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有机化学各章习题及答案-(9)

合集下载

有机化学-杨红-各章课后习题答案在学习指导上-第九

有机化学-杨红-各章课后习题答案在学习指导上-第九

第九章 习 题1.命名下列化合物:(1) (2)(3) (4)(5) (6)(7)(8)(9) (10)2.写出下列化合物的构造式:(1) 水合三氯乙醛 (2) 4-甲基-2-戊酮 (3) 对溴苯乙酮 (4) 苯甲醛肟 (5) 丙酮苯腙 (6) 肉桂醛 (7)乙醛缩乙二醇 (8)邻羟基苯甲醛 3.完成下列反应:(1)(2)CH 3CHCHO CH 3CHOOHCH 3CH 3CHCH 2CH=CHCHO CH 3CH 3CHCH 3CCH 3OCH 3C CH 2C CH 2CH 3OOCH 3CCH 2CHO CH 3CHOOOOH OH CH 3CCH 2CH 2CH 3O +H 2NNHO 2N NO 2加热CH 3CHCH 2CH 3OH CH 3CCH 2CH 3O HCNOOCH 3OOCH 3CH 3OOCH 3(3) (4) (5)(6)(7)(8)(9) (10)(11) (12) (13)4.将下列化合物按沸点由高到低排列成序:(1) a 正丁醛 b 正戊烷 c 正丁醇 d 2-甲基丙醛 (2) a 苯甲醇 b 苯甲醛 c 乙苯 d 苯甲醚 5.完成下列转化: (1) (2) (3)CH 3CH 2CH 2CHO +CH 3CH 2MgBr 无水醚H +/H 2O(CH 3)3CCHO 浓NaOH(CH 3)3C CCH 3O (CH 3)3CCO -O+CH 3CH 2CHO 稀NaOH 加热CCH 3O +CH 3MgBr1乙醚2 H +/H 2OCHCHCHO Ag(NH 3)2+OH -CHCHCHO KMnO 4/H+CH CH CH 3CHOCHCl 3+CH 3CHO CH 3CHOCH 2CH 2OCH 3CH 2CHOCH 3CH 2CHCCH 2OHCH 3CH 2CH 2CH 3OO +加热HCHOCHO+NaOH浓( ) + ( )CH 2CH 2CH 3CH 2CH 2CH 2O HCH 2CH 3CH 2CH 2CH 2OHCH 3CH(4)6.用化学方法鉴别下列各组化合物:(1)甲醛、乙醛、丙酮、苯丙酮(2)戊醛、2-戊酮、3-戊酮、2-戊醇(3)苯甲醛、苯乙酮、对羟基苯甲醛7.某化合物分子式为C6H12O,能与羟胺作用生成肟,但不起银镜反应,在铂的催化下加氢得到一种醇。

高等有机化学试题及答案文库

高等有机化学试题及答案文库

高等有机化学试题及答案文库高等有机化学试题及答案文库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高等有机化学是一门重要的理论和应用结合的科学,它不仅是药物研究的基础,而且也是重要的工业原料和产品制造工艺的基础。

对于初学者来说,需要通过不断的练习来巩固学习成果。

一、有机化学试题及解析1、下列关于有机物分子式正确的是()A、乙烯C2H2B、乙醇CH2OHC、乙醛CH2OD、乙酸C2H3O2正确答案:A、B、C、D2、下列关于构象正确的是()A、乙烯具有均相异构象B、乙醇具有对映异构象C、乙醛具有对映同构象D、乙酸具有均相同构象正确答案:A、B、C3、下列关于有机物的反应性正确的是()A、甲醛可以通过加氢反应得到甲醇B、乙醛可以通过加氢反应得到乙醇C、丙酸可以通过加氢反应得到丙醇D、甲酸可以通过加氢反应得到乙醇正确答案:A、B、C4、下列关于有机物的性质正确的是()A、甲醛是一种无色气体B、乙醇是一种清澈无色液体C、丙酸是一种混浊的无色液体D、甲酸是一种无色固体正确答案:A、B、D二、有机化学试题及解析进阶1、下列关于芳香族化合物正确的是()A、苯可以与甲酸反应得到对甲苯胺B、乙醛可以通过氧化反应得到甲醛C、苯乙酮可以与甲酸反应得到对甲基苯胺D、苯乙酮可以通过氧化反应得到乙醛正确答案:A、C2、下列关于芳香族化合物性质正确的是()A、苯是一种无色气体B、乙醇是一种清澈无色液体C、苯乙酮是一种混浊的无色液体D、对甲基苯胺是一种无色固体正确答案:A、C、D3、下列关于有机物的合成方法正确的是()A、甲基胺可以通过Fischer-Tropsch合成法合成B、乙酸可以通过Friedel-Crafts反应合成C、甲基胺可以通过Friedel-Crafts反应合成D、乙酸可以通过Fischer-Tropsch合成法合成正确答案:B、C4、下列关于有机物的催化剂正确的是()A、甲基胺合成所需要的催化剂是金属钴B、乙酸合成所需要的催化剂是金属银C、甲基胺合成所需要的催化剂是金属铜D、乙酸合成所需要的催化剂是金属钛正确答案:A、B三、有机化学实验室实践1、下列实验室中常用仪器正确的是()A、真空泵B、真空测定仪C、气体流量计D、真空干燥仪E、真空分子泵F、气体分析仪G、浊度仪正确答案:A、B、C、D、E、F2. 下列实验室中常用试剂正确的是()A. 硝酸盐试剂B. 氢氧化物试剂C. 碘试剂D. 过氧化物试剂正确答案:A, B, C, D。

《有机化学》章节习题答案.docx

《有机化学》章节习题答案.docx

第一章习题1.何为共价键的饱和性和方向性?2.下列分子中哪些具有极性键?哪些是极性分子?(1)CH4 (2) CH2C12 (3) CH3Br (4) CH3OH (5) CH30CH3 (6) HC=CH3.按碳架形状分类,下列化合物各属哪一类化合物?第二章习题1.用系统命名法命名下列化合物:(1) (CH3CH2)2CHCH3C2H5 (2) CH3CCH2CH3CH2CH2CH3CH3CH2 CH2CH3(3)\ c // \(CH3)3C CH(CH3)2(4) (C2H5)2CHCH(C2H5)CH2CH(CH3)2CH(CH3)2(5)CH3—CH—CH2—CH—CH—CH3CH2CH3 CH3CH2CH34.指出下列每个分子中存在的官能团类型:⑺ H3C ----- < C(CH3)3 (8)2. 写出下列化合物的构造式:(1) 由一个叔丁基和异丙基组成的烷炷; (2) 含一侧链甲基,分子量为98的环烷炫(3) 分子量为114,同时含有1°、2°、3。

、4。

碳的烷炷。

3.写出下列化合物的结构式,如其名称与系统命名原则不符,请予以改正。

(1)3, 3-二甲基丁烷 (2)2, 3-二甲基-2-乙基丁烷 (3) 4 -异丙基庚烷(4) 3> 4-二甲基-3 -乙基戊烷(5)3, 4, 5-三甲基-4-正丙基庚烷 ⑹2 -叔丁基-4, 5 -二甲基己烷4. 相对分子质量为72的烷任进行高温氯化反应,根据氯化产物的不同,推测各种烷炷的结构式。

(1)只生成一种一氯代产物(2)可生成三种不同的一氯代产物(3) 生成四种不同的一氯代产物 (4)只生成二种二氯代产物 5.不查表将下列烷炷的沸点由高至低排列成序: (1)2, 3-二甲基戊烷 (2) 2-甲基己烷 (3)正庚烷 (4) 正戊烷(5)环戊烷6. 写出下列化合物的优势构象—( 「CH2CH3 (1) BrCH 2CH 2Cl (2) CH 3CH 2CH 2CH 2CH 3 (3) '、'、—/(4)反-1-甲基-4-叔丁基环己烷7. 写出1, 3-二甲基环已烷和1-甲基-4-异丙基环已烷的顺、反异构体优势构象,并比较每组中哪个稳定。

