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成运算放大器习题集及答案
集成运算放大器习题解答

第1章 集成运算放大器习题解答1.1 在图P1.1所示的电路中,运算放大器的开环增益A 是有限的,Ω=M R 11,Ω=K R 12。
当V v i 0.4=时,测得输出电压为V v o 0.4=,则该运算放大器的开环增益A 为多少?iv o图P1.1解:V v R R R v i 100144101010633212=⨯+=+=+,100110014400===-=+-+v v v v v A 1.2 假设图P1.2所示电路中的运算放大器都是理想的,试求每个电路的电压增益iov v G =,输入阻抗i R 及输出阻抗o R 。
(a)iv oΩK 100(b)iv ΩK 100(c)iv ΩK 100(e)iv (d)iv ΩK 100(f)iv ΩK 100图P1.2解: (a )01010=Ω=-=O i R K R G ,, (b )01010=Ω=-=O i R K R G ,,(c )01010=Ω=-=O i R K R G ,,(d )00==-∞=O i R R G ,, (e )0100=Ω==O i R K R G ,, (f )Ω=Ω=-=501010O i R K R G ,,1.3有一个理想运算放大器及三个ΩK 10电阻,利用串并联组合可以得到最大的电压增益G (非无限)为多少?此时对应的输入阻抗为多少?最小的电压增益G (非零)为多少?此时对应的输入阻抗为多少?要求画出相应的电路。
解:最大的电压增益可以采用同相放大器形式,如下图(a ),其电压增益为3,对应的输入阻抗为无穷大;最小的电压增益可以采用反相放大器形式,如下图(b ),其电压增益为0.5,对应的输入阻抗为ΩK 10或ΩK 5;i v iv ΩK 101.4一个理想运算放大器与电阻1R 、2R 组成反相放大器,其中1R 为输入回路电阻,2R 为闭合环路电阻。
试问在下列情况下放大器的闭环增益为多少? (a )Ω=K R 101,Ω=K R 502(b) Ω=K R 101,Ω=K R 52(c) Ω=K R 1001,Ω=M R 12 (d) Ω=K R 101,Ω=K R 12解:因为其增益为12R R G -=,则有:(a) 5-=G ,(b) 5.0-=G , (c) 10-=G ,(d)1.0-=G ,1.5 设计一个反相运算放大电路,要求放大器的闭环增益为V V 5-,使用的总电阻为ΩK 120。
(电气工程)集成运算放大器习题及答案

第二章题3.2.1 某集成运放的一个偏置电路如图题3.2.1所示,设T 1、T 2管的参数完全相同。
问:(1) T 1、T 2和R 组成什么电路?(2) I C2与I REF 有什么关系?写出I C2的表达式。
图题3.2.1解:(1) T 1、T 2和R 2组成基本镜像电流源电路 (2) REFBE CC REF C R V V I I -==2题3.2.2 在图题3.2.2所示的差分放大电路中,已知晶体管的 =80,r be =2 k。
(1) 求输入电阻R i 和输出电阻R o ; (2) 求差模电压放大倍数vdA 。
图题3.2.2解:(1) R i =2(r be +R e )=2×(2+0.05)=4.1 k ΩR o =2R c =10 k Ω (2) 6605.0812580)1(-=⨯+⨯-=β++β-=e be c vd R r R A题3.2.3 在图题3.2.3所示的差动放大电路中,设T 1、T 2管特性对称,1=2=100,V BE =0.7V ,且r bb ′=200,其余参数如图中所示。
(1) 计算T 1、T 2管的静态电流I CQ 和静态电压V CEQ ,若将R c1短路,其它参数不变,则T 1、T 2管的静态电流和电压如何变化?(2) 计算差模输入电阻R id 。
当从单端(c 2)输出时的差模电压放大倍数2d A =?; (3) 当两输入端加入共模信号时,求共模电压放大倍数2c A 和共模抑制比K CMR ; (4) 当v I1=105 mV ,v I2=95 mV 时,问v C2相对于静态值变化了多少?e 点电位v E 变化了多少?