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方言与方言调查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汉语方言与方言调查
一、绪论:方言调查与方言学
(一)汉语方言的学术价值
(二)汉语方言调查是语言学研究的基本功
(三)《汉语方言学》的对象、内容、任务
(四)《汉语方言与方言调查》课程安排
(一)汉语方言的学术价值
汉语方言是语言的“活化石”。
语音:
“车,古者曰‘车’声如‘居’,所以居人也;今曰‘车’,声近‘舍’。
”刘熙《释名*释车》
(二)汉语方言调查是语言学研究的基本功
●赵元任《北京、苏州、常州语助词的研究》(载《清华学报》三卷二期,1926年)
●朱德熙《北京话、广州话、文水话和福州话里的“的”字》(载《方言》1980年3期)●方言的成果可以帮助发现或解决有关普通话的形成、结构、规划等方面的问题,甚至有
些较为困难的问题,因为有了方言材料可以参酌比较,而迎刃而解。
(三)《汉语方言学》的对象、内容、任务
●对象:
方言是语言的支派和变体。
研究方言的学问称为方言学,方言可以分为地域方言和社会方言两大类。
汉语方言学不仅研究地域方言,也研究社会方言。
研究内容
●汉语方言学作为一个独立的学科,应该有自身的静态描写,有动态的考察;有内部结构
系统的分析,也有外部关系的探究,有理论的概括,也有应用的研究。
●汉语方言学不仅调查、记录、描写和分析方言,也研究方言地理、方言历史、方言接触、
方言演变、方言比较等问题。
二、汉语方言学的历史
●(一)清末之前的传统方言学研究
●(二)19世纪后半期至20世纪初期的在华西洋传教士对汉语方言的描写、记录和研究●(三)民族学者的研究
●(四)以描写为主的现代方言学
(一)清末之前的传统方言学研究。
●1、勃兴期——西汉末扬雄《方言》、晋郭璞《方言注》。
●2、衰微期——隋唐宋元时期,没有真正意义的方言学著作。
●3、振兴期——明代李实的《蜀语》,这是中国现存最早的研究地区方言的著作。
●4、鼎盛期——清代方言学著作很多。
●戴震《方言疏证》、杭世骏《续方言》、范寅《越谚》、《拍掌知音》(泉州)
《方言》贡献
●第一,开创了调查记录方言口语的研究方向
●第二,提供了大量汉代各地口语词汇
●第三,提供了汉代通用的共同词汇
●第四,保留了若干周代记录下来的古方言词
●第五,间接提供了汉代方言地理的面貌
《方言》不足:
●北齐颜之推《家训·音辞篇》:
●“后有扬雄著《方言》,其书大备,然皆考名物之异同,不显声读之是非也。
”
清代鼎盛期——方言学著作很多。
戴震《方言疏证》、杭世骏《续方言》、范寅《越谚》、《拍掌知音》(泉州)
●清末:章太炎《新方言》
●吸取了明清两代音韵、训诂研究的成果,注意从音韵演变的角度来考释词语的转变,从
而探求词语的渊源。
(二)民族学者的方言记录和研究
●民族学的研究旨趣在于某一民族或民系的社会和文化。
●民族学的著作也常常涉及语言和方言的问题。
●罗香林《客家研究导论》(1933年在广州出版,第四章有“客家的语言”)。
●刘锡蕃《岭表纪蛮》(1934年上海商务印书馆初版,第十六章“诸蛮语言之比较”)。
●徐松石《粤江流域人民史》(1937年上海中华书局出版,第二十一章《极有趣味的粤语》)
(三)西洋传教士的方言记录和研究
●鸦片战争之后,清政府重新准许西洋传教士来华传教。
大批传教士就此蜂拥而至,开头
仅在沿海城市立足,很快就深入内地,为传教的方便,他们往往事先或就地学习当地方言,并且编写出版大量记录和研究汉语方言的著作,其中基督教更热衷于用方言翻译《圣经》。
举例:
●各地土白的《圣经》全译本:上海、苏州、宁波、台州、福州、厦门、兴化、广东、汕
头、客话。
●艾约瑟著《上海口语语法》1853年初版
(四)、中国现代方言学时期
●1、滥觞期(1923-1925)
●2、展开期(1926-1948)
●3、普查期(1956—1966)
