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片状粉体制备与表面处理
粉体制备流程
粉体制备流程粉体制备是将原料粉末通过一定的加工工艺,制备成符合要求的粉末产品的过程。
粉体制备在多个领域都有应用,比如材料科学、化学工程、制药工程等。
下面将详细介绍粉体制备的一般步骤和流程。
1. 原料准备•首先需要准备所需的原料,原料可以是固态物质、液态物质或气态物质。
原料的选择应根据所需制备的粉末特性和用途来确定。
•对于固态原料,要确保其颗粒大小和形状均匀、无结块,并且符合所需粉末的要求。
•对于液态原料,要确保其纯度高、稳定性好,并且符合所需粉末的要求。
2. 破碎和分散•如果原料是固态物质,通常需要进行破碎和分散的处理。
这可以通过机械碾磨、研磨等方法来实现。
•目的是将原料块破碎成颗粒较小的粉末,并且使得粉末分散均匀。
3. 混合和均质•粉体制备过程中,通常需要将多种原料进行混合,以得到所需的成分组合和均匀性。
•常用的混合设备有双轴混合机、容器倾斜式混合机、环保式混合机等。
•混合过程中,要控制混合时间、混合速度和混合温度,以确保混合均匀。
4. 加工和成型•经过混合的原料通常需要进行进一步的加工和成型,以得到所需的产品形态。
•加工和成型的方法有很多种,比如干压制、湿压制、注射成型等,具体的选择要根据原料性质和产品要求来确定。
5. 干燥和烧结•加工和成型后的粉末通常需要进行干燥和烧结的处理。
•干燥的目的是除去粉末中的水分,提高粉末的密实度。
•烧结是指将粉末在高温下加热,使其颗粒间形成金属键或键合,提高粉末的力学性能和化学稳定性。
6. 表面处理•在一些应用中,粉末的表面性质对最终产品的性能有重要影响。
•表面处理方法有很多种,比如涂覆、喷涂、渗透等,具体的选择要根据表面需求来确定。
•表面处理的目的是改善粉末的应用性能,比如提高粉末的润湿性、抗腐蚀性等。
7. 品质检测•粉体制备过程中,需要对产品进行品质检测,以确保产品符合要求。
•常用的品质检测方法有颗粒度分析、比表面积测试、粉末流动性测试、化学成分分析等。
•品质检测的结果将指导后续工艺的优化和改进。
粉体表面处理技术
CH-4型超分散剂
—用于颜(填)料表面处理
粉体表面处理技术
CH-4的应用特点
增加颜(填)料疏水性,过滤容易 颜料粒度细,团聚疏松,容易分散 取代松香类表面处理剂,提高耐热性 滤饼含水量少,容易干燥 降低吸油值,改善着色效果
粉体表面处理技术
CH-4的使用方法
在偶氮颜料偶合之前或偶合过程中加入 在颜料(填料)过滤以前或进行其它 表 面处理之前加入 在滤饼打浆过程中加入 与颜料(填料)充分混合 用量为颜料或填料干重的10-50% (CH-4有效成分含量为10%)
s 3)亲油基太短,位阻不够 碳链长度不超过18个碳原子
粉体表面处理技术
超分散剂的锚固基团
锚固基团取代亲水基 针对颜料表面设计 (1)强极性表面 单点化学键结合 (2)弱极性表面 多点氢键结合 (3)非极性表面 表面增效剂
粉体表面处理技术
超分散剂的溶剂化链
1)单端官能化 2)相容性可调 单体种类及配比 溶解度参数 容剂化链极性 相似相容原则 3)容剂化链长度 分子量控制
粉体表面处理技术
颜料分散的基本过程
s 1)润湿过程 液固界面取代气固界面;润湿角
s 2)破碎过程 外力作用;粒子团聚与破碎平衡
s 3)稳定过程 影响分散稳定性的基本因素 分散稳定的基本特征
粉体表面处理技术
润湿分散剂的作用机理
s 1)降低液 / 固界面张力 s 2)电荷稳定机理
双电层理论 s 3)空间稳定机理
熵排斥理论 渗透排斥理论
粉体表面处理技术
润湿分散剂的常见类型
1)水性体系 聚磷酸盐 表面活性剂 水溶性聚合物 2)非水分散体系 天然高分子 合成高分子 偶联剂
粉体表面处理技术
【精品文章】几种片状氧化物粉体的制备方法及其应用
几种片状氧化物粉体的制备方法及其应用
