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理选修31ppt
合集下载
人教版高中物理选修3-1课件:1.8 平行板电容器充电平衡后与电源断开 (共38张PPT)

例与练
2、如图所示,将平行板电容器两极板分别
接在电压是6V的电池组正负极,跟电池组
负极相连的极板带电量为-9.0×10-8C ,则
电容器的带电量为 9.0×10-8 C,电容器
的电容为 1.5×10-8 F。若将此电容器两
极接电压5V的电池组正负极,电容器的电
容为 1.5×104 PF。 +Q
电容与电
二、电容(C) 2、定义:电容器所带电荷量Q与两极板间
电势差U的比值叫电容器的电容。
CQ U
3、国际单位:法拉(F) (简称法)。 常用单位:微法(μF)、皮法(pF)。 1μF = 10-6F,1 pF =10-12F。
【全国百强校】四川省绵阳中学人教 版高中 物理选 修3-1课 件:1. 8 平行板电容器充电平衡后与电源断开 (共38张PPT)
第八节、电容器 电容
绵阳中学物理组 刘殿发liudianfa
一、电容器
1、基本结构:
电容器的极板
由两个彼此绝缘又相距很近的导体,组 成。
平行板电容器
电容器的极板 电介质
观察纸介电容器的构造
该元件有两片锡箔(导体),中 间是一层薄纸。
一、电容器
2、电容器的充电、放电:
(1)充电
正极板
两有极短间暂 有的电压流
那么,Q与U有什么关系呢?
A
+Q 十 十 十 十 十 十 十 十 -Q 一 一 一 一 一 一 一 一
B
【全国百强校】四川省绵阳中学人教 版高中 物理选 修3-1课 件:1. 8 平行板电容器充电平衡后与电源断开 (共38张PPT)
【全国百强校】四川省绵阳中学人教 版高中 物理选 修3-1课 件:1. 8 平行板电容器充电平衡后与电源断开 (共38张PPT)
高中物理选修3-1课件:接触器自锁正转控制线路 (共20张PPT)

→ KM自锁触头闭合 → →KM主触头闭合 电动机M运转 (2)停止:按下SB2 电动机M停转 KM线圈失电
演示故障(1)
例题:如图自锁控制电路中,分析指出错误 及出现的现象并改正。
错误:自锁触头不应用辅助常闭 触头 现象:失去自锁作用,出现时通 时断现象 改正:辅助常闭触头改换成辅助 常开触头
演示故障(2)
注意:接触器的辅助常开触点称为“自锁”触点
接触器自锁正转控制线路
(六)学生实操:
学生按图接线, 并自己进行调试, 教师巡查辅导。
接 触 器 自 锁 控 制 线 路 板
接 触 器 自 锁 控 制 线 路 板
小结
1、自锁的定义; 2、自锁控制线路中各电器的作用及线路的 工作理; 3、实操过程中学生存在的主要问题。
逆向思考
按下、松开启动按钮电动机都得电运转 接触器主触头始终闭合 KM线圈始终有电 启动按钮旁并联一个接触器常开辅助触头
控制电路串联一个停止按钮负责停止
接 触 控器 制自 线锁 路正 转
接触器自锁正转控制线路
(一)“自锁”的定义:
接触器自锁控制线路与点动控制线路的主要区别在于 松开起动按钮后,电动机能否继续保持得电运转的状态。 如果所设计的控制线路能满足松开起动按钮后,电动机仍 然保持运转,即完成了接触器自锁控制,否则就是点动控 制。 所谓“自锁”,是依靠接触器自身的辅助触点来保 证线圈继续通电的现象。
错误:KM常闭触头不能串接 在电路中 现象:按下SB后,电路出现 时通时错误:自锁触头不能并接在停止 按钮SB2两端 现象:失去自锁作用,变成点动
改正:自锁触头并接在启动按钮 SB1两端
接触器自锁正转控制线路
(五)欠压与失压保护:
接触器自锁正转控制线路还具有失压(零压)和欠压 保护作用。即:一旦发生断电或电源电压下降到一定值 (一般降低到额定值85%以下)时,自锁触点就会断开, 接触器KM线圈就会断电,不重新按下起动按钮SB2,电 动机将无法自行起动。只有在操作人员有准备的情况下 再次按下起动按钮SB2,电动机才能重新起动。从而保证 了人身和设备的安全。
演示故障(1)
例题:如图自锁控制电路中,分析指出错误 及出现的现象并改正。
错误:自锁触头不应用辅助常闭 触头 现象:失去自锁作用,出现时通 时断现象 改正:辅助常闭触头改换成辅助 常开触头
演示故障(2)
注意:接触器的辅助常开触点称为“自锁”触点
接触器自锁正转控制线路
(六)学生实操:
学生按图接线, 并自己进行调试, 教师巡查辅导。
接 触 器 自 锁 控 制 线 路 板
接 触 器 自 锁 控 制 线 路 板
小结
1、自锁的定义; 2、自锁控制线路中各电器的作用及线路的 工作理; 3、实操过程中学生存在的主要问题。
逆向思考
按下、松开启动按钮电动机都得电运转 接触器主触头始终闭合 KM线圈始终有电 启动按钮旁并联一个接触器常开辅助触头
控制电路串联一个停止按钮负责停止
接 触 控器 制自 线锁 路正 转
接触器自锁正转控制线路
(一)“自锁”的定义:
接触器自锁控制线路与点动控制线路的主要区别在于 松开起动按钮后,电动机能否继续保持得电运转的状态。 如果所设计的控制线路能满足松开起动按钮后,电动机仍 然保持运转,即完成了接触器自锁控制,否则就是点动控 制。 所谓“自锁”,是依靠接触器自身的辅助触点来保 证线圈继续通电的现象。
错误:KM常闭触头不能串接 在电路中 现象:按下SB后,电路出现 时通时错误:自锁触头不能并接在停止 按钮SB2两端 现象:失去自锁作用,变成点动
改正:自锁触头并接在启动按钮 SB1两端
接触器自锁正转控制线路
(五)欠压与失压保护:
接触器自锁正转控制线路还具有失压(零压)和欠压 保护作用。即:一旦发生断电或电源电压下降到一定值 (一般降低到额定值85%以下)时,自锁触点就会断开, 接触器KM线圈就会断电,不重新按下起动按钮SB2,电 动机将无法自行起动。只有在操作人员有准备的情况下 再次按下起动按钮SB2,电动机才能重新起动。从而保证 了人身和设备的安全。
高中物理选修3-1 混联电路 课件(共27张PPT)

