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上册第20课魏晋南北朝的科技与文化优质课公开课教案

合集下载

七年级历史上册第四单元第20课魏晋南北朝时期的科技与文化教案新人教版

七年级历史上册第四单元第20课魏晋南北朝时期的科技与文化教案新人教版
4.历史思维:通过分析魏晋南北朝时期的科技与文化特点,培养学生的比较思维、批判思维等历史思维能力。
5.价值观:通过学习魏晋南北朝时期的科技与文化,使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认识到科技与文化的进步对社会发展的积极作用。
重点难点及解决办法
重点:
1.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农业技术发展。
2.手工业技术的进步。
3.科学技术的传播与交流。
引导学生思考这些案例对实际生活或学习的影响,以及如何应用魏晋南北朝时期科技与文化解决实际问题。
4.学生小组讨论(10分钟)
目标: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过程:
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每组选择一个与魏晋南北朝时期科技与文化相关的主题进行深入讨论。
小组内讨论该主题的现状、挑战以及可能的解决方案。
每组选出一名代表,准备向全班展示讨论成果。
5.课堂展示与点评(15分钟)
目标:锻炼学生的表达能力,同时加深全班对魏晋南北朝时期科技与文化的认识和理解。
过程:
各组代表依次上台展示讨论成果,包括主题的现状、挑战及解决方案。
其他学生和教师对展示内容进行提问和点评,促进互动交流。
教师总结各组的亮点和不足,并提出进一步的建议和改进方向。
核心素养目标
本节课的核心素养目标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时空观念:通过学习魏晋南北朝时期的科技与文化,使学生能够建立正确的历史时空观念,理解该时期在我国历史发展中的地位和影响。
2.史料实证:引导学生运用史料实证的方法,了解魏晋南北朝时期科技与文化的具体情况,培养学生的历史实证能力。
3.历史解释:使学生能够对魏晋南北朝时期的科技与文化发展进行初步的历史解释,理解其背后的原因和意义。
3.作业三:学生在作业中能够阐述魏晋南北朝时期科学技术传播与交流的途径,但对作用分析不够深入。在批改作业时,我指出学生需要更加深入地分析科学技术传播与交流的作用,例如对科技发展、文化交流、经济贸易等方面的影响。同时,我鼓励学生在作业中加入更多的实例和数据来支持自己的观点。

七年级历史上册第20课魏晋南北朝的科技与文化

七年级历史上册第20课魏晋南北朝的科技与文化

教学设计:2024秋季七年级历史上册第20课魏晋南北朝的科技与文化教学目标(核心素养)1. 时空观念:学生能够了解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时间框架,认识该时期科技与文化发展的历史背景。

2. 史料实证:通过分析和解读历史文献,学生能够了解魏晋南北朝时期的重大科技成就和文化特色。

3. 历史理解:学生能够理解魏晋南北朝时期科技与文化发展的原因、特点及其对后世的影响。

4. 历史解释:学生能够解释魏晋南北朝时期科技与文化成就的历史意义,以及它们在中国历史上的地位。

5. 人文素养:通过本课学习,培养学生欣赏和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意识。

教学重点魏晋南北朝时期的重大科技成就。

该时期的文化特色及其对后世的影响。

教学难点理解魏晋南北朝时期科技与文化发展的历史背景及其原因。

分析科技与文化成就对后世产生的深远影响。

教学资源多媒体课件(包括历史地图、科技文物图片、文化作品等)。

教材配套的历史小故事和案例。

网络资源(如相关纪录片片段、学术讲座视频)。

教学方法1. 情境导入法:通过展示魏晋南北朝时期的科技文物或文化作品图片,引发学生兴趣。

2. 问题探究法:设置关键问题,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和讨论魏晋南北朝时期的科技与文化。

3. 合作学习法:小组合作,分析史料,共同完成学习任务。

4. 讲解与讨论结合法:教师讲解重点难点,学生讨论并分享观点。

教学过程展示图片:通过多媒体展示魏晋南北朝时期的科技文物(如农具、天文仪器)和文化作品(如书法、绘画)的图片。

提出问题:这些图片反映了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哪些科技与文化成就?它们对后世产生了哪些影响?新课教学1. 科技成就农业技术:介绍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农具改进和耕作技术,如曲辕犁、翻车等。

数学与天文:讲解该时期的数学成就(如《九章算术》)和天文观测(如祖冲之的圆周率计算)。

结构图示:```科技成就├──农业技术│├──农具改进│└──耕作技术├──数学│└──《九章算术》└──天文└──祖冲之的圆周率计算```2. 文化特色书法艺术:分析魏晋南北朝时期的书法风格及其代表人物(如王羲之)。

2024年秋统编版七年级历史上册 第20课 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的科技与文化(教案)

2024年秋统编版七年级历史上册 第20课 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的科技与文化(教案)

第20课《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的科技与文化》教案一、新课程标准通过了解这一时期的科技和艺术成就,如祖冲之的数学成就,认识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创新。

二、内容分析本课主要学习两部分内容,即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的科技成就与文化成就。

科技成就主要讲述了农学家贾思勰所著的《齐民要术》及科学家祖冲之所获得的成就;文化成就主要讲述了书法、绘画、雕塑、文学等方面的发展。

学习本课内容,首先要了解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的时代特征。

文化是时代变革的先声和反映,科学技术代表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水平,它们在推动社会进步方面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我们要将科技、文化与历史发展的进程有机地结合起来,使学生在了解历史背景和进程的基础上,理解科技、文化与社会变迁的关系,培养学生崇尚科学的意识和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

三、教学目标1.了解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科技、文化等方面的成就,感受古代科技文化的高超水平,树立文化自信;学习科学家、艺术家身上刻苦钻研、勤学苦练精神;(史料实证;家国情怀)2. 通过学习本课,思考魏晋南北朝科技文化成就与时代特征内在的联系,认识魏晋南北朝时期的科技与文化上承秦汉,下启隋唐,是一个重要的转折时期。

