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全国高考语文真题诗歌鉴赏汇编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分)
(2)词中“便做春江都是泪,流不尽,许多愁”一句是从“问君能有几 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李煜《虞美人》)化用而来,请比较 两者的异同。(4分)
• 1.答:“杨柳”“飞絮” 意象的内涵有二: 既表春景逝去,又表漂泊无依、离愁别绪。 (2分)这首词抒发了抒发暮春伤别之情, 也抒发了愁情别恨。(2分) • 2.答:共同点:都运用了比喻和夸张的手法, 将满腔愁绪比作汤汤江水,都抒发了愁绪之 多,之盛,之绵延。(2分)不同点:李词 运用明喻和拟人手法,秦词运用暗喻;李词 抒发的是亡国之痛,秦词抒发的是离别之苦, 可见手法和内容不同。(2分)
5、【2012天津卷 14】
野菊 【宋】杨万里 未与骚人当糗粮①, 况随流俗作重阳。 政②缘在野有幽色,肯为无人减妙香? 已晚相逢半山碧, 便忙也折一枝黄。 花应冷笑东篱族, 犹向陶翁觅宠光。
【注】①糗粮:干粮。首句典出屈原《离骚》“夕餐秋菊之 落英”句。 ②政:通“正” 1.颔联描绘了怎样的野菊形象?(2分) 2.请自选角度赏析颈联。(3分) 3.尾联化用了陶渊明那句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志趣?(3 分)
【答案】(1)(4分)诗中邹明府形象的主要特点是: 清正廉洁。三年县令任满离 去,马依旧瘦弱,随身相伴的还是那些书。如今冒雪远游朔方,前程艰险,单 薄的衣衫哪抵得住透骨寒风。正是通过这些细节的刻画,展现了邹明府至清至 廉的形象。 (2)(4分)①“藏”字,运用拟人手法,描绘人行之迹很快便为大雪覆盖的边塞 景,写景生动,颇有画意;一个“藏”字,已包含大雪纷飞、道路莫辨、行人 稀少等多重意蕴。②“透”字,极为传神地展现了林间朔风砭人肌骨的穿透力, 同时还隐含风急、天寒、衣单等内容,富有想象力和感染力。
(1)“晓云散去山腰瘦,宿雨来时水面肥”两句写出了山水 的变化,请分析其巧妙之处。(4分) (2)作者为何说“荒却溪南旧钓矶”?(2分)
• 【解析】本题考查分析鉴赏诗歌艺术技巧的能力。 内容上题干已点明——写出了山水的变化,题干主 要是要结合诗歌分析其表达效果。写了什么,怎样 写的?按照这样的思路来答,会更好。 • 答案示例:运用比拟的修辞手法写出了山水的变化。 “晓云散去山腰瘦”写出了晓云散去后山峰的清秀, 暗含着晓云弥漫时想象中山峰的壮阔;“宿雨来时 水面肥”既表现出夜里下雨之后的宽阔,又暗含着 下雨之前水面的窄狭。 •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对诗歌内容的理解能力。理 解诗歌从诗句开始,然后从整体上思考。 • 答案示例:因为钓鱼是有机心之事,作者已忘机而 不在钓鱼所以说荒废了旧钓矶。
6、【2012江西卷 14】 江城子 秦观 西城杨柳弄春柔。动离忧,泪难收。犹记多情, 曾为系归舟。碧野朱桥当日事,人不见,水空流。 韶华不为少年留。恨悠悠,几时休。飞絮落花 时候、一登楼。便作春江都是泪,流不尽,许多 愁。
[注]①韶华:青春年华,又指美好的春光。②变做:纵使。 (1)概括“杨柳”“飞絮”意象的内涵,并分析这首词表达的情感。(4
• (2)(4分)以松“王”与叶“落”二者的不同构成 鲜明对比,采表达作者对松树不凋的赞叹,强化 了对落叶飘零的感慨。
• 【解析】本题考查考生鉴赏诗歌的形象和表达技巧的能力。答出构成 对比的,给2分:能简要分析的,给2分。意思答对即可。解答时要联 系全诗,借助注释,准确把握。
2、【2012全国课标卷】
9、【2012湖北卷 14】 送邹明府游灵武 唐 贾岛 曾宰西畿县,三年马不肥。债多凭剑与,官满载书归。 边雪藏行径,林风透卧衣。灵州听晓角,客馆未开扉。
【注】明府:对县令的尊称。灵武:即灵州(治所在今宁夏灵武县)。
(1)请概括邹明府这个人物形象的主要特点,并作简要分析。(4分) (2)贾岛注重用字推敲,请对第三联中的“藏”“透”二字作简要赏析。 (4分)