●4、深入期(1979年-)
●1、滥觞期(1923-1925)
●中国的现代方言学是在1923年揭开序幕的。
当时创办北京大学研究所国学门的沈兼士提
倡调查民间歌谣,而方言是调查、记录、研究歌谣不可或缺的工具。
●1924年1月,北京大学成立了“方言调查会”,这可算是我国运用现代语言学方法调查汉
语方言的第一学术团体。
2、展开期(1926-1948)
●展开期是以赵元任的两项重要研究揭开序幕的。
赵元任在1926年发表《北京、苏州、常
州语助词的研究》(载《清华学报》三卷二期,1926年),这是中国第一篇研究方言语法的论文。
继北大方言调查会之后,清华华在1927年组织了对吴语的调查,1928年出版了我国第一部现代汉语方言调查的重要著作——赵元任《现代吴语的研究》。
●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倡导组织了几次规模较大的方言调查,如1928—1929年两广
方言的调查,1933年陕南方言的调查,1937年徽州方言的调查,1935年春江西方言的调查,1935年秋湖南方言的调查,1936年湖北方言的调查,1940年云南方言的调查,1936年四川方言的调查等。
3、普查期(1956—1966)
●为了更有效地开展推广普通话的工作,从1955年冬开始在全国范围内开展了以了解方言
与普通话语音对应关系为主要目的的汉语方言普查。
●用两三年的时间,完成了全国各地2298年方言点中的1849个点(80%以上)的普查工
作。
●50年代出版了指导方言调查工作的工具书刊,其中最重要的有:
●《方言调查字表》(1955)
●《汉语方言调查简表》(1956)
●《方言词汇调查手册》(1956)
●《汉语方言调查手册》(1957)
●北京大学汉语专业在1955年首次开设了“汉语方言学”的课程
4、深入期(1979年-)
●我国历史上第一份专门刊登汉语方言调查研究成果的学术刊物《方言》于1979年创刊。
特点:
●第一、语音的研究深入到连读变调的描写和分析。
●第二、从语音描写向词汇和语法描写发展。
●第三、从对各地方言的普查向对某些地点方言的深入调查发展。
●第四、开展地区方言的综合调查和比较研究。
●第五、方言学与其他学科结合起来深入研究。
三、汉语十大方言分区
●(一)方言分区方法
●(二)方言分区的依据
●(三)分区情况
(二)方言分区方法
●现行的分区方法有:
●特征判断法、古今比较判断法、综合判断法,集群分析法、可懂度测定法。
古今比较判断法:
●首先假定《切韵》是汉语方言的总源头,然后将各地的方言系统跟《切韵》比较,看保
留了什么,失去了什么,再将特点相同的地点归并成同一个方言区。
(三)汉语方言的分区
——章太炎的方言10区●1.自河朔至塞北包括直隶山东、山西及河南之彰德、卫辉、怀庆为一种(¡°纽切不具¡
±)。
●2.陕西自为一种(甘肃略与不同,并附于此)。
●3.河南自开封以西、汝宁、南防等处,及湖北沿江而下至于镇江为一种。
●4.湖南自为一种。
●5.6.福建、广东各为一种(浙江之温处台三州并属福建)。
汉语方言的分区
——章太炎的分区●7.开封而东,山东曹沂至江淮间为一种。
●8.江南、苏州、松江、常州、太仓及浙江湖州、嘉兴、杭州、宁波、绍兴为一种。
●9.徽州、宁国为一种(浙江之衢州、金华、严州及江西之广信、饶州附此)。
●10.四川、云南、贵州、广西合为一种(音类湖北,湖南之沅州并属此)。
汉语方言的分区
——章太炎的分区●章氏虽有创始之功,但由于他过多地注重到方言的地理分布,而没有完全以语言
条件作为分区的标准,所以,他的分区与我们所知的分区有较大的差距。
汉语方言的分区
——赵元任的方言9区● 1934年,赵元任在为上海申报60周年纪念印行的《中华民国分省新图》中的语言区
域图将汉语方言分为九区(见丁邦新《汉语方言分区的条件》注2)。
汉语方言的分区
——赵元任的方言9区●(1)北方官话
●(2)上江官话(即西南官话)
●(3)下江官话
●(4)吴语