解:(1) 求静态工作点:mA 56.0102101/107122)1/(1=⨯+-=+β+-=e b BE EE CQ R R V V I V 7.07.01010056.01-≈-⨯-=--=BE b BQ E V R I V V 1.77.01056.012=+⨯-=--=E c CQ CC CEQ V R I V V若将R c1短路,则mA 56.021==Q C Q C I I (不变)V 7.127.0121=+=-=E CC Q CE V V VV 1.77.01056.0122=+⨯-=--=E c CQ CC Q CE V R I V V (不变)(2) 计算差模输入电阻和差模电压放大倍数:Ω=⨯+=β++=k 9.456.026101200)1('EQ T bb be I V r r Ω=+⨯=+=k 8.29)9.410(2)(2be b id r R R5.338.2910100)(22=⨯=+β=be b c d r R R A (3) 求共模电压放大倍数和共模抑制比:5.0201019.410101002)1(2-=⨯++⨯-=β++β-=e be b c c R r R R A 675.05.3322===c d CMR A A K (即36.5dB ) (4) 当v I1=105 mV ,v I2=95 mV 时,mV 109510521=-=-=I I Id v v vmV 100295105221=+=+=I I Ic v v v mV 285100)5.0(105.33222=⨯-+⨯=⋅+⋅=∆Icc Id d O v A v A v 所以,V O2相对于静态值增加了285 mV 。
技能高考电气类《集成运算放大器》试题含答案

《集成运算放大器》试题时间:60分钟总分:分班级:班命题人:一、判断题1.按反馈的信号极性分类,反馈可分为正反馈和负反馈。
(正确)2.负反馈使输出起到与输入相反的作用,使系统输出与系统目标的误差增大,使系统振荡。
(错误)3.若反馈信号与输入信号极性相同或变化方向同相,则两种信号混合的结果将使放大器的净输入信号大于输出信号,这种反馈叫正反馈。
正反馈主要用于信号产生电路。
(正确)4.正反馈使输出起到与输入相似的作用,使系统偏差不断增大,使系统振荡,可以放大控制作用。
(正确)5.反馈信号与输入信号极性相反或变化方向相反,则叠加的结果将使净输入信号减弱,这种反馈叫负反馈。
(正确)6.放大电路通常采用负反馈技术。
(正确)7.负反馈的取样一般采用电流取样或电压取样。
(正确)8.反馈按取样方式的不同,分为电阻反馈和电流反馈。
(错误)9.负反馈有其独特的优点,在实际放大器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它改变了放大器的性能。
采用负反馈使得放大器的闭环增益趋于稳定。
(正确)10.正反馈使得放大器的闭环增益趋于稳定。
(错误)11.线性运算电路中一般均引入负反馈。
(正确)12.在运算电路中,同相输入端和反相输入端均为“虚地”。
(错误)13.使净输入量减小的反馈是负反馈,否则为正反馈。
(正确)14.集成运放处于开环状态,这时集成运放工作在非线性区。
(正确)15.运算电路中一般引入正反馈。
(错误)16.集成运放只能够放大直流信号,不能放大交流信号。
(错误)17.集成运放在实际运用中一般要引入深度负反馈。
(正确)18.集成运算放大电路是一种阻容耦合的多级放大电路。
(错误)19.集成运放的“虚断”是指运放的同相输入端和反相输入端的电流趋于零,好像断路一样,但却不是真正的断路。
(正确)20.若放大电路的放大倍数为负值,则引入的反馈一定是负反馈。
(错误)21.电压负反馈稳定输出电压,电流负反馈稳定输出电流。
(正确)22.只要在放大电路中引入反馈,就一定能使其性能得到改善。
第六章集成运算放大器习题及答案

第六章集成运算放大器习题及答案1、由于 ,集成电路常采用直接耦合,因此低频性能好,但存在 。
2、共模抑制比K CMR 是 ,因此K CMR 越大,表明电路的 。
3、电流源不但可以为差分放大器等放大电路 ,而且可以作为放大电路的 来提高放大电路的电压增益,还可以将差分放大电路双端输出 。
4、一般情况下,差动电路的共模电压放大倍数越大越好,而差模电压放大倍数越小越好。
( )5、在输入信号作用下,偏置电路改变了各放大管的动态电流。
( )6、有源负载可以增大放大电路的输出电流。
( )7、用恒流源取代长尾式差分放大电路中的发射极电阻Re ,将使电路的 ( ) A.差模放大倍数数值增大 B.抑制共模信号能力增强 C.差模输入电阻增大8、在差动电路中,若单端输入的差模输入电压为20V ,则其共模输入电压为( )。
A. 40VB. 20VC. 10VD. 5V 9、电流源的特点是( )。
A 交流电阻小,直流电阻大;B 交流电阻大,直流电阻小; C. 交流电阻大,直流电阻大; D. 交流电阻小,直流电阻小。
10、关于理想运算放大器的错误叙述是( )。
