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外循环发展史
ECMO
ECMO的护理要点
生命体征的监测
并发症的护理
呼吸系统的 监测和护理
ECMO置管后护理
血生化指标的检测 及凝血功能的护理
膜肺、泵及 管路的护理
ECMO的护理要点
VA ECMO 拔管时应切开缝合血管
ECMO拔管护理
VV ECMO 经皮穿刺,直接拔管按压
ECMO的新发展
AV-ECMO 无需血泵装置, 血流直接依靠动静脉之间的压力差推动
ECMO 体外膜肺氧和治疗
ICU-蒋美娜
Company
LOGO
1.ECMO的概述以及发展史 2.ECMO的原理以及基本结构 3.ECMO与CPB的区别 4.ECMO的类型 5.ECMO的适应症和并发症 6.ECMO的护理要点 7.ECMO的新发展
ECMO的概述以及发展史
一种生命支持法
起源于体外循环技术(CPB)
ECMO适应症
新生儿肺疾病
急性呼吸衰竭 ARDS 急性肺损伤
心脏手术 心肺移植手术
肺梗塞或气 道梗阻
ECMO的适应症和并发症
机械原因 生理原因
ECMO并发症
ECMO的护理要点
合理调配人员
备ECMO器械包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ECMO置管前护理
备血PRBC 2unit
开机设定 VV mode:FiO2: 1.0, gas flow:10L/mi VA mode:FiO2:1.0, gas flow:blood flow = 1:1
[
ECMO的概述以及发展史
1953 1963 1972 1975 1993 2006 鼓泡式氧合器成功应用于体外循环心脏直视手术 Boston儿童医院提出能否用CPB技术改善患儿呼衰 24岁多发伤合并ARDS患者用ECMO治愈成功 首例新生儿ARDS应用ECMO治疗成功 新生儿ARDS应用ECMO生存率72% 成人ARDS应用ECMO生存率63%
体外循环技术的研究进展
体外循环技术的研究进展体外循环技术(Extracorporeal circulation,ECC)是一项重要的医疗技术,在心脏外科手术、肺移植、肝移植等高危大手术中起着较为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从历史渊源、技术原理、应用领域、研究进展等几个方面展开探讨。
一、历史渊源体外循环技术的历史可以追溯到20世纪30年代。
当时,美国的DeBakey和Gross等人在进行心脏手术时,发现手术过程中心脏需要停跳,而血液循环也需要被暂停,否则会对患者的生命安全带来极大的风险。
于是,他们开始研究利用机器来模拟人体内环境,维持血液循环,以保障手术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最早的体外循环机只能维持数分钟,然而随着技术的发展,体外循环时间逐渐延长至数小时、数天,甚至可以长期使用。
二、技术原理体外循环技术是通过外置的人工器官来代替人体心肺功能,维持血液循环和氧合作用,是一项高难度的技术。
整个体外循环系统由外科手术室内和外界两部分组成。
外科手术室内主要有假肢和降温帽等辅助设备;体外循环机为主要设备,包括体外循环泵、人工肺、血氧合器,血管导管等,其中体外循环泵产生血液流动,维持血液循环;人工肺作为人体的肺脏、供给身体所需的氧气,消耗身体内部的二氧化碳;血氧合器将静脉血中的二氧化碳去除,再经过人工肺的氧合,使氧合后的血液流回患者体内,血管导管用于连接循环机与患者。
三、应用领域目前,体外循环技术已广泛应用于心脏外科手术、肺移植、肝移植、急救、重症监护、自体血回收等多个领域。
心脏外科手术是该技术最常见的应用领域,由于心脏手术对血流量和氧合的要求非常高,使用体外循环技术可以将心脏停跳时间缩短至数分钟,在风险较大的心脏手术中提高手术成功率。
此外,在重症监护和自体血回收等领域体外循环技术也有广泛应用。
四、研究进展随着医学技术的不断发展,体外循环技术也得到了日益广泛的应用,并取得了一些研究进展。
一方面,体外循环技术使用的设备越来越先进,例如,近年来,一些生物活性材料的应用,大大优化了体外循环设备的性能,使得其更为适合人体生理。
(医学课件)体外循环技术
•体外循环技术概述•体外循环技术操作流程•体外循环技术的临床应用•体外循环技术的并发症及防治•体外循环技术的培训与资质认证目•体外循环技术的未来发展趋势与挑战录定义原理定义与原理发展历程体外循环技术自20世纪50年代诞生以来,经历了多年的发展和完善,现已成为心外科手术、心肺复苏等治疗的重要技术手段。
临床应用体外循环技术广泛应用于心外科、胸外科、神经外科等领域,为各类手术提供了更为安全、有效的治疗方式。
发展历程与临床应用适应症禁忌症适应症与禁忌症术前准备病情评估医生、护士和麻醉师等组成的专业团队,共同讨论手术方案和可能出现的风险,并制定应急预案。
