园林设计 第四章 植物造景原则与方法 第四节 美学原理
植物造景的基本原则与手法
![植物造景的基本原则与手法](https://img.taocdn.com/s3/m/06f700d1240c844769eaee90.png)
第一节:植物景观的美学探析1、植物景观设计的重要性植物是表达地域性自然景观的指示性要素,也是反映景观类型的代表性元素之一。
植物景观设计,使环境具有美学欣赏价值、日常使用的功能,并能保证生态可持续性发展。
因此,植物景观设计成为现代园林景观中最重要的设计内容之一。
强调自然文化的植物景观设计,使植物景观设计具有了复杂性和独特性。
植物景观设计体现了人类文明的发展程度和价值取向及设计者个人的审美观念。
2、植物景观与美学的关系(1) 美学的概念美学是以对美的本质及其意义的研究为主题的学科,是哲学的一个分支。
美学一词来源于希腊语,最初的意义是“对感官的感受”,由德国哲学家亚历山大•戈特利布•鲍姆加登首次使用,他的《美学(Aesthetica)》一书的出版标志了美学作为一门独立学科的产生。
美学的认知是通过人类理性与感性的共同作用后的结果,不是简单的“美”与“丑”,而是去认识客体的美学本质。
(2) 美学在植物景观设计中的体现现代植物景观设计不再强调大量植物品种的堆积,也不再局限于植物个体美,如形体、姿态、花果、色彩等方面的展示,而是追求植物形成的空间及尺度,以及反映当地自然条件和地域景观特征的植物群落,尤其着重展示植物群落的自然分布特点和整体景观的美感。
因此,美学渗透于植物景观设计之中,通过客观条件的理性分析与设计师主观的感性认识贯穿于整个植物景观设计过程,通过不断的实践反复的思考,逐步体会到植物景观设计的本质,并逐渐摸索出植物景观设计中的一般审美规律。
(3) 植物景观营造的主要美学原理植物是建筑与构筑物空间塑造及划分的重要组成部分,构筑物构成硬质景观,而植物是软质部分。
植物景观不仅可以净化、美化环境,植物景观本身也具有独特的魅力。
在植物景观设计中,场地不同,但可沿着同一美学原理去创造美的景观,巧妙地运用线条、空间感、质感、颜色、风格等美学原理是创造美景的有效途径。
3、植物景观营造的主要美学原理植物是建筑与构筑物空间塑造及划分的重要组成部分,构筑物构成硬质景观,而植物是软质部分。
园林植物造景的原则
![园林植物造景的原则](https://img.taocdn.com/s3/m/17db3058a36925c52cc58bd63186bceb19e8eddb.png)
园林植物造景的原则园林植物造景的原则烈士陵园要注意纪念意境的创造。
2.满足植物生态要求要使植物能正常生长,一方面是因地制宜,适地适树。
使种植植物的生态习性和栽植地点的生态条件基本上能够得到统一;另一方面是为植物正常生长创造适合的生态条件。
适地适树各种园林植物在生长发育过程中,对光照、温度、水分,空气等环境因子都有不同的要求,在植物造景时,应满足植物的生态要求,使植物正常生长,并保持—定的稳定性,这就是通常所讲的适地适树,即根据立地条件选择合适的植物。
或者通过引种驯化或改变立地生长条件,使植物成活和正常生长。
在中国传统园林中,植物是四大造园要素之一。
英国造园家B.Clauston提出:“园林设计归根结底是植物材料的设计,其目的就是改善人类的生态环境,其它内容只能在一个有事物的环境中发挥作用”。
一、园林植物造景的概念园林植物造景是按照园林植物的生态习性和园林艺术布局的要求,合理配置创造各种优美景观的过程。
它是园林规划设计的十分重要的组成部分。
二、园林植物造景的类型园林植物造景按其类型可分为自然式、规则式、混合式、自由式。
自然式配置以模仿自然,强调变化为主,具有活泼、愉快,幽雅的自然情调;规则式配置多以轴线对称,成行成排种植,有强烈的人为感、规整感。
三、园林植物造景的原则园林植物造景有三大原则:科学性艺术性经济性(一)科学性1.要符合绿地的性质和功能要求2.要满足植物的生态要求3.有合理的种植密度和搭配1.符合绿地性质和功能要求园林植物造景,首先要从园林绿地的性质和主要功能出发。
不同的园林绿地具备不同的功能。
街道绿地的主要功能是蔽荫。
吸尘、隔音、美化等.因此要选择易活、对土、肥、水要求不高、耐修剪、树冠高大挺拔,叶密荫浓、生长迅速,抗性强的树种作行道树,同时也要考虑组织交通市容美观的问题。
综合性公园,从其多种功能出发,要有集体活动的广场或大草坪.有遮荫的乔木,有艳丽的成片的灌木,有安静休息需要的密林、疏林等;医院庭园则应注意周围环境的卫生防护和噪声隔离,在周围可种植密林。
第4章 园林植物造景的原则和方法图文模板
![第4章 园林植物造景的原则和方法图文模板](https://img.taocdn.com/s3/m/0842a84a1ed9ad51f01df2a4.png)
带植
(2)规则式植物景观
规则式栽植方式在西方园林中经常采用,在现代城 市绿化中使用也比较广泛。相对于自然式而言,规则式 的植物造景强调成行等距离排列或作有规律的简单重复 ,对植物材料也强调整形,修剪成各种几何图形。
花卉布置以模纹图案为主体的花坛、花境为主。规 则式植物栽植方式给人以雄伟、庄严和肃穆的感觉。
曲线式则是指把植物排成弧线形,如半圆形、圆形 、曲线形等多种形式,且多与其它园林要素结合,并借 以划定范围,组成较为自由流畅的空间。
(4)自由式植物景观
