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计一个完整的程序,实现二叉树的各种算法

合集下载

2022年陇东学院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数据结构与算法》科目期末试卷A(有答案)

2022年陇东学院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数据结构与算法》科目期末试卷A(有答案)

2022年陇东学院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数据结构与算法》科目期末试卷A(有答案)一、选择题1、下述文件中适合于磁带存储的是()。

A.顺序文件B.索引文件C.哈希文件D.多关键字文件2、将两个各有N个元素的有序表归并成一个有序表,其最少的比较次数是()。

A.NB.2N-1C.2ND.N-13、以下数据结构中,()是非线性数据结构。

A.树B.字符串C.队D.栈4、用不带头结点的单链表存储队列,其队头指针指向队头结点,队尾指针指向队尾结点,则在进行出队操作时()。

A.仅修改队头指针B.仅修改队尾指针C.队头、队尾指针都可能要修改D.队头、队尾指针都要修改5、下列关于AOE网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关键活动不按期完成就会影响整个工程的完成时间B.任何一个关键活动提前完成,那么整个工程将会提前完成C.所有的关键活动提前完成,那么整个工程将会提前完成D.某些关键活动若提前完成,那么整个工程将会提前完成6、下列叙述中,不符合m阶B树定义要求的是()。

A.根结点最多有m棵子树 B.所有叶结点都在同一层上C.各结点内关键字均升序或降序排列 D.叶结点之间通过指针链接7、下列选项中,不能构成折半查找中关键字比较序列的是()。

A.500,200,450,180 B.500,450,200,180C.180,500,200,450 D.180,200,500,4508、每个结点的度或者为0或者为2的二叉树称为正则二叉树。

n个结点的正则二叉树中有()个叶子。

A.log2nB.(n-1)/2C.log2n+1D.(n+1)/29、有关二叉树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二叉树的度为2B.一棵二叉树的度可以小于2C.二叉树中至少有一个结点的度为2D.二叉树中任何一个结点的度都为210、下列二叉排序树中查找效率最高的是()。

A.平衡二叉树B.二叉查找树C.没有左子树的二叉排序树D.没有右子树的二叉排序树二、填空题11、以下程序的功能是实现带附加头结点的单链表数据结点逆序连接,请填空完善之。

完整版C语言100个经典题目

完整版C语言100个经典题目

完整版C语言100个经典题目在学习和掌握C语言编程技巧的过程中,解决各种经典题目是非常重要的。

下面是一份C语言的100个经典题目,帮助你提高编程能力和理解C语言的核心概念。

1. 编写一个程序,输出"Hello, World!"。

2. 编写一个程序,从键盘输入两个整数,然后输出它们的和。

3. 编写一个程序,从键盘输入两个整数,然后交换它们的值。

4. 编写一个程序,输出1到100之间所有的奇数。

5. 编写一个程序,输出1到100之间所有能被3整除的数。

6. 编写一个程序,判断一个年份是否为闰年。

7. 编写一个程序,将一个字符串逆序输出。

8. 编写一个程序,求出一个整数的阶乘。

9. 编写一个程序,判断一个数是否为素数。

10. 编写一个程序,输入一个字符串,然后统计其中的字母、数字和空格的个数。

11. 编写一个程序,将一个字符串转换为大写字母。

12. 编写一个程序,从键盘输入一个字符串,然后去除其中的重复字符。

13. 编写一个程序,将一个字符串按照指定分隔符进行拆分,并输出拆分后的结果。

14. 编写一个程序,将一个字符串中的所有单词首字母大写。

15. 编写一个程序,找出一个整数数组中的最大值。

16. 编写一个程序,找出一个整数数组中的最小值。

17. 编写一个程序,计算一个整数数组中所有元素的平均值。

18. 编写一个程序,对一个整数数组进行冒泡排序。

19. 编写一个程序,对一个整数数组进行选择排序。

20. 编写一个程序,对一个整数数组进行插入排序。

21. 编写一个程序,对一个整数数组进行快速排序。

22. 编写一个程序,计算斐波那契数列的第n个数字。

23. 编写一个程序,计算一个整数的平方根。

24. 编写一个程序,判断一个字符串是否为回文字符串。

25. 编写一个程序,输入一个正整数n,然后输出n行杨辉三角。

26. 编写一个程序,将一个二维整数数组进行转置。

27. 编写一个程序,将一个二维整数数组进行矩阵乘法运算。

数据结构(c语言)第6章二叉树课练答案(含完整实验程序刘玉保留

数据结构(c语言)第6章二叉树课练答案(含完整实验程序刘玉保留

第6章树和二叉树自测卷解答姓名班级一、下面是有关二叉树的叙述,请判断正误(每小题1分,共10分)(√)1. 若二叉树用二叉链表作存贮结构,则在n个结点的二叉树链表中只有n—1个非空指针域。

(×)2.二叉树中每个结点的两棵子树的高度差等于1。

(√)3.二叉树中每个结点的两棵子树是有序的。

(×)4.二叉树中每个结点有两棵非空子树或有两棵空子树。

(×)5.二叉树中每个结点的关键字值大于其左非空子树(若存在的话)所有结点的关键字值,且小于其右非空子树(若存在的话)所有结点的关键字值。

(应当是二叉排序树的特点)(×)6.二叉树中所有结点个数是2k-1-1,其中k是树的深度。

(应2i-1)(×)7.二叉树中所有结点,如果不存在非空左子树,则不存在非空右子树。

(×)8.对于一棵非空二叉树,它的根结点作为第一层,则它的第i层上最多能有2i—1个结点。

(应2i-1)(√)9.用二叉链表法(link-rlink)存储包含n个结点的二叉树,结点的2n个指针区域中有n+1个为空指针。

(正确。

用二叉链表存储包含n个结点的二叉树,结点共有2n个链域。

由于二叉树中,除根结点外,每一个结点有且仅有一个双亲,所以只有n-1个结点的链域存放指向非空子女结点的指针,还有n+1个空指针。

)即有后继链接的指针仅n-1个。

(√)10. 〖01年计算机系研题〗具有12个结点的完全二叉树有5个度为2的结点。

最快方法:用叶子数=[n/2]=6,再求n2=n0-1=5二、填空(每空1分,共15分)1.由3个结点所构成的二叉树有5种形态。

2. 【计算机研2000】一棵深度为6的满二叉树有n1+n2=0+ n2= n0-1=31 个分支结点和26-1 =32个叶子。

注:满二叉树没有度为1的结点,所以分支结点数就是二度结点数。

3.一棵具有257个结点的完全二叉树,它的深度为9。

(注:用⎣ log2(n) ⎦+1= ⎣ 8.xx ⎦+1=94.【全国专升本统考题】设一棵完全二叉树有700个结点,则共有350个叶子结点。

实验五 二叉树的应用----表达式求值

实验五  二叉树的应用----表达式求值

浙江大学城市学院实验报告课程名称python高级程序设计实验项目名称实验五二叉树的应用----表达式求值实验成绩指导老师(签名)日期一.实验目的和要求1、掌握二叉树的链式存储结构;2、掌握在二叉链表上的二叉树的基本操作;3、掌握二叉树的简单应用----表达式树的操作。