术前讨论术前准备术中操作使用适当的麻醉药物,使患者进入全身麻醉状态,并实施气管插管等操作。
麻醉诱导体外循环建立心肌保护手术操作通过股动脉和股静脉插管,建立体外循环通路,将患者的心脏和肺脏与手术区域隔离。
在手术过程中,使用心肌保护液等物质,确保心脏在手术期间的正常功能。
根据病情和手术方案,实施相应的手术操作。
术后处理030201心外科手术心脏瓣膜置换手术心室辅助装置植入手术冠状动脉搭桥手术03肝硬化门脉高压症治疗肝移植手术01肝移植手术02肝肿瘤切除术肺动脉狭窄矫正术心室间隔缺损修补术婴幼儿复杂先心病手术婴幼儿复杂先心病手术术中并发症及防治出血01血栓形成02气体栓塞03器官功能衰竭体外循环可能会对其他器官的功能产生影响,如肾功能衰竭。
医生需要密切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并及时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
感染术后感染是常见的并发症之一。
医生应严格遵守无菌操作原则,并使用抗生素预防感染。
神经系统并发症体外循环过程中可能会对神经系统造成影响,如意识障碍或肢体运动障碍。
医生需要评估患者的神经系统状况,并及时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
术后并发症及防治特殊情况下的处理与应对措施患者不耐受对于一些特殊患者,如年老、体弱或患有多种疾病的患者,可能需要特殊处理和应对措施。
医生需要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制定个性化的治疗方案。
人体循环系统发现史
人体循环系统发现史
人体循环系统,是人体最重要的生命支撑系统之一。
在人类历史上,对于人体循环系统的认识是经过了漫长的发现过程。
以下是人体循环系统发现史的简要介绍。
公元前2000年左右,古埃及人已经开始对人体循环系统有一定的认识。
他们相信血液是人体的生命之源,是一种神秘的物质。
在埃及的葬礼中,祭司们会使用一种刀具,将死者身体切开,然后把内脏放入酸水中浸泡,以除去腐臭,最后再用香料和药物填充腔体。
这种做法显示出了古埃及人对人体器官和血液循环的认识。
公元前460年左右,希腊的医生赫罗多图斯提出了「心脏是人体的泵」的理论。
他认为,心脏是一个类似于泵的器官,可以将血液送往全身各个部位。
这个理论在当时被广泛接受,但没有得到实验的验证。
公元1628年,英国医生哈维发表了《动脉和静脉的运动》一书,这是人类认识人体循环系统的重要里程碑。
哈维通过大量实验,证明了心脏是人体的泵,血液在人体中是通过动脉和静脉流动的,同时发现了血液在人体内的循环方式。
这个理论解决了许多关于血液运动的疑惑,被视为现代医学的奠基之作。
20世纪初,X射线技术的发明为心血管疾病的诊断带来了帮助。
20世纪50年代,体外循环技术的出现,使心脏手术成为可能。
再到21世纪,随着医学科技的发展,人类对人体循环系统的认识和治疗手段也在不断地进步和完善。
总的来说,人体循环系统的认识历程是一个漫长而丰富的过程,一步步推进,从古代到现代,从理论到实践,从表层到深入,使我们对人体的认识更加深刻和全面。
体外循环的概况及方法汇总
体外循环的概况及方法北京安贞医院一、体外循环的历史二、体外循环灌注人员的组成及要求三、体外循环的基本原理四、体外循环的设备五、体外循环的病理生理改变六、体外循环的实施方法体外循环的历史1812年LaGallois 提出用泵灌动脉血维持器官生命的设想,用血灌注斩下的兔头,但血凝固了。
1821年Prevost 和Dumas制出去纤维蛋白的不凝固血1828年Kay 用静脉血人工循环使死亡的动物肌肉恢复活动性1848-1858年Brown-Sequard 认识到用氧合的血灌注离体动物之头,使之能保护某些神经反射1868年Luduig和Schmidt制成可以维持恒压的灌注装置1882年Von Schroder制成第一套鼓泡式氧合器,用空气吹入静脉血使之氧合1885年Von Frey 和Max Gruber制成第一套人工心肺机,用倾斜旋转圆筒使血成薄膜状,氧合血液并制成螺旋形的储血槽和变温器,泵如注射器。
1809年Sacobi用手间歇挤压放在动脉端的橡皮束,以产生搏动血液。
1900年Landstiner ABO血型1914年Jay Mc Clean发现了肝素1915年Richands 和Drinker制成微孔过滤器,使静脉血通过微孔丝网,并用活塞驱动玻璃圆筒泵1915年Hooper研制鼓泡式氧合器,灌注离体肾,研究搏动压与肾功能的关系,并发明了螺旋式氧合器(硬橡皮蝶片),灌注动物的头。
