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的叙事视角分析

合集下载

新闻的叙事视角探索

新闻的叙事视角探索

新闻的叙事视角探索首先,新闻的叙事视角应该从客观的角度出发,尽可能真实地反映事实。

新闻报道的本质是把事实传递给受众,所以报道应该坚持客观、公正、真实的原则。

然而,现实中却很难做到完全客观和中立,因为新闻报道往往涉及到人的行为和态度,而这些行为和态度往往不是客观事实,而是加入了新闻工作者的主观意见和情感因素。

因此,新闻叙事视角需要在保持事实真实性的同时,尽可能减少主观因素的干扰,实现客观、公正的报道。

其次,新闻的叙事视角应该从多角度出发,呈现事件的多面性。

一个事件的发生往往是由多种因素引起的,不同的人或机构会有不同的角度去看待和评价这个事件。

因此,一个客观的新闻报道应该同步呈现各个角度的看法和评价,让读者能够全面了解这个事件的各个方面。

当然,这种多角度的呈现不应该只是机械的刻意平衡,也需要新闻工作者贴近实际,根据事件的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角度进行展示。

第三,新闻的叙事视角应该从受众的角度出发,注重信息的传递效果。

新闻报道不仅要传递事实信息,更要做到传播知识、引导舆论、激发思考。

因此,新闻叙事视角需要考虑受众的需求和自身接受能力,通过恰当的呈现方式和语言表达,实现信息的最大程度传递。

比方说,对于一场重大事件,新闻工作者可以采用一个具体的案例来展示,体现人物的生动性和感染力,加深读者的理解和关注;也可以从现实的历史和社会经验中引入信息,帮助读者更好的把握事件的涵义和意义。

最后,新闻的叙事视角应该注重主题的呈现和突出。

新闻报道往往面对的是一大堆信息碎片,如何从这些碎片中发掘并呈现出一个突出的主题,成为了一种挑战。

而主题的呈现需要新闻工作者具备一定的报道经验和敏锐的观察力,能够从事件的细节和背后的因果关系中发掘核心主题,准确传递给受众。

只有通过呈现出鲜明的主题和立场,新闻报道才能够真正引发受众的思考和共鸣。

总之,新闻的叙事视角是新闻报道成功的关键之一。

采用客观、多角度、受众导向的视角,注重主题的呈现和突出,才能够做到既真实又有说服力。

叙事视角知识:新闻视角——如何使用新闻形式讲述故事

叙事视角知识:新闻视角——如何使用新闻形式讲述故事

叙事视角知识:新闻视角——如何使用新闻形式讲述故事随着新闻传播技术和传媒市场的不断发展,新闻视角已然成为了我们讲述故事的一种常见方式。

新闻视角以其客观、简洁、清晰的特点,被广泛应用于多种场景,如文化传播、广告营销、政治宣传等。

然而,我们在使用新闻视角时,也需要遵循一些基本原则和技巧,以保证故事的效果和可信度。

一、新闻视角的基本原则新闻视角的基本原则是以事实为依据,并尽可能避免主观性的介入。

具体来说,我们需要遵循以下几个方面:1.准确性:新闻视角讲述的故事,必须基于真实的、准确的事实。

任何虚假的消息或者夸大其词的表述,都会削弱读者对新闻的信任感。

2.客观性:在讲述故事时,我们需要尽可能避免主观性的介入。

不论我们对某个事件有何种看法,都应该尽量保持客观,让读者自主思考。

3.均衡性:当面对争议性话题时,我们需要尽可能保持均衡。

有时候,可能需要采访多方的立场,以尽可能全面的呈现事实。

4.时效性:新闻视角的故事必须具备一定的时效性,以符合读者的兴趣和需求。

及时的新闻能够吸引更多的读者和受众。

二、新闻视角的基本技巧除了遵循基本原则外,我们在使用新闻视角时还需要掌握一些基本技巧,以保证故事的有效性和魅力:1.结构清晰:新闻视角的故事需要有清晰的结构,以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核心内容。

通常,我们可以将新闻视角的故事分成“引入段”、“实质段”和“结尾段”三个部分,以吸引读者、呈现事实和分析意义。

2.标题生动:新闻视角的故事需要有生动的、吸引人的标题,以增加读者的阅读兴趣。

一个生动的标题,能够在短时间内吸引读者的眼球。

3.语言简洁:在讲述故事时,我们需要尽可能简洁易懂,以提高读者的阅读体验。

避免使用复杂的词汇和长句,让故事更容易理解。

4.画面感强:新闻视角的故事需要有强烈的画面感,以帮助读者更好地感受事件的现场气氛和人物情感。

优秀的新闻视角的故事,能够将读者带入故事中。

5.有料有深度:新闻视角的故事需要有深度,尽可能呈现事件背后的原因和意义。

新闻的叙事视角探析

新闻的叙事视角探析

2015年第9期因为社会传媒的不断发展,传媒界的新闻理念和新闻视角以及新闻叙事方式都在随之发生着新的变化。

新闻传媒以及作为记者或是编辑的从业者们的新闻视角也在发生着变化。

众所周知,因为新闻是基于事实的报道,所以新闻的内容必须是真实的,这正符合叙事的定义。

正如新闻人穆青所说:“新闻是一种叙事文。

”虽然新闻也是叙事文,但作为一种通讯文体,新闻还有自己的独特性,由于新闻的特性是必须通过描述事件过程来揭示事情的真相,它的叙事结构、叙事方式等都区别于传统的叙事,因此新闻的叙事视角也不同于传统叙事视角。

一、新闻的叙事性特点“叙事又称为文学的叙事,就是用话语来描述生活的过程,叙事的对象是社会的人或社会的事。

叙事的内容是社会生活的过程,即人的社会行为及其结果,叙事性作品则是直接的传达客观的事件。

”①但是由于对事件发生过程描述的把握程度不一,因而描述结果显示的真实性就不一样。

因此文学性的叙述和新闻叙述大有相似之处,只不过文学性的叙述加入了主观思想建构了一个虚构的空间,而新闻叙述必须是客观真实,当下发生之事。

叙事以它的生动性和可读性使得新闻更容易满足读者的心理需求。

“新闻所具有的叙事性就是运用文学性的写作描写手法,将新闻的事实以叙述叙事的文学性写作方式展现给读者,赋予新闻报道一定的美感效应的新闻表现形式。

”②新闻叙事的本质是新闻信息的传递,新闻的真实性、显著性、接近性等特点使得新闻报道必须要将新闻事实当做一个叙事叙述出来。

“新闻的叙事性,既是新闻报道的文本显示的一种特点又是新闻报道的一种存在状态和一种新闻传播的态度,新闻所具有的叙事性是新闻媒介为了跟随社会发展得以生存和改革需要而对自身的进行的一种调整。

