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储存与养护基本介绍
中药的贮藏与养护总结
中药的贮藏与养护总结
中药的贮藏与养护是很重要的,它直接影响到中药的药效和品质。
以下是中药贮藏与养护的总结:
1. 温度:中药的贮藏温度一般应在15℃-25℃之间,避免受到
过热或过冷的环境影响。
2. 通风:中药的贮藏场所应保持通风良好,避免潮湿和发霉。
可以使用纱布或纱袋包装,确保空气流通。
3. 光照:中药应避免阳光直射,光照会使药材中的有效成分分解或失去药效。
因此,一般应存放在干燥、避光的地方。
4. 包装:中药应妥善包装,保持药材的完整性和干燥度。
常用的包装材料包括纸袋、布袋或密封袋等。
避免使用塑料袋,因为塑料袋不透气,容易造成潮湿。
5. 消毒:中药应保持干燥和清洁,避免受到虫害和霉菌的侵害。
可以用高温蒸汽或紫外线进行药材的消菌处理。
6. 分类存放:按照中药的性质和用途,将不同的中药分类存放,避免交叉污染和相互影响。
7. 定期检查:定期检查中药的质量和保存状态,发现问题及时处理,如有变质、虫害或湿度过高等情况,应及时更换或处理。
总之,中药的贮藏与养护需要注意温度、通风、光照、包装、
消毒、分类存放和定期检查等方面的要求,以确保中药的质量和药效。
中药储存与养护基本知识
信息化管理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中药储存 与养护将越来越依赖于信息化管 理。通过建立中药储存与养护数 据库,实现中药储存与养护的全
面监控和管理。
绿色环保
随着环保意识的提高,中药储存 与养护将越来越注重环保和节能 。例如,采用绿色包装材料、节 能冷藏设备等措施,减少对环境
的影响。
质量标准建设
为了提高中药储存与养护的质量 和安全性,需要建立完善的质量 标准体系。通过制定相关标准和 规范,提高中药储存与养护的整
04
中药储存与养护的难点与挑战
中药储存过程中的质量变化及控制
草药霉变
由于湿度、温度、空气等因素的影响 ,草药容易发生霉变,影响药效和安 全性。因此,需要严格控制储存条件 ,保持干燥、通风、阴凉等。
药效流失
草药中的有效成分在储存过程中可能 会逐渐流失,影响药效。因此,需要 选择合适的储存容器和条件,如密封 包装、低温储存等。
中药储存与养护基本 知识
汇报人: 2023-12-11
目 录
• 中药储存基础知识 • 中药养护基础知识 • 中药储存与养护的实践应用 • 中药储存与养护的难点与挑战 • 中药储存与养护的案例分析 • 总结与展望
01
中药储存基础知识
中药储存的意义和目的
01
02
03
保证中药质量
中药储存和养护是保证中 药质量的重要环节,对于 药物的疗效和安全性至关 重要。
根据中药的特性,选择干燥、通风、 阴凉、避光的地方,避免阳光直射和 潮湿。
配备必要的设施设备,如货架、垫板 、通风设备、除湿设备等,以满足中 药的储存和养护需求。
仓库布局
合理规划仓库空间,根据中药的分类 和储存要求,设置不同的储存区域, 如常温库、阴凉库、冷藏库等。
中草药的保管和贮存方法
中草药的保管和贮存方法
1. 干燥阴凉处贮存:中草药应放置于干燥通风的环境中,远离阳光直射和潮湿的地方,避免受潮和变质。
2. 避免温度过高或过低:中草药的贮存温度应控制在20℃到25℃之间,避免高温或低温引起药材质量的变化。
3. 防止虫害侵袭:中草药易受虫害侵袭,因此应采取防虫措施,如可以使用一些中草药专用的防虫剂进行喷洒,或者在中草药的存放处放置一些防虫剂。
4. 分类储存:根据不同的中草药特点和贮存要求,将中草药分门别类、分类存放,避免药材之间交叉污染和相互影响。
5. 定期检查:定期检查中草药的贮存情况,发现有虫害、霉变或其他问题的药材及时处理,避免影响其他药材的质量和保质期。
6. 防潮密封包装:对于一些易潮湿或易受氧化变质的中草药,可以采用密封包装的方法,如用塑料袋、锡纸袋等包装好后,再放入密封的容器中贮存。
总之,中草药的保管和贮存方法要注意控制湿度和温度,防止虫害侵袭,定期检查,分类存放以及适当的包装。
这样可以有效地保持中草药的药效和质量。
中药储存与养护的基本要求
中药储存与养护的基本要求一、储存环境方面。
1. 温度合适。
中药就像人一样,对温度挺挑剔的。
不能太热,要是温度太高,像夏天大太阳直晒的那种热,好多中药会变质。
比如说一些含有挥发油的中药,像薄荷、荆芥之类的,温度一高,那挥发油就跑得更快了,药的效果就大打折扣了。
也不能太冷,要是把一些南方产的中药放到特别冷的地方,可能会被冻坏。
所以一般常温就挺好,要是有条件,温度能控制在15 25℃之间那是相当理想的。
2. 湿度适中。
湿度就像中药的“心情”,太湿了可不行。
如果环境太潮湿,像住在海边或者梅雨季节的时候,中药就容易发霉。
像那些含糖类、黏液质多的中药,像熟地、天冬之类的,就像爱吃糖的小朋友在潮湿环境里容易长蛀牙一样,它们特别容易发霉。
