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二力平衡》说课稿课件
二力平衡公理ppt课件
二力平衡公理的物理意义
力的合成与分解
二力平衡公理是力的合成与分解的基础,通过二力平衡公理可以理 解力的合成与分解的方法和意义。
物体运动状态的改变
当物体受到的力不平衡时,物体的运动状态会发生改变;而当物体 受到的力满足二力平衡条件时,物体的运动状态保持不变。
实际应用
二力平衡公理在工程、物理、化学等领域都有广泛的应用,如天平、 杠杆、滑轮等装置的工作原理都基于二力平衡公理。
二力平衡公理与其他物理原理的关系
牛顿第三定律
二力平衡公理与牛顿第三定律密切相关。根据牛顿第三定律,作用力和反作用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 。在二力平衡的情况下,这两个力作用于同一个物体上,使得物体保持平衡状态。
动量守恒
在某些情况下,二力平衡公理与动量守恒原理相结合。例如,在不受外力作用或所受外力相互抵消的 系统内,动量守恒定律成立。
05
CATALOGUE
二力平衡公理的扩展与深化
对二力平衡公理的进一步理解
平衡状态
二力平衡公理指出,当一个物体处于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时,该物体所受的 力是平衡的。这意味着物体所受的两个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且作用在同一条 直线上。
动态平衡
除了静态平衡外,二力平衡公理还可以应用于动态平衡,即物体在运动过程中所 受的力平衡的情况。例如,在抛体运动中,重力与空气阻力相平衡。
THANKS
感谢观看
02
CATALO述
01
02
03
平衡状态
物体在受到两个大小相等 、方向相反且作用在同一 直线上的力时,将处于静 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
平衡条件
两个力的大小相等,方向 相反,作用在同一直线上 。
平衡状态的性质
平衡状态是相对稳定的, 因为任何微小的干扰都会 使物体偏离平衡状态。
《二力平衡》说课稿
《二力平衡》说课稿焦陂职高王小东一、说教材1、说教材的地位和作用本节出自北师大版八年级第七章《运动和力》中的第五节《二力平衡》。
主要涉及到的内容有三个方面:即力的平衡概念、二力平衡条件及其应用。
二力平衡是物体受两个力作用而保持的平衡状态,是物体受力平衡问题中最简单的一种情况,在力学中的地位十分重要。
今后进一步学习其它力学知识的基础,所以二力平衡知识是联系新旧知识的一个纽带。
这部分内容和方法的学习,关系到学生以后会不会进行受力问题的分析问题。
因此,学习这部分知识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2、说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知道什么是力的平衡和二力平衡的条件。
(2)知道二力平衡时物体的运动状态。
(3)会应用二力平衡条件去分析、解决简单的问题。
过程与方法:(1)通过实验探究二力平衡条件。
(2)学会分析一个物体受几个力及这几个力的平衡关系。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由于二力平衡条件是从实验中总结出来的,能够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树立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及乐于探索日常生活中物理道理的意识。
3、说教学的重难点(1)重点:二力平衡条件是学生进行力与运动关系分析的基础,所以二力平衡条件是重点。
(2)难点:力的平衡概念的建立是难点;由于初中学生虽然具有一定的抽象思维能力但还处于萌芽状态,对物体受平衡力作用的分析、判断能力比较弱,所以运用二力平衡条件解决实际问题也是本节的难点。
区别一对平衡力与一对作用力与反作用力也是一个小的难点。
4、说教学器材两端带定滑轮的长木板一块、硬纸板一块、小剪刀一把、若干个钩码、细线若干、有关多媒体课件二、说学情(1)学生已有的有关力及运动方面的知识为本节内容的学习提供了知识基础。
(2)学生经过对前面几节的学习已经基本掌握了探究方法,这为本节课的学习提供了有利的方法保证。
(3)学生还存在着一定的思维障碍。
例如:当我们推讲桌而推不动的时候,学生往往会认为这是推力小于阻力的原因等。
