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下优秀教案《功率》教学设计优秀教案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教案下册11.2功率
教案: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下册11.2功率一、教学内容1. 功率的定义:功率是指单位时间内做功的多少,是表示做功快慢的物理量。
2. 功率的计算公式:功率P = W/t,其中P表示功率,W表示做的功,t表示时间。
3. 功率的单位:在国际单位制中,功率的单位是瓦特(W)。
4. 功率的分类:根据功率的大小,可以将物体分为三类:功率大于1W的为高功率,功率在0.1W到1W之间的为中等功率,功率小于0.1W的为低功率。
5. 实例分析:通过一些日常生活中的实例,让学生了解功率的概念及其应用。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功率的概念,掌握功率的计算公式及单位。
2. 培养学生运用功率的概念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 引导学生关注物理知识在生活中的应用,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功率的概念及其计算公式的理解与应用。
2. 教学重点:让学生通过实例,掌握功率的计算方法,并能够解决实际问题。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
2. 学具:教材、笔记本、尺子。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让学生观察生活中的一些物体,如电风扇、洗衣机等,思考这些物体的工作原理及特点。
2. 知识讲解:讲解功率的定义、计算公式、单位及分类。
3. 实例分析:通过一些日常生活中的实例,让学生了解功率的概念及其应用。
4. 随堂练习:让学生运用功率的知识,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六、板书设计1. 功率的定义2. 功率的计算公式:P = W/t3. 功率的单位:瓦特(W)4. 功率的分类5. 实例分析七、作业设计1. 请用本节课学到的知识,解释下列现象:为什么电风扇转得快,洗衣机却转得慢?答案:电风扇的功率大于洗衣机的功率,所以电风扇转得快,洗衣机转得慢。
2. 一家用电器的功率分别是:电视200W,空调1500W,电冰箱100W,请问哪个家用电器的功率最大?答案:空调的功率最大,为1500W。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本节课通过生活中的实例,让学生了解了功率的概念及其应用,掌握了功率的计算方法。
新版人教初二八年级下物理精品教案第2节 功率
人教版八年级下物理第十一章第2节《功率》教案一、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知道功率。
能说出功率的物理意义,并能写出功率的定义式及其单位。
2.能结合生活中的实例说明功率的含义。
3.能应用功率的定义式进行简单的计算,并能利用功率的概念设计测量生活中功率的大小。
(二)过程与方法1.经历探究人体的输出功率的过程,进一步熟悉科学探究的基本步骤。
2.通过资料认识常见运动物体的功率大小,了解功率在实际应用的重要价值。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测量活动的组织安排,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协作能力。
2.进一步形成乐于探究自然现象和日常生活中的物理学道理的习惯,增强将科学技术应用于日常生活、社会实践的意识。
二、教学重难点本节在学习机械功之后,从做功快慢的角度认识功这个物理量。
功率在实际生活中具有重要意义,也是后续学习电功率等知识的基础。
教科书通过对生活、生产实例的分析,采用比值定义的方法引入功率的概念。
要求学生明确功率的物理意义,能进行简单的计算,并能利用功率的概念测量生活中功率的大小。
对功率概念的认识是本节教学的重点。
功率与功的关系和物体运动速度与距离的关系相似,学生在学习速度概念的基础上容易进行知识的正迁移,所以,可以结合实例采用类比的方法引入功率的概念。
这样既有利于学生认识与记忆,也可以渗透科学方法教育。
教学重点:功率的概念和利用公式的计算。
教学难点:对功率意义的理解三、教学策略与速度、密度和压强的定义方法相同,功率也是采用比值法定义的物理量。
教学中通过人上楼的实例创设情景,让学生思考做相同的功,用时不同,引出做功快慢的问题,为功率概念的提出做铺垫。
类比速度是表征物体运动快慢的物理量,做功的快慢取决于相同时间内做功的多少,因此新概念的引入需要用功与做功所用时间的比来完成,它的大小为单位时间,内所做的功。
四、教学资源准备多媒体课件、磅秤、秒表、刻度尺等。
五、教学过程列表格物理量速度功率物理意义表示物体运动快慢定义单位时间内运动的路程计算公式单位m/s km/h介绍一些常见物体的功率,记住人平时骑自行功错。
八年级物理下册《功率》精品教案(精选
八年级物理下册《功率》精品教案(精选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八年级物理下册第五章《机械功与功率》,具体内容包括:5.1节《功的概念及其计算》,5.2节《功率的概念及其计算》,5.3节《功率与力的关系》。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使学生了解功和功率的基本概念,掌握它们的计算方法,并理解功率与力的关系。
二、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使学生理解功和功率的概念,掌握它们的计算方法,并能运用相关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2. 过程与方法:通过实践情景引入、例题讲解、随堂练习等教学活动,培养学生运用物理知识分析问题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对物理学科的兴趣,培养他们勇于探索、严谨治学的精神。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功和功率的概念,计算方法,功率与力的关系。
难点:功和功率的计算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多媒体课件、实验器材(如小车、斜面、弹簧测力计等)。
学具:练习本、笔、计算器。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利用多媒体展示斜面上小车受重力作用下滑的情景,引导学生思考:小车下滑过程中,重力对小车做了什么?如何计算这个功?2. 知识讲解(15分钟)①讲解功的概念、计算方法;②讲解功率的概念、计算方法;③讲解功率与力的关系。
3. 例题讲解(15分钟)选取具有代表性的例题,结合知识点进行讲解,让学生通过例题掌握功和功率的计算方法。