”③如对8·12天津爆炸事件的报道,除了对爆炸事件的时间、地点、伤亡情况、爆炸发生的过程以及结果的叙述,还增添了爆炸的细节描绘、爆炸场景的再现以及爆炸背景的交代。

使其更加通俗化和平民化,满足了新闻受众的心理需求。

新闻的叙事视角探索

新闻的叙事视角探索

2020.04随着时代的变迁,新闻写作的要求发生了很大变化,叙事视角在新闻编辑工作中的地位也越来越高。

为了更好地编辑新闻,让新闻事件更加引人注目,新闻编辑需要紧扣新闻写作的叙事特点。

新闻除了是一种叙事文体,还是一种传播文体,新闻也有其独特的一面,其主要是报道社会上真实发生的、与大众相关的事件,新闻的特性就是揭示事情的真相,而这必须通过描述事件发生的过程来完成。

因此,在叙事学视角下创新新闻写作非常重要,能够促进我国新闻行业的快速发展。

有一句话这样说:我们生活的现实处处都是新闻。

这句话无论是在以前还是现在都一样受用,这是一个永远都不变的道理。

如今新闻资讯层出不穷,这就要求新闻工作者要有高度的新闻敏锐度,把握住第一手信息。

新闻工作小组应该各司其职,有的去发现新闻,有的去搜集素材,让制作的新闻能够满足受众不断变化的需求。

当然最重要的是写新闻的人,整合多方信息,核实素材的准确性,抓住新闻重点,讲述好事件发生的经过,把新闻的叙事性过程以最通俗易懂的方式呈现受众。

一、新闻叙事性的概念新闻是对新进发生的真实事件的报道。

这要求新闻要有很强的时效性,所以呈现出来的新闻内容肯定是越新越好。

而叙事是存在已久的文学体裁,有着永恒的生命力。

叙事的过程通俗来讲就是把发生的事情以讲故事的形式告知他人的过程。

这就要求叙事语言必须精炼,句句要落实到点子上,不能泛泛而谈,受众无法掌握重点。

一定程度上讲,古代的史学家同今天的新闻从业者是一脉相承的,史学家的工作就是记载当时发生的真实事件,跟现在的记者报道工作性质是一样的,不同之处在于古代的传播范围小、传播工具没有现代那么发达。

而现在是新媒体快速发展的年代,信息可以飞快传达给受众。

在新闻的叙述方式中,叙事体因其可读性强的特点深受人们的喜爱。

新闻是信息的集合体,时间、地点、人物、具体发生什么事情、原因、结果,这些信息统统要呈现出来。

新闻强调客观性,传播的是实时变动的真实事件,要求体现新闻价值。

新闻的叙事视角探索

新闻的叙事视角探索

新闻的叙事视角探索新闻是一种主要传播信息的媒介,它以客观、准确、及时的报道,为公众提供最新的社会信息和事件,极大促进了社会的发展和进步。

而新闻叙事视角则是新闻报道的重要方面,不同的叙事视角可以呈现出不同的效果,对读者的阅读体验和理解有重要影响。

新闻的叙事视角有很多种,比如事件叙事视角、人物叙事视角、问题叙事视角、趋势叙事视角等等,每种叙事视角都可以从不同的角度来报道同一件事情,呈现出不同的报道效果。

事件叙事视角是新闻报道中最基本的叙事方式,它包括了什么、何时、何地、如何、为什么等方面的叙述,可以全面客观地呈现事情的来龙去脉,详细地介绍事件的发展过程。

因为事件叙事视角通常按照时间顺序进行叙述,因此能够帮助读者快速了解事件的发展轨迹,掌握事件的全貌。

人物叙事视角则是从人的角度出发,通过介绍或采访相关的人物,呈现事件所涉及到的人物的性格、动机、行为等方面,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事件的内在原因和动因。

人物叙事视角的报道通常采用生动有趣的描写和具有情感色彩的语言表达,能够引起读者的共鸣和关注。

问题叙事视角主要是从社会问题的角度出发,介绍事件背后隐藏着的问题或矛盾,并探寻解决问题的可能性和问题根源的深层次原因。

这种报道方式侧重于分析、评论和解读事件,对于公众理解和认识事件的本质非常有帮助。

趋势叙事视角则是从大局的角度出发,介绍事件对于行业发展趋势、社会变革趋势和技术进步趋势等方面的影响和示范作用。

通过这种方式可以帮助读者理解更广阔的社会背景和发展方向,并展示事件的历史意义和未来价值。

综上所述,新闻叙事视角的多样性,实现了新闻报道的多重功能,不仅可以呈现具体事件的事实,也可以深入挖掘事件的原因和内在含义,并为读者提供更广泛、更深刻的社会洞察。

不同的叙事视角之间相互交织,互为补充,让新闻报道更加丰富多彩,展现出更为真实、深入的报道效果。

新闻的叙事视角探索

新闻的叙事视角探索

新闻的叙事视角探索新闻是人们获取信息、了解世界的重要来源,也是社会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而新闻的叙事视角则是新闻报道中的重要元素,它决定了新闻报道的角度、立场和观点,直接影响着读者对事件的理解和认知。