4、【2012重庆卷 12】 鹧鸪天预报 [金]王 寂 秋后亭皋①木叶稀,霜前关塞雁南归。 晓云散去山腰瘦,宿雨来时水面肥。 吾老矣,久忘机②,沙鸥相对不惊飞③。 柳溪父老应怜我,荒却溪南旧钓矶。
[注] ①亭皋:水边的平地。②忘机:消除机心。机心,巧诈之心。③ 沙鸥相对不惊飞:白居易诗云“有喜鹊频语,无机鸥不惊”。
• 8.【解析】本题考查鉴赏诗歌的形象的能力。从诗 句描写上看诗人的性格,从诗歌的氛围上品读诗人 的心境和情怀,诗人陶醉于东山晴后山上雪景,面 对如此美丽的大自然,诗人怎能不陶醉,怎能不忘 怀! • 答案示例:诗人只顾寻胜景而不觉春寒,驻足春风 夕阳中凝望东山,对东山雪景充满喜爱之情。从这 些动作与心理的描写中,可以看到一个心境悠闲、 陶醉于自然美景而欣然往我的诗人形象。 • 9.【解析】本题考查鉴赏诗歌的语言炼字,以及 鉴赏诗歌的表现手法——修辞作用。解答这两字, 要立足诗歌,从修辞角度以及表达效果上回答。 • 答案示例:“软”字以触觉写视觉,生动地写出了 夕阳余晖可感可触、柔和温暖的独特美感;“涌” 字运用比拟的修辞手法,形象的描绘出在夕阳红光 映照之下,白雪覆盖的东山如银涛涌出的奇丽景象。
7、【2012江苏卷 9】 梦江南 温庭筠 千万恨,恨极在天涯。山月不知心里事,水风 空落眼前花。摇曳碧云斜。
⑴词中“恨极在天涯”的“恨”是指什么?(2分) 参考答案:思念远隔天涯的心上人的怅恨之情。 ⑵词中三、四两句刻画了一位什么样的主人公形象?请简要 分析。(4分) 参考答案:主人公满腹哀怨,对月怀远,月却不解;临水看 花,花自飘零,无人怜惜。刻画了一位孤独寂寞又自哀自 怜的主人公形象。 ⑶请简要赏析这首词的结句。(4分) 参考答案:借景抒情。把天涯之思投向无边天际,以碧云摇 曳表现心绪的不宁,以碧云斜落表现心情的低沉。
2012年全国高考语文真题 分类汇编

诗歌鉴赏
1、【2012全国大纲卷 12】
•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8分)


修睦[注] 雨过闲田地,重重落叶红。 翻思向春日,肯信有秋风。 几处随流水,河边乱暮空。 只应松自立,二不与君同。
[注]修睦:晚唐诗人。
(1)从写落叶的角度看,第二联与一、三两联的不同是如 何体现出来的?这样写有什么作用? (2)本诗最后一联为什么要写松?请简要分析。
【解析】第(1)题考查对诗歌中形象的把握情况。 赏析诗歌中的形象,首先要立足诗歌内容, 然后再结合诗中的文字。第(2)题考查诗句的 赏析。其实对诗句的赏析,也要体现在对诗 句中具体的字赏析。第(3)题是分析诗歌的思 想感情和内容的理解与把握。 答案参考: (1)野菊生长于山野,花色清淡,香气清馨。 不因无人欣赏而减其香,不为外部环境而改 变内心的高洁。 (2)修辞:对偶、借代 炼字:“逢”“忙” 色彩:“碧”“黄” 情感:喜爱之情 (3)采菊东篱下 率性自然 超凡脱俗
11、【2012福建卷 6】
望江南 【宋】李纲 江上雪,独立钓鱼翁。箬笠但闻冰散响,蓑 衣时振玉花①空。图画若为工。 云水暮,归 去远烟中。茅舍竹篱依小屿,缩鳊圆鲫入轻笼。 欢笑有儿童。
(选自《御选历代诗余》卷二十五) [注]①玉花:喻雪花。
(1)“箬笠但闻冰散响,蓑衣时振玉花空”,这两句的描写 颇为精妙。请简要赏析。(3分) • (2)下阕表现了诗人怎样的情感?请联系诗句简要谈谈。 (3分)
3、【2012安徽卷】
• 最爱东山晴后雪① [宋]杨万里 只知逐胜忽忘寒,小立春风夕照间。 只爱东山晴后雪,软红光里涌银山。
[注]①本诗为《雪后晚睛,四山皆青,惟东山全白,赋< 最爱东山晴后雪>二绝句》中的一 首。
• 8.请简要分析这首诗中诗人的形象。(4分) • 9.请赏析“软红光里涌银山”中“软”、“涌” 二字的妙处。(4分)
• (1)(4分)第一、三两联从旁观者的角度描写7秋 雨之后落叶的情态,而第二联中“思”与“信” 的主体是落叶,使落叶人格化。第二联插入一、 三两联之间,使得全诗富于变化,别具情致。 • 【解析】本题考查考生鉴赏诗歌的形象和表达技巧的能力。答出
“思”、“信”两字作用的.给2分;答出使全诗富于变化的,给2分。 意思答对即可。 如有其他答案,只要言之成理.也可得一些分。
8、【2012湖南卷 10】 度破讷沙①(其二) 李益 破讷沙头雁正飞,䴙鹈泉②上战初归。 平明日出东南地,满碛寒光生铁衣。
[注]①破讷沙,沙漠名。②䴙鹈泉:泉水名.
