耶鲁大学公开课《死亡》详细笔记

合集下载

《耶鲁大学公开课:死亡》笔记

《耶鲁大学公开课:死亡》笔记

《耶鲁大学公开课:死亡》笔记我们可以把这第一种观点称为二元论物质实体。

命令肉体。

但另一方面,灵魂也会受到肉体的反作用。

一方面,我们言谈间好像灵魂是有处所的,我们说灵魂在肉体中。

另一方面,也许这都是幻觉,也许灵魂根本没有任何处所,也许我有一个处所的感受,实际上只是我从我的肉体获得的所有感觉输人形成的幻觉。

我们还有物理主义者的观点。

物理主义者也相信心灵,但是他们认为,心灵只是一种谈论肉体能力的方式。

物理主义者当然不相信二元论者信奉的非物质的灵魂。

所以为了区分清楚,我将说物理主义者根本不相信灵魂。

他们相信心灵,但是不相信灵魂。

第三章灵魂存在的论证对于我们看不见(又听不见、尝不到,也无法用内感官观察到)的东西,我们该如何去证明它们的存在呢?最重要的方法也许是这样的:有时我们合理地设定存在某种我们看不见的东西,以便去解释我们都认同其存在的其他事情。

关于最佳解释推论,在此要强调一下。

我们可以合理地相信某事物,不仅是因为我们需要靠它提供某种解释,而是由于它能提供我们可以得到的最佳解释。

的肉体的生命。

纯粹的机器不能思考、推理,也没有信念和欲望。

即使是在解释思考、推理和计划时,好像我们也并不需要诉诸灵魂。

如果我真的有自由意志,那我就不可能受制于决定论法则。

换句话说,受制于决定论法则的东西不可能拥有自由意志。

这两者是不相容的。

也许能够想象出来某种事物,并不一定代表该事物具有逻辑上成立的可能性。

想象力是逻辑成立可能性的正确向导,也就是说,但凡我们能够想象出来,便具有逻辑上成立的可能。

没准想象力是逻辑成立的可靠向导,但凡能想象出来的,就具有逻辑成立的可能。

即使我们同意柏拉图的理念存在,即使我们也同意灵魂存在并且可以被思考,·我们还没有得到任何充分的理由去相信灵魂一定是不朽的。

因此,柏拉图的第一个论证—由理念本质引起的论证—我认为是站不住脚的。

组成部分的事物可以被毁灭。

事实上,柏拉图本人在其他对话录中,反对灵魂的单纯性。

【学习】耶鲁大学公开课-死亡

【学习】耶鲁大学公开课-死亡

耶鲁大学公开课D E A T H和你想的不太一样亡[美]谢利·卡根◎著贝小戎等◎译糖炒诗人- ◎读书笔记PPT你可能相信我们拥有灵魂永生是一种赐福 对死亡感到恐惧无可厚非 死亡是一件神秘的事情你可能不曾想过我们没有灵魂永生是一种诅咒死亡并不神秘恐惧死亡并不恰当花5分钟同我一起思考死亡吧!死亡其实和你想的不太一样!目录●死亡是坏事吗?●永生是好事吗?●灵魂存在吗?●我们能在死后存活吗?●死亡的本质是什么?●我们该如何面对死亡而活?死亡是坏事吗?IS IT BAD TO BE DEAD?什么事对我有坏处?相较于其他事来说是坏事。

−捡到钱是好事,但是捡到5毛就不如捡到100好。

事情本身不坏,但会导致坏的结果。

−如熬夜看世界杯本身不是坏事,但它导致的精神不济、被扣工资、家庭矛盾甚至猝死等是坏事。

事情本身就是坏事。

−如疼痛、疾病,只要发生就是坏事。

相对坏结果坏 本质坏死亡的坏处是?死亡会剥夺可能拥有的美好和幸福−关于死亡坏处的剥夺解释理论死亡对于死者而言没有任何结果−任何事情对不存在的事物都不会有影响死亡本身不好也不坏−对于不存在的事物而言,不存在对它来说没有好处也没有坏处相对 有点坏 结果不坏 本质不坏那么,永生是好事吗?IS IT GOOD TO BE IMMORTAL?永生不见得是好事记忆能够保存假如记忆能够一直保存,再有意思的活动我们也用无尽的时间去体验所有的关卡变化。

生活将最终变为无尽模式的神庙大逃亡,无法结束的生命不是赐福反而是诅咒。

记忆不能保存假如灵魂通过转世得以永生,但每次转世都要喝孟婆汤清零记忆。

那么对于现在的我来说,不管我曾有多大的成就都毫无意义。

未来对现在的我来说是零。

永生对现在的我来说毫无意义。

尽管如此,我们希望活的久一点我们不一定要永生,但要能够活到我们满足为止。

为此,我们希望有灵魂,我们希望我们是灵魂和肉体的混合,而灵魂是我们的主要部分。

这样,我们才可能活得比肉体更久一些。

耶鲁大学开放课程—哲学:死亡.02.

耶鲁大学开放课程—哲学:死亡.02.
死后能否继续活着Is there life after death?
死后是否还有活的可能性Could there be life after death?
我能幸免一死吗Might I survive my death?
哲学上对此有反驳But there's a philosophical objection to the entire question.
然后再用几周时间And then we're going to spend several weeks,
至少一周or at least a week or so,
讨论个人同一性的问题talking about the nature of personal identity.
在我们开始之前But before we can even get started,
我们是由什么组成的What are we made of?
我们的组成部分是什么What are our parts?
在回答"我是否能够幸存"It seems plausible to think
这个问题之前that before we could answer the question,
我们要知道 "我"是什么we need to know, what am I?
人是什么What's a person?
一方面要搞清形而上学中What's the metaphysical composition of people,
人的构造是什么on the one hand?
同时还要弄清同一性及And we need to get clear on the nature of identity

耶鲁大学公开课《死亡》详细笔记

耶鲁大学公开课《死亡》详细笔记

PHIL 176 Death Professor Shelly Kagan(第一课没什么实质内容,可以略过)教授在第一课列举了这门课将要讨论的一些问题:1.人能否幸免于死2.人是什么?“我”是什么?3.有没有来生?4.自杀一定是恶的吗?……然后他摆出了自己的观点:1.不存在灵魂2.永生并不是好事情3.对死亡的恐惧是很正常的4.自杀在特定情境下有可能是理性的,并且在道德上是正当的……他希望通过这门课:学生能够自己独立思考。

他不是要灌输给学生这些观点,而是要引导学生运用自己的理性,无论是支持还是反对这些观点,都要有合理的根据,给出论证。

第二课要回答“我能否幸免于死”“我死后我是否还存在”,就需要先回答:“我”是什么?或人是什么?什么叫“幸免于死”?什么叫“活着”?一个人过了一段时间仍然是这个人,这是怎么一回事?……反驳:有人认为这个问题是混淆概念造成的,根本毫无意义,因为1.如果“死亡”的意思是生命的结束的话,那么2.“是否来生”就相当于“生命结束之后是否还有生命”,这就好比“碗里的饭吃完后碗里还有饭吗”,那么3.“是否有来生”或“我能否幸免与死”的答案当然就是否定的(因为很明显这些提问自相矛盾),这能从问题里直接得到答案。

△回应:1.如果,“死亡”指的是身体的死亡(即一系列的生理过程);那么,2.之前的问题将变成“我的身体死后我是否还存在”,这和“生命结束之后是否还有生命”不同,不能从提问中直接得到答案。

YYets3.所以,在这个意义上提问和回答“我能否幸免与死”是有意义的。

要回答“我能否幸免于死”(在上面的那个理解下),就需要先弄清楚:“我”是什么?“我”是什么东西组成的?或者人是什么?人由什么组成?一般来说,有两种主流观点:一、二元论(Dualism)◎1.人是由身体和心灵(灵魂)两部分组合而成严格说来,人的本质是灵魂,它与某具肉身密切联系着;“我”就是指我的灵魂,尽管与我的身体紧密联系着。

2.身体和心灵是完全不同的两种东西,身体是物质的,灵魂是非物质的(不是由原子、分子构成的)3.心灵指挥身体,“身体反作用于心灵”4.死亡就是指身体的死亡,灵魂离开肉体(?)二、物理主义(Physicalism)○1.人只有身体,尽管2.这个身体能够实现多种功能3.人就是一个物理对象,一个纯物质的存在4.谈论心灵,实际上就是谈论大脑(或大脑的功能),正如微笑就是特殊的肌肉运动5.死亡就是指身体丧失了正常功能第三课二元论与物理主义的分歧:是否存在灵魂?证明事物存在的方法:1.通过五感获得的经验证据来证明但是,灵魂是非物质的(如果二元论正确的话),我们无法通过感官来感觉到灵魂。

耶鲁大学开放课程—哲学:死亡

耶鲁大学开放课程—哲学:死亡

不同的手段导致死亡的方式不同,但是我认为有一点是相同的,你的死亡伴随着这一系列的事情发生,都是些什么事呢?事实上我对这方面不是很了解。

我只能认为是不论最初的死亡原因是什么,最后血液不再流动,氧气不能输送到全身,导致大脑变得缺氧,由于细胞中缺少氧气,所以细胞不能完成它们的各种新陈代谢活动,因此他们不能修复各种损伤,或者生成所需的氨基酸蛋白质,当细胞开始衰退,细胞组织开始损坏,它们不能像正常的细胞一样修复,结果就是重要的细胞组织衰竭了,瞬间肉体死亡了,我想说我不是很确定这个是不是真的。