本文将从叙事视角的角度探讨新闻报道的挑战和可能的改进,并分析其对社会的影响。

一、叙事视角的概念和作用叙事视角是指新闻报道中呈现事件和现象的立场和观点,即报道者对事件所采取的角度和态度。

在新闻报道中,叙事视角直接影响着报道的客观性和真实性,决定了报道的内容、重点和表达方式,对读者产生深远的影响。

新闻报道的叙事视角是报道者对事件的主观理解和表达,也是新闻报道的核心。

二、新闻报道中的叙事视角新闻报道中的叙事视角多种多样,主要包括客观叙事视角、主观叙事视角和多元叙事视角。

客观叙事视角是新闻报道的基本要求,它要求报道者从客观事实出发,客观呈现事件的发展和结果。

客观叙事视角重视事实的真实性和客观性,强调报道的客观性和中立性,避免主观色彩的介入。

主观叙事视角则是报道者的主观见解和态度,强调报道者对事件的个人理解和评价,从而呈现出报道者的主观立场和观点。

多元叙事视角则是报道者多方面、全面呈现事件的发展和结果,强调多种角度的呈现和解读,避免单一视角的片面性和偏颇。

叙事视角的挑战也直接影响着新闻报道的质量和社会的认知。

在实际报道中,由于叙事视角的存在,很多新闻报道存在着片面性和偏颇,往往不能准确客观地呈现事件的发展和结果,从而影响着读者对事件的理解和认知。

叙事视角的挑战不仅是新闻报道的难点,也是新闻报道的短板,需要以改进。

新闻的叙事视角探索

新闻的叙事视角探索

新闻的叙事视角探索新闻是社会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通过报道事件和事实,传递信息给公众。

不同的新闻媒体在报道同一件事件时可能呈现出不同的叙事视角,这种视角差异可能导致公众对事件的理解产生偏差。

本文将探讨新闻的叙事视角,分析其对公众理解事件的影响,并就如何理解和应对不同的叙事视角提出一些建议。

我们需要明确什么是叙事视角。

简单来说,叙事视角是从不同的角度和立场来呈现同一事件的报道方式。

不同的媒体、记者、编辑和评论者会根据自身的立场和观点来选择角度,突出或隐藏某些方面的事件。

这种选择和加工过程可能导致报道的内容和效果产生巨大差异。

新闻的叙事视角可能受多种因素影响。

首先是媒体所处的社会、政治、文化环境。

不同国家、地区的新闻媒体受到不同程度的政治控制和舆论压力,这必然会影响它们的叙事视角。

其次是新闻从业者个体的意识形态和利益诉求。

记者、编辑、评论者等人员在报道新闻时会受到自身的观点、信仰和利益的影响,这也会影响他们的叙事角度。

最后是受众期望和市场需求。

新闻行业是市场化的产业,受众的需求和期望也会影响新闻报道的叙事视角。

针对不同的叙事视角,我们有必要做到理性对待,客观分析。

我们需要多方获取新闻信息,尝试从不同的媒体和角度获取信息,形成一个相对全面的认知。

我们需要学会对新闻进行批判性思考,不盲目接受某种叙事视角的报道,而是要审慎思考和分析,理性判断。

我们需要关注多元声音,尊重不同的意见和观点,充分听取不同的声音,做出自己的判断。

只有如此,我们才能更好地理解事件,做出正确的决策。

在新闻叙事视角的探索中,媒体从业者也需要有所作为。

媒体从业者应该提高自身的专业水平,做到客观、公正、真实地报道事件。

他们需要加强自身的责任感,不以市场需求和政治压力为借口,做到对事件的报道不偏不倚。

他们需要更多地关注公众对新闻报道的反馈,积极改进和完善报道的叙事方式,让公众更好地理解事件。

时政新闻的叙事聚焦分析

时政新闻的叙事聚焦分析

时政新闻的叙事聚焦分析时政新闻是指关于国家、地区或全球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重要事件或新闻报道。

随着时代的发展,人们对时政新闻不断关注和追求,时政新闻的叙事聚焦分析也日益重要。

本文将从什么是叙事聚焦、时政新闻为何需要叙事聚焦、叙事聚焦的实践效果等方面进行探讨和分析。

一、什么是叙事聚焦叙事聚焦是指通过对某个事物的描述、分析来体现其核心或中心思想的关注点。

在时政新闻中,用叙事聚焦的方式来呈现一则新闻,可以将关注点一步步地带给读者,最终达到对新闻内容的准确、深入地理解和把握。

叙事聚焦分析可以分为主题叙事聚焦和人物叙事聚焦。

主题叙事聚焦是指将时政新闻中的核心议题进行关注和深入分析,将其凝练成为主题,从而得出新闻的核心思想。

人物叙事聚焦是在保持针对性的前提下,将时政新闻的人物及其故事情节进行深入挖掘,并通过人物的行为、语言等多方面表现,呈现出其思想、情感和行动等方面的特质,从而使读者在较短的时间段内获得较为深刻的印象。

二、时政新闻为何需要叙事聚焦时政新闻向读者传递的是大量的信息内容,但随之而来的问题是大众关注能力的差异,很多读者对于时政新闻只是粗略地进行浏览,对其核心思想的准确把握存在很大的难度。

因此,就需要将这些不同的议题信息通过叙事聚焦的方式呈现给大众。

首先,叙事聚焦有助于读者更好地理解时政新闻的真正意义。

时政新闻的信息量非常大,其深层思想需要通过叙事聚焦的方式来进行突出和强调。

叙事聚焦能够抓住读者眼球,使其能够更好地理解新闻内部的信息含义,提高其对时政新闻的关注度和理解力。

其次,叙事聚焦能够强化新闻事件中的关键信息。

在时政新闻中,一些关键信息可能会被淹没、掩盖或者被忽视,采用叙事聚焦的方式可以将这些关键信息准确地表达,帮助读者将其更好地记忆和理解。

在人物叙事聚焦上,通过故事情节的描述,读者可以从中拓展出人物的性格、人生历程等,深刻理解新闻内容及人物情感。

最后,叙事聚焦有利于提升新闻报道的可读性和影响力。

新闻叙事视角研究综述

新闻叙事视角研究综述

新闻叙事视角研究综述引言:新闻作为一种重要的传媒形式,承载着信息传递、问题披露、意见表达等多种功能。

而新闻的叙事视角则是指在新闻报道中,记者和传媒机构所采用的叙事方式和叙事角度。

本文旨在对新闻叙事视角的研究进行综述,探究其重要性及其对社会、传媒和公众舆论的影响。

一、新闻叙事视角的定义及分类新闻叙事视角是指在新闻报道中,记者呈现新闻事件、问题或主题时所采用的叙事方式和叙事角度。

该角度可以是客观中立的,也可以是主观有偏见的。

根据新闻叙事视角的具体内容和目的,可以将其分为以下几个不同的类别:1.客观叙述视角:即记者对新闻事件进行客观中立的描写和呈现,只提供事实、数据和证据,不附加个人观点和评价。

