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懂中国经济数据(下)

合集下载

国民经济指标37页PPT

国民经济指标37页PPT
❖ 支出法 ❖ 收入法 ❖ 生产法
支出法
❖ 产品支出法(expenditure approach)又称最终产品法 (final product approach)。其基本原则是从最终产品的 使用出发,把一年内购买的各项最终产品的支出加总,计 算该年内生产的产品和劳务的市场价值。
❖ 用支出法计算GDP包括:消费支出、投资支出、政府购买 和净出口。
❖ 用不变价格计算的GDP叫做实际GDP(real GDP),而 用当年价格(current price)计算的GDP叫做名义GDP (nominal GDP)。
实际GDPP
O
t0
潜在GDP
核 心 标指
❖ 潜在GDP可以简单地理解为一个国家一定时期可供利用的 生产资源在正常情况下可以产出的最大产量。
GDP平减指数
核 心 标指
❖ GDP平减指数(GDP deflator)又称GDP缩减指数,是指 没有剔除物价变动前的GDP(现价GDP)增长率与剔除 了物价变动后的GDP(即不变价GDP或实质GDP)增长 率之差。
❖ GDP平减指数是用来计算GDP的组成部分,如个人消费 开支。它的计算基础比CPI更广泛,涉及全部商品和服务 (除消费外),还包括生产资料和资本、进出口商品和劳 务等。因此,这一指数能够更加准确地反映一般物价水平 走向,是对价格水平最宏观的测量。
小看板
何为国内生产总值?
❖ 国家统计局发布的统计数据显示,2019年全年中国 国内生产总值(gross domestic product,GDP)为 246 619亿元,比2019年增长11.4%,比2019年经初 步核实的增长率提高0.3个百分点,创下2019年以来 的13年新高。
❖ 那么,究竟何为GDP呢?

2023年中考道德与法治一轮复习课件:专题15 改革开放,经济腾飞

2023年中考道德与法治一轮复习课件:专题15 改革开放,经济腾飞
劳致富,艰苦奋斗,为取得成就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全面深化改革
必要 性( 全背

改革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 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社会主要矛盾仍然存在 。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我国 经济发展还面临区域发展不平衡、城镇化水平不高、城乡 发展不平衡不协调等现实挑战。
7. 问: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是由我国现阶段的政 治制度决定的。对吗? 答:不对。是由我国正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 基本国情决定的。 8. 问:公有制经济和非公有制经济都是我国国民 经济的主体,都为我国社会发展奠定了物质基础 。对吗? 答:不对。我国国民经济的主体是公有制经济。
9. 问:集体经济是国民经济的主导力量。对吗? 答:不对。国有经济是国民经济的主导力量。 10. 问:我国为中小微企业减税降费,体现了国 家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对吗? 答:不对。体现了国家对非公有制经济的鼓励和 支持。
3. 问:改革开放是强国之路,我国要坚持以改革 开放为中心。对吗? 答:不对。我国要始终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4. 问:共同富裕是同时、同等、同步富裕。对吗 ? 答:不对。共同富裕是一个过程,需要先富带后 富。
5. 问:新时代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是区域发展不平衡 、城镇化水平不高、城乡发展不平衡不协调。对吗? 答:不对。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 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 6. 问:我国坚持以国有经济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 共同发展。对吗? 答:不对。我国坚持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 济共同发展。
怎么样——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人民关心的利益问题、为民谋利,为民解忧
造福人民的经济制度
我国基本的经济制度
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 分配制度

魏凤春如何让客户读懂宏观经济数据-文档资料

魏凤春如何让客户读懂宏观经济数据-文档资料
如何让客户读懂宏观经济数据?
魏凤春
课程目标
熟悉基于投资的宏观经济分析框架 理解周期与结构对宏观分析的重要性 掌握宏观经济分析的基本指标
如何从宏观报告中寻找投资机会
引言
帮助客户深入剖析纷纭复杂的信息,进行筛选和加工,提出独立性的见解,预测未 来,指导客户进行资产配置。 提供有用信息,帮助客户减少分析成本,提高决断效率。 分析最可能的情景假定,对一些不太可能发生的情景加以摒弃,得出直接和明确的 结论。 对卖方来讲,更重要的是利用买方的研究结论来推销自己的产品,而非自己进行独 立的研究。 面对浩如烟海的宏观数据,如何去伪存真? 从大蒜的狂飚开始,透析宏观经济的奥妙吧
第三波
1892-1913
1920-1929
1929-1937
1937-1948
电气、化学、汽车
世界性通胀演绎的 过程是衰退的核心。
第四波
1948-1966
1966-1973
1973-1982
1982-1991
汽车、计算机
第五波
1991-2019或 2019
2019-? (2019)


信息技术、生物
宏观分析的逻辑——研究宗旨与理论基础
宏观策略化
宏观微观化
结构重于总量
华尔特· 惠特曼· 罗斯托 (1916-2019) Walt Whitman Rostow
曼库尔· 奥尔森 (1932-2019) Mancur Olson
约瑟夫· 熊彼特 1883-1950 (JosephAlois Schumpeter)
资料来源:雅各布.范杜因,《创新随时间的波动》;第四波以后的分析见《技术进步与经济波动》,陈漓高等
17

