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版四年级上册语文《飞向月球》教案2篇
《飞向月球》教案范文
《飞向月球》教案范文一、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 学生能够理解月球的基本特点和构造。
2. 学生能够了解人类对月球的探索历程。
3. 学生能够掌握月球表面特征和月球岩石的类型。
过程与方法:1. 学生通过观察月球图片,培养观察和分析能力。
2. 学生通过小组讨论,培养合作和交流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1. 学生激发对天文科学的兴趣,培养探索精神。
2. 学生认识到科技发展对人类的重要性,培养科技创新意识。
二、教学内容:第1课时:月球的基本特点和构造教学目标:1. 学生能够理解月球的基本特点和构造。
教学重点:月球的基本特点和构造。
教学难点:月球的基本特点和构造的理解和应用。
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月球的图片,引起学生对月球的兴趣。
2. 自主学习:学生通过阅读教材,了解月球的基本特点和构造。
3. 课堂讲解:教师讲解月球的基本特点和构造,引导学生理解月球的形态、大小和位置等特点。
4. 练习巩固:学生完成课后练习,巩固所学内容。
教学评价:通过课后练习的完成情况,评价学生对月球基本特点和构造的掌握程度。
第2课时:人类对月球的探索历程教学目标:1. 学生能够了解人类对月球的探索历程。
教学重点:人类对月球的探索历程。
教学难点:人类对月球的探索历程的理解和应用。
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人类对月球的探索图片,引起学生对探索历程的兴趣。
2. 自主学习:学生通过阅读教材,了解人类对月球的探索历程。
3. 课堂讲解:教师讲解人类对月球的探索历程,引导学生理解不同阶段的探索活动和成就。
4. 练习巩固:学生完成课后练习,巩固所学内容。
教学评价:通过课后练习的完成情况,评价学生对人类对月球的探索历程的掌握程度。
第3课时:月球表面特征和月球岩石的类型教学目标:1. 学生能够掌握月球表面特征和月球岩石的类型。
教学重点:月球表面特征和月球岩石的类型。
教学难点:月球表面特征和月球岩石的类型的理解和应用。
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月球表面的图片,引起学生对月球表面特征和岩石类型的兴趣。
四年级上语文教案飞向月球2_北师大版
四年级上语文教案2教学目标: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把握要求会写、会认的14个生字以及多音字“着”。
3.明白得课文,了解人类在离开地球后的奇异变化及月球上的奇异情形。
激发学生对月球的好奇心,关心学生树立探究科学隐秘、向宇宙进军的远大理想。
教学重点:了解人类在离开地球后的奇异变化及月球上的奇异情形。
教学难点:明白得“这是我个人的一小步,却是人类迈出的一大步”。
教学预备:学生搜集有关月亮的资料(古诗、故事、常识性知识等)。
第一课时(一)交流资料,引入新课1.交流有关月亮资料。
同学们,你们明白有关月亮的哪些知识?请你站起来告诉大伙儿。
(全班交流,教师随机给予评判,对认真搜集资料的学生给予鼓舞。
2.揭示课题。
今天,老师带你们到月亮上去看看,那上面又有些什么呢?(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自读课文。
要求:用自己喜爱的方式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课文。
遇到不认识的字,自己用学过的方法解决。
2.读后交流:读了课文,你都明白了些什么?3.检查学生读文情形。
指名逐自然段朗读:要求字音准确、声音嘹亮。
(其余学生认真倾听,听后依照要求评议。
)(三)感悟课文内容,积存课文语言大声朗读课文,读给同桌听,读给大伙儿听。
(引导学生评判)第二课时一、设疑自探人类离开地球后的奇异变化及月球上的奇异情形,激发对月球的好奇心,关心学生树立探究科学隐秘,向宇宙进军的远大理想。
1.通过本课的初读,你觉得本课我们要解决哪些重要问题?2.教师对学生提出的问题进行梳理归纳:预设:什么缘故月亮的表面随着太阳光线角度的变化,会出现各种奇特的色彩?什么缘故地球会发出耀眼的蓝色和白色的光芒?你认为学习本文应该积存哪此词句。
二、解疑合探依照上述问题,小组合作学习,讨论。
学习第1自然段1.学生默读课文第1自然段,摸索:这一自然段要紧讲了什么?2.全班交流。
(交代了登月的时刻及人物。
)学习2~4自然段1.自由朗读2~4自然段并摸索以下问题:航天员登月的过程中,哪些事使你最感爱好?2.学习小组内交流,教师巡视。
《飞向月球》教案
《飞向月球》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了解月球的基本概况,如月球的结构、地貌特征等。
学习月球探测的历史和技术。
掌握相关科学知识,如重力、引力等。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月球图片,培养学生的观察和分析能力。
利用模型、图表等工具,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力。
