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门城市空间形态演变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空间视角下粤港澳大湾区发展演变
随着大湾区经济的快速发展,吸引了大量企业的投资和扩张 。这些企业在大湾区的城市中设立总部或分支机构,带动了 城市经济的发展和空间结构的调整。企业的投资和扩张也促 进了城市间的经济联系和协同发展。
交通网络与物流变化
总结词
交通网络和物流的变化是粤港澳大湾区空间演变的重要特征之一。
详细描述
随着交通基础设施的建设和完善,大湾区的交通网络逐渐完善,物流效率也得到了提高。交通网络的 发展促进了城市间的联系和互动,加速了城市间的经济联系和一体化进程。同时,物流效率的提高也 为企业提供了更好的物流服务,进一步促进了企业的发展和扩张。
02
空间群发展概述
粤港澳大湾区由广州、深圳、珠 海、东莞等城市组成,具有丰富 的自然和人文资源,城市间交通 便捷,形成了较为完善的城市群
体系。
核心城市
广州和深圳作为大湾区的核心城 市,具有较强的经济、科技、文 化实力和辐射带动能力,对周边 城市产生强烈的吸引和辐射作用
粤港澳大湾区经济实力不断增 强,已成为全球湾区中的重要
一员。
粤港澳大湾区内部发展不平衡 ,存在明显的区域差异。
粤港澳大湾区产业结构不合理 ,以传统制造业为主导,缺乏 高端产业和创新型企业。
粤港澳大湾区城市间交通网络 发展不完善,制约了区域一体 化发展。
对策建议
01 02 03 04
加大对高端产业和创新型企业的支持力度,优化产业结构,提升区域 整体竞争力。
政策法规调整与完善
政策协同
粤港澳三地政府加强政策协同,推动了 大湾区的协调发展。通过协商制定发展 规划、共同推动产业升级、加强区域合 作等方式,实现了资源共享、优势互补 、协同发展。
VS
法规对接
为了促进大湾区的法治化建设,粤港澳三 地进行了法规对接。通过修订和完善相关 法律法规,保障了大湾区的公平竞争环境 ,维护了市场秩序和社会稳定。
澳门城市规划体系的发展历程及特征评述
最开始,澳门在建立城市规划管理体系时主要是参考葡萄牙的工程管理体系,之后慢慢进行演变,最终形成了现在的城市规划管理体系。在澳门的《城市规划法》进行立法以前,该地区的城市规划体系主要具备以下几点特征:
(一)以《都市建筑总章程》作为规划管理的主要依据
在澳门城市规划体系发展的这么多年的时间里,其主要的法律依据就是参考葡萄牙当地的工程管理体系,之后制定出了相应的《都市建筑总章程》。在该条例中有着明确的规定,对于那些不符合都市化规划或者是其他都市化纪律的文件者,对于工程图则的申请等,土地工务运输局可拒绝核准。
(三)以“街道准线图”为规划控制的主要手段
在澳门出台的《城市规划法》实施之前,唯一具有详细定义的就是街道准线图,而且它也是法律地位规划的管理工具。在《都市建筑总章程》中曾做出过以下明确的规定,在工程计划核准申请的过程中,如果是属于建筑工程,那么就应该对街线等位置方向一同进行提交,另外,在对相关街道进行标明的时候,应该用红色标明,绿色的应该用来指出街线,蓝色的则用来指出所采89年之间,这是澳门城市规划体系发展的第一阶段,同时也是城市规划体系慢慢开始建立的主要阶段。在这个阶段中,对城市规划的管理依据进行初步的确认,就是其最为主要的特征。另外,在进行城市规划体系管理的同时,澳门地区必须听从政府内部的指引,这也是该阶段中城市规划体系管理的重要要求,但是这样一来,对于社会公众而言,就没有了相应的约束力。从1963年开始,澳门政府编制完成的城市规划指引主要包括以下几点内容,即:1960年时针对澳门半岛进行的总体性规划,之后在1970年期间对一些地区性规划进行编制等等。
澳门城市规划体系的发展历程及特征评述
摘要:在进行《城市规划法》立法之前,建筑管理是澳门城市规划管理当中的主要内容,而这样的管理方式就为澳门城市的规划管理带来了一定的影响,从而致使其缺乏较为独立的法律地位。就拿《都市建筑总章程》举例来说,在该条例中主要的规划控制手段就是街道准线图,之后再通过行政长官颁布的批示,以此来加强对历史文化城区的管理。但由于相关的规划体系不是十分的完善,管理事权的界定也不是特别的清晰、准确,这就导致很多问题的出现,其中最为主要的问题就是申诉机制不健全。一直到2002年以后,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澳门的经济社会发展也得到了迅猛的进步,这就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各方的利益述求,也正是因为如此,城市规划立法的进程得到了有效的推动。在《城市规划法》该立法确立之后,不仅对城市规划当中的法律地位进行了明确的定位,同时还形成了合理有效的规划体系,这样一来,城市规划委员会等的规划事权都得到了明确。除此之外,通过对澳门当地进行适当的分析我们可以得出,当地的人口数量较多,但是可用地的数量却非常的少,而且该地区的社会特色就是追求多元化,所以针对这一问题,澳门的《城市规划法》中都做出了明确的规定,并且对规划修改以及赔偿等事项进行了非常细致的设计,这也是值得很多国内城市学习借鉴的。
澳门城市文化生态失衡与重构
澳門城市文化生態失衡與重構作者:秦斌来源:《澳门月刊》2012年第10期在中國的文化版圖中,澳門是一個極容易被忽略,卻又是不應該被繞過去的存在。
澳門,一個開埠四百多年的中國嶺南港口,幾百年來中西合璧的匯通與交融,形成其獨特的歷史人文特色,厚重的文化底蘊透著南歐海洋文化與嶺南文化的深厚淵源。