(1)从题材来看,这首诗属于____________诗 (2分) 〖答案〗边塞 (2)请从意境营造的角度,赏析全诗。(6分) 〖答案〗 全诗描绘了戍边将士战罢归来的图景,前两句写大 漠辽远、大雁高飞,既有胜利者的喜悦,也有征人的乡思; 后两句写日出东南、铁衣生寒,既表现了壮阔背景上军容的 整肃,也暗含了军旅生活的艰辛,诗歌撷取极具边塞特色的 含蕴丰富的意象,通过喜忧、暖冷、声色等的比照映衬,营 造出雄健、壮美的意境,抒写了征人慷慨悲壮的情怀。
•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8~9题。
思远人 晏几道 红叶黄花秋意晚,千里念行客。飞云过 尽,归鸿无信,何处寄书得。 泪弹不尽 临窗滴,就砚旋研墨。渐写到别来,此情深 处,红笺为无色。
8.这首词表达了什么样的感情?“红叶黄花秋意晚” 一句对表达这种感情有什么作用?(5分) 9.“就砚旋研墨”与“临窗滴”有什么关系?“红笺 为无色”的原因是什么?请简要分析。(6分)
• 8.【命题意图】本题考查考生对诗歌思想感情的理解,以及表达技巧的赏 析。 【解题思路】解答时要联系全词词句,联系题目、作者的情况,准确把握。 从题目上——思远人,可以看出这是一首思念怀人之作;在写法上,借秋 景、飞云、归鸿等意象来表现这一情感,从词的每一个意象上去思考,联 系作者的思念之情去作答即可。 【易错点拨】作用不能应从形式和内容量方面去做答,即不能从表达的情感 上和描写的画面上入手。 • 【参考答案】这首词表达了对远方行人的深切思念。首句起兴,以红叶黄 花染绘出深秋的特殊色调,渲染离别的悲凉气氛,增添对远方行人绵绵不 尽的思念情怀。 9.【命题意图】本题考查考生对诗歌内容的理解能力。 【解题思路】通过阅读,理解诗歌内容,把握各个意象之间的关系,是解答本 题的关键。用什么研墨——泪水也,以泪水研墨,和泪作书。情到至极, 思念到深处,不停流泪,泪水落到纸上,以致红笺因而褪去了颜色。 【易错点拨】不理解意象之间的关系,作者所选的意象,都是为了一个目的, 表达他的思念之情。 • 【参考答案】关系是:“就砚旋研墨”暗指以临窗滴下的泪水研墨,和泪 作书。 原因是:红笺被泪水浸湿。由于情到深处,词中主人公在作书时不停流 泪,泪水落到纸上,红笺因而褪去了颜色。
10、【2012浙江卷】
未展芭蕉 (唐)钱珝 冷烛无烟绿蜡干,芳心犹卷怯春寒。 一缄书札藏何事,会被东风暗拆看。
同儿辈赋未开海棠(其一) (金)元好问 枝间新绿一重重,小蕾深藏数点红。 爱惜芳心莫轻吐,且教桃李闹春风。
21.这两首诗描写的都是 怜之情。(2分) 答案:还未展开 芳心 状态的手法。(5分) 答案:第一首巧妙运用比喻,如将未展芭蕉比作未燃的蜡烛、未拆封的书札, 又把它比拟成芳心未展的少女,用“东风暗拆”想象芭蕉终于展开,不仅传 神,而且传达出美好的情思。第二首运用衬托、比拟、对比等手法,不仅表 现了海棠的天然之美,更赋予海棠一种沉稳独立、自主自爱的品格。
• 【命题立意】本题考查鉴赏古代文学作品思想内容、语言 和表达技巧的能力。能力层级为E。 • 【解析】李纲是邵武人,本词是本地作家的作品,在读懂 全文的基础上,紧紧抓住一些关键词并不难解题。第一小 题考查的是诗歌的表现手法,理解可多元化,其中衬托的 表现手法相当明显。第二小题考查的是诗人所表达的情感, 诗句通俗易懂,所谓“一切景语皆情语”,考生只要抓住 “空旷”“茅舍”“欢笑”等关键词,作者所蕴含的情感 便昭然若揭。 • 【答案】(1)要点:“箬笠”“蓑衣”勾勒出钓翁雪天垂 钓的外在形象,画面简约,意境空灵。“冰散响”描写轻 细的声音,衬托出环境的寂静、钓翁的宁静。钓翁“时振 玉花空”的动作,衬托出钓翁的凝定。“但”字写出了钓 翁的心无旁骛。 • (2)示例:空旷,暗示钓翁生活的闲适自在;“茅舍竹 篱依小屿’描写钓翁生活的简朴与环境的清幽;“缩鳊圆 鲫人轻笼”流露出钓翁生活的自得之情;“欢笑有儿童” 凸现了钓翁生活的温馨和欢乐。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