A
R1
R2
A
R3
R2
B
C
C
R4
A
A
R1 R3
C
R4
B
RAB=R1//R2//R3+R4=1+5=6Ω
课堂练习 一 如图所示电路中,求等效电阻Rab 2Ω
a
b
3Ω
2Ω
2Ω 2Ω 2Ω 2Ω
a
R ab
2Ω
2Ω
3Ω
b
(2 2 2) 3 (2 2 2) // 3 2 2 4 (2 2 2) 3
混联电路
混联的定义:在电路中,既有电阻串联又有 电阻并联方式的电路,叫做电阻混联电路。
串、并联电路
R1 I + U R2 I + U R
等效电阻R R1 R2
R1
R2 I +等效电阻R R R1 R2 R1 R2
+
-
串、并联电路
R1 I + U R2 I + U R
混联电路
• 混联电路的两种基本形式 ★复杂混联电路的分析及计算 分析顺序:由局部到整体 分析方法:观察法,等电势点法
混联电路的基本形式及等效电阻的表示方法
R1 R2
R1
R23
R3
a
(一)
b
R123
a
图(一) 等效电阻表示为Rab=R1+R2//R3
Rab R1
b
R2 R3 R2 R3
I2
R2
I1
R3 解: R23= 6 ῼ
B
R总=R123=R1+R23=6ῼ
I
I1
高中物理选修3-1ppt课件.4 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

考向导析
例题 (2016·新课标全国甲卷文综·34)1928年,苏联开始实施第 一个五年计划,并未受到美国人的关注。4年以后这种情况发生 变化,美国出版了大量关于苏联的著作,如《俄罗斯的黎明》 《俄国今日:我们从中能学到什么?》。当时,苏联吸引美国 人的主要是( ) A.经济危机造成的破坏较小
√B.工业化取得显著成就
不管电路连接方式如何,只要有一个
电阻增大,总电阻就增大
四、串并联电路特点
1.串联电路 2.并联电路
I I1 I2 In
U U1 U2 Un R R1 R2 Rn
I I1 I2 In
U U1 U2 Un
111
1
R R1 R2
时代 ③商品流通——取消一切商品贸易,由国家
时期
核心考点
(4)评价:①积极——在战时特殊情况下,最大限
度地集中全国人
力、物力、财力,保证了军事上的胜利。②消
极——许多措施超
出了战时需要的限度,带来的弊端日益显现,引
列 起人民不满,引
宁 发了政治、经济危机。
时 2.新经济政策(间接过渡)——面对现实的实验
答案 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2.列宁认为无产阶级应当有这样的胆识,“迫使共产主义的敌人 来建设共产主义,用资本家捡来打我们的砖头建设共产主义!我
们没有别的砖头,要迫使资产阶级专家在无产阶级的领导下来建 设我们的大厦”。
列宁的这一表述指的是什么? 答案 新经济政策中采用资本主义的某些做法恢复经济,向社会
主义过渡。
B额.帝国主义对社会主义政权的经济封锁
C.苏联工业化建设轻视世界市场的作用
√D.计划经济体制具有自给自足的优越性
高中物理人教版选修3-1课件:螺旋测微器和游标卡尺 (共19张PPT)