二.实验内容1、在实验四中,已经实现了对一个中缀表达式可以用栈转换成后缀表达式,并可对后缀表达式进行求值计算的方法。

另一种思路是可以利用二叉树建立表达式树,通过对该表达式树进行求值计算,本实验实现:输入一个中缀表达式,建立该表达式的二叉树,然后对该二叉树进行表达式值的计算。

如一个中缀达式(6+2)*5 的二叉树表示为如下所示时,该二叉树的后序遍历62+5*正好就是后缀表达式。

设一般数学表达式的运算符包括+、-、*、/ 四种,当然允许(),且()优先级高。

为方便实现,设定输入的表达式只允许个位整数。

要求设计一个完整的程序,对输入的一个日常的中缀表达式,实现以下功能:⏹建立对应的二叉树⏹输出该二叉树的前序序列、中序序列、后序序列⏹求该二叉树的高度⏹求该二叉树的结点总数⏹求该二叉树的叶子结点数⏹计算该二叉树的表达式值分析:(1)表达式树的构建方法:●构建表达式树的方法之一:直接根据输入的中缀表达式构建对于任意一个算术中缀表达式,都可用二叉树来表示。

表达式对应的二叉树创建后,利用二叉树的遍历等操作,很容易实现二叉树的求值运算。

因此问题的关键就是如何创建表达式树。

对于一个中缀表达式来说,其表达式对应的表达式树中叶子结点均为操作数,分支结点均为运算符。

由于创建的表达式树需要准确的表达运算次序,因此,在扫描表达式创建表达式树的过程中,当遇到运算符时不能直接创建结点,而应将其与前面的运算符进行优先级比较,根据比较结果进行处理。

这种处理方式在实验四中以采用过,可以借助一个运算符栈,来暂存已经扫描到的还未处理的运算符。

根据表达式树与表达式对应关系的递归定义,每两个操作数和一个运算符就可以建立一棵表达式二叉树,而该二叉树又可以作为另一个运算符结点的一棵子树。

(完整版)C++二叉树基本操作实验报告

(完整版)C++二叉树基本操作实验报告

一、实验目的选择二叉链式存储结构作为二叉树的存储结构,设计一个程序实现二叉树的基本操作(包括建立、输出、前序遍历、中序遍历、后序遍历、求树高、统计叶子总数等)二、实验开发环境Windows 8.1 中文版Microsoft Visual Studio 6.0三、实验内容程序的菜单功能项如下:1------建立一棵二叉树2------前序遍历递归算法3------前序遍历非递归算法4------中序遍历递归算法5------中序遍历非递归算法6------后序遍历递归算法7------后序遍历非递归算法8------求树高9------求叶子总数10-----输出二叉树11-----退出四、实验分析1、建立一棵二叉树2、输入二叉树各节点数据cout<<"请按正确顺序输入二叉树的数据:";cin.getline(t,1000); //先把输入的数据输入到一个t数组3、递归前序遍历void BL1(ECS_data *t){if(NULL!=t){cout<<t->data<<",";BL1(t->l);BL1(t->r);}}4、非递归前序遍历void preOrder2(ECS_data *t){stack<ECS_data*> s;ECS_data *p=t;while(p!=NULL||!s.empty()){while(p!=NULL){cout<<p->data<<" ";s.push(p);p=p->l;}if(!s.empty()){p=s.top();s.pop();p=p->r;}}}5、递归中序遍历void BL2(ECS_data *t){if(NULL!=t){BL2(t->l);cout<<t->data<<",";BL2(t->r);}}6、非递归中序遍历void inOrder2(ECS_data *t) //非递归中序遍历{stack<ECS_data*> s;ECS_data *p=t;while(p!=NULL||!s.empty()){while(p!=NULL){s.push(p);p=p->l;}if(!s.empty()){p=s.top();cout<<p->data<<" ";s.pop();p=p->r;}}}7、递归后序遍历void BL3(ECS_data *t){if(NULL!=t){BL3(t->l);BL3(t->r);cout<<t->data<<",";}}8、非递归后序遍历void postOrder3(ECS_data *t){stack<ECS_data*> s;ECS_data *cur; //当前结点ECS_data *pre=NULL; //前一次访问的结点s.push(t);while(!s.empty()){cur=s.top();if((cur->l==NULL&&cur->r==NULL)||(pre!=NULL&&(pre==cur->l||pre==cur->r))){cout<<cur->data<<" "; //如果当前结点没有孩子结点或者孩子节点都已被访问过s.pop();pre=cur;}else{if(cur->r!=NULL)s.push(cur->r);if(cur->l!=NULL)s.push(cur->l);}}}9、求树高int Height (ECS_data *t){if(t==NULL) return 0;else{int m = Height ( t->l );int n = Height(t->r);return (m > n) ? (m+1) : (n+1);}}10、求叶子总数int CountLeaf(ECS_data *t){static int LeafNum=0;//叶子初始数目为0,使用静态变量if(t)//树非空{if(t->l==NULL&&t->r==NULL)//为叶子结点LeafNum++;//叶子数目加1else//不为叶子结点{CountLeaf(t->l);//递归统计左子树叶子数目CountLeaf(t->r);//递归统计右子树叶子数目}}return LeafNum;}五、运行结果附:完整程序源代码://二叉树链式存储的实现#include<iostream>#include<cstring>#include <stack>using namespace std;struct ECS_data //先定义好一个数据的结构{char data;ECS_data *l;ECS_data *r;};class ECS{private://int level; //树高int n; //表示有多少个节点数int n1; //表示的是数组的总长度值,(包括#),因为后面要进行删除判断ECS_data *temp[1000];public:ECS_data *root;ECS() //初始化{ECS_data *p;char t[1000];int i;int front=0,rear=1; //front表示有多少个节点,rear表示当前插入的点的父母cout<<"请按正确顺序输入二叉树的数据:";cin.getline(t,1000); //先把输入的数据输入到一个t数组//cout<<t<<" "<<endl;int n1=strlen(t); //测量数据的长度n=0;for(i=0;i<n1;i++){if(t[i]!='#'){p=NULL;if(t[i]!=',') //满足条件并开辟内存{n++;p=new ECS_data;p->data=t[i];p->l=NULL;p->r=NULL;}front++;temp[front]=p;if(1 == front){root=p;}else{if((p!=NULL)&&(0==front%2)){temp[rear]->l=p;//刚开始把这里写成了==}if((p!=NULL)&&(1==front%2)){temp[rear]->r=p;}if(1==front%2)rear++; //就当前的数据找这个数据的父母}}}}~ECS() //释放内存{int i;for(i=1;i<=n;i++)if(temp[i]!=NULL)delete temp[i];}void JS() //记录节点的个数{int s;s=n;cout<<"该二叉树的节点数为:"<<s<<endl;}void BL1(ECS_data *t)//递归前序遍历{if(NULL!=t){cout<<t->data<<",";BL1(t->l);BL1(t->r);}}void preOrder2(ECS_data *t) //非递归前序遍历{stack<ECS_data*> s;ECS_data *p=t;while(p!=NULL||!s.empty()){while(p!=NULL){cout<<p->data<<" ";s.push(p);p=p->l;}if(!s.empty()){p=s.top();s.pop();p=p->r;}}}void BL2(ECS_data *t)//递归中序遍历{if(NULL!=t){BL2(t->l);cout<<t->data<<",";BL2(t->r);}}void inOrder2(ECS_data *t) //非递归中序遍历{stack<ECS_data*> s;ECS_data *p=t;while(p!=NULL||!s.empty()){while(p!=NULL){s.push(p);p=p->l;}if(!s.empty()){p=s.top();cout<<p->data<<" ";s.pop();p=p->r;}}}void BL3(ECS_data *t)//递归后序遍历{if(NULL!=t){BL3(t->l);BL3(t->r);cout<<t->data<<",";}}void postOrder3(ECS_data *t) //非递归后序遍历{stack<ECS_data*> s;ECS_data *cur; //当前结点ECS_data *pre=NULL; //前一次访问的结点s.push(t);while(!s.empty()){cur=s.top();if((cur->l==NULL&&cur->r==NULL)||(pre!=NULL&&(pre==cur->l||pre==cur->r))){cout<<cur->data<<" "; //如果当前结点没有孩子结点或者孩子节点都已被访问过s.pop();pre=cur;}else{if(cur->r!=NULL)s.push(cur->r);if(cur->l!=NULL)s.push(cur->l);}}}int Height (ECS_data *t) //求树高{if(t==NULL) return 0;else{int m = Height ( t->l );int n = Height(t->r);return (m > n) ? (m+1) : (n+1);}}int CountLeaf(ECS_data *t) //求叶子总数{static int LeafNum=0;//叶子初始数目为0,使用静态变量if(t)//树非空{if(t->l==NULL&&t->r==NULL)//为叶子结点LeafNum++;//叶子数目加1else//不为叶子结点{CountLeaf(t->l);//递归统计左子树叶子数目CountLeaf(t->r);//递归统计右子树叶子数目}}return LeafNum;}};int main(){ECS a;a.JS();cout<<"递归前序遍历:";a.BL1(a.root);cout<<endl;cout<<"非递归前序遍历:";a.preOrder2(a.root);cout<<endl;cout<<"递归中序遍历:";a.BL2(a.root);cout<<endl;cout<<"非递归中序遍历:";a.inOrder2(a.root);cout<<endl;cout<<"递归后序遍历:";a.BL3(a.root);cout<<endl;cout<<"非递归后序遍历:";a.postOrder3(a.root);cout<<endl;cout<<"树高为:"<<a.Height(a.root)<<endl;cout<<"叶子总数为:"<<a.CountLeaf(a.root)<<endl;return 0;}。