(完整版)有机化学练习题以及答案修

(完整版)有机化学练习题以及答案修

有机化学各章习题及答案第一章绪论1. 在下列化合物中,偶极矩最大的是 ( )A.CH3CH2ClB. H2C=CHClC. HC≡CCl2. 根据当代的观点,有机物应该是 ( )A.来自动植物的化合物B. 来自于自然界的化合物C. 人工合成的化合物D. 含碳的化合物3. 1828年维勒(F. Wohler)合成尿素时,他用的是 ( )A.碳酸铵B. 醋酸铵C. 氰酸铵D. 草酸铵4. 有机物的结构特点之一就是多数有机物都以 ( )A.配价键结合B. 共价键结合C. 离子键结合D. 氢键结合5. 根椐元素化合价,下列分子式正确的是 ( )A.C6H13B. C5H9Cl2C. C8H16OD. C7H15O6. 下列共价键中极性最强的是 ( )A.H-CB. C-OC. H-OD. C-N7. 下列溶剂中极性最强的是 ( )A.C2H5OC2H5B. CCl4C. C6H6D. CH3CH2OH8. 下列溶剂中最难溶解离子型化合物的是 ( )A. H2OB. CH3OHC. CHCl3D. C8H189. 下列溶剂中最易溶解离子型化合物的是 ( )A.庚烷 B. 石油醚 C. 水 D. 苯10. 通常有机物分子中发生化学反应的主要结构部位是 ( )A.键B. 氢键C. 所有碳原子D. 官能团(功能基)第二章烷烃1. 在烷烃的自由基取代反应中,不同类型的氢被取代活性最大的是 ( )A.一级B. 二级C. 三级D. 那个都不是2.氟、氯、溴三种不同的卤素在同种条件下,与某种烷烃发生自由基取代时,对不同氢选择性最高的是( )A.氟B. 氯C. 溴D.3. 在自由基反应中化学键发生 ( )A. 异裂B. 均裂C. 不断裂D. 既不是异裂也不是均裂4. 下列烷烃沸点最低的是 ( )A. 正己烷B. 2,3-二甲基戊烷C. 3-甲基戊烷D. 2,3-二甲基丁烷5. 在具有同碳原子数的烷烃构造异构体中,最稳定的是 ( )的异构体 ( )A. 支链较多B. 支链较少C. 无支链6. 引起烷烃构象异构的原因是 ( )A. 分子中的双键旋转受阻B. 分子中的单双键共轭C. 分子中有双键D. 分子中的两个碳原子围绕C-C单键作相对旋转7. 将下列化合物绕C-C键旋转时哪一个化合物需要克服的能垒最大 ( )A. CH2ClCH2BrB. CH2ClCH2IC. CH2ClCH2ClD. CH2ICH2I8. ClCH2CH2Br中最稳定的构象是 ( )A. 顺交叉式B. 部分重叠式C. 全重叠式D. 反交叉式9. 假定甲基自由基为平面构型时,其未成对电子处在什么轨道 ( )A. 1sB. 2sC. sp2D. 2p10. 下列游离基中相对最不稳定的是 ( )A. (CH3)3C.B. CH2=CHCH2.C. CH3.D. CH3CH2.11. 构象异构是属于 ( )A. 结构异构B. 碳链异构C. 互变异构D. 立体异构12. 下列烃的命名哪个是正确的? ( )A、乙基丙烷 B. 2-甲基-3-乙基丁烷C. 2,2-二甲基-4-异丙基庚烷D. 3-甲基-2-丁烯13. 下列烃的命名哪个不符合系统命名法? ( )A.2-甲基-3-乙基辛烷 B. 2,4-二甲基-3-乙基己烷C. 2,3-二甲基-5-异丙基庚烷D. 2, 3, 5-三甲基-4-丙基庚烷14. 按沸点由高到低的次序排列以下四种烷烃①庚烷②2,2-二甲基丁烷③己烷④戊烷 ( )A. ③>②>①>④B. ①>③>②>④C. ①>②>③>④D. ①>②>③>④15. 异己烷进行氯化,其一氯代物有几种? ( )A. 2种B. 3种C. 4种D. 5种16. 化合物的分子式为C5H12一元氯代产物只有一种,结构式是 ( )A.C(CH3)4 B. CH3CH2CH2CH2CH3C. (CH3)2CHCH2CH317. 下列分子中,表示烷烃的是 ( )A. C2H2B. C2H4C. C2H6D. C6H618. 下列各组化合物中,属同系物的是 ( )A. C2H6和C4H8B. C3H8和C6H14C. C8H18和C4H10D. C5H12和C7H1419.甲烷分子不是以碳原子为中心的平面结构,而是以碳原子为中心的正四面体结构,其原因之一是甲烷的平面结构式解释不了下列事实 ( )A. CH3Cl不存在同分异构体B. CH2Cl2不存在同分异构体C.CHCl3不存在同分异构体 D. CH4是非极性分子20. 甲基丁烷和氯气发生取代反应时,能生成一氯化物异构体的数目是 ( )A. 1种B. 2种C. 3种D. 4种21. 实验室制取甲烷的正确方法是 ( )A. 醇与浓硫酸在170℃条件下反应B. 电石直接与水反应C. 无水醋酸钠与碱石灰混和物加热至高温D. 醋酸钠与氢氧化钠混和物加热至高温第三章烯烃1. 在烯烃与HX的亲电加成反应中,主要生成卤素连在含氢较( )的碳上 ( )A. 好B. 差C. 不能确定2. 烯烃双键碳上的烃基越多,其稳定性越 ( )A. 好B. 差C. 不能确定3. 反应过程中出现碳正离子活性中间体,而且相互竟争的反应是 ( )A. SN2与E2B. SN1与SN2C. SN1与E14. 碳正离子a.R2C=CH-C+R2、 b. R3C+、 c. RCH=CHC+HR 、 d.RC+=CH2稳定性次序为 ( )A. a>b>c>dB. b>a>c>dC. a>b≈c>dD. c>b>a>d5. 下列烯烃发生亲电加成反应最活泼的是 ( )A. (CH3)2C=CHCH3B. CH3CH=CHCH3C. CH2=CHCF3D. CH2=CHCl36. 下列反应中间体的相对稳定性顺序由大到小为( )CH 2CH 3CH 3CHCH 3CH 3C CH 3CH 3+++A. B. C.A. A >B >CB. A >C >BC. C >B >AD. B >C >A7. 1-己烯、顺-3-己烯和反-3-己烯三者相对稳定性的次序是 ( )A. 反-3-己烯>顺-3-己烯>1-己烯B. 1-己烯>顺-3-己烯>反-3-己烯C. 顺-3-己烯>1-己烯>反-3-己烯8. 在烯烃与HX 的加成反应中,反应经两步而完成,生成( )的一步是速度较慢的步骤( )A. 碳正离子B. 碳负离子C. 自由基 9. 分子式为C 5H 10的烯烃化合物,其异构体数为 ( )A. 3个B. 4个C. 5个D. 6个10. 在下列化合物中,最容易进行亲电加成反应的是 ( )A.CH 2=CHCH=CH 2B.CH 3CH=CHCH 3C.CH 3CH=CHCHOD.CH 2=CHCl11. 马尔科夫经验规律应用于 ( )A. 游离基的稳定性B. 离子型反应C. 不对称烯烃的亲电加成反应D. 游离基的取代反应12. 下列加成反应不遵循马尔科夫经验规律的是 ( )A. 丙烯与溴化氢反应B. 2-甲基丙烯与浓硫酸反应C. 2-甲基丙烯与次氯酸反应D. 2-甲基丙烯在有过氧化物存在下与溴化氢反应13. 若正己烷中有杂质1-己烯,用洗涤方法能除去该杂质的试剂是 ( )A. 水B. 汽油C. 溴水D. 浓硫酸14. 有一碳氢化合物I ,其分子式为C 6H 12,能使溴水褪色,并溶于浓硫酸,I 加氢生成正己烷,I 用过量KMnO 4氧化生成两种不同的羧酸,试推测I 的结构 ( )A. CH 2=CHCH 2CH 2CH 2CH 2B. CH 3CH=CHCH 2CH 2CH 3bC. CH 3CH 2CH=CHCH 2CH 3D. CH 3CH 2CH=CHCH=CH 215. 下列正碳离子中,最稳定的是 ( )CH 3CH 3CH 3CH 3CH 2CH 3++A. B.C.D.CH 3CH 3++16. 具有顺反异构体的物质是 ( )CH 3CH C CO 2HCH 3CH 3CH C CH 3CH 3CH 3C CH 3CHCH 2CH 3H 2C CH 2A. B.C. D.17. 分子式为C 4H 8的烯烃与稀、冷KMnO 4溶液反应得到内消旋体的是 ( )CH 2CHCH 2CH 3CH 2C(CH 3)2C CHHCH 3CH 3C CH CH 3H CH 3A. B.C. D.18. 下列反应进行较快的是( )A.B.CH 3CH 3Cl CH 3CH 3CH 3CH 3Cl CH 3CH 319. 下列化合物稳定性最大的是 ( )A. B.C. D.H 3C CH 2H 3CCH 3H 3CCH 3H 3CCH 3CH 3第四章 炔烃和二烯烃1. 在含水丙酮中,p-CH 3OC 6H 4CH 2Cl 的水解速度是C 6H 5CH 2Cl 的一万倍,原因是 ( )A.甲氧基的-I 效应B. 甲氧基的+E 效应C. 甲氧基的+E 效应大于-I 效应D. 甲氧基的空间效应2. 下列化合物中氢原子最易离解的为 ( )A. 乙烯B. 乙烷C. 乙炔D. 都不是3. 二烯体1,3-丁二烯与下列亲二烯体化合物发生Diels-Alder反应时活性较大的是 ( )A. 乙烯B. 丙烯醛C. 丁烯醛D. 丙烯4. 下列化合物中酸性较强的为 ( )A. 乙烯B. 乙醇C. 乙炔D. H25. 在CH3CH=CHCH2CH3化合物的自由基取代反应中, ( )氢被溴取代的活性最大A. 1-位B. 2-位及3-位C. 4-位D. 5-位6. 下列物质能与Ag(NH3)2+反应生成白色沉淀的是 ( )A. 乙醇B. 乙烯C. 2-丁炔D. 1-丁炔7. 下列物质能与Cu2Cl2的氨水溶液反应生成红色沉淀的是 ( )A. 乙醇B. 乙烯C. 2-丁炔D. 1-丁炔8. 以下反应过程中,不生成碳正离子中间体的反应是 ( )A. SN1B. E1C. 烯烃的亲电加成D. Diels-Alder反应9. 在sp3, sp2, sp杂化轨道中p轨道成分最多的是()杂化轨道( )A. sp3B. sp2C. sp10. 鉴别环丙烷,丙烯与丙块需要的试剂是 ( )A. AgNO3的氨溶液;KMnO4溶液B. HgSO4/H2SO4; KMnO4溶液C. Br2的CCl4溶液;KMnO4溶液D. AgNO3的氨溶液11. 结构式为CH3CHCICH=CHCH3的化合物其立体异构体数目是 ( )A. 1B. 2C. 3D. 412. 1-戊烯-4-炔与1摩尔Br2反应时,预期的主要产物是 ( )A. 3,3-二溴-1-戊-4-炔B. 1,2-二溴-1,4-戊二烯C. 4,5-二溴-2-戊炔D. 1,5-二溴-1,3-戊二烯13. 某二烯烃和一分子溴加成结果生成2,5-二溴-3-己烯,该二烯烃经高锰酸钾氧化得到两分子乙酸和一分子草酸,该二烯烃的结构式是 ( )A. CH 2=CHCH=CHCH 2CH 3B. CH 3CH=CHCH=CHCH 3C. CH 3CH=CHCH 2CH=CH 2D. CH 2 =CHCH 2CH 2CH=CH 214. 下列化合物无对映体的是 ( )HCH 3H 3C H 3CH 3C CH C CH CH 3H 5C 6CH C CHC 6H 5H 5C 6N CH 3C 2H 5C 3H 7I -+A.B.C. D.15. 下列炔烃中,在HgSO 4-H 2SO 4的存在下发生水合反应,能得到醛的是( )A. B.C. D.CH 3C C CH3CH 3C CHHC CHCH 3CH 2CH 2C CH16.一化合物分子式为C 5H 8,该化合物可吸收两分子溴,不能与硝酸银的氨溶液作用,用过量的酸性高锰酸钾溶液作用,生成两分子二氧化碳和一分子丙酮酸推测该化合物的结构式( )A. B.C. D.CH 3C CCH 2CH 3HC C CHCH 3CH 3CH 2CHCH CHCH 3H 2C C CH CH 2CH 317. 下面三种化合物与一分子HBr 加成反应活性最大的是( )A. B. C.PhCH CH 2p O 2NC 6H 4CH CH 2p CH 3C 6H 4CH CH 2第五章 环烷烃1. 环已烷的所有构象中最稳定的构象是 ( )A. 船式B. 扭船式C. 椅式2. A. 环丙烷、B. 环丁烷、C. 环己烷、D. 环戊烷的稳定性顺序 ( )A. C>D>B>AB. A>B>C>DC. D>C>B>AD. D>A>B>C3. 下列四种环己烷衍生物其分子内非键张力(Enb )从大到小顺序应该( )A. B.C.D.(CH 3)3CCH 3(CH 3)3CCH 3C(CH 3)3CH 3C(CH 3)3CH 3A. A >B >C >DB. A >C >D >BC. D >C >B >AD. D >A >B >C4. 1,3-二甲基环己烷不可能具有 ( )A. 构象异构B. 构型异构C. 几何异构D. 旋光异构5. 环烷烃的环上碳原子是以哪种轨道成键的?( )A. sp 2杂化轨道B. s 轨道C. p 轨道D. sp 3杂化轨道6.碳原子以sp 2杂化轨道相连成环状,不能使高锰酸钾溶液褪色,也不与溴加成的一类化合物是( )A. 环烯烃B. 环炔烃C. 芳香烃D. 脂环烃7. 环烷烃的稳定性可以从它们的角张力来推断,下列环烷烃哪个稳定性最差? ( )A. 环丙烷B. 环丁烷C. 环己烷D. 环庚烷8. 单环烷烃的通式是下列哪一个? ( )A. C n H 2nB. C n H 2n+2C. C n H 2n-2D. C n H 2n-69. 下列物质的化学活泼性顺序是①丙烯 ②环丙烷 ③环丁烷 ④丁烷 ( )A. ①>②>③>④B. ②>①>③>④C. ①>②>④>③D. ①>②>③=④10. 下列物质中,与异丁烯不属同分异构体的是 ( )g oA. 2-丁烯B. 甲基环丙烷C. 2-甲基-1-丁烯D. 环丁烷11.CH 2CH 3CH 3HH的正确名称是 ( )A. 1-甲基-3-乙基环戊烷B. 顺-1-甲基-4-乙基环戊烷C. 反-1-甲基-3-乙基戊烷D. 顺-1-甲基-3-乙基环戊烷12. 环己烷的椅式构象中,12个C-H 键可区分为两组,每组分别用符号( )表示 ( )A. α与βB. σ与πC. a 与eD. R 与S 13. 下列反应不能进行的是( )A.B.C.D.CH 3+KMnO 4/H ++H 2¸ßÎÂ+Br 2hv+KMnO 4/H 3O +14. 下列化合物燃烧热最大的是 ( )A.B.C.D.15. 下列物质与环丙烷为同系物的是 ( )A. B.C.D.CH 3CHCH 316. 1,2-二甲基环己烷最稳定的构象是 ( )A.B.C.D.H CH 3CH 3HCH 3CH 3CH 3CH 3317. 下列1,2,3-三氯环己烷的三个异构体中,最稳定的异构体是 ( )A. B.C.ClClCl ClClClCl ClClth第六章 对映异构1. 下列物质中具有手性的为( )。

