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g第二章 核医学工作中的辐射防护知识

合集下载

核医学任务中的辐射防护

核医学任务中的辐射防护

案例二:核医学成像的辐射防护
总结词
确保患者在核医学成像过程中接受的辐射剂量最小化,同时保证图像质量。
详细描述
在核医学成像过程中,应选择适当的成像技术和参数,以降低辐射剂量。同时, 为患者提供必要的防护措施,如穿戴防护服、设置屏蔽等。此外,定期对设备 进行性能检测和维护,确保其正常运行。
案例三:放射性废物的处理与处置
核医学任务中的辐射防护
目录
• 核医学概述 • 辐射防护基础知识 • 核医学任务中的辐射防护措施 • 核医学任务中的辐射防护案例分析 • 核医学任务中的辐射防护挑战与展望
01
核医学概述
核医学的定义与特点
核医学是利用放射性 核素诊断和治疗疾病 的医学分支。
核医学在肿瘤、心血 管、神经、内分泌等 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
技术发展与展望
智能化防护设备的研发
01
随着科技的发展,智能化、自动化的辐射防护设备不断涌现,
能够提高防护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辐射防护剂的应用
02
新型的辐射防护剂不断被研发和应用,能够降低辐射对人体的
损伤。
远程医疗和互联网技术的应用
03
远程医疗和互联网技术为核医学辐射防护提供了新的解决方案,
有助于实现更加高效和便捷的防护服务。
05
核医学任务中的辐射防护挑战与展 望
当前面临的挑战
1 2
辐射防护意识的普及程度不够
公众和医务人员对核医学辐射防护的重要性认识 不足,缺乏必要的防护知识和技能。
设备和技术条件的限制
部分医疗机构在核医学设备和技术方面相对落后, 难以满足高标准的辐射防护要求。
3
法律法规和标准的不完善
现有的辐射防护法律法规和标准尚不健全,难以 全面指导和规范核医学领域的辐射防护工作。

5.核医学辐射防护基本知识

5.核医学辐射防护基本知识

辐射防护的基本原则和措施
辐射生物学效应与照射剂量的关系(2)
随机性效应 1.指效应发生几率和辐射吸收剂量大小有关的效应 2.辐射吸收剂量越大,随机效应发生的几率越大 3.随机效应发生的几率不存在剂量的阈值,即小剂量 也不能完全排除发生随机效应的可能性 4.遗传效应、辐射诱发癌变等属于随机效应
D = dE/dm
单位:戈瑞(Gray,Gy) J/kg(焦耳/千克) 1Gy = 1J/kg
吸收剂量率:单位时间内的吸收剂量 Gy/s
吸收剂量 = 照射量 × 换算因子
常用辐射量定义及单位
当量剂量(1) 强调生物体
在相同的吸收剂量下,由于射线种类、剂量及剂量率 大小、照射条件、生物种类和个体生理差异等因素的 影响,所产生的生物学效应在程度上可有明显的差别
有效剂量(加权的当量剂量) 强调生物体
在全身受到非均匀性照射的情况下,受到危险的 组织或器官的当量剂量(HT)与相应的权重因子 (WT)乘积的总和
HE = ∑ HT · WT (WT表示受照射组织或器官的相对
危险度,是从受照组织或器官的危险度与全身受照总危 险度之比计算出来的,表示组织或器官的辐射敏感性)
2.陆地辐射:来自于地壳物质的
(1)原生放射线核素 (2)宇生放射线核素
辐射源来源
人工辐射源
(1)医疗照射 (2)放射线核素辐射源:放射线核素制备
放射线核素临床诊疗应用 放射线核素示踪技术应用:医药、农药肥料的
吸收分布、残留等 放射线核素辐射加工技术应用:消毒、保鲜、等 (3)核武器爆炸 (4)能源生产:核能发电 (5)事故照射
辐射防护的基本原则和措施
核医学中的辐射危害因素
放射性药物 放射性药物的制备过程 注入了放射性药物的患者 空气污染 表面污染:台面、地面、衣物、皮肤 X射线