⑷、当小砧和测微螺杆并拢时,可动刻度的零点与固定刻 度的零点不相重合,将出现起点误差,应加以修正,即在 最后测长度的读数上去掉起点误差的数值。
14.134mm
8.561mm
1、游标卡尺构造:
由固定的主尺与可动的游标尺组成 2、游标卡尺功能:
可测物体的长度、深度、内径与外径.
3、游标卡尺分类: 有0.1mm、0.05mm、0.02mm三种不同精度
4、游标卡尺的原理 ⑴、 10分度游标卡尺的原理
主尺的最小分度是1mm,游标尺上有10个小的等分 刻度它们的总长等于9mm,因此游标尺的每一分度与主 尺的最小分度相差0.1mm,当左右测脚合在一起,游标的 零刻度线与主尺的零刻度线重合时,只有游标的第10条刻 度线与主尺的9mm刻度线重合,其余的刻度线都不重合。 游标的第一条刻度线在主尺的1mm刻度左边0.1mm处,游 标的第二条刻度线在主尺的2mm刻度左边0.2mm处,等等。 游标的第几条刻度线与主尺的刻度线重合,就是零点 几毫米。
0 1 2 3
0 10
20
⑶、 50分度游标卡尺 主尺的最小分度是1 mm,游标尺上有50个小的等分 刻度它们的总长等于49 mm,因此游标尺的每一分度与主 尺的最小分度相差0.02 mm,……
0
1
2
3
4
5
6
7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8
9
10
0 1 2 3 4 5 6 7 8 9 0
5、游标卡尺的使用 读数规则:主尺刻度(整mm值) + 游标刻度(小于整mm值) 读数=主尺整mm值 + 精确度×游标尺的对齐刻度数
读数=固定刻度(整mm含0.5mm) +可动刻度(不足0.5mm) 注意:必须估读!(读到千分之一毫米)
人教版高二物理选修3-1第二章 2.4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电阻的测量(共22张PPT)

限流式电路的特点:
1.电压不能从零开始调节,调节范围较小.
但电路结构较为简单.
2.电能损耗较小.
2020/6/11
3
二、限流和分压电路的选取
2.分压式
Rx P
AR B
E
s
图中变阻器起分压作用,求待测电阻Rx的 电压可调范围
0~E
分压式电路的特点:
1.电压可以从零开始调节到电源电动势,调节范
围较大. 但电路结构较为复杂.
伏安法
用电压表测出电阻两端的电压U,用电流表 测出通过电阻的电流I,利用部分电路欧姆定律 可以算出电阻的阻值R,
RU I
2020/6/11
6三、电阻的测量来自伏安法测电阻的两种电路
电流表接在电压表两接线柱外侧,
通常叫“外接法”
V
A R
电流表接在电压表两接线柱内侧,
通常叫“内接法”
V
A R
因为电流表、电压表分别有分压、分流作
AV
2020/6/11
s
17
课堂训练
6.在图中,AB间的电压为30V,改变滑动变阻 器触头的位置,可以改变CD间的电压,UCD的变化
范围是( C )
A.0~10V B.0~20V
C.10~20V D.20~30V
A R
R
C
R
V
B
D
2020/6/11
18
课堂训练
7.如图所示R1=6Ω, R2=3Ω R3=4Ω,A、B两 点电压UAB=12V,C1C2的电容分别为2μF和1μF,则 它们带电荷量分别为1.44X10-5C 和 4.8X10-6C .
三、电阻的测量
伏安法测电阻
外接法
误差来源 伏特表的分流
人教版高中物理选修3-1--附录-游标卡尺和螺旋测微器(共34张)PPT课件

20分度尺
被测
标尺读数
物体= 主尺读数(mm)+
长度
=10mm+
3 mm
分度
mm
20
=10mm+0.15mm
=10.15mm
精确到0.05mm
.
13
50分度尺
被测
标尺读数
物体= 主尺读数(mm)+
长度
=6mm+
45 50
mm
分度
mm
=6mm+0.9mm
=6.9mm
精确到0.02mm
.
14
内测量爪
长度 (mm)
100
=6.5(mm)+
22.5 mm 100
=6.725(mm) .
28
例5:如图所示以下螺旋测微器的读数是
被测
物体=
主尺读数+
标尺读(估 数读一位 mm )
长度 (mm)
100
=8.0(mm)+
46.5 mm 100
=8.465(mm) .
29
例6:如图所示以下螺旋测微器的读数是
被测
物体=
主尺读数+
标尺读(估 数读一位 mm )
长度 (mm)
100
=6.5(mm)+
22.5 mm 100
=6.725(mm) .
27
思考与讨论
可动刻度(标尺)的最小分度是多少?如果以 毫米为单位表示测量结果估读的那一位在小数点 后第几位?
0.001mm
第三位
被测
物体=
主尺读数+
标尺读(估 数读一位 mm )
.
35
物理选修3-1人教版2.7闭合电路欧姆定律(共49张ppt)