这样就会造成学生对一个物体在平衡状态下,对平衡力的理解和应用产生思维障碍。
二力平衡说课稿
《二力平衡》说课稿江口中学张文娟一说教材1教材的地位和作用二力平衡是苏科版的八年级物理下册第九章第一节的内容,本节主要学习二力平衡、二力平衡的条件、二力平衡的应用以及平衡力和作用力和反作用力的区别。
二力平衡是力学中的重点之一,二力平衡条件是重中之重。
本节知识的学习和应用,为后面学习浮力奠定了知识基础,也做好了思路和方法上的准备。
通过实验,使学生的观察、分析、综合、归纳和演绎能力得到进一步加强。
因此,本节知识是联系新旧知识的纽带,在力学中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是解决力学问题的理论基础。
2说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知道什么平衡状态;(2)、知道二力平衡的意义(3)记住二力平衡的条件;(4)、会用二力平衡的知识分析、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过程与方法(1)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认真观察什么是力的平衡及物体受到两个力作用时的平衡;观察物体受二力平衡力时的特点;(2)通过探究实验培养学生的分析归纳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探究二力平衡的条件培养学生树立用实验方法解决物理问题的思想;(2)通过探究实验培养学生对待实验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严谨的科学作风3教学重难点重点:1、了解平衡状态和平衡力,知道什么是二力平衡状态;2、应用二力平衡条件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难点:二力平衡条件的应用。
二说教法教法突出以学为本,探究实验性学习。
在教学过程中创设情景,引导启发,分析讨论,指导实验,归纳结论。
教学重视三性:生活性、主体性、实践性。
即联系生活实际,从生活需要引二力平衡问题创设教学情境,充分开发学生的生活经验。
尽量利用简单的器材来完成实验,激发学生的兴趣。
从生活到物理多角度、全方位认识二力平衡,在动手操作实践中发展学生探究、分析、归纳、迁移的能力。
运用提问法、谈话法、讨论法、直观法、探究法等。
三说学法设计理念:根据物理课程标准的要求,结合本节课的实际情况,改变过分强调知识的讲授,让学生经历科学探究过程,在探究过程中学习科学研究方法,培养学生的科学态度、探索精神、实践能力及创新意识。
《二力平衡》说课稿
《二力平衡》说课稿 教材分析一、教材的地位和作用一、教材的地位和作用本节出自人教版八年级《物理》第八章《力》中的第二节《二力平衡》。
本节课是在学习了牛顿第一定律和惯性之后,对力的平衡进行研究,包括其定义和探究二力平衡的条件。
二力平衡是物体受两个力作用而保持的平衡状态,它既是牛顿第一定律的延续,也为后面学习摩擦力、压强和浮力奠定了重要的基础,所以二力平衡知识是联系新旧知识的一个纽带,在力学中有着及其重要的地位。
这部分内容和方法的学习,关系到学生以后会不会进行受力问题的分析。
因此,学习这部分知识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问题的分析。
因此,学习这部分知识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二、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知识与技能(1)通过观察和分析,知道什么是二力平衡状态。
会画二力平衡时的受力示意图。
(2)通过实验探究,总结得出二力平衡的条件。
)通过实验探究,总结得出二力平衡的条件。
(3) 能利用平衡条件解决简单的平衡问题能利用平衡条件解决简单的平衡问题2、过程与方法 (1)、通过大量的生活实例以及受力分析让学生了解二力平衡的概念。
(2)、通过探究活动理解二力平衡的条件,分析影响误差的原因。
(3)、通过了解二力平衡的条件观察生活中相关的现象以及解决简单的平衡问题、通过了解二力平衡的条件观察生活中相关的现象以及解决简单的平衡问题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观察生活中的平衡现象,培养学生对科学的热爱和对知识探索的欲望。
通过观察生活中的平衡现象,培养学生对科学的热爱和对知识探索的欲望。