A .输入阻抗为零,输出阻抗也为零;B .输入信号为零时,输出处于零电位;C .频带宽度从零到无穷大;D .开环电压放大倍数无穷大 11、(1)通用型集成运放一般由哪几部分电路组成?每一部分常采用哪种基本电路?对每一部分性能的要求分别是什么?(2)零点漂移产生的原因是什么?抑制零点漂移的方法是什么?12、已知一个集成运放的开环差模增益A id 为100dB ,最大输出电压峰-峰值U opp =±10V,计算差模输入电压u i (即u +-u -)为10μV,0.5mV ,-200μV 时的输出电压u 0。
13、如图所示电路参数理想对称,晶体管的β均为50 ,r bb ′=100Ω,U BEQ = 0.7。
试计算R W 滑动端在中点时VT 1管和VT 2管的发射极静态电流I EQ ,以及动态参数A d 和R i 。
第4章 集成运算放大电路课后习题及答案

第4章 集成运算放大电路一 填空题1、集成运放内部电路通常包括四个基本组成部分,即、、和。
2、为提高输入电阻,减小零点漂移,通用集成运放的输入级大多采用_________________电路;为了减小输出电阻,输出级大多采用_________________ 电路。
3、在差分放大电路发射极接入长尾电阻或恒流三极管后,它的差模放大倍数将 ud A ,而共模放大倍数将 ,共模抑制比将 。
uc A CMR K 4、差动放大电路的两个输入端的输入电压分别为和,则差mV 8i1-=U mV 10i2=U 模输入电压为 ,共模输入电压为 。
5、差分放大电路中,常常利用有源负载代替发射极电阻,从而可以提高差分放大电e R 路的 。
6、工作在线性区的理想运放,两个输入端的输入电流均为零,称为虚______;两个输入端的电位相等称为虚_________;若集成运放在反相输入情况下,同相端接地,反相端又称虚___________;即使理想运放器在非线性工作区,虚_____ 结论也是成立的。
7、共模抑制比K CMR 等于_________________之比,电路的K CMR 越大,表明电路__________越强。
答案:1、输入级、中间级、输出级、偏置电路;2、差分放大电路、互补对称电路;3、不变、减小、增大;4、-18mV, 1mV ;5、共模抑制比;6、断、短、地、断;7、差模电压放大倍数与共模电压放大倍数,抑制温漂的能力。
二 选择题1、集成运放电路采用直接耦合方式是因为_______。
A .可获得很大的放大倍数B .可使温漂小C .集成工艺难以制造大容量电容2、为增大电压放大倍数,集成运放中间级多采用_______。
A . 共射放大电路 B. 共集放大电路 C. 共基放大电路3、输入失调电压U IO 是_______。
A .两个输入端电压之差B .输入端都为零时的输出电压C .输出端为零时输入端的等效补偿电压。
第4章 集成运算放大电路课后习题及答案

第4章 集成运算放大电路一 填空题1、集成运放内部电路通常包括四个基本组成部分,即、、和 。
2、为提高输入电阻,减小零点漂移,通用集成运放的输入级大多采用_________________电路;为了减小输出电阻,输出级大多采用_________________ 电路。
3、在差分放大电路发射极接入长尾电阻或恒流三极管后,它的差模放大倍数ud A 将,而共模放大倍数uc A 将,共模抑制比CMR K 将。
4、差动放大电路的两个输入端的输入电压分别为mV 8i1-=U 和mV 10i2=U ,则差模输入电压为,共模输入电压为。
5、差分放大电路中,常常利用有源负载代替发射极电阻e R ,从而可以提高差分放大电路的。
6、工作在线性区的理想运放,两个输入端的输入电流均为零,称为虚______;两个输入端的电位相等称为虚_________;若集成运放在反相输入情况下,同相端接地,反相端又称虚___________;即使理想运放器在非线性工作区,虚_____ 结论也是成立的。
7、共模抑制比K CMR 等于_________________之比,电路的K CMR 越大,表明电路__________越强。
答案:1、输入级、中间级、输出级、偏置电路;2、差分放大电路、互补对称电路;3、不变、减小、增大;4、-18mV , 1mV ;5、共模抑制比;6、断、短、地、断;7、差模电压放大倍数与共模电压放大倍数,抑制温漂的能力。
二选择题1、集成运放电路采用直接耦合方式是因为_______。
A .可获得很大的放大倍数B .可使温漂小C .集成工艺难以制造大容量电容 2、为增大电压放大倍数,集成运放中间级多采用_______。
A . 共射放大电路 B. 共集放大电路 C. 共基放大电路 3、输入失调电压U IO 是_______。
A .两个输入端电压之差B .输入端都为零时的输出电压C .输出端为零时输入端的等效补偿电压。
