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外循环简介
体外循环简介
经特制的祛泡装置后成为含氧丰富的动脉 血流入储血室
A
26
操作注意事项(一)
初次使用以前认真阅读说明书 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选择氧合器 使用前试水,确保变温装置无渗漏 注意发泡情况,不均匀,更换氧合器 血液滞留发泡板,又无气体通过,易造成
发泡板筛孔的堵塞 使用的安全时限为3小时
个开口的透明塑料室 三者依靠特殊技术紧密结合
A
16
Medtronic Biomedicus
A
17
离心泵的工作原理
内置磁铁在电机的带动下,使锥形叶轮高速旋转 ,带动液体流动
液体在离心力的作用下在离心杯侧壁形成压力, 由侧壁开口流出
在离心杯中央形成低压区 液体即可随叶轮转动进入离心杯,从而产生有效
A
67
体外循环中的管理工作——氧合器的使用
1.膜式氧合器:
先开机后开气;先停气后停机。根据温度和血PaO2 调节氧浓度; 根据PaCO2调节通气量。停循环或低 流量时, 停止通气/减低通气量。停机后不可在动 脉路抽血。
2.鼓泡式氧合器: 氧浓度100%,根据血气PaCO2、PaO2调节氧流量。
A
68
毒。
A
63
预充液管理及血液稀释
控制性血液稀释方法:
转中预计HCT=(转前 HCTx血容量+库血HCTx库血量) /(血容量+预充总量)
HCT过高:通过静脉或体外循环管路放血;加入无血 晶体或胶体液进一步稀释。
HCT偏低:应用利尿剂或人工肾滤水;补充红细胞悬 液。
原则:手术病种;患者年龄;手术时间。
侧路 闭式回流室调整回流可通过调整高低来实
现
A
(医学课件)体外循环技术
02
体外循环术前准备
术前检查与评估
1 2
病史和体格检查
详细了解患者病史,进行体格检查以评估患者 的一般状态。
实验室检查
进行必要的实验室检查,如血常规、肝肾功能 、电解质等,以了解患者的全身情况。
3
心电图和影像学检查
进行心电图和影像学检查,以评估患者的心脏 功能和肺部情况。
术前准备
手术区准备
清洁手术区,备皮,为手术做 好准备。
结合微创技术
体外循环技术可以与微创技术结合使用,如胸腔镜、腹腔镜等,以进一步降低手术创伤和 术后恢复时间。
应用于其他疾病治疗
体外循环技术还可应用于其他疾病的治疗,如肝移植、肺移植等。同时,随着技术的不断 发展,体外循环技术的应用前景将体外循环技术不断发展完善,逐渐 成为心外科领域的重要支撑技术
适用范围与禁忌
适用范围
体外循环技术主要用于心脏外科手术,如心脏瓣膜置换、冠状动脉搭桥等, 也可用于支持危重病人的生命体征。
禁忌
由于体外循环技术存在一定的风险和并发症,因此不能滥用。一些情况下, 如患者存在严重出血倾向、严重肝肾功能障碍、严重电解质紊乱等,不宜使 用体外循环技术。
体外循环技术
xx年xx月xx日
目 录
• 概述 • 体外循环术前准备 • 体外循环技术操作流程 • 体外循环术后处理 • 体外循环技术的优势与局限性
01
概述
定义与特点
定义
体外循环技术(Extracorporeal Circulation,ECC)是指利 用人工管道将人体器官(通常是心和肺)与一种外部氧合器 和泵连接,以替代或暂时辅助心肺功能的一种生命支持技术 。
结束循环
关闭泵,将血液从静脉引流回患者体内。
(医学课件)体外循环技术
2023-10-26
目录
• 体外循环技术概述 • 体外循环技术操作流程 • 体外循环技术的临床应用 • 体外循环技术的并发症及防治措施 • 体外循环技术的未来发展趋势与挑战 • 体外循环技术相关文献与学习资源推荐
01
体外循环技术概述
定义与原理
定义
体外循环技术是指通过特殊的人工管道,将病人的血液引流 出体外,经过人工心肺机进行氧合和排出二氧化碳,然后再 将血液输回病人体内的过程。
原理
体外循环技术的基本原理是利用人工心肺机代替人体心脏和 肺脏的功能,维持病人生命体征,为手术或治疗提供条件。
体外循环技术的应用范围源自1 2 3心外科手术
体外循环技术常用于心外科手术,如心脏搭桥 、心脏瓣膜置换等,为手术提供良好的视野和 操作条件。
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
对于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等严重呼吸系统疾病 ,体外循环技术可以提供呼吸支持,为病人的 治疗赢得时间。
肾移植
通过体外循环技术,为患者进行肾移植手术,恢 复肾脏功能。
心脏移植
利用体外循环技术,为终末期心脏病患者进行心 脏移植手术,重获新生。
重症监护治疗
心肺复苏
利用体外循环技术,为心脏骤停患者进行心肺复苏,恢复生命体 征。
呼吸衰竭治疗
通过体外循环技术,为呼吸衰竭患者提供呼吸支持,改善缺氧状 况。
多器官功能衰竭治疗
围手术期管理
加强围手术期管理,包括合理使用抗生素、严格控制血糖、改善患者营养等,以降低术后 并发症的发生率。
术后随访与康复
建立完善的随访体系,及时发现并处理术后并发症,同时开展康复治疗,提高患者生存率 。
提高手术效率与安全性等方面的技术创新与改进
优化手术流程
体外循环名词解释外科护理学
一、体外循环解释:
1、体外循环是利用一系列特殊人工装置将回心静脉血引流到体外,经人工方法进行气体交换,调节温度和过滤后,输回体内动脉系统的生命支持技术。
2、在体外循环过程中,由于人工装置取代了人体功能,因此也称心肺转流,体外循环机也称为人工心肺机。
3、进行体外循环的目的是在实施心脏直视手术时,维持全身组织器官的血液供应。