与前述几种种植设计方式均不相同的是巴西著各设 计师罗伯特·布雷·马克斯,早期所提出的抽象图案式 种植方法。 一些现代主义园林设计师们也重视艺术思潮对园林 设计的渗透,例如,美国著名园林设计师彼得·沃克( Peter Walker )和玛莎·舒沃兹(Martha Schwartz )的 设计作品中就分别带有极少主义抽象艺术和通俗的波普 艺术的色彩。这些设计师更注重园林设计的造型和视觉 效果,设计往往简洁、偏重构图,将植物作为一种绿色 的雕塑材料组织到整体构图之中,有时还单纯从构图角 度出发,用植物材料创造一种临时性的景观。甚至有的 设计还用风格迥异、自相矛盾的种植形式来烘托和诠释 现代主义设计。
(1)自然式植物景观
① 自然式植物景观特点
自然式的植物造景方式,多选外形美观、自然的植 物种类,它强调变化。植物配置没有固定的株行距,充 分发挥树木自由生长的姿态,不强求造型;植物配置以 自然界植物生态群落为蓝本,将同种或不同种的树木进 行孤植、丛植和群植等自然式布置或分隔空间。 花卉以花丛、花群等形式为主,树木整形模拟自然 苍老,反映植物的自然美。
同栽植形式
植物等距沿圆环或者曲线 环植 栽植植物,可有单环、半 环或多环等形式 大量植物等距沿直线或者 曲线呈带状栽植
园林植物造景课件
![园林植物造景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855ea58125c52cc58ad6be0e.png)
第一节 植物造景的原则
一、园林植物选择的原则
1 以乡土植物为主,适当引种外来植物; 2 以基地条件为依据,选择适合的园林绿化
植物; 3 以落叶乔木为主,合理搭配常绿植物和灌
木; 一般常绿乔木所占比例应控制在20%以下 4 以速生树种为主,慢生、长寿树种相结合
白头翁
紫花地丁
第一节 植物造景的原则
二、植物景观配置原则
自然原则 生态原则 文化原则 美学原则
第二节 园林树木景观
主要内容 孤植 对植 丛植 群植 林植 篱植 列植
第二节 园林树木景观
一、孤植 定义:是乔木的独
立栽植类型,又称 为独赏树、标本树、 赏形树或独植树。
第四章 园林植物景观设计方法
第一节 植物造景的原则 第二节 园林树木景观 第三节 花卉景观 第四节 草坪与地被植物景观 第五节 藤本植物景观 第六节 专类园植物景观 第七节 意境主题景观 第八节 植物空间景观 第九节 季相景观 第十节 整形植物景观
第一节 植物造景的原则
基本内容
第二节 园林树木景观
四、树群
(二)树群的设计 1 单纯树群 一个树种构成,树丛下可用耐阴宿根花卉
等作地被。
第二节 园林树木景观
四、树群
(二)树群设计 2 混交树群 特点:具有多重结构,层次性明显,一般3-
6层,水平与垂直郁闭度较高。
二节 园林树木景观
(二)树群设计 2 混交树群 1)立面布局:中心至边缘渐次排列乔木层、亚乔木层、
第二节 园林树木景观
4 功能性树群 2)保健型树群的结构模式 北方:油松(或圆柏、侧柏、雪松)+臭椿(或国槐、白
玉 兰 、 绦 柳 、 白 蜡 、 栾 树 ) —— 大 叶 黄 杨 + 碧 桃 + 金 银 木 (或紫丁香、紫薇、紫穗槐、接骨木)——矮紫杉+丰花月 季(或连翘、玫瑰)——鸢尾或麦冬; 华山松(或白皮松、云杉、粗榧、洒金柏)+银杏(栾树、 黄栌、杜仲、核桃、暴马丁香)——早园竹+海州常山(玫 瑰梅、平枝栒子、枸骨、黄刺玫)——萱草+早熟禾等
《园林植物造景》课程教学大纲
![《园林植物造景》课程教学大纲](https://img.taocdn.com/s3/m/c600f4b70875f46527d3240c844769eae009a3a0.png)
《园林植物造景》课程教学大纲一、课程介绍(一)课程性质《园林植物造景》是园林专业的一门必修课, 是整个园林专业知识结构中的主要课程之一, 是一门实践性较强的课程, 也是园艺、农学、林学和城乡规划等相关专业的重要选修课之一。
《园林植物造景》是环境生态学科体系中阐述园林植物配置的基本理论、基本原则、基本方法和具体造景的基本技能的学科。
掌握园林植物造景的原理和各种应用形式, 对园林事业的发展具有举足轻重的促进作用和实践价值。
学习本课程一般要求应具有花卉学、园林树木学以及园林美学等专业基础知识。
(二)课程任务本课程采用教材为《风景园林植物造景》, 主要讲授园林植物造景的基本原理、原则与配置形式、植物景观设计图纸要求及设计程序、植物与其它造园要素(山石、水体、建筑)搭配、以及公园、城市道路、城市广场、居住区、工矿企业和废弃地等植物造景。
为后续课程《园林规划设计》等课程做好必要的理论和实践铺垫。
《园林植物造景》是培养合格的园林专业高级专门人才的重要专业课程之一。
《园林植物造景》主要研究应用乔、灌、草、竹、藤及地被植物与其他风景园林要素有机结合的一门融科学与艺术为一体的应用型学科。
掌握风景园林造景的知识与技能, 一方面使得风景园林学体系更为科学、系统, 另一方面使得园林植物在风景园林学体系中充分发挥作用。
为此, 开设和学习本课程, 对于提高相关专业学生的植物造景设计能力, 为园林绿化从业人员实际工作提供参考, 促进园林发展将具有重要意义。
二、学习目标(一)课程的总体目标与基本要求一是要注重从内在逻辑关系上来掌握知识体系, 园林植物造景, 是在分析国内外园林植物造景的现状及特点的基础上, 论述园林植物与环境条件的关系和园林植物与造景的原则, 深刻分析各类植物及各类型绿地植物造景的的具体方法和特点。