(唯物史观)四、教学过程(一)新课导入播放视频:《龙门金刚》教师引导:同学们,从视频当中我们能够深刻感受到我国石窟文化之美。

石窟文化是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在佛教文化影响下发展起来的一种宏伟精巧的雕刻艺术。

在三国两晋南北朝这样一个民族大交融的时代,还孕育出了怎样辉煌的科技与文化呢?(二)新课讲授1.贾思勰和《齐民要术》(1)简介:贾思勰,北魏到东魏时期杰出的农学家。

贾思勰曾任郡守,非常重视农业生产。

他整理古书中记载的农业知识,从民间歌谣谚语中汲取农民的生产经验,并在生产实践中加以证明和丰富。

《齐民要术》是我国现存最早的一部完整的农书。

(2)内容:①《齐民要术》一书总结了农、林、牧、副、渔等方面的生产技术,内容十分丰富;②主张农业生产要遵循自然规律,种植农作物要因地制宜,不误农时;③提倡改进生产技术和工具;④还提出了多种经营和商品生产等重要思想。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上册:第20课《魏晋南北朝的科技与文化 》教学设计1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上册:第20课《魏晋南北朝的科技与文化 》教学设计1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上册:第20课《魏晋南北朝的科技与文化》教学设计1一. 教材分析本课为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上册第20课《魏晋南北朝的科技与文化》,主要介绍了魏晋南北朝时期的科技与文化发展。

本课内容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为科技,包括农学、医学、数学等方面的进步;第二部分为文化,包括文学、艺术、宗教等方面的成就。

通过本课的学习,学生可以了解魏晋南北朝时期科技与文化的特点及其对后世的影响。

二. 学情分析七年级学生已经具备一定的历史知识基础,但对于魏晋南北朝时期的科技与文化发展可能较为陌生。

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需要结合已有知识,理解并掌握本课内容。

同时,学生对于古代科技与文化成就的兴趣较高,有利于激发学习积极性。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魏晋南北朝时期的科技与文化发展,掌握相关的历史知识。

2.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等方式,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我国古代科技与文化成就的自豪感,增强民族自信心。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魏晋南北朝时期的科技与文化成就。

2.教学难点:农学、医学、数学等方面的进步及其意义。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图片、视频等素材,营造生动的学习氛围,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2.问题驱动法:设置问题引导学生思考,激发学生探究欲望,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合作学习法:分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提高沟通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材: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上册。

2.课件:根据教学内容制作的课件。

3.素材:相关的历史图片、视频等。

4.学具:笔记本、笔等。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图片、视频等素材,引导学生回顾已学过的历史知识,为新课的学习营造氛围。

2.呈现(10分钟)介绍魏晋南北朝时期的科技与文化发展,分别从农学、医学、数学、文学、艺术、宗教等方面进行阐述。

3.操练(10分钟)针对农学、医学、数学等方面的进步,设置问题引导学生思考,激发学生探究欲望。

魏晋南北朝的科技与文化优质教案

魏晋南北朝的科技与文化优质教案

魏晋南北朝的科技与文化优质教案七年级历史上册《魏晋南北朝的科技与文化》教案(精选10篇)七年级历史上册《魏晋南北朝的科技与文化》教案篇1一学习目标1、知识与能力目标了解祖冲之和圆周率;贾思勰和《齐民要术》;郦道元和《水经注》。

了解王羲之和《兰亭集序》、顾恺之和《女史箴图》《洛神赋图》、云冈石窟和龙门石窟等基本历史事实。

思考魏晋南北朝科技文化成就的取得与阶段的时代特征有着内在联系。

2、过程与方法研读“材料研读”里《齐民要术》引文、祖冲之“相关史事”;赏析《锺繇楷书〈宣示表〉》、王羲之《兰亭集序》《女史箴图》《洛神赋图》;观赏《云冈石窟第20窟中的主佛》《龙门石窟北魏〈帝后礼佛图〉》,直观感受其文化魅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体会科学和人文的价值,培养对古代中国文化的认同和自豪感,接受中国古代文化艺术的熏陶,提高欣赏美和鉴赏美的能力。

教学重难点重点:贾思勰和《齐民要术》、祖冲之和圆周率。

难点:祖冲之和圆周率。

教学方法情景导入法、讲授法学生学法自主学习法、合作探究法、讨论法二导学过程(一)情景导入生成问题1967年,国际天文学家联合会把月球上的一座环形山命名为“祖冲之山”;紫金山天文台将该台发现的一颗小行星,命名为“祖冲之星”。

祖冲之有哪些突出的贡献?他生活的时代,还有哪些重要的科技以及文化成就?带着这些问题,我们来学习第20课《魏晋南北朝的科技与文化》。

(二)自我研学生成新知一、农学:《齐民要术》——北朝·贾思勰1、地位:我国现存最早的一部完整的农书。

2、内容:总结了农、林、牧、副、渔等方面的生产技术。

3、影响:这部农书对后世的发展有深远的影响,在世界农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二、数学:祖冲之(南朝)成就:(1)把圆周率精确到小数点以后的第七位数字;(2)《缀术》三、天文历法:祖冲之(南朝)——制定《大明历》。

四、书法:王羲之(东晋)1、代表作品:《兰亭集序》——“天下第一行书”2、特点:“飘若浮云,矫若惊龙”3、称誉:书圣五、绘画:顾恺之(东晋)1、地位:顾恺之是当时最著名的画家。