随着临床医学的发展,体外循环应用范围不断扩展,不仅在心脏肝肾肺等大血管手术中获得应用,在肿瘤治疗的患者的生命支持方面也取得令人瞩目的成绩,成为临床医学的一门重要技术。
二、体外循环实施:
1、灌注师应提前参加术前讨论,充分了解患者循环系统病理解剖和心功能状态,了解外科医生的手术方案和对体外循环关注的特殊要求。
2、术前检查体外循环设备,如电源,人工心肺机,变温水箱等,确保其处于良好的工作状态所有与手术野及患者血液接触的物品应经过彻底灭菌处理,并在严格无菌条件下将管路氧合器等进行安装连接。
体外循环简介
体外循环的实施
1、切开、暴露、建立体外循环; 切开、暴露、建立体外循环; 2、肝素化:2~3mg/kg体重,使ACT(全血活化凝血时间) 肝素化:2~3mg/kg体重, ACT(全血活化凝血时间) 延长至480~600秒 延长至480~600秒. 3、转机开始: 转机开始: 4、阻断:上下腔静脉和主动脉。 阻断:上下腔静脉和主动脉。 5、降温:使机体代谢率降低,保证机体有氧代谢,降低灌 流量,避免 降温:使机体代谢率降低,保证机体有氧代谢,降低灌 左心回血量增多、血液成分破坏和心肌损伤。 6、复温:主要操作完成。 复温:主要操作完成。 7、辅助循环:>主动脉阻断时间的1/3。 辅助循环: 主动脉阻断时间的1/3。 8、停机: 停机: 9、中和肝素:鱼精蛋白。 中和肝素:鱼精蛋白。 10、撤机: 10、撤机:
基本灌注技术
5、深低温停循环体外循环: 深低温停循环体外循环: 用于婴幼儿心脏直视手术、成人部分 大血管和少数操作非常困难的手术。 头部控制在32℃以上,鼻咽温15℃ 头部控制在32℃以上,鼻咽温15℃左 右,肛温20℃ 右,肛温20℃左右。中深度血液稀释, HGB 6~7g/dl。 6~7g/dl。
体外循环的准备
1、详细了解患者病情、身高、体重、体表面积、血细 胞比容和血浆蛋白浓度等情况。制定个体化方案。 2、体外循环机的准备: 3、预充: 预充液能排除体外循环装置内气体,维进行适当的血 液稀释。 液稀释。 预充液:胶体液、晶体液、渗透性利尿剂、肝素、 预充液:胶体液、晶体液、渗透性利尿剂、肝素、 血液保护剂、细胞膜保护剂、小苏打等。 其电解质的浓度应接近细胞外液,渗透压略高于 血浆,并呈弱碱性。 血液稀释:(1)减少使用库血、避免输血并发症; 血液稀释:(1)减少使用库血、避免输血并发症; (2)降 低血液粘稠度、改善微循环灌注; (3)减轻血液成分破坏和凝血机制紊乱; (4) 防止肺、脑、肾等重要器官并发症。
体外循环的概念
体外循环的概念
体外循环(Extracorporeal Circulation, ECC)是一种医疗技术,它通过建立人工循环系统暂时替代或辅助患者的心肺功能。
在该过程中,血液从体内通过管道引流出,经过一个特殊设备(心肺机)进行氧合和二氧化碳排出,然后由血泵驱动将富含氧气的血液重新输回体内动脉系统,从而保证在实施手术时维持全身组织器官的血液供应和氧气需求。
应用场景包括但不限于:
1. 心脏手术:在进行心脏直视手术(如冠状动脉搭桥、心脏瓣膜置换、复杂先天性心脏病矫正等)时,需要停止心脏跳动以确保手术视野清晰,这时就需要依赖体外循环来支持生命体征。
2. 大血管手术:涉及主动脉瘤切除及血管置换等手术时,体外循环可以提供无血操作环境,保护重要脏器免受缺血损伤。
3. 器官移植:在部分肝、肾、肺等大器官移植手术中,可能需要用到体外循环以保持受者在移植过程中的血液灌注和气体交换。
4. ECMO(体外膜肺氧合):对于急性呼吸或循环衰竭的重症患者,可采用ECMO作为临时性生命支持手段,让受损的心肺得到休息和恢复的机会。
5. 肿瘤治疗:某些情况下,在对心脏附近的大肿瘤进行手术时,也可能应用到体外循环技术。
随着医学技术的发展,体外循环的应用领域还在不断拓宽,不仅限于上述经典场景,也在更多复杂和高风险的临床治疗中发挥着关键作用。
体外循环医学史故事简介
体外循环医学史故事简介
体外循环是一种医疗技术,用于在心脏手术期间暂时替代心脏的功能,使医生能够对心脏进行手术操作。
体外循环的发展可以追溯到20 世纪50 年代。
当时,心外科医生正在寻找一种方法来在心脏手术期间维持血液循环,以延长手术时间并提高手术成功率。
早期的尝试包括使用直接心脏按摩和人工心肺机等方法,但这些方法都存在许多限制和风险。
直到1953 年,美国心外科医生John Gibbon 成功地使用了一种名为“体外循环”的技术,该技术使用一个泵和一个氧合器来模拟心脏和肺部的功能,从而使医生能够在心脏手术期间暂时停止心脏的跳动。
这项技术的发展为心脏手术带来了重大突破,并很快在全球范围内得到广泛应用。
随着时间的推移,体外循环技术不断改进和完善,包括使用更先进的泵和氧合器、改进血液抗凝技术以及开发更安全和有效的手术方法。
如今,体外循环已经成为心脏手术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为许多患者提供了挽救生命的机会。
体外循环的医学史是一个充满创新和突破的故事,它展示了医学界不断追求进步和改善患者治疗效果的精神。
婴幼儿体外循环简介
●
通过体外循环,使大量先天性和后天性心血管 病得以经手术治愈,并且进一步向心脏辅助循环、心脏 移植和人工心脏发展,以便救助濒临衰竭的心脏和呼吸 病变的患者。
●
何谓灌注师(Perfusionist)
由于体外循环的任务主要是保证心血管直视手术中机体组 织和微循环灌注,包括血流动力学、血气酸碱、电解质等等内环境的 调节管理,其质量好坏直接关系到手术病人的生死安危。其核心内容 即灌注(perfusion),故从事体外循环专业的医疗执业者被称为 “灌注师”,即perfusionist。
16-20 Fr.