太干了也不好,有些中药会干裂,特别是那些质地比较脆的药材,像白芷,太干就容易断成一小节一小节的。
湿度保持在45% 75%左右比较合适。
3. 避光保存。
有些中药就像怕晒的小姑娘,不能见太多光。
像大黄,要是老被太阳晒着,它里面的有效成分就容易被破坏。
因为光就像个调皮的捣蛋鬼,会把中药里一些怕光的成分给搞乱。
所以要把中药放在阴暗的地方,要是用透明瓶子装,也得给它们找个避光的小角落放着。
二、存放方式方面。
1. 分类存放。
这就好比把不同性格的人分开住。
中药也得分类放。
把植物类的、动物类的、矿物类的分开。
植物类的里面呢,再把花类的、叶类的、根类的分开。
比如说花类的金银花和根类的人参就不能放一起,不然它们可能会互相影响。
动物类的像地龙、全蝎这些,气味比较特殊,要是和植物类的放一起,可能会把植物类中药熏得也有怪味。
矿物类的朱砂之类的,比较稳定,但是也不能和那些容易被污染的中药混着放。
2. 密封储存。
中药得像被保护起来的小宝贝一样密封好。
因为空气中有好多“坏东西”,像氧气会让一些中药氧化变质。
如果不密封,还会有灰尘、小虫子之类的进去捣乱。
对于那些容易挥发、容易受潮或者容易被氧化的中药,密封就更重要了。
中药的贮藏与养护技术—中药饮片保管与养护
对于含不同化学成分或用不同炮制方法炮制的饮片,要 根据具体情况,选择不同的贮存方法: (1)含淀粉多的饮片,如山药、粉葛、天花粉等,应贮存在 通风干燥凉爽处,以防虫蛀。 (2)含糖分及黏液质较多的饮片,如党参、熟地黄、肉苁蓉 、天冬等,应贮存在通风干燥处,以防吸潮变软发粘、霉 烂虫蛀。
(3)含挥发油多的饮片,如薄荷、川芎、当归、荆芥等,贮 存时室温不宜太高,否则容易散失香气或泛油,应置阴凉 干燥处贮存。 (4)种子类中药因炒制后增加了香气,如紫苏子、莱菔子、 薏苡仁、扁豆等,若包装不坚固则易受虫害及鼠咬,故应 密闭贮藏。 (5)酒炙的饮片如酒当归、酒大黄、酒续断等,醋炙的饮片 如醋延胡索、醋芫花、醋香附、醋三棱等均应贮于密闭容 器中,置于阴凉处贮存。
5、翻垛通风法:将垛底中药饮片翻到垛面,或堆成通风垛 ,使热气及水分散发。一般在梅雨季节或发现药材含水量较 高时采用,为了增强通风效果,可利用电风扇、鼓风机等机 械装置加速通风。 6、密封吸湿法:是贮藏方法中的密封法同养护方法中干燥 法的结合,即将中药饮片密封在一定的空间内,采用合适的 吸湿剂以吸收饮片中的水分,进而保证饮片的质量。
近年来还进一步研究如何防止中药在贮藏养护过程 中毒物的污染,以符合21世纪无残毒、无公害绿色中药 的要求。目前中药饮片常用养护方法主要有以下几种:
(一)清洁养护法
清洁养护法是对库房、贮存容器保持清洁和定期消毒, 是贮存保管工作的基础。
重视库房的清洁卫生工作,可以杜绝害虫感染,恶化 害虫的生活条件,因此清洁卫生是防止仓虫入侵的最基 本、最有效方法。
(2)贵细中药的贮存 贵细中药如人参、西洋参、鹿茸、麝 香、牛黄、羚羊角、海马、海龙、马宝、狗宝、猴枣、熊 胆、蛤蟆油、三七、西红花、珍珠、冬虫夏草等,应与一 般饮片分开贮藏,专人管理,并注意防虫、防霉,密封后 置阴凉、通风、干燥处贮藏。细贵药品中的麝香,应用瓶 装密闭,以防香气走失;牛黄宜瓶装,在霉雨季节时放入 石灰缸中,以防受潮霉变;人参极易受潮、发霉、虫蛀、 泛油、变色,也应放入石灰缸内贮存等。
第三编中药储存与养护
盛期油中主成分薄荷脑含量最高,槐花在花蕾期芦丁的含量最 高,甘草在开花前期甘草甜素的含量最高。所以科学的采收, 必须把有效成分的累积动态与植物生长发育阶段这两个指标结 合考虑。
三、中药材的采收和加工
药用部位:如混入非药用部位,另外,有的药 材的同一器官不同部位的有效成分也有差异。 如甘草中甘草酸的含量:根尾 10.35% ,根皮 10%,根木部9.5%,根茎6.84%,根头部6%。 其它—运输和贮藏
二、道地药材的概念及形成原因
► 1、道地药材的概念
所谓“道地药材”是古人用以指在特定产区生 长,品质优良,药效独特的药材品种,是传统 的中医中药学中控制中药材质量的一项独特的 综合判别标准。“道地药材”至今仍是货真质 优,药效独特的药材专用词。 现代“道地药材“的概念:传统中药材中具有 特定的种质,特定的产区或特定的生产技术和 加工方法,所生产出来的中药材。现代的“道 地”要求通过现代科学技术和科学手段,使其 更具鲜明的标准性和可控性,使“道地”标准 接写的划分更明确,更直观,更具科学性。 川黄连、怀地黄、浙贝母、云三七
► 2、中药储存与养护的法规依据
中药养护的法规依据有:《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品管理 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品管理法实施条例》、《药 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GMP)、《药品经营质量管理 规范》( GSP)、《药品经营质量管理规范实施细则》、 《中药材生产质量管理规范(试行)》( GAP)、《中 药商业质量管理规范(试行)》等。