《让世界读懂中国》阅读练习及答案

《让世界读懂中国》阅读练习及答案

(一)阅读下文,完成第13—16题(18分)让世界读懂中国①站在历史交汇点上的中国,吸引着世界的目光。

②读懂是理解与认同的基础,______读懂_______能架起沟通的桥梁、连起合作的纽带。

今天,全世界都在向东看,无论是历史上厚重深邃的中国,还是当下奋进自信的中国,无论是民族复兴路上逐梦而行的中国,还是世界舞台上致力于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中国,都需要世界以多元的视角,走近她,深入她,读懂她,读出一个全面、立体、真实的中国。

③从中国魅力中读懂中国。

去年以来,美食视频播主李子柒在海外走红,为世界了解中国打开了一个精巧别致的窗口。

桃花酒、琵琶酥……一道道取法自然、制作精美的家常美食所折射的中国古老农耕文化和中国人民的勤劳智慧,是中华民族厚重文明史的一部分,散发着中华文化的迷人魅力。

从一碧万顷的河北塞罕坝,到波光粼粼的云南滇池,从连绵起伏的祁连山脉,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长江经济带,在生态优先的发展理念下,青山绿水、大美中国的画卷徐徐铺展。

④从中国发展中读懂中国。

今天的中国,经济总量已位居世界前列,但按照任何一个国际组织的现行标准,中国仍是并将长期是一个发展中国家。

今天的中国,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接近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十九届五中全会对“十四五”时期发展作出全面规划,逐梦路上,中国人民始终保持昂扬斗志,盈科而进,笃定前行。

今天的中国,改革不停顿,开放不止步,面对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勇于在危机中育先机、于变局中开新局。

⑤从中国主张中读懂中国。

从共建“一带一路”到连续举办三届进博会,从新冠肺炎疫情防控中与各国共享经验、向各国慷慨伸出援手,到积极融入经济全球化进程、努力推动建设开放型世界经济,近年来,中国积极倡导共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为促进世界和平发展和全球治理贡献“中国方案”,深刻地影响和造福世界。

⑥读懂中国,携手中国,一起拥抱更美好的未来!13.在第②段横线上填入关联词,下列恰当的一项是(2分)A.只有……才…… B.倘若……便……C.虽然……但…… D.既然……就……14.(1)第③段中“桃花酒、琵琶酥”体现了的魅力。

从数字中读懂中国

从数字中读懂中国

从数字中读懂中国近年来,中国的经济发展成就备受瞩目。

然而,要深入了解中国这个复杂而庞大的国家,仅仅依靠表面的数据是远远不够的。

数字背后蕴含着强大的故事和深刻的意义,通过从数字中读懂中国,我们能更好地理解这个国家的过去、现在和未来。

首先,让我们从中国的人口数据开始。

中国是世界上最人口众多的国家,如今已经超过14亿。

这庞大的人口基数意味着中国的各个领域都会受到巨大的影响。

例如,中国的消费市场规模巨大,成为全球各大国际企业争相进入的目标。

此外,人口结构的变化也意味着中国社会面临着巨大的挑战和机遇,如老龄化问题和劳动力供给的不断变化。

其次,中国的城乡差距也是需要关注的一个数字。

中国的城市化进程迅速,据统计,城市人口已经占到总人口的60%以上。

作为一个拥有众多的小城镇和农村地区的国家,城乡差距依然存在。

这种差距不仅体现在基础设施建设、教育和卫生资源的不平衡,也导致了一些社会问题的产生。

了解这些差距的存在,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中国社会的发展现状和需求。

第三,中国的创新力一直备受关注。

近年来,中国在科技领域取得了令世界瞩目的成就。

例如,中国成为世界上最大的互联网和电子商务市场,以及5G技术的快速推广和应用。

这些数字背后展示了中国在科技创新方面的实力和对未来的追求。

通过了解这些数据,我们可以更好地认识到中国在全球科技竞争中的地位,以及其对全球经济的深远影响。

第四,中国的对外贸易数据也给我们提供了洞察中国经济发展的窗口。

由于中国是全球最大的制造业和出口国之一,对外贸易一直是中国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根据最新统计数据,中国的对外贸易总额已经超过了4万亿美元。