2.评论性视角:记者对新闻事件进行个人观点和评价,以引导公众对事件进行理解和判断。

评论性视角有助于更深入地理解新闻事件的背后原因和影响。

3.批判视角:记者用批判性的眼光对新闻事件进行报道,揭示其中的问题、矛盾和不公正现象,以促进社会和进步。

4.人物化视角:通过对相关人物的采访和报道,呈现新闻事件的个人故事和人性化细节,使读者更容易与事件产生情感共鸣。

二、新闻叙事视角的重要性1.价值观传递:新闻叙事视角通过记者对事件的选择、呈现和评论,传递的是他们的价值观和立场。

这有助于引导公众对事件的看法和理解。

2.舆论引导:新闻叙事视角对公众舆论的引导和塑造具有重要作用。

不同的叙事视角可能导致不同的舆论倾向和反应。

3.社会变革:一些新闻报道所采用的批判性视角可以揭示社会问题,促进社会变革和进步。

三、新闻叙事视角的研究进展1.新闻叙事视角与媒体偏见:研究发现在新闻报道中,记者和媒体机构往往存在一定的主观偏见。

新闻叙事视角的选择和呈现可能受到记者和媒体机构的政治立场、经济利益和社会背景等因素的影响。

2.新闻叙事视角与舆论引导:研究发现新闻报道中的叙事视角对公众舆论的引导和塑造有重要影响。

不同的叙事视角可能引发不同的社会反应和舆论倾向。

新闻评析角度

新闻评析角度

新闻评析角度1、真实性分析评价一篇新闻报道,内容是否真实是首先需要考虑的.真实是新闻的生命,是新闻报道的根本要求。

2、新闻价值分析迅速而准确地判断某一事实的政治意义及时判断某一事实是否会引起读者的广泛兴趣及时判断某一事实是否新鲜,是否会对全局产生积极的影响及时判断同一新闻事件中的许多事实的重要性大小善于从复杂的事实中看出事物发展变化的趋势,增强采访写作的计划性和新闻报道的预见性.3、主题分析新闻主题是新闻作品的中心思想,是记者认识和提炼新闻事实的思想结晶,是新闻作品内容所具有的新闻价值和宣传价值的体现。

主题是否符合新闻事实,事实是否构成记者所定主题的依据。

主题是否具有社会意义、针对性主题是否鲜明、深刻、集中4、报道角度新闻角度(视角):新闻记者发现、挖掘和表现新闻事实时的着眼点和侧重点。

如何评析:是否揭示事物本质或能说明问题,思想性的体现是否对某一方面工作具有影响或指导意义是否适合受众心理5、表达方法分析(1)叙述是消息写作使用的主要表达方法,包括顺叙、倒叙、插叙。

准确恰当、清楚明白、有条不紊。

(2)描写——着眼于“样子";以事实为基础,不能凭空想象。

分为人物、场景和细节描写。

是新闻素描、现场目击这类消息体裁的主要使用手法.(3)说明:常用来对新闻报道中的新闻事实有关背景资料进行介绍和解释,便于读者理解新闻内容.一般穿插在报道过程中。

(4)对比把相反或相对的新闻事件或同一事件的两个方面放在一起加以比较,或相映衬,明确是非,表达主题思想。

运用时应该恰当、鲜明、典型、有力。

(5)设置悬念:做扣子、关子.在新闻作品中,由于所报道的新闻事实较为曲折或具有一定戏剧性,作者为增加可读性,趣味性,在作品中能够设置悬念,引起受众兴趣,然后再解释、解除悬念。

悬念要与事实相关,做到简而精。

6、语言分析新闻语言是表达新闻事实的手段,传播新闻信息的载体,新闻报道要锤炼语言,准确地阐述事实,体现较高的美学价值。

不同角度的新闻报道案例

不同角度的新闻报道案例

不同角度的新闻报道案例
1. 政治角度,假设有一起抗议活动,支持者可能会在新闻报道
中强调活动的合法性和民主性,而反对者可能会强调活动的破坏性
和违法性。

政府支持者的报道可能会强调政府的理性应对和维护社
会秩序的努力,而反对派媒体可能会强调政府的镇压和侵犯人权行为。

2. 社会角度,对于同一起事件,社会精英媒体可能会关注事件
对社会的长远影响,强调社会价值观和道德标准,而大众媒体可能
更关注事件的新奇性和娱乐性,强调事件对个人生活的影响。