►运输与贮藏也是影响中药材质量的重要因素。由于运
输中管理不当,致使中药材被化肥、农药以及其他有 害物品污染,导致中药材质量变异;此外由于贮藏不 当,致使中药材发生霉变、虫蛀、变色、走油、气味 散失等现象,引起药材质量降低。这是中药储存与养 护技术主要讨论的内容。
中药饮片贮存与养护基本方法
中药饮片贮存与养护基本方法中药饮片是指将中药材经净化、柔润软化、按大小厚薄切制成片、段、丝、块等。
中药饮片的性状各异,初中药材本身的成分不同之外,还应采用了多种炮制方法,增加了其复杂性。
一般而言,中药材切制成饮片后,由于截断面积增加,与外界空气接触也随之扩大,吸湿与污染的风险增加,在中药饮片的贮存于养护中,除严格控制含水量在9%~13%。
还必须根据药材与所加辅料的性质,使用适当的容器贮存,严格进行温湿度管理。
贮存时按照炮制日期,先进先出,避免贮存时间过长而变质。
中药饮片的库房应保持通风,需实施分类保管养护。
(1)净选类饮片加工时经过整理除杂,但自然属性未变,也可能发生虫蛀、霉变、泛油、变色等,宜贮存于阴凉干燥处。
(2)切制类饮片切制类饮片经烘烤干燥,含水量较低,但表面积增加,若贮存时间过长或养护不善,仍易受潮、虫蛀、霉变等。
1)含淀粉类较多的饮片:如山药、泽泻、白芍、葛根等,宜贮存通风干燥阴凉处,防虫蛀。
2)含挥发油较多的饮片:如当归、川芎、木香、薄荷、荆芥等,贮存室温不宜过高,以防止香气丧失或导致泛油,宜贮存于阴凉干燥处,防虫蛀。
3)含糖量或黏液质较多的饮片:如熟地黄、肉苁蓉、天冬、党参等,若贮存温度高、湿度大均易吸潮变软发黏、霉变虫蛀,宜贮存于阴凉干燥处,防虫蛀。
4)种子果实类饮片:有的饮片经炒制后香气增加,如莱菔子、紫苏子。
扁豆、薏苡仁等,若包装不坚固易受虫蛀或鼠咬,宜贮存于缸、罐中。
(3)炮灸类饮片1)酒、醋灸饮片:酒灸饮片(如大黄。
常山、黄芩、当归)和醋灸饮片(如大戟、芫花、甘遂、香附、商陆)均应贮存于密闭容器中,置阴凉处。
2)盐水灸饮片:如知母、泽泻、巴戟天、车前子等,应密闭贮存,避免饮片吸收水分而受潮,另外贮存温度不能过高,防止盐分从表面析出。
3)蜜灸饮片:如甘草。
款冬花、批把叶等。
糖分含量高,易受潮返软或粘连成团,通常贮存于密闭的缸、罐内,置通风、干燥、凉爽处。
避免温度过高是蜂蜜融化。
中药储存与养护基本知识 ppt课件
中药储存与养护基本知识
概念:虫蛀指昆虫侵入中药内部所引起的破坏作 用。虫蛀使药材出现空洞、破碎。被虫的排泄物 污染,甚至完全蛀成粉状,会严重影响中药疗效, 以致不能使用。
害虫来源1)产地收取加工 (2)运输过程 (3)贮 藏过程 (4)包装物或容器 (5)库房内外的清洁 工作做得不好
中药储存与养护基本知识
中药储存与养护基本知识
中药储存与养护基本知识
◆1.霉变 ◆2.虫蛀 ◆3.变色 ◆4.泛油 ◆5.散气变味
中药储存与养护基本知识
◇概念:霉变又称发霉,是霉菌在中药表面或内 部的滋生现象。
◇条件:温度(20~35℃)、湿度(相对湿度75%以上或中药含
水量超过15%和足够的营养 .
◇中药发霉的主要原因有:⑴中药内含有养料 可供霉菌的寄生 ⑵受潮湿的影响 ⑶中药本 身“发汗” ⑷生虫后引起发霉 (5)外界环 境不清洁
2.含糖份和油脂类饮片(来源于植物的根及根茎、 果实或种子部位,含糖类或油脂成分) 党参、当归、天冬、麦冬、黄精、玉竹、牛膝、木 香、独活、远志、桔梗、板蓝根、明党参、地黄、 熟地黄、玄参、百部、紫苑、前胡、白芨、薤白、 天麻、巴戟天、肉苁蓉、锁阳、桃仁、苦杏仁、柏 子仁、郁李仁、火麻仁、酸枣仁、栝楼、栝楼子、 枸杞、使君子、芥子、莱菔子、紫苏子、大枣、龙 眼肉、黑芝麻、栀子等。
中药储存与养护基本知识
1、富含淀粉类饮片(来源于植物的根及块状茎、果实或种子部 位,含丰富的淀粉,质地粉性) a.强淀粉饮片有 白芷、山药、贝母、天花粉、葛根、泽泻、防 己、赤勺、重楼、北沙参、南沙参、何首乌、太子参、天葵子、 金果兰、白术、大黄、猫爪草、薏苡仁、芡实、浮小麦、白扁豆、 乌豆、赤小豆、刀豆、麦芽、神曲、娑罗子、决明子、皂角、胖 大海、预知子、莲子等。 b弱淀粉饮片有 三棱、莪术、防风、白蔹、白芍、银柴胡、千年 健、藕节、仙茅、红大戟、木瓜、桔核、金樱子、槐角、荔枝核、 桑椹、冬瓜子、车前子、葶苈子、菟丝子、楮实子、韭菜子、青 葙子、急性子等。
中药储存与养护基本知识
中药储存与养护基本知识一、中药品质变异现象中药(含中成药)在运输、储藏过程中,由于管理不当,在外界条件和自身性质的相互作用下,会逐渐发生物理和化学变化,出现发霉、虫蛀、变色、变味、泛油等现象,直接影响中药的质量和疗效,这种现象称为中药品质变异现象。