片状氧化物粉体以其特殊的二维平面结构(主要形貌特征是具有较小的厚度与较大的径厚比),使其具有良好的附着力、显著的屏蔽效应与反射光线的能力,广泛应用于颜料、涂料、化妆品、抛光和汽车面漆等领域。
下面小编简要介绍几种片状氧化物粉体制备方法及其应用。
一、片状氧化铝粉体
片状氧化铝具有耐酸碱、耐高温、硬度高、熔点高、导热性好和电阻率高等很多优良的性能,尤其是具有其他片状粉体所不具备的良好的耐热性和高机械强度。
1、片状氧化铝制备方法
片状氧化铝制备方法主要有水热法、熔盐法、溶胶-凝胶法、机械法以及液相间接制备法等。
其中最常用的方法是水热法。
片状氧化铝SEM图片
片状氧化铝制备方法对比
2、片状氧化铝应用
(1)磨料抛光液
片状氧化铝相对于常规的纳米氧化铝,其平整光滑的片形表面对于被磨对象(如半导体硅晶片,智能手机外壳等)来说不易划伤,产品的合格品率可因此提高10%至15%。
所以,片状氧化铝在高端汽车抛光、高精密微电子行业,宝石加工业和金属陶瓷行业应用广泛。
片状氧化铝应用于汽车抛光
(2)化妆品。
粉体的分散与表面处理
=0
完全润湿或称铺展
润湿过程也能够用铺展系数S1/s来表达: S1/s=s/g-(s/l+l/g)=l/g(cos-1)
8
可添加润湿剂或浸润剂,或对粉体进行表面处理, 以改善浸润条件
(3)颗粒悬浮液旳分散状态及判据
两种不同旳分散状态:一种是形成团聚体,即单一 颗粒因为相互吸引,形成较大旳二次颗粒;另一种是 颗粒之间相互排斥,形成稳定旳分散体系
7.2.1 粉体表面处理旳措施及工艺
按实际使用措施,分为表面化学包覆处理、机械化 学处理、胶囊式处理、高能表面处理和沉淀反应表面 处理
15
(1)表面化学包覆处理
A、表面活性剂处理 软团聚和硬团聚旳区别 基本作用:吸附并降低表面张力和胶团化作用 既可湿法进行,也可干法进行或干湿结合
B、偶联剂处理 可提升粉体与其他物质旳相容性,在改善颗粒在有 机高聚物基料中旳分散性旳同步,增强两种不同性质 材料之间旳结合力
A132 R1R2 6h(R1 R2 )
,
F A132 R1R2 6h2 (R1 R2 )
半径为R旳球形颗粒与片状颗粒间旳作用能与作用力
分别为
UA
A132 R 6h
,
F
A132 R 6h2
A132为在液体介质3中颗粒1与颗粒2相互作用旳哈马 克常数
3
(2)双电层静电作用能及作用力
来自于扩散层中旳离子相互接近时产生旳排斥或吸 引作用
10
(2)机械搅拌分散
指经过强烈旳机械搅拌引起液流强湍流运动而造成 颗粒聚团碎解,其必要条件是机械对液流旳剪切力及 压力不小于颗粒间旳黏着力
机械搅拌分散旳时效性不长,即在停止机械作用一 定时间后颗粒可能重新团聚
11
第三章粉体表征和制备技术ppt课件
★相对密度
(4)显微硬度—以显微硬度计测量金刚石角锥 压头的压痕对角线长,经计算得到显微硬度。
粉末试样与有机树脂粉混匀,在100~200MPa 下制成压坯,加热至1400C固化样品研磨抛光 后,在20—30g 负荷下测定显微硬度。
显微硬度值决定于晶格强度和缺陷、杂质,因而 与制备方法与过程密切相关,也代表了粉体塑 性。
●粉体空隙的性质:总孔隙体积P,颗粒间的空隙体系P1, 颗粒内
空隙体积(P2 = P0 – P1), 空隙形状、空隙大小及其分布
§3.2.2粉体的物相组成与化学组成 物相组成:以XRD检测
- 高纯粉体为单一物相
- 存在相变时,可能同时有两相 - 复合物粉体为多相
- 杂质物相和孔隙
化学组成:各种化学成分分析技术 (1)构成粉体的各物相一次晶粒的化学组成
●单颗粒的性质
(1)由材料本身决定的性质:晶体结构,固体密度,熔点,弹性, 硬度,电学性质,磁学性质,光学性质,化学性质
(2)由粉体制备方法所决定的性质:粒度,颗粒形状,有效密度, 表面状态,晶体结构与缺欠,颗粒内气孔,表面气体吸附, 反应活性
●粉体的性质:除单颗粒性质外, 还包括:
平均粒度,粒度分布,比表面,松装密度, 摇实密度,流动性,颗粒 间的摩擦状态等
另外,还可采用粉末的自然堆积角(又称安息角) 实验测定流动性.