3. 地域角度,在不同地区,对同一事件的报道也会有所不同。

比如,一桩地方性事件在当地媒体上可能会被大幅报道,而在其他
地区的媒体上可能只是一个小角标。

同时,地方媒体可能更倾向于
报道对当地居民的影响,而全国性媒体可能更关注事件对整个国家
的影响。

4. 专业角度,不同专业领域的媒体也会从各自的角度报道事件。

比如,科技媒体可能会关注事件的技术细节和对科技发展的影响,
经济媒体可能会关注事件对市场的影响,而环保媒体可能会关注事
件对环境的影响。

总之,新闻报道的多样性是新闻报道的一大特点,不同角度的报道可以让读者更全面地了解事件的各个方面。

然而,读者也需要具备辨别信息的能力,从多个角度去了解事件,形成自己的判断。

新闻的叙事视角探索

新闻的叙事视角探索

新闻的叙事视角探索
在新闻报道中,叙事视角是决定读者对事件理解的一个关键因素。

一篇好的新闻报道不仅要全面、准确地呈现事件的各个方面,同时还要考虑读者的背景、观点等因素,选择合适的叙事视角来进行报道。

第一种视角是客观视角,即以事实为基础,尽量避免加入个人情感和价值判断,让读者自己进行理性判断。

这种视角在新闻报道中非常常见,尤其在大规模事件的报道中。

例如,在报道一起恐怖袭击事件时,新闻媒体通常以客观冷静的口吻,描述袭击的时间、地点、人数等基本信息,并会引用相关当局的声明和证词。

这种叙事视角的优点是能够尽量避免人为干扰,让读者自行判断,缺点则是可能会让报道显得过于苍白乏味,缺少读者情感共鸣。

第二种视角则是主观视角,即从个人的情感、态度、立场等角度出发,对事件进行评价和解读。

这种叙事视角的优点是能够让读者更加真切地感受到作者的情感和态度,有助于增加读者对事件的关注程度和共鸣。

然而,这种视角也容易引发争议和分歧,因为不同的人可能有不同的情感和态度。

第三种视角则是第三人称叙述,即采用旁观者的视角,对事件进行观察和描述,同时尽量避免受个人情感和立场的影响。

这种视角的优点是能够保持客观性和中立性,减少受到主观情感的影响。

缺点则是可能会显得较为冷漠和缺乏共鸣。

在选择叙事视角时,新闻媒体需要根据事件的性质、背景和读者的特点等多种因素进行综合考虑,并加以平衡。

遵循客观、公正、准确的原则,保障读者的知情权和表达权,才能让新闻报道真正起到传递信息、引导舆论的作用。

电视新闻里的叙事——小视角折射大主题

电视新闻里的叙事——小视角折射大主题

2020·9(下)99科技新闻传播作者简介:孙国光,四平广播电视台,研究方向为新闻采访、电视新闻。

电视新闻里的叙事——小视角折射大主题孙国光摘 要 电视新闻要从小处着手,大处着眼。

“小处着手”就是新闻创作的切口要小,切口要小也就是切入点要小;“大处着眼”就是新闻所反映的时代主题要大,要反映时代的主旋律。

总之,小视角是电视新闻精准和鲜活的先决条件。

视角越微观,摄像机镜头下的新闻事件就越接地气。

关键词 小视角;准确;鲜活;大主题中图分类号 G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6708(2020)267-0099-02从传播效果来看,符号的全觉化有利于文化传播的扩散与影响,对此,美国传播学者莱文森认为,声觉传播作为优势传播渠道,推动了个体间的交际与人际关系发展。

相比于文字,电视新闻的视听语言更有利于叙事,电视新闻集萃了视听全觉符号,看起来更像是一种声觉意义上的传播。

在声觉传播中,传播过程中的叙事技巧对于建构情境、提升场景的再现,是一种重要手段。

那么,什么样的叙事才是有利于场景建构的呢?在《后汉书》中第五十六章《陈王列传》中载有:“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的故事:讲述的是东汉时期,陈蕃和薛勤关于“扫一屋”和“扫天下”的故事,这则故事告诉人们:做大事要从小事做起,小事做好了才能成就大事业。

做人做事是这个道理,写新闻也不例外。

小新闻同样能折射出大主题。

人们常说:一滴水能折射出太阳的光辉。

电视新闻要从小处着手,大处着眼。

“从小处着手”就是新闻创作的切口要小,切口要小也就是切入点要小;“大处着眼”就是新闻所反映的时代主题要大,要反映时代的主旋律。

说到这里我就想起了2009年笔者采写的一篇《沧桑巨变看双辽》的电视长消息,主要反映改革开放30年来双辽市城市、乡村所发生的奇迹般的变化,今天读起来仍感觉有新意。

中国改革开放30的巨大变化,体现在方方面面,主题之大确实不好把握。

怎样才能把双辽市改革开放30年所取得的辉煌成就反映出来,从哪里入手,报道点啥,主要内容是什么?——这些问题在记者脑海当中不断掀起波澜。

新闻的叙事视角探索

新闻的叙事视角探索

新闻的叙事视角探索新闻是当今社会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它承载着时事信息,传递着社会动向,影响着公众的认知和态度。

新闻的叙事视角却常常被忽略,导致信息的传递不够全面和客观。

本文将从叙事视角入手,探索新闻报道中的问题和改进之道。

我们需要了解什么是叙事视角。

叙事视角是指新闻报道所采用的叙述方式和角度。

在新闻报道中,不同的叙事视角能够呈现出不同的信息,影响读者对事件的理解和认知。

由于新闻报道的主观性和局限性,叙事视角往往受到一定的束缚,导致报道不够客观和全面。

新闻报道中常见的叙事视角包括审视者视角、参与者视角和旁观者视角。

审视者视角是指新闻报道者根据自身的立场和观点对事件进行分析和评判。

参与者视角是指新闻报道者通过采访和调查为读者呈现事件的多维度,使读者能够更好地理解事件的内在含义。

旁观者视角则是在报道事件时保持客观中立的立场,尽可能地展现事件的真相。

在现实生活中,很多新闻报道往往受到政治、经济和社会因素的影响,导致报道的叙事视角不够客观和公正。

有些新闻报道者会根据自身的主观立场对事件进行评判和解读,使报道呈现出明显的倾向性;有些新闻报道者为了吸引读者和增加点击率,会夸大事件的影响和意义,使报道脱离了事实的本质;有些新闻报道者则因为局限于自身的知识和经验,无法全面展现事件的多维度,导致报道缺乏深度和广度。

要改善新闻报道的叙事视角,我们需要采取一系列措施。

新闻报道者应该尽可能客观和中立地对待事件,不受政治、经济和社会因素的影响;新闻报道者应该尽可能多地采取参与者视角,展现事件的多维度,使读者能够更好地理解事件的内在含义;新闻报道者应该加强对事件的调查和采访,确保报道的深度和广度;新闻报道者应该加强对叙事视角的探索和思考,以实现新闻报道的公正和客观。

浅析人民日报新闻叙述视角

浅析人民日报新闻叙述视角

浅析《人民日报》新闻叙述视角的变迁新闻学院10级黄怡楹摘要《人民日报》作为中国共产党的党报自从创刊以来到现在都在中国新闻领域中处于不可替代的关键位置,作为中国政府的喉舌,该报中的文章对中国社会影响重大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中国历史进程,社论更是被称为中国政治的风向标。

社会的变化影响新闻写作方式的变迁,而新闻的叙述视角往往是新闻写作方式变迁的风向标,它从侧面反映新闻写作方式的变化和特点。

本文通过对《人民日报》不同时期的代表文本写作叙述视角的分析,总结阐释中国报业新闻叙述视角的变迁规律,并从中发掘变化背后的社会历史背景,分析产生变化的原因,最后对新闻写作方式未来变化方向做出展望。

关键词:人民日报新闻写作方式叙述视角。

目录摘要关键词正文1简述新闻叙述视角1.1什么是新闻叙述视角1.2新闻叙述视角的几种分类分类2 从《人民日报》看新闻叙述视角变迁2.1 《人民日报》简介2.2 不同时期的新闻视角3总结:客观视角是新闻叙事视角的趋势参考文献正文1.1什么是新闻叙述视角叙述视角也称叙述聚集,是叙述语言中对故事内容进行观察和讲述的特定角度。