七年级历史上册第20课魏晋南北朝的科技与文化教案新人教版

七年级历史上册第20课魏晋南北朝的科技与文化教案新人教版
3.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引导学生主动探究魏晋南北朝时期科技与文化发展的历史背景及其对后世的影响。
4.创设情境,让学生亲身体验魏晋南北朝时期的科技与文化,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5.引导学生阅读史料,培养学生的史料实证能力,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魏晋南北朝时期的科技与文化成就。
教学资源准备
1.教材:确保每位学生都有《新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上册》第20课《魏晋南北朝的科技与文化》的教材或学习资料,以便于学生跟随教学进度进行学习和复习。
4.教室布置:根据教学需要,布置教室环境,如设置分组讨论区,提供桌椅供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和实验操作;设置展示区,供学生展示自己的学习和创作成果。
5.学习任务单:设计学习任务单,引导学生通过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的方式,完成对魏晋南北朝时期的科技与文化的学习。
6.教学反思表:准备教学反思表,用于教师在课后对教学过程进行反思和总结,以便于不断提高教学效果。
答案:科技与文化的发展是社会进步的重要标志,我们应该尊重和继承历史文化遗产,同时也要注重创新和发展,以适应现代社会的需要。
板书设计
1.魏晋南北朝时期的科技成就:
-农业工具的改进
-手工业技术的发展
-医学体系的完善
2.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文化繁荣:
-诗歌的繁荣
-绘画的发展
-佛教的传入
3.著名历史人物及其贡献:
-提问与讨论:针对不懂的问题或新的想法,勇敢提问并参与讨论。
教学方法/手段/资源:
-讲授法:通过详细讲解,帮助学生理解科技与文化知识点。
-实践活动法:设计实践活动,让学生在实践中掌握相关技能。
-合作学习法:通过小组讨论等活动,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和沟通能力。
作用与目的:
-帮助学生深入理解魏晋南北朝时期的科技与文化知识点,掌握相关技能。

历史人教版7年级上(2024)第四单元 第20课 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的科技与文化-教案

历史人教版7年级上(2024)第四单元 第20课 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的科技与文化-教案

第20课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的科技与文化【课程标准】通过了解这一时期的科技和艺术成就,如祖冲之的数学成就,认识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创新。

【重点难点】重点:1.贾思勰与《齐民要术》。

2.科学家祖冲之。

难点:科学家祖冲之。

【教学过程】导入新课王羲之小时候,有一次吃午饭,书童送来了他最爱吃的蒜泥和馍馍,几次催他快吃,他仍然连头也不抬,像没听见一样,专心致志地看帖、写字。

饭都凉了,书童没有办法,只好去请王羲之的母亲来劝他吃饭。

母亲来到书房,只见王羲之手里正拿着一块蘸了墨汁的馍馍往嘴里送呢,弄得满嘴乌黑。

原来王羲之在吃馍馍的时候,眼睛仍然看着字帖,脑子里也在想这个字怎么写才好,结果错把墨汁当蒜泥吃了。

母亲看到这情景,忍不住放声笑了起来。

王羲之还不知道是怎么回事呢!听到母亲的笑声他还说:“今天的蒜泥可真香啊!”由于王羲之的刻苦努力,终于成为一位有名的大书法家。

在魏晋南北朝时期还有哪些科技文化成就?让我们一起走进《魏晋南北朝的科技与文化》,领略这段历史的风采。

新课探究一、贾思勰和《齐民要术》1.贾思勰【图片链接】右图【具体解读】贾思勰,汉族,生活在北魏末期和东魏时期,益都(今山东省寿光市西南)人,曾经做过高阳郡(今山东临淄)太守,是中国古代杰出的农学家,所著《齐民要术》系统地总结了6世纪以前黄河中下游地区农牧业生产经验、食品的加工与贮藏、野生植物的利用,包括种植菜蔬果木、养殖畜禽鱼类和各类食品加工的技术知识,是中国现存最早的一部完整的农业科学著作,对中国古代汉族农学的发展产生了重大影响。

2.《齐民要术》【史料链接】材料一采捃经传,爰及歌谣,询之老成,验之行事。

——贾思勰材料二注意吸收前人的研究成果。

引用古书156种,引用《诗经》30多条。

注重劳动人民的生产经验,经常请教有经验的老农,注意收集农谚,引用农谚30多条。

材料三亲自参加生产实践,并耐心细致地观察。

【问题探究】《齐民要术》是一部什么书? 历史地位如何? 贾思勰成功写成《齐民要术》的主要原因是什么?答案提示:《齐民要术》是一部农书。

第20课 魏晋南北朝的科技与文化 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案.docx

第20课 魏晋南北朝的科技与文化 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案.docx

第20课魏晋南北朝的科技与文化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案第20谖魏晋南北朝的科技与文化教案一、学习目标了解魏晋南北朝时期的重要科技成就与文化:贾思勰和《齐民要术》;祖冲之和圆周率;书法、绘画与雒塑等基本史实。

二、学习重难点重点:祖冲之和圆周率难点:圆周率的概念及其推算方法三、课程学习导入新课:石窟插图,提问:你见过这一石窟艺术吗?它反映了哪一时期的艺术成就呢?目标导学一:贾思勰和《齐民要求》贾思勰,山东人,生活在北朝的北魏和东魏两个朝代。

他曾任郡太守,非常重视农业,精心研究前人成果,认真总结劳动人民的生产经脸,写成了《齐民要术》一书。

说说《齐民要术》主要内容是什么?它属于哪一门科学?历史地位怎样?《齐民要术》主要内容介绍了农、林、牧、副、渔业的生产技术和方法;强调农业生产要遵循自然规律,农作物必须因地制宜,不误农时;要改进生产技术和工具。

属于农业科学。

是我国现存的第一部完整的农书,在世界农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对今天农业生产仍有一定现实意义。