中药在储藏过程中的变异现象是很复杂的,变异不仅取决于各种中药本身的性质,而且和外界环境的影响也有极为密切的关系。
我们必须探讨变异现象的种类,了解发生变质现象的原因,积极地进行防治。
1.霉变霉变又称发霉,是霉菌在中药表面或内部的滋生现象。
中药表面附着的霉菌在适宜的温度(20~35℃)、湿度(相对湿度75%以上或中药含水量超过15%)和足够的营养条件下进行生长繁殖,分泌的酶溶蚀药材组织,以致使中药有效成分发生变化而失效。
霉菌是指真菌中不形成大的子实体的全部丝状菌类,常寄生于有机体或腐生于粮食、食品、中药或其他产品上使之发霉变质,有的霉菌还可产生毒素,危害人与动物的健康。
如黄曲霉毒素、杂色曲霉素、黄绿青霉素、灰黄霉素等。
常见的霉菌有黑酵菌、云白酶、绿霉菌、兰霉菌等几类。
中药发霉的主要原因有:⑴中药内含有养料可供霉菌的寄生许多中药都含有蛋白质、淀粉、醣类及黏液质等,给霉菌的生长、繁殖提供了丰富的营养物质。
⑵受潮湿的影响一般中药在储藏前虽经干燥,但在储藏的过程中仍易吸潮,特别是在霉雨季节,空气很潮湿,中药极易从外界吸收水分,从而提高了中药的含水量,此时的外界温度也适合霉菌的生长、繁殖,导致中药霉烂变质。
⑶中药本身“发汗”中药当受到焖热时,内部的水分就会蒸发至表面,这种现象称之为“发汗”。
凡发汗的中药其外表必定潮湿,在适宜的温度下,霉菌菌落极易生长,并由中药的表面逐渐深入内部,引起中药霉烂。
⑷生虫后引起发霉中药被害虫蛀蚀后,害虫在生活的过程中要排泄代谢产物,散发热量,因此,中药的温度升高、湿度增加,从而给微生物创造了生活的条件,往往引起霉变。
此外,在储藏过程中,如果外界环境不清洁,也是中药发霉的主要原因之一。
中药的储存与养护
条 温湿度管理:温度25℃以下 一、中成药的分类储存
第一节 中药材的储存养护
(一)常见中药材质量变异的现象
件 相对湿度35%~75% 注射剂 宜储存于20℃以下的阴凉库,避光、避热、防冻保存。
第一节 中药材的储存养护
第一节 中药材的储存养护
2.易燃中药材 必须按照消防管理要求,储存在阴凉、安全的专用库房,并配有专职消防安全员和消防设施,以防止火灾和其他事故
储 库房选择:阴凉干燥库房,具备通 《中国药典》2000年版一部
温湿度管理:相对湿度控制在70%以下,温度不超过25℃ 胶囊容易吸收水分出现膨胀变形、表面失去光泽,甚至霉变、软化、粘连、破裂;
风吸湿、熏蒸等设施。 密封(包括密闭)养护法 存 中药材的变色是指因采收加工、储存保管不当而引起中药自身固有色泽发生改变的现象。
存
•金银花Biblioteka 实例 •菊花二、中药材的储存保管
(三)果实种子类药材
果实类药材组织结构变化大,成分复杂,性 能各异,尤其浆果、核果富含糖分,故易黏 结、泛油、霉变和虫蛀。
果皮含挥发油,易散失香气、变色 种子类含淀粉、蛋白质和脂肪等营养物质,
易酸败泛油、生虫。
二、中药材的储存保管
(三)果实种子类药材
二、中药材的储存保管
胶剂、膏药等中成药 储存时宜将内服、外用及不同性质的中成药分别储存于阴凉、密封较好的小库房或容器内,防热、防潮。
(一)根及根茎类药材 第一节 中药材的储存养护
第一节 中药材的储存养护 二、中成药易变品种的养护
第三节 中成药的储存养护
一、中药材的质量变异现象及原因
二、中药材的储存保管
一、中药材的质量变异现象及原因
第二节 中药饮片的储存养护
中药储存与养护技术
中药储存与养护技术
中药的储存与养护技术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温度与湿度控制:中药的储存环境应保持适宜的温度和湿度。
一般来说,中药的储存温度应在15-25摄氏度之间,湿度应在45%-55%之间。
过高的温度和湿度会使中药容易受潮、发霉、虫蛀等。
可以选择通风良好、干燥、避光的地方存放中药。
2. 避光与防潮:中药在储存过程中要避免阳光直射和潮湿的环境。
阳光中的紫外线会导致中药成分的变化,而潮湿会导致中药受潮、变质。
因此,中药可以使用防潮罐或密封袋进行包装,并存放在避光、干燥的地方。
3. 空气流通:中药储存空间应保持适当的空气流通,避免密封太严,否则容易导致中药发霉、虫蛀。
可以使用透气性较好的容器储存中药,定期检查中药的状态,如发现发霉或虫蛀,需要及时处理。
4. 分类储存:不同种类的中药应分别储存,避免混杂。
一些有挥发性成分的中药可以单独储存,以免影响其他中药的品质。
同时,不同种类的中药按照其性味属性进行分类存放,以免相互干扰、相互影响。
5. 定期检查:中药在储存过程中需要定期检查,确保其质量和保存状态。
检查中应关注商品名、生产日期、保质期等信息,并查看中药是否有异味、虫蛀等异常情况。
如发现异常,及时处理或更换。
总而言之,中药的储存与养护技术需要保持适宜的温度和湿度、避光与防潮、空气流通、分类储存,并定期检查中药的品质和保存状态,以确保中药的药效和质量。