幾個世紀來,澳門對嶺南文化的堅守,連結著中國人的文化身份認同。
但是,這種情況的存在並不排斥西方的文明,中西文化能夠在這裡珠聯璧合,形成非常奇特的城市文化生態,文化生態是“活態”的文化,涉及社會秩序、道德、信任、社會預期的相互關係,是社會結構的直觀展現。
然而,令人擔心的是,隨著經濟的極度飆升,城市現代化的飛快轉型,這種文化生態正遭到破壞,甚至有失衡的風險。
一、澳門城市文化生態失衡城市是由眾多子系統結合在一起的複雜結構,呈現出多樣化的特徵。
其維繫和發展有賴於三個基本的系統,即政治系統、經濟系統、文化系統。
政治系統提供一個城市的基本脈絡結構和制度框架,以及相應的規則、秩序,以保證社會的穩定與正常有效的運行;經濟系統提供市民賴以生存、發展的物質文明與物質成果;文化系統則提供維繫社會共同的價值觀、道德風尚、法律法規以及藝術景觀等(單霽翔)。
在城市這個複雜體系的諸多要素中,文化是核心資源。
所謂核心資源,關鍵是城市的文化特徵、文化內核,城市的誠信度和綜合素質。
文化對城市發展所起的作用是內斂的而不是張揚的,是持久的而不是短暫的。
祇有文化能夠真正展示城市的價值品位和可貴的風尚,也祇有文化能夠成為一座城市的凝聚力和自信心的源泉。
文化生態是指由社會環境決定的民眾的心理狀態,其核心為社會公理,對維護社會穩定和環境的可持續發展發揮重要作用。
在過去的很長一段時間裡,澳門一直是一個寧靜的海濱小城,生活悠閒、民風淳樸,路不拾遺、助人為樂、車讓行人、積德行善,一些東方核心道德觀一直被認為是值得稱頌和提倡的傳統美德,是社會整體道德素質水平的一個風向標。
基于城市发展战略的澳门总体空间形态设计探索
38■$■■目*”…PI_Ⅲng…。
q”}|F基于城市发展战略的澳门总体空间形态设计探索D es i gn St udi es on G ener al Space For m O f t he C i t y of M acauf r om t he Pe r s pec t i ve of U r ban D evel opm ent S t r at egyC蔡a云i Y楠unl na余n炜Y楷u2W e昊ika天i谋W3等u Ti a㈣u et c*■4。
】”*十目%n*m$ni4*A £十&z*目目#R∞j№^1999T目Ij n∞{4} ^E*’E H∞十#*{}1nH,。
oan∞“☆¨《*W女∞#e j*“g自≠*m M镕一“1}§W nt B j自]2自&{子#镕*自十目g“m e t H#286H m&^%t≈目.№#目#R t自&*Ⅱ∞£*4JⅡPi i目∞#目≈n#q R|&☆‰* }*目m0“∞^口m#日at*B#i n女4 *m*∞*镕#^月E#1}≈*自{T《女n#一【I#《口^自女m g‰%女目R十E女*日4i ∞自n*p#自*“t!日g,#~£#∞#,FI #&“%.,门f)7≈4目女,《mr]#十#0tⅫ“目口》∞镕…T*.Ⅻ}n口74r#$%^^口zm i目n±☆《i^日∞m“镕目自目.女7}##{☆m∞Ⅻ自§*iⅫⅢ女.^m ☆¨m“d#m.目;£自m#§目#§*H.女目自**r#$4#i目#自%‰i{#^《镕十目*女!^自I■$M B mⅫ*&*l口#i目《$**∞t X {m1]#m*0n&d目g'n^a n#m女$&E自目《*女*."目74『j女*∞&*目# {。
m**^z#1女i#女№t一目#.{g an#{*{}月自Ⅷ自*艳.ⅢaM∞#m iⅫ* ^.0m”*镕{§镕i M m0女自∞Ⅻ女.H≈§#$&%日勺自#{镕&§*%"№镕mⅫ∞*☆自g**。
粤港澳大湾区经济差异的时空演变及影响因素
统计与决策2021年第8期·总第572期DOI:10.13546/ki.tjyjc.2021.08.025经济实证0引言区域经济差异问题一直是学术界的研究热点。
适度的经济差异有益于资源合理配置,但差异过大便会阻碍地区经济平稳、健康发展。
自2005年《珠江三角洲城镇群协调发展规划》正式出现“湾区”概念至今,粤港澳大湾区的经济发展成就令世界瞩目。
然而,由于地理位置、产业结构及政策倾斜程度不同,大湾区内各城市经济发展水平存在鲜明的空间异质性。
这不禁引发思考,粤港澳大湾区经济发展的重心轨迹在时间维度上怎样变动?空间演化规律与关联模式是怎样的?驱动因子有哪些?显然,科学回答上述问题对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具有较高的理论与实践价值。
学术界已就区域经济差异问题展开诸多探讨,成果颇丰。
早在1826年,德国经济学家Von Th ünen 提出“农业区位理论”,这一理论为区域经济理论奠定根基。
至20世纪70年代末,我国区域经济差异问题备受学者青睐,研究视角由宏观逐步转向中观,再聚焦到城市、县域等微观单元[1]。
在研究方法上,以传统统计测算为主(极差指数、变异系数、Theil指数与Gini系数等)[2],辅以空间统计学方法(Get-is-Ord G指数、Moran’s I与Geary’s C指数等)[3]。
在探寻驱动因素方面,地理环境、政策扶持、产业结构及对外开放程度等均会导致区域经济发展有所差异[4,5]。
针对粤港澳大湾区,周春山等(2017)[6]认为区域经济发展水平在空间上呈现多极格局,其中港澳的经济指数较高,广深的经济指数增速较快。
梁经伟等(2018)[7]基于拓展Cobb-Douglas 生产函数指出,物质资本、人力资本、研发创新与金融发展是经济差异的驱动因子。
综上所述,区域经济差异研究仍有深入挖掘的空间。
基于此,本文采用重心分析、Theil指数与探索性空间分析(ESDA )等方法综合考察粤港澳大湾区经济差异的时空演变特征及空间关联模式,并结合地理探测器模型探寻区域经济差异的驱动要素。