有机化学课后习题答案(张凤秀主编)

有机化学课后习题答案(张凤秀主编)

第1章 习题答案1. 1. 指出下列化合物中每个碳原子的杂化轨道类型:(1)均为sp 3 杂化。

(2)(3)(4)(5)(6)2. 指出下列分子或离子哪些是路易斯酸?哪些是路易斯碱?(1)路易斯碱; (2)路易斯酸; (3)路易斯碱; (4)路易斯碱; (5)路易斯碱; (6)路易斯酸; (7)路易斯碱; (8)路易斯酸; (9)路易斯酸; (10)路易斯酸; (11)路易斯碱; (12)路易斯酸3. 指出下列化合物中官能团的名称及所属化合物的类别:(1)卤素,卤代烃; (2)醚键,醚; (3)羟基,醇; (4)醛基,醛 (5)双键,烯烃; (6)氨基,胺; (7)羧基,羧酸; (8)酯基,酯 (9)酐键,酸酐; (10)酰胺基,酰胺 (11)三键,炔 (12)羟基,酚 4. 下列化合物哪些易溶于水?哪些易溶于有机溶剂? 易溶于水的有(1)、(3)、(4)、(5)、(6);易溶于有机溶剂的有:(1)、(2)、(3)、(4)、(5)。

5求该化合物的实验式和分子式。

该化合物的实验式为:CH 2O ,分子式为C 2H 4O 2、第2章 饱和烃习题答案1.用系统命名法命名下列化合物:(1)2-甲基戊烷 (2)2,2,4-三甲基-3-乙基戊烷 (3)2,2-二甲基己烷 (4)2-甲基-5-乙基庚烷 (5)反-1-氯-2-溴环丁烷 (6)反-1,2-二甲基环戊烷 (7)9-甲基-2-乙基二环[3.3.1]壬烷 (8)3,5-二甲基螺[3.4]辛烷 2.写出下列化合物的结构式:CH 3CHCH 2CH 2CH 33CH 3CH 2CHCHCH 2CH 2CH 3CH 32H 5(1)(2)CH CH 3CH 3C CH CH 32H 5CH 3CH 3(3)(4)(5)HCH 3HC(CH 3)3(6)sp 2CH 2C 3O 232杂化3杂化sp 杂化杂化33杂化32杂化sp 332CH 2CH 3C CH (CH 2)3CH 33CH 3CH CH 2CH 3CH 3CH 3C CH CH 3CH 3(CH 2)4CH 33)2(7)(8)(9)(10)2H 53.写出分子式为C 6H 14 烷烃的各种异构体,并正确命名。

有机化学_高等教育出版社_高鸿宾_第四版_课后习题答案

有机化学_高等教育出版社_高鸿宾_第四版_课后习题答案

第一章 习 题(一) 用简单的文字解释下列术语:(1) 有机化合物:碳氢化合物及其衍生物。

(2) 键能:形成共价鍵时体系所放出的能量。

(3) 极性键:成鍵原子的电负性相差为0.5~1.6时所形成的共价鍵。

(4) 官能团:决定有机化合物的主要性质的原子或原子团。

(5) 实验式:能够反映有机化合物元素组成的相对比例的化学式。

(6) 构造式:能够反映有机化合物中原子或原子团相互连接顺序的化学式。

(7) 均裂:共价鍵断裂时,两个成鍵电子均匀地分配给两个成鍵原子或原子团,形成两个自由基。

(8) 异裂:共价鍵断裂时,两个成鍵电子完成被某一个成鍵原子或原子团占有,形成正、负离子。

(9)sp 2杂化:由1 个s 轨道和2个p 轨道进行线性组合,形成的3个能量介于s 轨道和p 轨道之间的、能量完全相同的新的原子轨道。

sp 2杂化轨道的形状也不同于s 轨道或p 轨道,而是“一头大,一头小”的形状,这种形状更有利于形成σ键。

(10) 诱导效应:由于成键原子的电负性不同而引起的电子云的转移。

诱导效应只能通过σ键传递,并且随着碳链增长,诱导效应迅速减弱。

(11) 氢键:由氢原子在两个电负性很强的原子之间形成“桥梁”而导致的类似化学键的分子间或分子内作用力。

氢键具有饱和性和方向性,但作用力比化学键小得多,一般为20~30kJ/mol 。

(12) Lewis 酸:能够接受的电子的分子或离子。

(二) 下列化合物的化学键如果都为共价键,而且外层价电子都达到稳定的电子层结构,同时原子之间可以共用一对以上的电子,试写出化合物可能的Lewis 结构式。

(1)C H 3N H 2 (2) C H 3O C H 3 (3)CH 3C OH O(4) C H 3C H =C H 2 (5) C H 3C C H (6) CH 2O 解:分别以“○”表示氢原子核外电子,以“●”表示碳原子核外电子,以“★”表示氧原子核外电子,以“△”表示氮原子核外电子,题给各化合物的Lewis 结构式如下:(1) C HHH H H。