引导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
3. 情感态度价值观:激发学生对宇宙探索的兴趣和热情。
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增强学生的国家荣誉感和民族自豪感。
二、教学内容:1. 月球的基本概况:月球的大小、质量、轨道等基本信息。
月球的地貌特征,如撞击坑、山脉、平原等。
2. 月球探测的历史和技术:月球探测的历程,如阿波罗计划、嫦娥工程等。
探测技术的发展,如遥感技术、着陆器、月球车等。
3. 相关科学知识:重力、引力在月球探测中的作用。
月球的资源利用和环境保护。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月球的基本概况和探测历程。
相关科学知识在月球探测中的应用。
2. 教学难点:月球地貌特征的形成原因。
探测技术的原理和操作。
四、教学方法与手段:1.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月球的基本概况、探测历程和相关科学知识。
互动法:引导学生提问、讨论和分享。
实践法:引导学生进行月球探测模拟实验。
2. 教学手段:多媒体课件:展示月球图片、视频和模型。
实物模型:展示月球地貌特征和探测设备。
网络资源:查阅相关资料和报道。
五、教学安排:1. 课时:本章节共计4课时。
2.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月球的基本概况。
第二课时:月球探测的历史和技术。
第三课时:相关科学知识。
六、教学评价: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发言、提问和互动情况,评估学生的参与度和兴趣。
2. 知识掌握程度:通过课堂提问、小组讨论和实践活动,评估学生对月球基本概况、探测历程和相关科学知识的掌握程度。
3. 实践操作能力:评估学生在实践活动中的操作技能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七、教学拓展:1. 组织学生进行月球探测模拟实验,让学生亲身体验探测过程。
四年级语文上册飞向月球教案北师大版
教案:四年级语文上册《飞向月球》教案(北师大版)第一章:教学目标1.1 知识目标:了解人类对月球的探索历程。
掌握月球的基本知识,如月球的形状、大小、距离等。
1.2 技能目标:培养学生阅读和理解科普文章的能力。
培养学生运用科学知识进行思考和讨论的能力。
1.3 情感目标:激发学生对科学的兴趣和好奇心。
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和探索精神。
第二章:教学内容2.1 课文内容:课文主要介绍了人类对月球的探索历程,从古代的传说到现代的航天技术。
课文中包含了月球的基本知识,如月球的形状、大小、距离等。
2.2 教学资源:课文文本。
与月球相关的图片或视频资料。
第三章:教学过程3.1 导入:通过展示月球的图片或视频,引起学生的兴趣,引出课题。
提问学生对月球的了解,激发学生的思考。
3.2 课文阅读:学生自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教师提问学生对课文的理解,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和讨论。
3.3 知识点讲解:教师讲解月球的基本知识,如月球的形状、大小、距离等。
学生通过实践活动,如观察月球的形状,加深对知识点的理解。
3.4 小组讨论:学生分组讨论人类对月球的探索历程,分享自己的观点和理解。
每组选择一位代表进行汇报,其他组进行评价和讨论。
第四章:教学评价4.1 课堂表现评价: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思考能力和合作意识。
对学生的提问和回答进行评价,鼓励学生的积极表现。
4.2 课后作业评价:布置与月球相关的作业,如写一篇关于月球的小作文。
对学生的作业进行评价,关注学生的理解程度和表达能力。
第五章:教学延伸5.1 课后活动:组织学生进行月球主题的科学实验,如制作月球模型。
学生可以自愿参加,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造力。
5.2 家庭作业:让学生家长参与,共同完成与月球相关的家庭作业。
如家长与孩子一起观察月球的变化,记录下来并进行讨论。
第六章:教学策略6.1 教学方法: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提出问题并寻找答案。
使用案例教学法,通过具体的探索案例来引导学生理解和思考。
北师大版小学四年级上册语文《飞向月球》教案
篇一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生字组成的词语。
会用“先……再……然后……”写一段话。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根据课后提示给课文分段,概括段落大意。
3、理解课文内容,了解宇航员飞向月球的经过,懂得现代宇航事业的发展情况,激发学生热爱科学,探索宇宙奥秘的兴趣。
重点难点: 1、读懂课文,了解航天员飞向月球的经过及现代宇航事业的发展情况。
2、激发学生热爱科学,探索宇宙奥秘的兴趣。