刚才讲的那个小故事是不是真的。

但是有些类似的故事就可能是真的。

从哲学的观点来看,我已经把整个过程画在了黑板上。

由于我不知道某些具体的生理过程,我们可以叫它B1 B2 B3一直到Bn ,在B1之前你的身体还在运作,正常运作也就是机体的呼吸复制细胞诸如此类。

在这个过程的最后也就是Bn 身体死亡了,B是指身体B1到Bn 这就是死亡的过程至少这是身体上的死亡。

就像我说的这就是一些医学院的人生物学家或生理学家向我们描述的死亡。

然而问题又来了,假设我们叫这个过程“肉体死亡”,把这些发生在最后阶段的事称做肉体死亡。

■■■这门课的成绩会由以下几部分构成:平时作业占20%,期中考试占30%,期中有时在10月份考,期末考试占50%;这就是成绩的加权比例。

我还有另外一套评分计划叫“特赦计划”,就是我会比较你的学期总成绩和你的期末考试成绩,我会取这两个成绩中更高的作为你的课程最终成绩。

……接下来学好物理最重要的就是完成作业,作业的权重虽然只有20%,但这个数字是无法真正衡量其重要性的,作业能让你真正弄清楚自己对知识的掌握程度,如果你只看我在黑板上的推导,觉得很有道理,好象自己也能行,但是只有你动手去解题,才是验证自己会与不会的唯一方法。

只有这个时候你才知道自己是否真正理解了,所以,我要求你们按时按量地完成作业。

如果我周三布置了关于该周课堂内容的作业,你们应该尽快着手去做,因为当你下周来上新课时我会假设大家都已经把上周题目做完了。

耶鲁大学开放课程—哲学:死亡01

耶鲁大学开放课程—哲学:死亡01
是哲学中的术语\what I'm going to mean is sort of a bit of philosophical jargon.
我的意思是指某些非物质的东西\I'm going to mean something immaterial,
某些区别于我们身体的东西\something distinct from our bodies.
我们有非物质的灵魂吗\Do we have immaterial souls,
会有东西能够从身体的死亡中幸存吗\something that might survive the death of our body?
如果没有 那么死亡的本质意味着什么\And if not, what does that imply about the nature of death?
我们要讨论的是当我们思考\Well, the things we'll talk about are philosophical questions
死亡本质或诸如此类的问题时 所产生的\that arise as we begin to think about the nature of death,
..,我们不会谈论那些\about the things we won't be talking about
你们可能强烈希望在\that you might reasonably expect or hope
死亡课程上听到的东西\that a class on death would talk about,
其他死亡课上听不到的\could cover that we won't talk about.

耶鲁大学雪莱死亡哲学第二课的节略笔记

耶鲁大学雪莱死亡哲学第二课的节略笔记

1、死亡-哲学-绪论这是一门哲学课。

要讨论的是死亡本质或诸如此类的问题的哲学疑问。

课程前半部分将集中在,死亡本质的问题上:我们死亡时发生了什么?要解决这个问题,首先要考虑的是:我们是什么?人是一种什么样的实体?特别是我们有灵魂吗?这里所说的灵魂是哲学中的术语,意指某些非物质的东西——区别于我们身体的东西,有非物质的灵魂吗?会有东西能够从身体的死亡中幸存吗?如果没有,那么死亡的本质意味着什么?怎么样才称得上死亡?幸存对我来说是什么?假如我从死亡中幸存,这又意味着什么?显而易见,要想弄明白死亡和生存是怎么一回事儿,我们必须对个人同一性了然于心。

之后我们会讨论到价值论。

如果死亡是终结,那么它是坏事吗?无疑,大多数人,坚信死亡是件坏事。

但是死亡到底有多糟?如果在我死了,我不存在了,对我来说怎么会有坏事呢?对于不存在的东西怎么会有坏事呢?那么,死亡怎么会是坏事呢?这么说并不是试图让你相信死亡不是坏事,但这的确要花点时间来准确地说清楚:什么让死亡成了坏事和怎样才算死亡,使得死亡成为坏事的东西是否不止一件?如果死亡是件坏事,是不是永生就是件好事了?应该用怎样的态度对待不可避免的死亡。

比如:我应该害怕死亡吗?我该对我即将死去这个事实感到绝望吗?最后,我们将转入自杀问题。

许多人认为既然生命是有价值的,无比珍贵的,那么自杀就是毫无意义的,你放弃了你仅有的生命。

我们将通过思考自杀的合理性和道德性来结束这个学期。

大致地讲,这就是我们的课程安排:前半学期形而上学。

后半学期价值论。

讲课有两种方法,特别是像这种引论课:方法一:你们简单的列出不同的观点,正面和反面,老师争取保持中立,不表明他支持哪个观点。

我会在介绍课上,采用这种方法。

另一种方法,会始终围绕一个观点来谈,并推动和论证这个观点。

也就是说,关于我们要讨论的问题,我会持有自己的观点,而我在课堂上要做的就是,与其它的观点辩论,说服你们并让你们相信我的观点是正确的。

为了让你们先了解一下那些观点是什么,我想先给大家介绍几种普遍的观点:第一,我们有灵魂。

(整理)02-死亡-哲学-耶鲁大学开放课程纯中文译稿txtppsrtf.

(整理)02-死亡-哲学-耶鲁大学开放课程纯中文译稿txtppsrtf.

人的本质:二元论与物理主义我们要讨论的第一个问题是:我是否可能幸免一死?死后能否继续活着?是否有可能死后我依然存在?或是我能幸免于死?乍看之下……实际上,只有深入考虑才能得出真相,在回答这些个问题之前,需要先弄清楚两点:我能幸免于死吗?我们能幸免于死吗?首先,我们要明白人究竟是什么?人究竟是什么生物?总的来说,什么才能称作人?我们是由什么组成的?我们的组成部分是什么?在回答“我是否能够幸存?”这个问题之前,我们需仔细思考,我们得知道“我”是如何形成的。

那么首先我们需要花一点时间,搞清楚人是什么,人的基本构造是什么;第二个你要弄清楚的问题是,活着的概念是什么,在探讨“我是否能够幸存”之前,我们要搞清楚“我是什么?”、“活着又是什么?”、“未来的我又是什么样的呢?”这些问题,可以作为哲学问题来讨论,同一性的持存本质是什么?由于我们对我们这种生物十分感兴趣(也就是人类)这个话题,属于同一性话题下的分支问题,通常会放在某话题的标题下讨论。

也就是个人同一性,什么是个人同一性的关键、本质或基础(或者说,现在的我和下周在这里的我又有什么不同)什么是个人同一性,正如我所说,起初你只是想弄清楚这个答案,我究竟能否幸免一死?我们要知道“我”是什么?人是什么?一方面要搞清形而上学中,人的构造是什么,同时还要弄清同一性及持存的本质,具体说来就是个人同一性,如果想深入了解这个话题,就必须弄清楚这两个问题,这就是头几周课的主要内容。

我们会花两周的时间讨论,人是什么;然后再用几周时间,至少一周,讨论个人同一性的问题;在我们开始之前,还有一个问题:这是所有问题的核心内容,我们需要花很多时间去谈论这个哲学问题,死后能否继续活着,死后是否还有活的可能性,我能幸免一死吗,哲学上对此有反驳,反驳的观点相当简单,它认为这个问题本身就是错误的,是在混淆概念,一旦弄清了混淆的地方,这个问题就好回答了,我能幸存于一死吗?答案肯定是,反驳的人会说,答案当然是不会,这就是否定的说法。

第五集-死亡-哲学-耶鲁大学开放课程纯中文译稿.txt.pps.rtf.htm

第五集-死亡-哲学-耶鲁大学开放课程纯中文译稿.txt.pps.rtf.htm

翻译:YYeTs人人影视()编辑:三山先生5 灵魂存在与否的论证(三) :自由意志与濒死体验好的,我们已经讨论了那些让我们相信灵魂存在的论证。

目前为止,我们讨论的这些论证,都是在“最佳解释推理”这个一般准则下进行的。

我们(或者灵魂论的拥护者们)假设灵魂是存在的,这就能解释一些我们自身不解的东西。

我已经讲过一系列这样的论证,上次课结束时我提到的一个论证认为,我们只有相信灵魂存在,才能解释我们拥有自由意志这一事实。

我们拥有自由意志这一事实,被大多数人认为理所应当。

但人们对此的诟病或物理主义的反驳者认为,人不可能仅仅是一个物理实体。

因为物理实体不可能有自由意志,而人有自由意志。

所以在我们身上有着超越物理实体的特质,现在如果我们让二元论者去解释什么是自由意志,它又是如何否定人仅仅是物理实体这种可能性的?我认为他们自然会这样阐述这个论证,这是就我们在上节课结束时讲到的内容。