●(5)闽方言
●(6)潮汕方言
●(7)客方言
●(8)粤方言
●(9)皖方言
汉语方言的分区
——王力的方言5大支系● 40年代,王力将汉语方言分为5大支系,每支下面再分若干小系。
汉语方言的分区
——王力的方言5大支系●(1)官话
●A、冀豫系B、晋陕系C、豫鄂系D、湘赣系E、徽宁系F、江淮系G、川滇系●(2)吴语
●A、苏沪系B、杭绍系C、金衢系D、温台系
汉语方言的分区
——王力的方言5大支系●(3)闽语
●A、闽海系B、厦漳系C、潮汕系D、琼崖系E、海外系
●(4)粤语
●A、粤海系B、台开系C、高雷系D、钦廉系E、桂南系F、海外系
●(5)客家话
●A、嘉惠系B、粤南系C、赣南系D、闽西系E、广西系F、川湘系G、海外系
汉语方言的分区
——王力的方言5大支系
●王力的5大方言说基本上完全以语言特点作为分区的主要条件,将分布地域广阔的官话合
为一区,影响非常大。
但他将湘、赣方言也包容到官话区内,显然又是不合适的。
汉语方言的分区● 1948年,中央研究院历史研究所《中国分省新图》(第五版)中的¡°语言区域图¡
±将汉语分为11个单位。
汉语方言的分区
——现代汉语教科书的7大方言区●现代的现代汉语教科书一般将汉语方言分为以下7区:
●(1)北方方言(2)吴方言(3)湘方言(4)赣方言
●(5)客家方言(6)粤方言(7)闽方言
●汉语一般可分为十大方言:官话、晋语、吴语,湘语,闽语、粤语、赣语,客家话,徽
语,平话。
官话的共同语音特征
●(1)古全浊声母清化,平声读送气清音,仄声读不送气清音。
例如:
●平声:爬婆唐同从才澄迟崇船群桥
●上声:被簿断淡动弟坐在伫丈近舅
●去声:病步洞电自字就住阵健旧共
●入声:白薄敌达毒读浊直杂杰局族
官话的共同语音特征
●(2)基本上没有入声韵母,塞音韵尾-☐-♦- 消失,只有少数地区有一个由- 尾构
成的入声韵母。
●(3)声调简单,大部分地区是4个或5个声调,尤其以4个调为常,只有少数地区有入声
调。
官话
●(1)华北、东北官话。
古入声字派入平上去三声。
全清归上,次清归阴平,全浊归阳平,
次浊归去声。
●(2)西北官话。
古全浊入声字归阳平,其余归阴平(如西安)或归去声(如兰州)。
●(3)西南官话。
古入声字全部归阳平。
●(4)江淮官话。
又称下江官话。
古入声字保留在入声中。
●方言-区;次方言-片;土语-小片;腔-点。
●赣语分昌都片、宜浏片、吉茶片、抚广片、鹰弋片、大通片、耒资片、洞绥片、怀岳片。
(三)方言分区的依据
●方言分区最根本的依据是各地方言异同的语言事实。
●语言事实包括语音标准、词汇标准、语法标准。
语音标准
●以下这些条目是汉语方言工作者在考虑方言特征时常常提到的。
●(1)古全浊塞音并、定、群等母的演变
●(2)古轻唇音声母的读法
●(3)古知、彻、澄母的读法
●(4)古照、穿、床、审、禅等母的读法
●(5)古泥、来母的分混
●(6)古舌根音声母是否颚化
●(7)古鼻音韵尾的演变
●(8)古塞音韵尾的演变
●(9)古平、上、去各调的分合
●(10)古入声的演变
●(11)古非、敷、奉母和晓、匣母合口的分混
●(12)介音的分合
●(13)复元音和单元音的转化
●(14)元音的长短
●试以古全浊塞音(b、d、g)的演变和古塞音韵尾(-p、-t、-k)的演变这两条来看,汉
语各大方言的表现情况是:
●
五、方言的调查、描写和分析
●(一)调查方法
● 1、间接调查
●间接调查即是通过通讯调查。
调查者(investigator)和发音人不见面。
通过第三者
(Intermediary)填写邮寄的问题表。
●德国方言学家Georg Wenker及其追随者在十九世纪七十年代曾用这个方法为《德国语
言地图集》收集语料。
●2、直接调查法
●汉语方言学界都采用直接调查法,即实地调查法或称为田野调查(field-work)法。
这
种方法要求调查者或田野工作者(field-worker)面对面地调查和记录发音合作人的方言。
