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服务贸易的相关理论
第二章 国际贸易服务理论 国际服务贸易
(三)服务商品的市场价值和市场价格
第三节 服务商品的价值与使用价值
三、服务商品的价值构成 (一)服务产品的概念 1.一般概念 2.经济学概念 (二)服务商品的特征 1.服务产品是无形的 2.服务提供商和服务消费者的同时性 3.服务质量差别大 4.服务具有不可储存性 5.服务价格差别大
第二节 国际服务贸易学说
二、新贸易理论的主要内容与特征
(一)新贸易理论对贸易动因和贸易基础的解释 1.从供给角度揭示了规模经济性和不完全竞争市场结构 下的企业的垄断竞争行为成为贸易产生的重要动因与基础 。 2.新贸易理论还强调需求因素对贸易产生和贸易结构的 影响。 3.技术差距论以不同国家之间的技术差距为分析前提, 认为技术差距和模仿时滞决定了现实的贸易格局。
• 20世纪70年代中期以后,在世界贸易自由化的同时,兴起了新贸易保护主义 。管理贸易政策的内容是:国家对内指定各种对外经济贸易法规和条例,加 强对本国进出口贸易有秩序的发展的管理,对外通过协商,签订各种对外经 济贸易协定,以协调和发展缔约国之间的经济贸易关系。
第四节 国际服务贸易政策
二、自由的服务贸易政策
可逆转。
5.两国的生产资源都被充分利用,且要素密集度不
6.两国消费者需求偏好相似。
7.自由贸易而且各国贸易平衡。
第一节 国际服务贸易的比较优势理论 二、传统贸易理论对服务贸易的指导
(一)比较优势理论是国际服务贸易的基础
(二)国际服务贸易理论对生产要素禀赋说的 补充与发展。
第二节 国际服务贸易学说
(一)相关概念 1.生产要素禀赋与要素丰裕度 2生产要素密集度.
国际服务贸易理论
国际服务贸易理论在国际服务贸易理论中,最经典的理论是从比较优势理论和国内消费差异理论延伸出来的“跨国生产理论”。
据此理论,不同国家的消费者会因为产品质量、服务水平、价格等差异而选择不同的国家提供的服务,这就推动了跨国服务企业的兴起和发展。
例如,美国的互联网公司在全球范围内提供各类服务,而印度的软件外包公司则为世界各地的企业提供IT 服务。
这种理论对解释企业国际化和服务贸易的规模和格局变化有很大的启示作用。
此外,国际金融服务理论也是国际服务贸易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
国际金融服务是指银行、保险、证券、外汇等金融领域的国际贸易活动。
国际金融服务理论主要包括利益差异理论、金融中介理论和金融创新理论。
利益差异理论认为资金的区域流动是由于不同地区的利益差异,跨国资金流动以获取更高的回报。
而金融中介理论则认为跨国金融机构的介入促进了国际金融服务贸易的发展。
而金融创新理论则强调金融创新对国际金融服务贸易的影响。
例如,电子支付和互联网金融的发展促进了国际金融服务的交流与贸易。
此外,国际服务贸易理论中还涉及到创新和技术发展对于服务贸易的影响的理论。
根据“技术利益溢出理论”,技术进步在一个国家产生的同时,也会利益溢出到其他国家。
因此,技术创新和技术转让对于发展服务贸易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
特别是信息技术和通信技术的发展,使得跨境服务贸易更加便利,并推动了服务产业的全球化。
在国际服务贸易理论中,还有一种非常重要的理论是关于服务贸易规则和政策的理论。
国际服务贸易规则和政策对于服务贸易的发展和贸易便利化起着重要的引导作用。
目前,世界上主要采取两种方式来进行国际服务贸易的规则和政策的协调:一是通过双边和多边自由贸易协定来促进国际服务贸易的自由化和便利化;二是通过国际和地区服务贸易协定来规范和引导国际服务贸易的发展。
例如,世界贸易组织的《服务贸易总协定》就是一种多边服务贸易协定,旨在减少和消除国际服务贸易中的壁垒和限制,促进国际服务贸易的发展。
2 国际服务贸易基本理论
—欣德利 & 史密斯 ,库伯 —萨皮尔& 卢茨,拉尔
3.不完全适用的观点
前提有缺陷,需要修正(服务是技术和资本密集型部门) 需要考虑服务产品的特点
4
完全适用 于
The theory of comparative advantage on the "suitability" to discuss
(二)传统比较优势理论对服务贸易的适用性
1.不适用的观点
前提不适用(生产要素不能流动) —桑普森 & 斯奈普 结论不吻合 服务贸易有自己的特点不适用 —R•Dick & H•Dick —G•Feketekuty
服务贸易对比较优势理论的挑战
2. 完全适用的观点
原理适用(合理内核) 实证研究结论吻合
第四,在法律与工会组织的影响下,雇员的非工资费用趋于增 加。
25
二、配第--克拉克定理在服务贸易中的运用
(二)消费者服务市场化的分析
26
第三节 全球价值链理论与服务贸易
一、全球价值链理论
(一)全球价值链理论的形成
1. 价值链理论(Value Chain) 1985年,迈克尔· 波特在《竞争优势》一书中 指出:“每一个企业都是在设计、生产、销售、 发送和辅助其产品的过程中进行种种活动的集合 体。所有这些活动可以用一个价值链来表明。”
23