以上的观点是自由和被决定,这两者是不相容的。

我的意思是,根据物理主义者的观点,人只是一种“高级”的机器人,能做到大多数科幻电影里大多数机器人所能做到的事!但是在某种意义上,人只是“高级”的物理实体,人只是机器人。

而且这一反驳指出,机器人是被编程的机器人必须遵照程序做事,我们甚至可以这样说,它们受制于决定性的法则——作为物理实体,它们必须按照,物理定律和自然法则的要求去做。

物理定律是以决定论式的形式给出的,尽管决定论这个词有些术语化,如果我们以某种方式设定了一个物体或者一个系统,它们就会遵循决定论产生这样那样的因果关系,只要给定了初始设置就会有完全相同的结果,自然法则决定了,这个结果必然跟随这个原因产生。

所以如果你将一盘磁带,反反复复地播放,每次你播放的内容,从头到尾的起承转合一定是绝对一致的,这就是决定论的含义。

从直觉上讲,对于很多人来说,你不可能既有自由意志又服从于决定论。

因为自由意志的内涵就是:即使我再次处在相同的地点、相同的情况下,我也可能做出不同的选择。

耶鲁大学哲学死亡开放课程笔记4

耶鲁大学哲学死亡开放课程笔记4

耶鲁大学哲学死亡开放课程笔记45 灵魂存在与否的论证 (三) :自由意志与濒死体验1、自由意志的论证。

关于自由意志论证表达的是:人有自由意志,而无论是机器人还是电脑都没有自由意志,电脑只是在执行程序,就是在某种条件下做某种反应,包括证明数学定理或下棋,但人可以在某种情境下选择有反应或没有反应。

因此,我们必定不只是纯粹的物理对象。

这涉及了哲学里一个重要观点,决定论。

也就是表达了机器人和电脑只是一种决定论的系统。

而决定论系统不可能有自由意志。

经过前面课程的讲述,不再通过一些物理主义不能解释的事物来证明二元论,因为通过否定一个理论不能得出另一个理论就是合理的。

教授在自由意志论证中给出了一个哲学推理过程,只有满足以下三点才能证明人不完全是一个物质事物。

一、人有自由意志!二、所有服从决定论的东西都没有自由意志!三、所有纯粹的物理系统都服从于决定论!但每一个前提似乎都有其合理质疑之处,首先要证明我们有自由意志,虽然看似这个命题是成立的,但也有可能是种错觉,不够说服力。

但如果说人没有真正的自由意志,似乎是基于物理主义的说法,把自由意志归为人这种物理实体的错觉。

这样的论证显然不够有说服力。

但即便如此,关于人是否一定有自由意志问题,目前是存疑的。

教授把这个争议问题放下,先说第三点。

第三点是论证成功的必要条件。

人一旦遵从决定论,就不会有自由意志。

但从量子理论角度看,很多物理领域内的规律也不是确定性的。

量子理论很多规律只能描述概率,而不能确定某事一定发生。

也就是说即使我们不遵守决定论,也不能排除我们是纯粹物理实体的可能性。

而前提二也有一定问题,前提二是一种不相容论的主张,即任何遵从决定论的东西,都没有有自由意志。

二者是有冲突的。

虽然看似明显,但是从哲学讲也不一定。

有哲学家就认为,自由意志的观点和决定论并非是不相容的,所以即使我们真的服从于决定论,那也不能排除我们有自由意志的可能。

因为人就可以同时遵从决定论和拥有自由意志。

(完整版)耶鲁大学哲学死亡开放课程笔记第一阶段总结

(完整版)耶鲁大学哲学死亡开放课程笔记第一阶段总结

耶鲁大学哲学死亡开放课程笔记第一阶段总结1、二元论和唯心主义尽管物理主义是随着科学发展看似是正确理解事物的方式,但二元论也不是一无是处,因为思考首先就要把事物分类、明确、定义,而把事物一分为二是寻找区别的过程。

比如说,我们研究大脑时,就可以把人类大脑后天积累的神经连接模式单独区分出来,也可以叫做灵魂。

大脑这个宇宙最复杂的装置可以看作人体的灵魂。

人的复杂性可以看作是生物界的灵魂,同理,所有星体可以看作宇宙的灵魂,因为宇宙是一个熵增的过程(目前还是理论阶段,姑且信之),所有熵减的存在都可以看作与基本的事物本质相反的东西,而且这种熵减的存在大大影响了宇宙的形态,因此可以被看作灵魂。

二元论的思维模式其实和认识论的基本过程有相通之处,也许正因如此,笛卡尔的主要思想就体现在这两块。

唯心主义认为没有身体,只有灵魂。

这种论点很迷人,很多哲学家都喜欢这样的思维游戏,也许他们智商太高,内省太深,也许是他们乐于质疑常人所习惯的观感。

唯心主义琢磨起来也确实有趣,就象电影《黑客帝国》。

唯心主义认为,人所认为存在的东西都是人“认为”存在的,没有灵魂去认为,物质可能是不存在的,或者不是我们看到的那样的存在,而且不同的灵魂可能还会有不同的感知。

按现代科学哲学说法,这种理论的问题是不能证伪,就像如果有人说孙悟空在前一秒钟制造了人类,而且给所有人类各自的记忆,都以为自己活在一个有悠久历史、完整的社会关系的土地上。

这样的论点是没法去证伪的,唯心主义也是如此。

另外,以唯心主义的观点其实恰好可以反驳灵魂说,人之所以认为人有心灵是不是因为人感觉自己有心灵?也就是所谓的心灵只是人感觉的结果,不是原因。

也就是说,心灵的概念也可能是人感觉到结果,而心灵本身是不存在的。

那么人是用什么认为自己有心灵呢?心灵吗?这应该算循环论证还是自相矛盾呢?但唯心主义也有其实际用处,质疑自身的感觉体验,是唯心主义对人类认识进步的一大助力。

比如康德认为所谓的物质只是人们所认为的物质,时间和空间只是人感觉的方式,不是真正的存在,也不是真正的物质本质。

《耶鲁公开课死亡》读书笔记与感悟

《耶鲁公开课死亡》读书笔记与感悟

《耶鲁公开课死亡》读书笔记与感悟主要内容:1.人有没有灵魂这是个问题,而且是个非常严肃的问题,你觉得有吗?想想先……关于这个问题,有两种观点,一个是二元论,一个是物理主义。

二元论,顾名思义,有两个,就是灵魂和肉体都存在。

物理主义,顾名思义,只有肉体,没有灵魂。

怎么进行*呢?基本原则:“*有不*无”。

*有不*无,顾名思义,只能*存在的东西,不能*不存在的东西。

比如你说存不存在外星人,只要发现一个外星人,就*他存在,要*他不存在,那就要走遍宇宙所有的星球去*,显然这是无法实现的。

按照这个逻辑,我们能不能*灵魂存在呢方法:最佳解释推论。

对于某种现象,有几种理论都能解释,其中有一个最佳解释,是最合理的,那我们就相信这个解释。

如果和灵魂相关的现象,能够使用灵魂是存在的这个观点进行最合理的解释,那我们就相信灵魂是存在的。

和灵魂相关的现象包括日常活动、情绪体验和自由意志,但是灵魂存在并不是最佳解释,所以我们判断,灵魂是不存在的,除非出现新的*据。

2.什么是死亡我是谁?这个人生哲学问题搞清楚,你就搞清楚死亡是什么了。

我是谁呢?根源是我为什么是独一无二的,两种观点:肉体论、人格论。

肉体论,顾名思义,你的肉体让你独一无二。

人格论,顾名思义,你的人格,就是你的思想、情感、记忆、目标等等,让你与众不同。

这两种观点,哲学界还在争论,不论哪种,死亡都意味着终结,就是一切不存在的状态。

3.理解死亡我们为什么害怕死亡,有一个“死亡剥夺理论”,就是说,死亡不止剥夺你的生命,还会剥夺你生命中的快乐和成就。

这里有一个重点,快乐和成就,这是生命的意义所在,而且是终极意义。

这个时候先停顿下,想下自己,是不是在追求快乐和成就。

这里有个问题,追求快乐和追求成就,一定程度上,是矛盾的,玩游戏,我会很快乐,不玩游戏去学习,我有可能取得更大的成就,不过也可能会失败,百家笔记网m.simayi是不是这个道理?按照这个逻辑,生命的终极奥义就是,在追求成就的过程中获得快乐。

耶鲁大学哲学死亡 14

耶鲁大学哲学死亡 14

14(2008-02-24 21:59:30)/courses/philosophy/death/sessions.html第十四课进入新的话题,“活着”的要点假如是具有一个持续同样的“人格”,那么“死”意味着什么?在死亡发生的那一刻,精神与肉体到底发生了什么?这对于我开始发生现实意义。