中药贮藏与养护
中药贮藏与养护
中药的贮藏与养护非常重要,正确的贮藏和养护可以保持中药的药性和有效成分,延长保存时间,防止中药受潮、霉变和虫蛀等情况的发生。
以下是一些中药贮藏与养护的注意事项:
1. 温度要适宜:中药最佳贮藏温度一般在15℃~25℃之间,要避免阳光直射和高温环境。
如果中药需要冷藏,则应将其放在冰箱的冷藏室中,但要注意避免中药与其他物品接触。
2. 通风要良好:中药需要存放在干燥、通风良好的地方,避免潮湿环境。
可以使用纸袋或者纸箱将中药包好,可以透气又能防潮。
3. 防潮要做好:中药容易吸湿,所以要注意避免中药受潮。
可以在贮藏的地方放置除湿剂,或者在中药包装袋中放置干燥材料,如防潮袋、硅胶等。
4. 防虫蛀要加强:中药中含有一些易受虫蛀侵害的成分,所以要注意防虫蛀。
可以在中药包装袋或者贮藏柜中放置一些防虫蛀的杀虫剂,定期清理和整理中药,避免长时间不使用的中药积灰或受虫蛀。
5. 避免与异味接触:中药会吸附异味,所以要避免与异味物品接触,尤其是有刺激性气味或化学气味的物品。
6. 定期检查和更换:中药的保质期一般较短,需要定期检查和更换过期的中药,避免使用失效的中药。
以上是关于中药贮藏与养护的一些注意事项,正确的贮藏和养护可以确保中药的品质和药效。
如果有特殊的中药贮藏要求,还应根据具体情况进行处理。
中药的储存与养护(ppt)
二、中药常见的质变现象
1、虫蛀:是指中药被害虫啮蚀的现象,是中药储存过程中危害最严重的质变现 象之一。在害虫不同时期对中药的危害中,以幼虫时期对中药的破坏最为严重。 虫蛀的药材成分往往损失,药材损耗加大,药效降低,同时害虫的排泄物或蜕皮 残留在药材内,污染药材引起发酵,进一步产生变色或变味,影响用药安全和疗 效。含有淀粉、糖、脂肪、蛋白质等成分的药材(如北沙参、木瓜、枸杞子、党 参等)最易虫蛀,在库储存中必须加强养护。 2、霉变:又称生霉,是指药物受潮后,在适宜的温度下造成霉菌的滋生和繁殖, 在药物表面或内部布满菌丝现象。中药生霉后,霉菌进行的营养代谢活动分解药 物体内的有机物质,会使有效成分降低,以致不能药用。如麦冬、牛膝、陈皮、 五味子等。 3、泛油:又称“走油”,是指某些药材的油质泛出药材表面,或药材因受潮、 变色、变质后表面出现油状物质的现象。泛油的原因除与中药自身的成分有关外, 还与储存温度过高或储存时间过久有关。如柏子仁、桃仁、麦冬、蛤蚧等。 4、变色:是指中药自身的固有色泽发生了变化,或失去原来色泽,或变为其他 颜色。引起中药变色的原因主要有中药所含成分、日光与空气、加工与养护方法 等。易变色的中药有黄芪、天花粉、白芷、红花、菊花等。
进入冷库的中药的含水量必须是在安全标准范围内,用干燥木箱盛装,内 衬防潮纸防潮,也可装塑料袋,以防湿气侵入。
14
三、化学药剂养护技术
是采用化学药剂来预防或杀灭害虫、霉菌的方法。分为防霉剂和杀虫剂。 药剂必须对人类无害,且挥发性强,有强烈的渗透性,效力确实,作用迅 速,可在短时间内杀灭害虫和虫卵。防霉效果持久,杀虫后能自动挥散,对 中药的质量没有影响。 用于直接与中药接触的杀虫防霉剂有:氯仿、四氯化碳、二硫化碳、有机 氯、有机磷农药、硫磺、氯化苦、磷化铝、对硝基酚、水杨酸、尼泊金、甲 醛溶液等。 (一)硫磺熏蒸法: 1、性能:硫磺燃烧后,产生蓝色火苗,并生成二氧化硫毒气可致死多种中 药霉菌与害虫,是中药最早期的杀虫方法。 2、施用方法:通常采用小室(薰房)密封或熏蒸箱形式,每立方米采用硫 磺100~150g,硫磺燃烧后,密闭3~4日,然后通风排毒2日后,操作人员可 戴口罩进入室内操作。少量中药可用熏箱熏蒸。 3、注意事项:二氧化硫遇水生成亚硫酸,易使中药褪色,同时经硫磺熏蒸 过的中药,有时味道会变酸,带有硫磺气,并发脆或破碎。因此对易变色、 变味和质地脆嫩的中药,部分花类和虫类药材均不宜使用。二氧化硫对人体 有毒性,中药熏蒸后应通风散毒,操作人员进入薰房应戴面具或用肥皂水浸 湿的多层纱布口罩。
中药储存与养护基本知识
中药储存与养护基本知识一、中药品质变异现象中药(含中成药)在运输、储藏过程中,由于管理不当,在外界条件和自身性质的相互作用下,会逐渐发生物理和化学变化,出现发霉、虫蛀、变色、变味、泛油等现象,直接影响中药的质量和疗效,这种现象称为中药品质变异现象。
中药在储藏过程中的变异现象是很复杂的,变异不仅取决于各种中药本身的性质,而且和外界环境的影响也有极为密切的关系。
我们必须探讨变异现象的种类,了解发生变质现象的原因,积极地进行防治。
1.霉变霉变又称发霉,是霉菌在中药表面或内部的滋生现象。
中药表面附着的霉菌在适宜的温度(20~35℃)、湿度(相对湿度75%以上或中药含水量超过15%)和足够的营养条件下进行生长繁殖,分泌的酶溶蚀药材组织,以致使中药有效成分发生变化而失效。