因此学习时必须抓住这根主线, 切忌孤立地死记硬背。
二是要重视理论联系实际, 学以致用。
《园林植物造景》是一门实践性较强的学科, 因此在学习过程中应高度重视理论与实践的结合, 学以致用。
简述植物造景的美学原理
![简述植物造景的美学原理](https://img.taocdn.com/s3/m/70131be9370cba1aa8114431b90d6c85ec3a88ce.png)
简述植物造景的美学原理
植物造景是一种通过布置和组合植物来创造美观景观的艺术。
它涉及到多个美学原理,以下是其中一些常见的原理:
1. 对称与平衡:对称是指将植物或景观元素在空间中以轴对称的方式布置,创造出一种平衡感。
平衡是指在整个景观中分配植物和元素的重量,以实现视觉上的平衡。
2. 比例与尺度:植物的大小、形状和高度在景观中起到重要作用。
通过合理选择和组合植物,可以在整个景观中创造出适当的比例和尺度关系。
3. 色彩与对比:植物的色彩是植物造景的重要组成部分。
通过选择植物的不同颜色和对比度,可以创造出丰富多样的视觉效果。
4. 节奏与重复:在植物造景中,重复和节奏可以增加整体的视觉效果。
通过重复使用某种植物或形状,可以创造出一种有序和连贯的感觉。
5. 空间与层次:植物的布置可以创造出深度和层次感。
通过在不同的高度和位置安排植物,可以为景观带来立体感和空间感。
6. 自然与生态:植物造景的美学原理还包括与自然和生态的关系。
尊重自然的原则,选择适应当地气候和土壤条件的植物,可以创造出更加和谐和可持续的景
观。
这些美学原理可以根据具体的场地和设计目标进行调整和应用,帮助创造出美丽而令人愉悦的植物景观。
园林设计中美学原理的运用
![园林设计中美学原理的运用](https://img.taocdn.com/s3/m/26ab6e1f79563c1ec5da7123.png)
园林设计中美学原理的运用摘要:随着我国改革开放政策的实施以来,人们的生活质量的不断提高,同时,对生活的各方面都提出了美的需求,追求美的享受。
园林作为当今人们悠闲与享乐的驿站,其设计与创作也在随着人们的生活和艺术中美的要求不断发展,设计者们已巧妙地将美学中的一些原理运用到其作品中,从而更好地发掘美的精华,给人们塑造一个美好的生活环境。
关键字:园林设计;美学原理;运用随着人们生活质量的提高,越来越多的都市人离开繁杂的城市生活与城市中那些冷冰冰的建筑物,回归自然,享受自然,享受惬意与清净。
园林作为一种艺术,能让人观赏风景,身临其境,给人们提供了亲近自然、享受自然的机会。
美学作为一种理论,要从哲学的高度分析人类的审美现象及其相关的各个方面,展现人类审美世界的丰富内涵,解答与美有关的各种问题,揭示审美规律。
然而,园林的设计,不是单纯地将各种造园素材的简单拼凑起来,而是要营造一个综合的美学体系,来愉悦人们的身心,丰富人们的生活。
一、从多方位来园林设计的美学元素人的感官,是美的世界向美感过渡的窗口。
影视和绘画作品主要运用视觉来感受,音乐曲艺主要运用听觉来感受。
在园林中的视觉上可以创造出柳绿花红,秋时红叶,层林尽染的景象;听觉上则可以鸟语虫鸣,松涛竹啸,留得残荷听雨声。
本文主要从以下两方面来阐述设计中美学原理的体现:1、视觉视觉最容易引起美感,通过视觉能够产生具体感官形象。
通过色彩和线条等要素构成,使人们产生真切的形象感与归属感。
(1)光与影。
光与影在视感中起着重要的作用,有着丰富的表现。
我们不妨设想,在那园林里,曲栏旁,山路上, 台阶前,婆娑的花树,精致的漏窗,到处金斑点点,银丝缕缕,阴阳相杂。
园林内的墙体在日光的照耀下,呈现出疏疏的叶、弯弯的枝等种种生机勃勃的自然景观,从而使人们能够切身感受到了大自然的魅力所在。
(2)色彩。
视觉中,眼睛最敏感的是色彩,景观的色彩是景观表情定位的首要元素,任何一种颜色都有和它相匹配的风格,在气氛的烘托下自然产生特有的性格。
园林植物配置的美学原理
![园林植物配置的美学原理](https://img.taocdn.com/s3/m/445a6a0fcc175527072208aa.png)
一
生整齐 、 庄严、 肃穆的感觉 , 但过分一致又觉 呆板 、 郁闷 、 单调, 所以园林小常要求统一 当 中有变化是变化当小有统一 , 自然山水 中, 有 生物也 有非 生物 ,它 们 以各种 不 同的 内容 互 相组 合起来 , 各种类 型 的景 观特 性 , 形成 如沙 漠 景 观 、 泽景 观 、 山草 原 景 观等 , 沼 高 每一 种、其 中凡是 真正 使人 感到 愉快 的 景观 ,都是 由于其 各个 组成 部分 之 间具有 明
1引言
一
彩 鲜 明 , 位 处 高 地 , 在空 旷处独 一无 二 。 或 或 或 在横 向景 物 中 “ 立鸡 群 ” , 般都 是 主 鹤 者 一 景 , 则为 从属 景物 。 其余 5均 衡 与稳定 的原 则 园林 是 由植物 、 山水及 建筑 等组成 的 , 它 们 都表 现 出不 同的重 量感 ,在平 面 上表示轻 重 关系 适 当的就 是均 衡 ;在立 面上表 示轻 重 关 系适 宜 的则为稳 定 。规 则式 园景是 在轴 线 两 侧对 称地 布置景 物 , 品种 、 其 形体 、 目、 数 色 彩 等各 种量 的方 面部 是均 衡 的 ,对 称均 衡给 人 以整 齐庄 重 的感觉 , 一般情 况 下 , 在 园林 景 物 不可 能是 绝对 对称 均 衡的 ,但仍然 要获得 总 体景 观上 的均 衡 。这包 括各 种植 物或其 他 构 成要 素在 体 形 、 目、 数 色彩 、 地 、 质 线条等 各 方 面能 体现 出量 的感 觉 ,要从 各方 面权衡 比 较, 以求得 景观 效果 的均衡 。 叫做 不对称 均 这 衡 , 称为 自然均 衡 。 也 不对称 均衡 赋予景 观以