二、配第--克拉克定理在服务贸易中的运用
服务业的非市场化向市场化发展 服务业的国际化发展 社会分工导致了服务业产生,服务业的 发展由内而外;服务业的国际化促进了国 际服务贸易的发展。
24
二、配第--克拉克定理在服务贸易中的运用
(一)生产者服务的市场化发展 生产者服务的市场化发展是在诸多促进因素和掣肘因素的共同作 用下展开的。促进因素有: 第一,企业活动日趋复杂化,导致对雇员的监督日益困难。 第二,专业化的加强和技术诀窍的变动率,使得在市场购买某 些种类的专门技能比在厂商内部生产更有利。 第三,信息和交通费用的下降导致服务的市场交易费用下降, 促进了服务的外在化进程。
第三章 国际服务贸易理论与模型 《国际服务贸易》
第一节 服务贸易比较优势理论及相关模型
一、国际服务贸易显性比较优势
显性比较优势指数及其含义
RCA定义:一经济体某种商品或服务的出口占世界该种商品或服务 出口的比率对于该经济体总出口占世界总出口比率之比。
在n(j=1-n)个经济体,m(i=1-n)种出口商品或服务中,一经济体 的显性比较优势指数可以表示为:
m
RCAij
X ij
n
X ij
X ij
i 1 nm
100
X ij
j1
j1 i1
第一节
二、迪尔道夫模型
商品和服务贸易的互补性
(1)封闭状态下:无商品和服务贸易发生
(2)自由贸易状态下:商品和服务都实现自由贸易
(3)半封闭状态下:只有商品可以自由贸易
比较优势理论解释商品贸易和作为商品贸易副产品的服务贸易是有效的。
第六节
三、国际服务外包的衡量 服务外包总体测度 分行业服务外包测度
OSSi
j
产业i的服务j投入 产业i的全部非能源投入
服务j的进口
服务j的国内产出+服务j的进口-服务j的出口
上式中的 产业i的服务j投入 产业i的全部非能源投入
的计算,可以采用投入一产出分析方法。该分数的
分母除了非能源物质性投入外,还包括9大类服务部门:电信;金融;机
第一节
三、伯格斯模型
伯格斯运用修正过的H-O模型,探讨了服务贸易、服务技术出口问题。 该模型说明了服务提供者的服务技术差异如何形成比较优势从而决定服 务贸易的格局。 根据伯格斯模型,一个厂商是选择合约经营还是选择自身进行服务取决 于服务的市场价格与要素价格孰高孰低。如果服务价格相对地超出工资 和租金越高,生产厂商就越少依赖服务部门,但用于服务的支出将因要 素间替代程度的不同而升降。如果技术或政策壁垒阻碍服务贸易,那么 提供服务的技术差别将成为一国商品比较优势的重要决定因素。
国际服务贸易理论培训
服务贸易政策的内涵与目标
内涵
服务贸易政策是政府为了促进服务贸 易发展,通过干预市场、提供信息服 务和资金支持等方式,对服务贸易进 行管理和调节的措施。
目标
服务贸易政策的目的是促进服务贸易 的发展,提高服务贸易的效率和竞争 力,实现国家经济利益和服务贸易自 由化的目标。
服务贸易保护政策
保护幼稚服务业
政府采取措施限制外国服务的进入,保护本国服务业的成长和发 展。
保护就业和产业利益
政府采取措施限制外国服务的进入,保护本国服务业的就业和产 业利益。
保护国家安全和主权
政府采取措施审查外国服务的质量和安全性,保护国家安全和主 权。
服务贸易自由化政策
1 2
促进服务业发展
政府通过减少限制和壁垒,促进本国服务业的发 展和竞争力提升。
服务贸易的全球化与区域化理论
01
全球化与区域化的概念
阐述全球化和区域化的概念,以及在服务贸易中如何体现全球化和区域
化。Leabharlann 02全球化与区域化的趋势
分析全球化与区域化趋势的形成原因和未来发展趋势。
03
全球化与区域化对服务贸易的影响
介绍全球化与区域化对服务贸易的影响,包括市场规模、竞争格局、政
策环境等。
03
重要性
03
04
05
促进经济发展:通过国 际服务贸易,各国可以 优化资源配置,提高经 济效率,促进经济增长 。
增强国际竞争力:通过 发展国际服务贸易,各 国可以提高在国际市场 的竞争力。
推动全球一体化:国际 服务贸易是全球一体化 的重要组成部分,有助 于推动全球经济一体化 进程。
国际服务贸易的发展趋势与挑战
服务贸易的经济学原理
国际服务贸易理论3
波特竞争优势理论的内涵
波特的竞争优势理论是微观企业竞争 优势、中观产业竞争优势和宏观国家竞争 优势的有机整体,它具有广泛的兼容性, 既探讨了要素、技术及其他因素对国际贸 易的影响,整合了价格因素与非价格因素 对竞争优势的决定,又反映了竞争优势与 国际贸易的动态变化。
个别企业、产业的竞争优势并不 必然导致国家竞争优势。国家整体竞争优 势的获得取决于四个基本因素和两个辅助 因素的整合作用。四个基本因素为:生产 要素、需求状况、相关产业、企业战略及 组织,构成一个钻石结构。两个辅助因素 为机遇和政府的作用,由此构成所谓的 “波特菱形”或完整的“钻石” 系统。如 下图。