学生分组讨论,各小组汇报交流
第一种方法: 原理:E=I(R+r) 由此可知需要测量两组对应的电流和电阻即可。 器材:一个电流表和两个定值电阻(或电阻箱)
A R
E.r
S1
S2 A
R1 R2 E.r
学生实验: 用一个电流表和两个定值电阻(或电阻箱)测量电源电动势和内电阻。
第二种方法:
原理:
E I( R r ) U ( R r ) U Ur
问题1:在如图所示的电路中,若电阻R增大,路端 电压U怎样变化?
有三种结论及分析方法,你认 为是否正确,说说为什么?
E.r
(1)电阻R增大,由U=IR可知R增大,路
R
端电压U增大。
(2)电阻R增大,由I=E/(R+r)可知R增大,I减小,又由 U=IR可知I减小,路端电压U减小。
(3)电阻R增大,由I=E/(R+r)可知R增大,I减小,又由 U=IR可知I减小,但R增大,所以结果不定。
R
Rr 1 r
所以:R增大,U增大
R
反之,R减小,U减小
讨论:
当R= 时,电压U等于多少?电路处于什么状态?当R=0 时,电压U等于多大?电路处于
什么状态?
思考:如果要作出U—I关系图线,是一条什么样的图线?
U/V
1.是一条过原点的直线吗?为什么?
3a
2. 52
2.图中交点a对应什么电路状态? 3.图中交点b对应什么电路状态?
(1) I = 0.8A U=3.2V (2) I=1.18A U=2.8V 思考:外电阻的变化总能引起哪些量发生变化? 外电阻的变化引起总电流和路端电压发生变化
E.r R1 R2
方案2: 实验:分别测新、旧电池两端的电压。 并分别与小灯泡连接,使小灯泡发光,观察小灯泡的亮度。
第一种方法: 原理:E=I(R+r) 由此可知需要测量两组对应的电流和电阻即可。 器材:一个电流表和两个定值电阻(或电阻箱)
A R
E.r
S1
S2 A
R1 R2 E.r
学生实验: 用一个电流表和两个定值电阻(或电阻箱)测量电源电动势和内电阻。
第二种方法:
原理:
E I( R r ) U ( R r ) U Ur
问题1:在如图所示的电路中,若电阻R增大,路端 电压U怎样变化?
有三种结论及分析方法,你认 为是否正确,说说为什么?
E.r
(1)电阻R增大,由U=IR可知R增大,路
R
端电压U增大。
(2)电阻R增大,由I=E/(R+r)可知R增大,I减小,又由 U=IR可知I减小,路端电压U减小。
(3)电阻R增大,由I=E/(R+r)可知R增大,I减小,又由 U=IR可知I减小,但R增大,所以结果不定。
R
Rr 1 r
所以:R增大,U增大
R
反之,R减小,U减小
讨论:
当R= 时,电压U等于多少?电路处于什么状态?当R=0 时,电压U等于多大?电路处于
什么状态?
思考:如果要作出U—I关系图线,是一条什么样的图线?
U/V
1.是一条过原点的直线吗?为什么?
3a
2. 52
2.图中交点a对应什么电路状态? 3.图中交点b对应什么电路状态?
(1) I = 0.8A U=3.2V (2) I=1.18A U=2.8V 思考:外电阻的变化总能引起哪些量发生变化? 外电阻的变化引起总电流和路端电压发生变化
E.r R1 R2
方案2: 实验:分别测新、旧电池两端的电压。 并分别与小灯泡连接,使小灯泡发光,观察小灯泡的亮度。
人教版高中物理选修3-1-第一章-第8节电容器的电容(26张PPT)

常见电容器的分类方法
①按形状分:圆柱形电容器,平行板电容 器,球形电容器等.
②按构造分:固定电容器,可变电容器, 半可变电容器等.
可变电容器通常是通过改变正对面积或改 变极板间距离来改变电容的.
③按极板间使用的电介质分:空气电容器, 真空电容器,塑料薄膜电容器,云母电容器, 陶瓷电容器,电解电容器等.
2、电容的定义式: C Q U
Q指每一个极板带电量绝对值, U表示电容器两板的电势差—电压.
3、物理意义:描述电容器容纳电荷本 领的物理量 4、单位:
国际单位制:法拉——法(F) 1F=1C / V 常用单位:微法(μF);皮法(pF)
1F=106μF=1012pF
思考:
甲同学说:“电容器带电越多, 电容越大,不带电时,电容为零”。 此说法对吗?为什么?
3、电容器的作用:容纳储存电荷
圆柱型水杯容器的储水问题:hhABC
1.水位每升高h,试比较A、B、C的储水量
2.哪个储水本领大? 如何反映其储水本领?
水量V 深度h
截面积S
思考与讨论
那电容器储存电荷的本领 如何表征呢?
CQ U
二.电容
1、电容器所带电量Q与电容器两极板间的 电势差U的比值,叫电容器的电容。符号C。
1.8电容器的电容
知识目标 (1)知道电容器的基本构造,了解电 容器的充电、放电过程,认识常见的电 容器。 (2)理解电容的物理意义,掌握电容 的定义公式、单位,并能进行简单的计 算。 (3)了解影响平行板电容器电容大小 的因素,能利用公式判断平行板电容器 电容的变化。
观察图片
一些常见的电容器
d表示两板间的距离
εr是电介质的相对介电常数,与电介质 的性质有关。
高中物理选修3-1课件 第一章 第1节 电荷及其守恒定律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末页
结束
[合作共研]
[典例] [多选]如图所示,A、B为相互接触 并用绝缘支柱支持的金属导体,起初都不带
电,在它们的下部贴有金属箔片,C是带正电
的小球,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把C移近导体A时,A、B上的金属箔片都张开
B.把C移近导体A,先把A、B分开,然后移去C,A、B上
的金属箔片仍张开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末页
结束
2.元电荷
(1)电荷量:用来表示 电荷 的多少。其单位是“库仑”,简称“库”,
用 C 表示。 (2)元电荷
①最小的 电荷量 叫做“元电荷”,用 e 表示,则 e=1.60×10-19 C。
②对元电荷的三点理解:a.元电荷没有正、负之分,也不是实物粒子;
b.质子及电子所带电荷量的绝对值与元电荷 相等,但不能说它们是元电荷; c.电荷量不能 连续变化,自然界中带电体的电荷量都是元电荷 e 的_整__数___倍。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末页
结束
二、电荷守恒定律及元电荷 1.电荷守恒定律
(1)内容:电荷既不会创生,也不会 消灭 ,它只能从一个物体 _转__移__到另一个物体,或者从物体的一部分 转移 到另一部分;在转 移过程中,电荷的总量保持 不变 ,这个结论叫做电荷守恒定律。
(2)另一种表述:一个与外界没有电荷 交换 的系统,电荷的代 数和保持 不变 。
[即时应用]
[答案] AB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末页
结束
探规寻律 (1)只有导体中的电子才能自由移动,绝缘体中的电子不 能自由移动,所以导体能够发生感应起电,而绝缘体不能。 (2)凡是遇到接地问题时,该导体与地球可视为一个导体, 而且该导体可视为近端,带异种电荷,地球就成为远端,带同 种电荷。
人教版高二物理选修3-1第一章1电荷及其守恒定律(共34张PPT)