有机化学课后习题答案

有机化学课后习题答案

(B)
(C)
H CH3
(D)
CH3 H
(E)
H CH3
(F)
其中最稳定的是(A)。因为(A)为椅式构象,且甲基在 e 键取代,使 所有原子或原子团都处于交叉式构象; 最不稳定的是(C)。除了船底碳之间具有重叠式构象外,两个船头 碳上的甲基与氢也具有较大的非键张力。
(九) 已知烷烃的分子式为 C5H12,根据氯化反应产物的不同,试推测 各烷烃的构造,并写出其构造式。
CH3 Br
这一结果说明自由基溴代的选择性高于氯代。即溴代时,产物主
要取决于氢原子的活性;而氯代时,既与氢原子的活性有关,也与各
种氢原子的个数有关。
根据这一结果预测,异丁烷一氟代的主要产物为:FCH2CH2CH3
(十三) 将下列的自由基按稳定性大小排列成序。
⑴ CH3
⑵ CH3CHCH2CH2
⑶ CH3CCH2CH3
OH
Cl +
CH3
Cl OH
CH3
(6)
CH3 (1) 1/2(BH3)2
CH3 (2) H2O2 , OH-
CH3 OH
CH3
(硼氢化反应的特点:顺加、反马、不重排)
CH3
Cl2
(7)
CH2
o
500 C
Cl CH3
HBr
CH2 ROOR
Cl CH3 CH2Br
(A)
(B)
HBr
(8) (CH3)2CHC CH 过量
Br (CH3)2CH C CH3
Br
(9) CH3CH2C
CH + H2O
HgSO4 H2SO4
(10)
KMnO4
CH=CHCH3

有机化学(第二版)课后答案

有机化学(第二版)课后答案

有机化学(第二版)课后习题参考答案第一章绪论1-1 扼要解释下列术语.(1)有机化合物(2) 键能、键的离解能(3) 键长(4) 极性键(5) σ键(6)π键(7) 活性中间体(8) 亲电试剂(9) 亲核试剂(10)Lewis碱(11)溶剂化作用(12) 诱导效应(13)动力学控制反应(14) 热力学控制反应答:(1)有机化合物-碳氢化合物及其衍生物(2) 键能:由原子形成共价键所放出的能量,或共价键断裂成两个原子所吸收的能量称为键能。

键的离解能:共价键断裂成两个原子所吸收的能量称为键能。

以双原子分子AB为例,将1mol气态的AB拆开成气态的A和B原子所需的能量,叫做A—B键的离解能。

应注意的是,对于多原子分子,键能与键的离解能是不同的。

分子中多个同类型的键的离解能之平均值为键能E(kJ.mol-1)。

(3) 键长:形成共价键的两个原子核之间距离称为键长。

(4) 极性键: 两个不同原子组成的共价键,由于两原子的电负性不同, 成键电子云非对称地分布在两原子核周围,在电负性大的原子一端电子云密度较大,具有部分负电荷性质,另一端电子云密度较小具有部分正电荷性质,这种键具有极性,称为极性共价键。

(5) σ键:原子轨道沿着轨道的对称轴的方向互相交叠时产生σ分子轨道, 所形成的键叫σ键。

(6) π键:由原子轨道侧面交叠时而产生π分子轨道,所形成的键叫π键。

(7) 活性中间体:通常是指高活泼性的物质,在反应中只以一种”短寿命”的中间物种存在,很难分离出来,,如碳正离子, 碳负离子等。

(8) 亲电试剂:在反应过程中,如果试剂从有机化合物中与它反应的那个原子获得电子对并与之共有形成化学键,这种试剂叫亲电试剂。

(9) 亲核试剂:在反应过程中,如果试剂把电子对给予有机化合物与它反应的那个原子并与之共有形成化学键,这种试剂叫亲核试剂。

(10) Lewis碱:能提供电子对的物种称为Lewis碱。

(11)溶剂化作用:在溶液中,溶质被溶剂分子所包围的现象称为溶剂化作用。

有机化学课后习题参考答案

有机化学课后习题参考答案

《有机化学》习题参考答案引 言这本参考答案是普通高等教育“十二五”规划教材《有机化学》(周莹、赖桂春主编,化学工业出版社出版)中的习题配套的。

我们认为做练习是训练学生各种能力的有效途径之一,是对自己所学内容是否掌握的一种测验。

因此,要求同学们在学习、消化和归纳总结所学相关知识的基础上完成练习,即使有些可能做错也没有关系,只要尽心去做就行,因为本参考答案可为读者完成相关练习后及时核对提供方便,尽管我们的有些参考答案(如合成题、鉴别题)不是唯一的。

北京大学邢其毅教授在他主编的《基础有机化学习题解答与解题示例》一书的前言中写道:“解题有点像解谜,重在思考、推理和分析,一旦揭开了谜底,就难以得到很好的训练。

” 这句话很符合有机化学解题的特点,特摘录下来奉献给同学们。

我们以为,吃透并消化了本参考答案,将会受益匪浅,对于报考研究生的同学,也基本够用。

第一章 绪论1-1解:(1)C 1和C 2的杂化类型由sp 3杂化改变为sp 2杂化;C 3杂化类型不变。

(2)C 1和C 2的杂化类型由sp 杂化改变为sp 3杂化。

(3)C 1和C 2的杂化类型由sp 2杂化改变为sp 3杂化;C 3杂化类型不变。

1-2解:(1) Lewis 酸 H +, R +,R -C +=O ,Br +, AlCl 3, BF 3, Li +这些物质都有空轨道,可以结合孤对电子,是Lewis 酸。

(2)Lewis 碱 x -, RO -, HS -, NH 2, RNH 2, ROH , RSH这些物质都有多于的孤对电子,是Lewis 碱。

1-3解:硫原子个数 n=5734 3.4%6.0832..07⨯=1-4解:甲胺、二甲胺和三甲胺都能与水形成氢键,都能溶于水。

综合考虑烷基的疏水作用,以及能形成氢键的数目(N 原子上H 越多,形成的氢键数目越多),以及空间位阻,三者的溶解性大小为:CH 3NH 2 >(CH 3)2NH >(CH 3)3N1-5解: 32751.4%1412.0Cn ⨯==,327 4.3%141.0H n ⨯==,32712.8%314.0N n ⨯==,3279.8%132.0S n ⨯==, 32714.7%316.0O n ⨯==, 3277.0%123.0Na n ⨯==甲基橙的实验试:C 14H 14N 3SO 3Na 1-6解: CO 2:5.7mg H 2O :2.9mg第二章 有机化合物的分类和命名2-1解:(1) 碳链异构(2)位置异构(3)官能团异构(4)互变异构2-2解:(1) 2,2,5,5-四甲基己烷 (2 ) 2,4-二甲基己烷(3)1-丁烯-3-炔(4)2-甲基-3-氯丁烷(5)2-丁胺(6)1-丙胺(7)(E)-3,4-二甲基-3-己烯(8)(3E,5E)-3-甲基-4,5-二氯-3,5-辛二烯(9)2,5-二甲基-2,4-己二烯(10)甲苯(11)硝基苯(12)苯甲醛(13)1-硝基-3-溴甲苯(14)苯甲酰胺(15)2-氨基-4-溴甲苯(16)2,2,4-三甲基-1-戊醇(17)5-甲基-2-己醇(18)乙醚(19)苯甲醚(20) 甲乙醚 (21) 3-戊酮 (22 ) 3-甲基-戊醛(23)2,4-戊二酮(24)邻苯二甲酸酐(25)苯乙酸甲酯(26)N,N-二甲基苯甲酰胺(27)3-甲基吡咯(28)2-乙基噻吩(29)α-呋喃甲酸(30)4-甲基-吡喃(31)4-乙基-吡喃(32)硬脂酸(33)反-1,3-二氯环己烷(34)顺-1-甲基-2-乙基环戊烷(35)顺-1,2-二甲基环丙烷2-3解:(1)CH3CHCH3CH3CH3CHCH3CH3C(2)CH3CHCH3CH2CH2CH2CH3C2H5(3)CH3CHCH3CHCH2C2CH3C2H525 (4)C2H5HCH3H(5) H2252CH2CH3(6)(7)HCH3HCH3HH(8)3(9)52H5 (10)(11) CH3NO2NO2 (12)H3(13) (14)OHCOOHBr(15) BrCHOCH3CH3 (16)CH3CH2OH(17) OH (18)OH BrBr(19)OHSO3HNO2(20)OO O(21) O(22)O(23)HCH3HCHO(24)H33(25)NHCH3O(26)NH2NH(27)NHO(28)S(29)NCH2H5OCH2H5(30) CH3(CH2)7CH=CH(CH2)7COOH(31)NH2ONH2(32)H2N-CONH-C-NH2(33) OOO(34)OCHO2-4解:(1)C H3CH2CH3CH3CHCH3CH3C命名更正为:2,3,3-三甲基戊烷(2)C H3CH2CHCHCH3CH3CH3(3)(4)(5)(6)(7)(8)2-5解:可能的结构式2-6解:(1)(2)CH3C2H5CH2CH2CH3CH2CH2CH2CH3(3)CH3CH3CH2CH2CH3CH3C2H5C2H5C2H5CH2CH2CH3 2-7解:1,3-戊二烯 1,4-戊二烯H2CH2CH32CH3H31-戊炔 2-戊炔H2C2H5CH3CH CH31,2-戊二烯 2,3-戊二烯H2333-甲基-1,2-丁二烯第三章饱和烃3-1解:(1) 2,3,3,4-二甲基戊烷 (2) 3-甲基-4-异丙基庚烷(3) 3,3-二甲基戊烷 (4) 2,6-二甲基-3,6-二乙基辛烷 (5) 2,5-二甲基庚烷 (6) 2-甲基-3-乙基己烷(7)2-甲基-4-环丙基自己烷(8)1-甲基-3-乙基环戊烷3-2解:(1)H3332CH3(2)(3) H333(4)(5) (6)3-3解:(1) 有误,更正为:3-甲基戊烷(2) 正确(3) 有误,更正为:3-甲基十二烷(4) 有误,更正为:4-异丙基辛烷(5) 4,4-二甲基辛烷(6) 有误,更正为:2,2,4-三甲基己烷3-4解:(3) > (2) > (5) > (1) > (4)3-5解:BrHH HHBr BrHHHHBrBrHHBrHHBrHB rHH(A)对位交叉式 (B)部分重叠式 (C)邻位交叉式 (D)全重叠式A>C>B>D3-6解:(1)相同 (2)构造异构(3)相同(4)相同(5)构造异构体 (6)相同3-7解:由于烷烃氯代是经历自由基历程,而乙基自由基的稳定性大于甲基自由基,故一氯甲烷的含量要比一氯乙烷的含量要少。