15-20 kg
16-18 Fr.
20-24 Fr.
(三)体外循环的管理
●
体外循环开始前的管理
理想的血液稀释度原则是必须保证在降温和升温过程中供给机体 足够的氧供。一般红细胞压积(Hct)维持在25%~30%,紫绀型患儿应再高
一些。深低温体外循环手术中可将Hct适度降低,但15%~20%为极限。新鲜 全血有助于保持正常的胶体渗透压及提供凝血因子。蛋白类胶体可提高胶渗 压以减少毛细血管的渗漏。预充液中要含各种电解质,以维持心血管性系统 的电生理活性。糖皮质激素如氟美松5mg/kg,或甲强龙30mg/kg,可减轻炎 症反应及毛细血管渗漏及缺血后继发损伤。全身肝素化应注意监测活化凝血 时间(ACT)。婴幼儿体外循环预充禁用含糖及含乳酸液体。
(四)体外循环后的机械辅助
部分患儿由于病情复杂,手术时间较 长,术后心功能短期内难以稳定,无法脱离体 外循环,则要求有更持久的机械辅助装置。
●
体外持续膜式氧合(Extracorpotearl Oxygenation, ECMO)
Membranous
●
心室辅助设备(Ventricular Assistant Device, VAD)
体外循环
体外循环体外循环是指应用人工管道将人体大血管与人工心肺机连接,从静脉系统引出静脉血,并在体外氧合,再经血泵将氧合血输回动脉系统的全过程,又称心肺转流,主要应用于心脏、大血管手术。
体外循环是将体内静脉血引至体外进行氧合,然后再输回体内,如此血液可以不经过心脏和肺而进行周身循环。
心脏内因血液流动,为外科医师提供了切开心脏进行直视手术的条件,这种方法可使心内操作时间大为延长。
使一些复杂的心脏畸形的手术成为可能,但是必须具备一套性能良好、安全可靠的人工心肺装置。
Extracorporeal circulation: The technique of mechanically circulating the blood so the heart doesn't have to. The device used for ECC is called the heart-lung machine or the cardiopulmonary bypass circuit. This device drains the blue blood from the patient, placesoxygen in the blood, and returns (or pumps) the red blood back into the aorta for distribution to the whole body. To prevent clotting in the heart-lung circuit, strong anticoagulation with heparin is needed.体外循环是心脏外科的一项重要手段,自1953年美国外科医生Gibbon发明了人工心肺机,才使外科医生能够矫正心内的畸形。
体外循环由血泵和人工肺构成,血泵的功能是在心脏停止跳动的时候,替代心脏泵的功能,能够维持血液的循环,将血从静脉引流回来再将血泵入动脉。
体外循环简介PPT
手术后的护理
监测和观察
对患者进行密切监测,观察生命 体征和各项指标的变化,确保患
者恢复顺利。
药物治疗
根据需要给予必要的药物治疗,如 抗生素、抗凝剂等。
康复训练
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制定康复训 练计划,促进患者的身体恢复。
01
体外循环的优缺点
优点
01
02
03
04
手术视野清晰
由于血液从体内移除,手术区 域被清晰地暴露出来,为医生
新型材料的研发
新型生物相容性材料的发展将有助于减少术后并发症和排异反应, 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
应用领域的拓展
扩大适应症范围
01
随着技术的进步,体外循环将有望应用于更多种类的手术,如
复杂的心脏、肺脏和肝脏手术等。
微创手术的辅助
02
体外循环技术将与微创手术相结合,为患者提供更加微创、恢
复更快的手术方式。
血液管路通常由硅胶、聚乙烯或聚氯乙烯等材料制成,这些材料具有优良的抗凝血 性能和耐受各种消毒方法的性能。
在使用过程中,血液管路必须保持清洁和无菌,以避免感染和凝血等问题的发生。
血液过滤器
血液过滤器是一种用于过滤血 液中的杂质和气体的设备。
它通常由多层滤膜组成,能够 过滤掉血液中的微粒、红细胞 、白细胞和血小板等物质。
血液过滤器还具有去除气体、 调节血液温度等功能,可以确 保血液的质量和安全性。
01
体外循环的手术过 程
手术前的准备
01
02
03
患者பைடு நூலகம்估
对患者进行全面的身体检 查和评估,了解患者的病 情、身体状况和手术风险 。
设备准备
准备体外循环所需的设备 和材料,包括氧合器、人 工心肺机、血液回收机等 。
体外循环
心脏结构
体外循环
体外循环是一种用 特殊装置暂时替代 人的心脏和肺脏的 工作,进行血液循 环及气体交换的技 术。
体外循环
