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水稻产业技术体系动态信息
水稻产业未来发展趋势
水稻产业未来发展趋势水稻产业未来发展趋势一、引言水稻是全球最重要的粮食作物之一,在世界上许多国家和地区广泛种植。
水稻产业的发展对于全球粮食安全和农村经济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随着人口的增长和经济发展的加速,水稻产业面临着许多新的挑战和机遇。
本文将探讨未来水稻产业的发展趋势。
二、整体形势1. 人口增长和粮食需求随着全球人口的持续增长,粮食需求也在增加。
据联合国粮农组织的数据显示,到2050年,全球粮食需求将增长30%以上。
水稻作为主要粮食作物之一,在未来的发展中将承担更多的粮食供应任务。
2. 气候变化和环境保护气候变化对农业生产有着重要影响。
高温、干旱和洪涝等极端天气现象频繁发生,给水稻产业带来很大的风险。
未来,水稻产业将需要更好地适应气候变化,采取科学的种植技术和管理措施。
同时,环境保护也将成为水稻产业发展的重要因素,减少农业污染和资源浪费,实现可持续发展。
3. 科技创新和数字化农业科技创新是水稻产业发展的重要驱动力。
种植技术的改进、新品种的培育以及农业机械的进步,可以提高水稻的产量和质量,降低劳动成本和资源消耗。
数字化农业技术的应用也将成为未来的发展趋势,如使用无人机进行农田巡查、精确施肥和水利调节等。
三、产业结构调整1. 提高农民收入和生活品质水稻产业在许多发展中国家和地区是农民的主要收入来源。
未来,水稻产业的发展应该更加注重农民的收入和生活品质的提高。
通过发展农村旅游、农产品加工业和农村电商等产业,提高农民的附加值和就业机会,增加农民的收入。
2. 推动农业产业化和规模化经营水稻种植的产业化和规模化经营是提高水稻产业效益和竞争力的关键。
推动农业产业化可以实现农产品的品牌化和市场化,提高产品质量和附加值。
通过规模化经营,农民可以更好地利用现代农业技术和设备,降低生产成本并提高产量。
3. 发展农业合作社和农民专业合作社农业合作社和农民专业合作社是农民组织进行经济活动和农业服务的重要平台。
未来,发展农业合作社和农民专业合作社将成为水稻产业发展的重要方式。
中国稻米产业报告
稻米产业由稻米生产、贸易、加工、物流、研发等环节构成,是关系到国计民生的重要产业。
2022 年,我国稻米产业发展继续向好,产量平稳增长,技术不断革新,市场平稳波动,为国民经济继续保持平稳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
从世界范围来看,稻谷种植的集中度非常高,亚洲稻谷播种面积和产量均占全球的九成摆布。
世界大米的消费也主要集中在亚洲,中国、印度、印尼三国大米消费量占了全球的六成。
我国水稻的播种面积仅次于印度,约占世界水稻总面积的 1/6,占国内粮食种植面积的26.9%。
平均单产6.56 吨/公顷(2022 年数据),比世界平均单产高 34.3%。
稻谷产量居世界第一,约占世界稻谷总产量的 27.5%,占国内粮食总产量的 1/3 摆布。
2004 年以来,国内稻谷种植面积和产量持续增长,实现了“十一连丰”。
2022 年我国稻谷稻谷总产量 20642.7 万吨,较 2022 年增加 313.7 万吨,产量连续 4 年站稳在 2 亿吨之上。
粳稻,还有少量糯稻。
其中籼稻产量占 2/3 摆布,粳稻约占 1/3。
主要产区分布在东北地区、长江流域、珠江流域,各品种间分布区域差异较大。
①中晚籼稻。
中晚籼稻产量约占国内稻谷产量的一半,主要分布于南方,即海南、广东、广西、湖南、湖北、云南、贵州、四川、重庆、福建、江西、浙江、江苏、安徽、陕西和河南。
据国家粮油信息中心估计, 2022 年我国中晚籼稻产量 10211 万吨。
②粳稻。
我国粳稻分布地区主要有 3 个:以黑龙江为核心的北方粳稻区,以江苏为核心的南方粳稻区和以云南为核心的云贵高原粳稻区。
其中黑、吉、辽、苏、浙、皖、云7 省粳稻播种面积和产量约占全国粳稻的 85%。
2022 年,我国粳稻产量 7020 万吨。
③早籼稻。
早籼稻产量约占稻谷产量的 1/6,主要分布在长江以南 13 个省区,其中湖南、江西、广西、广东是全国早籼稻种植面积最大的 4 个省(区),产量都在 500 万吨以上, 4 省(区)播种面积占全国的 80%,决定着全国早籼稻播种面积的大局。
2023年水稻种植业行业市场发展现状