1926年Bronstein 制成一种氧合器,血通过二个平行的圆筒,内有许多玻璃珠,使血氧合,用活塞泵泵血1929年Brukhonenko用生物肺氧合血,灌注截下的狗头,可以保持几小时有反应。
1934年DeBakey发明了180度转动泵1935年Alexis Garrel和Ghales Lindberg用硼硅酸玻璃泵灌注离体器官,存活一个月,搏动灌注。
1936年两件重要事情发生(1)肝素纯化;(2)发现了ABO血型1937年John Gibbon 心脏直视手术的创始人,他在短暂阻断肺动脉期间用螺旋式氧合器进行体外循环维持了狗的生命1938年鱼精蛋白的应用,对凝血机制的控制有了主动权。
体外循环
转 流
体外循环心内直视手术,一般采用纵劈 胸骨入路,纵行切开心包显露心脏,从心 内或中心静脉注射肝素2~3mg/kg,经检测 血液ACT〉480s后,顺序插升主动脉灌注管 和下腔静脉,上腔静脉引流管,分别与已 预充好的人工心肺机相应管道连接,即可 开始外循环转流。
体外循环基本灌注技术
5.人工心肺机、氧合器性能应满足较高灌注流量的需 求 6.PaO2维持在200~300mmHg,PaCO2维持在(30~ 40mmHg,SvO2维持在70~75% 7。ACT≥480s可行体外循环,转中每30min监测一次 ACT 8.转中维持正常血气及电解质平衡
体外循环基本灌注技术
大概过程
由于体外循环的建立,病人除心脏外的 其他重要脏器(脑,肾,肝等)和组织依 然得到血液和氧气供应,维持功能。一旦 心脏修补完成,心脏恢复有力跳动,伴良 好血压,心率,体外循环就逐步停止,放 在心脏内的各种插管也先后拔除。此时, 医生注射肝素拮抗剂和其他凝血药物,帮 助病人血液尽早恢复正常凝血功能。
基本装置
体外循环基本装置:包括血泵、
氧合器、变温器、贮血室和滤过器五部分
血 泵
即人工心,是代替心脏排出血液,供应 全身血循环的装置。根据排血方式分为无 搏动泵和搏动泵两种。目前仍以无搏动泵 应用较广泛,射出血液为平流,以滚压式 泵为主,靠调节泵头转动挤压泵管排出血 液。搏动泵排出血液为搏动性可分为与心 脏同步和非同步两种。
(2)停循环的实施:鼻烟温降至15~18 C,肛温降至 o
o
体外循环基本灌注技术
B.深低温低流量
(1)适应症:用于心内复杂畸形、侧枝循环丰富、手
中国体外循环五十年
中国生物医学工程学会 体外循环分会
• 2004年 8月28日在北京召开中国生物医学工程学 会体外循环分会成立大会及第一届全国体 外循环学术会议
各地体外循环分会
体外循环专业期刊的发展
专业书籍
本科生教育
徐州医学院与体外循环学会合作办学,开始培养体外循环专业大学本科生
1962 年华西医院使用的上海Ⅱ型人工心肺机及手术场景
叶椿秀教授
2005 年在第二届全国 体外循环学术会议 获终身成就奖。
上海Ⅱ型人工心肺机
上海Ⅲ型人工心肺机
罗- 叶泵原型(1985 年) 漩涡泵 叶椿秀教授(右) 与澳大利亚张仁 谦教授(左一) 共做绵羊左心转 流实验
十年低谷
中国心脏手术数量
Jostra HL 20
Stöckert Perfusion System
天津体外循环机
Quadrox
AFFINITY® NT
Terumo system
Medos HILITE® 7000
Cobe 4000I
科威成人膜肺
希健儿童膜肺
ECMO(体外膜式人工肺氧合)的发展
1993年5月17日阜外医院为一例 换瓣手术后急性呼吸衰竭病人 应用ECMO
体外循环在非心脏外科手术领域
• 80年代末武汉军区总医院沈七襄教授成功地将体外循环应
用于非心脏病急诊患者的抢救。 • 1993年广东中山医科大学附属一院采用SARNS DelphinⅡ离心泵为一肝癌术后患者成功进行了首例肝静 脉-静脉(V-V)转流。
• 2001年广东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首次将体外循环技术应
• 1959年 9月21日上海中山医院石美鑫教授等研 制的静态垂屏式氧合器正式用于临床
体外循环的建立和应用
常用监测指标
1、灌注流量:60~100ml/kg.min(成人) 2、动脉压: 50~80mmHg 3、渗透压:24mmHg,<16mmHg可发生水肿 4、温度: 鼻温、肛温、水温 5、心电图:作为冠状动脉良好灌注的指标 6、血气及电介质: 7,尿量: 0.5~1ml/kg.h,必要时超滤(人工肾) 8,中心静脉压(CVP):提示血容量
<20°C
抗凝与凝血
开胸后即从中心静脉注入3mg/kg 肝素, 维持ACT时间 >480s 体外循环结束,各种管道拔除后,需立 即对抗肝素,用鱼精蛋白1:1对抗。恢 复ACT时间80~120S
常用心肌保护
经冠脉灌注停搏液(高钾,低温)
1,冷晶体停跳液(4 度):氧和能量缺乏 2,含血停跳液(4:1):提供氧和能量
二、低心排综合症-收缩压<80mmHg,平均 压<60mmHg, 尿 < 20ml/h,CI <2.0L/m2.
