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整度试验作业指导书

合集下载

建筑防水工程基层平整度允许偏差作业指导书

建筑防水工程基层平整度允许偏差作业指导书

颁布日期:2018.05.01作业指导书建筑防水工程基层平整度允许偏差检验1.目的为了进一步规范建筑防水工程基层质量检验,根据相关规范的要求,以及实际操作过程的经验,编制该检验作业指导书,作为使用各种相关测量仪器开展检验工作的依据。

2.适用范围适用于采用各种常用测量仪器检测建筑防水工程基层平整度偏差。

3.引用标准《建筑防水工程现场检测技术规范》(JGJ/T 299-2013)《住宅室内防水工程技术规范》(JGJ 298-2013)4.检测仪器设备4.1靠尺:长度2m,分辨率1mm。

4.2塞尺:量程0.02-1.00mm,分辨率0.02mm。

5.抽样规定5.1按检验批:5.1.1新建建筑屋面、外墙和地下工程检测单元的划分应符合国家现行有关验收规范规定,新建建筑室内防水工程检测单元的划分应符合下表:表5.1.1颁布日期:2018.05.015.1.2既有建筑室内防水工程检测单元划分符合表5.1.1,既有建筑的屋面、外墙和地下等防水工程检测单元应按防水层面积划分,并符合下表:表5.1.25.1.3测区划分每个检测单元的测区数量不应少于3个,且每个测区的面积不得小于10 m2,检测单元面积不足10 m2的,应作为一个测区。

对于建筑室内防水工程的自然间和水池,可从每个检测单元中随机抽取一个自然间和水池作为一个测区。

每个测区的测点数量不应少于3个。

5.2按委托方委托范围检验。

6.允许偏差基层表面平整度允许偏差不宜大于4mm:7.检验方法7.1基层平整度颁布日期:2018.05.01作业指导书2m靠尺和塞尺检查:在所抽样区域测点位置,沿着横向将靠尺放在基层表面,塞尺测量靠尺和较低位置的缝隙宽度,精确至0.1mm,测量若干次,记录靠尺横向摆放所测最大间隙。

继续沿纵向再重复上述测量,分别记录。

取纵横向读数最大值作为该测点平整度检测值,精确至0.1mm。

以各测点检测值的最大值作为该测区基层平整度检测结果,并以各测区检测结果的最大值为该检测单元基层平整度的检测结果。

板材检验作业指导书4

板材检验作业指导书4

板材检验作业指导书4⑴板材检验准备工作⒋⑴检验设备准备在进行板材检验之前,需要准备以下检验设备:- 精度可靠的热处理设备- 厚度测量设备- 弯曲试验设备- 拉伸试验设备- 颜色测量设备确保这些设备在使用前已经校准并处于良好的工作状态。

⒋⑵检验标准准备为了保证板材检验的准确性和一致性,需要事先准备好相关的检验标准。

这些检验标准可能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内容:- 行业标准- 国家标准- 企业内部标准- 客户要求在进行板材检验时,需要参照相应的标准进行操作。

⑵板材外观检验⒋⑴表面平整度检验通过使用光源照射及目视检查的方法,检验板材表面是否平整。

检查的方法和标准应参照相关的检验标准进行。

⒋⑵表面缺陷检验使用肉眼或放大镜检查板材表面是否有缺陷,包括但不限于以下类型:- 划痕- 气泡- 污染- 斑点- 凹凸检查结果应按照检验标准进行记录和评定。

⑶板材尺寸检验⒋⑴厚度测量使用合适的测量工具,测量板材的厚度,并比较其与标准值的差异。

需要注意的是,在不同的位置进行多次测量,以获取更准确的数据。

⒋⑵长宽尺寸测量使用合适的测量工具,测量板材的长和宽,并比较其与标准值的差异。

同样地,在不同的位置进行多次测量以确保数据的准确性。

⑷板材力学性能检验⒋⑴弯曲试验通过施加一定的力量使板材发生弯曲,并测量其弯曲程度。

弯曲试验可以评估板材的柔韧性和强度。

测试方法和标准应根据具体的要求进行选择和执行。

⒋⑵拉伸试验通过施加横向力量使板材发生拉伸,并测量其拉伸程度。

拉伸试验可以评估板材的抗拉强度和延展性。

测试方法和标准应根据具体的要求进行选择和执行。

⑸板材颜色检验使用颜色测量设备测量板材的颜色,并与标准色彩进行比较。

测试结果应按照相应的标准进行记录和评定。

附件:- 板材检验记录表- 相关标准文件法律名词及注释:⒈侵权:违反他人的合法权益或使用未经授权的知识产权,如专利、商标等。

⒉合同:双方或多方签订的协议,约定双方之间的权利和义务关系。

⒊保密协议:双方签订的协议,约定保护双方涉及的商业机密和机构信息的义务。

码头水下基床整平作业指导书

码头水下基床整平作业指导书

码头水下基床整平作业指导书1 适用范围适用于重力式码头、船排滑道抛石基床细平或极细平,用于指导和控制其生产活动。

2 参照文件2.1 《重力式码头设计与施工规范》(JTJ290-98)中9.4基床整平2.2 《港口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JTJ221-98)中6.3基床整平工程。

2.3《中华人民共和国水上水下施工作业通航安全管理规定》[交通部令(1999年)第4号]。

3 实施要求基床整平必须取得当地海事部门批准的《水上、水下施工作业许可证》。

3.1 整平范围、用料、设备3.1.1 整平范围:墙身底部每边加宽 0.5m;但在细平时,则包括整个前肩范围。

如设计另有规定则按设计规定。

3.1.2 整平用料:大块石之间不平整部分用二片石填充;二片石之间不平整部分用10~30mm碎石填充。

碎石允许成层,但其厚度不应大于 5cm。

3.1.3 整平设备:整平船、潜水工作船3.2 施工步骤3.2.1 基床抛填、夯实完毕,经检验达到质量要求,基床顶面标高应低于设计标高(其局部高差控制在 20~30cm 以内;当需要粗平时,其高程允许偏差为±15cm),即可进行基床整平。