2023年水稻种植业行业市场发展现状水稻种植业是全球农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世界上最重要的粮食作物之一。
水稻种植业在中国是非常重要的,因为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水稻生产国和消费国之一。
水稻种植业在中国的市场发展现状如下:一、水稻种植业的市场规模水稻是中国的主要粮食作物之一,每年的种植面积较为稳定,约为3.1亿亩左右。
在全球粮食作物中,水稻的产量仅次于玉米,在中国,水稻的产量占中国粮食总产量的四分之一左右。
据数据显示,中国的水稻种植业市场规模逐年扩大,2019年水稻收割面积约为1.61亿亩,产量达到2.17亿吨,占全球的47.8%。
二、水稻种植业的发展趋势1、技术升级近年来,随着科技水平的不断提升,水稻种植业的高效、智能化趋势正在加速发展。
例如,机械化插秧机的普及,大幅提高了插秧效率,减少了劳动力成本;同时,无人机、遥感技术等也被应用到水稻种植业中,提高了农民的精准农业管理能力。
2、优化产业结构随着我国农村劳动力流动的不断加速,大量的农村劳动力选择外出打工,粮食生产方面面临着重大困难。
当前,中国加快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加强小农业经营体系建设,推进规模化经营。
大规模种植不仅能提高水稻产量,还能减少种植成本,为种植业的可持续发展打下坚实基础。
3、可持续发展当前,我国加快推进农业绿色发展,做好农业面源污染防治。
同时,中国政府出台了有关粮食生产和供应政策。
例如,实行秸秆还田补助制度,倡导农民利用现代科技采取回收秸秆、沼气化等方式,推进生态种植,保障水稻的生态环保,助力中国水稻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三、存在的问题1、种植过程中使用的化肥和农药以及过度的灌溉等现象有损环境;2、农民的施肥、生产等技术能力需要提高;3、市场监管不健全,容易形成恶性竞争等问题。
四、发展机遇1、经济一体化的推进中国作为全球最大的贸易国之一,参与全球经济一体化以及区域经济合作有了广阔的机遇。
随着区域经济的不断发展壮大,水稻作为中国农产品的重要品种将得到更多的互惠互利合作机遇。
2022年江苏水稻总体生产情况回顾
2022年江苏水稻总体生产情况回顾2022年,江苏省水稻生产紧紧围绕粮食平安的目标,切实转变水稻生产进展方式,仔细组织实施超级稻示范推广、水稻跨越方案、粮食丰产科技工程等重大科技项目,加大稻作科技集成创新与示范推广力度,强化生产技术指导服务,大力推动高产技术普及化,水稻生产稳定进展。
(一)面积、单产和总产呈“三增”形势1、面积基本稳定。
据江苏地方统计调查局数据,全省水稻实收面积自2022年以来已连续四年稳定在3300万亩以上,2022年统计上报面积为3348.8万亩,较上年增6.72万亩,13个市合计面积为3352.9万亩,较上年增10.7万亩。
其中苏北五市、苏中三市、苏南五市水稻实收面积分别为1801.2万亩、883.9万亩、667.8万亩,分别占全省水稻面积的53.7%、26.4%、19.9%。
2、总产持平略增。
自2022年以来全省稻谷总产已连续四年稳定在1700万吨以上,2022年统计上报全省稻谷总产1770.9万吨,较上年增9.79万吨。
据13个省辖市统计上报总产达1868.6万吨,较省上报总产高97.9万吨,较上年增106.2万吨,其中苏北五市、苏中三市、苏南五市水稻总产分别为991.7、503.9、373.0万吨,分别较上年增48.39、19.82、38.02万吨,分别产5.1%、4.1%和11.4%。
你可能感爱好的关于水稻的讨论报告:2022-2022年中国水稻种衣剂行业市场进展现状及投资前景猜测报告2022-2022年中国水稻专用有机肥行业市场进展现状及投资前景猜测2022-2022年中国杂交水稻种子行业市场进展现状及投资前景猜测报2022-2022年水稻种衣剂市场行情监测及投资可行性讨论报告2022-2022年水稻专用有机肥市场行情监测及投资可行性讨论报告查看更多报告3、单产小幅增长。
2022年全省水稻统计上报单产为528.8公斤,较上年仅增1.9公斤,其中粳(糯)稻单产536.03公斤,较上年增1.33公斤,杂交籼稻亩产490.3公斤,较上年增7.17公斤。
水稻产业化工作总结范文(3篇)