4. 随堂练习(10分钟)设计一定数量的练习题,让学生独立完成,巩固所学知识。
5. 实验演示(10分钟)利用实验器材,演示功和功率的测量过程,让学生直观地感受功和功率的概念。
六、板书设计1. 功的概念、计算公式;2. 功率的概念、计算公式;3. 功率与力的关系;4. 例题解析;5. 练习题。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计算题:斜面高h,小车质量m,求重力对小车做的功和小车克服摩擦力做的功。
(2)应用题:某学生爬楼梯,已知楼梯高度h,学生体重W,求学生爬楼梯所做的功和功率。
《功率》教学设计(通用6篇)
《功率》教学设计(通用6篇)《功率》教学设计篇1教材分析:本节教材首先通过做相同功所用时间不同引入功率的概念,再全面解析物理量功率的物理意义、定义、计算公式、单位等,通过估测学生上楼时的功率学以致用。
功率是初中物理量力学功能中重要的一个物理量,也是后面将要学习的电功率的基础,并且是生活中机械的一个重要指标,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教学目的:一、知识和技能:1、理解功率,知道功率的物理意义、定义、公式和单位。
2、会估测人做功的功率。
二、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学归纳认知功率,提高学生的自学归纳能力和交流能力。
2、经历估测功率,提高学生的实验探究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估测功率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有将物理与生活联系的意识和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教学重点:认知功率,估测功率的大小。
教学难点:功率物理意义的认知理解。
教具:每组钩码一盒、弹簧测力计一个、米尺一根、机械停表一块。
教学程序:一、创设情景,引入新课。
漫画:小华和小明同时从一楼到三楼。
讨论:对他们的做功情况发表自己的见解。
二、合作交流,解读探究。
1、自学:功率。
自学提示:功率的物理意义、定义、计算公式、单位。
2、认知:一些功率值。
3、活动:估测人将物体从地面提升到桌面的功率。
讨论:(1)实验原理。
(2)猜测:怎么能使功率更大一些?(3)测量工具和需要测量的物理量。
三、总结反思,拓展升华。
1、本节课你有哪些收获?2、你还有哪些需要解决的问题?提出来和大家共同探讨一下。
四、学以致用,布置作业。
1、设计方案:估测人做引体向上时的功率。
2、收集家中用电器及其他机器的功率,并对它们进行排序。
《功率》教学设计篇2一、教学设计思想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社会需要的是具有创新和实践能力的人才,这就要求我们不仅仅要“学习物理”,更重要的是要“探究物理”。
在“探究”中提出物理问题,在“探究”中经历并体验科学探索的历程,在“探究”中将物理学习跟生活紧密地联系起来,在“探究”中将物理学习最终归于生活。
八年级物理下册《功率》教案(精选
八年级物理下册《功率》教案(精选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八年级物理下册第七章第一节《功率》。
教学内容主要包括:功率的定义、计算公式、单位及功率与速度、力的关系。
具体章节内容如下:1. 功率的定义及公式:P = W/t,其中W表示功,t表示时间。
2. 功率的单位:瓦特(W)。
3. 功率与速度、力的关系:P = Fv,其中F表示力,v表示速度。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功率的定义、计算公式及单位。
2. 使学生了解功率与速度、力的关系,并能运用相关公式进行计算。
3. 培养学生运用物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功率的计算及应用。
2. 教学重点:功率的定义、计算公式、单位及功率与速度、力的关系。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课件、挂图、实验器材(小车、滑轮、砝码、计时器等)。
2. 学具:练习本、计算器。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运动员百米冲刺的图片,引导学生思考运动员的功率与速度、力的关系。
2. 新课导入:(1)讲解功率的定义、计算公式及单位。
(2)通过实验验证功率与速度、力的关系。
(3)举例说明功率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3. 例题讲解:讲解功率的计算方法及注意事项。
4. 随堂练习:布置相关练习题,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六、板书设计1. 功率的定义、计算公式、单位。
2. 功率与速度、力的关系。
3. 功率计算例题。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计算一辆自行车的功率。
(2)一个物体在水平面上以一定的速度运动,已知物体的质量、速度和摩擦系数,求物体的功率。
2. 答案:(1)功率P = Fv,其中F为自行车施加的力,v为自行车的速度。
(2)功率P = Fv = mgv,其中m为物体的质量,g为重力加速度,v为物体的速度。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通过实验和例题讲解,使学生掌握了功率的定义、计算公式及单位,但部分学生对功率与速度、力的关系理解不够深入。
2. 拓展延伸:引导学生思考如何提高物体的功率,了解功率在工程和生活中的应用。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下册教案11.2功率
教案: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下册教案11.2功率一、教学内容1. 功率的概念:功率是表示做功快慢的物理量,定义为单位时间内完成的功。
2. 功率的计算公式:P = W/t,其中P表示功率,W表示功,t表示时间。
3. 功率的单位:在国际单位制中,功率的单位是瓦特(W)。
4. 功率的物理意义:功率反映了物体做功的快慢程度,功率越大,表示物体做功越快。
5. 功率与功、时间的关系:功率等于功与时间的比值,功率的大小取决于功和时间的数值。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功率的概念,掌握功率的计算公式及物理意义。
2. 培养学生运用功率公式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 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实验等方法,探究功率与功、时间的关系。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功率公式的灵活运用,功率的物理意义。