安息角:让粉末自然下流并堆积在直径1英寸的圆 板上,以粉末的高度衡量流动性,粉末的底角 为安息角.
(4)压缩性和成型性
压缩性与烧结性是最为重要的性能。
3.2.5 粒度和粒度分布及其测定
(1)粒度和粒度分布
颗粒直径:粒径或粒度—以mm、μm、nm表示。 粒径分布:组成粉体的不同粒径的颗粒占全部粉体的百分含
粉体的合成制备方法
粉体的合成制备方法发展状况如今,粉体的合成制备经过多年的发展,制备合成方法已经变得各种各样按理论也可分为物理和化学方法等纳米粒子的制备方法很多,可分为物理方法和化学方法。
1.物理方法(1)真空冷凝法用真空蒸发、加热、高频感应等方法使原料气化或形成等离子体,然后骤冷。
其特点纯度高、结晶组织好、粒度可控,但技术设备要求高。
2)物理粉碎法通过机械粉碎、电火花爆炸等方法得到纳米粒子。
其特点操作简单、成本低,但产品纯度低,颗粒分布不均匀。
(3)机械球磨法采用球磨方法,控制适当的条件得到纯元素纳米粒子、合金纳米粒子或复合材料的纳米粒子。
其特点操作简单、成本低,但产品纯度低,颗粒分布不均匀。
2. 化学方法(1)气相沉积法利用金属化合物蒸气的化学反应合成纳米材料。
其特点产品纯度高,粒度分布窄。
(2)沉淀法把沉淀剂加入到盐溶液中反应后,将沉淀热处理得到纳米材料。
其特点简单易行,但纯度低,颗粒半径大,适合制备氧化物。
(3)水热合成法高温高压下在水溶液或蒸汽等流体中合成,再经分离和热处理得纳米粒子。
其特点纯度高,分散性好、粒度易控制。
(4)溶胶凝胶法金属化合物经溶液、溶胶、凝胶而固化,再经低温热处理而生成纳米粒子。
其特点反应物种多,产物颗粒均一,过程易控制,适于氧化物和Ⅱ~Ⅵ族化合物的制备。
(5)微乳液法两种互不相溶的溶剂在表面活性剂的作用下形成乳液,在微泡中经成核、聚结、团聚、热处理后得纳米粒子。
其特点粒子的单分散和界面性好,Ⅱ~Ⅵ族半导体纳米粒子多用此法制备。
按照反应物的相可分为三类气相合成法,固相合成法和液相合成法。
一、气相合成法(1)电阻加热法是通过电阻加热来实现气相粉体制备的方法,典型工艺如蒸发冷凝工艺及化学气相沉积工艺。
前者可制备多种金属纳米粉体;后者可制备氧化物粉体,也可制备氮化物和碳化物等非氧化物粉体。
(2)电子束加热法同样有蒸发冷凝和CVD两种工艺,只是以电子束加热。
该法是从制模工艺发展而来,为避免形成薄膜材料,采用流动油面积。
粉体表面改性处理介绍
2)有机酸及其盐类改性剂
❖高级脂肪酸及其盐 结构通式:RCOOH 为阴离子表面活性剂,其结构和聚合物分子结
构相似,与聚合物基料有一定的相容性。分子一 端为羧基,可与无机填料或颜料表面发生物理、 化学吸附作用,另一端为长链烷基(C16-C18)
作用: 用高级脂肪酸及其盐(如硬脂酸)处理无机填料
或颜料,有一定的表面处理效果 可改善无机填料或颜料与高聚物基料的亲和性, 提高其在高聚物基料中的分散度。 本身具有润滑作用,可使复合体系内摩擦力减
(1)干法改性 干法改性是指颗粒在干态下在表面改性设备中首先进
行分散,然后通过喷洒合适的改性剂或改性剂溶液,在一 定温度下使改性剂作用于颗粒材料表面,形成一层改性剂 包覆层,达到对颗粒进行表面改性处理的方法。这种改性 方法具有简便灵活,适应面广,工艺简单,成本低,改性 后可直接得到产品,易于连续化、自动化等优点,但是在 改性过程中对颗粒难以做到处理均一、颗粒表面改性层可 控等目的。
