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语言学理论和汉语方言地图集
关于汉语方言的论著
关于汉语方言的论著
《中国方言概论》- 作者:刘月华
这本书系统地介绍了中国的主要方言,包括方言的分类、历史演变、语音、语法等方面,是一部较为全面深入的方言学著作。
《中国方言音韵学》- 作者:张义达
该书从音韵学的角度出发,详细探讨了中国各大方言的音韵现象,分析了方言之间的差异与联系,为方言音韵学研究提供了重要参考。
《中国方言地图集》- 主编:张义达
这本地图集系统地展示了中国各个地区的方言分布情况,通过图文结合的方式生动地展现了方言的地理分布特点,对方言地理学有着重要贡献。
《中国方言的语法研究》- 作者:陈有进
该书通过深入研究各个方言的语法结构,对方言之间的共性和差异进行了详尽剖析,为理解和比较中国方言的语法提供了丰富的素材和理论支持。
《中国语言学通论》- 作者:杨焕明
这本书虽然不仅仅聚焦于方言,但其中涉及到了对汉语方言的一
些基本概念和研究方法,对理解汉语方言学有一定的帮助。
这些著作都为了解汉语方言提供了深入而系统的学术资料,涵盖了方言学的多个方面,包括历史、音韵学、地理分布等。
世界语言图谱
世界语言图谱世界语言图谱├--(i)汉藏语系(使用者17亿,主要分布在大中华地区,东南亚中南半岛)│├---汉语(使用者最多的语言,约14亿,其中北方话9亿左右,粤语,闽语都在1亿左右,吴语,客家话都在7000万左右)│├--藏缅语族││├--藏语支:藏语、嘉戎语、门巴语等││├--景颇语支:景颇语(克钦语)等││├--彝语支:彝语、哈尼语、僳僳语、拉祜语、纳西语、基诺语等││├--缅语支:缅甸语、载瓦语、阿昌语、库启-钦语等││└--语支未定:白语、土家语、珞巴语、羌语、普米语、怒语、僜语、独龙语等│├--苗瑶语族││├--苗语支:苗语、布努语等││├--瑶语支:勉语││└--语支未定:畲语│└--壮侗语族(侗台语族)│├--壮傣语支(台语支):壮语、布依语、泰语、傣语、老挝语、掸语、侬语、土语等│├--侗水语支:侗语、水语、仫佬语、毛南语(毛难语)、拉珈语等│├--黎语支:黎语│└--仡佬语支:仡佬语├--(ii)印欧语系(使用者最多的语系,约30亿,也是分布最广的语系,除了非洲之外都有分布,在亚洲主要是南亚和伊朗)│├--日耳曼语族(使用者6亿,主要分布在西北欧、北美、澳洲)││├--西支:英语(4亿)、弗里西亚语、荷兰语、弗拉芒语、阿非利堪斯语、德语、卢森堡语、依地语等││├--东支:哥特语(稀有品种)││└--北支:瑞典语、丹麦语、挪威语、冰岛语等(使用者2500万,主要分布在北欧)│├--罗曼语族(使用者7.5亿,主要分布在南欧、拉美)││├--西支:拉丁语、法语、西班牙语(3亿多)、意大利语、葡萄牙语(2亿多)、卡塔兰语(加泰隆语)、利托-罗曼诸方言等││└--东支:罗马尼亚语、摩尔达维亚语│├--斯拉夫语族(使用者3亿,主要分布在东欧,俄罗斯)││├--东支:俄语(1.5亿)、乌克兰语、白俄罗斯语等││├--西支:波兰语、捷克语、斯洛伐克语等││└--南支:古斯拉夫语、保加利亚语、塞尔维亚-克罗地亚语、斯洛文尼亚语、马其顿语等│├--凯尔特语族(稀有品种)││├--北支:爱尔兰语、苏格兰盖尔语等││└--南支:威尔士语、布列塔尼语等│├---亚美尼亚语│├---阿尔巴尼亚语│├---希腊语│├--波罗的语族:拉脱维亚语、立陶宛语等│├--印度-伊朗语族(使用者最多的语族,约13亿,主要分布在南亚次大陆和伊朗)││├--东支(印度-雅利安语支):梵语、巴利语、印地语(4亿)、乌尔都语、孟加拉语(1.5亿)、旁遮普语、马拉提语、古吉拉特语、比哈尔语、│││奥里亚语、拉贾斯坦语、尼泊尔语、梅瓦尔语、阿萨姆语、克什米尔语、帕哈里语、信德语、吉普赛语、僧伽罗语等││└--西支(伊朗语支):波斯语、普什图语、俾路支语、塔吉克语、库尔德语、奥塞梯语等│├--安纳托利亚语族:赫梯语、卢维亚语(可能都已灭绝)│└---吐火罗语:焉耆方言、龟兹方言(已灭绝)├--(iii)高加索语系(使用者约1000万,主要分布在欧亚分界线高加索山脉两边)│├--南部语族:格鲁吉亚语等│└--北部语族│├--西北语支:卡巴尔达语等│└--东北语支:车臣语、印古什语、阿瓦尔语、莱兹金语等├--(iv)乌拉尔语系(使用者约2500万,主要分布在东北欧)│├--芬兰-乌戈尔语族:芬兰语、爱沙尼亚语、匈牙利语、拉普语、莫尔多维亚语、马里语、沃恰克语、科米语等│└--萨莫耶德语族:涅涅茨语、塞尔库普语等(稀有品种)├--(v)阿尔泰语系(使用者1.2亿,主要分布在从土耳其到黑龙江一带)│├--突厥语族:土耳其语、维吾尔语、哈萨克语、乌孜别克语(乌兹别克语)、阿塞拜疆语、土库曼语、撒拉语、塔塔尔语(鞑靼语)、││柯尔克孜语(吉尔吉斯语)、哈卡斯语、巴什