霉菌是指真菌中不形成大的子实体的全部丝状菌类,常寄生于有机体或腐生于粮食、食品、中药或其他产品上使之发霉变质,有的霉菌还可产生毒素,危害人与动物的健康。
如黄曲霉毒素、杂色曲霉素、黄绿青霉素、灰黄霉素等。
常见的霉菌有黑酵菌、云白酶、绿霉菌、兰霉菌等几类。
中药发霉的主要原因有:⑴中药内含有养料可供霉菌的寄生许多中药都含有蛋白质、淀粉、醣类及黏液质等,给霉菌的生长、繁殖提供了丰富的营养物质。
⑵受潮湿的影响一般中药在储藏前虽经干燥,但在储藏的过程中仍易吸潮,特别是在霉雨季节,空气很潮湿,中药极易从外界吸收水分,从而提高了中药的含水量,此时的外界温度也适合霉菌的生长、繁殖,导致中药霉烂变质。
⑶中药本身“发汗”中药当受到焖热时,内部的水分就会蒸发至表面,这种现象称之为“发汗”。
凡发汗的中药其外表必定潮湿,在适宜的温度下,霉菌菌落极易生长,并由中药的表面逐渐深入内部,引起中药霉烂。
⑷生虫后引起发霉中药被害虫蛀蚀后,害虫在生活的过程中要排泄代谢产物,散发热量,因此,中药的温度升高、湿度增加,从而给微生物创造了生活的条件,往往引起霉变。
此外,在储藏过程中,如果外界环境不清洁,也是中药发霉的主要原因之一。
中药饮片的储存与养护知识
中药饮片的储存与养护知识中药饮片的储存与养护中药饮片是中医药的重要形式之一,其储存与养护对于保证药品质量和疗效至关重要。
以下是影响中药变质的自然因素以及中药储存的变质与防治方法。
影响中药变质的自然因素空气、温度、湿度、日光和时间是影响中药变质的主要自然因素。
其中,空气中的水分、氧气、灰尘和微生物都会对中药造成不同程度的影响。
因此,在保管中需要根据季节和药品性质的不同情况采取相应的措施加以控制。
温度在16~35℃时一般害虫容易生长繁殖,在25~28℃时最适合霉菌的生长。
温度在35℃以上时,挥发性的药物成分会加速挥发,花、叶之类容易香气走失与变色,含油脂的药物易出现走油,树脂类药品易出现软化与熔化而发生粘连现象。
湿度与温度是影响药品质量密切相关的两方面。
一般在30℃以下,相对湿度控制在70~75%。
日光对于中药有干燥、防霉和杀虫杀菌作用。
但其中的紫外线会加速药物成分的氧化、还原、分解以及促使药物挥发、变色失性等。
时间方面,一般储存5年以上,“先进先出,___先出”原则。
中药储存的变质与防治中药饮片容易受到虫蛀害,害虫侵入药物内部引起组织破坏的现象。
常见的害虫有谷象、米象、大谷盗、药谷盗、锯谷盗、日本标本虫、印度谷螟、粉满等。
害虫的来源有多种,如从产地采收时受到污染,饮片加工未彻底杀灭害虫及卵,由运输工具、包装材料或仓储和用具等潜伏的害虫,害虫本能的传播(成虫传播),空仓未经彻底灭虫,较小的虫害和满类(随动物、风力传播)等。
药的性质与虫蛀的关系密切,含多量淀粉、含糖粉高、含蛋白质多、含脂肪油大的药物易虫蛀。
而含辛辣、苦味成分一般不易虫蛀。
药物的质地也会影响虫蛀情况,柔润的药物在潮湿状况容易生虫,而坚硬致密的药物则不易受到虫蛀。
药物的完整度也会影响虫蛀情况,原药材外表面有保护组织的药物害虫不易侵入。
药物的加工炮制也会影响虫蛀情况。
害虫的危害主要表现为消耗药品,造成浪费等。
中药饮片的储存与养护需要注意以上因素,同时在包装上标注批号和负责期,遵循“先进先出,陈货先出”原则,对于保证中药饮片的质量和疗效具有重要意义。
中药储存与养护知识
第一节中药的贮存与养护一、中药饮片贮存中常见的变异现象中药饮片在保管中由于干燥程度不当,或所含的某些成分受到了外界气候或虫害等的影响,就会撕发生变化,使药物的颜色、气味、形态、内部组织等,都出现各种各样的变异。
常见的变异现象大致可分为以下几种:1.虫蛀虫蛀,是指饮片被成虫蛀蚀的现象,从虫卵孵化成幼虫,再生长为蛹,最后羽化为成虫,一般易在饮片重叠空隙处、裂痕以及碎屑中发生。
虫蛀饮片大多数先危害表面,继而深入内部为害,有的则在药材表面产卵,卵孵化为幼虫后,幼虫在内部为害。
轻则蛀成孔洞,严重的被蛀空而成粉末状。
饮片中含淀粉、糖、脂肪、蛋白质等成分,是有利于害虫生长繁殖的营养,故最易生虫,如白芷、北沙参、前胡、大黄、桑螵蛸等。
2.发霉发霉,又称霉变,是指饮片受潮后在适宜温度条件下,引发寄生在其表面或内部寄生和繁殖的霉菌所致的发霉现象。
霉变对饮片贮藏危害最大。
我国地处温带,特别是长江以南地区,夏季炎热潮湿,饮片最易发霉。
开始时可见许多白色毛状、线状、网状物或斑点,继而萌发成黄色或绿色的菌丝,这些菌逐渐分泌酵素,溶蚀药材组织,使很多有机物分解,饮片腐烂变质、气味走失,而且有效成分也遭到很大的破坏,以致不能药用,如车前草、马齿苋、独活、紫菀等。
3.泛油泛油,习称“走油”。
是指因饮片中所含挥发油、油脂、糖类等,在受热或受潮时其表面返软、发粘、颜色变浑、呈现油状物质并发出油败气味的现象。
饮片泛油是一种酸败变质现象,影响疗效,甚至可产生不良反应。
含油脂多的饮片,内部油脂易于溢出表面而造成走油现象。