3.2.2基床整平(细平、极细平)一般采用导轨刮道法进行,其实施步骤如下:⑴下整平钢轨控制基床的整平范围:沿纵向的两侧安设混凝土小方块(15~20cm 高)在小方块面上安放钢轨作为导轨之用。

⑵小方块布设由纵、横向经纬仪控制、潜水员水下配合进行;调整钢轨顶面标高(基床面施工设计标高)由船边下放钢管制的测杆,岸上设水准仪、潜水员水下配合进行。

⑶小方块和钢轨之间垫厚簿不一的钢板,调整轨顶标高在+1cm 以内。

如钢轨的断面较小,可在钢轨底支垫二片石,控制钢轨挠度在 1cm 以内。

⑷基床两侧导轨安设完成后,用刮道横置在两侧的导轨面上,刮道底面即为基床整平面标高。

刮道的挠度控制在 1cm 以内并应在陆地上进行验证。

刮道两端应伸出导轨,每端不少于 1m。

⑸整平船在整平时,应在基床上横向驻位,船上石料通过浮鼓式漏斗向水下运送。

喷漆件检验作业指导书

喷漆件检验作业指导书

喷漆件检验作业指导书引言概述:喷漆件检验是在制造过程中确保喷漆件质量的重要环节。

本文将详细介绍喷漆件检验的作业指导书,包括五个部分:外观检查、尺寸检查、涂层检查、附件检查和包装检查。

一、外观检查:1.1 表面平整度检查:使用目测或触摸检查表面是否平整,排除凹凸不平的情况。

1.2 涂层颜色检查:对照标准颜色样品,检查涂层颜色是否符合要求,排除色差问题。

1.3 涂层光泽度检查:使用光泽度计测量涂层的光泽度,确保光泽度符合标准要求。

二、尺寸检查:2.1 外形尺寸检查:使用测量工具,检查喷漆件的外形尺寸是否符合设计要求。

2.2 几何尺寸检查:使用测量工具,检查喷漆件的几何尺寸是否符合设计要求。

2.3 厚度检查:使用涂层测厚仪,测量涂层的厚度是否符合标准要求。

三、涂层检查:3.1 膜厚检查:使用膜厚测量仪,测量涂层的膜厚是否符合标准要求。

3.2 粘附力检查:使用粘附力测试仪,测试涂层的粘附力是否符合标准要求。

3.3 硬度检查:使用硬度计,测量涂层的硬度是否符合标准要求。

四、附件检查:4.1 螺纹检查:使用螺纹测量工具,检查附件的螺纹是否符合标准要求。

4.2 表面处理检查:检查附件的表面处理是否符合标准要求,如除锈、喷涂等。

4.3 组装检查:检查附件的组装是否正确,确保没有松动或缺失。

五、包装检查:5.1 外包装检查:检查外包装是否完好无损,确保喷漆件在运输过程中不受损。

5.2 标识检查:检查包装上的标识是否清晰可读,确保喷漆件能够正确识别。

5.3 数量检查:检查包装内的喷漆件数量是否与订单一致,确保不会出现漏发或多发情况。

结论:喷漆件检验作业指导书是确保喷漆件质量的重要工具。

通过外观检查、尺寸检查、涂层检查、附件检查和包装检查,可以确保喷漆件的质量符合标准要求,提高产品的可靠性和客户满意度。

在实际操作中,应严格按照指导书的要求进行检验,确保每一道工序都得到正确执行。

连续式八轮平整度仪维修、保养作业指导书

连续式八轮平整度仪维修、保养作业指导书

连续式八轮平整度仪维修、保养作业指导书1、保养1.1仪器采用内部充电电池供电,充满电后可连续使用20小时以上(若关掉背景光则可延长使用时间)。

1.2每次使用之前,应充满电(一般充电六至十个小时左右)。

1.3仪器不使用时,必须一个月充电一次,确保电池不损坏。

1.4平整度仪是精密电子仪器,如传感器、数显仪等部件,切勿淋雨、受潮,不用时要妥善保管,以免损坏。

1.5机架上轴承和运动部分要经常加油润滑,防止生锈磨损。

使用前后应检查连接螺栓是否紧周。

在长途运输后尤其要认真检查。

1.6使用前与使用完后位移传感器测杆须擦拭干净。

1.7运输、转向、停放及其它非测量状态必须将测量轮悬起,避免不必要的磨损与冲撞。

1.8测试速度必须保持在7km/h以内。

路面情况不好,测速应相应减慢,以免机架颠簸太大影响测量精度。

1.9远距离运输时,应将测试仪器装在运输车箱内;短距离运输,可直接用机动车牵引,但速度应小于25km/h为宜,以避免速度过大,振动太大损坏仪器机件。

1.10每次使用仪器完毕后,应对仪器进行一次常规保养。

每年应对仪器彻底检查一次,进行保养维修。

保养后填写维修保养记录。

2、维修2.1一般故障排除2.1.1测量出现误差,是测量轮的磨损会影响测量的精度,检查其直径及时更换。

另外测量轮标准直径为159.2mm。

2.1.2仪器电缆线在使用时,因使用不当容易发生断路现象,此时可用万用表检查连线的通断,排除故障时,断线一定要用熔电焊接牢靠,接线间不要接触,以免影响仪器的使用。