基尔语、西部裕固语、图佤语、楚瓦什语等│├--蒙古语族:蒙古语、东乡语、土族语、达斡尔语、保安语、东部裕固语、布里亚特语、卡尔梅克语等│└--满-通古斯语族(稀有品种)│├--满语支:满语(基本灭绝)、锡伯语、赫哲语等│└--通古斯语支:鄂温克语、鄂伦春语等├--(vi)古西伯利亚诸语言:楚克奇语等(稀有品种)├--(vii)达罗毗荼语系(德拉维达语系)(使用者4亿,主要分布在印度南部德干高原)│├--北部语族:库鲁克语(奥拉昂语)、布拉会语、马尔托语等│├--中部语族:泰卢固语、贡迪语等│└--南部语族:泰米尔语、坎纳达语、马拉雅拉姆语、图卢语等├--(viii)南亚语系(澳斯特罗-亚细亚语系)(使用者1.1亿,主要分布在东南亚中南半岛)│├--孟-高棉语族:越南语、高棉语(柬埔寨语)、孟语、德昂语(崩龙语)、克木语、帕科语、奇劳语、比尔语、佤语、布朗语等│├--马六甲语族:塞芒语、萨凯语、雅昆语等│├--蒙(扪)达语族:桑塔利语、蒙达里语、库尔库语、喀里亚语等│└--尼科巴语族:卡尔语、乔拉语、特雷萨语等(稀有品种)├--(ix)南岛语系(马来-波利尼西亚语系)(使用者3亿,主要分布在东南亚马来群岛,南太平洋地区)│├--印度尼西亚语族:印度尼西亚-马来语、爪哇语(1.1亿)、巽他语、马都拉语、他加禄语、米沙鄢语(比萨扬语)、马达加斯加语、││阿眉斯语、排湾语、布嫩语、布金语等│├--密克罗尼西亚语族:昌莫罗语、特鲁克语、马绍尔语等(稀有品种)│├--美拉尼西亚语族:斐济语等(稀有品种)│└--波利尼西亚语族:毛利语、萨摩亚语、汤加语、塔希提语、夏威夷语等(稀有品种)├--(x)阿非罗-亚细亚语系(闪-含语系)(使用者3亿,主要分布在西亚和北非,即阿拉伯世界)│├--闪语族:阿拉伯语(2亿)、希伯来语、马耳他语、阿拉米语、阿姆哈拉语、古拉格语、哈拉里语、提格雷语、提格里尼亚语、吉兹语等│├--柏柏尔语族:什卢赫语、塔马齐格特语、卡布来语、图阿列格语(塔马舍克语)、瑞菲安语、沙维亚语等│├--乍得语族:豪萨语等│├--库施特语族:索马里语、盖拉语、锡达莫语、贝贾语、阿法尔语、萨霍语等│└--埃及-科普特语族:科普特语├--(xi)尼日尔-科尔多凡语系(使用者3亿,主要分布在南部、中部、西部非洲)│├--科尔多凡语族:包括一些使用人数很少的语言│└--尼日尔-刚果语族│├--贝努埃-刚果语支:斯瓦希里语、卢旺达语、隆迪语、索托语、卢巴语、科萨语、绍纳语、祖鲁语、刚果语、卢干达语、林加拉语、││吉库犹语、芳语、别姆巴语、茨瓦纳语、斯威士语、尼昂加语等│├--曼迪语支:班巴拉语、马林凯语、门得语、克培列语等│├--古尔语支(沃尔特语支):莫西语、古尔马语、达戈姆巴语等│├--西大西洋语支:弗拉尼语、沃洛夫语、泰姆奈语等│├--阿达马瓦-东部语支:桑戈语等│└--库阿语支:约鲁巴语、伊博语、特威语、埃维语、丰语、比尼语等├--(xii)尼罗-撒哈拉语系(使用者2500万,主要分布在西非)│├--沙里-尼罗语族:卢奥语、努埃尔语、马萨依语、萨拉语、努比亚语等│├--撒哈拉语族:卡努里语等│├--马巴语族:包括一些使用人数很少的语言│├--科马语族:包括一些使用人数很少的语言│├--富尔语族:富尔语│└--桑海语族:桑海语├--(xiii)科依桑语系(稀有品种,主要分布在西南部非洲)│├--北部语族:奥恩语等│├--中部语族:霍屯督语、布须曼语等│├--南部语族:包括一些使用人数很少的语言│├--哈扎语族:哈扎语│└--桑达韦语族:桑达韦语├--(xiv)爱斯基摩-阿留申语系:爱斯基摩语诸方言、阿留申语等(稀有品种,主要分布在北极圈附近)├--(xv)纳-德内语系:那伐鹤语等(从这里开始均为美洲土著人即印地安人的语言,共5000万人讲)├--大阿尔冈基亚语系:克里语、奥杰布华语、布莱克福特语、夏延语、乔克托语等├--萨利什语系:包括一些使用人数很少的语言├--瓦卡什语系:包括一些使用人数很少的语言├--大苏语语系:达科他语、温尼贝戈语、克劳语、切罗基语、莫霍温克语等├--佩努蒂亚语系:玛雅语、基切语、玛姆语、凯克奇语、卡克奇尔语、阿劳堪尼亚语等(约700万)├--霍坎语系:特拉帕内克语等├--阿兹台克-塔诺安语系:阿兹台克语、塔拉胡马尔语、皮马语、雅基语、肖肖尼语等(约500万)├--奥托-曼格安语系:奥托米语、萨波特克语、米斯特克语、马萨特克语、马萨瓦语等├--大奇布钱语系:库纳语、爪伊米语等├--吉-帕诺-加勒比语系:加勒比语等└--安第斯赤道语系:凯楚亚语(印加语,约2000万)、艾马拉语、阿拉瓦克语、图皮语、瓜拉尼语等(约3000万)高丽语(7000万)和日语(1.27亿)的语系归属问题:由于受到外来词语影响较大,受到多方语系的影响,至今为止这两个语系的归属问题还是有争议,但是比较多的学者将他们归为乌拉尔-阿尔泰语系。
「地图视界」中国语言地图集,看看哪些地方和你说的同一种方言?