《有机化学》练习题与参考答案

《有机化学》练习题与参考答案
(3)苯环上,间位定位基能使苯环( )。 A.活化 B.钝化 C.无影响 D.以上都不对
(4)苯酚分子中,羟基属于( )。 A.间位定位基 B.邻位定位基 C.对位定位基 D.邻、对位定位基
(5)苯分子中碳原子的杂化方式是( )。 A.sp 杂化 B.sp2 杂化 C.sp3 杂化 D.sp2d 杂化
6
(6)下列基团能活化苯环的是( )。 A.-NH2 B.-COCH3 C.-CHO D.-Cl
(7)
基团的名称是( )。
A.苄基 B.苯基 C.甲苯基 D.对甲苯基 (8)下列化合物中,在 Fe 催化下发生卤代反应最快的是( )。
A.乙苯 B.邻二硝基苯 C.苯酚 D.氯苯 (9)在苯分子中,所有的 C-C 键键长完全相同,是因为( )。
A.自由基加成反应 B.亲电取代反应 C.亲电加成反应 D.协同反应
2..判断题(对的打√,错的打×) (1)炔烃比烯烃的不饱和程度大,所以炔烃更容易发生加成反应。 (2)在卤化氢中,只有 HBr 与烯烃的加成才观察到过氧化物效应。 (3)凡是具有通式 CnH2n-2 的化合物一定是炔烃或环烯烃。 (4)顺-1,2-二氯-1-溴乙烯又可命名为(Z)-1,2-二氯-1-溴乙烯。
(7)
CC
H3CH2CH2C
CH3
4.写出下列化合物的结构式。
(2) CH3CH2CHCH2CH3 CH CH2
(4) H2C CH CH C(CH3)2
H
H
(6)
CC H
H3C
CC
H
CH2CH3
(1)3-甲基环戊烯
(2)3,3-二甲基-1-己炔
(3)2,4-二甲基-1,3-己二烯 (4)3-乙基-1-戊烯-4-炔

有机化学各章习题与及答案

有机化学各章习题与及答案
8.在烯烃与HX的加成反应中,反应经两步而完成,生成( )的一步是速度较慢的步骤( )
A.碳正离子
B.碳负离子
C.自由基9.分子式为C 5H 10的烯烃化合物,其异构体数为( )
A. 3个
B. 4个
C. 5个
D. 6个
10.在下列化合物中,最容易进行亲电加成反应的是( )
A.CH 2=CHCH=CH 2
17.分子式为C 4H 8的烯烃与稀、冷KMnO 4溶液反应得到内消旋体的是( )
CH 2CHCH 2CH 3CH 2C(CH 3)2C C
H
H
CH 3CH 3
C C
H
CH 3H
CH 3
A. B.C. D.
18.下列反应进行较快的是( )
A.
B.
CH 3CH 3
Cl KOH/C H OH
3
CH 3
CH 3
B.CH 3CH=CHCH 3
C.CH 3CH=CHCHO
D.CH 2=CHCl 11.马尔科夫经验规律应用于( )
A.游离基的稳定性
B.离子型反应
C.不对称烯烃的亲电加成反应
D.游离基的取代反应12.下列加成反应不遵循马尔科夫经验规律的是( )
A.丙烯与溴化氢反应
B. 2-甲基丙烯与浓硫酸反应
C. 2-甲基丙烯与次氯酸反应
C.CHCl3不存在同分异构体D. CH4是非极性分子
20.甲基丁烷和氯气发生取代反应时,能生成一氯化物异构体的数目是( )
A. 1种
B. 2种
C. 3种
D. 4种
21.实验室制取甲烷的正确方法是( )
A.醇与浓硫酸在170℃条件下反应
B.电石直接与水反应

高等有机化学课后习题

高等有机化学课后习题

第一章习题1.用共振式说明苯甲醚分子中甲氧基的邻/对位效应。

2.比较下列各组化合物的酸性大小并予以解释。

(1)HOCH2CH2COOH 和CH3CH(OH)COOH (2)乙酸、丙二酸、乙二酸和甲酸(3)COOHNO 2和COOHHO(4)H 2C CH 2H 3C CH 3HC CH 、和3.比较碱性。

H 2N(1) CH 3CH 2NH 2 和(2)NH 2HO NH 2O 2N和(3)N HN和比较C-Br 键断裂的难易次序和CH 3CH 2CHCH 2CH 3CH 3OCHCH 2CH 3CH 3CH 2CHCF 2CF 3在极性条件下,、4.5.下列共振式哪一个贡献大,为什么?C C C C OAB6.在亲核加成反应中ArCH 2COR 和ArCOR 哪一个活性高,为什么?7.解释酸性大小。

COOH<COOH(1)COOH COOH(2)OH>8.为什么ArCOR 被HI 断裂时,得到的产物是RI 和ArOH ,而不是ROH 和ArI 。

9.下列反应中几乎不会生成PhCH 2CBr(CH 3)2,为什么?PhCH 2CH(CH 3)2 + Br 2 PhCHBrCH(CH 3)2 + HBr hv10.比较拗CH 3COCH 2COCH 3和CH 3COCH 2COOC 2H 5的酸性,并简要说明原因。

11.为什么胺的碱性大于酰胺?12.羧酸及其衍生物的亲核取代反应活性为什么是RCOCl>(RCO)2O>RC OOR’~RCOOH>RCONH 2。

13.为什么顺丁烯二酸的p K a1比反丁烯二酸小,p K a2却正相反?14.排列下列化合物与HCN反应的活性顺序。

NO2CHO(H3C)2N CHOCHO CHOCl(1)(2)(3)(4)15.五元杂环比苯更易进行亲电取代,为什么?第二章习题1.2-丁烯的顺反异构体,分别经稀、冷、碱性KMnO4水溶液氧化后,为什么生成的2,3-丁二醇都不能测出旋亮度?2.(R)-CH3CH2CH2CHDI在丙酮NaI溶液中共热,试解释下属现象,①化合物外消旋化;②有过量NaI128存在下,外消旋化速度是同位素交换的两倍;3.请根据下述现象,为反应H2C CH OC2H5 + H2O C2H5OH + CH3CHO提出反应机理:(1)该反应符合普通的酸催化反应.(2)水解反应速度在水中比在重水中快1.9倍.(3)如果用同位素标记的水进行水解,所得乙醇不含18O.(4)若在D2O中进行水解,只在乙醛中出现一个D.第4章习题1.完成下列反应。

有机化学课后习题参考答案(全)

有机化学课后习题参考答案(全)

第一章绪论 (1)第二章饱和烃 (3)第三章不饱和烃 (7)第四章环烃 (14)第五章旋光异构 (22)第六章卤代烃 (27)第七章波谱分析 (33)第八章醇酚醚 (34)第九章醛、酮、醌 (41)第十章羧酸及其衍生物 (50)第十一章取代酸 (58)第十二种含氮化合物 (65)第十三章含硫和含磷有机化合物 (72)第十四章碳水化合物 (74)第十五章氨基酸、多肽与蛋白质 (78)第十六章类脂化合物 (82)第十七章杂环化合物 (88)第一章绪论1.1 扼要归纳典型的以离子键形成的化合物与以共价键形成的化合物的物理性质。

1.2是否相同?如将CH4 及CCl4各1mol混在一起,与CHCl3及CH3Cl各1mol的混合物是否相同?为什么?答案:NaCl与KBr各1mol与NaBr及KCl各1mol溶于水中所得溶液相同。

因为两者溶液中均为Na+ , K+ , Br-, Cl-离子各1mol。

由于CH4 与CCl4及CHCl3与CH3Cl在水中是以分子状态存在,所以是两组不同的混合物。

1.3 碳原子核外及氢原子核外各有几个电子?它们是怎样分布的?画出它们的轨道形状。

当四个氢原子与一个碳原子结合成甲烷(CH4)时,碳原子核外有几个电子是用来与氢成键的?画出它们的轨道形状及甲烷分子的形状。

答案:C+624HCCH 4中C 中有4个电子与氢成键为SP 3杂化轨道,正四面体结构CH 4SP 3杂化2p y2p z2p x2sH1.4 写出下列化合物的Lewis 电子式。

a. C 2H 4b. CH 3Clc. NH 3d. H 2Se. HNO 3f. HCHOg. H 3PO 4h. C 2H 6i. C 2H 2j. H 2SO 4答案:a.C C H H H HCC HH HH或 b.H C H H c.H N HHd.H S He.H O NO f.O C H Hg.O P O O H H Hh.H C C HHH H HO P O O H HH或i.H C C Hj.O S O HH OO H H或1.5 下列各化合物哪个有偶极矩?画出其方向。

有机化学习题课(1-9章)