单位:千美元 单位 千美元 贷方 1,144,498,935 1,061,681,544 969,682,307 91,999,237 21,015,285 33,949,000 737,871 2,752,639 548,176 145,425 2,957,711 204,504 7,834,142 1,445,032 137,433 19,693,334 578,685 51,239,761 31,577,630 借方 894,632,940 852,769,397 751,936,247 100,833,150 34,369,026 24,321,704 764,073 2,049,721 8,831,094 891,467 1,738,851 6,634,081 8,389,208 954,960 121,480 11,261,106 506,379 39,485,153 2,378,390
1.过境交付(cross-border,supply), 1.过境交付(cross-border,supply),指 过境交付(cross 服务的提供者在一成员的领土内向另一成 员领土内的消费者提供服务。 员领土内的消费者提供服务。 例如, 例如,在美国的律师为在英国的客 户提供法律咨询服务。 户提供法律咨询服务。 这种服务提供方式特别强调卖方和 买方在地理上的界限, 买方在地理上的界限,跨越国境和边界的 只有服务本身。( 。(不涉及到生产方和需求 只有服务本身。(不涉及到生产方和需求 方的移动) 方的移动)
国际服务贸易的相关理论
国际服务贸易的相关理论国际服务贸易是国际经济和国际贸易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全球经济发展的重要动力之一。
它指的是各国之间通过提供和消费服务来进行的跨国交易和贸易活动。
国际服务贸易具有显著的特点和理论基础,下面将就国际服务贸易的相关理论进行探讨。
首先,国际服务贸易的比较优势理论是国际服务贸易研究的重要理论基础。
比较优势理论由经济学家大卫·里卡多提出,其基本观点是每个国家都应该专注于生产和出口自己相对优势的产品或服务。
根据比较优势理论,一个国家在某类服务领域中具有相对优势意味着该国在生产这类服务方面相对更具竞争力。
国际服务贸易的发展也离不开国家在某些领域的相对优势,比如金融服务、信息技术服务等。
比较优势理论有助于各国在国际服务贸易中实现资源优化配置,提高全球经济效益。
其次,新贸易理论对国际服务贸易的发展也有重要影响。
新贸易理论强调不同国家之间贸易的根本动因是产品差异。
在服务贸易领域,不同国家的服务产品具有不同的特点和差异化,这使得国际服务贸易具有广泛的发展潜力。
新贸易理论关注的是企业的规模经济和垄断力量,这也影响到了服务企业的国际化程度。
随着技术的进步和交通运输的发展,国际服务贸易的规模不断扩大,企业和机构在全球范围内交换服务成为常态。
新贸易理论的观点有助于理解和推动国际服务贸易的发展。
第三,国际服务贸易的凯恩斯外部平衡理论也是相关的理论基础。
凯恩斯认为,社会总支出是决定收入水平和就业机会的主要因素,而国际贸易失衡则可能导致内外需的不平衡,进而影响到国际服务贸易的发展。
凯恩斯外部平衡理论强调了全球宏观经济平衡的重要性,以及国家政府对国际贸易和服务贸易的调控作用。
国际服务贸易发展的规模和速度也与全球经济的需求、政策和市场的稳定有关。
凯恩斯外部平衡理论提出了国家政府在国际服务贸易发展中应扮演的角色,例如调整贸易政策、提供资金支持等。
此外,国际服务贸易还受到新经济学和全球生产网络等理论的影响。
新经济学的观点强调知识和信息的重要性,而服务贸易正是一种知识密集型的经济活动。
(国际服务贸易)第四章国际服务贸易理论
经济、绿色经济等领域,新兴市场有着巨大的发展潜力。
02
新兴市场崛起带来的挑战
新兴市场的崛起也带来了市场竞争、文化差异、政策法规等方面的挑战,
需要国际服务贸易各方进行深入的市场调研和风险评估。
03
拓展新兴市场的策略
为拓展新兴市场,国际服务贸易各方需要制定针对性的市场策略,加强
品牌建设,提升服务质量,加强与当地企业的合作。
结构优化阶段(2010年代至今)
中国政府加大对服务贸易的支持力度,推动服务贸易向高质量、高附加值方向发展,同时加强服 务贸易创新和国际合作。
中国国际服务贸易竞争力分析
优势领域
劣势领域
机遇与挑战
中国在旅游、运输、建筑等传统服务 贸易领域具有较强竞争力,同时在电 信、计算机和信息服务等新兴领域也 展现出较强实力。
CHAPTER
数字化、智能化对国际服务贸易影响
数字化推动服务贸易创新
数字化技术通过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手段,为服 务贸易提供了更高效、便捷的解决方案,推动了服务贸易 的创新发展。
智能化提升服务贸易效率
智能化技术通过自动化、机器学习等方法,提高了服务贸 易的自动化程度,降低了人力成本,提升了服务贸易的效 率。
中国在金融、保险、专利和特许权使 用费等知识密集型服务贸易领域相对 较弱,需要进一步提升竞争力。
随着全球服务贸易的快速发展和数字化、智 能化等新技术的广泛应用,中国国际服务贸 易面临新的机遇和挑战。需要抓住机遇,加 快转型升级,提高服务质量和效率。
未来中国国际服务贸易发展策略建议
推动服务业开放和创新
CHAPTER
比较优势理论
比较优势原则
一国在国际贸易中应出口具有比 较优势的产品,进口具有比较劣 势的产品,以获取贸易利益。
《国际服务贸易》第三章 国际服务贸易理论
第五节 服务外包理论
一、外包的概念