三、肺并发症-肺不张,渗透性肺水肿, 肺梗塞,膈肌功能受损
体外循环并发症
四、消化道并发症-消化道出血,肝功能 不全,黄疸等
五、肾并发症-急性肾衰 六、手术后出血(肝素反跳)
12~24h X片纵隔明显增宽 术后每小时>200ml
体外循环的建立和应用
李李伟伟栋 栋
体外循环概念
将体内的静脉血引流至体外,使血液不 通过心脏和肺,经氧合器(人工肺)进 行气体交换,由血泵(人工心)输回体 内的过程 也可称心肺转流
发展史
人体的心脏和大血管系统是一个具有较 高压力的封闭系统,它的完整性及连续 遭到破坏,导致两个重要的后果:大出 血,及重要生命器官的缺血缺氧。
体外循环在常见心脏手术中的 应用
第一章 体外循环的历史
第一章体外循环简史引言体外循环的历史从某种意义上可以说是心脏外科手术的历史。
从人类不断的探索、发现,到外科手术频繁的医疗事故的发生以及所有与之相关的工作人员为之付出的辛劳汗水,这些都是心脏外科进展的镜子。
最初的心脏缝合被视作危险、凶暴甚至是亵渎神灵的行为,在今天已经成为了常规的方法。
无疑这些领域的先驱们的勇气和决定更促进了体外循环的发展。
关于心肺分流术的历史和心脏外科的发展的介绍已经有很多,推荐对此感兴趣的读者应该了解心脏外科的“界标”。
本书后续章节将会详细的介绍心肺分流术的历史背景及该领域的细节问题。
因此,本章节将简单的介绍一些在心肺分流术发展中具有里程碑式意义的主要资料。
一、第一台体外循环机John Heysham 和Gibbon(1903-1973)很好的定义了心肺分流术的定义。
Gibbon教授出身于医生世家,在哈佛医学院跟随Churchill教授工作。
1930年,一例行胆囊切除术后的女患者发生了肺血栓栓塞并发症。
Churchill教授对其实施了肺栓塞摘除术,但在当时的美国还没有行肺栓塞摘除术后存活的报道。
Gibbon 教授负责该病人的后续治疗,也由此萌生了心肺分流术的念头。
在漫长的夜里,Gibbon教授无助的看着与病魔斗争的病人的血液逐渐变暗且血管逐渐扩张,Gibbon教授想到能否将病人的血液移走使其与氧混合并将二氧化碳排出,然后再将富含氧的红色血液回输到患者的动脉,以此来挽救患者的生命。
设想能否绕过栓塞的血管在体外建立一个旁路来执行部分的心肺功能。
为了实现这个目的,接下来的20年,Gibbon教授与其妻子一起开始潜心设计机械性泵氧器。
1949年IBM实验室设计了第一代心肺分流机,这种心肺机应用到小狗的心肺旁路仅有10%的死亡率,1951年开发了临床心肺机。
1953年,历史上首次借助心肺分流术成功的缝合了房间隔缺损。
然而,这一历史性的时刻很快因为Gibbon教授后续治疗的四例病人的死亡而停顿。
体外循环发展史
体外循环发展史一、体外循环的定义体外循环(Extracorporeal circulation, ECC)是指通过特殊装置将回心血液引流至体外,经氧合后再输回人体,从而临时完全或部分代替心、肺功能的一种专业技术,也称心肺转流(Cardiopulmonary bypass, CPB)。
体外循环技术使常规条件下难以进行的心内畸形、高难大动脉疾病纠治手术得以开展,开创了心、血管外科学的新纪元,其也成为心脏、血管疾病外科治疗的必备技术。
二、体外循环的发展简史(一)组织灌注1812年,Le Gallois死亡动物的组织器官以血灌注后出现短暂生命恢复现象。
建立体外模型,以保证器官的存活。
19世纪中叶,Brown-Sequard 以血液灌注死刑犯尸体,尸僵消失。
1929年,Brukhonenko和Tchetchuline以血灌注断头犬的头或全身,头及其它组织器官功能能维持数小时。
血液灌注的意义:向组织器官提供氧气及其他营养物质,并带走代谢废物,保持生命内环境的稳定。
研究证明:保持含氧血液的灌注能维持组织器官的功能。
(二)医疗要求呼唤体外循环技术的诞生先天性心脏畸形、大血管等疾病治疗的需要1930年10月,美国波士顿麻省总院外科,一女病人行胆囊切除术后两周出现肺大块栓塞死亡,促动其监护医师、刚毕业的Gibbon产生设想:如果将此病人的静脉血氧合变成动脉血后再输入其动脉内,也许能救活此病人。
1953年5月,Gibbon用其自制的体外循环装置为一18岁患有先天性房间隔缺损女孩cecelia bavolek 成功进行了世界首例于体外循环心内直视下房缺修补术。