望 ! C ia N w T c n lge n rd es h n e e h oo is d P o u t a
园林植物造景中应当遵循的原则与美学配置技巧
![园林植物造景中应当遵循的原则与美学配置技巧](https://img.taocdn.com/s3/m/a5d233f47d1cfad6195f312b3169a4517723e56c.png)
2015年第7期现代园艺1园林植物造景的原则1.1植物造景的生态要求植物的生长离不开环境,不同的环境可以造就习性不同的植物。
在园林造景时,必须要遵循植物的生长特点和习性,选择适合本土环境的植物,只有满足了植物的生长习性才能够促进植物健康生长。
同时要注意合理的种植结构,包括水平方向上合理的种植密度和垂直方向上的呈层性,注意将喜光与耐荫、深根系与浅根系、速生与慢生、乔木与灌木等不同类型的植物相互搭配,在满足植物生态条件下创造稳定的复层绿化效果。
1.2植物造景的艺术原则首先应遵循艺术统一原则,该原则要求在配置植物时应综合考虑园林中的各个组成元素。
这样形成的景观就会给人一种既活泼、多变又不失协调统一的感觉。
可以避免由于色彩过于繁杂而失去整体的美感,同时也避免过于平淡。
其次,考虑四季景色的变化,为了突出景区或景点的季相特色,在植物造景时可分区、分段配置,使每个分区或地段突出一个季节的植物景观主题,在统一中求变化。
同时,应考虑植物在观形、赏色、闻味、听声上的效果。
1.3植物造景的性质和功能要求园林绿地功能很多,要选择易活,对土、水、肥要求不高,耐修剪,树冠高大挺拔,叶密荫浓,生长迅速,抗性强的树种作行道树,同时也要考虑组织交通和市容美观的问题;综合性公园,应从多种功能出发,要有开阔大草坪、有遮荫的乔木、有艳丽的成片的灌木、有供安静休息的密林、疏林等。
2园林植物造景的美学基础2.1植物景观与美学的关系美学在植物景观设计中体现现代植物景观设计,不再强调大量植物品种的堆积,也不再局限于植物个体美,如形体、姿态、花果、色彩等方面的展示,而是追求植物形成的空间及尺度,以及反映当地自然条件和地域景观特征的植物群落,尤其着重展示植物群落的自然分布特点和整体景观的美感。
因此,美学渗透于植物景观设计之中,通过客观条件的理性分析与设计师主观的感性认识贯穿于整个植物景观设计过程,通过不断的实践,反复的思考,逐步体会到植物景观设计的本质,并逐渐摸索出植物景观设计中的一般审美规律。
园林景观植物造景原则和方法
![园林景观植物造景原则和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72b4cf63e97101f69e3143323968011ca200f707.png)
园林景观植物造景原则和方法一、植物造景原则。
园林景观里的植物造景呀,那可是有不少原则的呢。
适地适树原则。
这就像是给植物找个合适的家。
你想啊,如果把热带植物硬种在寒冷的地方,那植物不得冻得瑟瑟发抖呀。
就像让一个习惯了海边阳光沙滩的人,突然到冰天雪地去生活,肯定不适应。
所以呢,要根据当地的气候、土壤等条件来选择植物。
比如说北方的城市,种杨树、柳树就比较合适,它们能耐寒,在当地的环境里茁壮成长。
生态多样性原则。
这就像是组建一个植物大家庭,各种植物都要有。
不能只种一种植物,那多单调呀,就像一场聚会只有一种人参加,多无聊。
多种植物搭配起来,有高的树,矮的花,还有地上爬的草,这样不同的植物在生态系统里互相帮助。
比如说,大树能给小花小草遮风挡雨,小花小草又能让土壤更肥沃,整个园林就像一个和谐的小世界。
美学原则。
咱们做园林景观,那得好看呀。
植物的颜色、形状、质感都要搭配得美美的。
就像穿衣服一样,颜色要协调。
春天的时候,粉色的桃花、白色的梨花和嫩绿的叶子搭配在一起,就像一幅画。
而且植物的形状也很重要呢,圆圆的球型灌木和长长的柳枝放在一起,对比起来就特别有趣。
二、植物造景方法。
孤植。
孤植就像是舞台上的主角。
选一棵特别漂亮或者很有特色的树,单独种在一个显眼的地方。
比如说一棵巨大的银杏树,到了秋天,满树金黄的叶子,就像一个金色的小太阳站在那里,周围的一切都成了它的配角,超级吸引人的目光。
丛植。
这就像是一群小伙伴聚在一起玩耍。
把几棵或者十几棵植物种在一起,有主有次。
可以是一棵大树带着几棵小树和一些花花草草。
比如说,一棵松树周围种着几棵杜鹃,春天的时候,松枝翠绿,杜鹃花开得红红火火,看起来特别热闹又和谐。
群植。
群植就像是一场植物的大聚会。
好多植物种在一起形成一大片。
像一片樱花林,到了樱花盛开的时候,那漫天的樱花就像粉色的云彩,人们走在里面,感觉就像走进了童话世界一样。
植物造景呀,就是要用心去搭配这些植物,让园林变得既美丽又充满生机呢。
史上最全的植物景观设计原则与方法
![史上最全的植物景观设计原则与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3e35d8a864ce0508763231126edb6f1aff00713d.png)