「地图视界」中国语言地图集,看看哪些地方和你说的同一种方言?《中国语言地图集》(下文简称《地图集》),由中国社会科学院和澳大利亚人文科学院合作编纂,由香港朗文(远东)有限公司于1987年和1990年分两次正式出版。
有中文、英文两种版本。
《地图集》共有50×36厘米彩色地图三十五幅,每幅图附有必要的文字说明。
《地图集》中汉语方言分区图及文字说明部分,是由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组织全国部分汉语方言工作者共同编制的,由李荣、熊正辉、张振兴担任主编。
这项工作包括方言调查,新旧资料整理分析,绘制分区草图和编写文字说明等几个步骤。
1983年由国家社会科学基金立为六五国家重点社科项目,同年项目工作正式启动,1987年全部完成。
1.ML图幅检索目录2.A1中国语言地图3.A2中国汉语方言图4.A3中国少数民族分布图5.A4中国少数民族语言分布图6.A5广西壮族自治区语言分布图7.B1官话之一(东北地区)东北官话即东北话,是汉藏语系汉语族的一门声调语言,分布于黑龙江省、吉林省全境,辽宁省大部分地区,内蒙古自治区的东部,河北省东北部。
170多个市县旗,使用人口约1.2亿。
东北官话细分可分为吉沈片、哈阜片、黑松片,每片又可分为几小片。
胶辽官话是中国官话方言的一区,主要分布于山东省的胶东半岛、辽宁省的辽东半岛,吉林省的东南部地区,在黑龙江的二屯、虎林存有方言岛。
其中胶东话是周王朝的诸侯国之一莱国之语“莱语”演变而来,辽东话则是“闯关东”时期演变后的“莱语”从胶东被带入辽东逐渐跟当地话以及部分殖民时期的词汇演变而来。
历史上在一些地区如黑龙江省还存在过个别胶辽官话的方言岛,但大部分都逐渐消失了。
8.B2官话之二(北京、天津、河北、山东西部)北京官话,是官话的一个分支,虽名称中有“北京”二字,但并非北京话,更准确的说北京官话是热河地区的方言,主要分布于北京市、河北省承德市、廊坊市、涿州市,内蒙古赤峰市,辽宁省朝阳市、葫芦岛市建昌县、阜新市部分地区。
中国语言地图
以上五项是《地图集》对汉语方 言分区最主要的新见解。《地图 集》对汉语方言的分区,大体上 还是反映了汉语方言分布的实际 情况的。《地图集》里对汉语方 言的五个层次的划分,也是我们 目前能够找到的一种比较理想的、 比较通用的层次划分。
三、提出汉语方言的分区的两个基本标准。 早期的汉语方言分区,不可能提出明确的分区标准, 因为当时没有这个条件。所以早期的汉语方言分区,难免 有主观印象的色彩。必须等到掌握了足够多的方言事实之 后,才能提出必要的分区标准。《地图集》对方言区的划 分,从大处看有两个重要的标准:一个是古入声字的演变; 一个是古浊声母字的演变。按照古入声字的演变标准,可 以把官话和非官话分开,官话方言绝大多数地点古入声字 今读舒声(江淮官话和其它官话的零星地点除外),非官 话方言古入声字今仍读入声,例外的情况很少;根据古清 音声母入声字的演变,又可以把官话大区分为八个区。按 照古浊音声母字的演变标准,可以划分九个非官话方言, 当然也可以用来把官话大区分开。
第二,是把晋语区从官话方言里分立出 来。《地图集》对晋语定义为“山西省及 其毗邻地区有入声的方言”,因此晋语和 山西方言是两个概念。山西方言是从地 理范畴指称山西省境内的方言。晋语是一带有入声的方言, 不包括山西境内的中原官话和冀鲁官话, 也不包括山西及其毗邻地区以外的有入 声的其它官话方言。
例如: 官话大区:除江淮官话和其它官话的零星地点外,官话方言没有入声,古入声字今读舒 声。 东北官话:古入声清音声母字今读上声字的比北京多。 北京官话:古入声清音声母字今分归阴平阳平上声去声四声。 冀鲁官话:古入声清音声母字今读阴平,或多数读阴平。 胶辽官话:古入声清音声母字今读上声。 中原官话:古入声清音声母字和次浊声母字今读阴平。 兰银官话:古入声清音声母字今读去声。 西南官话:大多数地方古入声字不论清浊都读阳平。 江淮官话:古入声字今读入声。 晋语区:古入声字今读入声。 吴语区:古全浊音声母字今读浊音声母。 徽语区:古全浊音声母字今读塞音塞擦音时,大多数读送气清音,但也有读不送气清音 的。 赣语区:古全浊音声母字今读塞音塞擦音时,读送气清音;古次浊声母上声字一般不读阴 平。 湘语区:古全浊音声母字今读塞音塞擦音时,有的地方仍读浊音,有的地方不论平仄都读为 不送气清音。 闽语区:古全浊音声母字今读塞音塞擦音时,今多数读不送气清音,少数读送气清音。 粤语区:古全浊音声母字今读塞音塞擦音时,多数地点今逢阳平阳上读送气清音,逢阳去阳 入读不送气清音。 平话区:古全浊音声母字今读塞音塞擦音时,今读一般都是不送气清音。 客家话:古全浊音声母字今读塞音塞擦音时,今读送气清音,但一些口语常用字(如 “渠笨”) 往往读不送气清音;部分古全浊音声母上声字今读阴平。
地理语言学理论和汉语方言地图集
地理语言学理论和汉语方言地图集地理语言学理论和汉语方言地图集*曹志耘提要本文介绍了西方地理语言学的理论、方法及其发展情况,回顾了二十世纪以来中国地理语言学的研究情况,并分析目前面临的机遇和挑战。
目前正在进行的“汉语方言地图集”课题是中国地理语言学建设的基础工程,本文介绍了该项研究的目的、意义、价值、主要内容和主要成果。
关键词地理语言学;汉语方言;方言地图1 地理语言学理论1.1定义地理语言学(geographical linguistics),又叫语言地理学(linguistic geography),以众多地点的语言事实调查为基础,利用语言地图的方式描述语言现象的地理分布状况,结合社会文化因素解释这些分布的原因,探索语言变化的过程和机制。