过渡:魏晋南北朝时期,除了农学方面取得了很大成就,还有科学方面也取得了巨大成就。

目标导学二:科学家祖冲之什么是圆周率?国的周长和直径之间的比例叫做圆周率。

我国古代数学家很早就注意到圆周率的计算,三国时代的刘徽故早提出了具有“极限”思维的圆周率的正确方法,叫做“割圆术”。

祖冲之运用刘徽创造的方法,把圆周率精确到小数点后七位数字,即3.0— 3.1415927之间。

这项成果领先世界近千年。

后来,祖冲之还将他研究数学方面的成果,收集在他与其子合著的数学名著《缀术》一书中。

这是当时数学领域的最高成就。

后来传到日本和朝鲜,也被用作教材。

阅读课本,总结祖冲之在天文历法、机械制造方面的成就。

天文历法:《大明历》机械制造:指南车、水碓磨、千里船等。

通过对祖冲之学习,大家讨论一下,祖冲之的身上有哪些东西值得我们学习呢?治学严谨,耐心细致,刻苦钻研、反复实践,注意学习前人成就而不盲从等。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上册:第20课《魏晋南北朝的科技与文化》说课稿1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上册:第20课《魏晋南北朝的科技与文化》说课稿1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上册:第20课《魏晋南北朝的科技与文化》说课稿1一. 教材分析《魏晋南北朝的科技与文化》这一课,主要介绍了魏晋南北朝时期的科技与文化成就。

这一时期,虽然战乱不断,但科技文化仍然得到了发展。

本课内容较为丰富,包括农学、医学、数学、文学艺术等方面的成就。

通过学习,学生可以了解我国古代科技文化的辉煌,增强民族自豪感。

二. 学情分析七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历史知识基础,但对于魏晋南北朝时期的科技文化成就了解不多。

在学习过程中,学生可能对一些专业术语和人物感到陌生,但通过引导,他们能够逐步理解和掌握。

此外,学生对于文学艺术方面的知识较为感兴趣,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应注重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魏晋南北朝时期的科技与文化成就,掌握相关知识点。

2.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我国古代科技文化的辉煌,增强民族自豪感,培养对历史文化的热爱。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魏晋南北朝时期的科技与文化成就。

2.教学难点:理解魏晋南北朝时期科技文化发展的原因和背景。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教学方法:采用自主学习、合作探讨、讲授法等相结合的教学方法。

2.教学手段:利用多媒体课件、地图、图片等辅助教学,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通过展示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地图,引导学生了解这一时期的历史背景。

2.自主学习:让学生自主阅读教材,了解魏晋南北朝时期的科技与文化成就。

3.合作探讨:分组讨论,分析魏晋南北朝科技文化发展的原因和背景。

4.讲授法:教师讲解农学、医学、数学、文学艺术等方面的成就。

5.案例分析:通过介绍魏晋南北朝时期的科学家、艺术家,让学生感受他们的贡献。

6.总结提升:引导学生总结魏晋南北朝时期的科技与文化成就,培养他们的概括能力。

7.课堂练习:布置相关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七. 说板书设计板书设计如下:魏晋南北朝的科技与文化1.农学:贾思勰《齐民要术》2.医学:扁鹊、华佗、张仲景3.数学:祖冲之、圆周率4.文学艺术:陶渊明、谢灵运、王羲之、顾恺之八. 说教学评价1.课堂表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发言情况等,了解他们的学习状态。

人教版历史七年级上册第20课《魏晋南北朝的科技与文化》教学设计

人教版历史七年级上册第20课《魏晋南北朝的科技与文化》教学设计

人教版历史七年级上册第20课《魏晋南北朝的科技与文化》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人教版历史七年级上册》第20课《魏晋南北朝的科技与文化》教材,主要介绍了魏晋南北朝时期的科技与文化发展。

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包括:农学、医学、数学、文学、艺术等方面的成就。

通过学习,使学生了解魏晋南北朝时期的科技与文化发展水平,认识这一时期对中国古代科技文化发展的贡献。

二. 学情分析七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历史知识基础,对于中国古代科技与文化的发展有一定的了解。

但对于魏晋南北朝时期的科技与文化发展,可能还比较陌生。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引导学生通过对历史史实的了解,认识魏晋南北朝时期科技与文化的成就,培养学生的识记和分析能力。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魏晋南北朝时期的科技与文化发展,掌握其主要成就。

2.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培养学生的史料分析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认识魏晋南北朝时期科技与文化发展的意义,增强民族自豪感。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魏晋南北朝时期的科技与文化主要成就。

2.教学难点:魏晋南北朝时期科技与文化发展的原因和意义。

五. 教学方法1.自主学习法:引导学生自主学习,提高学生的历史知识水平。

2.合作探讨法:分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思维能力。

3.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典型实例,使学生更好地理解魏晋南北朝时期的科技与文化发展。

六. 教学准备1.教材:人教版历史七年级上册。

2.课件:魏晋南北朝科技与文化发展的相关图片、资料。

3.视频:魏晋南北朝时期科技与文化发展的相关视频资料。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简要介绍魏晋南北朝时期的背景,引导学生关注这一时期的科技与文化发展。