史上最全的植物景观设计原则与方法植物景观设计是指以植物材料为主体进行园林景观建设,运用乔木、灌木、藤本植物以及草本、花卉等素材,通过艺术手法,结合考虑各种生态因子的作用,充分发挥植物本身的形体、线条、色彩等自然美,来创造出与周围环境相适宜、相协调,并表达一定意境或具有一定功能的艺术空间,供人们观赏。
植物景观设计的提出,对生态园林建设,经济可持续发展以及生物多样性保护等诸多方面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植物景观设计的重要性1.植物可以改善城市环境:目前,我国的城市环境已经成为各方面关注的问题,随着现代城市的迅速发展,许多问题接踵而至,如噪声污染、热岛效应盛行、空气质量下降、建筑增多导致绿地的减少等。
面对这些问题,多年经验证明,城市的植物造景是一个很好的改善城市环境的方法。
2.植物的景观效果:完美的植物景观,具备了科学性与艺术性两方面的高度统一,既满足植物与环境在生态适应上的统一,又通过艺术构图原理体现出植物个体及群体的形式美,及人们在欣赏时所产生的意境美。
3.植物对周边环境的影响:植树造林除了能创造优美舒适的环境,而且对于涵养水源、保持水土、调节温度、湿度以及净化空气都有极其重要的作用,植物能创造适合人类生存的生态环境。
二、地带性植物的运用:植物需要在适宜的环境下才能正常生长,根据气候带和植物生长特性,从经度、纬度、垂直高度等的交叉变化,植物大致有自己的分布规律。
在进行植物配置时,要考虑气候带对植物生长造成的影响。
根据立地条件,优选具有地方特色、文化特征的乡土树种,营造独具当地特色的植物景观。
三、植物设计原则1.适地性与人文性:根据立地条件,以乡土树种为主,适当引入当地应用成熟的外来树种,保证植物能良好地适应栽植地的环境,发挥良好的景观效果。
通过具有地方特色的乡土树种的使用,打造具有当地人文、历史、社会风情等特色的植物景观。
2.功能性与经济性:植物景观营造要满足园林绿地的功能要求,并根据绿地性质及景观氛围选择合适的树种。
园林植物配置的美学原理
![园林植物配置的美学原理](https://img.taocdn.com/s3/m/adb49171a26925c52cc5bf1d.png)
园林植物配置的美学原理植物配置是运用艺术技法把各种植物的所有要素组合起来,以美的形式使园林植物的形象美和基本特性得到最充分的发挥,创造出美的环境。
1.统一与变化园林植物配置在体形、体量、色彩、线条形成、风格等方面,都有一定程度的相似性或一致性,给人以统一的感觉。
统一的布局会产生整齐、庄严、肃穆的感觉,但过分一致又觉呆板、郁闷、单调,所以园林植物的配置常要求统一当中有变化,或变化当中有统一。
2.调和与对比调和与对比是园林艺术构图的重要手段之一。
园林景观需要有对比,以便突出主题,不失园林的基本风格,同时又要有对比,这才能使景观丰富多彩,生动活泼。
例如,植物色彩的调和与对比:色彩差异明显的,如绿与红,白与黄等就是对比;差异不大的就有调和效果。
运用色彩的调和可获得宁静、稳定与舒适优美的环境,运用色彩对比则可获得鲜明而吸引人的良好效果。
2.另外,植物配置的调和与对比还表现在形象、体量、明暗、虚实、开闭、高低等方面。
3.韵律与节奏植物配置中单体有规律的重复,有间隙的变化,在序列重复中产生节奏,在节奏变化中产生韵律。
如路旁的行道树用一种或两种以上植物的重复出现形成韵律。
一种树等距离排列称为“简单韵律”;两种树木尤其是一种乔木与一种花灌木相间排列或带状花坛中不同花色分段交替重复等,产生活泼的“交替韵律”。
另外,还有植物色彩搭配,随季节发生变化的“季相韵律”;植物栽植由低到高,由疏到密,色彩由淡到浓的“渐变韵律”等。
4.比例与尺度比例是指园林中的景物在体形上具有适当的关系,其中既有景物本身各部分之间长、宽、厚的比例关系,又有景物之间个体与整体之间的比例关系。
如面积较小的园林,在配置时,树木、置石或其他装饰品都是小型的,使人感到亲切合宜;大型园林,在配置时,树木、草地、水池、纪念物等都是大型的,使人感到宏伟壮观。
尺度既有比例关系,又有匀称、协调、平衡的审美要求,其中最重要是联系到人的体形标准之间的关系,以及人所熟悉的大小关系。
植物造景美学原理
![植物造景美学原理](https://img.taocdn.com/s3/m/f746499e5acfa1c7aa00ccef.png)
深圳锦秀中华 (中间大石为重点)
4、联系与分隔 (1)园林景物的体形和空间组合的联系与分隔 (2)立面景观上的联系与分隔
杭州西湖
余荫山房
广州流花公园
杭州西湖
白云山桃花涧
广东宝墨园
(二)均衡和稳定
质感均衡美、竖向均衡美;对称美、不对称美
不对称均衡美
中山兴中大道(对称均衡)
华南师大校园(不对称均衡)
形态的对比
形象的对比,大小的对比
自然式景观与规则式景观的对比
不同姿态的植物形成鲜明的对比
方 向 的 差 异 , 姿 态 的 和 谐 统 一
尖塔形树冠与水平的绿篱形成鲜明的方向对比
色彩的对比
云南丽江木王府 红墙与白栏形成的对比,大殿与偏殿大小也形成对比
( 5 ) 虚 实 的 对 比 与 调 和
麓湖公园:楼阁半藏半露
第四届中国国际园林博览会(广州)景观
看到这些图腾,你能想象置身何处?