1.2兴起和发展地理语言学兴起于19世纪后期。
最早进行方言调查并绘制方言地图的是德国语言学家文克尔(Georg Wenker),他于1876年向莱茵河地区的所有小学教师寄发了一份由约300个词组成的40个句子的调查表,请被调查者用当地方言转写出来,在此基础上画出了6幅方言地图(《德国语言地图》1册,1881年)。
地理语言学早期的代表人物是法国语言学家吉叶龙(Jules Gilliéron),他训练艾德蒙(Edmond Edmont)调查了650个法语方言点的约2000个词语,编写出版了《法国语言地图集》12册(1902-1914年和1920年)。
在这项研究过程中,他发现几乎每一个词都有自己独特的同语线,因而提出了“每一个词都有它自己的历史”的口号,并与青年语法学派的“语音规律无例外”口号相抗衡。
(徐通锵1991:223-229)随着地理语言学的发展,在欧美各国相继出版了大量的语言地图集,例如芮德(F. Wrede)的《德国语言地图集》6册(1926),雅伯尔格(K. Jaberg)、俅德(J. Jud)的《意大利瑞士语言地图集》8册(1928-1940)等。
《汉语方言地图集调查手册》(语音
新
寸
滚
春
雲
12. [宕阳]糖
响
床
王
13. [江阳]双
讲
14. [曾阳]灯
升
15. [梗阳]硬
争
病
星
横
兄
16. [通阳]东
用
———————————————————————————————————————
17. [咸入]盒
塔
鸭
接
贴
法
18. [深入]十
急
19. [山入]辣
八
热
节
活
刮
月
20. [臻入]七
一
骨
米
去 霁
剃
平 灰
並赔
明 端
来雷
从 心
蟹合一:灰
上
去
贿
队
妹 对
罪 碎
14
蟹合一:泰 去 泰
疑
晓灰
北京语言大学语言研究所《汉语方言地图集调查手册》
外
蟹合二:皆 去 怪
见怪
溪
蟹合二:佳 去 卦
挂
蟹合二:夬 去 夬
快
蟹合三:祭
蟹合三:废
去
去
祭 敷
心岁
废
肺
见
蟹合四:齐
平
去
齐
霁
桂
平 支
並皮
清 照章
日儿
见 晓
止开三:支 上 纸
庚
帮
滂
並
来
彻
审生 生
见
更三~,打~
溪
疑
梗
冷 梗
映
硬
陌
百 拍 白
拆
客
平 耕 明 知
中国 方言 图谱及汉语 发展 图谱_精心收藏
•第一图表分级:语族、语系、语、方言。
┌北语 (Mandarin)[汉族、回族]〔中国,台湾〕┌北语群───┼晋语 (Jin)[汉族]〔中国〕│└Dungan[回族]〔Kyrghyzstan〕├客赣语群──┬赣语 (Gan)[汉族]〔中国江西省〕│└客语 (Hakka)[汉族、畲族]〔中国江西省、福建省、广东省,台湾〕├───────吴语 (Wu)[汉族]〔中国江苏省、浙江省〕├───────徽语 (Hui)[汉族]〔中国安徽省〕├───────湘语 (Hunanese, Xiang)[汉族]〔中国湖南省〕│┌闽北语[汉族]〔中国福建省〕┌汉语系 (Sinitic)──┤├闽东语[汉族]〔中国福建省〕│├闽语群 (Min)┼闽中语[汉族]〔中国福建省〕││├莆仙语[汉族]〔中国福建省〕││└闽南语[汉族]〔中国福建省、广东省、海南省,台湾〕│├───────粤语 (Yue)[汉族]〔中国广东省、广西壮族自治区〕│├───────儋州话[汉族]〔中国海南省〕│├───────猫家话[苗族]〔中国湖南省、广西壮族自治区〕│├───────伶话[苗族]〔中国广西壮族自治区〕│└───────平地傜话[汉族、瑶族]〔中国湖南省、广西壮族自治区〕│├──────────────────五屯话[五屯人]〔中国青海省黄南州〕││┌剑川├──────────────────白语 (Bai)─┼大理〔中国云南省大理州〕│[白族] └碧江│┌藏语群[藏族、门巴族]〔中国甘肃省、青海省、西藏自治区、四川省、云南省,│┌藏语支──┤(Bodish) 缅甸,印度,不丹,尼泊尔〕││(Bodic) ├───────白马语[藏族]││└羌语群 (Chiangish)[藏族、羌族、普米族]〔中国四川省、云南省〕汉藏语族┤├巴语支───Bodo-Garo(Sino- ││(Baric)Tibetan)│├──────Kuki-Naga〔印度〕│├─────────────景颇语 (Kachin)[景颇族]〔中国云南省,缅甸Kachin邦〕│├─────────────独龙语 (Trung)[独龙族]│├─────────────格曼登语 (Kuman)[登人]〔中国西藏自治区,印度Assam省,缅甸Kachin邦〕├藏缅语系┼─────────────达让登语 (Darang)[登人]〔中国西藏自治区〕│Tibeto- ├─────────────博嘎尔珞巴语 (Boga’er)[珞巴族]〔中国西藏自治区〕│ Burmese├─────────────义都珞巴语 (Yidu)[珞巴族]〔中国西藏自治区〕││┌罗罗语群[彝族、栗僳族、纳西族、哈尼族、拉祜族、基诺族、怒族、蒙古族]│├缅语支──┤(Loloish)〔中国四川省、贵州省、云南省、广西壮族自治区,越南,寮国,泰国,缅甸〕││(Burmic) └缅语群 (Burmish)[景颇族、阿昌族]〔中国云南省,缅甸〕│├─────────────怒苏语 (Nusu)[怒族]│├─────────────阿侬语[怒族]│└─────────────土家语[土家族]│└───────────卡伦语群──┬〔Pho〕(Karen) └〔Sgaw-Bwe〕汉语演化图〈商代〉→〈西周〉→〈东周〉→〈汉代〉→〈西晋〉→〈唐代〉→〈南宋〉→〈现代〉燕语──→河北语┌→巴蜀语─→蜀语─┐│‧├→交州语─→‧‧‧┼→粤语─┬→粤语──→粤语│‧‧┌→秦语─┼→秦晋语─→关中语┼→北语─┼→北语──→北语││‧‧││‧├→赣语──→赣语┌→齐语─┤│├→‧‧‧┤││└→关东语─→中原语┤└→客语──→客语│││周语─┤└→齐语──→齐语──→‧‧‧┼→闽语──→闽语──→闽语│‧├→晋语──→晋语‧┌→吴语──→吴语│┌→吴语──→吴语─┴→吴语─┤└→楚语──→楚语─┤└→徽语──→徽语│└→楚语──→楚语──→楚语──→湘语──→湘语语系──────────语言──────方言───────次方言┌晋语〔Jin〕──────────┬大同话│└太原话││┌陕甘语─────┬陕西话││└甘肃话││┌东北话││├河北话〔国语、普通话〕┌北语群────┤├北方汉语────┼山东话│││├胶东话│││└河南话│││┌鄂北话│││├楚语│││├湖南官话│└北语─────┤├岑江话│(Mandarin) ├西南汉语────┼桂柳话││├黔北话││├黔南话││├灌赤话││├昆贵话││└滇西话││┌合肥话〔中国安徽省〕││├扬州话〔中国江苏省〕│├江淮语─────┼南通话〔中国江苏省〕││├九江话〔中国江西省〕││└南平话〔中国福建省南平市〕│└─────────军家话〔中国福建省武平县中山乡〕││┌北部───────南昌话〔中国江西省〕│├东部───────鹰潭话〔中国江西省〕│┌赣语 (Gan)──┼中部───────抚州话〔中国江西省〕││├西部───────宜春话〔中国江西省〕││└西南部──────吉安话〔中国江西省〕││├客赣语群───┤┌赣西北客语────铜鼓话〔中国江西省〕││├赣西南客语────赣州话〔中国江西省〕││├赣东南客语────宁都话〔中国江西省〕││├闽西客语────┬长汀话〔中国福建省龙岩市〕│││└连城话〔中国福建省龙岩市〕││├饶平客家话〔中国广东省潮州市;台湾苗栗县卓兰镇〕│││┌梅县话、四县话〔中国广东省梅州市;台湾〕│││├大埔腔〔中国广东省梅州市;台湾台中县〕│└客语 (Hakka)─┼粤东梅江客语──┼惠阳客家话、海陆话〔中国广东省汕尾市、深圳市、东莞市、│││清远市;台湾〕││└韶南〔中国广东省韶关市〕│├四川客语〔中国四川省〕│├粤东东江客语〔中国广东省河源市、惠州市〕│├粤北客语〔中国广东省韶关市〕│├惠州客家话〔中国广东省惠州市〕│├浙江畲话[畲族]〔中国浙江省丽水市〕│├江西畲话[畲族]〔中国江西省吉安市、上饶市‧‧‧〕│├福建畲话[畲族]〔中国福建省南平市、宁德地域〕│└广东畲话[畲族]〔中国广东省汕头市、揭阳市、汕尾市、惠州市〕││┌宣州话〔中国安徽省,江苏省高淳县、溧水县〕││┌常州话〔中国江苏省常州市〕↓↓├上海话〔中国上海市,江苏省,浙江省嘉兴市〕↑├北部、太湖吴语─┼湖州话〔中国浙江省湖州市〕汉语系┤│├杭州话〔中国浙江省杭州市〕├────────吴语 (Wu) ──┤├绍兴话〔中国浙江省绍兴市〕││└宁波话〔中国浙江省宁波市〕│├中部、婺州吴语──金华话〔中国浙江省金华市〕│├南部、处衢吴语─┬衢州话〔中国浙江省衢州市〕││└丽水话〔中国浙江省丽水市〕│├台州话〔中国浙江省台州市〕│└温州话─────┬温州话〔中国浙江省温州市〕│└瓯语〔中国浙江省平阳县〕││┌北部、旌-占───旌德话〔中国安徽省〕│├东部、绩-歙───歙县话〔中国安徽省〕├────────徽语 (Hui)──┼西部、休-黟───屯溪话〔中国安徽省,江西省婺源县〕│├西南部、祈-德──祈门话〔中国安徽省祈门县、东至县,江西省景德镇市、德兴市〕│└严州话〔中国浙江省淳安县、建德市〕││┌长-益〔新湘话〕─长沙话〔中国湖南省〕├楚语──────湘语─────┼娄-邵〔老湘话〕─双峰话〔中国湖南省〕│〔Hunanese〕└吉-漵──────吉首话〔中国湖南省〕││┌闽北语 (Minbei) ─────────建瓯话〔中国福建省建瓯市〕│├闽东语 (Mindong)────────┬福州话 (Foochow) 〔中国福建省福州市〕││└泰顺蛮讲〔中国浙江省泰顺县〕│├闽中语 (Minzhong) ────────永安话〔中国福建省永安市〕├闽语群〔Min〕┼莆仙语、兴化话 (Hinghua)─────莆田话〔中国福建省莆田市〕││┌闽南话─────┬厦门话 (Amoy)〔中国福建省厦门市〕│││└台湾话、台语 (Taiwanese)〔台湾〕│└闽南语────┼潮汕语─────┬潮州话 (Teochew)〔中国广东省潮州市〕│(Minnan) │└汕头话 (Swatow)〔中国福建省汕头市〕│├雷州话〔中国广东省雷州市、徐闻县〕│└海南话、琼文话 (Hainanese) 〔中国海南省〕││┌粤海──────┬广东话、广州话 (Cantonese) 〔中国广东省广州市〕││└东莞话〔中国广东省东莞市〕│├四邑话─────┬台山话 (Toishanese)││└雅瑶话、拉珈话〔中国广东省鹤山市〕├────────粤语 (Yue)──┼高-雷──────阳江话〔中国广东省阳江市〕││┌梧州话〔中国广西省梧州市〕│├桂南粤语────┼南宁话〔中国广西省南宁市〕││└钦廉话〔中国广西省〕│├吴川话〔中国广东省吴川市、湛江市〕│└蜑家话、水上话〔中国广东省、广西壮族自治区〕│├────────儋州话〔中国海南省儋州市、昌江黎族自治县〕│├────────猫家话[苗族]〔中国湖南省、广西壮族自治区〕│├────────伶话[苗族]〔中国广西壮族自治区龙胜各族自治县〕│└────────平地瑶话[汉族、瑶族]〔中国湖南省、广西壮族自治区〕。
中国方言分布图