2.呈现(10分钟)教师展示魏晋南北朝时期的科技与文化成就,包括农学、医学、数学、文学、艺术等方面的资料,让学生对这一时期的科技与文化发展有一个全面的了解。

3.操练(10分钟)学生分组讨论,分析魏晋南北朝时期科技与文化发展的原因和意义。

七年级历史上册《魏晋南北朝的科技与文化》教案、教学设计

七年级历史上册《魏晋南北朝的科技与文化》教案、教学设计
(一)导入新课
1.教师通过展示一组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文物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并思考:“这些文物反映了哪个历史时期的科技与文化特点?”
2.学生分享观察结果,教师总结并导入新课:“今天我们将学习魏晋南北朝时期的科技与文化,了解这个时期的历史成就及其对后世的影响。”
3.教师简要介绍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历史背景,为学生学习新课做好铺垫。
4.设计课后作业,巩固学生对课堂所学知识的掌握,培养他们独立思考的习惯。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培养学生对我国古代科技与文化的自豪感,增强他们的民族自信心。
2.引导学生认识科技与文化对社会发展的推动作用,培养他们热爱科学、追求真理的精神。
3.通过学习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文人墨客事迹,培养学生崇尚道德、追求高尚品质的情操。
注意:作业布置时,教师应明确作业要求,指导学生如何完成作业,并提醒学生注意作业完成的时间。同时,教师应关注学生的作业反馈,及时了解学生的学习进度,为下一步教学提供参考。
-设想:提出问题如“魏晋南北朝时期佛教兴盛的原因是什么?”激发学生的思考,培养他们分析问题的能力。
3.组织课堂讨论,让学生分享对魏晋南北朝时期科技与文化的认识,提高他们的表达能力和合作能力。
-设想:分组讨论“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文人墨客如何影响后世文化?”引导学生从多角度分析问题,培养他们的思辨能力。
4.创设情境,模拟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学术交流和文艺创作,让学生在实践中感受这一时期的文化氛围。
4.通过讲述历史故事,如“竹林七贤”等,使学生深入了解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文化氛围。
(三)学生小组讨论
1.教师提出讨论话题:“魏晋南北朝时期的科技成就与文化特点之间的关系是什么?”
2.学生分组讨论,教师巡回指导,引导学生从多角度分析问题。

第20课 魏晋南北朝的科技与文化(教学设计)-2024-2025学年七年级历史上册高效备课系列(部编

第20课 魏晋南北朝的科技与文化(教学设计)-2024-2025学年七年级历史上册高效备课系列(部编

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上册第四单元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政权分立与民族交融第20课魏晋南北朝的科技与文化教学设计【课标要求】通过了解这一时期的科技和艺术成就,如祖冲之的数学成就,认识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创新。

【教材分析】本课《魏晋南北朝的科技与文化》是部编版初中历史七年级上册第 20 课内容,本课学习魏晋南北朝的科技与文化成就。

魏晋南北朝是政权分离、民族交融、文化多元的时期,这时期的民族交融促进北方经济的恢复和发展,也推动江南经济的发展,经济的发展为科技和文学艺术的繁荣提供了良好条件。

魏晋南北朝的科技与文化上乘两汉、下启隋唐,取得了巨大的成就,是一个重要的转折时期。

本课的知识内容关系相对松散,不利于学生系统地学习和把握,通过人物的身上具备的精神和时代特征把三个子目联系在一起。

【学情分析】初一学生接触历史时间虽较短,但是通过一段时间的学习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历史知识和史料分析的能力,这个阶段的学生对历史的认识仍处于感性认识阶段,所以学生应用历史知识的综合能力不是很强。

同时这部分知识涉及到其他学科知识,如农学、数学、书法等,综合性较强,通过补充一些视频也比较有趣,学生会相对较感兴趣,但也会导致学习的深度不够,需要增加一些探究和小组讨论环节。

【教学目标】1.通过归纳列表等方式,了解魏晋南北朝的科技与文化成就。

2.通过了解贾思勰、祖冲之、王羲之等人的个人经历和成就,学习他们身上的刻苦钻研、勤学苦练精神,增强科学研究、开拓创新的意识。

3.通过学习魏晋南北朝的科技与文化成就,体会科学和人文的价值,培养对古代中国文化的认同感和自豪感,接受中国古代文化艺术美的熏陶,提高欣赏美和鉴赏美的能力。

【重点难点】重点:贾思勰和《齐民要术》、祖冲之和圆周率。

难点:魏晋南北朝的科技与文化发展的原因。

【教学方法】:五步六学,同桌互助【教学过程】【导入新课】(导学)视频导入,播放视频《魏晋南北朝的科技与文化》,教师引导:魏晋南北朝,又称三国两晋南北朝,是中国历史上政权更迭最频繁的时期,主要分为三国(曹魏、蜀汉、东吴)、西晋、东晋和南北朝时期,由于长期的封建割据和连绵不断的战争,使这一时期中国文化的发展受到特别的影响。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上册第20课《魏晋南北朝的科技与文化》教学设计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上册第20课《魏晋南北朝的科技与文化》教学设计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上册第20课《魏晋南北朝的科技与文化》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上册第20课《魏晋南北朝的科技与文化》教材,主要介绍了魏晋南北朝时期的科技与文化发展。

本节课的内容包括:1. 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农业、手工业和商业发展;2. 科学技术的进步,如农学、医学、数学等方面的成就;3. 文化艺术的繁荣,包括文学、书法、绘画等领域的进展。

教材通过生动的图片、图表和文字,展现了魏晋南北朝时期科技与文化的风貌,让学生感受那个时代的魅力。

二. 学情分析七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历史知识基础,对于古代科技与文化有一定的了解。

但他们对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历史了解相对较少,需要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进一步拓展知识面。

学生在这个年龄段好奇心强,喜欢探究新事物,对于生动有趣的历史故事和图片感兴趣。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注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他们主动探究魏晋南北朝时期的科技与文化。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农业、手工业、商业发展情况,掌握这一时期的科技成就和文化艺术特点。

2.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分析魏晋南北朝时期科技与文化的特点,提高历史思维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认识魏晋南北朝时期科技与文化的辉煌,增强民族自豪感,树立正确的历史观。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农业、手工业、商业发展情况,科技成就和文化艺术特点。

2.教学难点:科学技术的进步和文化艺术的繁荣背后的原因,以及对于那个时代的理解。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图片、图表、故事等,营造生动的历史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自主学习法:引导学生自主阅读教材,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自主学习的能力。

3.合作探讨法:学生分组讨论,共同分析魏晋南北朝时期科技与文化的特点。

4.案例分析法:选取具有代表性的科技成就和文化艺术作品,进行深入剖析。

六. 教学准备1.教材: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上册。

新部编人教版历史七年级上册-第20课 魏晋南北朝的科技与文化教案

新部编人教版历史七年级上册-第20课 魏晋南北朝的科技与文化教案

第20课魏晋南北朝的科技与文化【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通过教学和阅读使学生掌握祖冲之和圆周率;贾思勰和《齐民要术》;郦道元和《水经注》。

