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叙事作业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新闻叙事视角与新闻真实性

自20世纪80年代中期起,叙事学理论开始被逐步介绍到中国。叙事学在发展的过程中,诸多理论被其他学科所借鉴,并在与一些学科的结合中逐渐衍生出一些新的学科,新闻叙事学便是其中之一。

作为叙事学意义上的新闻叙述,旨在对新闻写作和新闻文本进行研究,沿用的是叙事学中的几个重要概念,即叙事主体、叙事视角和叙事结构,由此相应出现了新闻叙事主体,即新闻叙事视角与新闻叙事结构的概念。在新闻作品中,客观事实的叙事者并不完全等于写作新闻的记者,由于记者的不同,观察事物的位置不同,解释这些事实所持的立场不同,呈现在记者面前的客观事物的各个方面也就有所不同,由此产生的新闻文本可能就千差万别,作为话语或者文本的新闻也才有真实与不真实、客观与不客观的分野,所以从这个意义上说,由于新闻文本的特殊性,视角的不同是新闻文本之间最根本的不同。总之,新闻叙事主体与视角成为新闻叙事学中主要的关注点,如果把新闻叙事视角与叙事学的理论相对应,则可分为以下几种:一.全知全能视角。冯〃麦特尔〃艾姆斯在《小说美学》中说:“一般的方法是这样:无所不知的作者不断地插入到故事中来,告诉读者知道的东西。这种过程的不真实性,往往破坏了故事的幻觉。全知全能视角的新闻报道方式,是记者自始至终都是一个声音,仿佛报道的一切都是记者个人意识的体现。在这种新闻叙事形态下,报道大

多是封闭的,新闻报道结构比较呆板,时空基本按照自然时序延伸扩展或改变,缺少腾挪跌宕;加之是“全知”的叙事,留给读者再创造的余地十分有限,读者是在被迫接受新闻叙事,言者说什么就是什么,缺乏读者个体的思维动向,这显然不符合现代人的口味。

二.人物限知视角。记者或其他叙述者为了特定的目的,对视角划定的信息范围进行限定,自始至终从人物的视角出发进行叙述,严格根据人物的知识、情感和知觉来表现。即托多洛夫的“叙述者=人物”。与全知视角相比,限知视角的真实性和可信度大大增强了。在新闻传播过程中,观察读者接受的角度,“限知叙述”一般情况下,会造成接受的盲点,也就是说,作品的某些情节在读者看来是本应存在却被“忘”了叙述的,因而在客观上也就成了叙事的“空白”。

三.纯客观视角。纯客观视角,一般来说,就是叙述者只叙述人物所看到的,不作主观评价,也不分析人物心理,仅仅反映人物的语言、行为、外貌、环境。记者或其他叙述者无法对人物做内心分析,无法对事件进行评判。以上的三种分类,在具体的新闻文本中,叙述者往往交叉重叠使用,为了达到某种目的,在叙述中安排合理的视角转换,使之超越某一单一视角所限定的信息而不影响读者的阅读和判断。

以《南方周末》为例,重点分析以下两个文本:《吕日周真相》(2002年10月17日,以下简称《吕》),《最富争议的市委书记》(2004年2月5日,以下简称《最》),我们来探讨新闻叙事视角的运用对新闻真实性的影响。

1.多重叙事视角的运用。叙事视角,是一部作品看世界的特殊眼光和角度。视角有全知视角、限知视角;外视角、内视角等之分。我们注意到,《吕》《最》两个新闻文本中,除全知视角的普遍存在和主导性运用外,限知视角的穿插性流动同样是这类新闻报道所不可或缺的。这种多视角的叙述使整个文本的视界与认知变得丰富、丰厚起来。叙述者对“争议人物”的优点、缺点,长处、短处非常清楚,如《最》文中“在他的下属眼里,他有时心细如发,有时一意孤行,有时温情,有时铁血”。在《吕》一文中,叙述者对吕日周“从严治吏”、重视舆论监督、以身垂范等,均一一作了生动阐述,说明了其“巨大的声誉和显赫的政绩”决非偶然;而对于吕日周的“威权政治”、“人治”色彩等也作了充分的暴露。