同样的事件从不同的角度看去就可能呈现出不同的面貌,在不同的人看来也会有不同的意义。

新闻其本质也是特殊的语言与文本,所以我们可以把新闻叙述视角概括为:新闻的叙述视角就是新闻语言对内容进行观察和讲述的特定角度。

1.2新闻叙述视角的几种分类对叙述视角研究得比较精细的,是结构主义的批评家们。

他们对叙述视角的形式进行了多方面的研究。

法国的兹韦坦·托多洛夫把叙述视角分为三种形态:全知视角,内视角和外视角。

但新闻作为特殊的语言尤其是新闻的文本相比较普通的文本有其一定的特殊性,普通语言视角的划分对新闻叙述视角来说难免过于宽泛缺乏科学性和合理性同时也不利于研究的方便,所以我们在此参照复旦大学新闻学黎明洁教授的划分方式,按照她的观点将新闻叙述视角划分为以下几种方式:1.全知全能视角该视角类似与托多洛夫的全知视角,“叙述者>人物”这一公式是对这一视角的型象概括。

试论电视新闻的叙事时间与叙述视角

试论电视新闻的叙事时间与叙述视角

试论电视新闻的叙事时间与叙述视角随着现代社会媒体事业的发展进步,电视新闻行业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

本文主要对电视新闻的叙事时间和叙述视角进行分析研究,希望通过本文的阐述可以让人们对电视新闻行业有一个清楚的认知。

标签:电视新闻;叙事时间;叙述视角一、叙事时间分析对于叙事理论来说,其相关的理论认为任何一个叙事的文本,都是可以区分出叙事时间和故事时间这两种的时间顺序,这两者可能是一致的,也可能是不一致的。

对于叙事时间来说,其实就是对照事件或者是时间段在叙述话语中的排列顺序和这些事件或者是时间段在故事中的持续时间。

我们可以将叙事顺序分为是顺叙、倒叙和预叙几种。

在很多电视新闻中大多数都是使用倒叙的方式,例如在一些电视新闻中,一些领导干部在节日前都看望和慰问一些知识分子、下岗工人以及农民等相关的报道,电视新闻在报道这些的时候,首先是按照领导进门、慰问、离去的逻辑顺序自然组接,相关的解说词也需要按照领导看望的顺序进行书写,甚至在解说词的文本中,我们还可以使用首先、随后、接着以及最后等一些时间上的过渡词语,这样就使得新闻的叙事时间和故事时间是一致的。

但是就目前新闻行业的发展来说,由于在电视新闻中往往是存在着明显的时间倒错的现象,出现这种现象主要是由于在电视新闻中使用倒叙的现象,例如是对一些预测天气以及交通等方面时间的报道,由于其主要是在相关事件发生之前就已经进行了相关报道,这样就使得叙事的时间远远地早于事故时间,其实这就是预叙,但是就叙事顺序,对于电视新闻来说,由于倒叙在其中的应用是普遍的,所以对这方面的研究也是最有价值,所以本文对电视新闻叙事时间阐述的过程中主要是以倒叙为主进行分析研究。

在叙事学理论中,由于其主要是将倒叙根据相关的时间跨度将其分为外倒叙、内倒叙和混合倒叙,我们还可以根据其幅度将倒叙分为是部分倒叙和完整倒叙。

我们对电视新闻报道进行分析就会发现,在电视新闻报道中使用作为普遍的为外倒叙和部分倒叙。

我们所说的外倒叙其实主要是指倒叙事件的时间跨度与幅度都在第一叙事时间之外;而我们所说的部分倒叙则主要是指倒叙的事件仅仅只是新闻报道事件中的一个片断,在时间上其实并不是与第一叙事时间联系在一起。

新闻的叙事视角探索

新闻的叙事视角探索

新闻的叙事视角探索新闻的叙事视角可以从多个方面进行探索和分析。

新闻报道的视角可以是客观的,即以中立、客观的态度和角度来报道事件。

这种视角强调事实和真实性,追求客观性和客观报道的原则。

由于新闻报道是由人来完成的,象征着记者和编辑的主观选择和判断。

即使在追求客观性的也难免受到个人观点和主观倾向的影响。

新闻的叙事视角也可以是主观的,即强调记者个人的观点和态度。

在这种视角下,记者可以有意识地选择特定的事件、特定的人物、特定的观点来进行报道,以达到自己的目的。

这种视角在一些专栏和评论类的新闻报道中比较常见,记者通过自己的独特视角和观点,来引导读者对事件的思考和判断。

新闻的叙事视角也可以是社会主义的,即强调权力和阶级的关系。

在这种视角下,记者会关注社会现象背后的权力关系和阶级矛盾,通过深入调查和报道,揭示出事件的根源和动机。

这种视角在揭露社会不公正和追求公平正义的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对于推动社会进步和改善社会状况具有积极意义。