4、集成运放的输入级采用差分放大电路是因为可以______。
【电工学期末考试习题】第12章 集成运算放大器 习题参考答案

第12章 集成运算放大器 习题参考答案一、填空题:1. 理想运放同相输入端和反相输入端的“虚短”指的是 同相输入端与反相输入端两点电位相等,在没有短接的情况下出现相当于短接时的现象。
2. 将放大器 输出信号 的全部或部分通过某种方式回送到输入端,这部分信号叫做 反馈 信号。
使放大器净输入信号减小,放大倍数也减小的反馈,称为 负 反馈;使放大器净输入信号增加,放大倍数也增加的反馈,称为 正 反馈。
放大电路中常用的负反馈类型有 并联电压 负反馈、 串联电压 负反馈、 并联电流 负反馈和 串联电流 负反馈。
3. 若要集成运放工作在线性区,则必须在电路中引入 负 反馈;若要集成运放工作在非线性区,则必须在电路中引入 开环 或者 正 反馈。
集成运放工作在线性区的特点是 输入电流 等于零和 输出电阻 等于零;工作在非线性区的特点:一是输出电压只具有 高电平、低电平两种稳定 状态和净输入电流等于 零 ;在运算放大器电路中,集成运放工作在 线性 区,电压比较器集成运放工作在 非线性 区。
4. 集成运放有两个输入端,称为 同相 输入端和 反相 输入端,相应有 同相输入 、 反相输入 和 双端输入 三种输入方式。
5. 放大电路为稳定静态工作点,应该引入 直流 负反馈;为提高电路的输入电阻,应该引入 串联 负反馈;为了稳定输出电压,应该引入 电压 负反馈。
6. 理想运算放大器工作在线性区时有两个重要特点是“虚短”和 “虚断” 。
三、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16分)1.集成运算放大器能处理( C )。
A 、直流信号;B 、交流信号;C 、交流信号和直流信号。
2. 为使电路输入电阻高、输出电阻低,应引入( A )。
A 、电压串联负反馈;B 、电压并联负反馈;C 、电流串联负反馈;D 电流并联负反馈。
3. 在由运放组成的电路中,运放工作在非线性状态的电路是( D )。
A 、反相放大器;B 、差值放大器;C 、有源滤波器;D 、电压比较器。
集成运放练习题及答案

练习题一、选择题1.集成运放级间耦合方式是()。
A.变压器耦合B.直接耦合C.阻容耦合2.开环工作的理想运算放大器,同相输入时的电压传输特性为()。
(a)(b)(c)I3.理想运算放大器的共模抑制比为()。
A.0B.约120dBC.无穷大4同相输入比例运算放大器电路中的反馈极性和类型属于()。
A.正反馈B.串联电流负反馈C.并联电压负反馈D.串联电压负反馈5.电路如图所示,RF 引入的反馈为()。
A.串联电压负反馈B.串联电流负反馈C.并联电压负反馈D.并联电流负反馈6.电路如图所示,R F 引入的反馈为()。
A.串联电流负反馈B.串联电压负反馈C.并联电流负反馈D.并联电压负反馈7.在运算放大器电路中,引入深度负反馈的目的之一是使运放()。
A.工作在线性区,降低稳定性B.工作在非线性区,提高稳定性O图1图3u Ou iOuC.工作在线性区,提高稳定性8.电路如图所示,当R F 减小时,放大电路的()。
A.频带变宽,稳定性降低B.频带变宽,稳定性提高C.频带变窄,稳定性降低D.频带变窄,稳定性提高R F9.电路如图所示,反相比例运算电路的输入电阻r i1与同相比例运算电路的输入电阻r i2相比较()。
A.r i1>r i2B.r i1<r i2C.r i1=r i210.电路如图所示,其电压放大倍数等于()。
A.1B.2C.011.如图所示电路中,能够实现uo=ui 运算关系的电路是()。
A.图1B.图2C.图312.电路如图所示,已知u i =1V,当电位器的滑动端从A 点移到B 点时,输出电压u O 的变化范围为()。
A.-1~+1VB.+1~0Vu OuUu OC.-1~0VD.+1~-1V13.电路如图所示,输入为u i ,则输出u O 为()。
A.u iB.2u iC.014.电路如图所示,该电路为()。
A.积分运算电路B.微分运算电路C.比例积分运算电路15.电路如图所示为()。
A.反相式电压源B.电流源C.同相式电压源16.图1所示为比较器电路,其传输特性为图图2(a)(b)(c)17.电路如图所示,输入电压ui=10sin ωt (mV),则输出电压u O 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二章
题3.2.1 某集成运放的一个偏置电路如图题3.2.1所示,设T 1、T 2管的参数完全相同。
问:
(1) T 1、T 2和R 组成什么电路?