2. 教学重点:功率的概念,功率的计算公式及单位。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
2. 学具:教材、笔记本、三角板、直尺。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讲解日常生活中的一些实例,如汽车加速、运动员跑步等,引导学生关注物体做功的快慢。
2. 讲解功率的概念:介绍功率的定义、计算公式及物理意义。
3. 演示实验:安排一个简单的实验,如使用滑轮组提升重物,测量不同时间内完成的功,计算功率。
4. 随堂练习:让学生运用功率公式解决实际问题,如计算某个运动员跑步时的功率。
6. 板书设计:列出功率的计算公式,强调功率的物理意义。
7. 作业设计:题目1:已知一个物体在2秒内完成了100焦耳的功,求该物体的功率。
答案:P = W/t = 100J / 2s = 50W题目2:一辆汽车以恒定速度行驶,行驶了100公里,用时2小时,求汽车的功率。
答案:将距离单位换算为米,时间单位换算为秒,然后计算功率。
P = W/t = (100km 1000m/km) / (2h 3600s/h) = 500000J / 7200s ≈ 69.4W六、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本节课通过讲解、实验、练习等方式,使学生掌握了功率的概念、计算公式及物理意义。
人教版物理八下11.2《功率》上课教案
教案:人教版物理八下11.2《功率》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为人教版物理八下第11.2节《功率》。
教材中详细介绍了功率的概念、计算公式以及功率与做功的关系。
具体内容包括:1. 功率的定义:单位时间内完成的功叫做功率。
2. 功率的计算公式:P = W/t,其中P表示功率,W表示功,t表示时间。
3. 功率与做功的关系:功率的大小反映了做功的快慢。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功率的概念,掌握功率的计算公式。
2. 培养学生运用功率的概念和公式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 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思考、讨论,培养其科学思维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功率的概念及其计算公式的理解与应用。
2. 教学重点:功率与做功的关系,以及如何运用功率的概念和公式解决实际问题。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PPT、黑板、粉笔、多媒体设备。
2. 学具:课本、练习册、笔记本、三角板。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讲述一个关于功率的实际例子,如百米冲刺运动员在百米赛跑中的功率表现,引导学生关注功率的概念和作用。
2. 知识讲解:讲解功率的定义、计算公式以及功率与做功的关系。
通过PPT 展示相关知识点,让学生直观地理解功率的概念。
3. 例题讲解:举例讲解如何运用功率的概念和公式解决实际问题。
如给定一个物体的质量和上升的高度,求物体的功率。
4. 随堂练习:让学生独立完成课本上的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的疑问。
5. 互动讨论: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探讨功率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以及如何提高功率。
六、板书设计板书内容主要包括:功率的定义、计算公式、功率与做功的关系等。
通过板书,让学生清晰地了解功率的相关知识点。
七、作业设计1. 题目:计算一个运动员在100米赛跑中的平均功率。
答案:根据运动员的质量和速度,以及赛跑的时间,计算出运动员的平均功率。
2. 题目:一个物体从地面上升到高度h,求物体的功率。
答案:根据物体的质量和高度,以及上升的时间,计算出物体的功率。
新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下优秀教案《功率》教学设计优秀教案
新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下优秀教案《功率》教学设计优秀教案一、教学目标1.了解功率的概念,理解功率的物理意义。
2.学会运用功率公式进行计算。
3.能够通过实验测量物体做功的功率。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功率的概念及其计算公式。
难点:功率公式的灵活运用。
三、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回顾之前学过的功和速度的概念。
提问:功和速度有什么关系?如何描述物体做功的快慢?2.探究功率的概念引导学生思考:功率是什么?它与哪些因素有关?通过实例讲解,让学生理解功率是描述物体做功快慢的物理量。
3.学习功率公式通过公式推导,引导学生学习功率的计算公式:P=W/t。
讲解公式中各个物理量的意义及单位。
引导学生通过公式理解功率的物理意义。
4.实例讲解举例讲解功率公式的应用,如:计算某物体在一段时间内做功的功率。
分析实例中的已知条件和求解过程,让学生掌握功率公式的运用。
5.实验探究设计实验:测量某物体在水平面上做匀速直线运动的功率。
引导学生分组进行实验,观察并记录数据。
分析实验数据,计算物体的功率。
提问:功率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有哪些?如何提高功率?7.课后作业1.复习功率的概念、公式及应用。
2.举例说明功率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3.设计一个实验,测量某物体在斜面上滑动的功率。
四、教学反思1.加强对功率公式的讲解,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公式中各个物理量的意义及单位。
2.在实验探究环节,注意引导学生观察、分析数据,培养学生的实验能力。
3.课后作业要注重巩固所学知识,提高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
五、教学评价1.学生对功率的概念、公式及应用的理解程度。
2.学生运用功率公式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学生在实验探究中的表现,如:实验操作、数据分析等。
重难点补充:1.导入新课教师提问:“同学们,之前我们学习了功和速度,谁能告诉我功是什么?”学生回答:“功是力与物体在力的方向上移动距离的乘积。
”教师追问:“那么速度呢?它又是如何定义的?”学生回答:“速度是物体单位时间内移动的距离。
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下册11.2《功率》教案