因为这两天我要去咨询捐献遗体,办手续捐献自己的遗体,为将来,当然呵呵。

我想知道是否“安全”、“死亡”的界定是什么?他们会不会在我热乎乎的时候就开始切割我以至于让我大叫起来,等等。

至于保存什么,我问儿子,想不到他的问题是:能做成个凳子吗?我问,你是想坐在上面吗?他说,不是,就是想做个艺术品凳子,透明的那种。

我觉得匪夷所思。

我发现视频为什么老有问题的“现象”了(而不是原因),就是开机后第一次开启的视频速度很快,假如再开启第二、第三个,就不行了,必须关机重启,速度才会很快。

怎么回事?好,现在开始上课。

这老师说他是芝加哥人,他老如此举例,那么这就是芝加哥口音了?喜欢他的英语。

大仙说,“活下来”不重要,重要的是附带我人格的东西保留下来才重要,我必须是“我”活下来才重要。

跑题一下我问个自己的问题:“我”为什么拒绝成为“别人”?坚持于“我”有什么意义?但,不坚持于“我”,坚持“活”其实也就没有了意义——因为别人不都在连续不断地“活”着嘛,既然我不在意“我”自己之“活”,那自己死好了,也没什么。

Methuselah, in the Bible, lives for 969 years. He's the oldest person. 圣经中最老的人为例,大仙说,假如活那么长时间,而不再记得家人,不再记忆以前的时光,那生命还有什么意义?或者说“我”“活着”还有什么意义?这让人想起电影《我来自地球》中的耶稣。

他什么都记得,所以他的人格是继续的,所以他是有意义的;但是经历那么多亲人的死亡与消失,实际上他也“承受”了许多苦难与失落。

耶鲁大学公开课:死亡

耶鲁大学公开课:死亡

谢谢观看
推荐
推荐
★最受欢迎的国际名校三大公开课之一,总点击量超过数亿次。
★最像顽童的耶鲁大学教授谢利·卡根,穿着牛仔裤、帆布鞋,盘腿坐在讲台上和大家侃侃而谈的形象深入 人心,成为国内年轻人追捧的“明星教授”。
★死亡是“生的局限性”,是生命的参照物,唯有了解死亡,生命的可贵才能彰显。直面死亡、思考死亡, 就是思考人生。
那么,我们将讨论什么呢?我们将讨论开始思考死亡的本质时出现的哲学问题,诸如:我们死亡时发生了什 么?不过,为了着手谈论这一问题,我们首先要思考:我们是什么?人是怎样的一种实体(entity)?尤其是, 我们有灵魂(soul)吗?
在一开始,我还要解释一下,在本书中我把“灵魂”当作一个哲学术语来使用。我用“灵魂”一词指某种非 物质的(immaterial)、完全不同于我们肉体(body)的东西。
耶鲁学公开课:死亡
2014年北京联合出版公司出版的图书
01 内容简介
03 作者简介 05 推荐阅读
目录
02 推荐 04 目录
基本信息
最受欢迎的国际名校三大公开课之一,倍受欢迎的明星教授卡根,带我们理性思考人生最重要的课题。了解 死亡,生命的可贵才能彰显。
内容简介
内容简介
耶鲁大学公开课:死亡有件事是确定无疑的:最终我们都会死亡。 但我们真的相信自己会死吗? 人是否有不朽的灵魂? 死亡是生命的真正终结吗? 如果死后不再存在,死亡就是全然的坏事吗? 永生是值得期待的吗? 在某些情况下放弃生命是否可能合理并符合道德? 对死亡的恐惧是明智的吗? 如何面对“终有一死”这个无法违背的事实? 死亡意识如何影响我们的生活方式? ……
死亡是我们最重要的课题,因为所有的生命都指向终点,我们每一天都离终点更近一些,这是在所有形式的 生命体中,最为确定无疑的事。

耶鲁大学开放课程—哲学:死亡03OpenYalecourse—Philosophy:

耶鲁大学开放课程—哲学:死亡03OpenYalecourse—Philosophy:
但并不会把它们详尽地列举出来
without actually having a canonical list.
只是把它们视为人具备的能力
Just think of them as the set of abilities that people have,
作为人有别于粉笔 收音机
the things that we can do that other physical objects-- chalk, radios,
人人影视

可以从事一系列特定的活动
can do a certain array of activities.
人是可以思考 可以互相交流的肉体
People are bodies that can think, that can communicate,
他有理性 可以规划 可以感知
校对监制:柠檬meg 幻影飞 梁良
我们探讨了两种观点
with regard to the question, "What is a person?"
一种是二元论的观点
{\c
上堂课上我们用了很长的时间来介绍它
that's the view that we spent a fair bit of time sketching last meeting.
that are rational, that can plan, that can feel things,
有创新等各种能力
that can be creative, and so forth and so on.
我们可以探究一下
Now, we might argue about

课堂笔记之OpenYale哲学 死亡 6、7、8、9

课堂笔记之OpenYale哲学 死亡 6、7、8、9

OpenYale哲学/死亡 6、7、8、9(2008-02-22 23:16:53)6、7、8、9 四课全是围绕柏拉图的观点论证灵魂的有无。

不过6里一上来还是先说笛卡儿有关mind与body二元论。

其实以前的人类多少都是二元论者,认为人类有灵魂,肉体死了灵魂依然还在,比如苏格拉底以及柏拉图就是典型,尽管他们是“最有智慧”的哲人了。

主题:Arguments for the existence of the soul, Part IV; Plato, Part I第七课继续在斐多篇的基础上讨论人的永恒问题。

(录象效果不行?)尽管《斐多篇》是斐多与朋友的对话,并且是斐多讨论苏格拉底的话,但那是柏拉图写下的著作,所以,实际上可以默认那是柏拉图的观点。

另外有人认为斐多篇实际上分前、中、后几个时期写的,可能还反映了柏拉图不同时期的思想转变。

主题:Plato, Part II: Arguments for the immortality of the soulThe discussion of Plato's Phaedo continues, presenting more arguments for the e xistence and immortality of the soul. One such argument is "the argument from the nature of the forms," which states that because the forms are non-physical objects and cannot be grasped by something physical like the body, it follows that they must be grasped by the soul which must be non-physical as well. This argument is followed by the "argument from recycling" and "the argument from r ecollection."第八课主题:Plato, Part III: Arguments for the immortality of the soul (cont.)The lecture focuses exclusively on one argument for the immortality of the soul from Plato's Phaedo, namely, "the argument from simplicity." Plato suggests t hat in order for something to be destroyed, it must have parts, that is, it mus t be possible to "take it apart." Arguing that the soul is simple, that it does not have parts, Plato believes that it would logically follow that the soul is indestructible.第九课主题一样:Plato, Part IV: Arguments for the immortality of the soul (cont.)Professor Kagan elaborates on the "argument from simplicity" and discusses in d etail Plato's claims that the soul is simple, changeless and therefore indestru ctible. The final Platonic argument under discussion is the "argument from ess ential properties" in which the essential properties of the soul are addressed. At the end of the lecture the question of whether one needs to argue for physi calism is posed.哲学真是个重体力活,很费脑汁。

08-死亡-哲学-耶鲁大学开放课程纯中文译稿

08-死亡-哲学-耶鲁大学开放课程纯中文译稿

翻译:YYeTs人人影视()编辑:三山先生8 柏拉图(三) :灵魂永恒与否的论证,第三部分之前我们讨论了柏拉图灵魂不朽的观点,但到目前为止,我觉得没有一个能令人信服。