1、一般情况下,为什么物体不带电? 2、组成物质的原子的微观结构是怎么样的?
原子的构成
质子(正电)
原子核(正电)
中子(中性)
原子(中性)
电子(负电)
2020/7/19
6
一、起电的实质:
3、为什么摩擦能使物体带电? 原子的构成
正离子
原子(中性)
负离子
2020/7/19
7
一、起电的实质:
4、摩擦起电有什么微观规律?
1.2起电的实质---接触带电
带同种电荷
带电物体7/19
电荷的转移
带电过程 带电实质 (宏观) (微观)
接触
转移
带电总量
不变
10
使物体带电的方法:
2020/7/19
11
1.3感应起电
静电感应:把电荷移近不带电的导体,可以使 导体带电的现象,叫做静电感应。
1.1起电的实质---摩擦起电
电子 摩擦
玻璃棒
丝绸
橡胶棒
电子 摩擦
毛皮
带正电
带电方式
摩擦带电
2020/7/19
带负电
带电过程 (宏观)
摩擦
带负电
带电实质 (微观)
转移
带正电
带电总量
不变 8
验电器的作用:
判断物体是否带电以及所带电荷的种类和多少。
验电器的工作原理
2020/7/19
9
一、起电的实质:
(3)元电荷的数值
e=1.60217733X10-19C
计算中取e=1.60X10-19C
2020/7/19
26
4、什么是比荷?
3 比荷(荷质比) 测电子荷质比装置
• (1)定义: • 粒子的电荷量和质量之比。 • (2)电子的比荷: • 电子的电荷量e和电子的质量me。 • 电子的比荷为e/me=1.76X1011C/kg • 比荷也是一个常用的物理量 .
高二物理选修3-1第一章静电场第9节带电粒子在电场中的运动课件(共31张PPT)

可能质量不同,因而它们在电场中的加速 度可以互不相同,这是静电场与重力场的 重要区别。
示波管的原理
1.有一种电子仪器叫示波器,可以用来观察 电信号随时间变化的情况。
2.示波器的核心部件是示波管,如图所示是 它的原理图。它由电子枪、偏转电极和荧 光 屏组成,管内抽成真空。电子枪的作用 是产生高速飞行的一束电子,前面例题1实 际上讲的就是电子枪的原理。
8.示波管是示波器的核心部件,它由电子枪、 偏转电极和荧光屏组成,如图所示,如果在荧 光屏上P点出现亮斑,那么示波管中的( A )
A.极板x应带正电,极板y应带正电 B.极板x′应带正电,极板y应带正电 C.极板x应带正电,极板y′应带正电 D.极板x′应带正电,极板y′应带正电
9.示波管内部结构如图所示,如果在电极YY′之 间加上图(a)所示的电压,在XX′之间加上图(b) 所示电压,荧光屏上会出现的波形是( C )
其中t为飞行2 时间。由于电子在平行于板面的方 向不受力,所以在这个方向做匀速运动,由
l = v0t 可求得:t=l/v0 代入数据得:y=0.36cm 即电子射出时沿垂直于板面的方向偏离 0.36 cm。
(2)偏转角度θ如图所示,由于电子在平行 于板面的方向不受力,
它离开电场时,这个方
向的分速度仍是v0, 而垂 直于板面的分速度是
5.现代实验测出的电子电荷量是 e=1.60×10-19C
【课堂训练】
1.如图所示装置,从A板释放的一个无初速电子 向B板方向运动,下列对电子的描述中正确的是 ( ABD) A.电子到达B板时动能是eU B.从B板到C板时动能变化为零 C.电子到达D板时动能是3eU D.电子在A板和D板之间往复运动
10.图(a)为示波管的原理图。如果在电极YY ′之 间所加的电压图按图(b)所示的规律变化,在电 极XX′之间所加的电压按图(c)所示的规律变化, 则在荧光屏上会看到的图形是( B )
示波管的原理
1.有一种电子仪器叫示波器,可以用来观察 电信号随时间变化的情况。
2.示波器的核心部件是示波管,如图所示是 它的原理图。它由电子枪、偏转电极和荧 光 屏组成,管内抽成真空。电子枪的作用 是产生高速飞行的一束电子,前面例题1实 际上讲的就是电子枪的原理。
8.示波管是示波器的核心部件,它由电子枪、 偏转电极和荧光屏组成,如图所示,如果在荧 光屏上P点出现亮斑,那么示波管中的( A )
A.极板x应带正电,极板y应带正电 B.极板x′应带正电,极板y应带正电 C.极板x应带正电,极板y′应带正电 D.极板x′应带正电,极板y′应带正电
9.示波管内部结构如图所示,如果在电极YY′之 间加上图(a)所示的电压,在XX′之间加上图(b) 所示电压,荧光屏上会出现的波形是( C )
其中t为飞行2 时间。由于电子在平行于板面的方 向不受力,所以在这个方向做匀速运动,由
l = v0t 可求得:t=l/v0 代入数据得:y=0.36cm 即电子射出时沿垂直于板面的方向偏离 0.36 cm。
(2)偏转角度θ如图所示,由于电子在平行 于板面的方向不受力,
它离开电场时,这个方
向的分速度仍是v0, 而垂 直于板面的分速度是
5.现代实验测出的电子电荷量是 e=1.60×10-19C
【课堂训练】
1.如图所示装置,从A板释放的一个无初速电子 向B板方向运动,下列对电子的描述中正确的是 ( ABD) A.电子到达B板时动能是eU B.从B板到C板时动能变化为零 C.电子到达D板时动能是3eU D.电子在A板和D板之间往复运动
10.图(a)为示波管的原理图。如果在电极YY ′之 间所加的电压图按图(b)所示的规律变化,在电 极XX′之间所加的电压按图(c)所示的规律变化, 则在荧光屏上会看到的图形是( B )
人教版高中物理选修3-1课件:第三章课题研究霍尔效应及两种常见的电磁仪器(共18张PPT)