浅析澳门半岛历史城区的街巷肌理与保护
1研究背景1.1澳门半岛历史城区的城市历史及其变迁2005年澳门半岛的历史城区获批成为世界文化遗产其中之一,从城市发展史的角度看,这缘由并非仅以历史建筑物而名显于世,更以城区街区道路为之特色,也就是其城市空间[1]。
澳门半岛是澳门居民的主要聚居地,有超越于澳门其他地方更久的历史。
澳门半岛以渔业为根本,对外贸易后为中心,城市建成轨迹沿着内港一带由西侧向东侧铺展。
明朝期间,葡萄牙人来到澳门并在码头停靠船舶进行交易,后又划分并扩大了其私有的居住范围,形成了自己的居住区,澳门这座城市的发展元素也随之发生转变(图1)。
同时,葡萄牙人还为澳门带来了夹杂着东南亚、印度、卡菲尔商人等多元化的民族人口,提升了澳门城市精神的包容性,也影响了澳门的城市建设基础。
澳门半岛的历史城区是现存中国年代最久远、保存最完整、规模最大的中西式建筑互相辉映的典型区域,是一种中西生活社区和谐有序的特别组合。
澳门半岛作为粤港澳大湾区的重要价值高地,以旅游城市为自身定位,澳门历史城区肩扛打造岭南文化与西方文化交融后产生的新文化的宣传使命,其城市街道肌理的保护与更新已刻不容缓。
1.2澳门半岛历史城区的区位概况澳门半岛原为近内陆的一狭长的丘陵地带,自东北较西南升高,其中地势最高的是海拔93m 的松山,后因泥沙冲积和填海而形成现在的区域。
澳门历史城区的划定整体上以澳门旧城为中心,东起松山,西至西湾湖景大马路,北至白鸽巢公园,南起妈阁山,将20个历史建筑串联起来,城区内各个建筑建成时间跨度长达400多年(图2)。
2东西方地域元素对澳门半岛历史城区街道肌理的影响2.1葡萄牙地域元素对街巷肌理的影响葡萄牙对澳门的建城目标,一是以贸易为城市重点,另一是打造宗教氛围,1578年的澳门就已有了“五座每天做弥撒的教堂”[1]。
所以每个生活区的划定大多都以中心教堂名称为依据,跟“区”的概念相似但划定方式不同,如大堂区。
融入葡萄牙风格的街区大致分为两类,一类为教浅析澳门半岛历史城区的街巷肌理与保护康安琪(湖南城市学院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湖南益阳413049)摘要:从澳门半岛独特的城市历史沿革和地形区位分析入手,以留存不同时代印迹的澳门半岛历史城区为研究对象,探究历史城区的街巷肌理特征以及中西方对其演变过程的影响表现。
澳门建筑设计风格中的文化交流体现
澳门建筑设计风格中的文化交流体现澳门是一个独特的地方,这里融合了中国传统文化与葡萄牙殖民文化,其建筑设计风格也受到了这两种文化的影响。
在澳门的建筑设计中,有着明显的文化交流体现,让人们在欣赏建筑的也能感受到不同文化的交融与碰撞。
本文将从澳门建筑的历史发展、文化特色和设计风格,以及文化交流体现等方面来探讨澳门建筑设计中的文化交流体现。
一、澳门建筑的历史发展澳门的建筑可以追溯到明朝时期,当时澳门是一个小渔村,大部分建筑都是以木结构为主。
随着葡萄牙人的到来和殖民统治,澳门开始受到西方建筑的影响,出现了更多的石头和砖头建筑。
这些建筑不仅保留了中国传统建筑的风格,还融入了葡萄牙建筑的元素,形成了独特的澳门建筑风格。
随着时间的推移,澳门建筑的风格也在不断演变。
在19世纪末,澳门成为了一个国际贸易港口,不同国家的建筑风格也随之而来,如英国式建筑、法式建筑等,这些风格都对澳门建筑产生了影响。
到了20世纪,澳门开始出现了更多现代化的建筑风格,高楼大厦和现代化建筑成为了澳门城市景观中的一部分。
二、澳门建筑的文化特色和设计风格澳门建筑的文化特色主要体现在其建筑风格和建筑结构上。
根据澳门特区政府文化局的资料显示,澳门最具代表性的建筑风格包括了民居、庙观、学校、商铺、房屋群等。
在澳门的民居建筑中,我们可以看到很多葡萄牙式的石头建筑,这些建筑通常有着明显的葡萄牙建筑风格,如在建筑立面上加入了葡萄牙式的艺术雕刻和剖面。
也保留了中国传统建筑的一些元素,如木质结构、斗拱和青瓦等。
在澳门的庙观建筑中,则可以看到更多的中国传统建筑风格,如大红色的牌楼、琉璃瓦的屋顶和精美的木雕等。
这些庙观建筑通常都是依山势而建,有着独特的山水风格,同时也融合了葡萄牙式的装饰艺术,呈现出浓厚的民族文化气息。
在澳门的学校、商铺和房屋群等建筑中,我们可以看到更多西方建筑的影响,如英国式的哥特式建筑、法式的巴洛克式建筑等。
这些建筑既保留了西方建筑的优美和大气,又融入了中国传统建筑的一些元素,形成了独特的澳门建筑风格。
澳门的城市形态与城市规划
澳门的城市形态与城市规划郑天祥黄就顺一、城市性质的演变澳门自古以来就是我国的神圣领土,四百多年来,城市性质几度变化。
1557年葡人占据澳门以前,澳门是我国沿海渔舟停泊场所,盛产鱼蚝,是个渔港,兼有一些对外贸易,1553年(明穆宗隆庆初年)澳门渐渐成为我国对外贸易的一个中站。
1557~1840年,澳门是欧亚贸易中心之一,是一个贸易商业城市,1557~1685年期间是我国唯一对外口岸。
1840年中英鸦片战争以后,澳门虽然是个自由港,但是英国占据我国香港以及我国五口通商,打破了澳门垄断我国对外贸易的局面;加以海洋交通由帆船时代进入汽船时代,而澳门港日益污浅,不适应远洋巨轮发展需要;葡国在世界上的势力也日益衰落,澳门对外贸易的地位尽为香港所夺。
澳门从贩卖华工、贩卖鸦片转为东方“蒙地卡罗”(欧洲赌城)。
发展特种行业,工业基础极为薄弱,仅有铸炮、造船、神香,炮竹、火柴业。
直到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工人才逾万人。