又分两种情况,一是在发音人的家乡以外的地点进行调查,如历史语言研究所三四十年代调查江西、湖南、湖北。
云南、四川方言,就是在各省省会请各县在省会读书或工作的发音人调查的;二是在发音人的家乡进行调查。
3、字本位调查法
●自从二十世纪二十年代以来,汉语方言调查的方法、习惯上都先记录某些事先选定的字
的字音。
求出声韵调系统,再调查记录词汇和语法。
预先选定的字被安排在一本方言字音调查表俗里。
这种表格最初是1930年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制定的,后来经过增刊、修改,而成目前通用的《方言调查字表》。
4、词本位调查法
●文字只是语言的符号,调查研究语言不能凭借文字,而应该从口语出发。
语言学家从口
语出发调查语言已经有许多经验。
例如调查美洲印第安语。
调查国内某些少数民族语等;
那么调查汉语方言能不能严格按照描写语言学的原则和调查程序,离开汉字,完全从口语出发呢?董同龢在1946年曾采用上述方法调查记录四川华阳凉水并客家话,并用调查所得材料写成《华阳凉水井客家话记音》一书(1947年出版)。
(二)语音的调查、记录和分析
●调查前的准备工作
●1、记音以前要学会国际音标。
●2、物色发音人
●3、制定或熟悉调查表格
2、物色发音人
●①本地方言是他(或她,下同)的母语(mother tongue)。
他的父母双亲都是本地人。
●②他应该是中年人,最好是老年人。
●③他应该受过中等以上的教育。
●④他的发音器官健康正常,没有影响发音的缺陷。
●⑤他最好是一个喜欢谈天说地并且熟悉地方文化的人。
3、制定或熟悉调查表格
●语音调查的表格,常用的有以下两种:
●(1)《方言调查字表》
●1955年7月由科学出版社出版。
新一版修订本1983年5月由北京商务印书馆出版。
常用字
3700多个。
●(2)《汉语方言调查简表》
●丁声树、李荣编,1956年8月中国科学院语言研究所出版。
1956年供全国汉语方言普查用
的。
重点是调查语音,同时也了解一些词汇、语法方面的基本情况。
单字共收2500个,170条词、37条语法例句。
为了配合〈简表〉的使用,同时出版了〈汉语方言调查字音整理卡片〉共2136张,统一编号,每张上的单字都用汉语拼音方案和国际音标标注了普通
话的读音。
记音和归纳声韵调系统
●步骤如下:
●1、记发音合作人情况
●2、记声调例字
●3、记声母例字
●4、记韵母例字
●5、记完声韵调以后,归纳音位,初步整理出声、韵、调系统。
●6、记单字。
●7、编同音字表。
●8、求出连读变调的规律。
两字组和三字组
●9、根据同音字表所收的字,求出方音和中古音,方音和北京音的对应规律。
●10、写出语音部分的调查报告。
●调查报告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方言概况,包括调查点地理位置,方言系属、人口情况、内部差异
●2、语音系统:声韵调系统及其说明,声3、韵调配合表,音节表,连读变调,音变及
文白异读。
●4、同音字表:
●5、比较音韵:方言与中古音或北京音比较
●6、标音举例:谚语、歌谣、民间故事
●举县志为例。
●举《余干县志》为例。
如何求出汉语方言音系的轮廓
●一、声调
●1、声调例字表的编排和作用。
●2、怎样记声调
●(1)记下调形
●(2)确定调值
●(3)归调类
●(4)定调名。
●3、标调法
1、声调例字表的编排和作用。
●《字表》的声调例字中右边一栏,就是按古音平上去入和声母的清浊来排列的。
149字排
成27行,平上去入各调的次浊声母字各占一行,全浊声母字各占两行,平上去的清声母入声字还依舒促分立而成两个调类(如广州话)。
把这一栏的149个声调例字读完一遍,就可检验出方言里有几个调类,也可以确定各调类的名称。
右边一栏:共27行,下面我们分别用数字将1-27行标明次序。
●1、古全清平:高猪专尊低边安
●2、古次清平:开抽初粗天偏
●3、古清擦平:婚伤三飞
●4、古全浊平:穷陈床才唐平