人教版高中物理选修3-1课件:第三章 课题研 究霍尔 效应及 两种常 见的电 磁仪器 (共18 张PPT)
磁流体发电机
磁流体发电机 的上极板
V
人教版高中物理选修3-1课件:第三章 课题研 究霍尔 效应及 两种常 见的电 磁仪器 (共18 张PPT)
等离子体束射入磁场
磁流体发电机 的下极板
人教版高中物理选修3-1课件:第三章 课题研 究霍尔 效应及 两种常 见的电 磁仪器 (共18 张PPT)
人教版高中物理选修3-1课件:第三章 课题研 究霍尔 效应及 两种常 见的电 磁仪器 (共18 张PPT)
人教版高中物理选修3-1课件:第三章 课题研 究霍尔 效应及 两种常 见的电 磁仪器 (共18 张PPT)
分解动作
v
再先用进进下直 以入入向至后磁磁上q保场场下E此解持区区方=时得动的q的向vqv态离离偏B=U时平子子转/Ud结衡沿在 形/=(束原洛成qBv,来伦附dB的),兹加方力电向作场流过
ff
负电荷向电流反方 向移动,故受向下 的洛伦兹力
f
长方体导体的 下表面
人教版高中物理选修3-1课件:第三章 课题研 究霍尔 效应及 两种常 见的电 磁仪器 (共18 张PPT)
微观解释
v
v
v
上、下表面就出现
横向电势差
v
v
v
人教版高中物理选修3-1课件:第三章 课题研 究霍尔 效应及 两种常 见的电 磁仪器 (共18 张PPT)
磁流体发电机
人教版高中物理选修3-1课件:第三章 课题研 究霍尔 效应及 两种常 见的电 磁仪器 (共18 张PPT)
等离子体束射入磁场
人教版高中物理选修3-1课件:第三章 课题研 究霍尔 效应及 两种常 见的电 磁仪器 (共18 张PPT)
高二物理选修3-1 电势和电势差 ppt

练习:在静电场中,把一个电荷量q为 2.0×10-5C的负电荷由M移动到N点,电场力 做功为6.0×10-4J,由N移动到P点,电场力 做负功1.0×10-3J ,则M、N、P三点的电势 高低关系是(φ N>φ M>φ P )
N
M
P
练习:下列关于电势高低的判断正确的是(
CD )
A. 负电荷从A移动到B时,外力做正功,A点 的电势一定较高。 B. 负电荷从A移动到B时,电势能增加,A点 的电势一定较低。 C. 负电荷从A移动到B时,电势能增加,A点 的电势一定较高。 D. 初速度为零的正电荷只在电场力的左右下 从A移动到B,A点的电势一定较高。
E B D a A C
电势φ
一.定义 二.即电场中某点的电势在数值上等于单位 正电荷由该点移动到零电势点时,电场 力所做的功。(参考书本P15的说明)
电势的特点
1. 电势的相对性。 零电势点的选取 2. 电势的固有性。电势是表示电场能量属性 的一个物理量,电场中某点的电势的大小 由电场本身的条件决定,与该点是否放电 荷,电荷的电性等无关。 3. 电势是标量。电势可以是正或负,正、负 号只表示大小,不表示方向。
b
等势面的特点
1. 等势面一定与电场线垂直,即跟场强方向 垂直 2. 在同一等势面移动电荷,电场力不做功 3. 电场线总是从电势高的等势面指向电势低 的等势面 4. 任意两个等势面不会相交 5. 等差等势面越密的地方,电场强度越大 6. 地球也是一个等势体,因此往往选地球的 电势为零
练习:如图,虚线a、b、c势某静电场中的三个等 势面,它们的电势a最大,c最少,一带正电的粒子 射入电场中,其运动轨迹如图实线KLMN所示,由 图可知( AC )
如果取无穷远处为零电势点,在正电荷形成 的电场中各个点的电势均为( 正 )值,在 负电荷形成的电场中各个点的电势均为 ( 负 )值,
高中物理选修3-1课件