新闻的叙事视角还可以是民众的,即强调普通民众的主体性和参与性。

在这种视角下,记者会深入社区和基层,与普通民众发生互动,听取他们的声音和意见,并将其呈现给公众。

这种视角可以弥补传统新闻报道的局限性,增加新闻报道的多样性和真实性。

新闻的叙事视角是新闻报道中一种重要的表达方式,它通过选择和组织事件的发展过程,呈现给读者一种特定的观点或视角。

这种叙事视角可以是客观的、主观的、社会主义的或民众的,每种视角都有其独特的价值和作用。

在新闻报道中,记者和编辑应当充分考虑社会背景和读者需求,灵活运用不同的叙事视角,以传递丰富、准确、多样的信息,引导公众正确理解和评价事件。

新闻的叙事视角探索

新闻的叙事视角探索

新闻的叙事视角探索新闻的叙事视角可以通过选择、排序和解读事实来产生。

新闻媒体通常从众多事件中选择一部分报道,这往往会导致某些事件被忽视或被放大。

在选择报道事件时,新闻媒体应该考虑事件的重要性、影响力和代表性,以维护公众利益和满足大众对信息的需求。

新闻媒体也需要注意报道事件的时效性,确保信息的及时传递。

新闻的叙事视角在排序上也起到重要的作用。

新闻媒体可以通过调整事件的顺序来给观众传递特定的信息和观点。

在报道一系列事件时,新闻媒体可以按照时间顺序、地域顺序或重要性顺序来安排报道的顺序。

这种排序方式可以帮助观众更好地理解事件的发生过程和演变趋势,从而得出自己的判断和看法。

新闻的叙事视角还需要通过解读事件来向观众传递信息和意义。

解读事件时,新闻媒体可以从多个角度切入,如经济、政治、社会、文化等,以便于观众全面理解事件所涉及的方面。

在解读事件时,新闻媒体应该做到客观、公正、中立,避免片面或过度解读。

除了上述三个方面,新闻的叙事视角还可以通过选取报道的主体、采访的对象和报道手法来展现。

新闻媒体可以选择不同的主体来报道同一事件,如政府、民众、科学家、环保组织等,从而给观众呈现不同的视角和声音。

在采访对象选择上,新闻媒体可以选择权威人士、专业人士以及直接受影响的人群,以便于获取更全面、权威和真实的信息。

新闻媒体还可以通过使用不同的报道手法,如新闻报道、评论、专题报道、人物专访等,来传递信息和引导观众思考。

新闻的叙事视角对于新闻报道的多样性和传播效果起到重要的作用。

新闻媒体在选择、排序和解读事实时,应该坚持客观、公正、准确的原则,同时注重报道的时效性和全面性。

通过选取不同的报道主体、采访对象和报道手法,新闻媒体可以呈现多样的视角和声音,以满足观众对信息的需求和期待。

这样做可以增加新闻报道的可信度和影响力,提高观众对新闻的关注和认同。

电视新闻叙事技巧与镜头语言分析

电视新闻叙事技巧与镜头语言分析

电视新闻叙事技巧与镜头语言分析摘要:基于经济、科技蓬勃发展的影响,电视新闻发展受到强烈冲击。

为了使电视新闻能够与时俱进,良好发展,在叙事技巧和镜头语言使用方面加大改革与创新是非常必要的,如此可以提升电视新闻遣词造句、谋篇布局效果,增强电视新闻节目的播出效果。

对此,本文将对电视新闻叙事技巧与镜头语言进行分析与探讨。

关键词:电视新闻;叙事技巧;镜头语言1 电视新闻叙事技巧分析1.1 展示性叙事技巧基于电视媒体的多方优点,其所创作的电视新闻具有角度独特的叙事话语风格,同时还可以与其他媒体进行交叉合作。

在电视新闻制作中叙事技巧有多种,而展示性叙事能相对直观地呈现新闻事实。

要想达到预期目标,在对电视新闻内容进行展示性叙事时,需要注意运用技巧,即记者在电视新闻叙事创作中,应以简洁呈现事件内容为目的,运用简洁的语言高度概括,直接引语,使整个新闻事件充满戏剧性色彩,提升电视新闻效果;在有限的篇幅内报道新闻事件,保证新闻内容有深度,叙述清晰、准确,语言简洁、精炼;在新闻叙事中,尽量避免意识形态化、标准化情况的发生[2]。

1.2 现场叙事技巧为了具体、形象、真实、准确地呈现新闻事件,在电视新闻节目制作中,还要注意运用现场叙事,也就是将借助声音、画面等多种表达元素所记录的现场情况适当插入其中,使电视新闻节目尽可能还原事件,使观众犹如身临其境,了解新闻事件。

当然,要想达到这一目的,在制作电视新闻节目时要巧妙运用现场叙事技巧,也就是预先设想电视新闻节目所要呈现的效果,在此基础上,合理进行新闻事件视频的镜头选取、画面剪辑、声音处理、内容编排等,从而提升新闻节目的真实性、现场感。

如cctv-12频道所播放的《社会与法》节目,其中播放的新闻事件视频就是基于新闻事件尽可能还原了事件发生的整个过程,以便观众可以清晰、准确地了解新闻事件。

1.3 细节叙事技巧如今,很多电视新闻媒体越来越注意细节报道,通过报道一些民众不注意的社会事件引发话题,吸引民众注意力,逐渐将话题升华到道德、素质等层面,增强新闻事件的影响力,同时促进电视新闻媒体的影响。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新闻的叙事视角分析
作者:韩晓梅
来源:《新闻世界》2012年第02期
【摘要】新闻是一种向受众报告新近发生的事实的叙述。

本文主要从第一人称和第三人称叙事方面入手,借用有关叙事视角理论,对采用第一和第三人称叙事的新闻作品进行分析。

希望通过分析为新闻报道视角的选择与运用提供参考。

【关键词】新闻叙事第一人称第三人称
在叙事学的研究中,小说的叙事性早已为人熟知,许多叙事学著作研究也有关于小说的叙事本质、特征和方法等内容。

新闻从某种意义上讲是“叙事”,因此也应该具有叙事性。

可是新闻与小说又有着明显的不同,这也就提示我们新闻的叙事性与小说定有较大差异,如此一来对新闻的叙事性和叙事视角进行更深入的分析和研究就显得尤为必要。

一、新闻的叙事性
按照通常解释,叙事就是对一个或一个以上的真实或虚构事件进行叙述。

所谓“事(事件)”是指有目的的人的心理活动与行为及其结果。

而历史就是将无数的事件在时间和空间上进行组合,对历史的部分或全体描述就为历史叙述。

因此历史叙述和新闻叙述有很大的相似之处,都是对真实事件的记述,只不过,历史是记述过去的事件,新闻是记述最近发生的事件。

可以说,今天的新闻有可能就是以后的历史。

从以上关于叙事的解释我们可以认为新闻就是一种“叙事”,是对新近发生或正在发生的、对公众来说有知晓意义的事件进行报道。

这里的“报道”当然建立在叙述之上,或者就是叙述。

所不同的是,新闻的叙事往往要求按照坚持客观公正的原则来进行,文学可以虚构故事,而新闻必须恪守真实这一生命线,真实性是新闻叙事与虚构性叙事的本质区别。

二、第三人称叙事视角分析
就当下而言,在进行新闻写作时多采用第三人称的方法叙事。

也就是说通过隐藏了的“我”来对受众传播自己的观点或者所掌握的信息。

采取隐藏的“我”来讲述新闻时,记者多是以一种较为客观、较为清醒的旁观者角度来描述对象,是典型的限知叙事类型。

因为采用的是一种旁观者的角度,所以第三人称叙事能够在纪实性的文本(如新闻)中增加文本的可信度,最大程度地减少由主观判断带来的偏颇,同时也让读者能够信任记者所提供的信息的真实性与客观性。