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下册11.2《功率》教案一. 教材分析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下册11.2《功率》是学生在学习了力学、热学、电学等基础知识后,进一步深入研究物理量的关系和规律的重要内容。
本节内容主要介绍功率的概念、计算公式及其应用,旨在让学生理解物体做功的快慢与功率的关系,掌握功率的计算方法,并在实际问题中灵活运用。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学习本节内容前,已经掌握了基本的物理量单位、运算方法,具备了一定的逻辑思维和问题分析能力。
但部分学生对物理量的实际意义和应用场景理解不深,容易混淆概念,对功率的计算公式和应用问题存在一定的困难。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理解功率的概念,掌握功率的计算公式;2.培养学生运用功率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3.引导学生感受物理与生活的联系,提高学习物理的兴趣。
四. 教学重难点1.功率的概念及其物理意义;2.功率的计算公式及应用;3.功率在实际问题中的灵活运用。
五. 教学方法1.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功率的概念和计算方法;2.利用实例分析,让学生感受功率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3.采用小组讨论法,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能力;4.运用多媒体辅助教学,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六. 教学准备1.多媒体教学课件;2.实例分析材料;3.小组讨论话题;4.练习题及答案。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多媒体展示生活中常见的功率现象,如汽车加速、运动员跑步等,引导学生关注物体做功的快慢,激发学生学习功率的兴趣。
2.呈现(10分钟)介绍功率的概念、计算公式及单位,让学生理解功率的物理意义。
通过实例分析,展示功率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3.操练(10分钟)学生分组讨论,运用功率公式解决实际问题。
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疑问。
4.巩固(10分钟)出示练习题,让学生独立完成。
教师批改讲解,巩固所学知识。
5.拓展(10分钟)引导学生思考功率在生产和生活中的应用,如节能减排、提高生产效率等。
6.小结(5分钟)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功率的概念、计算方法和实际应用。
人教版初中八年级物理11.2《功率》教学设计
人教版初中八年级物理11.2《功率》教学设计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选自人教版初中物理八年级下册第11.2节《功率》。
本节课主要介绍了功率的概念、计算公式以及功率的物理意义。
具体内容包括:1. 功率的定义:单位时间内所做的功。
2. 功率的计算公式:P = W/t,其中P表示功率,W表示做的功,t表示时间。
3. 功率的物理意义:表示物体做功的快慢。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功率的概念,掌握功率的计算公式及物理意义。
2. 培养学生运用物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 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积极探究的学习态度。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功率的概念、计算公式及物理意义。
难点:功率公式的运用,以及如何根据实际问题求解功率。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PPT、黑板、粉笔、实验器材(如滑轮组、钩码等)。
学具:课本、练习册、笔记本、尺子。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讲述一个关于功率的实际例子,如百米运动员冲刺过程。
引导学生思考:如何衡量运动员冲刺过程中的功率?2. 概念讲解:介绍功率的定义、计算公式及物理意义。
通过PPT展示功率的示意图,让学生形象地理解功率的概念。
3. 例题讲解:选取一道典型例题,讲解如何根据功率公式求解未知量。
如:一个物体在水平面上做匀速直线运动,已知其速度和通过的路程,如何求解物体的功率?4. 随堂练习:让学生运用功率公式解决实际问题,如:一个学生用50N的力提起重20N的物体,用时10s,求解学生的功率。
5. 实验演示:安排一个关于功率的实验,如滑轮组实验。
让学生观察实验现象,理解实验原理,进一步巩固功率知识。
6. 课堂小结:六、板书设计板书内容主要包括:1. 功率的定义:单位时间内所做的功。
2. 功率的计算公式:P = W/t。
3. 功率的物理意义:表示物体做功的快慢。
七、作业设计答案:因为运动员的功率有限,当速度达到一定值后,继续增加速度需要更多的功率,而运动员的功率供应不足,所以速度逐渐减小。
八年级物理《功率》教学设计(合集5篇)
八年级物理《功率》教学设计(合集5篇)第一篇:八年级物理《功率》教学设计八年级物理《功率》教学设计作为一名无私奉献的老师,常常要根据教学需要编写教学设计,借助教学设计可以促进我们快速成长,使教学工作更加科学化。
那么应当如何写教学设计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八年级物理《功率》教学设计,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八年级物理《功率》教学设计11、知识与技能知道电功率表示消耗电能快慢,知道电功率的单位是瓦或千瓦。
会用功率的计算公式P=W/t进行简单的计算。
2、过程和方法观察体验电能表表盘转动快慢跟用电器电功率的关系。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说明与建议什么是电功率现行九年义务教育物理教材对电功率的定义为“电流在单位时间内所做的功”,因此教学中可以通过比较在相同时间内不同用电器所做的功引入电功率的概念。
但本教材在此之前还没有讲述机械功,因此不能这样引入新课。
演示新教材是通过比较电能表表盘转动快慢引入电功率概念的。
首先设置疑问,引起学生思考的兴趣:“表上铝盘的转动,有时慢悠悠,有时急匆匆。
这是为什么?”进而通过演示实验,观察不同瓦数电灯泡的使用与电能表铝盘转动快慢不同。
此时教师进行讲解:电能表是计量所消耗的电能多少的工具,因此电能表表盘转动快慢不同就表示用电器消耗电能的快慢不一样。
在物理学中用电功率表示消耗电能的快慢。