( 五 ) 空 间 组 织
杭州西湖:开朗风景
清晖园:闭锁空间
丽江木王府:空间的转折
广州西苑:纵深空间
白云山桃花涧:空间的转折
白云山桃花涧:空间的转折
宝墨园:空间的虚分
兰圃:假山内的闭锁空间与外面的开朗空间
云台花园:藏“景”,岩石下隐藏一条小路
植物造景中应该遵循的美学原理主要有:
一、色彩美原理:配色原则
1、对比与调和
2、韵律节奏 (一)统一与变化 3、主从与重点
4、联系与分隔 (二)均衡与稳定 二、形式美原理 (三)比例与尺度
(四)比拟联想
(五)空间组织
一、色彩美原理
1、色彩的认识: 三原色与三补色;二次色与三次 色;色彩的三要素(色相、明度、 彩度) 2、色彩的效应:“色彩情感”冷 暖、轻重、诱目性与明视性、华 丽与朴素 3、配色原则: (1)色相调和:单一色相、近色 相、中差色相、对比色相 (2)色块设计 (3)背景搭配
园林植物造景的设计原则
![园林植物造景的设计原则](https://img.taocdn.com/s3/m/b081b425bf1e650e52ea551810a6f524ccbfcbb8.png)
园林植物造景的设计原则
园林植物造景的设计原则必须符合园林绿地的性质和功能的要求,城市中的园林绿化规划、设计,必须要强调以植物造景为主的指导思想,以花草树木,绿色植物作为最具有生命活力的自然因素,结合环境条件,才能设计出优美和谐,人与自然、与绿色植物共处、融合为一个整体的优美园林景观。
01
艺术性
植物造景的艺术技巧,在于统一、调和、均衡、韵律四大技巧的原则。
(1)统一:在进行植物造景设计时,应对植物的姿态、形态、树态、颜色、树型为基础进行设计。
同时还要注意到各种植物的高低,胸径大小,层次比例布局是否合理。
还可以运用立体的设计布局求得统一。
(2)调和:在进行植物造景设计时,不要使用单一的植物,要多样性,多样化进行搭配使用。
但也不能乱糟糟地种在一起,毫无主题,毫无章法,要有主有副。
(3)均衡:所谓均衡,即根据绿化的场地周围环境,采用布置的方式、方法要进行精确的计算。
力求各种植物株数要合乎比例,均衡合理;株距也要合理,要定好点,定好位才能种。
不能贪多,不能乱种。
(4)韵律:所谓韵律,是指在种植时一定要有节奏和变化
感,注意高低层次。
要根据地形起伏进行种植,切忌平铺直叙种植。
02
生态性
要注意所选择的植物与种植地点的环境、气候、土质、建筑物及周围环境是否相适应,了解植物与生活环境、生态环境的关系。
03
乡土植物
要注重乡土树种、乡土植物自身的植物文化性,要与周围环境相融合,相结合,才能体现出地区性植物文化特色。
植物造景的基本原则与手法
![植物造景的基本原则与手法](https://img.taocdn.com/s3/m/2af8a9012379168884868762caaedd3383c4b56b.png)
植物造景的基本原则与手法植物造景的基本原则与手法松壑清月”“梨花伴月”“金莲映月”等都是以花木作为媒介来传递的一种文化信息。
所谓植物造景,就是把我们所需要的植物材料在发挥园林综合功能的需要,满足植物生态习性及符合园林艺术审美要求的基础上,合理搭配起来,组成一个相对稳定的人工栽培群落,创作出赏心悦目的园林景观文化,更好地烘托出我们独具特色的人文气质。
我国幅员辽阔,植被丰富,不同的园林艺术也展现不同的地域文化,在北方皇家园林植物配置中以松柏为主要元素的造景艺术体现出庄严、肃穆的统治文化,象征皇权的稳固和经久不衰。
在南方私家宅院中则是另一番风景,以白色粉墙为背景,配置几竿修竹,数块山石,三两棵芭蕉就构成了的婉约派园林景观。
不同的植物具有了不同的内涵,枝干苍劲的古松与淡淡飘香的梅花互相搭配很容易的使人想起来“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的美妙诗句,园林艺术与文学艺术得到了最好的融合。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们审美意识的不断提高,现代园林建设中更加注重了植物材料的开发和利用。
一、植物造景原则1根据城市及绿地的不同性质发挥园林植物综合作用。
园林书树木具有美化环境,改善防护及经济生产三方面功能,在进行同林植物配置时,应根据城市性质或绿地类型明确树木要发挥的主要功能,做到有明确的目的性。
不同性质的城市选择不同的树种,体现不同的园林功能。
如以工业为主的城市,植物造景时,就应先充分考虑到树种的防护功能,而在一些风景旅游城市,树木的绿化美化功能就应得到最好的体现。
此外,街头绿地与住宅绿地,校园绿地与城市广场绿地,不同的绿地形式选择不同的植物造景。
只有如此,我们才能创造出千变万化,丰富多彩又与周围环境互相协调的植物景观。
2根据园林植物生态要求,处理好种间关系。
植物所生长的空间叫做“环境”,任何植物生长发育都不能脱离环境而单独存在。
同样,环境中所包含的各种因子对于植物的生存有着直接或间接影响。
园林植物牛长的好坏与后期管理固然重要,栽植前生态环境的预测,树种之间的搭配却直接关系到树木的成活与否。
浅谈在园林绿化中“植物造景”的方法和原则
![浅谈在园林绿化中“植物造景”的方法和原则](https://img.taocdn.com/s3/m/6f01911749649b6649d7474e.png)