渔业一直有重要地位,1921年曾有渔民六万余人,占总人口的七成左右,至今仍有渔民万余人。
不过,赌税一直是澳门的主要财源,约占财政收入的四、五成。
今日的澳门已不是单纯用赌业来维持,而是以工业、旅游业、建筑业作为整个社会的三大经济支柱。
金融业日益发展,有可能成为远东地区金融中心之一。
对外贸易和商业也在振兴之中。
1982年澳门国民生产总值为113.5亿元(澳门元,下同),其中工业42亿元(1984年已增至73亿元),占37.2%,旅游业28亿元,占24.8%;建筑业10亿元,占8.9%;金融业5亿元,占4.4%;商业9亿元,占8.0%;其它行业占16∶7%(1983年澳门经济年鉴《澳门华侨编》。
)虽然睹税仍是主要财源,但赌业在整体经济中的比重已日益下降。
从就业人口来看,工人已超过七万人,而娱乐业只有五千人左右。
因此,不能说澳门是个消费性城市,澳门正在向综合性城市发展。
二、土地利用澳门包括澳门半岛,凼仔岛和路环岛,后者又称为离岛,基本上仍属于郊区农村,土地利用以林农渔业为主,处在城市开发阶段。
区域协调视角下澳门城市发展的空间响应
致 的 开 放 式 的 空 间 系 统 .使 其 与 区
域 发 展 规 律 吻 合 ,促 使 城 市 发 展 从 无
序走向有序 从不协调走 向协调 。 城 市 为 了保 持 自身 的 生 存 与 健 康 发 展 必 须 不 断 地 与 外 界 进 行 物
r s a c i gr go a O r i a inp o lm r a e eo me t e e r h n i n l 0 d n to r b e i U b nd v lp n . e C n
K e r s r go a o r ia in M a a ; p t l e p n e ywo d : e i n l o dn t ; c u s ai s o s c o ar
区域 协 调 视 角 下澳 门城 市 发 展 的 空 间响应
Sp ta R s o s o Ma a U b n De elp n t R g n a e p n e f il c u r a v me t o o e a i o
Co r ia in o d n to
”
。
结构 是必须 的。多年 来 ,澳 门的城 市 发 展 以澳 门半 岛 和路 填 海 区 为核
心 这 种 二 元 的 空 间 结 构 在 一 定 程 度 上 集 中了各 种 经 济 、 会 、文 化 等 活 动 社 但 是 这 种 封 闭的 空 间 结 构 难 以 发 挥 城 市 空 间 自组 织 的作 用 ,不 利 于 城 市 与 区域 的 融 合 。构 建 开 放 型 的 城 市 空 间 结 构 .有 利 于 促 进 澳 门 与 区 域 的 联 系
质 能 量 、 信 息 、 资 金 等 交 换 .以 维
论都市更新对澳门之重要性
论都市更新对澳门之重要性作者:冯煊旭来源:《美与时代·城市版》2021年第03期摘要:澳门回归至今,城市已步入城市化进程,随着社会经济飞速发展,老旧城区部分早期建筑逐渐老化,已无法满足居民需求,甚至存在安全隐患,其社区机能、设施与环境亟待改善。
都市更新对澳门非常重要,能够推动城市和谐以及可持续发展,优化城市居民生活质量,发挥城市空间中的多元功能。
由于澳门存在土地资源匮乏且利用不合理、人口密度较高且城市空间狭小等问题,因此都市更新计划在很大程度上受到制约。
文章通过对澳门城市概况、相关政策以及案例进行分析,阐述了都市更新对澳门的重要性。
关键词:澳门;都市更新;土地资源一、绪论(一)研究背景都市成长与发展有生命周期的现象与特性,因此都市成长与发展到某一阶段,会开始出现落后与衰败的趋势,此时如何借助都市成长与发展的再生,使都市机能起死回生,再创都市成长与发展的能力,则是都市发展的主要目标。
1999年澳门回归成为中国特别行政区之一,如今澳门已步入城市化进程,社会经济快速发展,但城市中老旧城区的早期建筑已出现老化现象,已无法满足居民日常需求,甚至存在安全隐患,其社区机能、设施与环境必须进行改善,因此都市更新对澳门是非常有必要的。
如何通過都市更新改善居民的居住环境和生活条件,改善城市环境,如何通过都市更新提高土地的利用效率,实现澳门经济适度多元化的目标,如何通过都市更新实现澳门社会的多重诉求和可持续发展等,已成为特区政府在都市更新领域的一项长期性的重要工作。
但由于澳门存在土地资源匮乏、人口密度较高、旧区土地产权模糊且城市空间狭小等问题,因此都市更新计划在很大程度上受到制约。
(二)研究方法本文以澳门为研究对象,运用案例调查分析法、文献研究法和观察法等研究方法,通过对澳门城市现状、相关政策和法律法规、实地案例进行调查分析,深入研究都市更新计划对其城市之重要性,并针对其中问题提出了建议。
二、澳门城市概况澳门由澳门半岛、氹仔、路氹城以及路环四个区域组成。
几张图看澳门近70年变迁,越变越大
几张图看澳门近70年变迁,越变越大
澳门,全称中华人民共和国澳门特别行政区。
目前是全世界最发达最富的地区之一,2017年人均GDP达80893美元。
澳门从北往南
为澳门半岛、氹仔和路环两个离岛,从1949年~1965年的地图上可以看到,澳门半岛和两个离岛之间并无桥梁相连。
1966~1999年,澳门半岛和氹仔之间已经建成两条跨海大桥相连。
澳凼大桥1974年建成通车,友谊大桥1994年通车。
南部的两个离岛氹仔和路环之间也通过填海连在了一起。
澳门国际机场始建于1989年,历时六年于1995建成投入使用,机场的跑道则是建在大海中填出来的人工岛上,工程量巨大。
连接澳门半岛和氹仔的第三座大桥---西湾大桥始建于2002年,2005年正式通车。
澳门卫星图,如果填海继续,或许若干年后机场跑道就会和岛连在一起了。