2023最新整理收集 do something
概述
1)定义
粉体表面改性
表面改性是指利用各类材料或助剂,采用物理、 化学 等方法对粉体表面进行处理,根据应用的需要有目的地改 善粉体表面的物理化学性质或物理技术性能,如表面晶体 结构和官能团、表面能、表面润湿性、电性、表面吸附和 反应特性等等,以满足现代新材料、新工艺和新技术发展 的需要。
亲水基的性质
硅烷偶联剂亲水基也称水解性基团,遇水可分解成 活性硅醇(≡Si-OH),通过硅醇和无机矿物表面反应, 形成化学结合或吸附于矿物表面 X为—OCH3和—OC2H5,水解速度缓慢,产物
醇为中性物质,用水介质进行表面改性。 X为—OC2H4OCH3基团,不仅保留水解性,还
能提高水溶性、亲水性,应用更为方便
粉体的加工工艺流程
粉体的加工工艺流程粉体加工工艺流程通常包括原料准备、粉体制备、成型、烧结、表面处理等环节。
下面将详细介绍每个环节的工艺流程。
1. 原料准备粉体加工的第一步是准备原料。
原料通常是金属、陶瓷、塑料等物质的粉末。
在原料准备过程中,需要根据产品的要求和特性准确控制原料的成分、粒度和形状。
原料准备阶段包括原料的筛分、混合和配比。
筛分是指将原料粉末按照一定的粒度范围进行分类,以保证最终产品的均匀性和稳定性。
混合和配比则是将不同成分的原料粉末按照一定的比例进行混合,以获得符合要求的配方。
2. 粉体制备粉体制备是将原料粉末通过一系列的机械或化学方法进行加工,以获得具有一定形状和粒度的粉体。
常见的粉体制备方法包括球磨、溶剂法、喷雾干燥等。
球磨是一种常用的粉体制备方法,通过在球磨机内对原料粉末进行机械研磨,使粉末颗粒逐渐细化和均匀。
溶剂法是一种将原料溶解在溶剂中,然后通过蒸发的方式得到粉末的方法。
喷雾干燥是一种将溶液或浆料通过喷雾喷入热风中,溶剂迅速蒸发,形成粉末的方法。
3. 成型成型是将粉末通过压制、注射或挤压等方法,将其压缩成具有一定形状和尺寸的坯料。
压制是最常见的成型方法,将粉末放入模具中,通过机械或液压的方式施加一定的压力,将粉末压制成坯料。
注射成型是将粉末和粘结剂混合后注入模具中,然后在一定温度下使其固化成为坯料。
挤压成型是将粉末在高压下挤出成型。
4. 烧结烧结是将成型后的粉体坯料在一定温度下进行加热,使其颗粒间发生物理或化学变化,获得具有一定密度和强度的成品。
烧结的温度和时间取决于原料的性质和成品的要求,通常在控制气氛下进行。
烧结后的成品通常具有较高的密度和强度,并且具有一定的化学稳定性。
5. 表面处理表面处理是将烧结后的成品进行涂覆、喷涂、镀层等方法,以改善其表面性能和功能。
涂覆是将涂料或油漆涂覆在成品表面,以提高其耐磨、耐腐蚀等性能。
喷涂是将粉末材料通过喷枪喷涂在成品表面,形成一层涂层。
镀层是将金属或其他材料的薄层镀覆在成品表面,以提高其导电、导热等性能。
片状氧化铝粉体的制备及应用
万方数据片状氧化铝粉体的制备及应用/张倩影等·385·作为反应介质,使用A1(N03)s溶液中加适量氨水制得的氢氧化铝胶体做前驱物,通过醇热反应,在300℃下经24h制备出了六角板状的矿AbQ粉体。
Adair等[8]在1,4一丁二醇溶液中通过控制反应时间、搅拌速率、适量的甲醇添加剂和固载量(反应粉体的质量),在300℃下直接沉淀,也得到了规则的六角及其他多面体型的氧化铝粉体。