有机化学习题课(1-9章)

e
a
反式异构体
e a
顺式异构体
反式异构体
e
e
顺式异构体 e e
反式异构体
不是最稳定构象
a
反式异构体
不是最稳定构象
e
COOH prefers an equatorial position more (1.41 kcal mol-1) than does Br (0.55 kcal mol-1).
反式异构体
X=卤素,磺酸基 一级,二级(三级发生消除反应)
酯的水解
三级卤代烷烃
② 醛酮的氢化物还原反应
2. 醇类的氧化反应
一级醇趋向于被过度氧化成羧酸
(3R,4S)-3,4 一级醇 醛 二级醇 酮
P265习题30. 评价下列每一种可能的醇的合成是好的,不太好的或者毫无价值的。
构体
相同
结构异构体
构象异构体
结构异构体
立体异构体(对映异构)
构象异构体
立体异构体(对映异构)
P169 32.对于下列每对结构,指出两者关系。
等同的分子
等同的分子 (手性碳,通过R/S绝对构型来判断。 两者均为R型)
结构异构体
对映异构体(手性碳,通过R/S绝对构型来判断。 前者为R型,后者为S型)
7.醚的制备 ① Williamson醚合成法(制混醚)
用烷氧基负离子和一级卤代烷烃或者磺酸酯在SN2条件下反应
② 无机酸的方法
③ 分子内Williamson反应合成环醚 ( SN2反应机理:立体专一性)
邻位交叉(×)
邻位交叉(×) 反位交叉(√) 亲核剂从离去基团反面进攻亲电的碳原子
P309习题39. 用醇和卤代烷烃制备下列醚的最好合成方法。

胡宏纹《有机化学》课后习题详解(9-15章)【圣才出品】

胡宏纹《有机化学》课后习题详解(9-15章)【圣才出品】

答:
1 / 31
2 / 31

第 10 章 醇和酚
1.推测下列反应的机理。
答:
3 / 31

2.如何完成下列转变?
答:
4 / 31

3.2,4,6-三叔丁基苯酚在醋酸溶液中与溴反应,生产化合物
22 / 31

(2)苯甲醚、苯甲酸和苯酚。 (3)丁酸、苯酚、环己酮和丁醚。 (4)苯甲醇、苯甲醛和苯甲酸。 答:(1)略。 (2)分别用 NaHCO3,NaOH 溶液使三者分开,再各自分离提纯。 (3)分别用 NaHCO3,NaOH 和饱和 NaHSO3 溶液使四者分开,再各自分离提纯。 (4)分别用 NaHCO3,饱和 NaHSO3 溶液使三者分开,再各自分离提纯。 3.推测下列反应的机理。
,产率
差不多是定量的。A 的红外光谱图中在 1630 cm-1 和 1650 cm-1 处有吸收峰,1H NMR 谱
图中有三个单峰,δH=1.19,1.26 和 6.90,其面积比为 9:18:2。试推测 A 的结构。
答:A 的结构为:
4.推测下列化合物的结构。
解:
不饱和度为 4,提示可能有苯环;IR,3350 cm-1 峰提示可能
有羟基,3070,1600,1490 cm-1 提示可能有苯环,830 cm-1 提示可能为对位二取代;1H
NMR 中δH:6.8(q,4H)与对位二取代苯相符合,其他的峰说明侧链为 CH2CH2CH3,δ
H:5.5 为羟基上的质子。
5 / 31

答:
6 / 31

(提示:分子内的 Claisen 反应称为 Dieckmann 反应,它与 Claisen 反应都是可逆反 应。)

高教第二版(徐寿昌)有机化学课后习题答案第9章

高教第二版(徐寿昌)有机化学课后习题答案第9章

第九章卤代烃三、完成下列反应式:'、命名下列化合物。

1.CHCI 2CHCHCHCI3.1, 4 ——氯丁烷CICII2. CH=C CHCH=CH 2BHC H2—甲基一3 —氯一6 —溴一1 , 4—己二烯CHCH4. CHCHBrCHCHCHICH2—甲基一3 —乙基一4 —溴戊烷4—甲基一1—溴环己烯四氟乙烯、写出下列化合物的结构式1.烯丙基氯CH 二CHCHCI3. 4—甲基一5 —氯一2—戊炔 4, 一溴环戊烷Cf — L CCHCHCICH 35. 1—苯基—2—溴乙烷2。

苄溴7,二氟二氯甲烷 8,氯仿6,偏二氯乙烯 ^\^CHCHBrICLC 二CHCCI 2F 2HCC 3CH OH CH3 ClC2H5OH(CH s)3CBr + KCN ----------------- ►CH=C(CH)2PBr5AgNO/C2H s OHCHCHCH --------------- ► CHCHCH ------------------- ►Ch^CHCH1 I 1OH Br ONOC z H s MgBr +CHCFiCHCHG CH —►CHCH + Ch3Ch2Ch2Ch2^ CMgBrCHCOOHCICH=CHQCI +CHCOONa CICH=CHQOOCGH +NaCIC^=CH + 2CI2 ------------------------------------------ ► CbCHCHCI KOH(CH S OH)Cl H (1mol) C=Ccf ClCHCH=CH CH3CHCHIBrROORCH3CH=CH +HBr --------------------- ►CHCHCHBr500CCHCH=CH +Cl2 - ------ ►ClCF2CH=CH H20(K0H) ----- ►Cl2+H2O+ Cl2NaCNCH3CHCHCNCHCHCHOHClCHzCHCbClIOH2 KOH1.2.3.4.5.6.7.8.9.10.11.NBS一 .厂、Br KI」_PCI5CHCH CHCH ----------------CHCOCHNH CUCHCHCHCH NHI1O .HN(CH 3)2CH 3CHCHCHN(CH 3)212.NaCNCH 2C1NH3QHsONa Nal/CH s COCHfO,-OHCH 2 NfCH 2 OH四、用方程式表示CH s CH z CH z CH z Br 与下列化合物反应的主要产物1. KOH(H 2O)CHsCH 2CH 2CH>Br + _OH -------- CHjCfCHCfOH 2.KOH(C 2HOH)CfCHCHCHOH + KOH C2HsOHCH 3CH 2CH=C Hs .(A)Mg,C 2H S OCH 5,(B)(A)C 2H 5OQH 5CHCHCHCHBr+Mg -+HC CHHC ^CHCfCHCHCUMgBr -------------- 沪 CH 3CH 2CH 2CH 3 + HC CMg4.NaI/CH 3COCH 5.NH 3,6. NaCN,7. AgNC 3(C 2HsOH)8. CH 3-C CNa9. NaCHjCfCfCflCH 3CHCHCHNH CH 3CH 2CH 2CH 2CN CHjCHCfCfONO CH 3 C CCHCHCHCH 3 CHCH?CH?CHCHCHCH 2CH 3五、用化学方法区别下列化合物:1,CH3CH二CHCI, CH 2二CHCH2CI, CH 3CH2CH2CI2,苄氯,氯苯和氯代环己烷3, 1 —氯戊烷,2—溴丁烷和1—碘丙烷解:加入硝酸银氨溶液, 1 —氯戊烷反应生成白色氯化银沉淀, 2 —溴丁烷生成淡黄色沉淀, 1 -碘丙烷生成黄色碘化银沉淀。

有机化学(第二版)答案 徐寿昌主编 高等教育出版社

有机化学(第二版)答案 徐寿昌主编 高等教育出版社

O
O
V2O5
[H]
(5)
(2)
CH3
CH3
(3)
(4)
CH3
(5)
(6)
(7)
3、略 4、(1)、)2)、(3)无 (4)顺、反两种 种 (6)全顺、反-1、反-2、反-4 共四种 5、
(5)环上顺反两种,双键处顺反两种,共四
H
(1)
CH(CH 3)2
H (4) (CH3)3C
C2H5 H
CH3
(2)
H
(3)
CH(CH 3)2
第五章 脂环烃
1、(1)1-甲基-3-异丙基环己烯
(2)1-甲基-4-乙烯基-1,3-环己二烯
(3)1,2-二甲基-4-乙基环戊烷 (4)3,7,7-三甲基双环[4.1.0]庚烷
(5)1,3,5-环庚三烯 (6)5-甲基双环[2.2.2]-2-辛烯 (7)螺[2.5]-4-辛烯
2、 (1)
CH3 CH3
(4) ① H2,林德拉催化剂 ② B2H6/NaOH,H2O2 (5) ① 制取 1-溴丙烷(H2,林德拉催化
剂;HBr,ROOH ) ② 制取丙炔钠(加 NaNH2) ③ CH3CH2CH2Br+CH3C≡Can
7、
(1)
CHO (2)
O
O
(3)
O
CN
(4)
CH2C CHCH2 n Cl
8、(1) CH2=CHCH=CH2+ CH≡CH (2) CH2=CHCH=CH2 + CH2=CHCH=CH2 (3) CH2CH=C(CH3)=CH2 + CH2=CHCN
(2) 用林德拉催化剂使乙炔氢化为乙烯.
13、(1) 1,2-加成快,因为 1,2-加成活化能低于 1,4-加成活化能.