澳门半岛葡城边缘带发展演变研究
澳门半岛葡城边缘带发展演变研究
城市边缘带的概念最早起源于西方英德地理学,是康泽恩城市形态学研究中的一个重要理论思想,其研究在西方城市已较为普遍,但在中国尚处于起步阶段。
探索城市边缘带的发展可以指导、服务于城市更新和生态保护的实践,并为大比例尺度的城市形态研究积累丰富的经验,在城市边缘带与居住用地的交互作用下,城市形态不断演变发展,逐渐形成了现代不同的城市风貌。
因此,城市边缘带的研究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了解一个城市的形态起源及不同时期的城镇景观风貌。
澳门是中国最早接受中西文化交融的城市,其城市形态发展深受葡萄牙城市规划的影响,且澳门半岛狭小的地域面积也适于作为本次研究的对象。
通过对历史地图和文字资料的解读,将澳门半岛葡城外侧边缘带的发展划分为三个时期:初创时期(1840-1911)、发展时期(1912-1980s)和稳定时期(1980s 至今)。
在康泽恩城市形态学平面格局三要素:街道、地块和建筑基底为框架的基础上,探索不同时期澳门半岛多重边缘带的演化发展,详细分析各边缘带用地平面格局特征,并最终绘制出各时期边缘带的平面类型分布图,将复杂的城市形态发展转化为直观的图形信息加以利用。
在康泽恩平面格局三要素框架的基础上,结合城市形态学量化研究中数据更为准确的分形计算方法,采用ArcGIS分析平台,借助矢量网格法分别对三要素分维值进行测算,得出不同区域的量化数据并对比分析其形态特征,为进一步认识和管控澳门半岛不同形态区的城镇景观特色提供了相应的参考指标。
本文将传统的定性分析绘制形态图与定量研究测算分维值相结合,弥补了单一方法研究的不足,有利于更加直观地揭示澳门半岛葡城边缘带的形态特征和演变规律。
澳门城市空间形态演变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澳门城市空间形态演变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袁壮兵
【期刊名称】《城市规划》
【年(卷),期】2011(035)009
【摘要】澳门经过450多年的发展,由一个中国传统渔村演变成为世界遗产城市和世界旅游休闲城市,其城市空间形态演变共经历了六个阶段.结合对不同阶段的历史大事件分析,阐述了澳门城市空间形态演变过程、特点及其影响因素.
【总页数】7页(P26-32)
【作者】袁壮兵
【作者单位】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TU984.11+4C912.81
【相关文献】
1.赣州城市空间形态演变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J], 钟珊;
2.“拼贴城市”理论与城市空间形态演变——以青岛城市空间发展为例 [J], 李柏林
3.基于遥感的宜春主城区城市空间扩展时空特征及形态演变 [J], 罗嘉东;华怡凯;熊光康;汪盛民;喻龙华
4.张掖城市空间形态演变及城水关系研究 [J], 张小娟;万青;蒲发良
5.汉藏文化交融下的康定城市空间形态演变研究 [J], 陈勇健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33澳门半岛城市空间形态的演变研究_封晨
澳门半岛城市空间形态的演变研究* The Evolution of the Urban Form of Macau Island封 晨1 王浩锋2 饶小军3Feng Chen Wang Haofeng Rao Xiaojun摘要 澳门半岛的城市建设既受制于复杂的地理环境,也受到不同时期城市规划设计理念与手法的影响,以致形成今日独特的“拼贴”式的街网结构和城市形态。
伴随着城市的扩张是澳门半岛中心的迁移,新中心形成的同时老中心的职能也发生了转变。
本文应用空间句法的理论与方法分析了澳门半岛城市形态的历史演变特点。
研究通过对比19世纪以来至今四个历时期澳门半岛的城市变化,揭示了不断变化的空间结构与城市中心迁移的关系,并探讨了城市局部与整体的空间关系对历史上形成的各级中心的兴衰与功能变迁的影响。
关键词 澳门;城市形态;街网结构;空间句法;中心化过程ABSTRACT The history of the urban d e v e l o p m e n t o f M a c a u I s l a n d w a s influenced by both its complicated physical1 研究问题与背景 自16世纪开埠以来,澳门半岛的城市建设往往伴随其城界的急剧拓展。
这一方面源于19世纪60年代以来葡萄牙殖民者对城外华人区的强行占领,一方面则源于始于近代并延续至今的大规模填海造地工程。