外包(Outsourcing)是指企业动态地配置自身 和其他企业的功能和服务,并利用企业外部的 资源为企业内部的生产和经营服务。 在讲究专 业分工的二十世纪末,企业为维持组织竞争核 心能力,摆脱组织人力不足的困境,将组织的 非核心业务委托给外部的专业公司,以降低营 运成本,提高品质,集中人力资源,提高顾客 满意度。外包业是新近兴起的一个行业,它给 企业带来了新的活力。
第三节 规模经济和不完全竞争下 的服务贸易理论
一、生产区段和服务链理论
背景:科技进步便服务生产成本趋于下降,服 务价格变得越来越低廉,这一变化导致了服务 生产的分散化、迂回性。将生产过程分散在不 同地点,增加了生产方式的组合,从而导致对 服务链更为强烈的需求。由此,国际服务链得 到了更为频繁和大量的使用而成为生产过程不 可缺少的组成部分。
三、凯茨考斯基:寡头垄断模型
与马库森观点相反,基氏运用寡头垄断模
型,解释了取消国内服务贸易管制的国际
影响。 认为取消国内管制可以促进厂商为获取规 模经济效益而进行国际竞争,因此政府最 好的政策是创造自由的国内市场。
四、垄断竞争模型
马库森借助于垄断竞争理论,对熟练劳动力的服 务贸易问题进行了专门研究。 结论是:即使单纯发挥要素禀赋的作用也能从贸 易中获利;由于多种熟练劳动投入能够提高该部 门的最终产出,小国比大国获利更多;由于一些 专业化受到限制,仅有货物贸易并不能实现生产 的帕累托最优,而引入服务贸易可以导致最大程 度的专业化和帕累托最优;即使存在垄断的力量, 关税也不能提高一国的福利水平,而且可能因削 弱全球的专业化潜力而使福利水平降低。
2.要素密集度不同的服务类型也具有不同 的比较优势
第二讲服务贸易理论
第二讲服务贸易理论1. 服务贸易的概念服务贸易是指国际上通过跨国流动的服务业务而进行的贸易活动。
与传统的货物贸易不同,服务贸易主要涉及的是无形的服务,包括旅游、运输、金融、教育、咨询等各种服务领域。
服务贸易在全球贸易中占据了越来越重要的地位,成为推动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
2. 服务贸易的特点与货物贸易相比,服务贸易具有以下特点:2.1 无形性服务贸易的产品是无形的,不具有实物形态。
比如,通过互联网进行的在线教育服务、远程咨询服务等,消费者无法触摸到实际的产品。
2.2 可干预性服务贸易的提供过程是与消费者互动的过程,因此服务质量和效果往往会受到服务提供者的操作和干预。
而货物贸易中,产品的质量基本上是由生产厂商决定的。
2.3 不可存储性服务贸易是即时提供的,无法事先生产和储存。
一旦服务的时间段过去,该服务就无法再次提供。
而货物贸易中,产品可以事先生产和储存,可以在需要的时候提供。
2.4 地域依赖性由于服务贸易是通过跨国流动来实现的,因此服务的提供往往会受到地域因素的影响。
比如,旅游服务受到旅游目的地的地理环境、文化等因素的限制。
2.5 交通成本较低相比货物贸易,服务贸易的交通成本较低。
通过互联网等信息通讯技术,人们可以在不同国家之间进行实时的服务交流和提供。
3. 服务贸易的分类根据服务的性质和提供方式,服务贸易可以分为四大类:3.1 商业服务商业服务是指为企业和个人提供专业咨询、市场调研、会计审计、法律咨询等商务服务的贸易活动。
商业服务的提供者和消费者往往是企业之间的交往。
3.2 旅游服务旅游服务包括旅行社、酒店、餐饮等为游客提供的服务。
旅游服务是一种消费性服务,将国际旅游的需求和供应相结合,促进了国际间的人员流动和文化交流。
3.3 运输服务运输服务是指海运、航空、公路、铁路等运输手段提供的服务。
运输服务在服务贸易中占据重要地位,它在国际间的流动推动了货物和人员的跨境流通。
3.4 金融服务金融服务包括银行业、保险业、证券业等为企业和个人提供的金融服务。
国际服务贸易的基本范畴与理论
国际服务贸易的基本范畴与理论国际服务贸易是指不同国家之间相互提供和消费的服务项目的交流和交易。
它涉及一系列涵盖了广泛领域的服务,包括金融服务、旅游服务、教育服务、咨询服务、运输服务等等。
国际服务贸易在全球经济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对国家之间的经济联系和社会发展起到了推动和促进作用。
国际服务贸易的基本范畴可以分为以下几个方面:1. 商务服务:商务服务主要是指企业之间的商务交流和合作,包括贸易代理、会计咨询、法律服务、市场调研等。
这些服务可以帮助企业降低成本、提高效率、提供市场信息和专业的支持,促进国际贸易的顺利进行。
2. 金融服务:金融服务是国际服务贸易中最重要的一部分。
它包括银行、保险、证券等金融机构提供的各种服务,如贷款、汇款、国际支付、风险管理等。
金融服务在促进跨国企业投资和合作、推动国际资本流动方面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3. 旅游服务:旅游服务是指人们跨越国界进行的旅游活动所需要的各种服务,包括酒店、餐饮、交通、导游等。
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的深入发展,旅游服务对于国际服务贸易的贡献逐渐增加,成为国际贸易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4. 教育服务:教育服务是指国际学生在其他国家接受教育和培训的过程中所需要的各种服务,包括教育机构的招生和管理、学生的签证和住宿等。