教具准备: 小黑板 教法学法: 导读法 小组合作探究法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揭题质疑。
我们都听说过嫦娥奔月的故事,在这个神话故事中,月亮里有广寒宫,有桂树,有玉兔,还有漂亮的嫦娥仙子。
那么,月球上面究竟有没有我们说的这些呢?大家想知道吗?这堂课,我们一起跟宇航员叔叔飞到月球上去看一看,好吗?(板书课题:飞向月球) 二、初读感知,自主学习。
1、学生自由读课文。
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检查自学效果。
(1)出示词语 广袤 嶙峋 联络 牙膏 呈现 土壤 浆糊 捏 棕色 扶梯 百看不厌 心驰神往 (2)指名逐行读,要求读准字音。
(3)查字典或联系上下文理解下面词语的意思 联络:彼此交接,联系。
耸立:高高地直立。
宇航员:本课指乘宇宙飞船在太阳系内空间航行的人员。
心驰神往:心神飞到(向往的地方)。
百看不厌:长久地看,多次地看,不会产生厌烦情绪。
失重:本课指宇宙飞船在高空摆脱了地心引力而失去重量。
(4)指名分自然段朗读课文。
3、默读课文,按课后提示划分段落。
第一段(第1~4自然段)。
第二段(第5~6自然段)。
第三段(第7自然段)。
三、合作探究,精讲点拨。
1、学习课文第一段。
(1)指名读第一段,其他同学看图思考:读了这一部分,你知道了什么? (2)讨论交流,总结为以下三点(小黑板出示) ①在什么时间飞向月球? ②谁飞向月球? ③怎样飞向月球?指名用自己的话复述一下宇宙飞船飞向月球的经过,语言要通顺连贯。
四年级语文上册飞向月球教案北师大版
四年级语文上册《飞向月球》教案北师大版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认识生字词,并能正确书写。
理解课文内容,把握住主要信息。
能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进行角色扮演。
2. 过程与方法:通过阅读、讨论等方式,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和思维能力。
学会通过关键词句来理解课文,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对科学的热爱和向往,激发探索宇宙的兴趣。
培养合作精神,学会与人分享和交流。
教学重点:生字词的学习与掌握。
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和朗读。
教学难点:理解课文中关于月球的描述,并能够进行想象和表达。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5分钟)1. 教师出示月球的图片,引导学生说出“月球”这个词。
2. 学生自由发言,谈谈对月球的了解。
二、生字词学习(10分钟)1. 学生自读课文,边读边圈出生字词。
2. 教师根据学生的圈画,出示生字词,引导学生认读。
3. 学生交流对生字词的理解,教师给予讲解。
三、课文理解(10分钟)1. 教师引导学生用简洁的语言复述课文内容。
2. 学生讨论:课文为什么要把月球称为“地球的使者”?3. 教师总结,强调月球对地球的重要性。
四、朗读练习(10分钟)1. 教师引导学生用正确的语气、节奏朗读课文。
2. 学生分组进行角色扮演,朗读课文。
第二课时一、复习导入(5分钟)1. 教师提问,检查学生对生字词的掌握。
2. 学生自由发言,谈谈对月球的了解。
二、深入理解课文(10分钟)1. 教师引导学生通过关键词句理解课文内容。
2. 学生讨论:课文中哪些句子让你感受到了月球的神奇?3. 教师总结,加深学生对课文的理解。
三、表达与交流(10分钟)1. 教师引导学生发挥想象,说说自己眼中的月球。
2. 学生互相分享,教师给予评价。
四、总结与拓展(10分钟)1. 教师对本节课的学习内容进行总结。
2. 学生谈一谈自己对探索宇宙的兴趣。
3. 教师出示与月球相关的科普书籍或视频,引导学生课后阅读和观看,进一步了解月球。
六、课后作业1. 家庭作业:熟读课文《飞向月球》。
《飞向月球》教案
《飞向月球》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月球的基本知识,如月球的形状、大小、距离等。
2. 使学生掌握人类探月的历史和我国探月工程的最新进展。
3. 培养学生的科技创新意识,激发学生对天文科学的兴趣。
二、教学重点:1. 月球的基本知识。
2. 人类探月的历史和我国探月工程的最新进展。
三、教学难点:1. 月球的基本知识。
2. 人类探月的历史和我国探月工程的最新进展。
四、教学方法:1. 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究月球的基本知识和人类探月的历史。
2. 采用案例分析法,介绍我国探月工程的最新进展。
3. 利用多媒体手段,增强教学的趣味性和生动性。
五、教学准备:1. PPT课件。
2. 相关视频资料。
3. 教学卡片。
教案内容待补充。
六、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月球的图片,引导学生思考月球的特点和人类对月球的探索。
2. 新课导入:介绍月球的基本知识,如形状、大小、距离等。
3. 案例分析:介绍人类探月的历史,重点讲解美国阿波罗计划和我国嫦娥工程。
4. 实践活动:让学生分组讨论,每组设计一个探月计划,并展示成果。
5. 总结:回顾本节课的内容,强调月球探测的重要性和我国在探月领域的成就。