第1篇一、前言近年来,我国政府高度重视农业现代化建设,将水稻产业化作为农业发展的重点工程。
通过政策扶持、科技创新、市场开拓等多方面措施,我国水稻产业化取得了显著成效。
本总结旨在回顾过去一年水稻产业化工作的成果,分析存在的问题,为今后工作提供借鉴。
二、工作回顾1. 政策扶持过去一年,我国政府加大了对水稻产业化的政策扶持力度。
先后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措施,包括加大对水稻种植、加工、销售等环节的财政补贴,完善水稻产业政策体系,优化水稻产业发展环境等。
2. 科技创新在科技创新方面,我国水稻产业取得了重大突破。
通过加强水稻育种、栽培、病虫害防治等方面的研究,培育出一批高产、优质、抗病的水稻新品种。
同时,推广应用了节水灌溉、无人机喷洒、智能化管理等先进技术,提高了水稻生产效率。
3. 市场开拓在市场开拓方面,我国水稻产业化取得了积极进展。
一方面,通过加强国内外市场调研,拓宽水稻销售渠道,提高了稻米市场占有率;另一方面,积极培育水稻加工企业,推动稻米加工向精深方向发展,提高了稻米附加值。
4. 产业链延伸为推动水稻产业链延伸,我国政府和企业加大了投入。
一方面,培育了一批具有竞争力的水稻加工企业,提高了稻米加工水平;另一方面,发展了稻米深加工产业,如米粉、米酒、米糠油等,进一步拓宽了水稻产业链。
5. 品牌建设在品牌建设方面,我国政府和企业积极推动水稻品牌建设。
通过举办水稻产业博览会、评选优质稻米等活动,提高了我国水稻品牌的知名度和美誉度。
三、存在问题1. 水稻生产效益不高尽管我国水稻产量逐年增加,但水稻生产效益仍不高。
主要原因是水稻生产成本较高,市场竞争力较弱。
2. 水稻产业链不完善目前,我国水稻产业链仍存在一定程度的短板,如水稻加工能力不足、品牌建设滞后等。
3. 水稻品种结构不合理我国水稻品种结构不合理,优质、高产、抗病的水稻品种比例较低。
4. 水稻生产技术普及率不高水稻生产技术普及率不高,制约了水稻产业发展的速度和质量。
2011-2020 年长江上游国审水稻品种特征特性分析
2011-2020年长江上游国审 水稻品种特征特性分析陈家彬 赵德明 江青山 贺 兵 王 峰 姜方洪 韩 冬 李恒进 张 杰(四川省宜宾市农业科学院,宜宾644000)摘要:长江上游是我国重要的水稻栽培地区,对2011-2020年通过长江上游国家水稻区域试验审定的品种现状、经济性状、产量性状、米质性状和抗性性状数据的内在规律进行分析,为长江上游水稻育种研究提供参考。
结果表明,近10年长江上游参加国审的不育系59个,三系杂交稻占审定品种的85%;区域试验产量呈现上升趋势,而生育期则有逐渐缩短趋势;优质稻品种占审定品种的51.0%,而米质达到一等的水稻品种只占8.2%。
关键词:长江上游;水稻;特征特性水稻是我国最主要的粮食作物,全国约有60%的人口以大米为主食[1]。
我国的水稻育种经历了矮化育种、杂种优势利用和超级稻培育3次飞跃[2-4]。
作为粮食的重要来源,水稻种植和育种起源于古代中国长江流域,是长江上游地区的主要粮食作 物[5-6]。
长江上游稻区水稻生产的主要生态有其特殊性:气候生态上水稻生产季节高温、寡照、多湿;耕作制度上主要有稻麦和稻油两熟及一季中稻+再生稻;品种类型以一季中稻或中稻+再生稻为主[6]。
长江上游水稻种植地区常年水稻种植面积超440万hm 2,稻谷总产量超300亿kg ,种植面积和稻谷产量都约占全国的15%[7-8],因此长江上游地区水稻生产在确保国家粮食安全中具有重要地位。
1 材料与方法试验材料为2011-2020年通过长江上游国家区域试验(不含联合体和绿色通道试验)审定的98个水稻品种(表1),经济性状、产量性状、米质性状和抗性性状数据来源于国家水稻数据中心农业部品种审定区域试验,每年的性状数据来源于当年所有审定品种的平均值,试验数据采用DPS 数据处理系统进行处理。