2.1.3不得打开电器箱面板,更不能随便更换元件、焊线,以免损坏仪器。

2.1.4如发生故障应及时填写维修记录。

2.2重大故障排除如发生重大故障,应由机料管理部联系厂家或相关专业维修单位进行检查维修,并填写维修记录。

试模作业指导书

试模作业指导书

试模作业指导书一、任务背景试模作业是在模具制造过程中非常重要的一环,它对于模具的质量和性能有着直接的影响。

为了确保试模作业的高效进行,提高模具的装配质量和生产效率,制定一份详细的试模作业指导书是必要的。

二、任务目的本文编写的试模作业指导书的目的是为了提供一份标准化的操作流程和要求,确保试模作业的顺利进行,最大程度地减少错误和事故的发生,提高试模作业的效率和质量。

三、试模作业指导书内容1. 试模前准备1.1 确认试模的类型和规格,检查试模所需的模具、工具和设备是否齐全。

1.2 清理试模台面和周围环境,确保无杂物和障碍物。

1.3 检查试模台面的平整度和稳定性,确保试模过程中不会发生移动或倾斜。

2. 试模步骤2.1 根据试模的具体要求,选择合适的试模方法和工艺,如冷模试模、热模试模等。

2.2 按照试模顺序,逐步进行试模操作,包括但不限于:- 拆卸模具:根据试模顺序,按照规定的拆卸步骤,将模具逐步拆卸。

- 清洁模具:使用适当的清洁剂和工具,对模具进行清洁,确保无污染物和残留物。

- 检查模具:对拆卸下来的模具进行全面检查,包括模具的表面状况、零件的完整性等。

- 维修模具:如有需要,对模具进行必要的维修和更换,确保模具的完好性和正常使用。

- 组装模具:按照试模顺序,逐步组装模具,确保各零件的正确安装和紧固。

- 调试模具:对组装好的模具进行调试,确保模具的运行正常、无卡阻和其他问题。

- 试模测试:按照试模要求,进行试模测试,包括模具的开合、产品的成型等。

- 试模记录:记录试模过程中的关键信息和数据,如试模时间、试模结果等。

3. 试模安全措施3.1 确保试模过程中的安全性,如佩戴适当的防护用具,如手套、护目镜等。

3.2 严格遵守操作规程和安全操作流程,禁止操作人员擅自调整或更改试模设备和工具。

3.3 注意模具的重量和尺寸,避免因操作不当导致模具滑落或破损。

3.4 在试模过程中,及时清理模具周围的杂物和残留物,保持工作环境整洁。

研磨作业指导书

研磨作业指导书

研磨作业指导书一、引言研磨是一种常见的表面处理方法,用于去除材料表面的不均匀性、瑕疵和粗糙度,以获得光滑、平整和精确的表面。

本指导书旨在提供研磨作业的详细步骤和注意事项,以确保作业的质量和安全性。

二、作业准备1. 确定研磨目标:根据工件的要求和材料特性,明确需要达到的研磨目标,如去除表面瑕疵、改善平整度等。

2. 选择合适的研磨工具:根据工件材料和研磨目标,选择适合的研磨工具,如砂轮、砂带、砂纸等。

3. 准备研磨设备:检查研磨设备的工作状态,确保设备正常运转,并准备好所需的研磨液、研磨油等辅助工具和材料。

三、研磨作业步骤1. 清洁工件表面:使用清洁剂和软布清洁工件表面,确保表面无杂质和油脂。

2. 确定研磨起点:根据工件的形状和要求,确定研磨的起点,并标记在工件表面。

3. 研磨粗糙磨削:使用粗砂轮或砂带进行粗糙磨削,按照预定的路径和速度进行研磨,确保研磨均匀。

4. 研磨中间磨削:使用中等粒度的砂轮或砂带进行中间磨削,逐步去除粗糙度,提高表面平整度。

5. 研磨细磨削:使用细砂轮或砂带进行细磨削,进一步提高表面平整度和光洁度。

6. 研磨抛光:使用抛光布或抛光液对研磨后的表面进行抛光,提高光洁度和光亮度。

7. 清洁工件表面:使用清洁剂和软布清洁工件表面,去除研磨过程中产生的残留物。

8. 检查研磨结果:使用显微镜、光学仪器等检查工件表面的研磨结果,确保达到预期的研磨目标。

四、注意事项1. 安全操作:佩戴适当的个人防护装备,如护目镜、手套和防护服,以防止研磨过程中的伤害。

2. 研磨液控制:根据研磨工具和工件材料的要求,选择适当的研磨液,并控制研磨液的使用量和浓度。

3. 研磨路径:根据工件的形状和要求,确定研磨的路径和方向,保持一致性和均匀性。

4. 研磨力度:根据工件材料和研磨目标,控制研磨力度,避免过度研磨或不足研磨。

5. 研磨速度:根据工件材料和研磨目标,控制研磨速度,避免过快或过慢导致的效果不佳。

6. 研磨液清洗:及时清洗研磨液,避免残留物对工件表面造成损害。

三米直尺法检测平整度作业指导书

三米直尺法检测平整度作业指导书

T0931-2008 三米直尺法检测平整度作业指导书一目的和适用范围及标准1.1 本方法规定用三米直尺测定路表面的平整度。

定义三米直尺基准面距离路表面的最大间隙表示路基路面的平整度,以mm+。

1.2 本方法适用于测定压实成型的路面各层表面的平整度,以评定路面的施工质量及使用质量,也可用于路基表面成型后的施工平整度检测。

二仪具与材料本试验需要下列仪具与材料:(1)3m直尺:硬木或铝合金钢制,底面平直,长3m( 2)最大间隙测量器具:楔形塞尺:木或金属制的三角形塞尺,有手柄。

塞尺的长度与高度之比不小于10,宽度不大于15mm边部有高度标记,刻度精度不小于或等于0.2mm也可使用其他类型的量尺。

深度尺:金属制的深度测量尺,有手柄。

深度尺测量杆端头直径不小于10mm刻度精度小于或等于0.2mm( 3)其它:皮尺或钢尺、粉笔等。

三方法与步骤3.1 准备工作( 1 )按有关规范规定选择测试路段。

2)在测试路段路面上选择测试地点:当为施工过程中质量检测需要时,测试地点根据需要确定,可以单杆检测;当为路基路面工程质量检查验收或进行路况评定需要时,应连续测量10 尺。