水热法的优点是粒子纯度高、分散性好且晶形好。
其缺点是:反应周期长,反应过程需在封闭的系统中进行。
另外,水热法有高温高压步骤,因此对生产设备的依赖性比较强。
1.3涂膜法涂膜法是利用前驱体配制成溶胶,将溶胶涂覆到具有光滑表面的基体材料上,经干燥、剥离,即得片状粉体材料。
为了使片状粉体的应用范围更广泛,还可以进行烧结。
才田健二等[9]利用pH为3~5的氧化铝溶胶,采用提拉法制膜,干燥后将膜剥离,于350℃烧结6h,然后在1000℃烧结2h,得到了粒径30btm、厚为1.2舯的片状氧化铝粉体。
Sae-gusa[10]提出了一种制备氧化铝片状材料的连续带方法。
他利用有机铝盐(如一乙酸基二丁氧基铝、三丁氧基铝)与溶剂(如丁醇)及一定量的水混合制备溶胶,通过一种辊系统,将上述溶胶涂覆到光滑的带上,然后干燥并从带上分离,形成片状颗粒。
片的厚度为1.5肛m、粒径为5~40弘m。
另外,他们还直接用市售的铝溶胶,稀释到一定浓度作为基液迸行涂膜,也得到了粒径8~50/-m、厚为2btm的片状氧化铝粉体。
通过涂膜法得到的粉体若作为产品直接使用,具有一定的优越性。
因为其杂质少,片的表面光滑,片的各种参数(如大小、厚度、化学组成等)在工艺上也易于控制,而且只需要简单的设备和步骤就可以做出来。
但所得的粉体机械强度不高,粒度分布范围较宽,需要分级处理才能达到使用者的要求。
1.4机械法机械法是利用机械力使按~定比例的粉末机械混合,在长时间运转过程中,粉末在研磨介质的反复冲撞下,经历反复挤压、冷焊及粉碎过程,成为弥散分布的超细粒子的方法。
粉体表面处理技术
粉体表面处理技术
嘿,你问粉体表面处理技术?这事儿还挺有意思呢!咱就来唠唠。
这粉体啊,就像一群小不点儿,到处乱跑。
要是不处理一下它们的表面,那可不行。
为啥呢?因为粉体的表面会影响它们的性能啊。
比如说,有的粉体容易吸水,有的粉体容易结块,有的粉体颜色不好看。
这些问题都可以通过表面处理技术来解决。
那粉体表面处理技术都有啥呢?首先呢,有一种叫包覆的方法。
就像给粉体穿上一件衣服一样,把一种材料裹在粉体的表面。
这样可以改变粉体的性能,比如说让它更防水、更耐磨、更漂亮。
可以用各种材料来包覆粉体,像有机物啊、无机物啊啥的。
然后呢,还有一种叫改性的方法。
就是把粉体的表面改一改,让它变得更适合某种用途。
比如说,把粉体的表面变得更亲水,这样它就能在水里更好地分散;或者把粉体的表面变得更亲油,这样它就能在油里更好地溶解。
改性的方法有很多种,可以用化学方法啊、物理方法啊啥的。
还有啊,有一种叫表面活化的方法。
就是让粉体的表面变得更活泼,更容易和其他材料结合。
比如说,用一些特殊的试剂来处理粉体的表面,让它带上一些活性基团。
这样粉体就能和其他材料更好地反应,形成更强的结合力。
哎呀,粉体表面处理技术可真是五花八门啊!不同的方法适用于不同的粉体和不同的用途。
要想用好这些技术,就得了解粉体的性质和需求,然后选择合适的方法。
下次你要是看到粉体,就会知道它们的表面可能经过了什么样的处理啦。
加油吧!。
粉体制备的流程
粉体制备的流程粉体制备是一种重要的工艺过程,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包括材料科学、制药、食品工业、电子制造等。