第三人称的叙述者是非常为人所熟知的,他钻进了每个人的大脑……叙述者可以在某个章节采纳某个人的观点,然后又转向另一个人的观点。

①能很好的使用第三人称叙事的新闻报道或者说新闻作品往往具有这样的特点:在作品中我们难以发现叙述者的痕迹,他总是藏于幕后
以一种类似于画外音的方式向受众传递一个最具事件原有面貌的故事,而且在其叙述的故事中我们也看不出记者的主观价值判断。

换句话说无论从记者还是受众角度来讲,隐藏“我”的方式更为客观和冷静。

当然采用第三人称叙事因为抽离了主观性产生的情感共鸣方面不如其他的叙事方法,因此为了曾强所叙事件的可读性和吸引力,记者通常还让故事中的“人”来“现身说法”。

在现有的新闻中不乏采用这种方法的优秀例子,比如说霍华德·詹姆斯(Howard James )——曾经担《基督教科学箴言报》(Christian Science Monitor)的记者——所写的长篇报道《穿上法官服未必就是法官》(Arobe Donesn't Make Judge)即通过事件中人物耳闻目睹、震撼内心的最强烈的印象讲故事。

当然,采用第三人称叙事的记者在叙事时不能随意扩大自己的叙事权,毕竟真实才是新闻的生命。

第三人称叙事时叙事者可以完全是客观的,它意味着描写可以观察到事物的细节,但是仍然存在多种变化,这取决于叙事者是窥其全貌还是管中窥豹,如果是管中窥豹,那么他就成了有倾向性的人物了。

②我们可以看一看获得普利策地方一般现场新闻报道奖的报道《洪水毁家园灾民夜难眠》中的一段描写:“有个人想起范布伦街上的一幢房子,那儿阳光春天般暖暖照在明亮的黄色砖围墙上……一张发黄的照片,只是有些不合时宜。

”③
不得不说这样的描写非常优美,具有一种油画或者旧照片的沧桑和忧郁感。

在作者给我们提供的这样客观重现实景的一幅画卷中我们原本几乎不会发现记者的存在,但是最后一句“只是有些不合时宜”则破坏了原本前面“显示”的“纯粹性”。

换句话说就是最终记者还是在原本相当客观报道的最后不自觉地流露出了情感和价值判断,这一缺憾正是我们采用第三人称叙事所要避免的。

胡乔木在《人人要学会写新闻》中曾经讲过“从文字上看去,说话的人,只要客观地、忠实地、朴素地叙述他们所见所闻的事实……学写新闻还叫我们采用叙述事实来发表无形意见,我们往常都会发表有形的意见,新闻是一种无形的意见……”
三、第一人称叙事视角分析
在第一人称叙事视角中,由于记者介入的角度不同,又有第一人称主人公叙事(全知)和第一人称目击者叙事(限知)之分。

1、第一人称主人公叙事(全知)
第一人称主人公叙事,是指将叙事者“我”放置到整个叙事的中心,用一种类似于“自叙传”的方式来讲述新闻传递信息。

用这种方法,记者自然而然地成为这个故事活动的核心,叙述者可以娓娓地陈述自己曲折的经历、奇异的见闻,如果愿意的话,还可以毫无保留地披露自己内心丰富的情感世界。

这样的新闻报道在个人亲历性报道中十分普遍④。

我们可以看到还是战地记者的英国首相丘吉尔所写新闻:“我躲在一节火车厢里,周围全是沙袋,我携带的饮水剩不多了,我藏在那里,气也不敢出……我穿过了民团设置的警戒线,走到迪拉果阿湾铁路附近……我费了好大力气,才在这列货车全速行驶前爬了上去,在一袋一袋煤中藏起来”,这就是成功运用第一人称主人公叙事的一个很好的例子。

采用第一人称叙事的新闻从内容和结构上看都非常接近小说,能够更大程度地吸引受众。

在这样的新闻中所有的事情、情感、判断都是从“我”发出,能够在“独家新闻性”这一点上占据有利地位。

还值得注意的是,新闻采用了第一人称叙事后并不代表就失去了客观性,由于其突出的真实,读者反而会体会到客观性,从而给予充分的信任。

同时采用第一人称叙事写出来的新闻真正具有了感官化、体验化特点,叙事主体可以充分展示自己的感情,以获得与读者的共鸣。

另外,它还吸收了全知视点来全方位描述人物的优点,特别是在揭示主人公自己的深层心理方面。


2、第一人称目击者叙事(限知)
什么叫做第一人称目击者叙事呢?这是一种与全知叙事相对的一种限知的写作方法。

就是说叙事的“我”虽然处于事件中但是并没有处于核心的位置,仅仅是以距离较远的目击者的角度来记叙。

因为“我”没有处于事件的中心,所以讲述的事件和表达的感情不能够进入“主角”的内心,展现其的内心世界。

因此是限知的。

不过,尽管限知叙事不能全面展示事件及情感,但是却能与读者近距离地交流。

美国报业大王杰克富勒曾说过:“第一人称叙事全为表现中心主义打开方便之门,但只要处理得当,在新闻报道中使用第一人称既能够是吸人入胜的,又能够是客观公正的。

使用第一人称叙事的新闻记者不要假装自己是无所不知的,他可以坦陈限制他的观点或是使他的反应带上偏见的东西。

”⑥
结语
通过以上的给分析我们不难看出每种叙事类型都具有各自的优缺点和适用范围。

同时各种叙事类型又不是孤立的,正因为它们各有其特点,所以可以综合利用。

这就给我们一个提醒:要想最大程度地发挥出所写新闻的力量,就应该讲几种方法交替使用,使我们在保证新闻的客观性的同时,还能后与受众交流,引起受众强烈共鸣。


【项目名称:贵州大学科技学院院级重点课程项目《新闻学概论》】
参考文献
①②⑥展江译:《信息时代的新闻价值观》,北京:新华出版社,1999
③展江:《新闻与正义-普利策新闻奖获奖作品集》,海口:海南出版社,1998
④陈立生,《谁在叙事》,《中国矿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
⑤刘世剑:《小说叙事艺术》,长春:吉林大学出版社,1999
(作者:贵州大学科技学院讲师)
责编:周蕾。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