除特殊需要者外,应以行车道一侧车轮轮迹(距车道线80~ 100cm)作为连续测定的标准位置。

对旧路已形成车辙的路面,应取车辙中间位置为测定位置,用粉笔在路面上做好标记。

( 3)清扫路面测定位置处的污物。

3.2 测试步骤(1)在施工过程中检测时,按根据需要确定的方向,将3m直尺摆在测试地点的路面上。

(2)目测3rn 直尺底面与路面之间的间隙情况,确定间隙最大的位置。

(3)用有高度标线的塞尺塞进间隙处,量测其最大间隙的高度(mm);或者用深度尺在最大间隙位置量测直尺上顶面距地面的深度,该深度减去尺高即为测试点的最大间隙的高度,精确至0.2mm。

四计算单杆检测路面的平整度计算,以3m直尺与路面的最大间隙为测定结果。

连续测定10 次时,判断每个测定值是否合格,根据要求计算合格百分率,并计算10个最大间隙的平均值。

电镀检验作业指导书

电镀检验作业指导书

电镀检验作业指导书引言概述:电镀检验是一种重要的工艺环节,用于确保电镀产品的质量和性能。

本文将详细介绍电镀检验的作业指导书,包括检验的步骤、方法和注意事项。

一、检验前准备1.1 清洁工作区域:确保检验区域干净整洁,避免灰尘和杂质对检验结果的影响。

1.2 准备检验仪器:根据不同的检验要求,准备相应的仪器和设备,如显微镜、测厚仪等。

1.3 校准仪器:在开始检验之前,对仪器进行校准,确保准确度和可靠性。

二、外观检验2.1 表面平整度检验:使用显微镜检查电镀产品表面的平整度,观察是否有凹凸不平或者明显的瑕疵。

2.2 涂层均匀性检验:通过目测或者显微镜观察电镀产品表面涂层的均匀性,检查是否有明显的色差或者斑点。

2.3 检查表面缺陷:使用显微镜或者放大镜子细观察电镀产品表面是否有气泡、裂纹、划痕等缺陷。

三、厚度检验3.1 选择合适的测厚仪:根据电镀层的厚度范围选择合适的测厚仪器,确保测量结果的准确性。

3.2 测量点的选择:根据产品的特点和要求,在电镀产品表面选择代表性的测量点,避免测量误差。

3.3 进行测量:将测厚仪放置在选定的测量点上,按照仪器的使用方法进行测量,记录测量结果。

四、附着力检验4.1 准备粘接试样:根据标准要求,准备粘接试样,将其固定在检验台上。

4.2 进行拉力测试:使用拉力试验机对粘接试样进行拉力测试,记录其破坏力。

4.3 评估附着力:根据标准要求,根据拉力测试的结果评估电镀层的附着力,判断其是否符合要求。

五、其他检验5.1 耐腐蚀性检验:将电镀产品暴露在特定的腐蚀介质中,观察其是否浮现腐蚀现象,评估其耐腐蚀性能。

5.2 硬度检验:使用硬度计对电镀层进行硬度测试,评估其硬度是否符合要求。

5.3 化学成份检验:使用化学分析仪器对电镀层的化学成份进行分析,确保其符合标准要求。

总结:电镀检验作业指导书涵盖了电镀检验的各个方面,包括外观检验、厚度检验、附着力检验和其他检验。

通过遵循这些指导,可以确保电镀产品的质量和性能符合要求,提高产品的可靠性和耐用性。

构造深度、平整度、车辙深度作业指导书

构造深度、平整度、车辙深度作业指导书

构造深度、平整度、车辙深度作业指导书(激光道路平整度检测系统测试)1、目的用于新建、改建路面工程质量验收和无严重破损病害及无积水、积雪、泥浆等正常行车条件下测定,连续采集路面构造深度、平整度、车辙深度,不适用于带有沟槽构造的水泥混凝土路面构造深度测定。

2、仪器设备2.1 驱动程序安装2.2 测试程序安装2.3检测参数设置2.4激光信号标定点击“激光信号标定”即可进入激光信号标定界面。

激光信号标定用于标定激光器输出电压与实际高程值之间的比例关系。

操作步骤如下:将车停在水平地面,然后调节单激光的支架,使单激光也处于一个水平位置,在水平地面上放置一个标定平板,使激光束投射到标定平板上。

激光头到地面的垂直距离,应在300±50mm范围内。

选择好需要标定的采集卡通道,如左激光通道1、左激光通道2等。

点击采集零值按钮进行零值的采集,多采集几次,观察采集的数值,数值稳定后即可。

将50mm的标准标定块放置到标定平板上,要使激光束投射到此标定块上,点击采集终值按钮进行终值的采集,操作同上,等待数值稳定后即可。

每采集一次终值,在比例系数中会计算出当前最新的比例系数,而在位移校验中会显示用上次保存过的比例系数计算出来的标定块的高度。

如果校验出的高度值在误差允许的范围内(<0.5mm),则上次保存的比例系数可继续使用,否则需要保存当前计算出的比例系数。

点击保存结果即可保存当前最新计算出的比例系数。

点击左激光通道2,重复以上过程,从而计算出左激光通道2的比例系数,左侧激光器信号标定完成。

2.5加速度信号标定点击“加速度信号标定”即可进入加速度信号标定界面。

加速度信号标定用于标定加速度传感器输出电压与实际加速度值之间的比例关系。

操作步骤如下:将车停在水平地面,然后调节激光器的支架,使激光器也处于一个水平位置,关闭主机上激光电源开关。

选择需要标定的采集卡通道,如左加速度通道、右加速度通道等。

点击采集零值按钮进行零值的采集,并多次采集,观察采集的数值,数值稳定后即可。

三米直尺测定平整度试验作业指导书

三米直尺测定平整度试验作业指导书

三米直尺测定平整度试验作业指导书1.依据标准:《公路路基路面现场测试规程》JTG E60-2008;2.试验目的及适用范围:2.1 目的:本方法规定用三米直尺测定路表面的平整度。