基金项目: 国家水稻产业技术体系(CARS-01-05B );国家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四川创新团队(sccxtd-2020-01)表1 2011-2020年长江上游国审水稻品种年份品种名称2011F 优498、冈优900、天优华占、内5优39、川谷优2042012宜香优2115、川农优298、蓉18优198、内5优H25、江优126、宜香4245、天优2075、金谷优3301、蓉18优662、川优83772013C 两优华占、川谷优918、蓉18优22、健优388、内香6优498、Y 两优1号、广优4982014内6优538、蓉3优918、正优808、成优489、宜香优5979、内7优39、川优6203、乐优918、宜香优1108、德优4727、DM 优6188、乐优891、内5优16、全优7852015绿优4923、鹏两优187、蓉18优2348、内香6优9号、西大优216、宜香优196、蓉3优533、川谷优23、川农优3203、蜀优2172016泸优257、内5优907、德优4923、龙优450、内6优138、鹏两优713、旌6优727、Q6优28、G 优429、繁优609、成丰优918、德香优146、内5优768、晶两优华占、禾两优348、泸优727、文优1982017隆两优534、旌1优华珍、蓉优33、旌优781、隆两优华占、望两优华占、晶两优1125、旌优华珍、深两优5814、花优357、C 两优0861、荃优华占、隆两优黄莉占2018晶两优1206、内6优103、内6优107、荃优527、荃优丝苗、神农优228、双优573、雅7优2117、旌康优1号、蓉7优2117、旺两优9582019德优4938、荃优665、川345优2115、荃优2592020神农优422、旺两优959、蜀优938、川优1787、赣73优明占、神农优452、宜优16112 结果与分析2.1 育成品种的基本状况 从表2可知,2011-2020年10年间通过长江上游国家水稻区域试验审定的品种共有98个,全部为杂交稻品种,无常规稻品种,其中三系杂交水稻品种83个,占比85%,两系杂交水稻品种15个,占比15%。
我国水稻生产现状及发展趋势
我国水稻生产现状及发展趋势
我国是世界上稻米产量最多的国家,水稻是中国人饮食的主要原料。
目前,我国水稻生产格局正在发生变化,其发展趋势为明显提高产量、改善品质和提升增效。
一是显著提高产量。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我国水稻产量一直在不断增加,降低了我国的粮食短缺状况。
通过科学施肥、改良农业技术和采用新品种,我国水稻的产量不断提高,每千克食用米产量从50斤提高到75斤。
二是改善品质。
水稻品质是消费者购买时最关心的问题,水稻品质的改善有利于提高消费者的满意度。
我国水稻品质综合指数已从2009年的75.2分提高到2014年的92.2分,水稻品质有了明显的提高,我国水稻品质已处于国际先进水平。
三是提升增效。
随着科技的改革,我国水稻的施肥方式和农药使用越来越科学,农业技术的发展也推动了稻米清晰度的提高,同时尽可能减少农业污染。
此外,水稻机械化的发展也是一个重大的趋势,有助于提高生产效率,提高经济效益。
总之,我国水稻生产格局正在发生变化,其发展趋势为明显提高产量、改善品质和提升增效。
在未来,我们将继续投入更多精力来加强水稻生产,推动我国水稻产量的提高,以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需求。
- 1 -。
2024年水稻种植业市场分析现状
2024年水稻种植业市场分析现状引言水稻是全球最重要的粮食作物之一,对人类生存和发展起着重要作用。
水稻种植业市场的分析能够帮助决策者了解当前水稻市场的现状,并为相关企业制定战略提供参考。
本文将对水稻种植业市场的现状进行分析。
全球水稻种植业市场概况1.产量和消费:全球水稻产量逐年增加,主要集中在亚洲地区。
全球水稻消费主要来自于亚洲国家,但一些非亚洲国家也在逐渐增加水稻的消费量。
2.贸易:水稻作为重要的国际农产品之一,全球水稻贸易量逐年增加。
亚洲国家是主要的水稻出口国,而非亚洲国家则主要是水稻进口国。
3.价格走势:水稻市场价格波动较大,主要受天气、政策和供需关系等因素的影响。
近年来,全球水稻价格整体呈上升趋势。
中国水稻种植业市场分析1.产量和消费:中国是全球最大的水稻生产国,水稻产量稳定增长。
水稻是中国重要的农产品之一,目前中国水稻的消费量较大,且呈稳定增长趋势。
2.贸易:中国水稻贸易主要以出口为主,是全球最大的水稻出口国之一。
但近年来,中国水稻的贸易量逐渐下降,主要原因是国内需求增加导致出口减少。
3.价格走势:中国水稻市场价格波动较大,主要受政策、天气和供需关系等因素的影响。
近年来,中国水稻价格整体呈上升趋势。
水稻种植业市场的挑战与机遇1.挑战:–水稻种植成本上升:土地、劳动力和化肥等成本的上升对水稻种植业造成压力。
–水资源短缺与环境污染:水稻种植对水资源需求量大,同时水稻的灌溉和农药使用也会对环境造成一定污染。