接下来我们继续讨论一个至少我个人觉得更为有趣的论点想找出它的具体错误更为不易不过讨论之前我想对上节课末尾讨论的那个观点简单的再讨论一下上堂课最后我们谈到了"回忆论"它的大意为尽管在我们所熟知的现实世界里面没有绝对的公正没有正圆或者其他但这些事物却让我们联想到绝对公正正圆等等于是柏拉图问自己那是为什么他给出的答案是这是因为我们来到这个世界之前就已经熟知那些事物了这就说明灵魂必须先于肉体而存在这就是"回忆论"的观点还有在下课前我提到即使柏拉图的观点是对的他说为了探讨正义正圆或者其他我们必须对柏拉图型相有所了解就算我们承认柏拉图是对的这个世界上并不存在绝对的正圆和公正但这并不意味着对此唯一合理的解释就是这个现实世界里的事物让我们想起了曾经遇见的型相还有可能是因为当我们接触到一些并非绝对公正绝对美丽绝对正圆即有缺陷的事物时这些事物会在某种程度上驱使我们去首次开始认知这些型相因此可以说为了探讨公正和正圆我们必须先掌握型相但也可能我们只是此生才开始认知这些型相在接触并见识了这些型相后它们会驱使我们的心灵或灵魂去认知它们就好比生活中最平常的琐屑小物与我们彼此相遇之后会指引我们仰望美好的柏拉图境界我不是说真的仰望I don't mean literally upwards.这不是在说数字3It's not as though these things--the number three--在上面is up there.而是说一旦你理解了这个隐喻But if you accept the metaphor,在现实世界中碰到一些东西running into things in the empirical world使我们的心灵开始第一次的思考gets our minds to start thinking about, for the first time,美好的柏拉图境界的型相和理念the heavenly realm of the Platonic forms and ideas.这个解释和之前的那个理论一样合理That would be just as likely a possibility as the alternative explanation 就是说普通的现实物体that what's going on is that ordinary empirical objects使我们想起之前的印象(不是唯一解释)are reminding us of our prior acquaintance.或许这些普通物体就像入门引言一样Perhaps these ordinary objects act like letters of introduction,指引我们帮助我们getting us to, helping us to,去开始首次思考这些型相上的事物think about the forms for the very first time.如果这是对的Well, if that's right, then of course,我们当然就不必相信柏拉图之后的we don't have any good reason to follow Plato when he says,灵魂一定是先于肉体而存在的观点"It must be the case that the soul existed prior to the--prior to birth." 我刚刚提出的这个反驳不是柏拉图Now, the objection I've just raised is not an objection在《斐多篇》中提到的that Plato raises in the Phaedo,不过他提出了另外一个异议but he does raise a different objection.请记住我们的讨论Remember our concern isn't,严格来讲不仅仅是问strictly speaking, with the question,灵魂在我们出生前存在吗"Did the soul exist before our birth?灵魂是先于肉体的存在吗Did the soul exist before our bodies?"而是要问灵魂是不朽的吗but rather, "Is the soul immortal?"现在根据他的"回忆论"And so, having now given the argument from recollection, 柏拉图假设出的苏格拉底的两个门徒Plato envisions two of Socrates' disciples,西米亚斯和塞贝斯Simmias and Cebes,做了如下的反驳responding, objecting, by saying,就算灵魂在人出生前就存在"Look, even if the soul existed before birth,这并不能说明它在肉体死亡后依然存在it doesn't follow that it exists after death.毕竟这才是And that's, after all,我们真正想要的what we really want,并且在思考的are wondering about.我们想知道We want to know,我们能否在死亡之后继续存活will we survive our deaths?灵魂是否不朽Is the soul immortal?但是苏格拉底And you haven't yet你还没有进行证明呢shown that Socrates,"他们继续反驳道they object.也许它先前确实存在Could be that it existed before,但此后它未必依然存在but won't exist afterwards.但有趣的是But very nicely--这里的结构非常巧妙it's quite elegant structure at this point--苏格拉底把我们前面提到的Socrates puts together the two arguments that这两种观点we've just been rehearsing--即"回忆论"及其之前的另一种观点the argument from recollection and the argument that came before that, 我称作"循环论"的观点结合起来了the one that I dubbed "the argument from recycling."回忆一下"循环论"的观点认为Remember, the argument from recycling says,当你组装一件东西时when you build something,你用的是零件you build it out of parts,当东西解体后则又变成了各种零件and when that thing falls apart you go back to the parts.所以先前的零件被循环利用了So the prior parts get recycled.而灵魂我们可以说The soul, we now say--根据"回忆论"的观点based on the argument from recollection--灵魂好比我们出生前的一零件the soul is one of our prior parts.灵魂在我们出生之前就存在The soul existed before we were put together,或者说灵魂先于肉体而存在or before we were put together with our bodies.如果把"循环论"和之前的观点结合起来看If you then combine the argument from recycling and say,之前存在的零件之后依然存在the parts that existed before are going to exist afterwards,那就说明了如果灵魂之前就存在it must follow that if the soul existed before,那么之后它也一定存在it will exist afterwards as well.由此我们就证明了灵魂是不朽的And so we've got the immortality of the soul after all.但是事实上Now, bracket the fact that,如我之前所说as I just explained,我本人并不认为"回忆论"很有说服力I don't myself find the argument from recollection persuasive. 我认为我们没有理由去相信I don't think we've got any good reason to believe--根据柏拉图那些based on the sort of things that引起我们注意的理论Plato is drawing our attention to--我不觉得我们有充分的理由去相信I don't think we've got any good reason to believe that灵魂先于肉体而存在the soul existed before we were born.即便我们认为他是对的But even if we grant him that,我们也不要过早认为we shouldn't be so quick to conclude,根据"回忆论"和on the basis of combining the argument from recollection"循环论"的结合and the argument from recycling,灵魂在肉体死亡之后会继续存在that the soul will continue to exist after the death of our bodies. 我们举个熟悉的例子After all, take a more familiar,一个平常的例子humdrum example.汽车在造出来之前不是汽车对吧Cars are built out of non-cars, right?它由引擎轮胎和方向盘组装而成Cars get built out of engines and tires and steering wheels.但是引擎不是汽车{\c方向盘也不是汽车the steering wheel is not a car.你是用零件将汽车组装起来的So you build the car out of its parts.引擎是先于汽车存在Now, the engine is a prior-existing part.那么我们是不是可以做出这样的结论So can we conclude then that from the fact that--根据"循环论"argument from recycling:零件可以再利用可以再装配parts get reused, get rebuilt,当车坏掉了以后when cars get destroyed,零件依然还存在the parts are still around--那我们能不能根据"循环论"can we conclude from the argument from recycling以及引擎是先于汽车存在的and the fact that the engine is a prior-existing part这一个事实from which the car was built,来断言说引擎会that the engine will continue在汽车毁坏之后依然永远存在呢to exist forever after the destruction of the car?很显然我们不能做出这样的结论No, obviously you can't conclude that at all.有时车子毁坏的同时Sometimes when cars get destroyed the engine引擎也一起损坏了gets destroyed right along with it.当然了And of course, even if--即使有时候in many cases--引擎在车子毁坏了之后the engine continues to exist for a while还是会存在一段时间after the destruction of the car,但这不是说引擎是不朽的it certainly doesn't follow that the engine is immortal,引擎会永远存在that it continues to exist forever.引擎终将分解变成原子Engines will eventually decompose and turn back into atoms. 所以仅仅根据引擎是一个So from the mere fact that the engine was a part先于汽车存在的零件that existed before the car existed,以及后来当汽车被拆解时and the further fact that when the car breaks down,它又变成了零件的这一事实it decomposes back into parts,自然不能说明it certainly doesn't follow that所有先于汽车存在的零件all of the parts that existed prior都会永远存在to the existence of the car will be around forever.这是错的That would just be false.纵使我们接受了苏格拉底的假设So even if we were to give Socrates the assumption that--或者说他的理论the thesis that--即使(承认)灵魂先于我们存在the soul existed before we were put together,在我们出生前存在before we were born,但这仍不能表明it still wouldn't follow that当我们的肉体分解后灵魂依旧存在the soul will continue to exist after we're taken back apart.灵魂可能迟早会像引擎那样The soul might eventually decay just like the engine慢慢地消散will eventually decay.我们需要What we need,一个真正能说服我们灵魂是不朽的理由to really become convinced of the immortality of the soul,不能仅仅依靠假设is not the mere suggestion,即使是even it was--即使我们确信even if we were convinced--灵魂的确是先于肉体存在的is not the mere suggestion that the soul was around before our birth. 我们需要证明We need to believe that the soul,灵魂不同于引擎unlike an engine,它不会被毁灭can't itself be destroyed,不会分解can't itself decompose,不会消亡can't fall apart.这才是让使我们信服That's what we need if we're really going灵魂是不朽的有力证据to become convinced of the immortality of the soul.正如我前面提到的Now, as I remarked previously,最不可思议的是one of the amazing things--不该说不可思议应说柏拉图的著作里not amazing but one of the really attractive things最引人入胜的是about Plato's dialogues is,当你刚要反驳他的观点时柏拉图本人you raise an objection and it often seems as though Plato himself, 不管是否已经直白地阐述了这些异议whether or not he explicitly states the objection,好似已经知道这些异议了seems aware of the objection,因为接下来他一定会对此进行回应because he'll go on to say something that is responsive to it.如果你认为And again, that makes sense这些对话录是完善你哲学思维的if you think of these dialogues as a kind of pedagogical tool学习工具这就显的很合理to help you get better at philosophizing.所以我认为柏拉图接下来的对话So the very next argument that Plato turns to can be viewed,可以看作对这个没表达出来的异议的回应I think, as responding to this unstated objection--我在这里说了well, I stated it,柏拉图可没有在他的书中这么说but Plato doesn't state it in the dialogue--(他没有问)即使灵魂是我们的一零件the worry that even if the soul was one of the parts,尽管灵魂先于肉体而存在even if the soul was already around before we were born,我们怎么能证明它不会分解how do we know it can't come apart?我们怎么证明它不会被摧毁How do we know the soul can't be destroyed?由于我们想知道灵魂到底是不是不朽的Since what we want to know is whether the soul is immortal, 我们怎么证明它不会消散how do we know it can't break?柏拉图的下个观点直接回答了这个疑问Plato's next argument then tries to deal directly with this worry, 而且这是一个很有趣的观点and it's a quite interesting argument.我给它一个I'll give it another--新的名称a new label--称为"精简论"I'll call it the "argument from simplicity."苏格拉底做了如下的探讨Socrates turns to a discussion of什么样的东西会消散what kinds of things can break什么样的东西不会消散{\c什么样的东西会损毁what kinds of things can be destroyed,什么样的东西不会损毁and what kinds of things can't be destroyed.他举了些例子{\c他想通过研究这些例子he surveys examples and tries来总结出一条形而上学的原理to extract a kind of metaphysical principle from this.然后我们就会看到And then, as we'll see,他希望运用这条原理使我们信服he's going to use this principle to convince us--或者尽量说服我们相信灵魂是不朽的or to try to convince us--that the soul is immortal,是坚不可摧的it's indestructible.很多东西都能被摧毁Well, lots of things can be destroyed.这有一张纸Here's a piece of paper.我能撕坏它对吧It can be destroyed [sound of ripping paper] Right?那么为什么这东西可以被摧毁呢Why was it that this was the sort of thing that could be destroyed? 最直接的回答就是这张纸是有组成部分的Well, the straightforward answer is the piece of paper had parts. 损坏它And in breaking it,撕掉它in ripping it,我其实是把其中的一部分与另一部分撕开what I literally did was I ripped one part from another.为了损毁这张纸To destroy the piece of paper,我把它的部分分开了I take its parts apart.这有一根粉笔Here's piece of chalk.它可以被我折断The piece of chalk can be broken.我现在在干什么What am I doing?我把它的各个部分分开Taking its parts apart.可以被摧毁的东西都有"部分"The kinds of things that can be destroyed have parts.它们是合成的They are composite.它们由各个"部分"组成They are composed of their parts.肉体可以被摧毁因为你可以拿一把刀Bodies can be destroyed because you can take a sword to it然后切切切把它切割成片and go sweep, sweep, sweep and chop it into pieces.合成的东西是可以被摧毁的Composite things can be destroyed.有"部分"的事物是可以被摧毁的Things that have parts can be destroyed.什么样的东西不会被摧毁呢Now, what kind of things can't be destroyed?不例外的Well, it won't surprise you柏拉图在寻找永恒的that when Plato looks for an example of something并且不可摧毁的例子时that's eternal and indestructible,他直接开始思考柏拉图型相his mind immediately starts thinking about the Platonic forms.比如说数字3Take the number three.