它涉及将原料粉末转化为所需的颗粒形态和大小,以满足不同应用的要求。
本文将深入探讨粉体制备的流程,从原料选择到最终产品的制备,以及其中涉及的关键步骤和技术。
第一部分:原料选择在粉体制备的起始阶段,原料的选择至关重要。
原料通常是固体,可以是金属、陶瓷、聚合物或复合材料。
关键因素包括原料的纯度、粒度分布和化学性质。
原料的选择将在很大程度上影响最终产品的性能和质量。
第二部分:粉体特性分析在制备粉体之前,必须对原料进行详尽的特性分析。
这包括粒度分布、形状、表面积、密度、化学成分等参数的测定。
这些数据将有助于确定适当的加工方法和条件。
第三部分:研磨和粉碎粉体制备的下一步是通过研磨和粉碎过程将原料转化为所需的粉末。
这可以通过多种设备和方法来实现,包括球磨机、研磨机、粉碎机等。
研磨的目标是实现所需的粒度分布和粉末特性。
第四部分:混合和分散混合是将不同粉末原料混合以获得所需成分和均匀性的过程。
混合可以采用干法或湿法,具体取决于原料和产品的性质。
分散则是将粉末分散在液体介质中,以制备浆料或胶体。
这一步骤有助于确保均匀分布,并为后续工艺步骤做好准备。
第五部分:成型成型是将粉末加工成所需形状和尺寸的过程。
这可以通过压制、注塑、挤压等方法来实现。
成型的目标是获得所需的产品形态,如坯体、颗粒或块状。
第六部分:烧结和热处理对于许多粉体制备工艺,烧结和热处理是至关重要的步骤。
烧结是通过高温处理来结合粉末颗粒,使它们相互粘合。
这有助于提高产品的密度和机械性能。
热处理则可以改变产品的晶体结构,进一步调整其性能。
第七部分:表面处理表面处理是为了改善产品的表面性质,通常包括涂层、抛光或其他化学处理方法。
这有助于提高产品的耐磨性、抗腐蚀性和美观度。
第八部分:质量控制和测试在粉体制备的每个阶段,质量控制和测试都是必不可少的。
这包括粉末特性的监测、产品形状的测量、物理性能的测试等。
【精品文章】几种片状金属粉体的制备与应用简述
几种片状金属粉体的制备与应用简述
片状金属粉体由于具有良好的附着力、显著的屏蔽效应、较强的反射光线的能力以及优良的导电性能,使其在浆颜料或导电料等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常见的片状金属粉体主要有片状铝粉、铜金粉、锌粉和银粉等。
1、片状铝粉
片状铝粉是以金属铝制成的具有银白色金属光泽的粉末,是目前使用最广泛的金属颜料之一。
铝粉颜料的主色调为银灰色,所以在工业上俗称为“银粉”或“铝银粉”。
通常情况下,用作颜料的片状铝粉厚度为0.1-2μm,直径在1-200μm之间。
主要有漂浮型铝粉和非漂浮型铝粉两大类,漂浮型只分布于涂层表面,非漂浮型则分布于整个涂层之中。
工艺简述:片状铝粉颜料最广泛的制备方法是球磨法。
以铝锭或者铝箔为原料,进行喷雾制粉,再经过球磨、化学处理等工艺过程加工成细小的鳞片状粉末,随后进行分级、表面抛光及表面改性等后处理工艺,以获得品质更加优越的铝粉材料。
铝粉化学性质活泼,因此需要对其进行表面包覆改性处理,以获得化学性质稳定的粉体材料,此外随着水性涂料的火速推进,对铝粉的抗水化能力也有了更高的要求。
因此研究对铝的包覆改性方法也是一个技术热点问题。
片状金属粉体边框流程图
应用领域:可用于制备油漆,金属烤漆、车辆涂装、油墨,涂料,对制品起到防护或者是美化装饰的作用。