(三)进行体外循环三个基本条件:①足够的血流动力(人工心或血泵)②充分的血液气体交换(人工肺)③满意的血液抗凝(四)三个基本条件的实现1.血泵:注射器、活塞泵、隔膜泵、螺旋推进泵、指压泵、单滚压泵、多滚压泵、锥面滚压泵、离心泵、涡流泵、重力皮囊滚压泵等。
目前临床体外循环中最常用的为滚压泵和离心泵,其具有足够的驱动力、精确控制流量、使用方便等特点。
ECMO-ECMO定义及发展
V-A转流 经静脉将静脉血引出经氧合器氧合并排除 二氧化碳后泵入动脉。成人通常选择股动静脉;新 生儿及幼儿由于股动静脉偏细选择颈动静脉;也可 开胸手术动静脉置管。V-A转流是可同时支持心肺 功能的连接方式。V-A转流适合心功能衰竭、肺功 能严重衰竭并有心脏停跳可能的病例。由于V-A转 流ECMO管路是与心肺并联的管路,运转过程会增 加心脏后负荷,同时流经肺的血量减少。长时间运 行可出现肺水肿甚至粉红泡沫痰。这也许就是 ECMO技术早期对心脏支持效果不如肺支持效果的 原因。当心脏完全停止跳动,V-A模式下心肺血液 滞留,容易产生血栓而导致不可逆损害。
ECMO-ECMO同传统的体外循环的 区别
ECMO区别于传统的体外循环有以下几点: ECMO是密闭性管路无体外循环过程中的储 血瓶装置,体外循环则有储血瓶作为排气装 置,是开放式管路;ECMO由于是由肝素涂 层材质,并且是密闭系统管路无相对静止的 血液。激活全血凝固时间(ACT)120— 180s,体外循环则要求ACT≥480s;ECMO 维持时间1-2周,有超过100天的报导,体外 循环一般不超过8小时;体外循环需要开胸 手术,需要时间长,要求条件高,很难实施。 ECMO多数无需开胸手术,相对操作简便快 速。
ECMO方式的选择是要参照病因、病 情,灵活选择。总体来说V-V转流方法 为肺替代的方式,V-A转流方法为心肺 联合替代的方式。心脏功能衰竭及心 肺衰竭病例选V-A;肺功能衰竭选用VV转流方法
而在病情的变化过程中还可能不断更 改转流方式。例如在心肺功能衰竭急 救过程中选择了V-A转流方法,经过治 疗心功能恢复而肺还需要时间恢复。 为了肺功能的快速恢复,转为V-V模式。 不合理的模式选择则可能促进原发症 的进展,
重复循环现象是指部分血液经过ecmo管路泵入静脉后又被吸入ecmo管路重复氧合管路泵入静脉后又被吸入ecmo管路重复氧合va转流经静脉将静脉血引出经氧合器氧合并排除二氧化碳后泵入动脉
体外循环医学史故事简介
体外循环医学史故事简介
体外循环是一种医疗技术,用于在心脏手术期间暂时替代心脏的功能,使医生能够对心脏进行手术操作。
体外循环的发展可以追溯到20 世纪50 年代。
当时,心外科医生正在寻找一种方法来在心脏手术期间维持血液循环,以延长手术时间并提高手术成功率。
早期的尝试包括使用直接心脏按摩和人工心肺机等方法,但这些方法都存在许多限制和风险。
直到1953 年,美国心外科医生John Gibbon 成功地使用了一种名为“体外循环”的技术,该技术使用一个泵和一个氧合器来模拟心脏和肺部的功能,从而使医生能够在心脏手术期间暂时停止心脏的跳动。
这项技术的发展为心脏手术带来了重大突破,并很快在全球范围内得到广泛应用。
随着时间的推移,体外循环技术不断改进和完善,包括使用更先进的泵和氧合器、改进血液抗凝技术以及开发更安全和有效的手术方法。
如今,体外循环已经成为心脏手术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为许多患者提供了挽救生命的机会。
体外循环的医学史是一个充满创新和突破的故事,它展示了医学界不断追求进步和改善患者治疗效果的精神。
婴幼儿体外循环简介
●
通过体外循环,使大量先天性和后天性心血管 病得以经手术治愈,并且进一步向心脏辅助循环、心脏 移植和人工心脏发展,以便救助濒临衰竭的心脏和呼吸 病变的患者。
●
何谓灌注师(Perfusionist)
由于体外循环的任务主要是保证心血管直视手术中机体组 织和微循环灌注,包括血流动力学、血气酸碱、电解质等等内环境的 调节管理,其质量好坏直接关系到手术病人的生死安危。其核心内容 即灌注(perfusion),故从事体外循环专业的医疗执业者被称为 “灌注师”,即perfusionist。
16-20 Fr.
15-20 kg
16-18 Fr.
20-24 Fr.