(2) I C2与I REF 有什么关系?写出I C2的表达式。
图题3.2.1
解:(1) T 1、T 2和R 2组成基本镜像电流源电路 (2) REF
BE CC REF C R V V I I -==2
题3.2.2 在图题3.2.2所示的差分放大电路中,已知晶体管的β =80,r be =2 k Ω。
(1) 求输入电阻R i 和输出电阻R o ;
(2) 求差模电压放大倍数vd
A 。
图题3.2.2
解:(1) R i =2(r be +R e )=2×(2+0.05)=4.1 k Ω
R o =2R c =10 k Ω (2) 6605
.0812580)1(-=⨯+⨯-=β++β-=e be c vd R r R A
题3.2.3 在图题3.2.3所示的差动放大电路中,设T 1、T 2管特性对称,β1=β2=100,V BE =0.7V ,且r bb ′=200Ω,其余参数如图中所示。
(1) 计算T 1、T 2管的静态电流I CQ 和静态电压V CEQ ,若将R c1短路,其它参数不变,则
T 1、T 2管的静态电流和电压如何变化?
(2) 计算差模输入电阻R id 。
当从单端(c 2)输出时的差模电压放大倍数2
d A =?; (3) 当两输入端加入共模信号时,求共模电压放大倍数2
c A 和共模抑制比K CMR ; (4) 当v I1=105 mV ,v I2=95 mV 时,问v C2相对于静态值变化了多少?e 点电位v E 变化了多少?
解:(1) 求静态工作点:
mA 56.010
2101/107122)1/(1=⨯+-=+β+-=e b BE EE CQ R R V V I V 7.07.010100
56.01-≈-⨯-=--=BE b BQ E V R I V V 1.77.01056.012=+⨯-=--=E c CQ CC CEQ V R I V V
若将R c1短路,则
mA 56.021==Q C Q C I I (不变)
V 7.127.0121=+=-=E CC Q CE V V V
V 1.77.01056.0122=+⨯-=--=E c CQ CC Q CE V R I V V (不变)
(2) 计算差模输入电阻和差模电压放大倍数:
Ω=⨯+=β++=k 9.456
.026101200)1('EQ T bb be I V r r Ω=+⨯=+=k 8.29)9.410(2)(2be b id r R R
5.338
.2910100)(22=⨯=+β=be b c d r R R A (3) 求共模电压放大倍数和共模抑制比:
5.020
1019.410101002)1(2-=⨯++⨯-=β++β-=e be b c c R r R R A 675.05.332
2===c d CMR A A K (即36.5dB ) (4) 当v I1=105 mV ,v I2=95 mV 时,
mV 109510521=-=-=I I Id v v v
mV 1002
95105221=+=+=I I Ic v v v mV 285100)5.0(105.33222=⨯-+⨯=⋅+⋅=∆Ic
c I
d d O v A v A v 所以,V O2相对于静态值增加了285 mV 。
由于E 点在差模等效电路中交流接地,在共模等效电路中V E 随共模输入电压的变化
而变化(射极跟随器),所以,mV 100==∆Ic E v v ,即e 点电位增加了100 mV 。
题3.2.4 差分放大电路如图题3.2.4所示,设各晶体管的β =100,V BE =0.7V ,且r be1=r be2=3 k Ω,电流源I Q =2mA ,R =1 M Ω,差分放大电路从c 2端输出。
(1) 计算静态工作点(I C1Q ,V C2Q 和V EQ );
(2) 计算差模电压放大倍数2
d A ,差模输入电阻R id 和输出电阻R o ; (3) 计算共模电压放大倍数2
c A 和共模抑制比K CMR ; (4) 若v I1 =20sin ωt mV ,v I2 =0,试画出v C2和v E 的波形,并在图上标明静态分量和动态分量的幅值大小,指出其动态分量与输入电压之间的相位关系。
图题3.2.4
解:(1) 计算静态工作点:
mA 12121==
=Q Q C Q C I I I V 5.45.116)//(22=⨯-=-+=L c Q C CC L
c L Q C R R I V R R R V V 71.01100
17.0-=⨯-
-=--=V R I V V b BQ BE EQ (2) 计算差模电压放大倍数,输入电阻和输出电阻:
75.18)31(2)3//3(100)(2)//(2=+⨯=+β=be b L c d r R R R A Ω=+=k 8)(2be b id r R R
Ω==k 3c o R R
(3) 计算共模电压放大倍数和共模抑制比:
42105.72000
101315.11002)1(-⨯-=⨯++⨯-=β++β-=R r R R A be b c c 2500010
5.775.18422=⨯==-c d CMR A A K (即88dB ) (4) 若v I1 =20sin ωt mV ,v I2 =0,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