数字3是不能被摧毁的The number three can't be destroyed, right?即使发生了核爆炸Even if nuclear explosion took place地球上的一切and everything on Earth都在某种诡异的科幻式连锁反应中毁灭了got atomized and destroyed through some bizarre science fiction chain reaction, 就像是电影里经常出现的那样like they're always doing in movies,数字3仍旧毫发无损the number three wouldn't be touched.数字3不会受到任何影响The number three wouldn't be fazed.3加1等于4依然是成立的It would still be true that three plus one equals four.你不可能损害到数字3You can't hurt the number three.你无法改变或摧毁正圆You can't alter or destroy perfect circularity.为什么不能因为它没有任何”部分”Why not? Well, it doesn't have any parts.这就是他的观点That's the thought.像柏拉图型相的东西是永恒的Things like the Platonic forms are eternal,它们永远存在固定不变and they're eternal, changeless,坚不可摧and indestructible,因为它们简单because they are simple--简单在此是一个形而上学的概念simple here being the metaphysical notion that指它们不由任何事物组成they're not composed of anything.对于所有由”部分”组成的物体你会Anything that's built up out of parts you could,最起码从理论上at least in principle,会担心它们的”部分”会分崩离析worry about the parts coming apart and,因而导致整个物体的毁灭hence, the thing being destroyed.不过所有简单的事物But anything that's simple是不会以那样的方式毁灭的can't be destroyed in that way.因为它没有"部分”可分It has no parts to take apart.因此所有能够被摧毁的事物都是有"部分"的So the kinds of things that can be destroyed are the things with parts, 这些就是能够变化的东西and those are the sorts of things that change, right?即使它们现在没有被摧毁Even if they're not destroyed,又如何判断某物是否是合成的呢what's a tip off to something being composite?要看它会不会变化The fact that it changes.假设我拿来一根金属条然后把它掰弯Suppose I take a bar of metal and I bend it.我并没有摧毁它但我改变了它I haven't destroyed it, but I've changed it.我可以通过改变各部分之间的关系I'm able to change it by rearranging the relationships来改变它between the various parts.我的身体一直在变化My body is constantly changing因为我的胳膊头及其他器官because the relationships between之间的关系改变了my arms and my head and so forth,我的肌肉在活动my muscles are moving.调整了"部分"之后You rearrange the parts,这个东西就变了the thing changes.这就意味着这东西是由”部分”组成Oh, but that means it's got parts而且它可以被摧毁and could be destroyed.现在我们可以归纳出一些有趣的结论So we've got some nice generalizations.会改变的事物是由"部分"组成的{\c而由"部分"组成的事物是可以被摧毁的things with parts can be destroyed.哪些事物是可以改变和摧毁的呢What are the kinds of things that you can change and destroy? 那些现实世界里为我们所熟悉的事物Those are the familiar empirical objects that we can see:比如纸身体粉笔和金属条pieces of paper, bodies, pieces of chalk, bars of metal.与此相对另一方面In contrast, on the whole other side,有些事物则是无形的you've got things that are invisible,比如数字3like the number three--数字3是看不见的是无形的事物nobody sees the number three--things that are invisible,它从不改变that never change.数字3从不改变对吧The number three never changes, right?3是一个奇数The number three is an odd number.不会说It's not as though,今天3是奇数明天它就变成偶数了oh, today it's odd but maybe tomorrow it'll be even.它永远是个奇数It's eternally an odd number.3加1今天昨天且永远都等于4Three plus one equals four today, yesterday and forever.这些关于3的事实是永远不会变的These facts about the number three will never change.数字3不会改变The number three is changeless.因此型相是永恒的{\c它们无形{\c它们不变they are changeless.它们简单而简单的事物无法被摧毁{\c型相是无法被摧毁的forms can't be destroyed.把这些合并在一起{\c这些是苏格拉底集中归纳的观点these are the sorts of thoughts that Socrates assembles,我已经把刚才谈到的观点写在黑板上了and I've got the initial thoughts up there on the board.[见图8.1] 好的[See Figure 8.1] All right.前提一只有合成的事物才能被摧毁So premise number one, only composite things can be destroyed. 前提二只有会改变的事物才是合成的Premise number two, only changing things are composite.因此如果把两者结合起来就可以得到So if you put one and two together, you'd get:只有会改变的事物才可以被摧毁only changing things could be destroyed.现在加上前提三无形的事物不会改变And now add three, invisible things don't change.那么如果事物必须可以改变Well, if you've got to be the kind of thing才能是合成的that can change in order to be composite而且必须是合成的事物才可以被摧毁and you've got to be composite in order to be destroyed,无形的事物不会改变invisible things don't change,可以得出四无形的事物无法被摧毁follows four, invisible things can't be destroyed.这就是苏格拉底根据思考That's the metaphysical thesis that Socrates comes to得出的形而上学的论题by thinking about cases.而那正是关于灵魂不朽的And that's the crucial premise or sub-conclusion关键前提或说是次级结论for the immortality of the soul,因为接下来苏格拉底将促使because then Socrates invites我们思考灵魂的问题us to think about the soul.灵魂是有形还是无形Is the soul visible or invisible?他说很明显He says, pretty obviously,灵魂是无形的"it's invisible."如果无形的事物不能被摧毁But if invisible things can't be destroyed,那么灵魂也就不能被摧毁the soul can't be destroyed.因此前提一二三可以导出次级结论四So one, two and three got us four,无形的事物是不能被摧毁的invisible things can't be destroyed,前提五灵魂是无形的得结论六but five, the soul is invisible so six,灵魂不能被摧毁the soul can't be destroyed.这是我在基于"精简论"That's my best attempt重构论点的前提下能给出的最好解释at reconstructing the argument from simplicity. 这些并不是柏拉图It's not as though Plato himself spells it out明确说明的前提和结论with premises and conclusions like that,不过我认为这是忠于but I think this is fairly faithful他提出的论证方式的to the kind of argument he means to put forward. 一会儿我将评估And in a moment I'll turn to evaluating这个论点是否是个好论点whether that's a good argument or not.不过我认为这是一个非常有趣的论点{\c是一个值得我们认真对待的论点it's an argument worth taking fairly seriously.不过我必须承认Except, I've got to confess to you苏格拉底并不一定会完全按照that Socrates doesn't quite conclude the way我所预料他将采取论证的方式进行论证I would've thought he would've concluded.这样我们通过论证得出结论六So I've had the argument conclude six,灵魂不能被摧毁the soul can't be destroyed.但苏格拉底实际说的是But what Socrates actually says is--他实际的结论是his actual conclusion is--因此灵魂是坚不可摧的"And so the soul is indestructible或几乎不可摧毁的"or nearly so."一个相当古怪的限定That's rather an odd qualification,"或几乎不可摧毁""or nearly so."苏格拉底通过关于改变The conclusion that Socrates reaches from his examination of change 无形等等概念的讨论and invisibility and so forth and so on,以及合成性与简单性的对比and compositeness versus simplicity,所得出的结论是is that"灵魂不可摧毁或几乎不可摧毁""the soul is indestructible or nearly so."现在这个限定带来了新的问题Now, adding that qualification opens the door to a worry.这个问题是塞贝斯提出来的他说The worry gets raised by Cebes who says,即使我们承认灵魂几乎不可被摧毁even if we grant that the soul is nearly indestructible,也不足以说明灵魂的不朽that's not good enough to get us immortality.而且他还提出了一个十分有趣的类比And he gives a very nice analogy of somebody who's--一件衣服可能比它的主人存在更久a coat, which could outlast the owner不过它绝非不朽but isn't immortal.或者说主人也可能穿过好几件衣服{\c然而在某个时刻主人仍旧会死亡but still at some point the owner's going to die as well.主人远比衣服不朽The owner is far more immortal,或者可以说是更接近不朽in that sense, closer to immortality.我本人这一辈子也穿过很多的衣服And I've gone through many coats in my life,虽然如此我并非坚不可摧but for all that, I'm not indestructible.如果我们最终所得仅仅是If all we've got is the mere fact that the soul灵魂是"几乎"不可摧毁的is "nearly" indestructible,需要花费很大的功夫才能摧毁它it takes a whole lot more work to destroy it,人人影视也许它存在的时间更久一些{\c也许一个灵魂会经历很多的肉体maybe it goes through a whole lot of bodies在消耗殆尽被摧毁前转世六次being reincarnated a half-dozen,或是十二次或是好几百次才最终消亡or a dozen, or hundred times before it wears out and gets destroyed. 这些都不足以使我们得出灵魂不朽的结论That's not enough to give us the immortality of the soul.这就是塞贝斯提出的质疑That's the objection that Cebes raises.奇怪的一点是And one of the oddities is that,在我看来as far as I can see,苏格拉底从未回应过这个质疑Socrates never responds to that objection.提出这个质疑Raises the objection--即是说that is,柏拉图凭借塞贝斯之口道出了自己的质疑Plato raises the objection in the voice of Cebes--然而苏格拉底but Socrates,柏拉图笔下的苏格拉底on Plato's behalf,从未应答过这个质疑never answers the objection.很难道明这其中的缘由It's hard to say what exactly is going on.有可能是因为柏拉图担心It might be that Plato's worried that他并未真正证明灵魂是不朽的he hasn't really shown that the soul is immortal afterwards. 也许这个从"精简论"推理出的论点Maybe this argument from simplicity isn't really并不如预想中那么严密as good as it needs to be.而那也许解释了为什么柏拉图接下来And maybe that explains why Plato then goes on提出了另外一个论点to offer yet another argument.毕竟如果这个论点确实After all, if this argument really证明了灵魂的不朽did show the immortality of the soul,他为什么还要给出另外一个论点呢why would he need to offer a further argument?"必要属性论"The argument from essential properties,我们以后会讨论它which we'll be turning to later.因此也许柏拉图觉得So maybe Plato just thought对于塞贝斯的质疑there wasn't a good answer并没有什么完善的答案to Cebes' objection.不过我想说But I want to say,站在柏拉图的立场来说on Plato's behalf,或者至少是从这个论点的角度来说or at least on behalf of the argument,苏格拉底不应该以如此奇怪的Socrates should never have concluded the argument一个限定式的结论with this odd qualifying phrase that灵魂"是或几乎是不可摧毁的"来结束the soul is "indestructible or nearly so."他应该说灵魂就是不可摧毁的结束He should've just said the soul is indestructible, full stop. 毕竟After all,在前提一二和三成立的情况下if we have premises one, two, and three--只有合成的事物才能被摧毁only composite things can be destroyed,只有会改变的事物才是合成的only changing things are composite,无形的事物不会改变invisible things don't change--如果把这些结合起来if you put those together,就可以得到四无形的事物不能被摧毁you get four, invisible things can't be destroyed.你是不会得出更加宽泛的结论You don't get the more modest conclusion,无形的东西不能被摧毁"invisible things can't be destroyed或是很难被摧毁or it's a whole lot harder to destroy them."如果我们有前提一二和三If we've got one, two and three,我们应该得到更加肯定的结论we're entitled to the bold conclusion:无形的东西不能被摧毁句号"invisible things can't be destroyed, period."没了Full stop.然后如果前提五成立And then if five is true,如果灵魂真的是无形的if the soul really is invisible,我们就可以得到结论六we're entitled to conclude six,灵魂是不能被摧毁的the soul can't be destroyed--而不是灵魂不能被摧毁not, the soul can't be destroyed,或是很难很难被摧毁or if it can be destroyed it's very,需要很长很长的时间摧毁very hard and takes a very, very long time.我们理应得出更肯定的结论We are, rather, entitled to the bolder conclusion,灵魂不能被摧毁the soul can't be destroyed,句号完了讨论结束full stop, period, end of the discussion.所以说尽管苏格拉底So despite the fact that Socrates得出了这个相对无力的结论draws this weaker conclusion,对我来说他提供的论证似乎it seems to me that the argument he's offered us,如果论证正确if it works at all,促使我们得出了更加肯定的结论entitles us to draw the bolder conclusion.不是"灵魂是或几乎不可摧毁"Not that the soul is indestructible or nearly so,而是"灵魂确实不可摧毁"but that the soul is indestructible.也许柏拉图意识到了这一点{\c也许这就是为什么maybe that's the reason why他根本没顾上回答塞贝斯问题的原因he doesn't bother giving an answer to Cebes.也许他想让读者意识到Maybe it's an invitation to the reader to recognize that 还有一个比剧中的人物所提出的there's a better argument here than even the characters 更好的论证存在我们不知道in the drama have noticed--don't know,我们无从知道柏拉图的想法don't know what Plato had in mind.不过无论如何But at any rate,我们的问题都不应该是our question shouldn't be,"柏拉图在想什么""What was Plato thinking?"。