科学研究方法的教育,让学生体验探究过程,感悟研究物理的过程和方法,在探索中享受学习。
学习。
三、教学的重难点三、教学的重难点重点:(1)了解平衡状态和平衡力,知道什么是二力平衡)了解平衡状态和平衡力,知道什么是二力平衡 (2)探究二力平衡的条件)探究二力平衡的条件 教学策略:通过猜想假设、实验探索、观察思考和实例分析得出二力平衡的条件。
教学策略:通过猜想假设、实验探索、观察思考和实例分析得出二力平衡的条件。
二力平衡ppt课件
牵引力F
支持力N
阻力f
重力G
以在水平路面上运动的小车为例进行分析: 牵引力F
支持力N 阻力f
重力G
①若牵引力等于阻力,则二力平衡,小车向左做匀速直线运动 ②若牵引力大于阻力,二力不平衡,小车向左做加速直线运动 ③若牵引力小于阻力,二力不平衡,小车向左做减速直线运动
3. 运动和力的关系
①受到平衡力 ②受非平衡力
测力计对它的拉力F是一对平衡力,则此二力
F 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条直线上。
物体重力等于拉力: G=F
用弹簧测力计测量物体所受的重力G,利用
的是二力平衡条件。
G
③有一盏悬挂着的电灯,质量为0.5千克,求电灯受到的各个力 的大小及方向。
➢ 电灯受到的力有:
重力G、拉力F,因电灯静止,所以这两个力是一对平衡力, F
大小相等、方向相反。
➢ 重力大小:G=mg=0.5千克×9.8牛/千克=4.9牛,
方向竖直向下。
G
➢ 拉力大小:F=G=4.9牛,方向竖直向上。
2. 根据物体的受力情况判断运动状态
以在水平路面上运动的小车为例进行分析:
水平路面上运动的小车受到的力有:
在竖直方向上有重力G、地面支持力N; 在水平方向上有汽车发动机的牵引力F和 地面与空气的阻力f。
交流讨论
生活中二力平衡的例子很多,请说出三个以上这样的例子。
1.公路上匀速行驶的汽车(牵引力和阻力); 2.匀速下降的降落伞( 重力和空气阻力 ); 3.静止在书桌上的课本(重力和书桌对它的支持力 )。
三 二力平衡的应用
1.根据物体的平衡状态分析物体的受力情况
物体在两个力的作用下处于平衡状态,已知一个力的大小和方
二力平衡ppt课件
(甲)放在桌 面上的茶壶
(乙)水平面上做匀 速直线运动的小车
(丙)教室里悬挂着的吊灯
2.上题几幅图中物体的运动状态改变了吗?为什么?
答案:没有改变。因为物体处于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此时物 体所受的力相互平衡,运动状态不发生改变。 3.物体处于平衡状态的条件是什么? 答案:物体不受力或受平衡力。
[变式3] 一辆质量为1 500 kg的某品牌小汽车,当它静止在水平路面上 时,受到的支持力为 1.5×104 N,所受支持力的方向为 竖直向上 ; 汽车受到支持力与地面受到的压力是一对 相互作用力 (选填“平衡
力”或“相互作用力”)。当它以 60 km/h 的速度在水平路面上匀速 行驶时,受到的阻力是2 000 N,那么汽车受到的牵引力为 2 000 N。
5.(2023成都)如图所示,是探究“二力平衡的条件”实验,小车置于水 平桌面,两端的轻质细绳绕过定滑轮挂有等重钩码。F1是小车受到的向 左的拉力,F2是小车受到的向右的拉力,F1与F2在同一水平直线上。下列 说法不正确的是( D )
A.因为摩擦可忽略,小车在水平方向上只受到F1、F2作用 B.增减钩码个数,是探究二力大小对小车平衡的影响 C.F1、F2大小相等时,小车一定处于平衡状态 D.将小车水平扭转90°时,F1、F2仍在同一直线上
(g取10 N/kg)
知识目标
平衡力和平 衡状态
二力平衡的 条件
题号
1,4,8,9 2,3,5,6, 7,10,11
目标达成 (题号)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不足之处
1.(2023昌平月考)物体在平衡力作用下( C ) A.一定做匀速直线运动 B.一定保持静止状态 C.保持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 D.前三个都不对
八年级物理下册第九章第一节《二力平衡》说课 课件
4 实验探究,获取新知
器材:带两个定滑轮的铁架台、硬纸板、钩码、线 绳。
实验步骤: ①排除物体受力方向相同的两个拉力情况 ②一根绳的自由端挂一只钩码,另一根绳的自由端 挂两只钩码,两根绳分别通过两个滑轮,观察物体 处于什么状态,将挂两只钩码的一端去掉一只钩码 呢。 ③将物体转过一定角度还静止吗?何时恢复静止? ④将硬纸板剪成2半,还能平衡吗?