定义三米直尺基准面距离路表面的最大间隙表示路基路面的平整度,以mm计。

2.2适用范围:本方法是用于测定压实成型的路面各层表面的平整度,以评定路面的施工质量,也可用于路基表面成型后的施工平整度检测。

3.试验准备:3.1试验仪器:○1三米直尺○2最大间隙测量器具:楔形塞尺深度尺○3其他:皮尺或钢尺3.2准备工作3.2.1 按有关规范规定选择测试路段。

3.2.2测试路段的测试地点选择:当为沥青路面施工过程中的质量检测时,测试地点应选在接缝处,以单杆测定评定;除高速公路以外,可用于其他等级公路路基路面工程质量检查验收或进行路况评定,每200m测2处,每处连续测量10尺。

除特殊需要者外,应以行车道一侧车轮轮迹(距车道线0.8~1.0m)作为连续测定的标准位置。

对旧路已形成车辙的路面,应取车辙中间位置为测定位置,用粉笔在路面上做好标记。

3.2.3 清扫路面测定位置处的污物。

4.测试步骤:根据《公路路基路面现场测试规程》JTG E60-2008(T0931—2008)试验方法进行试验。

5.结果整理:单杆检测路面的平整度计算,以三米直尺与路面的最大间隙为测定结果。

连续测定10尺时,判断每个测定值是否合格,根据要求,计算合格百分率,并计算10个最大间隙的平均值。

6.测试报告:单杆检测的结果应随时记录测试位置及检测结果。

连续测定10尺时,应报告平均值、不合格尺数、合格率。

7.注意事项:7.1 当为路基路面工程质量验收或进行路况评定时,应连续测量10尺;7.2 测行车道平整度,应以行车道一侧车轮轮迹(距车道线80-100cm)作为连续测定的标准位置;7.3对旧路已形成车辙的路面,应取车辙中间的位置为测定位置;7.4用有高度标尺的塞尺塞进间隙处,量记其最大间隙的高度,准确到0.2mm。

车载式激光平整度仪平整度检测作业指导书

车载式激光平整度仪平整度检测作业指导书

6.检测报告:平整度检测报告应包括以下内容。
6.1 国际平整度指数 IRI 的平均值。
6.2 提供激光平整度仪测值与国际平整度指数在选定测试条件下的相关关系式及相关系数
7.注意事项:
7.1 在检测之前,电瓶必须充足电;
7.2 检查检测车轮胎气压,轮胎气压应为标准气压,车胎应清洁不得黏附杂物; 7.3 不能检测有严重坑槽、车辙等病害路面;
车载式激光平整度仪平整度检测作业指导书
1.依据标准:《公路路基路面现场测试规程》JTG E60-2008; 2.试验目的及适用范围: 2.1 目的:检测路面平整度; 2.2 适用范围:本方法适用于各类激光式平整度仪在新建、改建路面工程质量验收,在正常通 车条件下连续采集路段平整度数据、传输、记录和处理分别由专用软件自动控制进行。 3.试验准备: 3.1 仪器设备:○1 承载车辆○2 距离传感器○3 纵断面高程传感器和主控制系统。 3.2 准备工作: 3.2.1 设备安装到承载车上以后应按本方法第 5 条的规定进行相关性试验 3.2.2 根据设备操作手册的要求对测试系统各传感器进行校准。 3.2.3 检查试验车轮胎气压,应达到车辆轮胎规定的标准气压,车胎应清洁,不得黏附杂物。 3.2.4 距离测量装置需要现场安装的,确保机械紧固装置牢固。 3.2.5 检查测试系统各部分应符合要求,不应有明显的可视性破损。 3.2.6 打开系统电源,启动控制程序,检查各部分的工作状态。 4.试验步骤:根据《公路路基路面现场测试规程》JTG E60-2008(T0934-2008)试验方法进行 试验。 5.结果整理:用数理统计的方法将各标定路段的 IRI 值和相应的平整度仪测值进行回归分析, 建立相关关系方程式,相关系数 R 不得小于 0.99。
******试验室程序作业性文件