国际教育服务对于促进人才培养、跨文化交流、增加国家软实力和外汇收入都具有重要意义。
5. 咨询服务:咨询服务是各种专业咨询机构向企业、政府和个人提供的专业建议和解决方案,包括管理咨询、技术咨询、法律咨询等。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和全球化的加深,国际咨询服务成为国际服务贸易的一个快速增长的领域。
国际服务贸易的发展受到一些基本理论的指导和解释。
其中主要有以下几个理论:1. 比较优势理论:比较优势理论由亚当·斯密首次提出。
它认为国际贸易的基础是不同国家拥有的生产资源和技术差异。
比较优势理论强调国际贸易的互补性和相互依存性,国家应该专注于自己的优势产业,通过国际贸易获得最大的福利。
国际服务贸易相关理论和模型
2)把国际资本流动所形成的各种收益 (报酬)流量,归于“要素服务贸易”项下, 一方面可以使各国国际收支帐户的资本流动项 目统计简单化;另一方面也使得国际服务贸易 的投资收益统计不被国际投资流量和国际信贷 流量的各种形式干扰,成为相对独立的价值统 计流量;
联合国标准产业分类(SIC分类)
消费者服务(业): 招待与食品服务、私人 服务、娱乐与消遣服务、杂项服务(B to C) 生产者服务(业):企业管理服务、金融服务、 保险与房地产(B to B) 分配服务(业):运输与贮藏、交通与邮电、 批发与零售(B to C), (B to B) 公共服务(G to B、C)
返回
10) 娱乐、文化和体育服务 (除视听服务外)
a. 文娱活动 b. 新闻社服务 c. 图书馆、档案馆、博物馆和其他文化服务 d. 体育和其他娱乐活动 e. 其他
返回
11) 运 输 服 务
a. 海上运输服务 b. 内陆水上运输服务 c. 空中运输服务 d. 航天运输服务 e. 铁路运输服务 f. 公路运输服务 g. 管道运输服务 h. 所有运输方式的辅助服务 i. 其他运输服务
第一章 国际服务贸易的基本范畴
第一节 服务与服务工作
一.服务概念的历史演变
(一) 二战前的服务概念
法国的古典经济学家萨伊,最早定义于
《政治经济学概论》: 无形产品(服务)同 样是人类劳动的果实,是资本的产物。(内含 与外延)
古典经济学家巴斯夏:劳务是一种努力,
对于甲来说,劳务是他付出的努力,对于乙来 说,劳务则是需要和满足。
=国际服务贸易项目-要素服务贸易项目; =(经常项目-商品贸易项目-单方面转移 项目)-要素服务贸易项
[经济学]第二章 国际服务贸易理论_OK
2021/8/27
4
二、三派观点
(一)比较优势理论不适用 1.1979年,R.迪克和H.迪克 要素禀赋在服务贸易中没有重要影响。 2.1985年,桑普森和斯内普 H-O理论假设要素不能跨国移动。 3.1988年,G·菲科特克蒂(美国经济学家) 同商品贸易相比,服务贸易有不同特点。
2021/8/27
2021/8/27
30
服务贸易的比较优势
服务贸易的生产中包含的三种要素:体力要素、 人力资本要素、实物资本。这三种要素决定了 服务价值的大小,从而也决定了某个国家在这 种服务项目上的有无优势。
2021/8/27
31
第三节 国际服务贸易显性比较优势理论
一、国际服务贸易显性比较优势论 二、结论
2021/8/27
较低廉的服务意味着服务密集型部门相对于 其他部门而言将会扩张规模,同时意味着大量 使用服务部门的那些密集使用要素的部门也将 扩大规模。
2021/8/27
28
具有服务技术优势的国家,服务技术优势将 增强劳动密集型产品的比较优势。
如果相对要素存量差别是比较优势和服务贸易 的决定因素,且服务技术优势可无偿转让给外 国,则外国劳动密集型产品的生产将会增加, 资本密集型产品的生产将会减少。
其二,将传统的的商品贸易理论和服务贸易理 论对接。(现实选择)
2021/8/27
2
第一节 传统比较优势说适用性的争论
一、争论原因 二、三派观点 三、20世纪70年代以来的检验 四、影响比较优势理论适用性的因素
2021/8/27
3
一、争论原因
比较优势理论自身的缺陷;
该理论在西方国家居主导地位,而在发展中国 家难以获得支持。
5
国际服务贸易
03-第三章__国际服务贸易理论
英国经济家C·克拉克于1940年发表了《经济进步的条 件》一书,书中搜集和整理了20多个国家的各部门劳 动力投入和总产出的时间数据,进行了卓有成效的统 计和研究,提出了劳动力在三次产业间分布的结构变 化理论。
克拉克发现一个国家内从事三个产业的劳动力比重, 会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人均国民收入的提高而变动, 农业劳动力急剧下降,从事制造业的劳动力比重与经 济增长同步,但通常在接近40%时便稳定下来,而服 务业的劳动力比例则不断增长。
赫克歇尔—俄林模型(要素禀赋理论) 技术差距论(模仿滞后假说) 产品生命周期理论(动态的比较优势)
第一节 服务的比较优势理论