核医学工作中辐射防护

核医学工作中辐射防护

SPECT用于检查的放射性核素的量是极小的, 做一次核医学显像所受的辐射剂量远比胸透 和CT检查小得多。
例如: 99mTc-MAA肺灌注显像辐射当 量 剂 量 是 胸 部 摄 片 的 0.55 , 胸 部 透 视 的 0.034。
脑血流灌注显像辐射当量剂量是头部CT 的0.047,头颅平片的0.78;
肾动态、甲状腺显像辐射剂量更小。
由于用于检查的放射性核素发出的射线射 程很短,离患者1米以外基本不会受到照射。
二、临床核医学检查受照剂量与天然本底辐射比较
据报道在美国一次普通的核医学显像全身接 受的平均辐射剂量约为3.6 mSv,大约相当于 世界上平均天然本底辐射剂量(3.7 mSv)。
国内调查一次核医学检查患者接受的辐射剂 量大概与平均天然本底辐射剂量接近。
外照射防护措施
经典的外照射防护的三原则
时间(time)防护 距离(distance)防护 屏蔽(shielding)防护
αβγ及中子射线的屏蔽材料选择
各种铅防护设备的照片
各种用途的铅罐
内照射防护
开放性放射源可能通过口、呼吸道、皮肤伤 口进入人体。内照射防护的关键是重在预防。
(2)由于放射性药物在体内的特殊分布,病 人全身受照剂量小,个别器官、组织受照剂量高。
核医学中的辐射危害因素
放射性药物 注入了放射性药物的患者 空气污染 表面污染:台面、衣物、皮肤…… 外环境的污染 X射线 放射性药物制备过程
辐射防护的原则
实践的正当化 放射防护最优化 个人剂量限值
这里引用放射物理学家Morgan的一句 话说明对放射防护应有的态度: “Radiation need not be feared ,but it must be respected”。(不需要恐惧辐射,但是 必须对它进行防护)。

第二章核医学工作中的辐射防护知识

第二章核医学工作中的辐射防护知识

PPT文档演模板
第二章核医学工作中的辐射防护知识
•二、临床核医学检查受照剂量与 天然本底辐射比较
• 据报道在美国一次普通的核医学显像全身接 受的平均辐射剂量约为3.6 mSv,大约相当于 世界上平均天然本底辐射剂量(3.7 mSv)。
• 国内调查的剂量略高于国外,若扣除放射性 药物剂量因素,一次核医学检查患者接受的辐 射剂量大概与平均天然本底辐射剂量接近。
PPT文档演模板
第二章核医学工作中的辐射防护知识
(二)造血组织的辐射损伤
• 造血组织的辐射损伤可以通过外周血细胞的 变化反映,易于观测,故有生物剂量仪之称。
• 1.造血组织损伤的特点
• ① 血液系统的辐射损伤主要是造血细胞增殖能力 的抑制或丧失。
• ②造血组织受损伤的程度可以反映受照剂量的大小。 血液系统的变化是辐射损伤的临床诊断和预后判断的 指针。
• ①对核酸分子主要作用于碱基、磷酸二酯 键、核糖。
• ②通过脂质过氧化作用造成体内包括细胞 膜、线粒体膜、溶酶体膜、核膜等生物膜的 损伤,使生物膜的能量传递、物质转运、信 息识别等功能受到影响。
PPT文档演模板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第二章核医学工作中的辐射防护知识
•三.低辐射剂量的兴奋效应
•一定的低剂量对生物生命活动的 辐射兴奋效应(hormesis)。
PPT文档演模板
曾报告的低辐射剂量兴奋效应:
n 增进动物的生长与发育 n 延长寿命 n 改善幼体存活率 n 改善伤口愈合 n 增强对感染的抵抗力 n 降低致癌机率
第二章核医学工作中的辐射防护知识
n 进一步的研究还发现其作用机制方面, 有免疫兴奋效应,DNA修复的兴奋效应, 诱导自由基和活性氧清除等。

核医学科安全防护管理制度

核医学科安全防护管理制度

核医学科安全防护管理制度一、总则1.1 目的为了确保核医学科工作人员、患者及公众的健康与安全,保护环境免受放射性污染,根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标准,结合核医学科实际情况,特制定本制度。

1.2 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核医学科的辐射防护、放射性物质管理、设备维护、应急预案及安全管理等方面。