一般可分为两种,一种含挥发油的饮片,其泛油是因挥发油在一定的外界条件下加速外移聚集,随后在外界作用下形成泛油变质,如当归、丁香等;另一种为含脂肪油的饮片,其泛油是因为其中的脂肪酸变为游离脂肪酸后才会溢出便面,随后在外界作用下分解、腐败,发生变质,如柏子仁、桃仁、杏仁、炒苏子、当归、炒酸枣仁、炒莱菔子等。
含糖量多的饮片,常因受潮而造成返软而“走油”,如牛膝、麦冬、天冬、熟地、黄精等。
中药储存与养护基本介绍
§概念:又称走油或浸油,是指某些含油中药的油质溢于中药表面的现象。 §原因:⑴中药本身的性质 ⑵温、湿度的影响; ⑶贮藏保管不善。
5.1 散气变味
概念:指一些含有易挥发的成分(如挥发油等)中药,因贮藏保管不当而造成挥散损失,使得中药的气味发生改变的现象。 药物举例:当归、川芎、降香、金银花、陈皮、茵陈
中药品质变异现象
◆1.霉变 ◆2.虫蛀 ◆3.变色 ◆4.泛油 ◆5.散气变味
1.1 霉变
◇概念:霉变又发霉,是霉菌在中药表面或内部的滋生现象。 ◇条件:温度(20~35℃)、湿度(相对湿度75%以上或中药含水量超过15%和足够的营养 . ◇中药发霉的主要原因有:⑴中药内含有养料可供霉、⑷生虫后引起发霉 (5)外界环境不清洁
2.动物类药材 动物类药材主要有皮、肉、骨、甲和蛇虫躯体,它们极易生虫和泛油,并具有腥臭气味,保管、养护比一般药材困难 ◆3.矿石、贝壳类药材 这类药材一般不受外界影响,可贮存在一般的仓库内
4.特殊类型药材
⑴细(稀)贵品种 如人参、西洋参、麝香等,这类药材经济价值高,必须严格管理。 ⑵易燃品种 药材中有遇火极易燃烧的品种,如硫黄、火硝、樟脑等,必须按照消防管理要求,贮存在安全地点。 ⑶毒性药材
茎、皮类药材的养护 茎类药材与根、根茎类药材一样,在贮藏中也易发生霉变。应根据不同药材进行不同的贮藏养护。
中药饮片与炮制品的养护
◆中药饮片和炮制品的变异现象 主要有:虫蛀、发霉、泛油、变色、气味散失、风化、潮解溶化、粘连、挥发、腐烂等。 ◆饮片与炮制品的贮藏方法 ⑴药材切制成不同规格的饮片后,由于截断面增加很多,与外界空气接触也随之扩大了,因此吸湿及污染的机会也多,除严格控制水分外,应选用适当容器贮藏。 ⑵饮片库房应保持通风、阴凉及干燥,避免日光的直接照射,室温应控制在25℃以下,相对湿度在75%以下为宜。 ⑶饮片的贮藏容器必须合适,根据药材的不同性质选用不同的容器。 ⑷对于含淀粉多的药材,切成饮片后要及时干燥并防止污染,应贮于通风、干燥、凉爽处防虫蛀。 ⑸凡含挥发油多的药材如当归、川芎等切成饮片后,干燥温度一般在60℃以下,以避免损失。 ⑹对含糖份及黏液质较多的饮片宜于通风干燥处贮藏养护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含糖份和油脂类饮片(来源于植物的根及根茎、 果实或种子部位,含糖类或油脂成分) 党参、当归、天冬、麦冬、黄精、玉竹、牛膝、木 香、独活、远志、桔梗、板蓝根、明党参、地黄、 熟地黄、玄参、百部、紫苑、前胡、白芨、薤白、 天麻、巴戟天、肉苁蓉、锁阳、桃仁、苦杏仁、柏 子仁、郁李仁、火麻仁、酸枣仁、栝楼、栝楼子、 枸杞、使君子、芥子、莱菔子、紫苏子、大枣、龙 眼肉、黑芝麻、栀子等。
⑵因发的变色。
4.1 泛油
§概念:又称走油或浸油,是指某些含油中 药的油质溢于中药表面的现象。
§原因:⑴中药本身的性质 ⑵温、湿度的影响; ⑶贮藏保管不善。
5.1 散气变味
❖ 概念:指一些含有易挥发的成分(如挥发油 等)中药,因贮藏保管不当而造成挥散损失, 使得中药的气味发生改变的现象。
❖ 药物举例:当归、川芎、降香、金银花、陈 皮、茵陈
❖ ⑷盐腌品种 盐腌药材具有潮解、溶化和含盐份的特点,故贮存这类 药材应选择阴凉仓库,尽量防止潮湿空气的浸入。
2.动物类药材
动物类药材主要有皮、肉、骨、甲和蛇 虫躯体,它们极易生虫和泛油,并具有腥 臭气味,保管、养护比一般药材困难
◆3.矿石、贝壳类药材
这类药材一般不受外界影响,可贮存在一 般的仓库内
花冠脱落变形等现象。在贮藏时,应根据各花类药 的特点,选用不同的方法贮藏。 2.全草类药材在贮藏中,叶片或花穗易引起霉哟变或 变色,因此需防潮、避光,置阴凉干燥处贮藏。
▪ 果实与种子类药材的养护
新入库的果实类中药,有较强的呼吸作用, 它不仅能吸潮发热,也能因之霉变。若采 收时未充分干燥,霉变更易发生。种子类 药材在贮藏中极易回潮、发霉等变异。
中药储存与养护基本介绍
中药品质变异现象
◆1.霉变 ◆2.虫蛀 ◆3.变色 ◆4.泛油 ◆5.散气变味
1.1 霉变
◇概念:霉变又发霉,是霉菌在中药表面或 内部的滋生现象。
◇条件:温度(20~35℃)、湿度(相对湿度75%以上或中药含
水量超过15%和足够的营养 .
◇中药发霉的主要原因有:⑴中药内含有 养料可供霉、⑷生虫后引起发霉 (5)外界 环境不清洁
5.叶和全草类饮片 大青叶、桑叶、桔叶、蒲公英、地丁、车前 草、马齿见、垂盆草、 鹅不食草、墨旱连、 半边莲、扁蓄、浮萍、透骨草等.