七、作业布置:1. 请学生绘制月球的示意图,标注月球的形状、大小、距离等基本信息。
八、教学反思: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对月球的基本知识和人类探月的历史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在实践活动环节,学生分组讨论、展示探月计划,培养了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和创新能力。
但在教学过程中,对于我国探月工程的最新进展介绍得较为简单,今后可以进一步拓展相关内容。
九、课后拓展:1. 组织学生参观天文馆或科普展览,加深对天文知识的理解。
2. 邀请天文专家进行讲座,分享更多关于月球探测的最新研究成果。
3. 开展月球探测主题的科学实验活动,让学生亲身体验探月的乐趣。
十、课程评价:1. 学生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发言、提问和互动情况。
2. 学生作业完成情况:评估学生作业的准确性、创新性和表达能力。
四年级语文上册《飞向月球》教案 北师大版 教案
《飞向月球》一、教学目标1、学会本课4个生字,两条绿线内的4个字只识不写。
认识一个多音字。
理解生字组成的词语。
会用“先…再…然后…〞写一段话。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根据提示给课文分段,概括段意。
3、凭借课文语言材料,了解宇航员飞向月球的经过和现代宇航事业的开展情况,激发热爱科学、探索宇宙奥秘的兴趣。
二、教学重点、难点1、读懂课文〔1---4〕小节,即“飞向月球〞局部。
2、分段、概括段意。
三、教学准备电脑、网络教室。
说教法、学法1、谈话激趣法学生学习需要激趣,所教的东西要能引起学生的兴趣,符合他们的需要,才能促进他们的开展。
教学伊始,我与学生谈话讨论杨利伟的太空之旅,把学生带入他们感兴趣的世界,营造了一个感兴趣的“场〞,使学生进入主动、专注的学习状态。
2、自主查找法随着网络的普与,课程资源越来越丰富,学生对知识的涉猎将更为广泛,更为开阔,跨越课堂的界限。
课堂上,引导学生自己查找杨利伟太空之旅的自拍录象,人类第一次登上月球的详细资料。
学生亲自动手,对太空旅行的经历有了更深的了解,同时也培养了学生利用网络查阅资料,筛选、整理、分析资料的能力。
即拓展了知识,又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
3、合作探究法整堂课的合作教学分为三个层次:合作欣赏,感受太空之旅;合作读文,感悟语言;合作探究,有一样问题的同学一起查找资料。
三种不同的合作方式,从朋友合作到组内合作到自由选择合作,由点与面,由开放走向灵活,自始至终调动学生的积极情感,发挥群体的创新力量,使每个孩子得到不同层次的帮助和开展,在个体的自我满足中达成学习目标。
四、说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激发兴趣1、教师谈话:前阶段,我国宇航事业中取得了一项令世人瞩目的成就,你知道是什么吗?2、如果杨利伟来到课堂,你想对他说什么,你想问他什么问题?[教师是教学活动的组织者和引导者,应重视学生主动积极的参与过程,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愿望,发挥学习的主动性。
大家都很关心杨利伟太空飞行的经过,教师就以这学生茶余饭后的热门话题入手,与学生展开对话,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接下来的学习活动就成为一种享受,一种愉快的体验,学生会越学越想学,越爱学,学习也会事半功倍。
《飞向月球》教案
《飞向月球》教案教学目标:1. 了解并掌握《飞向月球》这篇课文的内容和主题;2. 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训练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3. 培养学生对科学探索和创新的兴趣。
教学重点:1. 学生能够理解并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2. 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的词汇和语法知识,自己独立阅读和理解课文;3. 学生能够通过听讲、讨论等方式表达自己的观点。
教学准备:1. 课文《飞向月球》;2. 多媒体设备;3. 学生课本和笔记本。
教学过程:Step 1: 引入新课1. 通过讨论引导学生回顾他们对太空和月球的常识,并介绍课文的主题:“今天我们将要学习一篇关于飞向月球的课文,了解人类征服太空的历史。
”2. 激发学生的思考,提问:“你们觉得人类怎样才能到达月球?”Step 2: 预习任务1. 学生自主阅读课文《飞向月球》,提前了解课文的大致内容。
2. 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简要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和思想,并将自己的回答记录下来。
Step 3: 听说训练1. 学生跟随录音材料,同时跟读课文,提高自己的听力和口语表达能力。
2. 学生分组进行小组讨论,交流自己对课文的理解和想法。