二、辐射防护2.1 辐射防护原则核医学科应遵循合理、有效、经济的辐射防护原则,采取各种措施降低辐射剂量,确保工作人员、患者及公众的辐射剂量在安全范围内。

2.2 辐射防护措施(1)个人防护:工作人员应根据实际工作需求,穿戴适当的个人防护用品,如铅衣、铅手套、防护眼镜等。

(2)环境防护:核医学科应设置合理的工作区,将高剂量区与低剂量区分开,设置防护门、防护窗等设施,降低辐射对周围环境的影响。

(3)设备防护:定期检查放射性设备,确保设备性能稳定,辐射防护装置完好,防止设备故障导致辐射泄漏。

(4)培训与宣传:加强工作人员的辐射防护培训,提高工作人员的辐射防护意识和能力,向患者及公众宣传辐射防护知识。

三、放射性物质管理3.1 放射性物质采购放射性物质采购应符合国家相关规定,选择有资质的供应商,确保放射性物质的质量和安全性。

3.2 放射性物质储存放射性物质应储存于专用的储存柜或储存室,确保储存环境安全、干燥、通风,并定期检查储存设施,防止放射性物质泄漏。

3.3 放射性物质使用放射性物质使用应严格按照操作规程进行,确保工作人员、患者及公众的安全。

使用过程中,应密切监测放射性物质的辐射剂量,确保辐射剂量在安全范围内。

3.4 放射性废物处理放射性废物应分类收集、储存,按照国家和地方相关规定进行处理,确保放射性废物对环境的影响降至最低。

四、设备维护与安全管理4.1 设备维护定期对放射性设备进行维护和检查,确保设备性能稳定、辐射防护装置完好,防止设备故障导致辐射泄漏。

4.2 安全管理(1)建立健全的安全管理制度,明确各级管理人员和工作人员的安全职责。

第二章 核医学工作中的辐射防护知识

第二章 核医学工作中的辐射防护知识

外周血细胞的变化: 3 . 外周血细胞的变化 : 辐射对外周血细胞的作用 不明显, 不明显,主要是抑制造血细胞的增殖能力使血细胞的 来源减少,引起外周血细胞数量的下降, 来源减少,引起外周血细胞数量的下降,较大剂量的 照射则能引起血细胞寿命的缩短。 照射则能引起血细胞寿命的缩短。
血小板 血紅蛋白 嗜中性细胞
2.造血干细胞有极高的辐射敏感性,受射线 造血干细胞有极高的辐射敏感性, 照射后造血干细胞可因辐射致细胞坏死 (necrosis)和细胞凋亡(apoptosis),其数量随 necrosis)和细胞凋亡(apoptosis), 受照剂量呈指数规律下降。受较大剂量照射后, 受照剂量呈指数规律下降。受较大剂量照射后, 造血干细胞被破坏,数量急剧减少,余下的造血 造血干细胞被破坏,数量急剧减少, 干细胞通过自我复制和分化为祖细胞以恢复造血 功能。故具有极大的潜在修复能力。 功能。故具有极大的潜在修复能力。在受到极其 严重的辐射损伤后,才必须进行干细胞移植, 严重的辐射损伤后,才必须进行干细胞移植,轻 度损伤时可采取输血治疗等措施。 度损伤时可采取输血治疗等措施。
二. 地球辐射
地球辐射对人体的影响 有外照射和内照射。 有外照射和内照射。
(一)天然存在的放射性系列衰变
系列衰变有铀系、锕系和钍系三种,其共同特征: 系列衰变有铀系、锕系和钍系三种,其共同特征: 铀系 三种
(1)起始衰变的母体核素有可以与地球年龄相比的半衰期。 起始衰变的母体核素有可以与地球年龄相比的半衰期。 (2)数十次系列衰变直到成为稳定性铅为止衰变产物均是 放射性核素,衰变过程中有放射性氡气( 产生。 放射性核素,衰变过程中有放射性氡气(222Rn2)产生。 (3)最终变成稳定性铅。 最终变成稳定性铅。
(六 )皮肤也是辐射敏感性较高的组织之 常见的症状是毛发脱落、 一 。 常见的症状是毛发脱落、 指甲发育不良 较大剂量照射可引起局部红斑、溃疡等。 等 。较大剂量照射可引起局部红斑、溃疡等。