2.限知视角移动。如果用叙述者与人物的关系来描述视角,那么全知视角就是叙述者大于人物;限知视角就是叙述者等于人物或者小于人物。作者对于世界、人、事的审视是通过具体人物的眼光来完成的,由一个限知视角转移到另一个限知视角,这样一个动态变化的过程就形成了视角的变动。

《南方周末》的上述两篇报道中,作者在局部运用的不少叙事策略就是视角的移动;但就其整体而言,是由一个视角转移到另一个视角,视角是变动的,本质上是全知。《最》文在讲到仇和兼任沭阳县委书记时的作为时,叙述者讲述了这样一件事情:

在连续几次部署严打后,仇和却发现上午开会,下午就有人通风报信,“治安的问题是警匪一家”,在全县政法系统大会上,仇和这句

话遭到公安局长姜正成的当场顶撞:“这是对我们公安局的侮辱,你要收回这句话,挽回影响。”

3. 社会价值取向对叙述的渗透。我们再来看《最》文。在讲述仇和的“治民之术”时,叙述者举了这样一个例子:

另外一件显得怪异的措施,是宿迁警方在抓治安时,往往采取给派出所下指标的方式。

“这不像当年抓右派吗?”一位官员曾私下与记者开玩笑,“治安当然是好了,但肯定也错抓了不少人。”

应该说,在这位官员与记者“开玩笑”的话语中,我们已比较清楚地看到了其中的“争议”(正面声音:“治安当然是好了”;反面声音:“这不像当年抓右派吗?”“肯定也错抓了不少人”),这样的讲述符合通常的叙事习惯,显得客观、合理而自然。但叙述者笔锋一转,紧接着加上了如下一段:

这位不愿透露姓名的官员,曾对仇和的治民之术作过分析,“有几件是他必抓之事,一是抓环境整治,二是抓治安,三是抓来信来访。这几件事群众都心里高兴。”

限于行文、篇幅及其他因素,叙述者当然可以不必紧接上文,讲述被错抓人员的具体情况或话语,但我们还是明显地感到了这两段间的不相和谐:既然“肯定也错抓了不少人”,那么在作为“这几件事”之一的“抓治安”上,“群众”怎会“都心里高兴”?叙述者在“这位不愿透露姓名的官员”的众多话语中进行的精心选取,加之其对话语顺序的安排(我们可试着对其话语进行各种顺序上的调整,看

是否会取得不同的叙事效果),使我们看到了作品的“叙述态度及其背景。

事实上,我们反过来再借用上述观点来重新解读这两个新闻文本,便会发现其诸多问题。比如,《最》文的限知视角过多聚焦于干部、官员身上(文中“一位干部后来告诉记者”、“沭阳县一位官员认为”、“一位基层官员就对此极为不满”、“一位官员后来回忆”类似引导句出现多次),而对于普通百姓的聚焦则少得多。它没有从百姓的视角告诉我们:大范围的强制拆迁后,当地百姓是否真正过上了幸福的生活?仇和要求三分之一干部离岗招商,三分之一干部轮岗创业下海经商,制造出上千“官商”后,这些人如今又何去何从?政府吃财政饭的人是否因此减少?当地的创业环境是否因此改善?它也没有用鲜活的、随机抽样的例子告诉我们:学校和医院卖光后,百姓的负担是否真的降低了?学校和医院的服务质量是否真的提高了?等等。而离开这些基本事实,再试图以“效果”去评价一个官员的“政绩”,是无法让读者对其真正信服的。《吕》文除同样存在这一情况外。另一问题是叙述者的思想职能表现过多,等等。

综上,我们可以总结出,由于新闻叙事角度的不同,可能给我呈现出的新闻事实也不尽相同,因而得出的新闻导向也可能截然相反。作为一个新闻从业者,手中的笔就是一支利剑,要甚加利用,不然新闻会给读者带来真相,同时也可能成为蒙蔽大众,助纣为虐的工具。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