Q不变
C
S
4 kd
E不变
十、带电粒子在电场中的运动 :
1、匀变速直线运动:
① 牛顿运动定律
Eq ma
mV
2 t
② 动能定理
1 2
1 2
mV
2 0
qU
2、辐射电场中的匀速圆周运动: k
Qq r
2
m
V r
2
3、匀强电场中的圆周运动(考虑重力)
◆例:单摆(带电小球与绝缘绳)
B
电场力与重力垂直——竖直面变速圆周运动 等效“重力”: G
y L
2
qU
0
1 2
mV
2 0
Y
U U0
tan
L 2d
U U0
4d
④ 粒子穿出电场后匀速运动打在屏幕上
Y y L tan
第三四章
电流
一、
电流
I q t
1、电流的形成: 电荷的定向移动 2、电流(强度)定义:
3、电流(微观)决定式:
I n eS V 定
U R
R1 V
R2
R3
R1
R2
R3
V
A
R1
R2 V A
R3
R1 R2 A R3 R2 R3
R1
四、 电功与电功率
1、电功:W qU UIt Pt
◆单位:焦耳(J)、度→千瓦时(瓩时)(KWh)
1度=1000W· 3600S=3.6×106J
2、电功率: P
3、效率:
W t
UI
有用 总
并联电路总电阻小于任一支路电阻 ②、不论串并联,任一电阻变大(变小),总电阻一定变大(变小)
人教版高中物理选修3-1:3.1磁现象和磁场课件(共35张PPT)