浅谈在园林绿化中“植物造景”的方法和原则摘要:随着可持续发展战略的提出,人们的环保意识逐渐增强,对园林绿化的需求也越来越高,其在美化环境、增加城市的美观价值等方面都有着重要的作用。
笔者通过对园林绿化中植物造景的重要性进行分析,提出加强植物造景运用的方法和原则,仅供参考。
关键词:园林绿化;植物造景;方法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对生活环境的要求越来越高,在工作压力逐渐加大的当今社会,人们希望有让精神放松的场所,园林建筑的出现极大地满足了人们的生活需求,因此如何加强园林植物造景在园林中的运用,需要园林设计人员根据人们的实际需要和园林的整体景观进行把握,以更好地发挥园林在现代城市中的作用。
1 植物造景的概念和重要性1.1 概念植物造景是在园林造景艺术的指导下,在满足植物生长发育要求的基础上,利用各种园林植物如:乔木、灌木、草坪等植物材料,再配合建筑、山石、水体等其它点缀,充分发挥植物本身的形体、线条、色彩等自然美的特点,通过精心设计、仔细选材和合理配置,建造出符合规划要求的自然景观,以达到发挥其不同功能,形成多样化景观的作用。
1.2 重要性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工业化的进程也不断的加快,其在促进社会经济发展的同时,对空气造成了很大的破坏,因此为了改善生态环境的条件,很多园林开始投入建设,另一方面随着人们生活环境的不断改善,很多人利用假期的时间选择外出旅游,通过园林的建设也可以带动当地的旅游业发展。
而植物作为园林的主要命脉,在园林的建设中起到重要的作用,而且其在建设的过程中,都把城市的发展历史融入其中,这也是对民族文化的一种继承,所以园林建筑在现代社会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2 园林植物造景原则妥善解决园林空间的功能是做好植物应用及配置的基础和出发点。
植物本身是一个三维实体,是园林景观营造中组成空间结构的主要成分。
2.1 生态原则一般的园林建筑其建设的主要目的都是为了生态价值的实现,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环境的恶化现象十分严重,园林建筑在改善生态环境方面起到了重要的作用,由于每一种植物的生长条件都是不同的,其对自然的调节能力也是不同的,所以在对园林建筑进行设计的过程中,要根据植物的实际生长需求,合理地对植物的种类进行分配,提高植物的存活率的基础上增加园林的美观效果,这样不仅可以使得生态环境得到很好的改善,而且还增加的城市的文化软实力。
园林艺术及设计原理:植物造景
![园林艺术及设计原理:植物造景](https://img.taocdn.com/s3/m/fd2248ebb52acfc788ebc9d4.png)
▪ (二)、疏林:
▪ 疏林的郁闭度一般在0.4-0.6之间,常与草 地结合,故又称疏林草地。
▪ 疏林草地一般是以自然式布局形式来表现 的。主要为单纯的乔木林,没有灌木。
▪ 疏林草地的树种,应该以具有开展伞形的 树冠、树荫疏朗的落叶乔木为主,在观赏 特点上,花和叶的色彩要美,枝叶的外形 要富于变化,树干色泽要好,要有芳香性, 不宜选用有毒和有碍卫生的树种,如杨树 和柳树的雌株。
▪ 如广州位于亚热带南缘,当地的自然群落 类型主要为常绿阔叶林和季雨林。因此广 州园林植物造景应以阔叶常绿林景观为主, 并创造一些雨林景观,才能更充分地体现 热带风光。
▪ 2、按照园林的性质和使用功能要求进行植 物造景:
▪ 植物造景,要从园林的性质和主要功能出发。 园林具有多种功能和作用,但具体到某一绿 地,总有其具体的主要功能,因此植物造景 也不同。
▪ 其次,单纯林的林缘线,应该更富于断续和变化, 外缘应该配置以同一树种的树丛、树群和孤立树。
▪ 2、混交密林:
▪ 混交密林是水平方向和垂直方向都可以达 到郁闭的植物群落。
▪ 混交密林的成层结构可以是三层的即乔木 层、灌木层、草本层;也可以分为五个部 分,即乔木层、亚乔木层、大灌木层、小 灌木层及多年生草本植被。 其中每一层都 要显露出来,其显露的部分应该是该植物 观赏特征突出的部分。
▪ 5、要意境明确、充满诗情画意: ▪ 松——坚强不屈,万古长青的英雄气概 ▪ 竹——“虚心有节”,节高清雅的风尚 ▪ 梅——不屈不挠,应用坚贞 ▪ 兰——居静而芳,高雅不俗 ▪ 菊——贞烈多姿,不怕风霜 ▪ 柳——强健灵活,适应环境 ▪ 枫——不怕艰难困苦,晚而更红 ▪ 荷花——廉洁朴素,出污泥不染 ▪ 迎春——欣欣向荣,大地回春
▪ 各地适宜的疏林草地树种主要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红色花境的设计
红紫相混则为近色搭配
绿与蓝中差色相的配合,给人以清爽融合之美感
黄和蓝为中差色相,难以调和,以绿色为背景协调
红和绿、紫与黄,对比色彩的运用鲜艳活泼
浓 重 的 植 物 背 景 衬 托 出 建 筑 鲜 明 的 色 彩
结论
1、单一色相应该用不同的明度、彩度来组织。 2、相近色与对比色易调和,但至少要降低一方的 彩度方可达到良好的效果。 3、中差色相最好改变一方色相的明度或彩度,增 大或减少色块的面积。 4、三种色相配色,不宜都采用暖色相 5、避免使用相同明度,明度差异大,容易调和