这一数字反映了中国制造业的竞争力和对外开放的意愿。

通过了解中国的对外贸易数据,我们可以深入了解中国经济的国际化程度和与其他国家之间的合作关系。

最后,我们不得不关注中国的环境和气候数据。

由于经济的快速发展,中国也面临着环境和气候变化的挑战。

例如,中国的碳排放量居世界首位,雾霾等环境问题也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困扰。

专题七 必须读懂的几个经济标志

专题七  必须读懂的几个经济标志

个人可支配收入与个人可任意支配收入
个人可支配收入指个人收入中扣除税款和非税性负担之后所 得的余额。因为个人收入并不是实际得到的可任意支配的款项, 它必须在扣除个人所得税、财产税、房地产税等之后才能归个人 自由支配。个人可支配收入用于两个方面:一是个人消费支出; 二是个人储蓄。个人可支配收入被认为是消费开支的最重要的决 定性因素。 在一定时期内,由于物价上涨的因素,使得相同的货币所能 购买到的商品和劳务数量与基期相比相应减少,造成货币的购买 力下降,货币贬值。因此,在计算人均可支配收入的实际增长时, 必须要扣除价格因素的影响。 个人可任意支配收入,是指个人可支配收入减去维持生活所 必需的支出(如食品、衣服、住宅)和其他固定支出(如分期付 款、学费)所剩下的那部分个人收入。这部分收入是消费者可以 任意投向的收入,因而是影响消费者需求构成最活跃的经济因素。 这部分收入是消费需求变化中最活跃的因素,也是企业研究营销 活动时所要考虑的主要对象。这部分收入越多,人们的消费水平 就越高,对于高档和非必需的营销的机会也就越多。
一、GDP:备受关注的经济统计数据


什么是GDP GDP的定义:一定时期内,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经济中所生产的全部最终产品 和提供劳务的市场价值的总值。 对于GDP这一概念的理解: GDP是用最终产品来计算的,即产品在该时期的最终出售价值。 GDP是一个市场价值的概念。 GDP一般仅指市场活动导致的价值。 GDP仅指特定时期内“新”增加的最终产品和提供的劳务,往年的不算。 GDP是一个流量的概念,而非存量的概念。 GDP有严格的地域界限。 GDP概念的修正与发展:GDP的有效积累 它增加了两个因素,一个是有效,一个是积累。它的计算方法是当年的GDP 总额,减去无效的GDP和消失的GDP,它比纯粹的GDP概念更能反映一个地方 的富足程度与发展速度。 无效的GDP 消失的GDP

用经济学智慧来读懂中国

用经济学智慧来读懂中国

三、 “0-1 的比较”显示了“理性主义”的光辉
在上面,我们由折现率讲到了“惩罚” 。惩罚有没有意义呢?在经济学家们 看来,它的意义在各个阶段表现得不一样。如果惩罚已经实施了,那么,它就是 一个“成本” ,那没有什么好说的,直接代入“利润最大化”的公式里去计算, 就可以了。但是,没有实施的“惩罚” ,更有意思一些。因为它既可以“被实施” , 也可以“被取消” 。这时,它就是一种“威胁” 。 这样,如何计算“威胁”的可信程度,就成了经济学的一个核心问题。应该
现率为零,一个是完全的折现率为 1。这种极端的情况,还没有能够完全说明清 楚问题。不妨只设“第一个人的折现率小于第二个人”就可以了。如果放在银行 的账单上,它只是表示两个不同的数字。但是,放在经济学家的眼里,那就是另 一码事儿了。它表示的是“耐心的差异” 。相比来说,第一个人,性子比较急; 第二个人则相反,性子相对慢一些。结论似乎也很显然:性子慢的人,在这个讨 价还价之中,会更占优势一些。从饼的绝对份额上来看,他总是可以得到“全部 的大饼” 。因为他总是可以等到最后,等到对方都放弃了之后。而这个情况恰恰 正是毛主席说的: “胜利只在最后的坚持一下! ”这句话在样板戏《沙家浜》里还 是一个很经典的台词。在我们的日常用语中,那就是: “笑到最后的人,才是最 会笑的人。 ”当然,在武侠小说《射雕英雄传》里,则构成了一幕笑剧:老玩童 周伯通与梁子翁打赌,谁能坐禅坐得更久。谁知是中了人家的计:梁子翁被人家 点中了穴道,自然是“百战百胜”了。 我的朋友张仕英博士也告诉我一个故事, 它是佛教经典 《百喻经》 里的故事。 说的是:有一对夫妇,总共有三张大饼。两人各吃一张大饼之后,就约定:两个 人不说不笑,如果谁先开口,那么,这最后的大饼就归另一人所有。结果无巧不 巧, 从外面来了一个贼, 他见夫妇二人都没有反应, 于是把家里的东西都偷走了。 他们还是没有说话。 贼就胆大起来, 就去对女人动手动脚, 这时, 女人大叫起来: “蠢老公,你老婆被人家轻薄,你还不动手?”男人大叫起来: “哈哈,这张大 饼归我了! ”当然,这个故事,在我看来,有三个方面的内容值得关注:第一, 就是佛也讲“分饼”的故事;第二,耐心是一个很值得关注的经济学话题;第三, 就是经济学里的“机会成本”问题。 实际上,耐心问题,是经济学里另一个话题的同义表述,即“长短期问题” 。 性急的人,当然是更关注“短期问题” ,恨不能“一万年太久,只争朝夕” ,恨不 能像海瑞说的“只在一振作间” ,恨不能像佛说的“只在一念之间”或“放下屠 刀,立地成佛” 。伟大的经济学大师凯恩斯,就是一个最关注“短期问题”的人, 他的名言就是: “长期内,我们都死了” 。这样,在这种观念的指导之下,问题就 变得相当简单了,那就是“短期政策最重要了” ,我们要做的就是“相机抉择” 或随机应变。因为理由很简单:谁去关心死了之后的事呢?谁有能力关心身后的 事呢?把眼前的事情做好,就可以了。当然,这种观念似乎不宜做夸张的演绎,