数据结构实验三——二叉树基本操作及运算实验报告

数据结构实验三——二叉树基本操作及运算实验报告

《数据结构与数据库》实验报告实验题目二叉树的基本操作及运算一、需要分析问题描述:实现二叉树(包括二叉排序树)的建立,并实现先序、中序、后序和按层次遍历,计算叶子结点数、树的深度、树的宽度,求树的非空子孙结点个数、度为2的结点数目、度为2的结点数目,以及二叉树常用运算。

问题分析:二叉树树型结构是一类重要的非线性数据结构,对它的熟练掌握是学习数据结构的基本要求。

由于二叉树的定义本身就是一种递归定义,所以二叉树的一些基本操作也可采用递归调用的方法。

处理本问题,我觉得应该:1、建立二叉树;2、通过递归方法来遍历(先序、中序和后序)二叉树;3、通过队列应用来实现对二叉树的层次遍历;4、借用递归方法对二叉树进行一些基本操作,如:求叶子数、树的深度宽度等;5、运用广义表对二叉树进行广义表形式的打印。

算法规定:输入形式:为了方便操作,规定二叉树的元素类型都为字符型,允许各种字符类型的输入,没有元素的结点以空格输入表示,并且本实验是以先序顺序输入的。

输出形式:通过先序、中序和后序遍历的方法对树的各字符型元素进行遍历打印,再以广义表形式进行打印。

对二叉树的一些运算结果以整型输出。

程序功能:实现对二叉树的先序、中序和后序遍历,层次遍历。

计算叶子结点数、树的深度、树的宽度,求树的非空子孙结点个数、度为2的结点数目、度为2的结点数目。

对二叉树的某个元素进行查找,对二叉树的某个结点进行删除。

测试数据:输入一:ABC□□DE□G□□F□□□(以□表示空格),查找5,删除E预测结果:先序遍历ABCDEGF中序遍历CBEGDFA后序遍历CGEFDBA层次遍历ABCDEFG广义表打印A(B(C,D(E(,G),F)))叶子数3 深度5 宽度2 非空子孙数6 度为2的数目2 度为1的数目2查找5,成功,查找的元素为E删除E后,以广义表形式打印A(B(C,D(,F)))输入二:ABD□□EH□□□CF□G□□□(以□表示空格),查找10,删除B预测结果:先序遍历ABDEHCFG中序遍历DBHEAGFC后序遍历DHEBGFCA层次遍历ABCDEFHG广义表打印A(B(D,E(H)),C(F(,G)))叶子数3 深度4 宽度3 非空子孙数7 度为2的数目2 度为1的数目3查找10,失败。

数据结构课程设计报告-最短路径算法-二叉树的三种遍历

数据结构课程设计报告-最短路径算法-二叉树的三种遍历

数据结构课程设计报告班级:计算机科学与技术132班姓名:赖恒财指导教师:董跃华成绩:32信息工程学院2015 年7月8日目录图的最短路径算法实现1. 需求分析 (1)1.1 程序设计内容 (1)1.2 设计要求 (1)2.概要设计 (2)3.详细设计 (2)3.1 数据类型的定义 (2)3.2 功能模块的设计 (2)3.3 主程序流程 (9)4.调试分析 (10)4.1 问题回顾和分析 (10)4.2.经验和体会 (11)5.测试结果 (12)二叉树的遍历1.设计目的 (13)2.需求分析 (14)2.1课程设计的内容和要求 (14)2.2选题的意义及背景 (14)3.概要设计 (14)3.1设计思想 (14)3.2程序数据类型 (16)3.3程序模块分析 (16)3.3.1置空栈 (16)3.3.2入栈 (17)3.3.3出栈 (17)3.3.4取栈顶操作 (17)3.3.5判空栈 (17)3.4函数关系: (18)4.详细设计 (18)4.1二叉树算法程序截图和结果 (18)5.程序测试结果及问题分析 (19)6.总结 (20)参考文献 (21)附录1 (22)附录2 (26)图的最短路径算法实现----基于floyd最短路径算法1.需求分析设计校园平面图,所含景点不少于8个。

以图中顶点表示学校内各景点,存放景点的名称、景点介绍信息等;以边表示路径,存放路径长度信息。

要求将这些信息保存在文件graph.txt中,系统执行时所处理的数据要对此文件分别进行读写操作。

1.1程序设计内容1.从文件graph.txt中读取相应数据, 创建一个图,使用邻接矩阵表示图;2.景点信息查询:为来访客人提供校园任意景点相关信息的介绍;3.问路查询:为来访客人提供校园任意两个景点之间的一条最短路径。