了解王羲之和《兰亭序》、顾恺之和《女史箴图》《洛神赋图》、云冈石窟和龙门石窟等基本历史事实,提高学生综合归纳整理所学知识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通过对书法、绘画及石窟艺术具体内容和其中含义的介绍,初步培养学生的文学艺术的鉴赏能力,发展学生想象力和形象思维能力。

通过学生填写“魏晋南北朝文学艺术成就”图表来培养学生的分类归纳所学历史知识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教师指导学生制作《魏晋南北朝时期科技成就简表》通过学生总结“魏晋南北朝时期有哪几位科学家,他们各有哪些重要的成就”这一问题,通过教学活动使学生明白这些文学艺术的成就,是我国宝贵的文化遗产。

从而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和健康的审美观念、高尚的道德情操教育。

培养学生用正确的观点分析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难点】祖冲之和圆周率是本课的重点。

郦道元和《水经注》,大放光彩的书法艺术和辉煌的石窟艺术的代表作。

【导学过程】教师讲解与学生分析讨论相结合【情景导入】1、复习提问:请简要介绍祖冲之、贾思勰、郦道元的科技成就。

人物朝代称谓主要贡献祖冲之南朝数学家、天文学家机械制造家把圆周率精确到小数点后第7位,著《缀术》贾思勰北朝(北魏和东魏) 农学家著《齐民要术》郦道元北魏地理学家著《水经注》一起来看一看这一时期的科学文化的发展状况。

2、过渡讲解:上一课讲的是魏晋南北朝的科技成就,这一课将介绍魏晋南北朝的艺术成就和思想成就。

【自主预习】一、祖冲之和圆周率首先提问:祖冲之有什么成就?在学生回答之后,教师进行总结。

圆周率是圆的周长与直径的比率。

祖冲之在刘徽等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对这一问题进行了大胆的设想,反复的实践。

终于用割圆术求得圆周率在3.1415926—3.1415927之间。

论文集《缀术》是当时数学领域的最高成就。

同时他在天文历法、机械制造等方面也都有巨大贡献。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上册第20课《魏晋南北朝的科技与文化》 教学设计1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上册第20课《魏晋南北朝的科技与文化》 教学设计1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上册第20课《魏晋南北朝的科技与文化》教学设计1一. 教材分析本课是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上册的第20课《魏晋南北朝的科技与文化》,主要介绍了魏晋南北朝时期的科技与文化成就。

本课内容包括农业生产技术的发展、手工业技术的进步、科学技术的传承与发展以及文化艺术的繁荣。

通过本课的学习,学生可以了解魏晋南北朝时期的科技与文化发展,认识这一时期在我国历史上的重要地位。

二. 学情分析七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历史知识基础,对于历史上的重要时期和人物有一定的了解。

但他们对魏晋南北朝时期的科技与文化发展可能还比较陌生,需要通过本课的学习来加深认识。

此外,学生对于科技与文化之间的关系可能还不太理解,需要通过实例来引导学生认识这一点。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农业生产技术、手工业技术以及科学技术的传承与发展,掌握这一时期的科技进步与文化繁荣。

2.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分析魏晋南北朝时期科技与文化发展的原因及其关系。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认识魏晋南北朝时期在我国历史上的重要地位,培养学生对我国传统文化的热爱与传承。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农业生产技术、手工业技术以及科学技术的传承与发展。

2.教学难点:科技与文化之间的关系,以及魏晋南北朝时期科技与文化发展的原因。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图片、视频等媒体资料,创设情境,引导学生进入学习状态。

2.自主学习法:鼓励学生自主阅读教材,发现问题,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3.合作探讨法:学生分组讨论,共同分析魏晋南北朝时期科技与文化发展的原因及其关系。

4.实例分析法:通过具体实例,引导学生认识科技与文化之间的关系。

六. 教学准备1.教材: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上册。

2.课件:根据教学内容,制作相应的课件。

3.图片、视频等媒体资料:用于创设情境,辅助教学。

4.分组讨论材料:准备相关的问题和案例,用于学生分组讨论。

人教版历史七年级上册第20课《魏晋南北朝的科技与文化》教学设计1

人教版历史七年级上册第20课《魏晋南北朝的科技与文化》教学设计1

人教版历史七年级上册第20课《魏晋南北朝的科技与文化》教学设计1一. 教材分析《人教版历史七年级上册》第20课《魏晋南北朝的科技与文化》主要介绍了魏晋南北朝时期的科技与文化发展。

本节课内容涉及到造纸术的改进、农具的改进、数学著作《九章算术》和《周髀算经》的产生、华佗的医学成就以及佛教文化的传入等。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可以了解魏晋南北朝时期科技与文化的特点及其对中国历史的影响。

二. 学情分析七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历史知识基础,对于中国古代科技与文化有一定的了解。

但学生对于魏晋南北朝时期科技与文化的具体发展情况,以及该时期科技与文化的地域特点和民族特点可能了解不深。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引导学生从细节处了解这一时期科技与文化的特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魏晋南北朝时期的科技与文化发展,掌握造纸术的改进、农具的改进、数学著作《九章算术》和《周髀算经》的产生、华佗的医学成就以及佛教文化的传入等内容。

2.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等方式,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中国古代科技与文化的认识,增强民族自豪感,提高学生对历史文化的尊重和热爱。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魏晋南北朝时期的科技与文化发展,造纸术的改进、农具的改进、数学著作《九章算术》和《周髀算经》的产生、华佗的医学成就以及佛教文化的传入等。

2.教学难点:魏晋南北朝时期科技与文化的地域特点和民族特点。

五. 教学方法1.自主学习:学生在课前预习,了解本节课的基本内容,课堂上进行自主学习,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2.合作探讨:学生分组讨论,共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3.案例分析:通过分析具体案例,让学生深入了解魏晋南北朝时期科技与文化的特点。