成品检验作业指导书

成品检验作业指导书

成品检验作业指导书一、背景介绍成品检验是生产过程中的重要环节,其目的是确保生产出的产品质量符合标准要求,并满足客户的需求。

本作业指导书旨在帮助质检人员正确进行成品检验,确保产品质量稳定可靠。

二、作业目的本作业的目的是指导质检人员进行成品检验,包括检验项目、检验方法、检验标准等,以确保产品质量符合要求。

三、作业流程1. 准备工作:检查检验设备的完好性和准确性,确保设备符合检验要求。

2. 样品准备:从生产线上随机抽取一定数量的样品,确保样品具有代表性。

3. 外观检验:对样品进行外观检查,包括表面平整度、颜色、形状等方面的检验。

4. 尺寸检验:使用合适的测量工具对样品进行尺寸检测,确保尺寸符合标准要求。

5. 功能性检验:根据产品的功能要求,进行相应的功能性检验,如电气性能、机械性能等。

6. 包装检验:检查产品的包装是否完好,包括包装材料的质量、标识的准确性等。

7. 记录结果:将检验结果记录在检验报告中,包括合格品数量、不合格品数量、不合格品的具体问题等。

8. 处理不合格品:对于不合格品,需要进行分类、标记,并采取相应的纠正措施,以确保不合格品不流入市场。

四、注意事项1. 检验人员应具备相关的专业知识和技能,熟悉产品的检验要求和标准。

2. 检验设备应定期校准,确保准确性和可靠性。

3. 样品的抽取应随机、代表性,以确保检验结果的可靠性。

4. 检验过程中应严格按照操作规程进行,确保操作的一致性和可重复性。

5. 对于不合格品,应及时进行处理,并采取纠正措施,以防止类似问题再次发生。

6. 检验结果应及时记录,并进行分析,以便对生产工艺进行改进和优化。

五、总结成品检验是确保产品质量的关键环节,本作业指导书提供了详细的作业流程和注意事项,以帮助质检人员正确进行成品检验。

通过严格的检验,可以确保产品质量稳定可靠,满足客户的需求。

同时,对于不合格品的处理和改进措施的采取,也能够提高生产工艺的稳定性和可靠性,进一步提升产品质量。

研磨作业指导书

研磨作业指导书

研磨作业指导书一、引言研磨是一种常见的表面处理工艺,用于改善材料表面的光洁度、平整度和精度。

本作业指导书旨在提供详细的研磨作业流程和操作规范,以确保研磨作业的高效性和质量。

二、作业准备1. 确定研磨目标:根据材料特性和要求,明确需要达到的表面光洁度、平整度和精度。

2. 准备研磨设备:包括研磨机、研磨盘、研磨纸等。

确保设备完好无损,并进行必要的清洁和维护。

3. 准备研磨液:根据材料类型选择合适的研磨液,并按照要求配置。

三、研磨作业流程1. 安全操作:a. 穿戴个人防护装备,如手套、护目镜等。

b. 确保研磨机稳定,避免晃动或倾斜。

c. 避免长时间连续操作,定期休息。

2. 材料准备:a. 清洁材料表面,去除杂质和污垢。

b. 检查材料是否存在损伤或裂纹,如有需要提前修复。

3. 研磨工艺:a. 确定研磨盘和研磨纸的选择,根据研磨目标和材料特性进行合理搭配。

b. 将研磨纸固定在研磨盘上,并调整研磨盘的转速和研磨压力。

c. 将材料放置在研磨盘上,调整研磨角度和方向,开始研磨。

d. 根据需要,逐渐更换研磨纸,以保持研磨效果。

e. 控制研磨液的使用量和喷洒方式,保持研磨过程的湿润度。

4. 研磨过程控制:a. 定期检查研磨效果,根据需要进行调整和修正。

b. 注意研磨过程中的温度变化,避免过热或过冷。

c. 控制研磨时间,避免过度研磨造成材料的损伤。

5. 研磨后处理:a. 清洁研磨盘和研磨机,确保设备的干净和正常运行。

b. 清洗材料表面,去除残留的研磨液和颗粒。

c. 检查研磨结果,确认是否达到预期的研磨目标。

四、常见问题及解决方法1. 研磨效果不佳:a. 检查研磨纸是否磨损,及时更换。

b. 调整研磨盘的转速和研磨压力。

c. 检查研磨液的浓度和喷洒方式,确保湿润度适当。

2. 研磨过程中出现材料损伤:a. 检查研磨盘和研磨纸是否存在尖锐的边缘或磨损的部分,及时更换。

b. 调整研磨角度和方向,避免过度研磨。

3. 研磨过程中出现过热现象:a. 减小研磨盘的转速和研磨压力。

原纸检验作业指导书

原纸检验作业指导书

原纸检验作业指导书
一、前言
原纸检验是纸张生产中的重要环节,对于保证纸张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旨在为原纸检验工作提供指导,使检验工作更加规范、高效。

二、原纸检验的目的
1. 确保原纸符合国家标准和企业要求;
2. 保证生产过程中的质量稳定性和可控性;
3. 为后续加工提供优质的原材料。

三、原纸检验的内容
1. 外观质量:包括表面光泽度、平整度、色泽等;
2. 物理性能:包括厚度、密度、强度等;
3. 化学成分:包括水分含量、灰份含量等。

四、原纸检验的方法
1. 外观质量:
(1)使用肉眼或显微镜进行观察,评估表面光泽度和平整度;
(2)使用色差仪或比色板进行颜色测定。

2. 物理性能:
(1)使用卡尺或厚度计测定厚度;
(2)使用天平测定密度;
(3)使用拉力试验机测定强度。

3. 化学成分:
(1)使用干燥箱和天平测定水分含量;
(2)使用灰分仪测定灰份含量。

五、原纸检验的注意事项
1. 检验前应认真查看检验标准和要求,了解每个指标的检测方法和标准值;
2. 检验时应注意操作规范,避免误操作导致数据不准确;
3. 对于不合格品应及时处理,防止流入生产流程。

六、原纸检验记录表
1. 外观质量记录表:包括表面光泽度、平整度、色泽等;
2. 物理性能记录表:包括厚度、密度、强度等;
3. 化学成分记录表:包括水分含量、灰份含量等。