extracorporeal circulation
体外循环
体外循环装置
血泵(人工心):滚压泵和离心泵 氧合器(人工肺):鼓泡氧合器和膜式氧 和器 辅助装置:变温器,滤器,心内吸引装置, 管道和接管,超微过滤器
Jostra heart lung machine
Display panel for the Jostra Heart lung machine
Jostra oxygenator arterial filter And kinetic pump
体外循环的施行
肝素化:2-3mg/kg 监测ACT480-600s, 每45分追加1/3肝素量 预充液 :转流时血细胞比容多为20-25% 灌注量:2.0-2.5L/m2.min或80-120ml/Kg 相关因素温度、体重、年龄和手术要求 平均动脉压:50mmHg以上 体外结束时,鱼精蛋白中和肝素,按肝素 量1-1.3给,中和后的ACT在120秒以内。
心肌保护 myocardial protection
减少心内直视手术心肌缺血缺 氧造成损害的措施与方法,称为 心肌保护
心肌保护
----药物停搏法是常规心肌保护措施 心肌停搏液的组成: 高钾:20-40mmol/L 基质:GLU,胰岛素,ATP,辅酶Q 低温:0-4度 细胞膜稳定剂:钙,普鲁卡因,激素 缓冲心肌细胞PH: 渗透压:320-380 mOsm/L
体外循环与低温
每降7度,组织代谢率下降50% 浅低温:32-28度 深低温:27-20度 超深低温:20-15度 测温的方法各部位
体外循环的名词解释外科学
体外循环的名词解释外科学体外循环(extracorporeal circulation)是一种外科学领域中常用的技术,用于维持患者的生命功能并帮助进行手术操作。
它被广泛应用于心脏手术、肺移植等高风险手术中,为医生提供了更好的操作平台,以及让患者获得更高的手术成功率。
体外循环的基本原理是将患者的血液引出体外,通过一系列装置将其氧合、温度调节等,再输回患者体内。
这个过程中,患者的心脏和肺部被暂时停止,手术操作可以在无心脏跳动的状态下进行,减少了术者在跳动的心脏上的手术操作风险,也给了医生更多处理的时间和空间。
体外循环系统主要包括泵血机、氧合器、滤器、温度调节装置等。
泵血机起到提供血液循环的作用,将从患者体内引出的血液重新输送到体内。
氧合器则负责将患者的血液与氧气接触,实现氧的补充和二氧化碳的排出,以及对血液进行过滤。
温度调节装置可以控制体外循环过程中患者的体温,确保患者在手术期间的体温稳定。
体外循环术在手术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首先,它提供了一个无血液流动的心脏操作平台,使外科医生能够更加准确和安全地进行手术操作。
在心脏手术中,医生可以用体外循环取代患者心脏的泵血功能,使心脏暂时停止跳动,减少了心脏手术时缺血和再灌注所带来的风险。
同时,体外循环还可以帮助维持患者的血液氧合和二氧化碳排出,保证组织和器官的供氧和代谢需要。
但是,体外循环也存在一些潜在的风险和挑战。
首先,由于血液不再经过患者的心脏和肺部,而是通过外部设备循环,可能导致血小板活性降低,出血风险增加。
其次,由于血液和外部设备的接触,可能引起患者的免疫反应,产生炎症反应和血液凝块形成。
此外,体外循环还可能导致血液的稀释,影响患者血流的流变特性,进而影响组织和器官的灌流。
为了降低体外循环相关的风险和并发症,医生们不断致力于改进和优化体外循环技术。
例如,改进氧合器的设计和材料,减少血液接触到合成材料的面积,以降低免疫反应和凝血风险。
此外,通过引入新的回路装置和滤器,可以更好地控制血液的流速和流动路径,减少压力波动和气泡产生的风险。
体外循环的概况及方法讲解
体外循环的概况及方法讲解体外循环(Extracorporeal circulation)是一种通过将血液从体外引出来,通过特定的装置进行过滤、氧合、加温等处理后再重新注入体内的一种技术。
体外循环用于心脏手术、肺移植等手术中,能够维持血液的流动、供给氧气和去除二氧化碳,以保障身体其他器官的功能。
体外循环的装置主要由体外循环回路、气体交换器、泵和控制系统等组成。
其中,体外循环回路是体外循环的核心部分,负责循环引流、氧合血液和回输等功能。
气体交换器是将血液和氧气进行必要的气体交换,实现氧合功能。
泵则起到推动血液流动的作用。
而控制系统则用于监测和调节体外循环系统中的各个参数,以保证操作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在体外循环的过程中,首先通过外科手术将静脉和动脉进行切开,然后将血液从静脉中引出体外,经过泵、气体交换器等装置的处理,再通过动脉重新注入体内。
整个循环过程中,血液能够得到较好的氧气供给和二氧化碳的排除,以维持身体其他器官的正常功能。
而在循环过程中,对血液进行适当的抗凝处理以防止凝血,还需进行适量的填充和保持恒定的循环引流量等操作,以保证循环顺利进行。
1.血管注射器法:通过体外循环回路与体内血管相连接,起到替代心脏功能的作用。
这种方法操作简单,适用于各类心脏手术。