安培曾写道:“奥斯特先生……已经 永远把他的名字和一个新纪元联系在一起 了。”
F
F′
?
同 向 电 流 互 相 吸 引
反 向 电 流 互 相 排 斥 .
三、磁场 1、磁体或电流周围空间存在的一 种特殊物质。
F
F′
2、磁场的基本性质: 磁场对放入其中的磁体或通电 导体会产生磁力作用。
四、地磁场 1、地球是一个巨大的磁体。 2、地球周围空间存在的磁场叫地磁 场。
第三章 磁场
第一节 磁现象和磁场
• ☆教材分析 • 磁现象和磁场是新教材中磁场章节的第一节 课,从整个章节的知识安排来看,本节是此 章的知识预备阶段,是本章后期学习的基础, 是让学生建立学习磁知识兴趣的第一课,也 是让学生建立电磁相互联系这一观点很重要 的一节课,为以后学习电磁感应等知识提供 铺垫。
•
• •
• •
• ☆重点难点 • 电流的磁效应、磁场的定义与基本特征是 本节重点,也是难点
中国古代对磁的认识
中国古代四大发明之一 司南(指南针)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东汉王充
最初发现的磁体是被称为“天然磁石” 的矿物,其主要成分为Fe3O4 ,能吸引铁质物 体.
磁铁多是由铁、钴、镍等金属或某些氧化物制成。
注意:天然磁石和人造磁铁都是永磁体。
3、 地球的地理两极与地磁两极反向但并不重 合,其间有一个夹角,叫磁偏角。因此,指南针 所指方向不是正南方,而是和地磁南极有一个夹 角。
磁南极
地理 北极
地理 南极
磁北极
3、 地球的地理两极与地磁两极反向但并不重 合,其间有一个夹角,叫磁偏角。因此,指南针 所指方向不是正南方,而是和地磁南极有一个夹 角。
奥斯特早在读大学时 就深受康德哲学思想的影 响,认为各种自然力都来 自同一根源,可以相互转 化。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二、元电荷的理解 【例 2】 关于元电荷的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元电荷实质上是指电子和质子本身 B.所有带电体的电荷量一定等于元电荷的整 数倍 C.元电荷的数值通常取作 e=1.6×10-19 C D.电荷量 e 的数值最早是由美国科学家密立 根用实验测得的
答案 BCD 解析 元电荷实际上是指电荷量,数值为 1.6×10-19 C,不要误以为元电荷是指某具体的带 电物质,如电子.元电荷是电荷量值,没有正负电 性的区别.宏观上所有带电体的电荷量一定是元电 荷的整数倍.元电荷的具体数值最早是由密立根用 油滴实验测得的,测量精度相当高.
(2)一个带电体能否看作点电荷,是相 对于具体问题而言的,不能单凭其大小和 形状确定,例如,一个半径为 10 cm 的带 电圆盘,如果考虑它和相距 10 m 处某个电 子的作用力,就完全可以把它看作点电荷, 而如果这个电子离带电圆盘只有 1 mm,那 么这一带电圆盘又相当于一个无限大的带 电平面.
1.2 库仑定律
要点一 点电荷 点电荷:当带电体间的距离比它们自 身的大小大得多,以至带电体的形状、大 小及电荷分布状况对它们之间相互作用力 的影响可以忽略不计时,这样的带电体就 可以看作带电的点,叫做点电荷. (1)点电荷是只有电荷量,没有大小、 形状的理想化模型,类似于力学中的质点, 实际中并不存在.
2.电荷守恒定律的两种表述方式的区别是什么? (1)两种表述:①电荷既不会创生,也不会消灭,它只能从一个物体转移到另一个
物体,或者从物体的一部分转移到另一部分;在转移的过程中,电荷的总量保持不变.② 一个与外界没有电荷交换的系统,电荷的代数和总是保持不变的.
(2)区别:第一种表述是对物体带电现象规律的总结,一个原来不带电的物体通过 某种方法可以带电,原来带电的物体也可以使它失去电性(电的中和),但其实质是电 荷的转移,电荷的数量并没有减少.第二种表述则更具有广泛性,涵盖了包括近代物 理实验发现的微观粒子在变化中遵守的规律,近代物理实验发现,由一个高能光子可 以产生一个正电子和一个负电子,一对正负电子可同时湮灭,转化为光子.在这种情 况下,带电粒子总是成对产生或湮灭,电荷的代数和不变,即正负电子的产生和湮灭
与电荷守恒定律并不矛盾.
一、电荷基本性质的理解 【例 1】 绝缘细线上端固定,
图 1-1-3
下端悬挂一个轻质小球 a,a 的表面镀有铝膜;
在 a 的近旁有一绝缘金属球 b,开始时,a、b 都不
带电,如图 1-1-3 所示.现使 a、b 分别带正、
负电,则(
)
A.b 将吸引 a,吸引后不放开
B.b 先吸引 a,接触后又与 a 分开
时,得出
F→∞的结论.从
数学角度这是必然的结论,但从物理的角
度分析,这一结论是错误的,其原因是,
当 r→0 时,两电荷已失去了点电荷的前提
条件,何况实际的电荷都有一定的大小和
形状,根本不会出现 r=0 的情况,也就是
说,在 r→0 时不能再用库仑定律计算两电
荷间的相互作用力.
3.计算库仑力的大小与判断库仑力的 方向分别进行.即用公式计算库仑力的大 小时,不必将电荷 q1、q2 的正、负号代入 公式中,而只将电荷量的绝对值代入公式 中计算出力的大小,力的方向根据同种电 荷相斥、异种电荷相吸加以判断即可.
C.a、b 之间不发生相互作用
D.b 立即把 a 排斥开
答案 B 解析 因 a 带正电,b 带负电,异种电荷相互 吸引,轻质小球 a 将向 b 靠拢并与 b 接触.若 a、b 原来所带电荷量不相等,则当 a 与 b 接触后,两球 先中和一部分原来电荷,然后将净余的电荷重新分 配,这样就会带上同种电荷(正电或负电),由 于同种电荷相互排斥,两球将会被排斥开.若 a、b 原来所带电荷量相等,则 a、b 接触后完全中 和而都不带电,a、b 自由分开.
图 1-1-2
1.“中性”与“中和”之间有联系吗?
“中性”和“中和”是两个完全不同的概念,“中 性”是指原子或者物体所带的正电荷和负电荷在 数量上相等,对外不显电性,表现为不带电的状 态.可见,任何不带电的物体,实际上其中都带有 等量的异种电荷;“中和”是指两个带等量异种电 荷的物体,相互接触时,由于正负电荷间的吸引作 用,电荷发生转移,最后都达到中性状态的一个过 程.
4.式中各量的单位要统一用国际单 位,与 k=9.0×109 N·m2/C2 统一.
5.如果一个点电荷同时受到另外的两 个或更多的点电荷的作用力,可由静电力 叠加的原理求出合力.
6.两个点电荷间的库仑力为相互作用 力,同样满足牛顿第三定律.
1.库仑定律与万有引力定律相比有何异同点?
万有引力定律
库仑定律
只有引力
既有引力 又有斥力
不同点
天体间表现明显
微观带电 粒子
间表现明
显
都是场力
万有引力场
电场
公式
F=Gmr1m2 2
F=kqr1q2 2
条件
两质点之间
两点电荷 之间
通过对比我们发现,大自然尽管是多 种多样的,但也有规律可循,具有统一的 一面.规律的表达那么简捷,却揭示了自 然界中深奥的道理,这就是自然界和谐多 样的美.
同”
原因
不同物质 的原子核 对外电 子的束缚
导体中的 自由电子 受到带正 (负)电物
电荷之间 的相互排
斥
要点二接触起电的电荷分配原则 两个完全相同的金属球接触后电荷会重新进
行分配,如图 1-1-2 所示. 电荷分配的原则是:两个完全相同的金属球带
同种电荷接触后平分原来所带电荷量的总和;带异 种电荷接触后先中和再平分.
要点二 库仑定律的理解 1.适用条件:适用于真空中的点电荷. 真空中的电荷若不是点电荷,如图 1 -2-2 所示.同种电荷时,实际距离会增 大,如图(a)所示;异种电荷时,实际距离 会减小,如图(b)所示.
图 1-2-2
2.
对
公
式
F
k
q1q2 r2
的
理
解
:
有
人
根
据
公
式
F
k
q1q2 r2
,设想当
r→0
高中物理选修3-1全套课件
第1章 静电场 第1节 电荷及其守恒定律
要点一三种起电方式的区别和联系
摩擦起电 感应起电 接触起电
产生 及条
件
两不同绝 缘体摩擦
时
导体靠近 带电体时
带电导体 和导体接
触时
导体两端
现象
两物体带 上等量异
种电荷
出现等量 异种电荷,
且电性与 原带电体 “近异远
导体上带 上与带电 体相同电 性的电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