1.2 设计要求(1) 程序要具在一定的健壮性,即当输入数据非法时,程序也能适当地做出反应。

(2) 程序要添加适当的注释,程序的书写要采用缩进格式。

二叉树的常考算法题目

二叉树的常考算法题目

二叉树的常考算法题目
二叉树是计算机科学中常见的数据结构,以下是几个常见的二叉树相关算法题目:
1. 二叉树的深度:给定一个二叉树,求其深度。

2. 判断二叉树是否为完全二叉树:给定一个二叉树,判断它是否是完全二叉树。

3. 查找二叉树中的最大值和最小值:给定一个二叉树,找到其中的最大值和最小值。

4. 二叉树的镜像:给定一个二叉树,将其镜像(即左右节点交换)。

5. 反转二叉树:给定一个二叉树,将其反转。

6. 二叉树的左视图:给定一个二叉树,找到其左视图。

7. 二叉树的右视图:给定一个二叉树,找到其右视图。

8. 查找二叉树中的前驱节点和后继节点:给定一个二叉树和一个节点,找到该节点的前驱节点和后继节点。

9. 二叉树的层序遍历:给定一个二叉树,使用层序遍历的方式访问其节点。

10. 二叉树的先序遍历、中序遍历和后序遍历:给定一个二叉树,分别使用先序遍历、中序遍历和后序遍历的方式访问其节点。

这些题目是常见的二叉树算法题目,对于掌握二叉树相关算法非常重要。

数据结构课程设计选题

数据结构课程设计选题

数据结构课程设计选题数据结构课程设计选题题⽬选题⼀:迷宫与栈问题【问题描述】以⼀个mXn的长⽅阵表⽰迷宫,0和1分别表⽰迷宫中的通路和障碍。

设计⼀个程序,对任意设定的迷宫,求出⼀条从⼊⼝到出⼝的通路,或得出没有通路的结论。

【任务要求】1)⾸先实现⼀个以链表作存储结构的栈类型,然后编写⼀个求解迷宫的⾮递归程序。

求得的通路以三元组(i,j,d)的形式输出。

其中:(i,j)指⽰迷宫中的⼀个坐标,d表⽰⾛到下⼀坐标的⽅向。

如,对于下列数据的迷宫,输出⼀条通路为:(1,1,1),(1,2,2),(2,2,2),(3,2,3),(3,1,2),…。

2)编写递归形式的算法,求得迷宫中所有可能的通路。

3)以⽅阵形式输出迷宫及其通路。

【测试数据】迷宫的测试数据如下:左上⾓(0,1)为⼊⼝,右下⾓(8,9)为出⼝。

出⼝出⼝选题⼆:算术表达式与⼆叉树【问题描述】⼀个表达式和⼀棵⼆叉树之间,存在着⾃然的对应关系。

写⼀个程序,实现基于⼆叉树表⽰的算术表达式的操作。

【任务要求】假设算术表达式Expression内可以含有变量(a~z)、常量(0~9)和⼆元运算符(+,-,*,/,^(乘幂))。

实现以下操作:1)ReadExpre(E)—以字符序列的形式输⼊语法正确的前缀表达式并构造表达式E。

2)WriteExpre(E)—⽤带括弧的中缀表达式输出表达式E。

3)Assign(V,c)—实现对变量V的赋值(V=c),变量的初值为0。

4)Value(E)—对算术表达式E求值。

5)CompoundExpr(P,E1,E2)--构造⼀个新的复合表达式(E1)P(E2)【测试数据】1)分别输⼊0;a;-91;+a*bc;+*5^x2*8x;+++*3^x3*2^x2x6并输出。

2)每当输⼊⼀个表达式后,对其中的变量赋值,然后对表达式求值。

选题三:银⾏业务模拟与离散事件模拟【问题描述】假设某银⾏有4个窗⼝对外接待客户,从早晨银⾏开门(开门9:00am,关门5:00pm)起不断有客户进⼊银⾏。

二叉树的建立和遍历的实验报告

二叉树的建立和遍历的实验报告

竭诚为您提供优质文档/双击可除二叉树的建立和遍历的实验报告篇一:二叉树遍历实验报告数据结构实验报告报告题目:二叉树的基本操作学生班级:学生姓名:学号:一.实验目的1、基本要求:深刻理解二叉树性质和各种存储结构的特点及适用范围;掌握用指针类型描述、访问和处理二叉树的运算;熟练掌握二叉树的遍历算法;。

2、较高要求:在遍历算法的基础上设计二叉树更复杂操作算法;认识哈夫曼树、哈夫曼编码的作用和意义;掌握树与森林的存储与便利。

二.实验学时:课内实验学时:3学时课外实验学时:6学时三.实验题目1.以二叉链表为存储结构,实现二叉树的创建、遍历(实验类型:验证型)1)问题描述:在主程序中设计一个简单的菜单,分别调用相应的函数功能:1…建立树2…前序遍历树3…中序遍历树4…后序遍历树5…求二叉树的高度6…求二叉树的叶子节点7…非递归中序遍历树0…结束2)实验要求:在程序中定义下述函数,并实现要求的函数功能:createbinTree(binTreestructnode*lchild,*rchild;}binTnode;元素类型:intcreatebinTree(binTreevoidpreorder(binTreevoidInorder(binTreevoidpostorder(binTreevoidInordern(binTreeintleaf(bi nTreeintpostTreeDepth(binTree2、编写算法实现二叉树的非递归中序遍历和求二叉树高度。

1)问题描述:实现二叉树的非递归中序遍历和求二叉树高度2)实验要求:以二叉链表作为存储结构3)实现过程:1、实现非递归中序遍历代码:voidcbiTree::Inordern(binTreeinttop=0;p=T;do{while(p!=nuLL){stack[top]=p;;top=top+1;p=p->lchild;};if(top>0){top=top-1;p=stack[top];printf("%3c",p->data);p=p->rchild;}}while(p!=nuLL||top!=0);}2、求二叉树高度:intcbiTree::postTreeDepth(binTreeif(T!=nuLL){l=postTreeDepth(T->lchild);r=postTreeDepth(T->rchil d);max=l>r?l:r;return(max+1);}elsereturn(0);}实验步骤:1)新建一个基于consoleApplication的工程,工程名称biTreeTest;2)新建一个类cbiTree二叉树类。

02332 数据结构(实践) 自考考试大纲

02332  数据结构(实践) 自考考试大纲

湖北省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实践(技能)课程大纲课程名称:数据结构课程代码:02332一、实践能力的培养目标1.深入了解线性表的顺序存储结构、链式存储结构;熟练掌握在存储结构上对线性表进行插入、删除等操作的常用算法;2.掌握栈与队列的抽象数据类型描述及特点;掌握栈和队列的顺序和链式存储结构与基本操作算法实现;3.掌握二叉树链表的结构和构造过程;掌握用递归方法实现二叉树的遍历;4.掌握图的存储结构及其实现;掌握图的深度和广度遍历算法及其实现;5.熟练掌握各种静态查找表方法(顺序查找、折半查找、索引顺序表等);熟练掌握二叉排序树的构造方法和查找算法;6.熟练掌握各种排序的算法思想和方法;掌握快速排序、堆排序、归并排序等的实现方法;熟悉各种排序算法的复杂度分析;7.掌握利用各种基本数据结构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基本编程技巧。

二、实践(技能)课程教学基本要求。

(含学时、学分要求)32学时,1学分第1章概论(1学时)要求:(1)了数据结构的逻辑结构、存储结构和数据运算的基本概念(2)熟悉使用C语言函数对算法的描述第2章线性表(4学时)要求:(1)掌握顺序表和链表上实现各种算法;(2)运用线性表的结构和性质设计算法,编程解决各种应用问题;第3章栈和队列(4学时)要求:(1)掌握顺序表和链表上实现各种算法;(2)利用栈和队列设计算法解决简单应用问题;(3)理解递归算法执行过程中栈的状态及变化过程,以及循环队列对边界条件的处理问题。