Step 4: 阅读理解1. 教师出示课文相关的问题,要求学生独立阅读课文并回答这些问题。
2. 学生在课本上划出关键信息,并用自己的语言回答问题。
Step 5: 合作探究1. 学生分组进行合作探究,每组选择一个话题,深入研究与太空探索相关的内容,例如“有没有其他星球上可能存在生命?”或“对太空探索有何影响?”等。
2. 学生通过调查、讨论等方式收集资料,并展示他们的研究成果。
3. 教师引导学生分享彼此的观点,鼓励他们提出问题和交流想法。
Step 6: 写作练习1. 学生根据自己的研究和观点,撰写一篇有关太空探索的短文。
2. 学生可以借鉴课文的内容,同时加入自己的观点和想法,表达对太空探索的看法。
Step 7: 总结评价1. 教师组织学生进行总结回顾,要求学生归纳课文的主要内容、学到的知识和体会等。
四年级语文上册飞向月球教案北师大版
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通过阅读《飞向月球》一文,使学生了解人类探月的历史,以及中国嫦娥一号卫星的成功发射,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的方式,提高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热爱科学、探索未知的热情,增强学生的团队协作意识,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二、教学重点:1. 掌握生字词,理解文章内容,了解人类探月的历史。
2. 学会通过课文内容,发挥想象,感受月球的美丽和神秘。
三、教学难点:1. 理解课文中的一些科学术语,如“嫦娥一号”、“火箭”等。
2. 学会通过课文内容,发挥想象,感受月球的美丽和神秘。
四、教学准备:1. 课文《飞向月球》及相关资料。
2. 多媒体设备。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展示月球的图片,引导学生发挥想象,说一说自己对月球的了解和印象。
2. 自读课文:学生自读课文,边读边圈出生字词,对不理解的地方进行标注。
3. 学习生字词:教师带领学生学习生字词,解释生字词的意思,帮助学生理解课文。
4. 理解课文:教师引导学生通过合作探究的方式,理解课文内容,了解人类探月的历史。
5. 想象与表达:教师引导学生发挥想象,说一说自己对月球的美丽和神秘的感悟。
6. 小结:教师对本节课的学习内容进行小结,强调学生要热爱科学,探索未知。
7. 作业布置:让学生课后搜集更多关于探月的资料,下节课进行分享。
六、教学拓展:1. 引导学生观看关于探月的视频资料,进一步了解人类探月的历史和我国的嫦娥一号卫星发射情况。
2. 组织学生进行探月主题的实践活动,如制作月球探测器模型、编写探月故事等。
七、评价反馈:1. 课堂表现评价:关注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合作意识、表达能力等。
2. 作业评价:关注学生课后作业的完成质量,尤其是对探月资料的搜集和处理能力。
八、教学反思:1. 教师要关注学生在课堂上的反馈,及时调整教学策略,提高教学效果。
四年级上《飞向月球》优秀教案(通用6篇)
四年级上《飞向月球》优秀教案四年级上《飞向月球》优秀教案(通用6篇)四年级上《飞向月球》优秀教案篇1教材分析:《飞向月球》完整地记叙了宇航员第一次飞向月球的经过,告诉我们月球很有开发价值,激发人们探索宇宙奥秘的兴趣。
文中知识涉及面广、内涵丰富,是一篇很好的科普文章。
教学目标:1、认知目标:了解宇航员飞向月球的经过,了解现代宇航事业的发展情况。
2、能力目标:让学生自主地学习,培养他们收集相关资料以及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目标:通过学习,激发学生热爱科学、探索宇宙奥秘的兴趣,让学生感受到收集资料的乐趣、能主动地探索问题、研究问题。
教学准备:布置学生搜集有关月球的资料阿波罗11号登月视频地球图片教学流程:一、交流资料、激趣导入1、同学们,每到中秋,人们都喜欢赏月诵月。
有关月亮的传说、故事也很多。
谁能列举一二。
(嫦娥奔月、吴刚砍桂树等)2、那么,作为天体的月球,你又知道哪些呢?3、千百年来,人们一直对月球心驰神往,渴望着有一天能够登上月球,而这个梦想在上个世纪六十年代末终于实现了。
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一篇介绍当年登月情况的课文《飞向月球》。
二、初读课文、理清脉络1、学生自由读课文,自学生字词。
2、学生根据“飞向月球”、“登上月球”、“月球很有开发价值”理清课文脉络。
三、阅读感悟、重温历史1、1969年7月16日,阿波罗11号宇宙飞船载着三名宇航员飞出地球,飞向月球,美国宇航员阿姆斯特朗第一个登上月球,实现了人类千百年来的梦想,让我们一起来重温那段激动人心的场面。
2、播放阿波罗11号宇宙飞船登月的视频。
学生交流观后的感受。
3、学生阅读课文第5自然段,引导交流阅读体会。
(抓住“终于”、“深深的脚印”等词)4、引导思考:阿姆斯特朗和奥尔德林登上月球时,他们的心情怎样,他们会想到些什么,说些什么呢?5、出示阿姆斯特朗的话:“对于一个人来说,这只是一小步;但对于人类来说却是巨大的一步。
”学生齐读,交流感受。
《飞向月球》教学设计
《飞向月球》教学设计第一篇:《飞向月球》教学设计《飞向月球》教学设计一、教材简析:在茫茫宇宙的无数天体中,月球只是一个小天体。
通过让学生搜集有关月球资料,制成“月球卡”,使学生了解月球是地球以外留下人类足迹的第一个天体,也是目前人们最熟悉的天体。