–全球气候变化:气候变化对水稻的种植条件和产量产生影响,对市场稳定性提出挑战。
2.机遇:–科技进步与创新:种植技术的改进、新品种的研发可以提高水稻产量和质量,降低生产成本,增强竞争力。
–产品深加工与附加值提升:开发水稻产品的深加工,提高附加值,拓展市场空间。
–国际市场需求增长:随着全球人口的增长和经济发展,对水稻的需求有望继续增长,为水稻种植业提供机遇。
结论水稻种植业市场在全球范围内具有重要意义,尤其是在亚洲国家和中国市场。
水稻生产的发展现状及趋势
水稻生产的发展现状及趋势
一、水稻生产发展现状
水稻生产是我国粮食作物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中国经济中非常重要
的一环。
在中国,水稻的种植面积占粮食作物总产量的约92%,占全国粮
食作物总产量的约37%。
随着经济发展,市场消费需求的增加,水稻产量
同比增长很快。
2024年,中国水稻总产量达到1.708亿吨,比2024年增
长3%。
水稻种植面积占全国粮食作物总面积的92.1%,水稻种植面积的增
加使得中国水稻的产量有了明显的增长。
经过几十年来的不断,中国水稻生产已经取得了显著的成效。
现在,
中国的水稻产量已经超过世界任何一个国家,占世界水稻总产量的30%。
近年来,中国政府对水稻生产的支持也是有目共睹的。
政府重视水稻生产
的安全性和质量,大力推广新型的农业技术,加快提高水稻生产能力,提
高农民收入,改善农村水稻生活。
例如,政府在稻农贷款发放、农业部门
投入、农业示范站等方面进行了大力支持。
二、水稻生产发展趋势
面对未来水稻市场的发展,中国经济的发展也将改变水稻市场的格局。
未来水稻市场的发展趋势将以下几点:
(1)技术的不断进步。
我国水稻产业发展现状、趋势及对策
我国水稻产业发展现状、趋势及对策
我国水稻作为主要的粮食作物,产业的发展受到了众多因素的影响,我国水稻产业现处于转型发展的关键时期。
当前,面临着重大挑战,粮食安全压力,无边际成本游览型竞争
和劳动力价值等因素逐步加剧,水稻产业发展出现瓶颈。
同时,数字化、智能化技术的用于现代行业的转型,也带来了许多新的机遇和改变。
在水稻生产方面,应抓住机遇,推动农业科技和资源配置的优化,提高农作物的高效种植水平。
另外,技术改造的广泛运用,通过“量
子农业”等技术使农业生产更加绿色、先进,提高生产效率,减少成本,提升产品质量。
此外,推进农业发展依然要注重管理人员的投入。
完善条约制度,提升农业全要素科技服务水平,改善农业经营管理体制,拓展贸易渠道,全面提高水稻产业生产和经营的效率和水平。
另外,支持农民参
与贸易活动,以及开展跨区域、跨行业的“互联网+农业”的商业模式,有助于满足水稻市场的供求变化,促进水稻价格稳定。
总而言之,我国水稻产业发展的趋势是以技术创新、管理创新为
基础的发展模式,充分发挥技术、资本、市场和社会力量,通过坚持
主导发展,推动农业全要素服务体系建设,实现水稻产业的高效发展。
浅谈我国水稻的现状与发展
浅谈我国水稻的现状与发展1. 引言1.1 我国水稻的重要性我国水稻作为我国主要粮食作物之一,具有重要的经济和社会意义。
中国人口众多,粮食需求量大,而水稻是我国居民主要的主食之一,约占我国粮食总产量的半数左右。
保障我国水稻的生产稳定和提高水稻产量对于我国粮食安全和农业发展至关重要。
水稻也是我国农业的支柱产业之一,为农村居民提供了稳定的经济收入来源。
近年来,随着农村人口的大规模转移和城镇化进程的加快,水稻产业也扮演着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和增加农民收入的重要角色。
水稻的生产与种植技术以及品种改良也在不断创新与进步,为我国农业的现代化提供了强有力支持。
通过引进优质水稻品种和先进种植技术,我国水稻产量不断提高,品质不断优化,为满足我国人民的粮食需求提供了有力保障。
我国水稻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必须加大力度支持水稻产业的发展,以确保我国粮食安全和农业可持续发展。
1.2 水稻生产面临的挑战水稻生产面临的挑战主要包括自然环境的恶化、种植成本上升、农业劳动力流失、市场竞争激烈等问题。
随着气候变化加剧,水稻种植遭遇了更频繁的自然灾害,如干旱、水涝、暴雨等,给水稻生长带来了不确定性;种植成本不断上涨,农药、化肥价格上涨导致农民种植成本增加,降低了农民的种植积极性;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农村劳动力不断流失,水稻种植面临劳动力短缺的问题;市场竞争激烈,来自国内外的水稻产品竞争激烈,农民的经济收益受到了挑战。