一、比较优势理论适用于国际服务贸易 (一)比较优势理论适用于服务贸易的讨论 1981年,萨皮尔(A.Sapir)和卢茨(Lutz) 1986年,拉尔(Lall) 1991年Falvey和Gemmell 理查德.库伯(Richard Kump)
(1)商品和服务贸易的互补性:从各种假设(封闭、半封 闭、自由贸易)说明:均不会影响传统比较优势理论在服 务贸易分析中的适用性。
(2)要素移动的服务贸易:通过生产要素的跨境移动并结 合东道国的相关资源优势从而能以较低的价格提供服务。 即若允许服务的生产要素自由流动,也符合传统的比较优 势理论。
(3)含有缺席要素的服务贸易:要素禀赋决定服务贸易的 模式;在某些情况下,要素也可能发生逆向流动,即由价 格较高的一国流向价格较低的一国(如管理要素)。
法国经济学家富拉斯蒂埃也指出,我们所掌握 的数据已充分证明了这一演进规律
对于劳动力在三次产业间转移的原因,经济 学家们从不同方面进行了分析和解释,包括克 拉克分析、富拉斯蒂埃解释等
二、发展路径:从“内在化”向“外在化”演进
国际服务贸易比较优势理论
12、中国服务业与服务贸易发展中人力资本因素分析
中国城市服务业综合发展水平呈现出与经济发展水平相 似的东高西低的态势 我国国内经济与服务业发展水平的差异不在于劳动力质 量的差异,而主要取决于所在地区环境和文化的差异 中国服务业与服务贸易整体上处于低级发展阶段
2012年中国服务贸易进出口分行业情况表
2012年中国服务贸易进出口分行业情况表 单位:亿美元
行业
总计 运输 旅游 通信服务 建筑服务 保险服务 金融服务 计算机和信息服务
专有权利使用费和特 许费 咨询 广告、宣传 电影、音像 其他商业服务
进出口
4706 1247.7 1520.1
34.4 158.7 239.3 38.2 182.9
187.9
534.7 75.16
6.9 479.8
增幅 (%)
12.3 7.5 25.6 17.9 -14.0 5.2 139.3 14.1
1.6
13.8 10.7 32.1 -5.1
出口
1904 389.1 500.3 17.9 122.5 33.3 18.9 144.5
10.4
334.5 47.5 1.3 284.2
增幅 (%)
4.6 9.4 3.2 3.7 -16.8 10.3 122.5 18.6
40.1
人力资本的比较优势和要素禀赋形成各国部门间服务贸易 人力资本的规模优势形成各国部门内服务贸易 人力资本是服务贸易量的增长和服务模式多元化的推动力 人力资本是公司内服务贸易的重要角色 人力资本通过商品贸易的中介,间接地对服务贸易发生作用 人力资本改变着服务的特点,提高了服务的可贸易性
第四章 国际服务贸易理论
2.美国权威咨询公司GARTNER公司按最终用户 与IT服务提供商所使用的主要购买方法将IT服 务市场分为:离散式服务和外包即服务外包。 服务外包又分为:IT外包(ITO)和业务流程外 包(BPO)。
3. 毕博管理咨询公司认为,服务外包就是指企 业为了将有限资源专注于其核心竞争力,以信 息技术为依托,利用外部专业服务商的知识劳 动力,来完成原来由企业内部完成的工作,从 而达到降低成本、提高效率、提升企业对市场 环境迅速应变能力并优化企业核心竞争力的一 种服务模式。
四、比较优势理论在国际服务贸易领域 中的局限性
(一)仅从资源禀赋角度探讨服务贸易的比较 优势 (二)服务贸易的比较优势难以获得长期的独 占性
(三)与商品贸易相比,服务贸易中的比较优 势具有不确定性
(四)传统比较优势理论的前提条件在服务贸 易领域难以成立
第二节 服务贸易的竞争优势理论
(一) 比较优势对服务贸易的适用性 1.自然条件和基础设施制约服务贸易的产生和 发展
2.比较优势决定了服务贸易的格局
3.比较优势影响服务贸易的国际价格
(二) 服务贸易条件下比较优势的特殊性
1.服务贸易中的比较优势比较短暂 2. 某些服务行业具有一些自身独有的特征 3.许多服务实际上是不可以贸易的,生产者必 须移动去提供服务而不是出口服务
外包是指企业将生产或经营过程中的某一个或 几个环节交给其他(专门)公司完成。简单来 说,外包(Outsourcing)是“使用外部资源”。
(二)服务外包
1. 有的认为,服务外包主要包括信息技术外包 (Information Technology Outsourcing,简称 ITO)、业务流程外包(Business Process Outsourcing,简称BPO)和知识处理外包 (Knowledge Process Outsourcing,简称KPO)。
国际服务贸易的相关理论
国际服务贸易的相关理论国际服务贸易是指服务项目的国际交换和服务业在国际上的跨境交易活动。
与商品贸易不同,服务贸易主要以无形的服务为主要内容,包括金融服务、信息技术服务、旅游服务等。
国际服务贸易的发展对于全球经济的增长和国际贸易的稳定具有重要影响。
比较优势理论是国际贸易理论的基础,它认为贸易是基于比较优势的,国家应专注于自己在生产其中一种商品或服务方面的优势。
然而,在传统的比较优势理论中,服务贸易往往被忽视,因为服务贸易具有一定的特殊性,如无形性、不可存储性和不可分割性,这些特殊性使得服务贸易不能像商品贸易一样依赖于传统的比较优势。
新贸易理论则试图解释服务贸易的产生和发展。
新贸易理论主要关注国际贸易中的规模经济和不完全竞争等因素。