月球与地球之间的距离约为38万千米,体积相当于地球体积的四十九分之一,质量约是八十一分之一,引力大约只有地球引力的六分之一。
月球上没有水,没有生命存在,月球表面有数量众多的环形山。
环形山是月球地形的主要特征。
所以我把本单元的第一课时和第三课时进行了整合,在学生知道月球表面有很多的环形山后,通过让学生造环形山,用模拟实验的方式来探究环形山的成因。
用两种方法造环形山,让学生根据实验的情况开展对这两种学说的分析和讨论,有助于学生理解环形山的成因,如何造一个相似的环形山,在“造山”的过程中有所思,有所悟,能作出有根据的推测。
二、学情分析:我国古代的神话故事中有很多关于月亮传说流传于世,孩子们从小就对月亮有一种特殊的向往和神秘感,这就奠定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基础。
课前通过学生搜集有关资料,制成“月球卡”,对月球有了初步的认识,课上进行交流、整合、补充,进一步加深了了解。
在学生知道环形山是月球地形的主要特征后,学生会存在好奇的疑问:环形山是怎样形成的?所以我安排接下来让学生造“环形山”,在造山的模拟实验中让学生有所思,有所悟。
三、教学目标:过程与方法:能够通过各种渠道搜集有关月球的资料;能够模拟环形山的形成。
知识与技能:了解月球的基本情况;了解人类探索月球历史以及我国探月进展;了解环形山形成的原因。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体会人类登月工程的伟大;意识到人类对宇宙的认识是不断发展的,激发探究太空奥秘的决心。
四、教学重难点:重点:能依据自己的认识推测环形山的成因,并造“环形山”。
难点:能经历推测到制作环形山,设计实验,探究环形山形成的原因。
五、教学准备:学生准备:搜集有关月球的知识以及我国探索月球取得的成果,制成“月球卡”。
《飞向月球》教案范文
《飞向月球》教案范文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让学生了解月球的基本知识,如月球的概况、月球的探索历程等。
(2)培养学生运用科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小组合作、讨论等方式,提高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2)运用观察、实验、分析等方法,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激发学生对天文科技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2)培养学生热爱科学、勇于探索的情感。
二、教学内容1. 月球的基本知识(1)月球的概况:月球的大小、形状、表面特征等。
(2)月球的探索历程:人类对月球的观测、月球探测器的发射等。
2. 月球的探索技术(1)介绍月球探测器的工作原理及特点。
(2)探讨月球探测的意义和价值。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月球的基本知识。
(2)月球的探索技术及意义。
2. 教学难点:(1)月球探测器的工作原理。
(2)月球探测的技术突破及意义。
四、教学准备1. 教具准备:(1)PPT课件。
(2)月球探测器模型。
(3)月球表面图片。
2. 课前准备:(1)让学生预习月球相关知识。
(2)分组讨论月球探测的意义和价值。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通过展示月球表面图片,引导学生关注月球。
(2)提问:你们对月球有哪些了解?人类是如何探索月球的?2. 讲授新课(1)讲解月球的基本知识,如月球的概况、探索历程等。
(2)介绍月球探测器的原理及特点,讲解月球探测的技术突破。
3. 课堂互动(1)分组讨论:月球探测的意义和价值。
(2)各组汇报讨论成果,分享月球探测的重要性。
4. 实践操作(1)让学生参观月球探测器模型,了解其结构和工作原理。
(2)分组进行实验,模拟月球探测过程。
5. 总结拓展(1)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强调月球探测的重要性。
(2)布置课后作业:让学生查阅资料,了解我国月球探测的进展。
6. 课后反思(1)针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对学生进行评估。
(2)根据学生反馈,调整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果。
2016-2017学年最新北师大版语文四年级上册《飞向月球》优秀教案2(精品)
《飞向月球》教案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掌握课文要求掌握的生字、词。
2.继续学习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过程与方法观看视频和动脑思考与想象相结合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1.抓住重点词句,理解课文内容,了解人类在离开地球后的奇妙变化及月球上的神奇情景。
2.激发学生对月球的好奇心,从而树立探索科学奥秘的远大理想。
教学重点理解课文内容,增进学生对宇宙知识的了解。
教学难点体会“这是我个人的一小步,却是人类迈出的一大步。