所以,可以根据二力平衡条件,已知其中一个 力的大小方向,确定出另一个力的大小和方向。
由实例过渡,自然,顺情顺理,并通过对实例 的分析,明确了思路,初步培养分析问题、解决 问题的能力,突破难点。
4 实验探究,获取新知 3、课堂小结 由学生归纳本课所学知识
4、课堂练习:补充习题基础部分练 习
诚无悔,恕无怨,和无仇,忍无辱。——宋《省心录》 我们教育工作者的任务就在于让每个儿童看到人的心灵美,珍惜爱护这种美,并用自己的行动使这种美达到应有的高度。——苏霍姆林斯基 在人生道路上,走上坡路要昂首阔步,走下坡路要谨小慎微,走阳关道要目视前方,走羊肠路要俯视脚下。 即使道路坎坷不平,车轮也要前进;即使江河波涛汹涌,船只也航行。 因害怕失败而不敢放手一搏,永远不会成功。 志不立,天下无可成之事。 德不孤,必有邻。——《论语·里仁》 征服自己,就能征服一切。
2 实验探究,获取新知
实验的观 察与探究
形成概念
突 突破破 难难点
点
3 实验探究,获取新知
以二力平衡为贯穿全课的明线,利用实验 引导学生观察、探索、发现、归纳二力平衡 条件,以突出重点,运用典型练习进行循环 式训练,突破难点。
3 实验探究,获取新知
(1)探究二力平衡的条件
物体受到两个力作用,总能处于平衡状 态吗?例如:放在光滑斜面上的小球,能 静止吗?刚刚开动的汽车能作匀速直线运 动吗?(说明:这里我们只研究与物体运 动方向有关的力)提问学生,物体分别受 几个力,能否保持相应状态。
《二力平衡》说课课件
学生还存在一定的思维障碍。比如当我们推讲桌
推不动时,学生往往会认为这是推力小于阻力的原因, 这样就会造成学生对一个物体在平衡状态下,对平衡
力的理解和应用产生思维障碍。
三、教法学法
教法:情景教学法、实验探究法
学法:“实验探索——思考深入——归纳总结”
的实验探究法。
四、教学过程
第一环节:创设情景,引入新课
一、教材分析
三、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二力平衡条件的探究。 教学难点:二力平衡条件的应用。
一、教材分析
四、教具学具
多媒体课件 小车
弹簧测力计 塑料片
滑轮 细线 钩码
二、学情分析
学生已有力及运动方面的知识为本节内容的学习 提供了知识基础; 学生经过一年多的物理学习基本掌握了探究这种 学习方法,这为本节课的学习提供了有利的方法保证;
一、教材分析
二、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目标:认识平衡力和平衡状态;归纳二力 平衡的条件;会利用二力平衡的知识分析解决实际问题。 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分组实验探究二力平衡条件, 掌握基本实验方法和实验步骤;会总结实验结论,会应用 二力平衡条件分析简单的物体平衡问题。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通过小组实验,体会并融 入探究学习合作氛围,提高主动参与意识;会用二力平衡 条件分析生活现象,感受知识的力量,提高学习的自信心。
F2=5 N
F1=5 N
A
B
F2=5 N
F1=5 N
F2=5 N
C
F1=5 N
D
实验目的:探究二力平衡的条件
实验器材:小车、弹簧测力计;细线、滑轮、钩码、塑料片。
实验注意事项和要求:
1、以小车或塑料片为研究对象,先按住物体保持静止状 态,再施加不同的拉力,松手后观察物体的运动情况。 2、观察两个力作用在小车或塑料片上的四种不同情况。 3、完成实验记录表格。
《二力平衡》课件(共27张ppt)
04
通过实验,理解二力平衡的 条件,即两个力等大、反向 、作用在同一直线上。
实验二:平衡小球
01
02
03
04
准备一个小球,将其放在一个 稳定的平面上。
在小球的一侧施加一个已知的 力,观察小球的平衡状态。
改变施加的力的方向和大小, 观察小球的平衡状态变化。
通过实验,理解二力平衡的条 件在小球上的应用。
二力平衡的条件
二力平衡是指物体只受两个力作 用时保持平衡状态。
二力平衡的条件是两个力大小相 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直线
上。