澳门半岛的城建设既受制于复杂的地理环境,也受environment and the various urban planningconcepts from different time, which createsa collaged urban form. With the urbangrowth is the movement of the urban centerin Macau Island. The old center had beentransformed both in form and function whilethe new centers were shaped. This paperanalyzes the character of the morphologicalevolution by the means of space syntax. Bycomparing the structural transformation ofvarious historical periods since early 19thcentury, it reveals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the changing spatial structure and themovement of the urban center in Macau,discusses the influence from the spatialrelation of the urban locality and integralityto the booming and falling as well as thefunctional transition of the historic centers.KEY WORDS Macau; urban morphology,street structure; space syntax; centralityprocess*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项目批准号:51178269;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项目批准号:S2011010001887。
澳门历史街区公共空间论文
澳门历史街区公共空间现状问题研究摘要:城市本身是一个多元并存、不断变化发展的系统,历史街区公共空间是集中展示城市历史文化和人文底蕴的特殊单元,也是历史街区复兴的动力源泉。
历史街区公共空间的相关改造设计在我国还是一个比较新的课题。
本文选取澳门历史街区公共空间作为实例研究,深入分析其现状问题及成因,为今后澳门历史街区公共空间的相关改造设计提供理论支持,并为我国内地的城市设计与城市历史文化保护工作提供思路。
近年来随着我国城市建设的飞速发展,在经济利益的驱动下,由于思想认识、管理机制和规划方法等方面的不足,使得各个地区的历史文化遗产保护都受到了极大的冲击和挑战,历史街区由于区位好(多为城市中心地带)、占地大(土地挖潜的空间大)、环境质量较低(有改造需求)、居住人口较多(多为弱势群体)等自身的特殊性,更是破坏严重。
历史街区的保护和发展关键除了对历史建筑的保护,对其公共空间的保护与利用也同样重要。
历史街区公共空间的实质是以人为主体的,是公众在街区中进行一定社会活动和促进交流的公共活动场所。
国外历史街区公共空间中广场空间出现较多。
我国历史街区公共空间多为街道空间,较少采用广场的形式,广场面积也较少。
澳门,作为16世纪中西文化交流一个最重要的桥头堡,400多年来各种文化在澳门这块土地上相互碰撞、交流和交融,形成了今天澳门独特的文化氛围。
澳门要成为世界旅游休闲中心及发展文化创意产业,首要是深挖本土的历史文化及充分发挥现有的、具有核心竞争力的旅游和文化资源——澳门历史街区。
澳门历史街区公共空间也作为历史街区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较大的研究价值。
1 澳门历史街区公共空间的构成根据空间使用活动和功能特征将澳门历史街区公共空间分为节点空间和街道空间两大类的组成。
其中空间节点包括广场空间(10个)、公园绿地(包括1个中心绿地以及11个小型休闲公园)、附属公共空间(包括6个街头附属公共空间和5个建筑附属公共空间),街区中共有215条街道,街区中多数街道依然维持着以步行为主的空间尺度。
澳门近现代建筑风格及对澳门现代住宅立面影响
1092022.09 / Study on Traditional Settlement and Historical Area 传统聚落与历史地段研究现代建筑,对其研究可以帮助设计师再次利用这些历史建筑;第二,近现代建筑史上的每一重要的时期,澳门都以开放包容的态度参与其中,研究澳门的近现代建筑有助于了解世界近现代建筑与本土建筑的融合方式。
1澳门近代建筑的发展从开埠的1554年到20世纪二三十年代,为澳门近代建筑的发展时期[1]。
在19世纪下半叶到20世纪初,是垄断资本主义更替为资本主义的时期,技术的进步与生产的发展影响着所有领域,也带动了建筑风格的变更。
此时,澳门深受这股建筑风潮的影响。
而在20世纪40年代左右出现的建筑受到的则是现代化建筑的文化影响。
故本文从建筑风格变换的时间节点进行对澳门建筑风格的研究。
从研究澳门骑楼建筑和澳门历史建筑可以发现,各种文化的交融,使得澳门建筑的立面呈现出了别具一格的“混血”外表。
这种富有混合气息的外立面,不仅影响着早期澳门的骑楼建筑和历史建筑,也对澳门的近代建筑产生了影响。
1554年,葡萄牙人趁着明朝海禁松懈的时候,上岸进行休憩,而后开始了没被批准的定居。
因此,早期建造的教堂以木头为材料,奠定了澳门最早的东方教区的地位。
到了17世纪中叶,澳门有了规模比较大的砖石建筑,并结合实际,利用当地特有的材料——蚝壳筑造建筑。
这种建筑具有防水防潮的物理特点,以及防风防暑的功能。
17世纪后期,转变到用更加坚固的建筑材料——石头构造建筑。
这一时期,不仅用石头砌筑教堂,民居也开始使用为石头建造。
这样做的原因两个:其一是岭南地区砖石的产量开始大大增加;其二是葡萄牙人有建造砖石建筑的传统。
从19世纪初期开始,澳门秉承“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理念塑造其建筑环境。