读懂中国基尼系数的警示意义

读懂中国基尼系数的警示意义

18 中国在基尼系数较高的情况下保持了社会稳定,主要得益于经济高速增长,低收入人群的实际生活也有所改善。

如果社会经济格局没有大的改进,一旦经济增速放缓,各种问题和矛盾就可能集中凸显,社会风险和危机就可能迅速加大。

读懂中国基尼系数的警示意义文/ 潘洪其国家统计局近日公布了2003年至2012年全国居民收入的基尼系数:2003年基尼系数为0.479,2004年为0.473,2007年为0.484,2008年曾达到0.491,此后逐年回落,2012年为0.474。

这是国家统计局首次公布最近十年的基尼系数,引起舆论的广泛瞩目。

基尼系数是20世纪初意大利经济学家基尼提出的测量收入分配差异程度的统计指标。

国际上一般把基尼系数0.4作为收入差距的警戒线,基尼系数在0.4以上说明收入差距较大,可能引发诸多社会问题;当基尼系数达到0.5—0.6,说明收入分配高度悬殊,很可能出现严重社会动荡和社会危机。

去年12月,国家统计局按照新的标准,对2003年至2011年分城乡老口径的住户基础资料特别是收入资料重新进行整理,加上新统计的2012年居民收入资料,计算出近十年全国居民基尼系数。

较之以往的统计,这次调查获得的数据以及由此得出的基尼系数,应当是相对可靠的。

尽管如此,十年基尼系数仍然受到许多人的质疑,被认为“数字缩水”。

这类意见缘于对统计部门的“习惯性不信任”,主要是一种情绪化表达,其理性价值有限。

毕竟,对统计部门最基本的权威性还是要承认的,否则所有相关问题都无从谈起。

更理性的质疑,主要针对基尼系数从2009年起“逐年回落”的结论,认为统计部门选择现在公布基尼系数有其特殊考虑——基尼系数“逐年回落”可以说明,居民收入差距拉大的趋势已得到有效遏制。

上述推断不失为一种假设。

实际上,尽管近年来普通工人、农民工等劳动者的收入增长较快,对缩小差距起到了明显作用,但由于调查手段的局限,一些高收入阶层的部分收入也很难进入统计部门的调查范围。

读懂未来中国经济 :“ 十四五”到2035 等

读懂未来中国经济 :“ 十四五”到2035 等

读懂未来中国经济:“ 十四五”到2035 等作者:暂无来源:《中国民商》 2021年第9期读懂未来中国经济:“ 十四五”到2035作者:蔡昉出版社:中信出版集团当前中国进入新的发展阶段,发展仍然是解决中国问题的基础和关键,是实现14亿人共同富裕的现代化的必要物质基础。

理解新发展格局,认清经济发展的关键问题,找到经济增长点才能提高经济发展的质量和效益,抓住发展机遇,助力实现新发展目标。

蔡昉将经济理论、经验与中国现实结合在一起,从改革、创新、投资和区域发展等多个维度,立足当下国情,解析经济增长的热点、难点,提出新发展阶段增长问题的解决思路。

读懂中国经济,了解中国的经济发展现状和未来,对企业和个人的未来的发展非常重要,即便你决定不了这些条件,也要知道它们是什么。

这或许就是你“赢”的机会。

《大侦探经济学》作者:李井奎出版社:中信出版集团本书借用经济学大侦探的说法,精选10 个主题,以探案故事的形式生动讲述了因果推断在经济学上神乎其技的运用。

内容涉及劳动经济学、法律经济学、政治经济学、犯罪经济学、环境经济学、发展经济学、制度经济学、经济史、货币经济学以及宏观经济学等多个研究领域,全面介绍了经济学家的前沿成果。

《用数据讲故事》作者:[美] 南希·杜阿尔特出版社:电子工业出版社当今领导者必须掌握将数据整理成包含明确建议并激励其他人采取行动的故事。

本书搜集了在技术、金融、医疗保健和消费产品领域客户的数千张数据幻灯片,以解码如何进行数据沟通。

将数据转换为结合语言、数字和图形功能的叙述,以在组织内部和外部都产生结果的方式来交流数据,帮助组织更快地做出决策,并激发人们采取行动。

数字化平台战略:理论与实务作者:彭毫罗珉出版社:经济管理出版社本书旨在探讨数字化平台战略的各种形式、实施数字化平台战略的行为,对制定和实施数字化平台反垄断政策具有重要价值。

作者一直在北京、深圳、武汉、上海、成都多地进行实地调研,并对数字化平台企业的高层人员进行访谈,这些实地调研和高层人员访谈为构筑和丰富本书的内容提供了基础素材。

2024年巴中市初中语文学业水平考试卷附答案解析

2024年巴中市初中语文学业水平考试卷附答案解析

2024年巴中市初中语文学业水平考试卷试卷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一、语文知识与运用(每小题3分,共24分)某校正在开展“诗意山水·大美巴中”探究活动,请你阅读下面文字,完成1-8题。