●5、古全浊平:寒神徐扶
●6、古次浊平:鹅娘人龙难麻文云
●7、古全清上:古展纸走短比碗
●8、古次清上:口丑楚草体普
●9、古清擦上:好手死粉
●10、古次浊上:五女染老暖买网有
●11、古全浊上:近柱是坐淡
●12、古全浊上:厚社似父
●13、古全清去:盖帐正醉对变爱
●14、古次清去:抗唱菜怕
●15、古清擦去:汉世送放
●16、古全浊去:共阵助贱大病
●17、古全浊去:害树谢饭
●18、古次浊去:岸让漏怒帽望用
●19、古全清入:急竹织积得笔一
●20、古次清入:曲出七秃匹
●21、古清擦入:黑湿锡福
●22、古全清入:割桌窄接搭百约
●23、古次清入:缺尺切铁拍
●24、古清擦入:歇说削发
●25、古次浊入:月入六纳麦袜药
●26、古全浊入:局宅食杂读白
●27、古全浊入:合舌俗服
●左边一栏和中间一栏是比字用的:
●中间一栏:通过这些字的比较,核实刚才的听的声调区别
●第一层:古清平——古浊平
●方——房天——田初——锄昏——魂胸——雄
●第二层:清上——次浊上
●碗——晚委——尾隐——引
●比:米九:有卷:远
●第三层:全清去——全浊上——全浊去
●到——稻——盗付——妇——附四——似——寺试——市——示
●注——柱——住见——件——健救——舅——旧汉——旱——汗
●第四层:清入——浊入
●八——拔发——罚督——毒桌——浊失——实湿——十
●左边一栏是根据平上去入四声合起来比较,在定调值时常用到。
●第一层四声都有清浊声母相配。
●①诗时使矢是士试世事侍识石食
●②梯题体弟替第滴笛
●第二层、第三层清声母与次浊声母对比,各以平上去入四声相配,用来比较方言声调的
差别,特别是分阴、阳调的方言。
●第二层
●①衣椅意一
●②移以异逸
●第三层
●①灯等凳得
●②棉免面灭
2、怎样记声调
●(1)记下调形
●汉语调形的类型常见的有以下几种
●平调、升调、降调、降升调、升降调。
●(2)确定调值
●调值是指声调高低升降的形式,也就是指声调的实际读音。
●找出最高点和最低点。
因为声调是一种直对音高,我们只能根据发音人发音的实际音
高,抓住高低点,看看升降部分升了多少降了多少,然后按最高点的5和最低点的1为各种调型确定调值。
●(3)归调类
●摸清几种调型,、比出它们的调值之后,这方言里有几个调类也就清楚了。
接着便要考
虑确定各个调类的名称。
●调类是指声调的分类,按照调值来分,凡是调值相同的都归为一类。
●一般情况是有几种调值,就有几个调类。
连读变调引起的调值变化不属于不同的调
类。
●(4)定调名。
●汉语方言的声调,都是从古代的平、上、去、入四声发展来的。
由于声母的清浊往往使
平、上、去、入又分化为“阴、阳”两类。
来自清音声母的称为阴调;来自音声母的称为阳调。
●3、标调法
●(1)调值标调法
●①五度制声调符号表示
●如北京音:阴平⑩阳平→上声去声⑥
●应注意几点:比较线的高矮要和[♋]类元音一样;入声短促调的宽度要比舒声短一
半。
轻声用实心圆点表示。
比较线的左边标本调,比较线的右边标变调。
如,展览
●②数字标调表示
●数字标在右上角。
入声短促调用一个数字或两个数字下加短横线表示。
升调或降调用两
个数字表示,下加短横。
连读变调,就在本调和变调之间加一短横,本调在前,变调在后。
轻声用零表示。
如:你好⏹♓214-35♒♋◆214,来了●♋♓35 ●★0
●(2)调类标调法
●记调类可以在字的四个角上画半圈,这是传统标四声的办法。
●阴平 □阳平 □阴上 □阳上 □阴去□ 阳去□←阴入□
→阳入□↑
5、十大方言区声调情况:
●1、北方方言(官话、晋语)
●①调类
●声调调类比较少,本区域内少至三个,多至七个,其中以四个最普遍,其次是五个。
三个调类:
四个调类:
五个调类:
六个调类:
七个调类:
2、粤语(广州)
(二)、声母调查
●1、步骤
●(1)记录声母例字也要辨音值。
●辨声母的音值就是观察音节前面的音是什么音素,它的发音部位是什么,发音方法怎样,
有没有两个辅音充当声母的?