注意演示时尽量选用转数大的电能表,如3000revs/kwh,效果会很明显。
为了加深对“功率表示能量转化快慢”的理解,课堂上还可以增加用手摇发电机进行演示。
把手摇发电机与小灯泡连接,先以适当速度转动发电机使灯泡正常发光,告诉学生发电机是把动能转化为电能的装置。
然后分别加快及减慢转速,使灯泡亮度变强和变弱。
请学生描述并解释观察到的现象,期望学生用功率把观察到的现象联系起来。
手摇速度快→能量转化快→功率大→灯泡较亮手摇速度慢→能量转化慢→功率小→灯泡较暗教材指出了电功率的单位是瓦特,应结合电功率的定义式向学生说明1W的含义:用电器在1S消耗1J的电能,其功率就是1W,即IW=1J/s。
八年级物理下册《功率》教案(精选
八年级物理下册《功率》教案(精选《功率》是八年级物理下册的一章重要内容,主要介绍功率的概念、计算方法以及功率与功、时间的关系。
本章内容在物理学习中具有重要的地位,为学生深入学习机械能、热机等内容奠定基础。
一、教学内容1.1 教材章节:八年级物理下册第四章《功率》1.2 详细内容:(1) 功率的概念及其物理意义;(2) 功率的计算公式:P=W/t,P=Fv;(3) 功率与功、时间的关系;(4) 实际物体做功的功率计算。
二、教学目标2.1 理解功率的概念,掌握功率的计算方法;2.2 能够运用功率公式分析实际问题;2.3 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3.1 重点:功率的概念、计算方法及应用;3.2 难点:功率公式的灵活运用,实际物体做功功率的计算。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4.1 教具: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4.2 学具:课本、练习册、计算器。
五、教学过程5.1 实践情景引入:讲解功率的概念,通过举例说明功率在生活中的应用;5.2 讲解功率的计算方法,演示功率公式的推导过程;5.3 随堂练习:运用功率公式计算实际问题;5.4 小组讨论:探讨功率与功、时间的关系;5.5 例题讲解:分析并解决实际物体做功功率的问题;六、板书设计6.1 功率的概念及其物理意义;6.2 功率的计算公式:P=W/t,P=Fv;6.3 功率与功、时间的关系;6.4 实际物体做功的功率计算。
七、作业设计7.1 作业题目:(1) 根据给定的功和时间,计算功率;(2) 根据给定的力和速度,计算功率;(3) 分析实际物体做功的功率计算。
7.2 答案:(1) P=W/t;(2) P=Fv;(3) 根据实际情况计算功率。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8.1 课后反思:本节课通过讲解、练习、讨论等方式,使学生掌握了功率的概念和计算方法,能够运用功率公式分析实际问题;8.2 拓展延伸:功率在生活中的应用,如汽车、洗衣机等设备的功率计算。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下册-第十一章-第2节《功率》教案
教案: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下册第十一章第2节《功率》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来源于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下册,第十一章“功和能量”,第2节“功率”。
本节内容主要包括功率的概念、计算公式以及功率的物理意义。
具体内容如下:1. 功率的概念:单位时间内完成的功叫做功率。
2. 功率的计算公式:P = W/t,其中P表示功率,W表示功,t表示时间。
3. 功率的物理意义:功率是表示做功快慢的物理量,功率大表示做功快,功率小表示做功慢。
二、教学目标1. 理解功率的概念,掌握功率的计算公式。
2. 能够运用功率的概念和公式解决实际问题。
3. 认识功率在生活中的应用,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功率的概念和计算公式的理解,以及功率的物理意义的把握。
2. 教学重点:功率的计算公式及其应用。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黑板、粉笔、PPT课件。
2. 学具:课本、练习册、计算器。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讲解一个生活中的实例,如电梯上升时人的体重感觉变化,引导学生思考体重变化的原因,引出功率的概念。
2. 知识讲解:讲解功率的概念、计算公式以及功率的物理意义。
通过PPT课件展示实例,让学生更直观地理解功率的概念和物理意义。
3. 例题讲解:讲解一个典型的例题,如一个人提起一桶水,求这个人做功的功率。
引导学生运用功率的计算公式进行解答,巩固所学知识。
4. 随堂练习:给出几个随堂练习题,让学生现场计算,检验学生对功率计算公式的掌握程度。
5. 课堂小结:六、板书设计1. 功率的概念2. 功率的计算公式:P = W/t3. 功率的物理意义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一个人提起一桶水,求这个人做功的功率。
(2)一辆汽车以60km/h的速度行驶,行驶了30分钟,求汽车的平均功率。
2. 答案:(1)功率:P = W/t = (G h) / t = (1000N 2m) / (20s) = 100W(2)功率:P = W/t = (F s) / t = (200N 100m) /(30min 60s/min) = 111.1W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本节课通过实例引入功率的概念,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功率的物理意义。
八年级物理下册《功率》教案、教学设计
四、巩固提高
1.课堂练习:设计具有代表性的练习题,让学生巩固功率的计算方法。
2.应用题:运用功率知识解释生活现象,提高学生学以致用的能力。
五、课堂小结
让学生谈谈对本节课功率概念的理解,以及实验过程中的收获。
六、课后作业
1.完成课后练习题,巩固功率知识。
三、教学重难点和教学设想
(一)教学重难点
1.理解功率的概念及其物理意义,掌握功率的计算方法。
2.能够运用控制变量法分析影响功率大小的因素。
3.理解功率与做功快慢的关系,并将其应用于生活实际。
(二)教学设想
1.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利用生活实例、新闻报道等引入功率的概念,让学生感受到物理知识与日常生活的紧密联系。
2.通过对功率概念的学习,让学生认识到功率在生活中的重要性,如节能、提高工作效率等方面,培养环保意识和节能意识。
3.在学习过程中,注重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合作意识,使他们学会尊重他人、倾听他人意见。
教学设计:
第一课时:功率的概念及其单位
一、导入新课
1.引导学生回顾做功的概念,为新课的学习做好铺垫。
2.提问:做同样的功,为什么有的物体用的时间短,有的物体用的时间长?