辐射防护知识

辐射防护知识

•三、公众成员 是指来访者(如与患者接近的家属、亲朋及其他人员)和靠近患者而 受到与他们自己医疗无关的辐射照射的人员。从公众成员的防护观点 来看,特别需要考虑来自由于治疗而接受了强放射性的患者身上的辐 射,这类患者在一段时间内尽量避免与他人接触,禁止进入公共场所 并对其排泄物进行无害化处理。诊断检查施用的放射性药物活度不大, 一般只需简单防护就可以。
性核素的患者。
二、患者防护 1、任何的医疗照射从其所获得的利益衡量必须具有正当理由, 既要达到诊断或治疗的目的,又要把照射限制到可以合理达到的最低水平。 检查前要做好权衡利弊。检查时应提供足够的光子数以提高统计的精确度, 同时尽可能降低照射剂量。(1)正确选择放射性核素:主要根据核素的 物理特性如半衰期、辐射能量和辐射类型。使用短寿命核素和选择半衰期 较短的药物,不仅提高了所获得的信息的精确度,而且减少了受检者的剂 量。高锝6小时,氟18 110分钟,碘131 8天(2)改进显像方法(3)使用
• 在日常生活中,电离辐射主要有两类: • 一是天然本底辐射,如宇宙射线,存在于土壤、岩石、水和大气中的铀-238、
铀-235、钍-232、钾-40、镭-226等; • 二是人工辐射,包括医疗辐射(如胸片、CT、全身骨显像、PET-CT等)及核事
故等。
辐射无处不在,举几个栗子: 香蕉当中约有 0.0117% 的放射性钾(钾40),每吃一根香蕉,就受到 约 0.1uSv的辐射; 在飞行到30000英尺高空时,辐射的强度约2μSv/h,也就是飞行10小时, 接受的辐射约20uSv; 香烟内具有放射性的钋和铅,如果每天一包烟,每年受到的辐射剂量约 为35mSv。 全球不同地区的天然本底辐射剂量值存在差别,我国天然本底辐射平均 剂量约3.1mSv/年(约0.35μSv/h),芬兰和瑞典较高,约6~8mSv。 我国对健康人群设定的年平均电离辐射剂量限值为1mSv,医务工作者的 剂量限值为20mSv

辐射防护知识

辐射防护知识

整理课件
27
辐射权重因数、剂量当量和当量剂量
吸收剂量表示受到辐射照射后人体 组织器官的能量沉积。辐射照射后引起 的生物效应及其严重程度不仅取决于能 量沉积,还取决于辐射的种类。为了使 不同辐射的吸收剂量能更好的与低剂量 照射后随机性效应的发生概率相联系, ICRP-26中曾经利用与辐射类型及其能 量有关的权重因数,即品质因素Q对组 织或器官的吸收剂整量理课件D进行加权。 28
中受到的职业性照射,因接受医学诊断和治疗而
受到的医学照射,以及一般居民从所有其它辐射
源受到的公众照射。因此,人类应该在最大限度
利用电离辐射源和核能的同时加强辐射防护,尽
量避免和减少电离辐射可能引起的健康危害。
整理课件
14
人类接受辐射照射后出现的健康危
害来源于各种射线通过电离作用引起
组织细胞中原子、分子的变化。危害
它们和物质的相互作用主要是三种过程:光
电效应、康普顿散射和电子对的产生。三种过 程都产生电子。它们又电离或激发物质中的其 它原子。
X和γ辐射穿透性强。对人体外照射伤害大,
一般情况下需要屏蔽。而且它的反散射问题严
重。但内照射的危害却要小得多。
整理课件
12
中子
与上述三种辐射不同,中子不可能是天 然衰变的产物,它主要是由核反应产生的。 中子依据能量不同而分为热中子、中能中 子、快中子和相对论性的中子。不同种类 的中子和介质作用的机理很不相同。
乏力,不适,食欲减退
头昏乏力,食欲减退,恶心呕吐,白细胞短暂上升 后下降 多次呕吐,可有腹泻,白细胞明显下降 多次呕吐,腹泻,休克,白细胞急剧下降
肠型急性 放射病
脑型急性 放射病
频繁呕吐,腹泻严重,腹痛,血红蛋白升高