4.对比分析:引导学生将魏晋南北朝时期的科技与文化与其他时期进行对比,提高学生的分析能力。

部编人教版历史七年级上册第20课《魏晋南北朝的科技与文化》教学设计

部编人教版历史七年级上册第20课《魏晋南北朝的科技与文化》教学设计

部编人教版历史七年级上册第20课《魏晋南北朝的科技与文化》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部编人教版历史七年级上册第20课《魏晋南北朝的科技与文化》主要介绍了魏晋南北朝时期的科技与文化发展。

本课内容包括:农学、医学、数学、文学、艺术等方面的成就。

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了解魏晋南北朝时期科技文化的繁荣,培养学生热爱科学、追求真理的品质。

二. 学情分析七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历史知识基础,但对于魏晋南北朝时期的科技与文化发展可能较为陌生。

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可能对于一些专业术语和概念难以理解,需要教师进行耐心讲解。

此外,学生对于历史事件的认知多以故事性为主,因此需要教师通过丰富的教学手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对历史知识的探究欲望。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魏晋南北朝时期的科技与文化发展,掌握这一时期的主要科技成就和文艺作品。

2.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等方式,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热爱科学、追求真理的品质,增强民族自豪感。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魏晋南北朝时期的科技与文化成就。

2.难点:对魏晋南北朝时期科技与文化成就的理解和运用。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图片、音频、视频等资料,再现魏晋南北朝时期的科技与文化场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问题驱动法:教师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和探讨,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合作学习法:学生分组讨论,共同完成学习任务,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充分了解魏晋南北朝时期的科技与文化发展,准备相关教学素材,如图片、音频、视频等。

2.学生准备:预习教材,了解本课基本内容,准备相关问题。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展示魏晋南北朝时期的科技与文化图片,引导学生关注本课内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呈现(10分钟)教师运用多媒体课件,详细介绍魏晋南北朝时期的科技与文化发展,包括农学、医学、数学、文学、艺术等方面的成就。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上册第20课《魏晋南北朝的科技与文化》教学设计2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上册第20课《魏晋南北朝的科技与文化》教学设计2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上册第20课《魏晋南北朝的科技与文化》教学设计2一. 教材分析本课《魏晋南北朝的科技与文化》是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上册的第20课。

教材主要围绕魏晋南北朝时期的科技与文化展开,包括农业、手工业、科学技术、文化艺术等方面。

教材通过生动的插图和详细的文字,为学生展示了这一时期我国科技文化的繁荣与发展。

二. 学情分析七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历史知识基础,对于古代科技与文化有一定的了解。

但他们对魏晋南北朝时期的科技与文化,了解相对较少。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引导学生结合已学知识,深入探究魏晋南北朝时期的科技与文化特点,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农业、手工业、科学技术、文化艺术等方面的主要成就,认识这一时期科技文化的繁荣与发展。

2.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等方式,培养学生分析史料、提炼信息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热爱祖国历史文化的情感,提高学生的历史人文素养。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农业、手工业、科学技术、文化艺术等方面的主要成就。

2.教学难点:魏晋南北朝时期科技文化发展的原因和意义。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图片、视频等媒体资料,为学生营造生动的历史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问题驱动法:教师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

3.合作探讨法:学生分组讨论,共同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4.案例分析法:选取典型的历史事件或人物,分析魏晋南北朝时期科技文化发展的原因和意义。

六. 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提前研究教材,了解教学内容;搜集相关的历史资料、图片、视频等。

2.学生准备:预习教材,了解本节课的基本内容。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展示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农业生产场景,引导学生回顾已学知识,为新课的学习营造氛围。

2.呈现(10分钟)教师运用多媒体展示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农业、手工业、科学技术、文化艺术等方面的图片和史料,引导学生直观地了解这一时期的科技与文化特点。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上册第20课《魏晋南北朝的科技与文化》教学设计3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上册第20课《魏晋南北朝的科技与文化》教学设计3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上册第20课《魏晋南北朝的科技与文化》教学设计3一. 教材分析本课为七年级历史上册第20课《魏晋南北朝的科技与文化》,主要介绍了魏晋南北朝时期的科技与文化成就。

本课内容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为科技成就,包括农学、医学、天文学等方面的进步;第二部分为文化成就,包括文学、艺术、宗教等方面的繁荣。

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了解魏晋南北朝时期的科技与文化发展,认识其在中华民族历史进程中的地位和作用。

二. 学情分析七年级的学生已具备一定的历史知识基础,但对于魏晋南北朝时期的科技与文化发展可能还较为陌生。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引导学生了解时期背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魏晋南北朝时期的科技与文化成就,掌握其主要特点和发展趋势。

2.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等方式,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中华民族历史的自豪感,增强民族自信心。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魏晋南北朝时期的科技与文化成就。

2.教学难点:魏晋南北朝时期科技与文化发展的原因和影响。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设置历史情境,让学生身临其境,激发学习兴趣。

2.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提出问题,自主探究,培养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案例分析法:选取具有代表性的科技与文化成就,进行详细分析,使学生深刻理解。

六. 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深入了解魏晋南北朝时期的科技与文化发展,搜集相关资料,制作多媒体课件。

2.学生准备:预习课文,了解时期背景,搜集相关资料。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简要介绍魏晋南北朝时期的背景,引导学生进入本课的学习。

2.呈现(10分钟)教师利用多媒体课件,展示魏晋南北朝时期的科技与文化成就,包括农学、医学、天文学等方面的进步,以及文学、艺术、宗教等方面的繁荣。

3.操练(15分钟)教师提出问题,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学习与合作探讨,分析魏晋南北朝时期科技与文化发展的原因和影响。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20课魏晋南北朝的科技与文化(1课时) 【学习目标】
1.通过本课教学,使学生了解魏晋南北朝时期的重要科技文化成就:祖冲之和圆周率;贾思勰和《齐民要术》;书法、绘画及雕塑等。