有机化学选择题以及答案

有机化学选择题以及答案

有机化学选择题以及答案 Prepared on 22 November 2020有机化学各章习题及答案第一章绪论第一章:在下列化合物中,偶极矩最大的是(A)A.2C=≡CClD CH3CH=CHCH32.根据当代的观点,有机物应该是(D)A.来自动植物的化合物B.来自于自然界的化合物C.人工合成的化合物D.含碳的化合物年维勒()合成尿素时,他用的是(B)A.碳酸铵B.醋酸铵C.氰酸铵D.草酸铵4.有机物的结构特点之一就是多数有机物都以()A.配价键结合B.共价键结合C.离子键结合D.氢键结合5.根椐元素化合价,下列分子式正确的是()C下列共价键中极性最强的是()2下列溶剂中极性最强的是()C下列溶剂中最难溶解离子型化合物的是()4下列溶剂中最易溶解离子型化合物的是()A.庚烷B.石油醚C.水D.苯10.通常有机物分子中发生化学反应的主要结构部位是()A.键B.氢键C.所有碳原子D.官能团(功能基)第二章烷烃第二章:在烷烃的自由基取代反应中,不同类型的氢被取代活性最大的是()A.一级B.二级C.三级D.那个都不是2.氟、氯、溴三种不同的卤素在同种条件下,与某种烷烃发生自由基取代时,对不同氢选择性最高的是()A.氟B.氯C.溴D.3.在自由基反应中化学键发生()A.异裂B.均裂C.不断裂D.既不是异裂也不是均裂4.下列烷烃沸点最低的是()A.正己烷,3-二甲基戊烷甲基戊烷,3-二甲基丁烷5.在具有同碳原子数的烷烃构造异构体中,最稳定的是()的异构体()A.支链较多B.支链较少C.无支链6.引起烷烃构象异构的原因是()A.分子中的双键旋转受阻B.分子中的单双键共轭C.分子中有双键D.分子中的两个碳原子围绕C-C单键作相对旋转7.将下列化合物绕C-C键旋转时哪一个化合物需要克服的能垒最大()中最稳定的构象是()A.顺交叉式B.部分重叠式C.全重叠式D.反交叉式9.假定甲基自由基为平面构型时,其未成对电子处在什么轨道()下列游离基中相对最不稳定的是()A.(CH3)3C.=构象异构是属于()A.结构异构B.碳链异构C.互变异构D.立体异构12.下列烃的命名哪个是正确的()A、乙基丙烷甲基-3-乙基丁烷,2-二甲基-4-异丙基庚烷甲基-2-丁烯13.下列烃的命名哪个不符合系统命名法()A.2-甲基-3-乙基辛烷,4-二甲基-3-乙基己烷,3-二甲基-5-异丙基庚烷,3,5-三甲基-4-丙基庚烷14.按沸点由高到低的次序排列以下四种烷烃①庚烷②2,2-二甲基丁烷③己烷④戊烷()A.③>②>①>④B.①>③>②>④C.①>②>③>④D.①>②>③>④15.异己烷进行氯化,其一氯代物有几种()种种种种16.化合物的分子式为C5H12一元氯代产物只有一种,结构式是()A.C(CH3)C.(CH3)2CHCH2CH317.下列分子中,表示烷烃的是()C下列各组化合物中,属同系物的是()4和和14 C和和C7H1419.甲烷分子不是以碳原子为中心的平面结构,而是以碳原子为中心的正四面体结构,其原因之一是甲烷的平面结构式解释不了下列事实()不存在同分异构体不存在同分异构体C.CHCl3不存在同分异构体是非极性分子20.甲基丁烷和氯气发生取代反应时,能生成一氯化物异构体的数目是()种种种种21.实验室制取甲烷的正确方法是()A.醇与浓硫酸在170℃条件下反应B.电石直接与水反应C.无水醋酸钠与碱石灰混和物加热至高温D.醋酸钠与氢氧化钠混和物加热至高温第三章烯烃第三章:在烯烃与HX的亲电加成反应中,主要生成卤素连在含氢较()的碳上()A.好B.差C.不能确定2.烯烃双键碳上的烃基越多,其稳定性越()A.好B.差C.不能确定3.反应过程中出现碳正离子活性中间体,而且相互竟争的反应是()与与2 C与E14.碳正离子2C=CH-C+R2、3C+、=CHC+HR、+=CH2稳定性次序为()>b>c>>a>c>>b≈c>>b>a>d5.下列烯烃发生亲电加成反应最活泼的是()A.(CH3)2C==3 C==CHCl36.下列反应中间体的相对稳定性顺序由大到小为()>B>>C>>B>>C>A己烯、顺-3-己烯和反-3-己烯三者相对稳定性的次序是()A.反-3-己烯>顺-3-己烯>1-己烯己烯>顺-3-己烯>反-3-己烯C.顺-3-己烯>1-己烯>反-3-己烯8.在烯烃与HX的加成反应中,反应经两步而完成,生成()的一步是速度较慢的步骤()A.碳正离子B.碳负离子C.自由基9.分子式为C5H10的烯烃化合物,其异构体数为()个个个个10.在下列化合物中,最容易进行亲电加成反应的是()=CHCH==3 C==CHCl11.马尔科夫经验规律应用于()A.游离基的稳定性B.离子型反应C.不对称烯烃的亲电加成反应D.游离基的取代反应12.下列加成反应不遵循马尔科夫经验规律的是()A.丙烯与溴化氢反应甲基丙烯与浓硫酸反应甲基丙烯与次氯酸反应甲基丙烯在有过氧化物存在下与溴化氢反应13.若正己烷中有杂质1-己烯,用洗涤方法能除去该杂质的试剂是()A.水B.汽油C.溴水D.浓硫酸14.有一碳氢化合物I,其分子式为C6H12,能使溴水褪色,并溶于浓硫酸,I加氢生成正己烷,I用过量KMnO4氧化生成两种不同的羧酸,试推测I的结构()==CHCH2CH2CH3==CHCH=CH215.下列正碳离子中,最稳定的是()16.具有顺反异构体的物质是()17.分子式为C4H8的烯烃与稀、冷KMnO4溶液反应得到内消旋体的是()18.下列反应进行较快的是()19.下列化合物稳定性最大的是()第四章炔烃和二烯烃第四章:在含水丙酮中,p-CH3OC6H4CH2Cl的水解速度是C6H5CH2Cl的一万倍,原因是()A.甲氧基的-I效应B.甲氧基的+E效应C.甲氧基的+E效应大于-I效应D.甲氧基的空间效应2.下列化合物中氢原子最易离解的为()A.乙烯B.乙烷C.乙炔D.都不是3.二烯体1,3-丁二烯与下列亲二烯体化合物发生Diels-Alder反应时活性较大的是()A.乙烯B.丙烯醛C.丁烯醛D.丙烯4.下列化合物中酸性较强的为()A.乙烯B.乙醇C.乙炔5.在CH3CH=CHCH2CH3化合物的自由基取代反应中,()氢被溴取代的活性最大位位及3-位位位6.下列物质能与Ag(NH3)2+反应生成白色沉淀的是()A.乙醇B.乙烯丁炔丁炔7.下列物质能与Cu2Cl2的氨水溶液反应生成红色沉淀的是()A.乙醇B.乙烯丁炔丁炔8.以下反应过程中,不生成碳正离子中间体的反应是()1 C烯烃的亲电加成反应9.在sp3,sp2,sp杂化轨道中p轨道成分最多的是()杂化轨道()2 C鉴别环丙烷,丙烯与丙块需要的试剂是()的氨溶液;KMnO4溶液H2SO4;KMnO4溶液的CCl4溶液;KMnO4溶液的氨溶液11.结构式为CH3CHCICH=CHCH3的化合物其立体异构体数目是().2 C.戊烯-4-炔与1摩尔Br2反应时,预期的主要产物是(),3-二溴-1-戊-4-炔,2-二溴-1,4-戊二烯,5-二溴-2-戊炔,5-二溴-1,3-戊二烯13.某二烯烃和一分子溴加成结果生成2,5-二溴-3-己烯,该二烯烃经高锰酸钾氧化得到两分子乙酸和一分子草酸,该二烯烃的结构式是()=CHCH==CHCH=CHCH3=CHCH2CH==CHCH2CH2CH=CH214.下列化合物无对映体的是()15.下列炔烃中,在HgSO4-H2SO4的存在下发生水合反应,能得到醛的是()16.一化合物分子式为C5H8,该化合物可吸收两分子溴,不能与硝酸银的氨溶液作用,用过量的酸性高锰酸钾溶液作用,生成两分子二氧化碳和一分子丙酮酸推测该化合物的结构式()17.下面三种化合物与一分子HBr加成反应活性最大的是()第五章环烷烃第五章:环已烷的所有构象中最稳定的构象是()A.船式B.扭船式C.椅式.环丙烷、B.环丁烷、C.环己烷、D.环戊烷的稳定性顺序()>D>B>>B>C>>C>B>>A>B>C3.下列四种环己烷衍生物其分子内非键张力(Enb)从大到小顺序应该()>B>C>>C>D>>C>B>>A>B>C,3-二甲基环己烷不可能具有()A.构象异构B.构型异构C.几何异构D.旋光异构5.环烷烃的环上碳原子是以哪种轨道成键的()杂化轨道轨道轨道杂化轨道6.碳原子以sp2杂化轨道相连成环状,不能使高锰酸钾溶液褪色,也不与溴加成的一类化合物是()A.环烯烃B.环炔烃C.芳香烃D.脂环烃7.环烷烃的稳定性可以从它们的角张力来推断,下列环烷烃哪个稳定性最差()A.环丙烷B.环丁烷C.环己烷D.环庚烷8.单环烷烃的通式是下列哪一个()2C下列物质的化学活泼性顺序是①丙烯②环丙烷③环丁烷④丁烷()A.①>②>③>④B.②>①>③>④C.①>②>④>③D.①>②>③=④10.下列物质中,与异丁烯不属同分异构体的是()丁烯B.甲基环丙烷甲基-1-丁烯D.环丁烷11.CH2CH3CH3H H的正确名称是()甲基-3-乙基环戊烷B.顺-1-甲基-4-乙基环戊烷C.反-1-甲基-3-乙基戊烷D.顺-1-甲基-3-乙基环戊烷12.环己烷的椅式构象中,12个C-H键可区分为两组,每组分别用符号()表示()A.α与βB.σ与π与与S13.下列反应不能进行的是()14.下列化合物燃烧热最大的是()15.下列物质与环丙烷为同系物的是(),2-二甲基环己烷最稳定的构象是()17.下列1,2,3-三氯环己烷的三个异构体中,最稳定的异构体是()第六章对映异构第六章:下列物质中具有手性的为()。

有机化学(第三版马祥志主编)课后习题问题详解

有机化学(第三版马祥志主编)课后习题问题详解

第一章 绪论习题参考答案1. 某化合物的分子量为60,含碳40.1%、含氮6.7%、含氧53.2%,确定该化合物的分子式。

解:① 由各元素的百分含量,根据下列计算求得实验式1:2:133.3:7.6:34.3162.53:17.6:121.40== 该化合物实验式为:CH 2O② 由分子量计算出该化合物的分子式216121260=+⨯+该化合物的分子式应为实验式的2倍,即:C 2H 4O 22. 在C —H 、C —O 、O —H 、C —Br 、C —N 等共价键中,极性最强的是哪一个? 解:由表1-4可以查得上述共价键极性最强的是O —H 键。