3.通过实例讲解,让学生理解功率与做功快慢的关系,以及在实际应用中如何提高功率。
4.分析影响功率大小的因素,如力的大小、做功的时间等,并引导学生运用控制变量法分析。
5.讲解过程中,注重与学生的互动,解答他们提出的问题,确保学生能够理解并掌握新知识。
(三)学生小组讨论,500字
1.教师将学生分成小组,让他们针对以下问题进行讨论:
八年级物理下册《功率》教案、教学设计
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下册教案第11章第2节《功率》
教案: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下册第11章第2节《功率》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为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下册第11章第2节《功率》。
本节主要介绍功率的概念、计算公式以及功率的意义。
具体内容包括:1. 功率的定义:单位时间内所做的功。
2. 功率的计算公式:P = W/t,其中P表示功率,W表示做的功,t表示时间。
3. 功率的分类:瞬时功率和平均功率。
4. 功率的意义:反映做功的快慢程度。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功率的概念、计算公式及意义。
2. 培养学生运用功率公式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 引导学生通过实验观察功率与做功快慢的关系。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功率的概念、计算公式及意义。
难点:功率公式的灵活运用,以及功率与做功快慢的关系。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PPT、黑板、粉笔、实验器材(如滑轮组、小车等)。
2. 学具:教材、笔记本、三角板、直尺。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讲述一个生活中的实例,如汽车行驶过程中,驾驶员如何通过观察速度表和发动机转速表来判断汽车的功率大小。
引导学生思考功率与做功快慢的关系。
2. 知识点讲解:(1)功率的定义:介绍功率的概念,强调单位时间内所做的功。
(2)功率的计算公式:P = W/t,解释公式中各符号的含义。
(3)功率的分类:区分瞬时功率和平均功率。
(4)功率的意义:阐述功率反映做功快慢程度的原理。
3. 例题讲解:讲解一道有关功率的例题,如:“一辆汽车以80km/h的速度行驶,行驶100km所需时间为1.25小时,求汽车的功率。
”引导学生运用功率公式解决问题。
4. 随堂练习:布置一道随堂练习题,如:“一个学生用滑轮组将一个重为20N的物体提升了3m,所用时间为20秒,求学生的功率。
”让学生独立完成,并进行讲解。
5. 实验观察:安排一个实验,如滑轮组实验,让学生观察功率与做功快慢的关系。
6. 课堂小结: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功率的概念、计算公式及意义。
六、板书设计1. 功率的概念2. 功率的计算公式:P = W/t3. 功率的分类:瞬时功率、平均功率4. 功率的意义七、作业设计1. 题目:“一个电梯重2000N,上升10层,每层高度3m,所需时间为5分钟。
有关八年级物理下册功率教案7篇
有关八年级物理下册功率教案7篇有关八年级物理下册功率教案7篇作为一名人民教师,课堂教学是重要的工作之一,教学的心得体会可以总结在教学反思中,那么应当如何写教案呢?物理学(physics),是研究物质最一般的运动规律和物质基本结构的学科。
以下是小编为大家带来的初中物理教学教案7篇,欢迎大家参考。
八年级物理下册功率教案(篇1)压强是生活中广泛应用的一个概念,它不仅贯穿本章的学习,还是后面学习液体压强、大气压强、浮力的基础。
所以压强的概念在初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因此本节课的重点和难点是压强的概念。
在教学过程中贯彻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的理念;采取分析现象,找出原因,提出猜想,进行实验验证猜想的研究方法,从而理解压强的概念和掌握控制变量法。
一、教学设计的成功之处:我是直接通过生活中的一些常见的例子来描述压力,利用压力的示意图,让学生自己体会压力,并对压力的概念下定义,接着让学生画出已知的重力的示意图,通过对示意图的观察,说出重力和压力的区别,主要是让学生明白,压力不等同于重力。
在分析讲解压强的概念、公式时,做到由浅入深,一步步的深入,让学生很自然地接受并理解压强的概念。
在讲解例题时,通过让学生计算大象和芭蕾舞演员对地面的压强,让学生深入理解压力是指力的大小,而压强是指压力的作用效果的物理量。
增加学生的生活常识,激发他们学习物理学的兴趣,落实物理——社会。
在增大压强和减小压强的方法的讲解中,从公式P=F/S、生活现象出发,并结合实例分析、运用来巩固。
在总结时注意启发学生在生活中要用学过的物理学知识进行解决问题,进一步落实“生活——物理——社会”。