极目巴中山水,总会被大自然鬼斧神工的创造力震撼。

用它最独特的手法装点了大巴山这块神奇的土地。

川东北边缘在隆起褶皱挤压成山过程中,发展了形态不一的深幽峡谷。

其中,临江丽峡匠心独运,林壑尤美。

临江丽峡位于通江县西北部,连接诺水洞天和空山天盆两大景区,长约10公里左右。

临江丽峡峡深谷幽,峡谷两岸悬崖峭壁,傲然耸峙,如同刀削斧切一般。

从高处俯瞰,两岸古树繁茂,cāng【】翠如盖。

临江丽峡隐藏其间,隐约可见。

【A】幽峡曲径,sù【】水而上,既有清波倒影,澄澈缥碧,也有激流素湍,清冽晶莹。

白练当空,猝然撕开峡谷的幽暗,气势恢宏,声响雄浑。

峡谷内有气势páng【】礴的“珍珠瀑”,跌宕生姿的“青莲瀑”,还有活泼俏皮的“鱼跳瀑”。

它们或引吭高歌,或浅吟低唱,妙不可言。

峡谷内怪石lín【】峋,有的如攀枝嬉戏的猴群;有的像亦步亦趋的大象;有的如龙似蛇,蜿蜒盘旋。

岩石上密布色彩斑斓的苔藓,瀑布穿过青苔,倾泻而下,美不胜收。

临江丽峡幽深静美,遗世独立。

时至今日,只要少数探险者才撩开过它的面纱,睹过其美丽容颜。

胜景在前,大美有形。

自信有这方山水的托举,巴中曼妙的身姿会舞动得更加欢畅飘逸,神采飞扬。

1、文中加点字注音和填入【】中的字,全部正确的一项是()A.耸峙(shì)【沧】翠【朔】水素湍(tuǎn)B.耸峙(zhì)【苍】翠【溯】水素湍(tuān)C.晶莹(yíng)【滂】礴【嶙】峋斑斓(lán)D.晶莹(yín)【磅】礴【粼】峋斑斓(nán)2、文中加粗的成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A.匠心独运B.气势恢宏C.引吭高歌D.美不胜收3、文中画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不正确的一项是()A.用它最独特的手法装点了大巴山这块神奇的土地。

中国经济引用文献

中国经济引用文献

中国经济引用文献
以下是一些关于中国经济的引用文献:
1. 林毅夫. (2012). 新结构经济学: 反思经济发展与政策的理论框架. 北京大学出版社.
2. 蔡昉. (2017). 读懂中国经济. 北京: 中信出版集团.
3. 吴敬琏. (2010). 中国经济改革三十年. 上海: 上海远东出版社.
4. 余永定, 等. (2018). 中国的经济增长与收入分配(第二版). 北京: 中国金融出版社.
5. 世界银行. (2020). 2020 年世界发展报告: 在瞬息万变的世界中实现有韧性的复苏. 华盛顿: 世界银行.
6. IMF. (2021). World Economic Outlook Update, January 2021. Washington, DC: International Monetary Fund.
7. 国家统计局. (历年). 中国统计年鉴. 北京: 中国统计出版社.。

中文图书财产帐

中文图书财产帐

Java程序设计基础 Python即学即用 SQL Server监控和诊断 数据结构编程实验:大学程序设计课程与竞赛训练教材 Word Excel PowerPoint 2013高效办公实战从入门到精通 极客电台:谁动了我的网络资产 3ds max三维制作实例教程 Illustrator CC实例教程 中文版Photoshop CC从入门到精通 中文版Photoshop CC基础教程 中文版CorelDRAW X7基础教程 CorelDRAW X7商业设计案例精粹 Illustrator完全实战技术手册 图像超分辨率重建方法及应用 AutoCAD2016基础教程及应用实例 CINEMA 4D R17完全学习手册 Maya材质灯光渲染的艺术 Visio 2016图形设计从新手到高手 Python高手之路 中文版3ds Max 2014从入门到精通:全彩版 中文版Illustrator CC基础教程 AutoCAD 2013中文版实例教程 论互联网的意识形态属性 现代微生物发酵及技术教程 3D打印建模:Autodesk 123D Design详解与实战 一菜一故事 走进智能家居 日本建筑与生活简史 中国园林史年表 中国古典园林史 3ds Max / VRay室内效果图案例技能实训教程 家居空间与软装布置搭配全书 交往与空间 船舶静力学 舰艇静力学 结构动力学续篇 环境化学 绿色技术 国学概论新编
细胞培养实验手册 仿生学导论 化石 恐龙与史前生命 微生物学实验教程 Brock微生物生物学 Brock微生物生物学 微生物基因组学及合成生物学进展 细菌分子遗传学 固氮微生物学 植物内生菌 植物生物学 植物细胞分化与器官发生 植物生理学 常见植物野外识别手册 奥托手绘彩色植物图谱 欧洲花卉 鲸与海豚 昆虫 昆虫 普通动物学 动物细胞培养:基本技术和特殊应用指南 两栖与爬行动物:全世界400多种两栖与爬行动物的彩色图鉴 鸟 哺乳动物 蝴蝶与蛾 精编人类遗传学实验指南 中国药用植物.第三辑(十一-十五) 中国药用植物.第三辑(十一-十五) 中国药用植物.第三辑(十一-十五) 700种中草药野外识别速查图鉴 无内之物 神经生物学 快乐从何而来:人脑与认知新解 生机无限:医学2.0 箱庭疗法