例如:应用在结构金属和钢铁上,如。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胶囊化改性方法
• 机械物理方法 气体悬浮覆盖法(流态化床法) 无机物表面胶囊化法 (摩擦研磨法、胶体法、加热硬化法) 真空镀膜覆盖法 静电法 喷雾凝固干燥法
用表面活性剂覆盖改性
• 用具有双亲性质的表面活性剂覆盖无机物 表面,获得有机化改性。 要考虑无机氧化物或氢氧化物的等电点。 接触角 临界胶束(CMC)浓度
• 在矿物超细粉碎的同时,实施表面化学 改性,利用粉碎机械力效应,可促进和 强化改性效果。
胶囊化改性
• • • • 使粒子表面覆盖一层均匀厚度的薄膜。 起源于固体药物的缓释性需求。 能够将液体固体化。 实例:采用In site聚合法可制备聚甲基丙 烯酸甲脂(PMMA)包覆钛白粉胶囊改 性粉体,利用高速气流冲击法可实现 PMMA在尼龙-12上的包覆。颜料的无机 质壁的改性也常采用胶囊化方法。
粉体表面包覆处理改性
• 处理改性:如石英砂表面用酚醛树脂或 呋喃树脂包覆,可提高铸造砂的粘接性 能,使铸件表面光滑,无需机械打磨。 • 。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粉体表面化学改性
• 表面化学改性:采用偶联接剂(硅烷类、 钛酸脂类等)进行表面处理,提高粉体 的亲油性能。 • 塑料和橡胶的作为补强作用的矿物填料。
粉体表面机械力化学改性
片状粉体制备与表面处理
化学化工学院 叶红齐
片状粉末
• 具有薄片状的结果:与粒状粉末相比较, 径厚比(Aspect Ratio)相对较大。
片状氧化铝 片状金属铝
主要特点
• 粘覆力强 • 表面反射光、热、电磁波能力强 • 厚度薄,径厚比大,单位重量的覆盖面 积大。
片状粉末的制备方法
• 选用天然片状粉末:典型代表为云母 • 采用机械加工的方法,将球类或类球类 粉末加工成鳞片状粉末:典型代表是金 属颜料(Metal Pigments) • 合成制备法:如玻璃鳞片、氧化铝鳞片、 氧化硅鳞片等
等离子体处理
• 等离子体:气体放电产生,是一种电离 气体,宏观呈中性,当它具有很高的能 量,与有机化合物原子间的键能相当, 可使反应温度降低,使难以发生或速度 很慢的反应成为可能。 • 主要应用于固体表面改性。
胶囊化改性方法
• 化学方法: 界面聚合法(界面聚合反应) 局部聚合法(表面或界面化学反应法) 在液相中硬化覆盖层法
胶囊化改性方法
• 物理化学方法 水溶液的相分离法(单纯凝聚或复合凝聚法) 有机溶剂的相分离法 (界面析出、界面浓缩、温度变化法) 液相干燥法 (界面沉淀、界面硬化反应、二次胶乳法) 融解分散冷却法(喷雾凝固造粒、凝固造粒) 内包物交换法 粉粒床法(液滴法、凝胶法、乳胶法)
粉体表面处理技术概数
• 粉体可作为产品、也可作为原料,是支撑高新 技术的基础。 • 粒子设计概念:不满足追求亚微米、纳米级, 期望赋予粒子某些物理、化学性能和某种形状 结果 • 表面处理:采用物理、化学、机械等方法,改 变粉体的表面性质(表面晶格结构和官能团、 表面能、表面能、表面润湿性、电性、表面吸 附、分散性、表面反应特性)。 • 目的:满足现代新材料、新工艺和新技术的需 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