当满足二力平衡条件时,物体将 保持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
03
二力平衡的应用
物体在平面上的二力平衡
当物体在平面上只受到两个力作用,且这两个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 一直线上时,物体将保持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即二力平衡。
实验三:平衡陀螺
准备一个陀螺,将其放在一个稳定的 平面上。
改变施加的力的方向和大小,观察陀 螺的平衡状态变化。
在陀螺的一侧施加一个已知的力,观 察陀螺的平衡状态。
通过实验,理解二力平衡的条件在陀 螺上的应用,并了解物体平衡时力矩 平衡的原理。
05
总结与回顾
二力平衡的要点回顾
二力平衡的定义
物体在两个力的作用下,如果保持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则称物 体处于平衡状态,这两个力称为平衡力。
01
二力平衡的概念是理解牛顿第三定律的基础,有助于深入理解
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解决实际问题
02
二力平衡知识广泛应用于日常生活和工程领域,如建筑、机械、
交通等,掌握二力平衡有助于解决实际问题。
提高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03
初中物理《二力平衡》实验说课ppt
情感态度价值观
通过创新实验,培养 学生实事求是的科学 态度
让学生通过创新活动, 体会成功的乐趣,感 受物理的美妙与神奇, 激发学生终身学习的 兴趣。
过程设计
教学反思与自我 评价
方法设计
内容设计
教材分析与实验 教学目标
按先后顺序 教 材 处 理
按内容体系
平衡状态 探究二力平衡的条件 二力平衡条件的应用
人教版义务教育教科书《物理》八年级 下册
第八章 运动和力 第二节
探究二力平衡的条件
教材
教材分析
(一)在教材中的地位和作用
力学是本册书中的重点内容,二力平衡的条件又是力学中的 重点。
在本章前一节已学习了牛顿第一定律和惯性现象,为学习二 力平衡做了充分的知识准备。
本节知识的学习和应用,同时又对接下来摩擦力、压强、浮 力的学习奠定基础,也做好了思路和方法上的准备。
平衡条件
设计实验
进行实验Βιβλιοθήκη 平衡条件结论:不平衡条件 不平衡条件
表一的设计如图
探究:二力平衡的条件
猜想: 相互平衡的两个力: 大小? 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直线上?
平衡条件
不平衡条件
设计实验
进行实验
结论:
表二的设计如图
探究:二力平衡的条件
猜想: 相互平衡的两个力: 大小相等 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直线上?
实验操作
理论知识
教学重难点
探究二力平衡条件及判断二力的平衡的方法。利
重
点
用条件判断和利用物体的状态判断。
探究二力平衡的条件实验;应用二力平衡的条件
难 点
解决简单的平衡问题
过程设计
教学反思与自我 评价
方法设计
【课件】+二力平衡-说课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下册
课堂练习 强化新知
F1=5 N
A
F1=5 N
C
1.下列情况,两力平衡了吗? 为什么?
F2=5 N
B
F1=3 N
F2=5 N
F1=5 N
D
F2=5 N
19
说教材 说学情 说教法学法 说教学流程 说板书设计
课堂练习 强化新知
2、一辆小车受到50 N的 拉力和30 N的阻力,车 怎样运动?
v
F1=50 N
知识回顾 强化旧知
物体不受力时 不存在
牛顿第一定律内容
总保持静止状态 或
匀速直线运动状态
运动状 态不变
物体受力时
总保持静止状态 或
匀速直线运动状态
运动状 态不变
9
说教材 说学情 说教法学法 说教学流程 说板书设计
静
创设情景
止
导入新知
的 电
灯
受
引出“平衡力和
力
匀
平衡状态”的概
分
念
析
速 降 落
的
运
动
员10
22
疑问: 学生对不共线力不是二力平衡很难理
解,什么方法能更好的突破?