《死亡哲学:耶鲁大学第一公开课(典藏版)》读书笔记模板

《死亡哲学:耶鲁大学第一公开课(典藏版)》读书笔记模板
关于灵魂的不 朽
第六章个人同一性
第七章两种理论之间 的选择
第八章死亡的本质
第九
第十一章永生
3
第十二章生命 的价值
4
第十三章死亡 的其他特征
5
第十四章面对 死亡而活
第十五章自杀 第十六章结论:寄语
致谢 推荐阅读
提问 两种观点 二元论 物理主义
最佳解释推论(Inference to the Best Explanation) 日常现象 超自然现象
死亡,是每一个人的宿命,唯一的结果,然而死亡是生命的终结么?人有灵魂吗?死亡后灵魂会去哪?我们 的该怎样面对死亡?那死亡是什么,现在唯物普遍(非形而上)认为:死亡是生命的消亡,即身体机构机能的消 失,即物质表象性的客观不存在。也就是苏格拉底,穆罕默默等认为的死亡才是重生。第一部分:灵魂不存在性 的论证。
死亡哲学:耶鲁大学第一公开课(典 藏版)
读书笔记模板
01 思维导图
03 读书笔记 05 精彩摘录
目录
02 内容摘要 04 目录分析 06 作者介绍
思维导图
本书关键字分析思维导图
理性
肉体
耶鲁大学
书 生命
事实
特征
藏版
哲学
形而上学 灵魂
价值
课典
论证
理性
本质
生命
理论
卢克莱修
内容摘要
有件事是确定无疑的:终我们都会死亡。 但我们真的相信自己会死吗? 死亡是生命的终点吗? 人是否有不朽的灵魂? 为什么说永生是件坏的事情? 在某些情况下自杀是否可能合理和符合道德? 我们终将死掉这个事实,会怎么影响我们的生活方式? …… 《死亡哲学:耶鲁大学公开课》一书源于受 欢迎的国际名校公开课之一《哲学:死亡》。在这本通俗易懂的哲学著作中,谢利?卡根教授挑战了许多我们习以 为常或未经深思的观点,邀请读者系统反思死亡的哲学之谜,以更清晰的概念探讨死亡的意义为何,从形而上学 到价值观,认真、理性地思考生命和死亡的真相。进而带领我们探索生命的价值,该以什么样的态度来面对人生 这趟旅程。 叔本华对死亡哲学的阐述,对本书来说至为贴切:“由于对死亡的认识所带来的反省,致使人类获 得形而上学的见解,并由此得到一种慰藉。所有宗教和哲学体系,主要即为针对这种目的而发,以帮助人们培养 反省的理性,作为对死亡观念的解毒剂。”死亡虽是我们每个人的宿命,但看待死亡的视角,却可以让人们获得 拯救。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PHIL 176 Death Professor Shelly Kagan(第一课没什么实质内容,可以略过)教授在第一课列举了这门课将要讨论的一些问题:1.人能否幸免于死2.人是什么?“我”是什么?3.有没有来生?4.自杀一定是恶的吗?……然后他摆出了自己的观点:1.不存在灵魂2.永生并不是好事情3.对死亡的恐惧是很正常的4.自杀在特定情境下有可能是理性的,并且在道德上是正当的……他希望通过这门课:学生能够自己独立思考。

他不是要灌输给学生这些观点,而是要引导学生运用自己的理性,无论是支持还是反对这些观点,都要有合理的根据,给出论证。

第二课要回答“我能否幸免于死”“我死后我是否还存在”,就需要先回答:“我”是什么?或人是什么?什么叫“幸免于死”?什么叫“活着”?一个人过了一段时间仍然是这个人,这是怎么一回事?……反驳:有人认为这个问题是混淆概念造成的,根本毫无意义,因为1.如果“死亡”的意思是生命的结束的话,那么2.“是否来生”就相当于“生命结束之后是否还有生命”,这就好比“碗里的饭吃完后碗里还有饭吗”,那么3.“是否有来生”或“我能否幸免与死”的答案当然就是否定的(因为很明显这些提问自相矛盾),这能从问题里直接得到答案。