5.核医学辐射防护基本知识

5.核医学辐射防护基本知识

1.连续工作的人员 2.一年内受照剂量不超过年限值十分之三的区域
使用放射性的标记实验室,显像室,诊断患者的床位区,放射性
核素或药物的贮存区,放射性废物贮存区
非限制区:
1年≯1/10
1.连续工作的人员 2.一年内受照剂量不超过年限值十分之一的区域
如工作人员办公室,电梯,走廊
放射性废物的处理
放射性废物的处理
铝、有机玻璃 铅、混凝土 铅、钨、铁混凝 土
辐射防护的基本原则和措施
内照射防护原则
尽一切可能防止放射性核素进入体内
(开放型放射源可通过口、呼吸道、皮肤伤口进入人体)
尽量减少工作场所及环境污染 定期进行污染监测
(把放射性核素的年摄入量控制在国家规定的限值以内)
核医学工作场所的分级和分区
体的射线被减弱或吸收。屏蔽材料的选 取,应依据射线的种类和能量
(受照剂量与屏蔽厚度成反比)
实际工作中,通常采用联合防护方法
辐射屏蔽防护材料
射线类型 α β
γ、x
作用形式
电离、激发
电离、激发、轫致辐 射
光电、康普顿、电子 对生成效应
材料选择原则 低质子材料 低质子材料+高质子材料
高质子材料
常用屏蔽材料
国际单位是希沃特(Sv)
组织权重因数
辐射量单位对照表
辐射防护的基本原则和措施
腺嘌呤 A
鸟嘌呤 G
胞嘧啶 C
胸腺嘧啶 T
尿嘧啶 U
辐射防护的基本原则和措施
电离辐射生物效应的作用机制(1):
电离辐射生物效应指射线的能量传递给生物机体后,机体所引 起的变化和反应,一般要经过几个性质不同而又相互联系的阶 段,即:
辐射防护的基本原则

核医学科辐射防护管理制度

核医学科辐射防护管理制度

核医学科辐射防护管理制度1. 前言核医学是一门应用核辐射技术诊断疾病和治疗疾病的学科,是医学影像学中的重要分支。

核医学科在临床诊断和治疗中需要大量使用辐射技术,因此辐射防护管理制度对于核医学科的安全运行和医护人员的健康至关重要。

本文将从核医学科辐射防护管理制度的基本内容、制定与落实、监督与评价以及未来发展方向等方面进行详细阐述。

2. 核医学科辐射防护管理制度的基本内容(1)辐射安全意识教育核医学科医护人员是接受过专业培训的,他们必须具备辐射安全意识,了解辐射对人体的危害以及如何正确使用辐射设备。

因此,核医学科辐射防护管理制度应包括对医护人员的辐射安全意识教育,强调辐射安全的重要性,让医护人员树立正确的辐射安全观念。

(2)辐射监测和测量核医学科需要不定期进行辐射监测和测量,确保工作环境中的辐射剂量不超过国家规定的安全标准。

辐射监测和测量是核医学科辐射防护管理制度的重要内容之一,必须严格执行,确保医护人员和患者的安全。

(3)辐射装备管理核医学科的辐射设备非常复杂,必须由专业的技术人员进行管理和维护。

辐射装备管理包括设备的定期检查、维护和保养,以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行和使用安全。

