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题申报范本:4413-高校转型背景下双创型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与创新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校转型背景下双创型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与创新

1、问题的提出、课题界定、国内外研究现状述评、选题意义与研究价值。

从目前我国高校发展的情况来看,高校特色不明显,专业特色不明显,“千校一面”、“千生一面”的情况比较严重。在这种情况下,高校培养出的毕业生同质化现象严重,毕业生没有特色,更加没有核心竞争力,就业质量低、有业不就或者就业困难。

所以,对于高校,如何坚持创新引领,主动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培养出适合产业转型与发展的人才,培养出社会紧缺的创新应用型人才,以“出口”带动“进口”,满足社会需要的同时增加学校的品牌影响力,提高学生的双创能力与就业能力非常有必要,这是高校转型时期必须面对的和解决的问题。

创新创业人才的培养是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客观要求。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要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到2020 年使我国进入创新型国家行列。建设创新型国家,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创新创业人才的规模与质量,而创新创业人才培养在很大程度上又取决于高校的创新创业教育。

20世纪中后期,创业型大学在英国、美国、芬兰等西方国家勃然兴起,创业型人才培养模式应运而生。

早在1987年牛津大学、剑桥大学、帝国理工学院、诺丁汉大学等英国高校不断探索,积累创业型人才培养经验。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英国高校掀起了从“研究型大学”到“创业型大学”演变的第二次学术革命,创业型人才培养模式变革卓有成效。

世界经济合作和发展组织的专家柯林•博尔将创业教育总结为:未来的人应掌握的“第三本教育护照”。在美国,创业教育已经形成了一个相当完备的体系,涵盖了从小学、初中、高中、大学专科、本科直到研究生的正规教育。

2002年4月,教育部高教司在北京召开了普通高校创业教育试点工作座谈会后,中国高校逐渐开始了创新创业教育的探索。2012年4月,我国教育部、中宣部等部门联合下发的《关于进一步加强高校实践育人工作的若干意见》,倡导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在新形势下,深化我国高校创业型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观以近年来大学生创业的现状,大学生创业意识依然淡漠,创业能力依然不足,创业成功率不尽如人意。据统计,全世界大学生的平均创业成功率约为10%,美国为20%,而我国大学生创业成功率仅为1%。

在这一背景下,课题组成员对双创型人才的培养及教学模式改革与创新进行了思考。本项目在以市场为导向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基础上,以提高大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为根本目标,对我学院市场营销等专业学生的教学进行改革,实现第一与第二课堂教学活动的有机互动,提高学生理论应用于实践学以致用的能力,为学生素质和能力培养创设条件与环境,通过对我学院市场营销等专业教学改革的研究,结合市场需求情况,根据高校建设的目标,在提升素质教育的同时,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创业能力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提高大学生的科学素质,培养大学生创新精神、创业意识和理论应用于实践的能力,满足社会对应用型人才的需要,同时在提高毕业生的就业竞争能力的同时,增强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

2、课题理论依据、研究目标、研究内容、研究假设、创新之处。

本课题研究教学改革的总体思路是:以创业能力和创新能力培养贯穿始终,以提升创新应用能力为目标,以改革创新为动力,不断改革和创新现有的课程体系、教学模式、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为社会培养和输送更多创新型、创业型人才。

在此基础上,以我院的教学改革为切入点和突破口,在推进我院的教学改革的同时,建

立健全双创人才培养体系,进一步提升我院的教学水平和人才培养质量。

本课题提出了“实业+”为主要培养模式,新增“互联网+”方向的“创业+”人才的培养思路。“实业+”的含义是:“实”是指实习、实践、实地。“业+” 是指就业、创业、职业。将以“扎实基础训练、多样化专业训练、多维综合训练、拓展创新训练”为理念,培养专业基础扎实、能力强、素质高的双创型应用型人才。

面向××学院相关专业的学生,科学设计人才培养方案,结合专业课程、校内外实践,创业模拟训练、创业比赛活动等多种形式,在强调专业性与应用型的同时加强创业意识、创业知识、创业技能,创业精神的系统教育,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创业热情,转变学生的就业观念,开发学生的创业潜能,增强学生捕获机会、把握机会、利用机会、创造机会的能力,为社会培养更多具有具有创新精神、创业意识、创新创业能力和自我学习能力的应用型人才。

3、研究思路、研究方法、技术路线、实施步骤。

课题组成员决定从以下方面进行研究:

(1)探索培养模式。在总结现有培养模式的基础上,进一步探索市场营销等专业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模式。对在课程体系中的核心课程,及其它课程结合专业的特点和要求,提供相应的创业知识和技能服务。

(2)完善课程体系。通过课程体系的完善和实施,使学生能够把专业知识和创业知识有机结合,综合素质和创业技能普遍提高。

(3)丰富教学内容。注重学生的创业能力的培养,增加课内的实训及校外实践等环节,强化创新创业能力,融知识传授、能力培养、素质提高为一体,使学生全面、协调发展。(4)改善教学方法。在互联网+背景下,改变传统“填鸭式”教学方法,利用网络信息资源,采取更加具有创造性,能激发学生潜能和求知欲望,发展学生个性的的教学方式。目前,已在相关课堂结合微助教、微视频、UMU等方式进行教学,课堂效果良好。

(5)拓展实训基地。加强学生课外创业实践的引导,增加学生创业体验。在校内,配合创业学院在进行创业教育与专业相融合的契机之下,更好地培养学生。

(6)对提高我校教师创业水平提供意见建议。创业教育离不开高素质的师资队伍,培养创业型人才,对师资队伍提出挑战。针对创业人才培养的要求,构建创业型人才培养师资结构。(7)构建双创教育生态系统。在结合国家及省市的创业法规与政策的基础上,可以建立公私融合、兼顾公平与效率的充裕的创业教育基金,与校内、校际创业支持机构建立良好联系,获得一些科技园、企业孵化器的支持运作。

本课题以翔实可靠的调查数据为基础,认真做好前期调研工作。以缜密的逻辑分析为手段,分析人才市场需求结构的实际状况,构建人才培养模式,制定措施并付诸实施,以完善提高为目标,总结经验,逐步推广。

1、文献研究法

查阅各种学术刊物和学术会议出版的关于人才培养教学改革的相关论文、研究报告,为课题研究提供理论依据和参考。

2、调查法

采用调查表、实地考察、访谈等形式,对创新创业型人才培养现状进行深入调查,掌握一手资料。同时对具有代表性的企业及个体进行调查,并对问卷调查结果进行科学的统计分析和理论研究。

3、比较研究法

深入剖析国外教育模式的典型案例,结合国内应用型创新创业型人才培养的典型模式和实践案例,进行对比分析,总结可供借鉴的经验,进一步明确创新创业型人才培养的一般思路。

4、案例研究法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