服务贸易通常具有规模经济,即在生产过程中,单位成本随着产量的增加而减少。
这使得服务企业可以通过提高产量和规模来降低单位成本,从而在国际市场上获得竞争优势。
不完全竞争是指市场上存在一些具有一定的市场力量的企业,这些企业可以通过不完全竞争来获取利润。
服务贸易中的很多服务具有垄断性,如金融服务和电信服务,它们通常由少数几家大型企业垄断,这使得服务企业可以通过控制价格和质量来增加利润。
国际分工模式是指在国际服务贸易中不同国家和地区的服务分工。
根据国际分工模式,服务贸易可以分为生产者服务和消费者服务。
生产者服务是指一些服务项目主要由企业间进行交换,如金融服务和信息技术服务;消费者服务是指一些服务项目主要由企业和消费者之间进行交换,如旅游服务和医疗服务。
国际分工模式认为,在国际服务贸易中,一些发达国家通常在生产者服务中具有竞争优势,而一些发展中国家通常在消费者服务中具有竞争优势。
总之,国际服务贸易的相关理论主要包括比较优势理论、新贸易理论和国际服务贸易模式等。
这些理论不仅有助于对国际服务贸易的发展和影响进行理论分析,还为相关国家和企业制定服务贸易政策和战略提供了指导和参考。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服务使用价值的特殊功能 • (1)节约劳动时间 • (2)提高社会劳动生产率 • (3)密切各部门、各地区经济联系
4、服务的价值
• 服务价值是由服务劳动的凝结性、社会性和抽象等同性决定的,其质 的规定性就是凝结在服务产品的非实物使用价值上的,得到社会表现 的抽象劳动。
2、“内在化”向“外在化”演进
• “内在化”——非市场化;“外在化”——市场化 • 服务业“内在化”向“外在化”演进的趋势是专业分工逐
步细化、市场经济逐步深化的必然结果。推动了服务业的 独立化,开扩大了服务业的规模和容量,促进了服务业的 国际化进程。
消费者服务业 例如:家庭服务市场化 服务业
生产者服务业 例如:订约承包 subcontracting contracting out
般不可储藏;国际服务贸易的统 定上都具有重要作用。
计而在在各各国国国海际关收进支出平口衡上表没中有显显示示,。•
芬德利和史密斯:没有必 要探求专门用于服务贸易
• R.迪克和H.迪克: “显示性比 的研究方法,比较优势理
较优势法”对8个经合组织国家 论完全适用于服务贸易。
的资料进行了跨部门的回归分析,• 理查德.库伯:作为一个简
设施的折旧费
• (2)可变资本V——服务劳动者必要劳动所创造的价值 • (3)剩余产品价值M——服务业乃至整个社会发展的基础
二、服务业的相关理论
• 配第—克拉克定理 • “内在化”向“外在化”演进 • 家庭服务提供模型
1、配第—克拉克定理
•
英国经济学家C.克拉克在17世纪英国古典经济学
家W.配第研究的基础上,指出一个国家内从事三个产
Ⅱ象限OK线表示该妇女工 K 作收入与购买市场服务所花 费用之间的函数关系。
W 纵轴与OK距离PQ:市场上所购服务价值
Ⅰ象限代表妇女面对市场工作和家 庭工作(在家花费时间)的选择
HW表示该妇女面临的预算约束线
OK与45°线距离QR:消费商品的花费
45°
R QP
A
家庭服务生产DE=OG 市场服务购买PQ=OS OT线
• 但比较的竞争地位不仅取决于一国在实际服务市场中 的地位,而且取决于该国在实际商品市场中的地位。
• RCA指数在显示一国服务贸易比较优势方面存在着较 大的局限性。
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的不同态度
• 发达国家肯定适用性 • 认为经过修正的H-O说可以说明涉及要
素流动的服务贸易。
• 发达国家已进入以服务业为主导的服务 经济时代,具有知识、技术、管理方面 的优势,倡导服务贸易自由化,向发展 中国家推销并扩大服务出口。
业的劳动力比重,会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人均国民
收入的提高而变动,农业劳动力急剧下降,从事制造
业的劳动力比重与经济增长同步,但通常在接近40%
时便稳定下来,而服务业的劳动力比例则不断增长
(《经济进步的条件》1940) 。
• 定理的价值 • 是经济发展同产业结构变动之间关系的经验性总结,不仅可
以从一个国家的经济发展历程中得到证实,还可以从目前各个 不同发展水平国家的现状中得到印证。 • 定理的缺陷 • (1)选择的国家和地区的数量不够多,数据比较简单,缺乏 经典性和普遍性 • (2)仅仅使用了单一的劳动力指标,不能完全揭示纷繁复杂 的产业结构变化的总趋势。
3、家庭服务提供模型(消费者服务市场化的特例分析)
家庭可支配收入
• 家庭服务需求主要决定于
W 纵轴上半部分表示为工资 而工作所得收入的价值
服务的价格 家庭妇女的社会工作参与率
横轴右半部分表示在家生产服务价值= 在家消费的服务价值+享受的闲暇价值
O H
OW表示该妇女在每一时期做全日工按现行工资率能挣到的最高收入 OH表示该妇女不参与市场工作情况下获得闲暇和家庭服务的最大值 HW表示该妇女面临的预算约束线(市场工作的任何增加要求在家时间的等量减少) 在工资率和服务价格既定的条件下,HW斜率恒等于市场工作对家庭工作的边际替代率