(4)个人防护措施核医学科医护人员在进行核医学检查和治疗时必须严格按照个人防护措施的要求进行操作,佩戴防护服、戴好个人剂量计等。

此外,医护人员还应定期进行辐射职业健康检查,及时发现并处理患者源性辐射。

(5)应急处置核医学科辐射防护管理制度应包括辐射事故的预案和应急处理程序,以应对突发的辐射事故。

3. 制定与落实核医学科辐射防护管理制度(1)组织机构的建立核医学科应建立完善的辐射防护管理机构,明确各项职责,确保辐射防护管理工作顺利进行。

建立核医学科辐射防护管理委员会,负责制定和修订辐射防护管理制度,并监督其落实。

(2)制定与修订核医学科辐射防护管理制度应根据国家法律法规和相关标准,结合医院的实际情况进行制定和修订。

应及时吸收国内外最新的辐射防护管理经验,不断完善和优化制度内容。

《核医学辐射防护》课件

《核医学辐射防护》课件
人员培训与资格要求
从事核医学相关工作的医务人员必须接受辐射防护培训,并具备相应的资格要求,以确保他们具备足 够的专业知识和技能。
05 核医学辐射防护实践案例
典型核医学实践中的辐射防护案例
案例一
放射性药物生产过程中的 辐射防护
案例二
核医学成像中的辐射防护 措施
案例三
放射性药物使用过程中的 辐射防护
2. 使用适当的屏蔽设备和防护 器材,降低辐射对操作人员和 患者的影响。
3. 对操作人员进行专业培训, 提高其对辐射防护的认识和操 作技能。
06 核医学辐射防护的未来发展
核医学技术的创新与发展
放射性药物的研发
随着核医学技术的不断进步,新型放 射性药物的研发和应用将更加广泛, 为肿瘤、心血管等疾病的诊断和治疗 提供更多选择。
辐射监测技术的升级
未来将进一步升级和完善辐射监测技术,实现实时、动态的监测, 及时发现和解决潜在的安全隐患。
辐射防护标准的制定与完善
针对核医学技术的发展,辐射防护标准将不断制定和完善,为医护 人员和患者提供更加科学、合理的安全保障。
核医学辐射防护的国际合作与交流
国际学术交流活动的增加
随着核医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国际学术交流活动将不断增 加,促进各国之间的技术交流和合作。
对工作人员和公众的辐射 剂量进行监测,确保符合 国家和国际标准。
核医学实践中的辐射防护
01
02
03
04
放射性药物的管理
确保放射性药物的安全使用和 存储,防止意外泄漏和事故。
操作规程
制定严格的放射性操作规程, 规范工作人员的行为,降低辐
射风险。
防护设备
提供必要的防护设备,如手套 、口罩、眼镜、防护服等,确

核医学辐射防护课件

核医学辐射防护课件

技术发展与展望
03
拓展核医学辐射防护的应用领域
将核医学辐射防护技术应用于其他领域,如放射治疗、放射成像等,拓展其应用范围和价值。
01
深入研究辐射与人体健康的相互作用机制
深入探究辐射与人体健康的相互作用机制,为制定更加科学合理的辐射防护措施提供理论支持。
02
发展个性化、精准化的辐射防护方案
针对不同人群和个体差异,制定个性化、精准化的辐射防护方案,提高防护效果和适用性。
健康指导与建议
定期对工作人员进行健康检查,及早发现潜在的健康问题并进行干预。
建立完善的员工健康档案,对员工的健康状况进行跟踪管理。
根据员工的健康状况和辐射剂量数据,提供针对性的健康指导和建议,促进员工身心健康。
个人剂量监测与健康管理
05
核医学辐射防护的挑战与展望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面临的挑战
辐射防护技术的局限性
核医学辐射防护课件
CATALOGUE
目录
核医学辐射防护概述 核医学辐射防护的基本原则 核医学辐射防护的措施 核医学辐射防护的实践应用 核医学辐射防护的挑战与展望
01
核医学辐射防护概述
核医学辐射防护的定义
核医学辐射防护是指在核医学实践中,采取一系列措施来保护工作人员、患者和公众免受放射性物质的伤害。
在核医学实践中,应采取有效措施减少放射性气溶胶的产生和排放,如使用密闭的容器存放放射性物质、及时清理工作场所等。
建立有效的通风系统
建立有效的通风系统,及时排除工作场所的放射性气溶胶,降低对医务人员的辐射暴露。
减少放射性气溶胶的产生和扩散
根据放射性废物的性质和来源,采取不同的处理方法,如物理处理、化学处理、焚烧等,以减少废物的产生量和处理难度。