面对这些挑战,我国水稻生产需要不断创新和发展,加强科技支撑,优化农业政策,提高水稻种植的效益和质量,以应对日益严峻的挑战。
2. 正文2.1 种植技术与品种改良水稻是我国传统的重要粮食作物,种植技术与品种改良对水稻产量和质量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我国水稻种植技术不断提升,种植面积也在不断扩大。
种植技术包括土壤管理、灌溉技术、施肥技术、病虫害防治等方面。
在品种改良方面,我国水稻品种繁多,根据不同的地区和需要,选择适合当地气候和土壤条件的水稻品种。
水稻的产业发展趋势
水稻的产业发展趋势水稻是我国最重要的粮食作物之一,也是世界上最重要的粮食之一。
近年来,水稻的产业发展呈现出一些明显的趋势。
首先,水稻种植方式朝着高效、节能、环保的方向发展。
随着农业技术的进步和机械化程度的提高,传统的人工种植方式逐渐被机械化种植方式取代。
机械化种植不仅能够提高生产效率,减少劳动力成本,还能减少农药和化肥的使用量,降低对环境的污染。
未来,随着农业机械化水平的进一步提高,水稻的种植方式将更加高效、节能、环保。
其次,水稻品种将趋于多样化。
为了适应气候变化和市场需求的变化,水稻品种的培育将趋于多样化。
目前,我国已经培育出多个高产、抗病虫害的水稻品种,但是仍然存在一些问题,比如品质差异大、抗逆性差等。
未来,水稻品种培育将进一步注重品质改良和抗逆性提高,以满足不同地区和消费者的需求。
第三,水稻的农业生产将更加智能化。
随着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智能化农业已经成为农业发展的一个重要趋势。
未来,水稻的种植、管理和收割等环节将越来越多地采用机械化、自动化和网络化的方式进行,从而提高生产效率,降低人工成本,减少资源浪费,提高供给质量。
第四,水稻产业将更加注重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
随着人们环保意识的提高,水稻产业将更加注重生态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
未来,水稻种植将进一步推广有机种植和绿色种植,减少农药和化肥的使用量,改善土壤质量,保护生态环境。
同时,水稻产业将加大研发投入,推动农业科技的创新,提高水稻的抗逆性和产量,以更好地适应气候变化和市场需求的变化。
第五,水稻产业将更加注重品牌建设和市场营销。
随着消费者对食品安全和品质要求的提高,水稻产业将更加注重品牌建设和市场营销。
未来,水稻企业将通过加强品牌建设和提高产品质量,树立品牌形象,拓宽销售渠道,增加品牌溢价,提高市场竞争力。
综上所述,水稻产业在未来将朝着高效、节能、环保、智能化和可持续发展的方向发展。
同时,水稻产业还将注重品牌建设和市场营销,以适应消费者需求的变化。
水稻现代产业技术体系建设实施方案表
黄强
博士/研究员
43
男
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产品加工研究所
6、产业技术经济研究室
建设依托单位:中国农业科学院中国水稻研究所
科学家岗位1个
水稻产业技术经济研究
廖西元*
研究员
43
男
中国水稻研究所
国家水稻产业技术综合试验站
第一批建设25个
试验站名称
试验示区域(或写出5个县名称)
建设依托单位
水稻现代产业技术体系组织结构及岗位人选
国家水稻产业技术研发中心
首席科学家:程式华研究员
建设依托单位:中国水稻研究所
功能研究室:6个
科学家岗位:29个
功能研究室名称
科学家岗位
聘用人
学历/职称
年龄
性别
所在单位
1、育种与繁育研究室
建设依托单位:中国农业科学院中国水稻研究所
科学家岗位13个
出口高档优质籼稻新品种选育
硕士/研究员
45
男
所长
玉米综合试验站
、长子、屯留、武乡、沁县
省农业科学院
省农业厅
洪
硕士/研究员
44
女
玉米综合试验站
甬桥、灵璧、泗县、萧县、蒙城
省农科所
省农业厅
洪俭
大学/研究员
45
男
所长
玉米综合试验站
三台、盐亭、仪陇、简阳、宣汉
地区农科所
省农业厅
祖平
硕士/副研究员
43
男
所长
酉阳山区玉米综合试验站
开县、云阳、万州、南川、铜梁、城口