2.静脉异位引流法:将体外循环回路与心脏的右心室或右心房相连接,实现体外循环。
这种方法适用于无法建立人工循环的心脏瓣膜手术和冠状动脉充血较重的患者。
3.体外循环辅助法:在进行心脏手术的同时,通过体外循环回路将血液引至体外进行气体交换和血液净化。
这种方法适用于心脏手术中的复杂病例,能够辅助维持循环功能和氧合。
体外循环具有许多优点,如可控性强、操作简单、安全可靠等。
但也存在一些风险和不足,如机械性损伤、血液凝血异常、循环时间过长等,需要进行密切的监护和操作。
总的来说,体外循环是一种重要的技术手段,可以在心脏手术等场景下维持血液的循环和氧合功能,确保患者的生命安全。
体外循环名词解释
体外循环名词解释体外循环(extracorporeal circulation)又称体外循环术,是一种通过机器来替代心脏和肺脏的功能,将血液从人体中抽出,进行氧合和过滤后再输送回体内的治疗方法。
体外循环主要用于心脏手术或肺移植手术等需要暂时停止或绕过心脏和肺脏功能的情况。
在手术过程中,通过体外循环,可以将血液引流出体外进入体外循环机,机器将血液进行氧合、排除代谢产物和过滤,然后再将氧合后的血液重新输送回患者体内,维持身体的氧合和血流循环。
体外循环主要由以下几个组成部分组成:血液回流装置、氧合器和心肺机。
血液回流装置包括引流管、静脉系统和动脉系统,通过引流管将血液抽出体外,经过氧合器进行氧合后再通过静脉管输送回体内。
氧合器是体外循环的核心部分,它将血液暴露在含氧气的环境中,通过渗透膜传递氧气,同时排出二氧化碳和其他废物,实现气体代谢和血液过滤。
心肺机则是通过电能或机械力量为循环提供动力。
在体外循环术中,患者的心脏和肺脏被完全或部分绕过,这意味着心脏停止跳动,对血流进行控制和调节的责任落在了体外循环机上。
因此,体外循环机具有对血流进行监测和调节的功能,可以实时监测和调节体内血液的成分和流速。
此外,体外循环机还能够记录和保存手术期间的血流信息,为手术术后的恢复提供参考。
尽管体外循环手术可以有助于进行复杂的心脏和肺脏手术,但也存在一些潜在的风险和并发症。
由于体外循环会引起系统性炎症反应、血管损伤和凝血功能异常等,容易导致器官功能障碍、血栓形成和感染等并发症。
因此,在临床应用中需要认真评估手术的适应症和风险,严密监测患者的病情并及时应对可能的并发症。
总之,体外循环是一种通过机器来替代心脏和肺脏功能的治疗方法,通过机器将血液进行氧合、过滤后再输送回体内,保证身体的氧合和血流循环。
虽然体外循环手术在某些情况下有助于复杂手术的进行,但也存在一定的风险和并发症,需要严密监测和应对。
体外循环简介
体外循环中的管理——血容量的调节
引流通畅、容量充足时,可维持氧合器液平面的稳定。若手 术前容量不足(CVP低,大量丢失血液),应及时补充容量。 在转流中,经常遇到液面较低,动脉流量难以维持的情况, 可能有下列几种原因: 1.转前容量不足; 2.降温后,在低温状态下血管床扩张,有效循环血量不足; 3.CPB中水肿; 4.静脉引流不畅; 5.大量排尿; 6.胸腔开放,血液进入胸腔。
体外循环中的管理工作——前并行
1.前并行期:是病人自身循环与心肺机运转 同时并存的时期,是实现患者呼吸循环功 能完全由人工心肺机支持的过渡阶段。
2.前并行期要注意血流动力学平稳,视病人 HR、MAP、CVP等逐渐上升流量,直至全流 量。
3.注意泵压及静脉回流。
体外循环中的管理工作——动静脉插管问题
体外循环中的管理工作——氧合器的使用
1.膜式氧合器:
先开机后开气;先停气后停机。根据温度和血PaO2 调节氧浓度; 根据PaCO2调节通气量。停循环或低 流量时, 停止通气/减低通气量。停机后不可在动 脉路抽血。
2.鼓泡式氧合器: 氧浓度100%,根据血气PaCO2、PaO2调节氧流量。
体外循环中的管理——温度的控制
预充液管理及血液稀释
控制性血液稀释方法:
转中预计HCT=(转前 HCTx血容量+库血HCTx库血量) /(血容量+预充总量)
HCT过高:通过静脉或体外循环管路放血;加入无血 晶体或胶体液进一步稀释。
HCT偏低:应用利尿剂或人工肾滤水;补充红细胞悬 液。
原则:手术病种;患者年龄;手术时间。
转流前的检查核对工作
中度稀释HCT25~30%; 深度稀释HCT21~25%; 重度稀释HCT10~20%; 极度稀释HCT<10%。
名词解释 体外循环
体外循环体外循环(Extracorporeal Circulation)是一种医学技术,用于维持和替代人体心脏、肺脏功能的一种方法。
它通过机械装置将血液从身体中抽出,经过氧合、过滤等处理后再注入体内,以实现对心脏和肺脏功能的支持或替代。
1. 体外循环的原理体外循环的核心原理是将患者的血液引流出来,通过人工心肺机进行氧合、过滤等处理后再重新灌注回患者体内。
整个过程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步骤:1.1 血液引流在手术开始前,医生会在患者身上建立静脉和动脉通路。
手术中,通过插管等方式将血液引流出来,一般是从大静脉(如颈内静脉)或大动脉(如股动脉)中抽取血液。