(三)体外循环的管理
●
体外循环开始前的管理
理想的血液稀释度原则是必须保证在降温和升温过程中供给机体 足够的氧供。一般红细胞压积(Hct)维持在25%~30%,紫绀型患儿应再高
一些。深低温体外循环手术中可将Hct适度降低,但15%~20%为极限。新鲜 全血有助于保持正常的胶体渗透压及提供凝血因子。蛋白类胶体可提高胶渗 压以减少毛细血管的渗漏。预充液中要含各种电解质,以维持心血管性系统 的电生理活性。糖皮质激素如氟美松5mg/kg,或甲强龙30mg/kg,可减轻炎 症反应及毛细血管渗漏及缺血后继发损伤。全身肝素化应注意监测活化凝血 时间(ACT)。婴幼儿体外循环预充禁用含糖及含乳酸液体。
(四)体外循环后的机械辅助
部分患儿由于病情复杂,手术时间较 长,术后心功能短期内难以稳定,无法脱离体 外循环,则要求有更持久的机械辅助装置。
●
体外持续膜式氧合(Extracorpotearl Oxygenation, ECMO)
Membranous
●
心室辅助设备(Ventricular Assistant Device, VAD)
第九章2 人工心肺机
变温器种类
体外循环所使用的血液变温器种类很多,依 据其设计及应用的不同而分为:
•分离式血液变温器
•与其它部件相结合的变温器
变温水箱 • 变温水箱: 提供足够水流量。 • 全自动变温水箱具有自动制冷、制 冰、加温、温度监测及显示、温控
报警等多项功能。
人工心肺机的使用
• 心脏瓣膜置换
• 心脏搭桥
• 动脉血管瘤
变 温
• 变温是对体外循环中血液降复温的部分 。 • 目前较先进的氧合器变温部分都与其它部分 组合为一体,这样既可达到变温目的又不增 加预充血量。 • 变温材料:不锈钢或环氧树脂涂层的铝管 • 变温装置多置于氧合器的静脉端或在氧合过 程中
变温器
变温器
变温器 影响热交换器变温效能的因素有: ①有效热交换面积; ②原材料的导热性; ③血和水的温差; ④血和水流的方向及流速; ⑤血流阻力。
• 1)回流至心脏的血液分别通过上腔静脉 (来自于头部和上肢的血液)和下腔静脉 (来自于下肢的血液)进入右心房。
• 2)由肺静脉将氧合血输送至左心房
• 3)除了体循环和肺循环,还有心脏自身的 血液循环,是为了维持心脏自身的功能。 心肌灌注是通过冠状动脉、毛细血管、冠 状静脉进行的。
3、人工心肺机的体外循环
心脏内腔手术的手术环境
心脏直视手术:
即打开胸腔、切开心脏并暂时阻断上、下 腔静脉血流向右心房的流动,使心脏内处于 无血状态。
通常对生命体而言,静脉血流停止时间不 得超过3-4分钟,否则将因缺氧而造成死亡。
• 体外循环控 制性交叉循 环。
• 异体生物氧合:利用一对犬肺进行体外氧 合。也有利用猴子的肺。
• (3)流速
泵管内径的粗细、泵管弹性、泵槽直
ecmo发展史
ecmo发展史ECMO(Extracorporeal Membrane Oxygenation)是一种体外膜肺氧合技术,用于治疗严重的呼吸衰竭和心脏衰竭等重症疾病。
ECMO的发展史可以追溯到上世纪50年代,随着医学技术的进步,ECMO技术逐渐完善,并在临床应用中发挥重要作用。
ECMO技术的雏形可以追溯到1953年,美国心脏外科医生Gibbon首次提出了利用体外循环技术来代替心脏功能的概念。
当时,他使用了一台早期的体外循环装置来支持患者的心脏功能。
然而,由于当时缺乏合适的材料和技术,这种早期的体外循环装置并未得到广泛应用。
随着时间的推移,ECMO技术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
1960年代,Hill 等人在动物实验中成功地使用了一种新型的气体渗透型膜,使氧气通过膜进入动脉血液中,从而实现了体外膜肺氧合。
这一突破为ECMO技术的发展奠定了基础,并为后续的临床应用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1971年,Bartlett等人首次将ECMO技术用于临床实践。
他们成功地将ECMO用于一名新生儿患者,该患者患有严重的肺部疾病。
通过ECMO的支持,患者的生命得以延续,并最终康复出院。
这一成功案例引起了全球医学界的关注,ECMO技术开始进入临床实践的视野。
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ECMO技术在临床应用中得到了广泛的推广和应用。
1984年,ECMO技术首次在成人患者中成功应用,这标志着ECMO技术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
随后,ECMO技术在心脏手术、肺移植、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等领域被广泛应用,取得了显著的疗效。
在过去的几十年里,ECMO技术不断发展和完善。
随着膜材料的改进、设备技术的提升以及操作经验的积累,ECMO技术的安全性和有效性得到了进一步提高。
同时,ECMO技术也逐渐应用于新的领域,如心脏停搏、肺动脉高压等。
ECMO技术已经成为重症医学领域的重要治疗手段之一。
它通过将患者的血液引出体外,经过氧合和排除二氧化碳的过程后再输回体内,维持患者的生命体征和器官功能。