●(2)定音类
●从已经了解的材料来看,汉语方言的声母是多种多样的。
按传统“五音”的分类法,“唇
音”除了p、p‘、b、m、f、v,还有φ(湘方言)、β(闽方言)、pf、pf‘(关中方言)。
“舌音”除了t、t‘、d、l、n还有?(湘方言)、t(西北方言)、η(华北方言)、я(粤方言、闽方言)。
“齿音”有ts,“牙音”有k、k‘、x。
“喉音”有?、?
‘。
此外像徽州方言t、t‘,海南方言?b、?d,广州方言的kw、k‘w,则是比较特殊的。
同样是“零声母”,要看有无γ、j、w、μ之别。
没有介音的方言,j、w可能就是两个声母,听音时要注意观察发音人的发音动作,模仿其发音,随时记下辅音音值的特点。
●2、声母例字表的编排和作用
●记录声母例字时,既要注意分合的条件。
从这一部分起,每一个字都要记声韵调,以便
从声韵调之间的相互关系中,体察方言声母类别的特点。
声母例字调查表就是按北京音排列,同时又照顾到字的历史来源。
声母例字表共收115个字,按北京音排列,同时也照顾到古音。
全表分10行,表中有短横线(—)的各组字是供比较用的。
下面分行说明:
●第一行问唇音和唇齿音声母
●“布—步”古清浊声母相对,保留浊音的方言,两个字不同音,浊音已消失的方言,有
的同音,有的不同音。
●“别”“盘”都是古全浊声母字,前者入声,后者平声。
现在没有混音的方言,要注意
其声母读送气还是不送气。
“怕”古清声母字,大部分方言读[ph-]。
“步”、“别”、“盘”是古浊声母字,吴方言和老湘语多读浊音b,客方言、赣方言多读送气清音p‘,闽方言多读不送气清音p,官话方言和粤方言逢平声送气(盘p‘),逢仄声不送气(别、步p)。
●“门—闻”北京话不同音[m-]—[v-]。
“门——闻”古音一个重唇,一个轻唇。
有的方
言同音,都读m-,如广州话。
有的方言“门”读m-,“闻”m-、v-两读,如上海话。
官话方言分读m、u-,吴方言和客方言、赣方言分读m、v。
●“飞—灰”“冯—红”“符—胡”
●这三对字都是问[f-]—[x-]的,有的方言分,有的方言不分,不分的范围不一致。
“飞”、
“冯”、“符”(古属非、敷、奉一类),在闽方言不读f,而读p、p‘、或h,在客方言、赣方言和部分湘方言,不但这些字读f,连古喉音字“灰”、“红”、“胡”也读f。
第二行问舌尖音声母
●“到—道”“夺”“太”“同”五个字的情况和第一行前五个字相同。
“道”、“夺”、
“同”古浊声,注意今方言清浊、送气不送气的变化。
●“难—兰”“怒—路”“女—吕”“连—年—严”是问[n]、[l]分不分的。
不分[n]、[l]
的方言情况各异,有的方言不论洪细都不分,有的方言洪音不分细音分。
●第三行问舌根音声母和零声母
●“贵—跪”“杰”“开”“葵”五个字的情况和第一行前五个字的情况一样。
“跪”、
“杰”、“葵”,都是古浊声,
●“岸—案”,北京话“岸=案”,都是零声母。
有的方言前一字有声母,后一字零声母。
有的方言两个字都有声母。
●“化—话”北京话“化=话”,都是x声母。
有的方言都是f声母。
有的方言前一字为f声
母,后一字为零声母。
●“围—危—微”、“午—武”北京话都是零声母。
有的方言前一字读声母,后四个字读