• 北京话:声母少,韵母多,声调平仄分明 • 上海话:声母多,韵母丰富,声调曲折复杂 • 南昌话:声母适中,韵母较简单,声调较为独特
各地方言的词汇和语法特点
词汇差异
• 方言特有词汇:各地方言中有许多独有的词汇 • 古语词:各地方言中保留了许多古汉语词汇 • 借贷词:各地方言之间相互借用词汇
城乡分布特点
• 城市方言:城市地区的方言较为统一,受普通话影响较大 • 农村方言:农村地区的方言较为多样化,受地域文化影响较大
方言分布与自然环境的关系
地形地貌影响
• 山地地貌:山地地区的方言较为独特,受地形阻隔影响 较大 • 平原地貌:平原地区的方言较为统一,受地域文化影响 较大
气候环境影响
• 温带气候:温带地区的方言较为保守,受古汉语影响较 大 • 热带气候:热带地区的方言较为开放,受外来文化影响 较大
方言变迁特点
• 方言融合:不同方言之间的交流与融合 • 方言分化:同一方言在不同地区的分化
方言演变与社会历史的关系
社会历史背景
• 历代政治变迁:政治中心的变迁影响方言的发展 • 经济发展:经济发展程度的差异影响方言的发展 • 文化交流:地域文化交流的影响
方言演变趋势
• 方言统一:普通话的推广导致方言的逐渐统一 • 方言多样化:地域文化的差异导致方言的多样化
方言在文化交流与传播中的作用
文化交流
• 方言是文化交流的桥梁,促进各地区之间的文化交流 • 方言中的民间故事、传说、歌谣等是文化交流的重要内容
文化传播
• 方言具有独特的魅力,增强文化的吸引力和影响力 • 利用方言进行文化传播,扩大文化影响力
CREATE TOGETHER
DOCS
谢谢观看
中国语言地图
第五,是把平话单独成为一个方言区。以
往的汉语方言分区,很少提到平话。其实广 西壮族自治区通常就有“官、平、壮、白、 客”的说法,说明广西境内除壮语外,汉语 的官话(西南官话)、平话、白话(粤语)、 客家话是四种平行的方言。平话内部有桂南 平话和桂北平话之分,它们的共同特点是古 全浊声母字今读塞音塞擦音时,一般都是不 送气清音。这一点就足以把平话和广西境内 的其它汉语方言区别开来。
以上五项是《地图集》对汉语方 言分区最主要的新见解。《地图 集》对汉语方言的分区,大体上 还是反映了汉语方言分布的实际 情况的。《地图集》里对汉语方 言的五个层次的划分,也是我们 目前能够找到的一种比较理想的、 比较通用的层次划分。
三、提出汉语方言的分区的两个基本标准。 早期的汉语方言分区,不可能提出明确的分区标准,
二、《地图集》把汉语方言分为十个区:官 话区、晋语区、吴语区、徽语区、赣语区、 湘语区、闽语区、粤语区、平话区、客家话 区。其中官话区包括东北官话区、北京官话 区、冀鲁官话区、胶辽官话区、中原官话区、 兰银官话区、西南官话区、江淮官话区等八 个区;闽语区包括闽南区、莆仙区、闽东区、 闽北区、闽中区、邵将区、琼文区等七个 区。 这个结果和以往学者对汉语方言的分 区有明方言区。 把以往学者的北方官话在分为东北官话区、 北京官话区、冀鲁官话区、胶辽官话区、中 原官话区、兰银官话区。原来的下江官话 (江淮官话)范围有所扩大,包括鄂东北黄 岗、孝感、地区的十六个县市和江西的九江 市、九江、瑞昌等三个市县,合称为黄孝片。 鄂东北的十六个县市有入声,但没有促音韵 尾,“书虚,篆倦”两对字同音,跟湖北境内的 其它官话方言有显著的差别,赵元任管这些 方言叫做“楚语”。从综合特征上看,归入江淮 官话作为单独的一个片可能比较合理。
中国方言详细分布地图
中国⽅⾔详细分布地图我国⼈⼝较多,⽐较复杂,所以讲不通的⽅⾔分区处理分析。
按照现代通俗的分法,现代汉语⽅⾔可分为七⼤⽅⾔区。
即官话⽅⾔(官话⽅⾔内部按其语⾔特点⼀般可以分为⼋个次⽅⾔:东北官话、北京官话、冀鲁官话、胶辽官话、中原官话、兰银官话、西南官话和江淮官话。
)、吴⽅⾔、湘⽅⾔、客家⽅⾔、闽⽅⾔、粤⽅⾔、赣⽅⾔。
本图中绿⾊区域为官话⽅⾔区域。
粤⽅⾔,⼜作⼴东话、⼴府话。
粤语含的九声六调,保留中古汉语语⾔特点。
在粤语有⼴府⽚、四⾢⽚、⾼阳⽚、勾漏⽚、吴化⽚之分。
粤语以珠江三⾓洲为分布中⼼,在中国的⼴东、⼴西壮族⾃治区、海南、⾹港、澳门,及北美、欧洲和澳洲、新西兰、以及东南亚⼀些国家的华⼈社区中使⽤,是⾹港、澳门的官⽅语⾔。
使⽤⼈数超过⼀亿,⼤多数在⼴东⼴西地区。
吴⽅⾔,吴语,⼜称江东话、江南话、吴越语。
周朝⾄今有三千多年悠久历史,底蕴深厚。
在中国分布于今浙江、江苏南部、上海、安徽南部、江西东北部、福建北⼀⾓,使⽤⼈⼝9000多万。
吴语是中国七⼤⽅⾔之⼀,有国际语⾔代码。
北部吴语⼜叫吴语太湖⽚,为吴语的核⼼,扎根于创造辉煌历史⽂化的典型传统江南。
南部吴语分歧很⼤,甚⾄⽚内也有部分点不能通话。
客家⽅⾔,客家⽅⾔主要通⾏于⼴东、⼴西、福建、江西和四川、湖南、海南、浙江、重庆以及台湾和⾹港的部分地区。
其中主要的区域是⼴东东部和北部,⼴西南部,江西南部,福建西部。
粤闽赣边区⼀带是客家最集中的地区,因⽽也是客家⽅⾔最流⾏的地区。
在海外,东南亚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新加坡、泰国、越南、菲律宾以及美洲华侨、华裔中也有不少讲客家话的。
客家⽅⾔也算庞⼤,世界总⼈⼝超7000万⼈。
湘⽅⾔,⼜称湘语,是汉语⼋⼤⽅⾔中通⾏地域较⼩的⼀种⽅⾔。
湖南省有多种不同的⽅⾔,湘⽅⾔是其中最有影响的⼀种。
湘语分为长益⽚、娄邵⽚、⾠溆⽚、衡州⽚、永州⽚等五⽚。
湘⽅⾔通⾏于湖南省⼤部和⼴西壮族⾃治区北部。
主要流⾏于湖南省⼤部地区,使⽤⼈⼝在2500万以上。
汉语方言的地理语言学研究大有可为——喜读《汉语方言地图集》.