二、存在问题:对学生了解不够好,没有很好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学生回答问题不够勇跃,进度比较缓慢。
学生看书回答问题,不能很好地跟随教师的教学步伐,致使学生利用书本上的将要讲的知识进行回答,常常使教师陷入窘境。
三、今后改进措施:要认真备好学生,改进时间安排,争取在25分钟内结束课程,留下充足的时间进行训练。
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下册第十一章第二节《功率》优秀教案(重点资料).doc
第二节功率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知道功率的概念。
(2)结合实例理解功率的概念。
了解功率在实际中的应用。
2.过程与方法
通过观察和联系生活实际了解功率的物理意义。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具有对科学的求知欲,乐于探索自然现象和日常生活中的物理学道理,有将科学技术应用于日常生活、社会实践的意识。
●教学重点:理解做功率的物理意义;能用公式P=W/t解答相关的问题。
●教学难点:理解功率实际上是表示能量转化快慢的物理量。
●教学过程:
一、复习:1、力学里的功包括两个必要的因素是什么?2、计算功的公式和国际单位制中功的单位是什么
二、引入:我们怎样比较做功的快慢,做功不但有一个多少的问题,还有一个做功快慢的问题。
如体重相同的甲、乙两同学,甲慢慢从一楼走到五楼,乙快速从一楼跑到五楼,尽管两人做的功一样多,但甲需较长时间,做功慢;乙需时间较短,做功快。
比较做功快慢就像比较物体运动的快慢一样,可以采用:
a.做同样的功,比较做功时间的长短;
b.在相同的时间内比较做功的多少。
A、 W、J/s
B、 KW、Pa
C、 W、N/m D 、N/m2、N·m。
八年级物理功率教案优秀5篇
八年级物理功率教案优秀5篇八年级物理功率教案(篇1)教学目的:通过日常生活中的实例和生产中的实际,在讨论中使学生能理解功率的概念。
学会使用功率的基本公式,一解答简单的物理习题。
教学方法:讨论法。
教学内容引言:在日常生活中和在生产实际中,不仅要考虑机械效率,还有一个重要的概念,对于生产设计和使用机械做功时必需要考虑的一个物理量。
我们要通过几个典型问题的讨论,理解它,认识它的重要性。
【例1】建筑工地上需要将1000块砖送到15米高的楼上。
方法如下:1、人用筐将砖运送到楼上。
2、人用滑轮将砖运送到楼上。
3、使用起重机将砖运送到楼上。
提问:以上三种方法,除了机械效率不同外还有什么不同。
(待学生思考不必要求立即回答)。
【例2】一个人用通常的步伐走上三楼,或以快速地跑到三楼上。
提问:两种方法所做的功的情况有何不同。
(要求同上题,先认真去思考,不必急于作答。
)【例3】有一个重型的机器,需要推至距100米远的厂房内。
方法有三:1、工人们用推力推到厂房内。
2、工人们用车推到厂房内。
3、用马车拉到厂房内。
提问:三种方法完成此功有何不同。
对比上述三例,当人们完成一定的功时,存在着一个具体的实际问题是什么?启发同学得出答案:物体做功有快、有慢。
在例1中起重机做功快。
例2中人跑到三楼做功快。
例3中用马车做功快。
物理学里用功率来表示物体做功的快慢,板书:因此,单位时间里完成的功,叫做功率。
根据定义可得出:板书:各物理量的国际单位,写在公式中。
1瓦特=1焦耳/秒,1千瓦=1000瓦,1兆瓦=106瓦特。
指出:功率是机器的主要技术性能之一。
功率小,做功慢,耗能少。
功率大,做功快,耗能多。
【例题】高出水面30米处有一个容积是50米3的蓄水池,要用一台离心式水泵抽水给蓄水池,1小时能把水池充满即可,这台水泵的功率至少是多少千瓦?已知:h=30米,V=50米3,t=1小时=3600秒,求:P解:分析,根据已知条件=V。
=1×103千克/米3×50米3=5×104千克所以G=5×105牛顿。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下册11.2功率教学设计
2.学生在实验操作和数据分析方面可能存在一定的困难,教师应注重培养学生的实验技能和科学思维。
3.学生可能对功率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感到陌生,教师可以通过举例、生活实践等方式,引导学生将所学知识应用于实际情境。
(二)讲授新知
1.教师详细讲解功率的定义、公式(P = W/t)以及单位,让学生掌握功率的基础知识。
2.通过图示和实验演示,让学生直观地理解功率与做功、时间的关系。
3.讲解功率的计算方法,并结合实际例子进行示范,使学生能够运用功率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三)学生小组讨论
1.教师提出与功率相关的问题,如:“如何比较两个物体功率的大小?”、“生活中哪些现象与功率有关?”等,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
4.培养学生尊重事实、严谨治学的科学态度,让他们认识到只有通过实践才能检验真理。
5.引导学生关注能源问题,了解功率与能源消耗的关系,培养他们的节能意识和环保意识。
二、学情分析