核医学科辐射防护

核医学科辐射防护
③去除污染
03
定期监测各处污染情况,把污染控制在国家标准规定的导出限值水平以下。
④污染监测
核医学中患者的防护 核医学诊断中患者的防护 临床医生和核医学医生的职责 放射性药物的选择及检查程序监督 选择放射性药物时要考虑药物的物理、化学和生物特性,选择能使患者受到的吸收剂量和其他危险性最小,而又能给出所需的诊断信息的放射性药物。 减少患者的吸收剂量 可以通过一些简单的措施就能明显减少放射性药物所致的吸收剂量。
下期内容:
谢 谢!
单击此处添加正文,文字是您思想的提炼,为了演示发布的良好效果,请言简意赅地阐述您的观点。
20XX
4、原子核的衰变方式
α衰变: 释放α射线
01
β衰变:释放β射线,常见核素: 131I 、89Sr、32P。
02
正电子衰变:发生湮没辐射,产生方向相反的双γ光子(511keV)。常用 核素:18F
03
γ衰变: 释放γ射线。常用核素:99mTc、 131I
04
电子俘获:释放特征X线、 γ射线、内转换电子和俄歇电子。125I
工业用X射线CT机
其他医用加速器
X射线探伤机
X射线深部治疗机
数字减影血管造影装置
Ⅲ类射线装置
医用X射线CT机
X射线衍射仪
放射诊断用普通X射线机
兽医用X射线
X射线摄影装置
牙科X射线机
乳腺X射线机
放射治疗模拟定位机
核医学工作人员的防护 核医学工作人员在受到外照射辐射危害的同时,由于放射性核素的表面污染或挥发及其他原因,有可能把放射性核素摄入体内,造成内辐射危害。因此,核医学工作人员受到的照射既有外照射,可能也有内照射。对外照射的防护依然根据时间、距离和屏蔽防护的三种基本方法减少受照剂量。对内照射的防护一方面要按操作制度认真操作,防止或减少放射性污染,另一方面要加强个人防护,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尽量避免或减少放射性核素摄入体内。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二. 地球辐射
地球辐射对人体的影响 有外照射和内照射。
(一)天然存在的放射性系列衰变
系列衰变有铀系、锕系和钍系三种,其共同特征:
(1)起始衰变的母体核素有可以与地球年龄相比的半衰 期。(2)数十次系列衰变直到成为稳定性铅为止衰变产 物均是放射性核素,衰变过程中有放射性氡气(222Rn2) 产生。(3)最终变成稳定性铅。
实验研究还证实低剂量辐射兴奋效应发 生过程中有相应的基因表达和表达产物 蛋白质的合成,这些基因及其表达产物 通过上调或下调相应的基因的表达来影 响上述过程。
h
16
但由于辐射生物效应是一个复杂的问题, 低剂量辐射的兴奋效应还有很多急待解决的 问题,
与传统的随机效应的理论也相矛盾。
还有待于进一步的探索和验证。
2.造血干细胞有极高的辐射敏感性,受射线照 射后造血干细胞可因辐射致细胞坏死(necrosis) 和细胞凋亡(apoptosis),其数量随受照剂量呈指 数规律下降。受较大剂量照射后,造血干细胞被 破坏,数量急剧减少,余下的造血干细胞通过自 我复制和分化为祖细胞以恢复造血功能。故具有 极大的潜在修复能力。在受到极其严重的辐射损 伤后,才必须进行干细胞移植,轻度损伤时可采 取输血治疗等措施。
(二)40K、14C等单独存在的天然放射性核素
三. 本底当量时间
表示在临床核医学防护工作中,病人所受的辐射 剂量的大小可以用相当于在多长时间(几月或几年) 内受的天然本底辐射的剂量。
例如,一般病人在一次普通的核医学显像过程中 全身接受的平均辐射剂量约为3.6 mSv ,大约相当 于世界上多数地区一年的平均天然本底辐射剂量 (1-6 mSv)。
→ 低剂量辐射有害 ? 有益 ? 沒有 影响 ?
h
17
四. 辐射对机体组织的损伤
(一)组织的辐射敏感性
自然界中不同种类的动物,同种动物的不同个 体以及同一个体的不同组织在受到同样剂量的照 射时引起的损伤都是不同的。
总的来讲,高等动物比低等动物辐射敏感性高, 分裂增殖活跃的细胞、分化程度较低的组织细胞 辐射敏感性高。以上的规律也有例外。
第二章
核医学工作中的辐射防护知识