6.树脂类饮片 血竭、乳香、没药、安息香、苏合香、阿魏、 松香.
常用中药材的养护技术
根及根茎类药材的养护
⑴常见易发霉的中药有:甘草、当归、 羌活、紫菀、黄芩、远志等,它们含 有霉菌生长需要的营养物质,在适宜 条件下,极易霉变。
⑵易生虫的中药有:川芎、当归、板蓝 根、半夏、甘草、桔梗等。
www.sys m www.hzdi
叶、花、全草类药材的养护 1.花类药材在贮藏中常发生退色、发霉、虫蛀、走气、
气接触也随之扩大了,因此吸湿及污染的机会也多,除严格控制水 分外,应选用适当容器贮藏。 ⑵饮片库房应保持通风、阴凉及干燥,避免日光的直接照射,室温 应控制在25℃以下,相对湿度在75%以下为宜。 ⑶饮片的贮藏容器必须合适,根据药材的不同性质选用不同的容器。 ⑷对于含淀粉多的药材,切成饮片后要及时干燥并防止污染,应贮 于通风、干燥、凉爽处防虫蛀。 ⑸凡含挥发油多的药材如当归、川芎等切成饮片后,干燥温度一般 在60℃以下,以避免损失。 ⑹对含糖份及黏液质较多的饮片宜于通风干燥处贮藏养护
4.花与芳香类饮片(多含挥发油) 有花、叶、全草、果实、种子、根皮 丁香、菊花、辛夷、金银花、玫瑰花、月季花、红 花、厚朴花、代代花、木槿花、葛花、旋覆花、密 蒙花、蒲黄、松花粉、薄荷、荆芥、广藿香、紫苏 叶、香薷、细辛、青蒿、茵陈、鱼腥草、败酱草、 艾叶、吴茱萸、枳壳、枳实、陈皮、青皮、佛手、 香橼、川芎、藁本、干姜、高良姜、苍术、山奈、 沉香、檀香、降香、厚朴、肉桂、桂枝、牡丹皮、 等
• 茎、皮类药材的养护
茎类药材与根、根茎类药材一样,在贮 藏中也易发生霉变。应根据不同药材进 行不同的贮藏养护。
中药饮片与炮制品的养护
◆中药饮片和炮制品的变异现象 主要有:虫蛀、发霉、泛油、变色、气味散失、风化、潮解溶化、粘连、 挥发、腐烂等。
◆饮片与炮制品的贮藏方法 ⑴药材切制成不同规格的饮片后,由于截断面增加很多,与外界空
4.特殊类型药材
• ⑴细(稀)贵品种 如人参、西洋参、麝香
等,这类药材经济价值高,必须严格管理。
• ⑵易燃品种 药材中有遇火极易燃烧的品种,
如硫黄、火硝、樟脑等,必须按照消防管 理要求,贮存在安全地点。
• ⑶毒性药材
中药养护技术简介
⑴干燥养护技术 ⑵冷藏养护技术 ⑶埋藏养护技术 ⑷化学药剂养护技术 ⑸对抗同贮养护技术 ⑹无公害气调养护技术
3.纤维性和木质化类饮片 此类饮片来自植物的根、根茎、茎、或皮部,富含 纤维或已经木质化,有较强的韧性或硬度 黄芪、甘草、麻黄、石斛、槲寄生、关木通、芦根、 白茅根、知母、秦九、柴胡、丹参、续断、黄芩、 黄柏、苦参、北豆根、石菖蒲、乌药、升麻、贯众、 漏芦、鸡血藤、桑白皮、地骨皮、香加皮、秦皮、 杜仲、椿皮、白鲜皮等
2.1 虫蛀
概念:虫蛀指昆虫侵入中药内部所引起的破坏 作用。虫蛀蛀成粉状,会严重影响中药疗效, 以致不能使用。
害虫来源1)收取加工 (2)运输过程 (3)贮藏过 程 (4)包装物或器 (5)库房:药材在自身有色泽改变的现象。 原因:⑴因酶作用引起的变色;
附:各类中药饮片分类(植物药)
1、富含淀粉类饮片(来源于植物的根及块状茎、果实或种子 部位,含丰富的淀粉,质地粉性) a.强淀粉饮片有 白芷、山药、贝母、天花粉、葛根、泽泻、防 己、赤勺、重楼、北沙参、南沙参、何首乌、太子参、天葵子、 金果兰、白术、大黄、猫爪草、薏苡仁、芡实、浮小麦、白扁 豆、乌豆、赤小豆、刀豆、麦芽、神曲、娑罗子、决明子、皂 角、胖大海、预知子、莲子等。 b弱淀粉饮片有 三棱、莪术、防风、白蔹、白芍、银柴胡、千 年健、藕节、仙茅、红大戟、木瓜、桔核、金樱子、槐角、荔 枝核、桑椹、冬瓜子、车前子、葶苈子、菟丝子、楮实子、韭 菜子、青葙子、急性子等。
影响中药品质变异的因素
中药变质的自身因素 中药变质的环境因素
1.1 中药变质的自身因素
⑴中药的含水量 ⑵中药的化学成分及对中药贮存的影响
2.1 中药变质的环境因素
⑴温度 ⑵湿度 ⑶空气 ⑷日光 ⑸霉菌和害虫
中药的分类贮存方法
1.植物类药材
❖ ⑴重点养护品种 指最容易虫蛀、霉变、泛油、变色的品种。这类中 药的种类很多,如当归、甘草等,贮存这类药材的仓库应选择结构建 筑好、干燥中全草和地上部分的品种很多,由于体轻质泡,贮存时占 用面积很大。多数品种只要自身干燥,一般不容易发生变化,可以贮 存在条件一般性的仓库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