第4章多维数组和广义表(4学时)要求:(1)掌握多维数组的存储方式、矩阵的压缩存储(2)掌握广义表表头和表尾的求解顺序表和链表上实现各种算法;(3)理解稀疏矩阵的三元组表存储表示方法及有关算法;第5章树和二叉树(5学时)要求:(1)掌握二叉树各种次序的遍历及其应用(2)掌握二叉树的线性化方法及其应用(3)基于树和二叉树编程解决各类应用问题第6章图(5学时)要求:(1)掌握图的两种存储结构的实现及其遍历算法(2)理解最小生成树的基本思想和算法(3) 理解最短路径的基本思想和算法第7章排序(5学时)要求:(1)理解各种内部排序算法的基本思想(2)掌握各种内部排序算法的实现过程和性能分析(3)利用排序算法编程解决应用问题第8章查找(4学时)要求:(1)掌握常见各种查找方法的基本思想和算法实现(2)利用查找算法编程解决应用问题三、实践(技能)课程教学参考教材1.《数据结构》, 苏仕华, 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122.数据结构实验指导教程,毛养红、陈坚强、江立,清华大学出版社,2014。

二叉排序书课程设计

二叉排序书课程设计

二叉排序书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让学生理解二叉排序树的概念、性质和基本操作,掌握二叉排序树的插入、删除和查找过程。

2. 使学生能够运用二叉排序树解决实际问题,如数据排序和查找。

技能目标:1. 培养学生运用二叉排序树进行数据组织和分析的能力。

2. 培养学生编写和调试二叉排序树相关程序的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培养学生对数据结构和算法的兴趣,激发学生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

2. 培养学生勇于克服困难、独立解决问题的精神,增强团队合作意识。

3. 培养学生认识到二叉排序树在实际应用中的价值,提高对计算机科学的认识。

课程性质:本课程为计算机科学领域的数据结构与算法课程,以二叉排序树为主题,结合实际案例,使学生掌握二叉排序树的相关知识。

学生特点:学生已具备一定的编程基础和逻辑思维能力,但对二叉排序树的概念和操作尚不熟悉。

教学要求:1. 通过讲解、示例和练习,使学生掌握二叉排序树的基本原理和操作。

2. 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 鼓励学生主动思考、提问,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

4. 强化编程实践,提高学生的编程技能和逻辑思维能力。

二、教学内容1. 引言:介绍二叉排序树的基本概念,及其在数据结构和算法中的应用。

- 相关章节:课本第X章“二叉树与二叉排序树”2. 二叉排序树的性质与定义:- 内容:二叉排序树的定义、性质、特点- 相关章节:课本第X章“二叉排序树的性质与定义”3. 二叉排序树的插入操作:- 内容:插入过程、算法实现、示例演示- 相关章节:课本第X章“二叉排序树的插入操作”4. 二叉排序树的删除操作:- 内容:删除过程、算法实现、示例演示- 相关章节:课本第X章“二叉排序树的删除操作”5. 二叉排序树的查找操作:- 内容:查找过程、算法实现、示例演示- 相关章节:课本第X章“二叉排序树的查找操作”6. 二叉排序树的应用实例:- 内容:实际案例、程序编写、问题解决- 相关章节:课本第X章“二叉排序树的应用”7. 二叉排序树的遍历:- 内容:遍历方法、算法实现、示例演示- 相关章节:课本第X章“二叉树的遍历”8. 总结与拓展:- 内容:二叉排序树的优缺点、拓展知识、高级话题- 相关章节:课本第X章“二叉排序树的总结与拓展”教学进度安排:1. 引言与基本概念(1课时)2. 二叉排序树的性质与定义(1课时)3. 插入与删除操作(2课时)4. 查找操作(1课时)5. 应用实例与程序编写(2课时)6. 遍历方法(1课时)7. 总结与拓展(1课时)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 通过对二叉排序树的基本概念、性质和操作进行系统讲解,使学生建立完整的知识体系。

数据结构二叉树习题含答案

数据结构二叉树习题含答案

2.1 创建一颗二叉树创建一颗二叉树,可以创建先序二叉树,中序二叉树,后序二叉树。

我们在创建的时候为了方便,不妨用‘#’表示空节点,这时如果先序序列是:6 4 2 3 # # # # 5 1 # # 7 # #,那么创建的二叉树如下:下面是创建二叉树的完整代码:穿件一颗二叉树,返回二叉树的根2.2 二叉树的遍历二叉树的遍历分为:先序遍历,中序遍历和后序遍历,这三种遍历的写法是很相似的,利用递归程序完成也是灰常简单的:2.3 层次遍历层次遍历也是二叉树遍历的一种方式,二叉树的层次遍历更像是一种广度优先搜索(BFS)。

因此二叉树的层次遍历利用队列来完成是最好不过啦,当然不是说利用别的数据结构不能完成。

2.4 求二叉树中叶子节点的个数树中的叶子节点的个数= 左子树中叶子节点的个数+ 右子树中叶子节点的个数。

利用递归代码也是相当的简单,2.5 求二叉树的高度求二叉树的高度也是非常简单,不用多说:树的高度= max(左子树的高度,右子树的高度) + 12.6 交换二叉树的左右儿子交换二叉树的左右儿子,可以先交换根节点的左右儿子节点,然后递归以左右儿子节点为根节点继续进行交换。

树中的操作有先天的递归性。

2.7 判断一个节点是否在一颗子树中可以和当前根节点相等,也可以在左子树或者右子树中。

2.8 求两个节点的最近公共祖先求两个节点的公共祖先可以用到上面的:判断一个节点是否在一颗子树中。

(1)如果两个节点同时在根节点的右子树中,则最近公共祖先一定在根节点的右子树中。

(2)如果两个节点同时在根节点的左子树中,则最近公共祖先一定在根节点的左子树中。

(3)如果两个节点一个在根节点的右子树中,一个在根节点的左子树中,则最近公共祖先一定是根节点。

当然,要注意的是:可能一个节点pNode1在以另一个节点pNode2为根的子树中,这时pNode2就是这两个节点的最近公共祖先了。

显然这也是一个递归的过程啦:可以看到这种做法,进行了大量的重复搜素,其实有另外一种做法,那就是存储找到这两个节点的过程中经过的所有节点到两个容器中,然后遍历这两个容器,第一个不同的节点的父节点就是我们要找的节点啦。

2020年计算机408数据结构算法题

2020年计算机408数据结构算法题

2020年计算机408数据结构算法题2020年计算机408数据结构算法题整体较为综合和难度较高,涵盖了数据结构中的多个知识点和算法设计思想。

下面将分别介绍其中的几个题目。

1.题目描述:给定一个由n个元素构成的数组arr,编写一个程序实现对arr中的元素进行排序。

要求使用归并排序算法,并分析其时间复杂度。

解题思路及实现方法:归并排序算法是将一个无序的数组划分为多个子数组,再对子数组进行排序,最后再将有序的子数组进行合并得到一个完整的有序数组的过程。

具体实现过程如下:1)将待排序数组划分为只有一个元素的小数组;2)将相邻的小数组进行合并并排序,直到得到一个完整的有序数组。

归并排序算法的时间复杂度为O(n log n),其中n为数组的长度。

2.题目描述:给定一个二叉树的前序遍历序列pre和中序遍历序列in,要求重建出原始二叉树并返回根节点。

解题思路及实现方法:根据前序遍历(pre)的特性可知,第一个元素为根节点;而中序遍历(in)的特性可知,根节点的左子树为in中根节点的左边部分,右子树为in中根节点的右边部分。

具体实现过程如下:1)根据前序遍历(pre)序列的第一个元素创建根节点;2)在中序遍历(in)序列中找到根节点的位置,划分出左右子树的中序遍历序列;3)根据左子树的中序遍历序列和前序遍历序列,递归构建左子树;4)根据右子树的中序遍历序列和前序遍历序列,递归构建右子树。