在《澳门记略》中提到了“夷人寄寓澳门,凡成造船只房屋,必资内地匠作”,说明中国官府对中国工匠及文化的保护,这也使得澳门慢慢形成了多元文化并存的,甚至是相互作用的局面。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澳门城市空间形态演变及其影响因素分析袁壮兵2012-7-25 10:32:49 来源:《城市规划》2011年09期内容摘要:澳门经过450多年的发展,由一个中国传统渔村演变成为世界遗产城市和世界旅游休闲城市,其城市空间形态演变共经历了六个阶段。
结合对不同阶段的历史大事件分析,阐述了澳门城市空间形态演变过程、特点及其影响因素。
关键词:城市空间形态演变大事件澳门作者简介:袁壮兵(1977-),男,硕士,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注册城市规划师。
澳门经过450多年的发展演变,由一个中国南方的传统渔村演变成为世界遗产城市,并向世界旅游休闲城市转变,堪称中国城市史甚至世界城市史上的一朵奇葩。
澳门包括澳门半岛及氹岛、路环岛的狭小地区。
从南宋开始,澳门一直属广东香山县管辖。
澳门半岛三面环海,从东北斜向西南,东部有东望洋山、望厦山,西部有西望洋山,西北部有青洲山,这些山的高度都只在30至90米之间。
澳门属暖温带气候,受季候风影响较大,这是开展远洋贸易借助信风航行的重要条件。
氹仔主要由大潭山和小潭山组成,路环由叠石塘山和九澳山组成。
1840年,澳门总面积约10.28平方公里,澳门半岛仅2.78平方公里。
16世纪中叶至鸦片战争前,澳门的主要历史大事件和城市建设主要集中于澳门半岛,澳门半岛是这段时间的主要研究范围。
鸦片战争之后,澳葡当局占领氹仔、路环两个离岛,研究范围扩展至包括两个离岛的澳门全境。
一、澳门城市空间形态演变阶段划分澳门城市空间形态演变历史阶段划分的标准,以澳门发生的历史大事件为主,综合考虑经济、文化、宗教等因素,将其演变过程划分为六个阶段。
第一阶段——自在发展,中国传统渔村时代(1557年以前)。
葡萄牙人定居澳门之前,澳门主要有望厦村和妈阁村两个村落,主要从事渔业、海洋贸易业和农业,是典型的中国南方渔村。
第二阶段——澳门开埠,城市建设探寻期(1557-1586年)。
1557年澳门正式开通商埠,葡萄牙人获准在澳门定居,成为建设澳门的一支重要力量。
葡萄牙人集中居住于澳门半岛中西部,开始按照西方城建经验建设澳门葡人聚居区,形成澳门天主教之城的雏形和基本格局。
第三阶段——租借发展,城市稳步发展期(1586-1840年)。
1586年葡印总督批准澳门享有城市自治权。
葡人城区处于中国政府统治下,向中国政府缴纳土地租金和贸易关税,葡人城区内部基本处于葡人独立自治状态。
葡萄牙人为抵御竞争强敌,开始修建完整的城墙、炮台等城防体系,华人城区和葡人城区有了明确的边界,澳门半岛呈现“双核三区”的城市空间格局。
第四阶段——殖民开发,城市突破扩张期(1840-1974年)。
鸦片战争后,澳葡当局逐步取得对澳门全境的殖民统治。
原有城墙逐渐被拆毁,葡人社会突破城墙范围向外扩张,华葡城区走向融合。
澳门开启大规模填海发展时代,城市各功能区日渐完善,澳门城市向近代城市演进。
第五阶段——自治过渡,城市平稳发展期(1974-1999年)。
1974年葡萄牙新政府宣布实施非殖民地政策,澳门政权逐步向澳人自治过渡。
这段时期澳门城市建设重点在填海建设和基础设施建设,加强了对内、对外交通联系。
第六阶段——澳门回归。
城市高速建设期(1999年至今)。
澳门回归中国,实现“澳人治澳”,高度自治。
由于实行一系列开放政策,澳门旅游经济高速增长,城市建设呈现出大规模、大体量。
高速度态势,重点集中在路氹城填海区,澳门半岛、离岛呈现双城格局的空间形态二、自在发展,中国传统渔村时代(公元1557年前)1152年,南宋拆东莞县,划南海、新会、番禺三县的滨海地带设立香山县,将澳门划归香山县管辖。
自南宋时期开始,澳门逐渐有人定居,澳门早期的居民聚居在半岛望厦山脚一带,依托西江冲积形成的望厦平原。
主要从事农耕种植业,同时发展渔业、航海贸易业,形成自给自足的封建经济。
1547年明朝政府在澳门望厦设置澳门第一个行政性机构——望厦村。
由于独特的地理位置,澳门半岛南部的妈阁庙附近很久以前就一直是中国大陆渔民进行航海贸易的中转站和交易点。
妈阁村民最早是来自福建的渔民。
随着渔民和商人的增多,逐渐形成妈阁村。
1488年,当地居民依据自己的信仰建立了航海保护神——妈阁庙,这也是澳门历史上第一座标志性建筑。
妈阁村的布局围绕妈阁庙进行。
澳门半岛除望厦、妈阁两个村落外,在沙梨头一带还散居着一些住户。
在这一时期,澳门半岛的发展并未受到强大的外力所左右,以一种自在的方式发展着。
这些落里基本上是简陋的民居围绕着祠堂或庙宇,随形就势自由地分布,形成早期村落布局。
当时的澳门半岛与中国南部其他沿海地区的村落并无不同,呈现出中国传统渔村形态(图1)。
三、澳门开埠,城市建设探寻期(1557——1586年)(一)历史概况及演变影响因素葡萄牙是第一个在东方建立殖民地和贸易站的欧洲国家。
16世纪初,葡萄牙人占领印度果阿和马来半岛的马六甲,逐步打开东方航线。
葡萄牙人从1543年起开始定期航行日本,成为中日贸易的中间商和运输者。
海洋贸易的大发展促使葡萄牙人迫切需要在中国对外贸易中心广州港附近定居和建立货站。
葡萄牙人选择澳门作为定居点,正是因为澳门距离广州港近,有能躲避台风的优良港口,同时又处于远东贸易的主要航线上,便于开展海上贸易。