1.2 氧合与过滤引流出来的血液进入人工心肺机中,在机器上经过氧合器进行氧合。
氧合器中有一个半透膜,通过这个膜,将血液中的二氧化碳排出,同时吸收新鲜的氧气。
此外,通过过滤器可以去除血液中的杂质和凝块。
1.3 体外循环经过氧合和过滤处理后的血液会再次被注入患者体内,一般是通过大动脉(如股动脉)或心脏主动脉进行回输。
这样,血液就完成了从体内到机器再到体内的循环。
2. 体外循环的应用体外循环广泛应用于心胸外科手术中,尤其是那些需要停止心脏跳动、进行心脏修复或移植的手术。
此外,在一些疾病或创伤导致心肺功能严重受损时,也可以采用体外循环来维持患者的生命。
2.1 心脏手术在心脏手术中,如冠状动脉搭桥术、心室壁修补术等需要停止心跳进行操作时,使用体外循环可以保证患者的供氧供血,并将代谢产物排出体外。
2.2 肺移植肺移植手术需要将捐赠者的肺移植到受体体内,这个过程需要停止受体心脏的跳动并进行连接。
体外循环在此过程中起到了维持血液循环和氧合功能的作用。
2.3 心脏支持装置在一些严重心衰、心脏病等患者中,为了维持生命,可以通过安装心脏支持装置来辅助心脏功能。
这些装置通过体外循环将血液引出体外,并通过机器进行氧合和过滤后再注入患者体内。
3. 体外循环的风险与注意事项尽管体外循环在医学领域发挥着重要作用,但它也存在一定的风险和注意事项:3.1 凝血功能障碍由于机器处理可能会对血液中的凝血因子产生影响,使用体外循环时有可能导致凝血功能障碍。
体外循环的概况及方法
体外循环的概况及方法体外循环(Extracorporeal circulation,ECC)是一种医学术语,用于描述一种人工方法,将血液从身体循环系统中抽出,经过人工器械进行氧合和再循环,然后再将氧合后的血液返回循环系统。
体外循环通常在心脏手术和肺移植手术中使用,以维持患者的氧血平衡和循环功能。
动静脉转流法是最常用的体外循环方法,适用于绝大多数心脏手术。
它通过将血液从大动脉抽出,经过人造肺进行氧合和二氧化碳的除去,再将氧合后的血液通过静脉回输至体内。
具体操作过程如下:1.麻醉诱导:患者接受全身麻醉,包括镇静剂、肌松剂和麻醉剂,以确保患者在体外循环过程中的安全和舒适。
2.建立循环:通过在静脉和动脉上放置钢丝导管,将血液抽出体外循环机,经过人工肺氧合和过滤后再返回患者体内。
3.建立体外循环机:体外循环机由泵、肺氧合器、滤器和温控系统等组成。
泵负责将抽出的血液推入肺氧合器,氧合器通过通入纯氧,将血液中的氧气饱和度提高,同时去除二氧化碳。
4.维持循环:在体外循环期间,医生会根据患者的生命体征和血液检测结果来调整体外循环机的参数,确保维持患者的生命指标在正常范围内。
5.恢复循环:手术结束后,医生会逐渐停止体外循环机的工作,并逆转体外循环的过程,将血液回输回体内,最终使患者恢复正常的心血管功能。
体外膜肺氧合法(Extracorporeal Membrane Oxygenation,ECMO)是一种比较新的体外循环方法,适用于需要长时间持续氧合和循环支持的情况,如ARDS(急性呼吸窘迫综合症)等。
它的主要特点是通过一个软管将血液从体内抽取,经过人工肺氧合器进行氧合并去除二氧化碳,然后再将氧合后的血液回输体内。
具体操作过程如下:1.麻醉诱导:与动静脉转流法相同,患者接受全身麻醉以确保在ECMO过程中的安全和舒适。
2.插管置入:在大静脉或大动脉上插入导管,连接到ECMO系统。
3.建立ECMO系统:ECMO系统由泵、氧合器和滤器组成。
体外循环在心脏手术中的应用研究综述
体外循环在心脏手术中的应用研究综述心脏外科手术是一项非常复杂和高风险的医疗行为,需要对患者的生命进行全面的保护。
传统的心脏外科手术需要进行开胸手术,将患者的心脏暴露出来进行手术。
而在这个过程中,患者的心脏需要停跳,为了避免心脏停跳时间过长导致的缺血缺氧等风险,医生需要使用体外循环技术。
本文将对体外循环在心脏手术中的应用进行简要综述。
一、体外循环简介体外循环(Extracorporeal Circulation)是一种将血液从人体中引流出来,通过一系列机械设备再注入人体的治疗方法。
在体外循环中,患者的心脏和肺脏可以暂时休息,让医生有足够的时间进行手术操作,同时通过人工控制静脉和动脉间的血流,使患者的身体得到充分的氧气和营养。
二、体外循环在心脏手术中的应用1. 体外循环的手术适应症体外循环主要用于大型的心脏手术,如心脏瓣膜置换、心室壁修补、冠状动脉搭桥等手术。
这些手术需要停止心脏的跳动,进行器械操作。
体外循环可以保证全身循环的稳定,避免手术中的低氧血症等风险。
2. 体外循环的手术操作体外循环手术需要严格按照操作流程进行操作。
首先需要将患者的体温调节到适宜的水平,将表面的毛细血管扩张开。
之后医生需要将合适的管路放置至大血管内,以便将血流入体外循环机器中。
在手术过程中,需要医生根据体外机器显示的监测数据,调整患者的外周血管阻力,确保体内血流动力学稳定。
3. 体外循环的并发症虽然体外循环是安全可靠的手术技术,但是仍有一些病例会出现并发症,严重情况会影响患者的生命安全。
常见的并发症包括:低血压、低氧血症、肾功能损伤等。