通过重复以上步骤,最终可以重建出原始的二叉树。

3.题目描述:给定一个字符串s,判断其是否为有效的括号序列,只包含'('、')'、'{'、'}'、'['和']'。

要求使用栈来实现。

解题思路及实现方法:当字符串中的括号是一个完整的对时,可以将其视为一个有效的子序列。

具体实现过程如下:1)初始化一个空栈;2)遍历字符串s中的每个字符,如果是一个左括号,则入栈;3)如果是一个右括号,则判断栈是否为空。

二叉排序树与平衡二叉排序树基本操作的实现 文本文档

二叉排序树与平衡二叉排序树基本操作的实现 文本文档

10 设计说明书(论文)质量 30 综述简练完整,有见解;立论正确,论述充分,结论严谨合理;实验正确,分析处理科学。
11 创新 10 对前人工作有改进或突破,或有独特见解。
成绩
指导教师评语
指导教师签名: 年 月 日
摘要及关键字
本程序中的数据采用“树形结构”作为其数据结构。具体采用的是“二叉排序树”。
1.2.5 平衡二叉树( AVL树 )
①平衡二叉树(Balanced Binary Tree)是指树中任一结点的左右子树的高度大致相同。 ②任一结点的左右子树的高度均相同(如满二叉树),则二叉树是完全平衡的。通常,只要二叉树的高度为O(1gn),就可看作是平衡的。 ③平衡的二叉排序树指满足BST性质的平衡二叉树。 ④AVL树中任一结点的左、右子树的高度之差的绝对值不超过1。在最坏情况下,n个结点的AVL树的高度约为1.44lgn。而完全平衡的二叉树高度约为lgn,AVL树是最接近最优的。
1.2.4平均查找长度…………………………………………………………… 6
1.2.5平均二叉树(AVL树)…………………………………………………… 6
1.2.6平衡因子………………………………………………………………… 7
1.2.7平衡二叉树的调整方法…………………………………………………… 7
攀枝花学院本科学生课程设计任务书
题 目 二叉排序树与平衡二叉树的实现
1、课程设计的目的
使学生进一步理解和掌握课堂上所学各种基本抽象数据类型的逻辑结构、存储结构和操作实现算法,以及它们在程序中的使用方法。
使学生掌握软件设计的基本内容和设计方法,并培养学生进行规范化软件设计的能力。
3) 使学生掌握使用各种计算机资料和有关参考资料,提高学生进行程序设计的基本能力。

数据结构程序设计题目共29题

数据结构程序设计题目共29题

目录题目1:设计一元多项式简单计算 (1)题目2:链表应用1 (1)题目3:链表应用2 (1)题目4:通讯录 (2)题目5:停车场管理系统................................................ 错误!未定义书签。

题目6:约瑟夫环 (3)题目7:运动会分数统计 (3)题目8:文学研究助手问题 (3)题目9:银行业务模拟与离散事件模拟 (4)题目10:学生信息管理系统任务(用顺序表/链表)....... 错误!未定义书签。

题目11:文章编辑功能 ................................................. 错误!未定义书签。

题目12:实验室管理..................................................... 错误!未定义书签。

题目13:二叉树的基本操作(建立、求二叉树树深度、遍历).. (4)题目14:纸牌游戏任务 (5)题目15:算术表达式求值 (5)题目16:内部排序算法比较 (5)题目17:哈夫曼树的构造和哈夫曼编码/译码 (6)题目18:构造可以使n个城市连接的最小生成树 (7)题目19:交通咨询系统中的最短路径 (7)题目20:集合的交、并、差运算 ................................... 错误!未定义书签。

题目21:长整数四则运算 (7)题目22:机订票系统..................................................... 错误!未定义书签。

题目23:图书管理系统 (8)题目24:哈希表应用 (8)题目25:模拟旅馆管理系统的一个功能——床位的分配与回收 (9)题目26:地图着色问题 (9)题目27:俄罗斯套娃问题 (10)题目28:扫雷 (11)题目29:用C语言设计一个日历系统 (11)题目1:设计一元多项式计算【任务要求】(1)能够按照指数降序排列建立并输出多项式;(2)能够完成两个多项式的相加、相减,并将结果输入;实现提示:可选择带头结点的单向循环链表或单链表存储多项式,头结点可存放多项式的参数,如项数等。

树与二叉树经典题C++算法

树与二叉树经典题C++算法

树和二叉树1 按先序遍历的扩展序列建立一棵二叉树的存储结构。

设计思想:先序遍历为:先访问根节点,先序遍历左子数,先序遍历右子数完整代码见附件。

伪代码为:bool BITREE::CreateBiTree(BiTree &T){ /*先序序列建立二叉树*/char ch;scanf("%c",&ch);if (ch=='*')T = NULL;else {if (!(T = (BiTNode *)malloc(sizeof(BiTNode))))return ERROR;T->data = ch;CreateBiTree(T->lchild);CreateBiTree(T->rchild);}return OK;}2 分别实现二叉树先序、中序、后序遍历的递归算法。

设计思想:先序遍历为:访问根节点,先序遍历左子数,先序遍历右子数中序遍历为:中序遍历左子数,访问根节点,中序遍历右子数后序遍历为:后序遍历左子数,后序遍历右子数,访问根节点完整代码见附件。

伪代码为:Status BITREE::PreOrderTraverse(BiTree T, Status(*Visit)(TElemType)) { /*先序遍历二叉树的递归算法*/if (T){if(Visit(T->data))if(PreOrderTraverse(T->lchild, Visit))if(PreOrderTraverse(T->rchild, Visit))return OK;return ERROR;}elsereturn OK;}Status BITREE::InOrderTraverse(BiTree T, Status(*Visit)(TElemType)) { /*中序遍历二叉树的递归算法*/if(T){if(InOrderTraverse(T->lchild, Visit))if(Visit(T->data))if(InOrderTraverse(T->rchild, Visit))return OK;return ERROR;}else return OK;}Status BITREE::PostOrderTraverse(BiTree T, Status(*Visit)(TElemType)) { /*后序遍历二叉树的递归算法*/if(T){if(PostOrderTraverse(T->lchild, Visit))if(PostOrderTraverse(T->rchild, Visit))if(Visit(T->data))return OK;return ERROR;}else return OK;}3 实现二叉树中序遍历的非递归算法。

完全二叉树操作演示

完全二叉树操作演示

安徽省巢湖学院计算机与信息工程学院课程设计报告课程名称《数据结构》课题名称完全二叉树操作演示专业班级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升本1班学号********、********、********姓名李鹏王帅李泳波联系方式指导教师严小燕完成日期: 2014年12月27 日目录1 数据结构课程设计任务书 (1)1.1题目 (1)1.2目的 (1)1.3要求 (1)2 总体设计 (1)2.1功能模块设计 (1)2.2所有功能模块流程图 (1)3 详细设计 (2)3.1程序中所采用的数据结构及存储结构的说明 (2)3.2算法设计思想 (3)3.3主要的功能函数 (3)4 调试与测试 (3)4.1调试方法与步骤 (4)4.2测试结果分析与讨论 (4)4.3测试过程中遇到的主要问题及采取的解决措施 (5)5 时间复杂度分析 (6)6 程序清单 (6)7 总结 (12)参考文献 (13)1 数据结构课程设计任务书1.1题目完全二叉树操作演示1.2目的(1)掌握二叉树的概念和性质。