△回应:1.如果,“死亡”指的是身体的死亡(即一系列的生理过程);那么,2.之前的问题将变成“我的身体死后我是否还存在”,这和“生命结束之后是否还有生命”不同,不能从提问中直接得到答案。

YYets3.所以,在这个意义上提问和回答“我能否幸免与死”是有意义的。

要回答“我能否幸免于死”(在上面的那个理解下),就需要先弄清楚:“我”是什么?“我”是什么东西组成的?或者人是什么?人由什么组成?一般来说,有两种主流观点:一、二元论(Dualism)◎1.人是由身体和心灵(灵魂)两部分组合而成严格说来,人的本质是灵魂,它与某具肉身密切联系着;“我”就是指我的灵魂,尽管与我的身体紧密联系着。

2.身体和心灵是完全不同的两种东西,身体是物质的,灵魂是非物质的(不是由原子、分子构成的)3.心灵指挥身体,“身体反作用于心灵”4.死亡就是指身体的死亡,灵魂离开肉体(?)二、物理主义(Physicalism)○1.人只有身体,尽管2.这个身体能够实现多种功能3.人就是一个物理对象,一个纯物质的存在4.谈论心灵,实际上就是谈论大脑(或大脑的功能),正如微笑就是特殊的肌肉运动5.死亡就是指身体丧失了正常功能第三课二元论与物理主义的分歧:是否存在灵魂?证明事物存在的方法:1.通过五感获得的经验证据来证明但是,灵魂是非物质的(如果二元论正确的话),我们无法通过感官来感觉到灵魂。

所以2.对于无法通过五感感觉到的事物,需要通过“最佳解释推理”来证明其存在:我们必须假设a 存在,才能解释现象P,而且能给出最佳解释。

(例如:原子、X 射线)注意:这里要求的是可能的“最佳”解释,而非任一看似可行的解释。

所以,二元论者要论证灵魂存在,就必须:找到我们身上的某个现象或特性F,只有通过假设灵魂存在才能给出最佳解释(物理主义无法解释或者只能给出较差的解释)。

灵魂存在论证◎YYets根据F 的不同,有不同种类的论证。

第一类诉诸普通的事物(情感、理性之类);第二类诉诸不寻常的、超自然的现象(通灵、濒死体验)。

◎论证1.1 F=身体运动1.人死后,(一般来说)身体仍然保存完好,但是已经不能动了2.如果人只是一具身体,那么物理主义无法解释完好的身体为什么不动了。

所以,3.必须假设灵魂存在,才能解释 F ○回应1.1 人死后身体的部件虽然都在,但是坏了,无法正常工作,就像机器一样。

物理主义,完全可以解释,所以论证1.1 不成立。

◎论证1.2 F=身体运动的目的性1.人的身体运动不是随机的,而是有目的性的;2.如果人只是一个物体,那么无法解释身体运动的目的性。

○反驳1.2 可以对2 举出反例,追踪导弹、机器人都是纯物理对象,它们的运动就有目的性。

所以论证1.2 不成立。

◎回应1.2 热追踪导弹、机器人有目的性的运动都来自于一个外来的命令源(人的编程)。

那么人的目的性运动,也必须诉诸于身体之外的某个东西才能解释,那就是灵魂。

○回应信徒可以诉诸上帝来解释目的性的外在来源;而物理主义者也可以假设一个能制造机器人的机器人,通过DNA 来编程,因而人的活动有了目的性,也不必诉诸灵魂就足以很好地解释这一现象。

◎回应人有自由意志,而机器没有自由意志。

见论证1.6◎论证 1.3 F=理性、信念、欲望1.纯粹的机器(物理对象)不可能有欲望、理性、信念……2.我们人由理性、信念、欲望……3.所以,我们肯定还有灵魂,这才能解释理性、信念、欲望……○反驳 1.3 前提一是错的,复杂的电脑、智能机器人完全可以有欲望和信念等,比如下棋程序运行时,就好像有信念、欲望、推理等等◎回应1.3 拟人化的说法并不表示电脑真的有欲望、机器人有信念○反驳这是偏见,凭什么不能说电脑有欲望?二元论者没有给出证据证明为什么机器不能有信念、欲望……机器和电脑程序的一些行为使人很自然地把信念、欲望归属给机器。

◎回应YYets◎论证1.4 F=感受性、感质(qualia)1. 机器在行为方面也许和人一样,但没有感受性的方面(如,机器不能知道花闻起来怎么样,咖啡尝起来什么味道……)2.物理主义者不能从纯物理的角度解释感受性,所以人不仅仅是物理的,还有灵魂。

○回应物理主义现在不能解释,不代表不可能解释,也许将来科学发展之后可以解释。

◎回应不公平,物理主义解释不了的就说将来某天能解释,那岂不永远立于不败之地了?明明二元论可以解释,为什么就不接受呢?○回应目前为止,二元论对于解释所要求的细节也只是语焉不详,算不得真正的解释。

所以,双方在这个问题上只不过打成平局。

◎论证1.5 F=创造性1.机器、电脑这些物体只能按照指令行事,没有创造性。

2.而人有创造性,人的创造性从纯物理的角度无法解释,必须诉诸灵魂。

○反驳前提一错误,已经有作曲程序、下棋程序、数学定理证明程序,能够表现出超凡的创造性。

所以这个论证不成立。

◎论证1.6 F=自由意志人有自由意志,而纯粹物理对象没有自由意志。

所以我们不仅仅是物体。

1.人有自由意志2.服从决定论的东西不可能有自由意志3.所有的纯粹物理系统都服从决定论4.人不是纯粹的物理系统所以,要解释自由意志,必须假设灵魂存在。

(第四课结束)○回应上述论证要成立必需三个前提同时成立,而对每一前提都可以提出合理的质疑:对前提一:自由意志也许只是错觉,我们认为我们有自由意志,但实际上没有。

支持自由意志的人也没给出令人坚信不疑的证明。

也许人就是服从于决定论的物理对象。

对前提二:相容论是可能的。

对前提三:根据量子力学,在基础层面物理现象(如原子衰变)是盖然性的而不是遵从决定论。

YYets人的欲望、信念等等都伴随着一定的情绪,而机器没有这些情绪伴随着它们那些被认为有欲望、信念的行为。

(第三课结束)○回应(第四课)机器也有情绪,比如太空漫游2001 里的Hal综上,论证1.6 的要求相当苛刻,需要许多准备工作才能可行。

第二类论证◎论证 2.1 F=濒死体验1.许多人报告自己有过濒死体验,有特殊的见闻2.对这些体验,只有诉诸灵魂才能给出最佳解释(用两间房的类比)△反驳1.“濒死”体验名不副实,这些人根本就没死,谈不上是濒死体验2.或者说,这些人并没有永远地死掉所以,这些人并不是在报告来生或阴间,濒死体验不足为证。

◎回应在教室里的人不出教室也知道走廊上发生了什么;去法国只暂住过一段时间的人,当然有住在法国的经验。

所以上述反驳不成立○物理主义的反驳2.1 对于这些体验,物理主义者完全可以从生理学、神经科学的角度来解释,所以论证2.1 不成立。

◎论证2.2 F=通灵1.许多人报告自己能够跟死人交流2.无法从科学角度解释,除非假设灵魂存在○物理主义不知道,但表示没有压力……◎笛卡尔的论证3.1 1.如果A 和B 是同一个东西(“A”“B”是不同的说法),那么不可能A 存在而B 不存在。

2.如果A 存在而B 不存在是可能的,那么A 和B 不是同一个东西3.通过叙述的故事可知,可以想象我(我的心灵)存在而身体不存在。

4.可以想象的,就是可能的。

5.我的心灵存在而身体不存在,是可能的。

6.由2、5 可得,心灵和身体是不同的东西,心灵不是身体的另一种说法所以,物理主义不成立,二元论成立。

(第五课结束)○反驳3.1 上述论证不成立,因为对同类论证可以提出反例:1.如果A 和B 是同一个东西(“A”“B”是不同的说法),那么不可能A 存在而B 不存在。

2.如果A 存在而B 不存在是可能的,那么A 和B 不是同一个东西3.可以想象昏星存在而晨星不存在4.可以想象的,就是可能的。

5.昏星存在而晨星是可能的。

YYets6.由2、5 可得,晨星和昏星不是一个东西。

7.事实上,晨星就是昏星,而且都是金星。

8.6、7 矛盾,所以上述论证不成立。

同样,可以质疑论证3.1 也不成立,因为两个论证的形式是一样的。

问题出在哪里?△有三种可能的分析:一、前提3 有问题看似能够想象的东西,其实并非真正能够想象;你认为你在想象那个东西,其实并不然。

例如:方的圆、最大自然数……二、前提4 有问题能够想象的并非一定在逻辑上是可能的。

例如:方的圆,也许有人真能想象出来,但方的圆在逻辑上是不可能的。

三、前提1 有问题 A 和B 相等是偶然的,A 和B 的同一关系在某些可能世界(现实世界)成立,并不一定在其他逻辑可能世界成立。

在现实世界W0中,A=B;对W0来说,不可能A 存在而B 不存在。

但是,在一个可能世界W1中,A≠B;对W1来说,A 存在而B 不存在是可能的,尽管在现实世界W0中A=B。

YYets。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