鼻音声母。
●第四行(第1对~第5对字)和第五行问尖团音
●“精—经”“节—结”“秋—丘”“齐—旗”“修—休”“全—权”“趣—去”“旋—
玄”北京话不分尖团,这8对字分别同音,读[♦☑]或[♦☑♒]或[☑]。
分尖团的方言,这8对字不同音,第一字的声母读[ts]或[tsh]或[s],第二个字的声母为[c]或[ch],有的方言读[♦☑]或[♦☑♒]或[☑]。
注意有些方言清音和浊音、齐齿和撮口在尖团分合上不一致。
●第四行中的第6对字“税—费”是问 [▪]、[♐ ] 分不开的。
北京话不同音,西安话和兰
州话同音,都读[fei]。
●第六、七、八行问[ts] [t▪] [♦☑] 三组声母
●“糟—招—焦”等,北京话“糟[ts]”、“招[t▪]”、“焦[♦☑]”分三套,有的方言“糟
[ts]”、“招”=“焦[♦☑]”,只分两套,或分为“糟” =“招[ts]”、“焦[♦☑]”
两套,吴方言。
有的方言“糟”、“招”、“焦”的音都是[ts],念成了一套。
●“举”、“去”、“虚”南方各方言多未颚化,仍读k、kh、h。
少数方言有把“糟”、
“仓”、“虫”读为塞音t、th 的。
●第九、十行问、鼻音声母和零声母
●“认—硬”“绕—脑—袄”等,北京话“认[ ]”“硬”零声母、“绕[ ]”、“脑[⏹]”、
“袄”零声母,有的方言前四个字念鼻音声母,后一个字念零声母,有的方言五个字都
念鼻音声母,有的方言把北京话的[ ]都读成[ ] 。
●“延—言—然—缘—元”等,北京话“然”念[ ],其余四字都为零声母,有的方言“然”
为[ ] ,“元”为[ ],其余三个为零声母,有的方言五个字都读零声母。
●3、例字的中古地位
●①布(帮)步(並)别(帮)怕(滂)盘(並)门(明)闻(微)飞(非)
灰(晓)冯(奉)红(匣)符(奉)胡(匣)
●②到(端)道(定)夺(定)太(透)同(定)难(泥)兰(来)怒(泥)
路(来)女(泥)吕(来)连(来)年(泥)严(疑)
●③贵(见)跪(群)杰(群)开(溪)葵(群)岸(疑)案(影)化(晓)
话(匣)围(云)危(疑)微(微)午(疑)武(微)
●④精(精)经(见)节(精)结(见)秋(清)丘(溪)齐(从)旗(群)
修(心)休(书)税(书)费(敷)
●⑤全(从)权(群)趣(清)去(溪)旋(邪)玄(匣)
●⑥糟(精)招(章)焦(精)仓(清)昌(昌)枪(清)曹(从)巢(崇)
潮(澄)桥(群)散(心)扇(书)线(心)
●⑦祖(精)主(章)举(见)醋(清)处(昌)去(溪)从(从)虫(澄)
穷(群)苏(心)书(书)虚(晓)
●⑧增(精)争(庄)蒸(章)僧(心)生(生)声(书)粗(清)初(初)
锄(崇)除(澄)丝(心)师(生)诗(书)
●⑨认(日)硬(疑)绕(日)脑(泥)袄(影)若(日)约(影)闰(日)
运(云)而(日)日(日)
⑩延(以)言(疑)然(日)缘(以)元(疑)软(日)远(云)
●5、整理出声母表
●记完声母例字后,整理出声母表。
声母表要按发音部位和发音方法来排列,同一横行发
音部位相同,同一竖行发音方法相同。
北京话声母表的排列次第见下。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