主从关系的处理方法:
①组织轴线:主体位于主要轴线上;
②安排位置:主体位于中心位置或最突出的位置;从而分清 主次。
③运用对比手法,互相衬托,突出主体。
(2)重点与一般
重点处理常用于园林景物的主体和主要部分,以使 其更加突出。重点处理不能过多,以免流于繁琐,反 而不能突出重点。
重点处理的应用:
A、以重点处理来突出表现园林功能和艺术内容的 重要部分,使形式更有力地表达内容。如主要入口, 重要的景观、道路和广场等。
(1)重复韵律
起伏韵律
富有节奏和韵律的阴影
昆明界博会 (花坛植物色彩对比及构图韵律变化)
交错韵律
3、主从与重点
(1)主与从
园林布局中的主要部分或主体与从属体,一般都是由功能 使用要求决定的,从平面布局上看,主要部分常成为全园的 主要布局中心,次要部分成次要的布局中心,次要布局中心 既有相对独立性,又要从属主要布局中心,要能互相联系, 互相呼应。
形态的对比
形象的对比,大小的对比
自然式景观与规则式景观的对比
不同姿态的植物形成鲜明的对比
方 向 的 差 异 , 姿 态 的 和 谐 统 一
尖塔形树冠与水平的绿篱形成鲜明的方向对比
色彩的对比
云南丽江木王府 红墙与白栏形成的对比,大殿与偏殿大小也形成对比
( 5 ) 虚 实 的 对 比 与 调 和
杜鹃花(映山红)
云锦杜鹃
大 花 紫 薇
水马桑
碧桃
橙 红 朱 槿
吊 灯 花
木 槿
合欢
红 花 继 木
红 花 石 斑 木
夹 竹 桃
凌 霄
风 铃 花
紫 荆
重 瓣 黄 木 香
棣棠(重瓣)
月季
金银花
黄 花 羊 蹄 甲
黄 花 夹 竹 桃
桂花(金桂)
黄莲杜鹃
结 香
白 檀
深圳锦秀中华 中间大石为重点)
4、联系与分隔 (1)园林景物的体形和空间组合的联系与分隔 (2)立面景观上的联系与分隔
杭州西湖
余荫山房
广州流花公园
杭州西湖
白云山桃花涧
广东宝墨园
(二)均衡和稳定
质感均衡美、竖向均衡美;对称美、不对称美
不对称均衡美
中山兴中大道(对称均衡)
华南师大校园(不对称均衡)
在植物造景中开红花、黄花、白花的乔灌木各有哪些?
山茶、羊蹄甲、合欢、毛刺槐、紫荆、石榴、红千层、武 当木兰、二乔玉兰、木瓜
腊梅、栾树、月桂、伞房决明、棣棠、黄木香、月季
白玉兰、山楂、梨、白花泡桐、七叶树、流苏树、珙桐、 刺槐、木莲、广玉兰
牡丹
山茶
湖北海棠
(
梅 红 须 朱 砂
)
贴梗海棠
榆叶梅
白云山(对称均衡)
云台花园(对称均衡)
假 山
六 榕 塔
(三)比例与尺度
比例与尺度都要以使用功能和自然景观为依据
广州体育馆雕塑体积很大,与体育馆的规模相协调。
这座桥不足一米半,与小溪相称。
云台花园的罗马柱廊 与越秀公园(下图)的 在体积上相差很大。
(四)比拟和联想
远香堂:“香远益清”
广州兰辅景点
四照花
七叶树
珙桐
刺 槐
马银花
栀子
-
斗 球 木 本 绣 球
白 玉 棠
广 玉 兰
白 花 泡 桐
白 鹃 梅
白 梨
二、形式美原理
(一)统一与变化
对比与调和、韵律、主从与重点、联系与分隔 1、对比与调和 对比的手法: (1)形象的对比 (2)方向的对比 (3)色彩的对比 (4)体量的对比
(四)比拟联想
(五)空间组织
一、色彩美原理
1、色彩的认识: 三原色与三补色;二次色与三次 色;色彩的三要素(色相、明度、 彩度) 2、色彩的效应:“色彩情感”冷 暖、轻重、诱目性与明视性、华 丽与朴素 3、配色原则: (1)色相调和:单一色相、近色 相、中差色相、对比色相 (2)色块设计 (3)背景搭配
B、以重点处理来突出园林布局中的关键部分,如 主要道路交叉转折处和结束部分等。
C、以重点处理打破单调,加强变化或取得一定的 装饰效果,如在大片草地、水面部分,在边缘或地形 曲折起伏处做重点处理等。
云南丽江木王府 (利用建筑物的高度差突出主次)
广州西苑 (利用假山作重点处理)
广州西苑 (假山中也有主从之分)
巴西参众两院周围环境设计是典型的虚与实的对比, 艺术与自然的结合
丛间漏景,虚实相应
丛间漏景,虚实相应
(6)明暗的对比与调和
( 7 ) 质 地 的 对 比 与 调 和
质地、色彩的对比,体量的协调
(8)开闭的对比与调和
椰子形成的半封闭空间与海之宽阔形成变化与对比
2、节奏与韵律
常见的有:简单韵律、交替的韵律、渐变的韵律、起伏曲折韵律、拟 态韵律、交错韵律。
第四节 园林植物造景的美学原理
植物景观设计与绘画艺术和造园艺术一样同样遵循一些基本 原则,那么在植物造景中应该遵循哪些美学原理?
植物造景中应该遵循的美学原理主要有:
一、色彩美原理:配色原则
1、对比与调和
2、韵律节奏 (一)统一与变化 3、主从与重点
4、联系与分隔 (二)均衡与稳定 二、形式美原理 (三)比例与尺度
麓湖公园:楼阁半藏半露
第四届中国国际园林博览会(广州)景观
看到这些图腾,你能想象置身何处?
( 五 ) 空 间 组 织
杭州西湖:开朗风景
清晖园:闭锁空间
丽江木王府:空间的转折
广州西苑:纵深空间
白云山桃花涧:空间的转折
白云山桃花涧:空间的转折
宝墨园:空间的虚分
兰圃:假山内的闭锁空间与外面的开朗空间
云台花园:藏“景”,岩石下隐藏一条小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