汉语方言的地理语言学研究大有可为——喜读《汉语方言地图集》方宫2009年第2期117一125页(2009年5月24日出版于北京) 汉语方言的地理语言学研究大有可为—喜读《汉语方言地图集》李如龙 (厦门大学中文系福建厦门361005) 提要把汉语方言的差异全面地展示在地图上以往做的很少,《汉语方言地图集》是第一部这样的巨著,本文概括了该书的重要价值和贡献,并提出它的经验很值得总结和推广。
关键词《汉语方言地图集》地理语言学比较研究比利时学者贺登裕(中译本2003)概括了方言地图的多重学术价值:1,提供新的语言事实;2,确切地反映语言的历史;3,便于探究语言变化的规律。
最近出版的曹志耘主编的《汉语方言地图集》(下文简称《地图集》)就具有这样的多重学术价值。
以下试从语音、词汇和语法三个方面举例说明该书的这些价值。
壹语音方面的价值我们来看看关于全浊音和古人声韵尾两个大音类的图,再举例看一些例字。
O浊塞音塞擦音声母的演变(语音卷039图)。
中古全浊音声母字的读法古今音演变的最重要的表现。
本图依据54个代表字展示了各方言的不同表现,可分为以下三类九种情况(有的“种”以下还有细分,这里从略): 第一类全部浊音。
又分为: 第一种,不送气浊音:多数吴方言点和湘南桂北土话:永州、全州等。
第二种,送气浊音:少数赣语点:祁东、永修、平江、崇阳。
第二类部分浊音、部分清音。
又分: 第一种,按调分清浊,或平浊仄清:西部湘语邵阳、辰溪、会同等(图上尚有闽北的浦城吴语,据本人调查,已清化);或平清仄浊:南部吴语松阳、泰顺、江山、上饶等;或上声清、非上声浊:南部吴语金华、丽水、龙泉、广丰。
第二种,按韵分清浊:舒声韵浊、促声韵清,见于中西部湘语湘乡、双峰、冷水江、芷江等。
第三种,按古声类分清浊,又有几个小类:北部湘语玩江、桃江业定清,西部赣语湖口、星子船清,雷琼闽语帮业、端定读浊内爆音。
第四种,按今音发音方法分清浊:部分赣语都昌、武宁、赤壁、临湘今擦音清。
中国的语言和方言《中国语言地图集》图[AI]说明稿
作者: 李荣
出版物刊名: 方言
页码: 161-167页
主题词: 少数民族语言;中国语言;汉语方言;语言使用;方言差别;地图集;海南省;人口普查资料;北方官话;高山族
摘要: <正> 壹总说《中国语言地图集》总结了几十年来中国语言调查研究的成果,反映了我国各种语言分布分区的情况。
语言调查是国情调查重要项目之一。
本图集说明我国十亿多人口语言使用的情况,可以供制定文化教育各项政策的参考,对研究中国的现状和历史都是很有用的。
中国语言的基本情况有统一和分歧两个方面。
东南各省汉语方言差别很大,全国还有几十种少数民族语言。
因此一般的人都知道中国语言分歧的方面,忽略中国语言统一的方面。
我国人民百分之九十五说汉语,使用全国统一的文字。
汉语方言中最重要的官话方言,分布在。
中国语言地图集
中国语言地图集
《中国语言地图集》(下文简称《地图集》),由中国社会科学院和澳大利亚人文科学院合作编纂,由香港朗文(远东)有限公司于1987年和1990年分两次正式出版。
有中文、英文两种版本。
《地图集》共有50×36厘米彩色地图三十五幅,每幅图附有必要的文字说明。
《地图集》中汉语方言分区图及文字说明部分,是由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组织全国部分汉语方言工作者共同编制的,由李荣、熊正辉、张振兴担任主编。
这项工作包括方言调查,新旧资料整理分析,绘制分区草图和编写文字说明等几个步骤。
1983年由国家社会科学基金立为六五国家重点社科项目,同年项目工作正式启动,1987年全部完成。
《地图集》在全面的语言学调查的基础上对语言进行分类,相比其他分类方法更为科学,已成为学界实际上的学科标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地理语言学理论和汉语方言地图集*曹志耘提要本文介绍了西方地理语言学的理论、方法及其发展情况,回顾了二十世纪以来中国地理语言学的研究情况,并分析目前面临的机遇和挑战。
目前正在进行的“汉语方言地图集”课题是中国地理语言学建设的基础工程,本文介绍了该项研究的目的、意义、价值、主要内容和主要成果。
关键词地理语言学;汉语方言;方言地图1 地理语言学理论1.1定义地理语言学(geographical linguistics),又叫语言地理学(linguistic geography),以众多地点的语言事实调查为基础,利用语言地图的方式描述语言现象的地理分布状况,结合社会文化因素解释这些分布的原因,探索语言变化的过程和机制。
1.2兴起和发展地理语言学兴起于19世纪后期。
最早进行方言调查并绘制方言地图的是德国语言学家文克尔(Georg Wenker),他于1876年向莱茵河地区的所有小学教师寄发了一份由约300个词组成的40个句子的调查表,请被调查者用当地方言转写出来,在此基础上画出了6幅方言地图(《德国语言地图》1册,1881年)。
地理语言学早期的代表人物是法国语言学家吉叶龙(Jules Gilliéron),他训练艾德蒙(Edmond Edmont)调查了650个法语方言点的约2000个词语,编写出版了《法国语言地图集》12册(1902-1914年和1920年)。
在这项研究过程中,他发现几乎每一个词都有自己独特的同语线,因而提出了“每一个词都有它自己的历史”的口号,并与青年语法学派的“语音规律无例外”口号相抗衡。
(徐通锵1991:223-229)随着地理语言学的发展,在欧美各国相继出版了大量的语言地图集,例如芮德(F. Wrede)的《德国语言地图集》6册(1926),雅伯尔格(K. Jaberg)、俅德(J. Jud)的《意大利瑞士语言地图集》8册(1928-1940)等。
在日本,国立国语研究所先后编写出版了《日本言语地图》6卷(1966-1974)和《方言文法全国地图》4卷(1989-1999。
第5、6卷尚未出版)。
当代的语言地图集在内容和形式方面都有了很大的发展,例如Peter Anderson的A Structural Atlas of the English Dialects(1987)注重反映某项音变现象在词汇系统中扩散的比例,而拉波夫(William Labov)等人的The Atlas of North American English: Phonetics,Phonology and Sound Change(2006)则与社会语言学研究相结合,并制成了功能强劲的光盘版(参看/里的介绍),把地理语言学推向了一个新的阶段。
1.3意义1.3.1为语言进行地理分类地理分类是从语言现象的地理分布状况(各地之间在共时平面上的异同关系)出发,把地理上相连、语言上具有较高相似性的方言归为一类。
地理分类的结果主要就是表现为“方言区”,反过来说,所谓“方言区”主要应该依据地理分类。
早期的地理语言学家由于看到在方言地图上,每一个词都有自己独特的同语线,因而认为各地方言之间只有过渡,没有分界,方言是无法“分区”的,换句话说,事实上并不存在真正的“A方言”、“B方言”等等这样的“方言”。
但是,后来的语言学家认识到,如果区分不同同语线的重要性,并且注意利用“同语线丛”的话,那么,地理语言学的研究成果完全可以用于对语言进行地理分类(方言分区)。