医生需要严格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及时处理出现的并发症。
三、结论总的来说,体外循环在心脏手术中的应用对于手术操作和患者的生命安全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体外循环技术也在不断地创新和改进。
今后还有待进一步研究探索,以便提高体外循环的手术效果,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停止循环时,先停止主动脉灌注,术者挤压患者腹部,静脉放血至储血罐内,
阻断腔静脉,进行心内手术;恢复循环时,先开放升主动脉,缓慢灌注血流, 再开放静脉引流,逐渐提高灌注流量。 利尿等方法,将HCT提高到24~30%。 利尿等方法,将HCT提高到24~30%。
• 低流量灌注(流量<30ml/kg),必要时可进行微流量灌注(流量5~10ml/kg),此时不 低流量灌注(流量<30ml/kg),必要时可进行微流量灌注(流量5 0ml/kg),此时不 • 中度或中深度血液稀释, HCT维持在21 %左右,心脏复苏阶段采用加库血、滤水、利尿 HCT维持在21 %左右,心脏复苏阶段采用加库血、滤水、利尿 • 心肌保护方法同上。
四患者。
• 2.方法: 2.方法: • 上半身灌注可在升主动脉插管,头部灌注可在无名动脉、颈总动脉插管,上
半身灌注可在股动脉、髂动脉、降主动脉插管。
• 上、下半身灌注流量分配为1:2,但主要根据静脉血氧饱和度,上、下肢血 上、下半身灌注流量分配为1
压来调整灌注流量,应分别有两个泵灌注来保证流量。
• 心内手术完成后,逐渐减少下半身灌注,过渡到完全升主动脉灌注。 • 一般采用中度低温(鼻咽温降至25℃,肛温降至28℃)。 中度血液稀释, 一般采用中度低温(鼻咽温降至25℃,肛温降至28℃
用复温装置保持正常体温)。
• 高流量灌注(成人流量>2.4L/m2.min-1,儿童流量>3.2L/m2.min-1)。 高流量灌注(成人流量>2.4L/m 儿童流量>3.2L/m
平均动脉压维持在8.0~10.6kpa(60~80mmHg)。 平均动脉压维持在8.0~10.6kpa(60~80mmHg)。
复温至鼻咽温> 32℃停止,使心脏易于复跳,复跳后复温至35~37℃ 复温至鼻咽温> 32℃停止,使心脏易于复跳,复跳后复温至35~37℃左右。
• 中等流量灌注(成人流量1.6 ~ 2.0L/m2.min-1,儿童流量2.4~ 2.8L/m2.min-1) 中等流量灌注(成人流量1.6 儿童流量2.4~
变温水箱
• 用于体外循环中患者的体温升降和心脏停
博液的变温
• JOSTRA:容量33L。变温3-41℃。提供温 JOSTRA:容量33L。变温3 41℃
度相同的二路循环水路。
监测装置
• 生命体征监测装置:心电图、动静脉血压、鼻肛温。 • 连续动静脉血氧饱和度监测仪:可根据测得的数据调节氧流量,
观察膜肺氧合效果。
咽温> 32℃停止,使心脏易于复跳,复跳后复温至35~37℃ 咽温> 32℃停止,使心脏易于复跳,复跳后复温至35~37℃左右。
• 较高流量灌注(成人流量2.0 ~ 2.4L/m2.min-1,儿童流量2.8 ~ 3.2L/m2.min-1)成 较高流量灌注(成人流量2.0 儿童流量2.8
人平均动脉压维持在> 6.6kpa(50mmHg),儿童维持在> 5.3kpa(40mmHg) 。 平均动脉压维持在> 6.6kpa(50mmHg),儿童维持在> 5.3kpa(40mmHg)
• 激活全血凝固时间监测仪(ACT):在转流过程中ACT≥480S。 激活全血凝固时间监测仪(ACT):在转流过程中ACT≥480S。 • 血气电解质监测仪 • 脑氧饱和度监测仪
体外循环管路和插管
• 管路: 管路:
a.动脉灌注管路。 a.动脉灌注管路。 b.静脉引流管路。 b.静脉引流管路。 c.泵管。 c.泵管。 d.吸引管路。 d.吸引管路。 e.氧气管。 e.氧气管。 f.排气、测压管。 f.排气、测压管。 g.静脉总干。 g.静脉总干。 h.连接管。 h.连接管。
氧 合 器(人工肺) 人工肺)
• 种类: 种类:
a.鼓泡式氧合器 a.鼓泡式氧合器 b.膜式氧合器(膜肺) b.膜式氧合器(膜肺)
过 滤 器
按材料分: 按材料分: a.渗透式微栓过滤器 a.渗透式微栓过滤器 b.滤网式微栓过滤器 b.滤网式微栓过滤器 c.混合式微栓过滤器 c.混合式微栓过滤器 按功能分: 按功能分: a.动脉过滤器 a.动脉过滤器 b.心脏切开血液回收贮血器 b.心脏切开血液回收贮血器 c.气体滤器 c.气体滤器 d.白细胞过滤器 d.白细胞过滤器 e.其他过滤器 e.其他过滤器
体外循环简介
麻醉科 俞淑萍
体外循环
• 定义:是指用一种特殊的装置暂时替代人 定义:
的心脏和肺脏工作,进行血液循环和气体 交换的技术。这一装置分别称为人工心和 人工肺,也统称为人工心肺。人工心肺装 置或体外循环装置
体外循环设备及装置
• 氧合器 • 过滤器 • 人工心肺机 • 变温水箱 • 监测装置 • 体外循环管路和插管