市农科院
市农业局
华
博士/研究员
42
男
我国水稻产业发展现状趋势及对策
我国水稻产业发展现状趋势及对策一、水稻产业的发展现状1.产量增长:我国水稻产量持续增长,稳居世界第一,粮食安全状况良好。
2.高品质要求:随着人们对生活质量的要求提高,消费者对水稻的品质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3.供给链缺失:水稻生产环节的大面积机械化难以实现,导致农民劳动力投入大。
4.农民收入不高:由于市场供应过剩,水稻价格长期低迷,农民收入不高。
二、水稻产业的发展趋势1.绿色环保:生产过程中,逐渐减少化学农药和化肥的使用,提倡有机种植,保护环境,提高产量和品质。
2.品牌化:建立水稻品牌,提高水稻的知名度和销售额,满足消费者的不同需求。
3.科技创新:通过科技创新,提高水稻的抗病虫害能力、耐逆性和产量,提高效益。
4.产业链延伸:将水稻产业与农产品加工、物流和销售等环节相结合,构建完整的产业链。
三、水稻产业的对策1.加强科技研发:加大科技创新投入,提高水稻的品质和产量,研发新的稻种,提高水稻的抗病虫害能力和耐逆性。
2.推广机械化种植:加大机械化种植的力度,提高水稻的生产效率,减少农民的劳动投入。
3.培育优质品牌:针对不同的消费需求,培育有机水稻、优质水稻等品牌,在市场上建立自己的品牌形象,提高附加值。
4.加强品牌营销:通过建立农产品直销渠道,增加品牌知名度,提高水稻的销售额。
5.促进农民增收:加强农民的培训和技术指导,提高农民种植水稻的技术水平,增加农民的收入。
总之,我国水稻产业在发展中面临着一些挑战和困难,但也有着广阔的发展前景。
只要加强科技研发,提高水稻的品质和产量,推广机械化种植,培育优质品牌,加强品牌营销,促进农民增收,我国水稻产业就能够实现可持续发展,为我国农业的发展做出更大贡献。
我国水稻育种发展现状、展望及对策
我国水稻育种发展现状、展望及对策随着我国人口的增长和经济的发展,粮食安全问题越来越受到重视。
水稻作为我国最主要的粮食作物之一,其生产和育种一直是农业科技研究的重点。
本文将从水稻育种发展现状、展望以及对策三个方面进行讨论。
一、水稻育种发展现状我国水稻育种经历了从传统育种到现代育种的转变,从单一育种到多元化育种的发展历程。
在育种技术上,我国已经掌握了分子标记辅助育种、转基因育种、高通量筛选等先进技术,不断提高了水稻的产量和品质。
同时,我国的水稻品种也经历了从品质类型到功能类型的转变,从传统的高产优质型向耐逆型、高品质型、特色型等多元化方向发展。
在品种推广方面,我国也取得了显著的成绩。
目前,我国水稻品种已经实现了全国范围内的推广,其中以超级稻品种为代表的高产品种,已经成为我国水稻生产的主力品种。
同时,我国也在推广特色品种、优质品种等方面取得了不错的成绩。
二、水稻育种发展展望尽管我国水稻育种已经取得了不小的成绩,但在国际上的竞争中,我国的水稻品种还存在一定的差距。
因此,未来水稻育种需要继续努力,不断提高品种的产量、品质、抗逆性等方面的指标,以适应市场和消费者的需求。
具体来说,未来水稻育种需要在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探索和研究:1. 品质型和功能型水稻品种的开发。
随着人们对食品安全和营养健康的要求越来越高,品质型和功能型水稻品种将成为未来的发展方向。
2. 抗逆性水稻品种的研究。
在气候变化和自然灾害频发的情况下,抗逆性水稻品种的研究和推广将成为未来的重点。
3. 智能化育种技术的应用。
随着人工智能和大数据技术的发展,智能化育种技术将成为未来育种的重要手段。
4. 国际合作和交流。
与国际上的育种机构和企业进行合作和交流,共同研究和开发水稻新品种,将有助于我国水稻育种的发展。
三、水稻育种发展对策为了推进我国水稻育种的发展,我们需要在以下几个方面加强工作:1. 加强基础研究。
水稻育种需要依托于科学的基础理论和技术支撑,加强基础研究对于提高育种效率和品种质量至关重要。
水稻育种的现状与未来发展趋势分析
水稻育种的现状与未来发展趋势分析水稻是中国的主食作物,也是全球最重要的粮食作物之一。
水稻育种的发展一直是中国农业领域的重要议题,为了满足人们对高产、高品质、抗逆性等方面的需求,水稻育种一直在探索和发展。
本文就当前水稻育种的现状与未来发展趋势进行探讨。
一、水稻育种的现状当前,水稻育种取得了一些较为明显的成果。
首先是水稻品种的多样化和规模化。