中国GDP调查报告统计学实验

中国GDP调查报告统计学实验

[键入文档标题][键入文档副标题]2015/6/26项目参与者:班级:医药营销二班指导老师:中国GDP研究调查报告项目参与者:班级:医药营销二班指导老师:设计目的为了清楚地了解中国近37年的经济状况和2014年中国各省市1979年,那是一个春天,有一位老人在中国的南海边画了一个圈……从此,改革开放的政策在我国开始实行,我国的经济进入高速发展阶段。

而我们的研究,就从这里开始的经济生产总值。

我们在较正规的网站上查得数据设计了这次调查,并用老师教的统计实验知识进行了一系列的分析与探讨,预测了2015年的财政支出和国内生产总值,同时分析了2014年各省市生产总值对GDP的贡献。

数据收集主要通过间接获取,我们在中国经济信息网、各大统计网和政府网站收集数据,并将搜得的数据与图书馆数据对比验证,数据具有真实性。

数据整理我们通过收集后的数据一一输入表格后,并对其进行筛选排序和分类,进行次数分配和绘图。

为使读者简便读懂数据,设置了多种图表。

数据分析在对中国经济情况的设计中,进行了一系列的分析并用了很多实验方法,比如:相关分析、线性回归分析、参数估计、时间序列分析和预测。

一、中国财政支出和国内生产总值的关系方差分析通过列表格和绘图可以看出两者具有非常显着的线性正相关关 系,相关系数r=(r 越接近1说明两者相关关系越显着)因此,我们可 以做进一步的回归分析。

回归统计 __ 相关系数R 可决系数R2 修正可决系数 标准误差 22666.30829 观测值 37由图示看出:财政支出与GDP呈正相关关系,即GDP随着财政支出的增加而增加。

我们把财政支出设置为自变量,把国内生产总值设置成因变量。

从输出的“回归系数估计”部分的“ Coefficients ”可以得到:估计的截距项aQ ntercept )为22114.57133,估计的斜率B (财政支i 亿。

二、测定财政支出与GDP的长期趋势。

为了消除或削弱了原序列中的由短期偶然因素引起的不规则变动和其他成分,我们用了移动平均法对发展趋势现象进行分析,该方法对原序列的波动起到一定的修匀作用。

读懂中国经济发展必须掌握的100个常用统计指标解释

读懂中国经济发展必须掌握的100个常用统计指标解释

读懂中国经济发展必须掌握的100个常用统计指标解释1.什么是GDP?如何全面看待GDP?GDP是英文Gross Domestic Product的缩写,就是国内生产总值。

省及省以下称地区生产总值或生产总值,是按市场价格计算的一个国家(或地区)所有常住单位在一定时期内生产活动的最终成果。

它反映了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济的总规模,在诸多经济指标中居于中心地位,是反映经济运行状况最重要的指标,是用来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济总体情况的晴雨表。

GDP核算的对象为一个国家(或地区)的所有常住单位,即在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经济领土范围内具有一定场所、从事一定规模的经济活动并超过一定时期(一般为一年)的经济单位。

如美国公司在中国投资开办的工厂所创造的增加值要计入中国的GDP,而中国公司在美国投资开办的工厂所创造的增加值,要计入美国的GDP。

GDP核算的范围为一个国家(或地区)所有常住单位的生产活动。

GDP核算的生产范围包括三部分:第一,生产者提供或准备提供给其他单位的货物或服务的生产,如机械设备制造企业生产的机械设备,娱乐服务企业提供的娱乐服务;第二,生产者用于自身最终消费或固定资本形成的所有货物的自给性生产,如农民自产自用的粮食;第三,自有住房提供的住房服务和付酬家庭雇员提供的家庭服务的自给性生产,如城乡居民自有住房服务。

GDP是世界组织和各国官方普遍认可、广泛采用的重要经济指标,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美国经济学家萨缪尔森曾感叹GDP是20世纪最伟大的发明之一。

之所以如此,当然是因为GDP自身的科学性和优越性所决定的:GDP涵盖了国民经济活动的各行各业,计算简便,可操作性较强。

它采用“增加值”的概念,剔除了传统总量指标——社会总产值的重复计算,从社会再生产的各个环节上分别统计的新增投入及附加价值,理论上说不重复、不遗漏,比较准确、全面地反映了一定时期内一定区域范围内的经济活动总量,是政府实施宏观管理的重要依据,也是各国家和地区之间进行经济实力比较的重要指标。