七、结语
本文介绍了原纸检验的目的、内容、方法以及注意事项,并提供了原纸检验记录表。

通过规范的原纸检验工作,可以保证生产出优质的纸张产品。

研磨作业指导书

研磨作业指导书

研磨作业指导书一、引言研磨是一种常见的表面处理方法,用于将材料的表面加工至一定的平整度和光洁度。

本指导书旨在为研磨作业提供详细的操作步骤和注意事项,以确保研磨作业的质量和效率。

二、准备工作1. 确定研磨目标:根据材料的要求,确定研磨的目标,如平整度、光洁度等。

2. 准备研磨设备:包括研磨机、砂轮、研磨液等。

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行和维护。

3. 准备个人防护装备:佩戴防护眼镜、口罩、手套等,确保人身安全。

三、研磨操作步骤1. 清洁工作区:确保工作区域干净整洁,移除多余杂物。

2. 安装砂轮:根据要求选择合适的砂轮,确保安装坚固。

3. 调整研磨机参数:根据材料的特性和研磨目标,调整研磨机的转速和进给速度。

4. 固定工件:将待研磨的工件固定在研磨机上,确保稳定。

5. 研磨前处理:根据需要,进行必要的预处理,如去除锈蚀、切割等。

6. 研磨操作:根据研磨目标,采用适当的研磨方法,如平面研磨、曲面研磨等。

a. 研磨方向:根据工件的形状和研磨目标,确定研磨的方向,如顺时针或者逆时针。

b. 研磨压力:根据研磨目标和材料的硬度,控制研磨的压力,避免过度研磨或者研磨不足。

c. 研磨时间:根据研磨目标和工件的尺寸,控制研磨的时间,确保研磨均匀。

7. 检查研磨效果:使用检测工具,如测微计、光学显微镜等,检查研磨效果是否满足要求。

8. 研磨后处理:根据需要,进行必要的后处理,如清洗、除油等。

四、注意事项1. 安全第一:佩戴个人防护装备,确保人身安全。

2. 设备维护:定期检查和维护研磨设备,确保其正常运行。

3. 研磨液使用:根据材料的要求,选择合适的研磨液,避免对材料造成伤害。

4. 研磨过程监控:定期检查研磨过程中的参数,如转速、进给速度等,确保其稳定。

5. 研磨操作技巧:根据实际情况,掌握研磨操作的技巧,提高研磨效率和质量。

6. 环境保护:合理使用研磨液和处理研磨废料,避免对环境造成污染。

五、总结本指导书详细介绍了研磨作业的操作步骤和注意事项,通过合理的准备工作和研磨操作,可以达到预期的研磨效果。

外观检查作业指导书

外观检查作业指导书

外观检查作业指导书一、引言外观检查是指对物体外表面上的形态、色彩、结构等进行观察和评估的过程。

无论是工业品、建筑物还是消费品,外观的质量直接影响到其使用价值和美观程度。

因此,外观检查具有重要意义。

本作业指导书旨在提供一份详细的外观检查作业指导,帮助操作人员准确、规范地进行外观检查。

二、检查前准备在进行外观检查之前,操作人员应该做好以下准备工作:1.明确检查标准:根据产品的使用要求和相关标准,明确外观检查的标准和要求。

这包括产品的尺寸、颜色、纹理等方面的要求,以及相应的缺陷标准。

2.检查工具准备:根据具体的产品和检查要求,准备好相应的检查工具,如测量仪器、放大镜、光源等。

3.检查环境准备:确保检查环境明亮、整洁无尘,并保持适宜的温湿度。

三、外观检查步骤1.检查前准备:对待检物品进行初步检查,包括确认物品的数量、包装、封装等情况是否符合要求。

2.外观检查:按照标准和要求进行具体的外观检查。

2.1 检查物品尺寸:使用合适的测量工具,对物品的尺寸进行检查,并与标准规定的尺寸进行比对。

2.2 检查物品表面:观察物品的表面质量,包括平整度、光滑度等方面。

使用放大镜等工具进行细致观察,检查是否存在明显的划痕、凹陷等缺陷。

2.3 检查物品色彩:对物品的颜色进行检查,检查是否存在色差、斑点等问题。

视觉检查时可以采用光源照射来更好地观察颜色变化。

2.4 检查物品结构:对物品的结构进行检查,确保各个部件相互之间连接紧密,无松动、断裂等缺陷。

2.5 检查物品标识:对物品的标识进行检查,确保标识清晰、准确,无模糊、不清晰等问题,同时要检查标识的位置是否正确。

3.记录检查结果:对每一次外观检查,将检查结果记录下来,包括物品名称、数量、检查时间、检查员、检查结果等信息。

合格的物品可以打勾或用“√”标记,不合格的物品需要详细描述缺陷的具体情况。

四、注意事项1.操作人员应具备一定的外观检查常识和技能,熟悉产品的外观检查标准和要求。

成型检验规范作业指导书

成型检验规范作业指导书

成型检验规范作业指导书一、概述成型检验是生产中非常重要的环节之一,旨在确保产品质量符合要求,并提供准确的数据和指导,以便及时采取纠正措施。

本作业指导书旨在为成型检验工作提供准确的规范和指导,确保检验工作的准确性和一致性。

二、操作流程1. 准备工作1.1 确保检验设备完好,并进行必要的校准和维护。

1.2 准备检验记录表格和相应的文档。

1.3 检查成型设备和材料是否符合要求。

1.4 安排专业操作人员进行检验。

2. 开始检验2.1 按照成型产品的特性和要求,确定检验指标和方法。

2.2 根据产品规格,选择适当的样品数量。

2.3 根据检验标准,对样品进行收集和准备工作。

2.4 进行外观检验,包括颜色、表面平整度、尺寸等。

2.5 进行功能性能检验,包括硬度、抗张强度等。

2.6 进行功能性能长期稳定性检验,包括耐磨性、耐腐蚀性等。

2.7 记录并整理检验结果。

3. 分析结果3.1 根据检验结果,评估产品质量是否符合要求。

3.2 分析不合格产品的原因,确定纠正措施。

3.3 针对不合格产品,进行复检和追溯。

4. 编制报告4.1 根据检验结果和分析,编制检验报告。

4.2 报告要包括产品信息、检验标准、样品信息、检验结果和分析等。

4.3 报告中要明确不合格产品的处理方式和改进计划。

5. 归档和反馈5.1 将检验记录和报告归档,确保可追溯性和备份。

5.2 提供检验结果和分析反馈给相关部门和人员。

5.3 根据反馈和改进计划,优化成型检验工作流程和方法。

三、注意事项1. 严格按照操作流程进行工作,确保检验结果的准确性和一致性。

2. 对于特殊要求的产品,要根据相应的要求和标准进行检验。

3. 在进行检验之前,要确保检验设备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4. 对于不合格产品,要及时采取措施,确保不合格品的不流入市场。