3. 将共价键⑴ C —H ⑵ N —H ⑶ F —H ⑷ O —H 按极性由大到小的顺序进行排列。

解:根据电负性顺序F > O > N > C ,可推知共价键的极性顺序为: F —H > O —H > N —H > C —H4. 化合物CH 3Cl 、CH 4、CHBr 3、HCl 、CH 3OCH 3中,哪个是非极性分子?解:CH 4分子为高度对称的正四面体空间结构,4个C —H 的向量之和为零,因此是非极性分子。

5. 指出下列化合物所含官能团的名称和该化合物所属类型。

CH 3OH(2)碳碳三键,炔烃 羟基 ,酚(4)COOH酮基 ,酮 羧基 ,羧酸(6) CH 3CH 2CHCH 3OH (1) CH 3CH 2C CH(3) CH 3COCH 3(5) CH 3CH 2CHO醛基,醛羟基,醇(7) CH3CH2NH2氨基,胺6. 甲醚(CH3OCH3)分子中,两个O—C键的夹角为111.7°。

甲醚是否为极性分子?若是,用表示偶极矩的方向。

37. 什么叫诱导效应?什么叫共轭效应?各举一例说明之。

(研读教材第11~12页有关容)8. 有机化学中的离子型反应与无机化学中的离子反应有何区别?解:无机化学中的离子反应是指有离子参加的反应,反应物中必须有离子。

F.A.Carey-最全最完备的高等有机化学习题 详细解答与分析 完美版

F.A.Carey-最全最完备的高等有机化学习题 详细解答与分析 完美版

Chapter 1 Effect of Substituted in Organic molecule1. 试判断下列各对基团,那一个具有强的-I 效应(即强的吸电子诱导效应):(1) -COOH , -COO -(2) C HN OCH 3 , C H N N(CH 3)2CH 3+(3) C OCH 3 , C CH 2CH 3, (4) SO 2H ,SO 3H(5) OCH 3 , SCH 3 (6) C H C H CH 3 ,C C CH 3(7) N (CH 3)2 , P(CH 3)2 (8) Si(CH 3)3 ,Si(CH 3)2CH 3(9)N(CH 3)3+,NH 2 (10) CN ,CH 2NH 2 (11) SiCH 3 , Cl (12) C C CH 3 ,C H C H CH 3(13),(14)NO 2,NO 2(15) O 2SCH 3, O 2SBr2. 指出下列各对酸中哪一个酸性强(1) H 3NCH 2CH 2COOH , HOCH 2CH 2COOH (2) HC C COOH ,H 2C C H COOH(3) C 6H 5COCH 2COOH , C 6H 5CHOHCH 2COOH(4) C 4H 9CHCOOn,C C CH 3CH 3CH 3CH 3COOHOOC(5) COOH OH, COOH OH(6) BrCH 2CH 2COOH , CH 3CHBrCOOH(7)(H 3C)2CH 2CHCOOH,H 2CC HCH 2COOH(8) HC C COOH , SCOOH(9) CH 2(COOH)2 ,HOOCH CCOOCl(10) CH 3OCH 2CH 2COOH , CH 3SCH 2CH 2COOH (11) CH 3SCH 2COOH ,CH 3SO 2COOH(12)OHCCOOH,COOHCHO(13)OHC(CH 3)3(H 3C)3C,OH3)3CH 3(H 3C)3C(14) H 3COCOOH ,OCH 3COOH(15) C 6H 5CH 2SeH ,H 3CSeH3. 预料以下各对化合物,何者具有更强的酸性? (1) CH 3NO 2 ,(CH 3)2CHNO 2(2) CH 2(SO 2C 6H 5)2 ,CH 2(SOC 6H 5)2(3) H 3CCH(C 6H 5)2,(C 6H 5)2CHCH 2C 6H 5 (4) CH 3COCH 2COOCH 3 ,CH 3COCH 2CONH 2 (5) CH 3COCH 2COCH 2F ,CH 3COCHFCOCH 3(6)NOCH 3,NO H 3C(7)SO 2O 2S ,OO(8) NO 2CH 3CH 3H 3C ,NO 2CH 3H 3CCH 3(9)CH3,CH3(10) CH(C 6H 5)2,CH(C 6H 5)2(11) (CH)3Se , (CH 3)2O(12) ,4. 解释以下现象:(1). 杯烯 (Calcene) 的偶极距很大,μ= 5.6 D.(2). 吡咯 μ = 1.80 D ,吡啶 μ = 2.25 D ,且极性相反,如图:NN H5. 比较下列化合物的碱性的强弱:NN(CH 3)2N(C 2H 5)2NH 2N6. 9,10-二氢蒽-1-羧酸(A )和9,10-乙撑蒽-1-羧酸(B )的酸性取决于8-位上取代基X的性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立体化学原理
2.1 (1)用R 或S 标定每个寿星碳原子的构型。

①h
C H 3H
N H 2 ②H
H
Br
Br



HO
④H 2CH 2CH 3C
H 3P :
(2)命名

H 2CH 3C CH 3
CH 3
CO 2CH 3
C
H
3

2
2.2 写出下列化合物最稳定的构象式。

(1)HOCH 2CH 2F (2)苏式—2—(N,N —二甲氨基)—1,2—二苯乙醇 2.3 问答
(1)下列化合物何者为苏式,何者为赤式?
A :
H
OH
H 2COH
H Cl
CH 2O
B:
H
OH
H 2COH
Cl H
CH 2O
(2)化合物A:C H 3CHCH 3
B:
C
H 3CHCH 3
C C
是否可拆分为旋光对映体?
(3)
3
的名称(含R/S 构型)
2.4 由(R )—2—2丁醇分别转变为(R )—2—丁胺和(S )—2—丁胺?
2.5 1—甲基环戊烯用手性的有光学活性的硼氢化试剂(R 1R 2*BH )处理,然后进行氧化,得到一种有旋光活性的混合醇。

请写出这些醇的结构,在手性中心上标出构型(R/S ),简要说明为什么得到的混合醇油光学活性?
2.6 山梗烷啶(Ⅰ)是从印度烟叶中分离得到的一种化合物,已被用作商品戒烟剂,它没有旋光性,也不可能拆分,试分析其应具有何种立体结构?
OH N CH 2
CH
H 5C 6
OH CH 2
CH
C 6H 5
2.7卤素、碳及氢的放射性同位素14C 、3H 以及氢的非放射性同位素D ,经常用于反应历程的研究。

当一个含有D 的溴丁烷与放射性*Br 在一起加热时,则*Br 逐渐与样品结合。

与此同时,溴丁烷的旋光度逐渐减小,并且选关度减小的速度等于*Br 与样品结合的速度的二倍。

试对上述事实进行理论说明。

CH 3CH 2CH 2CHDBr+*Br →CH 3CH 2CH 2CHD*Br+Br
2.8 2,2,5,5—四甲基—3,3—己二醇能以外消旋体和内消旋体两种形式存在,其中一
种的IR 谱含有两个羟基的伸缩振动吸收,另一种却含有一种羟基的伸缩振动吸收,请解释这一现象。

答案:
2.1 (1)①S ①Ⅰ;S Ⅱ;R ③R; ④S
(2)①(SE,6E,10Z )—3—甲基—10,11—环氧—3,7,11—三甲基十三碳二烯酸甲酯 ②(2S,3S )—2—甲基—2—烯丙基—3—羟基环戊酮
2.2 (1)
邻位交叉式(形成氢键)
(2

2
和OH 间形成氢键NH 2
2.3 (1)A 为赤式,B 为苏式
(2)A 可拆分为旋光的队映体,因它为手性轴化合物。

(3)(2S,3R )—2,3—丁二醇 2.4
CH 3
2CH 3
H OH CH 32CH 3
H OTs
CH 32CH 3
N 3H
CH 32CH 3
NH 2H CH 32CH 3
H
H
CH 32CH 3
H N 3
CH 32CH 3
H
2(TsCl)
C
H 3SO 2Cl
NaN H /P t
NaN H 2/P t
(S )-2-丁胺
Cl 5(R )-2-丁醇
(R )-2-丁胺
2.5 取代环烯烃硼氢化氧化反应的特点是:顺式加成,反式产物。

CH 3
CH 3OH CH 3OH
CH 3OH
1)R 1R 2*BH 2)H 2O 2/OH-
存在一对对映体
**构型:R,R
构型:S,S
因硼氢化试剂具有手性,对烯烃平面加成的机会不均等,使对映体量不等,一种产物占优势,所以混合醇油光学活性。

2.6 从(Ⅰ)的构造式可以看出它含有手性碳原子,但根据提议(Ⅰ)不具有旋光性,且不能拆分,表明(Ⅰ)应具有内消旋体结构,分子内应有对称面,这要求(Ⅰ)在环上应为顺式二取代,并且两边侧链的手性碳原子应具有相反的手性,由此推出其结构如图:
C 6H 5
C 6H 5H
O
H H
2.7
Br 与溴丁烷发生S N 2反应,所以构型翻转,产物的旋光反向与原来的方向相反,每有一个分子的构型发生构型发生翻转,
便可以和另一个分支的旋光性相互抵消(外消旋体),所以旋光度减小的速率为*Br 结合的速率的两倍。

2.8
(Ⅰ)既有游离羟基的伸缩振动,又有分子内氢键缔合的伸缩振动。

t-Bu
H
O
O H
光学活性形式
内消旋形式


(Ⅱ)体积大的叔丁基彼此不能处于邻位交叉形式,而只能处于对对位交叉形式,量羟基不能形成分子内氢键,并表现为化学等价,因吃只能观察到一种羟基的伸缩振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