2.通过魏晋南北朝时期重要科技文化成就的学习,培养学生的综合归纳能力;从优秀历史人物和文化成果中吸收精神营养,提高自身素质和文化修养。

3.通过教学,使学生认识到:南北朝时期的科学文化成就承上启下,在我国科技史上放射异彩,是中华民族贡献给人类的一份宝贵财富。

【学习重点】
《齐民要术》、圆周率。

【学习难点】
圆周率及推算涉及的复杂数字概念。

开门见山,直接解读课题来了解本课学习内容。

方法指导一:
第1问的知识有点零散,而且内容有点多,注意提醒学生边读边圈出关键词,养成自学的好习惯。

方法指导二:
本课讲了两个人物和他们的贡献,可让学生设计“魏晋南北朝时期重要科技成就表”,将二人的成就分类归纳,培养学生的制表能力,让学生对魏晋南北朝时期的科技成就有一个整体把握。

方法指导三:
可采取颁奖典礼或人物访谈的节目形式进行展示。

情景导入生成问题
同学们,月球上有一座环形山,是以我国古代著名的数学家祖冲之的名字命名的。

太阳系有一颗小行星,是我国紫金山天文台发现的,也命名为“祖冲之星”。

祖冲之到底是一个什么样的人?他有什么特殊贡献?他生活的时代,还有哪些重要的科技成就问世?学完这一课,我们就会解决这些问题。

自学互研生成新知
知识模块一贾思勰和《齐民要术》
自主阅读课本P90~91内容,完成第1题。

1.贾思勰的代表作是哪一部书?属于哪一门科学?历史地位怎样?
贾思勰的代表作是《齐民要术》,属于农业科学,是我国现存的第一部完整的农书,在世界农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知识模块二科学家祖冲之
自主阅读课本P91~92内容,完成第2题。

2.祖冲之是世界上著名的科学家,在自然科学方面有很大成就。

那么,他在自然科学方面有哪些贡献呢?祖冲之最值得学习的地方是什么?
(1)祖冲之测算的一年的时间与现代天文科学测得的结果比较,只相差50秒;他造出的“千里船”,日行百里;他设计制造的水碓磨,能同时舂米、磨面;他利用并发展前人创造的“割圆术”,在世界上第一次把圆周率的数值,计算到小数点以后的第7位数字,也就是在3.1415926和3.1415927之间。

祖冲之还写了一部数学专著《缀术》。

在唐朝时被用作学校的课本,后传到日本、朝鲜,也被用作教材。

(2)注意学习前人成就而不盲从,孜孜不倦地进行科学实践,祖冲之具有耐心细致、勤奋刻苦的品质。

知识模块三书法、绘画与雕塑
自主阅读课本P92~95内容,完成第3~5题。

3.王羲之的代表作是什么,其地位如何?为什么称王羲之为“书圣”?
《兰亭序》;天下第一行书。

他特别擅写行书、草书,人们赞美他的字“飘若浮云,矫若惊龙”。

由于他的书法造诣很深,后人尊称他为“书圣”。

4.东晋最伟大的画家是哪位?他的作品有哪些?代表作有什么特点?
顾恺之;《女史箴图》《洛神赋图》
作品特点:他笔下的人物,线条优美,活泼传神,富有个性。

5.石窟艺术的代表有哪些?
山西大同的云冈石窟和河南洛阳的龙门石窟。

合作探究生成能力
【交流预展】
1.组内交流:
(1)由组长或检查自学成果;
(2)相互质疑不明白的问题并进行交流,然后记录在导学案上,在展示完毕后可向展示者提出自己的疑问。

2.组内预展:
根据老师分配的任务,各小组明确展示的内容。

小组内先预展,由组长分配任务给组员,确定展示的方式和成员,在组内预展;合作分工时具体明确,做到人人有事做。

【展示提升】
说说三国两晋南北朝的科学成就。

(从科学家、生活朝代、主要成就、历史意义着手)
当堂演练达成目标
1.“π”是一个永远除不尽的无穷小数,它在天文、历法等自然科学方面应用广泛。

世界上第一次把π推算到小数点后七位数的科学家是( B )
A.贾思勰B.祖冲之
C.郦道元 D.蔡伦
2.如果我们要学习农作物种植、瓜果蔬菜栽培、家禽家畜饲养等知识,可以参考北魏时期的农学著作( B )
A.《本草纲目》 B.《齐民要术》
C.《天工开物》 D.《水经注》
3.周杰伦创作的“中国风”歌曲:“兰亭临帖,行书如行云流水。

……忙不迭,千年碑易拓却难拓你的美……”你唱到他的这首歌时会想到以下哪位书法家( D )
A.钟繇 B.胡昭
C.王夫之 D.王羲之
4.“文章博洽,为儒者宗。

水经有注,禹贡同功。

”你认为这句话是对下列哪一人物的评价( D )
A.祖冲之 B.刘歆
C.刘徽 D.郦道元
5.河南洛阳牡丹花雍容华贵,艳而不俗,柔而不媚,被誉为“国色天香”。

你到洛阳除了赏花外,还可以参观( B ) A.云冈石窟 B.龙门石窟
C.秦陵兵马俑 D.都江堰
6.读图,回答问题。

,图一
)
),\s\do5(图二))
(1)图一是谁?他最突出的
成就是什么?
祖冲之;把圆周率精确地推算到小数点之后7位数,较国外早近千年。

(2)中国古代以农为本,图二中的人物在推动中国农业发展方面的贡献是什么?
总结我国北方劳动人民生产经验,介绍生产技术和方法,强调农业生产要遵循自然规律。

(3)从以上科学家的身上,我们可以学到哪些精神?
严谨的治学态度;踏实的工作热情;刻苦钻研、注重实践、勇于创新的品质。

课后反思查漏补缺
1.本节课的收获:
2.本节课还存在的疑惑:。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