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方言调查讲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汉语方言调查讲义(实践部分)
第一章方言的调查、描写和分析
第一节:调查方法
1、间接调查
间接调查即是通过通讯调查。调查者(investigator)和发音人不见面。通过第三者(Intermediary)填写邮寄的问题表。德国方言学家Georg Wenker及其追随者在十九世纪七十年代曾用这个方法为《德国语言地图集》收集语料。他的问题表上列有四十个句子,后来又补充一些单词。问题表寄到每一个乡村学校,请求教师协助在学生和本地人中间调查本地方言,填写表格。结果收集到欧洲德语地区五万个地点的方言材料。《苏洛兰语言调查》都用这种方法收集语料。这种方法的好处是可以在较短时间内收集到较多地点的语料,特别是对收集设点很密的语言地图集的语料,这种方法是很有吸引力的。不过;由于所得语料的可靠性完全依赖于当地填写问题表的第三者的责任心和语言学修养,这种方法本身是有很大缺陷的。
设计一种有多种答案供选择的问题表(check-list),可以避免上述缺陷。在这种问题表上列出各种可能的答案,请第三者调查当地方言,选择答案。美国方言学家Atwood曾用这种方法调查得克萨斯州的方言词汇(见E.Bagby,The Regional V ocabulary of Texas,University of Texa Press,1962)。他请得克萨斯大学的学生调查家乡方言,填写问题表,结果得到得克萨斯州每个县、路易斯安那州和俄克拉荷马州部分县共273个地点的语料。这个方法可以很快地收集到大量语料,但是调查者必须事先掌握某一地区方言词汇差异的大量事实,才能制定有多种答案的问题,这似乎难以办到。
汉语方言学界迄今未用间接法调查方言。间接法不大适合汉语方言调查,因为请未经过训练的中间人记录方言,只能用汉字,而汉字不是拼音文字,不能反映复杂的方言字音。所以这样的语料颇难用于研究工作。
2、直接调查法
汉语方言学界都采用直接调查法,即实地调查法或称为田野调查(field-work)法。这种方法要求调查者或田野工作者(field-worker)面对面地调查和记录发音合作人的方言。又分两种情况,一是在发音人的家乡以外的地点进行调查,如历史语言研究所三四十年代调查江西、湖南、湖北。云南、四川方言,就是在各省省会请各县在省会读书或工作的发音人调查的;二是在发音人的家乡进行调查。
到发音人的家乡进行实地调查有很多好处。
第一,有较大的选择理想发音人的余地。
第二,有利于了解本地方言和邻近方言的异同。在方言复杂的地方,甚至一县有两种或数种差别不大的方言并存,如果在外地记音,所记是哪一种方言不易辨明。
第三,有利于补充或核对记录的内容。有时候一个发音人不能提供所有调查项目的内容,或者调查者对某些调查结果有怀疑;可以找别的本地人(native speaker)补充和核对。
第四,便于了解一种方言的地方文化背景,在记录方言词汇时尤其重要。对有地方色彩的农具、器皿。房舍等的释义,如不见实物,难免不周,甚至错误。
第五,有利于获得对本地方言的感性认识。
3、字本位调查法
自从二十世纪二十年代以来,汉语方言调查的方法、习惯上都先记录某些事先选定的字的字音。求出声韵调系统,再调查记录词汇和语法。预先选定的字被安排在一本方言字音调查表俗里。这种表格最初是1930年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制定的,后来经过增刊、修改,而成目前通用的《方言调查字表》。这个表格是按以《切韵》为代表的古音系统安排的,预先选定的字按它们的音韵地位填在表格的一定位置上。制作这个调查字表,用于调查汉语方言有两个基本的认识。一是切韵音系是现代汉语方言的总源头;二是语音演变是有规律的。所以现代方言和切韵音系存在语音对应关系,因此从切韵音系出发来调查整理和研究现代方言育系应该是合理而方便的。利用这个字表调查方言语音,还有一个好处是能在较少的时间里大致了解方言语音系统的全编,例如一个受过训练的调查者可以在半小时之内了解一个方言单字调的调类和调值。但是这种凋查方法实际上是从文字出发来调查语言,调查所得的结果理论上只能算是某地方言中的汉字读音系统。这有几方面的原因:各地方层普遍有文白异读现象;而发育人一股的习惯是看着字,读文读音;有些字甚至是很普通的字,方言里根本不用,抓“坏”子温州口语不用,“洗”一字上海口语不用;有些字从来不单用,如“宵”字。上海只用于“元宵、宵夜”。对这些单字的读音的声调影响常常没有