(2)掌握完全二叉树存储结构。

(3)掌握完全二叉树的基本操作。

1.3 要求(1)创建完全二叉树(用字母表示节点)(用顺序方式存储)。

(2)求二叉树的深度和叶子结点数。

(3)实现二叉树的前序、中序、后序和层次遍历。

(4)查找给定结点的双亲、祖先和左右孩子节点。

2 总体设计2.1 功能模块设计根据课程设计题目的功能要求,各个功能模块的组成框图如图1:图 1 功能组成框图2.2 所有功能模块流程图设计好功能模块后,各个模块的关系如下图2:图 2 流程图3 详细设计3.1程序中所采用的数据结构及存储结构的说明(1)整个程序采用结构体与顺序表相结合的编程方法一共完成了7个功能。

在你输入错误时有报错消息,这样使整个程序运行起来更加完整。

程序中有若干个子函数被主函数调用执行。

结构体定义如下:#define MAX 100 //定义100个节点typedef struct{char dat; //节点信息}node;typedef struct Tree //节点组成树{int length;node *r; //指向根节点}Tree;3.2 算法设计思想完全二叉树具有以下几个性质,由此可设计出相应算法。

算法与数据结构实验册(2)

算法与数据结构实验册(2)

(理工类)课程名称:算法与数据结构专业班级: 15软件二班学生学号: 151 学生姓名:孙毅安所属院部:软件工程学院指导教师:黄丹丹2016 ——2017 学年第 1 学期金陵科技学院教务处制实验报告书写要求实验报告原则上要求学生手写,要求书写工整。

若因课程特点需打印的,要遵照以下字体、字号、间距等的具体要求。

纸张一律采用A4的纸张。

实验报告书写说明实验报告中一至四项内容为必填项,包括实验目的和要求;实验仪器和设备;实验内容与过程;实验结果与分析。

各院部可根据学科特点和实验具体要求增加项目。

填写注意事项(1)细致观察,及时、准确、如实记录。

(2)准确说明,层次清晰。

(3)尽量采用专用术语来说明事物。

(4)外文、符号、公式要准确,应使用统一规定的名词和符号。

(5)应独立完成实验报告的书写,严禁抄袭、复印,一经发现,以零分论处。

实验报告批改说明实验报告的批改要及时、认真、仔细,一律用红色笔批改。

实验报告的批改成绩采用百分制,具体评分标准由各院部自行制定。

实验报告装订要求实验批改完毕后,任课老师将每门课程的每个实验项目的实验报告以自然班为单位、按学号升序排列,装订成册,并附上一份该门课程的实验大纲。

实验项目名称:顺序表实验学时: 2 同组学生姓名:陶渊,李学波,王天伟,孙兵,王磊,贲小康,梁华龙,倪云鹏实验地点:实验日期: 10.13 实验成绩:批改教师:批改时间:实验1 顺序表一、实验目的和要求掌握顺序表的定位、插入、删除等操作。

二、实验仪器和设备Turbo C 2.0三、实验内容与过程(含程序清单及流程图)1、必做题(1)编写程序建立一个顺序表,并逐个输出顺序表中所有数据元素的值。

编写主函数测试结果。

(2)编写顺序表定位操作子函数,在顺序表中查找是否存在数据元素x。

如果存在,返回顺序表中和x值相等的第1个数据元素的序号(序号从0开始编号);如果不存在,返回-1。

编写主函数测试结果。

(3)在递增有序的顺序表中插入一个新结点x,保持顺序表的有序性。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实验6 实验目的:1、掌握二叉树的所有算法2、熟悉计算机英语和术语实验步骤:1、二叉树算法的模拟2、完型填空3、翻译具体要求:一、设计一个完整的程序,实现二叉树的各种算法要求:/*用函数实现如下二叉排序树算法:(1)插入新结点(2)前序、中序、后序遍历二叉树(3)中序遍历的非递归算法(4)层次遍历二叉树(5)在二叉树中查找给定关键字(函数返回值为成功1,失败0) (6)交换各结点的左右子树(7)求二叉树的深度(8)叶子结点数输入:第一行:准备建树的结点个数n第二行:输入n个整数,用空格分隔第三行:输入待查找的关键字第四行:输入待查找的关键字第五行:输入待插入的关键字输出:第一行:二叉树的先序遍历序列第二行:二叉树的中序遍历序列第三行:二叉树的后序遍历序列第四行:查找结果第五行:查找结果第六行~第八行:插入新结点后的二叉树的先、中、序遍历序列第九行:插入新结点后的二叉树的中序遍历序列(非递归算法) 代码:#include "stdio.h"#include "malloc.h"#define TRUE 1#define FALSE 0#define OK 1#define ERROR 0#define INFEASIBLE -1#define OVERFLOW -2typedef int Status;typedef int KeyType;#define STACK_INIT_SIZE 100 // 存储空间初始分配量#define STACKINCREMENT 10 // 存储空间分配增量#define MAXQSIZE 100typedef int ElemType;typedef struct BiTNode{ElemType data;struct BiTNode *lchild,*rchild;//左右孩子指针} BiTNode,*BiTree;Status SearchBST(BiTree T,KeyType key,BiTree f,BiTree &p){if(!T){p=f;return FALSE;}else if(key==T->data){p=T;return TRUE;}else if(key<T->data)return SearchBST(T->lchild,key,T,p);else return(SearchBST(T->rchild,key,T,p));}Status InsertBST(BiTree &T,ElemType e){BiTree s,p;if(!SearchBST(T,e,NULL,p)){s=(BiTree)malloc(sizeof(BiTNode));s->data=e;s->lchild=s->rchild=NULL;if(!p)T=s;else if(e<p->data)p->lchild=s;else p->rchild=s;return TRUE;}else return FALSE;}Status PrintElement( ElemType e ) { // 输出元素e的值printf("%d ", e );return OK;}// PrintElementStatus PreOrderTraverse( BiTree T, Status(*Visit)(ElemType) ) { // 前序遍历二叉树T的递归算法,对每个数据元素调用函数Visit。

//补全代码,可用多个语句if(T){if(Visit(T->data))if(PreOrderTraverse(T->lchild,Visit))if(PreOrderTraverse(T->rchild,Visit))return OK;return ERROR;}else return OK;} // PreOrderTraverseStatus InOrderTraverse( BiTree T, Status(*Visit)(ElemType) ){// 中序遍历二叉树T的递归算法,对每个数据元素调用函数Visit。

//补全代码,可用多个语句if(T){if(InOrderTraverse(T->lchild,Visit))if(Visit(T->data))if(InOrderTraverse(T->rchild,Visit))return OK;return ERROR;}else return OK;} // InOrderTraverseStatu s PostOrderTraverse( BiTree T, Status(*Visit)(ElemType) ) { // 后序遍历二叉树T的递归算法,对每个数据元素调用函数Visit。