5. 定期进行校准和维护工作,确保检验设备的正常运行。

6. 对于复杂产品的检验,可以考虑引入更先进的检验设备和技术。

四、总结本作业指导书提供了成型检验的详细操作流程和注意事项,旨在确保成型产品的质量符合要求,并提供准确的数据和指导。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4、平整度试验作业指导书
平整度试验检测1--3人,每10公里每车道用时1.5-3小时。

车载式激光平整度仪测定平整度试验方法
1目的与适用范围
1.1本方法适用于各类车载式激光平整度仪在新建、改建路面工程质量验收和无严重坑槽、车辙等病害及无积水、积雪、泥浆的正常通车条件下连续采集路段平整度数据。

1.2本方法的数据采集、传输、记录和处理分别由专用软件自动控制进行。

2仪具与材料技术要求
⑴测试系统
测试系统由承载车辆、距离传感器、纵断面高程传感器和主控制系统组成。

主控制系统对测试装置的操作实施控制,完成数据采集、传输、存储与计算过程。

⑵设备承载车要求
根据设备供应商的要求选择测试系统承载车辆。

⑶测试系统基本技术要求和参数
①测试速度:30~100km/h。

②采样间隔:500mm。

③传感器测试精度:≤0.5mm。

④距离标定误差:<0.1%。

⑤系统工作环境温度:0~60℃。

3方法与步骤
3.1 准备工作
⑴设备安装到承载车上以后应按本方法第5条的规定进行相关性试验。

⑵根据设备操作手册的要求对测试系统各传感器进行校准。

⑶检查测试车轮胎气压,应达到车辆轮胎规定的标准气压,车胎应清洁,不得黏附杂物。

⑷距离测量装置需要现场安装的,根据设备操作手册说明进行安装,确保机械紧固装置安装牢固。

⑸检查测试系统各部分应符合测试要求,不应有明显的可视性破损。

⑹打开系统电源,启动控制程序,检查各部分的工作状态。

3.2测试步骤
⑴测试开始之前应让测试车以测试速度行驶5~10km,按照设备使用说明规定的预热时间对测试系统进行预热。

⑵测试车停在测试起点前50~100m处,启动平整度测试系统程序,按照设备操作手册的规定和测试路段的现场技术要求设置完毕所需的测试状态。

⑶驾驶员应按照设备操作手册要求的测试速度范围驾驶测试车,宜在50~80km/h之间,避免急加速和急减速,急弯路段应放慢车速,沿正常行车轨迹驶入测试路段。

⑷进入测试路段后,测试人员启动系统的采集和记录程序,在测试过程中必须及时准确地将测试路段的起终点和其他需要特殊标记的位置输入测试数据记录中。

⑸当测试车辆驶出测试路段后,测试人员停止数据采集和记录,并恢复仪器各部分至初始状态。

⑹检查测试数据文件,文件应完整,内容应正常,否则
需要重新测试。

⑺关闭测试系统电源,结束测试。

4计算
激光平整度仪采集的数据是路面相对高程值,应以100m 为计算区间长度用IRI的标准计算程序计算IRI值,以m/km 计。

5激光平整度仪测值与国际平整度指数IRI相关关系对比试验
5.1实验条件
⑴按照每段IRI值变化幅度不小于1.0的范围选择不少于4段不同平整度水平的路段,且有足够加速或减速长度的路段。

根据实际测试道路IRI的分布情况,可以适当增加某些范围内的标定路段。

⑵每路段长度不小于300m。

⑶每一段内的平整度应均匀,包括路段前50m的引道。

⑷选择坡度变化较小的直线路段,路段交通量小,便于疏导。

⑸有多个激光测头的系统需要分别标定。

⑹标定宜选择在车道的正常行驶轮迹上进行,明确画出轮迹带测线和起终点位置。

5.2试验步骤
⑴距离标定
①依据设备供应商建议的长度,选择坡度变化较小的平坦直线路段,标出起终点和行驶轨迹。

②标定开始之前应让测试车以测试速度行驶5~10km,按照设备操作手册规定的预热时间对测试系统进行预热。

③将测试车的前轮对准起点线,启动距离校准程序,然后令车辆沿着路段轨迹直线行驶,避免突然加速或减速,接近终点时,看指挥人员手势减速停车,确保测试车的前轮对准终点线,结束距离校准程序。

重复此过程,确保距离传感器测试结果的准确性,应在允许误差范围之内。

⑵参照第3.2条,令所标定的纵断面高程传感器对准测线重复测试5次,取其IRI计算值的平均值作为该路段的测试值。

⑶IRI值的确定
①以精密水准仪作为标准仪具,测量标定路段上测线的纵断高程,要求采样间隔为250mm,高程测试精度为0.5mm;然后用IRI标准计算程序对纵断面测量值进行模型计算,得到标定线路的IRI值。

②其他符合世界银行一类平整度测试标准的纵断面测试仪具也可以作为确定标定路段IRI值的仪具。

5.3试验数据处理
用数理统计的方法将各标定路段的IRI值和相应的平整度仪测值进行回归分析,建立相关关系方程式,相关系数R不得小于0.99。

6 报告
平整度检测报告应包括以下内容:
⑴国际平整度指数IRI平均值。

⑵提供激光平整度仪测值与国际平整度指数IRI在选定测试条件下的相关关系式及相关系数。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