”这句话的含义。
教学方法多媒体辅助教学课前准备你所知道的月球的知识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1.在上课之前,老师先来考考大家,下面的词语你会读吗?奔赴联络缘故悬着捏成呈现棕色光芒登月耸立终于小心翼翼心驰神往巨石嶙峋2.你能说说《飞向月球》这篇课文的主要内容吗?尽量用上刚才读过的词语。
(根据学生回答进行板书)【设计意图:在复习字词的基础上,鼓励学生用上面的词来说说课文的主要内容,一方面对学生的基础知识进行巩固,另一方面让学生能学以致用,感知课文的主要内容,从而为后面的教学做好铺垫。
】2、新课学习(1)快乐旅行,多味体验。
1.刚才,我们一起回顾了课文的主要内容,下面请同学们小声朗读课文的2-4自然段,用“—”线画出在登月过程中,最使你感到新奇、有趣事情的句子来。
2.同桌互相读一读刚画出来的句子,并说一说从中感受到了什么?3.指名说。
(①读找出来的句子。
②谈自己的体会。
③说说你从这句话中的哪些词体会出来的?)(课件出示):他们吃的“饭”是特制的。
吃的时候。
先要把食品放在塑料袋里,再灌进水,把食品捏成糊,然后像挤牙膏似的把食品挤进嘴里。
如果是吃花生米一类的硬颗粒状食品,可以让他们漂浮到空中,然后像鱼儿觅食一样在空中捕捉。
①这段话的构段方式是什么?②你能联系生活实际用“先……再……然后……”说一段话吗?(课件出示):从宇宙飞船上看月球,随着太阳光线角度的变化,月球的表面呈现出各异的色彩,有时是灰色的,有时是棕色的,有时是黄色的。
语文北师大四年级上册《飞向月球》教学设计2
《飞向月球》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了解宇航员飞向月球的经过和现代宇航事业的发展情况,激发热爱科学、探索宇宙奥秘的兴趣。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重、难点:重点:了解宇航员飞向月球的经过。
难点:体会登月的伟大意义,激发探索宇宙的兴趣。
教学模式:自主、合作、探究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一、导入:师:1969年7月16日,这是一个伟大的日子,阿波罗11号宇宙飞船载着3名宇航员飞出地球、飞上了月球,美国宇航员阿姆斯特朗第一个踏上了人类为之梦想了数千年的月球,让我们再来重温一下这激动人心的大场面。
(课件演示登月实况)师:看了这个短片,你最想说什么?(人类终于实现了登月的梦想,跨出了飞向太空的第一步)二、学习第二段:1.自由轻声朗读第5、6自然段,看看哪些词句打动了你的心弦?读了这些词句你想到了什么?请你们边读边想边用笔作记号2.交流:你在读到什么地方有了自己的想法?谁来说一说? (抓住“小心翼翼”、“心驰神往”)3、师:老师从资料上得知,阿姆斯特朗打开舱门从悬梯踏上月面,这悬梯有9级,可是,阿姆斯特朗却花了整整三分钟的时间,一步三停地走到了月面。
你能理解他的心情吗?谁能把自己的理解用朗读来告诉大家?指名读第五小节4、师:让我们来看一看这个伟大的时刻,记住这个伟大的时刻。
(课件演示:1969年7月16日9时32分,月面上终于踏出人类第一个脚印)师:面对沉睡已久的月球,你觉得此时此刻宇航员最想说什么呢?(千百年的梦想终于实现了,我们终于登上了心驰神往的月球)师:阿姆斯特朗在登月之后曾说“这是我个人的一小步,却是人类迈出的一大步。
”你怎样理解这句话?(课件演示:对于一个人来说,这只是一小步,但对人类来说,这却是巨大的一步!——阿姆斯特朗)师:自己读读这句话,想想阿姆斯特朗这句话是什么意思?学生自由读师:多么意味深长的一句话啊!你能读懂它的意思吗?(对于一个人来说从悬梯到月球是一小步,但对科学来说~~) (这一登月计划凝聚着多少人的心血,许多科学家为此奉献了多少个日夜~~)(这一小步跨过了五千年的时光)师:谁能读好这句话?指名读师:“一小步”、“巨大的一步”多么大的反差啊!谁能再来读一读?指名读齐读师:我们刚才读了这么多,思考了这么多,了解了这么多,相信同学们再来读第五自然段的时候,你的眼里不仅仅是文字,还有更丰富的画面,还会触摸到作者那颗热烈的心。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北师版四年级上册语文《飞向月球》教案2篇
Teaching plan of flying to the moon
北师版四年级上册语文《飞向月球》教案2
篇
前言:语文是基础教育课程体系中的一门重点教学科目,其教学的内容是语言文化,其运行的形式也是语言文化。
语文能力是学习其他学科和科学的基础,也是一门重要的人文社会科学,是人们相互交流思想等的工具。
本教案根据语文课程标准的要求和教学对象的特点,将教学诸要素有序安排,确定合适的教学方案的设想和计划、并以启迪发展学生智力为根本目的。
便于学习和使用,本文档下载后内容可按需编辑修改及打印。
本文简要目录如下:【下载该文档后使用Word打开,按住键盘Ctrl键且鼠标单击目录内容即可跳转到对应篇章】
1、篇章1:北师版四年级上册语文《飞向月球》教案
2、篇章2:北师版四年级上册语文《飞向月球》教案
篇章1:北师版四年级上册语文《飞向月球》教案
第二课时
一、复习巩固。
1.生字词默写。
奔赴检查捕捉心驰神往
特别联络加速训练有素
2.上节课内容的复习。
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对课文有了初步的了解,明白了课文为什么要以飞向月球作为题目。
今天我们先来学习课文这一重要部分.