//补全代码,可用多个语句if(T){if(PostOrderTraverse(T->lchild,Visit))if(PostOrderTraverse(T->rchild,Visit))if(Visit(T->data))return OK;return ERROR;}else return OK;} // PostOrderTraverseStatus Putout(BiTree T){PreOrderTraverse(T,PrintElement);printf("\n");InOrderTraverse(T, PrintElement);printf("\n");PostOrderTraverse(T,PrintElement);printf("\n");return OK;}//·······················非递归算法struct SqStack{BiTree *base; // 在栈构造之前和销毁之后,base的值为NULLBiTree *top; // 栈顶指针int stacksize; // 当前已分配的存储空间,以元素为单位}; // 顺序栈Status InitStack(SqStack &S){S.base=(BiTree *)malloc(STACK_INIT_SIZE*sizeof(BiTree));if(!S.base)return ERROR;S.top=S.base;S.stacksize=STACK_INIT_SIZE;return OK;}Status Push(SqStack &S,BiTree e){if((S.top-S.base)>=S.stacksize){S.base=(BiTree*)realloc(S.base,(S.stacksize+STACKINCREMENT)*sizeof(BiTree));if(!S.base)return ERROR;S.top=S.base+S.stacksize;S.stacksize+=STACKINCREMENT;}*S.top++=e;return OK;}Status Pop(SqStack &S,BiTree &e){if(S.top==S.base)return ERROR;e=*--S.top;return OK;}Status StackEmpty(SqStack S){ // 若栈S为空栈,则返回TRUE,否则返回FALSEif(S.top-S.base==0)return TRUE;else return FALSE;}Status InOrderTraverse1(BiTree T,Status(*Visit)(ElemType e),SqStack S) {BiTree p;InitStack(S);p=T;while(p||!StackEmpty(S)){if(p){Push(S,p);p=p->lchild;}else{Pop(S,p);if(!Visit(p->data))return ERROR;p=p->rchild;}}return OK;}//···························层次遍历typedef struct{BiTree *base; // 初始化的动态分配存储空间int front; // 头指针,若队列不空,指向队列头元素int rear; // 尾指针,若队列不空,指向队列尾元素的下一个位置}SqQueue;Status InitQueue(SqQueue &Q){Q.base=(BiTree*)malloc(MAXQSIZE*sizeof(BiTree));if(!Q.base)return ERROR;Q.front=Q.rear=0;return OK;}int QueueLength(SqQueue Q){// 返回Q的元素个数// 请补全代码return(Q.rear-Q.front+MAXQSIZE)%MAXQSIZE;}Status EnQueue(SqQueue &Q,BiTree e){// 插入元素e为Q的新的队尾元素// 请补全代码if((Q.rear+1)%MAXQSIZE==Q.front)return ERROR;Q.base[Q.rear]=e;Q.rear=(Q.rear+1)%MAXQSIZE;return OK;}Status DeQueue(SqQueue &Q,BiTree &e){// 若队列不空, 则删除Q的队头元素, 用e返回其值, 并返回OK; 否则返回ERROR // 请补全代码if(Q.front==Q.rear)return ERROR;e=Q.base[Q.front];Q.front=(Q.front+1)%MAXQSIZE;return OK;}Status LevelTraverse(BiTree T,SqQueue Q)//层次遍历二叉树{InitQueue(Q);BiTree p;p=T;if(T)EnQueue(Q,T);// printf("%d",QueueLength(Q));while(QueueLength(Q)!=0){DeQueue(Q,p); //根结点出队printf("%d ",p->data); //输出数据if(p->lchild)EnQueue(Q,p->lchild); //左孩子进队if(p->rchild)EnQueue(Q,p->rchild); //右孩子进队}return OK;}void Change(BiTree T){BiTNode *p;if(T){p=T->lchild;T->lchild=T->rchild;T->rchild=p;Change(T->lchild);Change(T->rchild);}// return OK;}int BTreeDepth(BiTree T)//求由BT指针指向的一棵二叉树的深度{// int dep1,dep2;if(T!=NULL){//计算左子树的深度int dep1=BTreeDepth(T->lchild); //计算右子树的深度int dep2=BTreeDepth(T->rchild); //返回树的深度if(dep1>dep2)return dep1+1;elsereturn dep2+1;}else return 0;}//`````````````叶子结点数Status yezhi(BiTree T,SqQueue Q){int i=0;InitQueue(Q);BiTree p;p=T;if(T)EnQueue(Q,T);// printf("%d",QueueLength(Q));while(QueueLength(Q)!=0){DeQueue(Q,p);if(p->lchild)EnQueue(Q,p->lchild);if(p->rchild)EnQueue(Q,p->rchild);if(!p->lchild&&!p->rchild)i++;}return i;}int main() //主函数{SqStack S;SqQueue Q,Q3;BiTree T=NULL,f,p;int i,n,e,a,b,c;scanf("%d",&n);for(i=0;i<n;i++){scanf("%d",&e);InsertBST(T,e);}scanf("%d",&a);scanf("%d",&b);scanf("%d",&c);Putout(T);printf("%d\n",SearchBST(T,a,f,p));printf("%d\n",SearchBST(T,b,f,p));InsertBST(T,c);Putout(T);InOrderTraverse1(T, PrintElement,S);printf("\n");LevelTraverse(T,Q);printf("\n");Change(T);Putout(T);Change(T);Putout(T);printf("%d",BTreeDepth(T));printf("\n");printf("%d",yezhi(T,Q3));printf("\n");return OK;}//main完型填空There are many kinds of Computer languages. A typical imperative language contains an (1)_ sub language which approximates the mathematical abstractions of" timeless" functions applied to "space- less" values, where the actual operation sequences and use Of storage space duringexpression evaluation are organized behind the (2).In this setting, values are data structures of low volume, typically a few computer words or less, which means that an illusion of (3) can be realized by having intermediatere- suits during expression evalution stored at thediscretion of the language implementation, andeffecting pa- rameter (4)and (5)operations through value copying.(1) A. applicative B. mandatoryC. applicationD. voluntary(2) A. screen B. backgroundC. foregroundD. scenes(3) A. spaceful B. spacelessnessC. spacelessD. space(4) A. transportation B. tranverseC. transmissionD. translation(5) A. assignment B. dispatchC. valueD. design四翻译Query By Example (QBE)In database management programs ,a query technique ,developed by IBM for use in the QBE program ,that prompts you totype the search criteria into a template resembling the data record .The advantage of query-by-example retrieval is that youdon’t need to learn a query language to frame a query .When you start the search ,the program presents a screen that lists allthe data fields that appear on every data record ;enter information that restricts the search to just the specified criteria .Thefields lift bland ,however ,will match anything.Query LanguageIn database management programs ,a retrieval and data-editing language you use to specify what information to retrieve andhow to arrange the retrieved information on-screen or when printing .The dot-prompt language of dBASE is a full-fledgedquery language ,as is Structured Query Language (SQL) ,which is used for minicomputer and mainframe databases and isgrowing in popularity in the world of personal computers .The ideal query language is a natural language ,such as English. ARPAnetA wide area network (WAN) .A network that connected Department of Defense research sites across America. Created in1969 with funding from the Advanced Research Projects Agency (ARPA) .Undergoing constant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inthe early-to mid-1970s,ARPAnet served as the test bed for the development of TCP/IP( the protocols that make the Internet possible ).A Major goal of the ARPAnet project was to increase the military's command and control capability by enabling communication across a variety of physically dissimilar media ,including satellites .An allied goal was to create a robustnetwork capable of withstanding outages ,such as those that might result from a nuclear exchange .ARPAnet met these objectives ,but it also surprised its creators :It was found in short order that most ARPAnet users preferred to use the network for communication ,such as electronic mail and discussion groups .Initially ,the ARPAnet was available only to government research institutes and to universities holding Department of Defense (DoD) research contracts .In 1983,ARPAnet was divided into a high-security military network (Milnet )and an ARPAnet that was recast as a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network .Although it formed the foundation of the Internet ,it was decommissioned in 199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