最新017体外循环发展史
017体外循环发展史017.体外循环发展史《心血管麻醉及体外循环》胡小琴主编发表日期:2006-10-26 9:53:26 浏览数: 13第十七章体外循环发展史胡小琴何原文目前,心外科已成为普避开展的医疗技术,全世界每年约施行60万例心外科手术,平均每24小时有2000例。
心脏直视手术的需要促使体外循环产生和发展,体外循环的发展又是心血管外科发展的前提和重要保证。
“温故而知新”,回顾体外循环发展的历史,对心血管外科医生和体外循环灌注师来说,是不无裨益的。
第一节早期探索体外循环由实验进入临床是本世记下半叶的事,但从发展历史看,可追溯到上个世纪。
18世纪末,19世纪初Stenon,Bichat及一批生理学家在动物实验中发现脑、脊髓,神经、肌肉等器官和组织:若有血流通过:则可短时间维持其生命。
基于这些实验观察:法国Le Gallois 1812年提出一个设想“如果能用某种装置代替心脏,注射自然的或人造的动脉血,就可以成功地长期维持机体任何部份的存活”。
这一思路堪称为离体器官体外灌注的先河。
19世纪许多研究者为此目的进行了艰苦的探索。
要达到离体器官体外灌注必须解决三个问题:一是血液的抗凝:二是要有某种装置代替心脏,驱动血液灌注,三是设法使静脉血氧合成动脉血,即代替肺进行体外氧合。
一、血液的抗凝1848~1858年Brown-Sequard证明对离体器官灌注的血液必须经过氧合,他采取搅拌的方法将黑色的静脉血变成不凝的红色血,再用注射器注入动脉,可使离体的动物头保持神经反射。
由于搅拌去除了血液中的纤维蛋白,从而使血液不凝,同时也使血液与空气接触实现氧合。
这种去纤维蛋白血是早期灌注实验经常采用的灌注液不仅使用同种血,而且还使用异种血,如羊血、马血、牛血,因为这些血容易大量获得。
1881年Martin在用小牛血灌注离体狗心时注意到有时这些血是有毒的。
1903年3,Bradie报告用异种血灌注心脏,产生心律不齐并进而发生纤颤和挛缩。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体外循环发展史
一、体外循环的定义
体外循环(Extracorporeal circulation, ECC)是指通过特殊装置将回心血液引流至体外,经氧合后再输回人体,从而临时完全或部分代替心、肺功能的一种专业技术,也称心肺转流(Cardiopulmonary bypass, CPB)。
体外循环技术使常规条件下难以进行的心内畸形、高难大动脉疾病纠治手术得以开展,开创了心、血管外科学的新纪元,其也成为心脏、血管疾病外科治疗的必备技术。
二、体外循环的发展简史
(一)组织灌注
1812年,Le Gallois死亡动物的组织器官以血灌注后出现短暂生命恢复现象。
建立体外模型,以保证器官的存活。
19世纪中叶,Brown-Sequard 以血液灌注死刑犯尸体,尸僵消失。
1929年,Brukhonenko和Tchetchuline以血灌注断头犬的头或全身,头及其它组织器官功能能维持数小时。
血液灌注的意义:向组织器官提供氧气及其他营养物质,并带走代谢废物,保持生命内环境的稳定。
研究证明:保持含氧血液的灌注能维持组织器官的功能。
(二)医疗要求呼唤体外循环技术的诞生
先天性心脏畸形、大血管等疾病治疗的需要
1930年10月,美国波士顿麻省总院外科,一女病人行胆囊切除术后两周出现肺大块栓塞死亡,促动其监护医师、刚毕业的Gibbon产生设想:如果将此病人的静脉血氧合变成动脉血后再输入其动脉内,也许能救活此病人。
1953年5月,Gibbon用其自制的体外循环装置为一18岁患有先天性房间隔缺损女孩cecelia bavolek 成功进行了世界首例于体外循环心内直视下房缺修补术。
(三)进行体外循环三个基本条件:
①足够的血流动力(人工心或血泵)
②充分的血液气体交换(人工肺)
③满意的血液抗凝
(四)三个基本条件的实现
1.血泵:
注射器、活塞泵、隔膜泵、螺旋推进泵、指压泵、单滚压泵、多滚压泵、锥面
滚压泵、离心泵、涡流泵、重力皮囊滚压泵等。
目前临床体外循环中最常用的
为滚压泵和离心泵,其具有足够的驱动力、精确控制流量、使用方便等特点。
转子
泵离心泵
2.人工肺(氧合器):
生物肺氧合:又称交叉循环。
人或动物的肺(危险性大、操作困难、供体难找)
1890年,Fredericq用于动物实验
1919年,Quimby用于动物实验
1931年,Firor用于动物实验
1953年,Mastard用猴肺对5例法四患者进行手术,全部死亡。
1954年,Lillehei以成人供小儿患者交叉循环进行45例心脏手术,28
例存活(62%!)。
血膜式氧合:静立垂屏式、滚筒式、碟片式(血液破坏严重、气血接触面小、
气体交换效率有限)。
1885年,Frey 和 Gruber将血液沿转动的圆筒内壁注入,形成薄血膜,
筒内氧气与薄血膜进行血气交换。
鼓泡式氧合:大量血气泡增加了气体交换面积,但仍有血液明显破坏。
1882年,Schroder将氧气自盛装静脉血的容器底部吹入来氧合血液,此
为鼓泡式氧合其原型。
1950年,Clark使用硅油祛除血气泡,使鼓泡式氧合器真正安全大量被用
于临床。
使其成为20世纪60-70年代主要产品,至今在经济落