把握;有些口语中常用的音节,向来没有汉字可写,或只有方言俗字可写。例如河北昌黎话罗□[luo3510](给人添麻烦)、口[tsou35]洗(特指洗纺织品等)。这些字不可能包括在调查字表之中。
通过《方言调查字表》调查方言,可以称为“字本位的方言调查法”。这种调查字表使用至今己有六十年的历史;在旧时代各地中小学语文教学很重视识字和字音,字音多是用本地方言教的。颇重视四声的辨别。方言调查字表实际上只适用于受过旧教育的识字较多、注意分辨字音声调的人。随着中小学普通话教学越来越普遍,学校里不再教学生一个字用本地方言土音如何读,所以理想的发言人越来越难寻觅,调查字表的适应性和效益也越来越下降。
4、词本位调查法
文子只是语言的符号,调查研究语言不能凭借文字,而应该从口语出发。语言学家从口语出发调查语言已经有许多经验。例如调查美洲印第安语。调查国内某些少数民族语等;那么调查汉语方言能不能严格按照描写语言学的原则和调查程序,离开汉字,完全从口语出发呢?董同龢在1946年曾采用上述方法调查记录四川华阳凉水并客家话,并用调查所得材料写成《华阳凉水井客家话记音》一书(1947年出版)。华阳凉水井客家人(自称广东人)的客家话(俗称土广东话)已与文字脱离关系。没有人会用客家话读书,小学和私塾都以普通的四川话教读。所以从调查口语入手较为合理。调查的步骤是先问一些事物的名称或说法。以期在较短的字句中辨出必须辨别的语音。一旦辨音有了相当的把握;就立刻开始成句成段以至成篇的语言记录;以期在自然流露的情况下包罗万有。这种调查方法的好的是,调查所得的结果较接近自然语言的真实面貌。但是在调查时间上不经济,迄今似乎还没有别的学者采用同样的方法。从口语词汇人手调查方言,可以称为“词本位的方言凋查法”。
传统方言学认为一个地点方言内部语音系统必定是一致的,只要找到一个本地发音人,就可以调查出标准不地话。但是田野工作的经验告诉我们,不同的本地人语音系统往往不是完全一致的。例如上海金山来任镇的两个老派发音
人。其中一位有八个声调,另一位只有一七个声调,阳上归阳去;一位多出一个圆唇的,另一位多出一个
韵。当发现互有抵牾的时候;他们通常各自坚持自己的发音是标准的本地话,而指责别人的发音不标准,碰到这种情况,调查人往往觉得以谁的发音为标准难以确定,其实按社会语言学的观点来看。地点方言的内部差异是客观存在的。传统方言学囿于自身的成见,在调查地点方言时,只能要大一开头就择定一个标准的发音人,从一而终,多人次的调查不是传统方言学的任务,而是社会语言学的工作。
第二节、语音的调查、记录和分析
一、调查前的准备工作
1、记音以前要学会国际音标。
2、物色发音人
不管采用间接调查法或直接调查法,事先都要物色好发音合作人。发音合作人或称为被调查者(interviewer),是为方言调查提供语料的人,方言调查的成败和发音人提供的语料是否准确关系很大,所以聘请合适的发音人至关重要。从调查地域方言的目的出发,可以不必顾及发音人的性别、职业、阶层等。理想的发音人应该具备下述条件。
①本地方言是他(或她,下同)的母语(mother tongue)。他的父母双亲都是本地人。他从学会说话以后一直说纯粹的本地话(basilect)。他不会说别种方言或民族共同语。他一直住在本地,或只是成年后短期离开过本地。如果在外地在过,最好只是应在与本地方言差别较大的方言区,如苏州人在北京住过。两种差别较大的方言互相间的干扰较小。如果一个苏州人在上海住过若干年,作为发音人就不合适,因为两种差别较小的方言相互间的干扰反而较大。
②他应该是中年人,最好是老年人。
因为青年人的语言经历还不够;特别是所掌握的本地词汇往往不够丰富,对某些语气词的用法缺少亲身感受,常常把握不定,对本地和邻近地区的口音差别也缺少感性认识。还有,在现代社会里,青年人的方言易受民族共同语的影响,而使他的方言变得不纯粹。
③他应该受过中等以上的教育。
文化程度较高的发音合作人能较快地领悟调查的目的和调查者的提问,因此可以提高效率,节省时间。赵元任在调查吴语语气词的时候,有一段经验之谈:“大概教育程度高一点的人差不多都能领略所要问的恰恰是怎么一个味儿,而且也能知道假如本地没有相当的语助词,就应该用一种什么说法或什么语调来表示同样的口气。”再者,目前调查汉语方言语音的通用方法是拿调查字表,请人读字,实际上是以调查文读音为主的,文化程度太低的人,识字不多,或对某些字的读音没有把握,这样就难以获得预期的材料。
④他的发音器官健康正常,没有影响发音的缺陷。
⑤他最好是一个喜欢谈天说地并且熟悉地方文化的人。
他能够提供丰富的方言材料和地方文化背景。要找到符合上述五个条件的理想的发音合作人,并不容易,特别是在较小的居民点,例如只有一千居民以下的村镇或村庄。所以在实地调查时不得不降格以求,最重要的是发音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