radiation proteadiation protection) 的目的就是要 把放射线对人的影响减少到最低限度。只有掌握有 关射线对人体影响的知识和防护措施,才能趋利避 害,化害为利。
Radiation need not be feared, but it must be respected。
h
12
自由基(radicals):
有一个或多个不配对电子而能独 立存在的原子或分子,具有极高 的不稳定性和化学反应性,存在 的时间极其短暂。
h
13
自由基直接作用于 生物大分子
①对核酸分子主要作用于碱基、磷酸二酯 键、核糖。
②通过脂质过氧化作用造成体内包括细胞 膜、线粒体膜、溶酶体膜、核膜等生物膜的 损伤,使生物膜的能量传递、物质转运、信 息识别等功能受到影响。
h
4
一. 宇宙射线
能量范围宽,强度随海拔高度、纬度 的不同而变化。对人体产生外照射。
(一)初级宇宙射线
星球碰撞、爆炸等形成的微粒在宇宙空间磁场 的作用下形成的高能粒子流,其中主要是质子, 其次是α粒子和重离子等。
(二)次级宇宙射线
初级宇宙射线从宇宙空间进入大气层后,与空 气分子发生核反应形成光子、电子、质子、中子、 л介子等射线以及产生3H、14C、7Be、22Na、 85Kr等放射性核素,形成对地球的天然辐射。
h
2
核医学辐射的特点
(1)对病人主要是内照射(即放射性核素进入人 体内产生的照射),对医务人员主要是外照射(即 放射性核素从人体外发射的射线对人体产生的照 射),但管理不当也可产生内照射。
(2)由于放射性药物在体内的特殊分布,病人全 身受照剂量小,个别器官、组织受照剂量高。
h
3
第一节
天然本底辐射
h
14
三.低辐射剂量的兴奋效应
一定的低剂量对生物生命活动的 辐射兴奋效应(hormesis)。
曾报告的低辐射剂量兴奋效应:
增进动物的生长与发育
延长寿命
改善幼体存活率
改善伤口愈合
增强对感染的抵抗力
降低致癌机率
h
15
进一步的研究还发现其作用机制方面, 有免疫兴奋效应,DNA修复的兴奋效应, 诱导自由基和活性氧清除等。
随机效应研究的对象是群体,是辐射效应 发生的几率(或发病率而非严重程度)与剂 量相关的效应,不存在具体的阈值。
h
11
二.辐射损伤的化学基础
产生放射生物效应的最根本的原因
1.直接作用:放射线与物质的相互作用导致的生 物分子的电离和激发
2.间接作用:电离和激发产生的自由基导致的继 发作用。
主要是水自由基对生物分子的损伤作用。
第二节
放射线对人体的影响
h
8
一.确定性效应和随机效应
(一)确定性效应(determinate effect)
确定性效应是指辐射损伤的严重程度与所 受剂量呈正相关,有明显的阈值,剂量未超 过阈值不会发生有害效应。一般是在短期内 受较大剂量照射时发生的急性损害。
h
9
确定性效应
h
10
(二)随机效应(stochastic effects)
据文献报道,男女受照人员全身一次1.5 Gy 照射时,可引起短时间的生殖能力降低,5.0 Gy 的全身一次照射可引起1~2年或更长的无 生育,一般8.0 Gy 以上的全身一次照射可引起 生殖能力难以恢复的损害。
h
20
3.外周血细胞的变化:辐射对外周血细胞的作用不 明显,主要是抑制造血细胞的增殖能力使血细胞的来 源减少,引起外周血细胞数量的下降,较大剂量的照 射则能引起血细胞寿命的缩短。
血小板 血紅蛋白 嗜中性细胞
淋巴细胞
Days
0
10
20 h 30
40
50
60
21
(三)睾丸和卵巢的辐射损伤
放射线主要抑制精原干细胞和精原细胞的分 裂,总的效果就是精子数减少。女性性腺的放 射敏感性较男性性腺略低,
h
18
(二)造血组织的辐射损伤
造血组织的辐射损伤可以通过外周血细胞的变 化反映,易于观测,故有生物剂量仪之称。
1.造血组织损伤的特点
① 血液系统的辐射损伤主要是造血细胞增殖能力的 抑制或丧失。
②造血组织受损伤的程度可以反映受照剂量的大小。 血液系统的变化是辐射损伤的临床诊断和预后判断的 指针。
h
19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