23
24
12
说教材 说学情 说教法学法 说教学流程 说板书设计
师生互动 探索新知
实验二
用手按住小车不动,把 两个托盘放在小车的同 一侧,加入相等的砝码, 放手后观察小车运动状 态的变化。
13
说教材 说学情 说教法学法 说教学流程 说板书设计
师生互动 探索新知
实验三
在两托盘中加相等的砝 码,使小车静止,用手 旋转小车至某一角度, 是两个力不在同一直线 上,放手后观察小车运 动状态的变化。
力平衡说课课件
二力平衡说课课件(总6页)--本页仅作为文档封面,使用时请直接删除即可----内页可以根据需求调整合适字体及大小--二力平衡说课课件二力平衡说课课件一.说教材1.教材的地位和作用新的课程标准要求课堂应注重让学生经历从生活到物理,从自然到物理的认识过程,经历基本的科学探究实验和活动,从被动到主动,在锻炼能力的过程中掌握知识、技能,了解科技发展,从而融入到现代社会中。
所以本课《弹力》在课堂教学模式的改革、注重全员参与、让学生主动探究等方面作了一些努力。
2.教学难点重点①重点:二力平衡的条件②难点:二力平衡条件的应用3.教学目标①知识与技能:认识平衡力和平衡状态的概念,会利用二力平衡的知识分析解决实际问题。
②过程与方法:经历探究二力平衡条件的实验过程,归纳、总结出结论。
③情感、态度与价直观:通过小组实验体会并融入探究学习的合作氛围,提高主动参与意识及提高学习的自信心。
二.说学情经过一个学期的物理学习,初二的学生已经基本具备了一个科学探究的素养,他们乐于独立地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所以在教学各个环节中注意通过学生感兴趣的事例入手,再通过猜想、分析、实验、推理等手段来处理问题,层层深入,最后通过学生动脑分析、动手操作来解决遇到的问题,这样不仅启迪学生思维、锻炼学生能力、还会大大加强学生学习物理、运用物理的自信心。
三.说教法学法1、教法:本节主要采用的是启发式教学为主,结合实验、讲解、讨论、探究、小组汇报等多种方法辅助教学。
2、学法:学生在我所创设的物理环境中,通过观察、实验、归纳等活动主动获取必要的感性知识,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使学生实现从“学会”到“会学”的转变,从“要我学”到“我要学”的转变,使学生真正成为课堂上真正的主人。
四.说教学过程第一环节:创设情境,引入新知。
为了本节知识的铺垫,提出已学问题:牛顿第一定律的内容是什么,(教师附板书:物体在不受力的时候,总保持静止状态和匀速直线运动状态)但是生活中的物体有不受力的时候吗如,一个同学站在讲台前上,老师在车桌上匀速推动粉笔盒。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征和规律最易于总结,生活中随处可见的现 象 ,来引导学生学习。
知识地位
二力平衡是力与运动关系的知识要点,是 初中力学的一个重点,也是学生进行力与运动 关系分析的基础。
学生只有理解了二力平衡的概念和规律后, 才能解释生活、生产中的有关现象并获得初步 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平衡力:
当一个物体受几个力作用时,如果保持静止状态或匀 速直线运动状态,这几个力叫做平衡力。
二力平衡:
如果物体只受两个力而处于平衡状态,这叫二力平衡。
课堂练习
1.下图哪些物体受到的两个力是彼此平衡的( )
2.放在水平桌面上的静止不动的墨水瓶,它受到的一对平衡力是( ) A. 墨水瓶受到的重力和它对桌面的压力 B. 墨水瓶对桌面的压力和桌面对它的支持力 C. 地球对墨水瓶的吸引力和墨水瓶对地球的吸引力 D. 墨水瓶受到的重力和桌面对墨水瓶的支持力
1.创设情景 引入新课(2min) 2.分析归纳 设置疑问(5min) 3.观察体验 尝试探究(25min) 4.讨论交流 归纳总结(10min) 5.总结回顾 布置作业(3min)
1.创设情景 引入新课
苹果为什 么能静止 在桌面上?