八年级学生在学习物理的过程中,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物理知识和实验技能。在此基础上,他们对功率的概念和计算方法有一定了解,但可能对功率的实际应用和深层次的理解还不够深入。因此,在本章节的教学中,教师需要关注以下几点: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下册11.2功率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理解并掌握功率的定义,了解功率是描述物体做功快慢的物理量,掌握功率的公式:P = W/t,其中P表示功率,W表示做功,t表示时间。
2.学会使用功率的概念解决实际问题,能通过实验测量和计算简单物体的功
2.学生在小组内分享自己的观点,共同探讨问题,形成共识。
3.各小组汇报讨论成果,教师点评、总结,引导学生深入理解功率的概念和应用。
八年级物理下册教案功率(优秀3篇)
八年级物理下册教案功率(优秀3篇)八年级物理下册功率教案【课后作业篇一1.我们可以用两种方法来判断物体做功的快慢。
如图1表示挖掘机挖土与人力挖土做功的快慢不同,它所用的判断方法:做功时间相同,比较做功的多少。
另一种判断方法:.2.甲、乙两位同学分别把同样重的木头从一楼搬到三楼,甲用的时间比乙用的时间长,两人对木头做功的大小关系为W甲W乙(选填、或=)对木头做功最快的是同学。
3.甲、乙两台拖拉机的功率相等,它们在相等的时间内通过的路程之比是3∶1,则甲、乙两台拖拉机所完成的功之比是;受到的牵引力之比是.6、某人骑着一辆普通自行车,在平直公路上以某一速度匀速行驶,若人和车所受的阻力为20N,则通常情况下,骑车人消耗的功率最接近( )A.1 WB.10WC.100WD.1 000W7、功率相同的两辆汽车,各自在水平公路上做匀速直线运动,汽车甲在半小时内行驶壹五km,汽车乙在2min内行驶1200m,则( )A.两车牵引力之比为5︰6B.两车发动机做功之比为1︰1C.两车速度之比为1︰1D.两车所受阻力之比为6︰58、(04南京市)初二物理兴趣小组同学学习了功率知识后,进行了比一比谁上楼的功率大的比赛。
其中某同学从一楼跑到三楼用了10s,则他上楼过程中的功率大约是( )A.3WB.30WC.300WD.3000W①用相同的时间爬杆,测量出各自的体重和爬上杆的高度,即可比较功率大小;②都爬到杆顶,测量出各自的体重和爬杆用的时间,即可比较功率大小;③爬杆后,测量出各自的体重、爬杆用的时间和爬上杆的高度,算出功率进行比较。
A、只有①;B、①②;C、①③;D、①②③。
10、(05福建泉州)解放牌卡车在平直的公路上匀速行驶8s,通过的路程是120m,若此时卡车发动机的牵引力大约4000N,则在这段时间内:(1)卡车行驶的速度是多少?(2)发动机所做的功大约是多少?(3)发动机的功率又是多少?八年级物理下册功率教案【课堂检测篇二1、比较两台机器做功快慢,通常用如下三种方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新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下优秀教案《功率》教学
设计优秀教案
名师课堂《功率》教学设计江苏省丰县初级中学刘庆贺
一、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知道功率。
能说出功率的物理意义,并能写出功率的定义式及其单位。
2.能结合生活中的实例说明功率的含义。
3.能应用功率的定义式进行简单的计算,并能利用功率的概念设计测量生活中功率的大小。
(二)过程与方法1.经历探究人体的输出功率的过程,进一步熟悉科学探究的基本步骤。
2.通过资料认识常见运动物体的功率大小,了解功率在实际应用的重要价值。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测量活动的组织安排,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协作能力。
2.进一步形成乐于探究自然现象和日常生活中的物理学道理的习惯,增强将科学技术应用于日常生活、社会实践的意识。
二、教学重难点本节在学习机械功之后,从做功快慢的角度认识功这个物理量。
功率在实际生活中具有重要意义,也是后续学习电功率等知识的基础。
教科书通过对生活、生产实例的分析,采用比值定义的方法引入功率的概念。
要求学生明确功率的物理意义,能进行简单的计算,并能利用功率的概念测量生活中功率的大小。
对功率概念的认识是本节教学的重点。
功率与功的关系和物体运动速度与距离的关系相似,学生在学习速度概念的基础上容易进行知识的正
迁移,所以,可以结合实例采用类比的方法引入功率的概念。
这样既有利于学生认识与记忆,也可以渗透科学方法教育。
教学重点:功率的概念和利用公式的计算。
教学难点:对功率意义的理解。
三、教学策略与速度、密度和压强的定义方法相同,功率也是采用比值法定义的物理量。
教学中通过人上楼的实例创设情景,让学生思考做相同的功,用时不同,引出做功快慢的问题,为功率概念的提出做铺垫。
类比速度是表征物体运动快慢的物理量,做功的快慢取决于相同时间内做功的多少,因此新概念的引入需要用功与做功所用时间的比来完成,它的大小为单位时间,内所做的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