发慢性心脏疾病发作,流感病毒诱发引起充血性心脏衰竭。
3加重糖尿病病情,流感病毒可加重糖尿病病情,使糖尿病患者住院风险增加6倍。
51.流感对妊娠妇女的影响:中晚期妊娠妇女感染流感病毒后除发热、咳嗽等表现外,易发生肺炎,迅速出现呼吸困难、低氧血症甚至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可导致流产、早产、胎儿窘迫及胎死宫内。
可诱发原有基础疾病的加重,病情严重者可以导致死亡。
发病2天内未进行抗病毒治疗者病死率明显增加。
52.实验室检查:血常规:白细胞总数一般不高或降低,重症病例淋巴细胞计数明显降低。
血生化:部分病例出现低钾血症,少数病例肌酸激酶、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丙氨酸氨基转移酶、乳酸脱氢酶、肌酐等升高。
53.病原学及相关检测:采集呼吸道标本(如鼻咽分泌物、痰、气道吸出物、支气管肺泡灌洗液)送检。
54.病毒核酸检测。
55.快速抗原检测。
56.血清学检测。
57.病毒分离培养。
58.影像学检查:并发肺炎者影像学检查可见肺内斑片状、磨玻璃影、多叶段渗出性病灶;进展迅速者,可发展为双肺弥漫的渗出性病变或实变,个别病例可见胸腔积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