读懂中国经济:格局、周期与趋势

读懂中国经济:格局、周期与趋势

读书笔记
读懂中国经济:格局、周期与趋势(经济大趋势系列)可能很多结论都是结合统计结果得出。 作为宏观经济研究的爱好者,虽有一定经济学基础,仍佩服此书的完美框架、详细数据、可信逻辑。 格局、周期与趋势。 这本书通过大量的例子和图标,详细解读和分析了中国经济的发展历程和今后的发展方向,对读者读懂中国 经济有很大帮助。 一直以来都在寻找这样一种书,既有经济理论,有介绍实际应用,有幸读到了刚刚出炉不久的本书,书的内 容也弥补了之前的好多不解与困惑,最值得一提的是阅读了不同周期的系统性介绍。
读懂中国经济:格局、周期与趋势
读书笔记模板
01 思维导图
03 读书笔记 05 作者介绍
目录
02 内容摘要 04 目录分析 06 精彩摘录
思维导图
本书关键字分析思维导图
增长
价格
经济角度变化变化规律趋势
中国
经济 经济
投资
格局
中国
产业
周期
框架
增长
结构
内容摘要
近年来,中国经济正发生着显著而深刻的变化,中国经济发展已经站在了一个新的历史方位上。系统全面地 解读中国经济,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认识并展望中国经济的“过去”“现在”以及“未来”。本书共分为三 个部分:第一篇从经济格局角度,通过对主要经济指标的解读,系统性地认识中国经济的基本面以及国民经济循 环的基本状况,总结新冠肺炎疫情前后中国经济的突出变化和主要特征。第二篇从经济周期角度,基于常见的经 济周期类型,介绍中国经济周期性波动的表现、成因以及影响,分析当前中国经济运行所处的周期位置,展望 “十四五”时期中国经济的增长前景。第三篇从长期趋势角度,根据各国经济增长的历史经验,分析中国长期经 济增长的变化以及经济结构的变迁规律,勾勒出2035年远景目标下的中国经济增长趋势。

中国经济的重要性

中国经济的重要性

中国经济的重要性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通过有计划地进行大规模的建设,中国已成为世界上最具有发展潜力的经济大国之一,人民生活总体上达到小康水平。

按预定计划,到2010年,中国将建立起比较完善的市场经济体制;到2020年,建立起比较成熟的市场经济体制。

中国经济对全球市场具有“系统重要性”中国经济具有数量上显著的“系统重要性”。

我们一直强调,自2015年“8·11”汇改起,中国经济金融对全球市场的“系统重要性”就已充分彰显。

那么,这种“系统重要性”到底有多大?我们发现,3月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网站公布了一篇有趣的工作论文——《中国经济放缓和国际金融市场波动性:全球经济增长被淘汰出局了吗》,这篇学术论文对中国经济下滑和金融市场动荡的全球影响进行了测算,我们将其结果重新整理、归纳并适当引申如下:第一,中国经济下滑的全局冲击是显著的,中国经济增长率下降1个百分点,将在短期内对全球经济造成0.23个百分点的增长损失;第二,中国因素引发的国际金融动荡是伤害性的,全球经济将在短期内受到0.29个百分点的增长损失;第三,中国是真正意义上的新兴市场“稳定器”,中国经济增长率下降1个百分点,亚洲五国(印尼、马来西亚、菲律宾、新加坡和泰国)将受到0.23至0.35个百分点的增长冲击,亚太地区(除印度)也将受到0.06至0.17个百分点的增长冲击,而中国因素引发的全球金融混乱更会显著加大新兴市场国家的波动性;第四,中国因素对发达国家的影响相对有限,中国经济增长率下降1个百分点,欧元区、英国和美国经济仅分别受到0.12、0.04和0.07个百分点的增长冲击;第五,中国经济金融的“系统重要性”显现在全局维度,不仅全球经济增长会受冲击,国际油价、资本市场和各种期限的利率水平均会受到复杂影响。

中国经济稳增长具有全球意义。

考虑到中国2015年经济增速为6.9%,且1980年以来的年均增速接近10%,而同期全球经济年均增速为3.5%左右,因此,中国经济增速下降1个百分点同全球经济增速下降0.52个百分点,几乎具有数量级上类似的相对重要性。

读懂中国经济的基本面

读懂中国经济的基本面

热点观察Chinese Cadres Tribune 752020.01读懂中国经济的基本面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宏观经济研究部副部长冯俏彬受中美贸易摩擦等因素的影响,2019年全世界都感受到了丝丝寒意,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世界银行、经合组织(OECD )等国际组织一再调低对全球经济增长率的预测值。

受此大环境影响,2019年前三季度我国主要宏观经济运行指标也出现一些令人担忧的迹象,特别是一些经济大省GDP增速明显下行,企业家信心不足。

对于2020年中国经济怎么看、怎么做,各方都热切期待着权威声音。

在这关键时刻,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一锤定音地指出,我国经济稳中向好、长期向好的基本趋势没有改变。

对此如何理解?宏观经济学理论认为,对一国经济而言,短期重点是保持宏观经济稳定,长期则是促进经济增长。

短期而言,由于种种因素的扰动,反映宏观经济运行的指标总是处于不停变化中,时上时下、时好时坏,有时各个指标之间协调一致,有时走向却完全背离。

比如,2019年以来,我国GDP增速、投资、进出口等指标总体上比较一致地反映出中美贸易摩擦的冲击和影响,但CPI与PPI的走向则大幅度背离,其中更多反映的是生猪供求方面出现的剧烈变化。