事实上,地理语言学研究是语言地理分类(方言分区)的先决条件,这一点在今天已毋庸赘言了。
1.3.2从语言的地理分布考证语言的历史演变由于一种语言在各地的发展演变速度不同等原因,各地方言之间在共时平面上的差异实际上可能正是该语言不同历史阶段特征的遗存,也就是说,语言的共时差异可以反映语言的历时变化。
因而,地理语言学的研究成果是进行语言历史比较研究的重要基础,在缺乏历史文献资料的情况下更是如此。
早期的地理语言学研究者反对青年语法学派,反对语音演变规律理论,他们没有想到的是,正是地理语言学的研究弥补了历史比较法存在的缺陷,地理语言学成为历史比较语言学的一种极为有效的研究途径。
如今,地理语言学在历史比较语言学研究中的作用已经得到大家的公认。
1.3.3结合非语言因素解释语言的分布状况,探索语言变化的机制语言变化是在语言因素和许多非语言因素的综合作用下的一种复杂运动。
早期地理语言学的口号“每一个词都有它自己的历史”,意在否定语音演变的规律性,这无疑过于偏激。
因为一个词的历史(实际上是指一个词的音变)本身就是某种规律作用的结果,而许多词的历史往往可能受制于某种更大的规律,这个规律也许尚未发现,但不等于不存在。
不过,从另一方面来看,地理语言学派的确揭示了语言现象演变的多样性(非线性),更为重要的是,这种多样性迫使语言学家去寻找更多的解释途径。
语言现象的地理分布状况是语言变化的结果。
语言变化(例如汉语方言中的浊音清化、尖团合流、入声消失等等)通常都发生在一定的区域里面,而不是局限在某一个方言点。
因此,要观察和解释语言变化,仅仅着眼于单个的地点是不够的,而必须放眼于更加广阔的地理空间。
在这方面,地理语言学无疑具有独特的作用。
当我们面对一个广阔的地理空间上的语言分布状况时,语言系统之外的因素(族群、行政区划、地形、交通、经济、文化、风俗、宗教等等)与语言变化及其结果之间的关系就会以各种方式显现出来,或者说,只有在这个时候才会显现出来。
也只有在这时,我们才有可能正确地解释以下问题:这项变化来自哪里?它是如何发起和形成的?它藉由什么途径进行传播?为什么会造成现在这种扩散结果(分布状况)?把非语言因素引入地理语言学,大大增强了对方言分布、语言变化的解释能力。
1.4方法1.4.1田野调查田野调查是地理语言学研究不可缺少的前期工作。
在调查中所用到的方法有读词表(或字表)、提问、填问卷等。
应该指出的是,由于地理语言学要求调查语言系统中部分语言项目在众多地点的说法,在选取调查项目和调查地点的时候实际上存在一个“抽样”的工作程序。
调查项目抽样和调查地点抽样是地理语言学调查中至关重要的一环,往往决定整个调查工作的成败。
1.4.2语言地图语言地图(总是体现为方言地图)是地理语言学特有的研究方法,也可以说是地理语言学的一个区别性特征。
方言地图的基本做法是把调查到的方言材料绘制在地图上,以便直观地表示语言现象的地理分布状况。
方言地图包括两大类:方言种类分布和分区图(简称“分区图”),方言特征分布图(简称“特征图”)。
分区图是在特征图的基础上归纳而成的。
在西方地理语言学研究中,方言地图主要就是特征图。
由于计算机技术的发展,现在可以使用数据库技术、地理信息系统和绘图软件来进行电脑绘图工作,在电子版地图里还可以显示有声材料和更多的相关信息,还可以提供读者自行加工处理的功能。
研究手段的巨大改进无疑给地理语言学注入了新的活力,带来了广阔的发展空间。
2 中国地理语言学研究2.1历史的回顾2.1.1贺登崧的研究1943年3月,在山西大同西册田村传教的比利时神父贺登崧(W. A. Grootaers)被日本宪兵队逮捕,送进山东潍县集中营。
1943年8月至1945年秋,贺登崧被软禁在北京的修道院(德胜院)里。
“幸亏西册田的中国神父把我在大同收集的资料全部送到了北京。
于是在这一段‘空闲’时间里,我利用这些资料写了两篇论文,发表在辅仁大学的学报《华裔学志》(Monumenta Serica)第8号(1943)和第10号(1945)上。
这两篇文章首次把语言地理学应用于汉语研究”(贺登崧2003:作者日译本序:4)。
“这两篇文章”是指《中国的语言地理学:汉语的语言学研究采用新方法的必要性。
第1部分:语言地理学的方法》和《中国的语言地理学。
第2部分:晋东北的一条方言边界线》。
这就是中国地理语言学的滥觞。
贺登崧,1911年出生于比利时,1939年来华,1941年7月赴山西大同市传教,同时开始对大同方言以及历史、地理、宗教、风俗等进行详细的调查,直到1943年3月逮捕。
1947年7、8月间,贺登崧带领学生赴河北万全县调查民间信仰。
1948年7、8月间,带领学生(其中有王辅世)赴河北宣化县调查方言和庙宇。
1948年10月回国。
1950年,贺登崧申请派遣到日本工作。
他在日本积极推行地理语言学研究,并参与编写了著名的《日本言语地图》,对日本方言学和地理语言学的发展作出重大贡献,被誉为“日本语言地理学之父”。
1999年在日本去世。
在20世纪四五十年代,贺登崧发表了多篇汉语方言地理学研究的重要论文。
(贺登崧1994,2003)他的研究特点是,选取较少的词语(特别是小动物的名称)作为调查项目,在一个较小的区域(例如一个县的部分地区)进行众多地点甚至逐村的实地调查,调查时同时注意收集历史、地理、宗教、风俗等方面的资料,调查结果以方言地图的方式予以描述,然后结合非语言因素来解释语言现象的分布和变化。
很显然,贺登崧的这种研究是西方早期地理语言学在中国的实践。
尽管早在20世纪二三十年代,林语堂、刘复、岑麒祥等前辈语言学家就开始介绍西方地理语言学的思想,提出对汉语方言开展地理语言学研究的设想(项梦冰、曹晖2005),但贺登崧无疑是最早把西方地理语言学的理论和方法运用到汉语方言研究实践中去,并且取得历史性成就的人。
令人遗憾的是,由于种种原因,贺登崧所开创的地理语言学研究后继乏人。
1950年,王辅世把跟随贺登崧调查所得的材料,写成一篇硕士论文《宣化方言地图》,而此书一直到1994年才得以在日本出版。
在中国语言学界,在相当长的一段时期里,几乎听不到地理语言学的声音。
2.1.2汉语方言调查研究尽管作为一门学科的地理语言学在中国受到冷落,但以方言为研究对象的汉语方言学从来不是也不可能是与地理语言学无关的。
现代汉语方言的调查研究始于20世纪初。
高本汉(Bernhard Karlgren)于1910-1912年调查了二十多种汉语方言,研究成果即1915-1926年出版的《中国音韵学研究》(1940年出版中译本)。
高本汉的研究以历史比较为目的。
1927年,赵元任带领助手杨时逢赴江苏、浙江调查了吴语33个地点的方言,1928年出版《现代吴语的研究》。
此后,在赵元任的领导下,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先后对两广、陕南、皖南、江西、湖南、湖北、云南、四川等地区的方言进行了大规模的调查。
赵元任以及史语所的研究包括了地理分类和历史比较两方面的目的,这种研究模式对我国的汉语方言研究产生了长期而深刻的影响,一直延续至今。
而地理分类和历史比较正是地理语言学的重要任务。
方言地图是地理语言学最重要的研究方法。
在利用方言地图的方法研究汉语方言方面,汉语方言学界也进行了许多探索,取得了不小成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