我国水稻品种数量达到了4000个以上,其中包括了常规杂交、分子标记和转基因水稻等多种类型。
其次是水稻的高产优质化。
在育种的推进下,目前我国已经培育了多个高产优质水稻种类,具有较高的产量和品质。
另外,针对土壤类型、气候条件、病虫害等方面的逆境,水稻育种也在不断努力,研发出抗倒伏、抗病虫、适应高寒等特殊条件下种植的特种水稻。
二、水稻育种的未来发展趋势1.基于分子标记的水稻育种如今,通过转化基因技术可以使提高水稻的产量、生长速度以及病虫害防治能力。
但是,基于分子标记的水稻育种,是无需转化基因技术,通过选择有优良遗传特征的品种来培育出新的水稻品种。
基于分子标记的水稻育种利用分子生物学技术,可以以更加系统化的手段来研究千粒重、光合作用、产量和品质等遗传特征,并选取适合的品种进行杂交和配对,极大地增加了培育新品种的成功率。
同时,基于分子标记的选择是精确的,不会对水稻的基因造成任何影响,从而受到了广泛的关注和赞誉。
2.创新种植管理技术这里指的是应用新兴的技术来优化水稻育种的种植过程,从而提高水稻产量和质量。
如:利用精准灌溉技术,依据不同的气象条件和土壤水分情况来灌溉,精确控制水稻生长环境和使用水量;又如:利用“3S”技术(GPS、RS、GIS),建立水稻生长环境的基础平台,提高水稻产量和质量,减少浪费。
3.推广耐盐碱水稻中国是一个资源分布不均衡的国家,许多地区的土壤是盐碱化程度较高,该土地适宜种植耐盐碱水稻。
耐盐碱水稻是指能够适应盐碱性大的土壤的水稻品种。
这类水稻品种适应性强,不容易受到气候、土壤等环境因素的影响。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国家水稻产业技术体系动态信息
2018年第67期(总第715期)
中国水稻研究所国家水稻产业技术研发中心编2018年9月3日
水稻产业技术发展报告会暨宁夏水稻
直播新品种新技术现场考察会在银川举行
8月29日-31日,由中国水稻研究所主办、宁夏农林
科学院承办的水稻产业技术发展报告会暨宁夏水稻直播新
品种新技术现场考察会在银川召开,中国科学院院士谢华安、中国工程院院士张洪程,中国水稻研究所所长、国家水稻产业技术体系首席科学家、农业农村部超级稻专家组组长程式华,宁夏农牧厅副厅长杨明红、宁夏农林科学院院长周东宁,以及超级稻专家组成员和课题主持人、体系岗位专家、综合试验站站长及其团队成员,宁夏科技厅、科协与自治区水稻体系成员等领导和专家200余人参加。
中国水稻研究所副所长胡培松主持会议。
在开幕式上,宁夏农牧厅副厅长杨明红、宁夏农林科学院院长周东宁先后致辞,欢迎国家水稻产业技术体系、超级
稻专家组的专家们参会指导,并简要介绍了宁夏农业尤其是水稻产业发展形势。
首席科学家程式华研究员代表主办单位欢迎专家们参加一年一度的学术报告会暨新品种新技术现场观摩会。
程式华指出,我国水稻产业发展仍然面临产量高、库存高和进口量高的“三高”市场形势,面临适宜轻简化生产的品种和技术储备不足而生产又急需的科技供求形势,面临土地租金与劳动力价格高企而种稻利润下降的生产形势,为此,今年国家主动调减南方早籼稻和东北井灌稻面积1000万亩,主动加大出口力度去库存,以期在确保口粮绝对安全的同时,适度降低稻谷库存消费比,减轻财政储粮负担,加快推进稻米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下一步,水稻体系要继续加强水稻科技创新,加快绿色高效新品种新技术研发与推广应用,为促进水稻产业高质量发展做出更大贡献!
随后,王克剑研究员、朱德峰研究员、周冬美研究员、纪雄辉研究员、陈铭学研究员、卢其松高级工程师和殷延勃研究员等七位专家,紧紧围绕当前世界水稻科技创新前沿和我国水稻产业发展热点,分别就水稻基因组编辑、盐碱地水稻生产、沙漠种稻、稻田重金属污染修复治理、稻米精深加工、水稻育种新趋势和宁夏水稻直播技术等作了精彩的学术报告。
最后,首席科学家程式华研究员部署了下一阶段水稻体系重点任务,要求各位体系专家珍惜机会、努力工作,不折不扣完成任务书签订的各项工作任务。
会议期间,代表们还来到宁夏农林科学院农作所永宁望洪基地,考察宁夏直播水稻育种与栽培技术研究试验;来到灵武市梧桐树乡沙坝头村,考察宁夏直播水稻机械化生产示范;来到宁夏法福来食品有限公司,考察大米加工、品牌推广等。
代表们纷纷表示,尽管宁夏水稻面积不大,但技术特色明显、大米品质突出、市场前景广阔,值得各地学习借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