这些反映短期经济运行状况指标的变化,需要我们高度关注并及时采取对策,但却不能由此推断我国经济的长期走势。

分析一国经济长期走势,要更多地关注经济的基本面,即供给一侧的要素种类、数量及其组合效率。

古典经济学认为,决定经济长期增长的要素主要有三个,即劳动力、土地、资本。

从当前我国的具体情况看,除了这三个传统要素,另外还有三个新要素,即科技创新、制度、数据。

三大传统要素和三大新要素一起,从数量、质量和效益等方面共同发力,共同形成了中国经济的基本面,奠定了我国经济长期向好、稳中向好的基础。

第一,我国劳动力数量有所减少,但劳动力的质量却明显提升。

人力、人才是经济发展的基础。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的高速增长在很大程度上得益于庞大的人口红利。

申论:读懂中国经济的“含金量”

申论:读懂中国经济的“含金量”

申论:读懂中国经济的“含金量”关键词:经济;发展进入暑期,消费市场一片火热。

亲子游、跨省游复苏明显;逛夜市、吃夜宵、乘船夜游等夜间经济,正在丰富城市新业态。

红红火火的暑期消费,折射出中国经济发展的旺盛活力。

【解析:今天我们学习一篇有关经济、发展新的人民日报申论范文,一般说到经济,很多同学都觉得它很难,不好掌握,里面固然有平时接触比较少的原因,更重要的,是这方面的知识、事例和重要论据素材是会随着时间发展而产生变化的。

经常和我一起学习的同学可能会发展,有些人民日报申论范文,那些涉及到工作底层逻辑、原理的内容往往变化不那么大,抓住了问题的本质,就能写个八九不离十。

但涉及新政策、新事物的一些话题,往往我们就需要了解到其最新动向,才能让自己的论述更为准确,而今天这篇有关经济的文章,就属于这一类。

先看第一段,开篇引入。

本段我们重点注意两个方面,一是都有哪些现象反应了经济的火热?作者列举了“亲子游、跨省游"以及“逛夜市、吃夜宵、乘船夜游等夜间经济",这些内容不用背,了解就行,我们可能会在申论给定材料里遇到,就要迅速反应出来它们说的都是什么。

二是注意两个表述“正在丰富城市新业态以及“折射出中国经济发展的旺盛活力”,分别对这些经济发展的现象进行了总结,一个是从“城市新业态"角度总结,另一个是从经济“旺盛活力"角度总结,这两个表述经常可以放在文章的开头、中心论点段做总结、说意义和重要性时使用,表述很专业,可以记下来。

】可感可知的微观场量,印证着回升向好的宏观经济。

国家统计局公布的经济数据显示,上半年5.5%的经济增速,明显快于去年全年3%的经济增速,也快于疫情三年年均4.5%的增速。

这不仅表明中国经济逐步摆脱疫情影响,向常态化运行轨道回归,且经济增长回升态势比较明显,更显示出较高的"含金量”。

【解析:第二段,中心论点段。

先注意这句话:“可感可知的微观场景,印证着回升向好的宏观经济”,这句话用亲承上启下,是非常不错的一个表述,首先它用到了“微观场景”和“宏观经济”,而上一段所说的亲子游、夜间经济等恰恰都是“微观”的角度,这句话用微观和宏观相对,就很顺畅:同时还要注意的,还有这句话里的“可感可知”和“回升向好”,表达形象,这句话非常推荐大家记下来。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读懂中国经济数据(下)
一、单选 ( 共 4 小题,总分: 40 分)
1. 根据本讲,以下收入中不容易逃税的是()
A.工资收入
B.灰色收入
C.非劳动收入
D.投资收入
2. ()要剔除土地购进价值及其增值部分,只计算附着在土地上的新形成的资产。

A.固定资产投资
B.固定资本形成
C.固定资产折旧
D.固定资产处置
3. 根据本讲,房地产企业统计的二手房房价在2007年-2011年,上涨幅度约为()
A.10%-20%
B.50%-80%
C.100%-150%
D.200%以上
4. 城市经济的扩展,满足了地价上涨的客观条件,可以把它叫做()
A.规模效应
B.溢价效应
C.溢出效应
D.聚集效应
二、多选 ( 共 2 小题,总分: 20 分)
1. 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一般来说,凡是政府特别关注、又通过各级政府部门上报的指标,都有可能不真实
B.各级政府特别关心GDP,GDP统计就有可能偏高
C.各级政府希望扩大投资,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统计就有可能偏低
D.上级政府希望控制人口,人口出生率就有可能比实际偏低
2. CPI包含了哪些指标?()
A.食品
B.日用品
C.耐用消费品
D.各类服务
三、判断 ( 共 4 小题,总分: 40 分)
1. 固定资本形成与固定资产投资高度相关。

正确
错误
2. 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总额与固定资本形成总额的差异可以用地价和技术性剪口来解释。

正确
错误
3. 很多指标统计部门都有一个简单的指标解释,但是这些指标解释里面常常没有把技术细节全部披露,这种情况导致有些统计指标相对来说透明度不高。

正确
错误
4. 房地产企业统计的二手房房价与统计局的统计指标差别非常显著。

正确
错误。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