葡萄牙人于1553年因晾晒货物而首次踏上澳门,广州港从1555年起定期对葡萄牙人开放,每年一次,贸易点由浪白澳迁到澳门,从而使得澳门成为中葡贸易的主要中心。
1557年,葡萄牙人获得明朝政府批准定居澳门,开始在澳门建造永久性房屋。
澳门海洋贸易形式由过去一年一度的船上交易转变为一年四季皆可进行的岸上陆地交易,极大促进了海洋贸易发展,澳门陆地城市雏形开始出现与形成。
因而1557年通常被视为澳门正式开通商埠。
葡萄牙人参与建设澳门的开始时间。
海洋贸易的繁荣,引来大量的葡萄牙商人在此聚集,葡萄牙人信奉的天主教也在澳门广泛传播。
1575年,教皇敕书设立澳门教区,管理中国,日本和越南的传教事务,澳门成为天主教远东传播中心。
宗教力量的壮大,为澳门建立天主教之城奠定了基础。
1586年,葡印总督授予澳门享有葡萄牙埃武腊市同等的特权,自由、荣誉和优先权,并赐名“中国天主圣名之城”,澳门葡人享有在澳门的城市自治权。
(二)城市空间形态演变1557年葡萄牙人获准在澳门定居后,开始大兴土木。
在选择最初的定居点上,葡萄牙人主要考虑商业。
军事、宗教等选址因素。
葡萄牙人最初抵达登陆澳门半岛在白鸽巢公园附近。
这一带临近港口,有地形地势之利,便于避风,易守难攻。
同时这里与望厦村,妈阁村距离相近,方便与从事海上贸易的妈阁村进行贸易交换,也方便从望厦村得到来自大陆内地产品。
澳门的第一座主教堂圣安东尼教堂和最早商业街营地大街都出现在这一带附近。
宗教在葡人城市建设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葡萄牙人定居区首先建立起来的公共建筑物便是教堂,教堂前面开辟前地(广场),然后住宅区围绕教堂周围布局,形成相应的堂区。
澳门的圣安东尼堂区。
望德堂区、风顺堂区就是这一时期葡萄牙人的三大堂区。
葡人城区按照葡萄牙人建城传统,以主要街道“直街”连接这些堂区,形成城区骨架。
“直街”以沙栏仔街为起点,连接圣安东尼堂,通过花王堂街、大三巴街连接大三巴,然后通过大堂巷连接大堂,转折之后连接大堂街,并继续通过龙嵩街。
风顺堂街向圣老楞佐堂方向发展,这条街成为“直街”的主干。
这条“直街”连接了圣安东尼堂。
大三巴、大堂、圣奥斯定堂、圣老楞佐堂、玫瑰堂等澳门最主要几座教堂及其前地,尽管这些教堂不在同一时期建成,但其选址与这条“直街”密切相关。
“直街”两侧有鱼骨式的辅街向两边延伸,逐渐形成澳门城市的街道网(巴拉舒,1998)。
在“直街”中部附近有营地大街,议事厅前地等重要街道和前地,进一步强化了这一地区的中心性(图2)。
葡人城区通过“直街”把教堂、前地、堂区和最重要的公共建筑物连接起来,这正是葡萄牙城市的特点,也带有明显的中世纪城市的印记。
尽管最初的结构相对松散,但已经初具葡萄牙特点城市雏型,也即是天主教之城的雏型(图3)。
澳门城市最开始的建设应个分简单。
雷戈称,澳门是“起初搭草棚,后起造土坯房”。
大概在1586年前后,初步形成城市的规模。
正如雷戈所言:“30年后不知不觉俨然成了城市般的聚落。
”(严忠明,2006)1574年,中国当局在澳门半岛北部莲花茎设立关闸,形成澳门半岛与内地的边界。
居住在妈阁村、望厦村,沙犁头一带华人居民增多,形成新的村落、华人聚居区呈现渔村、港口、农宅和寺庙等传统中式建筑群落。
四、租借开发,城市稳步发展期(1586-1840年)(一)历史概况及演变影响因素16世纪中至17世纪中,葡萄牙人逐渐在东非到日本的广阔领域建立起海上强大势力范围。
葡萄牙与中国、日本、印度开展贸易往来,大大推动了澳门经济的发展和宗教的繁荣,也迎来了澳门城市建设的稳步发展期。
17世纪中,由于荷兰和英国的竞争,葡萄牙逐渐失去了海上霸权。
1639年,日本实行“锁国政策”,葡萄牙失去对日贸易,1640年,葡萄牙新国王上任,导致澳门与菲律宾马尼拉之间的贸易中断。
1641年荷兰人占领马六甲,中断了澳门一马六甲一果阿的贸易航线,澳门经济利益受到消弱。
1685年,清政府开放四处口岸对外通商,澳门作为中国唯一的外贸港口的优势逐渐消失,进一步打击了澳门的经济。
加上18世纪,澳门宗教组织出现危机,宗教建筑建设大为减少,澳门城市建设在这段时间有所放缓。
1757年,清政府关闭三处海关,独留粤海关,广州又成为中国对外贸易的唯一港口,而澳门变成与广州贸易的基地,成为各国往来商人的居留休闲地,18世纪末,澳门葡商开始走私鸦片,澳门经济又有了新的起色,城市建设开始恢复。
至19世纪中,葡人城区开始变得拥挤不堪。
这一段时期,澳门葡人一直从中国政府租、用城建用地,并上缴贸易关税,处于中国政府统治之下。
但出于自身安全考虑,以及华葡文化的差异,葡人社会一直聚居于相对独立的城区,较少与华人社会杂处,葡人社会内部采取自治的方式,形成一个独立“王国”。
澳门华人社会和葡人社会在空间上处于分治的状态。
(二)城市空间形态演变从16世纪末到17世纪中,澳门迎来一个建设高潮。
随着人口的增加,建城范围大肆扩张,同时开始大规模修筑城墙和炮台,加强城防。
17世纪初,葡萄牙人为抵御荷兰人入侵澳门,多次修筑城墙与炮台。
1632年前后,澳门形成完整的城墙和炮台城防体系。
城墙以内是葡人聚居区,城墙以外是华人聚居区,葡人社会与华人社会有了明确的界线。
依据1632年的澳门地图(图4),可以清楚地看出城墙的范围:城墙西起海边至沙犁头,向南至大三巴,在大三巴东高地上建规模最大的大三巴炮台,城墙继续向东到山顶,建仁伯爵炮台;城墙从仁伯爵炮台又南折沿海滨至嘉思栏,继续向南至西望洋炮台。
烧灰炉炮台,最后至妈阁炮台。
东望洋北部海滨建一段城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