二、学习第一部分(飞向月球)。
1.读第一部分
请同学们轻声读1至4小节,把你自己感兴趣的地方画出来,并想一想从中你明白了什么?
2.讨论交流;
A:“宇航员感到自己的身体……地面中心联络……”
(“轻飘飘”、“无法……站稳”、“稍……
就……”“飘来飘去”等词语写出了宇航员在失重之后的工作情况)
指导学生朗读
B:“座舱里没有上下左右和正反之分……悬着睡。
”
(“可以……也可以……”、“悬着睡”、“上下左右和正反之分”等词语写出了宇航员们在失重之后的休息情况)
指导朗读
C:“他们吃的饭是特制的……捕捉。
”
(这里写了宇航员失重之后的吃饭情况。
)
作者用了一些表示先后的词语,“先……再……然后”表示了宇航员吃饭的先后顺序。
引导练习,学生回忆自己做某一件事的次序,想一想,然后说给大家听,可以仿造书上用上一些比喻句。
(作业)
3、朗读体会
这些失重的现象同学们都觉得特别好玩。
可是,宇航员们有着艰巨的工作任务飞向月球,这种现象给他们带来看来许多不便,所以说宇航员的工作是非常艰难的。
(板书)找出宇航员工作情况的词语,段落朗读。
(“仔细地检查”、“一个个”、“不时地”等等)
4.朗读第四自然段,抓住“地面指挥中心命令”、“逐渐减速”、“慢慢下降”、“终于”等词语,体会在月球着陆的困难和现代化宇航技术的先进。
5.小结
三、学习第二部分(5、6)
1.学习第五小节
(1)指名读第五小节。
(2)体会重点词语的意思。
“心驰神往”说明人类想登上月球的愿望已经很久很久了。
“小心翼翼”说明宇航员首次登上月球的谨慎态度。
2.学习第六小节
(1)指名读第五小节。
(2)思考:宇航员登上月球看到的是什么?
指导看图,理解课文内容。
“月球上广袤……”
“随太阳光角度……”
“站在月球上看地球的模样。
”
指导朗读:“最令宇航员百看不厌的……”(心情的喜悦)
四.学习第三部分
1.自读思考:
宇航员登上月球有什么收获?
2.讨论交流
五.总结全文
这篇课文叙述了宇航员飞向月球、登上月球的经过,告诉了我们开发月球的价值。
希望同学们能好好学习,将来去研究宇宙,开发宇宙,让更多的天体,更多的资源为人类造福!
六、作业
1.练习与测试
2.关联词语造句
篇章2:北师版四年级上册语文《飞向月球》教案【按住Ctrl键点此返回目录】
一、教学目标:
1.能会本课生字,理解生字组成的词语.会用先.....再......然后......写一段话.
2.能根据课后提示给课文分段,概括段落大意.
3.理解课文内容,了解宇航员飞向月球的经过,懂得现代
宇航事业的发展情况,激发学生热爱科学,探索宇宙奥秘的兴趣.
4.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二、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激趣揭题
同学们每年一度的中秋佳节就要到了,哪个同学能背一首有关月亮的诗句?(背古诗)
古人对月亮有着许多疑问,但都未能解答,由于我们现在
科学技术的发达总于完成了古人未了的心愿。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飞向月球》(板书)这篇课文。
二、初读指导。
1、初读要求:
(1)生字词读准确,课文读通顺。
(2)思考:这篇课文主要写了一件什么事?
2、检查自学情况。
(1)检查生字词。
A. 糊袤嶙峋
捏成糊广袤巨石嶙峋
B. 奔赴检查捕捉心驰神往
特别联络加速训练有素
(2)理解词语意思
心驰神往:心神飞到(向往的地方).联络:彼此交往,接上关系.
广袤:广阔无垠.
(3)指导书写
难写、易错字
广袤巨石嶙峋心驰神往联络(4)、描红
(5)、交流问题,分段。
这篇课文主要写了一件什么事?
教师相应提示总结:
月球月球
()月球月球
学生根据提示练习说话。
(宇航员第一次飞向月球并登上月球的经过。
)
根据学生的回答,教师相应补充,分成三部分:
第(1~4)三名宇航员飞向月球。
第(5~6)二名宇航员登上月球。
第7 月球很有开发价值。
(6)分段朗读课文,教师相应指导。
三.质疑:
课文为什么以飞向月球为题,而不是其他的?
课文叙述的主要内容作为课文的题目,也有上节课以主要人物等等
四、作业
练习与测试
-------- Designed By JinTai Colleg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