后地区仍在使用。
膜式氧合:避免血气直接接触破坏污染,更接近人肺生理。
1944年,Kolff 和 Berk发现血液经过人工透析器时能被氧合,产生膜式
氧合器。
成为20世纪80年代至今主要设备。
3.血液抗凝:
1916年,Jay Mclean于在心脏和肝脏匀浆中发现了肝素
1924年,经提纯的天然肝素首次用于输血中的抗凝
1936年,成功地将从牛肺和猪肠粘膜中提取到的肝素用于人体
1937年,Chargaff和Olson发现鱼精蛋白能戏剧性地中和肝素的抗凝作用
(五)其他主要技术的形成
1.安全灌注流量——奇静脉现象
1952年,Cohen、Anderson和Watson于常温下阻断上下腔静脉,只保留奇静脉回信血液,结果30min内心脑功能被保持正常,证明只需8-14ml/kg/min流量即可保证重要脏器的安全
灌注。
此实验意义在于排除了高流量灌注带来的严重并发症,同时,又可创造安静无血的手术视野。
2.低温
低温可降低组织代谢率,减少氧需,提高体外循环时机体的安全性。
Kirk lin等测定了犬在不同温度时的氧耗。
3.血液稀释
早期,体外循环时使用全血预充,既造成血源紧张,又带来严重并发症。
1961年,Zuhdi用5%来代替部分血液预充,稀释血液,证明安全、省血,又利于微循环灌注。
4.心肌保护
1955年,Melrose等就首次提出化学性心脏停跳,向主动脉阻断近端注射2.5%柠檬酸钾致心脏舒张,但产生直接心肌损伤。
1959年,Shun wa及同事们介绍了局部心脏低温技术,但在心肌内存在温度梯度。
20世纪60年代后期,大量文献报道了局部低温技术引起弥散性心肌和心内膜下坏死,实验证明这种技术对心肌保护的不足性,并导致术后心脏功能的抑制。
1973年,Gay和Ebert再次介绍了含钾停跳液的概念,并强调低钾能避免直接损伤心肌。
这一报告使得使用含钾停跳液致电化学停跳流行起来。
1976年,伦敦Thomas'医院的Hearse等在«Circulation»杂志上介绍了以钠为主要成分的细胞外液型停跳液,使心脏停跳并保持柔软状态。
他们的这种液体逐步变得非常流行,并代表了心肌保护领域的主要进步。
20世纪70年代后期,Follette等介绍了冷高钾含血停跳液的概念,大量研究结果证明其有血液强大的缓冲作用及携氧能力,从而被广泛接受。
随着研究进一步深入,揭示心肌保护在于减少氧耗,在使用停跳合并低温降低氧耗的技术中,心肌电机械活动停止及心肌处于无张力舒张状态所降低的氧耗占所有降低氧耗的90%,而低温所起作用只占10%。
从而导致温血停跳液的流行。
三、体外循环的建立与实施
在建立体外循环前,必须在人工管道、人工肺、微栓过滤器等与病人循环系统连接的装置预先充满等渗平衡液、人工胶体或血液,并排尽气体,此过程称为预充。
心脏手术时,通常经胸骨正中劈开切口显露心脏,游离上、下腔静脉并分别套绕阻断带。
静脉注射抗凝药物肝素300u/Kg,测定活化全血凝固时间(Activated Coagulation Time 或Acti vated Clotting Time,ACT)≥350秒后,自升主动脉插入动脉插管并与体外装置供血管连接;自右心房插入上、下腔静脉插管或单根心房管与体外静脉血引流管连接。
ACT≥480秒后方可开始体外循环转流,静脉血在血泵驱动下经人工肺气体交换后自升主动脉注入。
也可经外周血管(股、动静脉)建立体外循环。
体外循环开始后,即可进行血液降温。
灌注流量可按体重或体表面积计算,一般维持50-80 ml/kg/min或1.8-2.4L/m2/min,低温可降低代谢,随温度降低可减小流量,从而减少手术视野的回血,也可减少血成份的机械性破坏。
平均动脉压即灌注压一般维持在50-80mmHg。
小儿代谢率较高、基础血压较低,故其需要较高流量,而灌注压可稍低。
可通过监测混合静
脉血氧饱和度(SvO2)、病人血压、尿量、体温变化速度、酸碱平衡及乳酸水平等来判断组织灌注充分与否,维持SvO2≥70%,尿量≥0.5ml/kg/h,酸碱平衡及乳酸水平正常。
灌注不足时,可通过提高灌注流量、血红蛋白浓度、扩张小血管等措施来改善。
阻断升主动脉后,自阻断近段升主动脉或冠状动脉窦灌注心脏停搏液,使心脏迅速停跳以保护心肌。
阻断前,经右上肺静脉插管作左心引流减压也有利于心肌保护。
待心内操作完毕,经心内排气后开放阻断钳、恢复心脏循环和节律。
当病人体温恢复正常,血压、血气、电解质、酸碱平衡满意后,逐步降低流量至停机。
注射鱼精蛋白中和肝素后,病人平稳即可拔除插管。
四、体外循环在非心脏外科领域的应用
神经外科:某些颅脑病变的外科手术。
胸外科:侵及主气管、肺门及胸部大血管的手术,或对呼吸功能不全病人进行呼吸辅助。
普外科:如布加综合症手术。
泌尿外科:下腔静脉巨大癌栓摘除术等。
器官移植科:如肝脏移植和肺移植手术及移植供体的保护。
急诊科:可用于有机磷农药中毒和安眠药中毒、严重急性一氧化碳中毒、急性严重心功能衰竭(爆发性心肌炎、心肌梗塞等)、严重呼吸功能不全(呼吸道严重阻塞、肺栓塞、严重肺炎、严重膈疝等)、严重创伤、严重低温或高温等病人的抢救。
肿瘤科:恶性肿瘤的全身或局部热、化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