• RCA= ((某世国界某该种种产产品品的的出出口口额额//世该界国全全部部产产品品出的口出总口额额))﹥1(出口) • 以对OECD成员国的要素禀赋为基础,对各种RCA指标进行
回归分析,没有证据表明比较优势决定着服务贸易的模式。
• RCA指数可以将一国在服务出口中所占比重与其全部 商品和私人服务的世界出口中所占比重联系起来,其 高低说明一国在某些服务方面实际的对外贸易地位或 竞争地位。
提 供 服
Y
务 劳
(物质生产劳动30%;非物质生产劳动70%)
动 的
Y
工 农
70%劳动者不创造价值(寄生虫)
业 创
30%劳动者(消费者)以有价值的东西交换无价值的东西 造
Y
了 服
违反价值交换原则
务 的
价
服务产品的价值与价值量
值
(服务)有价值
服务产品的使用价值与交换价值 服务产品 非实物劳动成果
2、对社会产品的重新认识
F M
45° 假定2:工资上升,市场服务价格下降
家庭供应服务的价值
代数式的推导
• 假定一位妇女每周时间约束为T 在家庭H=aT
a:T花在家庭工作的比例
T=H+M
在市场工作M=(1-a)T
• 在家花费的时间为H 生产服务Sh=bH
H=Sh+L
消费闲暇L=(1-b)H
b:H花在生产服务的比例
• 该妇女总收入为Y 市场工作收入M·W(W为工资率)
比较2:W’H’&W’H”
K
b点与c点相比:所得工作收入
总额相同,由于市场服务价格
下降,家庭工作价值下降。
r
q
b点与b‘点相比:消费的家
庭服务和闲暇量没变,由
于市场服价格下降,服务 45°
在工作收入中的比重下降。 R
W’ 市场收入=货币收入 a 假定1:偏好函数不变,工资率上升
W
p
B
QP
b’ bc
• 比较优势理论是建立在自由竞争基础上 的。一些发达国家一方面极力扩大高科 技产品和服务产品的出口,又一方面不 断运用贸易保护手段阻止发展中国家产 品及服务的出口。
2、迪尔道夫理论(1984) ——既肯定国际 贸易基本原理的适用性又承认其缺陷
• “2×2×2”H-O模型(两国、两要素、一种商品和 一种服务)
• 发展中国家仍停留在第一、第二产业为 主导的产业发展阶段,某些国家在某些 服务产品的出口方面具有比较优势。
• 发展中国家否定适用性 • 建立在静态分析基础上的比较优势理论
的局限性决定了不能对经济发展进程作 出客观实际的解释。
• 发展中国家不愿意在国际分工的新结构 下仍然处于从属地位,不愿依靠发达国 家来发展服务贸易,成为发达国家经济 结构的附属品。
W
市场工作多于家庭工作
p
a
(反映出该妇女对市场 工作的相对偏好)
花在市场服 务上的价值
45° R
s
QP
Od
S
e
f
一个家庭所消费的
TG
市场提供的服务/家庭提供的服务
的比率是这个家庭妇女宁肯
在市场工作/在家庭工作
所花的时间的比例的递增函数
A
D
H
家庭工作价值
=服务生产价
值+闲暇价值
E
F M
45°
家庭供应服务的价值
重复型服务产品——价值量由生产这种产品所耗费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
服 务
(服务劳动过程的主客观条件差别使生产同种服务产品需
产
要各不相同的个别劳动时间)
品 创新型服务产品——价值量由最先生产出这种产品所耗费的个别劳动时间决定
(服务劳动过程的非重复生产性、扩散性和共享性决定的)
• 服务产品价值量的构成 • (1)不变成本C——服务生产过程中消耗的燃料、物料或辅助材料的价值,以及服务工具和
• 表明该妇女总收入花在市场提供服务上的份额是其总收入花在家庭生产的服 务以及闲暇上面份额的递减函数。
SM=CY-ac〔bTP+(1-b)TW〕求微分dSM/da=-c〔bTP +(1-b)TW 〕﹤0
• 表明市场服务需求是该妇女在家庭工作的时间占全部工作时间比例的递减函 数
通过家庭提供服务模型的分析,可以看出,妇女 参与劳动的增加导致从市场购买服务取代家庭自我提 供服务。同时,对市场工作偏好的变化(妇女就业观 念的变化),工资率的上升,以及用工资率表示的市 场服务价格的降低,都将导致妇女工作参与率的提 高,这反过来就会促进市场服务 取代家庭服务,也就促进了消费 者服务——家庭服务的“内在化” 向“市场化”的转变。
三、国际服务贸易的相关理论
• 传统比较优势学说适用性的争论 • 迪尔道夫理论 • 服务贸易特有的比较优势 • 萨皮尔的实证研究 • 显示性比较优势法(RCA)的再次运用 • 国内学者对中国服务贸易国际竞争力的研究 • 影响国际服务贸易的宏观变量 • 传统贸易模型在服务贸易中的应用 • 不完全竞争和规模经济条件下的服务贸易模式 • 从服务贸易的比较优势到竞争优势
O S TG
D
H
横轴与OM距离DE :家庭服务生产
OM与45°线距离EF :闲暇消费
E
Ⅲ象限表示消费的来自家庭和市 场提供的服务的组合
F M
纵轴下半部分表示家庭生产服务的价值 45°
Ⅳ象限OM曲线表示花在家里的时间与这一时间 在服务生产和闲暇两者之间进行分配的函数关系。
K
r
q
市场收入=货币收入
与A点相比a点表示选择
1、传统比较优势学说适用性的争论
不适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