• 深低温低流量体外循环 : • 1.适应证:用于病情严重、心内畸形复杂、侧支循环丰富、心内手术时有大量回血者, 1.适应证:用于病情严重、心内畸形复杂、侧支循环丰富、心内手术时有大量回血者,
如紫绀型先心矫治术、大的动脉导管未闭直视缝合术、部分大血管手术等。目的是减少 心内回血,减少血液有形成分的破坏,防止气栓的发生,同时避免重要脏器的缺血。
人工心肺机 • 组成:血泵、控制台、显示器、 组成:
监测装置、后备电源及安全报警 系统组成。
人பைடு நூலகம்心肺机
血泵(人工心): a.滚压泵 血泵(人工心): a.滚压泵 b.离心泵 b.离心泵 控 显 制 示 台: 各种按钮、开关组成 器: 有流量、压力、温变、电压、时间等
安全报警系统: 安全报警系统: 有高灌注压、低平面、低电压报 警等 后 备 电 源: 蓄电池、在停电后仍然让整机工作 2小时左右
列影响因素:血气或电解质紊乱、低血容量、低氧血症、外科出血等。
• 心肌梗死后的心源性休克,严重动脉粥样硬化不能应用主动脉球囊反搏者。 • 心脏移植后心衰的辅助。
特殊灌注技术
• 体外循环膜肺氧合(ECMO) 体外循环膜肺氧合(ECMO) • 定义:ECMO是指通过长时间体外循环,对一些呼吸或循环衰竭患者进行有效支持,使心肺 定义:ECMO是指通过长时间体外循环,对一些呼吸或循环衰竭患者进行有效支持,使心肺
HCT维持在24 %的方法。 HCT维持在24 %的方法。
• 心肌保护方法同上。
特殊灌注技术
• 心室辅助循环 • 急诊体外循环 • 搏动灌注 • 体外循环膜肺氧合(ECMO) 体外循环膜肺氧合(ECMO)
特殊灌注技术
• 心室辅助循环 • 适应证: • 病人进行成功的心脏手术后不能脱离体外循环,用常规方法(改善容量负荷、
• 2.方法: 2.方法: • 体外循环中鼻咽温降至20℃,肛温降至25℃,为使体表和内脏降温均匀,麻醉诱导后可 体外循环中鼻咽温降至20℃,肛温降至25℃
用边温毯进行体表降温。(心内操作即将结束时开始复温,复温至鼻咽温> 32℃ 用边温毯进行体表降温。(心内操作即将结束时开始复温,复温至鼻咽温> 32℃停止, 使心脏易于复跳,复跳后复温至35~37℃ 使心脏易于复跳,复跳后复温至35~37℃左右。) 是进行脏器灌注,而是防止气栓进入动脉系统。 等方法,将HCT提高到24~30%。 等方法,将HCT提高到24~30%。
.静脉插管:
a.上、下腔静脉插管 a.上、下腔静脉插管 b.腔房管,又称右房管 b.腔房管,又称右房管 c.股静脉插管 c.股静脉插管
心脏停博液灌注管: 心脏停博液灌注管:
a.主动脉根部灌注针 a.主动脉根部灌注针 b.Y型停博液灌注针 b.Y型停博液灌注针 c.冠状动脉窦直视灌注管 c.冠状动脉窦直视灌注管 d.冠状静脉窦逆行灌注管 d.冠状静脉窦逆行灌注管 e.多头灌注管 e.多头灌注管
正性肌力药或血管活性药治疗、主动脉球囊反搏)处理无效的患者。
• 心脏手术后72小时内,发展为低心排综合征,用常规方法无效的患者。 心脏手术后72小时内,发展为低心排综合征,用常规方法无效的患者。 • 在手术室或ICU用常规方法不能纠正的反复发作的恶性心律失常患者,排除下 在手术室或ICU用常规方法不能纠正的反复发作的恶性心律失常患者,排除下
体外循环装置示意图
转流基本流程
管路连接 降 连接 温 预充排气 开始转流 调节泵头 与台上插管
主动脉阻断 主动脉开放 复 跳
灌注停搏液 倒吸排气 并行循 环
手术操作 升 温
停 机
体外循环灌注技术
基本灌注技术
• 常温体外循环: 常温体外循环: • 1.适应证:用于心内操作简单,手术时间短者。 1.适应证:用于心内操作简单,手术时间短者。 • 2.方法: 2.方法: • 体外循环中保持体温正常(因预充液的温度较低,要求体外循环中应
得以充分地休息,为心功能的恢复赢得宝贵的时间。
• • • • • • • •
适应证: ECMO呼吸支持指征: ECMO呼吸支持指征: 1.肺氧合功能障碍,PaO2<50mmhg。 1.肺氧合功能障碍,PaO <50mmhg。 2.急性肺损伤PaO2<40mmhg、PH小于7.3达2小时。 2.急性肺损伤PaO <40mmhg、PH小于7.3达 人工呼吸3 人工呼吸3小时后, PaO2<55mmhg、 PH小于7.4。 <55mmhg、 PH小于7.4。 人工呼吸出现气道压伤。 ECMO循环支持指征: ECMO循环支持指征: 基本同心室辅助,部分ECMO循环支持是为了等待合适的心脏供体进行心脏移植。 基本同心室辅助,部分ECMO循环支持是为了等待合适的心脏供体进行心脏移植。
基本灌注技术
• 深低温停循环体外循环 : • 1.适应证:用于婴幼儿心脏直视手术,使术中心内无血无插管,便于手术操 1.适应证:用于婴幼儿心脏直视手术,使术中心内无血无插管,便于手术操
作,缩短体外循环时间。用于成人部分大血管手术和少数操作非常困难的手 术,可以保证无血的手术视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