2.分析归纳 设置疑问
阻力
N
牵引力
G
做匀速直线运动的小汽车
N
5、阅读使人充实,会谈使人敏捷,写作使人精确。Tuesday, June 16, 2020June 20Tuesday, June 16, 20206/16/2020 6、最大的骄傲于最大的自卑都表示心灵的最软弱无力。10时0分10时0分16-Jun-206.16.2020
7、自知之明是最难得的知识。20.6.1620.6.1620.6.16。2020年6月16日星期二二〇二〇年六月十六日 8、勇气通往天堂,怯懦通往地狱。10:0010:00:236.16.2020Tuesday, June 16, 2020
3.重量为5000牛的汽车,在平直公路上匀速前进,若它所受到的阻力是车 重的0.05倍,求汽车发动机的牵引力。
4.用30牛的力握住重为15牛装油的瓶子悬空静止不动,则手与油瓶之间的 摩擦力的大小为_____,若将手的握力增加到40牛,则手与油瓶之间的摩擦 力的大小将______(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1.教法选择
情 观察讨论
景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多媒体
学 演示实验
习 分组实验 法
讨论总结
建立概念 突出重点 突破难点 加深理解
2.学法指导
经历“一个过程” :经历一次完整
的物理问题探究过程
发展“两种能力” :归纳总结能力,
语言表达能力。
提供“三种机会” :观察、思考的
机会,交流、合作的机会,成功的机会。
三、说教学过程
验
1
向右运动
二 力
平
衡
实
验
2
需要相反的力
二
力
转动
平
衡
在同一 直线上
3
实 验
二 力 平 衡 实 验
两块纸板分别向两边动 力需要作用在同一个物体上
4
4.讨论交流 归纳总结
讨论交流 补充引导
汇报结果 得出结论
二力平衡条件
等反 共
共
大向 体
线
5.总结回顾 练习作业
梳理知识结构
平衡状态:
物体处于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的状态。
共同进步!
1、只要朝着一个方向奋斗,一切都会变得得心应手。20.6.166.16.202010:0010:00:23Jun-2010:00 2、心不清则无以见道,志不确则无以定功。二〇二〇年六月十六日2020年6月16日星期二
3、有勇气承担命运这才是英雄好汉。10:006.16.202010:006.16.202010:0010:00:236.16.202010:006.16.2020 4、与肝胆人共事,无字句处读书。6.16.20206.16.202010:0010:0010:00:2310:00:23
受。
55..说说教教学学器器材材
(1)教师演示:两端带定滑轮的塑料板一块、 两端带孔的硬纸板、若干质量相等或不等的砝码、 带钩子的细线若干、弹簧测力计、剪刀。
(2)学生分组:两端带定滑轮的长木板一块、硬 纸板一块、小剪刀一把、若干质量相等或不等的 砝码、细线若干、弹簧测力计。
(3)有关多媒体课件
二、说教法与学法
作业:课本49页,交流讨论
四、说板书设计
12.6 二力平衡 一.平衡的描述
1.平衡状态 2.平衡力 3.二力平衡 二.二力、平衡的条件 1.等大 2.反向 3.共线 4.共体 三.二力平衡条件的应用
五、说教学预测
通过自制教具演示和学生分组实验,能有效地突 破教学重点和难点。同时,注重培养学生探究学习能 力,使其主动地参与到知识形成的整个思维过程,力 求使学生在积极、愉快的课堂氛围中提高自己的认知 水平,从而有效地实现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学生物理 思维能力及解题能力还要在课后练习及讲解中进一步 地提高。
二力平衡
吉州区兴桥中学 罗小明
说教材
教
说教法与学法 学 评
说教学程序
价 与
说板书设计
反 思
说教学预测
一、说教材分析
1.说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2.说学情分析 3.说教学目标 4.说重点难点 5.说教学器材
1.说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二力平衡》出自人教版九年级《物理》
第十二章《运动和力》中的第六节,主要涉及 到的内容有三个方面:即力的平衡概念、二力 平衡条件及其应用。
放在讲台上 的粉笔盒 G
• 如果作用在物体上的力只有两个,且 物体保持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我们 称二力平衡。
3.观察体验 实验探究
设计活动:
提出问题:
1.小车会不会受到摩擦力作用,对实验有没有影响? 2.能不能探究不在同一物体上的两个力的作用情况?
怎么改进实验?
二
力
平
向右运动
衡
实
需要大小相等
通过做二力平衡条件的实验,培养学生观察、 分析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
通过用辩证唯物主义观点阐述物理知识,对学 生进行辩证唯物主义教育。
4.说重点和难点
重点:探究二力平衡的条件。
依据:教学目标和其在教材中的作用,生基础
和思维水平。
难点:应用二力平衡的条件解决实际问题。
依据:教学目标和学生在学习中难于理解和接
2.说学情分析
知识方面:
通过前五节的学习,学生已经掌握了力的 概念、牛顿第一定律,对力的知识有了科学的 认识。
情感方面:
好奇心及求知欲很强,学习积极主动。
3.说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
理解二力平衡的概念和条件,并用其解释实 际问题,培养交流、表达能力和观察思维能力。
(2)过程与方法目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